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拔罐针灸祛百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22:07:02

点击下载

作者:九峰

出版社: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刮痧拔罐针灸祛百病

刮痧拔罐针灸祛百病试读: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大,身心处在亚健康状态而不自知,不是腰酸背痛、颈肩疼痛,就是浑身没劲,但是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病。这时,人们需要一些简单方便的方法来调理身体、放松身心。刮痧、拔罐和经络正是很好的选择。针灸、拔罐、刮痧疗法皆为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手段,并都以中医经络学知识为基础,自古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现代科学研究也在很多方面证实了它们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它们以简单、方便、廉价、效验等特点,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刮痧、拔罐和针灸疗法作为自然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医学领域的瑰宝。它们均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为基础的医术,都采用“内病外治”的方法,是基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

刮痧疗法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先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实践中,逐步摸索并积累经验而形成了刮痧疗法。刮痧一般是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刮痧板等工具在人体皮肤的特定部位,进行反复摩擦等一系列良性的物理刺激,通过刮拭经络,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从而改善局部气血循环,达到祛除邪气、活血散瘀、舒筋理气、清热解毒、开窍益神等功效。刮痧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在疾病未起或初起的时候,刮痧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激发人体的“正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疾病比较严重时,刮痧也可以帮助人体疏通经络,促进病邪排出,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不仅可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还适用于美容养颜和预防衰老。

拔罐疗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与疾病的坚强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绿色健康疗法。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产生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罐疗法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因为拔罐疗法对人体是一种全身的综合性疗法,所以无论什么样的疾病,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手法,都会起到很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尤其对失眠、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等常见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

针灸也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中医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疗法是一种以针刺艾灸来防治疾病的方法。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针灸疗法是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作用,以及运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作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适应证很广,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刮痧、拔罐和针灸的中医理论基础,如经络、穴位的基本知识,全息理论,各种穴位的适应证。分别介绍了各种刮痧用具,常见疾病的刮痧治疗方法,不同体质的刮痧方案,刮痧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等;拔罐的理论基础,各种拔罐用具,常见疾病的拔罐方案,拔罐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等;针灸的理论基础、各种针灸器具,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案,针灸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还有其他常见的针灸疗法,如三棱针针灸、皮肤针、耳内针、艾灸等。书中教给你简便、实用又有效的防病、保健、治疗方法。使你掌握让潜藏疾病无所遁形的刮痧术,学会扶正人体阳气,驱除体内寒邪、瘀滞的拔罐法,认识内病外治的针灸术。这些疗法简单易学,疗效显著,不仅适用于生病的人,健康人也可以进行刮痧、拔罐和针灸,特别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现在,你只需一步一步跟着书中的讲解,就可以进行自我诊断和保健。无论有无医学基础,都可以轻松入门,为自己、为家人解急时之需,疗身体之疾。

刮痧篇

第一章 了解刮痧及其基本原理

刮痧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朝时期的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刮痧通过刮拭经络穴位,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功效,是防病治病的好方法。

底蕴深厚的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医学书籍中逐渐出现了刮痧的记载。

传统的刮痧疗法主要适应证为痧病,所用工具有瓷器类(碗盘勺杯之边缘)、金属类(铜银铝币及金属板)、生物类(麻毛棉线团、蚌壳)等,刮痧部位为脊背、颈部、胸腹、肘窝。所用润滑剂为植物油类、酒类、滑石粉和水,在皮肤特定部位进行刮、挤、拍等手法,至出现紫黑色瘀点为度的一种民间疗法。

随着刮痧技术的发展,中国刮痧健康法逐步兴起发展起来,它是在古代传统刮痧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衍变而来。中国刮痧健康法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集针灸、按摩、点穴、拔罐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之所长,所用工具是水牛角为材料制作的刮痧板,对人体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调整信息、排除毒素、自体溶血等作用,是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自然疗法。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刮痧方法、经络、腧穴及临床治疗等部分。刮痧由于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中国刮痧健康法是在传统刮痧疗法基础上的继承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刮拭工具外部构造、表面光洁等方面更加适合人体各部位刮痧的需要,而且以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更加体现了刮痧自然之法的特点。水牛角质地坚韧、光滑耐用、加工简便,避免了金属类器械所造成的疼痛、易伤皮肤、产生静电等不良反应,亦避免了瓷器类、生物类器械易碎、不易携带等因素,还避免了现代化学用品如塑料品给人体皮肤造成的危害。

中国刮痧健康法不仅在刮痧工具选择上更为合理,而且结合按摩、点穴、杵针等手法,使刮痧不直接用手便有按摩、点穴的作用,不用针刺入肉便可起到针刺的效果,不用拔罐器便有和拔罐类似的疗效。由于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中国刮痧健康法的治疗范围在传统刮痧疗法主要治疗痧病的基础上充分扩大,已能治疗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外科、皮肤科、伤科、眼科等类别400多种病症。在理论方面,中国刮痧健康法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较传统刮痧疗法之经验方法亦有系统提高。

刮痧疗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由原来粗浅直观、单一经验的治疗方法发展到今天有系统中医理论指导,有完整手法和改良工具,适应病种广泛,既可预防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自然疗法。中国刮痧健康法以其易学、易会、易行、疗效明显的特点必将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

