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太平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02:41:06

点击下载

作者:廖兆暄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情洒太平洋

情洒太平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情洒太平洋作者:廖兆暄排版:南通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ISBN:9787539998961本书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不能忘却的一串珍珠

这篇序文本来不该由我来写的,要给这样一部感人至深又极具史料价值的纪实文学巨著作序难免牵强。但是,静下来仔细回望这些年我和廖老一起走过的路、经历的事,特别是想想那些为推动我们合作的事业、现在却已经逝去的热心人,我没有任何理由不站出来说点什么。

如果这一切都不是理由,那么,面对那些为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而历经磨难,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美国飞行员,我们又需要什么理由!

如果这一切都不是理由,面对那些为了保护美国飞行员而牺牲了生命的20多万中华同胞,为弘扬中华精神和用鲜血铸就的中美友谊,我们又需要什么理由!

面对逝者,我们除了崇敬,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再者,一个八十二岁的老人,为了完成这篇巨著而放弃在美国安逸的晚年生活,踏遍大洋两岸山山水水采访获取第一手资料,细大不捐,夙兴夜寐,皓首穷经,历经数年来撰写这部纪实文学,面对这样一位不辞艰辛、孜孜以求、浑然不知老之已至的耕耘者,我们,又需要什么理由!“去的还在去着,来的还在来着,在这去来的中间又是多么的匆匆啊……”

七十多年过去了,抗日战争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浩劫,然而在这期间又演绎过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篇章啊!说真的,在读到廖老的这部纪实文学之前,我,包括我的同辈人,恐怕也包括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只知道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而对杜立特和他的英雄飞行队十六架战鹰、八十位壮士的故事却知之甚少。虽然一鳞半爪地听说过些许片段,可对于他们究竟如何轰炸东京,如何在中国沿海迫降,如何被中国军民救助并护送到大后方,其中有许多人又是如何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以及中国老百姓因保护这些飞行员后来又遭到了日军怎样的疯狂报复,做出了多大牺牲?确实不甚了然。

廖老在讲述这些故事时没有为历史纪实所囿,而是尽情挥洒他老作家的文学功力,让人物鲜活透亮,故事生动抓人,现场感极强。这些章节情境,只要稍事加工,假以场景交代、分镜头、平行蒙太奇处理,很快就可以编辑成电视和电影故事。老人家早年创作过大量以新疆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所累积的功底,还是给我们读者在阅读这部纪实文学时带来了更多的审美愉悦。

杜立特、尼尔森、法克特、伦纳德、劳逊、非兹莫里斯……一串串曾经陌生的名字从此镌刻进了更多中国人的脑海里。

还有为了营救美国飞行员而不辞艰辛,冒生命危险的中国军民,像贺扬灵、赵福基、朱绣芳、刘同声、刘芳桥、毛继富等,还有那些后来遭到日军疯狂报复而惨遭杀戮的二十多万同胞!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巍巍丰碑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据浙江、江西当时的地方政府记载:“日军于(民国)三十一年八月七日来到浙江鄞县东南乡村,以‘隐藏美国飞行员’的罪名,将朱绣芳和七户农民的房屋三十余间放火烧毁,还无辜枪杀乡民十五人。”江山县湖前村、下陈村被杀害二十七人,全县被杀村民八百七十三人,令人发指。日寇将村民集中,当场屠杀,有开膛剖腹,有绑手砍头,有刀刺阴户,惨不忍睹。逃亡失踪者三千九百人,被强奸、轮奸妇女二百余人。江西上饶是国军第三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日军更加残暴:一株大树上,吊挂着一个农民的尸首。他因为给飞行员送了一块玉米饼,日军将他割舌、挖眼、切下耳朵,最后又取心,残忍至极。

日寇撤退以后,八千人的宜黄县只剩下五千人了。烧杀、奸淫之后,整个宜黄县城街头巷尾布满尸体,血流成河。树上挂着尸体,沟里扔着人头,被打死的市民身首各异。一个小孩被划破肚肠,血透黄土;一个妇女被日寇机枪扫射,躺在地上,婴儿还在哭叫着,吸吮着死去的母亲的奶头。就在此时,日本兵用刺刀挑起婴儿高高举起后摔死在地上,婴儿头部流血,死在母亲的身边……

诚然,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然而,忘记历史又如何延续友谊和真爱!又如何让惨痛的历史永不轮回!

人类最大的悲哀在于:他们在灾难面前每每能同仇敌忾、抱团取暖、续写大爱,却又在安乐平和时期寻仇觅恨、滋生祸端,几千年循环往复,略无臻变!难道我们就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永远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人为灾难的太平世界吗!

习近平主席会见奥巴马时曾经说过:“宽广的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两国人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的友谊不容践踏!

廖老的这本书,就是用血泪史实,唤起那些破坏中美关系的政客和民粹一族的良知!

我和廖老是为筹拍他的三十集电视剧《十八根辫子一枝花》认识的,现在我也特别希望能把营救杜立特飞行队这段历史拍成电视连续剧,尽快搬上荧屏。我可以毫不夸张的断言,只要将这些真实故事重新演绎,就会让现在那些满天飞的不着边际的抗日神剧黯然失色。现在只待一位优秀制片人和一个实力团队的一次命定中邂逅。

在这部宏篇纪实文学即将面世的时刻,好好读吧,为了那些不能也不该忘却的一串串历史珍珠……邓明佳2015年10月1日上部 战火历史篇大洋历史有谁知?

浩浩宇宙,伟大的造物主造就了地球,人类的家园。四大洋、五大洲中,有两个大国——中国、美国,分隔于太平洋两边。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美利坚合众国,几百年来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面对浩渺的太平洋,让我们揭开历史看看……

中国人以前并不知道太平洋,只知道东海。老百姓都会说,福如东海。它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不知道多少年前的老祖宗,靠土地生活。有一年,从春到秋没有下雨,大地闹旱灾,庄稼颗粒无收,饥饿的芸芸众生天天跪在地上,祈求天神赐降甘霖。有一位勤劳的小伙子,每天去到海边捕鱼给乡亲们吃。有一天,他在海里打到一条大鱼,拿回来切成小块分给乡亲们,而他自己只留下一块鱼尾巴。当他在锅里煮鱼尾巴时,来了一个要饭的老太婆。只见她满头白发,披着破衣衫。这个小伙子将鱼尾全部给了她。老太婆吃完了以后,马上有了精神,下跪叩头。小伙子急忙上前扶她起来,抬头一看,老太婆变成了一个天仙般的女子。女子点头说道:“不要奇怪,我的名字叫东仙女,来自很远很远的东海。我是东海龙王的第三个女儿,现在人间闹旱灾,我来告诉你们,善良的人只要到东海喝三口海水,回来在地里就可以挖井取水,种粮就会丰收,做买卖就会发财。总之,东海就能让你们心想事成。”

