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如防敌:守护健康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00:03:00

点击下载

作者:岳全发

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防病如防敌:守护健康人生

防病如防敌:守护健康人生试读: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科学家指出:“20世纪是治病时代,21世纪是保健时代。”预防医学和健康医学才是一条宽阔的健康大道。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全球调查显示,真正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只占5%,约20%是需要诊治的患者,其余75%的人介于疾病和健康中间状态(为了表述方便,书中将这一中间状态用亚健康概念代替)。也就是说有80%的人群需要未病先防。当然,已经有病的人也有预防疾病演变或防止疾病复发的问题。在慢性病肆意蔓延、亚健康有增无减的今天,防病养生和促进健康具有非常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按照治未病的思想和大健康观的指向,本书以亚健康(欲病)和健康(未病)人群的防病养生保健和自我健康管理为主线,将改变生活方式、养成良好习惯作为重中之重,贯穿于全书全过程。按照谋划和管理工作一般程序要求,本书从分析认识内忧外患即健康危险因素入手,解决现实问题出发,养成良好习惯发力,拥有健康人生落脚,提出一套防病养生、促进健康即守护健康的基本方略和行动计划。书中使用了“守护健康”这一重要概念,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是守,指积极应对生存环境的恶化,主动防守保卫自身健康;其次是护,指积极应对生活方式的变化,主动呵护管理自己的健康。

为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书中借用具有警醒喻世之意的明代“三言”小说之书名,将古今中外有关健康的至理名言分类以“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呈献,在衬托、配合主题的同时,旨在唤醒人们对健康危机的警惕和对健康行动的自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至理名言能医国。”我看至理名言还能医人,好的语言的确具有神奇的功效。

为增强可读性和实用性,作者在书中创作一些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守护健康歌诀及顺口溜,以期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并便于易记易用,某些健康之歌还可供谱曲演唱。

希望本书能对增进您的健康有所帮助和启发。愿您以终为始、防病未然、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拥有一个健康美满的人生。本书逻辑结构图开篇歌守护健康歌诀审时度势人类遭受威胁,面临健康危机。慢病大举入侵,各大医院告急。防病犹如防敌,必须提高警惕。筑起健康长城,抵御病魔来袭。第一章知彼知己——直面健康危机【喻世明言】

今天,慢性病不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也不再只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是一个发展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陈冯富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识利害者为俊杰!没有健康,一切喜悦都将无从谈起。——盖伊(英国诗人)【警世通言】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醒世恒言】

慢性病将使中国人沦为“东亚病夫”。——黄建始教授(著名健康管理专家)《孙子兵法·谋攻篇》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中医和现代医学也认为,养生防病和促进健康必须了解“彼”,即健康危险因素的发展,以及“己”,即自身健康特点等,有的放矢进行防御,才能真正达到“百战不殆”。

现代医学认为,凡是增加患病和死亡机会的因素都是健康危险因素。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三是生活方式(含心理学)因素;四是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实际上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从属于社会环境,但考虑到其特殊性,在分析健康危险因素时大都单独列出。中医认为,致病因素不越三条:一是外因即六淫侵袭所伤;二是内因即七情过激、六欲过度所伤;三是非内非外因素即意外损伤等。综合现代医学和中医对健康危险因素即致病因素的分析,并考虑到生物学尤其是遗传先天因素不易改变的实际,为论述方便,我将健康危险因素归纳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突变即六淫侵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生存环境方面的健康危险因素,此因素为外患。第二类包括七情过激、六欲(含房事)过度、心理学在内的生活方式方面的健康危险因素,此因素为内忧。第三类包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健康危险因素及意外,此因素属于特情。毛泽东曾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那么,对于防病来讲,谁是健康的敌人,谁是健康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防病的首要问题。著名健康管理专家黄建始教授曾指出:“我们健康的真正敌人是健康危险因素。”健康本来不复杂,只要心态好、吃得好、睡得好、运动好、起居好就行。可是,当人处在生活重压、环境污染、不良习惯、黑心食品、假药等健康之敌各路大兵的重重包围时,健康就不那么简单了。防病如防敌,在作战准备中,首先要分析敌情、我情及预设战场等情况,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防病养生中,首先应分析外患、内忧及医疗现状等情况,做到知彼知己,百病不侵。

慢性病起于危险因素。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生存压力和工作竞争引发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肥甘厚味的饮食及西式快餐的推波助澜,错误的养生保健信息诱导等健康危险因素的大量泛滥而由此引起的慢性疾病肆意蔓延的形势极为严重。现实的情况是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生活在提高,身体却在退化。

