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精要译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00:23:21

点击下载

作者:郑红斌、包素珍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经精要译注

内经精要译注试读:

前言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医学经典中的一部辉煌巨著,全面地总结了西汉时期及其以前的医学成就,奠基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有“群经之祖”“医家之宗”之美誉,是历代学习中医必读之书,也是中医学教育的基本课程。它不仅主导着中医学的基本发展方向,也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特有的思维方法,以及关于生命科学的论断,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开启了中医学不断进步的先河,成为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瑰宝。《内经》原著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文辞古奥难懂,医理哲理幽微,于初学者阅读原文困难颇大。虽然历代整理注释《内经》者不乏其人,类分研究演绎经义者也有不少,但是,时至今日,选择其精而要者依据《内经》学术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加以分类编写,力求符合现代人快速阅读习惯,并能较快地提高掌握运用《内经》理论能力的辑注工作,对于广大爱好者与初学者而言仍然非常必要。有鉴于此,我们在继承前辈整理研究《内经》条文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来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经验体会,汇集体之力编写了这本《内经精要译注》以飨读者,希望在传承经典、发扬中医学术方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本书所选原文,《黄帝内经素问》以明顾从德重刻影印本(简称顾从德本)、《灵枢经》以明赵府居敬堂本(简称赵府居敬堂本)为底本,并进行必要的校勘。

本书编辑过程中,按《内经》学术理论体系对原文进行分类选辑,内容分为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发病、病因、病机、诊法、病证、防治原则、养生共11章。每章下分数节,每节下辑录相关经文条目,列以序号。全书层次较分明,便于读者按章节内容检索学习《内经》要义;每条经文之后,除明白晓畅者外,一般均加以注释,分别针对原文的难字音义和名词术语进行简要注解、个别重要字词加以校勘说明;其后针对每条经文附加译文,用白话文进行翻译解读,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力求最大限度体现经文的旨意,努力发掘经文的精髓和内涵;重要条文或小节后,又附按语进行提要阐述,针对《内经》理论的深刻内涵,重要的学术观点,以及后人的学术思想发挥,教学中的体会和临床应用指导意义等分别进行提要钩玄,务求更好地阐释经文的微言大义,裨益广大读者。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医学生以及中医爱好者研习中医经典的辅助读本,更可以作为写作中医科技文献的检索工具书,同时对西医学习中医者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阅读过程中,通过有选择地撷取《内经》理论精华以及具有较高临床指导意义的经文加以体悟,对于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水平,传承《内经》学术思想,以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等也有较好的借鉴指导意义。

本书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各位同仁多年来《内经》教学实践探索的成果之一,也是多年来经典理论临床应用以及指导研究生的智慧结晶。全书确定体例后由各位老师分工撰著,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协助编写完成,最后由主编统稿审定。其中,第一章、第八章由刘玉良副教授负责,第二章、第六章、第七章由郑红斌教授负责,第三章、第十一章由李慧副教授负责,第四章、第十章由夏瑢教授负责,第五章、第九章由包素珍教授负责完成。参与全书的注释与译文校对工作的人员有:第一章由陈淇负责,第二章由水楠楠负责,第三章由李美娜负责,第四、第十章由陈淇、张誉引负责,第五章由章卓滢负责,第六章由钱赟达负责,第七章由倪致雅负责,第八章由高雅婷负责,第九、第十一章由朱伟、姜涛负责,郑若衡负责全书的文字校对工作。

虽然历时二年有余,大家也都尽了最大努力,但限于我们知识水平和编写能力,全书疏漏错误之处一定不少;更因为《内经》原文的深邃多义性,各位老师在辑选时的角度不同,也存在部分条文重复多见的情况。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不断改进与提高,共同为传承中医经典做出更大贡献。郑红斌 包素珍2016年5月2日第一章 阴阳五行第一节 阴 阳一、阴阳总纲【原文】

1101夫自古通天[1]者,生之本[2],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注释】

[1]通天:意为人与天地自然息息相通。

[2]本:指根本。【译文】

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原文】

1102阴阳者,天地之道[1]也,万物之纲纪[2],变化之父母[3],生杀之本始[4],神明之府[5]也。治病必求于本[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释】

[1]天地之道:天地,泛指自然界。道,法则、规律。

[2]纲纪:即纲领。

[3]父母:是本原、根本的意思。

[4]生杀之本始:生,新生;杀,消亡。本始,即本原和起点。

[5]府:居舍、藏物的场所。

[6]本:指阴阳。吴崑曰:“天地万物,变化生杀而神明者,皆本乎阴阳,则阴阳为病之本可知。故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必求其故而施治也。”【译文】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分析和归纳万事万物的纲领,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是事物产生与消亡的本原和起点,也是千变万化的各种运动现象之原动力。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推求它的阴阳变化的根本。【按语】

1.关于生气通天的认识“生气通天”是《内经》的基本命题,其形成的依据乃源于元气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从元气论而言,人与自然万物均由气构成,有共同的物质基础,所以人与自然相通应。天人合一观则不仅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源,而且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结构及规律,故能够相互影响,相互通应。“生气通天”是中医学对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的基本认识,这种统一体在“天人合一”的意义上便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贯通,是将天和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共熔一炉的一种关系的认读。

