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姿势的银行笔记·十五言艾栗斯文集(果壳·十五言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16:39:21

点击下载

作者:艾栗斯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换个姿势的银行笔记·十五言艾栗斯文集(果壳·十五言系列)

换个姿势的银行笔记·十五言艾栗斯文集(果壳·十五言系列)试读:

作者简介

艾栗斯:坐标南京。法学院硕士毕业后进入银行工作。白天跨境金融从业,夜晚码字俱乐部成员。属于比较宅的那种人类,暗地里又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坚信越是沉重的事物越要充满活力地表达,十五言站内《银行笔记》、《有名堂》、《历史离谱系》等专栏常年填坑中。

开篇序

好奇并不会害死猫,无聊才会。

比如说,总是给人枯燥呆板印象的银行——柜台前漫长的排队、杜绝差之毫厘的核算、标准流程的贷款审核签订……这个整天与数字、利息、报表打交道的庞大机构,它真的就没有故事了吗?

当然不会!

从中世纪意大利港口散发着鱼腥味的长凳(意大利语BANCA,“银行”一词即源于此)起家,到构建出席卷全球、影响亿万人生死的金融帝国。人类世界一举一动的背后,都有银行无数的数据演算、系统运转和人力服务。这样一个内部组织复杂如精密仪器,外部跟随历史车轮迅速扩张,扶持过帝国、历经过战争、跨越了国家、语言和种族,不断为各行各业输送血液、不停止与新科技共舞的巨大实体,怎么会无聊?

作者是只停不下好奇心的银行小白,作为十五言唯一一个以银行为主题的撰稿人,换个姿势看银行,一路码字一路收获惊喜,比如说:

从语言翻译角度:渣打银行怎么就给自己起了个这么“奇葩”的名字?其他外资银行起中文名时又偷偷用了哪些特别的技巧?

从科技角度:ATM机刚发明的时候为啥倍遭嫌弃,沦落为只有妓女和赌徒才会光顾?又是怎么咸鱼翻身,一波三折走到今天?

从银行制度文化:《半泽直树》里的日本银行为什么可以直接空降银行职员到企业?日本的银企关系到底怎么了?

从宗教文化上说:地球上真的有一种存取款都无息的银行吗?那他们怎么存活?以及大热的互联网金融、民国银行家的朋友圈、假币的历史时刻,甚至作者在“银行丛林”里的所见所得,都将在这本不一样的银行笔记里与你见面。

你们看,在好奇心的带领下,即使是银行这种东西,故事也有很多。

当银行成为“妈妈”

特定行业题材的经典日剧很多:医学剧有如《白色巨塔》,律师剧有如《Legal high》,银行剧里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半泽直树》了。这部由堺雅人主演的日剧描述了泡沫经济时期,庆应大学毕业生半泽直树进入产业中央银行就职后被卷入一起不良贷款中,从而了解银行业内幕并参与职场反击的故事。该剧一度引发收视热潮,拿下日剧学院多重大奖。

而看过这部剧的同学,也许还记得以下两幕场景:

一是半泽直树父亲开办的螺丝制造工厂,因大和田常务没有遵守续贷约定而不得不破产,逼得其父亲走上绝路,这也是全剧中半泽行动的铺垫。二是半泽直树的同期入行组员近藤直弼,因无法承受上级暴戾管理方式带来的精神压力,神经系统一度紊乱,被从银行“贬”到企业,职业生涯寂寞黯淡。

为什么日本银行对企业的关系如此强势,就像剧中所呈现的那样:不仅决定企业的生死,甚至可以直接给企业派遣员工、安插职位?

