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故事——清华“中国古典建筑法式制度”课堂闲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05:19:46

点击下载

作者:刘畅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雕虫故事——清华“中国古典建筑法式制度”课堂闲谈

雕虫故事——清华“中国古典建筑法式制度”课堂闲谈试读:

引子

2012年之后,要独自承担“中国古典建筑法式制度”课程了。兴奋混杂着忐忑的感受其实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偶尔掺杂着木然——纯然人过中年的现象。

那是2002年的时候,刚刚走上“中国古典建筑法式制度”的讲台。有幸教清华的学生,有幸和王贵祥先生一起教,有幸教导师郭黛姮先生教过的课程,有幸延续梁思成先生召集学生研讨法式的学术沙龙,这是我当初在清华上学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郭先生说,梁先生的课是趣味盎然的;亲耳聆听郭先生讲授时,又感觉到中国古典建筑法式制度是一板一眼的;轮到与王老师合教这门课,眼前便总感到有一盏灯,提醒我学问本身的严谨结构,同时也提醒我一定要激发我们“未来的梁思成们”的兴趣。于是,在课程体系本身之外,课堂上便少不了故事。

我的故事无法和贤者们的故事相提并论。我不扎实,甚至不够踏实。我热爱泡沫一样虚幻的美丽,甚至不愿在泡沫破灭之后醒来。

也许需要对泡沫做个定义。对于那些终于无法实现的、丝毫无益于生计的,却又能够满足头脑对于运转的需求、带来快乐或者痛苦的、偷偷地持续滋生和膨胀的想法,我且称之为“想法泡沫”。

想法泡沫与白日梦不同。白日梦有如清烟,缥缈聚散,烟尘间并无必然的联系;想法泡沫则是从点滴鼓吹起来的,鼓吹需要气力,而泡沫材料本身非有连接在一起的能力不成。否则到头来,都会在结果出现的一刹那嘭然结束,泡沫当中曾经清晰的逻辑、曾经晶莹闪烁的智慧,也都会在强大而真实的结果面前显得那么的短暂和渺小,那么的脆弱和虚幻。

想法泡沫与实现了的想法不同。想法一经实现,便物质地影响了世界;想法泡沫终究归于虚幻,只能影响想法。我们的世界虽然也是短暂而渺小,却是我们的世界的全部。所幸我的世界还不是完全依赖于统治着我们的世界。在我的世界中,仅仅能够看到我们的世界的一角,但此外我还有想法泡沫。我的快乐或痛苦来自于我们的世界,也来自于我的想法泡沫,来自于泡沫从滋生到膨胀,再到破灭的过程。

我没有沉溺于做白日梦,却沉溺于想法泡沫,因此最终选择当教师。沉溺于自己的想法泡沫,并欣赏别人的、接受别人同样的做法。这可能对学生有好处,向学生展现多一点的可能性,帮他们展开思想的翅膀,以后,或许再去实现想法。我没有穷极数学猜想的智慧天赋,也没有敏锐或是敏感的审美,冥冥中得到庇佑,选择了一个综合的行当——建筑学,最大的好处在于有可能在多部的和声中找到自己的立锥之地。

我是老师,所以我经常得说。自己的种种希望在想法泡沫破灭后依然闪烁。我经常在说,所以挤掉了不少做的时间,削弱了做的力量。写,便成了一个不错的方法。——倔强地不屈服于那些入选某某检索的指标杠杠,存心体验悲剧一般地,在青灯之下帮助泡沫的光泽潜伏下来,在能够闪烁的时候闪烁。

写泡沫并不容易。写出来的东西就不像泡沫了。头脑是如此的勤劳,不肯停下来等待手和笔的追逐,所以也无法记录所有的泡沫。只好写泡沫中最美的东西,或是最有用的东西。

思来想去,决定先写与专业有关的东西,写中国古建筑里面那些看似信手拈来一般的智慧,看似雕虫小技一般的大智慧;于是,这里写下来的关于术语、算法、名作、哲匠的故事将不是针对概念的严格阐发,甚至其中不少故事只是头脑工厂中的虚幻产物,仅仅是现实产物的参照版——只要它能够成为长久而有趣的参照版。

