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养生系列(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14:41:56

点击下载

作者:李一桦,李婧婧,王晓飞

出版社:贵州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口气养生系列(套装共2册)

一口气养生系列(套装共2册)试读:

前言

中国古代有三大奇书,第一是《易经》,第二是《道德经》,第三就是《黄帝内经》。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的关注,而且也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度关注,它们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为凸显。

人类在早期时代,疾病和自然灾害不断。《黄帝内经》是一本探索长寿、健康的古籍,一直被中医界奉为圭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医学,一直庇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能够战胜疾患、灾难。《黄帝内经》是最适合我们的养生秘籍。我们多数人只知道西医之科学,而不知道中医之伟大,这并不奇怪。因为近代以来,欧洲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就一改信仰神性的思维方式,注重理性,注重实践,科学因而在西方大兴。西方医学由此走上兴旺发展的科学之路,为提高人类的健康状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至今以西医为主流,中医为从流。

西医是典型的“实证论”,运用实证思维,讲究治病,见招拆招,注重微观,因而西医会有诸如解剖学、细胞学等学科,且越分越细。而中医是“辨证施治”,讲究调养,运用整体思维,注重整体观察,注重养生。简言之:中医重养生,西医重治疗。如今,全球在变暖,身体在变寒。在我们多数人都“亚健康”的这个时代,中医养生观念越来越被人类接受、运用,并且行之有效!因而,我们说《黄帝内经》是最适合我们的养生指导。

我们知道,自然界万物都有其自然天寿,人也不例外。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寿命起码在百岁以上。然而,能活到百岁以上的人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类达不到自然天寿?

读内经,悟养生,防疾病。《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许多养生的道理,诸如“不治已病治未病”“阴阳平衡葆健康”“万物有灵,食物有性”“慢病在养,急病在治”“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养生之道,眉开眼笑”。通过养生实践,我们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处处可养生,人人皆可过百岁。养生其实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讲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神共养”。饮食、起居、工作、精神,这四大方面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涉及的,只要我们平常在意识上重视,坚持在这四大方面做好养生,相信每一个人都必定是健康长寿的幸运儿。

拥有简单生活,怀抱高雅理想,顺应天地自然,永葆身体健康!衷心希望本书能带给读者朋友们关于自身健康和快乐生活的一些有益启示。编者第一章千年养生之问,圣贤长寿之道第一节养生百科,蕴含生命智慧

中国古代有三大奇书,第一是《易经》,第二是《道德经》,第三就是《黄帝内经》[1]。现在,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的关注,而且也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它们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为凸显。

养生,即保养生命,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使心身健康,探索人体生命规律,研究防病、延年、益寿。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成书于春秋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就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明确地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的养生观点。

黄帝,养生第一人

中国医学源远流长,有关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医学人物主要有以下几位。

伏羲氏: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神农氏:即炎帝。中国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药物的著作,约成书于汉代,被命名为《神农本草经》,寓有尊崇怀念神农氏之意。

黄帝:传说中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所处时代为原始社会末期,为部落联盟的领袖。传说他的发明创造很多,如舟车、兵器、文字、音律、算术等,我国古文献也多有黄帝创造发明的记载。

岐伯:中国传说中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今传《素问》基本上乃黄帝问,岐伯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修养。

传说中的上古医家还有俞跗(fù)、少俞、伯高、鬼臾区、少师,他们均为黄帝内臣,俞跗、少俞为兄弟二人,擅长外科手术;伯高是以针灸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特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论述;鬼臾区善于五行之说;少师以擅长人体体质之论而闻名。在诸多的上古医学人物中,多位都是黄帝臣民。据传,黄帝见百姓多死于疾病,非常重视“病理研究”,常常与岐伯、少俞等一起研究医学问题,探求人体生命的自然规律与疾病防治理论,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养生智慧,对中医发展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帝王世纪》说:“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通鉴外记》说:“(黄)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内……察五色,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据《二十五史新篇》记载,黄帝是父系氏族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位部落联盟长,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又称轩辕氏。黄帝幼时聪明异常,才干出众,成年后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故又称有熊氏。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前期,社会变革十分激烈,因此史书中留下了许多关于他南征北战的生动记载,最为著名的当为“黄帝战蚩尤于涿鹿,终擒蚩尤而诛之”。他通过战争,使中原各部落实现了联合,成为部落联盟长,从此,黄帝号令天下,成为天下共主。黄帝一生做了许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传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又因其有土德之瑞,故被后世尊为黄帝。《内经》其实是一部养生宝典。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更是一部讲“内求”的书籍,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内观、内求,就是看我们的五脏六腑,看我们的气血流动,通过调整气血、经络、脏腑来达到健康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说明了这点,譬如: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不要盲目地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水生木,木生火,所以治疗肝病要从肾脏和心脏上着手。《内经》中“不治已乱治未乱”也说明了这点。假设我们的内体是一个公司,公司的管理模式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盲目地去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入手。简单地说,就是把前面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黄帝是千年养生第一人。