于是,小伙子带领众乡亲来到海边,跪下,每人用手捧了三口水喝下去,然后回到家里,他们看到干旱的地里冒出一汪汪的清水,清水又清又甜,最后,这些水变成了一条河。就这样,乡亲们得救了,这位东海龙王的第三个女儿再也不见了。从此以后,老百姓遇到天灾人祸,办不成的事情,就到东海边去喝三口海水。从此以后,年年丰收,家家幸福,从远处、外地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能美梦成真。千百年过去,大地就流传着这个故事。幸福的生活离不开东海,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太平洋吧。

太平洋名字是怎么来的?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1513年9月26日,也就是距今五百多年以前,欧洲的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巴尔沃亚乘船来到今天的巴拿马海岸,往南驶去,茫茫一片无际的大海,他们命名为南海。公元1520年,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受国王的委托,率领舰队向东寻找通向东方的航线,越过狂风恶浪的大西洋,历经四个多月的艰难航程,穿过一段险恶的海峡,命名它为“麦哲伦海峡”。走出海峡,前面又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奇怪的是,往东又航行了一个多月,一派风平浪静,太阳高照,平静、温暖的海,船队人们万分喜悦。于是麦哲伦把这片大洋称之为“和平之洋”。后来史学家翻成中文,就成为“太平洋”了,既实际,又吉祥。从十六世纪沿用到今。

从那时起,五个世纪过去了,人们了解了地球的五大洲和四大洋。相比之下,和恶浪汹涌的大西洋、印度洋、人类无法生存的北冰洋相比较,太平洋确实是天之骄子。

请看,环绕太平洋,已有四十二个国家,数以十亿计的人们迈入了人类今天的文明社会。如果把环太平洋的国家比作一顶皇冠的话,中国和美利坚堪称皇冠上东西两颗耀眼的明珠。

人类发展到今天,科技日新月异,千万艘航船交驶,万千架飞机接送着往来的旅客。有亲身体会的人都会说:太平洋确实是太平的、平安的、名副其实的大洋了。只能说,这是造物者的恩赐。祖先早渡太平洋

历史教科书记载,中世纪,意大利人哥伦布最早发现新大陆——美洲。可是我们中国的古书早有记载,今天这些记载已经被世界科学家做了研究。这些研究证明,中国人发现美洲新大陆,要比哥伦布早得多。

上个世纪,也就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美国科学家研究了中国的《山海经》,得出令人吃惊的结论:中国早在三千年前就到了美洲。因为,《山海经》书中描述的东海以外的山川布局和美洲的西部、中部地形十分契合,书中还对北美洲的动物、植物做了不少生动的描写。新世纪以来,又有许多学者纷纷论证:最早从东方到达美洲的,是中国人。

论据之一的,是古代的文典。除《山海经》之外,还有《梁书》《汉武洞冥记》《社阳杂编》等。《梁书》记载了高僧慧深漫游墨西哥的情况。在公元458年,我国的佛教徒曾沿着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到达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等地;公元五世纪时,墨西哥也传说有“外来的伟大人物”传入新教。这传说,与《梁书》的记载相吻合。

论据之二,是墨西哥等地古代不少习俗、法典和历法,均与中国相似。经考证,这是受了当时到那里去的中国人的影响。

论据之三,是美洲出土的大量文物、石碑等物上有“武当山”“大齐田人之墓”等一百四十多个汉字。在墨西哥出土的许多碑刻中,有些人像与我国南京明陵的大石象相似。还有的石碑有一个大龟,雕着许多象形文字。据考古学家判断,这些显然是受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在墨西哥、秘鲁的一些古国遗址的发掘中,还发现了与中国一样的佛像和古代中国风格的建筑、雕刻等。

1979年4月,美国圣地亚哥大学考古学家詹姆斯·莫里亚蒂博士在一封信上说:“由于一系列的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在哥伦布之前,中国人横渡太平洋航海的论据。”他说的论据是指石锚。经考证,他认为“这是一个来自亚洲的船锚”。而这种石锚,也正是我国当时使用的船锚。这一切,都为中国与美洲友好交往的历史,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漫长的,对历史的认识也是漫长的,不断修正的。

英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者加文·孟席思在他的新著《1421:中国发现世界》中写道:中国明朝时,郑和的船队在1421年到达到美洲。作者指出,郑和的船队还到过澳大利亚,比詹姆斯·库克早三百年。

去年10月8日,这天是哥伦布日。孟席思的又一本书《谁发现了美洲?》在英国出版。英国的《每日邮报》上,孟席思刊登了一幅地图。这是一幅1814年的古地图,它证明中国人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比西方公布的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了七十年。

这幅古地图是一份十八世纪的复制件,该原件的作者是郑和。这幅古地图的复印件清晰可辨。孟席思在《每日邮报》上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传统说法绝对是狂想。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在他的新著《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指出,是郑和发现了美洲

孟席思在书中还声称:西半球的原始居民根本不是从亚洲大陆穿越北太平洋的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而是万年以前跨越太平洋的中国水手。书中还指出,今天的DNA也证明了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其他的土著民族,是一波又一波亚洲移民的后代。孟席思还说,郑和的庞大船队环绕南美洲,比麦哲伦的航行南美洲早了一百年。

孟席思相信哥伦布是用了郑和在1421年航行到新大陆的地图。这幅郑和的航行古地图来源非常有趣。几年以前,一位名字叫刘刚的中国律师,他在北京的一个旧书店里买到了这幅地图。他将这幅地图悄悄地带到伦敦,委托伦敦一家名叫克利丝蒂的拍卖行鉴定这幅地图。结果非常令人吃惊,它是一份很古老的文件,不是近代的仿制品。刘刚把地图交给了孟席思,孟席思请了一组历史学家考证了地图上的每一个字,结论是:这是一幅中国明朝的地图。郑和的古地图相片

孟席思不是科班出身的历史学者,他从英国皇家海军退役,以前任过潜艇的艇长,就研究历史,废寝忘食,其重点是东方的历史和故事。因此,他出版了四本书,他得了上百万美元的稿酬,他用这些钱继续做他的古历史理论研究。他目前把他在北伦敦的住所变成了一个不挂牌的研究所,他曾经聘请过六位研究人员。

他的关于“是中国人首先发现美洲大陆”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伦敦大学有名的历史学教授认为,孟席思的书是和天方夜谭的故事一样。《维基百科》也把孟席思称作“伪历史学者”。但是这丝毫没有妨碍孟席思书的畅销,还挣了大钱,也没有挡住一波又一波的追随者去访问他的网站,也提出各人的研究成果。

