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中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20:59:00

点击下载

作者:周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记者看中医

记者看中医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记者看中医/周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ISBN 978-7-117-21736-1

Ⅰ.①记… Ⅱ.①周… Ⅲ.①中国医药学-宣传工作-中国 Ⅳ.①R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65222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记者看中医

著  者:周 颖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1736-1

策划编辑:张科

责任编辑:孔雪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作者简介

周 颖 中国中医药报主任编辑,曾担任总编室主任、记者部主任。在长期的宣传和管理工作中,策划和参与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突发事件的中医药报道,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展示中医药的悠久历史、特色优势、文化价值、独特魅力和中医药人的时代风采。

20多年来,经常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先后发表消息、通讯、评论、综述等文章,其中“让残疾人扬起生活的风帆”、“特殊的关爱给特殊的人群”、“大医风范”、“王汤药与她的村卫生室”系列报道、“两岸情系中医药”等作品获得多届全国中医药好新闻奖。参编《走近国医大师》、《郭春园——人民健康好卫士》、《中医药发展白皮书》、《中医药发展大会论文汇编》等书籍。图1 1996年,作者采访第三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国医大师徐景藩图2 1998年,作者(右)与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管理局首任局长胡熙明(中)合影图3 2005年,作者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名大会上与国医大师路志正合影图4 2008年,作者(左)与国医大师李济仁父女合影图5 2009年,作者(左)与国医大师张学文合影图6 2010年,作者与国医大师贺普仁合影图7 2010年,作者在上海世博园与国医大师朱良春合影图8 2012年,作者与国医大师路志正合影图9 1994年,国医大师路志正为作者所写书法

路序

认识周颖同志是在1990年初,那时《中国中医药报》刚成立不久。作为记者,她来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采访我。当时,我在内三科出诊,诊务很忙,无暇讲话,她就静静在一旁看、听、记;利用休息时间,问我几个问题,或采访前来看病的患者以及侍诊的学生。

不久,她在报上发表了《路正志坚献岐黄》通讯。文章以“鸡声灯影求真谛”、“轻清灵通起沉疴”、“雪融青松知高洁”、“九万里风鹏正举”为小标题,详细叙述了我求学、出诊、施教等方面。其构思缜密,文笔细腻,语言朴实,并将我的名字巧妙地镶嵌在文章题目之中,一展其高超的文学功力和写作水平。

那时,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自费生黄雅固,慕名来跟我、谢海洲、董德懋三位老师学中医。为什么年过半百还千里迢迢来中国学习?为什么生活优裕还拜名医求教?为什么在西医为主的新加坡还对中医有着浓厚兴趣?周颖同志凭借职业习惯和政治敏感性,立即扑捉这一新闻,并剖析新闻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发表了《社会主义造就一代名医》消息。

此文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名医的摇篮。文章分析,中国名老中医的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明显高出国外名医,他们以振兴中医药事业为大任,潜心钻研,大胆实践,广泛交流;他们没有生存的后顾之忧,培养后人诲人不倦,传授经验津津乐道,使得后起之秀层出不穷。

我送给周颖同志一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路志正

医林集腋》,随后,她以《中医书坛一奇葩》为题作一书评。此文篇幅不长,特色突出,文辞清丽。她从读者角度,谈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与评介。如“全书一百三十七篇文章,二十余万字,反映了路氏二百条临床经验。其内容之翔实,病科之广泛,见解之独到,论述之精辟,理论与临床联系之紧密,实乃中医书坛之奇葩。”由此看出她读书之认真,评价之恰当,比喻之形象。

记得曾向周颖同志推荐济南建联中药材店的服务宗旨和做法,她随后就去“微服私访”,并发表了三篇系列报道。《僻巷酒香人自来》叙述了该药店艰苦创业、重视质量以及独特的经营方式;《药德垂世颂泉城》反映了该药店处处为民着想、事小德大的济世活人理念;《夕阳未必逊晨曦》报道了退休老药工献余热、献爱心、献事业的平凡小事。

周颖同志所写的《医林耆硕魏龙骧》,图文并茂,故事性强,整整占了一个版。这也是我举荐她专门采访写成的。文章从儿子、同事、学生、患者、朋友不同角度,记述了这位当代颇具声望的中医学家、临床家、我国中医行政管理工作先驱的博大胸怀、耿直性格和精湛医术。

之后这些年,她多次采访我,陆续发表了《路志正谈中医名家培养》《名医的一天》《鸡声灯影觅新知》《将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继承下去》《走进国医大师——路志正—杂病圣手》《承名师,悟大医之道》等文章。尽管承受了许多委屈与不公,但她热情不减,工作不停,笔耕不辍。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周颖同志先后担任《中国中医药报》总编室主任、记者部主任,有许多事务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但她勤奋好学爱钻研,走南闯北下基层,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多次获得全国中医药好新闻奖。

此次出版的《记者看中医》一书,是她从记者的独特视角,对中医的认识与总结,对自然的感知与敬畏,对养生的理解与体验,对人生的反思与领悟。

这本书,有儿时记忆、插队生活、大学轨迹;有亲身体验、采访经历、情感流露;有异国风光、民族之花、边陲景色;有生存顾虑、发展担忧、“破冰”之喜;有不惑感慨、针砭时弊、警省自身……作者医海拾贝、沙里淘金的心路历程,直抒胸臆、坦诚直爽的性格特点,摈弃浮华、归于平淡的人生态度表露无遗。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每个章节都有提示语,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总结归纳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刻苦著书、匠心独具、方便读者的良苦用心。

传播中医药,需要像周颖同志一样的新闻工作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也需要致力于弘扬光大中医药事业的出版者,独具慧眼,出版此类好作品,以飨读者。2014年11月25日于北京路志正

有人说,童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幅画,老年是一部书。将这些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粒粒珍珠串起来,便是这本书的起源。

有人说,中医药是草根树皮,中医药是传统医学,中医药是本故事书,中医药是历史,中医药是文化遗产,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将这些众说纷纭的观点集中起来,还原中医药本真,便是这本书的主线。

有人说,中医“以人为本”思想是现代医学追求的,中医“回归自然”理念是现代人追求的,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治未病”理论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共同研究的目标和揭示的真理,中医药文化来自中国哲学,又以其脉络律动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人的思想。将人们的看法、认识归纳起来,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便是这本书的核心。

我不是学中医的,也不是干中医的,却与中医打了一辈子交道。工作中,曾为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和神奇疗效感到骄傲与自豪,为中医“大医精诚”精神和整体学术体系钦佩不已,为中医药传承和振兴感到欣慰与振奋,也为中医药生存和发展感到困惑不解。生活中,从饮食起居到防治疾病,从四季养生到康复保健,处处体会到中医药的简单、灵验、实用和价廉,并感受其不同于其他方法的过人之处。

20多年来,跟随中医管理者走南闯北,与国医大师谈古论今,与专家学者探讨养生之道,与乡村中医促膝谈心,与患者交流中医作用。他们的言行举动,以及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深深改变了我的思维认识和生活轨迹。

对中医药,从懵懂无知到逐渐认识,从浑然不觉到自愿呐喊,这是我对中医药的感知过程和体验。当然,其中也有烦恼、疑虑、迷惘,也曾长嘘短叹,以及茫然不知所措。

在不少地方发现,曾起源于中国大地的中医在某些地方已经不为年轻一代所知晓,曾在主流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医正在被人们淡化、西化、边缘化,曾为人们提供服务的中医有效方法和方剂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曾活跃在祖国大江南北的中医人后继乏人乏术……

