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收听年鉴.201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03:04:21

点击下载

作者:陈若愚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广播收听年鉴.2012

中国广播收听年鉴.2012试读:

出版说明

为更好地服务于业界,尽可能地满足各方面对收听率数据的需要,作为我国视听率调查行业的领跑者,CSM媒介研究自2005年起,每年编写出版一部《中国广播收听年鉴》。《中国广播收听年鉴(2012)》是CSM媒介研究编写出版的第八部广播收听年鉴。《中国广播收听年鉴(2012)》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综述。主要从收听环境、听众特征、听众收听行为、频率竞争格局、节目竞争格局以及广播广告投放与竞争格局等方面对2011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进行了全景式描述与分析。第二部分:专题研究。本部分除了对2011年新闻综合、交通、音乐、文艺、都市生活几个主要频率的收听状况进行分析之外,还包括广播体育节目收听特点分析、辽宁与江苏广播收听市场比较分析、女性听众广播收听特征浅析、高学历听众广播收听特征及其媒体价值、收听峰值背后的成因探讨、城市受众广播媒体消费行为研究、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的广播广告、新时期广播听众变化特征与发展对策探讨,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媒体发展路径选择等内容。第三部分:收听数据。这部分是CSM媒介研究2011年进行收听率调查各城市网及各省网的收听统计数据,主要内容涉及人均收听时间、全天收听走势、听众构成和频率竞争状况等。第四部分:附录。主要包括CSM媒介研究各城市收听率调查网和各省网的基本情况。《中国广播收听年鉴(2012)》的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为广大媒介从业人员既可提供有关2011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的全面分析,又可提供2011年全国33个重点城市及2个省翔实的收听数据,是媒介从业人员必备的一本工具书。编者2012年10月

第一部分 综述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广播事业在新的环境下继续探索、大胆革新、迈开新步伐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国广播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在各种媒体的高速发展之中,广播以其独特的优势,仍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媒体。

2011年,我国广播事业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推进宣传创新,积极拓展宣传新阵地,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播事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得到全面发展,电台机制改革和广播产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我国广播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内容生产繁荣,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成就显著;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已列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使得广播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广播事业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加大创新力度,促进媒介与科技结合以及数字化新体系的建立,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我国广播事业紧紧围绕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一些重要电台纷纷改版或创立网络电台,加快发展战略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广播影视服务功能和水平;我国广播事业坚持自主创新推动技术发展,立足新技术加强新业务开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广播事业发展呈现出一片新气象;我国广播事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加强广播电视节目海外落地,调整布局、突出重点,“走出去”工作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

本部分将从收听环境、听众特征、听众收听行为、频率竞争格局、节目竞争格局、广播广告投放及竞争状况等方面来对2011年我国广播收听市场进行全景式分析。

一、收听环境

1.全国共有197座广播电台

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2)》的最新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广播电台197座。国家级广播电台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每个地级或以上城市基本都至少有一座广播电台。全国现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827座,调频发射台11403座。全国广播在国内的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7.06%。2011年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为1305.75万小时,其中,播出新闻资讯类节目265.08万小时,专题服务类节目302.68万小时,综艺益智类节目357.53万小时,广播剧类节目64.82万小时,广告类节目122.46万小时,其他类节目193.18万小时。2011年全年全国广电系统制作广播节目693.70万小时,其中,新闻资讯类节目129.50万小时,专题服务类节目201.64万小时,综艺类节目190.59万小时,广播剧类节目11.95万小时,广告类节目76.65万小时,其他类节目83.37万小时。

