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艺术(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02:01:00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如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民俗艺术(下)

世界民俗艺术(下)试读:

前言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雅克·德比奇等人在所著的《西方艺术史》中说:在艺术上,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集中的、瞬间的价值命里注定要被永久性所超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德拉克罗瓦一心想要成为一个“纯粹的古典主义者”。这种持久性乃是艺术的一大标准,从中产生神秘感来。你会惊奇地断定希腊艺术在多少个世纪之后仍然在拨动人的心弦。原始的绘画在被发现之时如同今日一样,令我们感受到艺术的诞生。起始时的灿烂令人目眩,艺术从来如此。在拉斯科洞穴之中,最打动我们的便是那种潇洒自在,自由驰骋!宛如一个生命在我们眼前苏醒。事实上,支配这一艺术的准则与其说是来自先决的密码,毋宁说是来自创造的天性,它的发展被视为生命一般。

在我们看来,艺术史是通过一些具有艺术持久性的伟大艺术作品和经过历史考验的艺术家来体现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放到这些具有持久性的艺术品上。

豪塞儿在《艺术史的哲学》中说:历史中的一切统统都是个人的成就;而个人总会发现他们是处于某种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境况之中的;他们的行为举止是他们天赋才能和所处境况两者共同的结果。这事实上就是关于历史事件的辩证性学说的核心。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无论是干部、教师、学生和其他文化工作者,都迫切地需要了解世界,自然也渴望了解世界的文化艺术的历史。近十年来,人们对于交响乐、芭蕾舞、现代舞、世界绘画、世界电影等等,越来越感兴趣。这是一种很好的求知现象。亚里士多德说:“求知乃人类的天性。”现在,时代的发展,把人们的求知的天性焕发起来,形成一种巨大的知识需求。作为21世纪的文明人,应该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文化艺术的修养。他不但应该懂得文学,而且应该懂得艺术;不但应该懂得中国艺术,也应该懂得世界的艺术。特别是我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和一个开放的世界,不只是为了工作需要,就是日常生活,也应懂得一些世界艺术历史的知识。我们不但可以从艺术史中,欣赏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艺术品,领略一个又一个伟大艺术家的风采,而且看到诞生这些伟大艺术品和艺术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和历史哲学。这些,都越发激励了我们编写《世界艺术史话》的信心。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作为一部世界艺术史,东西方艺术均属描述和探讨范围。在处理两者的比重上,编写者也力求给予比较恰当的安排。作者基本上按照编年史的方法,对它们作并行的叙述。因此,这套书客观上具有比较艺术史的色彩,为读者在比较中对东西方艺术进行一些对比性的联想和思考提供了方便。

当然,需要看到的是,这样一部近三百多万字的世界艺术通史著作,由于涉及的艺术门类众多,同时又有意识地以非专业读者作为主要读者对象,因而从专业读者的眼光来看,有些问题上写得不深不透的缺陷是存在的。但是就大众读者而言,这样一部囊括艺术种类齐全、文字通俗生动、内容详略得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艺术史读物,相信能引领读者畅游于人类艺术历史的浩瀚海洋中,帮助人们实现卓越的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向往的以“最大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一生”的美好愿望。

当然,这套丛书还有着一些缺点,希望在出版后,能够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指正,以便我们对它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使之成为一部受到读者信赖的书,一部真正的常销书。本书编委会2007年5月

三、世界少数民族部落风俗

非洲的桑人、祖鲁人和马萨伊人

一、桑人

桑人是古时候生活在非洲南部唯一的一个民族,他们以打猎为生,随着猎物的行踪四处迁移。

桑人主要居住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沿海地区。另外,在德拉肯斯山、开阔的草原和卡拉哈里沙漠等地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因为桑人身材矮小,皮肤呈金黄色,所以他们的外表与其他黑人有明显不同。

1.传统与现代的服装

如今,有很多桑人仍喜欢传统的服装。他们通常把动物的皮围在腰间,样子很像围裙。有时桑人女子戴一种由羚羊皮制成的,称为毛皮斗篷的披肩。另外,毛皮斗篷可以当作小孩睡觉的吊床,还可以盛放一些食物。

2.桑人的家

古代的桑人居无定所,以四处打猎和采集食物为生。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建造长久居住的房屋是没有意义的。桑人的住所很简单,一般都是由树枝和草搭起来的。当他们移到新的地方的时候,就会盖新的房子。

3.氏族与社区的生活

人数不多的桑人住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团体,称为氏族。一个典型的氏族里有30多名成员,也有的人数较少,只有三四个人。氏族成员之间一般都有血缘关系。如果一个人结了婚,那么他(她)就可以到另外的氏族里生活。当然,若是感觉周围的环境不适合自己,也可以离开这里加入到其他氏族中去。

4.家庭分工

古时候,打猎和采摘果实是桑人为生的重要手段。男子负责打猎,女子负责采集食物。

桑人男子是技艺高超的猎手,但他们都很谦虚。优秀的猎手在打猎的过程中不会太过于突出自己,而是给伙伴们留下更多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只顾自己,会引起同伴的嫉妒和不满。

5.独特的语言

古代的桑人没有自己的语言,只能口头讲述他们的故事。当欧洲人来到非洲之后,桑人渐渐开始学习英语和其他文字,并用它们记录自己的经历。

6.桑人的舞蹈

桑人的生活中缺少不了舞蹈。当小孩子刚学会走路,父母和兄长就要教他们不同的舞步。许多舞姿都是模仿动物而来的。讲故事的人在别人翩翩起舞的时候,就会讲述美丽的传说。舞蹈可以让大家身心愉快。若在宗教仪式中,通常要表演意义深刻的舞蹈。

在炎热的非洲大陆,当猎人与采摘果实的女子们忙碌了一天之后,夜幕的降临可以使他们略感凉意。此时,大家会点燃篝火,在满天繁星之下跳起欢快的舞蹈。舞蹈加深了彼此的友谊,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如果尽兴的话,桑人通常彻夜狂欢。