写此书,就是将自己的经历、认识和顿悟告诉人们,生活中处处有中医,人类离不开中医;中医不是万能的,但中医是伟大的;中医是历史的,是现在的,也是未来的。

也许您和我一样,不是中医,希望这本书带您走近中医,认识中医,接受中医,相信中医;

也许您和我不一样,是中医,希望这本书让您心在中医,执着中医,研究中医,让人们享受到中医的成果。

我看中医,我写我心,并在写作中回归纯真,回归自我,寻觅欢乐。

如果您看了此书,能找到童年的自己,能触动您的心弦,能引起您的共鸣,能激发您对发展中医的热情,我知足了。周 颖2014年3月于北京方庄

一、青春记忆

人的成长历程,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心灵感悟的过程。认识中医也同样,就如同于海边拣贝壳,将散落在脑海深处的记忆珍珠一个个串起来,享受其过程,收获其快乐。捉 蝉 蛹

小学时代,生活虽艰苦,但孩子们精神上很放松,很快乐。同时,老师布置作业普遍不多,学生没有压力,大都在自习时间就完成了。那时下午只上两节课,冬天,4点钟之前就放学了;夏天,太阳老高就早早回家了。

余下那么多的时间干什么?除了帮父母干一些家务外,院里的孩子们常一块藏猫猫,玩游戏;农忙季节,一起结伴拾麦子,刨麦茬,拣豆子,挖红薯,有的家还养蚕,养兔子,养鸽子。当然,也少不了粘知了,卖蝉衣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捉蝉蛹,老家称为捉爬蚱猴。听大人说,爬蚱猴是喝露水长大的,很干净。成年蝉将子产在树枝或树叶上,经夏雷一震落在树下的土里。多年后长成蛹后,它才从土里钻出来,爬到树上蜕皮后,最终才变成一只可以飞翔、大声鸣叫的蝉。

老家对面是县里一所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院里的孩子都是这里毕业的。大家白天各读各的书,晚上疯闹在一起。附小的水井旁杨柳青青,树大茂盛,周围菜园里种了许多番茄、黄瓜、白菜等蔬菜,是捉蝉蛹的理想场地。

那时,物资紧缺,经济拮据,十天半月能吃上肉就不错了。蝉蛹清热去火,又打牙祭,而捉的过程带来了不少乐趣,家家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去捉。

捉蝉蛹没有经验还真不容易捉到。傍晚不下雨的时候,首先要找准蝉蛹的洞,用指头轻轻抠破洞口,一捉一个准。有时蝉蛹死活不出来,孩子们就往洞里灌水,蝉蛹在里面受不了,自己就会主动爬出来,或者用一个细细的树枝来钩,直到捉到为止。

下雨的时候,由于气压低,爬蚱猴藏在洞里非常憋闷,盼望着早见天日。猛烈的雨点不停地下,薄薄的洞口很容易被砸开,捉爬蚱猴根本不费事。

夏季的傍晚,雷阵雨说来就来。刚才还晴空万里,一会工夫便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砸在布满尘土的地上,一砸一个坑。“快走,晚了就捉不到爬蚱猴了。”虎头虎脑的弟弟催促。我一边答应,一边和弟弟冲进了大雨里。

到了附小的水井旁,已有几个孩子在捉。我和弟弟兵分两路,一南一北。这时的蝉蛹有的藏在洞口处,有的行走在通往杨柳树的路途中,有的已爬在了树根处。大约4厘米长、手指头粗的小家伙胖乎乎,油光光,特别喜人。

工夫不大,弟弟喊道:“捉了一个”,“又捉了一个”。

我也没闲着,也连连得手。雨越下越大,捉到的蝉蛹也越来越多。

一会儿,风停了,雨住了,天也渐渐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黑纱。“天黑了,回家了。”我拉着弟弟。“看,都成了小泥猴了。”“你看看自己吧?”弟弟回了一句。

回家照镜子一看,可不是,自己也是一头的雨水,满身的泥水,弟弟笑了,我也笑了。

一般来说,捉来的蝉蛹当天是不吃的,因为要用盐腌一个晚上,让蝉蛹自身的脏东西顺着盐水流出来才比较卫生。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洗净蝉蛹,打上一个鸡蛋,裹上面粉,在油锅里煎,直到两面金黄,装到盘子里,我们便开始享用香喷喷的美味了。

晚上,捉蝉蛹,白天,我们常常去树上找蝉蛹的壳,又叫蝉衣。这东西是中药,可以明目,清火,孩子都知道,但要和其他中药配起来服用,就不知道了。

一个夏天过去,蝉衣积攒多了,便去药材公司卖掉。一次能卖几角钱,或买冰糕、绿豆汤之类的东西,或买铅笔、本子的学习用品。当时,花自己挣来的钱,别提多自豪,多高兴了!

来北京后,多年没吃到蝉蛹了。去年在老家饭店里吃到这东西,已经没有儿时的感觉了。其实,东西一样,味道相似,只不过是没有儿时的乐趣了。神秘的后院

同学丁瑞侠住在县文化馆的大院内,我们是好朋友,经常结伴一起上学,一起玩。她家院子有个后门,总是关着,站在院子里,除了能看到后院的4棵杏树外,其他还有什么就不知道了。时间长了,无形中增加了我对它的神秘感。

一个周六中午,我去她家时发现后门半敞着,就大胆走了进去。原来,里面种了不少的蔬菜,红红的番茄、紫紫的茄子,油绿油绿的黄瓜,墙角栽着豆角、丝瓜和葫芦。还有一些不认识的似草又不像草的植物,棕色的藤条顺着院墙蜿蜒地向上攀着,绿绿的枝叶挂满了墙头。“这是什么啊?”我指着那些不认识的绿色植物问道。“哦,是我爸爸亲手种的中草药。”随后进来的丁瑞侠介绍。

原来,她爸爸喜欢中医,家中有《家庭医学全书》《中国民间小单方》《疾病的自我防治 》等医书。他对中草药有研究,边看边抄录下来,还利用后院一大片空地,种上一些中草药,有消炎去火的,有止血解毒的,还有清热开胃的。周围同事、邻居、朋友有个小病,都来向他咨询,或讨个偏方、验方的。别说,很灵验哦!

丁瑞侠说,爸爸每天早上起来后点支烟,蹲在地头看着这些中草药,哪些要浇水了,哪些该采摘了,都记得非常清楚。需要浇水时,他叫几个孩子过来,先讲授要领,再分给每人具体任务,自己站在旁边指挥。有一次,丁瑞侠想偷懒,端盆水对着一小片草药苗猛地浇下去,结果把药草浇得都歪了头,还挨了爸爸一顿狠训。

我在她家曾看到一个植物,不仅有头,有身,有四肢,还有长长的须根。丁瑞侠告诉我,这是她爸爸种的何首乌,已经好多年了。她说,何首乌一般种植3年后才长成,隔一两年后挖一次,一次能挖二十多斤。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何首乌挖出来,洗净切成片煮水喝,又可晒干制成药片,藤也能熬水喝。经常吃何首乌可以治白发,还能延年益寿。我首次见到这如同人形的何首乌,感到了大自然的无比神奇。

多年后的一个夏天,我回老家专门看望丁瑞侠。那时,她家已搬到另一城市,其父也已离休了,但喜欢中医中药的兴趣依然不减,自己还专门订了《中国中医药报》。知道我在这个报社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丁叔叔特意把我拉到另一房间。

