西部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8:30:15

点击下载

作者:张克俊,唐琼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部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西部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试读:

序言

由张克俊同志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西部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受到好评,并即将出版,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和市场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经济发展呈飞跃式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提出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通过建立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高科技重大专项等手段,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依靠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我国的经济总量在很短的时间内跃居世界第二,贸易和科技迈入世界大国的行列。同时,我国社会和文化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当程度上还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牺牲生态环境安全来实现的。从科技方面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水平偏低,基础和前沿研究比较薄弱,科技体制与经济和科技发展不相适应,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基本上被锁定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已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趋激烈的压力。

2008年发生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给各国带来了深远影响,接踵而来的欧债危机,又使这次危机更加恶化。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并且出现下滑现象。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都在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开始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平衡,科技发展不平衡远远大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把争夺科学技术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科技创新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1]空前激烈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矛盾,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方针,努力推动经济转型,谋求平稳较快发展。而这种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关键又在于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否有大的提高,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有突破性的发展。站在未来国家宏观战略层次审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中枢。我国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到2010年已经拥有8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二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已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活跃的区域,是引导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

在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域总体布局中,西部地区到2010年增加到20个。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培育出成都、西安等在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的先进高新区。然而,总体而言,西部高新区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发展极不平衡,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数量不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较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低、聚集创新资源的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创业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其实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具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尤其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形成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发展的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蕴含着巨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技术成果,在电子、中医药、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核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特色和比较优势,拥有显著的发展高端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完全可以实现中央提出的建立“国家现代产业基地”的要求(见国务院发布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但是,由于西部地区自身在区位、地理条件、发展水平、发展环境等方面与东部存在着很大差异,西部地区内部各高新区之间在区位、地理条件、产业经济发展状态、创新要素等方面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各个高新区创新与发展应具有自身特色。因此,研究西部地区在未来的区域发展中如何针对自身的特点优先在高新区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本书的突出贡献在于体现了理论与应用的很好结合,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实践价值,对推动区域创新经济学的学科发展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本书分析了高新区动态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揭示了高新区动态演化的路径依赖特征,研究了高新区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对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机理、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生成路径、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度解析。这些理论研究,有利于人们从动态的角度认识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掌握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基本特点,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促进高新区创新和发展的政策。

第二,本书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的理论认识和产业化规律的概括、总结,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可以加深人们对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树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观念;对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分析,可以使人们更加重视高新技术的转化和新兴产业的创新。

第三,本书对西部高新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详尽分析。其中,对产业演化、空间演化、创新演化的分析,对自主创新、产业化模式、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进行的实证研究,对高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所处阶段的差异性比较,对部分高新区既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而总体产业集群又较脆弱的提示,深刻揭示了西部高新区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缺陷,有利于西部高新区的发展。

第四,本书提出了西部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图,不仅对西部高新区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全国其他高新区也有一定的指导参考作用。本书着重指出:西部地区要以高新区为载体,充分利用国防科技工业和大院大所的科研优势,实现军民融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第五,该书分层次提出了促进西部高新区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特别注意了国家、地方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这三个层面各自应当发挥的不同作用,这就使对策建议更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该书还对成都、西安、重庆、昆明、包头稀土、兰州等西部部分高新区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了这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成效、主要特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对这些高新区未来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实用价值。

由于高新区发展很快,高新区的边界比较模糊,加之高新区的统计资料不完整,因而本书对西部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发展状况的描述还不可能做到准确无误,对西部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定量分析尚显不够。高新区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技术扩散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本书在这方面的分析也还欠缺。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最高目标,不仅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更重要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形成。希望研究者、企业家、政府管理者高度重视这一点。2011年11月1日注释[1]温家宝.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J/OL].求是,www.people.com.cn.2011-07-17.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我国西部地区经过十余年的大开发战略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区位条件、原有经济技术基础、体制机制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整体上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09年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16 798元,东部地区人均GDP达到了40 159元,是西部地区的2.39倍;西部地区在71.54%的国土面积上仅创造了占全国不到15%的GDP,而东部地区则在不到10%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占全国58%以上的GDP。2009年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 2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 604元,分别相当于东[1]部地区的67.83%、60.06%。由此看出,西部地区如果仅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而实施大开发战略很难带来整体的经济竞争优势。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日益锐减、生态环境日趋退化的条件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转换对资源大开发的传统模式,从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向集约式开发模式转变;从低端的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的产业价值链转变;从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向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从而提升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业,也是成长速度快、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先导产业。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表明: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载体。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我国高新区的开办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9年,我国已建有56个国家级高新区,聚集53 692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1 084家、上市企业927家、收入上亿元的企业6 780家;聚集从业人员810.5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7.5%,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3.8万名,留学归国人员3.6万人。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7 948.03亿元,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1/2以上。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1/3以上的研发(R&D)经费投入,R&D在产品销售收入中的比重达到2.1%;每万人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近75件。国家高新区人均工业总产值达到75.5万元,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2]1.3倍左右,而平均万元GDP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左右。可以说,国家高新区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跃的区域,是引导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区域布局的总体格局中,西部地区占有13个国家级高新区,它们分别是:西安高新区、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绵阳高新区、包头稀土高新区、南宁高新区、桂林高新区、贵阳高新区、昆明高新区、宝鸡高新区、杨凌高新区、兰州高新区、乌鲁木齐高新区。西部高新区经过20年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2009年,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区已聚集企业数8 491家,年末从业人员138.6万人,实现工业产值9 396.3亿元,工业增加值2 682.1亿元,总收入11 325.1亿元,净利润575.6亿元,上缴税额588.2亿元,出口创汇153.1亿美元,已培育出成都、西安等在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的先进高新区。然而,总体而言,西部高新区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发展也极不平衡,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数量不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比较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低、聚集创新资源的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创业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但是,应当看到:西部地区的高新区发展具有很强的内生增长潜力。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具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尤其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形成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发展的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蕴含着巨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技术成果,在电子、中医药、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核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意味着西部地区在某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价值创造能力并不逊色于中东部。实际上,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在2007年已达到36.19%,远高于东部地区21.15%的水平。这说明:西部地区在某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有显著的内生增长比较优势并蕴含竞争优势。西部地区以国家级高新区为主要载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仅需要而且潜力巨大。因此,集中创新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西部基本具备条件的13个国家级高新区首先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是西部地区在高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1.1.2 研究的意义

尽管西部高新区近几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发展增速很快,但经济规模总量小、辐射带动能力弱、主导产业雷同、重点产业不突出、创新要素集聚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集群机制脆弱、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所以研究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是西部高新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因西部地区自身在区位、地理条件、发展水平、发展环境等方面与东部存在很大差异,西部各高新区之间在区位、地理条件、产业经济发展状态、创新要素等方面也各不相同,这决定了西部各高新区创新与发展应具有自身特色,研究这些差异和特色意义重大。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自主创新和高新区建设与发展理论,指导西部高新区在新阶段的实践,为整个西部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找到突破口和着力点,使西部各高新区建立具有根植性和开放互动的自主创新系统,促进各个高新区形成差异化的产业竞争势能,不断推动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最终成为推动整个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技术极、创新极和扩散极。注释[1]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2 国内外高新区理论研究述评

1.2.1 关于高新区的概念界定与功能演化研究

1.2.1.1 高新区的概念界定

世界各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依托的载体称谓却很不相同。有的根据园区的技术开发内容和地理位置的特点而取名,如硅谷、硅原、128公路高技术产业带等;有的根据园区的突出功能特点取名,如科学园、技术园、技术城、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工业园、高技术产品加工区等。我国学界对高新区的称谓也各有千秋,如高科技园区、高技术园区、科技园区、科学城、智力资源密集区等,我国政府部门把高科技园区统一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

已有文献中关于科技园区的定义很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类:(1)科技园区是集科研、教育、生产贸易、娱乐于一体的共生结构与高新技术产业孕育和成长的综合性基地;(2)科技园区是一个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基地;(3)科技园区是一个创新地域综合体;(4)科技园区是一个“自扩展机制、自繁殖机制、自适应机制和自稳定机制”[3]的自组织系统。

国际科学园区协会(IASP)指出科学园区是由专业人员管理,对大学、研发机构、公司和市场中的知识和技术的流动进行激励和管理,通过孵化和资产分派过程为创新型公司的创建和成长提供便利条件,提供高质量园区和设施的同时提供其他附加服务,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相关企业和知识机构的创新,增强竞争力,从而增加该社区的财

[4]富。

以上关于科技园区的定义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科技园区的内涵,基本表达了高新区技术创新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以及我们对高新区的认识和理解,从生态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创新经济学视角来看,本研究认为:高新区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文化和制度背景下,在市场机制和政府(主要是高新区管委会)引导下,创新型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及相关机构通过竞争与合作,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基本生产方式大量集聚在某一特定地区的创新网络综合有机体。高新区具有自组织与它组织融合,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演化、螺旋上升的系统特征。“产、学、研”相结合构成区域创新网络是高新区最本质的功能,研究、孵化和产业化是高新区最主要的任务。1.2.1.2 高新区的功能演化研究

从系统论的角度讲,功能是由系统的内部结构要素决定的,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其内部结构和要素是不断演化和复杂化的,因此其功能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多样化。从世界对高新区的战略定位看,高新区是一个他组织和自组织融合发展的综合系统,其系统的各要素不仅仅按市场机制运作,政府和园区管委会的宏观管理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从国内外学者对高新区功能的研究来看,尽管由于高新区的类型、规模或称谓、文化背景等差异很大,但是孵化功能是世界各国高新区的基本功能,这是高新区有别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般性工业园区的重要体现。

高新区的功能在不同时期是动态演化的。就我国高新区而言,在1988年建立之初便明确预设了六大功能:(1)创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2)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的示范区;(3)深化改革的试验区;(4)对外开放的窗口;(5)培养和造就高新技术企业家的学校;(6)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基地。

从这些功能的内涵看,孵化功能是高新区的基本功能也是高新区的核心任务。但是,随着我国高新区的不断发展,受地理、政策和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高新区的功能定位也在发生明显变化。针对我国高新区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党中央明确指出了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战略功能定位,即: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要以推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要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与此同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内的结构要素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和变动,其内部结构由原来的以孵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土地、银行金融机构、政府管理机构为主转向了现在的以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阶层、各类中介组织以及园区管理机构或服务机构等,通过资金、技术、信息、知识、产品等的流动形成了开放式的网络联系的内部结构。这种内部结构及要素聚集了从创意、创业到创新的所有要素的必要条件,使高新区的二次创业阶段的功能有了提升和扩展。高新区的基本功能已由孵化功能扩展到研究、孵化到开发(产业化)的完整的创新产业链,极化效应、扩散辐射、示范、培育以及创新、城市化等功能正在不断加强。

本研究从区域系统的角度认为,在“二次创业”新阶段,我国高新区具有基本功能、一般功能、特殊功能。基本功能是指创新功能,即从创意、创业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过程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研发、孵化以及产业化功能。这是高新区的本质功能,其他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以及保税区等很难实现,这些功能是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走内生式发展道路的本质体现。一般功能即指创新功能的外化表现,主要包括集聚功能或极化效应、扩散功能、示范功能、城市社区化功能、协调功能等。特殊功能是指依托高新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高新区内或区外建立专业科技园区或特色产业化基地,以推动具体产业发展并不断扩大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另外,高新区从某种意义讲,其本身是一个处于中观层的经济、社会、生态区域系统,网络化是其自身的内在结构形式而不是结构要素,因此网络化不是其功能。

1.2.2 关于高新区整体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之后,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美国硅谷成功的启示,科技园区的研究受到国外学界的重视。学者们从经济、地理、技术、社会等不同角度切入,运用增长极理论、新产业区理论、新产业空间理论、空间扩散理论、集群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地区创造性等理论,解释科技园区的形成和演化机理,同时又通过科技园区、其他产业集聚区的生动实践提供的新材料、新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理论,形成了新产业区学派(Bagnasco,1977;Piore and Sabel,1984;Park and Markusen,1995)、新的产业空间学派(Scott,1980;Christopherson and Storper,1986)、创新环境学派(GREMI,1997)、创新系统学派(Nelson,1993)、集群学派(Porter,1990)、文化学派(安纳利·萨克森宁,1999)。

我国学界对高新区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前后开始展开,研究进程明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研究高新区如何发生为侧重点,即在考察、分析国外科技园区兴起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我国高新区产生的重要性、可能性、条件及初步设想;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2年),以研究高新区如何建设为侧重点,即在借鉴、总结国外科技园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我国高新区建设的目标、类型、区位选择、空间布局、规划建设、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第三阶段(2002年之后),以研究高新区如何“提高”为侧重点,即在总结我国高新区数年来发展成绩、经验、问题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我国高新区在“二次创业”新阶段提高其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思路、路径与对策措施。

我国学界在高新区的研究中,提出的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激发演化机理”论(顾朝林、赵令勋,1998)、“超自主体制”论(鲍克,2003)、“资本大循环”论(皮黔生,2004)、“新产业区”论(王缉慈,1999)、“制度重于技术”论(吴敬琏,2002)、“阶段发展”论(周元,2003)、“CIT定律”论(孙万松,2006)等。

1.2.3 关于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关于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研究,在国家对高新区发展新阶段提出“四位一体”的新要求之后明显增多,并普遍认为:应推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

辜胜阻(2005)认为,实现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应立足于自主创新,实现增长方式上的粗放向集约转变,完善产业链,加快具有[5]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建设。

徐志坚(2005)认为,在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新阶段,自主创新是主题,高新区是基地,企业是落脚点。高新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平台,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宽容失败、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加大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从而使高新区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基地,充分发挥其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先[6]导作用。

唐风泉、王昌林(2002)从全球制造业转移对我国高新区提出的新要求的角度,认为创新服务和产业配套能力对高新区“二次创业”至关重要,提出了利用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契机推动我国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思路,即我国高新区要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品制造基地、世界高新技术的研发基地,并从营造良好的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与跨国公司的联系、围绕配套服务构建技术支撑服务体系、鼓励企业的研发行为、[7]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巫英坚、李楠林(2004)认为,国家高新区在推进“二次创业”中要解决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要大力发展高新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要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区[8]域创新体系的核心。

曾建平、王秀萍(2006)认为,高新区需要“二次创业”,自主创新是高新区难以逾越的阶段,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任务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科研、教育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为特征,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创造、转化和流动为源泉,以产品持续创新、企业持续创新、产业持续创新和环境持续创新为内容的区[9]域持续创新体系。

陈汉欣(2006)在总结新世纪高新区新成就的基础上,指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之一,国家高新区要努力实现“五[10]个”转变,核心任务是建立区域持续创新体系。

宋捷(2007)强调了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新阶段的功能定位的重要性,认为其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即:国家高新区应该成为国家层面的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应该成为国家层面的产业聚集区、国家[11]高新区应该成为国家层面的科技新城区。

王德禄(2006)认为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新使命,其本质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要求高新区必须探索内生发展机制和路径。这一过程需要在把握产业成长、产业价值和产业组织三大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施创意、创业、创新的自主创新道路以及创业、孵化、聚集的[12]高新区内生发展模式,其核心就是推进高新区产业组织创新。

对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是学者关心的问题,但真正直接对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成果还不多,大多数从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或者创新能力的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开展实证评价。在研究思路上主要是在把握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创新活动的环节而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成几种能力而建立评价体系,在分解几种能力上各个学者的评价有一定的差异,在所选择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吴林海(2003)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科技园区,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概念,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视角研究指出:内在地决定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大小的关键在于对创新资源的集成度,并提出了一个以集成创新观为内核的研究科技园的理论分析框架,即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三元结构模型(技术创新能力、支撑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以此量化为新的分析工具并运用于中国52个科技园区研究,揭示努[13]力的方向。同时,在分析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时,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发孵化能力、技术扩散能力、创新主体能力四个方面1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范柏乃(2003)根据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并基于创新的三个环节: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产出,提出了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预选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和鉴别力分析对理论预选指标进行筛选,最后构造了包含资产总额、研究开发经费、研究开发人数、中高级职称人数、人均资产、人均研究开发经费等16个指标的评价体系。

曹俊文、徐莉(2005)从高新区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发展两个方面来设计评价指标,最后确定以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发展能力、技术创新实现能力、技术创新主体能力为一级指标,下设12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南昌高新区与相邻省份高新区[14]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比较。

肖健华(2005)在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目前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数据描述的智能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中国科技[15]园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中。

韩小改、曾旗(2005)把高新区的创新创业能力分成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国际化活力、发展潜力,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16]方法对高新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进行了评价。

董秋玲、郗英、常玉(2006)从创新主体能力、研发孵化能力、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商业化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17个指标体系用以反映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并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西部[17]13个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关伟(2006)构建了由创新资源水平、创新技术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经济实力竞争力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5个模块和15个指标构成的高新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借助于AHP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函数等数学方法对目前的大连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18]量评价。

冯卓(2008)基于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模型,结合高新区特点,构建了由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技术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创新成果市场竞争能力4个主层次和12个次级指标构成的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19]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1.2.4 关于高新区产业发展研究

在国家高新区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运用产业集群理论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是其明显的特点。刘友金、黄鲁成(2001)指出:产业群集是国外成功的高技术开发区的共同特征,总结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主要来源于群集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创新资源的可得性、“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吸聚作[20]用以及植根性等方面。胡珑瑛、聂军(2002)认为,高技术园区产业聚集的形成,一方面在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一种聚集的内在动力,推动高技术产业向特定的区域聚集;另一方面高技术园区对高技术产业活动具有一种引力作用,这种引力形成引力场,将各种经济要[21]素聚集在一起。于新锋、杜跃平(2003)分析了企业集群与科技园区的关系,认为科技园可以充分享用企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可以充分享用范围经济性和实现企业本地化带来的好处,科技园企业集群可以促进信息交流和创新网络的建立,可以促进科技园内的创业活

[22]动。郑凌云(2003)认为: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园区发展要求的是一种现代产业聚集,其对引导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具有较大绩效。谢永琴(2004)认为产业集群在空间上的聚集具有三方面的优势:产业聚集可以产生外部经济、产业聚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产业聚集[23]有利于创新。

但是,有学者针对现实中产业集群的理解,提出了要注意的倾向。王缉慈(2005)指出,在“产业集群”风靡我国的时候,有两种倾向尤为显著:一是将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发展,二是在城市或区域内打造和延伸产业链。这引发了两个问题,其一,企业的地理邻近是否一定有利于企业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其二,产业链是否一定要在本区域内打造。为提高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和创新力,不仅要重视企业的地理邻近,更重要的是促进产业联系的形成和增强,既包括近距离的联系,也包括关系邻近而地理距离遥远的产业联系。那种简单地把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混淆,以及把产业集群地发展看成本地产业链的打[24]造的想法是有害的。

有些学者对高新区产业聚集度进行了评价。李强(2007)引入带有科技进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生产要素的地理集中及其规模收益递增入手,通过构建产业聚集判定的模型框架,对我国部分高新区产业聚集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家高新区的产业聚集已具雏形并呈不断加强的趋势,但部分高新区产[25]业聚集质量不高的问题仍应引起足够重视。刘会武等(2007)利用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区位熵系数法,对高新区产业聚集度进[26]行了测算,并根据聚集的结果,把高新区分成四类。

有些学者对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做了评价。李凯、任晓艳、向涛(2007)根据国内外学者的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的说法,把产业集群分解为政府的扶植政策、知识溢出、企业衍生、劳动力素质四方面因素,分别分析它们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并对我国53个国家高新区进行实证分析,讨论这四方面因素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的贡献,指出国家高新区的自主创新未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27]集群,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作用。

关于目前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具有比较突出的脆弱性、缺乏产业群集机制、缺少植根于本地化的区域文化等。例如:刘友金、黄鲁成(2001)分析了我国高新区发展中产业群集的问题是:大多没有形成产业群集、区内企业聚集存在脆[28]弱性、缺乏产业群集机制等。尹建华、苏敬勤(2002)认为,我国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形聚而神不聚”,高新区企业的聚集具有明显的脆弱性;(2)缺乏完善的产业群集机制;[29](3)缺少植根于本地化的区域文化。

谢张军、黄凯(2002)分析了我国高新区集群机制的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1)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2)“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3)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大多数高新区没有风险投资机构进入;(4)缺乏鼓励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和区域文[30]化。

谢永琴(2004)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具有明显的脆弱[31]性、缺乏完善的产业集群机制、缺少植根于本地化的区域文化。