刮痧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刮痧疗法,起于民间,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较早地记载了这一疗法,他在撰写的《世医得效方》卷二“沙证”(当时用“沙”字而未用“痧”字)一节中说:“沙证,古方不载……所感如伤寒,头痛呕恶,浑身壮热,手足指未微厥,或腹痛闷乱、须臾能杀人”,又说:“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此亦由山岚瘴气,或因饥饱失时、阴阳暴乱而致。”“沙”从这段来看是指一种病症,具体地说,“搅肠沙”就是指心腹绞痛、高热头痛、吐泻不得、烦闷难耐、冷汗自出、手足发凉,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致人死命的干霍乱证。很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感染,乃至烈性传染病霍乱、副霍乱等病症。到了明代,“沙”字在医书里就都作“痧”字了。

对于“痧证”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在《世医得效方》里提到了3种外治法。

一是“近世只看头额上、胸前两边,有小红点在于皮肤者,用纸捻或大灯草,微蘸香油,灯上点烧,于红点上,峻爆者是。”这是说,痧证病人往往在头额和胸胁出现散在的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这应该就是把这些证候叫作痧证的原因),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然后用火头直接淬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再点燃去淬烧其他痧点。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淬痧法”。

二是“如腹痛不止,又用针于两下十指近甲,稍针出血即愈”、“两足坠痛、亦名水沙,可于两脚屈膝内两筋两骨,间刺出血愈,名委中穴。”是说痧证腹痛不止的,可以在十指尖放血,两腿沉重疼痛的,可以在委中穴处放血。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三是“又法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红点如粟粒状,然后盖复衣被,吃少粥汤或葱豉汤,或清油个葱茶,得汗即愈。”“此皆使皮肤腠理开发松利,诚不药之良法也。”是说治痧证,可以用苎麻纤维团,蘸水在颈项、肘臂、膝腕等部位进行“戛掠”。唐朝人李周翰注说:“戛,历刮也。”可见“戛掠”就是刮掠,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像米粒样的红点为上,然后通过盖衣被保暖,喝粥、汤、茶等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外泄。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刮痧法”。

以后在明清的医学著作中,不仅继承了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在痧证及刮痧疗法方面的知识,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清代康熙十四年(公元1676年)郭右陶所撰的《痧胀玉衡》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痧证辨治专著。该书对刮痧疗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包括痧证的病因、病机分类、症状表现及治法用方,还包括刮痧、放痧、淬痧等的具体方法和适应证。

从痧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来看,《痧胀玉衡》认为:“痧胀(因痧证有遍身肿胀、疼痛难忍的症状,故郭氏也称其为痧胀)或因秽气所触,或因暑气所感,或动时行不正之气,或乘伏寒伏热过时而来,总不外于外伤风热,故肌表必实,实则热毒之气既胀于胸腹肠胃之中,若更用热饮用热气,适助其肿胀,无从而泄。故犯此者,有立时胀死之害”,“痧证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可见这里所说的“痧”,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疫气、秽浊之气后,毒邪内郁外发所造成的多种证候,主要可以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病毒或细菌所引起的多种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除前面提到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感染、霍乱、副霍乱外,像病毒性感冒、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猩红热、败血症、白喉、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等,还有气候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如小暑,以及误吸毒气,秽气所造成的肺水肿、晕厥,等等,都可以归属痧证的范畴。

这些疾病在其病程中,由于病毒的侵害、细菌毒素或毒物毒性的作用,大多可见到黏膜、肌肤之下呈现出血点或充血点,状如沙粒,或散在,或密集,或聚积成片,或融合成斑块,因此中医就以“痧”字来命名这些病症,并统称“痧证”,还把这些毒素叫“痧毒”。由于痧证是包含了许多疾病的一个统称,所以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症状表现,在《痧胀玉衡》及其后的一些医书中,就有了许多痧证名称,像暑痧、瘟痧、斑痧、乌痧、丹痧、疫痧、烂喉痧、抽筋痧、吊脚痧,等等。只不过随着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辨别更加精确,像“痧证”这样笼统的、包括范围很广的病症名称,才渐渐淘汰不用了。但治疗痧证的一些外治法,如淬痧法、放痧法、刮痧法等,却被保留了下来。

痧证是很重的病症,并不是单靠上述外治法就都可以治愈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外治法,《痧胀玉衡》说:“痧在肌肤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凡气分有痧,宜用刮;血分有痧,宜用放,此不易之法,至脏腑经络有痧,若昏迷不醒等症,非放刮所得治,兼用药疗之,无足怪也。”也就是说,刮痧疗法适用于痧证初起,痧毒表浅,在肌肤、气分的病症;而放痧疗法则适用于痧毒在血肉、血分的病症。若痧毒深入脏腑,就必须靠药物来治疗了。

刮痧、放痧的目的,《痧胀玉衡》说得也很清楚,这就是“肌肤痧,用油盐刮之,则痧毒不内攻,血肉痧有青紫筋(主要指肘弯、膝弯部的青紫筋,也叫痧筋),刺之则痧毒有所泄。”也就是说,刮痧、放痧的目的是为了排泄体内的痧毒或说是毒素,使体内毒素能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

刮痧所用的工具和刮拭的部位,《痧胀玉衡》载:“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刨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可见所刮拭的部位,涉及头额项背胸腹及上、下肢全身,所用工具则根据皮肤粗厚、柔嫩的不同,肌肉脂肪丰厚、寡薄的差别,分别选用坚硬、柔软的刮具,并且还可以用手指作刮具。

