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型基金会(世界基金会案例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18:57:59

点击下载

作者:基金会中心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德国大型基金会(世界基金会案例丛书)

德国大型基金会(世界基金会案例丛书)试读:

《世界基金会案例丛书·德国卷》序言

《世界基金会案例丛书》是基金会中心网前任理事长徐永光先生倡导编写的,旨在引进世界上其他国家基金会发展的优秀经验案例,惠及中国基金会的发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先前只想引进美国基金会的案例,从未考虑到其他国家,因为多年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就多以美国为样板,中国人的价值体系、生活和思维方式也颇受美国影响。因此中国的慈善、基金会的价值思维也自然受到了美国的影响,基金会中心网的出现以及最初几年发展就受到了美国基金会中心的很大影响,无论是架构的模式还是思维的方式都有其明显的痕迹。这或许也是我们走向世界融入全球慈善的必经之路,学习成熟的,就不用再摸石头了,可以寻找发展的捷径。于是便有了引进美国成熟基金会经验的想法,以白描的形式告诉中国的基金会和中国的社会,去掉神秘,还原本质。

在与世界各国基金会及慈善组织的频繁交往中,我们深深地感到欧洲的基金会与美国的基金会有着极大的不同。以往我们过多地被美国基金会的价值观和思维所影响,这与中国基金会的发展和现状极不相符。例如,在美国基金会的分类学中,私人基金会、独立基金会、社区基金会、企业基金会、家族基金会、资助型基金会和运作型基金会等等,与中国的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有着很大不同,我们设法学习美国基金会经验,但总是学不像。究其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形态上有着极大的不同,生硬地照搬显然不行,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欧洲的基金会在我看来似乎更靠近中国社会及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它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强调资助型基金会的重要性,也并不一定强调基金会的独立性,不回避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甚至购买政府部门的服务。简言之,让人感觉到美国的基金会更加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因为设立基金会的钱,政府是要免掉其税收的,政府要监管捐款进入慈善公共领域,而没有自我交易,更没有用于对政府不利的部门和领域。而欧洲的基金会有的或许也同美国相类似,但并未将免税看得多么重要,它在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公民的参与。已存在几百年的基金会屡见不鲜,毫无疑问,这与欧洲文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

这也就引发了我们对欧洲基金会的兴趣。我们对德国基金会做了初步调研,这也就是这套案例丛书插入了德国卷的原因。德国的基金会在欧洲国家中有一定的特点,既有着与美国基金会相类似的视角,如国际化、愿意参与全球慈善治理,也有其固有的特性,如有500多年历史的富格尔基金会、墨卡托基金会、拥有博世公司的博世基金会以及与大众公司无关的大众基金会等等。案例丛书每卷只有区区10个案例,远远不能覆盖德国基金会的全貌,我们只是想告诉本书阅读者德国基金会的与众不同之处,希望本书能对中国的基金会的多元思维产生好影响。如能达到此目的,也不枉编写者的初衷,共同来了解和学习不同国家发展的经验,为中国社会建设贡献绵薄之力。程刚2015年1月15日于赴深圳的飞机上

德国基金会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德国基金会的定义

在德国,基金会并没有统一的法律定义。根据德国民法典,基金会这一法人被表述为“遵循一个特定的经营目标并因此配备永久专用资产的非会员制组织”。作为一个永久机构,该机构能通过其合法组织架构依法行事。创建基金会的目的就是永久地践行创始人的愿景和实现长期目标。

基金会兼有功能性和机构性的特点。一方面,捐款者希望将其资产投入到一个理想目标的建设中,并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第三方来实现自身的目标。与接受礼物不同,基金会接受捐赠,但本身并不是直接的受益人,而是捐助给其他机构或个体,来积极协助实现创始人的社会愿景。另一方面,基金会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建立了一个类似非会员制的制度架构。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基金会的最基本特征是“非会员制”的法人定位:不同于其他一般定义上的法人,基金会没有股东持有其股份。这使得基金会无须关注捐款者本身,而是执着于如何完全地实现其愿景目标。基金会开展工作的唯一准则是根据创始人的愿景制订的基金会章程。基金会是一个长久维持运营的资产池,根据创始人的愿景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建立永久性的组织。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在创始人逝世后,基金会也依然存在并正常运行。

德国基金会的特征

·基金会是永久性的,将永久地执行创始人的愿景,完成一系列的长期目标

·基金会是法人,但和其他类型的法人相比,它没有利润的实现,也没有传统的会员、股东和所有者

·一个基金会是完全由它自己所拥有的独立机构

·基金会是自治的,无须得到客户、股东、选民或其他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的许可

·基金会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政策以及初始和目前的资产捐赠者

·基金会受益人(即基金会资产的受益人)并非基金会的会员,且不能影响基金会的运营活动

·基金会是具有特定用途的专有资产的集合,该资产总量必须基本维持稳定

基金会在法律层面上被界定为一个“专项资金”,这也就凸显出基金会目标的重要性。基金会就是明确且专一地依据基金会的章程来开展工作,这一点也被认为是基金会的“核心”。捐赠人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金会的宗旨,并影响着基金会的日常运营和活动。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基金会的宗旨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持明显的差别。企业基金会追逐的通常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系列的目标,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还有意识形态层面的目标。因为企业基金会的资产来自公司本身或合伙制公司的股份。大多数德国基金会的资产总量少于50万欧元,资产超过2.5亿欧元的基金会数目不到基金会总数的0.5%。捐赠资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只能返回基金会,用于实现基金会的目标。因此,资产服务于基金会目标的时间比其创始人的个人影响更为长久。

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基金会具备了运营业务的组织能力。基金会组织结构通常由董事会(The Board of Directors)、理事会(The Board of Trustees)和执行层(the Executive Board)构成。董事会的首要任务是对内及对外代表基金会,而理事会则通常由外部知名人士组成,负责基本性决策制定,为执行层提供咨询,并承担监督职能。当然除此之外,基金会也会因为一些特殊需要来建立相应的部门。这样的治理架构可以同时保护公司和基金会的利益,从而平衡双方之间的当前以及潜在的利益冲突。通过基金会的建立过程,创始人做出具有法律约束的行为,以确保其资产的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实现基金会具体而明确的长期目标。