7.桑人的信仰

桑人信仰最高的神灵——上帝,他们认为是上帝创造并照管着世上的万物。上帝生活在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虽然看不到上帝,但是在夜晚暮色降临的时候,桑人可以感觉到上帝的存在。他们还信仰动物的神灵,比如一种叫做大羚羊的羚羊就被桑人看作是来自天国的使者。

8.生活庆典

与西方的文化不同,桑人没有固定的节日。只要有愉快的事情发生,他们就会跳舞庆祝。当小孩子长大成人时;当久旱的天气迎来了甘雨时;当猎人们满载而归时;桑人都会举行热闹的庆祝活动。

二、祖鲁人

祖鲁人是一支非洲民族,自豪而且有礼,几个世纪以来,祖鲁人一直是非洲南部的一个独立的民族。他们的传统领地祖鲁兰是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的一部分。

1.传统的祖鲁人住宅

传统的祖鲁人住宅是“蜂窝式”草房,也叫做伊求夸纳。在许多村落里,住宅的样式仍然是蜂窝状的,但有时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如砖和锡建造。隆道尔是现代的祖鲁草房,屋顶是用茅草做成的,墙面则是用砖砌成的。

建造传统的草房,男人们需要采集结实的嫩树枝,按照房屋尺寸的大小,他们把树枝摆成圆形做成屋顶,在房屋中央放置一根坚硬的竿子或树干起支撑作用。祖鲁妇女把编织好的草、剖开的芦苇和泥土混合在一起做成墙。这种混合物能使草房起到防水的作用。

2.祖鲁村落的生活

每个祖鲁部落都居住在一个独立的村落里。每个村有一个首领,村里的每个人都有着某种关系。祖鲁是父权社会,也就是说由男人做出所有的决定。

祖鲁男人为家庭和部落做出所有的决定。男人拥有家庭的全部财产。在祖鲁人与非洲其他民族和欧洲人作战的时候,祖鲁男人接受训练成为勇士。

3.祖鲁人的文化

农村的祖鲁人,甚至城市的一些祖鲁人仍然保留着祖先的很多生活习俗,如打招呼,走路方式,传递东西等。如果两个祖鲁人相遇,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如长者或首领,会首先和其他人打招呼,“我看到你了”,另外一个人回答道“是的,我也看到你了”。

祖鲁人避免眼神接触,因为自视地位高的人的眼睛是无礼的象征。妇女通常在男人的身后,这样男人可以保护她们免受危险。他们通常用右手传递物品,同时左手支撑在右胳膊肘上。

4.新娘的聘礼

新郎必须给未来的岳父一定的钱财,也叫聘礼。聘礼旨在赔偿父亲为抚养女儿长大所花的费用,同时也补偿了女儿出嫁后不能帮忙干家务活所造成的损失。传统上,新娘的聘礼是以牛支付,在城市里,聘礼用现金支付。如果在结婚以后,新娘没有很好地履行她的持家责任,新郎可以要求岳父偿还聘礼,以现金或牛赔偿。

5.传统的祖鲁人饮食

农村祖鲁人的食物大部分是素食,祖鲁人喜欢吃肉,但只在特殊的场合才吃。他们用大黑金属锅烹制并盛装食物。他们过去用木盘子盛饭,现在,大多数人用锡或玻璃盘子盛装食物。吃饭的时候,祖鲁人经常喝一种叫做茨瓦拉的啤酒,装酒的容器是一个中空的葫芦,也叫做加拉巴木。

6.进餐时的礼节

祖鲁人蹲坐在地上吃饭,吃饭前手务必彻底清洗。客人必须接受任何提供给他的食物,任何时候都不能拒绝。揉揉肚子,再打两个饱嗝,不仅表明吃饱喝足了,还意味着你十分喜欢这些食物。客人们必须与主人一起饮啤酒。招呼吃饭的顺序首先是男人,然后是妇女,接下来是男孩们,最后是女孩们。

7.祖鲁人传统的服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祖鲁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祖鲁人传统上用兽皮缝制裙子。然而,随着打猎的禁止,兽皮不再唾手可得了。农村的祖鲁人,必须用现代织物做衣服,大多数的城市祖鲁人的着装风格很现代,但在特殊场合依然穿着传统的服饰。

在传统上,祖鲁男人不遮蔽他们的上半身。他们穿一种非常短的裙子,前面由大大小小的兽皮缝制而成,后裙摆由柔软的小牛皮做成。一种叫做“因吉波”的长兽皮有时戴在髋骨上。男人也把奶牛尾巴围在他们胳膊肘的上方,或膝盖以下,从而使肌肉显得突起。

在传统上,未婚的祖鲁女孩穿着短草裙,如今,祖鲁女孩的裙子是由各种织物做成的。当女孩长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时,她们就会在头部饰以珠子。订婚的祖鲁女孩在红裙子上饰以围兜。已婚的祖鲁妇女穿着长裙,传统上由兽皮制成,并用木炭染成黑色。怀孕的妇女另外再穿着一条羚羊皮的围裙,祖鲁人认为这样做会赋予婴儿以优雅与力量。而婴儿只戴着一串珠子。

8.婚宴

只要有人结婚,整个社区的人都会聚集一起庆祝,婚礼在新郎的村子里举行。在结婚当天,从一大早开始,成群的舞者就边唱边跳。年轻妇女的舞姿轻柔、优雅;已婚妇女舞得热情洋溢;订婚的妇女跳起舞来大胆豪放,她们把小鹅卵石装在小金属罐里,并缠绕在脚踝周围,跳起舞来叮当作响;年纪大一点的妇女挥舞着树枝跳舞。年轻男人穿着传统的勇士服装。