这是他的试验场所,到处是瓶瓶罐罐,种满了各种各样的中药,像一个小型的药用植物园。他指着红红绿绿的植物如数家珍:指甲花治灰指甲,香花驱蚊子,马齿苋治湿疹,芦荟治小儿疳积,灯芯草利小便,薄荷治感冒,月季花治痛经,鸡冠花治吐血……老人介绍时很是兴奋。

走到他家院子里,何首乌和丝瓜郁郁葱葱,爬在特定的架子上,既遮阳又美化了环境。丁叔叔说,“何首乌可是个好药。取何首乌藤煎水喝,可以治失眠;用何首乌茎、叶煎汤洗浴,可治疗疥癣;把何首乌炮制加工成药片,有滋阴补肾、养肝益血、乌发、润肠通便的功效。”

他随手掐一段丝瓜茎,倒立着,只见从茎里滴出乳白色的汁液。他告诉我,丝瓜味苦,性凉,将其汁收集起来外洗,可以治疗冻伤,吃丝瓜清热解毒,丝瓜络能治风湿痛、咳嗽等。丁叔叔还说有机会找一些厂家,与其合作生产丝瓜络产品。因他年龄大了,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后来我在北京的市场上看到,一些厂家将丝瓜络制成鞋垫,既实用又可以治病。“中医药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很广,又简单便宜,也很实用神奇。”老人当时说的话,我至今记忆深刻。加工中药的乐趣“文革”期间,与我家一墙之隔的邻居杨忠诚叔叔从百货公司调到药材公司任人事股长。当时,他妻子高桂臻阿姨没有出去工作,在家照顾几个孩子。为补贴家用,高阿姨与孩子们经常在家加工中药。

说是加工,就是把白芍、甘草、黄芪切成片,把荆芥、薄荷、藿香切成段。药材未切制前很硬,不好切,必须先放在大木盆里泡上一段时间,等到药材泡得软硬适度,加工起来就得心应手了。我和他家的大女儿杨慧琴是好朋友,一有空,常到她家帮着切,觉得很有趣。

切药机有两部分构成,前面是切刀,后面是一块木板做成的座位。切刀呈半圆形,亮光闪闪,看起来很锋利。坐在切药机的后座上,一只手拿着药,一只手握紧刀中心的木柄,前前后后来回动着,切好的药就噼噼啪啪地散落在下面接药的筛子里。“小心啊,别切着手!”善良的高阿姨常常提醒。“放上药材后,用力一下,就能切出药了。”细心的慧琴嘱咐。

刚开始切不太熟练,两只手配合不协调,药片常常切得不是薄,就是厚。后来经常练习,也就熟能生巧了。听到切药机发出“咔哧咔哧”的声音,如同美妙的乐曲,感到快乐极了,好玩极了。同时,周围弥漫出一股股浓郁的、特殊的药香,沁人心脾。

加工一段时间,家里放不下了,就把切好的中药集中起来送到药材公司。“走,我们一块送药去!”慧琴邀请道。

县药材公司离家不太远,步行大约十分钟就到了。那里的院子很大,里面铺着一条条的草席,上面晾晒着黑的、黄的、白的等各种颜色的中药。

第一次看到各种颜色的中药,感到很好奇,很兴奋,不由得东看看,西摸摸。有经验的慧琴告诉我,黑颜色的中药可以吃,那是熟地,而另一边的是生地,不能吃。我拣块熟地尝尝,黏黏地,甜甜的,味道不错,但有股药味。

其实,熟地即熟地黄,是生地黄加工炮制后的不规则块状,软润,有光泽,外表皱缩不平,乌黑发亮。它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证的“四物汤”。

多年后,慧琴随父母返回山东老家,高中毕业插队担任乡村卫生员,曾运用中医药为乡亲们解除了不少病痛。

1977年恢复高考后,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山东师范学院外语系,后被分配到山东中医学院工作。

我从家乡到北京不久,慧琴来京出差。原来她受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之邀,为两岸中医药交流担任英语翻译。其音像出版社负责人称赞慧琴,专业知识扎实,翻译准确、生动、雅致,为中医药的传播做出了显著成绩。一篮白芍

家中早年有个奶妈,住在临近县的农村。因她喂养过哥哥,又照顾过我,彼此之间感情不错,我们兄妹一直称呼她“娘”。奶妈和爸爸妈妈关系很好,不定期地常到家中走动,有时让父母帮忙买些缝纫机、自行车等紧俏商品。

有一次,她来我家时,提着一个小竹篮,上面盖着一块碎花布。说是自留地里种了几亩白芍,换些钱来供养几个孩子读书。

奶妈不知县药材公司在哪,爸爸要我陪她去卖。

我陪着奶妈到了县药材公司收购药材的窗口,有个上了年纪的大爷,用手扒扒篮里的白芍说:“东西不错,算2级吧。”就让奶妈到付款处取款。

当时年龄小,也不知2级是个什么概念,也不知白芍有什么药用功能,但看到奶妈满脸笑容,小心地将一百多元钱包在手绢里,再装在了裤兜里,觉得这东西很有经济价值。因为20世纪60年代,一百多钱元可是一笔大数目。

后来,奶妈又来我家几次,她已经知道在什么地方卖白芍了,不用我再陪同了。

长大后,从事与中医药新闻工作,有机会到药材基地采访,曾看到一望无际的芍药园。白芍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乍看起来,叶子有点像牡丹,但白里透着粉的花朵丝毫没有牡丹的绚丽多彩,雍容华贵,倒像一位江南水乡的浣纱女,清秀素雅,亭亭玉立,温顺可人。站在花海中看到,正值花期的芍药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开烂漫,阵风拂过,便形成一层层小小的波浪。

随去的专家介绍,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可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同时也强调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小儿出麻疹期间、服用中药藜芦者不能服用。挖白茅根

从有记忆开始,我家经常吃粗茶淡饭,一个月能吃上一次肉就不错了。虽然父母是双职工,但常常是这月借下月的工资。盼望着过年,盼望着长大,是当时一代人的共同想法。

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市场上物资匮乏,什么都靠计划供应。如粮票、油票、肉票、豆腐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布票,连火柴、白糖、苏打之类的东西也都要发票,并且还得去粮店、肉店、杂货店排队。

在县城生活的居民,是按照年龄大小几个等级,由国家供应一定数量的细粮和粗粮。我家几姊妹年龄相隔不大,正值生长发育期,加上没有油水,吃得较多,尤其是哥哥、弟弟食量大,供应的细粮常常一个月仅够半个月吃的。为此,爸爸妈妈只好拿细粮与别人换粗粮,因为当时一斤细粮可换几斤粗粮。

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弟弟7岁时,经常嘴唇发紫,流鼻血,脸色发白。有一次突然休克了,爸爸急忙抱着他去了医院,一家人立即紧张起来了。

时间不长,弟弟就苏醒过来,大家紧绷的心才算放了下来。据大夫说,弟弟是因贫血引起的休克,问题不大,多吃点鸡蛋、瘦肉、鸡、鱼之类的东西加强营养,自然就会好的,不用住院。

弟弟回家后,爸爸不放心,特地去找中医咨询,看有没有彻底根治的办法。有位中医建议,清煮白茅根卧荷包蛋,一次要吃1或3个,可能有效果。

当时能吃上鸡蛋是很奢侈的。为了弟弟有个好身体,家里有点钱,都给弟弟买鸡蛋吃了。除了鸡蛋,还需白茅根。为了省钱,我与哥哥到离家很远的野地里、坟头边去挖。

那是一个冬天,白茅根的茎叶已经干枯,我们从坟头旁边开挖,除去周围的泥土,白茅根很快就露了出来。第一次看见白茅根,真有点好奇。白白的,长长的,中间像竹子节,一节一节的。闻起来,有股甜甜的味道。

回家将新鲜的白茅根交给了妈妈。看她洗净,放入锅中煮,大概20分钟,再打一个荷包蛋,等鸡蛋熟了,再加进少量的白糖。

连续吃几个月后,弟弟果然没再犯病,也不流鼻血了。这是白茅根的药效作用,还是鸡蛋的营养作用,还真说不清楚。当时,自己没觉得什么,事过多年回想起来,这不就是最早认识的中药吗?