比起西方的建筑学,中国古建筑这个专业非常年轻,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方才八十多岁。自己从事专业二十年,相对来讲居然也算不短。于是斗胆猜想,前人的智慧真的很大,有绝对的必要把它们写出来;斗胆猜想自己的想法泡沫或许不算太小,希望写出来还能带有自己的味道。于是自觉对专业的了解多了些自信,可以稍觉轻松地搜罗前人的想法作为自己想法的原料或催化剂。

以此为引,引出下面这些雕虫闲话。

闲话术语

侧脚

自1993年起,有一项为期五年的故宫古建筑测绘工作。

记得当时测绘技术指导赵仲华先生(1934—2008)对于测量立柱侧脚尤其重视。通过对比柱头和柱脚平面尺度的差异,故宫的重要古建筑之立柱或多或少都有侧脚,呈现向心倾斜姿态。考诸宋《营造法式》,“凡立柱,并令柱首微收向内,柱脚微出向外,谓之侧脚”;《鲁班经匠家镜》中也提道:“凡砌造钟楼用风字脚”——研究者一般把这里的“风字脚”解释成侧脚;再说到中国古代的家具行当,相当于缩小了的屋架,很多传统家具都是带有侧脚的(图1-1)。图1-1 家具侧脚细部

可以说,中国的木匠不大喜欢在框架中加入三角形的稳定系统,而是不厌其烦地使用带有侧脚的立柱,形成了微妙的审美,也带来了工艺难度和设计难度,以及今人解读设计的难度。

板凳腿

从小处着眼,先说家具。《鲁班经匠家镜》中有“上梢”若干或“下梢”若干的说法——按照王世襄先生的解释,即为侧脚,上梢是“上端比下端收缩”,下梢相反。北京匠师管正面的侧脚叫“跑马挓”,侧面的叫“骑马挓”,四条腿都留出两个方向的侧脚便叫做“四腿八挓”或“四楞八挓”。“挓”不在大,看着细腻,用着放心。

在众多带有侧脚的传统家具类型中,最典型要数最普通的板凳。为了确保窄长凳面的稳定性,板凳的“四腿八挓”必不可少(图1-2);在西方的木作行当,它有个形象的名字叫“木马”(wood horse),文字间透着四腿外蹬的姿态,而我们今天翻译板凳一词时常用的bench,外国同行的语境中实际上说的是“木楞”——木匠工作台。图1-2 板凳草图

测量板凳腿的倾斜程度不是赵仲华先生的特长,他没学过制作家具。板凳“四腿八挓”的设计原则也非常切合板凳的使用情况,与建筑大不相同——两端的两对凳腿内聚姿态明显,而顺身方向的侧脚则只是“线里线外”的微小调整。值得琢磨的是端头两腿之间的大侧脚。在这里起作用的规矩不是严格的数字,而是对匀称合宜的把握——所谓“干活”,要诀在“活”字上。

把板凳两端凳腿与凳面榫卯交接的细节放大(图1-3),就能体会到这样的分寸:若两腿会聚的姿态过急,则两腿榫头在凳面上的距离便过近,看上去显得局促;若两腿会聚的姿态不足,则各榫头距离凳面两侧便过近,此处穿凿的卯口便容易开裂。还有一点,也是木匠要考虑的,即闲置时板凳的储存问题(图1-4)。要把板凳稳定地叠摞起来,侧脚大小、横枨高低是要比画好了再做的。有经验的师傅或靠眼光,否则为了避免出错,最好用上“活尺”来“掰”定角度、复制角度(图1-5)。图1-3 板凳腿面关系构造详图图1-4 板凳叠置方式示意图图1-5 土活尺和洋活尺

