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剧述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21:25:27

点击下载

作者:许红英 刘效炎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辽剧述论

辽剧述论试读:

序言

辽宁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许红英

辽宁是个艺术品种多样、舞台艺术成就卓著的文化大省,其中话剧、芭蕾、歌剧、京剧、杂技等大剧种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相比而言,辽宁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建设相对薄弱,落后于全国多数省份。目前,我省有一定特色和发展历史的特有剧种,以辽剧的成熟度、影响力最高,发展后劲最强。辽剧原名辽南戏,是在辽南、辽西皮影戏曲调音乐、表演程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民间戏曲艺术精华而创立的新兴地方剧种,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002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辽南戏更名为辽剧。

多年来,辽宁文化管理部门和辽剧艺术工作者,为辽剧的发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辽剧的前进之路虽然坎坷,但风雨兼程,一路向好。辽剧为板腔体,行当齐全,唱腔丰富,曲调优美,人物性格鲜明,表现力强,在辽南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方言相融合,增加了新的音乐元素,表现出更加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程式,出现了一批代表性艺术家,创作出众多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剧目,曾被誉为“辽宁第一剧”。一个剧种的发展,只顾埋头走路是不够的,还要有意识地记录下自己的实践脚步,有相应的基础性研究来提供理论支撑,使其在驻足回望时,能看清自我并调整前进的步伐。目前,与其他戏曲剧种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相比,辽剧研究还处在开荒阶段,此前还没有见规模的文字记载。《辽剧述论》对记录辽剧历史,研究辽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辽剧发展的珍贵历史记录。《辽剧述论》是辽宁省文化厅老领导刘效炎同志退休之后,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撰写、收集、编辑而成。他一方面从大文化发展的视野出发,自己撰写辽剧研究文章,一方面四处查阅资料,咨询了无数的相关知情人士,将散逸在历史深处的辽剧研究、评论文章和媒体报道收集到一起,然后反复地勘误比对,研究确认,务求准确,并将整理出来的资料逐字逐句敲到电脑上。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涓涓细流终于汇集成书,体现了一位老文化工作者对辽剧的深厚感情,对辽宁文化事业的令人钦佩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辽剧研究的空白,是辽剧发展多年积淀下来的重要成果。特别是刘效炎同志搜集整理的附录部分——《辽剧产生、发展的历史记事》和《辽剧系列演出记录》,是辽剧多年艺术实践的全景历史记录,字字句句针脚密集,难能可贵。本书整理出版之际,编者又将近几年辽剧发展的重要事件和重要文章补录进去,一并刊印,以使剧种的发展脉络和时间接续更加清晰。

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建设,是一个地区大文化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文化能否均衡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当前,在全国各地文化投入日益加大,文化建设蒸蒸日上的大趋势下,确立辽宁独有地方戏曲在我省整体文化格局中处于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改善其生存状况,促进其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在当今的文化生态中,一个剧种要发展,必须要有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与扶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辽宁省政府也随后下发了《关于振兴辽宁地方戏曲的实施意见》,为辽剧振兴明确了目标,提出了任务和保障措施。辽宁省文化厅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正在对辽剧发展想办法,促振兴。将给予辽剧应有的文化地位,将剧种的发展纳入辽宁文化发展的整体格局,形成必要的发展战略。在不断的创作演出过程中,强化并逐步确认其鲜明的艺术个性,推出代表性剧目。加强剧团建设,尽快培养后续人才,推出代表性人才。同时扩大辽剧的演出场次,增加其知名度,使其逐步发展壮大。《辽剧述论》的出版,就是我们振兴辽剧的举措之一。2017年6月1963年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创作演出《逼嫁杀店》,此页为2010年盖州市辽剧团复排演出剧照1963年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创作演出《逼嫁杀店》,此页为2010年盖州市辽剧团复排演出剧照1977年复县评剧团唐宝善、田娜等演出辽南影调戏《俩亲家》1979年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演出《青天鉴》1980年盖县辽南戏剧团演出《柜中缘》1981年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演出《挑女婿》1983年复县评剧团演出辽南影调戏《加林与巧珍》1983年邢彦秀与牛正茂主演辽南戏《加林与巧珍》1984年盖县辽南戏剧团演出《杨柳新》1985年复县评剧团演出辽南影调戏《少女泪》1992年盖州市辽南戏剧团演出《半庙沟》1998年瓦房店市辽南戏剧团演出《姜云胜》2010年盖州市辽剧团演出《望儿山》2001年瓦房店市辽南戏剧团演出《月在别时圆》2003年瓦房店市辽剧团演出《祖传秘方》2005年瓦房店市辽剧团演出《谢大妈送礼》2006年瓦房店市辽剧团演出《又是樱桃红了时》2010年4月,庄河市艺术团演出辽剧《蓝莓花开》2010年盖州市辽剧团演出《回家》2014年瓦房店市辽剧团演出《圆谎》姜永礼邢彦秀金佳蕊梁玉富那涛马传亮牛正茂刘永峥王晓敏张吉波王丽丽朱晓霞王信威喻霞肖长生王洪喜唐宝善(右)和田娜(左)张嘉本刘玉奇那跃文(右)温桂芬梁志异

上篇SHANGPIAN

百花园中一新枝

李默然

辽剧原称辽南戏,是在流行于辽宁省辽南地区的“影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和黑龙江省的龙江剧、吉林省的吉剧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兴起的。但辽南戏却因众多原因中间停顿了下来,原属省直的辽南戏剧团解体,人员流散。人们慢慢地从记忆中忘却了东北的辽宁也曾有过新剧种。反思之,不能不说是决策上的失误。

现在,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具体领导下,在瓦房店市和盖州市现存的两个剧团的基础上,要重新振兴发展辽剧,这是个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有同志提出:“在中国这个戏剧大国中,辽剧将占个什么位置?”