刮痧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或说是物理疗法,以其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既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广泛重视。明清直至近代,许多医书中都收载了这一方法,而且还有专门的《刮痧疗法》一类的小册子问世。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他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病症。所用刮具及润滑剂也有发展,刮具用到了瓷器类如瓷勺、瓷碗边、瓷盘边、瓷酒杯;金属类如铜板、铜币、银元、铜勺、铝合金硬币;动植物类如光滑的嫩竹板、小蚌壳、毛发团、棉纱团、麻线团,鹿、牛、羊的角等。润滑剂则用到了香油和其他植物油以及水、白酒等。这都可以看成是对刮痧疗法的继承和发展。

淬痧疗法也流传了下来,被收入了许多医书中。近代曾有人专门对这一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发掘,并在有关杂志上撰文进行了介绍和推广。

放痧疗法,实际是流传久远的放血疗法在痧证治疗方面的应用,在人类医学史上算是最古老的一种疗法,放血疗法在古代也叫“启脉”法或“刺络”法。远在石器时代,华夏先人就学会了使用专门制作的石制放血器具——砭石来治病,随着金属的冶炼和应用,才使用了金属的针具来放血。《痧胀玉衡》将放血疗法用于治痧证,并改名叫“放痧”,除了在十指指尖点刺挤血的方法外,主要突出了在肘弯、腿弯(即肘窝、膝窝)静脉处放血的方法。书中把痧证病程中,在肘窝、腿窝出现的怒张的静脉叫“痧筋”,或呈深青色,或呈紫色,或呈暗红色。痧筋现者,毒入血分者多;乍隐乍现者,毒入营分者多;微现者,毒阻于气分者多;伏而不现者,毒结于血分者多。用三棱针刺痧筋出血,可以达到排泄痧毒的效果。所以民间医生或是医院大夫,在治疗此类痧证时,总是刮痧疗法和放痧疗法并用的。

其实放血疗法并不仅仅局限在治疗痧证,在古代和现代都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外感病和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等病症。放血的部位也不仅仅局限在十指尖和肘窝腿窝,而是引入了经络腧穴和经外奇穴主治知识,运用了辨证、辨病选穴方法,在所选穴位的部位寻找表浅的或比较隐伏的怒张的静脉或小静脉团。局部严格消毒后,用锋利的三棱针刺破静脉,放出适量的瘀紫的静脉血。当血流将止时,再用火罐拔吸在针孔处,使渗入皮下的瘀血尽皆排出体外。

另外在按摩手法中,有撮拧提拉等法,即用手指撮捏提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出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直到今日,人们仍常用此法治疗头痛、咽痛、实证的胃脘痛等证。因这种撮法可以归属按摩推拿等手法中,故本书不详加介绍。

刮痧疗法的作用机理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人体选取一定的部位反复刮动,摩擦患者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逆、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一)刮痧的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对外界的湿、热、风、寒等毒邪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刮痧(如取背腧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抵御外邪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腧、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痧是什么?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微循环障碍部位瘀滞的血液从毛细血管壁的间隙渗出于血脉之外,暂留在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之间,这些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就是我们看到的痧。

刮拭瞬间所出现的痧迅速改变了血管腔内血液的瘀滞状态,减轻了血管腔内的压力,使含有营养物质的新鲜血液畅行无阻,也将代谢废物及时带走。局部组织不再受代谢废物瘀滞和新鲜营养无法获得之苦,就可维持良好的内循环和生命活力,远离疾病了。

机体在亚健康的未病状态或脏腑器官有病理改变时,相关部位的微循环均会有异常改变。只要出现微循环障碍,无论有无自觉症状,刮痧都可起到保健作用。

刮出之痧颜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皮肤恢复正常颜色。刮出的痧哪里去了?用现代医学免疫学的理论来分析退痧的现象和过程:痧的消失不是毒素被身体吸收了,而是毒素被身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分解排出体外了。

痧是渗透到血脉之外,存在于组织之间、皮肤之下的离经之血。这些离经之血被身体视为异物,交给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来识别、化解,最终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等途径排出体外。

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卫部队,免疫力低下是身体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刮痧正可以增强免疫力,经常刮痧,清除痧的过程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体内免疫细胞得到锻炼,排异能力增强,可以有效、快速清除病理产物,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创伤的修复能力。这是刮痧的另一个重要的保健作用,这一点对免疫机能逐渐下降的现代人尤为重要。(二)刮痧疗法的六大治疗作用

刮痧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血液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 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双向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调整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3. 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受损伤后,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相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甚至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刺激,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增加组织血液循环。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刺激了皮部,解除深部肌肉的紧张痉挛,消除疼痛。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这是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部积聚于经脉之中。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刺激皮部,刺激通过皮部传导到深部静脉之中,从而解除深部肌肉的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4. 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脏器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刮痧可以产生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并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相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5. 排出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液及淋巴液流动增快,吞噬作用及清除力量加强,使体内包含毒素和废物的离经之血加速排出,组织细胞进一步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全身抵抗力得到增强,从而达到减轻病势,促进康复的目的。

6. 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改变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下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起到自体溶血作用,这时候便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体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刮痧保健的五大特点

用刮痧治疗常见病有五大特点:简便;安全;疗效迅速;性价比高;应用范围广。下面逐一介绍之:

1. 简便

所用工具简单:只需一块薄厚合适、材质无害、表面光滑、使用起来顺手的小刮痧板和适量润滑剂。

操作方法简单:只需掌握人体各部位的基本刮拭操作,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受限少。

2. 安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刮痧不用针药,只需在皮肤表面刮拭身体的特定部位,就可达到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防治疾病的效果,对身体没有任何损伤,更不会出现由某些药物导致的副作用。