岐伯,中医之鼻祖

记载“岐伯”的最早文献是《内经》。

在《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问话后回答问题,他就是岐伯,是我国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岐天师。其他史志对岐伯也多有记载。《史记·孝武本纪》记:“公玉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资治通鉴》记:“黄帝命岐伯作镯铙、鼓角、灵髀、神钲以扬德而建武。”岐伯生活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他既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原始宗教大师,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博学家,辅助黄帝成就了大业。他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由于百姓多死于疾病,岐伯便立志学医,他四处寻访良师益友,最终精于医术脉理,成为当时的名医。黄帝为了诊治民疾,尊岐伯为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

岐伯最大的贡献在医学方面,他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据考证,《内经》非一时一人之作,成书时代大约为春秋时期,是后人根据黄帝与上古医家的讨论内容而逐步发展、完善,集合了众多上古医家的智慧。《内经》冠以先祖“黄帝”之名,是因为黄帝为五帝之一,声名显赫,地位尊崇。其实,岐伯才是《内经》基本理论思想的最初构建者。

岐伯承《易经》的哲学思想,吸收消化自炎帝神农氏以来的医学知识,加上自己的医学实践,又与同时代医家雷公等探讨切磋、整合创新,形成了《内经》的基本理论框架。由于已成体系,故岐伯的学说能代代相传,传承脉络清晰可辨。《皇汉医学》曰:“昔者岐伯以授黄帝,黄帝历九师以授伊尹……历经汤、太公、文王、医和,秦越人始成章句,以授华佗。”说明在传承过程中,又经历代医家丰富完善,遂在大约战国秦汉间[2]正式成书。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说明早在岐伯之前,我国民间早已有医术相传,岐伯是在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集其大成。所以,《内经》是我国古代众多医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岐伯的贡献最大。后人为了感念岐伯,以彰其功,遂用“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作为中医代称。

岐伯自此被尊为中医学鼻祖。

一问一答,彰显经典《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之一,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堪称中国第一养生宝典。《经史百家杂钞》注中说:“岐伯,黄帝臣。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与论医,更相问难,著素问、灵枢,总为内经十八卷。”也就是说,中医奠基之作《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成,原书共分18卷。其中9卷名为《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另外9卷汉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内经》以生命为中心,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智慧讨论,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古代“易学思想”基础之上。俗话说:“医易相通。”《内经》中的重要理论,如阴阳学说、藏气学说、气化学说,皆演变于《易经》。所以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医”,易学思想统领《内经》全书。《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其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综合叙述了多项上古科学成就,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其中阴阳五行六气说成为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脏腑经络说基本上包括了人的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

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一直被中医界奉为圭臬。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医学,就一直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第二节内经之道,颐养人生《内经》是一本探索长寿、健康的书籍。自然界万物都有其自然天寿,人也不例外,然而,为什么人类达不到自然天寿呢?其实,是我们对健康标准不甚明白,我们对自己的健康给出了过于低下的标准。事实上,平常只要从潜意识开始重视,我们每一个人都必定能成为健康长寿的幸运儿。

解读圣经,尽享天寿

读古书,只要抓住了开篇第一篇,就可以说抓住了全书的灵魂,即读明白了第一篇的文字,就等于读懂了全书的意旨。《内经》也是如此。其第一篇文字名为《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全书的主人公黄帝就向他的私人顾问岐伯,提出了一个我们至今还面对的问题:我听说上古之人,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动作还能保持灵敏不衰;而时下之人,才年过半百,动作就变得迟缓衰弱起来了。这是时代不同造成的呢,还是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造成的?其原文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仅此一问,就能感受到《内经》是一本探索如何保持长寿、健康的书籍。因为,一本书开宗明义所提及的问题,一定是书的精髓所在。同时,也可让现代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长寿、健康不是现代人类才希望拥有的,而是在进化过程中世世代代的人们从生到死都在面对的一个重大命题,所不同的只是追问的方式、方法而已。

黄帝提问时用的是比较法:一是在时间上用“上古”与“今时”作比较,二是在寿命和行为动作上用“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与“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作比较,三是在环境与人的空间关系上用“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作比较。一个有关长寿、健康的问题中,包含了时间、行为和空间这三个层面,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提问,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人的长寿、健康问题是一个与时间、行为和空间有关的系统问题。

时下,人们讲健康,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有好久好久没感冒发烧了”。这样的话,就像是说:只要没有“感冒发烧”的症状,自己就算是健康了。其实我们明白许多可能使人体衰老的常识,但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像是所有吸烟的人,都看到了烟壳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六个字,但他们总认为自己一定是一个不会被烟所伤害的幸运儿。因此,如何维护健康也就无从说起了。