国家原卫生部等部门2012年公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指出:“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已达2.6亿人。慢性病导致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疾病总负担的70%,是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曾发出警告:“如果中国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加以控制,那么改革开放以后的几乎一半的经济成果都将可能被这些重大慢性病消耗殆尽。”各种健康危险因素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对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和危害,如不能有效阻止慢性病的蔓延之势和遏制新老传染病的扩散,人民的生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致病因素持续上升,养病成患形势逼人,是该到了直面健康危机、敲响生存警钟、矫正生活方式的时候了。第一节生存环境危险因素(外患)【喻世名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

人本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它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

生活,我们在世上是为了对它尽力增益,而不是从中竭力索取。——威廉·奥斯勒(加拿大医学家,现代医学教育始祖)【警世通言】

自然如父不可欺,社会如母不可嬉。——洪昭光教授(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人类每一次征服自然的时候,先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必然会遭到自然界加倍的惩罚。——恩格斯【醒世恒言】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太甲(商代君主)

人类并不是非常有智慧的物种,除了人类,没有动物会愚蠢和贪婪到污染自己的巢穴。——伊冯·乔伊纳德(美国企业家)

人类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本节侧重讨论自然环境方面的健康危险因素。人类生活在宇宙之中、地球之上,其生命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等组成,必然受到外部环境直接与间接的影响。人类离不开生存环境,但又在自认为在改造或改善或美化环境中有意或无意地破坏环境,最终环境又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命活动,大到宇宙地球的变化,中到舌尖上的危险,小到生物的威胁等。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6月首次发布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大多数疾病都与环境危害有关。这份报告是在一份较为全面的研究以后作出的。医学专家总共检测了102种疾病,发现其中85种受到环境因素的严重影响。实践表明,生存环境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越来越差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健康的“杀手”。从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上的生存环境在不断变坏。一、大气污染严重——心肺之患

大气是包围地球空气的总称,也就是包围地球的空气。它同阳光和水一样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它罩着地球并随地球一起转动,保护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空气是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吸入相当于13千克重的15立方米的新鲜空气,相当于每日饮食重量的10倍、饮水重量的3倍多。一个人在特殊环境中十多天不吃不喝尚可生存,但几分钟不呼吸空气就会死亡。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健康。新鲜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占空气总体积的99.96%。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氩气占0.9%。尤其是氧气,它是人类和动植物呼吸和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气体,没有健康的氧气,人类就要消亡。

大气污染也称空气污染,所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因此,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某些物质”都可以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后果十分严重,大气中的污染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短时间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大量进入人体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可以导致人体发生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等疾病的增加。在环境对人的健康影响中,大气污染首当其冲。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2年有700万死亡病例与空气污染有关,占死亡人数的18%。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现在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2012年新增肺癌病例180万,死亡人数159万,其中超过1/3出现在中国。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环境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家说,在人口密集且工业化发展迅速的经济体,人们面临的大气污染威胁显著加大。这份报告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强烈信号,“户外空气污染不仅是公众健康的主要风险,还是导致癌症病死的最主要环境因素”。(一)雾霾天气频发

什么是雾霾?霾这个生僻字,从前人们很少使用。雾霾这个词,前几年对中国人来讲还非常陌生,就在近几年才让人们熟知。雾霾天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雾和霾是两种天气现象,只不过相伴出现且现象类似,两者一起出现时被大家称为雾霾天气。两者的区别是: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的天气现象;霾也叫灰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的现象。雾霾天气的实质就是大气中悬浮的颗粒物的浓度高了。

什么叫颗粒物?就是指飘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为0.1~100微米。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属于粗颗粒物;通常把粒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也称可入肺颗粒物或细颗粒物。PM10被人吸入后,通常沉积在呼吸道,最多进入呼吸道深部,而PM2.5直径相当于人的头发1/20~1/10大小,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并进入血液,而且PM2.5一旦进入人体内就很难消除,因此对人健康危害极大。科学研究表明,PM2.5细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一个重要的新的健康危险因素。

PM2.5的成因。虽然众说纷纭,但主要来源是人为造成的这点是有共识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如煤炭、石油及其他矿物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加之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这些人为因素才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PM2.5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由于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和阻拦能力,因此PM2.5这个“隐形杀手”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一是伤肺: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PM2.5能携带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放射性尘埃和重金属等在肺泡内沉着,溶入血液,作用于全身,其中不溶性部分沉积在肺部可诱发或加重肺炎、肺组织硬化,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肺癌。二是伤心:可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三是伤血管:PM2.5携带有毒的物质进入血液会对血管内膜造成伤害,使血管腔发生狭窄,诱发高血压和血栓形成,甚至导致脑出血,加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四是伤生殖和感官等。有人认为PM2.5只是对肺有害,其实不然。钟南山院士讲得很明白:“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对心血管、对神经系统、对其他都会有影响,不单纯对呼吸系统。”