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高新区应实行基于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升战略,并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刘友金、黄鲁成(2001)提出要以群集导向加快我国高新区发展的思路,并提出对策建议:(1)制定引导和鼓励产业群集的政策;(2)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3)完善区内服务体系;[32](4)培育区域创新文化。

余竹生、王晓波、李绩才(2003)提出了我国高新区实现产业集群化的三种思路:(1)综合发展,向“中国硅谷”的目标迈进;(2)实现专业化,实现局部资源相对集中;[33](3)通过区域化体现集群化。

谢永琴(2004)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对策是: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建立;强化中介组织的作用,完善社会化服务系统;强化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促进“官、产、学、研”的有效合作;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34]完善资本市场;建立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俞凯华(2006)认为要通过要素流动与竞合、技术创新、根植机制等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产业集群自组织的形成。重视各要素的培育[35]和完善,是高新区实施产业集群导向的主要手段和策略。

1.2.5 研究评价

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关于高新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成果,但追随在政府倡导、实践发展后面进行研究较为突出,其前瞻性、指导性不够。尤其是我国高新区发展已进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阶段之后,面对新的形势、目标和任务,学界研究的深度和进度明显赶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以高新区为对象研究自主创新的特征和运行机理的高质量成果不多;从动态上把握高新区演化的阶段、规律以及与发展和创新的关系研究不足;对高新区在发展新阶段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条件、障碍、难点分析不够;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新区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差异性研究欠缺,以西部高新区为特殊研究对象的高质量成果还比较少。因此,开展本项目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注释[3]钟书华.科技园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3.[4]联合国经济社会委员会对科技园区的分类主要包括:科技极圈、科技园、科学研究和科学城、精英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5]辜胜阻.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高新区的二次创业[J].中国科技产业,2005(5).[6]徐志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关键[J].中国科技产业,2005(8).[7]唐风泉,王昌林.全球制造业转移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N].科技日报,2002-12-24.[8]巫英坚,李楠林.高新区二次创业与区域创新体系[J].中国科技产业,2004(8).[9]曾建平,王秀萍.建立区域持续创新体系是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任务[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1).[10]陈汉欣.新世纪中国高新区的新成就及其“二次创业”任务剖析[J].经济地理,2006(4).[11]宋捷.对国家高新区功能定位及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区,2007(1).[12]王德禄.中国高新区的自主创新道路[J].中国科技产业,2006(8).[13]吴林海.科技园区研究: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03(5).[14]曹俊文,徐莉.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3).[15]肖健华.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智能评价[J].系统工程,2005(8).[16]韩小改,曾旗.高新区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评[J].价值工程,2005(5).[17]董秋玲,郗英,常玉.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6(4).[18]关伟.大连高新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2).[19]冯卓.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20]刘友金,黄鲁成.产业群集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1(2).[21]胡珑瑛,聂军.我国高技术园区产业群形成机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2(4).[22]于新锋,杜跃平.集群与科技园区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3(2).[23]谢永琴.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高新区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0).[24]王缉慈.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与集聚辨析[J].中国软科学,2005(12).[25]李强.我国高新区产业聚集实证研究:生产要素集中与规模收益递增[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26]刘会武,等.国家高新区产业聚集度的测算与分析[J].科技管理,2007(5).[27]李凯,任晓艳,向涛.产业集群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基于国家高新区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3).[28]刘友金,黄鲁成.产业群集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1(2).[29]尹建华,苏敬勤.高新技术集群化与协同管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9).[30]谢张军,黄凯.产业集群机制缺失与高新区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2002(6).[31]谢永琴.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高新区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0).[32]刘友金,黄鲁成.产业群集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1(2).[33]余竹生,王晓波,李绩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群化发展战略初探[J].港口经济,2003(6).[34]谢永琴.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高新区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0).[35]俞凯华.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导向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

1.3 高新区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

从硅谷的成功发展到世界各国纷纷建立高科技园区的半个世纪以来,高新区的现象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研究高科技园区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引用了经济学中的不同理论进行研究,并作为研究高新区的理论基础。高新区作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一个中观层(小区域经济),其理论基础与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具有相似的可借鉴的基础,但是由于其内部产业发展的独特性,使其又有一定的差异性。目前,高新区发展的理论日趋多元化并日臻完善。大量的文献表明,对高新区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并不断深入融合发展。本研究主要根据研究的内容侧重选择相关理论进行简要分析,以指导后文。

1.3.1 增长极理论——高新区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增长极理论是一种无时间变量的非平衡区域创新增长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R.Boudeville)等一些经济学家把佩鲁的增长极从经济抽象空间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区域空间或地理空间,指出“经[36]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即增长极应是产业与地理空间的结合,从而使增长极理论更具有适用性和操作性。增长极的核心思想是:“增长并不是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而且[37]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最终影响。”该理论的实质是强调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应将创新产业部门根植在优势区位上,即要尽可能把有限的稀缺资源投入到具有创新性的产业或部门及地区,使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强化,从而形成与周围地区的势差,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作用,引导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增长极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应用和流传,成为各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不过,一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实践中发现,增长极像“空吸泵”一样,进一步加快了地区的贫富分化而引起人们对该理论的质疑。尽管如此,大部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部门仍把增长极理论作为发展高新区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指导原则。目前,我国高新区处于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阶段,具备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产业以及良好的区域优势,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增长极,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增长极。运用该理论要注意处理好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之间的关系。在高新区发展的新阶段,要高度重视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的扩散,从而带动高新区周边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整体发展。同时,要防止增长极——高新区在区域内形成“飞地”式经济。竞争的持久性与创新的扩散程度和条件是紧密相关的,增长极要取得较好的扩散效应,除了要有推进型单元外,还需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如果高新区周围的条件严重滞后,没有成熟的产业体系,那么高新区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的空间扩散形成的乘数效应就难以在高新区周围实现,并有可能使高新区成为其周边地区的“飞地”或“孤岛”效应。

1.3.2 创新扩散理论——高新区技术创新机制

扩散是指在特定的介质下,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知识流在空间传播或转移的过程。创新扩散是指创新要素进行空间传播或转移的过程。对创新扩散现象进行开创性研究并奠定了现代空间扩散理论基础的是瑞士降德大学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教授。扩散理论认为,一项创新由于它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或者能节约劳动和节约资本;或者提高系统的功能(质量)而创造新的市场,便在创新者与其周围的空间里产生“位势差”。为消除这种差异,一种平衡力量就会促使创新者向外扩散和传播,或者周围地区为消除差异而进行学习、模仿和借鉴。扩散可能发生在人群之间、企业(厂商)之间、地区之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地区之间等,经常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人才流动及国际技术贸易[38]等方式实现。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创新扩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园区在扩散初期处于能量积蓄阶段,技术和产业的创新空间扩张很慢,而当能量积累到一定规模后增长速度会急剧加快,一个系统只有内部[39]各单元的扩散达到这个阶段后,才能表现出明显的系统成长。

影响扩散过程的首要因素是距离、其次是位势。由于信息场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因而在距创新源地较近的个人或地区比较容易先获得有关的信息与技术,反之则较为困难,这一现象被称为扩散中的近邻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位势是由接受者本身的性质、层次、规模等因素及其在平均信息场中的区位共同决定的,它表明了接受者与创新者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率的大小。创新扩散的类型通常按扩散过程空间区位的变化特征来划分,主要有三种类型:(1)扩展扩散。其特点是围绕创新起点向周围地区扩散,在空间上表现出连续的扩展。这种类型主要受距离因素控制,近邻效应明显。(2)位移扩散。表现为创新扩散接受者随时间产生非均衡的位移,它主要是由于移民或其他形式的人口流动引起的。(3)等级扩散。创新循着一定的等级序列扩散,如规模顺序、科技文化层次、社会和经济地位、官职等级,其决定因素为接受者的位势。

这三种创新扩散类型只是纯粹的理论模式,在现实世界中,控制技术扩散的因素很多,因此,高新区技术创新的扩散可能是两种或三种类型的组合,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也将更为复杂多样。

1.3.3 “三元参与理论”——高新区“官、产、学”协作机制

“三元参与理论”是1993年6月,国际科技工业园协会(IASP)在第九届世界大会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科技工业园是科技、高等教育、工商业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大学科技界、工商企业界和政府三方互动结合下产生的,并且在三方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动下共同促进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其中政府是园区内外部环境的创建者和园区组织制度的供给和启动者,企业是科研资金的提供者和新市场的开拓者,大学科技机构是高素质人才和高科技之源或供给者。

高科技园区是在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界“三元”相互参与下产生,并只有在“三元”的结合下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高科技园区如果没有大学、科研机构作为智力和人才的支撑,最多只能算一般的工业园区;如果没有政府为园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高科技园区很难自然发育,高科技企业的自然聚集形成的时间会很长。同时,高科技园区也是这“三元”结合的最好载体或组织,能产生很强的创新互动。大学和科研机构依靠这个载体与企业的结合,实现了自主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并加速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人才培育转型;企业依靠这个载体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结合,获得了最新的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缩短了技术创新的时间和成本;政府依靠这个载体通过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构建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就业增长、区域整体发展。高科技园区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大学(科研机构)、产业界、政府各自的需求,这是推动“三元”参与的内在动因。当然,只有三方目标统一、协调一致时,才是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关键。“三元参与理论”提出后,许多学者对成功的高科技园区的研究发现,仅用“三元参与理论”难以解释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历程和模式。我国学者景骏海(2001)在《硅谷发展的模式、模仿及创新》一书中提出“五元驱动理论”,即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孵化器以及投融资体系“五元”共同作用驱动硅谷的成功发展;孙万松(2006)在《高新区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一书中提出了“官、产、学、研、资、介”六元参与理论。显然都是在“三元”的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增添,考虑了高科技园区内各行为主体及相关要素功能的差异性和不可缺性。不同高科技园区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参与模式。

1.3.4 产业集群理论——高新区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群落)是依托区域优势形成的主导产业衍生而成的,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主要在于节约交易成本、获得知识溢出的外部性和增强信任感。目前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或聚群的理解很多,其中有两种公认的定义,其一是指“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波特,1998);其二是指“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成网络,这种网络就是集群”(J.A.Theo,[40]Roelandt and Pinden Hertog,1998)。显然这两个定义是从产业集群的外向和内在两个不同维度来理解的,综合起来基本表达了产业集群的内涵。前者强调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特征,后者强调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以及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和功能。因此,本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是指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即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供应商、中介机构在该区域大量集聚,通过深度的专业化分工,形成比较完整的纵横不断扩张的的价值链条和健全的产业支持体系,使产业集群的的企业和各组机构都具有较高的效率,从而使该地区在区域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产业组织形式。

从世界各国产业集群的演进来看,产业集群犹如生物群落,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与演进过程。刘春芝(2005)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诞生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一个或多个集群单元已经形成,关联企业开始围绕集群单元进行聚集,但聚集的速度较慢,集群还未形成规模。

第二阶段称为成长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一方面,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大量涌入;另一方面,集群内的企业大量衍生。外面涌入的企业和内部衍生的企业聚集的结果是集群规模迅速扩大。

第三阶段称为成熟阶段。这个阶段是产业集群各方面的功能已发育完善的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一方面各种配套的功能已经完善,同时,企业进入的速度减缓;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之间的横向与纵向协作关系不断地建立起来,企业之间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互补的优势,整个集群发育成了一种有网络效应的价值链集群。

第四阶段称为衰落阶段。这个阶段是产业集群已进入产业技术新老更替阶段。如果具备适宜的内外条件,能够实现新老集群的更替,产业群落可以在新的起点得到持续发展,否则群落将因此走向衰落。

1.3.5 苗床理论——高新区企业创新创业的初始条件

苗床理论又称孵化器理论,它是关于在新生产部门(企业)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所需要的地理条件的假说。因为新企业是从无到有的确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或创业群(特别是高新技术创业者)通常不具备创业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等条件,此时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程度最高,稍有不慎或外界环境变化就会使新企业死亡。加之刚开发的自主创新成果不成熟,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更增加了创业的风险,这时最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给予精心哺育,使之成功渡过“死亡谷”,这就是“苗床理论”或孵化器理论存在的原因。

美国著名的孵化器专家罗特曼·拉卡卡(Ruatam Lalkaka)认为,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受控制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试图创造一些条件来训练、支持和发展一些新的小型企业和创业家。其特点包括:(1)精心挑选有潜力的新建或处于初始阶段的企业;(2)为每个租户提供指定的空间;(3)负责训练、开发与协助新生企业的小规模管理队伍;(4)提供接受诸如法律和金融方面专业服务的渠道;(5)可接受的房租和服务收费;(6)企业进驻三四年后将毕业离开。

政府通常支持这种机构的建立并在其初期运营中给予帮助,但孵化器本身一般有实现企业化运作并有经过最初几年运营后达到经济自[41]立的计划。

有的学者认为,企业孵化器就是临近研究或开发机构的一幢或一组建筑,为研究机构或商业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空间及相应的财税、金融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美国的研究员认为,企业孵化器不是一幢楼或其他,而是与四种机构密切相关:一是快速增长的高新技术企业。许多孵化器专注于此类企业,且企业的成长能力决定了孵化器的成功与否。二是处于变化中的成熟企业。这种企业多具备相当规模,其发展并不是建立在最新的技术基础之上,它们需要不断地调整以应对竞争,以致衍生出许多新的公司。三是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由于地区总部汇集了所有至关重要的资源,得以发挥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四是研究机构。当研究项目接近完成时,企业就开始寻找技术进入市场的机会,促进新公司的建立,因而研究机构成为孵化器。他们甚至认为大都市就是天然的孵化器。大城市的一些社区,往往具有满足新[42]的小企业创建和发展的条件。

高科技园区是以高技能的劳动力和以大量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聚集为特征的,园区内的各种综合或专业孵化器,如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生物科技园、博士园、留学生创业园以及大量的国内外总部等,其目的就是为不同特点的高科技初创企业提供更加有利的孵化环境。按苗床理论,高科技园区是孵化器的最佳选址,是企业创新创业的苗床。因此,孵化器、孵化功能的存在与发展是高科技园区有别于其他一般工业园区的重要特征,是高科技园区实现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36]J.R.Bouderville.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M].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6.[37]佩鲁.略论增长极的概念[J].经济译丛,1989(9).佩鲁的增长极概念指经济增长是不平衡发展的,而是像类似“磁场”作用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有些经济部门(产业)或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对其他经济单元产生推动效应,成为外部经济能力很强的推动型单元。由于推动型单元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被称为增长极,其本意是指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部门(产业),是产业增长极。[38]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4-35.[39]孙迈松.高新区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9.[40]黄建清,郑胜利:国内集群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02(6).[41]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42]颜振军.孵化与奋飞:如何投资、管理、进出企业孵化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路线如图1-1所示。图1-1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路线图

1.4.2 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运用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在理论研究上采取归纳分析、演绎推理等方法;在实证研究上选择西部城市:成都、西安、绵阳、昆明、兰州、包头等高新区进行典型调查,结合统计分析,对西部高新区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一些基本结论;突出理论研究与典型调查、实证分析的结合,一般分析与特殊分析的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的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的结合;重视与有关高新区的合作,采取参与式方式,增强课题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1.1 对高新区动态演化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研究分析了高新区动态演化的阶段性特征,同时揭示了高新区动态演化的路径依赖性。指出如果没有阶段转换的强大动力,高新区的演化路径就有可能被“锁定”在低效状态。分析了高新区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即:政府调控机制、市场需求机制、创新竞合机制、自组织机制、专业化分工机制、聚集经济机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高新区的产业演化、空间演化、创新演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西部高新区整体上处于产业主导阶段,然而西部不同高新区演化的阶段差异性十分明显,部分先进高新区已进入创新突破阶段,而部分落后高新区还处于要素聚集和产业主导的初级阶段。1.5.1.2 对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机理、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度解析

本研究认为,基于以企业为核心的高新区自主创新动力要素分为企业内部动力要素和外部动力要素。企业内部动力要素包括企业预期利益驱动力、企业研发及投入能力、企业家精神感召力、企业文化导向力、企业激励机制催化力;外部动力要素包括市场需求拉力、市场竞争压力、政策制度作用力、社会文化影响力、社会中介组织协调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本研究认为,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两部分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生成路径为:创新环境营造——创新要素创新组织聚集——创新组织网络化运行——创新集群——创新能力形成。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除具有自组织性、区域性、阶段性和网络性等一般的特征外,还具有其显著的战略性和发展的导向性和他组织性。1.5.1.3 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系统总结

本研究认为,高新技术成果不仅是商品,而且是资本,具有典型的双重属性,认识高新技术成果的双重属性有利于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资本化、股份化。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一系列的像“接力棒”那样的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过程,但仍可划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一是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新产品、新工艺,这一过程称之为商业化;二是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形成规模和产业,这一过程称之为产业化。这两个阶段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规律是:市场拉动规律、投资加速递增规律、风险集中释放规律、收益极不平衡规律、资本特殊需求规律、要素快速流动规律、产业化过程立体整合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结果就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大体一致,均是对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均需要高新技术作为支撑,均是面对的新兴市场,均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成长、高渗透、带动作用大等基本特征。只不过各自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所强调的重点领域有所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竞争环境下的继续、深化和发展。1.5.1.4 对西部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化模式和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研究认为,从整体上看,西部高新区尽管自主创新能力不及东中部高新区,但是西部高新区之间自主创新能力也极不平衡,成都、西安等先进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不逊色于东中部先进高新区。西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具有自身特色,主要有孵化自成长模式、科研单位和高校衍生模式、军转民模式、传统企业转型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引进跨越模式。总体而言,西部高新区的产业集群还呈现出脆弱性特征,表现为企业空间上集群的脆弱性、带动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企业稀少性、产业链条的断裂性、产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的缺损性、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结构不匹配性。1.5.1.5 提出了西部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图

本研究认为,西部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图是:以“军民融合”方式促进高新技术的民用化和产业化、以“三段式”方式培育科技型企业内生成长、以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促进规模扩大、以推进“五大转变”方式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以“一大主体+五大平台”方式构建创新系统、以建设科技新城方式加快新型园区形态建设。1.5.1.6 分层次提出了促进西部高新区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本研究根据目前西部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的状况,提出的改善对西部高新区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推进高新区立法、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建设虚拟高新区、建立创新驿站等制度创新,有可能对高新区当前和未来制度创新起到较大的帮助作用;提出的创新资源向西部高新区进一步集聚的政策、创新集群培育与产业集群升级的政策、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可对实际工作产生较强的指导作用。尤其在如何推进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中,注意了国家、地方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这三个层面应当发挥的不同作用。1.5.1.7 对西部部分高新区进行了个案研究

由于西部各个高新区的差异性很大,为了更能反映西部各个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选择了成都、西安、重庆、昆明、包头稀土、兰州等西部部分高新区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了这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成效、主要特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这样,个案研究与总体报告相呼应、相补充,就使本研究成果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1.5.2 存在的不足

1.5.2.1 对目前西部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发展状况的描述可能与最新的情况存在一些偏差

目前,由于绝大多数高新区在管理体制上还不是一个行政区,加之高新区的边界比较模糊,不少高新区还实行着“一区多园”的体制,而“多园”又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这就给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真实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加之高新区的发展变化很快,而且随时都在调整,基于现实条件所限、工作量大,本研究不可能对西部13个高新区的最新情况均反映到研究成果中,这就可能造成对有些细节和事实的描述与当前最新发展情况有些出入。1.5.2.2 对西部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定量分析不够

由于高新区的统计数据很不健全,或者有些更详尽的数据还没有向外公布,从而很难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计量分析工具对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全面的、整体的、科学的评估,导致这方面研究不足。1.5.2.3 如何发挥高新区的技术扩散和辐射带动作用分析不够

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就是要通过技术的扩散、产业的扩散、人才的扩散、体制的扩散等,发挥其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本报告这方面研究尚显不足。

2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理论分析

作为演化经济学公认的开创性人物——凡勃伦,其认为在关于演化的经济理论中,没有均衡分析的位置,经济学更应重视经济社会[1]现象的变化过程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动力机制。按此思路,本章从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综述、高新区的演变过程以及演化的动力机制三部分论述,以形成比较清晰的脉络。