翻书查查,原来白茅根原名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中医认为,白茅根性寒、味甘,可入肺经、胃经和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作用。

在临床上,此药多用于治疗因血热妄行所致的衄血、咯血、吐血、尿血,以及因肺胃蕴热所致的心烦口渴、呕吐、咳嗽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茅根富含钾盐、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草酸、苹果酸、芦竹素及白茅素等,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麻疹、肺结核、痔疮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个成语的来历

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古代寓言,题目是《扁鹊见蔡桓公》。这算是我最早正规接触的中医知识教育。老师让念就念,让背诵就背诵,让默写就默写。当时并不真正领会故事的寓意,但记住了“讳疾忌医”和“防微杜渐”这两个成语。

战国末年思想家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作者叙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说明老子的观点“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即计划克服困难,要着手于它还容易的时候,做大事业,要着手于细微的时候这一观点。

战国时期,当时的名医扁鹊三见蔡桓公,劝说“疾在腠理”、“病在肌肤”、“病在肠胃”,不治将“恐深”、“益深。”可蔡桓公就是不听,扁鹊见他“病在骨髓”无法医治,就赶忙逃离了齐国。果真没过多久,蔡桓公便一命呜呼了。

先说“疾在腠理”。疾是小病,腠理是表皮间隙与纹路。腠理作为人体组织的一部分,与体内脏腑气血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扁鹊站了一会儿,仔细观察,准确分析病情,认为用“汤熨之”,即用布包药热敷患处,可以所及也;“病在肌肤”。人的皮肤不仅担负着调节体温的重任,还要阻止大面积的细菌病毒入侵肌肉。一旦病毒侵入皮肤,用针或石针刺穴位所及也;“病在肠胃”。用火齐汤可以所及也。从《石室秘录》卷六上得知,该处方由石膏、玄参、人参、知母、黄连、茯神、白芥子组成。主要治疗阳明火热,发狂者;“病在骨髓”。是指病的一步步发展已进入骨髓,病入膏肓,没办法治了。

扁鹊依赖望问闻切的望诊获取了蔡桓公疾病的相关信息,推断出疾病的深浅轻重。这个故事,一方面体现了扁鹊医术的高明,另一方面也展示了祖国医学的奇妙。

同时告诫人们,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也就是防患于未然。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蔡桓公若能早听劝去就医,岂能落得那样的结果?当他的病进入骨髓的时候,就是扁鹊这样好的名医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应当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当任何一件事情有不良的苗头时,就应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免得出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惨状。荠菜馓子汤

又是一个荠菜飘香的季节。从国外回来的发小知道我爱吃荠菜,便在一家有名的饺子馆,请我吃了一顿荠菜猪肉馅的饺子。就餐的店堂可以说是古朴典雅,盘子中的饺子也是晶莹剔透,当然,营养成分也无懈可击了。但我总觉得,这盘制作精细、考究的饺子,怎么也不如大学时代自己做的荠菜馓子汤清香可口,别具风味。

1978年,刚上大学时,中文系仅有的八名女同学从天南地北聚集在一个小小的宿舍里。大家同吃同住同学习,彼此之间无话不谈,情同手足。谁有好吃的,哪怕就是几块水果糖,都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特别是寒假之后,8个同学各自从家中带一些年货,南方同学带油炒面、炒米、年糕等,北方同学带馓子、丸子、麻叶……大家你吃我的,我尝你的,欢歌笑语,使小小的宿舍充满了温馨。

那是一年的春节过后,大家带的年货所剩无几了,唯有田亚菲同学带的馓子还有一小把。她把馓子放在一个塑料袋里,依然金黄、焦脆。偶尔开袋,便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快把馓子贡献出来,让大家解解馋吧?”南方同学申文娟调皮地说。“就这一点了,怎么够大家吃呢?”田亚菲有些为难。“对了,现在地里的荠菜长出来了,不如趁下午没有课,咱们一起去挖些荠菜,和馓子煮汤,准够八人吃的。”徐磊冰同学建议。“好啊!”大家欢呼雀跃,一致同意。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8人背着包,拿着水果刀,有说有笑地来到郊外。眼前看到的是一幅美景:柳条泛着淡淡的绿色,潺潺的溪水沿着蜿蜒的河道不停地流着,正在返青的麦田一望无际,地里的荠菜也一个个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尽情伸展着腰肢。“什么是荠菜啊?”“荠菜和小草有什么区别?”生活在南方城市的几个姑娘没见过,不认识。北方同学几乎都插过队,对荠菜的辨认还是有几分把握,便一一指给她们看,或挖几棵当样本,大家以此分头去找。

在麦地里,田埂上,大路边,小溪旁,大家东瞅瞅,西望望,寻觅那青翠、鲜嫩的荠菜。如果有人发现一棵舒展着嫩叶的荠菜,就像发现了宝贝似的大叫起来:“快来看,这颗是不是荠菜啊?”大家急忙围过来,辨别是真是假。后来见得多了,自然就清楚了。

有经验的老大姐李艳华告诉我们,荠菜不仅是一种野菜,供人食用,而且还是一味中药呢。南方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说明春季荠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民间用荠菜和粳米熬制成荠菜糊,古称“百岁羹”,老年人常食用,既可防病又可延年益寿。“这棵荠菜开花了?”黄中华同学惊呼道。“没有什么,开花就说明荠菜已经老了,不好吃了。”徐蕴冬同学回答。

于是,程月英同学把花摘下,用发卡别在自己头发上,顿时增加了几分妩媚和俏丽。

太阳西下,霞光万丈。大家看背包都鼓了起来,便打道回府了。“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随着嘹亮的《打靶归来》歌声,同学们回到了宿舍。“快点,我都饿了。”“别急,要注意卫生。”大家迅速拿出洗脸盆,拣的拣,洗的洗,几道工序后,荠菜、馓子都下到了锅里。

大家围着煤油炉子,等待品尝劳动果实。当那特有的香味弥漫整个宿舍时,同学们不禁欢呼起来。一下午挖荠菜的辛劳烟消云散,口琴声、歌声、笑声连成一片。直到每人手中都端起一碗飘着油花、冒着热气的荠菜馓子汤时,大家才算安静下来。

后来从图书馆查到,常吃荠菜,对防治麻疹、皮肤角化、呼吸系统感染、软骨病、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荠菜全草均可入药,其花是止血良药,种子还可以明目去风,治疗眼病和黄疸。