目前,许多的科学家都相信人类在一万三千年到一万六千年,是从东半球越过太平洋迁移到西半球的。学术界一致公认的是:美洲的先民是从亚洲跨越白令海峡的陆桥到达北美洲的。可是,孟席思却说:非常荒谬。人类在四千年前横跨太平洋也不是什么妄想,如果当时你乘在一座木舟里或者是一个木盆子里,海流就会自动把你送到美洲大陆。

郑和的这一幅地图令人惊讶和钦佩。这幅航海图太珍贵了,它说明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在历史上的功绩是抹不掉的。孟席思指着地图上的一个标记,就是今天南美洲的秘鲁,图上有文字,经过古文研究者的翻译,文字的意思是说:这里的人信仰宗教,英文字母Maracas,这里的人献祭,这些习俗和秘鲁历史记载是一致的。今天,秘鲁的许多古地图上的地名也在郑和的地图上得到印证,比如Chowan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准备播种”,Chulin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树林”,秘鲁的意思也差不多。鉴真东渡送佛经

中国唐代时期,经济繁荣,国势强大。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为了学习唐朝的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的末期,日本派到中国的使臣达到十三次之多,其中不乏学者和有识之士。

那时,中国人也不断东渡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这时鉴真已经是学识渊博、威望很高的佛学大师了。他不断组织僧人抄写经书三万三千多卷,他还设计建造了八十多所寺院。日本来到大唐的僧人、学者非常敬仰他的佛学造诣。日本第九次派人来到大唐,根据天皇的旨意,请鉴真东渡日本讲学。使者说,佛法流传到日本多年,可是还没有传法受戒的高僧。有人说,日本国太远,生命难存,沧海淼淼,百无一至。鉴真却表示愿意东渡,经过精心准备,鉴真和二十一名弟子准备从扬州乘船出发,结果受到官廷的干涉而作罢;第二次鉴真买了军船,准备很充分,随行的弟子有八十多人。船队刚出长江口,就被台风吹翻;第三次万幸,出了海口到达舟山,不想船队触礁而作罢;第四次打算从福州出发,结果众人抵达浙江温州,又被官廷追回;第五次过了舟山,横渡东海时,又遇到台风被吹到海南岛,无法前进,只好回扬州。他的弟子和日本僧人因传染病去世,鉴真本人也染病而双目失明;直到天宝十二年,日本第十次派人来唐朝,他们带了四只船,回国前表示被鉴真多次东渡而未成功的行动感动,他们决定要护送鉴真再次东渡日本。鉴真闻讯非常感动,此时他已经六十六岁,双目失明,还是答应了日方的要求。10月29日,鉴真和他的门徒二十四人从扬州乘船秘密来到苏州,在大运河上和日本船队会合,鉴真此次带去的礼品有如来、观世音佛像八尊,舍利子、菩提子七种,佛经八十四部,三百多卷,还有王羲之真迹行书三卷。东海风大浪急,其中一只船被吹跑,其他三只终于在11月21号到达冲绳,沿途多灾多难,经过七天的航程,终于到达日本屋久岛。船只抛锚修复,停泊十天,又继续航行。海上又遇到台风,被漂至越南,死难一百多人。就这样,于12月20号到达日本九州鹿儿岛。鉴真一行人在主人的引导下进入日本官府。第二年的2月4号,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受到日本举国上下热烈欢迎。皇族、贵族、僧侣都来拜见,天皇的大臣吉备真备宣读天后的诏书:大唐和尚远涉沧波来到我国,朕不甚欣慰,自今以后受戒传律,都由大和尚担任。4月初,在东大寺设戒坛,由鉴真主持,为皇族和四百余位僧人受戒;756年,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管理全日本的僧佛事务;759年,鉴真仿扬州大名寺格局,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被视为日本国宝,至今仍在。鉴真晚年工作不停,还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为人治病,写了一本《鉴上人秘事》医书,为日本古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公元763年,鉴真圆寂。至今寺内仍保留鉴真的坐像。鉴真圆寂后的十六年,日本奈良时代的文化家真人元开写了书《唐大和尚东征传》,书中详细描述了鉴真六次东渡航海的艰苦历程,使后人了解到唐朝历史,中国对日本的造船术和航海术的贡献。这是一段我们祖先与日本友好交往的宝贵历史。魏源宝书传日本

十九世纪,满清末年,就在鸦片战争之前,时任钦差大臣的林则徐看到大清国力衰落,图谋复兴,他遣人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著作《世界地理大全》,共四卷,希望出版,让国人展看世界变革的大事。遗憾的是,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被贬戍边,发配伊犁之前,他将书稿交给魏源继续编撰。一年之后,连载在《四洲志》《澳门月报》上。魏源介绍了“西人如何治国”。1843年刻印于扬州一百卷,八十八万字。1847年到1852年,又刻印一百卷。结果,并没有引起朝野官员的重视,令人失望。未料到,以上书籍流到日本,竟然适应了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潮流,天皇下令:大臣、政府官员必读此物。书中附有世界地图七十五幅,西洋造船炮舰图四十二页。

1851年,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六十卷本从中国传入日本,增补的百卷本也于1854年传入日本。1854年至1861年,日本出版了二十种不同版本的《海国图志》选本,占同一时期日本出版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的一半,形成了日本的“海国图志时代”。日本之所以如此重视《海国图志》,主要的原因是这套书适合日本国情,对当时的日本改革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时,中日两国国情相似,都是非常需要改革的。为什么中国没有实施呢?因为中国的朝廷官员思想陈旧,鄙视西方的科学和文明。相比之下,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政府官员和有识之士都有改革的要求,努力向西方的科学理论靠近。同是东方的封闭的古老国家,日本先一步接受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国力迅速地强大起来。不幸的是日本从此将扩张、侵略的矛头对向了朝鲜和中国。

日本从中国得到魏源的《海国图志》,武装了自己,到了上个世纪末,开始侵略中国以及亚洲的其他弱小国家。此时,欧美的强国离日本遥远,无暇顾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十年间,日本侵略势力,先朝鲜后中国,血染西太平洋,直到侵犯了欧美强国在亚洲的利益,又偷袭了珍珠港,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回顾历史,重视教训,永远不忘过去的民族灾难,永远不忘中华民族的强大和复兴;永远警惕日本军国主义者亡我之心不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太平洋上故事多

太平洋中部最美丽的小岛隐藏着美妙的故事,你知道吗?夏威夷的胡瓦学院今天还屹立着孙中山少年时代的铜像

那是在上个世纪多,1879年,一个戴着瓜皮帽、拖着辫子的小男孩,从中国广东中山县跟着他的开橡胶园的哥哥来到名叫檀香山的小岛上学。学校的名字叫约纳尼。他的学业优良,三年之后,夏威夷的国王给他颁了奖状。他所在的班级只有三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小学毕业之后,他又进了胡瓦学院。这位少年先后九次来到美丽的檀香山,五十年以后,檀香山的唐人街上,有一座他的全身的铜像,他就是孙中山的铜像。当地档案记载,孙中山在他的青年时代,就已经入了美国国籍(当时是美国的领地夏威夷王国),以后他在夏威夷开始反清王朝的革命活动。直到今天,胡瓦学院的档案里还保留有孙中山的名字,还有孙中山交学费的收据。那一次,孙中山交了55美元的学费。