再从根源上说健康。人是从哪里来的?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天地的产物。万物之源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叫做“道”。

道生一,这个“一”是太极。太极是阴和阳的有机结合体。“二”是什么?《内经》讲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就是阳气上升形成了天,阴气下降形成了地,这样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二”。二在中国文化叫天地。有了天和地,是不是就有了万物?其他的星球有天和地,为什么没有地球上的生物呢?比如说我们的太阳系中的火星。

按中医文化的观点,“三”是什么?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就是地气上升与天气的下降构建了地球的一个特殊环境,这就是“三”。就是因为地球上有了“三”,才有地球上的万物。这个“三”,叫运动着的气。运动着的气表现的就是我们的春、夏、秋、冬,就是四季变化。要想养生就得了解四时。运气,是从地气上升和天气下降形成的,是从这个理念引申出来的。

动物的天寿是成长期乘以七,例如马的自然天寿是四十岁。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有其自然天寿。为什么人达不到自然天寿呢?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内经》第一篇记载了黄帝对于生命的第一个问题:古今健康长寿的重大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时代不同了,还是养生之道失传了?是天道的原因,还是人道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的人都会怪罪于外在的条件,认为肯定是现代社会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了。其实,世道并没有变,天道也没有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变了。

岐伯回答道:“远古时代能够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会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会遵照正确的养生方法来调养、锻炼,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度操劳,所以才能身心健康,从而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期限,即百岁以上。现在,许多人不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办事,把酒当作饮料来喝,酒醉后行房事,纵情色欲而耗竭肾精、耗散真气,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正气强盛,不知道调养自己的精神,只图眼前的快乐,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50岁就已经衰老了。”

岐伯提出了传统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限酒、不过度劳累等。数千年前所提出的这些原则与方法,讲起来通俗易懂,做起来也似乎简单易行,但要真正做到长期坚持却并非容易。因为,人们往往是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快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才知道生命的可贵。近年来,老年疾病的年轻化,中青年猝死人数的增加,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概括了人的长寿养生之道,《内经》整部书都在诠释这八个字。这八字总原则不是抽象的、虚空的,而是实实在在地贯穿于我们每一个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当中。有一句话:“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是“握拳而来,撒手而去”,婴儿握拳是握着精气神,不让它外泄,可是我们成年以后却是千方百计在握钱、握权,握那些有形的东西,丝毫不放松。等到撒手的时候,才意识到实际上什么都握不住,可是这已经违背了生命之道,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说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是看自己手中掌握的是什么。

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神俱备”。“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就是说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制,日常的活动、休息要有常规。“不妄作劳,形神俱备”,就是说劳动、运动应不过分,要适度,另外要形神共养,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导。

饮食、起居、工作、精神,这四个方面是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涉及的。只要这四个方面都能做到,就能像岐伯和黄帝对话当中所说的那样,人人都能活过一百岁,所以说活到一百岁并不稀奇。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吗?请注意,做到这四点,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而是一辈子,每时每刻都这么做,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想一想:我们是这样做的吗?我们是不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颐养生命,百病不生“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先秦时期的《内经》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养生,又称摄生、养性。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多种方法,以期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达到保护生命、延年益寿,达到《内经》所说的“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先民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在养生学中强调“治未病”,防重于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理论。诸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再如《灵枢·岁露篇》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以上道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依据,提出了养生要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要适应外在环境,人体内在环境必须要统一,这就要求五脏六腑机能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保持相对平衡和协调。人体正气,来源于五脏,五脏坚强,血气充实,卫外固密,外邪无从侵入,疾病则不发生,健康则有保证。

总的来说,要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与所处的节气和谐,始终保持融入自然的状态。所谓“三分调七分养”,即保持和谐的心态随遇而安,保持健康的心理,及时调理身体失衡之处,使人体在变化的时空中处于平衡状态。

养生绝学,清积养元《内经》是一部理论性极强、内容异常丰富的医学巨著。但纵观全篇,真正涉及内服的治疗方剂则数之寥寥,可是在针砭外治、预防养生等方面却有很大的篇章,其提出的“清积、和中、养元”三大原则更是精辟绝伦。