我想,辽剧的定位还是很明确的,即扎根在辽南地区广大群众中,为辽南地区广大观众服好务。当然,随着辽剧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有了好戏,出了人才,能够像龙江剧、吉剧一样走向全国,亦非遥远的事情。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欲使辽剧健康发展,我有以下拙见,供业内参考:

首先,致力于辽剧建设的朋友们,要十分敬业,要团结(特别是负责领导工作的同志),只有队伍团结了,心往一处用了,黄土才能变成金。

其次,要深入开掘,在原有影调的基础上,丰富、发展其优点,弥补其艺术上单薄等不足,创作出深刻、厚实的剧本。

再次,要下大力气培育主要创作力量。而在表演艺术上,演员更应多吸取各剧种之优长,创造适合辽剧表演的艺术形式,就是说,要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观众喜爱的、德艺双馨的演员。

最后,要吸取教训,不要操之过急,培植一个被观众认同的新剧种,要有耐心,要有韧劲儿,要不怕失败。奢望一蹴而就,名扬天下,是不现实的。

在戏曲艺术的百花园中,辽剧是一朵新花。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辽剧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下,它一定会愈开愈鲜艳,愈绚丽。(原载2002年3月2日《中国文化报》第3版)

辽南戏为什么改名“辽剧”

刘效炎

辽南戏是辽宁省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它起源于辽南地区的皮影戏,20世纪50年代中期,辽南地区的皮影艺术工作者,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戏曲剧种。它以真人代替影人,用舞台代替影窗,用真嗓代替假嗓,逐步发展衍变而来。辽南戏唱腔优美、委婉动听、风格奇特、行当齐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由辽南皮影向辽南戏演变的过程中,盖州皮影艺人演出的辽南戏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世纪60年代初,在省委、省政府关怀下,正式命名并成立了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然而,辽南戏的发展道路坎坎坷坷,一波三折。“文革”期间,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被迫砍掉。“文革”后,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曾恢复,80年代中期,在剧团调整中又被撤销。

辽南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为什么要改名“辽剧”呢?

一、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虽然两度被撤销,但辽南戏这个剧种却显示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辽宁现有两个辽南戏剧团,一是营口盖州市辽南戏剧团,一是大连瓦房店市辽南戏剧团。盖州市辽南戏剧团演出的现代戏《半庙沟》,古装戏《龙凤镜》《望儿山》均在省艺术节中获剧目奖。《半庙沟》曾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的演出。瓦房店市辽南戏剧团20世纪80年代初创作演出的辽南戏《加林与巧珍》曾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创作了大型现代戏《姜云胜》《潮满月圆》和一些综合性节目,都参加了辽宁省和大连市的重要艺术活动。其中《姜云胜》一剧1998年还应邀进京演出,同年该剧荣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该团去年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戏《月在别时圆》获辽宁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受到观众好评。这样的好形势,是辽南戏改名“辽剧”的有利条件。

二、我国是一个戏曲大国,全国共有戏曲300余种,每个省、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戏曲艺术,如河南有豫剧,河北有梆子,山东有吕剧,山西有晋剧,广东有粤剧,福建有闽剧,浙江有越剧,等等。就拿东三省来说,黑龙江的龙江剧、吉林的吉剧,在全国已成为“品牌”,它们的拳头产品龙江剧《荒唐宝玉》、吉剧《燕青卖线》等不仅红遍东北,而且享誉国内。辽南戏则因种种原因未能形成广泛持久的全国性艺术影响,这与辽宁戏剧大省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与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也是不相称的。

三、近几年来辽宁省文化厅非常重视辽南戏的发展,1999年专门成立了“辽南戏艺术指导委员会”,并派出专家多次讨论剧本,指导辽南戏的戏剧创作。经过努力,辽南戏艺术在原有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在辽宁省第五届艺术节期间,盖州市辽南戏剧团演出的《望儿山》,在节目单上已经改称辽剧。我省新闻媒体及时予以了报道。许多辽南戏工作者觉得辽南戏改称辽剧的时机已经成熟。过去的四五十年内,辽宁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吉林、黑龙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剧种名称。辽南戏所指地域过于狭小,无论观众还是戏曲工作者,都受到很大局限。辽西民间也有影调戏,与辽南戏曲调接近,改称辽剧以后,许多弊端便可以克服了。辽剧自然也应包括它们。

辽宁省文化厅顺应艺术事业的发展与变化,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决定将辽南戏改名为辽剧。辽南戏改名辽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民间戏曲艺术,把区别于评剧,也区别于吉剧、龙江剧的辽宁地方剧种的发展推向一个新水平、新阶段;同时也为了使全省人民都来关心和支持这一剧种,而不仅仅局限于辽南地区的观众;还为了凝聚更多民间戏曲工作者的力量,把辽西、辽北的辽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共同为发展辽宁地方剧种贡献力量。剧种改名是剧种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也是它逐渐成熟的标志。许多剧种,如京剧、评剧等,都有这样的过程。辽剧是新兴剧种,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变化或更新是合乎规律的。当然,对观众来说必然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是能够接受的。

这次辽剧(辽南戏)新剧目展演,是辽宁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活动,它必将载入辽宁戏曲艺术发展的史册,从此辽剧发展将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辽剧艺术在新的世纪里必将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原载2002年3月2日《中国文化报》)

辽南戏的起源及五十年的繁荣发展

张庆春

辽南戏,主要起源于盖县(今盖州市)。它是在盖州皮影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文化艺术欣赏水平,在推陈出新戏剧改革的基本思想指引下,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发展而成的崭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发展历史至今已近50个年头。

盖州皮影是一种别具风格的民间艺术形式。它的起源,目前尚查无史料,据艺人世代相传,盖州皮影是在明朝时开始出现,大约有300年的历史。初期是艺人们根据民间固定的故事情节口传下来的“流口”影戏,这种影戏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有的操弦,有的耍影,有的运用打击乐,这几个人都可以兼唱。多至四五个人,少至一人即可演出。唱腔简单,伴奏单调,影人雕刻及操作技巧粗糙、简易。但在当时文化艺术比较落后的一些偏远山区,这种皮影还是很受群众欢迎的。

盖州皮影是辽南皮影中的地区影,主要流行于熊岳、盖县、万福一带。清末民初(距今近百年),流行于河北的滦州皮影(亦称乐亭皮影)传入辽宁南部以后,使辽南皮影发生了变化,部分地区的皮影吸收了滦州影的一些唱腔曲调及演唱方法。由原来口授传唱的流口影改为用影卷“翻书”演唱的形式,被称为辽南“北派”影,盖平地区的皮影,在“北派”影中极具代表性,故“北派”影又被称为“盖州皮影”,它的唱腔曲调、表演技巧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辽南“盖州皮影”的演出形式,是在高台上支起一幅宽3尺,长7尺左右的白布,作为影窗,艺人在窗后借灯光操纵一种用驴皮刻制的影人于影窗之上,演唱者在幕后唱、道白、演奏,影人在幕上表演,是一种真假人合一的表演艺术。为保证演出效果,一台影由原来人员可多可少,逐步增至6到8人方可演出。其中分“拉”“打”“贴”“拿”四大项。“拉”,即主弦演奏者,起伴奏作用;“打”,即为司鼓,起指挥唱、念、做、打的作用;“贴”,即为下影,是为辅助拿影者操纵影人表演的;“拿”,即为上影,是影人的主要操纵者兼“排影”及演出前剧本所需各种人物、场面的安排。