构件尺度的巨大差异是导致家具行当与建筑行当之间技术差异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轻易地端详、摆弄、翻转、磨砺一件家具,却无法预见制作得严丝合缝的构件在组装时是否能够顺利合龙。所以,大木作的墨线一定要清晰肯定,卯口一定要宽松适度;所以,要想靠吊铅锤测量建筑侧脚的大小,反而会带来很大的偏差,如果能直接量到柱身上的墨线,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宋朝有“凡下侧脚墨,于柱十字墨心里再下直墨,然后截柱脚、柱首,各令平正”的说法,到了清代,柱身正中有“中线”,最后竖立柱子时垂直于地面的是“升线”。

柱子头

由于油饰的关系,由于年代的洗涤,测量墨线往往是奢求。所以,按照赵仲华先生的要求,全面对比柱头、柱脚平面,用统计的方法寻求规律,当是揭开奥妙的钥匙。弯腰量一量柱根,就能够得到柱脚平面,而测量柱头平面则要复杂得多。应当说赵工当时没有过分苛求手下的徒儿们,遗憾的是当时的测绘也没有完全达到赵工的标准,很多古建筑的侧脚并没有推算出来。要怪就怪时间紧任务重,要怪就怪我们这群徒儿没能咬紧牙关。

回到《营造法式》,这里面对侧脚的规定最为详细:“每屋正面(谓柱首东西相向者),随柱之长,每一尺即侧脚一分。若侧面(谓柱首南北相向者),每长一尺,即侧脚八厘。至角柱,其柱首相向各依本法(如长短不定随此加减)。”

设定了侧脚,柱子便是歪的;柱子是歪的就带来了设计上的问题:匠人到底是按照柱头还是柱脚平面为基准计算尺度呢?

按照常理感觉,从地面生起来的建筑柱脚一定很重要。别让感觉控制理性,大木匠一般不这么想,而总把柱头平面的尺寸当作基本尺寸。原因很简单,柱头之上的所有梁、枋、檩、斗栱等一切构件的计算方法都是在柱头尺寸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的,如果统率一切的柱头尺寸畸零的话,无疑就会给其他构件的长度和关系尺寸带来计算上的麻烦。

举一个青海乐都瞿昙寺隆国殿的例子。使偏远的瞿昙寺名声显赫的是寺院的“宫廷渊源”——寺院建筑由皇家钦遣太监董工修建,其中竣工于宣德二年(1427)的后殿隆国殿最具明代官式建筑特点(图1-6)。研究者曾经测量柱脚平面并得到下面这么一个数据表,按照1营造尺=320毫米推算,很难看出立柱平面尺度存在什么规律。图1-6 青海乐都瞿昙寺隆国殿外景表1-1 柱脚开间实测数据及推算(1)(单位:毫米)

如果测量柱头平面呢?数据整理如下:表1-2 柱头平面用尺推算表(2)(单位:毫米)

于是,我们可以看出立柱大致平行向心倾斜的规律,更可以清晰地读出大木尺度设计(图1-7、图1-8):图1-7 青海乐都瞿昙寺隆国殿正身大木尺度设计示意图图1-8 青海乐都瞿昙寺隆国殿山面大木尺度设计示意图1. 上层柱头面阔方向,明间20.5尺,次间18尺,二次间18尺;2. 下层柱头面阔方向,明间20.5尺加倒推上层柱高的侧脚值,次间

18尺,二次间18尺,廊间6尺;3. 上层柱头进深方向,明间24尺,次间12尺;4. 下层柱头进深方向,明间24尺加倒推上层柱高的侧脚值,次间

12尺,廊间6尺。

两点心得

必须看到,有了侧脚,也便增加了施工难度。在实际工程中,确定和制作普通单层建筑的侧脚并非困难的事。但是遇到柱高度不等的建筑——尤其是遇到多层檐的门楼、亭子,或者楼阁、木塔,长短立柱之间,需要如何关照侧脚,配合完成柱头平面简便的尺度设计呢?