基金会接受的捐赠通常有捐赠人“生前赠予”和“身后财产处置”两种情况,大约90%的德国基金会属于第一种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通过“生前赠予”,捐赠人可以在他/她的有生之年直接影响其基金会。在大多数情况下,基金会的创始人是卓越的企业家,希望他的公司永存,因此,基金会可以成为理想的“继承者”。基金会在进行慈善事业的同时,还能享受税收优惠。

德国基金会的类型

德国基金会在私法和公法之下形式不同。基金会受私法或公法约束与其法律能力和目标无关,也与其业务无关,而只是根据它们各自相应的管辖地域而分。表1 德国基金会的类型及特征续表

德国基金会发展概览

德国没有一个全国范围的统一机构来为基金会进行注册登记,因此,我们很难了解当前德国基金会的总体数目。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度就有17372个具备法律效力的公共基金会进行了注册。大多数的基金会都致力于社会事务的发展(约占35%),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基金会的占比最小(仅为3.5%)。关于基金会资产额度,早在2006年所有德国基金会的资产总额就已经超过600亿欧元,与此同时,每年所有基金会的总体支出约为150亿欧元。表2 德国最大的基金会(根据总资产排序,2008年数据)续表表3 德国最大的基金会(根据总支出排序,2008年数据)

企业基金会的一些特例

如果基金会是以公司的法律形式存在,就被称为“纯基金会公司”,也就意味着独立于原有的企业。“公司附属型基金会”是指一个公司以基金会的法律形式被管理,或一个独立的基金会参与了公司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所有权全部或部分归属于基金会,与基金会绑定在一起。“业务关联型基金会”通常是指自己运营基金会并全部持有其份额。因此,它遵循基金会自身而非他人拥有资产的原则。此类基金会有自己的法人资格,并且通过一个相关的、法律独立的公司积极地发扬企业家精神。

企业基金会也可以资产的来源划分。基金会的捐赠所得可能来自一名企业家的个人资产,也可能来自一家企业,例如企业社会责任基金会。

企业基金会的优点包括责任限制、股东的权力和支配的分离以及保持业务的连续性。根据有关继承的规则,企业基金会使得权益和公司获得的累积利益,以及促进基金会的资本和可持续的长期管理相结合。

贝塔斯曼基金会:社会变革驱动者

|BERTELSMANN STIFTUNG

贝塔斯曼基金会是德国规模最大的基金会之一。该基金会于1977年由贝塔斯曼集团前首席执行官兼大股东莱因哈特·摩恩(Reinhard Mohn)创建,致力于为社会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提出政策建议,也延续了基金会的创始家族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强烈责任感。莱因哈特·摩恩于1993年将贝塔斯曼集团(现贝塔斯曼股份两合公司)的大多数股份资本转移到了贝塔斯曼基金会,保持机构运营的可持续性。图1 贝塔斯曼基金会创始人莱因哈特·摩恩

贝塔斯曼基金会在“激励人类,共创未来,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使命指导下,设计运营了一系列的项目,针对各类社会领域(包括教育、医疗、社区发展等)的问题探索创新性解决方案,并进行政策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此外,贝塔斯曼基金会还积极促进全球化进程,增进德国与欧洲及世界其他重要国家与地区的交流合作。除了鲜明的项目特色之外,贝塔斯曼基金会在基金会治理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包括信息与财务公开、保障员工福利、坚持治理原则等。

激励人类 共创未来

贝塔斯曼基金会创始人莱因哈特·摩恩本人坚持一种理念:“资本的拥有与回馈社会的义务并存,公民参与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相应的,他将基金会定位为“社会变革驱动者”。因此,基金会致力于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激发人们对重要社会问题的讨论,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变革驱动力。

贝塔斯曼基金会是一个操作型基金会,它设计、启动和运行基金会本身的项目。基金会的主要项目工作围绕“帮助他人”和“繁荣社会”开展,同时也有一些其他项目作为“战略资源”用于支援主要项目团队。除了项目之外,基金会还颁发“莱因哈特·摩恩奖”和“卡尔·贝塔斯曼奖”,以褒奖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可借鉴性的机构或项目。现阶段,基金会正在运行的项目有60余个。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基金会资源利用效率,这些项目有严格的实施时间,主要的评价依据是项目效果、影响力等。

为了联合尽可能多的力量以促进社会变革,基金会与社会各界积极开展伙伴关系建设。基金会的合作伙伴包括政治、商业和社会领袖及学者等。此外,基金会十分重视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贝塔斯曼基金会在全球的办公室分布主要在德国、美国的华盛顿、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以及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随着海外办公室的设立,基金会逐步展开全球网络建设,支持项目开展。海外办公室还肩负着促进经验传递、新建地区网络的重任。增强公民参与 共建繁荣社会

为了保证意义深远和恒久持续的社会贡献,贝塔斯曼基金会以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推动社会变革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示范。因此,基金会所选择的项目不仅基于该基金会长期积累的经验判断,还必须能推动社会的长远发展。以下发展领域是基金会现阶段选择项目的重点:不断提升的教育质量、高效公平的经济体系、预防性医疗保健体系、活跃的公民社会、日益加深的国际交流。

作为社会创新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贝塔斯曼基金会致力于联合合作伙伴的力量,在社会问题发生的早期明确问题的所在并设计具有示范作用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基金会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构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项目、美好生活社区项目、公民社会项目等。构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项目

在全球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地的经济与社会系统也不断逼近其承载力的极限,政治动荡和经济金融危机则对两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全球化世界中迅猛发展的经济与相互勾连的政治对国际商务关系、国家治理及跨国治理等的制度框架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全面的战略发展体系不仅应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还需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好的)生活质量”是指每个人在不损害下一代生活质量和机会的前提下,都有机会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并充分参与到社会中去。