2.关于阴阳总纲的认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是对阴阳含义的高度概括说明,也是阴阳学说的总纲领。《内经》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初物质。正由于宇宙万物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决定了宇宙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所以,阴阳既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及其发展变化之动力,所谓“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又是宇宙万物中存在的普遍规律,是认识宇宙万物之纲领。《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强调宇宙空间变化万千的事物和现象无一不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展开和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则从时间角度,强调万物的产生和消亡,始终贯穿着阴阳的对立统一,以朴素的形式,表述了阴阳对立统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思想。

3.对“治病必求于本”的理解

在论述阴阳的基本含义之后,《内经》用“治病必求于本”一语,将阴阳直接引入医学领域,其目的就在于指导临床对疾病的诊治。由于阴阳是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普遍法则,是认识万物之纲领,是事物发生、发展和衰退、消亡的根本,而疾病变化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现象之一,自然也遵循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所以,医生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就必须寻求疾病变化的阴阳之本。正如张志聪《素问集注》说:“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二气。至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脉色,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曰治病求本。”

自《内经》指出治病求本观念之后,历代医家对“本”的具体含义之理解、表述各有发挥,如《丹溪心法》认为“不离于阴阳二邪”,张介宾《景岳全书》认为本于表里寒热虚实六变,李中梓《医宗必读》则认为本于脾肾,其他尚有肾阴肾阳为本、脾胃为本等不同认识。然从中医临床实践来看,病证是中医学对疾病的本质认识,包含了病因、病性、病位、邪正关系诸要素,也包含着病原体、体质、机体反应性等因素,当为本之所指。治病求本是以基本治则为基础,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基本的治疗观。“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阴阳。此句从哲学的高度提示了治疗疾病的总则,即以调节阴阳为治疗总纲,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协调遭到了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所以在诊断疾病时,最重要的是先分清阴阳,看病的种类究竟是阴证还是阳证,治疗时总的原则就是要恢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协调状态。总之,抓住了阴阳这个总纲,认识和治疗疾病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二、阴阳的特性

1.天地阴阳【原文】

1103清阳[1]为天,浊阴[2]为地。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3];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4];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5]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6],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6],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故天有精[7],地有形,天有八纪[8],地有五理[9],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释】

[1]清阳:指大自然的清阳之气。

[2]浊阴:指浊阴之气。

[3]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张志聪曰:“阴阳之道,其在人则为男为女,在体则为气为血。”

[4]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古代浑天说认为天体运转是自东向西旋转,称右旋。日月星辰不断地自左向右旋转,才有昼夜、四时变迁。《内经》受此影响,认为左右为阴阳升降之道路。

[5]能(tāi胎)始:即元始、本始的意思。能,胎之借字。《史记·天官书》云:“胎、台、能,古字并通用。”《尔雅·释诂》云:“胎,始也。”

[6]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类经》云:“天为阳,西北阴方,故天不足西北;地为阴,东南阳方,故地不满东南。”

[7]精:指清轻之气。《春秋繁露·通国身》云:“气之清者为精。”

[8]八纪:《太素》云:“天有八风之纪,纪生万物。”王冰曰:“八纪,谓八节之纪。”八节,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八个主要节气。八风指八方之风,而八风与八节是相互对应的,二注义同。

[9]五理:指五行之理。《太素》云:“地有五行之理,理成万物。”【译文】

清阳之气上升而为天,浊阴之气凝聚而为地。

以天地自然比类人体的阴阳,则阳气发泄所形成的汗,就像天地间的雨;阳气的运行就像天地间的疾风。

天的西北方不足,西北方属阴,而人右边的耳目不如左边的聪明。地的东南方不足,东南方属阳,而人左边的手足不如右边的强壮。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风的纲纪,地有五行之道理,因而天地是万物的根源。清阳上升于天,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动静,以变幻莫测的阴阳变化为纲纪。【原文】

1104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译文】

阴阳的变化,若进一步推演之,可以从十而至百,由千而及万,所以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能用数字去类推,只能从自然物象的变化中去推求。【原文】

1105平旦至日中[1],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2],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3],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4],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注释】

[1]平旦至日中:自卯时到午时。即6~12时。

[2]日中至黄昏:自午时到酉时。即12~18时。

[3]合夜至鸡鸣:自酉时到子时。即18~24时。合夜,日落之后,黑夜来临之时。李今庸曰:“合字乃台字形近致误,台读为始,合夜即始夜。”可参。

[4]鸡鸣至平旦:自子时到卯时。即0~6时。【译文】

白昼属阳,清晨到中午,为阳中之阳。中午到日落,则属阳中之阴。黑夜属阴,日落到半夜,为阴中之阴。半夜到清晨,为阴中之阳。【原文】

1106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1]。(《素问·阴阳离合论》)【注释】

[1]然其要一也:张介宾曰:“谓阴阳之道,合之则一,散之则十百千万,亦无非阴阳之变化。故于显微大小,象体无穷,无不有理存焉。然变化虽多,其要则一,一即理而已。”【译文】

阴阳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可以由一及十,由十及百,由百及千,由千及万,甚至数也数不尽,但是概括起来,它的规律却只有一个。【按语】