3. 疗效迅速“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这是中医对疼痛病理变化认识的名言。“不通”指经络气血不通畅,实践证明,经络气血不通畅不仅可以引起疼痛,也是众多病症的原因。刮痧以出痧速通经脉的治疗方法可以形象地感知这句至理名言。刮拭过程中随着痧的排出,经脉瞬间通畅,疼痛及其他不适感立刻减轻,甚至消失。人们常常用立竿见影来形容刮痧的效果。

4. 性价比高

刮痧只需一块板、一小瓶刮痧油即可,花费不过百元,疗效却很显著。特别是对于疼痛性疾病和神经血管功能失调的病症,效果迅速,对各种急、慢性病也有很好辅助治疗效果。而且一次投资,多次享用。

5. 应用范围广

目前刮痧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凡适用于针灸、按摩、放血疗法的病症均适应于刮痧疗法,以血液循环瘀滞为特征的各种病症更是刮痧的最佳适应证,而且对某些疑难杂症也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刮痧是适合现代人体质特点的养生绝技

“因瘀致虚”是现代人的体质特点。现代人常常摄入过量肥甘油腻的食物而使肠胃负担过重,加之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用脑过度,体力活动少,睡眠不足等,身体很容易出现疲劳、内分泌紊乱、代谢紊乱,使体内环境代谢废物积聚过多,瘀滞脉络而阻碍气血运行,导致微循环障碍。久而久之不仅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可诱发疾病。刮痧可以快速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增强免疫调节功能,清洁体内环境,是适合现代人体质特点的养生绝技。

1. 快速排毒解毒,预防各种慢性病

体内毒素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既污染体内环境,又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严重的微循环障碍、代谢异常而产生各种疾病。

体内毒素引起的症状或疾病:机体各种亚健康症状以及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乳腺增生、痛经、肠胃病、骨关节疼痛、免疫功能异常、炎症等。

在体内毒素积聚的部位刮痧就会有痧出现。刮拭出痧可将含有内毒素的血液以痧的形式排出血管之外。出痧还有消炎杀菌的作用。与药物不同,刮痧的消炎杀菌作用是通过调整机体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增强淋巴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泄,以自身新陈代谢能力和调节能力增强而消炎杀菌的。

2. 快速清洁体内环境,抗衰美容

当某脏腑器官处于亚健康或出现病理改变时,新陈代谢速度随之减慢,代谢产物不能及时通过正常渠道排出,就会污染内环境导致早衰。

内环境污染引起的症状或疾病:面色晦暗、口渴、口臭、便秘、尿黄、急躁易怒、食欲减退或头晕、疲劳、失眠健忘等各种症状。

刮痧使皮肤汗孔开泄并出痧,可直接快速地排出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推动经络气血的运行,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清洁、净化肌肤和脏腑内环境。刮拭躯干四肢部位经穴和全息穴区,可以调理脏腑,恢复和增强机体自身的排泄功能,通过利尿、通便、发汗等途径,及时排泄代谢产物。

3. 增强免疫调节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竞争压力,吸烟、酗酒、敖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免疫调节功能。舒适的生活环境,使肌肉的收缩力减弱,自身的应激能力和调节功能下降;精加工的食物,使胃肠的蠕动能力降低;严重的空气污染刺激呼吸道,污染血液。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人们容易患感冒、哮喘、过敏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人体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中有许多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体内异物(非正常组织、外来组织)有识别和排出的能力,被称为体内的“清道夫”。刮拭所出的痧会很快被它们识别出来并排出体外。经常刮痧,出痧和退痧的过程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使体内清道夫的排异能力增强,有效、快速清除病理产物。

4. 快速活血化瘀、消除身体疼痛

中医认为,经络气血“不通则痛”,气滞血瘀是引发疼痛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比如头痛、颈肩腰腿痛、胃肠痉挛性疼痛、神经痛等各种疼痛性疾病。气滞血瘀还可以引起头晕目眩、疲乏无力、气短胸闷、痤疮、黄褐斑、面色萎黄或晦暗等各种亚健康症状。

刮痧疗法的特点是“以通为补”、“以泄为补”,而不是从外部向体内补充营养物质。刮拭刺激皮肤,使汗孔开泄,迅速出痧,疏通经脉,活血化瘀,排毒解毒。血脉畅通,气血运行通达五脏六腑,即可以及时为细胞补充氧气和各种营养素。

5. 自我诊断健康状况

刮痧可以根据痧象(出痧的多少,所在部位,颜色深浅)和刮拭过程中的阳性反应(局部有无疼痛、疼痛轻重、疼痛性质,刮痧时刮板有无障碍和阻力)诊断对应脏腑器官的健康状况,具有操作简便、超前诊断、诊断和治疗同步进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第二章 刮痧时必须要做的准备

刮痧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除了要把刮痧的工具准备齐全,还要仔细了解操作步骤。只要方法得当,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是一种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刮痧的器具

(一)选择刮痧的工具

刮痧工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工具的选择直接关系刮痧治病保健的效果。古代用汤勺、铜钱、嫩竹板等作为刮痧工具,用麻油、水、酒作为润滑剂。这些工具虽然取材方便,能起到一些刮痧治疗作用,但因其简陋、本身无药物治疗作用,均已很少应用。现多选用经过加工的有药物治疗作用并且没有副作用的工具。这样的工具能发挥双重的作用,既能作为刮痧工具使用,其本身又有治疗作用,可以明显提高刮痧的疗效。