由于长期的粗放的工业化、失衡的城镇化和不合理的能源结构等问题的日积月累,导致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雾霾天气对百姓的生存底线和生命健康构成直接威胁。雾霾严重时,大半个中国都被雾霾席卷,吸上一口干净空气,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雾霾天气的增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钟南山院士曾表示,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你可以隔离,但是大气的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但愿“要想空气好,冬季靠风,夏季盼雨”早日成为历史。

雾霾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破“十面霾伏”,解心肺之患,既是当务之急的攻坚战,又是一场久久为功的持久战。(二)全球升温低烧

大气污染不仅是全球性的环保重大问题,而且还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温室效应”,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使更多的热量困在地球附近,导致平均温度升高,也就是说,人类在对能源开发应用中产生了大量的多余热量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地球生物圈能量转换的形式,破坏了自然界能量守恒定律,造成能量失衡并导致地球升温。实际上,从工业革命开始,尤其是蒸汽机大范围使用,人类就拉开了污染环境、破坏地球的序幕。有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人类无止境、无节制地攫取大自然亿万年来内蓄积的宝贵能源,并向大气中肆意排放污染物,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全球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

全球变暖最严重的问题是导致冰川海冰融化加剧,海平面上升。冰川有两种,一种为由覆盖整个大陆的冰盖边缘滑向海洋形成的大陆冰川;另一种为高山上的积雪形成的山岳冰川。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大陆冰川主要集中在南极大陆和北极圈里以格陵兰岛为主的岛屿。从冰川断裂下来的冰叫作冰山,它们可能是非常巨大的冰块,冰山在海上随风漂浮流动,泰坦尼克号就是在海上航行中撞上一块从格陵兰岛断裂南下的冰山而沉没的。

北极冰川融化消失速度加剧。北极冰川集中在以格陵兰岛为主的岛屿上,其中格陵兰岛为主体,面积达217.56万平方千米,全岛82%的土地被冰川覆盖,冰原平均厚度为1500米,最厚处超过3400米。岛上年平均气温0°C以下,最低可达-70°C。科学家预测,如果整个格陵兰岛及附近岛屿的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7米左右。近30年来,科学家发现格陵兰岛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川边缘不断退缩,冰川高度在降低,还不断有从冰川周边断裂下来的冰山。科学家们称,格陵兰岛冰川大量融化,“史无前例”。更为严重的是北极周围的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惊人,虽说海冰融化不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但对气候影响极大,这是因为1478.8万平方千米的北冰洋冰层就好像一面镜子,能将大部分太阳光中的热量反射到太空,稳定海洋温度并保持低温。如果极地覆盖的海冰消失,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就大大减少,这些热量全部射入大海并被海洋吸收,整个地球将比过去吸收更多的太阳热能,加剧北极乃至地球升温。据科学家观测,2012年夏天约有35%北冰洋海冰消融。近年来,由于北冰洋气温升高了约2°C,北冰洋冬季海冰面积也在缩小。2015年3月23日,据新华网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观测结果显示,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北冰洋海冰面积降到有记录以来最低点。

南极冰川也在“哭泣”。南极洲总面积约为1405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98%的地域是冰盖,冰盖平均厚度约2000米,最厚处达4750米。南极总储冰量为2450万立方千米,占全球冰总量的89%,如其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大约60米。南极年平均气温-25°C,极端最低气温达-89.2°C,故有世界“寒极”之称。南极洲目前无人定居,只有科学考察人员和捕捞船队。就是这么一片净土洁冰,也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美国冰川科学家测量了南极洲6座冰川厚度,发现这些冰川正在以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时的2倍消融,这些冰川消融成水,每年会造成海平面上升0.2毫米。2013年,南极冰川出现70年来最大的裂缝,长达29千米,最宽处达0.5千米。无数事实证明:南极冰川高度在下降,冰架出现明显坍塌,冰川外边缘不断向内退缩。我们从冰川崩塌、裂缝、消融的照片上就可知大概。科学家们预测,如果人类不能制止南极冰川的加速融化,南极冰川在200~300年就会消失。