原因就在于日本近现代经济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主银行”制度。

一、如果“主银行”这个词对你来说很陌生

作者给它起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叫“妈妈银行”。

这是日本独有的一种银行制度体系,虽然在日本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但作为日本金融界与企业界间一种约定俗成的关系样式,已经存在了近百年。按照日本学者崛内昭义在《日本经济和金融规则变迁和课题》中的定义,主银行制度指“特定企业和特定的银行间所建立的长期交易关系。主银行不仅对企业提供贷款,而且还持有企业的股份,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监控者的角度看,它还监控企业并在企业出现危机时对企业经营进行干预。”

一般认为主银行制度有以下基本特征:“主银行是企业的大股东,主银行一般不会持有和自己没有业务往来和交易关系的企业股权;

向自己的控股企业提供主要贷款与系列贷款,即使是企业的大额贷款需要以银团的形式做,主银行也是银团的牵头行和贷款份额最大行;

管理企业的结算账户,垄断控股企业的账户管理、资金归集、现金支付和结算等等;

向客户企业直接派遣银行人员入驻:包括正常情况下银行以大股东身份向企业派遣银行董事或经理到企业任职;以及企业经营不善出现问题时,银行空降银行人员接管企业。”

以上释义,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理解就是:银行变成了企业的“妈妈”,你看——

与企业有一脉相承的血肉关系(控股);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营养和血液(为企业经营款项融资);管钱管事(以大股东身份直接派遣任职),企业误入歧途(经营不善)时还要操心管教(空降银行人员接管企业),不离不弃地把企业拉回来(免除债务提供复苏的新贷款)……

这不是要当妈的节奏是什么?

二、源于地震,成形于战争

“妈妈”银行业在日本地位一度很高,高到被称为“百业之母”:没有财大气粗的银行的灌溉与斧正,很多日本企业或许根本成为不了大型乃至巨型实体,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也难以实现。根据日本富士研究所1993年的统计,彼时90%的日本企业都有主银行,其中有一家主银行的企业占比60%,有两家主银行的占24.5%,平均每家企业有1.6家主银行。

这种银企血脉相承、荣辱与共体系的源头,要从日本的一场地震说起。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发生了强烈地震,震级里氏8.1级,造成了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65亿日元,以及——45家银行破产。

因为这场关东大地震,无法兑现的期票大量积压,导致民众陷入恐慌;人群潮水般涌向银行、疯狂想要取回自己的现金,银行的挤兑风潮就此爆发。大量银行倒闭带来的不安和动荡年代又称“昭和金融危机”。在宫崎骏动画片《起风了》里,就描绘过昭和金融危机这一场景。

昭和金融危机是日本银行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两点上改变了银行们的格局:

一是日本始于明治维新后的银行业,原本由于政府对其设立的放任发展态度,遍地开花,规模小、数量多,阿猫阿狗都可以开银行。地震过去之后,在政府的加强控制下银行业重新洗牌整合,大鱼吃完小鱼,留下来的都是实力雄厚、有资格有能力当“妈”的银行,即如今日本的城市银行与地方银行。

二是“昭和危机”发生后的第四年,为了转移国内一触即发的矛盾,日本开始走上战争与扩张的道路,国内金融也由此进入了战时管制时期。金融管制的核心是控制资金分配,以保证军需企业优先获得资金。1941年日本开始实行“军需企业指定金融机关制度”,将军需企业与银行“配对”:银行不但保证配对企业的资金供应,还积极参与配对企业的经济与财务管理,这就是日本主银行制度的雏形。由于大量、低价的银行贷款已经喂饱了企业,日本的证券业受到强烈打击,而银行财阀迅速崛起。

以三井财团为例:它的前身是由绸缎商人三井八郎兵卫高利于1673年在江户和京都开办的钱庄,历经了银钱汇兑业务为主的三井兑换店;资助封建诸侯,替德川幕府包办汇兑业务的特权商人;明治维新时,抛弃德川幕府转而资助新天皇制政府的新财团——以及日本的第一家私人银行,三井银行。