为了推动可持续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贝塔斯曼基金会不仅着眼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平衡,还持续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挑战以及高效治理模式的形成。基金会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国内和全球范围内的项目规划,并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项目。这些伙伴包括研究人员、实践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商业领袖以及公民社会代表等。

贝塔斯曼基金会鼓励对全球发展进行开放而跨领域的交流对话。[1]例如,未来挑战项目(Future Challenges)通过在线平台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讨论途径,还开展研究和举办论坛。再如,自2011年以来,贝塔斯曼基金会与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The 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共同举办一年一度的全球经济研讨会(Global [2]Economic Symposium),为学者、商业领袖、政策制定者与公民社会代表进行跨领域跨学科对话搭建对话平台。另外,基金会与专家、智库机构以及公众合作,建立了监测评估全球化各个方面成效、动态、代价等的工具、指标体系等,包括全球化成本效益分析及国际相互沟[3]通依存效果、贝塔斯曼基金会转型指数(The Bertelsmann Stiftung’[4]s Transformation Index)、可持续治理指标(Sustainable [5]Governance Indicators)等。此外,基金会支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6]的创新举措,包括扶持、促进就业的创新项目,2013年的莱因哈特[7]·摩恩奖“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制胜战略”等。美好生活社区项目

经济文化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社区如何保持凝聚力提出了挑战。这不仅体现在资金资源匮乏上,还体现在个体对社区责任意识的下降。社会凝聚力的提升需要社会中的每一分子——公民、政策制定者、公务员、商业领袖、社会组织等——都做出贡献。“美好生活社区”项目旨在促进德国城乡居民的社会参与,通过开展研究与实践项目,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共建美好社区。例如,“社区指导”项目[8]发布了德国5000人以上的社区从目前到20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增长趋势预测;基金会出版了《社区财政报告》(Kommunaler [9]Finanz-und Schuldenreport),分析了德国城乡财政状况,为地方财政改革提出建议。基金会还通过构建教育网络、规划教育蓝图、支[10]持儿童保育中心等,提高社区儿童的教育与医疗质量。此外,贝塔斯曼基金会为每个有项目服务的社区开展“量身定做”的社区工作

[11]坊。公民社会项目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赖于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为共同权益贡献时间、知识和资源的人们。一个强大积极的公民社会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实时、便利、丰富的公共服务,拥有多样化的组织(包括文化事业机构、日托机构、医院、养老院、宗教团体、消防部门、健身俱乐部、环保组织、专业协会等),并促进公众参与、加强团结、增进互信、提高凝聚力、提高包容性与多样性、推动民主发展。

贝塔斯曼基金会及其合作伙伴在如下方面致力于公民社会发展:提高公民社会组织透明度、评估慈善活动的经济社会影响、支持合作交流与网络搭建、传播嘉奖优秀范例等。基金会与英国新慈善资本(New Philanthropy Capital)、荷兰艾德斯姆基金会(Adessium Foundation)联合发起成立社会影响分析师协会(Social Impact [12]Analysis Association),为评估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效益、投资者如何最有效地进行投资等问题开展研究分析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基金会[13]还建立了德国公民社会综合数据库,搜集编撰目前较为缺乏的德国公民社会发展相关数据,并定期更新。儿童与青少年的公民参与是基金会特别关注的领域,基金会发起了“行动吧,年轻人!”等项目[14],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及青年团体的交流,为他们提供支持。鼓励社会 创新奖项

贝塔斯曼基金会颁发的社会创新奖项共有两项:莱因哈特·摩恩奖和卡尔·贝塔斯曼奖。基金会每年将莱因哈特·摩恩奖(奖金15万欧元)颁发给在促进民主化、帮助弱势群体、增强公众社会参与度、建立新型民主解决机制等领域做出积极贡献的政府机构(项目可以由政府机构单独运营,或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运营)。卡尔·贝塔斯曼奖(奖金最高15万欧元)以贝塔斯曼传媒集团创始人的名字命名,每年颁发给对解决社会紧迫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借鉴意义的项目方案。立足战略研究 推动国际对话

贝塔斯曼基金会的重要指导精神是“学习、联结、转化”。“学习”意味着基金会将加倍努力从世界各地汲取先进经验,为进一步拓展优秀的德国实践提供借鉴。“联结”强调社会变革不止于国界,大多数问题不再能靠各个国家单独解决。世界各国为了面对全球性的挑战而联合起来,贝塔斯曼基金会也将日益增强其国际网络建设。“转化”反映了贝塔斯曼基金会对在国内外不断推广项目成果和经验,传播其方法、体系和工具的努力。这不仅仅由于全球对于德国经验的高需求,还在于其有利于推动基金会与其合作伙伴的相互学习借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这三项精神的指导下,基金会也开始拓展国际网络。

为了保持其业务领域的专注性,贝塔斯曼基金会将其项目活动明确限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现阶段,其国际网络和资源共享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区域:欧洲、美国、亚洲(中国、印度)和南美(巴西)。对中国、印度和巴西这三个金砖国家的倾斜主要基于基金会使命中的“促进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参与”。

此外,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集聚的新兴政治及经济力量必将对德国的社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贝塔斯曼坚信,必须增进对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的理解,并加强与它们的互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基金会将创建新的联盟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与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巴西瓦格斯基金会(Getúlio Vargas Foundation)、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的合作。[15]“欧洲未来”项目

受到经济危机的重创,欧盟更需要积极推动该区域的“多元一体”进程。在面对能源危机、气候变化、欧元问题以及其他冲突时,欧盟需要依靠本区域的坚实基础以捍卫其海外利益,通过进一步团结起来坚持自身价值观、捍卫利益,与新老势力竞争。因此,贝塔斯曼基金会通过为欧洲提供前瞻性的对内对外政策建议,积极支持与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未来”项目主要包含三项计划:“欧联邦计划”“欧洲夏季学院”以及“克朗伯格中东会谈”。