辽南“盖州皮影”,分布于我国辽宁南部地区的广大农村与城镇之中,深受群众喜爱。每逢年节或农闲挂锄期间,耍影艺人便结伙成班巡回演出。在旧社会,由于受封建迷信和封建道德的束缚,辽南盖州影往往是以祭祖、请神、求雨或为有钱人家许愿的名义而演出。日伪统治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压迫与摧残下,辽南盖州影不但未得到发展反而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被认为是低俗不雅的东西,几度遭到禁演,大部分皮影艺人被迫弃艺务农流落他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及“推陈出新”戏曲改革的基本思想指引下,党和政府对辽南影的艺人及班社进行了多次整顿,并在各地相继建立了皮影社、队,使旧日的皮影艺人班成为职业与半职业的演出团体,活动于各县与农村之中。此后,在原盖县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民间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在盖州皮影的基础上,逐步衍变发展形成了地方戏曲剧种,吸收了盖州皮影曲调,用真人扮演上台演出,先后排演了不少中小型剧目。从而使这一新的舞台艺术具有了雏形。

经过不断培养和努力,在盖平县(今盖州市)文化馆的组织下,1956年盖平县的影调戏剧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辽宁省第一届农民业余艺术会演的演出。这种称为影剧的地方戏曲,引起了辽宁省委主要领导和省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并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1957年又参加了辽阳专署群众艺术会演,1959年又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献礼节目演出大会的演出,使影剧的影响得以扩大。1958年底,盖平县成立了以影剧为主的业余文工团。当时建团34人,曾排了大型影剧《杨运》,该剧演遍盖平县及营口市,轰动了全市城乡。不久,业余文工团转定为专业“影调戏剧团”,将“影剧”改称为“影调戏”,步入了专业轨道。专业剧团建立以后,在本地扩大招收演奏人员,明确了走京剧戏曲路子,坚持本剧种在表演上与其他剧种相区别的独特的风格,注意借鉴部分“影人”的平面动作,使其与戏曲表演程式相结合,创造本剧种的表演身段。1960年5月,辽宁省文化厅将盖平县影调戏剧团全体演职员调到沈阳空军第二招待所进行短期基本功训练。以后,辽宁省文化厅相继派几名老师来团加强业务基本功训练,使来自业余队伍的演员,在基础功底和艺术表演力方面均得到提高。1960年7月,影调戏又易名为盖平戏,影调戏剧团改名为盖平戏剧团。在此期间,辽宁省文化厅又一次派人协助并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以后除坚持为城乡演出外,先后创作排演了几出大戏和若干小戏。这一时期,剧种的生、旦、净、末、丑为主的行当体制已经确立。1962年辽宁省文化厅决定该团为省团,由盖平县代管,不久,调入沈阳市。后来更名为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由此,影戏、影剧、影调戏、盖平戏便逐步被辽南戏这一名称所代替。

回顾辽南戏的历史发展行程,曾有过辉煌,也出现不少艺术精品。在全省、全国演出中也产生过较大影响和轰动的效应。辽南戏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艺苑中的一朵色彩艳丽的奇葩,是我省优秀的地方戏曲剧种,可以说是辽宁民间文学、音乐、身段动作表演的宝库。它不只是在辽宁一带,在全国也有不少人了解它,喜欢它。

第一,表演独特。辽南戏的角色行当,是在盖州皮影基础上,借鉴其他戏曲表演艺术逐步发展而形成的。是以盖州皮影幕后配唱的行当体制为基础,将配唱改为直接演唱的登场角色,用真人代替影人。辽南戏的特有身段,是皮影中的影人动作与戏曲表演程式的结合,展现在舞台上的样式很多,身段具备了特有的程式规范。

第二,音乐唱腔独具特色。辽南戏的唱腔音乐,是在盖州皮影唱腔曲调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而成的。它重点继承了盖州皮影中长于叙事抒情的“平唱”曲调,其中主要是“十字锦”“七字赋”与“三顶七”“五字锦”。此外还选取了少许“硬唱”和部分曲牌的唱腔,在剧种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二龙松”和“平调反唱”两种唱腔。由此,辽南戏便以“平唱”和“二龙松”为两大主要唱腔,进一步丰富了辽南戏原有唱腔,吐字发音多用鼻音与膛音,特别注意归韵收声。在唱腔收束时,将声音逼入鼻腔一部分,以保存其母体的唱腔韵味。

辽南戏的伴奏是在“盖州皮影”拉打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戏曲伴奏形式,以文场与武场构成较完整的乐队。

文场为四胡,武场为单皮鼓及檀板。四胡又名四弦,在弦上,除需要使用下把位的代替音外,一般多用开放弦。

伴奏音乐主要为剧种声乐(唱腔)伴奏,注重跟腔随调、托低保高,讲究垫挂(过门)、加花、带字(音)送腔等。同时配合表演舞蹈,表演感情演奏曲牌或音乐突出“伴”字。

锣鼓谱。辽南戏的母体,向无系统的锣鼓经点,从京、评剧打击乐中借鉴的同时,继承了盖州皮影中的锣鼓经点。

乐队是由拉弦乐、管乐、拨弦乐三个声部与新型的打击乐组成的民族戏曲管弦乐队。在乐队的配置中,做了发展创新,增添了板胡、高音四胡、扩音四胡、笛呐、大提琴等,突出了伴奏音乐的个性和新意。

第三,舞美富有特点。该剧种走上专业后,舞台美术开始以综合艺术中的一个因素被纳入了二度创作。在该剧种的全面风格探索中,舞台美术这一环节从影窗艺术里借鉴,继承了一些基本因素(如:假台口的花纹样式,线条形态、雕镂技法等),使舞台美术产生了一些自身的特点。在创作和改编剧目中,舞台美术以揭示剧本、创造意境、表现主题、塑造人物的一种艺术因素和手段,被纳入了二度创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辽南戏新编剧目的舞台设计,是在其传统剧目舞台陈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逐步向前发展的,实践中较为注重发挥和保持母体的特点。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在该剧种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在有的行当,如老生、小生的唱腔、表演身段、舞台美术等,尚未形成系统规范。这些方面,有待今后深入研究与探索。