根据CSM媒介研究掌握的2011年全国33个重点城市可接收的广播频率数量分布资料,在不包括境外频率的417个广播频率中,音乐类(69个)、交通类(60个)和新闻类(60个)频率的数量最多(表1.1.1)。“跨领域”频率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名称定位于“新闻”的60个频率中,有17个频率同时在名称中涉及了其他专业领域;定位于“交通”的60个频率中,有16个频率同时在名称中涉及了其他专业领域;名称定位于“音乐”、“生活”、“综合”的频率中,涉及了其他专业领域的都超过10个。在各类频率中,以“音乐、交通”进行双重定位的频率数量最多,达到了5个,“生活、交通”双重定位的频率也达到4个,情形与2010年一样。同2010年相比,音乐类、经济类、新闻类和交通类频率增加较多,在33个重点城市中,音乐类和经济类频率均增加了3个,新闻类和交通类频率各增加了2个。外语类和娱乐类频率数则略有下降,在33个重点城市中,外语类和娱乐类频率比2010年均减少了1个。另外,城市里专门给有车族人群开办的频率发展态势良好,在33个调查城市中有13个针对有车族广播的休闲娱乐频率,与2010年相比没变化,目标受众的细化仍然是广播频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表1.1.1 2011年33个重点城市各类频率的数量分布2.全国拥有正在使用收听设备的家庭比例达到30.8%

根据CSM媒介研究全国网2011年基础调查数据,在全国范围内,有30.8%的家庭拥有正在使用的收听设备,比上年增加2.1个百分点;收听设备的百户拥有量达到39台,比2010年平均增加1台。在全国城域拥有正在使用收听设备的家庭比例为42.1%,比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在乡域这个比例是23.3%,比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在拥有收听设备的家庭中,绝大多数家庭只拥有1台收听设备,拥有2台及以上收听设备的家庭比重还是比较小,全国平均只有5.8%,与上年(6.1%)相比略有下降(表1.1.2)。表1.1.2 2009-2011年全国正在使用收听设备的拥有状况

根据CSM媒介研究全国网2011年基础调查数据,在全国七大行政区中,华北、华东、东北和西北的收听设备拥有率较高,均达到30%以上,其中华北地区收听设备拥有率最高,达到44.4%,平均每百户收听设备拥有量也是最高,达到60台。而华中和西南地区的收听设备拥有率较低,其中华中地区为23.8%,西南地区仍然是七大行政区中收听设备拥有率最低的地区,拥有率仅为19.1%,每百户均拥有收听设备仅为22台(表1.1.3)。表1.1.3 2011年全国各大行政区正在使用收听设备的拥有状况

二、听众特征

1.全国10岁及以上听众规模达438 941 000人

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2)》的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7.06%。但是,在广播实际收听方面,由于部分家庭不购置收听设备,或者一些家庭的收听设备已经闲置,所以实际的广播听众规模要明显小于广播覆盖的人口规模。我们所说的广播听众是指拥有正在使用的广播收听设备或家庭成员中有人在近三个月内收听过广播的家庭中10岁及以上人口。

根据CSM媒介研究2011年全国网基础调查数据,2011年全国广播听众规模为438 941 000人,占全国1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的37.6%;其中城域的广播听众规模为221 251 000人,占全国城市10岁及以上人口的49.3%;乡域的广播听众规模为217 690 000人,占全国农村10岁及以上人口的30.2%。与2010年相比,全国、城域和乡域广播听众规模占人口总数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上升。2010年,全国广播听众规模占全国1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的34.5%,这一比例在城域为47.1%,在乡域为27.7%。2.广播听众中男性、女性比例基本持平

根据CSM媒介研究2011年全国网基础调查数据,全国广播听众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男性占50.9%,女性占49.1%,这个构成与全国10岁及以上人口的性别构成基本一致;在城域中,男性占50.5%,女性占49.5%,男女听众比例基本持平,并且与10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构成也基本一致;在乡域听众构成中,男性占51.3%,女性占48.7%,与10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构成也基本一致(图1.2.1、图1.2.2)。图1.2.1 2011年全国广播听众性别构成(%)图1.2.2 2011年全国10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构成(%)3.35-44岁听众比例最高