1. 刮痧板

刮痧板是刮痧的主要工具。目前各种形状的刮痧板、集多种功能的刮痧梳相继问世,其中有水牛角制品,也有玉制品和玛瑙制品。水牛角质地坚韧,光滑耐用,药源丰富,加工简便。药性与犀牛角相似,只药力稍逊,常为犀牛角之代用品。水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因此水牛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玉性味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据《本草纲目》介绍:玉具有清音哑,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是具有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秽浊之病气。古人常将玉制品佩戴在手腕、颈部及膻中部位,若将玉质刮痧板佩戴在膻中部位,不仅方便使用,通过其对局部的按摩和某些成分的慢性吸收,还可养神宁志,健身祛病。水牛角及玉质刮痧板均有助于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而没有副作用。

刮痧板一般加工为长方形,边缘光滑,四角钝圆,弧度自然。刮板的两长边,一边稍厚,一边稍薄。薄面用于人体平坦部位的治疗刮痧,凹陷的厚面适合于按摩保健刮痧,刮板的角适合于人体凹陷部位刮拭。

水牛角刮板如长时间置于潮湿之地,或浸泡在水里,或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发生裂纹,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刮毕洗净后应立即擦干,最好放在塑料袋或皮套内保存。玉质板在保存时要避免磕碰。

为避免交叉感染,最好固定专人专板使用。水牛角刮痧板可以使用1:1000的新洁尔灭、75%的酒精或者0.5%的碘伏擦拭消毒。玛瑙和玉制品的刮痧板,除了擦拭消毒还可以使用高压或者煮沸消毒。

2. 润滑剂

刮痧治疗的润滑剂应为有药物治疗作用的润滑剂,这种润滑剂应由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作用,同时又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及渗透性强、润滑性好的植物油加工而成。药物的治疗作用有助于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活血化瘀。植物油有滋润保护皮肤的作用。刮痧时涂以润滑剂不但减轻疼痛,加速病邪外排,还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使刮痧安全有效。比如活血润肤脂和刮痧活血剂两种。活血润肤脂的作用较为广泛,因为活血润肤脂为软膏制剂,不但润滑性好,涂抹时不会因向下流滴而弄脏衣服,易被皮肤吸收,活血润肤作用持久,特别适合于面部美容刮痧,可作刮痧和美容护肤两用。(二)刮痧板的材质

常用的多功能刮痧板主要材料为砭石与水牛角两种,其结构包括面、厚边、薄边和棱角部分。治疗疾病用刮法时多用薄边,保健多用厚边,关节附近穴位和需要点按穴位时多用棱角刮拭。

1. 砭石刮痧板(1)砭石质感非常细腻、柔和,摩擦皮肤时有很好的皮肤亲和力,受术者感觉非常舒服。(2)砭石刮痧板刮拭人体皮肤时,可产生丰富的超声波脉冲,每刮拭一次可产生的平均超声波脉冲数可达3698次。科学研究表明,超声波有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镇痛、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增加胃肠蠕动、抑制癌细胞生长、消除体内多余脂肪等作用。(3)砭石具有极佳的远红外辐射能力,可增强人体细胞的正常机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杀菌力、免疫力等均有所提高,能改善各种疾病引起的病变,延缓衰老;同时能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从而可防治冠心病、高血压、肿瘤、关节炎、四肢发凉等病症的发生;砭石还能促进新陈代谢,使新陈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废物迅速排出体外,减轻肝脏及肾脏的负担;砭石刮痧还具有能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可减轻胸闷、心悸、头昏、麻木等症状。

2. 水牛角刮痧板(1)以天然水牛角为材料,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水牛角味辛、苦、寒,所以水牛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行气等功效,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2)水牛角在中国古代以至现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均视为避邪祛灾之吉祥物,随身携带或刮拭皮肤都有避邪强身之功,为理想的强身祛病之佳品。(3)水牛角的角质蛋白和人体肌肤蛋白大致相同,水牛角做成的刮痧板光滑柔润,皮肤感觉舒适。使用水牛角刮痧板刮痧时,与人体体表摩擦生热,可使水牛角刮痧板蛋白轻微溶解,还可起到滋养皮肤的作用。(三)刮痧的持板方法及手法

正确的持板方法是把刮痧板的长边横靠在手掌心,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分别握住刮痧板的两边,刮痧时用手掌心的部位向下按压。单方向刮拭,不要来回刮。刮痧板与皮肤表面的夹角一般为30度到60度,以45度角应用的最多,这个角度可以减轻刮痧过程中的疼痛,增加舒适感。

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力度要均匀。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顺序及方法

人体的整体刮拭顺序是:先头部、颈部、背部、腰部,然后腹部、胸部,最后刮上肢、下肢。刮拭的方向都是从上往下刮拭,胸部处由内向外刮拭。每个部位先刮阳经,后刮阴经。先刮人体左侧,再刮人体右侧。(一)头部

1. 刮拭方法

头部有头发覆盖,可以不涂抹刮痧润滑剂而直接在头发上面用刮痧板刮拭,方法用平补平泄的方法,刮至头皮有热感。

2. 主治病症

头部刮痧具有改善头部血流循环,疏通全身阳气等作用,可预防和治疗脑血栓、神经衰弱、各种类型的头痛、高血压、眩晕、记忆力衰退、老年痴呆、感冒、脱发等。利用牛角梳子对头部进行刮拭,可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二)面部

1. 刮拭方法(1)刮拭前额部:从前额正中线开始,分别向两侧刮拭,上方刮至前发际,下方刮至眉毛,经鱼腰穴、丝竹空穴等。(2)刮拭两颧部:由内侧向外刮拭,经承泣穴、四白穴、下关穴、听宫穴、耳门穴等。(3)刮拭下颌部:以承浆穴为中心,分别向两侧刮拭,经过地仓穴、颊车穴等。