总之,20世纪50年代以来,辽南戏剧团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在保持影调戏艺术母体的基础上运用全新的艺术观念,在借鉴其他姊妹艺术长处的同时,在表演、音乐唱腔及舞美设计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实践是比较成功的。

但由于辽南戏走过一段闭门提高,脱离辽南地域之路,加之十年动乱,这枝即将盛开的花朵受到了摧残而凋零,致使演员队伍老化,后继乏人。辽南戏自1966年至70年代初曾一度衰落,无人问津。

1972年在省、市有关专家的关心爱护及同行的热情参与下,辽南戏之花又以崭新的姿容出现,盖县、芦屯等地业余文艺宣传队又开始排演辽南戏,营口市京剧团先后两次移植排演了大型现代辽南戏《杜鹃山》和《龙江颂》等,颇受人民群众的欢迎。1978年以后,随着省辽南戏剧团的恢复,营口盖县辽南戏剧团也得以恢复。这一期间,辽南戏专业和业余团体共编创了40余出大、中、小型剧目。演出不仅深受群众喜爱,而且在省市历次调演中均获得较好成绩。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辽南这块沃土上,逐渐蔓延开来。

1992年,为巩固发展辽南戏,辽宁省文化厅决定在营口戏曲学校设辽南戏专业,招收60名学员,解决后继乏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辽宁省文化厅每年拨款10万元,并组织全省辽南戏专家给学生上专业课。专业班的优秀学员排练演出的《梁山除霸》《龙凤镜》《三战张月娥》(即《逼嫁杀店》)等戏,参加辽宁省第三届艺术节获得特别奖,并参加省优秀剧目晋京展演,获得一致好评,受到文化部领导的亲切接见。在全国戏剧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辽南戏的艺术特色,建议辽宁省将此剧种作为辽宁地方戏特殊剧种,就像黑龙江省有龙江剧,吉林省有吉剧那样,引起重视,重点培养,在全国独树一帜。该学员班的学生毕业后,成为盖州市辽南戏剧团的中坚力量。

回溯辽南戏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深深感到,除了辽南团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多方面的保证因素。一是原辽宁省委主要领导人、省文化厅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真正做到扶植和帮助;二是有一支高、精、尖的演职员队伍,他们热衷于辽南戏艺术事业,以奉献为己任,具有创造进取的精神状态;三是有一支热爱戏剧,甘于清贫的创作队伍,他们潜心创作,勇于创新探索,好剧本不断,才使该剧种不断地繁荣和发展。

近些年来,整个艺术表演团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使这一地方戏曲剧种,处于不利地位。为了深化改革,适应新形势要求,弘扬民族艺术,我们搞好对辽南戏的研究,使辽南戏这一新的艺术品种,以全新的艺术姿容,再现青春活力,使其在讴歌改革开放和时代精神及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辽南戏的发展演变中看,辽南戏虽在艺术上取得一定成就,但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与全国其他地方戏曲相比,在艺术上还有差距。

我们坚信,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在辽宁省文化厅的重点扶植下,在文艺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辽南戏这个深受辽南群众欢迎的新剧种,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辽宁及全国人民面前。(原载1999年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辽宁舞台艺术五十年》)

谈振兴发展辽宁地方戏曲的几个关键问题

王信威

历史与现状

辽南戏是我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新剧种,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它最早起源于辽南地区的盖县(今盖州市),曾一度称“影调戏”“盖平戏”“辽宁地方戏”,1961年正式定名为辽南戏,并在省会沈阳建立了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负责剧种的发展工作。经多年的艺术实践,辽南戏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产生了一批代表性剧目。如《宫门断鞭》(净)、《当箱子》(丑、花旦)、《逼嫁杀店》(青衣)、《龙凤镜》(小生、闺门旦、老旦),现代戏《跃进之家》《花为谁开》《大年三十》《登高望远》等。1963年辽宁省青年实验戏曲剧院建院时,辽南戏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展现在辽宁戏曲舞台上,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同行的赞许和群众的欢迎。

正当辽南戏蓬勃发展、日益成熟时,“文革”开始了。辽南戏与全国其他剧种一样,遭到空前的洗劫,剧团被解散,人员被下放农村……“文革”后,虽然恢复了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但由于有关领导部门对辽南戏的重视和扶植不够,加之其他原因,这个剧团一直没有恢复元气。1985年,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被撤销,辽南戏的发展遭到重大挫折。剧种的实验停止了,偶尔有一些零星演出也多是一闪而过。

近年来,在辽宁省文化厅新领导班子的重视下,辽南戏又有了新的起色。许多地方的专业、业余剧团,排演了不少辽南戏剧目和辽南戏电视剧,使这一剧种又显现出生机。在辽宁省几次举办的艺术节上,都有辽南戏剧目参加,有的还进京汇报演出,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营口戏校又专门为辽南戏培养了数十名学员,使这个新兴剧种后继有人。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辽南戏这个剧种是有群众基础的,有生命力的。只要领导重视,坚持“双百”方针,让它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辽南戏是大有希望的。

但是,应该看到,目前辽南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队伍人员分散,业务骨干力量不集中,艺术发展方向不统一,管理跟不上等。这些都影响着剧种的发展。尤其是辽南戏作为我省重点发展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已经产生发展四十多年了。这些年来,它创作演出了不少剧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艺术成果,在群众中和社会上已有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繁荣我省的文艺事业,填补我省地方戏曲的空白,我希望,有关领导能下定决心,认真抓好辽南戏的振兴和发展工作,并能在它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更加完美的代表辽宁省的地方戏曲剧种——辽戏。

几个关键问题

当前,要想使辽南戏更快、更好地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性的问题:

一、要有领导的重视和大力的扶植

这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一条,什么事也办不好。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剧团是全民所有制,一切在党的领导、政府的管理之下,只有党和政府决定办才能办,就像私营企业一样,企业主是老板,老板不想搞,没看好,生产就不能开工,只有老板想搞,看好了,才投资,投力量,采取措施,把生产搞起来。(当然,根据现在的政策,个人有条件想投资办剧团发展辽南戏还是可以的。)