心得一:“矮檐柱”和“高金柱”之间要协调配合,有时甚至需要做出特殊的“妥协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平武报恩寺中明代建造的两座碑亭。一望便知,这两座建筑的侧脚特别显著,而且两圈立柱,根根如此(图1-9)。于是,连带着产生了一串问题:图1-9 四川平武报恩寺碑亭外景1. 如果外围檐柱与内里金柱的侧脚不同,那金柱的侧脚就只能比檐

柱的小,而且前端搭在檐柱柱头科斗栱上的桃尖梁的后尾插入金

柱的位置会难以准确定位(图1-10);图1-10 四川平武报恩寺碑亭下层檐桃尖梁交接关系示意图1. 因而简便的方法是保持檐柱与金柱侧脚相同,在桃尖梁的高度

上,其后尾也就基本对应着金柱的中线——即使考虑到斗栱垂

直地面安置,这里的误差也就在毫厘之间,可以忽略;2. 如果檐柱与金柱侧脚一致,那么在分处上、下层檐高度上的柱头

平面则难以同时实现尺度设计的完整简约——必有其一带有若

干寸的尾数;3. 对于报恩寺碑亭而言,下层四方、上层八角,表面看来,似乎上

层构架尺度凑整、下层留些尾数是简易的方式。

事实如此吗?

居然不对!

匠人选择了另一种妥协——金柱柱头之上坐斗的中心与柱头中心并不相合,而是略略外移,抵消了侧脚带来的尺寸差(图1-11)。图1-11 四川平武报恩寺碑亭金柱柱头与屋架交接关系仰视示意图

心得二:多层建筑的平面尺度会充分考虑侧脚值而进行调整。《营造法式》上说:“若楼阁柱侧脚,只以柱以上为则,侧脚上更加侧脚,逐层仿此。(塔同。)”梁思成先生认为“以柱以上为则”应当写作“以柱上为则”。或许这里的“柱以上”没写错,“柱以上”的尺度设计牵扯到众多屋架构造,是理应当作标准的。无论是“柱上为则”,还是“柱以上为则”,甚至是“以柱”、“以上”为则,古代匠人在算计总高五丈、十丈,累积侧脚要达到好几寸甚至一尺的多层建筑时,一定会在设计各层平面尺度的时候把侧脚数值计算在内,并在需要的地方做出某种调整或是妥协。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实测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

观音阁是辽代统和二年(984)重建的木构楼阁建筑(图1-12)。鉴于其重要地位,自1932年,有过四次主要的测绘调查工作:(3)1932年梁思成先生的最早踏勘和论著;1963年以来祁英涛、陈明(4)达先生的调查与研究;20世纪90年代天津大学杨道明先生率领的(5)详细测绘;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物研究所结合修缮工程所做的更(6)加全面深入的记录。其中最为准确的当属经过局部解体测量的文研所的数据。图1-12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南面立面图

观音阁的立柱分三层:1. 下层立柱,柱脚平面—侧脚—柱头平面,下层侧脚不展开讨

论;2. 平坐立柱,一周外槽柱在下层柱头平面的基础上内收,侧脚不详;3. 上层立柱,柱脚平面—侧脚—柱头平面;柱头再往上是需要结

合进深架道尺度。

综合统计,当时的营造尺长303毫米,不妨对照头、脚计算分别讨论(图1-13):图1-13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各层立柱开间丈尺与侧脚设计示意图1. 进深方向上层架道对应进深方向的柱头,边上前后两间用9尺7

寸,有些零碎,而中间两间正好12尺;至于面阔方向,次间、

明间数据同样相当完美;2. 下层进深方向柱头的用尺现象与上层相反,中间两间的尺寸畸

零;面阔方向也有为上面的侧脚留出余量的数据现象;3. 至于暗层平坐柱,或者垂直过渡,或者也做侧脚——究其尺度

设计原则,是以下层柱头、上层柱脚为基准计算,自下层柱头内

推1.1尺,折合下层稍间开间的1/10,再留出与其他各间侧脚值

相当的2寸侧脚,求得上层各稍间柱头开间9.7尺;4. 实测数据总体上反映出,观音阁各层立柱同高,上下层定然“侧

脚上更加侧脚”;此外建筑每间丈尺设计均留出侧脚,累积起来,

越靠外边侧脚的绝对值就越大。表1-3 观音阁屋架、上层进深方向柱头丈尺推算表(单位:毫米/尺)表1-4 观音阁上层面阔方向柱头丈尺推算表(单位:毫米/尺)表1-5 观音阁下层进深方向柱头丈尺推算表(单位:毫米/尺)表1-6 观音阁下层面阔方向柱头丈尺推算表(单位:毫米/尺)————————————————————