1.关于阴阳的特性

阴阳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一定条件下,又能相互转化的。《内经》以天地、静躁、寒热、云雨等自然现象说明阴阳的属性特征及其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明确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以阴阳升降运动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提出清浊升降出人的生理观。清阳之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发;浊阴之气则具有向下、向内沉降的特性,为后世阴阳学说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阴阳特性较典型的是“水为阴,火为阳”及“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的论述,因火性炎热、升腾、轻浮、活动,较集中地体现了阳的特性;水性寒冷、沉静、下降,较集中地反映了阴的特性。因此,对阴阳的性质,《内经》用水和火的特性来代表,借助水和火这对具体的事物,来理解阴阳这对抽象概念的含义。诚如张介宾《类经·阴阳类》所说:“水润下而寒,故为阴;火炎上而热,故为阳。水火者,即阴阳之征兆。阴阳者,即水火之性情。凡天地万物之气,无非水火之运用。故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医以心肾为水火,丹以精炁(音义同‘气’)为水火。”

2.关于阴阳的可分性《内经》认为阴阳主要代表事物的功能之象,一切事物之中都存在着对立统一或曰相反相成的功能属性,所以,用阴阳来说明的具体事物可十、可百、可千、可万,乃至不可胜数,阴阳本身具有无限的可分性。《灵枢·禁服》说:“其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就是说宇宙之大可用阴阳分属,极微小的事物也可分阴阳。

宇宙间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可概括为阴阳两大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也都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个事物中的阴和阳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在人体也是如此。所以《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阴阳的可分性,虽然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归根到底还是一阴一阳的对立属性。

3.关于阴阳的“象”与“数”

阴阳不能以数量来限定,只是对事物和现象相互关联的对立双方的概括。而且阴阳本为一气,合而为一,分之为二,推之无数。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就是说,天地之间阴阳的变化不能够全部用数字来标明,而是要领悟和把握其象的本质意义。象是蕴涵着某种抽象意义的物象,其来源于具体事物的形象与气象;数即数字,是将物象所蕴涵的意义经过数学抽象而形成,用数字来表示某种抽象意义,是一种经过变化的象。吴崑曰:“此言天地之阴阳,推之无尽,不以数求,以象求之可也。”张介宾亦曰:“此天地之阴阳无穷,诚有不可以限数推言者,故当因象求之,则无不有理存焉。”

分析事物阴阳的基本方法,一是“数推”,即对事物阴阳不断地进行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说明对于事物的认识,既要看到它是无限可分的,又要看到它所蕴涵的整体规律,即“其要一也”。二是“取象”,即事物的运动变化纷繁复杂,不可胜数,用“取象”方法对事物本质进行一定的分析把握。

2.人身阴阳【原文】

1107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1],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1]。

背为阳,阳中之阳[2],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3],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4],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5],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6],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7],故以应天之阴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注释】

[1]五脏皆为阴,六腑皆为阳:李中梓曰:“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2]阳中之阳:杨上善曰:“心肺在膈以上,又近背上,所以为阳也。心以属火,火为太阳,故为阳中之阳。”

[3]阳中之阴:杨上善曰:“肺以属金,金为少阴,故为阳中之阴。”

[4]阴中之阴:杨上善曰:“肾肝居膈以下,又近下极,所以为阴也,肾以属水,水为太阴,故为阴中之阴。”

[5]阴中之阳:杨上善曰:“肝以属木,木为少阳,故为阴中之阳。”

[6]阴中之至阴:杨上善曰:“脾居腹中至阴之位,以资四脏,故为阴中之至阴。”

[7]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杨上善曰:“五脏六府,即表里阴阳也。皮肤筋骨,即内外阴阳也。肝肺左右,即左右阴阳也。牝脏牡脏,即雌雄阴阳也。腰上腰下,即上下阴阳也。此五阴阳气相轮会,故曰合于天也。”【译文】

从脏腑的阴阳划分来说,则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而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六腑都属阳。

背部为阳,阳中之阳为心。背部为阳,阳中之阴为肺。腹部为阴,阴中之阴为肾。腹部为阴,阴中之阳为肝。腹部为阴,阴中之至阴为脾。以上所说的都是人体的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应的例证,所以人与自然界的阴阳是相应的。【原文】

1108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1],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2],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3],故在上者为阳。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4]。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5];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6]。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灵枢·阴阳系日月》)【注释】

[1]故足之十二经脉:杨上善曰:“腰下为地,故两足各有三阴三阳应十二月,故十二脉也。人身左右,随是一边,即有十二脉者,天地通取也。”

[2]月生于水:杨上善曰:“月为太阴之精生水。”

[3]日主火:杨上善曰:“日为太阳之精生火。”

[4]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明者,阴中之太阴也:张介宾曰:“此谓两仪四象之道。阴中无太阳,阳中无太阴。故足为阴,而阴中之阳,唯少阳耳;阴中之阴,唯太阴也。”

[5]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杨上善曰:“手之六阳,乃是腰以上阳中之阳,故曰太阳。”

[6]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杨上善曰:“手之六阴,乃是腰以上阳中之阴,阳大阴少,故曰少阴。”【译文】

就人体而言,常把在腰以上的部分称为天,把在腰以下的部分称为地,那是因为天在上属阳,地在下属阴。足的十二经脉,可和一年之中的十二月相应,因为月亮为自然界的阴水之精凝结而生,所以凡是位居于下的都属于阴。手的十指,可和一旬之中的十天相应,因为太阳为自然界的阳火之精搏聚而生,所以凡是位居于上的均属于阳。

足部位居于下而性属于阴,所以足部的阳经之气为初生于阴气之中的柔弱之阳,而足部的阴经之气则是阴气之中的盛极之阴。因为手部位居于上而性属于阳,所以手部的阳经之气为阳气之中的盛极之阳,而手部的阴经之气则是初生于阳气之中的柔弱之阴。总而言之,人体腰以上的部分属阳,腰以下的部分属阴。【按语】