2.1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概述

2.1.1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及发展

演化经济学是一门借鉴生物演化思想方法和自然科学众多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社会、组织的经济现象和个体行为演化规律的学科(盛昭瀚等,2002)。它将技术变迁看成众多经济现象背后的根本力量,以技术变迁和制度创新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以动态的、演化的、变迁的理念分析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现在,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 Economics)已成为当今国外经济学界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马克思、马歇尔、凡勃伦和熊彼特等都被认为是演化经济学的鼻袓。而演化经济学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则是直到1981年博尔丁出版的《演化经济学》,1982年纳尔逊(Richard R.Nelson)和温特(Sidney G.Winter)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的出版。与以前的演化思想相比,博尔丁、纳尔逊和温特等人明显表现出一种构建全新理论的倾向,而这种建构基本上是在针对性的批评新古典的基础上展开的。在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经济学分析中,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利润最大化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被有限认知、企业搜寻利润行为以及信息的连续、分散理论等观点代替,同时,除了具有动态性和可能显示一些形式的非均衡行为之外,演化模型还拥有下列特点:①路径依赖;②自组织能力;③多均衡标准;④无序行为。

演化经济学在方法上,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否认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者、消费者等群体的同质性假设等,认为个体的创造性和新奇行为是经济生活的多样性的基础,而创新、模仿和扩散恰恰是现实经济生活和真实过程,是达尔文变异、选择和复制理论的社会写照。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布莱恩·阿瑟和保罗·大卫的努力,报酬递增理论也得到有力的复兴和发展,并很快融入了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演化经济学文献更是激增,许多经济学家致力于演化经济理论的研究。1991年《演化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正式创刊,同时,国际上众多主流经济学杂志对演化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尤感兴趣。

总体而言,现代演化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以纳尔逊、温特、霍奇逊等为代表的演化经济学派在对达尔文的演化论和自然科学演化的基础上,对经济理论研究的范式和方法进行重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演化经济学审视并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理性、静态单一均衡、利润最大化、同质性、完全信息,以及偏好、技术、制度等给定不变的种种假设,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还原论、决定论、机械论、简化论等观念,重视复杂性、随机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有限理性等因素,强调技术和制度以及组织的动态演化机制,借鉴生物演化论、耗散结构理论、非线性动态系统等有益成分,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对经济政策,尤其是技术政策、公司战略和国家创新系统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高新区演化研究的有效工具之一。

2.1.2 演化经济学中的生物学隐喻

演化经济学又称“进化经济学”,它是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相联系的,生物学隐喻是演化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立场。达尔文的演化论建立在三项基本观察之上:所有的生物都在改变;它们的特征可以遗传;它们都参与生存竞争。在这种生存竞争中,有些生物比其他生物优越,更能适应环境,因此幸存下来并产生很多后代。而且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其中,借自然淘汰作用(天择)而推动生物演化的理论简称天择说,是达尔文演化学的核心。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天择说的精髓。因此,现代演化经济学中的演化隐喻是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的。

演化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上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用自发秩序来解释世界,认为复杂的社会结构之所以产生并发生作用,不是因为人类的设计,而是由于众多的个体追逐自己的利益(对应于生存竞争)而形成的无意识的后果。继承这一学术传统的是奥地利学派,特别是门格尔和哈耶克。而第一个将达尔文的变异、遗传和选择的思想广泛用于经济演化的经济学家是凡勃伦。他把演化隐喻看成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技术和制度变化的基本方法,认为经济学应该抓住演化和变化这个核心主题,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从物理学中所借入的静[2]态和均衡思想,并创立了制度学派。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把创新看做是经济变化过程的实质。借用生物学,把不断地从内部彻底变革经济结构,不断地毁灭旧产业、创造新产业称为“产业突变”。另一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其关于技术进步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物种共同演化及其相互转换的诊断显然是演化论的。但马克思制度变迁的观点却与达尔文的“渐进”不同,他认为革命形式表现的突变,是拉马克式的演化形式,与现代生物学关于突变和渐变是演化形式的框架是一致的。尽管马歇尔被看成是演化经济学的先驱之一,但他并没有为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作进一步的贡献,他的“经济学家的麦加在于经济生物学而非经济力学”成为演化经济学者最爱引用的“名言”,主要在于他鼓吹经济学的生物学类比,他强调了时间、报酬递增和不可逆在经济过程中的重要性,然而却试图在均衡框架中加以处理,在理论中未表现出任何系统的演化思想。

总之,从凡勃伦到马歇尔都明确地包含着经济演化的隐喻,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加上一些社会学家对生物学的滥用,一些不恰当的成分有时会对社会和政治产生可怕的后果。不过我们应当明白所有隐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制造困难,因为隐喻的转换是“不精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使用隐喻更多的是为了激发新的思考方式或探索新[3]的研究方向,而不是转换精确的模型或者类比。正因为如此,霍奇逊在其演化经济学的“三标准”中,把生物学隐喻作为了一个软标准。

2.1.3 演化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变异—选择理论(以纳尔逊和温特为代表)、以非线性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的演化理论(包括混沌理论等)和演化博弈论。这三种主要思想和观点如下:2.1.3.1 变异—选择理论

纳尔逊和温特综合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西蒙的“有限理论”。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提出了一个吸收自然选择理论和企业组织行为理论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框架,即借用达尔文生物演化论的基本思想——“自然选择”。在自然界,物种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工商界,也有“自然选择”思想,企业在市场中相互竞争,赢利的企业增长扩大,不赢利的企业收缩衰弱,直至被淘汰出局。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地创新,扩大自己的优势和在行业中所占的份额,因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变异—选择理论本质上是一种非均衡和动态理论,它的理论基础是惯例、搜寻和选择环境。一个明确的演化分析框架分成三个部分:①基因类比物或选择单位;②变异或新奇性;③选择过程(贾根良,1993)。但是,新奇或变异产生后,它是如何在经济社会系统中进行创新和扩散的,从而导致社会群体思维和行为模式发生变化?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变异——选择理论采用生物学的“群体”观点加以解释。从群体水平来看,任何个体的决策,无论是创新、模仿或保守的,都影响到群体中[4]全部行为的相对概率,这就是温特所谓的“频率依赖效应”:一个个体对创新者是模仿还是反对,取决于群体中有多少成员已做出了这种选择。不管创新者主观偏见如何,市场过程将对其加以检验并进行选择;报酬递增作为“频率依赖效应”的一个重要特性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讨论。2.1.3.2 以非线性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的演化理论

这些演化理论不仅包括耗散结构理论,也包括协同学理论、分形理论、突变理论、超循环理论、混沌等其他自组织理论。整个生物系统和人类活动的经济系统很显然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如果系统处于外界各种因素的强制作用之下,具有非线性动力机制,那么系统运行就会呈现一个在多重稳定态(分叉)之间进行选择的相变过程,这种新的分叉的增加代表着系统演化的多样性并使组织机构趋于复杂(吴宇晖,2004)。一个非常小的扰动或涨落通过非线性机制有可能导致系统从偶然时间走向必然,使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走向新的稳定有序状态。系统的发展可能经受突变,系统在分叉点之前的驻留和犹豫,呈现出混沌之特征,因此,约瑟夫·福特(1991)说,“演化是肯定反馈的混沌”,分叉点区域系统行为的非决定性,表明了大自然所具有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混沌理论把这种因素与系统内在的决定性机制巧妙地结合起来,说明了在秩序和混沌的边缘,大自然演化过程的内在本质(贾根良,1993)。耗散结构是在开放、非均衡条件下,通过非[5]线性、正反馈和系统的涨落而形成的自组织系统。2.1.3.3 演化博弈论

演化博弈论是演化思想和博弈论(Game Theory)结合的产物。演化博弈论首先是从生物学中发展起来的,后来运用和发展到了经济学领域。在费希尔(Fisher)(1930)和汉米顿(Hamilton)(1967)关于动植物性别演化结果在多数情况不以任何假设条件而用博弈的方法能解释分析的开创性研究工作之后,梅纳德·史密斯(Maynard Smith)和普赖斯(Price)(1973)引进了“演化稳定性策略”的概念,并宣称观察到的动物和植物的演化过程,可能通过适当定义的博弈的纳什均衡来解释,思路是自然选择和变异的结合,导致种群在长期达到一个稳定的“纳什均衡”。生态学家泰勒和琼克尔(Taylor and Jonker)(1978)在考察生态演化现象时首次提出了演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动态概念——模仿者动态(replicator dynamic),这是演化博弈理论的又一次突破性发展。模仿者动态与演化稳定策略(RD&ESS)一起构成了演化博弈理论最核心的一对基本概念,它们分别表征演化博弈的稳定状态和向这种稳定状态的动态收敛过程,ESS概念的拓展和动态化构成了演化博弈论发展的主要内容。注释[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6.[2]郭利平.产业群落空间演化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95.[3]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M].任荣华,张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3.[4]频率依赖效应:指在既定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迎合性适应(Favourable adaptiation),起初,少许的适应可能有利于去适应环境的个体,这种适应的积累可能会改变环境本身,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同样的适应不再给任何个体单位带来利益。这种思想显然也适用于经济学,一家企业可能会找到一个生产新产品的市场机会,虽然在初期该企业可能因敢冒风险而获得了高额利润,但当大批企业也来追逐这个机会时,市场会饱和,该产品也就不再有利可图。转引自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M].任荣华,张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9.[5]郭利平.产业群落空间演化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97-98.

2.2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阶段性及路径依赖性

2.2.1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理论研究评述

高新区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和社会组织,其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历史演进过程。人类生存的无限性与个体生命生存的有限性,决定我们只能在某一阶段有所作为,因此在经济和管理中,常用演化阶段法来描述事物发展过程。区域经济演化路径阶段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以各阶段的突出特征和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不同为标准的。高新区的演化阶段发展,是指“在高新区发展过程存在的较为明显的、其主要特征可定量描述的界面及[6]内涵依时间序列递进的现象”。国家科技部把我国高新区发展划分为“一次创业”阶段和“二次创业”两个阶段,其根本特征就是“五个转变”,从而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有其合理的内核,但没有总体描绘高新区的发展轨迹和最终发展图景,以及一、二次创业处于高新区总体发展中的何种阶段。对于高新区的阶段发展现象,我国学者刘凤朝等(2002)将高新区的演化机理归纳为产业园区发展到产业区扩张再到产业带形成的阶段发展历程,“空间扩张”是这[7]一历程的显著特征。孙万松从整体宇宙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构建了从打基础、建园区→增长极、产业扩散→控制、均衡化→整合、新(大)园区的高新区发展哲学模型。该模型主要是从高新区的空间外延演化来划分的,没有描述出高新区各阶段的内涵和标志性特征。

国外学者没有直接论述高科技园区的演化发展阶段问题,更多的是从产业集群的周期理论、创新进化论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演化阶段。由于高新区是一个产业集聚区或产业群落,也是一个创新区域,借鉴性较强,如我国学者周元和王维才参照迈克尔·波特的国家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对高新区演化阶段发展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把高新区划分为要素群聚、产业主导、创新突破、财富凝聚四个演化阶段,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阶段转换能力上,提出了我国高新区阶段转换[8]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2.2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阶段性分析

结合对国外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理解、产业集群演化等理论以及笔者多年对我国不同区域高新区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本研究认为高新区动态演化总体路径为:要素聚集→产业主导→创新突破与产业转移→财富凝聚与创新要素扩散四个阶段,与周元等学者对高新区阶段的划分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演化阶段的特征,特别是在创新突破与产业转移及财富凝聚与创新要素扩散阶段的特征有较大的不同,本研究融入了扩散、创新以及国际化战略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其内容,使其更接近高新区发展演化的特征,各阶段的特征如下:

第一阶段:要素聚集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高新区发展主要由优惠政策、土地等“外力”强力驱动,关注的焦点是尽快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对入区的条件要求不严格,传统产业有时也被引入。园区主要靠开发土地、修建厂房、发展贸易等外延扩张发展。在这个阶段,聚集少量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等生产要素,科技型企业诞生,大多从高校和科研单位衍生而来,企业的规模普遍很小,产业发展方向不很稳定,主导产业基本没有形成。这一阶段高新区虽然存在一些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但实际上是“工业产品加工与贸易区”,与开发区的功能基本相似。

第二阶段:产业主导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企业入区条件开始有所选择,园区主导产业出现,真正意义的高新技术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不断涌现,它们在政府的政策和市场竞争力的双重驱动力下,重新整合各种生产要素,逐渐形成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纵向产业链,产业群聚效应明显,“产业链”是这阶段的主要增值手段,园区已累积出较高的产出能力和经济实力,并不断扩张产业生产边界,一区多园的格局出现,但企业的R&D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园区内的研发主要依靠外部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高新区内的研发机构不多,“产、学、研”结合松散。这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高新技术产品制造加工基地”。

第三阶段:创新突破与产业转移阶段。多年的要素集聚,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扩大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高新区内骨干企业及主导产业的R&D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各类R&D中心由区外纷纷转移入区内,有效的“产、学、研”机制形成;大量风险资本涌入,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不断涌现;具有地域根植性的创新网络和创新文化形成,产业集群由纵向转为横向为主的水平式发展,创新集群真正形成,大量高附加价值产品产出,高新区的生态化、国际化趋势明显。在这一阶段,创新与产业化融合互动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增值手段,在这个阶段的前期高新区关注的活动顺序是工→技→贸,在这个阶段的后期,主要是技→工→贸,创新型园区的特点完全得以体现。在这个阶段,高新区在以技术创新为源头、以市场需求和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作用下,低端的产业链、不具有创新优势的产业以及技术创新成果向周边地区或其他园区转移比较明显,与周边地区融合发展的现象比较突出,对改造传统产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强,形成以高新区为创新源、以周围地区产业发展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或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圈。

第四阶段:财富凝聚和创新要素扩散阶段。随着高新区进一步发展,高新区内不断聚集并成为有形与无形的品牌中心、研发与创新总部中心、教育培育总部中心、孵化总部中心、营销中心、风险资本聚集中心、精英人才中心,这些创新要素不仅本身具有“财富级”的资产价值,而且还以乘数级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从而使高新区在竞争中形成“高势能”的优势。高技术、高人才、高收入、高消费、国际化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在这一阶段,高科技园区不断开拓和攻占国内外市场,全球化战略成为主调,大量的研发机构、营销机构以及风险机构等分支机构打入周边地区以及国际市场,大量的创新成果也辐射到周围地区和输出到国外,从而形成很强的辐射扩散能力,并成为技术增长极,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个阶段高新区关注的活动顺序为更高级别的贸→技→工,金融风险业、会展业、教育培训业、研发设计等高端的第三产业相当发达,在这一阶段,如果高新区能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将主要集聚更具竞争优势的创新要素,为向更高层级的跃迁累积能量。但是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上看,部分处于这一阶段后期的企业的创新欲望明显减弱,利益的驱动力不足,人们追求的是轻松、休闲、健康以及更多的社会事业,创新要素不断向外扩散。因此,在这个阶段,能升级的比较少,大部分开始走向衰退。

上述四个发展阶段的划分是对高科技园区总体发展趋势的规律性描述,它们在时间序列上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关系,实践中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交叉和联系,这是正常的,体现了高新区非线性螺旋式发展模式。就我国高新区而言,大部分已处于产业主导阶段的中前期,少数发展较快的高新区已处于产业主导的中后期,正在逐渐向“创新突破与产业转移”阶段过渡,进入第四阶段的高新区几乎还没有。从世界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来看,仅有美国的硅谷已进入这一阶段。高科技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比较如表2-1所示。表2-1 高新区不同演化阶段的特征比较

2.2.3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路径依赖性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个术语,即指人们一旦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就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且不能轻易走出去。路径依赖最早是由戴维德(Paul A.David)和阿瑟(W.Brain Arthur)提出的。

戴维德给出路径依赖的定义是:经济变革的路径依赖是指对最终结果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力可能是由在时间上很遥远的事件所施加的,包括由偶然事件所导致的意外之事。类似的随机过程并不会自动收敛于一个固定的结果分布点,这被称为“非遍历性”。阿瑟(Arthur)把路径依赖的定义与锁定(Lock-in)联系在一起,认为路径依赖可以表述为“因为历史事件而发生的锁定”(Arthur,1989)。阿瑟的路径依赖理论主要建立在收益递增理论基础上,认为经济运行不是一个均衡点,正反馈所显示的经济运行的自我增强机制以及收益递增可能产生多种“最优状态”。一旦某种随机事件选择了某一条路径,这种选择就可能被锁定(Lock-in),而不会选择其他更为先进或合适的路[9]径。因此,路径依赖过程是一个随机动态的过程。阿瑟特别强调了经济有时会因为一些小的历史随机事件而被锁定于某项不具发展潜力的劣等技术。“采用者可能会被毫无价值地锁定于某项技术发展之中,这项技术最初会以部分改进的形式表现得相当成功,但后来却变成低劣技术,因为其他技术的同等发展最终会使采用者收益更多。”[10]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North)把“路径依赖”这一概念用于制度经济学领域说明制度变迁,建立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诺思认为,在制度变迁中同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所以,“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弄得不好,它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诺斯指出,决定制度变迁的路径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报酬递增,另一种是由显著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如果没有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制度是不重要的。路径依赖是经济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路径依赖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人们把它广泛运用于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用于解释人们的选择和行为。

在高新区的动态演化过程中,也存在着突出的路径依赖现象。所谓高新区的路径依赖,指高新区一旦最初做了某种发展路径选择,惯性的力量就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不能轻易走出去。从高新区经济增长路径来看,如果高新区选择的是一条以GDP增长、优惠政策、土地开发、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技术简单模仿、加工组装为主的路径,在收益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下,就会对此种模式形成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从高新区的技术路径演变来看,如果高新区走的是“技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累积路径,那么今后高新区在此条技术路径上可能不断强化乃至被锁定,要想摆脱也会十分困难;从高新区的制度变迁来看,如果一旦走上了向某种传统体制回归的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也会在以后的变迁中得到自我强化,弄得不好就会被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状态。一旦高新区的体制进入了传统体制的锁定状态,想要摆脱它就会变得十分困难,需要克服潜在的、巨大的转换成本才能被“解锁”。

当然,路径依赖本身是中性的概念,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如果一个高新区最初选择的以创新为主要驱动的内生式发展路径,则沿着这种比较良性的既定路径,高新区的动态演化和变迁就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高新区动态演化中之所以存在路径依赖现象,正如戴维德所指出的,归因于三个因素:技术的内部相互关联(Technology Inter-Relatedness)、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和努力的准不可逆性(Quasi-Irreversibility)。注释[6]周元,王维才.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J].经济地理,2003(4).[7]刘凤朝,刘则渊,冷云生.从企业集群到区域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区演化机理研究[G]//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产业集群与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研讨会资料汇编.北京:2002:24-26.[8]周元,王维才.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J].经济地理,2003(4):451.[9]W.B.Arthur,Positive feedbacks in the economy[J].Scientific American,Vol.262,February 1990,pp.92-99.[10]W.B Arthur,Positive feedbacks in the economy[J].Scientific American,Vol.262,1990,pp.92-99.