不同的家族交换着善意的揶揄,因为新娘的家人必须表示出失去女儿的不情愿。新娘把自己的睡垫和其他东西拿到新郎家里,象征性地切断了与过去的纽带。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夜里,当伴娘带着新娘洗晨浴的时候,婚礼才正式结束。

三、马萨伊人

马萨伊族是生活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这两个东非国家的一支土著民族,他们在东非大陆上生活了千百年的时间,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却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

1.马萨伊人的家居生活

马萨伊人实行一夫多妻制,就是每个男子可以娶多个女子为妻,拥有不同妻子所生的孩子。所以,结过婚的男子不会始终在同一个房子里居住。马萨伊男子常常有规律性地去看望不同的妻子及孩子。每一个结过婚的妇女都拥有一座自己建造的房屋,并和她的孩子住在里面。

2.马萨伊村庄

一座马萨伊村庄,也被称作“安康”,是同一个氏族几个家庭的共同栖息地。一个村庄通常有十到二十个棚屋——村里的每一个妇女拥有一间棚屋。因此在村庄里,低矮的棚屋排成了很大的一个圆圈,在整个村庄的周围,又种有很高的灌木作为篱笆。村庄之间距离很近,能够做到相互照应,尤其在面临危险的时候更是如此。

3.成人仪式

马萨伊男孩和女孩长到十几岁时,就要参加一项特殊的启蒙仪式。这个仪式就像其他民族年轻人的成人仪式一样,比如当犹太男孩和女孩到了13岁时要参加犹太教的戒律仪式。

启蒙仪式后,孩子们就要担负起一个成人的责任和义务了。马萨伊族孩子举行启蒙仪式的年龄段为13—17岁。进入了这个年龄段的人,需要立即参加启蒙仪式。启蒙仪式过后,马萨伊族的年轻人们将会被视为男子和妇女,而不再是孩子了。

4.女孩成为妇人

马萨伊女孩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帮助母亲做家务事。启蒙仪式前的生活是简单的,也是无忧无虑的。女孩们和她们的武士男朋友们常常在武士营里玩耍,和武士们玩,为武士们制作珠饰。女孩们通常都会被武士们所吸引,但并不嫁给他们。她们只能嫁给头人——生活在武士营外、级别比武士更高的男子。

5.马萨伊的头人

大约三十岁的时候,马萨伊武士就进入了下一个年龄段——初级头人。标志着从武士进入头人的是一种称为“犹诺脱”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上,人们宰杀一头母牛,年轻头人的母亲们将牛皮撕开成薄薄的带状,每个母亲把牛皮带做成环送给自己的儿子,作为进入头人年龄段的标志。

6.艺术、手工艺品和服饰

当一天的所有劳动都结束了,马萨伊的女孩们和妇女们就聚到一起,为自己和家人制作衣服和首饰。这些衣服和首饰都是在特殊的场合才穿着和佩戴的,并且能够显示出佩戴者的地位身份。比如,结过婚的妇女、武士以及头人,都有着不同的服装和装饰物。马萨伊人的艺术品不仅实用,而且漂亮。

7.男子的饰物

马萨伊男子根据地位身份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工具,佩戴不同的饰物。比如,武士使用的工具是盾牌。每个武士的盾牌都画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不同图案。头人随身携带由角马尾巴制作,带有珠饰的拂掸(用来驱赶苍蝇)。

8.一个上帝,两个面目

马萨伊人有宗教信仰,他们信仰一个神,即安凯。据说神安凯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但他有两个面目:代表慈善和爱心的黑色,以及代表邪恶和凶残的红色。

据马萨伊传说讲,打雷就是安凯的两个面目斗争的结果。黑色的一面要求下雨,滋养大地上的人们和牛群;但是红色的一面不允许下雨,要求大地干涸,人和动物灭绝,寸草不生。

9。欢庆和庆典

马萨伊典礼上,巫医为全村的居民主持祷告。有时候,参加祷告的人会进入一种幻觉——一种脱离现实的奇怪状态。马萨伊人通过祈祷,向上帝安凯祈求公平和仁慈的对待,或者祈求特殊的照顾。作为对上帝的回报,人们则宰杀公牛或者母牛来敬献上帝安凯。

西亚的库尔德人

居住在西亚的库尔德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

1.库尔德酋长

大多库尔德宗族由称为酋长的首领来领导。过去,宗族首领之间相互结成联盟,联盟与地方首领之间相互支持,这是有利于各自的统治的。这种模式一直保留了下来,即使在今天,宗族首领在库尔德人的生活中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家庭生活

在库尔德家庭中,成员的年龄和性别决定了其应尽的责任,各个成员各尽其职。传统的库尔德家庭中,父亲毫无疑问是一家之主。父亲在外挣钱养活家人,母亲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

库尔德女孩在结婚之前一直住在父亲家里。结婚之后,女子并不改名,以此来表达对父母和家庭的热爱。生育之后,女子会回到父母家里生活四十天,期间由母亲和姐妹来照顾她的生活。

父母把库尔德人传统文化传给下一代,库尔德文化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去。儿子们尊敬自己的父亲,并接替父亲从事的工作。库尔德的传统文化要求女孩充满爱心,乐于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男孩维护家庭荣誉并保护自己的姐妹不受欺负。库尔德人中,无论男孩女孩都要上学接受教育。

3.传统的婚姻

传统的库尔德人的婚姻是非常喜庆的事情。摆宴席,唱歌,跳舞,一般要庆祝很多天。库尔德人大多都与本族人结婚,婚事由双方父母安排。然而,随着更多的库尔德人移居城镇生活,他们的传统婚姻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4.拜访朋友

库尔德人喜欢拜访朋友,特别是去看望那些生了病或远途归来的朋友。他们看望病人时会带着食物、鲜花、糖果和酒水,以表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主人则以咖啡、茶、糖果等来招待客人。