从辽南戏走过的历史,也看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当年辽南戏在盖县群众业余会演时被领导发现,认为有发展前途,应该抓好。于是,建剧团、调人马、订措施,把这个剧种搞起来了。因为当时重视辽南戏的领导不是一般的领导,是省委第一书记黄火青,加上主管文艺的书记周桓,省委文化工作部部长安波等,所以搞起来就快,很得力。可以调集全省的各种人才,可以投较多的资金,从事剧种的建设发展工作。正是由于领导的重视,在当初那几年,辽南戏搞得红红火火,先后排演了不少很有特色的剧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辽南戏专业人才,包括演员、演奏员、创作人员。“文革”开始以后,“四人帮”只热衷于搞“样板戏”。于是,辽南戏也和全国其他剧种一样不搞了,人员散了,剧团没了。“文革”后,恢复了建制,辽宁省管文化的领导也换了,新的领导感到辽南戏作为代表我省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应该搞好,也有条件搞好,于是便采取措施,给予扶植、鼓励。结果,辽南戏又活跃起来。每次省艺术节都有辽南戏剧目参加并获奖,有的还进了京,上了电视。地方也一样,复县多年来一直坚持排演辽南戏剧目。本来他们不搞辽南戏,也没有人责难,但他们的领导热心于这个艺术事业,所以每搞必成。营口戏校敢办辽南戏小班,也是当地领导有胆有识的结果。包括这次研讨会,如果不是厅领导的重视和安排,不可能召开这样一个专门对一个剧种的研讨会。据我所知,这是辽南戏创建四十年来第一次,虽然晚了些,却是个良好的开端。从此可以看到辽南戏大有希望。过去有句话叫:“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只要领导看好了,事情就好办了。

二、要培养和组建高素质的队伍

集中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演(奏)职人员,组成高水平的业务骨干核心。领导重视了,决心下了,接着就是组建队伍,投入生产了。辽南戏不像已成熟多年的剧种,它还是一个年轻的、艺术上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完善的新剧种。所以,从事这一事业的人必须具有较好的素质、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有专心致志、一干到底的事业心才行。

首先,要有一个高水平的创作班子,包括编剧、导演、编曲、舞美等人员。这个班子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剧种艺术质量的高低。高水平的创作班子,就能创作出高水平的剧目,高水平的剧目内容好、戏剧性强、特色浓,观众就爱看,留下的印象深,剧种也就站住了。现在,不像旧社会那样,民间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全靠演员自身完成,一个剧目、一个曲牌,要经过多少年才能有点变化,出点花样。那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没办法。现在不同了,我们靠的是受过专门训练和有丰富创作经验的人来从事这一工作。所以,必须水平高、业务精,才能出好作品。其中首要的是剧本创作。好的剧本可以给其他艺术手段提供充分发挥技能的广阔天地,使剧种的特色更鲜明,感染力更强,剧种成长也更快。过去,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就吃了没有好剧本的亏,许多人都说辽南戏基础如何好,音乐如何丰富,有特点,但因剧本平平淡淡,没有感人的地方,音乐展不开、用不上,多好的音乐也白搭,别人看不见,听不着,只能孤芳自赏。1992年,我参加瓦房店搞的一个辽南戏电视剧《山这边,海那边》的拍摄,时间虽不长,只有几天,却收到很好的效果,不但在全国得了一个一等奖,观众也非常欢迎,据说,有的人把其中的唱腔当流行歌唱。什么原因?就是剧本好,动情,能让音乐得到发挥,并且到位。音乐发挥得好,剧种的风格就突显出来了。有了好的剧本,还要有好的导演、编曲、舞美等,因为他们是一个创作整体,互相之间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剧目质量才能提高。否则,剧本给你提供多广阔的天地、多动人的情节,可你的能力低下、手段贫乏,想发挥也发挥不了。结果只能凑合,挺好的一盘菜,让你给炒煳了,岂不可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剧种的风格主要是靠音乐、导演、舞美、化装等综合艺术手段来体现,第一是音乐,其次是导演舞美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分人的水平的高低,力量的强弱,对剧种综合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还要强调一点,这个创作班子既要是骨干,又要合心。所说的合心就是这些人的心要合在一块儿,不能钩心斗角,你争我夺,你要那样干,我要这样干,各持己见。结果事情更糟,还不如没有。所以团结是很重要的。要抱成团,才有力量。

其次是演员。虽然上面谈到创作队伍在剧种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但作为戏曲艺术来说,以演员为中心这个传统,仍然延续至今。就是说,在戏曲舞台(屏幕)上,影响最大、给人印象最深、观众最买账的,还是演员。一出好戏,谁写的剧本、谁编的曲子、谁导演的,观众记不住,但是,谁演的却能记住。剧种也一样,一提哪个剧种,先想起来的是演员,一提京剧就想到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一提豫剧就想到常香玉;一提黄梅戏就想到严凤英;一提龙江剧就想到白淑贤……可见演员在戏曲中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因此,辽南戏也要培养自己的尖子演员、著名演员,只有培养出好演员,戏才能打出去,剧种才能站得住。过去辽南戏不是没有好演员,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的演员都是从小培养的,经过几十年的基本功训练和艺术实践,有的已相当不错了,艺术造诣已很深了,只是没等他们的名气出来,就不让他们干了,改行了,太可惜了!从这条经验看,再选拔演员还是两条腿走路为好。一条腿是选好苗子从小培养,或在戏校,或在剧团,打好基本功底子,再到实践中锻炼,这样成才率高。另一条腿是从社会、学校招收一些有一定文化和艺术修养,乃至有一定艺术成就的人,他们经过短期的学习,很快就能上台演戏,也能出尖子演员,吉剧、龙江剧等很多新剧种都是这种做法,这是抄近路的走法。总之,不论哪条腿,都要保证演员队伍的质量,力争出尖子演员。

三、要有一个明确的艺术发展方向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目标和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的计划和蓝图。没有目标,方向不明,迈不开步。迈开步也要走弯路。没有计划和蓝图,就没有动力,没有干劲,不能更快地实现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很明确,就是要振兴、发展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一个区别于其他剧种的、具有辽宁地方特色的戏曲新剧种。首先它是戏,然后姓辽,合起来就是“辽戏”,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一切努力的方向。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记得20世纪50年代我参加辽南戏创建时,当时的省委文化工作部部长安波同志,对辽南戏的发展有一段话,大意是:要以推陈出新为指导方针,以辽南皮影戏为基础,以我省其他地区的民间艺术为吸收、补充、丰富的根据,以同类民间戏曲的发展经验为主要参考、借鉴的对象。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严格的技术训练、创造性的艺术实践,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浓厚鲜明的地方色彩,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新剧种。我认为,这段话今天对我们还有用,仍是我们搞辽宁地方戏曲的宗旨,只不过需在“为基础”的前面加上“和辽南戏”几个字,变成“以辽南皮影戏和辽南戏为基础”就可以了。这是因为,辽南戏在继承辽南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了四十多年,已经具备了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和鲜明的地方风格。我们把它扔掉,从头再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况且,目前辽南皮影戏已经很少了,它的一切精华都被吸收在辽南戏中。可以这样说,每个辽南戏老演员,都是一名优秀的皮影匠人,他们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搞好辽南戏是离不开他们的。所以,要加上这句话。

目标有了,如何去完成它呢?我以为,有下列几方面工作:(一)必须继承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都是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我们要搞的也是一种民间艺术,因此,也必须继承。不继承便没有根底,没有来源,没有(群众)基础。像所有事务一样,先要有简单的原始的依据,然后才能发展,创造出新的东西。

辽戏要继承什么呢?