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欧洲金融市场的冲击,促使欧盟国家在政[16]治上走向更进一步的联合。在这一背景下,“欧联邦计划”应运而生。该计划旨在强化欧盟民主制度基础,推动社会融合,并构建新的经济结构。首先,该计划组织工作坊和圆桌会议活动,邀请各领域专家对与欧盟发展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并在月度政策简报Spotlight Europe和Europe in Dialogue杂志中发表精彩内容。此外,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th Rhine-Westphalia)的支持下,贝塔斯曼基金会还与亨氏多富基金会(Heinz Nixdorf Foundation)合作执行Europe@School计划,为教师提供建议。“欧联邦计划”还与贝塔斯曼基金会的另一个项目“美好生活社区”以及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政府进行合作,开发出用于记录社区的“Fitness for Europe”体系。此外,聚焦于欧盟未来发展的德法对话项目也将持续开展。图2 “欧洲夏季学院”论坛现场

贝塔斯曼基金会和亨氏多富基金会合作举办“欧洲夏季学院”[17],每年邀请极具潜力的青年领袖精英参加为期一周的论坛,就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发挥影响力。2012年,“欧洲夏季学院”主要探讨了欧盟在其区域范围内以及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对于促进一体化和民主化进程的作用。如欧盟如何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鉴于欧债危机和许多国家对民主法治的支持不足,欧盟如何在不屈从于它们的压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为了鼓励讨论,“欧洲夏季学院”十分重视增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并与贝塔斯曼基金会的其他欧洲项目开展更为密切的合作。

欧洲长期致力于与其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邻国增强国际理解。[18]“欧洲—中东计划”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平台,为欧洲与这一地区提供了交流机会。“克朗伯格中东会谈”由基金会与该地区的合作伙伴联合组织举办,历年的合作伙伴来自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土耳其。[19]“德国与亚洲计划”

近年来,亚洲经济腾飞,政治影响力不断加强,而欧洲却深陷债务危机,引发欧洲人民对经济制度的严重怀疑。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力量的变化将给德国等欧洲国家带来深远的影响。亚洲未来的发展和德国应对后经济危机时代新挑战的能力,将会对德国在处理就业、移民政策、环境保护等问题上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贝塔斯曼基金会于2012年1月成立了“德国与亚洲计划”,致力于深度剖析与亚洲发展相关的议题,为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提供政策建议。具体而言,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增强对亚洲的全面充分了解,为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对亚洲政策做好充足准备,在政治和社会层面提高德国应对亚洲崛起挑战的能力。该计划研究的重点国家为中国和印度,其次为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

现阶段,该计划正在进行三个研究项目,探索亚洲的经济崛起和政治转型对德国的长期影响。在第一项关于“孰胜孰败”的研究中,基金会与智库机构Prognos分析了中德经济关系;第二项研究关注中国投资者收购德国公司的相关问题;第三项研究比较了亚洲八个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发展成果的影响。

此外,贝塔斯曼基金会联合科尔博基金会及罗伯特·博世基金会赞助了中德文化年中的“磁力中国”系列对话论坛。出席论坛的中德嘉宾包括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和中国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等。嘉宾就中国经济崛起以及领导集体换届等议题展开对话和讨论。除“磁力中国”系列对话论坛外,贝塔斯曼[20]基金会还在其《亚洲政策简报》中邀请各领域专家就当前亚洲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环境政策及中国领导集体换届等重大事件进行探讨与分析。

治理自律 公开透明

基于贝塔斯曼和摩恩家族在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承诺,基金会坚持对信息和财务的公开透明,坚持制度化的组织模式,通过一系列制度与机制,保障遵守基金会的治理原则,保障员工权益与福利,财务透明与信息公开。治理自律

作为一家卓越的基金会,贝塔斯曼基金会将《基金会优秀实践原

[21]则》作为确保项目以社会为导向及高效运行的指导方针。该原则也于2006年被德国基金会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German Foundations)采纳。

贝塔斯曼基金会的治理主体是执行委员会和理事会,执行委员会负责管理工作,理事会则负责咨询和监管基金会运作。双方权责分明,相互独立。理事会管理由对基金会工作有实践兴趣、具备领导经验和洞察力的成员组成。莱因哈特·摩恩作为贝塔斯曼基金会的创始人,其生前也是理事会的成员(至2009年10月3日)。自2004年起,贝塔斯曼基金会通过了一项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与执[22]行委员会任职。

基金会的员工和管理层是基金会自我监管的重要执行者与监督者,确保基金会的工作以社会福祉为导向而不是为自身牟利。他们也有责任避免贝塔斯曼基金会的创办原则和项目相关方的利益冲突。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会构建了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创造了以合作为基础的组织文化。基金会现有全职工作人员328人,其中76.6%的员工从事项目相关工作,另外23.4%的员工提供支持型服务。

基金会将人才招募和发展培训紧密结合。新入职员工需要参加全面的入职培训,在听取基金会工作介绍的同时结交同事。基金会人事管理部还会与员工就其个人发展前景和未来职业生涯的事宜一一交流。基金会设计了18个月的年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表现杰出的员工提供针对性指导,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领域才干的项目经理。此外,在基金会“激励人类,共创未来,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目标指引下,其人力资源管理也制定了国际化政策,员工可以定期在全球各地的办公室工作,扩大国际视野。

基金会还为员工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健康方案以及全面的社会服务。例如,基金会采取灵活的计划帮助员工平衡工作和生活,如果条件允许,员工可以选择部分时间在家办公,有子女的员工大多选择兼职的方式进行工作。基金会还设立了家政服务中心,为员工的子女(4个月到6岁)提供幼托服务。当雇员出差或参加培训课程时,幼托服务可长达5天。在寒暑假等学校放假期间,基金会也特别设立了计划帮助员工照料孩子。基金会注重办公场所设计的保健功能,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基金会为所有45岁以上的员工提供免费、全面的身体检查,并为全体员工提供心理健康咨询。财务透明