首先讲“清积”。中医有个概念叫“积聚”。积聚分为:气积、血积、食积、酒积、痰积、肉积、水积、乳积……这些积滞犯于经络则经络湮淤,犯于血脉则血脉阻塞,犯于五脏则五脏受累,犯于筋骨则筋骨遭殃。究其积聚的成因,中医认为有外因和内因两大因素。所谓外因,中医认为是“风、寒、湿、燥、火”等外邪的侵害;所谓内因,则是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营养过剩、运动量减少,使营养物质不能消耗、利用而积存体内,或因情志抑郁造成阴阳代谢失衡,有毒物质和惰性物质不能及时排泄而滞留体内。内因是造成积聚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积为百病之源,先积而后着风。我们不妨结合积聚的成因来看一下现代疾病及亚健康症候群,其中没有一个不与积聚有直接因果关系,故有十人九积之叹!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积聚不除,人何以堪。《内经·汤液醪醴论》针对上述“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的普遍现象,响亮地提出了“清积”这个典型的调治原则,用清泻祛积的方法,疏通、洗涤脏腑血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自生、形体自盛、骨肉健壮、健康长寿的目的。

其次讲“和中”。《内经·五常政大论》指出,无疾者求其藏,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己。大意是:由于积聚糟粕长期盘踞在人体内,会不同程度给各脏腑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同盗贼潜入家中,必先开门驱贼,就是先以药祛积,无积后当求其藏,“食以随之”,即以食疗调其肠胃,和其中外,修复藩墙,方可万事大吉。“中”从广义讲,泛指体内腹腔,有“中府”之谓;从狭义讲,指的是脾胃或消化系统。中医对脾胃及其功能高度重视,“脾胃者后天之本”,认为人的健康长寿与否,根本取决于脾胃的壮旺与否。再者,脾胃为人体营养分布的总枢机关。《内经·经脉别论篇》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入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由此可见,脾胃不但吸收水谷精华,分布人体所需营养,而且还有统调脏腑阴阳、经络血脉的关键作用,中医所说的“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就是“养元”。元气是人们安身立命、健康长寿的根本,是人体精、气、神的总汇。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这样描述:“元气者,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之先,其成形之时,已有定数。”又说:“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皆赖此也。”这就是说,元气是人生命之源。虽然它视之不见,求之不得,但却是实际存在的,并且对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寿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还把元气之于生命比喻为薪柴之于火:“譬如置薪于火,始燃尚微,渐久则烈,薪力即尽,而火熄矣。其有久暂之殊者,则薪之坚脆异质也。”大意是:生命的长短,取决于元气的盛衰,就像火燃的久暂,取决于薪质的坚脆,这是同样原理。谈到“养”,很多人就会认为养就是补,这是一个误区。养和补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并不尽然。《内经·五常政大论》里明确讲道:“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这是说养是有前提的,必须先清除糟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修复脏腑,这是关键。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营养通过脏腑是会相互转化的,也会相互补充。我们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把那些惰性的功能激活为积极的功能,把那些无用的物质转化为有用的物质,通过调整,使阴阳得以平衡,元气得以濡养,精气得以充盈,“调”字当头,“养”在其中。通过调养,使人体呈现一个高度和谐统一状态,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完美境界。第三节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经》记载,“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告诉我们:养生比治病重要得多!试想,我们是愿意在平时就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呢,还是愿意在医院的病床上躺着,靠花钱来买生命?答案不言而喻,就是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葆有健康,最好不要去医院。《内经》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教会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守护自己的健康之躯。

贴身医师,随身护法

其实,古代医学经典还有很多,但是《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医家经典仅存《内经》,其中失传的包括《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岐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他的医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遭遇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这也许就是《黄帝外经》失传的原因。《内经》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历代医家论述疾病与健康,无不以《内经》为立论准绳,所以《内经》为医学之祖。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必须攻读《内经》的缘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对中医学各个临床科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将无从理解和实施。

从结构上看,《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篇。《素问》总共八十一篇:

上古天真论,第一篇。

四气调神大论,第二篇。

生气通天论,第三篇。

……

解精微论,第八十一篇。《灵枢》也是总共八十一篇:

九针十二原,第一篇。

本输,第二篇。

……

痈疽,第八十一篇。《内经》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同时,《内经》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融于自然,讲究天人合一。《内经》运用阴阳平衡的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把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

长寿秘籍,根本手段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这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对疾病“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性。战国名医扁鹊与魏文王有如下一段对话,为今人广泛传诵。

魏文王问:“你是不是当今医家第一人?”

扁鹊答:“不是。”

魏文王又问:“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在本乡附近。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这个故事说明,自古以来人们都重视治已病,忽视治未病。无病时疏于预防,得病时方知治疗。这种消极被动的态度,自然避免不了疾病和衰老。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于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治未病”理论告诫人们,只有不得病、少得病,才能健康长寿。