而它真正的暴发史是在两次大战期间:一战时,三井在军需品上大发横财;二战战时体制的实施,更是让三井财阀与军部合作,向军需工业和被占领地企业扩展,迅速膨胀成为拥有151个直系、旁系和投资公司的大财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三井财阀的规模是“三菱财阀的1.5倍、住友财阀的2倍、安田财阀的3倍左右;三井财团所属直系、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数量共达273余家,包括东芝浦电气、石川岛播磨重工、三井造船、昭和飞机、丰田汽车、日本精工等。三井集团实缴资本接近日本全国公司实缴资本总额的10%。”

三、从一路狂奔到一路狂泻

这种主银行制度曾经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加速器,后来却又变成经济恢复的绊脚石。

二战后,日本企业经营状况十分困难,自有资金薄弱,大多处在破产边缘;银行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存在着大量不良债权。于是政府出面,请银企协商,采用“新旧两本帐”的方式来解决不良债权债务。旧账用盈利冲销抵消贷款损失;新账记录银企往来。战时银行与企业配对的关系不但没有拆散,反而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比如我们熟悉的“马自达”。在196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马自达公司生产的耗油量较大的发动机型在市场销售一落千丈,公司由此陷入财务危机的泥潭。而这时,该公司的“妈妈银行”——“住友银行”立即进行干预,主要做了四件大事:

一是把原马自达的董事与关键部门高官撤职,直接空降了银行的一大批高级管理人员取代原岗位进行经营决策;

二是要求马自达将自己的股份更多地转移给银行,提高自己的控股权;

三是在二的基础上对马自达提供利率绝对优惠的贷款;

四是住友集团旗下的商社全权负责马自达企业的产品销售。

包供血、包管理、甚至包分销,因为银行这种强势并且方方面面无微不至的干预,“马自达”才有机会成为今天的“马自达”。从战后到1973年日本经济高速崛起期间,主银行制度就这样得到了充分发挥,对废墟中日本的重建与经济高增长给予了有力的助推。日本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低的自有资本比率,成功实现了负债经营。并且日本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维持在发达国家中非常低的水平:即使在高增长结束后的1975-1990年间,日本企业的资金成本也一直在2%左右。

这样低成本的融资一方面源于“妈妈”对“儿子”的了解,另一方面源于政府对银行的干涉,要求银行必须以极低的利率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利益交换、腐败往来层出不穷;企业缘于逐利的本性会过度地不必要融资与投入,一不小心就被喂得太撑;同时因为缺少“防火墙”,企业经营不善时银行不良贷款负担沉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美国商业银行被禁止用非自有资金购买企业的股票,同样企业也不能通过持股的方式来控制新建机构,这是保障银行与企业健康关系的“防火墙”。而日本的主银行扮演的“妈妈”角色,在极力挽救陷入困境的企业时,企业的危机转化成为了金融系统的危机,也为自身的巨额呆帐埋下了风险隐患,更不用说银企相互持股的后患。由于没有“防火墙”的隔离,当泡沫经济的尽头,银行业都被企业拖下水的时候,想再恢复就没那么容易了。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在多年以后又迎来一波银行倒闭潮:北海道拓殖银行、东洋证券、山一银行、八佰伴等一批金融机构纷纷破产。“1995年7月,宇宙信贷公司破产;1995年8月,木津信贷协会和一家地区性银行兵库银行先后破产;1997年4月,日产互助人寿保险公司被勒令结业;1997年5月,山一证券附属经纪行小山证券停业;1997年10月,京都共荣银行倒闭;1997年11月3日,三洋证券破产;17日,日本十大商业银行之一的北海拓殖银行倒闭;24日,四大券商之一的山一证券公司倒闭;26日,德阳银行破产;1997年12月23日九庄证券公司破产。”

之后作为泡沫经济的后遗症,房价断崖式下跌,日本步入长达二十余年的通缩和衰退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了。

四、错过岔路口还是自我选择?