贝塔斯曼基金会持有贝塔斯曼股份两合公司77.6%的股份,其主要资金来源为所占股份带来的盈利。自创建至今,贝塔斯曼基金会已支出了约11亿欧元。

2012年,基金会的融资规模达到1.217亿欧元,其中贝塔斯曼股份两合公司的股份收益资金约为1.115亿欧元,其他的资金来源于基金会财务管理及合作项目。按照公司条款即《德国财政法案》第58节第7a条,贝塔斯曼基金会必须将收入款项中的一部分转移到无限制储备基金下,储备金额至少为下一财年预算的2倍。2012年12月31日,基金会储备金总额达到2.38亿欧元,其中3800万欧元为最小额度之外的储备额。

2012年,基金会总投资金额为4600万欧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100万欧元。基金会投资策略的主要优先方向是保持和建立储备基金的长期价值,并获得持续回报,从而实现基金会的目标。因此,基金会投资多种资产类别,持股多元化,同时谨慎地进行风险较高的投资。基金会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38%投资于政府债券,而企业债券投资约占36%。2012财年结束时,基金会的股票持有本公司资产总额的11%左右,一小部分资金投资于大宗商品。基金会的投资目前主要集中在欧洲,同时全球性投资也具有上升趋势。该基金会的无限制储备主要投资于混合型基金,该基金由几个外部资产管理者管理,2012财年实现了约7%的投资回报率。

基金会执行委员会委任顾问委员会负责资产管理与监督。该顾问委员会决定投资的形式和资产组合,并定期进行资产评估。资产管理活动的信息和报告制度使执行委员会能够及时了解目前的发展情况。为了记录资金的使用情况,基金会会在所有项目经官方审计后于每个财政年度向公众发布年报。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透明是贝塔斯曼基金会的重要工作原则之一。因此,基金会通过多个平台、多种渠道向公众开放其运营信息。

首先,贝塔斯曼基金会通过广泛的媒体合作向公众发布项目进展情况与研究成果。此外,基金会新闻办公室也会安排媒体对基金会工作人员和专家进行专访,或定期邀请记者参与到基金会与社会各领域代表的讨论中来,并向媒体公开关于基金会项目和活动的视频音频资料。

其次,基金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所有关于基金会项目和活动的新闻报道和出版物、时事通讯、基金会杂志、视频和广播等,公众也可以通过其官网联系基金会的专家和员工获取相关服务。此外,基金会通过Facebook、Twitter和XING等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并在苹果商店发布了免费客户端。

基金会年报是其披露信息的重要出版物,其主要内容包括:执行委员会成员工作职责、项目回顾与未来展望、基金会工作和产出、资金使用情况说明等。除了年报外,基金会还独立运营杂志《变革》[23](Change),促进公众理解与接受社会变革的创新内容。《变革》杂志每季一期,每期针对一个具体的社会变革话题进行讨论,生动地展现基金会的前沿思考与项目活动。这本杂志的发行量已经超过10万册。

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问题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基金会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例如,公众政治参与意识愈发增强,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之中来。那么,如何更好地为公众设计与提供行之有效的参与机制?再如,随着社会不平等的加剧、排斥移民倾向的扩大,如何使得弱势群体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代表自己群体的利益,也是基金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贝塔斯曼基金会科学高效的内部治理及创新的项目使其成为德国基金会中的典范之一。对于中国的基金会而言,不仅可以借鉴该基金会的创新项目以及国际发展交流项目的内容及开展形式,更可以学习该基金会对于全球战略的理解以及对其使命与原则的坚持,始终专注于某一领域围绕使命开展项目,持续发挥影响力。此外,贝塔斯曼基金会面临的挑战对于中国的基金会而言也并不陌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值得国内基金会从业人员深入思考。[1] 更多信息,参见www.futurechallenges.org(英文)。[2] 更多信息,参见www.global-economic-symposium.org(英文)。[3]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ged-project.de/home/(英文)。[4]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bti-project.org/bti-home/(英文)。[5]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bertelsmann-stiftung.de/cps/rde/xchg/SID-8F4259C0-24574219/bst_engl/hs.xsl/prj_52957_53423.htm(英文)。[6]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bertelsmann-stiftung.de/cps/rde/xchg/bst/hs.xsl/105731.htm(德文)。[7]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rmp2013.de/(德文)。[8]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wegweiser-kommune.de/(德文)。[9]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doppikvergleich.de/(德文)。[10]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lernen-vor-ort.info/index.php(德文),http://www.bertelsmann-stiftung.de/cps/rde/xchg/bst/hs.xsl/prj_107651.htm(德文),http://www.kein-kind-zuruecklassen.de/?id=241(英文)。[11]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bertelsmann-stiftung.de/cps/rde/xchg/bst/hs.xsl/93408.htm(德文)。[12]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siaassociation.org/(英文)。[13]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ziviz.info/englisch/(英文)。[14]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bertelsmann-stiftung.de/cps/rde/xchg/SID-A5EC9A2A-B52E702C/bst_engl/hs.xsl/18754.htm(英文)。[15]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bertelsmann-stiftung.de/cps/rde/xchg/bst_engl/hs.xsl/prg_86681.htm(英文)。[16]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bertelsmann-stiftung.de/cps/rde/xchg/SID-04DDBB8C-1A76ACAF/bst_engl/hs.xsl/284.htm(英文)。[17]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sommerakademie-europa.de(德文)。[18]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bertelsmann-stiftung.de/cps/rde/xchg/SID-2FDA1B5E-964F82F2/bst_engl/hs.xsl/6360_6368.htm(英文)。[19]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bertelsmann-stiftung.de/cps/rde/xchg/SID-DBFE31BE-CC70C31C/bst_engl/hs.xsl/115260.htm(英文)。[20] 《亚洲政策简报》(Asia Policy Brief)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就亚洲政治经济发展问题及对德国和整个欧洲地区的影响进行分析,不仅关注亚洲主要大国的当前问题,还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专家学者还为政府及其他机构应对这些变化提出战略建议。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bertelsmann-stiftung.de/cps/rde/xchg/bst_engl/hs.xsl/113127_113457.htm(英文)。[21]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stiftungen.org/en/knowledge/guiding-principles.html(英文)。[22] 该项规定唯一的例外是利兹·摩恩——莱因哈特·摩恩的继承人。利兹·摩恩在遵循德国基金会一般规则和税法的前提下,同时在贝塔斯曼基金会执行委员会和理事会任职。[23] 更多信息,参见http://www.change-magazin.de/(德文)。