1.阴阳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阴阳为万物之纲纪,人乃万物之一,阴阳亦其根本,因此对于人体结构的认识,可根据阴阳理论来认识和分析。手为阳,足为阴,故手之阳经为阳中之太阳,手之阴经为阳中之少阴,足之阳经为阴中之少阳,足之阴经为阴中之太阴;胸膈上焦属阳,脘腹下焦属阴,故心在胸应夏为阳中之太阳,肺在胸应秋为阳中之少阴,肝居腹应春为阴中之少阳,肾居腹应冬为阴中之太阴,脾居中焦应长夏为阴中之至阴。

再以人体内外论,外为阳、内为阴,在外之病证为表为阳,在内之病证便为里为阴。人体在外的形体为阳,在内的内脏便为阴,因此某一内脏的外内位置便决定了其生理特点、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法则。故《内经》将人身之脏腑中阴阳确定为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之中则阳中之阳为心,阳中之阴为肺,阴中之阴为肾,阴中之阳为肝,并将脾的阴阳属性确定为阴中之至阴。

2.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阴阳为万物之纲纪,人乃万物之一,阴阳亦其根本,因此阴阳学说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如胸部的心脏被称为“阳中之太阳”,临床上胸闷胸痛、心悸心痛这些常见病证表现,可用温振阳气、驱散阴邪之法,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薏苡附子散、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赤石脂丸等。又如奔豚气,即病人自觉由下肢或小腹有一团气向上冲顶,乃阴寒之气上冲,阳气不能震慑住阴寒之气的缘故,张仲景用能温阳的桂枝加桂汤,加重桂枝的量以温阳驱寒降逆。再如位于半表半里之间的少阳病证,运用以小柴胡汤为代表的柴胡类调理。而对于中焦脾胃的病证,张仲景也用了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的泻心汤调理。这些方剂均为依据阴阳理论寒热并用而取效,体现了阴阳学说在临床上的指导作用,也即所谓“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曰阴阳而已”。三、阴阳的基本内容

1.阴阳消长【原文】

1109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1],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2],阳气微下。(《素问·脉要精微论》)【注释】

[1]阳气微上:杨上善曰:“冬至以后,阳气渐长,故曰微上。阴气渐降,故曰微下。”

[2]阴气微上:杨上善曰:“夏至以后,阴气渐长,故曰微上。阳气渐降,故曰微下。”【译文】

四时的阴阳情况,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阳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按语】

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决定了春、夏、秋、冬四时变化,而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冬至和夏至为两个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阴阳消长,四时更迭,从而有春温、夏暑、秋凉、冬寒的气候特征。“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人与天地相参,脉象规矩权衡,相期而至,随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若脉象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不能相应而出现错乱,即可通过错乱之脉而诊知发病的脏腑部位,并可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进一步推测疾病的预后吉凶。因此,察时脉辨病,并进一步施治,必须把握天人合一的规律。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有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脉有“四时动”,脉象的变化与天体运转的规律相应,有同样广博精深的道理。脉时相应的机制关键在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冬至和夏至为两个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一阴生,“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反映了自然界阴阳消长,四时更迭的关系。

2.阴阳自和【原文】

1120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1],两者不和[2],若春无秋,若冬无夏[3],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生气通天论》)【注释】

[1]阳密乃固:《太素》作“阳密阴固”,可参。

[2]不和:是指偏胜,指阴阳偏胜。

[3]若春无秋,若冬无夏:高世栻曰:“如阴不胜其阳,而阳气胜,若春无秋矣;阳不胜其阴,而阴气胜,若冬无夏矣。”【译文】

大凡阴阳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能固守于内。阴阳二者不协调,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阴阳的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按语】

经文指出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阳气的主导作用以及阴阳失调的危害性,强调了阴阳协调的重要意义。阴阳之间不仅有对立制约关系,同时也存在互根互用关系,即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用。彼此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正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种既对立又互根互用的辩证关系,构成了《内经》阴阳学说的基本思想。

文中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来强调阳气在阴阳平衡中之作用。在生理情况下,阳气致密,阴气才能固守,从而保持阴阳的协调平衡。若“阳强不能密”,则“阴气乃绝”,阴阳平衡协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体现了《内经》重视阳气思想。正如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卷一所言:“本篇专重阳气,至阳气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起亟一段,始平论阴阳;及至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一段,则仍归重于阳矣。”石寿棠《医原·阴阳治法大要论》亦指出:“然就二气而权衡之,阴承阳,阳统阴,阳气一分不到即病,阳气一分不尽不死,人自当以阳气为重。”

3.阴阳互根【原文】

112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释】

[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守持于内,以支援阳;阳运行于外,而保护阴。《类经》云:“阴性静,故为阳之守;阳性动,故为阴之使。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译文】

阴气居于内,为阳气之守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之役使。【按语】

原文对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作了描述,明确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赵献可《医贯·阴阳论》进一步发挥曰:“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气居于内为阳气之镇守,阳气居于外为阴气之役使。说明阴阳之间相反相成,互根互用的关系。

阴阳互根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不仅互相排斥,而且互为存在的条件。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蕴含于阴之中,阴蕴含于阳之中。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对立又统一。中医学就是用阴阳互根的观点,阐述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

4.阴阳互藏【原文】

1122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素问·天元纪大论》)【译文】(略)