山岳冰川快速消融。全球变暖不仅加剧南北极大陆冰川融化,而且更加导致内陆山岳冰川快速消融。关于内陆山岳冰川融化的情况,30年来世界各地多有报道。我国的冰川融化速度近年来也在加速,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冰川最多的国家,冰川有46000多条,总面积大约5.9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山岳冰川面积的1/4,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山脉。比较大的冰川有:喀喇昆仑山冰川、喜马拉雅山冰川、天山冰川、昆仑山冰川、帕米尔冰川、念青唐古拉山冰川、羌塘高原冰川、唐古拉山冰川、祁连山冰川等。我国冰川现在严重退缩,雪线逐年升高,问题极为严重。2009年9月,我与爱人去四川黄龙旅游,眺望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山峰,冰川尚存,但周边海拔4000米上下的山峰覆盖的冰雪早已融化,裸露出的岩石在日光和风雨的侵蚀下加速分化,阵风过后就有碎石往下掉。2015年5月21日,新华网报道,气候变暖导致新疆冰川加速“裂变”,帕米尔冰川公格尔九别峰露出近10千米千沟万壑的冰裂隙,当地1.5万亩农场被吞没。近50年来,中国西部冰川面积缩小18%左右,年均缩小243.7平方千米,问题非常严重。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加速导致全球升温、冰川融化、海面上升、灾难多发。2013年9月27日,世界气候变化权威机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布气候变化第五份评估报告称: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自20世纪以来,地球平均的表面温度上升0.89°C,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1901—2010年,海平面上涨19厘米,比过去2000年的任何一个时候都快;过去30年是自公元600年以来最热的30年;1/3额外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导致海水更酸;强烈热带气旋出现的频率将会更高;预计到2050年,北极区将成为几近无冰的区域。IPCC的报告向世人发出前所未有的警告,问题严重、形势严峻,世界末日并不是什么玛雅预言,而是人类活动一手书写的结局。印度民运领袖甘地指出:“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贪婪必遭恶果。2010年8月,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接受美国一家网站访谈时,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这就是所谓地球“终结”一说,应该理解为作为一个科学家对人类如今破坏环境和生存方式所表达出的担忧吧。霍金还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毫无疑问,人类对地球资源无限制的掠夺,才是有可能毁灭地球的真正灾难。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能善待地球、珍惜生命,那么霍大师的预言就可以变成对人类的一个忠告;如果我们仍然我行我素、变本加厉,那么霍金的预言就不是危言耸听了,人类真有可能自取灭亡。2014年11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在丹麦发布报告强调,为了避免温度效应给人类和地球环境带来不可逆的风险,达到把全球升温幅度维持在较工业革命前2° C或以下的目标,全球需要在2010—2050年间减排四至七成,并于210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否则,按照当前趋势,全球温度在2100年将较工业革命时期前增加最少4°C,势必引发更严重的旱灾、洪灾,导致海平面上升和种族灭绝。IPCC主席讲:“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C以内的机会之窗即将关闭,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人类的过于聪明会成为毁灭自己的手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我们把地球看作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那么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就是地球机体上的一类细胞。如果地球继续受到损害得了癌症,那么我们就是癌细胞。现在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地球在发热,我们在低烧。如果地球持续发热,当低烧升到高烧,机体就会融化,细胞就会消亡。全球变暖毁灭人类家园,我们还允许地球持续发热吗?(三)夺氧之战加剧

大气污染不仅影响空气质量,造成空气质量超标,而且还影响空气的数量,导致氧气减少。呼吸之间是生命,氧气是人和一切动物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夺氧大战的背后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健康危机。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从氧气的生成说起。氧气的唯一来源就是光合作用。

什么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在可见光的照射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形成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在这一过程中,绿色植物(叶绿体)是形成光合作用、生成氧气的场所,由于太阳亿万年变化不大,因此绿色植物变化情况就至关重要。

绿色植物生长在陆地和海洋。关于海洋绿色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通常指浮游藻类,它们是地球上最早登上生命舞台的绿色植物。浮游藻类包括硅藻类和甲藻类等几十门类,而以硅藻类占绝对优势。由于浮游藻类植物含有陆生植物那种叶绿素,故能吸收太阳光,进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因此被称为二氧化碳的“回收站”。由于海洋浮游植物蕴藏量巨大,据科学推算,大气中近半的二氧化碳由海洋浮游植物吸收并将这些温室气体转化为氧气释放到大气中。所以,海洋浮游植物是氧气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对生物链的良性循环功莫大焉。

然而氧气消耗超量,危险正在迫近。工业革命以前,耗氧有限,全球碳氧循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那时空气清新,氧气充足。但从工业革命开始,尤其是20世纪以来,人为大量消耗氧气、释放碳,使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造成森林和海洋生成氧气能力赶不上人类制造二氧化碳的速度,打破了碳氧循环平衡,引发人类生存和健康危机。现代社会耗氧排碳大户依次为: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居高不下。世界上各种烧煤、烧油、烧气工业装备设备和陆、海、空交通工具等消耗掉大气中最大份额的氧气,同时排放出最大数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我们以汽车为例分析耗氧情况。汽车发动机每燃烧1升汽油,需要消耗4000升(4立方米)空气,按大气中含氧量21%计算,其中消耗氧气840升。假设每台车每天平均消耗油10升,那么,每台车一天消耗8400升氧气。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有2亿多台烧油车辆,一天要消耗多少氧气一算便知。假设世界上有十几亿台车辆,一天又要消耗多少氧气?