根据2011年CSM媒介研究全国网基础调查数据,35-44岁年龄段的听众是广播听众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在全国网、城域和乡域中都超过20%,并且与各自的人口构成基本一致。从各年龄段城乡广播听众的比例来看,城域广播听众中25-34岁、35-44岁和45-54岁三个群体的比例分别为21.1%、21.5%和15.6%,高于乡域的18.8%、20.2%和14.7%,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广播在城域较为吸引中青年群体收听(图1.2.3、图1.2.4)。图1.2.3 2011年全国广播听众年龄构成(%)图1.2.4 2011年全国10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4.城乡听众受教育程度具有较大差异

从2011年CSM媒介研究全国网基础调查数据来看,广播听众的受教育程度构成城乡差异比较明显,这与全国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相一致(图1.2.5、图1.2.6)。在城域听众中,具有高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听众比例分别为27.7%和24.0%,远高于乡域听众中17.1%和5.9%的比例。而未受过教育、小学文化程度听众的比例在城域分别为3.3%和14.1%,远低于乡域的7.8%和25.5%。图1.2.5 2011年全国广播听众受教育程度构成(%)图1.2.6 2011年全国10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5.城乡听众职业构成差异较大

从2011年CSM媒介研究全国网基础调查数据来看,城乡听众职业构成的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城乡居民职业构成的差异所决定的。在城域听众中,学生/无业人员的比例最大,达到34.6%;在乡域听众中,以农、林、牧、渔为主的其他职业类别听众所占比例最大,达34.1%(图1.2.7、图1.2.8)。图1.2.7 2011年全国广播听众的职业构成(%)图1.2.8 2011年全国10岁及以上人口的职业构成(%)6.个人月收入2001元及以上的听众比例较2010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从2011年CSM媒介研究全国网基础调查数据来看,广播听众的收入构成城乡差异比较明显,这与我国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直接关系(图1.2.9、图1.2.10)。从全国广播听众的收入构成来看,个人月收入在2001元及以上的中高收入听众比例(30.0%)高于这一收入群体的人口构成比例(20.8%);从城域的情况来看,个人月收入在2001元及以上的中高收入听众比例(38.6%)高于这一收入群体的人口构成比例(31.4%);从乡域的情况来看,个人月收入在2001元及以上的中高收入听众比例(21.1%)也高于这一收入群体的人口构成比例(14.4%)。图1.2.9 2011年全国广播听众个人收入构成(%)图1.2.10 2011年全国10岁及以上人口个人收入构成(%)

对比2010年CSM媒介研究基础调查数据,从城域的情况来看,个人月收入在2001元及以上的中高收入听众群体比例由2010年的29.6%上升为2011年的38.6%;从乡域的情况看,个人月收入在2001元及以上的中高收入听众比例由2010年的13.4%提高到了2011年的21.1%。

三、听众收听行为

[1](一)收听地点1.近五成听众最经常收听广播的地点是家中,广播移动收听特点渐显

整体而言,2011年听众对收听地点的选择大体沿袭了往年的习惯,近五成听众最经常收听广播的地点为在家(图1.3.1)。私家汽车越来越多地成为听众最经常收听广播的场所,把私家汽车作为最经常收听广播地点的选择比例达到了26.6%,较2010年的20%有明显提升;最经常在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工具收听广播的比例也达到了9.7%,然后依次为出租车、工作/学习场所、班车、其他和骑自行车/步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广播移动收听的特点在逐步显露。图1.3.1 2011年33城市15岁及以上听众最经常收听广播地点的选择比例(%)2.各城市听众收听地点的选择呈现较大差异

虽然从整体来看,各城市听众最经常选择在家中收听广播的比例相对其他地点较高,但具体到各城市之间,其选择各收听地点所占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上海和天津有超过70%的听众最经常在家听广播;大连、济南、南京、绍兴、武汉和西安最经常选择在家里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也在60%及以上;重庆、广州、合肥、沈阳、石家庄和乌鲁木齐,50%以上听众最经常在家听广播;相对而言,北京、长春、长沙、常州、成都、佛山、福州、杭州、南宁、宁波、青岛、清远、深圳、苏州、太原、无锡、厦门和郑州,最经常在家里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不高,均低于50%,尤以长沙为甚,听众最经常在家听广播的选择比例仅为23.6%(表1.3.1)。表1.3.1 2011年33城市15岁及以上听众最经常收听广播地点的选择比例(%)续表