库尔德人为人慷慨大方。如果你在库尔德人家中表达对一件家具或是其他物品的喜爱,主人很可能会赠送给你。所以,客人在库尔德人家中做客时一定不要太过关注某件物品。

5.库尔德人的住所

库尔德人的房屋样式因地区不同而不同。游牧库尔德人——即四处寻找新鲜草地的放牧者,一般生活在帐篷里。大多数库尔德人的房屋是由砖或是泥盖成的。这种用草席做屋顶,以砖和泥为墙壁的房子非常牢固。

如今的库尔德人已经用砖泥混合来建造自己的房子,而且有些还配有电、自来水和卫星电视等现代化的设施。

6.库尔德人的新年

库尔德人习惯在生日或婚礼等重要的节日里搞庆祝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是瑙鲁兹节。“瑙鲁兹节”是库尔德人的新年,瑙鲁兹在库尔德语中是“新年”的意思,时间在每年的3月22日或者是3月23日,也就是春分的那一天。

瑙鲁兹篝火是瑙鲁兹中最为热烈的活动。在瑙鲁兹的前一天,库尔德人一家会堆起一堆木柴。到了傍晚他们聚在一起,点燃篝火,庆祝漫长冬日的结束,并围着篝火唱歌曲跳舞,祈祷在新的一年里都有一个健壮的身体。

瑙鲁兹节前的几个星期,伊朗的库尔德人会搭起一个特殊的桌子。桌上摆放着七样不同的物品,每一个部代表了不同的愿望。这七样物品都以S字母开头,它们是醋、波斯的一种糖果、金币、风信子、水果、绿色蔬菜,还有蒜。这些东西代表了友好与大方、和平与公正、积极与清晰、真理与永恒、繁荣与顺利。

日本的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是日本国的土著居民。很多世纪以来,他们与大和民族共享一片家园。当今阿伊努人的生活方式与其他日本人非常相似。但是在古代,阿伊努族与大和民族无论在长相还是生活方式上差异很大。阿伊努人头发卷曲,肤色较淡;男子蓄须,女子面部刺青。而大和人则直发,肤色较深;男子通常不蓄须。

1.简朴的小天地

阿伊努人的住宅不大,但很结实。他们利用自然材料盖房,如树干、干草、树皮。每家都有一个壁炉,用来做饭、取暖和照明。屋里有一个神圣的平台,下面放一些贵重物品,如打猎工具、器皿等。

阿伊努族每家东北角都立着一个木瞥,即家庭的神灵所在。木瞥用柳木棍做成,棍上缠着削掉的卷曲状柳皮。木瞥的中心是“心脏”部分——一个凿出来的缺口,举行特殊节日时,缺口中间放置一块点燃的煤块。主人乔迁时此物须首先准备妥当。

2.乡村生活

过去阿伊努人的乡村生活靠严格的宗法控制。他们个人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年长者地位最高,因为阿伊努人认为年长者最接近神的世界。男性的地位通常高于女性。但年长女性的地位高于年轻男性。

阿伊努人男女分工也非常明确:男性只做男性的工作,女性只做女性的工作。

每个村庄都有一位首领,一个长老会,一位萨满教法师或精神领袖。首领由能力超群的男性担任,如作战勇敢、或狩猎技术高超。首领通常由长老会选举,虽然有时是父亲传给儿子。村里的各种纠纷都由首领与长老会负责解决。而法师通常以女性居多,因为阿伊努人相信女性比男性更接近神的世界。

阿伊努族女孩很小就开始学着帮母亲分担家务,包括晒肉、采集、做饭、缝衣服,用大而沉的石块磨粮食。女孩到了十五六岁就被认为已经成年,可以谈婚论嫁了。有些婚姻是父母包办的,但大多数年轻女性可以选择自己的丈夫。

阿伊努人认为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的礼物。为了使孩子不生病(阿伊努人认为病是由魔引起的),直到两三岁时父母才给孩子起名。在这之前孩子有乳名,如“啊伊啊伊”,意思是“孩子的哭闹”。多数苗族儿童的正式名字描述了孩子的行为或外表特征,他们一般没有姓、名之分,只有一个名字。

苗族男孩从小就玩弓、箭,希望长大成为优秀的猎人。他们常玩的一个游戏就是用箭射落其他男孩头顶放置的物体,目的是培养胆量,锻炼射技。男孩到了十五六岁就被认为已经成年,十七八岁即可结婚。若小伙子有了意中人后先到姑娘家正式登门拜访。姑娘端给小伙子一碗米饭。小伙子吃掉半碗,然后把碗回递给姑娘。如果姑娘把剩下的半碗也吃完了,表明她已接受了他的求婚。

3.服饰

阿伊努人的衣料取自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材料。他们使用鹿皮、鸟皮、鱼皮和羽毛制作较轻的长袍和鞋,还用兽皮制成暖身的斗篷、绑腿和手套。最常见的阿伊努服装是长袍,与和服相似,用树皮和植物纤维制成。

阿伊努人在特殊场合穿高雅的长袍。长袍由小块染过色的棉布和白棉布制成,像被子似的缝缀在一起。地区不同,人们装饰长袍的方法也不一样。例如,生活在海边的人用海洋动物的图案装饰,如虎鲸。生活在森林地区的人用猫头鹰和树的图案装饰。长袍的衣领、袖口、折边处通常有染过色的剪裁下来的布料。阿伊努人相信,穿上这样的长袍可以避邪。现代阿伊努人在特殊场合仍然穿这种长袍。

4.装饰品

装饰品是阿伊努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妇女戴着刺绣头巾、串珠项链和手镯。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戴耳环,佩戴玛基里小刀。在特殊场合阿伊努族男子戴木纤维制的头冠。大多数首领始终戴头冠。他们每顶头冠中间有一个木雕饰物,通常是动物神的形象。男人的腰部还佩一柄长剑。

5.神灵的世界

阿伊努人认为神灵有善恶之分,浩瀚宇宙之内神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他们认为万事万物,大到身材高大的熊,小到做饭用的锅,皆有神灵依附其中。这种信仰就是万物有灵论。直到今天,仍有一些阿伊努人遵从传统的宗教仪式。