2.3 高新区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从演化理论来看,演化来自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高新区的不断演化发展。目前学者很少研究高新区从一个阶段向另一阶段不断演化变迁的成长动力机制因子,更多的是研究产业群落的成长因子或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新区是一个产业群落,即高新技术产业群落。目前,研究产业群落成长的机制或因子,一般都运用了弹性专业化模型、集体效率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全球价值链模型(Global Commodities Chain,GCC)四个比较著名的群落分析理论。弹性专业化模型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分工协作,产业群落或高新区的健康成长需要培育群(区)内企业的分工协作。集体效率模型是由欧洲的研究者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产业群落成长主要来自于外部性和联合行动。波特的钻研模型是目前最有影响的产业群落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产业群落的成长需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及企业竞争与战略四大因素之间的密切配合。全球价值链模型GCC的理论是卡普利克斯基(Kapliksky)(1995)在波特的价值链模型之上把公司间的联系也考虑进去,尔后,格里芬(Gereffi)(1989)对其从过去的单纯地域扩展到整个全球价值链,强调不同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价值链合作的重要性及关联。GCC模型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认知到本国的产业群落居于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或一环。

显然,上述理论都是站在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制度背景下提出的,各个理论都有其合理内核,但仍有片面性。弹性专业化模型,强调专业分工而忽视了其他因素;集体效应忽视了专业化分工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波特的“钻石模型”没有考虑产业群落的发展阶段和所在区域的市场制度和文化等;全球价值链模型GCC没有提出发展中国家如何更有效地培育产业集群和在不同链条之间的转换和升级。我国学者郑风田、唐忠(2002)在研究我国产业群落演化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产业群落成长的三维度原则。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群落成长是国家宏观环境、集群与群内企业三个维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产业群落的培育要兼顾三个维度,注意维度间的协调与发展,才能保证其健康成长。

根据上述相关理论,我们认为高新区的成长因子,主要是在政府调控机制、市场作用机制、创新竞合机制、自组织机制、专业化分工机制、集聚机制这六大动力要素下不断演化发展起来的。

2.3.1 政府调控机制

政府在高新区形成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高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和环境的培育。政府在高新区发展演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为高新区企业构建一个稳定的、可预见的经济和社会政治环境;为市场的平稳和有效活动运行创造有利的基础设施、竞争政策、战略信息;创造一个鼓励创新不断升级的氛围;发挥网络化和知识交流的促进者和协调者的作用;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技术、资金、人才和知识等交流或交易平台;促进“产、学、研”联盟;确保规则和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持适应市场条件变化的灵活性,以及主导产业集群的选择、培育和升级。所以说政府政策或机制[1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

2.3.2 市场作用机制

作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的高新区演化,其内核实际上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化。虽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化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但推动其演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高新技术产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取得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范围效应的重要保障。作为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为主要功能的高新区,其竞争力最终通过产品、技术和知识等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体现出来。高新区只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构筑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形成与其他区域的“位势差”,资金、技术、人才、创业者等各种要素才能不断在高新区聚集,企业才愿意组织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进行生产,把中间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商品。所以市场机制是高新区运行、演化的基本机制。

2.3.3 创新竞合机制

创新不仅是推动高新区不断演化的根本方式,而且也是高新区本身不断演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产业价值链分工的国际化,各国、区域、行业和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创新。创新除了一般的增加研发投入外,组织学习也起着关键作用。创新是个体和群体共同参与学习的演化过程,因为创新一方面是特定部门、特定技术的个体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集体行为,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互动学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新区不仅存在着大量有创新压力的企业和机构,而且拥有较稳定的促进学习、交流和进步的机制、场所和平台,如各种信息贸易网络、国内外技术传播或交流机构、创新服务中心、公共技术平台、商会、培训中心等正式和非正式组织。高新区内大量企业因为地缘上接近、相关知识接近以及高新区内本身的社区文化,为隐性知识的获得和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高新区内企业之间相互信任以及长期的合作关系,非正式、偶然的、面对面的以及口头上的交流方式是常见的。同时,作为国际化视野的高新区与区外及国际之间保持频繁的物质、能量、信息、知识、技术的交流,新思想、创意很快引入区内。因此,高新区本身具有创新的功能和机制,为企业以及个体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

2.3.4 自组织机制

从系统论和热力学的观点来看,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降低自身的熵含量,且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发展演化,不断地提高自身结构的有序度和自适应、自发展功能的过程。从更深层次分析,自组织还是复杂事物或系统的一种进化机制或能力。高新区作为一种开放的耗散结构经济系统,本身具有不断演化的自适应、自组织功能。高新区各行为主体共同构建并维护创新网络,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高新区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化;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和协同作用,从创意、创新到产品开发和商品化,从供应商、中间服务商、销售商到顾客形成了一个个完整的产业链,而且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如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教育培训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政府以及国内外市场等也相互作用,形成自组织机制。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信息、物质和能量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交换,促进高新区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发展。

2.3.5 专业化分工机制

从亚当·斯密、马克思至杨小凯的分工理论分析框架中,都体现出在要素向特定地域(吸引力强的地域)不断流入的连续过程中,成本不断下降和市场不断扩大是产业内部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杨格(1928)认为,劳动分工通过“迂回生产方式”实现规模收益递增,从而实现市场规模扩大,促进经济进步。分工不仅促进市场规模扩大,并且分工还能促进地区专业化。根据杨小凯的论述,分工一般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结果。①市场容量随着分工水平提高而扩大。②随着交易效率改进,分工的发展会通过节省重复学习的费用而提高所有产品的劳动生产率。③内生比较利益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④当分工随着交易效率而发展时,不同的专业种类数上升,由于自给自足产品种类数的下降,共同的产品越来越少,增进了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另外,有多少种商品卷入专业分分工,就意味着有多少种市场,所以分工的发展也会增加市场结构的多样化程度(这再次证实了多样化和专业化是分工发展的两个方面)。⑤生产集中程度随着分工水平提高而提高。⑥市场一体化程度得到发展。在高新区内,由于有大量专业化分工的中小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得区内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化生产。相应地,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增加,即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市场需求量大,这就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大量的生存机会,而逐渐增强的专业化水平,也使得高新区内部的生产率和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

2.3.6 聚集经济机制

高新区的演化动力首先来自于系统内部产生的向心力和推动力。其中,集聚经济就是最重要的向心力。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的空间流动。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结合产生经济集聚,经济集聚产生的原因是集聚经济的作用,主要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共同作用。高新区的集聚经济本质上是由不同企业在空间上的区域集中以及由此而来的交互外部性,它是一种外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高新区的企业可利用的集聚经济主要包括:①企业间的横向联系而形成的集聚,可称为多层、多产业群体集聚。这种集聚以区内主导产业中一家或数家大企业为核心,周围分布着众多中小企业,形成企业间分工协作的产业群落系统。群内的企业共同享受规模经济和经济的外部性。②企业间的纵向关联而形成的集聚。这种集聚是由于一个产业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着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联系,企业可能通过纵向一体化优化产业链。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存在,企业共享产业的技术、知识及管理经验,又互相竞争,促进了高新区的整体竞争力。③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获得外部经济效应。基础设施包括公路、桥梁、供电、供水、通信等,它们是企业的必要生产条件,企业集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从而节约分享建设基础设施的费用。公共服务包括广告、法律、政策、金融、各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教育培训以及咨询和决策服务。高新区内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有关机构的聚集,这就更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使处于高新区产业群落内的企业更容易低成本、高质量地获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④空间集聚能够产生技术、信息传递效应。人口、企业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有利于促进信息交流及技术推广和扩散,同时也有利于新知识、新观念的产生。集聚一旦在高新区内初步形成,就会发生螺旋式的自增强机制,集聚经济效应就会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注释[11]赵海东.资源型产业集群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 高新区自主创新动力、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创新系统的理论解析

3.1 对创新与自主创新概念的理解

3.1.1 对创新概念的理解

不断创新是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时代特征。创新(Innovation)起源于15世纪,根据《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新的思想、方法和工具;二是指引入一个新的东西。最先把“创新”一词引入经济领域的是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即在生产或供应领域的自变量发生变化,从而引出新的需求主体或新的产品,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尔后,创新理论便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以索罗、阿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古典学派,以曼斯菲尔德、卡米恩等为代表的新熊彼特学派和以弗里曼、纳尔逊等为代表的国家创新体系学派等三大学派,并运用到经济和管理、文化等各个领域,形成了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市场创新、知识创新、国家创新、区域创新等多种概念。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并非必须在技术方面,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可见创新体现在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是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任何创新都是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也不是纯粹的,仍然蕴含了文化、制度、环境以及管理等多元社会化因素。创新的本质就是寻求差异,不断优化升级。从企业的角度讲,就是通过开辟新市场、挖掘潜在需求,寻求新的利润空间,获得行业垄断租金或超额利润;对产业来讲,就是不断创造新的业态,挖掘产业价值链的薄弱空间,引领行业的前沿和高端,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对于区域或国家来讲,就是不断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 对自主创新概念的理解

自主创新是我国以及后发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中提出的相对概念。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在“MADE IN CHINA”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时,我国主导产业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装备行业领域。2005年,基于国际竞争的挑战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从全局出发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战略。

所谓自主创新(Self-Innovation),从结构上分析看,自主是创新的主体约束成分即创新的主体是自我,而不是他人,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其本质就是对某项创新成果(发明专利或技术标准)掌握着主动权、控制权,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垄断性,是与“他创”相对应的。

必须明确和需要澄清的是:(1)自主创新不是“开放创新”的对立面,也不等于封闭创新。自主创新不排斥开放与集成,集成技术也可以有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也不是鼓励从头做起,世界万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总是站在巨人和前人的肩上,在扬弃的基础上螺旋发展,因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进也是自主创新的组成部分。(2)自主开发不等于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的成果不一定有知识产权,反而可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自己的知识产权中也可能包含引用他人的专利权。强调和鼓励自主创新主要是指应尽量争取避免完全受制于人,减少“路径依赖”,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要具有控制权和主导权,而其他次要方面可选择外包或引进。(3)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不是完全对立的,只是创新的可控度和深度不同。

根据自主创新的可控度和深度,自主创新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模式。

所谓原始创新,就是指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原始性创新活动。其特点是自主研究设计、自成体系,有利于开拓新兴产业和市场;其缺点是投资大、风险大、时间长。也有观点认为,原始创新是指“元创新”(Meta-Innovation),即是一种观念上的根本性创新,将会带出其他科技创新。原始创新成果通常具备三大特征:一是首创性,前所未有、与众不同;二是突破性,在原理、技术、方法等某个或多个方面实现重大变革;三是带动性,在对科技自身发展产生重大牵引作用的同时,对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带来重大变革,在微观层面上将引发企业竞争态势的变化,在宏观层面上则有可能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竞争格局的重新形成。

集成创新是利用已有的科技资源(包括自创技术和他创技术)创造性集成起来再创新一个或多个新的科学和技术或新的产品和产业,属创新的中观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特点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经过研究、消化、吸收,再创造出新的技术和产品,优点是投资小、风险小、见效快。原始创新是创新的最高层次,需要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基础,引进吸收再创新,处于创新的最低层次,处于模仿创新阶段,创新的外在条件要求较低。

实践中,企业、产业、区域以及国家在创新中根据自身的资金、人才、基础设施以及发展的战略定位等条件选择不同的创新模式。如:美国由于资金雄厚主要采取的是原始创新的模式;而日本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金和人才均十分缺乏,主要采取的是模仿创新或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模式,但非常注重消化吸收(引进支出与吸收支出之比为1:3),使其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便跃入世界经济强国行列。

创新的失败率很高,实践证明几乎达到90%以上,而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偏见造成的,即一种产品进入消费者的生活视野,容易产生消费依赖,形成消费习惯,并放大消费习惯。要改变这种习惯或弥补消费者对旧产品的情感损失以及生产者对新产品夸大的情感投入,创新的新产品功效要高于旧产品许多倍。吉维尔(Gourville)的研究表明,每当消费者喜欢的产品优点或者是消费者已经习惯的产品特性被取消,消费者会索取3倍的补偿。吉维尔(Gourville)的研究同样证明,生产者也会把新产品的新功效夸大3倍。英特尔前任董事长格鲁夫总是谈到10倍效益创新,即新产品相对于老产品要有10倍[1]的性能改善,才能克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向心理偏见。因此,一个国家、区域或企业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是各方面都进行自主创新,应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对本企业或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或主导产品进行自主创新,以取得产品或技术的控制权。注释[1]白立新.新产品为什么屡屡失败[J/OL].http://club.hbrchina.com/blogArticle-blogId-1418-userId-135320.html.

3.2 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及运行机理

3.2.1 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

迈克尔·波特有一句名言:企业成功、经济繁荣的动力是压力、挑战和机会,而非静态的环境和外在协助,进步是来自变革,而非为稳定而稳定的偏见。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培育和提升高新区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途径。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育和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新热情。创新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和高风险的事业,创新的低成功率,使得很多企业只能在创新的外围驻足观望或浅尝辄止。如何才能激发创新主体的持续创新热情,培育和提高一个国家和区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李约瑟的“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以及钱学森的“为何我国教育界培育不出杰出人才”这个科技与人才结合的创新之源的谜题令国人感到迷惑。

我国高新区本土化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已成共识,并引起政府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在许多情况下,企业没有进行自主创新不是因为没有能力、条件或机会,而是因为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动力不足。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行为取决于内在需要和环境相互作用,行为目标是人或群体的需要与环境作用的复合函数,而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内在需要和外部刺激条件及环[2]境的作用引发的。因此,只有明确刺激创新主体的动力诸要素及作用机理,并寻求其解决方案,才能有效地唤起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活动。

所谓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就是指推动创新主体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所有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机理,以及为维护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所形成的动力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以往学者对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企业或群体的行为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着手,围绕市场拉动还是技术推动或两者合力开展研究;二是从区域的整体的角度对市场机制、政府政策、企业机制、社会服务机制等进行研究。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动力因素的重心必然有所侧重。动力机制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随着时间、地点、企业的发展程度和所处的环境变化,影响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但是企业和个体追求自身利益,包括经济、政治、生态利益的极大化这个人类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不变的。本研究从高新区整体的角度出发,围绕企业及研发人员的利益实现,探究推动和影响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因素及相互关系和运行机理,并构建起整体动力机制模型。

3.2.2 基于以企业为核心的高新区自主创新动力要素

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企业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主要力量和实施者,因此推动高新区自主创新动力要素的核心是推动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要素。从人类行为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要素主要包括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内部动力要素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外在动力要素。其中企业内在动力要素起着核心的作用,外部动力要素只有通过激励、诱引、逼迫、驱动等形式唤起创新主体的创新欲望和激情才能起作用。以下从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企业的实际出发,描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要素及关系。3.2.2.1 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要素

对于企业而言,决定和影响其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内部动力因素包括企业或创新机构对利益极大化的本能追求、企业家的品格和特质、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研发投入能力等诸要素。(1)企业预期利益驱动力。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预期利益是企业或个体自主创新最核心的驱动力,创新成功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是诱发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最原始动力。在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高新区的企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取决于其对自主创新的成本和收益的预期比较。如果自主创新项目的不确定性较小、投资成本在可承受范围内,一旦成功会带来较大的收益,企业就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加快研发投入力度。企业创新利益是否极大化实现与企业的创新成果产权归属有紧密的联系。要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必须完善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法律的形式有效保护自主创新者的创新利益。(2)企业研发及投入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能力。企业自主创新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和较高研发水平的创新人才作支撑,否则创新也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企业研发及投入能力是企业自主创新重要的智力和资金保障。我国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额不足3%和研发人员整体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3)企业家精神感召力。企业家精神对企业自主创新富有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尽管目前对企业家精神理解各不相同,但企业家精神所具有的创新、冒险、敬业、合作、宽容、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不断学习等特质是共性的。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创新者的观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指明了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企业家精神不仅影响着企业管理者的创新决策,而且还影响着企业员工对创新的态度,作为[3]“创新之魂”,它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人认为中国缺乏企业家精神。据有关资料,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4]我们中国,每200人中都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我国企业家更多的是一些急功近利者,这与我国近三十年企业家的发展背景有很大关系。相当部分民营企业没有根基和长远发展的信心和能力,逐利成为其生存之道。高新区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集聚了大量高学历和高素质的人才,企业的根基(资源)更丰厚,已具有了培育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基础和人文平台。(4)企业文化导向力。企业组织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活动具有重要的感染力和导向力。不同的企业组织文化孕育不同的精神,学习型组织文化有利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学习型组织是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第五项修炼》中所倡导的一种新理论,它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发展的、持续地适应变革和发展的组织。其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来提高个人自身素质和组织内部结构和机能对社会、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这样的企业组织文化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基础。(5)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催化力。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对自主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催化力。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潜能,有利于员工高效率地完成自主创新活动,如通过股权期权制、参股等形式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总之,企业内部创新动力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和关系。预期利益驱动力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企业研发投放能力和内部激励机制产生正面的积极作用。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强化作用;而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作用。3.2.2.2 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动力要素

影响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要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和竞争、政策制度及管理者、科技发展水平、社会服务组织等,其中市场促进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市场竞争压力转化的推动力。(1)市场需求拉力。市场经济的核心强调市场经济的各行为主体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主创新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活动其行为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因为市场需求为企业的创新实现提供了很大程度的保障,减少了企业创新的盲目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无疑会增强企业的创新目的性和积极性。20世纪60年代,梅耶(Myers)和马奎斯(Marqis)就提出了“需求(市场)拉动”的模型,认为企业的创新[5]是由企业感受到市场需要所引发。施莫克乐(J.Schmookler)也指出:“是那些对未来市场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用户和政治目标的了解,创新与成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那些科学发现或闪光的想法。”厄特巴克在197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60%~80%的重要创[6]新是受需求拉动。众多的有关创新动力机制诸要素研究文献中,市场需求拉力成为推动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之首。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需求都能拉动企业创新,普通的大众消费需求和对产品要求不高[7]的客户需求以及国外市场需求很难激发企业创新,更多的是沿袭原有的技术。超前的、挑剔的客户需求或潜在需求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市场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并改变和推动企业的创新方向和速度。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其开创性著作《国家竞争力》(2002)中指出:需求越是超前,越能促使生产者创新,从而不断满足新的需要或新的要求标准。因为超前需求和挑剔的需求能给企业带来新的信息源和创新灵感,使企业能快速、准确的改进产品设计,缩短创新的前置时间,从而有利抢占市场,获得市场领先优势;同时具有一定市场需求规模的创新产品又能快速消化企业的创新成本,使企业快速获利,处于产品和行业的优势地位。市场的需求或人的需求总是不断变化的,将不断为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和新的创新诱因,就会形成“需求→创新→新需求→再创新”的良性创新动力循环机制。(2)市场竞争压力。竞争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为竞争会给企业带来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威胁。为减少或消除这种威胁,保持在竞争中的优势,企业会不断改进或改变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等来实现,从而迫使企业创新,形成竞争→创新→竞争→再创新循环动力系统。纵观近现代历史上的几次经济大萧条的生存压力,都给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会。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在给许多国家带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好机会。市场结构影响着竞争的程度进而影响创新的动力。按照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结构的划分,分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四种。熊彼特在早期的创新理论中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创新,但在晚期的创新理论中又认为最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朱涛(2009)认为,中等程度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创新,即在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下有利于自主创新,并指出在这两种市场结构下,不同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表[8]现出各自的优缺点。(3)政策制度作用力。政策制度的作用力具有双面性,包括政策制度的推动力和压力作用。主要通过经济、金融、税收、行政以及科学技术政策和社会文化思想等推动力和压力来影响实现。理论和实践证明,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对促使高新区企业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是一个主要的外部动力因素。政府政策对创新的激励在国外已有很长的历史,西方许多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各种各样资助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和计划。除了直接影响企业创新外,还通过经济、行政、科学技术政策导向,利用科技资源和政府采购行为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经济和金融、税收以及政府采购行为等政策确定市场拉动的方向和拉动的力度。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处于自主创新成长转型阶段,在政府政策制度作用下,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科学技术政策的供给或制度安排是重要的外部动力要素。(4)社会文化影响力。无论个体还是企业组织的行为都要受所处的社会文化势力影响和左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国的文化思想决定一国企业或个体的行为方式。创新是在自由的社会思想土壤中产生的,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冒险和敢为人先的社会文化有利于推动创新;而过分强调规则、唯命是从、安定和等级观念的社会文化不利于创新。同时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社会文化需要克服企业惰性和依赖保护的心态,培养企业和个体独立的精神。目前我国高新区内自由的思想还不足、企业依赖保护的心态还较强。政府应营造宽容失败、不怕失败、敢于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独立的创新精神。(5)社会中间组织协调力。社会中间组织是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和重要载体,是联系科技与经济的重要纽带。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企业界都离不开社会中间组织为其提供交易平台、服务平台以及技术公共平台。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实现离不开以下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一是中介交易机构,包括技术市场,证券交易市场、技术成果交流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二是作为第三方出现,为交易双方提供公证、仲裁、监督等服务的组织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三是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咨询和培训等组织,如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专业技术培训中心等,这些机构和组织的健康发展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3.2.3 高新区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区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组织内部,即来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员工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企业家及员工的预期利益的驱动、企业创新文化及企业团队精神,以及企业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在企业自主创新内部动力机制运作过程中,企业预期利益驱动力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不仅因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目的是实现预期利益极大化,而且还因为企业外部的各种动力要素最终都将转化成企业利益驱动力而发挥作用。因为利益驱动是市场竞争的最终目的,只有当某种潜在的市场需求能够创造超额利润时,企业才会产生自主创新的冲动,企业也才能将创新成果实现商业化、产业化。在高新区企业内部的创新动力要素中,企业家精神是动力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企业家精神不仅是企业创新启动的灵敏“开关”,而且还通过创新文化和激励机制间接作用于企业成员,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敢于冒险的企业家,只要外界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发生微小的变化,在利益驱动下都能作出快速的反映,适时启动创新活动,并有效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企业创新内部动力机制中,企业文化对员工个体从事自主创新活动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企业文化是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的主要标杆。学习型组织文化通过不断向员工输入知识和信息以及创新理念等,使创新成为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从而使员工自觉主动地进行创新。此外,企业创新研发及投入能力是创新动力机制顺利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不具备自主创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使一项科技发明的预期利益很大,企业也只能望“利”兴叹。