其实在二战结束以后,日本曾有一次改变主银行的“妈妈”地位的机会摆在眼前:在美日经济协作时曾推行的“道奇路线”,核心内容是解散支持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日本财阀,由此将由财阀控制的企业股权都抛向社会可以公开购买。然而1949年的股价暴跌引发群众抛售,以及日本政府害怕昭和危机的重演,各方声音都呼吁以主银行为中心来持有企业股权。再一次加强金融管制,以“护送船队的方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从此在主银行这条道上越走越远。

道格拉斯·C.诺思说过:“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一国体系的选择,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美国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企业金融发达,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政府早对强大的金融机构怀有戒心,在1930年大危机中,建立了制约银行的制度安排。美国不准许银行持有企业股份,银行介入企业经营的行为更是被禁止,而日本的银行制度文化却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个中缘由,有种学说是这样亲密关系的融资方式是在封闭地域共同体发展起来的,是习惯于非亲族合作日本人不约而同的必然选择。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国家主义、群体主义、非亲族合作精神才是呼唤出妈妈银行的原始力量。这样的说法很有意思,不过要摊开来写,又是一篇文了。(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签约号In学院)

人类假币闪(泛)耀(滥)时——另一种货币战争

从直立行走那一天起,人类用劳作创造出财富;但有时候他们想偷懒,于是也创造出假币。

假币的历史和货币一样悠久,像是后者见不得人的孪生兄弟,但又如影随行:当贝壳被用作货币时,残缺的贝类被夹杂其中;当盐被用作等价物交换时,白沙被掺入以滥竽充数;在以巧克力作为钱的部落里,想必也有人对其动过手脚(也许还会舔上几口);更不用说进入贵金属货币时代,人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从金银钱币上切下一角,或关上门偷偷刮下金属碎屑以集腋成裘,以致于“劣币驱逐良币”成为经济学里人尽皆知的入门级理论。

货币用以交换、丈量财富,或干脆成为财富本身;潜伏一旁伺机盗取的假币,则是懒惰和欲望的结合。但在人类有如浩瀚星空的历史中,有那么几次假币的被制造,却改变了一座城市、一场战争和一个国家——在它们潮水般泛滥而来时,也注定要迎来自己的历史性时刻。

一、鉴假大师与造假专业户

鉴假大师是伊萨克·牛顿,造假专业户是拿破仑。

先说牛顿爵士(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在他以85岁高龄辞世的漫长一生中,微积分、光的组成原理、宇宙三大运动定理,这些人类智慧的最闪耀都是在其40岁左右就被摘入囊中,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所以天才就是天才呐~),相反牛顿私下迷恋的“炼金术”实验却持续了二十年,然而占据他人生最多时间的事业其实是和金融有关——从1696年3月接受了英国国王的邀请开始,牛顿有三十年的时间只专注做一件事:履职皇家铸币局局长。

这个职位面临的两大挑战牛顿公爵都圆满完成。一是收回全部货币重新熔铸新币发行,以抵御军费激增引发的通货膨胀;二是解决那些跟在新币铸造后摩拳擦掌的假币制造者。第一个问题对于有着二十年“炼金师”经验的牛顿来说并非难事,第二个问题却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彼时假币制造工艺已经相对精湛:铸币局为防止人们再私自切割货币边缘,引入机器给货币轧出锯齿边缘,如果货币边缘的沟槽被挫平,人们就知道这枚货币被动过手脚。然而不久同样精细的锯齿也出现在了假币的身上,甚至有假币制造者与牛顿公爵公开叫板,称其铸币的防伪性太差。被造假者激起斗志的牛顿人生后三十年过得相当充实:验假币、与伦敦警察合作逮捕一大批假币制造者、处死这些“亵渎”国家货币的罪犯,顺便确定了货币金本位制度。