(1) 郭华瑜:《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47页表3.2,50页表3.3,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越,刘畅,王时伟,孙闯,雷勇:《青海乐都瞿昙寺隆国殿大木结构研究补遗》,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4期,47~66页。

(3) 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2期,1932;陈明达:《蓟县独乐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46~54页。

(4) 陈明达:《蓟县独乐寺》,55~60页,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5) 陈明达:《蓟县独乐寺》,61~84页,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6) 杨新:《蓟县独乐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线脚和刨子

线脚,是木作的性格,虽不起眼,骨子里透着修养。东方的线脚和西方的有着气质上的差别。制作线脚的方式则关乎线脚的出身,或早或晚,或繁或简,其间工艺工具的线索是样式的成因。自李浈先生考证:“南宋末我国有了平推刨的使用……至明代或更早,平推刨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刨,线脚刨的发明当不晚于明代前(1)期,”针对我国古代木工刨的争论已十分稀见。然而如果深究古代木作线脚的史料和平推刨起源的论据,一些现行观点尚有讨论的余地。尤其是其中涉及《营造法式》和《工程做法》中各条款的解读,仍然存在笼统和含混之嫌。

疑问的由来

疑问的开端不是新的文献发现或新的考古成果,而是通观中西文化交流后的粗浅感受。结合考察西方平推刨的起源,可以初步建立一个了解刨子这一重要木作工具在中国使用的参照系;结合汉唐中西交通的开凿与深化,阻隔使用工具流传的原因反而有利于我们反思对自身文化的已有认识。