如今,八位同学各奔东西已几十年,有的已当了奶奶或外婆,很难有机会再重逢了。回想起同学们共同挖荠菜的场景,就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清晰自然,恍如昨日;回想起那碗荠菜馓子汤,如同一坛陈年的老酒,醇厚清香,回味悠长;回想起那段大学生活,如同一首婉约的歌曲,萦绕心头,剪不断理还乱。老家的味道“就是老家的味道,就是老家的味道。”这是先生尝到我做的米酒时发出的感概。老家不算遥远,想回去就能回去,可童年再也回不去了,但童年时期的那些吃食,却长久地留在了唇齿之间,留在了我们的美好记忆里。“粰酒粰,粰酒粰。”在老家的大街小巷里,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叫卖声。随着“吱吱呀呀”的开门声,一些老奶奶、老爷爷带着年幼的孙子,拿着小碗来买这种食品。儿子沛沛至今记得,一有叫卖声,爷爷、奶奶就买5分钱的粰酒给他吃。甜甜的,有一股酒香的味道让他记忆犹新。

其实,当地称为粰酒的就是我们说的酒酿、江米酒、醪糟,主要用来发酵,做馒头、包子、花卷等面食,起到松软暄腾、味道甜香以及帮助消化的作用;可以做酒酿鸡蛋、酒酿汤圆,给做月子的妇女吃,能通经活血、温补脾胃,促进乳汁分泌;还可以作为一种调料,做鱼、做肉,去腥、去膻、提鲜。

酒酿可以凉吃,若在炎炎夏日吃上一小碗,那叫一个爽。热吃则在冬天,将酒酿与汤圆或鸡蛋一起煮沸,吃下去觉得浑身暖活活的,令人寒意顿消。

卖酒酿的大都是挑担叫卖,担子的一头放的是瓦盆,上面有个用高粱杆做成的盖子。另一头是只篮子,里面放着秤、酒桶之类的杂物。打开瓦盆,一股米酒的醇香味扑面而来,只见盆中四周是酒酿,中间凹陷一个圆洞,洞里溢出的是米酒汁。

按照要买的多少,卖酒酿的先称一称你的小碗,然后用一个小木铲把酒酿挖到小碗里后,再称一称,抛掉碗的重量,就是酒酿的重量了。之后,还给碗中舀上几勺米酒,这是不算钱的。

平时买酒酿的人较少,除非是家里有坐月子的妇女,到了年前年后是家家必备,或用来蒸年节馒头,或做元宵节的酒酿汤圆。因此,卖酒酿的在腊月里最活跃,最挣钱。

2011年的春节,因妈妈有病,我回到了老家。小姑子送来了几条鲫鱼,让保姆做鱼汤,她说不会做。那我就操刀上阵了。将收拾好的鲫鱼两边划几刀放上黄酒、盐稍腌一下,把火打开坐上锅,放上油,把腌好的鲫鱼拍上一点淀粉在油锅里煎至焦黄取出。用花椒、葱、姜、蒜炝锅,放上凉水,将煎好的鲫鱼和酒酿、糖放到锅里煮到白汤,调味后滴上香油,放上香菜即可出锅。保姆尝尝说:“从未喝过这样的鱼汤,很鲜,很好喝,一点腥味都没有。”

可能是老之将至,童年的事情常在脑海中闪现,酒酿的味道曾在舌尖上回旋。到超市买了几次酒酿,都觉得酒酿的米发散,不筋道,不是老家的味道。于是就买了一袋甜酒曲,自己试着学做酒酿。

把糯米蒸好,晾凉。按照说明书适当将甜酒曲倒在一个小碗里,用凉白开冲开,并均匀拌在蒸好的糯米中,压实,中间留出一个圆洞。夏天放置36个小时即可食用,冬天需要更长时间。做酒酿的容器要干净,不能有油,否则会坏。放置时间不够,或过长,酒酿的味道都受影响。

儿子看我做的酒酿说:“妈妈,这一碗在超市买,需要10多元钱呢!”我算了一下,一袋甜酒曲1.2元,可做4斤米;一斤糯米大概3元多,即做一次不到4元钱。没有糯米,平常大米也能做,一样口感好、味道好,但滋补效果不如糯米。

在物质匮乏的童年时代,人们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填饱一家人的胃,满足孩子的口福。懒豆腐、蒸面条、辣豆子、酱豆子就是其中的几种。

曾记得,大院里的各家各户经常做懒豆腐,有的地方叫小豆腐。说是懒豆腐,其实它不是豆腐,而是黄豆与白菜的混合体;说是懒豆腐,其实说的是反话,它是“勤豆腐”,需要泡豆、碾豆、择菜、洗菜、切菜、煮制、炒制。要是不勤快,懒人根本就吃不上。

开始看着大人们做,慢慢的自己就学会了。

先泡黄豆。把黄豆拣干净泡一夜后,个个豆子涨发得圆头圆脑的,才能用。

把黄豆放在一个药碾子(或用小磨)里,双手握着碾轴,用力碾压,一点一点,一次一次,黄豆变成了没有经过过滤的豆浆,有豆瓣,有豆浆。大人告诫,黄豆不要碾太碎,否则口感不好。

把白菜洗净,切成丝备用。把碾好的豆浆倒入锅中,烧开,加上白菜,放上油盐,将豆浆与白菜煮熟了,成为一体了就可以吃了。没有白菜,萝卜樱子、小青菜都可以代替。

这是一种什么味道?有豆子的浓香,有白菜的清香。在那清贫的日子里,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这既弥补了当年缺少肉食的动物蛋白营养,也具有暖胃、通便、排毒的作用。

没有吃完的懒豆腐怎么办?家乡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懒豆腐炒三遍,拿肉都不换。”第二天,大人们将剩下的懒豆腐加上猪油炒,更是醇香扑鼻,令人念念不忘。懒豆腐!一想起那味儿,浓浓的乡情便浮上心头。

没有大鱼大肉,没有山珍海味,就是这些粗茶淡饭,养大了我们这一代;就在学做这些饭菜的同时,我们懂得了父母的辛劳和不易,懂得了做人的道德与底线,懂得了靠自己拼搏赢得一切的真理。“老家有一种麻糊,很好吃。”2012年8月的一天,在济南与杨慧琴全家聚会时,其弟杨慧利回忆道。1975年底离开老家时,他只有12岁,但这种食物却铭刻在他的印象中。

一到下午三四点钟,老家总有一个小吃摊子前围满了人。这就是当地称为麻糊的一种小吃。麻糊是米粉加豆粉做的,白白的麻糊上面,撒上煮熟的黄豆、熟芹菜、熟芝麻盐,香气四溢。大人带着小孩来吃,孩子常常吃个花猫脸。家里有老人行动不便,就买回去给他们吃。

麻糊清淡、爽口,口齿留香,使飘荡在外地的游子念念不忘;麻糊不稀不稠,细腻润滑,有利于老人孩子肠胃吸收;麻糊配料讲究,黄豆烂、芹菜脆、芝麻香,经商者是牢记在心。

这种口味清淡的麻糊又称为“淡麻糊”,另一种由粉丝、豆腐皮、面筋加入桂皮、八角、胡椒、花椒等香料入味的麻糊称为咸麻糊,又叫胡辣汤或豆沫,也是老家早餐的一种。

提起冷饮,我们这代人都会想起老家百货大楼东南角的一家冷饮店。这个冷饮店门脸不大,人员不多,只有几个台子,却是夏季众多孩子最喜欢的地方。

不说进门就有电风扇吹着,透出的一股股凉气,令人感到清爽怡人,就说闻着特殊的奶香味、酸梅味,就勾起人的馋虫欲罢不能。不说这里的价格有贵有贱,就说做出的酸梅汤、绿豆汤、银耳百合汤、雪糕、冰棍等饮品,酸甜适度,冰凉可口,沁人肺腑,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在老家这家冷饮店,喝得最多的是绿豆汤。当时并不知道绿豆汤的作用与功效,只知道汤汁甘甜凉爽、绿豆绵软顺滑。从事中医药新闻工作后,才对绿豆汤的疗效略知一二。