畜牧养殖业暴增。人类的畜牧养殖活动有近万年,但只是在近半个世纪人们才如此大规模地饲养牲畜。人类数量的猛增和饮食需求的改变导致对肉、蛋、奶等需求量大增,促使养殖业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吃氧排碳大户。为了供应肉食和奶制品,全球养育了数以亿计的牛、猪、羊、驴等牲畜,在耗掉无数氧气的同时,所产生的屁和粪(二氧化碳、甲烷、氨气等)是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祸首之一。有人经过估算,认为一头牛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于一辆中型汽车跑7万千米,这个数据让所有人听后都感到吃惊。为什么牛的排碳量这么大?科学研究认为,甲烷排放的37%来自牲畜,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牛又是排烷高手,所以牛的排碳能力强。在养殖业中,除了牲畜业外,还有家禽类。全世界每年几十亿只家禽也产生足够数量的温室效应。

人口持续高速增长。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9年初公布统计数字向世人展示全球人口增长历程:1804年世界人口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基金会在2011年10月又宣布,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升至70亿,并发出警告:从10月31日起,全世界有70亿人共享地球资源,这意味着地球资源紧张进一步加剧,人类将面临“可怕挑战”。现在全世界每天大约出生37万人。扣除死亡人数,每年增长超过8000万人。国际人口专家发出警告,如果人口增长趋势不能有效控制,到21世纪中叶全球人口有可能升至100亿,多么吓人的数字。这么多的人口,不仅要吃、住、行,还要消耗氧气、排出碳。成年人一天约要吸收750克氧气,呼出900克二氧化碳。全球按75亿人口算,一年吸入200多亿吨氧气,当然,排出的碳量比吸收的氧气还要多一些。

争氧之势日益严重。在工业革命前,全球人口不过10亿,养殖业未成规模,工业燃烧器不普及,家用煤炭也很有限,所以,氧气供应不成问题。工业革命尤其是20世纪以来,各种工业燃烧器和养殖业大量发展,成为耗氧排碳的祸首,如果这种严重形势不能改变,势必影响到人类的生存需求。美国医学专家指出,缺氧会促进正常细胞向癌细胞的转化,当空气中含氧量降至19.4%时,人体将受到严重影响。请大家记住,氧气不是伴随地球就有的,而是在进化过程中,地球上有了绿色植物才逐步产生并日积月累达到一定数量的。后来又经过千万年的光合作用,地球的含氧量才达到现在21%左右。实践告诉我们,地球大气圈中的氧气总量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尤其是产生光合作用的场所——绿色植物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形势下也面临生存危机。大气污染在导致全球变暖、海水升温的同时,还导致海水酸化。什么是海水酸化,就是由于海洋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而致使海水变酸的过程。2012年4月,《科学》发文称:目前海洋酸化速度是3亿年来的最高值。海水升温、海水酸化,这两种情况叠加,严重危及浮游植物的生存。有专家指出,海藻在升温和酸化的海水中,可能很难正常生存下去。一旦海洋浮游植物数量显著下降,海洋接收碳和生成氧气的能力将削弱,使地球处在碳氧恶性循环状态之中。氧气是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珍惜氧气就是珍惜生命,守卫氧气就是守护健康。

人既是百善之根,又是万恶之源,就看时代造化和自己如何把握。利他,使人向上向善,幸福自己,有益社会;利己,使人自私自利,伤了自己,祸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同此理。现在的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就是同呼吸、共命运。人能创造世界也能破坏世界。创造世界,就是把地球变成美丽的地球村;破坏世界,就是把地球变成荒芜的地球坟。村民齐心,其利断金;村民分心,大祸来临。甘地有言:“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2014年11月,中国与美国率先行动,两个国家在北京达成历史性协议,向世界作出承诺,在减少温室气体污染排放量和利用非污染能源方面采取有效行动。人们对2015年年底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有更大的期待。全球重视地球碳氧良性循环之日,就是根除心肺大患之时。【一家之言】地球升温6°C的变化

有一本叫《6°C变化,一个愈来愈热星球变化的未来》的书,书中向世人发出警告,如果全球升温1~6°C,地球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灾难。