在利用和加工金属工艺发明和发展的大背景下,西方古代建筑中木作工具的使用是比较早的。虽然古希腊文明中尚没有发现使用刨子的证据,但是拉丁文刨子一词为“runcina”,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希(2)腊文中的“rhykane”。而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古罗马刨子实物、雕刻和绘画作品中的刨子,以及利用刨子制作的木制器物,都明确反映出当时的木工用刨已经涵盖的平推刨、线脚刨和槽刨三大类型。西方的证据可谓丰富翔实,已经为学者们注意并列举的素材为数众多,(3)今借助近期研究的总结,略为翻译推介:表2-1 古刨实物编号文物证据与基本描述年代资料来源庞贝古刨铁/木,单柄,21.3厘米×公元79年之那不勒斯博物馆收16.2厘米×5厘米,刨刃宽前藏号719643.5厘米,切割角度50度庞贝古刨铁/木,单柄,铁件顶部折公元79年之2断,21厘米×6厘米×5厘米,那不勒斯博物馆前刨刃宽4厘米,切割角度约50度科隆古刨(图2-1)铁底铁壁,32.4厘米×5.3波恩莱茵河州立博3厘米×4.5厘米,齿状刨刃2世纪物馆宽4厘米长17.6厘米,切割收藏号36.199角度53度菲尔德山古刨铁底,铁壁脱落,四枚铁铆钉,萨尔堡博物馆4不详36.8厘米×4.8厘米×5.5厘收藏号FMa 165米,刨刃宽3.2厘米,切割角度约65度米尔滕堡古刨铁底,四枚铁铆钉,33厘5米×4.4厘米×6.3厘米,刨不详米尔滕堡博物馆刃宽3.2厘米,切割角度约62度萨尔堡古刨铁底榉木刨身,前后手柄,萨尔堡博物馆638厘米×4.8厘米×5.5厘2-3世纪收藏号SHa 571米,刨刃宽2.4厘米长14.4厘米,切割角度约50度塞尔特古刨铁底,四枚铁铆钉,34厘7米×4.5厘米×5.5厘米,刨3世纪阿盖诺历史博物馆刃宽3厘米,切割角度未保留施坦因克里茨古刨铁底,四枚铁铆钉,36.2萨尔堡博物馆8厘米×5.0厘米×4.9厘米,不详收藏号S 3171刨刃宽3.3厘米,切割角度约65度祖格曼特尔城堡古刨铁底,铁壁,铁铆钉,萨尔堡博物馆935.2厘米×4.4厘米×5.5厘不详收藏号ZM 5108米,刨刃宽2.8厘米,切割角度约65度凯尔文特古刨一号铁底两端翘起,铁铆钉孔,10不详纽波特博物馆带刨刃,36.5厘米×4.5厘米,刨刃宽3厘米凯尔文特古刨二号铁底两端翘起,铁铆钉孔,11不详纽波特博物馆32.5厘米×5厘米,刨刃宽3厘米,切割角度约66度Long,D.A.,et al.,The Goodmanham 古德曼海姆古刨Plane: A Unique 铁底两端翘起,三枚铁铆Roman Plane of 钉,象牙刨身,带刨刃,4世纪12Fourth Century 33.0厘米×6.0厘米×8.5厘晚期前AD,Discovered in 米,刨刃宽4.0厘米长7.5Yorkshire in AS 厘米,切割角度约65度2000,Tools and Trades,13:9-20锡尔切斯特古刨铁底,铁壁,四枚铁铆钉,雷丁博物馆1334厘米×5.8厘米×6厘米,4世纪收藏号07490刨刃宽3.8厘米,切割角度约65度维鲁拉米恩古刨(图2-2)铁底两端翘起,四枚铁铆14约3世纪圣奥尔本斯博物馆钉,43.9厘米×8.4厘米×7厘米,刨刃无存科姆瓦施姆古刨圆弧面线脚刨,仅保留木15罗马时期开罗博物馆柄,约长16厘米高9.5厘米厚5厘米图2-1 科隆古刨图2-2 维鲁拉米恩古刨表2-2 古刨浮雕形象编号文物证据与基本描述年代资料来源1世纪晚期,阿奎拉阿布鲁佐国1大刨,墓葬浮雕或2世纪早期家博物馆刨,普里奥洛的尤迪齐墓3世纪晚期,西西里锡拉库萨国2葬浮雕或4世纪早期家博物馆梵蒂冈额我略俗艺3匠人用刨图,墓葬浮雕3世纪中叶博物馆卡斯特尔-斯塔特州4大刨,墓葬浮雕不详立博物馆收藏号17237表2-3 古刨绘画形象编号文物证据与基本描述年代资料来源那不勒斯博物馆1匠人用刨图,庞贝壁画1世纪收藏号8991表2-4 其他古刨形象资料编号文物证据与基本描述年代资料来源梵蒂冈宗教图书博匠人用刨图,玻璃器上金14世纪早期物馆箔画收藏号60788古罗马共和时期银便士币2平刨图、刨身图公元前64年造币人:L. Roscius Fabatus古罗马共和时期银3便士币刨身图,带刃带柄公元前79年造币人:L. Papius

参照西方古代木工刨的使用情况,中国古代用刨或系异域舶来,或系自行发明。我国考古界曾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石质刨形器,如1978年考古发现唐庄公社向阳大队东岗岭石质刨形器和2009年在孟(4)津县铁炉遗址发现的大石刨。这些发现并不能确定古代木工刨的发明与使用,但是考虑到此类材料年代之早,中西交通历史之悠久,笔者不禁疑问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刨子这种平木、起线利器在中国的迟兴,而同时复杂线脚却已经大行其道。

几处模糊的计算

线脚刨的发明与使用理应晚于平推刨。判断木作成品的形状特征、加工用功有助于逆向推测线脚刨的使用、平推刨的出现年代。在探讨中国木工刨最早出现时间的问题时,李浈先生注意到《营造法式》中记载了各类线脚(图2-3),相应地,金代砖墓中也保留有大量反映木作复杂线脚的证据。但他认为这些线脚“不是用线脚刨完成的”。图2-3 《营造法式》格子门桯线脚制度图样