绿豆,性凉味甘,李时珍称为“菜中佳品”。这是夏令饮食中的上品,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用于治疗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绿豆的清热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内。要想消暑,煮汤时用大火,煮沸10分钟左右即可。这时的汤,颜色碧绿,比较清澈。要想清热解毒,最好把豆子煮烂。这样的汤色泽浑浊,清热解毒作用更强。绿豆还具有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留在童年舌尖上味道,让人难以忘怀,让人久久回味,让人心存感激!重返梦升起的地方

还是那片天,还是那块地,如今的界首杨小寨已经物是人非,风光不再。2012年9月的一天,弟弟陪我重走一次青春路,回到了阔别34年的第二故乡。因为这是我插队的地方,也是梦升起的地方。

我们沿着一条水泥路开车前行,左找右找,终于来到过去的大队部前。时隔几十年,大队部已不是原有的模样。门楼不是过去的门楼,院子还是过去的院子,只是不见了过去的广播室,不见了做饭的小厨房,不见了唯一的压水井,不见了人来人往的卫生室、供销社、会议室。到处树叶零落,砖瓦散地,残垣破壁,一片狼藉。

其实,当时的大队部是政治中心,开支委会、开社员大会、开广播会司空见惯,抓阶级斗争、抓生产进度、抓卫生工作习以为常;是文化中心,组织宣传队,排练文艺节目,安排放映电影,广播宣传;是经济中心,会计室设在大院最里面,来往经济账目都在此进行;是接待中心,接待来自京城、省城以及阜阳、界首等地的领导前来视察指导卫生工作,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人员,接待来此锻炼的卫生工作干部……

曾记得,在这个大院里看电影,讲故事,谈理想,记录了懵懂的青春岁月;曾记得,在这个大院里接待亲朋好友,欢歌笑语似乎还飘荡在乡间小道上;曾记得,在大院里跟随朱朝起书记到沙地里摘西瓜,收麦子,学开拖拉机,自由自在的知青生活令人难忘;曾记得春节在此过年,书记送的水饺、自己炸的丸子、煮的红芋干特别香……

有一年收麦子的印象最为深刻。白天天气晴朗,割好的麦子都放在地里,大家回去休息。谁知,夜里要下雨,书记喊大伙抢收麦子。听到吆喝声,我们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来,急忙赶到地里。一趟一趟地将割好的麦子抱到架子车上,运到场上盖好。没多久,就下起一阵雷阵雨。夏天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雨一停,我们就回家了。

在回大队部的路上,看见一块稻田,明晃晃一片都是水。几个知青觉得浑身又是汗,又是雨,就撩起稻田的水洗个痛快,回去就钻被窝睡了。第二天再路过稻田,看见上面漂着一层大粪,只得回去又重洗了一遍。

我印象中的杨小寨,自1966年至1988年是出名的全国卫生模范村。一条条林荫大道笔直幽静,房屋整齐划一,村庄四周的沟渠清澈见底。随便走进哪户人家,堂屋一尘不染,厨房洁净卫生,院落干净利索。长年累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来这里参观学习。

20世纪70年代,农村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发展为“两管五改”,即管水、管粪、改水井、灶、畜圈、厕所和改善环境卫生。界首“两管五改”发展迅速,走在全省的前列。杨小寨作为试点大队,用小钢锥打小口井的方法解决了全村饮水问题。这种方法作为“五改”中改水的一种形式在全县推广。以后又改省柴灶、改畜圈、改厕所、改善卫生,使得杨小寨基本上达到人有厕所畜有圈,做到厕所有盖有便池,畜圈有棚;粪便日产日清,人畜粪与垃圾杂草混合堆肥或制作“5406”菌肥,既提高了肥效,又达到无害化。

1974年1月8日,《光明日报》全文刊载新华社记者、通讯员采写的《爱国卫生运动新发展——安徽省界首县开展“两管五改”的调查》,这篇调查报告介绍了界首县“两管五改”的做法和经验。

同年2月,时任卫生部副部长钱信忠来界首视察指导工作。3月,受国家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部委托,安徽省卫生厅在界首举办国家北方16省市自治区农村卫生“两管”“五改”学习班。人民卫生出版社将这次学习班上各地交流的书面材料汇编成《我国北方农村卫生“两管五改”资料汇编》,全国发行。

1974年春节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来杨小寨拍摄农村卫生“两管”、“五改”纪录片。记得拍了我们几个知青站在众多农民的前面,扛着锄头大步向前走的影像;记得导演让我拍一组画面,从打开暖瓶瓶盖、倒水、盖上瓶盖依次去做,反复去拍。因为当时没有条件看电影,这个纪录片到底拍得什么样,我至今也不知道,也未看过。

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杨小寨不再是车水马龙,而是车马稀少;不再是人来人往,而是门前罗雀。现在家家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进城看孙子。整个村子几乎没有人了,谁还打扫卫生?

得知原来的大队书记邢华山、副书记朱朝起、大队委员朱凤鸣都已作古。原大队会计朱俊芝还健在,仍住在花园村,我们赶往那里。多次打听,车子终于停靠在花园村19号门前。从远处看,院子里有一个老人,身高、胖瘦、头型还可辨出朱俊芝以往的模样,唯一不同的是标志之一的大牙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口整洁的假牙。“是周颖吗?是周颖吗?”已经73岁的朱俊芝反复说了几遍,才相信来到他眼前的人真的是我。坐在他堂屋里,我们叙起了老一辈大队干部的传奇故事,聊起了上海知青张慧君的不幸婚姻和优秀人品,提起了阜阳知青李力、孙颖等人的今昔对比,不知不觉已是中午时分。“走,吃饭去!今天我请客。”在当地最好的志广大饭店,我们落了座。同去的司机师傅很会点菜,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卤驴肉鲜香软烂,拌萝卜丝清脆爽口,大葱烤鱼风味独特,槐花炒蛋香气四溢,烧羊尾酥烂味美,羊杂汤清淡可口,清炒茼蒿油光发亮,豆杂面营养丰富。弟弟还特意拿出一瓶口子窖,烘托出“故地重游、故人重逢”的美好氛围。

酒足饭饱,送朱俊芝回家。他一路念叨着,“薅点毛豆带着,薅点毛豆带着。”我说北京什么都有,便婉言谢绝了。

在他门前仔细看,院外的木棉树花开正旺,院内的柿子压弯了枝头,不大的四合院白墙青瓦,收拾得干净整洁。堂屋门上“四化繁荣人间乐,八方安定岁月丰”的对联,仍出自朱俊芝的手笔。

想当初,他是响当当的风云人物,也是一方的大秀才。两位书记不识字,是他走南闯北签合同,发公文,写材料;是他钻到会计室加班到深夜,报费用,记账目,做报表;是他逢年过节给人写春联,贴对子,送东西。