5.阴阳交感【原文】

1123动静相召[1],上下相临[2],阴阳相错[3],而变由生也。(《素问·天元纪大论》)【注释】

[1]召:指感召。

[2]临:指加临。

[3]错:指交错。【译文】

由于动和静互相感召,天气和地气互相加临,阴气和阳气互相交错,而运气的变化就发生了。【原文】

1124地气上为云[1],天气下为雨[2]。雨出地气[3],云出天气[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释】

[1]地气上为云:地面之水,由于蒸发,化气上升为云。

[2]天气下为雨:地气上升为云,突遇冷空气,就凝结成水而下降为雨。

[3]雨出地气:虽然天气下为雨,但是雨的来源还是由于地面上升的水气。

[4]云出天气:地气之所以上升为云,必须是以天上的热力蒸发,因此说云出天气。【译文】

地气上升成为云,天气作用于云,下降而为雨,雨来源于地面的水气,云成于天气的蒸化。【原文】

1125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1]。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2],升降息则气立孤危[3]。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4]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近远[5],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素问·六微旨大论》)【注释】

[1]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类经》云:“召,犹招也。上者必降,下者必升,此天运循环之道也。阳必招阴,阴必招阳,此阴阳配合之理也。故高下相召,则有升降,有升降则强弱相因而变作矣。”

[2]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张介宾曰:“凡物之动者,血气之属也,皆生气根于身之中,以神为生死之主,故曰神机。然神之存亡,由于饮食呼吸之出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而动者息矣。”《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3]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张介宾曰:“物之植者,草木金石之属也,皆生气根于形之外,以气为荣枯之主,故曰气立。然气之盛衰,由于阴阳之升降,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而植者败矣。”《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

[4]器:谓有形之物。

[5]化有小大,期有近远:高世栻曰:“生化有大小,死期有远近,如朝菌晦朔,蝼蛄春秋,此化之小,期之近者也。蓂灵大椿,千百岁为春,千百岁为秋,此化之大,期之远者也。”【译文】

天气下降,其气乃流荡于地;地气上升,其气乃蒸腾于天。由于天气和地气的相互招引,上升和下降的相互为因,天气和地气才能不断地发生变化。

物体的内部存有生生不息之机,名曰“神机”,物体的外形依赖于气化的作用而存在,名曰“气立”。若出入的功能废止了,则“神机”毁灭;升降的作用停息了,则“气立”危亡。因此,没有出入,也就不会有发生、成长、壮实、衰老与灭亡;没有升降,也就不会有发生、成长、变化、收敛与闭藏。所以升降出入,是没有一种物体不具备的。因而物体就像是生化之器,若器物的形体不存在了,则升降出入也就要分离,生化之机也就停止了。因此说,任何物体,无不存有出入升降之机。不过化有大小的不同,时间有远近的区别,不管大小远近,贵在保持正常,如果反常,就要发生灾害。【按语】

1.关于阴阳升降

一般来说,阳主升,阴主降,这是阴阳运动的基本规律,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却提出了“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的阴升阳降的理论,看起来似乎矛盾,其实根据阴阳的可分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天气虽然为阳,但要通过阴寒的凝聚作用,才能下降为雨,这种寒凝作用,就是阳中之阴;地气虽然为阴,但要经过阳热的蒸腾作用,才能上升为云,这种蒸腾作用就是阴中之阳。正如明·马莳曰:“地虽在下,而阴中之阳者升,故其上升为云;天虽在上,而阳中之阴者降,故其下为雨。”所以本文的“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与阳升阴降的特性并不矛盾。

2.关于“神机”与“气立”

神机与气立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概念,揭示了生命体生化运动及其内外环境整体联系的两个重要的方面。

所谓“神机”,相对于“气立”而言,主要指神对生命体内气化活动的调控与主宰,是生命存在的内在根据,是生命之所以能存在的根本,即生命体的生命力。它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自我调控和运动,实现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同时在“气立”过程的协助下,维持着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

所谓“气立”,主要指生命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气”的交流与转化,也可以说,是生命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活动,是生命体赖以生存的条件,实则也是“神机”调控作用的表现。人体的气立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命体有选择地摄入外界的物质,如“五谷”“五畜”“五菜”“五果”、自然界空气、阳光、雨露等,经过体内加工,将代谢物排出体外;二是在神机的主持调控下,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调节及适应性生理活动,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所云“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等,以保证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神机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是主宰调控生命活动的机制,而气立则是生命得以维持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着生命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6.阴阳转化【原文】

112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重阴[1]必阳,重阳[2]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释】

[1]重阴:指阴极。

[2]重阳:指阳极。【译文】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

阴极可以转化为阳,阳极可以转化为阴。【原文】

1127寒胜则热,热甚则寒。《灵枢·论疾诊尺》【译文】

寒盛从而转化为热,热盛从而转化为寒。【按语】

转化即转换与变化,指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的对立统一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互变过程。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完成。

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在阴阳消长过程中,事物由“化”至“极”,即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越了阴阳正常消长的阈值,事物必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故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之理,极则生变。《国语·越语》“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便是此意。

但必须指出的是,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不具备一定的条件,二者就不能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的必然结果。

以季节气候变化为例,一年四季,春至冬去,夏往秋来。春夏属阳,秋冬属阴,春夏秋冬四季运转不已,就具体体现了阴阳的互相转化。当寒冷的冬季结束转而进入温暖的春季,便是阴转化为阳;当炎热的夏季结束转而进入凉爽的秋季,则是由阳转化为阴。四、阴阳的应用