胡瓦学院当地的一所贵族学校,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是一位农场主。他希望弟弟将来继承他的事业,所以把他送到贵族学校。可是,孙中山对经商根本没有兴趣。他的哥哥非常不满意,对他说:“如果你不愿意做商人,不做农场主,你就别上这所学校。”

孙中山私下向朋友借钱,要交还哥哥付的学费。孙中山从胡瓦学院毕业后,就去香港学了医,实际上他一直没有放弃“打倒满清,复兴中华的”的理想。几年之后,他又回到夏威夷,成立了“兴中会”,要打倒“满清”。

孙中山在夏威夷受到了西方民主政治影响,建立共和国是他终身的追求。到后来,他的哥哥孙眉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在经济上给予孙中山巨大的支援。太平洋上夏威夷几年的学习对孙中山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夏威夷中山公园的孙中山纪念铜像

当年,在檀香山圣安得鲁大教堂,孙中山每逢周日来到教堂做礼拜;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11月24日,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此地举行;1903年,孙中山在马拉凯商场门前广场演讲推翻“满清”。以后孙中山多次来到檀香山,动员华侨参加反满清革命活动,捐款捐物,支持推翻满清革命。直到今天,檀香山市还有一座孙中山的坐像。世界各地来此旅游的人们看到每天都有学生和游人向铜像献花环;夏威夷中山公园上的孙中山全身铜像,伟人手拿着一卷书看着远方;夏威夷国际机场的园林休憩广场,还有一座大的孙中山的坐像。坐像下方的大理石上刻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在一座小小的城市里,有了三座孙中山的纪念铜像,大概世界上再没有第二座这样的城市了吧。可见,没有来到夏威夷的人也许不知道,辽阔、和平的太平洋竟然有这样动人的故事。

更加巧合的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一个美国非裔男孩也在檀香山市普拉荷学校的胡瓦学院上过学。

贝拉克·奥巴马1961年8月4日出生在火鲁鲁欧湖岛檀香山医院。父亲老贝拉克·奥巴马和母亲安·顿拉姆是在夏威夷大学认识谈恋爱的。奥巴马六岁之前住在夏威夷,后来随母亲去了印尼。四年之后,十岁时又回到夏威夷,上了普拉荷中学。从小,他喜欢打篮球,希望将来成为一名职业篮球队员。他和祖父一起生活,经常去海边游玩、冲浪。1991年中学毕业时,考上了哈佛法学院。他的母亲是夏威夷大学人类学博士,他的祖母于2008年(奥巴马连任美国第五十六、五十七两届总统)的前两天去世。

奥巴马成长受了多元化的文化影响。他告诉别人:我的内在特质和思想特点是和夏威夷的传承分不开的,它就是包容的文化和阿洛哈精神。这成了他当总统行为的素质一面。

中美两位总统出自于夏威夷同一所中学——普拉荷中学。这是美丽的、多情的、多色彩的太平洋哺育了他们。

后者,成为美国两届总统,他就是美利坚合众国当今的总统奥巴马。约一百年前,在胡瓦学院上学的中国小男孩成为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们既是先后的校友,又是同行——国家总统。一个出生在太平洋东岸,一个出生在太平洋西岸,他们都是太平洋的好儿男。强盗火烧珍珠港

臭名昭著的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是个恶贯满盈的战犯。此人无比效忠天皇,以武士道起家。二战初期,日本军事大本营的战事都是他主谋,对外侵略无比残酷、霸道,死后被天皇追封为海军元帅。日寇偷袭珍珠港爆炸现场照片

山本十六岁进水兵学校,成绩卓越。1914年,他二十岁时成为军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作战中受伤失去两个手指。从此戴上了白手套。他钻研用航母和鱼雷攻击敌人。1923年他成为海军教官,很快进入海军上层出谋划策,屡立战功。”

偷袭珍珠港”前夕,东条英机派出大臣和美国谈判。美国国内一片保守、孤立主义,在外交谈判中对日本做了不少的让步。例如,私下答应不援助中国,可是被右翼控制了的日本内阁决定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美国报纸刊登日寇偷袭珍珠港的重大消息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一大批日本轰炸机和战斗机从天而降,浓烟滚滚,爆炸声不断。港内港外,美国士兵血流成河,尸首遍地。美国国内孤立主义顷刻之间销声匿迹,美国人终于觉悟了。12月8日,下肢瘫痪的罗斯福总统做出不寻常的举动:不坐轮椅,由他的儿子扶着他走进美国国会大厅,向参、众两院发表了六分钟的讲演。罗斯福咆哮地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的领空遭到了猛烈的轰炸,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美利坚合众国受到日本帝国海空部队的侵略……”最后他说:“我要求国会宣布对日宣战!”

不出一小时,参、众两院一致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当天下午,美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美国政府对日宣战,震惊了全世界。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得淌了眼泪,他的第一句话是:“好了,美国总算来了。”因为英国已经被希特勒拖进了战火,德意日结成联盟,十分危急。英国最需要美国参战,而美国在珍珠港遭到轰炸之前却无意参战。丘吉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罗斯福只和他签订了一个《租借法》。美国对日宣战,正是帮了丘吉尔的大忙。

此时,希特勒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大为恼怒。因为事先日本人并没有给希特勒打招呼,虽然他们是同伙。因为,希特勒始终没有忘记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由于美国的参战,德国人被打败了。目前,德国要征服欧洲、打垮苏联,最后打败英国,希特勒是有把握的,但是必须有一个条件:美国不可介入,因此希特勒尽量不得罪美国,他在1939年9月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了秘密的命令:“任何德国的潜艇在大西洋不准攻击美国的舰队。”但是,珍珠港事件终于使美国参加了世界大战,希特勒的野心战略可能引来变数。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总统签署对日宣战

中国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遭到日本人的侵略,但是蒋介石一直没有正式对日本宣战。就在罗斯福对日宣战的第二天,中国国民政府于12月9日对日本宣战;10日又对德国宣战、对意大利宣战。接着,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二十个太平洋沿岸的国家也先后对日宣战,形成了中、英、美、法为首的同盟国。