2. 主治病症

面部刮痧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可防治眼病、鼻病、耳病、面瘫等五官科疾病。面部刮痧适宜选用S形刮痧板或小的多功能刮痧板,动作宜轻柔,不可过猛过重,以不出痧为度。对于眼耳口鼻等部位可以用手指刮摩来代替刮痧板。(三)颈部

1. 刮拭方法(1)刮拭颈部正中线:从哑门穴刮至大椎穴。(2)刮拭颈部两侧到肩:从风池穴开始到肩井穴。

2. 主治病症

颈部刮痧可治疗感冒、头痛、近视、咽炎、颈椎病等,还可以用于治疗癫痫、脑震荡后遗症、失眠等。适宜采用多功能牛角刮痧板或者方形牛角刮痧板。(四)背部

1. 刮拭方法

背部的刮拭方向是从上到下,骶部的刮拭方向是自下而上。一般先刮背正中线的督穴,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也可以根据病变在背部的全系反射对应区进行刮拭并结合揉法,由轻至重进行刮拭。

2. 主治病症

可预防全身五脏六腑的病症。适宜使用多功能牛角刮痧板或者方形牛角刮痧板。(五)胸部

1. 刮拭方法(1)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2)刮拭胸部两侧:以任脉为界,沿肋骨走向由内向外,先左后右刮拭。(3)中府穴:宜用刮板棱角部从上向下刮。

2. 主治病症

胸部刮痧主治心肺疾患,可预防支气管炎、哮喘、乳腺炎、乳腺癌等。可采用多功能牛角刮痧板或者肾形牛角刮痧板等。(六)腹部

1. 刮拭方法

腹部由上往下刮拭。用砭板的一边1/3边缘,从左侧依次排刮至右侧,对内脏下垂的患者,宜从下往下刮拭。

2. 主治病症

主要治疗肝胆、脾、肾、大小肠等腹腔脏器的病变。比如胆囊炎、消化不良、便秘、泄泻等。

刮痧疗法的种类

刮痧方法包括持具操作和徒手操作两大类。持具操作又包括刮痧法、挑痧法、放痧法。徒手操作又叫撮痧法,具体为揪痧法、扯痧法、挤痧法、焠痧法、拍痧法。(一)刮痧法

刮痧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两种:

直刮法:指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然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具体操作为:病人取坐位或俯伏位,术者用热毛巾擦洗病人被刮部位的皮肤,均匀地涂上刮痧介质。术者持刮痧工具,在刮拭部位进行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止。

间接刮法:先在病人将要刮拭的部位放一层薄布,然后再用刮拭工具在布上刮拭,称为间接刮法。此法可保护皮肤。适用于儿童,年老体弱,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抽搐,某些皮肤病患者。(二)挑痧法

术者用针挑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体方法为:术者用酒精棉球消毒挑刺部位,左手捏起挑刺部位的皮肉,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部位,将针横向刺入皮肤,挑破皮肤0.2~0.3厘米,然后再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或青筋,有白色纤维组织的地方,挑尽为止。如有青筋的地方,挑3下,同时用双手挤出瘀血。术后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三)放痧法

放痧法又分为“点刺法”和“泻血疗法”。

泻血疗法具体为: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压在被刺部位下端,上端用橡皮管结扎,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静脉,迅速刺入脉中0.5~1分深,然后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排出,毒邪得泄。此法适用于肘窝、腘窝及太阳穴等处的浅表静脉,用以治疗中暑、急性腰扭伤、急性淋巴管炎等病。

点刺法,即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示、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量,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如十宣穴、十二井穴或头面部的太阳穴、印堂穴、攒竹穴、上星穴等。

挑痧法及放痧法必须灭菌操作,以防止感染,针刺前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点刺时手法宜轻宜快宜浅,出血不宜过多,以数滴为宜。注意勿刺伤深部动脉。另外,病后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为防止晕针,患者最好采取卧位,术后休息后再走。(四)揪痧法

指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用自己示、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施术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揪起,然后瞬间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这样一揪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吧吧”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这时被揪起部位的皮肤就会出现痧点。(五)扯痧法

扯痧疗法是医者用自己的示指、大拇指提扯病者的皮肤和一定的部位,使表浅的皮肤和部位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的痧点。此法主要应用于头部、颈项、背部、面部的太阳穴和印堂穴。(六)挤痧法

医者用大拇指和示指在施术部位用力挤压,连续操作4~5次,挤出一块块或一小块紫红痧斑为止。此种方法一般用于头额部位的腧穴。(七)焠痧法

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后,在病人皮肤表面上的红点处烧燃,手法要快,一接触到病人皮肤,立即离开皮肤,往往可听见十分清脆的灯火燃烧皮肤的爆响声。适用于寒证。如见腹痛,手足发冷等。(八)拍痧法

用虚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体表施术部位,主要拍双肘关节内侧和膝盖或大腿内侧,或者是发病有异常感觉的身体部位,比如痛痒、胀麻的部位。

刮痧的疗程及实施步骤

(一)刮痧的疗程

刮痧疗法属自然疗法。用刮痧板在皮肤表面进行治疗,刮痧板和润滑剂虽然有一定的药物作用,但二者只接触皮肤表面,起保护滋润皮肤、加强疏通经络、刺激全息穴区的效果,进入体内的药量微乎其微。因此,刮痧治疗无严格的疗程之分。在治疗刮痧时,为便于观察治疗反应及疗效,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大致确定疗程如下:急性病2次治疗为一个疗程。慢性病4次治疗为一个疗程。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经络气血运行失常,脏腑阴阳失调所致。经络学说是中医刮痧治疗的理论基础,以经络学说和全息诊疗学说为基础的经络全息刮痧法,广泛适用于临床各种病症。经络全息刮痧法采用刮拭皮肤的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为治疗手段,这种特殊的治疗手段使其对某些疾病有显著的疗效,这些疾病就是其最佳适应证。(二)治疗刮痧实施步骤