1.说明生理【原文】

1128阴静阳躁[1],阳生阴长[2],阳杀阴藏[3]。阳化气,阴成形[4]。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5]四肢,浊阴归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释】

[1]阴静阳躁: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

[2]阳生阴长:阳主生成,阴主成长。

[3]阳杀阴藏:阳主肃杀,阴主收藏。

[4]阳化气,阴成形: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

[5]实:指充实。【译文】

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

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原文】

1129阴者,藏精而起亟[1]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2]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3]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4]而上,卫外者也。

是以圣人陈[5]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6]如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注释】

[1]起亟(qi气):指阴精不断地起而与阳气相应。亟,频数。

[2]所:《太素》作“行”。可参。

[3]天运:天体的运行。

[4]因:顺应,依顺之意。

[5]陈:此作调和、协调解。

[6]立:《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云:“立,犹行也。”【译文】

阴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

人身的阳气,如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却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偏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按语】

1.关于“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解“阳化气,阴成形”按照最为基本和朴素的理解,阳具备动和变的特征,凡只见其气化功能表现,而不见其形质者,为阳的特征;阴具有主静、凝聚有形的特征,凡相对静止,不见其变动变化,只见其形质者,为阴之属性。从这一基本区别点理解,凡形质上偏少偏衰,气化功能上旺盛者为阳,即阳化气为主的表现;凡形质上较多较盛,气化功能表现较弱者为阴,即阴成形的含义。以此点来理解人体与自然各种现象均会有豁然开朗的解悟。

就人体形体而言,中医有“肥人多气虚、多痰湿;瘦人多阴虚、多火旺”。肥人在形质上较盛,具备了阴成形的特质,阴盛则阳偏虚,阳化气的功能便差,故肥人多(阳)气虚,气虚气化不利,则“阴成形”凸显,则易生痰湿及形体丰盛;同样,由于阴气不足,阴成形的功能虚弱,故阴虚之人则形体消瘦,“阴成形”减弱,则阳化气相对偏盛,致阴虚之人虚火旺盛,故而阳化气功能相对增强,阴虚之人亦多表现为功能亢进,如兴奋躁动、多食易饥等。此便是瘦人多阴虚的内在机理。

临床上,凡阴虚阳盛的病人多表现为功能亢盛(化气),形质减少(成形);而阳虚阴盛之人,多表现为功能减弱,有形的物质病理性增多。如患者舌体胖大,舌苔厚者,大家均知道为阳虚湿盛的表现,由于阳化气不足,故阴成形相对旺盛,便出现了舌体胖大,舌苔厚的有形物质的增多的“阴成形”变化;而舌体瘦小,少苔或无苔者,大家均熟悉是阴虚的舌象,这是因为阴虚则阴成形功能不足,故有形之舌体瘦小与舌苔减少。

2.关于“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理解

关于“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理解,历代对此句原文的认识,可总结为三种:一是认为生与长,杀与藏,是为避免修饰限制下互换使用的相对同义词,意为阴阳同主生、长、杀、藏,二者协调统一,相辅为用,与前文“阴阳者……生杀之本始”同义。二是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为阴阳之治,即事物在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常变化。如张志聪《素问集注》曰:“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所谓天之阴阳,指上半年的司天之气;地之阴阳,指下半年的在泉之气。三是认为“阳生阴长”是阴阳之治,“阳杀阴藏”是阴阳之乱。如《类经·阴阳类》又说:“一曰,阳之和者为发生,阴之和者为成实,故曰阳生阴长;阳之亢者为焦枯,阴之凝者为固闭,故曰阴杀阴藏,此以阴阳之淑慝言,于义亦通。”《素问经注节解》卷一亦从此说,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了论证,注云:“阳杀者,盛夏之酷烈,烁石流金,万物焦枯,阳极而亢。人之为病,邪热火炽,纯阳无阴,若伤寒之阳邪内传,杂病之风盛火焰。又若饮食辛热之人,火郁痰结,大便硬燥,并属亢阳,失此不治,杀人甚速,急宜苦寒之类是也。”此说承上文“阴阳者,生杀之本始”之后,似是对其义理的进一步说明,于义较胜。

3.关于“藏精”和“卫外”的关系“藏精”和“卫外”分别概括人体阴精和阳气的主要功能,以“起亟”和“为固”说明两者的相互为用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在正常情况下,阴藏精,须阳气推动,又为化生阳气提供物质和能量;阳卫外,须阴精化气,又为阴精起推动和固卫作用。如此,二者相互为用,才能保持阴阳的平衡协调,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诚如张介宾《景岳全书·本神论》说:“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其在《类经附翼·求正录》中又指出:“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故物之生也生于阳,物之成也成于阴。”进一步阐发了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若阴阳互根互用之关系失常,则会导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危及生命。

2.说明病理【原文】

1130阴盛[1]则阳病,阳盛[2]则阴病。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仰[3],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4],腹满死,能[5]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6],数慄[7]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8]之变,病之形能[9]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释】

[1]阴盛:原指酸苦涌泄太过,后指阴邪偏胜。

[2]阳盛:原指辛甘发散太过,后指阳邪偏胜。

[3]喘麤(cū粗)为之俛(fǔ俯)仰:呼吸急粗而困难,前俯后仰之状。麤,粗的异体字。俛,俯的异体字。

[4]烦冤:即烦闷不舒。张介宾曰:“冤,郁而乱也。”