不过牛顿遇到的造假者都不算啥,在源远流长的造假史中,国家常常是伪造货币的大BOSS。在战争中伪造他国钱币摧毁敌方经济的历史已有200多年。早在“七年战争”时期,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就曾经下令伪造过彼时波兰的流通货币。1812年在拿破仑进军俄国的路上,随法军辎重队一并进发的,还有通过银行家弗伦克尔搞到的2500万卢布的伪钞。这些伪钞一部分被用作法国人沿途军需粮草补给购买,更多部分被偷偷投放,用作市场破坏和秩序扰乱。除了大量的假卢布,拿破仑还炮制了假英镑、假奥地利币和假普鲁士币,堪称造假专业户。

二、集中营里的“伯纳德行动”

接过拿破仑“假币战”衣钵的是大不列颠。1776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曾在纽约港的战舰上设立了假币印刷队“技术A部”,伪造美国1775年大陆会议委托发行的“大陆币”;一战期间,英国也同样发动了这样的“伪钞”技能,来攻击奥匈帝国。不过到了二战期间,英国却成了自己曾使用过的战术的受害者。纳粹德国以英镑为目标,搞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一起假币制造案的大新闻。

二战时期流通的英国纸币工艺精细、技术精湛:十字形交叉亚麻纸质,多层叠加水印工艺,不列颠尼亚女神设计,复杂的货币编码系统……被英国人洋洋自诩为“最不可能被造假”的货币。日不落帝国联合其全球殖民经济体系,补给和维持战时国内物资需求所用的唯一媒介就是这种纸币。

所以德国人瞄上英镑,意图从这一点来引发英国经济沦陷也不足为奇。一位37岁的年轻军官Bernhard没有在德国人中优选制币的能工巧匠,而是使用了最容易控制的资源,即被囚禁的犹太人作为达成目标的工具。Bernhard筛查了很多犹太人集中营,然后精挑细选出一部分技术娴熟的犹太囚徒,把他们秘密集中到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十八/十九区,最多的时候一共有142名犹太人为他们工作。1942年这个以策划者姓氏命名伯纳德行动(Operation Bernhard)正式开启:试验不同的纸张制造,破解编码和水印,这个特殊集中营的行动极为秘密,连看守的卫士也不知道里面那些被养得白白胖胖的犹太人为何逃得一死并被区别对待。

人类历史上最大一次假币制造由此开始酝酿,瞄准的目标是5、10、20和50面值的英镑。仿造英镑的难度确实非常高,但在集权高压下的犹太专家们替德军解锁了这一难关。1943年下半年,流水线每月生产100万总额的假币,到了1945年4月,有超过890万张“纸币”在这个工业化的“印刷厂”被制造出来,总面值1.34亿英镑。传闻堆放假钞的房间门上戏谑地写着“英格兰银行”,事实上这个位于柏林附近、铁丝网环绕的印刷厂比伦敦金融城那个英国中央银行印刷的钱多得多,并且,没有任何区别。

而英国方面呢?他们曾经有过反击的机会,但被自己否决了。1940年,英国情报局曾经提议把假币战作为战争手段之一使用,但被张伯伦认为“英镑比德国马克更坚挺,如果轻易实行假币战,被德国人照章报复的话将得不偿失”。1941年,英国战争经济部再次提议,重新考虑1940年来的情报局的建议,又遭到财政部长否决,理由是“这么做很无耻”(如果他知道英国曾经对美国和奥匈人做了啥也许就不会有这种顾虑了)、“除了让英国人显得愚蠢外,没有任何好处”。

英国人很快就开始为财政部长的清高付出代价。当1942的英格兰银行从其西非分行收到一捆10英镑的假钞时,当时的记录上写着:“这是迄今为止最危险的发现。”作为纳粹摧毁盟国经济计划的重要一步,在这捆假英镑被发现之前,欧洲、非洲、中东、美国和亚洲各地都频现假钞,而英国人对此束手无策。纳粹最早的计划是在伦敦上空投假币引发民众争抢来造成通货膨胀。后来的实际执行中是主要用作党卫队进行各种国际行动,比如武器交易、黑市购买黄金和物资,或者在中立国的德国大使馆兑换成当地的货币。在纳粹最后的日子里,头目们还用这些假币开了不少国际账户,帮助其远走高飞。万幸的是这些假钞的大部分还没有来得及被花掉,盟军就及时占领了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假币印刷厂最终被发现。