1. 选择工具

刮痧板应边缘光滑,边角钝圆,厚薄适中。应仔细检查其边缘有无裂纹及粗糙处,以免伤及皮肤。

2. 解释说明工作

初诊病人刮痧时,应先向病人介绍刮痧的一般常识。对精神紧张、疼痛敏感者,更应作好解释安抚工作,以便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3. 选择体位

应选择便于刮痧者操作,既能充分暴露所刮的部位,又能使患者感到舒适,有利于刮拭部位肌肉放松,可以持久配合的体位。

一般采取坐位,选用有靠背的椅子。刮腰背部,男士面向椅背骑坐,女士侧坐,使其身体有所依靠。刮胸腹部、上肢及下肢前侧采取正坐位。刮下肢后侧采取双手扶靠椅背的站立姿势,病情重或体力衰弱的虚证病人可采取卧位,根据刮拭部位的需要仰卧、俯卧或侧卧。被刮拭部位肌肉放松有利于操作。

4. 涂刮痧润滑剂

暴露出所刮拭的部位,在刮拭的经络穴位处涂刮痧润滑剂。使用活血润肤脂可从管口中挤出少量,涂抹在被刮拭部位,用刮板涂匀即可。如使用刮痧活血剂则将瓶口朝下,使刮痧活血剂从小孔中自行缓慢滴出,忌用于挤压。因刮痧活血剂过多,不利于刮拭,还会顺皮肤流下弄脏衣服。仰卧姿势侧卧姿势俯卧姿势

5. 刮拭

手持刮板,先用刮板边缘将滴在皮肤上的刮痧润滑剂自下向上涂匀,再用刮板薄面约1寸宽的边缘,沿经络部位自上向下,或由内向外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注意每次刮拭开始至结束力量要均匀一致,每条经络或穴区依病情需要刮20~30次。

刮痧保健的运板方法

(一)常用的刮痧运板方法

1. 面刮法面刮法

面刮法是刮痧最常用、最基本的刮拭方法。手持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度至60度,以45度角应用最为广泛,根据部位的需要,将刮痧板的1/2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自上而下或从内到外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面刮法适用于身体比较平坦部位的经络和穴位。

2. 平刮法

操作方法与面刮法相似,只是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的角度小于15度,并且向下的渗透力比较大,刮拭速度缓慢。平刮法是诊断和刮拭疼痛区域的常用方法。平刮法

3. 推刮法

操作方法与面刮法相似,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的角度小于45度(面部刮痧小于15度),刮拭的按压力大于平刮法,刮拭的速度也慢于平刮法,每次刮拭的长度要短。推刮法可以发现细小的阳性反应,是诊断和刮拭疼痛区域的常用方法。

4. 单角刮法

用刮痧板的一个角部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倾斜45度。这种刮拭方法多用于肩部肩贞穴,胸部膻中、中府、云门穴,颈部风池等穴。因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止用力过猛而损伤皮肤。

5. 双角刮法

用刮痧板凹槽处的两角部刮拭,以凹槽部位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刮痧板向下倾斜45度,自上而下的刮拭。这种刮拭方法常用于脊椎部位的诊断、保健和治疗。

6. 点按法

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呈90度角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这种刮拭方法适用于无骨骼的软组织处和骨骼缝隙、凹陷部位,如人中穴、膝眼穴。

7. 厉刮法

将刮痧板角部与刮拭区呈90度角垂直,并施以一定的压力,刮痧板始终不离皮肤,做短距离(约1寸长)前后或左右摩擦刮拭。这种刮拭方法适用于头部全息穴区的诊断和治疗。

8. 平面按揉法

用刮痧板角部的平面以小于20度角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缓慢的旋转运动,刮痧板角部平面始终不离开所接触的皮肤,按揉压力应渗透至皮下组织或肌肉。这种刮拭方法常用于对脏腑有强壮作用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内关穴以及手足全息穴区、后颈、背腰部全息穴区中疼痛敏感点的诊断和治疗。

9. 垂直按揉法

垂直按揉法将刮痧板的边缘以90度角按压在穴区上,刮痧板始终不离开所接触的皮肤,做柔和的慢速按揉。垂直按揉法适用于骨缝部穴位,以及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区的诊断和治疗。(二)特殊刮痧方法

1. 揉刮法

根据刮拭范围的大小,以刮痧板整个长度的一半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倾斜的角度尽量小于15度,自上而下或从内向外均匀地连续做缓慢、柔和的旋转刮拭,即边刮拭边缓慢向前旋转移动,向前移动的推动力小于向下按压的力量。

2. 摩刮法

两手各持一块刮痧板,将刮痧板平面置于手掌心或四指部位,手指不接触皮肤,两块刮痧板平面紧贴面部两侧皮肤,以掌心或四指力量按压刮痧板的平面,将按压力渗透进肌肉深部,两块刮痧板在面部两侧同时自下而上或从外向内均匀连续做缓慢、柔和的旋转移动,即边按压边缓慢向前旋转移动,向前移动的推动力小于向下按压的力量。