俗语说:“再好的刀剑药,也不如不破口。”治未病比治已病重要得多。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的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占5%,有疾病的人占20%,75%的人处在中间的“未病”状态。这些“未病”之人,如不进行积极防治,时间一长就会转化为患病之人。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治未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指出了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注重养生,做到“未病先防”。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所谓的“天人合一”。“天暑衣厚则腠理[3]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即:人体天暑多汗少尿、天寒少汗多尿的自动调节功能,这是人与自然求得统一的生理活动的表现。所以,养生之道应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四时而适寒暑”。现代人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多姿多彩,很难起居规律,更难法于阴阳,夜半才睡,致使阳该入于阴时不得入,日久则阴耗阳亢,损伤人体正气。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今阴阳失衡,正气不足,邪气易侵。所以这些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时尚名词——“亚健康状态”,就是对不能够顺四时、法于阴阳的最好诠释。

人食五谷杂粮,谁能无病?故《内经》提出了“已病防变”的思想。

病初当以重视,防其生变,否则小而变大,微而成巨,药石难以对抗,失衡之乱难平。《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胃肠……”此段内容论述了外感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即由表入里,由浅及深。故治疗邪在皮毛时,当以表散;在经脉,当通经脉;入里,当从里泄邪。由于疾病的传变,逐次加重,故当早期及时治疗,防其传变,否则必贻误时机,预后不良。第四节天人之道,万物相参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季更替,寒暑分明。人们在这样一种变化莫测的大环境中生活,为了更好地保持健康的体魄,少生病或不生病,多少年来我们的祖先总结有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顺应自然。

暮去朝来,四季更替

自然界的变化让我们体会最真切者,莫过于春夏秋冬的变替、寒热温凉对人体的影响。骄阳似火与秋风送爽,人们的感受大不一样。中医学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中,处处强调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告诫“要顺四时而适寒暑”。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样随时影响人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脉等的功能活动,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春夏秋冬四季是万物由生而死、由始而终的根本法则,人们顺应四季养生,就能少病、健康、长寿,反之则可能患病甚至夭折。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太阳升降,月亮盈亏,暮去朝来,花开花落……万物都在按自己的规律不停地运动着,各种生物也随四季、昼夜的循环交替显现节律周期,而人体的生命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大自然节律周期的影响,如表现出“生物钟”等。

前人为了更好地顺应自然,常以“节气”来指导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农事劳作。至今,中医看病还时刻不忘节气。在养生保健方面,中医认为在春夏阳气当旺之季,要保护体内阳气,以免阳虚致病;秋冬阴气当旺之季,要注意体内真阴的保护,以适应来春阳气之发动。《内经》称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养生固本之大原则,不可违背。

以秋季为例,“春华秋实,仓积容满”,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秋还需分孟、仲、季三个不同阶段:立秋,暑气未消,秋阳余炎;白露,金风送爽,玉露初凝;寒露,碧空如洗,大雁南飞。这是一个“阳消阴长”的逐步转凉的过程。秋季的起居也应随着阳光的收敛、燥气的影响来调整睡眠时间,《内经》说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有研究发现,对脑血栓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秋天的晨练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有利于减少血栓形成,可改善脑功能和智力,这可能与秋季空气中负离子较多有关。

气化万物,道法自然《内经》用大量的文字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告诫人们应该如何顺应自然,适时调节,以达到保全性命、强健体魄的目的。通过反复的观察、研究和临床实践,系统地总结了“气”的生成、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条以“气化万物”为基础、“人与天地相参”为核心的“天人之道”,并以之作为后世诊疗疾病和生产、生活所必须遵行的准则。《内经》认为人与天地都是由“气”所化生,且“人与天地相参”,人必须顺应自然的法则进行活动。只有这样,才算是遵守了“天人之道”,也只有这样,人的行为才不会对自身和自然界产生坏的影响,才算是合理的生活方式。“气”(或说“精气”)在《内经》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概念。《内经》认为万物皆源于自然界本身的进化,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最原始物质基础,正因为有了“气”的不断运动,才产生了昼夜、寒暑,使得自然界生长变化有规律可循。《内经》提出,既然天地万物都是“气”所化生,那么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也是由“气”所化生的了。它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地之精气形成人的形体,天之精气构成人的各种功能气机,只有天地之气相合,才能使“气机”顺畅,人才能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气化”是万物生成的最原始动力,即如果没有了“气”的运动,就没有天地万物。

既然“气”是一种物质,它的运动、变化对天地万物有如此大的影响,那“气”运动变化的规律如何呢?季节更替是自然界规律的最重要表现之一,《内经》认为自然界复杂的气候归结起来,不过风、火(热)、湿、燥、寒五类。其在天则为五气,在地则为五行,在时则为五季,在人则对应五脏。古人在观察一年之中农作物所表现的生、长、化、收、藏五种生长形式后,将一年分为五个时段,即春、夏、长夏、秋、冬五季。而天气在不同的季节又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古人认为不同的季节其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这种气候变化规律对人体也有很大影响。临床发现,在不同季节,人所患的疾病也不一样,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就同一种病而言,一年的不同时间有不同的表现,或重,或轻,或愈,或死。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气”的生、克、乘、侮关系,即“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所以,想要预防和治疗疾病,就一定要把握“气”的运行规律,根据规律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或加以治疗,否则不但无法治愈疾病,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正所谓:“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个“道”即“天人之道”。《内经》认为,天地的形成基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自然现象的产生也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结果。天地和人既然都是“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交合感应所化生,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譬如:“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不难看出古人在认识天人关系的活动中所遵循的一条理论,那就是“人与天地相参”。《内经》在论述疾病的产生时,所依据的也是“人与天地相参”这条法则。它阐明的是一些什么规律呢?