企业外部的动力要素,如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政府政策、技术轨道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市场需求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创新成果可能的市场实现价值;市场竞争的程度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压力程度;政府的各种政策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取向并影响创新收益和风险承担;企业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到需求水平,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以及企业家的产生;企业家市场和科技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影响企业成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等。但是,外部动力要素都必须通过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动力要素的启动才会真正发生实质性的创新驱动作用。也就是说,“要我创新”的外部动力只有转化为“我要创新”的内部动力,才能形成持续的长久的创新活力。

根据上述各动力要素的关系,构建起基于以企业为核心的高新区自主创新动力机理模型。如图3-1所示:[9]图3-1 基于以企业为核心的高新区自主创新动力机理模型

对高新区整体而言,这个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来源于高新区各创新主体对创新预期利益的极大化追求和组织持续发展目标的认同。而这一目标的确定和认同,则来源于组织决策者的创新精神、组织成员的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者和成员对自主创新的利益驱动、组织的研发投入能力和组织的文化特质等。对于处于组织外部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机制以及科学技术供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思想以及政治制度等变化和发展,也将彼此相互作用,并为组织自主创新内部动力要素的形成、发展及相互耦合,最终形成组织强大而持久的创新动力系统提供基础、条件和机遇。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作用和影响下,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力和市场的竞争压力,科学技术的推动力、政府政策和行为的支持力以及来自社会服务组织和机构的供给力,都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企业利益驱动力,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企业家精神对利益驱动具有感应与启动作用,它能够直接驱动企业主体从事创新活动,并通过企业文化的精神激励作用和企业内部利益激励机制的“吸引力”间接驱动个人主体从事自主创新活动;企业或个体创新的能力则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最终保障。注释[2]陈力华,等.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3-64.[3]李华晶,张玉利.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5):9-13.[4]张健华.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5]朱涛.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及速度模型的构建[J].中州大学学报,2009(4):6.[6]夏亚民.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OL].http://www.doc88.com/p-987399632716.html.[7]国外需求由于文化、制度以及消费偏好的差异,企业很难在短时间获取创新的种子,并在国外立足市场,因此一般的只有本国的市场需求才会有力拉动创新。[8]朱涛.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及速度模型的构建[J],中州大学学报,2009(4):6-7.[9]根据夏亚明的“以企业为主的高新区自主创新机制模型”改绘而成。

3.3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及生成路径

3.3.1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及特征

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态势,根据中国国家战略需要而提出的概念。是针对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于技术引进而缺乏原始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而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创新的自主性,强调技术上的主导权、控制权,形成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要通过自主研发,掌握对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自主知识产权,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提升国家、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宏观上讲,往往与国家战略联系起来,体现在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科技突破,进而支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并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本领和能量;从微观上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种模式,因而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也能够在自主创新能力上体现,但是,自主创新能力是内生的,引进技术并不一定能引进自主创新能力。在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培育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非常重要,创新文化和创新人才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自主创新是对原有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的根本转变和突破,因而投入大、难度高、风险难以控制,依靠单一主体的力量往往很难完成,特别需要各个创新主体的大力协作。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使政府、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广泛参与,组成“产、学、研”联盟进行协作创新,实现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以此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是一个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

自主创新能力从层次来看,分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是中观层次上的一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在高新区区域范围内,以增强高新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高新区内技术能力为基础,以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及金融机构、政府等创新行为组织为主体,聚集和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不断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系统。

3.3.2 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从根本上看,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两部分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企业创新主体数量越多,创新动力越强、创新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形成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同理,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越强,在竞争的压力和知识溢出的好处下,越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高新区集群创新能力是网络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的耦合。3.3.2.1 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指高新区内科技型企业为支持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以新兴产品创新能力、工艺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创新为主要形式,由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系列能力的组合,是通过技术创新表现出来的显性化的能力。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构一般由创新决策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工程转化能力、规模化制造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组合而成,其中创新决策和创新组织能力是保障,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是基础,研究开发能力是核心,工程转化和规模化制造能力是关键,市场开拓能力是创新价值实现条件。由于高新区是以开发高新技术成果,并使之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特殊区域,因此,高新区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一般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1)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主要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高技术产品定义是:R&D年度经费支出占该制造业年附加值2.36%以上的产品。按这一定义,OECD提出了高技术产品分类清单,包括航空宇航设备、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电子设备、电信设备、医药品、科学仪器、电器机械、非电动机械(含核反应堆)和化学制品等9大类39子类产品。美国根据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所有投入中包含的R&D价值量来确定总的R&D经费,把相对于其他产品群而言具有较高R&D强度的产品定义为高技术产品。我国学者通常把高技术产品定义为知识密集、技术含量大的高附加值产品,有时把高技术产品与新技术产品合起来称为高新技术产品。高技术产品主要分布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一般具有“小、轻、薄”等特点,但是传统产业中也有高技术产品。(2)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由高新技术企业来体现。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开发高新技术成果、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提供高新技术劳务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总体而言,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等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技术要求高、创新程度高,因此,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于高技术产业领域,但是,传统产业中也有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主要有三个: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额的比例、科技人员在员工总数的比重及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例如,美国提出一个高技术企业要有40%~50%具有学位的工程和科研人员,研究和开发的再投资一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5%~15%之间。我国最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是:①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②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③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④企业近三年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 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 000万~20 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10]⑤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3)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分工比较突出。由于高新技术不仅产业价值链的分工日益细化,而且创新价值链的分工也日益细化,加之高新技术创新具有“高、精、尖”特点,投入高而难度又大,因此,高新区内大多数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实际上并不是在创新的各个环节均培育自身的创新能力,而是根据企业自身的技术、人才和业务特点,只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创新能力和业务能力,而把技术产业化链条中的其他环节和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从而更有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有的企业接受研发设计外包合同,专注于某一技术的研发设计,形成研发型公司,而大量的研发公司聚集,就会形成研发集群;有的企业善于把各个技术进行有机集成,形成新的技术;有的企业长于对不成熟的技术进行再开发,使之熟化;有的企业专心于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有的企业在技术规模化能力上见长。正是众多科技型企业创新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每个企业独特的核心创新能力。(4)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大学和科研单位有着密切联系。许多高新区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诞生就是由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利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成果在高新区创业而产生的。同时,高新区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往往更需要源源不断地吸纳高校的高素质人才;高新区研发能力的提高,往往更需要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参与,通过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组建“产、学、研”技术联盟等多种方式开展创新合作,在“产、学、研”合作中培育企业的研发能力。(5)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速度快。这是由高新区企业主要开发高新技术的特点所决定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很快,替代的周期缩短。如计算机CPU从8086/8088,到8086、80386、80486和Pentium,然后是MMX、Pentium二代、三代、四代,含晶体管的数量、运算速度呈几十倍、几千倍增长,只经历了30~40年的时间,每一代技术的更替周期仅有几年时间。高新技术产品面对的市场是新兴的市场,市场需求的成长性很高,为争夺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迫使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否则,很快会被市场淘汰。同时,高新技术具有战略地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对高新技术的创新给予了比较强的支持政策,这也加快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3.3.2.2 高新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高新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指高新区内创新组织基于集群内的技术关联、网络结构、社会资本等,通过集体学习和主体互动而形成的知识和技术在群内企业间和机构间传播、创造和积累的能力。高新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集群持续技术能力的重要方面。在高新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中,知识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构成了能力的基础,集体学习机制是实现网络式集群创新的关键途径。集群通过集体学习机制能在群内企业间和机构间传播、创造和积累新的技术和组织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而这种机制的存在基础在于丰富的社会资本、集群内的网络以及集群的网络结构。

高新区集群创新能力增长需要以人力资源要素、信息要素、固定性资产要素、成员组织要素等基本要素的持续性积累为条件。这里的人力资源要素包括当地的人才、劳动力市场和各成员组织内部的人才与员工;信息要素是指以文本、计算机及其网络等为载体的格式化知识;固定性资产要素包括所有集群内部生产设备、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本等要素;成员组织要素指构成集群核心网络和辅助网络的全部集群创新系统成员。为增加集群基本要素的持续性积累,在人力资源要素方面,要求集群不断培育当地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培训和教育中心,加强对集群人力资源要素的开发;在信息要素方面,要求重视建立数据库、信息库,对格式化知识进行信息化管理,对非格式化知识尽可能编码实现格式化,实现网络化管理和互联网沟通;在固定性资产要素方面,则要注重对集群内部产业氛围、可共享性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最快地实现信息沟通和知识转移;在成员组织要素方面,要加强集群学习的投入力度,提高自身对集群知识的内化能力,积累具有企业自身特性的知识。

高新区集群创新能力增长是高位势创新型企业“拉动”低位势创新型企业,低位势创新型企业“挤压”高位势创新型企业同时作用的结果。集群成员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增长不均衡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不均衡现象可用“创新能力势差”来表示。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创新能力势差有横向势差和纵向势差两种基本类型。“横向势差”存在于位于同一价值链环节上横向竞争企业或互补企业之间,体现的是这些企业的相同技术开发内容在创新能力上的差异;“纵向势差”存在于同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在创新能力上的差距,体现的是前后价值链环节之间的能力不相协调。当集群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存在创新能力势差时,处于低位势创新能力的企业通过向高位势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模仿学习等方式实现能力跟进,就产生了高位势企业对低位势企业的“拉动效应”。在此过程中,低位势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增长,实现了技术追赶。高位势企业为了保持现有优势,就通过外向型学习、自主型学习和集群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持续能力优势,由此产生了低位势企业对高位势企业的“挤压效应”。正是这两种效应的平行作用并产生良性互动效应,使集群内部创新能力增长呈现出“产生势差→弥合势差→产生更高位势上的势差→弥合这一更高位势上的势差”的动态良性循环和螺旋式上升,从而推动高新区整个集群创新能力的持续增长。

3.3.3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生成路径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常量,而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动力机制下由低到高、由弱变强的演化。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如果遵循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演进的规律,选择一种有效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增长的路径,就会使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成长。因此,从动态的角度对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生成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并准确把握,有利于我们采取恰当的方式促使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迅速增长。方玉梅(2010)通过对国内外高新区发展运行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的研究,提出了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形成一般遵循“环境支撑→要素聚集→组织结网→能力形成”[11]的演进路径。根据此论述和对高新区实践经验的总结,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生成路径是:“创新环境营造→创新要素、创新组织聚集→创新组织网络化运行→集群学习→创新能力形成”。3.3.3.1 创新环境营造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高新区良好的软硬环境,包括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临近大学、科研院所等知识型机构,发达和便捷的交通和通信网路,较好的工业基础,优惠的政策、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等政策法律环境,完善的技术、人才、资本、信息、信用和产权交易市场等市场环境,形成敢于创新、容忍失败、诚实守信等文化环境。其中,水、电、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构成高新区自主创新的硬环境,这是高新区从事自主创新的驱动器。而政策、法律、制度、人文等软环境则是高新区从事自主创新的灵魂,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世界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硅谷以强大的创新能力跃居世界前列成为各国纷纷效仿的典范,其中硅谷的文化和制度环境是硅谷形成强大创新能力的关键。正如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对硅谷和128公路这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差异的比较中发现,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以至于长久以来,包括硅谷人在内,往往都没有意识到硅谷那种合作与竞争的不寻常组织连同其他要素共同构成的制度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成就。3.3.3.2 创新要素与创新组织聚集

高新区努力营造创新环境的根本目的在于形成比较优势,加速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和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创新组织的聚集。创新要素和创新组织的聚集是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生成的物质技术基础。在创新要素聚集中,人才聚集是核心,人才的聚集可以带动技术、信息、管理、资金的聚集;在创新组织聚集中,高新技术企业聚集是核心,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可以带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物质等要素的聚集和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组织的聚集。高新区要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创新组织,必须构建创新要素和创新组织聚集的各类平台,如专业孵化器、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公共技术平台、融资平台等。3.3.3.3 创新组织结网运行

当各类创新要素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在竞争驱动力、创新收益驱动力以及创新聚集效应的作用下,创新要素之间、创新组织之间就会产生交互互动,自行组织结网,形成一种具有很大弹性的“虚拟组织”——创新网络。在这个网络中,高新技术企业处于核心地位,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之间,高新技术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交互学习、协同创新,实现创新资源的整合、创新效率的提高。众多创新组织的交互学习、协同创新汇集在一起,就会使高新区的整体自主创新功能增强。尤其是创新网络的形成,不仅使各种创新要素在这里被高度聚集化,而且使这些创新要素都处于一种被活化的状态,使创新的氛围更为浓厚、创新的动力更强、创新的资源整合力度更大、创新的效率更高。3.3.3.4 创新集群

创新要素和创新组织在高新区的聚集,这些聚集的要素和组织在发生交互作用时,往往使同类型产业、相似技术领域中的人群和组织更易“结群”,从而形成一个个“小世界”,这就是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力,以集群创新为基本的创新模式,由创新型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其他创新合作关系,具有创新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式互动创新网络。在创新集群内,高级人才、风险资本、战略投资者、创业家、技术等高端要素比较密集,知识型的服务机构比较发达,从而形成了创新的生态群落,通过集群学习促使创新集群出现。3.3.3.5 创新能力形成

伴随着高新区创新网络的高效运行和创新集群的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就会不断被研发、生产出来,高新技术成果就会不断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高新区的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网络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就会不断增强。由此,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就会源源不断地累积和提升(见图3-2)。[12]图3-2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生成路径图注释[10]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07.[11]方玉梅.高新区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12]参见:方玉梅.高新区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3.4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基本特征及要素结构

3.4.1 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

高新区创新系统是一个小型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不过,高新区创新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区域创新系统,主要以生产服务型创新为主,而不是以消费型服务创新为主,这是高新区与城市以及一般区域的主要区别。同时高新区肩负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与国家创新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战略实现的重要载体。因此,准确了解高新区创新系统,需要把握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987年,美国学者弗里曼(Chris Freeman)在考察日本经济发展实绩时,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13]的概念,并将创新归结为一种国家行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国家内部系统组织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即由公共和私有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并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此后,伦德瓦尔、纳尔逊进一步发展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伦德瓦尔的实证研究强调了生产系统中相互学习的作用;纳尔逊认为保持“技术的多元结构”是一个经济体的主要任务,认为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对于国家创新系统有极大的影响。其后,哈佛大学的波特(Porter,1994)提出了国家竞争力“钻石”理论,强调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作用,指出一国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推动创新。佩特尔(Patel)和帕维蒂(Pavite)在1994年所写的一些文章中也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他们把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决定一个国家内技术学习的方向和速度的国家制度、激励结构和竞争力。

1996年,经合组织(OECD)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是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政府对创新政策的制定着眼于创造、应用和扩散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各类机构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上,强调了知识流动的重要性,并得到理论和实践的广泛认同。不过,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国家创新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正如纳尔逊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比较分析》(1993)一书对15个国家的创新系统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社会以及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创新系统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目前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主要有以下基本观点:(1)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有关科技知识流动和应用的制度安排。(2)科技知识的循环流转是通过国家创新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而国家创新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组成部分与相互关系的属性直接决定着一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而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在国际层面、国家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上,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3)创新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实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可以理解为技术创新的源泉”。(4)国家边界对于知识流动来说是有影响的,国家边界的突出作用在于减少或者是增加国家创新系统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所必须付出的交易成本:如果这种相互作用是在边界之内进行的,这种交易成本会因为地理、文化和制度上的亲近而大幅度减少;如果这种相互作用是跨国界进行的,则这种交易成本会因为地理、文化和制度上的距离而增加。(5)历史传统、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等国家专有因素直接影响到科技知识流动的方向和效率,而科技知识流动的方向和效率又直接影响到一国的经济增长实绩。(6)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着激励失效和竞争能力低效等系统失效的问题,而系统失效问题现象的存在要求政府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14]

总的来说,以上各观点基本上体现了国家创新系统建设要考虑所有影响创新的因素,包括法规、政策和环境基础等因素,要关注科技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和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建立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因此,国家创新系统的本质是一种制度安排,而且是一种有关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新进展,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开展,国家创新系统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较早和较全面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理论及实证研究的是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教授,他在题为《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1996)一书中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魏格(Wiig,1995)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①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③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④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⑤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其他一些学者,如卡尔森(B.Carlsson,1999)、卡西奥拉托(Cassio-lato,1999)、阿施姆和邓福德(Asheim and Dunford,1997)等也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我国学者如陈光、王永杰、王家琼、黄鲁成、赵修卫、顾新等也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顾新(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国内的一定区域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综合分析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涵:(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这种关联形式通过学习、激励、知识流动而存在;(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顾新(2001)从层次性,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区内外创新资源的流动性约束,基础研究重要性与否,国防、外交相关方面内容创新的必需5个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15]统的区别与联系。当然,国家创新系统是最高层的宏观系统,它以国家的发展目标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制定政策、实施计划、配置资源,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适应或满足每一个区域的需要。而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由于所在的区域条件的差异,创新资源、创新的基础设施的丰缺度的不同以及创新文化等不同,其创新的速度、方向以及创新的执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因此,各区域创新系统应各有侧重,依据各自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知识技术积累水平等特点确定实施创新系统的突破点,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战略。

3.4.2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

对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研究,我国学者孙万松在《高新区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一书中,构建了包括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企业、金融“六位一体”的战略联盟互动式自主创新网络模

[16]型,但并没有从概念上明确给出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定义。刘明博士在其论文《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中明确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内涵,但仍没有完全解释“自主”的含义。自主的本质是产品、产业或商业模式等核心技术的主导权和利益的极大化实现,因而本土化创新企业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关键,否则我们建设的只是高新区创新系统,而不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

通过对自主创新、国家创新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系统和高新区等相关理解和研究,本书认为,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是指高新区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以特定或多个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为支撑,以本土化创新企业及企业家、研发机构及大学、教育培训机构、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为创新单元或创新联盟主体,在市场机制作用及政府的宏观引导下,通过知识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物质流以及制度环境等要素的内外部互动和耦合不断培育具有独特优势的创新节点,尽可能实现区内主导产业或集群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可控性和主导性,通过创新成果的持续扩散以不断实现区域收益极大内在化过程的创新网络综合体。理解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1)系统开放的边界。建立在以知识密集为突出特征的高新区范围内,并具有开放的边界,即独立于其他创新系统又存在于其中,与其他创新系统进行知识与信息交流。(2)以本土化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为主的广泛参与主体。以科技型企业、大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大学科技园、高新区管理机构及其他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社会服务机构为创新活动主体,其中本土化科技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3)逐渐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主导性和可控性。国家高新区不同于省、市级高新区,担负着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任,各个国家级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建立应围绕其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并在全国范围形成其主导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高地,逐渐实现主导产业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的主导性和可控性,这是一个长期建设和发展的过程。(4)创新收益极大内在化。创新原始动力在于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和生态利益。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建立自主创新系统的本质,从国家层面上讲,主要是增强国家的经济综合实力;从高新区层面上讲,就是通过各创新主体不断创新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通过创新技术的持续扩散,从而增强高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与高新区创新系统是有区别的:一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主导产业或集群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或行业标准的自主性和可控性;二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能够实现创新收益的极大内在化。而高新区创新系统则不一定,这是与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本质区别,它主要通过知识产权和技术的转让以及创新成果的商品化来实现。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国别化以及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今天,尤其是在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营销中心等国际转移的情况下,建设和发展自主创新系统十分紧迫。