美国对日宣战,蒋介石大喜若狂。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战场节节败退,国土片片丧失,半壁中国已被日寇侵占。美国对日宣战,一直是蒋介石梦寐以求的。当前,机会终于来到,可以说珍珠港事件给美国带来了灾难,但是却给蒋介石所领导的抗日战争带来了新的希望,会有全世界的反法西斯的国家一同战斗,最终会取得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珍珠港事变之时,日本已在西太平洋席卷了东南亚,在菲律宾,歼灭了美军四万人。山本这只老狐狸,一直无法摆脱内心的不安。因为美国海军并未遭到致命的打击,随时可能报复日本。当然,美国只能在海上制造麻烦。山本想的是,只要筑起海上的堡垒,便无可担忧的了。山本在美国哈佛留过学,在日本驻美国使馆任过武官,通晓美国情况,特别是军事方面。他知道,美国人敢于冒险,好斗,又有先进的科学,所以美国迟早会用特混舰队报复日本。这位战争时期失掉了两个手指的大将,日夜不脱地戴着一双白手套,以免有损他的形象。他对所统帅的海军十分自信、自傲,自认有骄傲的资本。

二十年前,日俄战争期间发生的一桩事,他念念不忘。那时,他还是一个青年海军军官。一支俄国舰队突然出现在东京湾外面,人心惶惶,纷纷跑到山里避难,愤怒的群众用石头击毁了当时日本的第二舰队司令长官海军中将上村的住宅。

如果今天,万一东京湾出现了美国舰队,可怎么办?这只老狐狸咬牙自语:“绝不可能。”他已经设立了一条海上瞭望线,这条瞭望线离日本本土东岸有六百到七百海里,南北约一千海里,还有海军飞机远程巡逻。这是日本防卫美国海军的海上长城。万里以外的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飞机是来不了的。

万一美国人要来,正好自投山本老狐狸的“海上渔网”。

山本二战前,曾经在某空军基地任教官。他整肃军纪,加强飞行员的技能训练。他人对山本多有微词,认为一个连飞机都不会开的人,凭什么担任飞行基地的教官?可是山本以行动证明了自己。时间不长,他的驾机技术居然远远超过那些老资格的教官,他的威望由此大升。在他离任赴美国学习时,一个整编的飞行中队驾着飞机护送他一程的事情,足以说明一切。在对华作战的期间,凶狠无比的零式战斗机也是在山本主持下研发的。当时中国的空军在作战中吃了大亏。零式战斗机勇猛,速度快,变化机灵,火力大,是出了名的。即使这样,山本仍然逃脱不了战争恶魔、死有余辜的下场。“戴白手套的狐狸”,终究斗不过“山姆大叔”。复仇篇白宫密谋复仇计

1941年12月,华盛顿进入严冬季节,漫天白雪纷飞。日本偷袭珍珠港,给白宫的主人一个晴天大霹雳,这是美国建国以来的奇耻大辱。罗斯福怒火燃烧,坐在轮椅上连续召集幕僚开会。大家一致认为,必须立即打击日军的气焰,以鼓舞美国人的士气。但是,远隔万里的太平洋,打击谈何容易?

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如何采取代价较小、成功把握较大的战术?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对日本本土施行轰炸,这只有空军才能完成此大任。可是,有去无回的牺牲能行吗?幕僚们无言以对。转眼1942年元月到来,严寒逼人,子夜的白宫仍灯火通明。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总统挥着拳头怒吼道:“日本人欺人太甚,我们一定要教训他!要直捣日本的心脏,轰炸东京湾,给他颜色看,我们是美国人!我们是美国人!”将军们群情激愤。美国全民复仇(资料图片)

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说:“日本本土防卫森严,防空火力非常强大,我们基地离东京最近也有万里之遥,我想的是究竟哪种飞机能够到达?”

金梅尔说:“我考虑了几天,倒有一个主意。能不能用航空母舰,最大限度地接近日本本土,轰炸机再起飞去轰炸东京?”

陆军航空队队长威廉说:“谈何容易!日本本土七百海里以内都有雷达、舰艇巡逻,航母上的飞机必须从相隔七百里以外的地方起飞,才不会被发现。轰炸以后再飞回来,来回航程一千五百海里以上,这对舰载机来说是不可能的。”

金梅尔将军答道:“是的,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倘若飞机起飞后,日本飞机来轰炸航空母舰,航空母舰还要等待飞机飞回来,这可怎么行?再说,轰炸机回来是不可能降落航空母舰的,他们又怎么飞回来?”

将军们都被难住了,没有结果。

散会以后,金梅尔上将又召集了手下的参谋,讲给大家听。其中有一位参谋叫萨姆,外号叫“机灵鬼”,他把这个问题一直装在脑子里,不停地想。两天后,他突然来找金梅尔上将说:“我们海军飞机航程短,但是陆军的轰炸机有的可飞一千多英里,这种飞机如果能在航空母舰上起飞,就可以在日本雷达范围以外的海面起飞,去轰炸东京就不成问题了。轰炸完毕以后,可以飞到中国战区降落,这就好办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想,我立马去向总统报告。”金梅尔冒着大雪驱车到了白宫。火炉前的罗斯福一听,拍手叫绝,立即打电话给陆军部长史丁生,还有参谋总长马歇尔等人论证,大家都认为是好主意。关键的问题是,陆军轰炸机载重量大,能否在五百英尺的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如果能够飞起来,那就是一个妙计,准能成功。罗斯福总统当即下命令,陆军航空队长威廉带着萨姆参谋冒雪直抵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机场。这时,有人提出,大任唯一可选的人,乃飞行速度世界纪录保持者詹姆斯·杜立特中校莫属也。

詹姆斯·杜立特,何许人也?雏鹰展翅不平凡

1896年12月14日,詹姆斯·杜立特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那时加州正直淘金热掀起。吉米是詹姆斯的小名,他从小喜欢打拳,一面上学,一面学打拳,成为当地年轻的拳击手,有人称他为“小个子选手”。因为他比同年人的个子都要小,成年以后也不到一米七的个子,“杜立特(little)”刚巧又是“小个子”的意思。

从小吉米最喜欢听美国飞行家莱特的故事,对飞机十分着迷。他看到别人装配飞行器,十分羡慕。他在十八岁的那一年,用拳击比赛赚来的钱买了一台摩托车发动机,把它装在他用木板制作的飞机上。开动了发动机,飞机刚刚起飞,就被一阵大风把飞机打散摔了下来,然而即使这样他仍然非常高兴,从此立志将来要开飞机上天。不久,他服了兵役,两年后退役,进了大学,全身心地学习气象学、机电学、空气动力学,然后又学了飞行。他用一种詹尼飞机作为教练机。令人惊奇的是,他被教员带飞六个小时,就能单独开着飞机上天了。