第一,要继承辽宁皮影戏(包括辽南影和辽西影)的一套艺术形式。其中主要是音乐唱腔,包括男女平唱及其各种变格唱腔以及专调、影挂、曲牌、打击乐等。还有皮影戏的表演、舞美、文学剧本(影卷)等。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什么要继承辽西皮影戏。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们搞的是代表辽宁省地方风格的戏曲艺术,辽西是我们省的一部分,那里的皮影戏和辽南皮影戏又是同祖同宗、姊妹艺术,继承了它,既继承了剧种的代表性,又加厚了剧种的民间艺术基础,使辽南戏更具有生命力。二是因为原来辽南戏中有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唱腔叫“二龙松”,它的来源就是辽西影,也叫滦州影的平腔,经辽南影艺人马传亮演唱、传授后,发展为辽南戏的一个声腔体系。多年来,辽南戏各个剧团(包括业余剧团)在演出时都使用它,而且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可见,辽南戏吸收辽西影,不是从现在才开始,而是在很久以前就这样做了。

第二,要继承辽南戏的艺术成果。这是主要的,最有价值的继承对象。辽南戏经过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成果,其中包括以戏曲表演为主,吸收借鉴皮影戏与东北民间舞蹈艺术的表导演方法,和在辽南影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平唱”“二龙松”“平唱反调”三大声腔体系,以及具有独特风格的舞美艺术。这些成果是振兴发展辽宁地方戏曲的主要基础。此外,还要继承一些其他戏曲如京剧等传统剧种的表演、打击乐、武功等。

我们在继承上述东西时,有两种态度,两个过程。一是要认真地继承,以老老实实、刻苦钻研的态度去继承。一知半解、敷衍了事不行。要钻进去,通过学习、研究的过程,熟悉它,掌握它。如音乐创作人员要学习好辽南皮影戏和辽南戏的音乐唱腔,知道它们有多少种类、多少曲调、多少音乐过门,都有什么特点等;演员要学习掌握皮影戏唱腔的唱法,如发声、运气、吐字、行腔等特点;舞美化装要了解皮影戏的影窗设计、人物造型、雕刻着色等技巧;编剧要熟悉影卷的内容、文学形式、唱词结构等。只有熟悉掌握以后,才能得出结论,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二是要批判地继承。我们学习掌握是为了用,它总是有可用和不可用的两个部分,尤其是皮影戏是一种真假人结合的艺术,不可能全适合舞台艺术,所以要取之有用,弃之无用,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照搬。如果那样,就不是新剧种、新艺术形式,顶多是皮影戏搬家。但批判要有个前提,就是首先要学习、研究、掌握它,如果不学习研究,不知它是什么样,就批判,那是很滑稽的。过去辽南戏实验剧团就有这样的人,他一不学习,二不研究皮影戏唱腔的唱法是什么样,就说它不科学、不好听,要换一套唱法,结果,风格韵味全没了,成了唱歌了。这样的批判是不行的。(二)创作、革新

继承是为了出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作革新。每一个剧目,每一种艺术手段都不能拿来就用,都要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单凭模仿不行,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适应新的内容、新的需要,能表达新时代、新人物、新生活的新的艺术形式。在艺术上,无论是手段、表达能力、艺术形式,都要比基础更高、更完美(当然要逐步形成)。

但是,创作不能凭空而来。革新创作的关键是要掌握它的艺术规律,按着继承下来的各门原始艺术形式本身的艺术规律来发展、创作,无论怎么发展,怎么变化,也在原来的道上,万变不离其宗。不能另起炉灶,不能不按本身规律办事。对音乐唱腔来说,皮影戏和辽南戏,都属民间戏曲范畴,戏曲音乐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曲牌连缀体,即用多个曲牌连在一起表述内容,另一类是板腔体,是以一两个特性乐句为基础,通过各种板式和旋律的变化,来表述内容。皮影戏和辽南戏都属板腔体音乐,我们要发展它,也必须按板腔体音乐特点发展变化,即用各种不同板式的变化和原有旋律风格来表达各种人物的不同感情。这就是按着原来艺术本身的规律革新创造。如果不用这种方法,而用曲牌连缀,或用写歌曲、器乐曲的方法,就违背了原来的艺术规律。少量的插曲、专调还可以,但主体唱腔还是要按板腔体发展。声腔也一样,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声腔体系(即固定音乐性格的唱腔)。如京剧有西皮、二黄、梆子、昆腔等,辽南戏有平唱、二龙松、反调等,这些声腔是代表剧种风格的主要标志,它是经多年实践逐步形成的,而且都有自己的体系,如慢、中、快、紧、散等板式。掌握它之后,要想运用发展它,也要在它的统一风格内,通过节奏、旋法、和声、配器等变化去发展变化(这要对原声腔的旋法进行研究)。但怎么变也不离这种风格。所说的“跑味”“串味”就是发展变化时离原风格太远了,不是原来的味了,群众就不熟悉了,不爱听了。如果一不小心把别的剧种的声腔旋律拿来用上,那就不是跑味的问题了,而是串种了。为什么有的戏听起来,又有评剧味,又有京剧味,又有歌味,那就是没按自身的艺术规律办事。虽然它可以表达内容、表现人物,但不是你的,是别人的。还是“回避”些好,用多了会“自杀”。

还要提一下演唱。演员要想唱好辽南戏的唱腔,必须掌握好皮影戏唱腔的演唱技巧,然后再根据新内容、新人物,在保持原味的情况下予以发展变化。不继承,不知道原来是什么样,就变化,也叫跑味。本来唱腔还是辽南戏的,叫你一唱,别人听不出是辽南戏,或是京剧、评剧的方法,或什么方法也不是,直嗓唱,当然没味。所以演唱对剧种风格的体现也非常重要。有时感到一出戏的味不浓,可能不全是编曲的问题,有时是演唱的问题。