3.4.3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基本特征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除具有自组织性、区域性、阶段性和网络性等一般的特征外,还具有其显著的战略性和发展的导向性和他组织性。(1)自组织性。从系统的角度来讲,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具有[17]自组织性。自组织是复杂系统的一种能力,它使得系统可能自发地、适应性发展,可改变其内部结构,以更好地应付或处理它们的环境。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是创新系统各个主体为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利益自发形成的系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地、适应性的改变其内部结构,通过创新的“高风险和高收益”这一主要动力“涨落”达到有序,并不断循环演进的过程。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和不可完全复制性,国内外科技园区兴衰与硅谷的独特风格便是最好的佐证。因此各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功能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2)区域性。区域性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存在于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之中。企业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中观层次的区域创新系统。无论是从系统的层次结构上,还是从其运行目标与系统功能来看,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如图3-3所示)。由于各个高新区受其所在城市、区域的经济、文化和智力资源等条件与水平的制约,各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产业、产品的重点应各具特色,其创新必然在起点、内容和实现的路径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导致不同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有很大差异。图3-3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与其他创新系统的关系图(3)阶段性。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并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发展阶段按自主创新的层次和深度的不同,主要经历技术模仿→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向更高层级的技术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的不断演化和复杂化的阶段过程。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关键量化指标各不相同:在技术模仿阶段,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支出指标是关键指标;集成创新阶段的主要指标是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本土化专利数以及增加值率等;在原始创新阶段,高新区主导产业中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设计就成为主要任务。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大部分还处于技术模仿创新向集成创新的过渡阶段,小部分已进入集成创新阶段,如北京中关村、深圳、成都、重庆等高新区。(4)网络性。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内不同创新活动主体之间通过知识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物质流等空间流在系统内发生频繁、双向或多向流动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协作并不断向外延伸,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从而具有网络的特性。并且网络上各结节之间的连接流是动态的,其指向主要受供求规律和区位优[18]势规律决定。

战略性及他组织性。除具有上述的一般特性外,就我国层次最高的国家级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而言,还具有显著的战略性。国家高新区是根据全国各地区智力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确立的,旨在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高科技产业化水平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代表国家经济产业综合竞争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地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带动和辐射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因此,各个国家级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产业重点选择、创新方向等都是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全盘考虑的结果,具有显著的战略定位,这就必然形成了国家级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战略特征。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战略性决定了高新区具有他组织的特性——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除了按自身内在机理运行外,还要受国家创新战略目标、政策支持和创新公共平台及高新区的管理者的行为等一系列国家管理体制和机制等外部指令运行。

3.4.4 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要素结构及相互关系

要素是系统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其存在的基础。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同样如此。关于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已得到广泛认同,一般认为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官、产、学、研、介、资”六位一体的协作和互动,不过更应强调本土化企业及科技机构在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中的作用。(1)以本土化为主的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主体。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主体,这点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是只有本土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创新或获得创新成果的主导权才是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真正主要力量。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外资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主体,因为它们创造的成果或专利的产权利益不归属于我国。我国沿海高新区中外资或外资控股企业占了1/3以上,并主导着高新区的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并没有建立起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只有建设以本土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本土化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从而全面提升本土化企业的创新能力,最终才能整体提升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2)科研机构与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和创新人才基地。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从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主要进行知识创新并促进知识传播,不仅具有为企业培训和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功能,还有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能力。因此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输出基地。(3)高新区管委会等政府机构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监督者和协调者。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受当地政府的指导和调控,还要受到国家一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在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中,国家科技部、省市级等政府机构、高新区管委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是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制定者,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创新活动。同时,政府还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内的重要参与者,通过组织实施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间接参与实际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扩散等活动。我国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和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其本身具有非常明显的探索性,政府在培育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文化精神、制定创新战略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4)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基本保障。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研究、开发和销售各环节相关的资金、技术、产权交易、人才供给、企业管理和策划、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对于只有几个或十几个从业人员的小型创新企业来说,没有中介机构根本不能生存和发展。大企业也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物流、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特别是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关系极大。高新区大部分创业企业只有技术而缺资金,在企业发展成长中,在扩大规模和拓展市场以及增强研发投入时,资金是其成功运作的基本保障,因而提供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规律的融资平台,对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至关重要。注释[13]也有学者认为丹麦学者伦德瓦尔(Bent Ake Lundvall)是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最初提出者。[14]王春法.国家创新理论体系的八个基本假定[J].科学学研究,2003(10).[15]顾新.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2001,12(6):32-33.[16]孙万松.高新区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57-59.[17]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18]张建军.中国西部区域发展路径——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4.

4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认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但是,拥有大量的、反映代表当今最高、最新的高新技术成果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只有把已开发成功的高新技术成果及时有效地物化为产品和产业,才能使高新技术成果所蕴含的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巨大价值得以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产业的实现过程,是指自主研究与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新技术成果通过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形成产品和产业的过程,是科技与资本、科技与市场、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的过程。

4.1 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成果

4.1.1 关于高技术、新技术与高新技术

我国学术界一般把高技术与新技术合在一起统称为“高新技术”,而国外大多说“高技术”,因而有必要对此进行界定。何谓高技术,目前在世界各国并无一个统一、精确的定义,也无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理解。相对而言,对高技术比较全面的定义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我们认为,高技术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即高技术是建立在人类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之上的高层次技术,是现阶段的尖端技术和先进技术;高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才兴起并得到实际应用的新兴技术;高技术是那些可以直接利用并能够在现在或将来转化为商品、形成产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实在技术;高技术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的动态概念,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高技术。新技术的含义很广,各个科学技术领域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技术,只要相对于原有技术有所创新,不论这种创新是原有技术的改进还是根本突破,都可称为新技术。

高技术与新技术相比较,各自强调的重点、先进的范围、创新的程度都不同,高技术着重强调“高”,即高智力、高难度、高投入、高风险、高战略、高渗透等,而新技术主要强调技术相对于现有的其他技术有何先进、新颖和独到之处;高技术一般是从全世界范围认定的,在当代有比较一致的高技术领域,即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而新技术可能只在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相对新的技术,放大到更宽的范围、更先进的国家,该新技术则不一定是新技术;高技术是在某一时点上具有独创性的全新技术,是突破了原有技术规范的革命,其出现对整个技术领域具有引导作用,而新技术往往只是对旧技术的改良,一般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对整个技术领域也很少产生方向性的影响。由此可见,高技术与新技术是有重要区别的。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水平低,技术改造任务重,发展高技术和新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通常把“高技术”与“新技术”结合在一起统称为“高新技术”。按照我国学者大多数赞成的说法,高新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工艺技术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技术。当代高新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特征可归纳为“十高”,即高群体性、高综合性、高智力性、高投资性、高风险性、高回报性、高速度性、高渗透性、高战略性、高竞争性。

4.1.2 高新技术成果的双重属性

经过了科技人员对高新技术的研制,克服了创新道路上的种种技术难题,就可能形成具有较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的高新技术成果。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产业的实现过程,是科技与市场、科技与资本、科技与产业相互融合的过程。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弄清楚高新技术成果的属性非常重要,它对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4.1.2.1 高新技术成果是商品,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特殊性

高新技术成果是商品,是因为高新技术成果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劳动产品,是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形成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用来交换,这已经被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所证明。然而问题是,高新技术成果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我们长期以来对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特殊性理解不深。

作为商品的高新技术成果,其使用价值具有间接性、扩张性、不灭性、时效性、共享性、增值性等特征。一般实物商品直接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然而,高新技术成果则不同,其使用价值并不是直接的,只有把它物化为产品,它的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这就是高新技术成果使用价值的间接性,因此,高新技术成果的使用价值如不能由间接演变为直接,即使技术再高、再先进也没有用。一般实物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它的生产过程中就已确定下来,而高新技术成果的使用价值尽管在研制它的时候有一定的目标和方向,但在使用过程中经过某些改进和创新之后,可以不断扩张,表现为同一技术发展出多种新的用途,或者将多种现有技术加以系统组合又创造出新的功能,使其使用价值得到扩展,即是高新技术成果的使用价值具有扩张性。一般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使用价值不断磨损的过程,这种磨损是有形磨损,而高新技术成果则没有有形磨损,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任何功效,然而,高新技术成果的无形磨损非常快,当有一项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好、效益更佳的高新技术成果被研究开发出来时,原有成果的商业寿命则宣告终结,这就是高新技术成果使用价值的不灭性与时效性。一件实物商品,一方拥有它,另一方则一般不能拥有它,其所有权具有排他性。而高新技术成果往往可以多个人甚至成千上万的人同时拥有它、使用它,这就是技术商品使用价值的共享性。一般实物商品的转移过程只是使用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过程,不可能有使用价值的增值,而高新技术成果作为知识性商品在转移过程中,转出的一方不会失掉知识,而接受的一方则可以增加知识,并且高新技术成果在交换过程中使用者越多,其使用价值的增值也就越大,而且质量还会提高,这就是高新技术成果使用价值的增值性。

作为商品的高新技术成果,其价值量极难确定。高新技术成果是劳动创造的,尤其是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尽管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的创造性随专业、项目的不同而具体形态千差万别,但撇开劳动的具体形态,都可以归纳为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劳动的消耗,都具有抽象劳动的属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量是由消耗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确定。然而,确定高新技术成果的价值量却极为困难。一般实物商品的生产是重复的并且有多家生产,因而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其价值量不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高新技术成果一般是首创、独创的成果,没有横向比较,没有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作参照,即使同时有几个单位进行同一项目的研究,也只有首先取得成果并获得专利者才对该技术拥有所有权,其他单位则是竞争中的失败者,因而不能以它们作为参照求得“平均值”。因此,高新技术成果的价值量往往由它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新技术成果的价格很难确定。现实中有许多高新技术成果在技术市场上很难成交,就因为双方因转让价格相差过大形不成一致意见。4.1.2.2 高新技术成果是资本,可以带来超额的价值增值

高新技术成果不仅是商品,而且是资本,可以带来超额的价值增值。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也即是说,价值增值是资本最基本的属性,因而判断高新技术成果是否是资本的关键是看能否实现价值增值。在长期的物质经济时代,人们只看到货币化价值和货币资本的作用,看到物质化价值和物化资本的作用,而对于非物化、非货币化的科技成果的资本价值,则很难被人们认识到。然而,在当今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力、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至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企业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以至于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知识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显然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甚至是超额的价值增值,高新技术更是如此——这一点已经被微软、英特尔以及我国的联想、方正、中兴、华为、地奥等数个高科技公司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高新技术是资本,能够带来超额的价值增值,然而高新技术成果的价值增值不会自然实现,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成果要进入生产领域,通过与企业家、资金、人力资本、设备、信息、市场、政策和管理的有效整合,才有现实的价值增值能力,它也才能成为资本。如果大量的高新技术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室里,就不具有资本的性质。这个道理看起来十分简单,然而在我国却存在普遍的问题。一方面,因为我国的成果持有者对科技成果的资本价值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往往把成果的潜在价值增值能力等同于现实的价值增值能力,而没有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转化条件和过程,因而在技术市场上既想以资本的价格卖出成果,取得高的资本价格,而又不愿意介入生产过程中共担风险实现成果的现实增值能力。另一方面,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又往往夸大高新技术资本潜在增值能力与现实增值能力的差异,依靠高新技实现企业价值倍增的动力和压力都不足;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的仍把“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套用在科技成果历史和现实的产权界定上,造成大量的成果不能进入生产领域发挥其资本增值作用。

4.1.3 政策含义: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资本化、股份化

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属性告诉我们,要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应首先解决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问题,即解决使高新技术成果成为商品过程中的价值评估、产权界定与保护、技术市场发育、中介服务、价格谈判、相关权益分割等一系列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明晰高新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是基础和前提,因为商品本身是所有权的让渡,产权不明晰就无法交易。在推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过程中,因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要求高新技术成果应及时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实现转化,转化得越快越好、越宽越好,而建立发达的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是实现这一效果的必备条件。另外,高新技术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又反映出高新技术成果通过市场交易面临价格很难确定的特殊难题。高新技术商品的这些属性体现在现实交易中极易产生一对矛盾,即高新技术成果客观上需要及时、高效通过市场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完成商品化过程与市场交易难以成交的矛盾。这是必须要正视的现实问题。

而认识到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属性对于我们鼓励知识、技术作为资本投资,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传统理论对科技成果的认识仅局限于商品性,而没有看到它的资本性,从而在实践上强调要把科技成果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引发了成果难以成交、交易双方联系不紧密、继续合作纠纷多等种种困难和矛盾;而承认科技成果的资本属性,通过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化,不仅可以促进技术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迅速组合,减少交易各方的交易费用,保持“产、学、研”的长期、稳定合作,而且还可以有效解决对科技人员的长期激励、推动企业的制度创新,更好、更有效使高新技术和科技人员在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发挥最大作用。这就给了我们以重要启迪:尽管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化是建立在商品化基础之上,然而在今天,企业越来越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情况下,把知识、技术作为资本投资,大力推进技术的资本化比把它作为商品来交易更对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有利。

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化必须实现其股份化。这是因为:高新技术成果作为资本投资,首先应明晰其知识产权,而股份化是至今为止明晰产权的最佳形式;高新技术成果作为资本由潜在增值能力向现实增值能力转化,股份化是至今为止的最佳激励方式,它把高新技术成果作为资本在未来实际增值能力的大小直接与相关人员未来的回报预期相衔接,必将使相关人员的创新程度最大可能的释放。由于高新技术成果的价值与投资不成比例,关键取决于科技人员的创新努力程度,因此,明晰高新技术成果产权尤其是国家投资形成的成果,其产权界定就不能完全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来进行,给予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一定比例的奖励和股份非常重要,并且这种分配应在成果开始研制时就应给予明确。

高新技术成果的资本化、股份化与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股份化同等重要,密不可分。首先,高新技术成果除了已形成文字、图案和样品外,还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在对开发该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专家的头脑中,高新技术成果往往与科技人员密不可分;其次,高新技术成果作为资本投入企业,要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增值作用,在企业所有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本起关键作用,除需要成果开发者继续介入转化过程外,还需要企业的创业者、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风险投资家共同发挥作用进行成果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因此,不仅仅是高新技术成果占有企业的股份问题,还必须使成果开发人员、创业者、科技人员的人力资本也占有企业的一定股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成果的价值增值,也就是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4.2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两个阶段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一系列的像“接力棒”那样的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过程,但是,对其仍可划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一是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新产品、新工艺,这一过程称之为商业化;二是创新产品进一步形成规模和产业,这一过程称之为产业化。这两个阶段的性质和对环境支撑条件的要求有明显差别。分析这两个阶段的属性对于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4.2.1 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

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一般包括对高新技术成果的后续技术开发、中试、生产准备和试生产等环节。转化的对象是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条件主要是转化环境和技术条件,转化的核心是使技术胚胎成熟,转化成败的关键是克服科学技术上的难关,转化的结果是把样品变成产品,转化成功的标志是产品成功进入市场被市场所接受。高新技术成果后续技术开发的作用是使实验室成果进入实用阶段;中试是把实验室成果放在指定生产位置上进行实验,以取得各种工艺参数、确定产品规格、检验产品质量、测试工艺稳定性,以解决工业化生产面临的技术问题;生产准备和试生产包括购置必要的设备、修建厂房、建设生产线、培训员工、投入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等活动,使企业具备生产能力。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如下:4.2.1.1 技术上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研究开发阶段所产生的成套技术文件和试验室样品样机有的已相当完善,然而,由于在研究开发阶段获得的样品样机并不等于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可以生产出可以销售的商品,试制规模并不等于正常生产规模,研究开发试用的生产工艺并不等于正常生产条件下可以采用的生产工艺。因此,高新技术成果的许多不足之处只有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才会暴露出来,这些技术问题不解决,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就不会成功。有时,在商业化过程中暴露的技术问题可能比在研究开发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更难解决。这就是说,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阶段有相当部分精力仍用在成果的完善上,创业者和科技人员要发挥主导作用。4.2.1.2 成本估计存在较大困难

在对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之前,一般要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筛选,对商业化所需费用进行比较具体的评估和测算。但是,经验表明,这种先验的估计和测算不仅很困难,而且很不可靠、很不精确。这是因为:在商业化阶段暴露的种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每个问题需要支付多少费用,不仅科技人员难以估计到,企业的有关管理人员也难以估计到,这就造成商业化的实际成本常常偏离预计成本,一旦在实际商业化过程中技术转化者支付的成本难以承受,或者新产品、新工艺还抵不上老产品、老工艺的市场竞争力,商业化就会失败。此外,要估计某项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之后的净收益也是相当困难的,这种困难往往导致商业化决策的失误。4.2.1.3 市场风险很大

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成功的标志是新产品、新技术能够投放市场并被消费者接受。尽管高新技术成果在商业化之前对市场需求有一个初步估计,然而由于创新产品所面临的是尚未开发的新市场、新的顾客群,消费者究竟接不接受新产品,什么时间接受新产品,并没有准确的数据,对此任何人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况且,当今高新技术产品发展速度非常快,产品更新的时间非常短。往往会呈现这样一种现象:当某一项高新技术成果正在进行商业化时,市场上就已经出现同类价格更低、质量更高、功能更先进的同类产品,这些因素会使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面临的市场风险非常大。4.2.1.4 只有投入没有多少收益

有人估计,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开发、商业化、产业化三阶段的投入之比为1:10:100,也就是说呈几何级数增长。商业化的投入不仅来自使技术胚成熟、购买新设备、建造新工厂等方面的投入,而且有人员投入、管理投入、开拓市场所进行的投入,而企业只有成果转化成功后才开始有销售收入。因此,可以这样说,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阶段是投入远远大于收益的阶段,或者说是只有投入几乎没有收益的阶段。

上述高新技术成果商业化的特征决定了这一阶段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造特殊的创业环境和风险资本支持非常重要,因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通过建立孵化器、高科技园区、创业资本市场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等方式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创造局部优化环境。

4.2.2 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

高新技术要尽可能大地发挥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就不能使高新技术成果仅停留在商业化阶段,必须把产品、商品进一步做大、做强,这就需要创新产品的进一步规模化、产业化。所谓创新产品的产业化,是指把已转化成新产品、新工艺的产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或者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扩散和辐射,使创新产品产生巨大的辐射、渗透、带动作用。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厄特拜克(J.M.Utterback)和哈佛大学阿伯纳西(W.J.Aberathy)的观点,创新产品的产业化需要经过下述三个阶段:(1)流动状态。即指产品设计是变动的,制造工艺过程的组织是松散的,与变动的设计相适应,产品和工艺都经历相对频繁的变动。在这一阶段,由于设计思想缺乏一致性和确定性,技术本身又处于发展变动过程中,以及开发的创新产品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以什么价格、功能、质量为最佳,因而这一阶段是一个商业与技术上“尝试、纠错”的时期。(2)主导设计与转换状态。经过一段以“尝试、纠错”为标志的变动发展时期,会逐渐呈现一个主导设计。根据已较为确定的市场轮廓而确定的一个主导设计,将技术与市场需要有机联结起来,从而使企业的技术、市场风险大大降低。一旦主导设计和产品对市场产生影响力,进而率先在本行业建立标准,就会使用户和其他企业对自己的产品产生路径依赖,给竞争对手造成进入壁垒,从而使企业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3)确定状态。主导设计和标准形成并被市场广泛接受后,使企业制造方法、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变得标准化。这阶段企业开展规模化经营,单位产品成本急剧下降,市场销售量成倍上升,利润成倍增长。随着创新产品向外广泛辐射,企业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方向发展,企业组织越来越具有刚性,产业进入确定状态。

从创新产品逐渐扩张的角度来说,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包括企业生产、产业扩大和产业渗透三个环节。企业生产是指创新产品在单个企业生产,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获取相应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扩大是指创新产品的生产从一个企业扩大到多个企业,构成企业群,从而形成某一高新技术产业。产业扩大是产业化的核心,一个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之后能否形成一个产业,对市场容量、成果开发程度、产品成熟程度、生产规模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研究开发动力均有较高要求。产业渗透是指创新产品或工艺渗透到其他产业,包括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和大量的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出现和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渗透改造,这两方面推动着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4.2.3 商业化与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两个阶段来看,商业化与产业化尽管联系很紧密,很难有明显的界线,但并不是一回事。商业化过程可由单个企业来完成,而产业化过程是由企业群来完成;商业化过程风险大,而产业化过程风险大大降低;商业化主要受制于成果的技术成熟程度,而产业化主要受制于企业的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能力;商业化注重的是高新技术成果能否转化为被市场所接受的商品,而产业化注重的是能否形成巨大产业、获得最大效益;商业化阶段企业生产规模小、批量小,对社会影响力、推动力小,而产业化中企业群经营规模大、批量大,对社会影响力、推动力大;商业化过程经营业绩微乎其微,而产业化过程经营业绩成倍增长。因此,在实践上这两个阶段的环境和政策支持的内容、侧重点和方式都应有所不同。