1979年至1987年,他接任大队书记8年,为当地百姓的具体事情跑断了腿,操碎了心。如今,他也是年迈之人,一脸沧桑。当初,“大牙”的名气高于“朱俊芝”这个大号,如今他凸显的大牙掉了,小一辈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外号了。他原来醒目的大眼有些浑浊,但说话依然还是过去的腔调。“喂,你是周颖吗?我是周艳玲,现在上海。”我正在北京家里写这篇文章时,突然接到从上海打来的长途电话。原来我离开杨小寨时,曾留下了手机号码,让人转告周艳玲。

电话得知,她曾在北京找过我,但不知我的具体地址,始终没有找到。我一听,鼻子一阵阵发酸。

过去在杨小寨,周艳玲是大队卫生员,负责中药调剂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大队部西北角三间屋是卫生室。西边是药房,如同一面墙的药柜子占据房间的主要位置,一排排药斗子装满了各种中药饮片。中间是医生诊室,接待患者。那时的赤脚医生就是靠一根针,一把草,维护着当地百姓的健康。东边是卧室,我和周艳玲同住。夏天一人一张床,冬天为取暖,两人同睡一张床,同一个被窝。

记得一个夏夜,天气很热,我和周艳玲以及来杨小寨短期锻炼的阜阳专署医院妇产科主任王阿姨一起在外乘凉。聊着聊着,王阿姨讲起了生命故事。“胎儿孕育初期像蝌蚪一样,并随着月份增大慢慢成为人形。这种工作很有趣,很有成就感。”阿姨一脸喜悦,边说边比划着。当时没有一点医学知识的我如听天书,惊奇地睁大了眼睛。这可能就是我妇产知识的最早启蒙。

记得一次我搞路线教育回来,同组知青都不在,周艳玲拉我到她家去吃午饭。她捉了一只鸡,手脚麻利地很快收拾好,加上葱姜盐在锅里干炒直到炒熟。不大工夫,满屋飘香,吃到嘴里,肉烂骨酥。那时的鸡是散养的,吃活食,肉紧致,味鲜美。

记得高考期间我回城复习功课,周艳玲来城里接受妇产知识培训,我还专门到县妇幼保健站去看她。那时,她也给我灌输了一些妇科常识,并介绍一些预防治疗痛经方面的中医方法。如喝姜糖水,按摩合谷穴等等。同时得知她已结婚,生活很幸福。从此,我们再没有见面。“你来北京时,与我联系啊!”我嘱咐道。“好的,我一定再去找你。”她回答。

电话断了,可纷乱的思绪一直没断。她找我时,没有找到;我找她时,她不在家。阴差阳错,彼此没有见面。但有这份心,这份情,这份牵挂,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某一天相见的。二、为你而歌

采访是工作,也是学习。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专家学者,不论是乡村中医和社区医生,还是患者与患者家属。他们各有各的职责和任务,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和行为,但值得学习的是他们执着中医的举动和无私奉献精神。背着粮食看病

第一次见到山西省永和县中医院院长王学诗,和蔼可亲、慈祥善良的面容就深深印在了脑海里。被称为“百姓院长”的他,坚持“心为农民想,门为农民开,院为农民办”,凭借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与优势,采取多项便民措施,想方设法使老百姓少花钱既看好病,又看得起病。多年来,王学诗先后荣获“白求恩奖章”、“健康卫士”、“赵雪芳式的白衣战士标兵”、“特级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在永和县中医院,背着粮食也能看病。”农民的话道出了当地的贫困和对医院的信任。

位于吕梁山南麓的永和县,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年财政收入仅1000万元,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经济欠发达,农村普遍缺医少药,农民常为“看病难、看病贵”发愁,小病扛着、大病拖着司空见惯。出身于山西襄汾县农家的王学诗,深知他们的疾苦,1966年中医学校毕业后,就主动要求到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工作,一干就是40多年。

至今担任院长的他一直认为,办好“百姓医院”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能治病,治好病,二是少花钱,不花钱。40多年来,王学诗率先垂范,虚心向老中医、名医学习,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和积累经验,已成为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名医;他潜心研究每味药材的药性,四处收集单验方,并编著《单方验方治病手册》,无偿供全院医务人员使用。

一位70岁的老汉患慢性阑尾炎,背着粮食找到王学诗看病,王学诗检查诊脉后,给他开了4味药,鬼针草、蒲公英、红枣、红糖煎服,并告诉老汉说:“这几样药自己可以采,可以配。”

老汉很感激,拿着药方走了。半个月后,老汉高兴地拎着两个南瓜表示感谢,逢人便说,“王院长技术真好,一分钱没花就能治好病。”“宁可等上三天半,也要请王大夫看一看。”王学诗在患者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

永和县漫山遍野都是中草药。王学诗就地取材,运用一根针、一把草为群众看病,在当地很有名气。他研制的“急肝灵方”治疗小儿急性黄疸性肝炎,效果明显;他利用在实践中加以改革和验证的中草药方剂,根治了许多疑难杂症。

少年患者李二小患病毒性心肌炎,在别的医院住院半月不见好转,找到王学诗时,二小气喘吁吁,口唇乌紫,病情危急。经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后,他拟出“珍珠麦芽定悸汤”,患者喝7服后,花费不到50元便恢复了正常。他还用肉桂、槟榔、丁香3味中药研面敷一孩子脐中,治好了小儿疳积。本草书稿赠全国

有这样一个人,他一辈子研究、翻译、注释中华本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90多岁去世。我在采访文章《苦乐人生探本草》中这样写道:“一个人在短期内耐得住寂寞、忍受清贫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甘愿寂寞、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我国著名本草文献学家、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教授尚志钧就是这样的人。”

他沉潜专注,孜孜不倦,以求知问学为人生目标,以读书写作为至上快乐。在90多年的人生道路上,钩沉辑复了久已失传或残缺不全的数十种中医药典籍,出版著作20多部,待出版6部,发表268篇论文。其中唐朝《新修本草》的辑复,使1300年前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复见原貌,奠定了我国本草史研究的基础,为我国本草文献研究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坚守的同时,尚志钧胸襟宽广、淡泊名利,视学术为天下公器,常将自己辛勤搜集得来的珍贵资料慷慨提供给别人。

从1981至1985年间,皖南医学院科研处曾将尚志钧的一部分本草油印书稿,寄给国内一些人进行交流和征求意见,一些行为不轨之人乘机抄袭并出版,致使学院停止外寄。

随着激光照排的诞生,在弋矶山医院的协助下,尚志钧的19本书籍陆续出版,但倾注尚志钧心血的油印本还有600多本。这些书不管从史藏价值上,还是从文物价值上,都有一定的收藏意义。他认为,在研究本草文献中,弋矶山医院给予了极大支持,但这项研究不能直接为医院产生经济效益,他感到不安。于是,在2003年,尚志钧给弋矶山医院打了一份请示报告,决定将这批油印本交给医院,由医院分批赠寄给全国各大图书馆或图书资料室保存。其实在赠寄之前,日本东京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总会研究所已收藏了该版本。后来担任皖南医学院院长的宋建国在这家研究所曾看到尚志钧油印本,并听到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推崇和赞扬。

医院采纳了尚志钧的建议,一批批的书寄到全国100多家图书馆或图书资料室收藏。对这样既扩大医院的影响,又保存了本草文献的做法,尚志钧感到很欣慰。板凳现象

在全国很多县级中医院要么中医特色优势淡化,要么生存艰难的背景下,云南宾川县中医院靠名中医效应,不仅引来十里八乡患者每日坐着板凳排队看中医,还带动了医院的发展。

年仅35岁的院长何云长凭借高超医术,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吸引该县以及周边县市的患者。这种天天如此壮观的场面,以致成为这种“板凳现象”而远近闻名。