升温1°C,无冰海域吸收更多的热气,加速全球暖化效应;地球1/3表面的水资源流失;低海岸地区遭海水淹没。

升温2°C,欧洲居民中暑而亡;森林被大火吞噬;处于逆境的植物开始释放出碳,不再具备吸碳功能;有1/3的物种濒临灭种。

升温3°C,从植物和土壤中排出碳物质,加速全球暖化效应;亚马孙热带雨林荡然无存;超级飓风袭击沿海城市;非洲饥荒。

升温4°C,永冻土无止境地溶解,造成全球暖化效应一发不可收拾;英国大部分地方也因严重的水患而不适合居住;地中海区域成为废墟。

升温5°C,甲烷从海床窜出,加速全球暖化效应;两极冰层融化;人类逐食物而居,但徒劳无功,形同野生动物在这块土地上苟延残喘。

升温6°C,地球上的生物会在狂风、山洪暴发、硫化氢毒气及带着原子弹般威力的甲烷火球流窜地表时,完全灭绝,唯一存活下来的只有霉菌。二、水土环境恶化——心腹之患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科技越进步,自动化程序越高,如果发展方式不对头,反而对环境的破坏越厉害。机械化、自动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变本加厉,对自然的掠夺粗暴有力。高科技这把双刃剑,在让人们过上精彩、便捷、现代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致命的一击。人类所谓的改造世界的做法,往往是违背规律、急功近利之举,事后的结果大都是天怒人怨。自工业革命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和大气污染一样,水土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成为人们的切肤之痛、心腹之患。片面追究经济高指标的代价,是我们曾经的蓝天、净水和绿地。(一)水体环境污染严重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根,生活之本,健康之灵。水和阳光、空气一样都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我国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用水主要来自河流和湖泊,因此,保护其免遭污染是保障人民安全用水、身体健康的重中之重。据相关数据显示,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湖泊减少近1000个,全国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湖泊已有200多个萎缩,河流在数量上也减少了一半左右。我国是缺水大国,河流湖泊的大量减少使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我国的水资源不仅在数量上下降,而且质量更让人揪心。国土资源部发布《201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13年中国水质较差和极差的监测占总数的比例将近3/5,达到59.6%,也就是说有近60%的水源受到污染影响,形势相当严重。前几年有一首《河流在哭泣》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体受害。”我给它加上一句“新的年代见怪不怪”。此诗读起来令人痛心,必须追本溯源,直面危害。造成河流湖泊等水源污染的因素很多,其直接的原因我认为至少有以下10种: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偏低,使部分污水处理厂成为“二次污染源”。二是有些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不足,处在长期“超负荷”运转状态,致使大量污水无法处理只能直排。三是有的城市排水管线未全部进入处理管道,直接排入河湖。四是有些城郊或偏远地区的工厂没有排污处理设施而只能直排。五是畜禽养殖业尤其在湖河中养殖业所导致的污染。六是相当数量的农村、乡镇新建居民小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只能直排生活用水。七是河湖交通、游船、运输用油及生活污水直排。八是滨河、滨湖景区别墅、宾馆、饭店的间接或直接排污。九是大雨暴雨直接将城市地面污水、垃圾冲入河湖。十是突发事件造成的污染。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受严重污染的Ⅴ类水体比例达10%左右。水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发,“癌症村”问题、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兰州市自来水污染事件等一度成为全国的焦点,引起人们更多的非议。公众饮用干净健康水是基本人权,但水污染事件危机却让人们感到恐慌和不安。

现在未受到污染的河流湖泊不多,尤其是北方的河流,冬天无水流,夏天污水流。据2013年国家公布全国水利普查结果,全国年度农业用水量4168.2亿立方米,占全国经济社会年度用水量的67%以上,是绝对的用水大户。如果水遭到污染,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水的好坏直接影响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影响食品安全,影响人类的生存与人们的健康。

关于水的污染,还有一个重头就是海洋的污染,有人戏称,海洋变成了“最大的污水处理厂”,蓝色国土不堪重负。海洋是地球的主体,有3.6亿平方千米的面积,占地表面积的70.8%。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地球不应称地球,而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大水球”。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既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还有行使管辖权的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海洋国土和很多国家一样遭受严重污染。对海洋的首要污染物就是溢油,重点是海上钻井平台和沿海炼油厂发生生产事故所致。石油不仅是污染天空的高手,更是祸害大海的元凶。由于大海处在最低处,在地球引力场的作用下,按照“水往低处流、物向低处掉”的客观规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物、废水,通过江河、陆地、天空均流入或掉入海洋,大海成为人类废弃物的最终归宿。如果人类不能主动采取保护,做到陆上有害物不下海,而是任其发展,那么海洋将成为最大的垃圾场,必将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健康,甚至成为埋葬人类的坟墓。如果你觉得上面的话危言耸听,那么请看下面的论述。一是海洋是“风雨故乡”,陆地上主要的降水量是靠海水在太阳照耀下蒸发而来,海洋是生命之水的唯一源头,如果海水遭到大面积严重污染,生命之水还能干净吗?二是海洋是氧气的主要提供者和二氧化碳的重要接收站,海洋如果大面积受到污染,势必造成生成氧气的浮游植物的减少甚至死亡,进而造成氧气量的减少,导致地球氧气总量下降。如果氧气不足,你还能生存吗?三是海洋污染必导致海洋生物聚积毒素,人食海产品后会造成对身体的伤害甚至得病,等等。一句话,海洋遭受严重污染,将全面破坏海洋生态,人类将遭受灭顶之灾。目前我国海洋环境最差的当属渤海。渤海的面积为77284平方千米,由于周边特别是一些城镇新区、工厂大规模滩涂围垦开发,兴起一波又一波填海潮,使中国最大的内海在不断变小。填海不仅蚕食海洋,而且污染海洋。渤海在各种污染的叠加下正在走向死海。渤海是有名的渔场,生产的大对虾、带鱼、黄花鱼、鲅鱼、海参、鲍鱼等久负盛名,闻名全国。现在产量急剧下降,带鱼也几近绝迹。