在论及《营造法式》卷二十一·小木作功限二·四直方格眼格子门门桯造作功时,他看到不同种类的线脚存在用功多寡的现象,并形成递变标准,他认为,如果使用了线脚刨,那么制作不同线脚的难易程度便无差别,便不应产生用功差异,如清工部《工程做法》中便并未针对不同线脚厘定不同用功量。需要再钻一钻牛角尖。宋式格子门一丈高,桯宽便在三寸至三寸五分之间,约折合10厘米;法式上限的大型建筑门高达一丈二尺,则桯更宽大。在这样的构件上起线,“方直破瓣”宜用简单直线刨左右各一道,再净面;“素通混”宜用混线刨,但越是简单的表面越须谨慎操作;“通混压边线”、“通混出单/双线”,或可通使线脚刨,或可先出混再压边线或起心线;“破瓣双/单混平地出双/单线”、“四混中心出双线入混内出单线或不出线”,成混、出线、平地虽有可能统一制作一大型线脚刨,但同样可能分成几个简单刨型,以灵活适应不同的样式组合,同时便于操作。这样的做法大大增加同一工具不同断面尺度的门桯上使用的适应性,更符合传统木匠的一般生活方式(图2-4)。如此看来,即使使用线脚刨,也完全有理由存在用功多寡的差异。至于清代,隔扇门大边进深大而面阔小,线脚形制固定而简化,都可能成为起线用功不加细分的原因。因此,若以线脚用功等第有差而否定线脚刨的使用,是有些武断的。图2-4 1900年前后的游方木匠像

同时,有一个现象是李浈所无法回避的——《营造法式》对于(5)记载的格子门桯造作功“效率颇高”。于是,接下来需要做出特别的假设来自圆其说:“可能当时会有一些特殊刃口的凿(铲),斜向固定在较平的器柄上,加工时可以省力。”不过李文中针对《营造法式》格子门桯造作功的计算是存在瑕疵的。“按格子门一间四扇双腰串造高一丈广一丈二尺,四扇加工桯的长度约为10.2丈……”事实上,《营造法式》中,“四直方格眼格子门一间四扇,各高一丈,广一丈一尺……”同时,李文中的这个长度忽略了双腰串,总长应约为12.4丈,显著大于其估算,工作效率比李先生的想象还要高。再有,访诸当世小器作匠人,用凿子、扁铲制作线脚的用工量是大得难以想象的。

难道真的存在一种特殊的凿、铲,可以省去一些辛苦?为什么这种工具到今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

持有与李浈先生类似观点的还有潘谷西先生。

在《〈营造法式〉解读》中,潘先生认为“一间四扇格子门(高1丈,总宽1.2丈),最高用工达60工,最简单的方格眼格子门,也要(6)15工。说明由于工具限制,工效仍较低”。这里的计算显得过于粗疏,没有扣除格子门扇心用功。笼统讲造作繁简,是没有多少参考价值的。下文将深入展开具体核算,在此不赘。

此外,李浈先生用以对比《营造法式》桯造作中线脚用功的参照系是清代的《工程做法》,尤其是其中对于不起线构件“每折见方尺三十尺用木匠一功”与“起线,见方尺二十五尺,用木匠一功”的记载。这种按照见方尺计功的方法,便于考察雕作起线,用来衡量大边起线则大有不适之嫌。其实,在其他清代匠作则例中还是有很多记载不是以见方尺、而是以丈尺长度为单位的。例如《圆明园内工现行则例》(图2-5)中的《圆明园内工装修作现行则例》便是如此(图2-6)。此类文献众多,同源文献亦曾得到广泛传抄,在内廷中的影响甚至大于《工程做法》。以清华大学藏《圆明园内工现行则例》为(7)例,内容相类者共计四帙,分别含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和十八(8)卷,均无散帙。通过各帙种抄录的做法细则的年代差异,可以分别进行年代判定之外,我们发现,四者核心内容相同,均为各种样式做法所需物料的尺寸和人工的数量,其他细则的差异表现在有添有减,和个别做法段落编排稍有不同。四帙盖出自同一底本,却经历了不同的传抄路径。再有,十六卷和十八卷者装潢较另二者精致,十八卷一帙封面贴有黄签,十六卷一帙钤“圆明园工程处图记”。图2-6 《圆明园内工现行则例》十图2-5 《圆明园内工现行则八卷本“槅扇碧纱橱罩腿大框工例》十八卷本小木作封面料”