阿伊努族宗教中最重要的神是熊神,也称为“山神之王”。熊神生活在天上,但化成熊的形态下凡。如果人们待他很好,他绝不伤人。但如果人们激怒了他,他会大发雷霆,袭击村里贮藏食品的棚屋,而且伤害村民。猫头鹰被认为是“森林守护神”。海里的虎鲸则被认为是“海神之王”。

根据阿伊努人的传统信仰,人们依靠神获得食物、帮助和保护。神也依靠人获得地位与财富。人与神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萨满教法师扮演的角色就是充当神和人之间的信使。

阿伊努人宰杀一头动物后,要以一种特殊的仪式将其灵魂送回天上。他们送它一些礼物,如米酒、米饼。他们深信动物的灵魂回到天上后,会向其他神展示人们送给它的各种礼物,并与之分享。其他神听到它在人间受到的礼遇后,便纷纷效仿,下凡受人供奉。

捕鲑鱼时,阿伊努渔民用一根称为“击头木”的粗柳木棍击打鲑鱼头部使其死亡。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人们用腐烂的木头捕鱼,或随手抄起什么东西。鲑鱼神大怒,认为渔民对他不敬,拒绝造访人间。于是,人们连一条鲑鱼也找不着,开始忍饥挨饿。后来,鲑鱼神发了话:只能用粗柳木棍捕鲑鱼。渔民们照办了,于是鲑鱼又出现了。今天阿伊努渔民仍然沿用这一方法。

6.阿伊努人的节日

阿伊努人的传统节日都是围绕大自然与宗教两大主题。在有些节日里,人们请求神赐福给他们。阿伊努人生病或有难了也举行一些仪式。所以在节日期间热闹非凡,人们或擂鼓,鼓声大作,或比剑,剑来剑往,以吓跑给他们带来厄运的神灵。

7.传统的熊节

熊节是阿伊努人最神圣的节日。为了这一天,人们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准备。人们先捕获一只幼熊,把它放到一个特制的笼子里精心喂养。熊节在每年的一月或二月举行。好几个村庄的村民会聚到一起庆祝这一节日,一连庆祝三天。主办熊节的村庄在节前就已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砍来新鲜的木瞥,作为送给幼熊的灵魂的礼物,他们还把小米酿成啤酒,把大米酿成米酒,并制作米饼。然后,在一个特殊仪式上杀死幼熊。大伙聚在一起美餐一顿,分享熊肉。今天,阿伊努人仍然庆祝这一节日,但不再杀死幼熊。

8.现代鲑鱼节

古代阿伊努人在秋季举行鲑鱼节,庆祝鲑鱼再次光临。如今,北海道许多城市仍然庆祝这一节日。节日里到处充满欢乐的气氛。人们载歌载舞,优美的音乐响彻云霄。游客们可以尽情地欣赏阿伊努人表演的现场捕鱼,可以品尝用传统方式烹制的新鲜美味的鲑鱼,还可以亲眼看到手工艺人是如何制作工艺品的,并买一些回去作为旅游纪念。节日期间各类游戏和比赛丰富多彩。其中有一个游戏,是人们比赛空手去捉溜光溜滑的鲑鱼。

新西兰的毛利人

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南部的小岛国,毛利人是这里的早期定居者。如今,大多数的毛利人居住在城市中现代化的房子里。然而,在乡村,一些村落却仍然沿袭着他们祖先的生活方式。他们居住在周围有公社会议室的木屋里。这些木屋的结构与早期毛利定居者的住宅极其相似。

1.毛利人的棚屋

棚屋,或者说就寝的房子,是一种矩形的建筑,有凹陷的门和1.2米高的墙。门窗都尽可能的小,为的是能够利用调换门板、窗板的大小来保暖。棚屋可供一个庞大的家族居住,可容纳24个人。屋内设有壁炉,可以取暖。在屋里,人们睡在用亚麻制品和蕨类植物编织的毯子上。

储藏室雕刻着漂亮的装饰,用来储藏干鱼和其他的食物。这个房子是用竿支撑的,悬空的结构,为的是避免老鼠的滋扰。另外一个储藏室用来储藏战利的工具、武器、羽毛斗篷和祭祀品。毛利人的食物以不同的形式分开储藏,或者放在外面地上的烤炉里。

2.传统的毛利社会

在毛利创造神话中。男人被认为是泰恩神的子孙。他规定了男人的禁忌和神圣。因为男人的神圣,所以他们不能在背上背任何东西,而女人就不得不背很重的担子。男人们只能够从事很神圣的职业,比如,造木筏、种庄稼。

3.社会等级

毛利的部落被分为几个社会阶级。最重要的人是酋长,他可以直接从神那里追溯他的祖先。接下来是酋长的直系亲属及通过取得成就晋升的人。下一级是牧师,由他来决定哪些人哪些地点是神圣的。此外,他还负责记忆和讲述民族历史。再往下一个级别是有技术的艺术家和武士,由他们来领导普通人,即那些耕种、烹饪的人们。最低的级别也就是从其他部落抓获的奴隶。

4.私有财产

大多数村里的财产属于每个住在那里的人。每个男人都有一份个人财产,然而仅仅包括绿石、战斗棍棒和鱼钩。每个妇女都会有一件特别的衣服,一些手工制的珍珠,用来准备食物的石盘和一对用来编织的针。

5.服饰和装饰

现代毛利人穿着西式服装,与欧洲和美国的服装款式相似。他们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场合穿着传统的套装。但是这些服装仍然是毛利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工作和战争,毛利男人下身只穿短裤。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他们穿着各种斗篷和披肩。这种斗篷是用亚麻纤维制成的,装饰着狗皮或者皮毛的带子。男人们通常脖子上也挂有饰物或者皮毛,耳朵上有绿石耳环,并且头上带着典型的头饰,身体上染着由铁制的红色。