有人说由于伯纳德行动的“贡献”,二战后期流通中的英镑有三分之一都是假钞,这个数据无从考证,但是伯纳德的幽魂确实隔个几年就会出来诈个尸什么的:1946年3月12日,一名被捕的伦敦士兵被发现身上有5镑和10镑的伪钞,总价值3500英镑。1946年下半年:波兰驻巴黎大使馆发现伯纳德伪钞1.8万张,波兰驻罗马大使馆6.45万张,票面价值高达120万英镑。1951年1月9日,英格兰银行已经收集了186万零223张各种面值的假钞,到1959年则超过了300万张。1959年,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附近的多波丽湖,13个箱子被打捞出来,总共有42万多张各种面值的伯纳德假钞。《吉尼斯世界记录》声称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惊人的钱币窖藏。万般无奈之下,英国曾一度将五英镑以上面值的纸币召回。1957年,新版的5英镑纸币被发行,接着其他版本是在1964年、1970年,直到1981年50英镑的新版被发行,才算完全走出纳粹假钞的梦魇。

而这段历史被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比如说丁丁历险记《黑岛》一篇,就描写了丁丁在苏格兰捣毁来自德国的伪钞集团的故事。此外还有BBC的喜剧Private Schulz(1981)士兵舒尔茨,背景是二战期间,为了摧毁英国经济,德国纳粹制造了大量假英镑并计划在十年内全部流入英国。由此他们在德国招募了一些能言善辩、游手好闲的人进入党卫军,经过严格训练,秘密派到英国执行计划。

最有名的影像则来自《假币制造者》(The Counterfeiters,又名《伯纳德行动》)。这部获得第57届德国电影奖金质电影奖,以及20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片子重现了一群身怀特殊技艺的犹太人在集中营里被迫为纳粹印刷伪钞的景象。该电影基于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当时的俄国制钞者萨里回忆录《魔鬼工厂》改编,男主角萨里正是回忆录的作者本人。

三、中日假币大作战

这场中日假币大作战得先从法币改革说起。白银危机爆发后,民国政府为了对付金融窘境,1935年在英美的支持下实施了法币改革,狠狠抓紧了对中国货币的统一控制权。而日本方面对此强烈不满,公开指责孔祥熙等在宣布币制改革前未与其磋商。日本参谋本部污蔑这一币制改革是:“忽视具有东亚安定势力之日本,扰乱东洋和平之新政策,日本帝国将断乎排击之。”

民国政府的币制改革,日本政府为何如此气急败坏?梳理一下当时日本在华掠夺手段,除了明面上“烧杀抢掠”之外,背地里暗搓搓的金融侵占就一目了然:(以下资料来自张新知教授专著的《半个世纪的金融侵略与掠夺:日本在我国发行的货币研究》)“一、军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就开始在东北发行军票;一战期间出兵偷占青岛,此间发行军票;1918年侵占东北四年,发行大量军票;1937年“7.7”事变全面侵华后,在华北、华东、华南到等日占区发行军票;1941年太平洋战争在中国所占之地大量发行军票。

二、银行券在沦陷区发行各种银行券,共有:横滨银行券、日本银行券、朝鲜银行券、台湾银行券、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券,对华经济极尽搜刮,是所谓“以战养战”。

三、扶持设立各种伪银行发行伪币从1931年起,陆续扶持建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伪冀东银行、伪察南银行、伪蒙疆银行、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伪华兴商业银行、伪中央储备银行、伪厦门劝业银行等,这些伪银行都在各自区域发行了伪币,间接为日军筹措经费。”