赫尔提基金会:专注教育科学 促进家庭和谐

|GEMEINNÜTZIGE HERTIE-STIFTUNG

赫尔提基金会成立于1974年,是一家典型的资助型基金会。赫尔提基金会致力于“人”本身的发展,具体定位在学前及学校、大学、神经科学、工作与家庭等四大领域,通过资助这些领域创新项目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教育和科学发展,促进家庭和谐。

组织架构与内部治理

赫尔提基金会成立于1974年,旨在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基金会发起人为赫尔提瓦伦百货商场有限责任公司(Hertie Waren-und Kaufhaus GmbH)的所有人格奥尔·卡格(Georg Karg),创始人为他的两个儿子汉斯格奥尔·卡格(Hans-Georg Karg)和布里吉特·冯·诺尔曼(Brigitte Countess von Norman)。

基金会成立初期获得了赫尔提百货商场有限责任公司97.5%的股份。赫尔提基金会由名誉主席、德国前总统霍曼·赫尔佐克教授(Prof. Roman Herzog)和主席、德意志银行前理事会成员恩德雷斯博士(Dr. Endres)共同领导。基金会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13名(或以上)知名人士,包括图林根州议会主席、罗兰贝格战略咨询有限公司前主管及现任荣誉主席、著名电视记者、大众集团前理事会主席、黑森州无线电台(广播频道)行政长官、法兰克福市前市长等。顾问委员会为基金会提供专家意见及资源拓展。

基金会理事会由四人组成,理事会主席为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SE)的前理事会成员约翰·费尔德曼博士(Dr. John Feldmann),副主席为德国商业银行前理事会成员科诺布劳赫先生(Mr. Knobloch)。执行理事会由四大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基金会共有70余名员工。赫尔提基金会重视信息公开,其过往和现行项目以及财务信息等都公布在网站上。图1 从左到右分别为赫尔提基金会顾问委员会、理事会成员、执行理事会成员

项目运作

与资助程序

赫尔提基金会是一个资助型基金会,支持符合基金会使命的项目,同时也实施自己的项目。现阶段,赫尔提基金会的合作伙伴共有100多名。赫尔提基金会的主要工作领域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学前及学校;大学;神经科学;工作与家庭。赫尔提基金会的四大工作领域学前及学校

在这一工作领域中,赫尔提基金会致力于孩子和青少年从学前到小学、中学不同学习阶段的顺畅过渡。儿童在学前班向小学的转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喜欢或不擅长的课程。赫尔提基金会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文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发起改良幼儿园及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项目,以实现以下目标:促进个人专业技能和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弱势儿童和青少年发展,提高机会平等;降低人口变化和文化变革的不良影响,发挥文化多样性的作用;确保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过程畅通无阻。

具体项目如赫尔提基金会联合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墨卡托基金会和亨氏多富基金会倡导发起的针对德国所有中学的语言政治教育项[1]目“青年辩论”,该项目举办8年级以上学生的全国性辩论比赛。该项目受到德国总统支持,并与德国教育部等达成合作。大学

随着老年人口和移民人口的不断增加,德国的人口结构正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全球化和专业化也在经济和政治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赫尔提基金会在高中和大学的工作领域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应对这些变化。大学领域项目的目标包括:支持和推动针对社会变革的公共辩论和活动;提出符合当前和未来领导人在政府管理方面的“善治”方法;通过应用研究,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

2003年底,基金会成立了赫尔提政治学院。该学院位于柏林,是一所非营利私立大学,致力于培养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年轻领导者,探讨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搭建东西方之间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平台。在研究和教学方面,赫尔提政治学院致力于探索国家管理的新形式,即从“政府管理”到“治理”。赫尔提政治学院现已成为欧洲领军的大学之一,于2012年被纳入全球公共政策网络(Global Public Policy Network),同年获得授予博士学位资格。

赫尔提基金会是赫尔提政治学院的唯一股东、监事会以及理事会的受托人,截至2012年8月,基金会累计投入4800万欧元。神经科学

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神经系统疾病在德国发生的频率变高,治疗代价高昂,成为现今社会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与此同时,大脑研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长期的积极作用,尤其在教育和信息技术领域。当然,大脑研究的成果也有利于人类理解和认识自我。赫尔提基金会重视大脑及神经系统科学领域的研究,是脑研究领域德国第一大、欧洲第二大私人支持者。基金会的神经系统项目有以下目标:提高人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开创全新研究组织形式并拓展脑研究领域的学科内容等。

赫尔提基金会与德国多发性硬化症协会(DMSG)、德国明爱协会(DCV)合作,共同支持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自组织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并且增强组织的社会影响力。2011年以来,基金会为德国多发性硬化症协会开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共计750万欧元。2009年以来,基金会与德国明爱协会合作,累计投入经费10万欧元。工作与家庭

赫尔提基金会积极推动工作与家庭平衡,提升家庭意识。基金会与联邦家庭事务部欧洲社会基金(ESF)共同成立了工作和家庭有限[3]责任公司(berufundfamilie gGmbH),来专门推进该领域的工作。机构出台了“审视家庭与工作”(Audit berufundfamilie)标准,倡导“工作与关怀”“多元与包容”等理念。通过推行这一标准,德国的一些公司不仅帮助员工调节工作与家庭生活,还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生产力和客户忠诚度的提高。赫尔提基金会的资助程序