[5]能(nài耐):音义同耐。

[6]身常清:身体常有清冷的感觉。清,同凊,冷也。

[7]数(shuò硕)慄:即频频战栗。数,频繁,多次之义。慄,战抖。

[8]更胜:阴阳胜负交替。更,更迭,更换之义。张介宾曰:“更胜,迭为胜负也。即阴胜阳病、阳胜阴病之义。”

[9]形能(tài态):即形态。指疾病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形,指形体、形状。能,同态。【译文】

阴邪偏胜,损伤阳气;阳邪偏胜,则伤阴气。

阳气太过,身体就会发热,腠理紧闭,喘息急迫,俯仰反侧汗不出,热不散,牙齿干燥,心里烦闷,若再有腹部胀满的感觉,就是死症。经得起冬天,而经不起夏天。阴气太过,身体就会恶寒,出汗,身上时常觉冷,屡屡寒战,夹杂作冷,最后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的现象,再感腹部胀满,就是死症。经得起夏天,而经不起冬天。这就是阴阳偏胜,失去平衡,所引起的疾病症状的机理。【原文】

1131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1],并乃狂[2]。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3],九窍不通。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4],精神乃治[5],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注释】

[1]脉流薄疾:指脉之气血流动急迫迅速。“薄”,通“迫”。

[2]并乃狂:即阳邪入于阳分,阳热内盛,扰乱神明而发为狂病。并,交并,合并,引申为聚合之意。

[3]五脏气争:指五脏功能失调,气机失和。

[4]阴平阳秘:互文句,即阴阳平秘,阴阳平和协调之意。秘,通“密”,致密。

[5]精神乃治:指精神旺盛。【译文】

假如阴不胜阳,那么脉之往来就搏疾有力,病会发狂;如果阳不胜阴,那么五脏之气就会静息,以致九窍不通。

如果阳气过强,不能密藏,那么阴气就要亏耗;阴气和平,阳气密藏,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离决而不相交,那么精气也就随之而竭尽了。【按语】

1.关于阴阳病理变化

阳邪胜故身热,阳邪实于表则腠理闭塞,实于里则喘粗不得卧,前俯后仰。若不出汗,阳邪不得泄越则全身内外皆热。齿干,津液耗伤之症也。烦冤是阳邪胜极扰乱心神所致。腹满,乃阳邪结于中焦,阳胜阴绝,中土败坏,故死。这种阳盛阴绝之证,得冬阴之助,尚能支持,若遇夏阳之热,则不能耐受了。此言病证之预后、转归,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

高世栻把腠理闭之“闭”字改为“开”,他说:“如阳胜则火热有余,而身热;热气在表,则腠理开;热气在里则喘粗;表里皆病,则为之俛仰,汗不出而内外皆热也。齿干,津液竭也;以烦冤腹满死者,津液既竭,又心烦而俛仰不舒,腹满而土气内绝,故死。虽不即死,也能冬不能夏。冬时寒冷,阳胜可容,夏时炎暑,不堪煎厥矣。”此说可参。

阴盛则阳衰,身体不得温热,故身寒。阳气衰微,卫表不固,则常常汗出而身觉清冷。甚则时时战栗,四肢厥逆。若阴寒盛极则阳气衰竭,阴邪盛于中州,脾胃阳气败绝,亦可腹满而死也。这种阴盛阳绝之证,夏日得阳热之助,犹可支持,若遇冬日之阴寒,则不能耐受了。故张介宾说:“阴胜则阳衰,故身寒。阳衰则表不固,故汗出而身冷。栗,战栗也,厥,厥逆也。阴极者,阳竭于中,故腹满而死。阳衰者喜煖(暖)恶寒,故能夏不能冬也。”

2.关于阴阳平秘离决

阴阳平和协调关系,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来表述。阴精宁静不耗,阳气固密不散,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人精神旺盛,生命活动正常。若阴阳动态平衡被破坏,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衰,即为病态。原文从生理、病理以及诊治与养生等方面,充分阐述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人之生理状态,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故李中梓《内经知要》说:“阴血平静于内,阳气秘密于外,阴能养精,阳能养神,精足神全,命之曰治。”

若阴阳动态平衡被破坏,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衰,即为病态。原文并以四季变化为喻作了形象说明,指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若发展到“阴阳离决”的地步,就会导致“精气乃绝”的严重后果。说明阴阳之平衡与否,关系到人体之健康与疾病、生存与死亡。故诊断疾病,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治疗和养生的根本,就在于恢复或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所谓“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至真要大论》则更为明确地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3.说明药物的性能【原文】

1132阳为气,阴为味[1]。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2]。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3],薄则通[4]。气薄则发泄[5],厚则发热[6]。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7]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释】

[1]阳为气,阴为味:药物饮食之气,因其无形而升散,故为阳。药物饮食之味,因为其有质而沉降,故属阴。

[2]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王冰曰:“阳为气,气厚者为纯阳;阴为味,味厚者为纯阴。故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

[3]泄:指泄泻。

[4]通:指肠胃通利。

[5]发泄:指渗泄邪气。

[6]发热:指助阳发热。

[7]涌泄:泛指呕吐泄泻。【译文】

药物饮食之气,因为其无形而升散,故为阳。药物饮食之味,因为其有质而沉降,故属阴。

属阴的五味从下窍排出,属阳的真气从上窍发散。五味之中,味厚的属于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阳气之中,气厚属于纯阳,气薄属于阳中之阴。作为五味来说,味厚会使人泄泻,味薄能使肠胃通利。作为阳气,气薄能渗泄邪气,气厚会助阳发热。