1918年,二十二岁的杜立特从加州大学矿井工程系毕业,父亲叫他下井当矿工。他干了几个月说:“我要上天,再不下地狱了。”不久,他报名投身美国陆军航空部队。他所在的航空部队,是从通信部队分离出来的,上级官员发现杜立特的飞行理论基础非常扎实,飞行技术也行,就任命他为飞行教官。杜立特非常满意,学员也喜欢他,他成为一名年轻的飞行教官。一个阶段以后,杜立特认识到飞机设计要与飞行教练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的智慧。他有了这个理想,又考进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空气动力学。大约一年多时间,他获得空气动力学学士学位。回到部队,他成为一名航空工程师,被派到弗吉尼亚南立机场工作,参加了威廉·米切尔将军关于飞机对军舰的轰炸试验,成为米切尔将军的助手,设计和制造一种新型的轰炸机。

1922年9月4日,杜立特驾驶DH4飞机,用了二十一小时,飞行3481公里,创造性地完成跨越美国本土的纪录。这时,吉米·杜立特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报纸上。1925年,他驾驶R3C2水上飞机,以平均374.28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国际竞赛中为美国赢得史莱德奖。三天后,他又把纪录提高到397.78公里/小时的水上飞机新纪录。专家认为,杜立特能把人和飞机很好地结合起来,使飞机的性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创造了奇迹。

不久,杜立特被认命为特莱特机场飞行处处长。随后,军方把他借给科第斯飞机公司,请他驾驶P1战斗机去南美作飞机表演,推销该产品。在巡回表演中,有一次转飞巴西,杜立特差点迷航,大雾使飞机降落变得非常危险。此时,飞机必须降落。在胜利返航后,针对大雾天气以及飞机机场上空的环境,在起、降的问题上,杜立特开始研究“盲目大航线”。1929年9月,杜立特凭飞机上的罗盘和气压高度表、人工地平仪和无线电辅助设备,前舱载着飞行检查员,在大雾中成功地完成了起飞、大起落航线和着陆。应该说,杜立特是“盲目大航线”的创始人。后来,别人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直线穿云、双十八大航线两种新的飞行技巧。到后来,在飞行创新方面,没有人能够超过他。1932年,他还到过日本,做过飞行表演,对日本有所了解。还在中国上海飞行表演中受伤。

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以后,杜立特调到陆军航空司令部工作,他成为阿诺德上将身边的参谋。就在阿诺德参加罗斯福总统的会议一周之后,阿诺德和邓肯来到飞机场找到杜立特,问他:“哪种飞机可以在一百五十二米跑道上起飞并携带九百公斤炸弹、飞行三千二百公里?”

已经四十一岁的杜立特一听司令的问话,便知道有重大的任务,他严肃地回答:“报告将军,请给我两天时间,一定圆满地回答将军。”随后,他和邓肯作了仔细的研究。这是一项绝密的、重大的军事计划,他们两人很快制定出计划方案,呈报阿诺德将军,提供罗斯福总统的战略会议上研究。

这份绝密的计划是:

一、选择B-25、北美航空公司生产的轰炸机,进行十二项改装。

二、选择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装。

第一,轰炸机要减轻本身的重量,撤掉许多设备,如机舱通风钢板、无线电收发器等等。

第二,因为要远航,必须最大限度地加大油箱的储油量。其次,航空母舰上便于轰炸机的起飞,也要撤除一些设备,加长跑道。因为以前航空母舰装载小型战斗机,因为体积小,飞机重量轻,跑道短。

在飞机场机库里,技术人员两个月夜以继日地装配,海上的航空母舰也是日以继夜地拆、装、延长跑道。这一切都在绝密中进行。

与此同时,选择“敢死队”的飞行员的任务更加艰巨。对此,杜立特有三条要求:第一,绝对保密;第二,自愿报名;第三,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选择再选择,考核再考核,3月初,确定了十六架B-25米切尔式轰炸机和八十名飞行员,在佛罗里达空军基地做了两个月的起飞训练。杜立特本人一次又一次地现场教授,带头操作,飞行员们由衷地佩服他冒险的精神、卓越的技艺,八十名飞行员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完成一百五十七米的跑道上B-25中型轰炸机起飞训练。

实际上在训练中,也发生过技术事故,事故飞机被淘汰掉。这一秘密计划的制定、执行和完成,是美国空军史上新的一页。

1942年3月25日,这一群担负着秘密任务的十八架B-25飞机从美国东南的佛罗里达飞至加州的米莱恩机场,再飞往阿拉米达航空站。因为硕大的轰炸机无法降落在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只能将这十六架飞机由大型起重机吊装上航空母舰甲板。

秘密计划的另一项,美国飞机轰炸东京之后,原计划飞往苏联的远东空军基地降落,殊不料遭到苏联的拒绝。因为当时的苏联和日本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考虑的是,苏联正与希特勒激战的时刻,德军步步紧逼。斯大林担心日本从远东侵犯,所以和日本签订了“互不侵犯”的条约,美国要求在苏联降落美机当然不可行。

此时,罗斯福才转向要求蒋介石在中国战区沿海一带提供美国轰炸机降落的机场。为了高度保密,并没有说明美国飞机是来轰炸东京。此时,中国战场和日军占领区犬牙交错。浙江、江西、福建几个机场,也临近日军占领区。蒋介石最初考虑到提供美机降落,很可能引起日军的报复行动。但是罗斯福再三要求,而且中美已经是同盟国,美军在中国战场也有基地,美国轰炸机来中国协同中国军队打日本,也是一件好事。但是,美方的秘密要求非常紧迫,2月份提出来,4月份就要来飞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千军万马惊天地

当时,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的负责人就是蒋夫人宋美龄,实际上还是蒋中正下达的命令:修建浙江衢州、丽水,江西的玉山和吉安,福建的建瓯机场。命令指出,重点是衢州机场。

接到命令的是军事委员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和副司令长官黄绍竑,转达到专区、县、镇。可以说是军民齐动员,人人都上阵。衢州机场1933年修建,第二年扩建,“八·一三”以后,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目前,要加长跑道,机场挖地一米七深,底层垫巨石,中层加卵石,上层铺碎石,表层铺沙土,便于巨型飞机起落。1941年,航空委员会命令衢州机场为全国第十三航空总站。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副司令长官兼浙江省主席黄绍竑来到衢州召集会议,宣布扩建的机场必须能降落五十架重型轰炸机。这就意味着盟军要将此机场作为轰炸日军的基地。他们特别指出:以机场为中心,四周修筑防御工事,派驻军队保卫机场,以防日军进攻。

以机场附近的衢江为界,江外五里、十五里、二十五里为四层防御圈,外围防御包括金华、兰溪、义乌等县。所以工程浩大,计划采运二十厘米直径的大原木、毛竹九十万根,限定在六个月之内完成,违反命令者要以军法论处。出席会议的专员、县长们一听,纷纷叫苦,所需木料和毛竹恐不能如期运到。

此时,省主席黄绍竑流着眼泪对大家说:“我们虽有千万困难,但是抗日军队更困难,他们要付出生命,我们相比之下只是劳心劳力。诸位同仁要鼓励百姓努力以赴,以对日本人的同仇敌忾去完成。我已向国府表态。”