4.3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规律

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具有如下基本规律:

4.3.1 产业化力量市场拉动规律

所谓高新技术产业化力量呈市场拉动性,即指高新技术能否转化为产品、形成产业,何时形成产业以及产业化规律的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需求的力量,是市场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而不是高新技术本身的技术演进推动其产业化。现实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很多误区,其中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科学发明和高新技术本身的演进是推动其产业的主要力量,理由是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最高最新技术基础之上的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当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力量主要来自技术自身的发展。这种观点应用在实践上就是投入足够多的资金和人力去开发最高最新的技术,以此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实践反复证明: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任何产业,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力量只能是市场而不是技术本身。这是由于任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没有经济回报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决不会冒险去做。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可能由大学和科研单位去完成,大学和科研单位的事业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追求经济回报而把技术的先进性作为研究开发的重要标准。然而高新技术产业化则不同,它主要是由企业去完成,追求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回报就成为企业的根本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高新技术通过转化形成的产品要有市场需求,即消费者愿意在一定的价格上支付货币去购买,这样,企业花费的投资才能收回并能获得由高新技术的高附加值带来的高利润,否则,不问市场需求的产业化只会使企业快速破产。因此,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成果,即使其技术再高、再新,也不会有创业者和企业家去甘冒风险而实施其产业化。

进一步说,在当今高新技术已越来越成为增强产业、产品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新趋势下,不仅仅在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阶段才注意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而在研究开发成果乃至未开发时,就想到了有无市场前景和经济回报。巨大的市场诱惑是驱使企业不惜花巨资进行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根本动力。政府的投入虽然有相当部分用于公益性、基础性的高新技术研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间接为面向市场的应用型高新技术开发服务。由此,市场是推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及产业化的主要力量。

然而,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与传统产品相比,又具有市场的不成熟性、不稳定性、潜在性、模糊性和难预测性等特征。高新技术产品是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功能复杂的产品,高新技术市场是新兴的市场,消费者在没有见到产品实体之前,相当程度上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功能、什么价位的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这些特殊性很容易使企业和创业者产生高新技术引导消费潮流的错觉而忽视市场力量的作用。实际上,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这些特征并不能改变市场是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决定力量这个基本原理,只不过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不像传统产品那样在多数情况下不仅要求产品适应和符合市场,而是需要培育和创造消费需求的市场。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创新,采取政府采购政策就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4.3.2 产业化投资加速递增规律

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开发投资大,产业化过程投资更大,并且随着产业化进程每向前推进一步,投资就成倍、成几十倍增长。有人估计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开发、商业化、产业化这三个阶段的投资比例为1:10:100,这个结论给人们相当大的启迪,它表明高新技术成果要实现产业化,如果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撑则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决策者不仅要把资金和必要的物质条件投入到研究开发取得成果上,更要把资金投入到产业化阶段,以形成合理的资金配置结构。

4.3.3 产业化风险集中释放规律

研究开发高新技术成果具有高风险,产业化过程更有高风险。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技术风险。高新技术成果能否转化为被市场所接受的商品面临着许多技术不确定性的风险,这种风险往往事先无法估量。加之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很短、替代很快,往往是在成果转化初期认为该项目技术是最先进的,但就因某些因素的制约导致转化的速度过慢,从而使全力转化的成果转眼间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2)市场风险。任何产品都有市场风险,但高新技术的市场风险很难事先估计到,风险具有不可控性,这是因为转化的高新技术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消费者接受的时间,没有同类产品可资借鉴,即使可以事先通过某种调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动机,但等企业按这种动机提供相应的产品时,说不定消费者的心理偏好又已发生了改变。一般产品是消费者引导企业生产,消费者在相当程度上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而高新技术产品则不同,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在引导消费者。(3)经营管理风险。由于高新技术成果知识密集度很高,在产业化过程中就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要比一般企业更为复杂。若不能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经营管理特点建立有效的制度,则产业化夭折的可能性较大。这种管理风险包括资金不足、回收期过长、管理乏力、人才流失、管理转型失败等风险。由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高风险性,使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失败率很高。

然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在产业化的不同阶段有明显差异,尤以集中在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阶段。在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阶段,一旦投资失败,就会血本无归;在规模化、产业化阶段,尽管也存在风险,但这时的风险主要是经营管理上的风险,风险与收益相比,收益更可观。美国有关资料表明:硅谷新创办的高科技企业20%~30%会失败,60%~70%只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只有5%的高科技企业获得高额利润。

4.3.4 产业化收益极不平衡规律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具有高收益,这种高收益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垄断利润。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成功意味着企业可以享受一段时间的垄断利润,特别是率先使自己的产品被市场接纳为行业标准后,就意味着该产品将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其他厂商的产品一律与该产品兼容,因而该高新技术产品将处于市场主导和垄断地位。(2)政府扶持额外收益。由高新技术具有高战略性和渗透性特点所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化一般都能得到政府的信贷担保、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这些支持无疑会使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一个额外利润。(3)产品技术含量高所带来的收益。一般地说,产品技术含量越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就越大,收益就越高。产品技术含量与收益成正比。高新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技术,在转化过程中无不体现着高智能的劳动,因而凝结在产品中的价值具有高智能、高价值特点,这种高价值必然使高新技术产品的收益大大高于传统产品。

然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高收益并不是说整个过程都体现高收益性。事实上,只有真正产业化成功的高新技术产品才是高收益,而在产业化的初期即商业化阶段,基本上是高风险,收益微乎其微,甚至只有投入没有收益,因此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各阶段的收益并不平衡。我们通常说收益率的大小与投资风险成正比,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风险大,但收益率也高,这是从总体上和投资多个高新技术项目来说的。投资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如果其他项目都失败,只要有一个项目成功,就可从总体上获得高效益;而如果仅投资一个高新技术项目,则可能只有风险而没有任何收益。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收益的这种特性与传统产业有着根本不同。传统产业、传统企业因市场、规模等因素的作用,其投资收益率也会产生明显变化,但一般不会出现某一阶段只有投入没有收益而另一阶段收益异常高的状况。

4.3.5 产业化资本特殊需求规律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化而言,仅有传统的资本和融资渠道还不行,需要一种特殊的资本,这种资本叫做风险资本或创业资本,即专业投资于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处于导入期和发展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从新设想产生、研究、开发、中试与小批量生产、工程设计、生产、市场营销直到扩散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要经过初创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各个阶段。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同阶段,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称的,

在研究开发、中试与小批量生产阶段,即产业化初期,所面临的技术、市场、财务风险非常高,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投资失败,就是“血本无归”。另一方面,如果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旦成功并在股票市场上市,其投资回报高得足以补偿投资失败项目的损失,并且还绰绰有余,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这些特征在传统产业就不具备。然而,对于以稳定收益和安全为原则的银行借贷资金来说,不可能提供这样的资金,因为银行贷款的性质决定了它只是取得固定的收息收入并没有风险收入,因而银行也不愿意承担投资风险。处于初始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也不可能在股票市场融资,因为这时的高新技术还没有多少经营业绩,即使在“创新板市场”上市的资格也不具备。这些情况决定了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要有特殊的资本即风险资本的支持。风险资本的运作特点决定了它是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化初期资本要求的一种极其重要且特殊的形式。

4.3.6 产业化要素快速流动规律

所谓高新技术产业化要素呈快速流动性,即指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应具备“超流动性”特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聚集并组合起来,使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效率随时按照市场的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要素的快速流动包括:人员与各种机构的快速流动,资金与技术的快速流动,供应商、制造商、用户之间信息的快速流动,从产品构思到产品最终使用之间各环节的快速流动和传递等。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及生产条件都不可能由企业内部全部完成,都是企业内部的生产与外部的市场和服务组成。由于高新技术本身发展非常迅速,高新技术产品更新的周期日益缩短,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经常处于高度变动状态,因而一项高新技术成果不仅仅是需要转化成产品形成产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根据市场要求具备快速转化的能力。否则,将因产业化过程的迟缓而使一项本有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失去市场价值,这样带来的损失将比不进行转化还要大。而要实现高新技术的迅速产业化,仅仅具备充足的生产要素还不够,各种生产要素快速流动的能力就更重要、更关键,它可以大大缩短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周期,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为提高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学之间,企业与供应商、顾客、中介服务机构之间形成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体系非常重要,这样能确保信息的高效畅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供应商、顾客之间密切合作,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之间密切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关系,不仅是确保知识、技术、信息快速流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方式。因此,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化越来越重视“产、学、研”的合作、企业间的联盟。

4.3.7 产业化过程立体整合规律

所谓产业化过程呈立体整合性,即指高新技术产业化同一阶段所需的生产要素及其技术创新、设计制造、组织管理相互协调、优化配置,不同阶段应有机连接、上下贯通,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化、网络化整体。

高新技术产业化常常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而不同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重点又有所区别。一方面,无论高新技术产业化处于何种阶段,在同一阶段必须实现有关要素的最佳整合,否则,因某一要素存在的“瓶颈”制约就很可能使产业化进程受阻,或者使产业化的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另一方面,不同产业化阶段又必须有机连接、上下贯通,否则,因某一阶段的垄断也会使产业化进程受阻。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只有实现横向和纵向的立体化、网络化整合,才能使产业化过程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收益最大。

从高新技术产业化不同阶段的整合来看,有串行整合、交叉整合和并行整合三种。(1)串行整合即指创新构思的形成、实验原型开发、工程原型开发、小批量试制、商业规模生产、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这些阶段依次完成,上游阶段的任务完成之后被顺利移交给下游阶段。(2)交叉整合是指在上一阶段的工作还未完成时就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也可采取吸收一定的下阶段工作部门的人员参加上阶段工作的方式,从而使在不同阶段的工作和人员有一定交叉。(3)并行整合是指多职能部门一开始就一起运行、共同参与、协同作业,是一个各阶段互动的过程。不仅相邻的阶段之间有交叉、不相邻的阶段之间也尽可能交叉,强调上下游的沟通和联系,强调尽可能早地开始下游阶段的工作。

因此,从这三种整合方式来看,并行整合最能缩短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周期并有效地降低产业化成本,是当今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整合的趋势。

从同一阶段的整合来看,管理处于核心地位,因为管理的功能就是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不仅使各个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其效能,而且使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功能最大化。在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中,企业家的管理水平是关键,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因此,充分调动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者的作用和形成高效、弹性的管理体制对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至关重要。

4.4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正呈现如下趋势:

4.4.1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速度呈现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的趋势

在当代,高新技术从发明到创新再到实际应用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18世纪,科技转化为应用技术,再转化为商品的时间大约要100年,到19世纪为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20~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降为7年,现在是3~5年。有的高新技术一旦研制出来,就迅速实现产业化,有的甚至一边研制一边实现产业化。例如,18~19世纪的照相机从发明到应用经过了100多年,作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标志的蒸汽机从发明到实际应用共花了80年,作为第二次产业革命标志的电动机从发明到实际应用花了61年,电话机花了56年,电子管技术33年。20世纪初的收音机从发明到实际应用经过了30多年,飞机20年,20世纪60年代的晶体管3年,太阳能电池仅仅2年,20世纪70年代的微电子技术只有15年。近年来在微型计算机等领域仅隔6个月就有一种新产品问世,可见其产业化速度之快、周期之短。

高新技术产业化速度日益加快的原因,一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处于核心位置,因而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造成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步伐加快,创新成果越来越多。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发明和新发现比过去200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二是世界高新技术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今天的高新技术成果如果不迅速产业化,就可能很快失去市场价值,从而使巨额的科研投入得不到回收,驱使企业尽快把成果转化。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新技术成果的提供者特别是跨国公司,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高新技术转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加速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从而新技术代替旧技术的进程明显加快。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速度日益加快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即使有许多很有市场价值的高新技术成果,如果不迅速实现产业化,将失去其成果的价值。

4.4.2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范围呈国际化、片段化趋势

所谓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国际化、片段化趋势,即指高新技术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并不是完全由一个国家独立来完成,而是由多个国家通过分工协作合同参与完成,很难分清哪个高新技术产品完全是国产化的。当今世界上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企业层面来说,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已呈越来越强化的趋势,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同环节、不同技术组合往往在不同的地方完成。

从国家层面来说,无论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例如,24个欧洲成员国参加的欧洲“尤里卡”计划,根本目的就是动员政府、科技机构和企业三方力量,在高科技研究、开发与应用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增强欧洲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从企业层面来说,当今世界许多著名公司通过技术战略结盟的方式联合起来,共同实施某一重大高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趋势正日益加强。例如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同德国西门子(Simens)公司联合制定了“兆位存储器计划”,共同研制1M和4M存储器;法国的CGE公司同美国的ITT公司联合组成Alcaiel公司,成为仅次于AT&T的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公司;法国的Ball公司与美国的Honeywell公司、日本的NEC公司联合组成Honeywell-Ball公司,共同开发和经营分散处理式计算机。这些联合、兼并,不仅加快了某一领域高新技术的研制,而且优势互补,其成果迅速在全球实现产业化。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国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开展的国际合作更加频繁。

高新技术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原因,在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在研制阶段需要高投资,技术本身日益复杂,而且产业化阶段需要的投资更大,技术更为复杂,往往需要各种新兴技术和工艺、传统技术和工艺以及各种技术的交叉和系统集成,因而单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公司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仅产业化的时间拖得很长,而且技术上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经费上变得越来越难以承受。例如在微电子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开发中,过去开发微米级产品十多亿美元就够了,而现在开发亚微米级产品,成本则要上百亿美元,实现产业化则要上千亿美元。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同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分工与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技术、劳动力、市场等优势,既加快了产业化的速度,又增强了高新技术产品在不同区域市场的针对性,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具有明显的多重效应。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国际化趋势表明:一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离不开国际交流与合作,“闭关锁国”搞产业化没有出路。

4.4.3 高新技术产业化中政府的作用呈明显加强趋势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形成新兴产业,仅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的干预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面对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在不断加强。例如,2006年欧盟委员会在《创建创新型欧洲》报告中提出创建“创新型欧洲战略”,此后,欧盟委员会提交了“欧洲广泛创新战略”,强调把对知识的投资转化为创新性的生产和服务。2007年5月,日本政府发布了长期战略方针《日本创新战略2025》报告,2009年又紧急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2009年9月,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提出要充分发挥创新潜力,促进新就业、新企业和新产业。

政府的作用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高科技与产业化、培育新兴产业的领导,纷纷成立高层次的组织领导机构,以使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目标;(2)制定更加详尽的发展规划;(3)强调科技与经济一体化,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4)强调知识与自主创新,重视掌握高新技术的源头和核心技术;(5)强调科研重点的转移,重视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化;(6)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平衡;(7)直接组织制订和实施大型科技产业化和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以体现面向未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意图;(8)加强政府与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合作,保证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新兴产业培育的效率;(9)建立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尽快进入市场;(10)扶持和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11)政府提供市场支持和保护,扶持本国公司的发展;(12)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13)加大高科技领域、技术产业化和新兴产业的直接投入,并建立有效的科技产业化投入机制;(14)更加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吸纳;(15)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16)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等。

政府之所以要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领域、新兴产业领域加强干预,仍然是由于当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战略地位的极其重要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这表明:一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是要不要政府干预的问题,而是政府如何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规律进行干预的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化没有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行,同样,没有政府的作用也不行。

4.4.4 高新技术产业化呈系统化、网络化趋势

经过长期的实践,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并不是一个从研究→开发→试制→生产→销售的简单线性过程,或者说是纯粹的技术推动过程,也不完全是一个阶段完成之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任务,而是一个系统化、网络化过程。主要体现在:(1)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绩效越来越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间知识、技术、人员、信息、资金等流动的速度。(2)产业化的成功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不同形式的能力和技能之间多角度交流的反馈,同时也是企业与它们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以及其他众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持有机构之间互动的结果。(3)系统的要素配置力比单个要素的生产力更重要。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关的要素配置包括创新要素在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界之间的配置,创新要素在市场内部以及在供应者和使用者之间的配置,要素的再利用和组合,要素在分散的研究开发项目之间的配置以及军民两用知识的开发等。要素的配置力影响到其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风险性大小,获得知识的速度以及社会资源重复浪费的程度。系统的要素配置力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系统的决定性因素。(4)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并不是只有成果研究开发才是创新,产业化的各个环节都贯穿着创新,并且创新呈系统化、网络化特征。

正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系统性和网络性的内在特性,创新贯穿着整个过程。因此,各国在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中,都把技术创新与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联结在一起,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把建立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作为增强本国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的根本战略,就是对当今高新技术产业化系统和网络特征的充分认识和把握的结果。

4.5 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及基本特征

4.5.1 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

产业是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提供同类产品(服务)及其可替代产品(服务)的经济体的集合,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内在层次结构的经济系统,是有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活动单位。高新技术产业是指那些知识、技术密集度高,发展速度快,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并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等特征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不同的时期对其有不尽相同的界定。

国际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主要是对高技术产业的界定,不包括新技术。有多种方法:采用主观判定法认为高技术产业是一组包含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许多位于科学和技术进步前沿的其他技术的产业群体;采用列举法对高技术产业的分类为:信息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环保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八大产业群。采用“研究与开发”或科技人员比例法来辨别该产业或产品是否是高技术产业;根据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的差异来划分各类型产业,例如资本集约型产业、技术集约型产业和劳动集约型产业。

目前,国际上较为认同的标准是用该产业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强度来划分高技术产业。比较典型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使用的方法。OECD于1986年以22个制造部门和13个OECD成员国20世纪80年代初的数据为基础,把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具有较强的R&D强度的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仪器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制造业、电力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六大产业确定为高技术产业。1994年,OECD专家依据1985—1986年和1987—1989年的数据,通过考虑间接的R&D经费支出的影响,依据总R&D强度(直接R&D强度+间接R&D强度)重新对高技术产业进行了划分,分成高技术产业和中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是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仪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4个产业;中高技术产业是电力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工制造业、非电力机械制造业4个产业。OECD在20世纪90年代后将研究开发(R&D)经费占总产值8%的行业划分为高技术产业。

我国对高技术产业的界定,主要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划分标准,定性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途径和多方案综合比较的方法。从2000年起,我国采用了OECD对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并根据OECD2001年的新分类进行了调整。2002年国家统计局印发了《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按OECD2001年关于高技术产业的新分类统一了口径。我国目前界定的高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五类行业。

在21世纪,随着高新技术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将会进一步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新时代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最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有9个,即:光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产业、智能机械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医学产业、超导体产业、太阳能产业、空间产业、海洋产业。总之,21世纪的高新技术产业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本身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要在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能不重视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

4.5.2 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是用当代尖端技术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其有别于一般产业、传统产业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5.2.1 知识技术的高密集性与资本的高投入性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应用多门学科研究成果的结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是知识、技术和人才,这与传统产业、一般产业主要以资源和劳动力作为第一要素有着重大区别。有关资料表明,国际上高技术产业中的科技人员数目是成熟的低技术工业中科技人员数目的5倍;高新技术产业中所需的技术[1]工人比传统制造业多75%。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以聚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知识和先进技术为支撑。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知识密集特点,其研究开发的复杂程度很高,必须投入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精尖的仪器设备,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新技术成果研发出来之后要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更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加之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为争取尽早实现大批量生产必然要求快速而大量的投资。4.5.2.2 高附加值、高增长性、高效益性与高风险性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体现在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往往很高,从而使产品具有比较高的附加值。在产业周期发展规律中,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产业周期的成长期,产品面对的是新兴的市场,这个市场一旦被打开,所拥有的市场规模往往难以想象,从而拉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一旦顺利实现产业化,这时规模化生产的成本很低,加之在一段时期内形成的技术垄断,从而给企业带来的是丰厚的利润。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的趋势下,这种高效益往往集中流向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的大公司手中,而大量的加工环节制造商所获效益并不高。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性。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多处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复杂性和探索性特点,往往是对原有技术范式的转换,从技术原理的探索构思到技术开发的组织实施,都存在很多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失败率很高。高新技术成果被初步研发出来之后并不成熟,仅是技术“胚胎”,要进一步实现产业化还要对技术进行熟化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标准和环境要求,失败率更高。高新技术产业化还要面对配套条件难以找到的风险、市场不成熟的风险。这些因素使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一旦失败,将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4.5.2.3 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与速度经济性