总之,革新、创作的关键在于学习、研究。学习的目的是掌握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发展创作,这是一个辩证关系。不按规律,凭空创造不行;原封不动不发展不出新,也不行。处理好这个关系,是个功夫,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三)打好基础,广泛吸收营养

发展辽宁地方戏曲,有一个步骤,几个圈。第一圈,以辽宁皮影戏和辽南戏为基础。第二圈,吸收与辽南戏有关的辽宁地区的民间艺术,如民歌、秧歌、单鼓、二人转、大鼓、民间美术等,以这些做依据,往辽戏里糅合、融合、化合……第三圈,吸收借鉴与辽南戏同类型的戏曲和其他戏曲形式。如流行于辽宁各地的皮影戏,关内的一些皮影戏、新兴戏曲,如唐剧、碗碗腔、曲剧,还有东北的吉剧、龙江剧等。对这些,除了吸收,主要参考经验,了解它是如何发展的,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引以为戒。当然,有些搞法也可以学习,如唱法、分腔、定调、乐器伴奏等方法。第四圈,借鉴其他艺术形式,乃至外国的一些有益的东西,如科学的训练方法,灯光布景、化装、舞台装置、音响等先进技术,乐队编制、乐器配备,大小提琴、低音提琴,管乐、电声乐器等,还有发声训练。

总之,只要对我们有益的东西,都可以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就是常说的“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方针。另外,吸收借鉴也有个原则:不能生搬硬套。不经改造,拿来就用,行不通。有一种想法是有害的:认为剧种主要是音乐唱腔的不同,其他没什么区别,都可互相代替。错了!各种艺术形式都是互相联系的,都在统一的风格特征之内,如唱腔和道白、表演和舞美、表演和武打,等等。如果你唱一句河南梆子之后,接一句广东话道白,一定会很别扭,不是那回事儿。各种艺术必须风格统一,对外来的东西必须有个“化”的过程,“化”后才能用。(四)加强综合艺术的特色

前边已经谈了,除了音乐唱腔是突出剧种风格的手段外,其他艺术也都要有特点。如文学剧本,文学性应强些,但要通俗易懂,适于辽宁多数人的口味。不同的戏剧样式适于表现的题材不同,有适于表现历史的,有适于表现宫廷生活的,有适于表现现代生活的。根据辽南戏的特点和以往的经验,它尤其适合表现农村现代生活、家庭生活,适于情感戏。情感戏能发挥辽南戏音乐唱腔委婉抒情、哀怨悠长的长处。另外,武打戏有条件也要搞一些。前年营口戏校的武打辽南戏《梁山除霸》轰动北京。这样的戏不能扔掉。

在表演上,辽南戏已经实验了多年,主要方法是在借鉴其他戏曲表演程式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东北民间艺术的各种表演形式,如大秧歌、二人转、杂技、说唱等,同时还吸收皮影戏中影人的表演动作,处理得好,都收到了好的效果。这是指古装传统戏,而且又是在舞台上。如果在电视剧或电影中,还可以灵活些,至于现代题材的戏,更应该贴近生活,真实些。但在服装、道具、舞美上可以点出特色。

在语言上,辽宁地区的语言很杂。过去辽南戏演古装戏时用的是普通话加皮影戏道白,再发展用什么道白,可以研究。现代戏好办,基本是不上韵的普通话生活语言,但为了和音乐唱腔统一,要有节奏、强弱和高低的变化。

只有如此,综合艺术特色真正形成了,这个剧种才算比较成熟了。

四、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和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的精神

这是实现目标的保证。这里所说的科学方法,对不同人、不同业务,有不同的内容,包括下列几种:(一)关于调查研究的方法

要办好一件事情,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订解决的办法,对于辽宁戏曲剧种尤是如此,因为这是新搞的东西,不是现成的,有很多方面我们不熟悉,只有通过调查才能了解它。如对皮影戏,对辽南戏,对辽宁各种民间艺术,对同类戏曲,等等,都需要深入调查了解。调查要和研究相结合,一般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要研究必须先调查,从调查入手,不调查什么都不知道,研究的时候,只能瞎呛呛一气,白浪费时间。另外,调查研究还要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矛盾。拿皮影戏和辽南戏来说,有古与今的矛盾(传统与现代),假人与真人的矛盾(如何借鉴影人表演),皮影中假嗓和真人真嗓唱法的矛盾,影味和调高的矛盾,伴奏主弦定弦和乐器性能发挥的矛盾,主弦音量、音色和乐队的矛盾,吸收其他戏曲艺术形式和本剧种的矛盾,等等,这些都要通过调查研究,加以分析,再在艺术实践中加以解决。(二)关于基本功训练问题

基本功训练主要是针对演员和乐队演奏人员。训练的内容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训练,一种是特殊的训练。

一般的训练指戏曲基本功训练,包括唱、做、念、打等方面,这对戏曲演员尤为重要,不练好基本功,到舞台上迈不动步,举不起手,张不开嘴,唱不出声。过去我们是比较重视这项工作的,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开始招来的都是小孩,每天三分之二时间练功、吊嗓、学唱腔。教员都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戏曲老演员和皮影艺人。因此,他们的基础就好,一经实践,提高得就快。盖县辽南戏剧团现在这批演员、演奏员就是营口戏校培养的那批学员,他们在学校学习辽南戏虽然很不容易,但毕竟坐了五年戏曲大科,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底子,用起来就好使。去年我去盖县帮他们排《三女抢板》时,看到他们都已成才,有的很有发展前途,只要抓紧培养提高,一定能成为很不错的演员。不经基本功训练,达不到这个水平。应该再次感谢营口市文化部门和营口戏校的领导,为辽南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除了学校培养的经过基本功训练的演员、演奏员外,有一些演员、演奏员虽然没有经过戏曲基本功训练,但他们的条件比较好,招来之前就有一定的基础,到辽南戏剧团后,要一边排练演出,一边练基本功,争取尽快提高,适应新的工作。

特殊的训练是指皮影戏、辽南戏唱腔音乐的演唱和演奏的训练。这是无论从哪儿来的演员、演奏员都要参加的,因为这里的问题对谁都是比较陌生的。戏校来的人虽然学过一段时间,但还差得很远。因为是新事物,更要下功夫,才能真正掌握它。尤其是辽南戏的唱功,如发声法、润腔法(所说的腭、首、颤音、花彩等)很难学,没有几年工夫是掌握不了的,因为它代表剧种的风格特色。还有,乐队也要学习辽南戏伴奏主弦乐器——四胡的一些特殊演奏方法和伴奏方法。