此时各专员、县长也立下军令状。命令下达,各县、乡镇百姓纷纷出动,以对付日本人的气概星夜出动,自带干粮,深山、野乡砍伐运输,场面动人,前所未有。南北东西,数十县、市万民动员,远的路程数百公里,水道用船载,山地用人扛。仅举一例,开化县人口仅十万,要砍伐运输木料十万根,平均每人一根,都要运到衢州。人们记得当时大雪封山,又逢旧历新年,各县壮丁也奉命进山,随伐随运。全省数十万人,男女老少,人流从各方涌来。有的县长、县党部书记,也头顶飞雪,脚踩冰道,背扛木头。寿昌县长林希岳扛着大木头跌倒受伤,后来竟成残废。百姓民工冻伤受伤、淹死的不在个别。江山县、淳安县都有事故发生。据历史记载,淳安县的民众阴历腊月爬上大雪覆盖的山头,砍下数以万计的大木材,推下山去,沿着新安江,又转入雾江,用水路运到衢州。没有江河的全靠肩扛、人抬,翻山越岭,送往衢州。农民自带红薯作干粮,队伍的前头插上五颜六色的彩旗,男女老少齐唱雄壮的抗日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当地的传教士、外国牧师看到这样的场面感动不已:“中国人真伟大,胜利一定属于你们。”

送到衢州的木材、毛竹,还要经过军队的验收,尺寸达不到标准的,就要两根算一根或者三根算一根。这样,农民也只能按最低的价格领取报酬。据后来的统计,四百五十万根毛竹、木材,那时衢州人口只有四万多点,超过人口的十倍以上。抗日军民的精神和创造真是惊天地,泣鬼神。机场工地上,农民、壮丁自带粮食和工具,抬石头、开挖场地,日夜作战的人经常在两万至四万之多。加上日机来轰炸,百姓躲到水沟、树下,飞机一去,立马又出来干活。白天日机轮番轰炸,民工们只好晚上点起火炬加班加点地干。就这样,日机仍然投弹。有一次躲在壕沟里的民工一次被炸死四十多人。当时,民工用树枝搭成住房,卫生条件极差,时有伤病死亡。

衢州城外有座教堂,高耸醒目,装有红绿信号灯,作为我军飞机降落的指示灯。所有防御的白墙一律刷成灰色或黑色,行人、民工不准穿红、白颜色的衣服,以免招来敌机轰炸。就这样,衢州机场和周围的防御工事在4月初全部完工,被称为“伟大的人力”。其他丽水机场、江西玉山机场、福建建瓯机场都进行了扩建,按时完工,体现了抗日前线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在此之前,美国派遣比塞尔上校到重庆担当美军顾问团史迪威将军的助手,负责检查有关前线机场接收美军飞机降落的专门事务。1942年元月底,他乘了一架运输机去前线检查机场,不幸飞机坠毁而牺牲。2月份,两位美国飞行员驾驶中国的战斗机,为避免日军的袭击,他们驾驶的两架飞机在恶劣的天气中飞行,不幸坠机,飞行员死亡。这是美军在华牺牲的第一批人员。

3月中旬,美国陆军航空司令阿诺德将军要求史迪威将军汇报这五个机场燃油和炸弹准备的情况。两天之后,史迪威向阿诺德汇报发出电报:在印度加尔各答准备了轰炸机燃油五千加仑,还有其他的燃油两万加仑,正在从印度由美国飞机运往中国。29日,结果印度的燃油未能按时运到前线机场。

此时阿诺德将军回电通知:美国飞机将在4月20日到达中国机场,却不说明这些飞机从哪里飞来的。所以蒋介石、史迪威也不知道。蒋介石很不高兴,但作为亚洲战区的最高指挥员,也只得接受。阿诺德将军在2月初要求重庆方面在机场准备好无线电设施,频率定在二百至一千六百千荷。后来,除玉山机场外,其他四个机场已经准备好双方使用的无线电设备,以备降落时使用。美国现代空军之父阿诺德

以上各种措施说明中美双方已做到尽可能完善的准备,它还包括机场其他方面可以夜间降落的指示灯和标记。由于杜立特行动计划的高度机密性,此计划只有罗斯福总统、海军的金将军、尼米兹将军、邓肯和罗德、陆军的马歇尔将军、空军的阿诺德将军和杜立特中校知道。这里要说明的是,罗斯福总统也只知道这个计划在执行中,其中的细节和措施他也是不知道的。比如阿诺德元月底给总统的报告中只提到苏联不愿提供帮助,中国可以提供亚洲基地,连杜立特中校也没有被告知。

在四个机场扩建以后,蒋介石担心日军的疯狂报复,也没有答应为美军提供降落的时间。他希望推迟到5月以后,为的是国军要做好防止日军进攻的准备。但美方回电是,计划时间,也就是4月20日不能改变。蒋只好冒险同意了,包括中国方面考虑到美国飞机降落以后语言不通,他还下令从重庆派出几位大学毕业的空军军官去衢州机场当翻译。培训精英敢死队

敢死队员必须是驾驶B-25中型轰炸机的飞行员中的精英,全部由杜立特亲自挑选、突击培训的。

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是从诸多同类的轰炸机中一选再选敲定的。这批飞行员平均年龄二十五岁左右,飞行员秘密式、封闭式反复操练驾驶、个人分工操作、测试飞机速度、火力、油耗、降落能力和轰炸能力。他们驾机在西海岸巡逻,模拟轰炸日本潜艇,也发生过机毁人亡的事故。飞行员必须具备全面的技术,才能预期在未来的作战中,即便是单机行动也毫无问题。

上级还秘密派遣潜水艇到日本近海测量海洋气候、海浪规律,确认4月中旬气候和海浪状况良好,航母到达预定海域,飞机起飞,贴近海面飞行,秘密到达东京湾轰炸。在集训中,所有的飞行员都不知道他们将要执行的具体任务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上级命令飞行员:你个人有什么想法也不能和别人交流,也不能向上级问询,更不能和家人接触。杜立特反复告诉大家:直到出发之前,你们都可以随时退出。结果没有一个人退出。年轻的飞行员们既觉兴奋而又感神秘,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一件绝密的任务,是一次空前伟大的冒险行动。

2月3日,全部飞行员来到哥伦比亚机场,杜立特和在大家在一起谈笑生风,彼此都知道是志愿者,是勇敢者。杜立特说:“该说的都给大家说过了,我再补充一句话:如果有外界的人来向你们打听,请你们把他的名字告诉我,联邦调查局要调查他的。我们在一周之内,每一个人要掌握在一百五十二米内驾着你的飞机离开地面的本领。”