人天相应:即人与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的关系。我们知道,月的盈亏与人体的血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地相应:即人与其所生长的地方水土的关系。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其生病的原因也不同,所以,诊治疾病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居住环境及其饮食习惯。

人时相应:即人要顺应时间调节生活方式。一年四季各有其不同的气候特点,所以人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适时地进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免于外邪的侵害而致病,否则“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除了季节的更替对人体生长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外,一天之内昼夜交替对人的影响同样重要。《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论》中把一天分为四季,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效法天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是以“天人关系”为中心,思考宇宙和人生问题的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这种思想在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天人合一观”是整个中国思想之归宿。“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以人合天”,“人道”应配合于“天道”。“天道”即是指天地宇宙运行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月、星、地球等天体的运行规律对人类的影响。人类活动须遵循天地宇宙的运行规律,在这个前提下去适当地改造自然、适应自然,才能“天人合一,和谐共存”。

中医非常注重“天人合一”的养生理论,并主张人类应当效法自然规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个人所处的周边环境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天体运行对每个人的影响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因此效法天体运行规律并用以治病养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从天体运行对人体气血阴阳的影响角度来说,具有一种“天人相应”的关系,譬如:春、夏季节天地之阳气相对充沛,秋、冬季节天地之阴气相对充沛。白天天地之阳气相对充沛,人体因此多保持清醒的状态;夜晚天地之阴气相对充沛,人体因此多保持睡眠的状态。

以“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人体气血阴阳的调养的方法,主要在于一个“顺”字,即人类活动应当顺应天地运行规律,唯有“顺天而行”,才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然而,当今世界能够真正意识到“顺天而行”的意义的人,总是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宁愿相信“人定胜天”。推究其因,主要还是在于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不深刻。

天体运行对于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不怀疑万有引力的客观存在,也就没有理由否认天体运行对人体影响的客观存在。各种天体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其质量很大,并且数量众多,因此其运行能对人体的气血阴阳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容忽视。当然,天体对人体的影响又绝对不仅仅局限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关系,而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系统作用关系。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之上的风水学、命理学、中医学等,都是具有其客观依据的,只是由于宇宙万物关系过于复杂,而目前人类科学在此领域的研究相对浅显,这是认识能力的问题。

正因为人相对于天体而言显得太过渺小,因此古圣贤早已意识到人在天地宇宙规律面前,首先应当是一位“顺民”,只有“顺天而行”才能“得天助”。但古圣贤同时又认识到人类在天地宇宙规律面前又不应当仅仅是一位“顺民”,还是“万物之灵长”,因此,古圣贤提出“效天法地”以求“天人合一”。正如《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天法地”,以“顺应自然”,求“天人合一”。[1]简称《内经》。[2]《内经》的成书时间,迄今说法不一。《皇汉医学》认为成书于战国秦汉年间,而非春秋时期。[3]腠理,就是皮肤上的纹理,或叫汗眼。第二章阴阳之气,生命之本第一节阴阳之道,内经之门

阴阳,是太极的两仪,是宇宙存在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是阴阳平衡的世界,就像太阳与月亮,黑暗与光明。

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文字尚未产生的远古,伏羲“一画开天”,用符号为我们揭示了宇宙最基本的秘密——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在自然界为天与地,在天象为日和月,在地球为山和水,在人类为男和女。《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们将万事万物都归于阴阳两个方面: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至为阳,去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速为阳,迟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等等。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我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上,都不能离开阴阳这个“纲纪”。

阴阳,人体基本符号

在易学与《内经》理论中,已经明确地对天地之气的变化规律作了归类。易学指出: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天晴为阳,天阴下雨为阴。所以,就用一阴一阳作为表示天地阴阳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内经》指出,天有阴阳,地有阴阳。天之阴阳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寒、湿、燥为三阴,风、暑、火为三阳;地之阴阳就是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主春、夏、长夏、秋、冬,以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应之,是万物功能形态的象征性归类。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类是宇宙万物进化过程中最有灵性的产物,自然也有阴阳属性。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出生之时,所获得的天地自然之气储存于人体脏腑中多少的不同,使人体各脏腑功能的强弱状态各不相同,因而呈现或旺盛,或弱缓,进而影响生理代谢功能的旺盛与弱缓。这就是说,人体变化与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相似,人体的这种与天地万物相似的变化规律,《内经》用阴阳来表示,阴阳在《内经》中是表示人体脏腑生理功能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各个脏腑生理功能存在旺衰的不同,因此就形成了阴阳属性不同的个体体质。比如《素问·通天》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和阴阳平和之人五种类型。这种分类表示了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不同,也就是说阴阳之气存在于人体,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呈现出或多或少或平衡的不同状态。