气味之中,辛甘而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酸苦而有涌泄作用的,属于阴。【按语】

根据阴阳理论,阐述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划分与作用,以及饮食进入人体后的转化过程。

药物饮食有气味、滋味之别,相比较而言,气味轻清上升挥发,多作用于人体的上部;滋味重浊下行,多作用于人体的下部。故原文说:“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然阴阳之中又可再分阴阳,以气味之厚薄而言,气为阳,则气厚者为阳中之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味为阴,则味厚者为阴中之阴,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有助阳增热作用,如附子之属;气薄者有发汗解表作用,如麻黄之类;味厚者有泄泻作用,如大黄之属;味薄者有淡泄通利作用,如茯苓之类等。

从五味而言,亦可再分阴阳,“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即辛味主散有发散、理气、活血等作用;甘味性缓,能缓急补中。辛甘之品有发散化生阳气的作用,故属阳。苦味主泄,其性下行;酸主收敛。苦酸相伍,作用多趋下趋里,故属阴。《内经》以阴阳的道理,对药物饮食气味厚薄及其作用进行了阐释,这种说明和解释构成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为后世药物性能的归类和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说明脉象【原文】

1133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译文】

善于治病的医生,看病人的色泽,按病人的脉搏,首先要辨明病属阴还是属阳。【原文】

1134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1]。(《素问·平人气象论》)【注释】

[1]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张介宾曰:“阴病得阴脉,阳病得阳脉谓之从,从者易已;脉病相反者为逆,逆者难已。”【译文】

脉顺阴阳,病易痊愈;脉逆阴阳,病就不容易好了。【按语】

论述脉证、脉时的阴阳逆从及其病证预后。脉证阴阳相从,正气尚未衰竭,故易已;若脉证阴阳相反,则是邪盛正衰退,故难已。脉象与四时阴阳变化相应,正气不衰,尚能自我调节,保持人与自然的统一,病轻易愈,相反则邪盛正衰而难愈。脉与四时阴阳相反,如见到“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等逆四时者,则有预后不良。

5.说明治疗【原文】

1135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1]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注释】

[1]属:指属类。【译文】

要细心地观察三阴三阳司天在泉的所在而加以调治,以达到正常为目的。

凡是用寒药而反热的,应该滋阴,用热药而反寒的,应该补阳,这就是求其属类的治疗方法。【原文】

1136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释】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阳即养生养长,养阴即养收养藏。【译文】

人在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调养阴气。【原文】

1137冬病在阴[1],夏病在阳[2],春病在阴[3],秋病在阳[4],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5]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注释】

[1]冬病在阴:是指冬季所患咳嗽等疾病得之于秋日伤湿。此谓阴也。

[2]夏病在阳:是指夏天所患泄泻等疾病得之于春日伤风。此谓阳也。

[3]春病在阴:是指春天所患温病得之于冬日伤寒。此谓阴也。

[4]秋病在阳:是指秋天所患疟疾等疾病得之于夏日伤暑。此谓阳也。

[5]石:指砭石。【译文】

冬季所患咳嗽等疾病得之于秋日伤湿,夏天所患泄泻等疾病得之于春日伤风,春天所患温病得之于冬日伤寒,秋天所患疟疾等疾病得之于夏日伤暑,都应按照疾病所在的部位来进行针刺或砭石治疗的缘故。【按语】

1.阴阳寒热虚实的治法

本段原文以寒热辨证为例,进一步阐述了治病求本的方法及重要性。一般而言,阳胜则热,治以寒凉清热;阴胜则寒,治以温热散寒。但寒热之象又有虚实真假之别,上述治法乃针对实热、实寒之法。若用于虚寒、虚热或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证,势必出现“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两者皆在,新病复起”的局面,对此,当详辨病机,以求其属。对“寒之而热者”,当从阴的方面考虑,或为阴虚内热,治宜甘寒、咸寒以滋阴清热: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或为阴盛格阳,真寒假热,治须用温热药物以回阳救逆,均不可用苦寒清热泻火之品。对“热之而寒者”,当从阳的方面考虑,或为阳虚之虚寒,治宜温阳散寒,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或为阳盛格阴,真热假寒,治须寒凉清热或攻下,均不可用辛热(温)散寒之品。

2.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养生的原则,是综合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得出的结论。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春夏属阳,故养生养长;秋冬属阴,故养收养藏。

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后世医家多有发挥,主要观点有四:①马莳、高世栻等认为春夏宜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宜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②王冰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③张介宾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④张志聪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上述各说,均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原文精神,扩大了养生防病的应用范围。近人据此进一步提出许多新观点,如认为春夏温补阳气、秋冬滋养阴液;春夏调理心肝、秋冬调理肺肾;以及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后世所论均为养阳养阴的具体方法,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养生的原则,其内涵甚广,当从衣、食、住、行、精神情志等方面,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可拘泥一法。第二节 五 行一、五行特性【原文】

1201天地之间,六合[1]之内,不离于五[2],人亦应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注释】

[1]六合:四时上下。

[2]不离于五:张介宾曰:“由阴阳而化五行,所以天地万物之理,总不离五,而人身之相应者,亦推此耳。”【译文】

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离不开五行,人也和它相应。【原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