2011年,听众最经常选择在公共汽车/轨道交通上收听广播比例最高的是福州,为43.8%,哈尔滨、长春、长沙、深圳、厦门和郑州6个城市听众最经常选择在公共汽车/轨道交通上收听广播的比例在10%-30%之间,处于中间水平;广州、重庆、武汉、上海、济南、北京、沈阳、杭州和乌鲁木齐9个城市听众最经常选择在公共汽车/轨道交通上听广播的比例在5%-10%之间;青岛、大连、清远、成都、无锡、常州、西安、苏州、石家庄、合肥、天津、佛山、南宁、南京、太原、绍兴和宁波17个城市听众最经常选择在公共汽车/轨道交通上收听广播比例较低,不足5%,其中尤以宁波为最,该比例仅为0.8%。

随着我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激增,广播成为司机们打发时间、精神消遣、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私家车上听广播的听众比例逐渐增多。2011年最经常选择在私家车上收听广播比例最高的是北京(48.3%),其次是苏州(45.6%)和清远(44.5%),排第四位的是深圳(43.2%),排名第五至第七位的分别是成都(41.5%)、杭州(41.1)和宁波(40.8%);太原、常州、厦门、佛山、青岛、南宁和无锡7个城市最经常选择在私家车上收听广播的比例在30%-40%之间;绍兴、郑州、南京、乌鲁木齐、石家庄、西安和长沙7个城市最经常在私家车上收听广播的比例在20%-30%之间;广州、大连、济南、福州、合肥、武汉、天津、长春、重庆、沈阳和上海11个城市最经常选择在私家车上收听广播的比例在10%-20%之间,其余地区该比例较低,哈尔滨最低(9.9%)。

出租车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物之一,也是广播媒体重点开拓的市场。由于各地出租车起步价、人们乘坐习惯等存在差异,选择在出租车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差异也较大。2011年,长沙最经常选择在出租车上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达26.3%,在33城市中最高,然后依次为沈阳、长春、宁波、南宁、合肥和无锡,该比例在10%-17%之间;郑州、乌鲁木齐和青岛等25个城市的听众最经常选择在出租车上收听广播的比例均不高,低于10%,其中佛山最低,为0,没有听众把出租车作为最经常选择收听广播的场所。

其余收听地点的听众规模相对以上地点较低,但也存在个别城市比例较高的,例如,厦门有7.3%的听众把班车作为最经常选择收听广播的场所。3.各目标听众群体收听地点的选择与其角色定位相关

分目标听众来看,其收听地点的选择受其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及职业的影响(表1.3.2)。与女性听众相比,男性听众相对更多地选择在私家车、班车收听广播,这与他们更为频繁地使用这些交通工具有关;而女性听众最经常选择收听广播的场所则是相对更多地在家中、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地方。

各个年龄群体对收听地点的选择也凸现出年龄的影响。25岁及以上听众,年龄越大,选择最经常在家中听广播的比例越高,选择最经常在私家汽车和公共汽车/轨道交通上收听广播的比例越低。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的下降,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乘坐公共汽车的困难和不便也日益增多。同样的规律也出现在出租车上。25-34岁和35-44岁这两部分听众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也是选择最经常在私家汽车上收听广播比例最高的两个群体(分别为37.4%和39.4%)。15-24岁的青少年群体受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影响,最经常选择在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和骑自行车/步行时收听广播的比例是各年龄组中最高的,选择比例分别达到15.6%和1.6%。表1.3.2 2011年33城市不同目标听众最经常收听广播地点的选择比例(%)

受教育程度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具有重要影响,也影响到其收听地点的选择。2011年,一个显著特点是:低受教育程度者,包括未受过正规教育和小学学历听众选择最经常在家中听广播的比例非常高;在私家车、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和出租车上等各类交通工具上最经常收听广播的比例呈现学历越高、比例越高的态势,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听众群体最经常选择在私家汽车、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和出租车上收听广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6.5%、11.7%和7.2%,尤以在私家车上的比例为最高,这与该类人群属于社会中坚力量,拥有私家车比例较高有关。