参照《则例》记载中的大框——即大边——单位丈尺用功(清代匠作则例习作“用工”)计量,可以与《营造法式》中的用功相比对,将在下文中从根本上考察其间的差异。

也谈《营造法式》格子门桯用功

仍然遵循探究线脚刨使用痕迹的思路。

首先有必要原原本本地考察《营造法式》中的一些标杆性的记载(9)。兹择要罗列如下,并初释其意。表2-5 《营造法式》相关记载原文卷号信息要点1.锯解成材;造作功并以第六等材为2.材身按不开卯口计算;准。材长四十尺一功。材3.若对比一丈高四直方格卷第十七每加一等,递减四尺。材眼格子门桯,则断面三寸×每减一等,递增五尺。二寸五分,约合八等材,制材一功50尺。佛道帐……坐……造作功……柱脚枋(图2-7),每卷第二十二1.锯解成造,或表面净长一丈二尺;榻头木,每光;长一丈三尺……右各一功。2.枋木身开卯口,出简单榫头;转轮经藏……坐……造作3.非装饰构件一般无须线功……柱脚枋,每长一丈二卷第二十三脚;尺;榻头木,每长一丈三4.一功12~13尺。尺……右各一功。壁藏……坐……造作功……柱脚枋,每长一丈二尺,卷第二十三方下卧幌同。1.身开卯口,出简单榫头;2.组合混线线脚;单钩阑……造作功……八混3.八混一功10尺寻杖(图2-8),每长一丈六混一功12.5尺一功,六混减二分功,四卷第二十一四混一功16.7≈17尺混减四分功,一混减四分一混一功18.8≈19尺七厘功。(“减四分七厘功”实为“减四分七厘五毫功”之略)四直方格眼格子门(图1.门桯共长12.4尺;2-9),一间四扇,各高一2.桯身开卯口、榫头,须丈,共广一丈一尺,双腰卷第二十一撺尖或叉瓣造,造作复杂;串造。造作功:3.组合线脚;……格子门桯……四混出双头等一功6.5尺线、破瓣双混。平地出双线,右各一十九功。二等一功6.9≈7尺四混出单线、破瓣双混平一混出双线一功7.3尺地出单线,右各一十八一混出单线一功7.8尺功。一混出双线、一混出通混压边线一功8.3尺单线、通混压边线、素通素通混一功8.9尺混、方直破瓣撺尖,右一方直破瓣撺尖一功9.5尺混出双线一十七功。馀各方直破瓣叉瓣造一功10尺递减一功。其方直破瓣若叉瓣造,又减一功。四斜球文格子门(图2-10),一间四扇,双腰串1.门桯共长12.8尺;混杂造,高一丈,广一丈二格眼做法一并计算;尺。造作功:额、地栿、2.桯身开卯口、榫头,构槫柱在内。如两明造者,造复杂;卷第二十一每一功加七分功。其四直3.两明造者桯身双面起方格眼及格子门桯准此。线,否则用功尚小于四直四混中心出双线、破瓣双方格眼格子门;混平地出双线右各四十4.余不赘。功……1.地栿情况不详;2.束腰木无雕刻,身开卯口、出简单榫头,起线,重台钩阑……造作功……地略做造型;栿(图2-11),每一丈二功。3.盆唇木无雕刻,身开卯卷第二十一束腰,长同上,一功二口、出简单榫头,起线,分。盆唇并八混寻杖同……略做造型;4.束腰、盆唇木一功8.3尺与格子门桯通混压边线同。图2-7 《〈营造法式〉解读》插图中的佛道帐柱脚枋图2-8 《〈营造法式〉解读》插图中的单钩阑八混寻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