作为一家资助型基金会,赫尔提基金会的资助程序非常完备而严谨,可资借鉴。资助活动

·基金会支持有利于神经系统科学、欧洲一体化和民主发展的项目

·基金会执行理事会有权决定资助活动的权重

·仅支持能够公开结果的项目

·根据基金会项目,有国内外慈善机构和项目发起人支持的项目可以获得捐助,以推动其发展推动原则

·基金会大力推广其资助范围内的典范创新性项目,并保障此类项目的启动资金(资助期限不超过5年)

·资助资金不应用于受益者的私人用途,也须保证受助对象从其他途径获得的支持不因赫尔提基金会的参与而有所减少

·该类型项目是专用无偿资助,通常也只有机构和团体(而非个人)能获得拨款。机构须有自己的总部或者常设机构,在欧盟至少有一个代表

·申请者必须表明是否申请了其他组织的资助基金会不支持的项目类型

·出版物的出版发行

·翻译工作

·需要弥补预算缺口的项目

·个人参加会议的费用

·收购、获得和维护收藏品的项目

·保护和建设项目

·基金会资助项目之外的个人补助申请方式

项目申请只能以书面形式提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人信息

·项目的范围、目标和内容

·项目申请理由

·项目的典型性、创新性、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项目时间规划和工作计划(包含阶段性目标说明)

·项目成本,按费用类别分类(例如劳务费、差旅费和材料费等)

·融资情况(包含可能的后续融资计划)

·该项目独立专家评估结果(如有)

此外,申请项目的基金会和企业必须提交它们的免税凭证,其余申请者必须确保资金用于申请中提到的特定用途。申请审核

·基金会将考量项目内容与基金会目标的契合度并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等

·基金会邀请外部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

·基金会对是否进行资助有最终决定权

·基金会将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通知申请结果资助的批准

·基金会以书面形式通知资助批准。在较大的项目中,会签署项目合同来替代许可决定。理事机构的任何其他承诺或事先通知仍然具有约束力

·在操作项目中,合作伙伴关系由合同保证资助用途

·人员费用:主要是员工薪酬,其中包括用工成本(例如根据社会保障法雇佣员工需要承担的成本)。每一名新聘用的员工必须签署雇佣或劳务合同。项目根据雇佣合同或者劳务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支付相关费用

·差旅费用:与项目相关的差旅费用

·物资费用:必要的设备以及物资。购买总值超过5000欧元的一个或多个设备需在申请表上列示,或者在购买前得到事先批准。采购必须有至少两个报价。用资助资金所购买的设备和动产归受赠者所有,项目须确保设备得到维护。设备的运行成本例如保养、维修、购买零配件等包含在基金会批准的预算框架之内获得资助办法

申请人的资金请求应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需求和项目进展情况,以确保该项目在资助期间持续实施。

在申请资金时,须填写表格提出申请。基金会审查考核通过之后,将资金按照指定的日期转移到资金接收人的账户上。基金会可能会要求资助对象建立一个专门处理赫尔提基金会事务的机构独立账户。

在项目即将结束的3个月内获批但无人认领的拨款将被没收。资金的使用原则

·经济原则:资金使用要高效

·专款专用原则:按照既定费用类别使用获批资金,费用类别的重新划分和金额的较大偏差要获得基金会的批准。资助对象要对资金负责,由资助产生的债权是不可转让或扣押的

·资助期:资助时间不与财年挂钩。在申请人的要求下,指定期限可能被延长。额外资源可用作延长或继续项目资金的一部分

·截止日期:资金必须尽快使用,最晚需在发放后6个月之内开始使用

·不及时使用的资金:应该第一时间通知基金会资金是否暂时不需要。未动用的资金应立即返还给基金会项目报告及资金使用说明·项目报告

资助对象必须在授权时间段或协议文件所规定的日期截止后3个月内向基金会客观地提交一份关于项目及其目标成果的最终总结报告,报告的形式与基金会协商确定。长期项目的最终报告由阶段性报告总结而成,便于基金会对项目进行专业评估。除此之外,资助对象须根据基金会的需求及时提供项目相关信息。若出现原有计划发生实质改变的情况,必须提交项目变更报告。·资金使用说明

关于资金的使用,资助对象应采用基金会所提供的“费用编辑表”和“资金使用表”进行汇报。资金使用说明须在项目完成后3个月内提交,附上经过审计的证明文件,包括账单、发票及其他文件等。证明文件必须按照法定的保留时间(一般为10年)妥善保管。

基金会保留其在任何时间核对证明文件及其他文件的权利。对于长期项目,资助对象须根据基金会的要求完成关于资金使用的中期报告。根据中期报告的审查结果,若资助对象拥有未在规定中及时用完的资金,基金会则有权根据资金请求计划来延迟下一笔支付。根据项目合同,闲置的资金或未按条款使用的资金可能需要立即偿还。

如果存在联合融资与第三方捐助者的情况,基金会有权查看所有文件。公关工作

基金会要求所有与项目相关的公众活动必须有基金会参与,通常须加入基金会的标志。基金会还有保留公共关系活动图文资料的权利。撤资权利

如果许可条件未得到充分重视,特别是资金未能被合理使用或资金使用方向不当,则基金会有权撤销资助并且要求返还出资。

撤销授权的权利同样适用于当项目已收到批准通知却在一年内仍未启动的情况。

小结

作为一家卓越的资助型基金会,赫尔提基金会以其前瞻性的战略和以人为本的视角,致力于在教育、科学和家庭领域促进“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基金会作为资源的撬动方,科学地规划和利用资金,以推动资助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科教发展是提升综合国力和人民素质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我国资助型基金会而言,支持研究项目开展仍是全新的项目领域。如何积极推动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是值得我国的基金会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1] 更多信息,参见www.jugend debattiert.de(德文)。[2] 更多信息,参见www.hertie-school.org(德文)。[3] 更多信息,参见www.beruf-und-familie.de(德文)。