听众对收听地点的选择与其职业也有较强的关联性。低职业层级和赋闲在家的无业听众最经常选择在家中收听广播的比例较高,社会地位较高或者收入水平较高的从业者,最经常选择在私家车上收听广播的比例相对更高。学生及无业人员选择在家收听广播的比例较大,分别为54.6%和76.1%,干部/管理人员、初级公务员/雇员、个体/私营企业人员选择最经常在私家车上听广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2.3%、30.3%和47.6%,远高于其他职业类别。

各目标听众对广播收听地点的选择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广播媒体进行对象化编排和节目定位提供依据。(二)人均收听时间1.不同城市听众人均收听时间差异显著[2]

在全国33个城市中,2011年人均每日收听广播的时间为84.6分钟,较2010年的83.9分钟略有上升。2011年各城市之间的人均日收听分钟数差距较大,哈尔滨最高达154.5分钟,其次是天津为131.9分钟,苏州、沈阳、西安、济南、杭州和常州6个城市也超过了100分钟。厦门、清远和长沙较低,平均每人每天的收听量不足50分钟,特别是长沙,人均每日收听时间仅为42.9分钟,仅为最高值的27.8%(表1.3.3)。表1.3.3 2011年各城市听众人均每日收听广播时间(分钟,四波调查数据)2.春季人均收听时间高于其他季节

CSM媒介研究实行的四波次收听率调查分别分布在2至3月、5至6月、8至9月和11月,基本能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对2011年33城市在各个调查波次的收听情况(其中,连续调查城市取各个调查波次时期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11年全国33城市整体春季的人均收听量要高于其他季节,人均每天收听时间较其他季节多出2-3分钟(表1.3.4)。

具体到每个城市,季节差异不尽相同。哈尔滨一年四季(四波)的人均收听时长在33个调查城市中均排名首位,尤以春季最高。哈尔滨位于我国的最北方,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哈尔滨的春季(第1波调查)仍然是非常寒冷的时期,听众在家的时间较长,因此人均收听量在各季度中最高。人均收听量次高的城市是天津,该城市收听很有特色:由于地处华北,二三月份仍然春寒料峭,夏季气温较高,天气比较炎热,听众多居于室内,收听广播的机率增大,因此,人均收听量高于其他季节。可见,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众的季节性收听行为(表1.3.4)。表1.3.4 2011年各城市听众在四波调查期间人均每日收听广播时间(分钟)续表3.男性、初高中学历、老年、中低收入听众群体人均收听时间较长

2011年各目标听众群体的人均收听量特征与2010年类似。男性听众人均每日收听时间达到87.4分钟,比女性听众长5.6分钟。各年龄段听众,呈现出年龄越大、收听量越大的特点,10-14岁的少年儿童听众人均每日收听时间仅为32.5分钟,仅为55岁及以上群体人均收听时间的1/4左右,广播媒体受众老龄化的倾向仍然突出。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初、高中听众广播收听时间较长,达到人均每天1.5小时左右。在各类职业群体中,无业者人均收听广播时间最长,为114.1分钟,其次是其他职业人员、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和工人,平均每人每天收听时间均将近1.5小时。

从不同收入水平来看,个人月收入在1001-1500元的听众人均日收听时间最长,超过100分钟,其次是1-1000元和1501-2000元之间听众的日均收听量也超过了90分钟,2001-4000元听众的人均日收听量超过了80分钟,而4001元及以上的高收入者人均日收听量低于80分钟(表1.3.5)。表1.3.5 2011年33城市不同目标听众人均每日收听广播时间(分钟)续表(三)全天收听走势1.早间创造全天收听最高峰,高峰时段收听率工作日明显高于周末