6.毛利人的精神世界

宗教在前欧洲的毛利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宗教信仰,甚至是日常的任务也不得不被严格的实施。如果不去做的话,神就有可能发怒。

毛利人是信奉多神教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崇拜很多不同的神。坦戈罗阿是神的海洋。泰恩是树林和树的神。天父是主宰天空的神。一些神是十分友好的,但是他们所有的人都有。天下人的愤怒表情、疾病、事故和死亡都被看成精神极度痛苦的标志。

7.石头火锅

毛利村民们用纸、木头和石头在地面的大洞里生火。当石头很热的时候,村民们就把它们推进水里,用产生的蒸汽来烹饪食物。鸡肉、猪肉、土豆、南瓜、刺耳的是高音的原料中最受喜欢的。

北欧的萨米人

萨米人是北欧偏远地区的土著居民,他们生活在挪威、瑞典、芬兰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岛。

1.萨米人的家居生活

萨米人祖祖辈辈都是若干户人家把帐篷集中搭在一处居住的。这样的集体被称为“西伊达”。组成一个西伊达的几户人家一起放牧驯鹿并在同一时间迁往他处。现在的萨米人不再以大的游牧群落形式居住,但他们还是把萨米人的生活团体称为西伊达。

不断迁徙流浪的西伊达,其规模在一年之内是不断变化的。这取决于可获得的食物数量。冬季,由于很难寻觅到食物,西伊达就会缩小,只剩一到三户人家来分享匮乏的食物资源。而夏季的西伊达则会有一百多个成员,大约二十到三十户人家。这时的粮食和供应十分充足。故找到充足的食物养活较多的一群人还是挺容易的。

按照传统的方式,萨米人把婴儿缚在木质的底板上铺着苔藓的摇篮里。皮革制成的带子将他们安稳地固定在摇篮中,同时他们还可以玩弄皮带上的珠子和纽扣。大一点的孩子就要做一些零活了,如劈柴、生火之类。

2.温馨的家——拉乌

要搭制一顶拉乌,需要一两户人家把驯鹿皮展开撑在用竿子搭成的架子上,然后,住户在帐子内的地面上铺上鹿皮,有毛的一面朝上。这样坐和躺都比较舒适。住户在拉乌里中央的地面上生火,在帐篷架的竿子上悬挂罐子和锅子,当到了需要搬迁的时候,住户会将帐篷拆开,放在雪橇上。

3.萨米人的服饰

现代萨米人通常和欧美其他地区的人一样穿着普通的服装。但有时萨米人也会穿戴起成套的传统服饰,叫做“加克提”,尤其是在特定的场合,如本民族的节假日、聚会或婚礼等。在某个团体如萨米委员会工作的人上班时他们也通常身着加克提。

不同地区的萨米人衣服的颜色和式样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地区妇女的衣裙是用煮过的羊毛制成的,腰间系带,并饰有彩色的条纹和丝带。萨米的妇女们有时也把驯鹿腿上的皮肤制成衣物穿在身上。有些人在肩上围着彩色的披肩。还有些人戴着高高的皮帽子,有时里面装上草,使其更加保暖。

萨米男子穿着短短的束腰上衣,也在腰间系带。当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他们会穿上毛皮风雪大衣。有的人还戴着顶部有四个尖角的帽子。萨米人经常用北极羊毛织成布,做成衣服穿上,也常穿着现代的纺织品。尽管如此,驯鹿皮做成的衣物已经过时了。

4.冬天的靴子

传统的萨米冬靴由鹿皮制成,前端尖尖,向上翘起。这种上翘的鞋尖在穿木雪鞋的日子里尤其有用,因为他们能伸到雪鞋的系带里,把滑雪者的双脚固定在恰当的地方。萨米冬靴的鞋帮有高有矮,甚至还有些雪鞋的高度可以调整。他们在靴内填充着草,使其更能抵御冬季严寒。

5.缝制衣物

萨米妇女负责为全家人缝制新衣。她们用缀有金属的木棒来刮擦鹿皮使之变软,用木头和鹿角制成的小织机来编织腰带和做装饰用的带子,制作鞋帽中的草垫时,萨米妇女用的是麻梳——一种用金属做齿的梳子来清除草中的草籽。

6.自然界的神明

传统的萨米人认为神明都是住在自然界中的。他们同时也相信自己可以和动物、风以及太阳进行交流沟通。他们对各种自然现象都满怀尊敬。这种态度帮助了萨米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他们坚信,不尊敬大自然的人在这种以土地为生的生活中是会遇到麻烦的。萨米人时常向神明供奉珠宝并且把驯鹿杀掉作为祭品,这样做是为了保持生态的平衡。

萨米人认为某种人是具有特殊的力量的。有一种人在狩猎的季节或饥饿、疾病来临时能向神明求得帮助。这样的人就叫做诺艾德。在过去,由于萨普米气候严寒、生活艰苦,所以来自诺艾德的帮助显得十分重要。萨米人还相信,有一种叫做“乌尔达”的小矮人住在地下,他们对人不是有益就是有害。如果一个牧民向乌尔达供奉祭品,他们就会帮他照料他的驯鹿。但他们又认为,乌尔达们有时也害人匪浅,据说他们会偷走婴儿和儿童。萨米人还认为乌尔达能教给他们怎样唱约依克。

7.猎熊仪式

在诺艾德领导下,猎熊是一件大事。当猎手们在熊穴中发现一只熊,他们就绕着它走,然后把它杀死。在把熊运回帐篷的过程中,他们会为此唱上一支约依克。三天时间,人们举行各种仪式来进行庆贺。他们吃掉它并把骨头埋掉。随着基督教徒的到来,猎熊仪式渐渐销声匿迹。