如果一厂商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支出小于多个厂商分别生产的支出,经济学家就称这种现象为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或者多产品(Multi-product)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中存在着极强的产品关联现象,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浏览器产品的关联性,市话服务、长话服务、电信产品的关联性。因而范围经济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普遍现象,不仅能显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还能增加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同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出现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十分明显,具有突出的规模经济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创新的高速发展链,由于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日新月异,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一项高新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规模化速度越快,获取的经济回报就越高;速度越慢,获取的经济回报就越低甚至只有投入没有回报,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典型的速度经济性。4.5.2.4 强渗透性和扩散性

高新技术不是对已有技术的重复和综合,而是在广泛运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而取得的,因而高新技术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扩散作用很强,这种渗透融合又会产生和集成出一些新技术、新产品。不仅如此,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散作用也很强,高新技术产品的许多用途是应用在传统产业上,从而促进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实现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4.5.2.5 战略性

所谓战略性,即指对一个国家未来的政治、经济、国防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具有战略性,就是因为不是所有国家都很容易掌握,需要具备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基本条件,谁一旦率先掌握它,不仅能带来垄断的经济利益,而且可对别国产生很强的威慑作用,因而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21世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所有的国家均意识到,只有掌握高新技术这个竞争中的“制高点”才能掌握战略主动权,才能在国际上增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4.5.3 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美国等国家率先提出的一个涉及国家未来的全球竞争地位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提出,就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并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战略。那么,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呢?迈克尔·波特从企业战略制定的角度认为,“新兴产业是新形成的或重新形成的产业,其形成的原因是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变化、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或其他经济和社会变化将某个新产品或服务提高到一种潜在可行的商[2]业机会的水平”。埃里科克和瓦特(Erickcek and Watts)认为,新兴产业是销售收入和雇员数都快速增长的新产业,通常等同于范式转[3]变(Paradigm Shifts)。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应明确“战略性”的含义。所谓战略性,是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对未来国家竞争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把战略性和新兴产业结合起来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指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科技进步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

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少具有五个特征:(1)它是相对于一定阶段而言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新兴产业。(2)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未来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者对未来支柱产业的形成起着强大支持和提升作用。(3)一般采用新兴的技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能够对产业形成产生极大推动作用。(4)资源能耗低,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5)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目前,我国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七大领域。

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大体一致,均是对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均需要高新技术作为支撑,均是面对的新兴市场,均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成长、高渗透、带动作用大等基本特征。只不过各自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所强调的重点领域有所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竞争环境下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多数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已成为了许多国家的主导产业,其成长速度已逐步放慢,需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涌现了许多新兴的产业业态,这些新业态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个新兴产业。这时就需要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顺序进行动态调整。另一方面,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新能源、碳捕获与碳存储、节能环保等低碳技术不仅是人类应对全球变暖的战略举措,而且能够转换原有的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经济范式,形成和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并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新能源技术的变革有可能把世界经济从IT时代带入一个新的长波周期,因此低碳技术及低碳经济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的环境下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和重点战略选择。

从发达国家的需要来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一直处于全球的绝对优势地位,尤其是信息和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了美国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使美国控制了全球的技术、市场和垄断利润,创造了高科技带来的国家竞争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以及之后技术创新突破步伐的放慢,加之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把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美国的经济结构面临“空心化”趋势,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投资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产业空心化”是很危险的,必须推进“再工业化”过程。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传统产业领域已不具备比较优势,而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必须寻求新的技术和产业突破口。由于低碳技术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正好使美国等发达国家找到了突破口,有可能使其在下一轮全球竞争中继续处于技术和市场的领先地位。因此,发展以低碳技术和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发达国家的倡导下迅速在世界扩展开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2007年的CO的排放量占世界的21%,超过2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CO排放国。基于国际环境趋势和我国正面临资2源、环境压力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明确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CO排放比1995年减2少40%~45%。在这种情况下,低碳技术及相关产业必然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从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背景分析中可以发现,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的角度和重点有所不同。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强调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航空航天的发展,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主要把低碳技术和新能源产业放在首位;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有的领域已经比较成熟,风险大大减少,收益比较稳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不成熟性、不确定性、风险性更大;高新技术产业更多地强调知识技术密集,有许多高技术如航空航天技术先是满足国防需要然后再转移到民用,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强调国家经济战略转型的需要,新技术开发要为产业发展需要服务,不一定技术上要很高;高新技术产业往往是发达国家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先领先一步,后发国家实行追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则可能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上取得同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技术与市场共同驱动的结果,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多是市场驱动的结果。总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的国际背景和面临的竞争挑战下的继承、延伸和深化,反映了世界各国寻求新一轮国家竞争优势的需要。注释[1]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巧[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3]George A.Erickcek,Brad R.Watts,2007,“Emerging Industries:Looking Beyond the Usual Suspects A Report to WIRED”.

4.6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律

高新技术产业呈集群发展的基本态势,这是当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普遍规律。

4.6.1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形成动因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又称产业聚集、专业化产业区或簇群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产业集群被称为“平滑空间上的黏滞点”而受到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关注。由于视角和学科的不同,迄今为止,产业集群的内涵界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目前被引用得最多、解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是波特对产业集群的理解。波特在1998年发表的《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认为:“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是机构对于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品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和顾客上,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和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料等方面的公司上。另外,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像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资讯、研究以[4]及技术支援。”随着集群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不断形成,产业集群的外延不断扩展,社会文化、地方网络以及生态环境、人文关系等因素日渐融入产业集群的范畴。

对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主要有外部经济、交易费用节省、报酬递增以及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有限性等。

从外部经济来看,最早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解释的是马歇尔。马歇尔把追求外部经济作为“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的主要原因。马歇尔认为,工业聚集的优势在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将有利于知识、技术、信息的外溢,从而促使了大量专业化分工的企业的聚集;辅助性行业的产生使得对于高价机械的使用外部化,对比于各个企业分别将高价机械用于生产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因而吸引了企业的进一步集聚;对专门技能的需求和供给促使了工业的集聚;劳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促使工业集聚以节约劳动成本;为避免只有一种产业存在所带来的地区经济发展的较大波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5]需要工业种类的多样化;为顾客的便利促使商店集中。与马歇尔外部经济解释产业集群形成的经济动因相似的还有韦伯的“聚集经济”观,他主要从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促进产品销售带来的利益增长和成本的节约,但是他们没有说明为何产业集群在此地而不在彼地形成聚集。在这一点上,克鲁格曼在其新贸易理论中用“历史的偶然事件+外部规模经济”的解释作了很好的补充,认为集群的发展实事上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

从交易费用来看,众所周知,交易费用不利于社会分工,空间的地理接近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理集聚可支持生产系统的垂直分离。安虎森(2001)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空间的接近降低了信息的不定性,从而降低了信息搜寻的成本。而金祥荣和柯荣住(1997)对“浙江模式”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内中间产品市场为当地的专业化生产商有效节约了交易费用,从而促进了产业的进一步分工。仇保兴(1999)发现与地缘、亲缘相联系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增强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信任和承诺,有效降低中间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发生的信用风险,提高产品交易的频率和效率。可见地理接近和社会根植这两组效应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优势。

从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特点来看,科技无国界,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技术知识却是有地域限制的,特别是经验性知识技术诀窍,即不能编码的知识或隐性知识更是如此。创新及创新思想主要源于隐性知识,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经常接触以及成员间的面对面的交谈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和扩散,而某一产业链上企业的创新也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从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内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降低了创新成本。

4.6.2 高新技术产业更具有集群发展的基本规律

产业集群在各种产业中都可能存在,既有传统产业集群,也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中的一种,也遵从产业集群的一般含义,只不过更要体现高新技术的特点。所谓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先进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内具有相同、相近和关联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中介机构、供应商、销售商、大学、科研机构、地方网络机构等,在研发、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密切联系的网络。

高新技术产业更具有集群发展的规律。从本质上讲,产业是否存在集聚的可能,是由其内在的生产技术特征和市场特征所决定的。不同产业因内在的生产技术特征和市场特征不同,其集聚的程度、空间范围就会有很大不同,也就是说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可分性、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以及较低的运输成本、较大的规模经济和较大的制造份额等。而高新技术产业更加符合这些条件。高新技术产业是生产过程可分程度最高的产业,目前不仅已发展成产前、产中、产后的价值链分工,而且已经深入到产品内部的工序分工,形成了产业模块化,即将产业链中的每个工序分别按一定的模块进行调整和分割,不同的模块可在统一的接口标准下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产品或者产品的新功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性非常强,在流动中不断有新企业的衍生。高新技术产品一般具有体积小、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因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可运输性很强,运输费用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很低。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工很发达,因而规模经济很显著。以上这些因素使高新技术产业更具有集群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仅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地理特性、相关产业特性和建立在地方网络基础上的产业体系特性,还有其自身的特性:(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不断衍生的速度更快,新老企业的更替与融合更频繁,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更强;(2)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知识的外溢性显著,主要是缄默知识或非编码知识,也即非正式交流突出,同时,新知识投入很大;(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动更加频繁,与科技机构、大学等知识创新源的关系紧密,也是风险投资机构主要集散地;(4)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价值链分工更加突出,一个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价值模块就可能在地理上形成集聚态势。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更具有集群发展的需求,从而获得的竞争优势也就更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专业化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柔性化的人才需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一方面把具有高技术和高级管理者等相关人才吸引到同一地方,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同时人才的集中迫使人才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向专业化、高级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另外,地方人力资源市场,特别是当地大学、科研机构能够提供充足具有相关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及时灵活地调节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培训成本、管理成本等。(2)加速知识的传播和扩散,促进企业竞争与创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接触,知识(包括技术、信息、经验等)能在相互之间方便地传播和扩散。同行的生产厂商、供应商、相关行业的厂商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既竞争又相互模仿,既竞争又合作,有利于竞争与创新。(3)增强区域营销优势。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聚集,利用群体效应,形成区位品牌,减少了单个企业的广告费用,使群内每个企业都受益。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区位品牌后,可利用这个巨大的品牌价值,获得纵向一体化利润。从消费者的角度讲,相关产业的产品种类齐全,有利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比单个分散厂商更有吸引力。(4)增强信任,促进合作,降低信用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彼此的接近使高新技术企业互相有机会较长时间的经常接触,更容易建立信任感,降低企业间的违约事件,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注释[4]Michael E.Porter.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5]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朱志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 西部高新区的演化实证分析

5.1 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5.1.1 我国高新区建立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西部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与我国高新区整体发展历程基本相似,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新区建设与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我国高新区是在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各国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兴办科技工业园区以及国内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国际国内背景下,由政府强力推动而创建发展起来的。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此后,全国各界对如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行了艰辛的探索。1985年3月,以国务院提出“要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密集的地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技术开发区”为标志,科技园区建设首次进入国家战略层面。1985年6月,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办深圳科技工业园区,成为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6年3月,邓小平批准了几位科学家关于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随后,当时的国家科委等主管部门通过论证,制订了高技术发展计划(即“863”计划)。1988年5月,国家正式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制定了有关试验区的18条优惠政策。为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加速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863”计划、“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和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示范作用下,1991年国务院正式在全国26个地区兴办的高新区的基础上,批准建立了第一批26个国家级高新区,同时制定了一整套扶持高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1992年又批准25个国家级高新区,这时国家级高新区达到52个。之后,在1997年国家只批准建立了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直到2007年国家高新区的数量一直保持在53个。但到2007年之后,国家又启动了新一轮国家级高新区的扩张,主要通过升级省级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区的途径来实现。2007年宁波省级高新区被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09年江苏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湘潭高新区被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连续升级了32家省级高新区为国家高新区。因此,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共计88个,遍布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关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对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描述也不同,目前主要有两种划分标准:

第一种是从高新区管理模式演变划分,把我国高新区发展历程划[1]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启动运作期(1991—1994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方式,国家层面基本上是鼓励各地大胆实践,关注较多的则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着力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第二个阶段:建章立制期(1995—1996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高新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凸显,地方政府为了加快高新区的发展,逐渐把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高新区管理体制建设的宏观指导,1995年、1996年相继下发了相关文件,使得高新区管理体制开始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第三个阶段:相对定型期(1991—2001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通过摸索、借鉴、创新,高新区初步建立起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服务”,“一站式办公”的创新型管理体制,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第四个阶段:“二次创业”期(2002年至今)。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在高新区“滚动发展”难以为继、外延式扩张路子越走越窄的情况下,国家科技部提出了国家高新区要进行“二次创业”,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第二种是国家科技部从驱动高新区发展的动力因素角度把我国高新区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①“一次创业”阶段(1991—2001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形成、优惠政策为主要手段,聚集各种生产要素,采取外延式的发展模式为主。②“二次创业”阶段(2002年至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区在发展中面临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商务成本大幅提升、外延扩张日益突出等严重影响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国家科技部于2001年9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高新区会议上,明确提出了高新区要进行“二次创业”的发展思路。“二次创业”的实质是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努力实现高新区由政策驱动、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式转变。

5.1.2 西部高新区建设和发展历程

西部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与我国高新区整体发展历程基本相似,经历了创建、建设到二次创业阶段。

1991年我国西部地区被批准设立了5个国家级高新区,分别是西安、成都、重庆、桂林、兰州高新区。1992年批准设立了7个国家高新区,分别是包头稀土、南宁、绵阳、贵阳、昆明、宝鸡和乌鲁木齐高新区。1997年批准设立了全国唯一一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到2008年西部地区共设立了13个国家级高新区。

我国西部高新区主要分布在智力资源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及区域条件较好的各省、市大中城市。西部12个省、市(区)中,国家级高新区设立得最多的是陕西省,其境内设立了3个国家级高新区,分别是西安高新区、宝鸡高新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其次是四川和广西各设立了2个国家级高新区,分别是成都、绵阳高新区和桂林、南宁高新区。西部除西藏和青海没有设立高新区外,其他省区至少都设立了一个国家级高新区。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智力资源从整体上也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按我国高新区设立的原则,西部高新区分布密度明显低于东部高新区。从省的分布看,到2008年西部的12个省市中,平均每个省市只有1.08个高新区,而东部平均每个省市有2.9个高新区。从国土面积上看,东部地区每2.86万平方千米分布了一个国家级高新区,而西部则高达52.76万平方千米仅分布一个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作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增长极,对于西部来说,不仅本身的区位优势比较差,而且肩负的重荷比东部高新区沉重得多。注释[1]杨平.创新使命[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6:8-9.

5.2 西部高新区产业演化分析

5.2.1 产业结构的演化

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传统的三次产业结构划分为第一次产业(农业)、第二次产业(工业)、第三次产业(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演化方向是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演化更替。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及现代高技术群的迅速壮大,人类产业活动的规模和方式有了巨大变化,三次产业分类的理论局限性日益突出,围绕信息产业化浪潮展开的“第四次产业”讨论和以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为目的而展开的“环境产业”、“资源产业”、“生态可持续工业”、“高技术产业”的讨论,把一批新兴产业的归属、地位、本质等提到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中来。于是便有学者提出了立体产业分类理论。立体产业分类理论基于以下认识前提:产业分类应服务于特定的分析内容;产业结构化调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应于产业结构分析内容和角度的多样化,产业分类方法也必然多种多样。立体产业分类理论的核心内容为:引入了两类新的独立产业,即自然资源产业作为零次产业,由环境产业、高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等组成的高次产业。高次产业脱胎于传统三次产业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三次产业,它们通过某种核心技术连接一、二、三次产业中的相关产业活动,是从更高层级上对经济活动再分解和重新组合的结果;高次产业对传统产业活动进行渗透和改造,标志了传统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例如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包括信息化)、生态化和知识密集方向等。

由高新区的功能特征所决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当是其主要任务,而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就是高层次的产业。不过,与我国其他国家级高新区一样,西部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是高新技术产业,而是经历了一个结构转换过程。在西部高新区发展的起步阶段,要素聚集程度很低,只是些零星的企业从事生产贸易活动。为了尽快聚集企业,许多高新区均把招商引资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以优惠政策作为主要手段,只要企业愿意进入高新区一般都引进来,根本顾不上企业的产业方向、技术含量等。由于处于起步阶段,要素聚集程度低、企业少、规模不大,这时西部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是不稳定的。之后,随着高新区的发展,企业的不断引入,加之政策的引导,西部高新区就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主导产业结构。但是,这时的主导产业结构主要是以工业结构为主,并且不是都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其中还包含一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之后,随着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新区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服务业迅速增长,由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同时,由于资源环境的制约,许多高新区加大了产业引导的力度,一方面对新进入高新区的企业,在技术领域、技术含量、投资强度、投资密度、环境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对高新区现有的传统产业鼓励其逐步退出,这时高新技术产业就占据了主导地位,高层次产业结构的特征开始显现。因此,从整体上看,西部高新区产业结构的演化路径可表述为:不稳定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并存的主导产业结构→逐步演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主导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

当然,西部各个高新区产业结构演化与转换的进程很不一样,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有些高新区如成都、西安等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格局,而西部有些落后的高新区仍保留了相当部分的传统产业。

5.2.2 产业价值链的演化

产业链思想最初源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分工提高了人力资本促进了技术创新,是产业报酬递增的根源”,后来马歇尔等把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间,强调企业间分工协作的重要性,认为“协作不仅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且创造了新的生产力”。实际上,产业链治理的关键恰恰是链中企业基于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协调与合作,因此马歇尔的专业化分工理论被认为是产业链理论的真正起源。

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迄今为止,对产业链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产业链功能的角度,哈里森(Harrison)将产业链定义为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史蒂文森(Stevenson,1989)将产业链看作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系统,其中贯穿着反馈的物流和信息流。这种观点把信息提升到与产品同等重要的地位。

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了“价值链”概念。他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并由此构成了产业价值链。从本质上来说,价值链是一系列创造价值的过程总和,这些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联系在一起。价值链是产业内分工发展的结果,由于产业内分工向纵深发展,创造价值的活动由一个企业为主导而分离为多个企业活动的相互连接,从而构成了价值链的[2]上下游关系,这种上下游之间的链条关系就形成了产业链。波特对产业链及价值链关系分析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强调了链条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并根据各企业所具有的功能在同一链条中所发挥的作用而形成了上下游企业的不同价值分布。

产业价值链是动态变化的,从不同的分工层级和价值节点上划分,均有不同的价值链。从产业价值的演化来看,最初是由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尔后营销分出,最后研发从一体化生产中分解出来,形成上、中、下游产业价值链,即研发→制造→营销三个价值链节点,并呈现出“微笑曲线”的分布形态。随着产业向纵深发展,产业的支撑功能和辅助功能增强,便形成以主导产业纵向价值链为主不断延伸和横向价值链交错的不同价值节点的产业价值链网,即教育培训(创意)→研发→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并且每一个主体产业链节点又横向细分化很多辅助功能。因此,产业链纵向演化的一般路径为:贸易→制造→营销→研发→制造→营销→创意(教育培训)→研发→制造→营销→品牌管理。同时,产业价值链也是不断升级演化的,从低层级的产业价值链向高层次价值链演化,其演化升级与产业本身的层级演化是一致的。显然,在更高层级的制造业创造的价值明显高于低层级的研发和营销的价值,一般产业价值链的层级演化规律如图5-1所示。图5-1 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规律

西部高新区与其他高新区一样,最初都从事简单的低端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及加工,没有主导产业出现,地域根植性不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经济活动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一些高新区的经济活动处于全国高新区平均价值链的突出地位(见表5-1)。

从整体上看,西部大部分高新区目前主要以高新技术产品加工或高新技术产业商品化为主,研发活动不断增强,已由贸易为主转为工→技→贸和工→贸→技两种活动形式(见表5-1)。(1)工→技→贸价值链型:从2009年西部高新区的经济活动看,从事此活动模式的高新区有成都、重庆,其中重庆高新区的技术性收入占到整个高新区收入的23.10%,成都为7.10%。表5-1 2009年西部各高新区收入构成与中东部比较 单位:%(2)工→贸→技价值链:从2009年西部高新区的经济活动看,从事此活动类型的高新区包括包头、桂林、南宁、西安以及宝鸡等11个高新区。其中,包头、绵阳、桂林、宝鸡、兰州的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5%以上,基本上是以工业产品加工生产为主,技术性收入不到2%。不过南宁高新区的技术性收入较高,占营业收入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