与电视观众收视率全天走势不同,广播的收听最高峰出现在早间。2011年全国33个城市,工作日6∶45-7∶45时段正值上班高峰,开机率高,收听率超过15%,其中在7∶15 - 7∶30时段收听率最高达17.31%。早间8∶30之后,收听率开始逐步走低,在13∶30-14∶00收听率跌至不足4%。傍晚17∶30-18∶30下班时段,收听率回升至9%以上,随后到20∶00左右又有明显的下跌。20∶00-21∶00时段虽有所起色,但同早间、傍晚相比,收听率大幅降低(图1.3.2)。图1.3.2 2011年33城市全天收听率走势

工作日和周末的收听率在高峰时段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工作日在早间6∶00-8∶30和下午17∶00-19∶00的收听高峰期,收听率明显高于周末同时段,其中在7∶00左右,两者之间的收听率差距达到近4个百分点。而周末在上午9∶00-11∶00时段的收听率高于工作日。收听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听众的生活、工作作息规律:工作日早上通常会在洗漱、吃饭和上班途中收听广播,白天工作,而周末的上午则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听广播。2.四季收听整体走势基本一致,不同季节收听水平略有差异

2011年,全国33个城市听众在四波次调查中的全天收听率走势大体趋同,均显示出早间的收听最高峰和午间以及傍晚的两个收听次高峰。相对而言,春季第1波在9∶00-15∶00时段的收听率较高,高于其他3波调查同时段的收听率(图1.3.3)。图1.3.3 2011年33城市四波次调查全天收听率走势3.北京、上海收听走势基本一致,广州收听高峰特色十足

北京听众的全天收听走势与全国33个城市的平均收听率走势基本一致。北京听众工作日早间7∶00-7∶30左右的收听率超过了20%,远远高于周末水平。北京听众在12∶00和18∶00左右形成另外两个收听高峰,另外随着听众夜生活时间的延伸,在20∶00之后还形成了一个小而跨度较大的扁平状收听率高峰(图1.3.4)。图1.3.4 2011年北京全天收听率走势

上海听众的全天收听走势与全国33城市情况大体相同,在早间7∶00出现了一个收听率超过22%的全天峰值。但不同的是,在早间收听高峰之后,上海听众在8∶00-12∶00时段的收听基本上处于平缓下滑阶段,午间12∶00没有出现明显的收听高峰。而此后在晚间18∶00,虽然也出现了一个全天第二高峰,但和早间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平淡无奇。工作日6∶00-9∶00时段相较于周末同时段的收听优势明显,周末则在9∶00-12∶00时段收听率高于工作日(图1.3.5)。图1.3.5 2011年上海全天收听率走势

与北京、上海乃至全国33个城市收听率走势相比,广州听众的收听走势特色十足,差异巨大。最大的差别是广州听众的全天收听最高峰不是出现在早间,而是出现在中午12∶00-13∶00时段,孤峰突起,跨度为1个小时;此外在傍晚18∶00-19∶00时段也有一个较为显著而跨度较窄的次高峰。其他大部分时段收听率呈现扁平状分布,收听率都维持在4%-8%的水平。和其他城市一样,在早间7∶00-9∶30时段和傍晚17∶00-18∶45时段,广州工作日有略高于周末的收听表现(图1.3.6)。图1.3.6 2011年广州全天收听率走势4.各类目标听众在不同时段的收听特点不同

2011年,全国33城市收听数据显示,男性听众在全天大多数时段的收听率都要高于女性群体,尤其是在早间7∶00左右和傍晚18∶00左右较为明显(图1.3.7)。这是因为男性群体是移动收听的主力听众群体,在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具有收听优势。图1.3.7 2011年33城市不同性别听众全天收听率走势

中老年听众群体构成了2011年我国广播媒体市场上的主力受众。数据显示,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听众在早间6∶00-8∶00的收听高峰明显高于更年轻的听众,尤其是65岁及以上的听众在5∶00-7∶00时段的两个小时内的收听率位于各年龄层之冠。在日间大多数时段,中老年群体的收听率也都明显高于年轻群体。到晚间20∶00-21∶00时段,35-44岁的中青年群体的收听水平略高于其他年龄段听众(图1.3.8)。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