8.婚礼

萨米婚礼是家庭生活中的欢乐场合。每个人都会穿上自己最好的传统服装。在教堂举行完婚礼之后,人们又接着举行可能会持续数天的聚会。大家尽情享受美酒佳肴,跳舞谈天。唱约依克的歌手们在聚会中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即兴创作出一支又一支的约依克歌曲。

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土著人

土著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原有的或最早的居民,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aborigine,意思是“最初的”。但是澳大利亚原有的或是最早的居民却并不把他们自己称为土著人。

1.传统的生活方式

欧洲人觉得澳大利亚的气候恶劣,景色也不美,而土著人却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土著人生活在澳大利亚各地,甚至在沙漠中也有他们的足迹。他们知道怎样追踪捕捉到动物,知道什么样的植物可以食用,什么样的可以入药,还知道怎样制造工具、网、袋子、容器和小船,还会就地取材,建造房屋。

2.虫子是一种美食

蚂蚁,蚧螬,蝶蛹和蛾类的昆虫是许多土著人重要的食物来源。沿海地带的土著人还吃从红树上挖出的蛆虫。今天在澳大利亚偏僻的地区,一些部落仍然把昆虫做食物。

3.捕猎和打渔用的矛

一些矛是没有尖锐的矛头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长竿。而另外一些还有单独的矛头。鱼叉(绑有绳子的矛)是用来捕猎海水动物的,像海牛、海豹、海龟之类。鱼叉有两个或三个锋利的尖。土著人还用矛来捕捉袋鼠,鸵鸟和其他动物。

4.草编手艺

土著人用树皮、树茎和树叶捻成粗粗细细的绳子。他们用纺锤把绳子绕成卷,或者在手掌和高高架起的架子之间绕好绳子。昆士兰的澳鲁昆人用树根作成绳子,再把绳子上色,编成各种各样的袋子。土著人还用绳子设下圈套来捕捉动物。今天澳大利亚南部的娜加林得杰里人仍然用芦苇编制篮子。

5.土著人的穿着

在干燥地区,土著人到了夏天就不穿衣服或者只穿一个很短的草裙(用草绳,羽毛或者小动物的尾巴做成),盖住他们的隐私部位。在寒冷的地方,土著人到了冬天就会穿上用袋鼠皮做成的斗篷。一些地方的妇女穿用树叶编成的裙子。土著人的男人和女人们都戴用贝壳、动物牙齿和骨头做成的项链或项圈。为了出席某些特殊场合,一些部落还用鸵鸟羽毛或者其他东西作成头饰。

6.与每个土著人都息息相关的规则

在传统的土著文化中,集体和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人们相互照顾孩子和老人,共同分担工作和责任。严格的亲缘关系、家庭关系和规则规范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行为。

7.亲缘关系规则

在土著人社会中,某些人是不允许相互接触的。例如,男人和他的继母必须避免互相接触,必须通过第三人才可以交流。成年兄妹在对话时也必须脸朝着不同的方向。还有一种亲缘关系的传统,女人把她母亲的姐妹们也称做“母亲”,而母亲的姐妹们也称她“女儿”。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好几个“父母”。

大多数土著人的婚姻都是由家族安排的,一些孩子在出生之前就已经被指腹为婚了。女孩子们通常在十三四岁就已经结婚了。在一些部落里丈夫会比妻子年长很多,而许多现代土著人的婚姻已经不再遵循传统规则和习俗了。

土著人向遥远的地方发出烟雾信号很奇特。他们把新砍下来的木头会燃起黑色的烟,而干木头燃起的烟颜色要浅一些。随后,土著人向烟吹气或者用树皮在篝火边煽风,这样冉冉上升的烟就会变成不同的形状,比如圆柱形的烟,螺旋上升的烟或者一股股突然喷出的烟。而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烟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他们用这种烟雾信号,通知人们当地的新闻事件,警告有客人到来或者外敌入侵,或者找人帮忙把猎到的动物运到家里。

土著人也用一种长约20~60厘米的木棒传递信息。一些木棒非常简单,也有一些木棒有雕刻,绘画或羽毛做装饰。这种木棒的形式有些像提示符。例如,木棒上刻有三个凹痕就意味着三位长者发出了邀请,同一个木棒可以多次使用,代表不同的含义。

8.绘画

土著人把图案绘在岩石、树皮、圣品和地面上。他们也在自己的身上绘画。传统图案由线条,圆点,圆圈和漩状组成,对于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含义。这些图案中通常蕴涵着故事,或者代表了某些自然现象和自然力量,或是代表着创造世界的神灵。

岩石艺术也有不同的形式,一些艺术家把岩石击碎或者揭去岩石表层,让岩石下面的颜色露出来。也有人把白色的黏土,红色或黄色的赭石,以及木炭和水混合在一起作画。

9.树皮艺术

在南部澳大利亚,人们用木炭在大块的树皮上作画。他们还在经火烤黑的树皮上刻图案。一些阿奈姆地的树皮画为人们展示了动物的内脏,一些就像是X光片。还有的树皮画被用来覆盖坟墓。

10.土著人的梦幻时代

土著人认为在世界之初,他们祖先的圣灵就创造了世界和世界万物。土著人的梦幻时代和睡着时做的梦没有一点关系。一个人的梦幻代表了他(她)与万物之初的精神联系。对于土著人来说,这种起始于世界之初的梦幻时代的圣灵,在现代世界仍然活力十足。他们还通过舞蹈,唱歌和讲故事土著人再现了他们和神灵、土地的联系。

11.图腾

袋鼠和蚂蚁这样的动物都是土著人的图腾——一种指定给某个土著家庭和个人的特殊标志。图腾有助于确定人与人之间以及部落之间的关系。比如,图腾的动物互为天敌的部落不能相互往来。

12.土著人基督徒

18世纪至19世纪,欧洲传教士把基督教带到了澳大利亚。一些土著人开始改信基督教,并且把他们的传统信仰和基督教结合了起来。比如说,许多现代土著人基督徒相信圣经里的上帝,同时也相信赋予土著人土地和万物规律的传统圣灵。