2009年的一天上午8点,我来到了宾川县中医院何云长的诊室,候诊的患者已经“长龙”蜿蜒。从屋内到屋外,从候诊大厅到医院大门外,虽人人相接,但秩序井然。既有拄着拐杖的老人,也有正值花季的少女;既有年轻力壮的中年人,也有拉着孩子的妇女。专门用于候诊的长凳被磨得油光可鉴,数了数,有六七条,每个板凳上可坐五六个人。“板凳现象”成了宾川县的一道风景。

一位60岁左右的老年人说,天一亮就来排队了。老人说:“我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来看感冒的。何院长的药特别灵验,一两剂就能解决问题。来看病就是人多,每次都得起大早来排队。”他误认为记者是病人,就指着后面说,快去排队,晚了,就看不上了。

另一位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年轻母亲说,今天不是大集,人还不算多,要是赶上大集,排队要排到医院外很长一段距离。不光当地人来看,外县、外省的患者都慕名而来。

走到队尾,一位拄着拐杖的中年汉子刚刚坐车来到,累得一头的汗。他说自己住得很远,腿脚不好,手臂也有问题,听说何院长看病很神,药费也不贵,想找他看看。在此挂职的副县长倪昆说,何院长的医术高,县里很多领导也来中医院看病。

我随手在中药房抽了几张药方,看到一张两剂的治疗感冒药方,标着10.3元;另一张5剂治疗高血压病的药方,平均每剂也只有8块多钱。即使副主任医师,挂号费也只收0.4元,诊察费收2元。“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加上优质服务,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患者。

宾川百姓为什么这样信中医、看中医?何云长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发生了霍乱。一时间,传染速度很快,死人无数,百姓是人心惶惶。当地有一位叫李子宽的名中医,采集中草药熬成大锅汤,分送给乡亲和患者。在他的指导下,人们逐渐摆脱了瘟疫,无数患者也转危为安。后来经过几代中医的不断努力,当地百姓逐渐形成了看中医、服中药的传统习惯。

何云长,憨厚朴实,说话慢声慢语。看不出,就是在这位年轻人的带领下,中医院2008年门诊量为18.6万人次,出院病人是2300人次,年收入达到1170万元,其中中医药收入占69%,每天平均发售1400剂中药。2009年1月到3月,门诊量为4.6万人次,住院812人次,收入420万元,比2008年同期分别增加13%、48%、65%。中医院只有73位职工,去年人均创收18万元。这在全省县级中医院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县级中医院也为数不多。

成绩是如何得来的?何云长说,是靠中医特色优势硬拼出来的。可不是,在工作中,何云长率先垂范,打中医特色牌,有时一天能看百余人。从医12年,他共接诊53万人次,相当于把宾川县所有人看了一遍还要多。有一次,何云长因为连续几天在外出差,患者累积竟达到350人之多。

何云长自1996年云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宾川县中医院担任大夫、内科主任、业务副院长、院长。不论干什么工作,他都以“为医必仁、学医必精”为宗旨,把精湛的医术作为向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他学经典,多临床,狠练基本功,并结合诊疗经验,发表了温病、脾胃、小儿等一系列中医论文。同时,狠抓医护质量,医院连续5年在全州县市级中医医护质量检查中,均获前两名。宾川县卫生局人事科科长说,何云长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立足于基层,很受患者拥戴。他当院长,获得了县里组织的64位推荐人的全票。

在何云长的感召下,其他医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加上医院倡导自学,组织函授和专题学习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举措,一批业务骨干脱颖而出。除了何云长,每天门诊人数达到100人次以上的还有两位。

为保障中医院姓”中”,医院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抓医德医风、抓医疗质量、抓人才培养,等等。该院始终坚持发挥名医效应,创造医院品牌,赢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满足百姓的需求,是我们中医人的责任。”何云长说。他表示,要继续发挥名医效应,坚持特色优势,奋发有为,用心血和汗水让中医药之光更加耀眼夺目。

中医在宾川是一大亮点,“板凳现象”反映出中医特色优势在该县开花结果。在“板凳现象”的背后,是名医效应。一个名医就是一面旗帜,不仅带活了一个科室,还激活了一所县级中医院的生存发展。宾川县中医院的经验不仅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百姓的需求有现实意义,也给当前中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以启示。造福一方护农民

不到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卫生室看看,真不知此处有一位年轻能干、群众称道的乡村医生。这里空气新鲜,环境幽雅,小院里种满了紫苏、白苏等中药材;这里药房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品种齐全,质量上乘;这里能够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对治疗脑血管病有一技之长。他就是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卫生室医生王金海。

朴实忠厚的王金海谈起自己的从医之路,十分感慨。他告诉我,农民看病不容易,建立一个规范的村卫生室,就是解决乡亲们看病难的问题。1989年,王金海初中毕业后一直跟师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他带进了乡村医生的行列。3年后,他又到房山中医院学习,掌握了中风早期“安宫制剂”和通腑泻热法的应用以及脾胃病各型的辨证施治。从北京市卫生职工电教中专学校毕业后,他开始了乡医工作,并取得了行医资格。

创建村卫生室资金不够,王金海东挪西借,加上自己的积蓄开始建设。他坚持能省的钱一定要省,该花的一定要花的原则,自己动手改造环境,粉刷墙壁,整理房间,对于该添置的一些医疗器械和药品,都不惜重金买质量好的,并按照上级要求将“药房、诊室、注射室”隔开。几年后,建起了占地2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和100多平方米的中医脑血管康复室,为张坊村及周边地区的农民看病提供了便利。

有了村卫生室后,王金海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以解决医疗中的实际问题。他拜北京宣武医院中医科主任胡杰教授为师,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并定期请胡老到村卫生室坐诊,自己抄方侍诊,悉心求教。几年来,胡老心传口授、鼎力相助,再加上他坚持自学,临床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在当地已小有名气。那墙上挂的“造福百姓一方”的锦旗,就是乡亲们对王金海的最高褒奖。

在村卫生室看到,一上午,他接待了30多位患者,同时,他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预约看病的,要求出诊的,联系按摩的,他一一答复,妥善安排。稍有空闲,马上到留观室为患者扎针灸,到康复室指导患者如何锻炼,真忙得不可开交。

下午跟随王金海去河北涞水县宋各庄乡郭各庄村一患者家回访。62岁的患者王凤琴面色红润,笑容可掬,指着满院的蔬菜说,这都是自己和老伴种的。王金海给她查血压,看舌苔,诊脉后,告诉她一切正常,并嘱咐她少吃太咸的食物,多与别人交流,注意生活起居和保健。

问及3年前得病的情况时,王凤琴说,多亏了小王大夫及时抢救和精心治疗,才保住了自己的这条命。那时,王凤琴突发脑出血,一下子晕了过去,她老伴急忙打电话求救。王金海立即驾车赶来,看见患者昏迷不醒,两便失禁,瞳孔一侧放大,便嘱咐家人不要搬动患者,马上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抢救。一个星期后,患者转危为安,随后到村卫生室进一步接受治疗。王金海用脱水疗法进行辨证施治,以清热凉血、开窍通络。一个月后,患者自己就能行走了。王凤琴夫妇夸王金海态度和气,照顾周到,收费合理,疗效显著。临走,还亲自摘一些新鲜蔬菜给王金海带上,并送到大门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