拯救大海,人人有责。著名海洋专家陆儒德教授发出警告:“莫把海洋当作垃圾场!”我们要敬畏海洋、感恩海洋、保护海洋。(二)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古人讲:“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土地是人类财富之母。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农以地为根。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基础。目前,土壤污染与大气和水污染一样已成为全局性的大问题,不仅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还对人的健康构成间接或直接的威胁。2014年4月17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这是全国首次进行全国性土壤污染普查,历时8年,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千米。从公报披露的数字来看问题不少,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两部在发布公报时给出的结论是: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水土污染早已不囿于一时一地一林一河一湖一海,在粗放式生产发展方式和片面追求经济高指标的背后,是曾经清洁的水源和绿色的大地,还有被污染的土地上工作生活的人们。水陆空严重污染,自然资源杀鸡取卵似的开采,水土污染加剧的原因有天灾,但更多是人为因素。以牺牲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即明阳先生有云:“天地为父母,父母为天地。”污染水土的所作所为天理难容。心腹之患何时消除,反思之后应是猛醒加措施。三、舌尖上的危险——心头之患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问题一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对人们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和伤害。食品安全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土壤污染等损害人体健康外,主要的还是食品企业诚信意识缺失造成假冒伪劣食品盛行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是个老问题,古今中外都有,只是进入21世纪后才愈演愈烈,此起彼伏,到了2012年达到最盛,让人谈食变色,成为百姓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有人调侃:“熬过世界末日,熬不过食品危机。”2012年中国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其中食品安全问题高居首位。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特别关注的问题,“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的两会顺口溜,几天之内传遍城乡,家喻户晓。舌尖上的悲哀一再上演,舌尖上的危险成为全国人民的心头之患。民以食为天,可如今却是民以食为忧,舌尖上的美食变成“满毒全席”。

假冒伪劣食品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让人们在购物和吃饭时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如履薄冰,食品业暴露出的无职业底线令人触目惊心。食品问题不断,无良商家太烂,什么东西都可以造假:病死猪肉、假羊肉串、病死甲鱼、工业松香褪皮毛、双氧水漂白、火碱泡制猪蹄、胭脂红染色食品、毒皮蛋、染色馒头、牛肉膏假牛肉、黑心烤鸭、有毒蜜饯、含苯并芘泡面、吊白块毒米粉、吊白块硼砂毒腐竹、硫酸镁白糖、人造蜂蜜、甲醛奶糖、孔雀绿色虾、罂粟壳火锅、含铝瓜子、狐狸肉冒充熟驴肉、超标辐照凤爪、抗生素鸡、吸血鬼饮料、硫黄枸杞、染色花椒、墨汁石蜡红薯粉、陈馅月饼、问题血燕、敌敌畏火腿、敌敌畏鱼干、抗生素多宝鱼、勾对老陈醋、二氧化硫果脯、合成血豆腐、甲醛泡海产品、药袋苹果、毒豆芽、毒海带、毒韭芽、毒生姜、毒竹笋、毒豇豆、高毒农药蔬菜、人造新鲜红枣、爆炸西瓜、膨大水果、水果表面染料涂色、塑化剂超标白酒、甲醛啤酒、含农药红酒、工业酒精造假酒、茶叶农药残留、爆米花桶荧光剂超标、头发水解液兑酱油、工业明胶生产毒胶囊、滥用柠檬黄、25种添加剂方便面、食品滥用添加剂、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等,问题昭昭,不可胜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造假就等于是变相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人们从原来的“吃不起”变成现在的“不敢吃”。我本来喜欢吃鸭血,因为它既能补血又能排毒,但几次选购回家做好一吃不是那个味道,又选几次还是不行,干脆只好不吃了,正是感叹与无奈。恰巧2015年元旦,央视《生活早参考》栏目播出“火锅的秘密”节目,揭秘假鸭血的问题,正是掺假严重,最恶劣的做法是为了保鲜加入甲醛,你说坑人不坑人呀!