13.节日和庆典

土著人每年都要举行庆典来拜祭祖先,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地球上才会风调雨顺,万物平安生长。在传统的庆典中人们穿戴着项链和头饰之类的特别饰物,唱歌,跳舞,还在身体上绘图。

在准备庆典阶段,人们制作特殊用具,准备场地,在身体上绘画。人们经常在庆典时交换物品和安排儿女的婚姻。到了现代,许多庆典要持续好几天,整个地区的人都会来参加。人们一边讲故事,一边搭防晒的棚子,还在身体上绘画,制作项链和头饰。庆典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唱歌和跳舞,尤其是那些关系到土地和家园的歌更为重要。

14.葬礼的风俗

土著人认为人刚去世时,他(她)的灵魂会停留在熟悉的地方不走。惯例上,人们会把死者的财产和房屋烧掉,劝说死者的灵魂快快回到灵魂世界中。有时人去世后,为了劝说他的灵魂快快离开,那里的所有人都会搬走。到了现代,如果有人去世,土著人不再烧掉他的财产和房屋,因为重建起来的花费太大了。但是人们会把死者的房门紧闭,不让人进去居住。家里的其他人都搬到亲戚那里居住。当群体中的长者认为死者的灵魂已经离开了房子时,他们就可以再搬回去了。

中东的贝都因人

贝都因人属于古阿拉伯人的一个分支。他们主要生活在阿拉伯沙漠和叙利亚沙漠、埃及的西奈半岛以及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贝都因人与其他文化和信仰的民族共同分享他们的土地。与中东及北非地区的许多民族一样,他们也是一支典型的阿拉伯民族——讲阿拉伯语并且信仰伊斯兰教。

1.绒毛之屋

传统上,贝都因人居住在骆驼毛或者山羊毛制成的帐篷里面。叫做“贝特沙阿赫”即“绒毛之屋”。这些帐篷非常适合游牧的生活方式,搭建、拆卸和搬运起来都非常方便。人们居住在里面,可以免受阳光的暴晒和强风的吹袭。但是居住在城镇的贝都因人,就不像祖先那样经常迁移而是生活在现代的耐久的住宅里面。

制作一个贝都因帐篷是一项耗时的工作。男人们负责砍伐树枝,并将其晒干。这项工作必须仔细认真,因为这些树枝是用来制作帐篷支柱的。支柱一般高约1—1.5米,相互间隔为3—4米。女人们负责使用骆驼毛或者山羊毛编织帐篷罩皮。帐篷罩一般宽约3.7—4.6米,长度则取决于家庭的人口数量。女人们将帐篷外罩盖在支柱上,并用绳子加以固定,帐篷的门是由一块厚厚的皮革制成。

2.贝都因家庭

大多数贝都因家庭人口数量众多,在通常情况下,孩子们的数量大都在十二人之多。因此,寻找水源、照料动物,让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过上舒适的沙漠生活,工作量就很大。

贝都因人非常珍爱孩子,因此家庭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大。孩子越多,意味着需要照料的人就越多,家庭琐事也就越多。游牧家庭的孩子身上负有许多责任,比如照看家里的动物,或者使用皮囊去天然水塘取水。

贝都因女人们负责管理家务,例如寻找木柴、准备家庭用餐、编织帐篷罩、制作工艺品,当然还包括照料孩子。在日常事务和家庭生活方面,都由她们说了算。

在贝都因的家庭之中,长老是最具有权威的人物。他负责确保自己的孩子们和其他亲属的安全,并确保每位成员都丰衣足食。长老会旅行至沙漠深处放牧骆驼。有时,他也到附近的村庄去购买一些家里无法自行制作的物品。在宿营地,各个家庭的长老与酋长以及其他男人会谈,商讨重大事项,比如何时迁移宿营地、迁往何处等等。

3.部落与氏族

每一个贝都因部落,都可以划分为更小的部群,称为氏族。每个氏族又由一些家庭组成,这些家庭聚居在一个宿营地内。一般而言,一个氏族大概包括七八个家庭,但是有一些氏族的家庭数目多达三十个。

4.部落首领

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称为酋长。一些酋长是由部落成员推举出来的。其他一些酋长是子承父业。酋长负责做出本部落的重大决策,并与其他酋长沟通。如果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争端,那么就需要两位酋长共同商议。酋长有责任确保他的子民的安全,确保每位部落成员都能受到良好的照顾。酋长因其领导能力、勇气和心胸而受到尊敬。

5.传统服装

在夏季,贝都因男人的服装是宽松的白袍。而在冬季,他们则披上毛纺斗篷,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起来,以免受冻。贝都因的女人们穿的是简单宽松的衣服,这既是一种端庄朴实的象征,也能够在沙漠炎热的太阳下面保护她们的皮肤。女人们会在衣服袖子上、接口处和褶边的地方刺绣上鲜艳的几何图案,把它们作为一种装饰。

6.女人的珠宝

贝都因女人穿戴多种多样的珠宝。她们脖子上戴的特制项链,是一条悬挂着硬币和铃铛的金属链,它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祈福。项链上的许多硬币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甚至罗马时代。她们也都打耳朵眼儿,戴上银质或金质的耳环。在贝都因女人结婚之前,她的未婚夫会送给她美丽的珠宝,作为照顾她一生一世的定情信物。

7.贝都因头饰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头顶都戴着特殊的头饰。头饰可以保护他们不受炙热的沙漠阳光的灼伤。男人戴的头饰是一条叫做“卡菲亚”的长布料,用一条黑色头带绑系在头部。已婚妇女传统上是在头上披上一层面纱,在伊斯兰宗教中,这是一种端庄节制和家庭荣誉的象征。除此之外,她还要在眼睛下方戴上一层“波恰”遮住脸部,上面可以用硬币和贝壳加以装饰。

8.贝都因人的信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