3. 提拉法

两手各持一块刮痧板,放在面部同一侧,用刮痧板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向刮拭的方向倾斜,倾斜的角度为20~30度,两块刮痧板交替从下向上刮拭,刮拭的按压力渗透到肌肉的深处,以肌肉运动带动皮肤向上提升,边提升边刮拭,向上提升的拉力和向下按压的力度相等。也可以两手各持一块刮痧板,分别放在面部两侧,同时刮拭提拉两侧肌肤。

刮痧的补泻手法

刮痧的补泻手法是由按压力大小、时间长短、刮拭方向和速度快慢等多个因素决定的。根据刮拭时的力量和速度,刮拭手法可以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

一般中医外治法均认为速度快、按压力大、刺激时间短为泻;速度慢、按压力小、刺激时间长为补;速度适中、按压力适中、时间介于补泄之间为平补平泻,亦称平刮法,有三种刮拭手法。第一种为按压力大,速度慢;第二种为按压力小,速度快;第三种为按压力中等,速度适中。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而灵活选用。其中按压力中等,速度适中的手法易于被患者接受。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刮痧疗法按压力大小决定刮痧治疗的作用,而速度快慢决定刮痧的舒适感。

体弱、虚证及皮下脂肪少的部位:应用按压力小,速度慢的补法刮拭。

虚实兼见证及亚健康者:采用平补平泻法刮拭。

体质较好,肌肉丰厚部位应用按压力大,速度慢的手法。

体质差或肌肉、脂肪少的部位用按压力小,速度快的手法,虚实兼见证可用按压力中,速度中的平补平泻法刮拭。

刮拭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按压力,才能将刮拭的作用力传导至深层组织,才有治疗作用。按压力小,则治疗作用肤浅,按压力大,治疗作用深达经脉、肌肉、骨骼。刮拭速度快,对经脉气血运行的推动力大;速度慢,推动力则减弱。

补、泻效果是由机体状态、腧穴特性和刮拭手法三种因素决定的。刮拭手法是其中的一种因素。机体状态与补泻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当机体正气充足时,经气易于激发,刮拭补泻调节作用显著;当机体正气不足,经气不易激发,刮拭补泻调节作用缓慢。腧穴的特性也是一种因素,有些腧穴有强壮作用,如足三里、关元,刮拭这些腧穴可以补虚。有些腧穴有泻实作用,如肩井、曲池,刮拭这些腧穴可以泻实。中医经络的理论认为“顺经气而行则补,逆经气而行则泻。”在刮痧疗法中,保健刮痧和一般病症治疗不必拘泥于这一理论,主要以刮拭手法的速度和力量进行补虚和泻实。对于体质较弱的虚证,可参考这一理论按经气的运行方向刮拭进行补泻。

刮痧刺激后的痧痕和痧象

刮痧工具作用在人体表面后,皮肤会对这种刺激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发生颜色和形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和反应就是“痧象”,也称“痧痕”。常见的痧痕包括体表局部潮红,紫红或紫黑瘀斑,点状紫红小疹子,与此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会持续一至数天。只要刮数分钟,凡有病原的部位的表面轻则可见微红或花红点,重者出现斑块,甚至见黑色块,摸上去稍有阻碍或隆突感。较严重的青黑斑块在刮拭时会有痛感,如无病,就没有反应和痛感。

痧痕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病程,预后判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痧色鲜红,呈点状多为表证,病程短,病情轻,预后好;痧色暗红,呈斑片状或瘀块,痧粒密集,多为里证,病程长,病情重,预后差。随着刮痧的治疗,痧象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变成散点,说明病情在好转,治疗是有效的。一般说来,无病者或属于减肥、美容或保健刮拭者,一般无明显痧象。“痧象”是疾病在体表的病理反应,而刮痧疗法就是利用刮痧工具或手指或针具在人体体表一定的特定刺激部位或穴位上施以反复的刮拭、提捏、挑刺、揪挤等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片状瘀血的刺激反应,以达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恢复生理状态、排泄毒素、退热镇痉、开窍醒神、祛除疾病为目的的一种物理性的外治疗法,也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法,多年来一直流传和应用于民间,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刮拭的要领与技巧

一个刮痧治疗的成功与否,刮拭要领是至关重要的,一次刮痧的疗效如何和刮拭要领是紧密联系的,我们主要介绍常用刮痧手法的刮拭要领。(一)按压力

刮痧时除向刮拭方向用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对肌肤向下的按压力,须使刮拭的作用力传导到深层组织,才能达到刺激经脉和全息穴区的深度,这样才有治疗作用。刮板作用力透及的深度应达到皮下组织或肌肉,如作用力大,可达到骨骼和内肌。刮痧最忌不使用按力,仅在皮肤表面摩擦,这种刮法,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会形成表皮水肿。但人的体质、病情不同,治疗时按压力强度也不同。各部位的局部解剖结构不同,所能承受的压力强度也不相同,在骨骼凸起部位按压力应较其他部位适当减轻。力度大小可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承受能力决定。正确的刮拭手法,应始终保持稳定的按压力。每次刮拭应速度均匀,力度平稳。(二)点、面、线相结合

点即穴位,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面即指刮痧治疗时刮板边缘接触皮肤的部分,约有1寸宽。这个面,在经络来说是其皮部;在全息穴区来说,即为其穴区。线即指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线,循行于体表并连及深部,约有1毫米宽。点、面、线相结合的刮拭方法,是在疏通经脉的同时,加强重点穴位的刺激,并掌握一定的刮拭宽度。因为刮拭的范围在经脉皮部的范围之内,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