从2月27日到3月14日,所选拔的一百四十名飞行员又转移到佛罗里达州的埃林格机场,机场离墨西哥湾很近,周边人烟稀少,为的是高度保密。在整个训练期间,杜立特飞来飞去于华盛顿和机场之间,亲自传送信息,为的是杜绝在电话、电报中泄露军事秘密。他知道,日本特务也是无孔不入的。

从3月中旬开始,美国飞行员都带上假炸弹,装满了油以及附带的油箱,驾机按着标记冲向前方。不料乔伊斯驾驶的飞机由于慌忙拉伸出差错,飞机摇摆着起来,又掉下跑道,发出惊人的尖叫声,螺旋桨摔坏,幸好没有起火。这起事故再次提醒大家,要仔细,分秒不慌,步步到位。

此后,所有的飞行员都满载油料、炸弹,准确地以八十七公里至九十七公里的时速正常起飞。就这样,杜立特仍然请有关专家上飞机,亲自检查。他坐的这架飞机在呼啸中突然升空,这位专家大惊失色,因为他也是第一次有这样的特殊感受。

他们的特殊训练还包括无线电关闭,地面上不设置任何标志,晚间摸黑起飞等等。在墨西哥湾的低空飞行,培养了飞行员的识别能力。他们反复训练低空飞行。在训练飞行中,有时甚至于要拉起机头,才能避免碰到树梢和房顶,有时还在两边是河岸、在距河水二十米高的空间飞行,可以说是险境层出,小事故经常出现。低空投弹训练,包括虚弹和实弹投掷。有一位飞行员从一百五十二米的高空投掷一枚四十公斤的炸弹,由于高度太低,地面产生的冲击波将飞行员弹到机舱的顶部。虽然戴着飞机帽,飞行员头上也撞起了一个包。

阿诺德将军考虑后批准了塔马斯·怀特参战。怀特是一位89轰炸机队的医生。他听说有秘密任务,坚决要求参战。他说:“我可以当一名射击手,还可以为大家看病。”这正是他们事先未料到的,结果批准了他的申请。他在希尔格机组当了射击手。他勤学苦练,成绩优秀,发挥他的专长,为大家注射各种防病的疫苗。他想,飞行员们可能会去异国他乡,为了大家的健康,必须防患于未然。怀特军医除武器以外,还带了一只大药箱。真是上天有眼,他后来降落在浙江,抢救同伴劳逊的生命时,起了主要的作用。

飞行训练的最后阶段,大家研究如何以最佳的速度,又能节省燃油。因为B-25飞机一千七百马力的发动机采用100号燃油发挥太快,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多次试飞中间,采用了另外一种燃油,节油效果良好,速度保持正常。几乎每个飞行员都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探索技术,有许多创造性的成果。

杜立特亲自实践,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令人佩服。有一次,他走向一架飞机,问驾驶员飞机状况如何。飞行员点头答道“OK”。杜立特说:“我来试试。”他钻进机舱操作,飞了一圈。他下了飞机,他用铅笔在纸上写出了十二个毛病。他对大家说:“OK is not very good(还好,不算很好)。”

3月中旬,杜立特飞向华盛顿汇报工作。直到此时,上级还没有确定谁来率领这次秘密行动。杜立特自己考虑,再没有其他人能像自己这样熟悉情况。他暗自下定决心,要率领这次秘密行动。当他见到阿诺德将军时,开门见山地说,他要率领这次秘密的行动。

阿诺德收敛了笑容说,他必须留下来,还有更重要的工作。

杜立特答道:“我觉得再没有比这次的行动更重要的了,我必须去。”

阿诺德停顿了一下说道:“好,你这样坚定,如果哈门同意,我也开绿灯。”

哈门是阿诺德的参谋,他的办公室就在阿诺德指挥部的山下。杜立特立马跑下山去找到哈门,向他汇报并重复了阿诺德的最后一句话。哈门看着杜立特志在必得的神情,就说:“那就这样吧,放你去。”

杜立特“哈啰”了一声,隔着办公桌,紧紧抓着哈门的手说了两句话:“谢谢将军阁下。”

杜立特转身离开,哈门就接到阿诺德的电话,他回答说:“吉米说你已经许诺,我当然就同意他去率领,我不能改变主意了。”

杜立特回到机场,来到他经常开的那架飞机前,他已经在这架飞机上取得丰富的经验。但是他发现螺旋桨有点损伤,换个新的每小时还可以加快一点。他向阿诺德汇报,阿诺德答应他:“飞机去加州以后可以更换螺旋桨。”阿诺德同时告诉他:“秘密行动的全部工作,你要全部抓起来。一般问题不必再向我请示。”

此时,杜立特向全体飞行员和有关人员宣布:“从现在开始,每个人不能与外界通任何电话,更不能见面。”

3月24日凌晨三点,飞行员们被唤醒,要他们做好飞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前往加州萨巴门托附近的麦克莱机场,只能与妻子、家人打个招呼,但不能说去何处、多长时间。许多飞行员的亲人问道:“你们去哪里?何时能回来?”

大家严守纪律,只回答三个字:“不知道。”这次向西部飞行,横跨美国本土,也采取了低空飞行,为的是实战练兵,测定低飞时的耗油量。大家非常高兴,他们看到田野的房屋、牧场的牛群,有的牛吓得翘尾巴向前奔跑,有的飞机在高架电线下飞过,穿过河上的吊桥,还吓坏了地上行走的人。他们说:“我们饱览了祖国大地的风光。”在这里继续完成在东部墨西哥湾没有做完的事情,当然都是围着飞机转。

第一天,杜立特就改装了自己飞机上的螺旋桨,全部涂上光亮而漂亮的油漆。一位工程师帮他启动了引擎,速度很快,叶片卷起尘土,打在了机身上。杜立特叫他们再把机身的斑点重新油漆。飞行员在一旁观看说:“我们的伙伴应该漂亮些。”

看看机场的修理工们慢慢腾腾地干活,杜立特的气不打一处来,立即打电话给阿诺德,阿诺德说:“我已经把权力交给你了,你就直接下达命令,加快进程,紧张地工作。”于是,杜立特雷厉风行,飞行员们也是这样。当地的修理人员奇怪:他们为什么这样的紧张?

3月底,华盛顿来电要杜立特去旧金山会见舰队司令哈希尔上将。杜立特告诉大家:“上级命令我去旧金山会见妻子。”

当晚在旧金山一家饭店,杜立特见到邓肯和哈希尔上将。哈希尔说:“你们在到达东京湾之前,如果遭到日本飞机和军舰的攻击,你们就会成为敌人的打击目标。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轰炸机离开航空母舰飞向中途岛。如果离日本还很远,你们可以提前起飞,指向目标,要灵活机动。”

杜立特却说:“我们不能扔掉飞机,要千方百计抓住机会去轰炸目标。万不得已在中国的领海之内降落,包括水上迫降。我们每架飞机都带有橡皮救生艇,如果水下有我们的潜水艇,也可以救助我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