科尔伯基金会:建网络树典范 以对话促发展

|KÖRBER-STIFTUNG

科尔伯基金会成立于1959年,经过50年的发展,探索出了特点鲜明的运营模式。基金会致力于国际政治、教育、科学、公民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通过运行项目推动各个领域的对话,促进沟通交流,并支持具体的项目从而树立典范。科尔伯基金会在推动国际交流发展方面成效卓著,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例如圆桌会议、峰会、早餐会等)鼓励全球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政策制定者、学者、青年等对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议题进行讨论,形成开放包容的氛围,搭建广泛的网络平台。

组织架构与内部治理

科尔伯基金会于1959年由企业家库尔特·A.科尔伯(Kurt A. Körber)创建,总部设在汉堡,在柏林设有办事处。作为一名成功的实业家,科尔伯先生将其深具创造力的企业家实干精神贡献给社会。[1]

科尔伯基金会是科尔伯股份有限公司(Körber AG)的唯一股东。科尔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跨国集团公司,旗下有40多家在烟草机械、机床、纸张加工设备和药品包装设备等领域开展业务的机械工程公司。科尔伯集团在全球共有一万名员工,年营业收入20亿欧元,每年向科尔伯基金会缴纳分红。

基金会由理事会和执行理事会领导。执行理事会负责开展各项活动,理事会负责监督执行理事会的工作。科尔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董事同时也担任基金会的监事职务。基金会现有大约70名项目工作人员,此外在汉堡的公民活动中心Haus im Park亦雇有工作人员。

基金会承诺透明运作,其所有财务情况说明和项目说明均公布在网上。基金会签署了由“透明公民社会倡议组织”(Initiative Transparente Zivilgesellschaft)起草的德国基金会自愿协议,并将该协议涉及的数据公布在网上。

在过去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科尔伯基金会渐渐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科尔伯基金会作为一个操作型基金会,将自己视为一个发起倡议的平台,将来自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人士汇聚到一起,以项目和网络为载体应对社会所面临的最新挑战。项目运作

科尔伯基金会下设五个部门,包括国际政治、教育、科学、公民社会和文化。每个部门都各自聚焦一个主题:“新东方—新实力”“为了未来的回忆”“更多STEM!”“重新规划晚年”“热爱音乐”。每一部门在具体项目、网络搭建和合作伙伴发展等工作中密切合作。国际政治:“新东方—新实力”

随着亚洲的崛起,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日益发生变化。欧洲不断增强与东方的互动,尤其是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开展密切合作。科尔伯基金会致力于加强国际理解,发起和组织外交和安全政策决策者之间自由开放的对话,使其能够在小范围内交换看法,在保密的非正式环境下探讨政策设计。[2]山村对话(Bergedorf Round Table)“山村对话”始于1961年,在该活动中,国际知名政治家和专家在气氛融洽的小范围内,讨论有关欧洲外交政策的根本性问题。“山村对话”的主席为德国前联邦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博士(Richard von Weizsacker),在他的领导下,项目为与会者提供了开放地交换看法的场所,为促进国际政治领域的相互信任与相互理解做出积极贡献。

迄今为止,共有2000多名来自欧洲、亚洲、中东、东欧以及美国的政治家、政府代表和专家参加了150多场活动。现在,“山村对话”聚焦德国和欧盟外交政策在亚洲、欧洲和中东三个地区的前景。2012年8月31日至9月2日的第151届“山村对话”在中国黄山举行,[3]主题为“中国及其发展——与欧洲的合作前景”。[4]柏林外交政策论坛(The Berlin Foreign Policy Forum)

柏林外交政策论坛由科尔伯基金会与德国外交部主办,以二战后德国外交部重新组建60周年为契机发起,旨在激发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公众对外交政策相关核心议题的兴趣。该论坛每年举办一次,汇聚全球200余名知名政治家、政府代表、专家和记者,共同讨论有关德国和欧洲外交政策的关键议题。[5]科尔伯外交政策网络(Körber Network Foreign Policy)“科尔伯外交政策网络”成立于2005年,汇集了就职于德国议院议员办公室、联邦总理府、外交部、联邦国防部以及使馆和驻柏林智囊团的年轻外交政策专业人员。网络成员有机会定期与政策决策者围绕德国和欧洲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所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

基金会每年组织一批成员进行现场考察,深入了解国际政治的热点。考察活动包括与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高级代表以及具体项目实践者进行交流。2013年,科尔伯外交政策网络成员代表团访问了中国。[6]政治早餐会(Political Breakfasts)

在政治早餐会上,柏林外交政策界的高级成员与国外政要进行封闭讨论。早餐会的发言者包括来自亚洲、中东、欧洲和独联体国家的国家元首、外交部长以及其他深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他们与德国外交和安全政策决策者——来自德国议院、外交部、联邦总理府、联邦国防部和相关智囊团的人士——就最新政治议题开展讨论。

曾出席政治早餐会的发言者包括土耳其共和国外交部长艾哈迈德·达乌特奥卢(Ahmet Davutolu)、黎巴嫩共和国总理萨阿德·哈里里(Saad Hariri)、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孙家正等。教育:“为了未来的回忆”

教育对公民的个性发展和民主参与起着关键性作用。科尔伯基金会通过其对话项目、竞赛活动和讲座等致力于德国和欧洲的历史和政治教育。该项目领域的重点是鼓励年轻人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已有的历史诠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7]欧洲历史(EUSTORY)

科尔伯基金会创建欧洲历史网络,激励欧洲年青一代走到一起,共同探讨有关欧洲历史的重要问题。该网络包括22个欧洲国家的公民社会组织,这些组织在各自国家开展历史知识竞赛。迄今为止,共有14.8万多名年轻人参加了竞赛,约650名参加了“欧洲EUSTORY学院”举办的活动。[8]欧洲未来实验室(FutureLab Europe)

欧洲未来实验室面向年龄在20到30岁、有志于积极参与塑造欧洲未来的年轻人。通过参加实验室活动,他们将了解欧洲机构的工作,和高级决策人讨论欧洲政治,并发起他们自己的倡议活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