食品安全事关重大,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的那样:“食品安全大于天,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消除舌尖上的危险,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新修订施行的《食品安全法》,应该成为利器。四、城市扩张升级——人满之患

根据国家发改委领导介绍,截至2014年,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由1978年时的29个上升到142个。城市的扩张速度非常惊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土地财政和高GDP的驱动,各地政府掀起一轮又一轮你追我赶的造城运动,为达到所谓有特色国际化大都市而举债摊大饼,各种保障压力倍增,人口集中膨胀,导致人满为患、车满为堵、楼满为害,空气变差、房价攀升、就业困难、入学难办、资源紧张、消费提高。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会议指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为环境、城市、生活习惯和老龄化。实际上环境问题和城市扩张也有紧密联系。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使城市病的暴发犹如脱缰野马,难以控制。(一)环境问题越来越大

现在的大城市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整个陆水空都有公害,就像个大污染源。一是空气污染。由于城市是人口高度聚居地,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在城市上空积聚超过自然环境能力时,就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危害。我国大型城市中,绝大多数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因此大城市中的空气污染对人的伤害首当其冲。二是水体污染。城市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叠加排放,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且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水平低,造成水体污染。三是地上污染。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和灵魂,然而我们的城市是一样的往高了升,往大了扩,往密里挤。疯狂占绿地、挖青山、填海滩用于造房,使楼越盖越高、越盖越多、越盖越密,让藏身于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之中的芸芸众生,下不能接地气,上难看星星,前有楼挡光,后有房遮风,左有光源光顾,右有噪声侵扰,四周还有电磁波环绕。生活在城市见楼不见城,黄金海岸变成房景海岸,花园城市变成房园楼市。正如梁光启教授所言:大城市里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圈养化的社会,家畜化的人”,我们都被高科技和市场绑架,生活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天然的东西。四是垃圾围城。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的一块心病。据有关数据介绍,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而仅中国每年就产生1.5亿吨城市垃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包围城市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二)住房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城市尤其是一线二线大城市,房价保持高水平运行。前几年人们形容:工资爬坡,房价飞天,房价在前10年间普遍上涨了十多倍,有的城市甚至上涨近20倍。近两年,房价上涨得到遏制,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城市房价仍是居高不下。一套使用价值相似的房子,在农村如果需20万元,到大城市就得需要100万~200万元,两者相差5~10倍价钱,使城里人谈房色变。在土地财政的推波助澜下,房价彻底背离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致使人们怨声载道。房价越高,危害越大,造成有些家庭负担沉重,许多工薪阶层为了买套城市住房,不得以老人把养老金倾囊取出,不够部分再从银行贷款,从此子女成为欠债还贷的“房奴”,造成全家上下心情压抑,幸福感大打折扣。同时高房价使买不起房的人积累怨恨心理,既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又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三)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城市人口的膨胀使得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就越来越困难。每年有500万以上的毕业生要在城市找工作,而且大部分不是当地人。相当部分大学生的求职想法是努力去一线城市,实在不行就去二线城市,山穷水尽了再考虑离家近一些的中型城市,小部分大学生甚至有“非大城市不去”的想法。也就是说,大城市是大学生找工作首选和向往的积聚地,有的人把漂在大城市看作是一种荣耀和幸福,一心往大城市里挤,使得找工作难上加难。加之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力量,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民工已经达到2.6亿,现在是农村空壳化,城市饱和化,必然出现求大于供的情况。城市本地人、学生毕业生、农民工、退休后再找工作者,几股就业人员的叠加,使得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里想找个合适的工作,比登天还难。事业是立身之本,工作难有着落,使自己感觉前途不顺,久之必影响身心健康。(四)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由于城市人口猛增,而且有房者无房者都购车,出现车辆暴增,致使交通越来越拥塞。在我国机动车超过100万辆的城市比比皆是,如2014年大连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33万辆,并一直在增长。据2014年11月7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60万辆,车满不仅为堵,而且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还占到总污染的24%以上。2015年4月1日,环保部披露: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据统计,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出现拥堵。大城市交通堵塞已司空见惯,大道大堵,小路小阻,上下班最堵,节假日更堵,车水马龙变成“死水卧龙”,有时整个道路犹如漫长的临时停车场,交通近乎瘫痪。堵车衍生出“路怒族”,经常发怒生气还不气出病来?城市人口爆满,不仅影响城市交通,还影响全国交通。据国家统计局和计生委统计发布,全国流动人口2013年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1/6,也就是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流动人口,致使全国陆海空交通都紧张,尤其是春运期间,一想到那时要出门就头痛。(五)就学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大量聚到城区,由于教育资源赶不上人口增长,导致就学需求的大量增加与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