除了这两种训练,还有些如文化课以及其他艺术知识修养方面的学习,也要根据不同人员的不同情况,加以安排,使演员、演奏员得到全面的提高。(三)关于剧目的创作与实践问题

这是重点。我们一切艺术手段的发挥,特点的形成,都体现在这上面,也是日常的主要工作。剧目通过创作、改编、整理、移植都可以,但每演出一个剧目都要有创新,有发展。演出的方式可以多样,现在戏剧的阵地已从舞台转移到广播、电视、电影、广场、乡村中去了,我们也要跟着转移。其实现代化的传媒方式,效果更好,不但可以创造出许多过去没有的新艺术形式,还能增加观众,扩大影响。这对辽南戏是天大的好事。瓦房店就是通过排演辽南戏电视剧扩大了他们的影响。要争取机会实践。只要有机会,形式可以灵活些,独唱、合唱、小品、折子戏片段等都可以。今年春节期间,辽宁电视台又为他们拍电视片,介绍他们的活动,拍剧目,宣传辽南戏。这都是很好的实践机会,只有通过反复的创作实践,剧种才能发展壮大。

这方面,我还想谈一点,就是过去我们辽南戏创作排演了上百个剧目,进行了多种实验,有的参加了会演,有的排了电视剧,有的得了奖,但每次演完就拉倒了,不研究,不总结。这是最大的毛病。我指的是艺术创作、艺术实验方面的总结,因为我们是新剧种,很多艺术手段手法是试着用的,用完了,要总结一下,哪些行得通,哪些行不通。行得通的,下次再用,行不通的不再用或改一改。只有这样,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一次次的总结,去掉行不通的,留下行得通的,剧种才能一步步提高,一步步完善。总结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有时我们自己开会总结,有时请观众、专家提意见,开座谈会也是总结,而且是更客观更有效的总结。还可以到观众中听意见,也可以专就哪个艺术部门哪种艺术手段进行总结。总之,要认真总结。经过总结,取得了经验,再实践时方向就更明了,艺术质量也就会提高了,胆子也就更大了。艺高胆大,胆大才能创新。(四)关于勤学苦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这是所有事物想取得成功取得成绩的一条必备的条件。再伟大的事业,再宏伟的蓝图,再好的条件,不刻苦,不钻研,不脚踏实地去干,也不可能成功。天上不能掉馅饼,只有靠努力才能获得。振兴发展辽宁地方戏曲剧种,更是这样。它是个新的事业,新的品种,更需要所有的人提起精神,开动脑筋,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去拼搏,去攀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既定的目标。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振兴发展我省的地方戏曲剧种而共同奋斗吧!(原载2000年华龄出版社出版《信威音乐理论文选》)

辽剧的发展思路

肖长生

辽剧从诞生到今天,经过了四十一年的历程,这四十一个春秋,它结束了我省没有地方剧种的历史,并立足于全国地方剧种之林,它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生产出一批艺术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锻炼了一支忠实于辽剧的队伍。但是也必须看到,辽剧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还需要研究、提高、完善和成熟。在改成“辽剧”的兴奋之余,就会感到使命感更强了,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了,所以,当前更需要冷静和清醒,割舍自我良好的感觉,以认真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现状,承认现状,进而改变现状,在辽宁省文化厅“振兴辽剧”的嘹亮号角声的驱使下,挥戈进军,以更好的战绩求得辽剧的更大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许多工作要做,许多任务需要完成。下面我简单地谈几点辽剧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一、方针问题

方针问题非常重要,辽剧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下发展,方针是灵魂。省委曾提出辽南戏的发展要以推陈出新为指导方针,以辽南皮影戏为基础,以我省其他地区的民间艺术为吸收、补充、丰富的根据,以同类民间戏曲的发展经验为主要参考,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严格的技术训练,创造性的艺术实践,逐步发展成具有浓厚、鲜明的地方色彩,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新剧种。我认为这个方针是正确的。

关于剧种的名称问题,叫辽南戏本来是省委拟用的名称,只是没有进而被专家和领导公认,暂叫“辽南戏”,现在我认为,它既然确认为我省的唯一地方剧种,就应该堂而皇之地改成辽剧,这样既能得到领导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全省人民对它的支持和关怀,也能更加激发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是符合省委省政府所提出的要把辽宁建成文化大省的要求的。所以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既然以辽南皮影戏为基础,就要解决好继承的问题,这是基础,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要很好地学习辽南皮影的一套艺术形式,主要是音乐唱腔,因为这是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主要特征。所以要多吃“母奶”,学好韵味,掌握风格,增强特色。同时也要继承好辽剧的艺术成果,四十年的艺术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在剧本、唱腔、表演、舞美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风格特点,这也是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在继承的基础上,也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因为辽剧并不完善,而辽剧也并不等于皮影戏,它应该是以辽剧为主体的东北民间艺术风格和技巧的总汇,包括民歌、民间舞蹈和整个东北大地的土壤、文化意识、审美意识、东北神韵。尤其是在当今的时代,它也应该是现代文化意识同以辽剧为主体的东北民间艺术精华的有机结合,否则就会失去市场失去观众。所以要大胆发展和革新,进行各种大胆的探索。当然革新也绝不是“另辟蹊径”和“另起炉灶”。而是以方针为指导,紧紧抓住基础,在尊重戏曲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使之在辽剧艺术个性和剧种个性的雕琢中有所突破,这样才能使辽剧既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又能有时代的气息,贴近人民,贴近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二、领导问题

辽剧能不能搞好,关键在领导。辽剧四十年的发展史充分说明了这点,省委的重视使辽剧诞生了并得到了初创时期的繁荣,以后的领导不重视,剧团就被砍了,使我们感到欣喜的是现在的辽宁省文化厅领导非常重视辽剧的发展,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鼓励,所以辽剧又出现当前这样活跃的局面。但是,光有省领导的支持是不够的,因为辽剧的两个团都建在地方,地方领导能够重视极为关键。

三、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一切艺术发展的先导,辽剧更是如此。如不重视理论研究,就会盲人骑瞎马,乱闯一气,在困境中越陷越深。在辽剧的建设中,必须强化理论意识,有组织地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在研究中,既要注意解决辽剧发展的基本理论,如发展方向、目标、道路等,也要注意研究辽剧发展的具体问题,如剧本、音乐、导演、表演、舞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