人体五脏所需的物质主要是指各种饮食营养物质,所化生的物质是指由脏腑生成的五脏之精液、血液、津液(津液是人体水液的总称)。依据《内经》理论,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精、血、津为阴,气与神属阳。

皮外为阳,皮里为阴《内经》阴阳观的模式是天在人的上面,为阳;地在人的下面,为阴。天就像高而大的伞,地就像方而厚的盘。这就是古人说的天圆地方。天在外,为阳;地在内,为阴。这就是《内经》里说的天地阴阳观。然后把自己的皮肤看成是天,为阳;把皮以内看成是地,为阴。天在外包着地,也就是“皮外面为阳,皮里面为阴”。分出了阴阳,就把人看成是一个小天地了。《内经》对阳的功能定义是“卫外而为固”,就是捍卫人体,收缩腠理,抗御外邪的侵犯。人如果表现出“腠理闭塞不通,呼吸急促,汗不出而身热,心烦”,就是阳盛。阳盛的人,抗病力强,生命的时钟走得快。《内经》对阴的功能定义是“藏精而起亟”,意即储藏精气,生长新东西。人如果表现出“身寒,汗出,常发冷或打寒战,甚则四肢发凉”,就是阴盛。阴盛的人,容易生病,长东西,如结石、肿瘤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促,汗不出而热,心烦”,“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这两句话是一个鉴别“阳盛”“阴盛”的标准。我们以个人的感觉与这个标准来对照,就能知道自己的阴阳是不是比天地阴阳的节律快。超过天的节律为阳盛,超过地的节律为阴盛。也就是说,阳盛的人,皮肤的温度比天气热,卫气比太阳运行快;阴盛的人,内脏的温度比地的温度低,气血比月亮运行快。

不管是阴盛,还是阳盛,都属于阴阳不平衡,都是疾病产生的萌芽阶段,大部分人都会在自身功能的调节下恢复正常。较长时间不能恢复的人,麻痹大意不得,可及时做些自我保健,严重者可及时就医。第二节阴阳五行,万物纲纪

传统中华医学不仅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小宇宙,还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四季、五味等有相应的关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一一对应起来,反映了人体与宇宙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恰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例如:春应于东方,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抽象五行,生克平衡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属性,是抽象的概念。不要把五行理解为具体的某种东西,五是个普遍的数字,有很多事物可以分为五类:五指、五官、五脏、五味……

1.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2.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

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的作用。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制约的作用。相生、相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保持事物发展变化的平衡与协调。不要觉得相生就好,相克就不好,巨人症就是生长缺少克制的病例。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生克关系可以简单用图2-1来表示:实线表示相生,虚线表示相克。图2-1 五行生克关系图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相侮的情况。

相乘: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金不能正常克制木,木就会过度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

相侮:就是反所克制。比如,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侮水。

五行五脏,互相关联

我们知道,五行和人体五脏一一对应,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中的一脏和其他四脏的关系,就如同五行中的一行与其他四行的关系。例如肝和心、脾、肺、肾之间的关系,是以木和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来比拟的。同时,我们知道,五行之间有相互推动的“相生关系”和相互制约的“相克关系”。运用这种关系,在说明人体脏器的联系时,当正常的生理状况下,便是有规律的活动;在病理的状况下,便是正常规律的破坏。

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混乱。事物相互感应,但过度则害,范进中举就是“过喜伤心”的典型例子。再比如,适当的甘味是补脾的,但味过于甘,又会呆胃滞脾。

1.五脏之间的相生

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

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心之阳气可以温脾。

脾生肺,就是土生金,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

肺生肾,就是金生水,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

肾生肝,就是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

2.五脏之间的相克

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即金克木。

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泻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

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即土克水。

肾(水)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火)阳亢烈,即水克火。

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即火克金。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五脏之间就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共同维持整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当正常的生克制化调节受到破坏,就会出现相应病理状态。临床用生、克、乘、侮规律来说明疾变,调理脏腑功能,做出相应诊断和治疗。

五脏病变简单来说就是:母脏先病,然后累及子脏;或者,子脏先病,然后累及母脏。以肝病为例: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肝病影响肺,为木侮金;肝病影响肾,为子病及母。其他脏腑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关系来说明疾病的相互影响。