而币制改革后法币的统一使用,使得日本手中的现银和地方货币无法在中国流通,同时切断了中国黄金和白银的外流渠道,最最重要的是切断了战略物资出口资敌。于是日军按耐不住了,他们紧随纳粹“伯纳德计划”的步伐,用了第四种掠夺方式:伪造变造法币。

通过大量伪造国统区的通行货币法币,并将其大量抛售,来抢夺国统区的物资,同时数量众多的纸币真假不分,又可以影响国统区的物价,造成通货膨胀,对日本来说真是一箭双雕。1937年,日本陆军兵器行政本部下属的“登户研究所”在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成立(现遗址在明治大学生田校区),这里既是日军研究秘密武器的基地,也是日军用来伪造中国纸币对中国进行经济战的伪钞印刷基地。“登户研究所”部下分为几科,伪钞制造隶属第三科,科内装备了媲美日本内阁印刷的最新型印刷机械,秘密召集了大型印刷公司的高级印刷员。在1941年占领香港后,更是搜刮了大批国民党政府在港设立的造币厂的印钞版,包括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5-10元各面值的假币。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的海外补给线被切断,只能一方面通过黄金购买原油交易,另一方面从加快印真钞(银行券)和假币(法币伪造)疯狂掠夺物资接济,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第三科假币制造日产10万张,通过日本陆军中野学校培养的间谍每月两次通过海上运到上海。截止战争结束,这家印刷厂总共印刷了45亿,实际使用了30亿,相当于“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初期2到3年军费总和”。

面对日本强烈的金融攻势,国民政府一开始是以防守为主,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对策:

一是与日本进行经济绝交,杜绝与沦陷区进行以法币为媒介的经济往来;二是发布《限制携运钞票办法》,规定法币的运送数量和方向要由财政部审核,以限制法币流入沦陷区 。

然而日本伪钞在中国采购贵金属、矿产等军需物资严重程度有增无减,国民政府坐卧不安,战争从战场蔓延到金融市场,也必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到1942年时,戴笠向蒋介石提议:“为挫败敌伪阴谋计,亦应仿造敌在我沦陷区使用之军票与伪组织发行之银联券、储备券等,籍以吸取沦陷区之物资,破坏敌伪之金融。”于是在与英美联系,得到他们的首肯与支撑后,(这个时候英国也深陷德国假币战的雾霾中,对此恨得牙痒痒)1943年春,重庆的中国银行收到美国印制的第一批伪政权钞票,共计46包。这些假伪钞,都秘密存储在中国银行,被相关人员口称“特券”,因为其既不是国统区的法币,也不是沦陷区的伪钞,而是伪钞的“伪钞”。然而第一批“中储券”刚投放到沦陷区,就很快被日本发现,原因是购物数额巨大,编码系统不符,尤其是美国方面纸张印刷的假币制作精良,反而优于日方印制毛躁的“中储券”。

互扔假币大作战,双方战况如何呢?从1939年到1945年,日军印制的假法币40亿,军统印制的假“中储券”1.5万箱,数量都很庞大。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应该是日本占了上风。所幸到了二战后期,日本败象已现。登户研究所的其他特种机构如生化武器、气球炸弹、电磁武器等研究部门大多撤离到外地,但第三科的伪钞制造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战败。日本战败后,研究所仓库内的伪钞仍堆积如山。为了销毁制造伪钞的罪证,以逃避战争罪行追究。“第三科的人不分昼夜泼油点火销毁伪钞。但伪钞燃烧后的灰烬仍能显出纸币痕迹,于是他们又把灰烬装入袋子扔到河里。”想想这画面。

战争一旦发生,就不会满足只发生于战场。抗日剧们如果能以此为题材,拍拍金融战,不是比“手撕鬼子”更有教育意义?

已经有人这么做了。2010年4月,日本明治大学开设和平教育登户研究所资料馆,向民众公开日军战败时被毁的秘密活动轨迹,其中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即为“纸与战争—登户研究所与伪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