依照五行原理,五脏和季节的对应关系如下:

木对应春季。

火对应夏季。

金对应秋季。

水对应冬季。

土对应长夏。

在各个季节里,对应的脏器负担较重,而所相生的脏器得到补益。比如,春季易流行肝病,同时由于木生火,所以心情容易舒畅。

在性格方面,五行生克若不平衡,五脏的强弱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当然,通过后天的自我控制,仍然可以达到性格平衡。影响关系如下:

火多无制,急躁而欠涵养。

水多无制,聪颖而意志不坚。

木多无制,刚愎自用。

金多无制,精干而敏锐。

土多无制,慈厚而好静。

生克制化,诊治病变

阴阳学说着重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转化的关系。阴阳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即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体,就把人体看做是由各种对立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所组成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则认为人和自然也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

五行学说着重以“五”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生克制化所组成的整体;用以解释人体,就以五行配属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来阐释其间相互的生克制化;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则认为自然界的五运、六气、五方、五季、五化等都内应脏腑,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五行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它不但适用于药物治疗方面,也同样指导着针灸疗法或精神疗法等。在针灸疗法上,针灸医家将手足十二经四肢末端的穴位分属于五行,即井、荥、俞、经、合五种穴位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精神疗法主要用于情志疾病。情志生于五脏,五脏之间有着生克关系,所以情志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人的情志变化,在生理上有着相互抑制的作用,在病理上和内脏有密切关系,故在临床上可以用情志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怒伤肝,悲胜怒: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金能克木,所以悲胜怒。

喜伤心,恐胜喜:恐为肾志,属水;喜为心志,属火。水能克火,所以恐胜喜。

思伤脾,怒胜思:怒为肝志,属木;思为脾志,属土。木能克土,所以怒胜思。

忧伤肺,喜胜忧:喜为心志,属火;忧为肺志,属金。火能克金,所以喜胜忧。

恐伤肾,思胜恐:思为脾志,属土;恐为肾志,属水。土能克水,所以思胜恐。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绝不要机械地生搬硬套。

由于人的生命活动、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其间还有许多东西未被人们发现和认识,而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又受到历史社会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完全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所以在医学领域中,非常强调二者综合运用,试图对人的生命活动进行较好的阐释。在实际运用中,论阴阳则往往联系到五行,言五行则必涉及阴阳。如在探讨脏腑功能时,不仅脏腑可以分阴阳,各脏都有阴阳,而且各脏生理功能之间,确也存在着相互生克制化的关系;反之,以五行的生克制化来探讨五脏之间相互关系时,又离不开五脏阴阳之间的相互联结和制约。因此,在分析研究和探讨脏腑生理活动及其病理变化时,必须把阴阳和五行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正确认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神明之府,自然规律“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范畴,阴阳概念所表达的客观事物固有规律是“神”的范畴。《内经》吸纳了传统文化中“神”的内涵,同样是用“神”来表达生命和自然的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既是《内经》论“神”的基本立场,也是《内经》论“神”的总纲。“神”的概念建立在人类对天地万物运动变化长期观察的基础之上,“神”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经过阴阳概念抽象后的最高概括。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在肯定“神”是天地万物都必须遵循的总规律的前提下,认为人也是天地间万类物种之一,因此人类生命规律也必然要受“神”这种自然界总规律的支配和影响。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自身固有的调控系统及其活动规律是十分复杂的。《内经》以心、五脏、经络、精、气血、津液为基本物质载体,通过神明、魂魄、意志三个层次解释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调控规律。魂魄、意志都是“心神”的不同表现方式。《素问·宣明五气》:“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如上述所言五脏以心为中枢的生命活动调控规律;二是每一脏又有相对自主的生理活动规律,如“心藏神,主身之血脉,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肾藏志,藏精主生殖、主身之骨髓,纳气,主水,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在志为惊为恐,在液为唾”等。正因为五脏以其自主的生理作用参与整体生命活动,又能参与心对整体生命活动的调控,故将其称为“五神脏”。六腑亦莫能外。

精、气、血、津既是脏腑活动的产物,又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内经》在以阴阳概念之“神”的前提下,分别对精、气、血、津的活动规律也以“神”概之,如将血和气的活动规律称之为“血者,神气也”。男女两性之精形成新生命体亦以神概之,故“两精相搏谓之神”。经络的活动规律,在《内经》仍然以“神”名之。

概括一下:“神”是阴阳对立统一法则最高层次的抽象,是天地间最普遍的规律,生命科学也必然遵循之。《内经》中“神”的概念也是对人体复杂运行规律的高度概括,具体在脏腑、经络与精、气、血、津层面的“神”概念体现于以下四个层次:

①有参与整体生命活动的。

②有参与心理活动的。

③有参与机体各个局部之间相互联系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