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与岩石识别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13:15:11

点击下载

作者:杨立平,李文湘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矿物与岩石识别方法

矿物与岩石识别方法试读:

前言

为了满足石油行业对于生产实践中所涉及的越来越广泛的对于矿物、岩石的鉴定辨别需求,以及非勘探专业人员对于现场工作中所涉及的岩石特性的认知需求,特编写本书。本书主要分为矿物岩石标本、矿物晶形标本、矿物光泽标本、矿物解理标本、沉积岩标本、火成岩标本和变质岩标本七部分内容。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诸多文献,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地质大学等相似学科专业的教材内容,同时还考虑了生产实际中的参考鉴定作用,因而在内容上以图片搭配文字说明为主,做到直观简明,以便于查阅。

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认识造岩矿物的目的在于识别各种岩石,为日常的地质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收录了近150种岩石与矿物,通过全面、简洁的文字描述,介绍其定义、分类及鉴定特征,并配有近300幅特写照片,清晰呈现出矿物的晶形、光泽、解理,以及大部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外观特征,通过对造岩矿物标本的观察,认识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单晶、聚晶)、晶面条纹、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等主要特征。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造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特征,学会用肉眼鉴定常见造岩矿物的技能和描述矿物的方法,熟练地掌握几种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既能巩固岩石与矿物的基础知识,又能掌握有效的鉴别技巧。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杨进教授、朱毅秀教授等老师的大力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对书中的不当之处给予批评指正。编者

一、矿物标本

矿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物体。其中大多数是结晶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目前已知的矿物约有三千余种,比较常见的组成岩石的造岩矿物不过百余种;其存在及含量决定着岩石的类型及性质的造岩矿物总共有二三十种。

绝大多数矿物是固态无机物,液态的(如水、自然汞)、气态的(如氦)以及固态有机物(如琥珀)仅占数十种。在固态矿物中,绝大部分属于晶质矿物,只有极少数属于非晶质矿物。

根据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不同,将矿物成因分为内生作用、外生作用和变质作用。内生作用根据其物理化学条件不同,可分为岩浆作用、伟晶作用和热液作用;外生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和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类型较多,其中与矿物形成有关的主要为接触变质作用、交代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

1.石英(Quartz)

化学成分为SiO,石英有多种同质多象变体。最常见的石英晶体2(低温石英)为六方柱及菱面体的聚形,柱面上有明显的横纹。在岩石中石英常为无晶形的粒状,在晶洞中常形成晶簇,在石英脉中常为致密块状。无色透明的晶体称为水晶,另外还有含有杂质而带颜色的紫水晶(含锰)、烟水晶(含有机质)、蔷薇石英(又称为芙蓉石,含铁锰)等。石英具典型的玻璃光泽,断口呈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莫氏硬度为7,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性脆,低温石英相对密度为2.65。由SiO胶体沉积而成的隐晶质矿物,白色、灰白色者称为玉2髓(或称石髓、髓玉);白色、灰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组成的同心层状或平行条带状者称为玛瑙;不纯净,红色、绿色称碧玉;黑色、灰色者称燧石。此类矿物具蜡状光泽,半透明,贝壳状断口。还有一种硬度稍低、具蜡状光泽、含有水分的矿物,称蛋白石(SiO·2nHO)。石英类矿物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氢氟酸除外)。2

鉴定特征:六方柱及晶面横纹,典型的玻璃光泽,很大的硬度(小刀不能刻划),无解理。隐晶质各类具明显的蜡状光泽。

2.水晶(Crystal)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发育良好的单晶为六方锥体,通常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三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接在一块,通称晶簇。水晶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无色,常因含有铬、锰、铜、2铁等离子而呈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具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莫氏硬度为7,性脆,无解理。

鉴定特征:晶体呈六棱柱状,无色透明。

3.正长石(Orthoclase)

[K,Na][AlSiO],主要为K[AlSiO],常含一定数量的3838Na[AlSiO]。晶体属单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正长石是38钾长石的亚稳相变体,钾长石和钠长石为不完全类质同象系列。晶体为厚板状或短柱状,常见卡斯巴双晶、巴温诺双晶和曼尼巴双晶,集合体为致密块状。在岩石中常为晶形不完全的短柱状颗粒。肉红色、浅黄色、浅黄白色,具玻璃光泽,半透明。莫氏硬度为6,有两组解理直交(正长石因此得名),相对密度为2.57。正长石广泛分布于酸性和碱性成分的岩浆岩、火山碎屑岩中,在钾长片麻岩和花岗混合岩以及长石砂岩和硬砂岩中也有分布。

鉴定特征:肉红、黄白等色,短柱状晶体,完全解理,硬度较大(小刀刻不动)。

4.斜长石(Plagioclase)

Na[AlSiO](NaO·AlO·6SiO)、Ca[AlSiO](CaO·382232228AlO·2SiO)类质同象系列,斜长石是由钠长石和钙长石所组成的232类质同象混合物,三斜晶系,属架状硅酸盐。根据两种组分的比例,斜长石又可粗略地分为:酸性斜长石——钙长石组分含量占0~30%;中性斜长石——钙长石组分含量占30%~70%;基性斜长石——钙长石组分含量占70%~100%。

斜长石共分为钠长石(AnAb)、奥 长 石(An0~10100~9010~Ab)、 中 长 石(AnAb)、拉长石(An3090~7030~5070~5050~Ab)、倍长石(AnAb)和钙长石(AnAb7050~3070~9030~1090~10010)6个矿物种。岩石学中将前二者统称为酸性斜长石,而将后三者~0统称为基性斜长石。

细柱状或板状晶体,聚片双晶极为常见,在晶面或解理面上可见到细而平行的双晶纹;在岩石中多为板状、细柱状颗粒。白色至灰白色,或浅蓝、浅绿色,具玻璃光泽,半透明。莫氏硬度为6~6.5,两组解理斜交(94°~86°)。相对密度为2.61~2.76。

鉴定特征:细柱状或板状,白至灰白色,解理面上具双晶纹,小刀刻不动。

5.云母(Mica)

云母族矿物的总称。假六方柱状或板状晶体,通常呈片状或鳞片状。具玻璃及珍珠光泽,透明或半透明。莫氏硬度为2~3,单向最完全解理,薄片有弹性。具高度不导电性。常见种类有白云母(KAl[AlSiO][OH])、金云母(KMg[AlSiO][OH,231023310F])和黑云母(K(Mg,Fe)[AlSiO][OH,F])。233102

鉴定特征:单向最完全解理,易于揭裂呈薄片,硬度低,有弹性。

6.白云母(Muscovite)

白云母也称为普通云母、钾云母或云母,是云母类矿物中的一种。白色,较淡的褐、绿、红色到无色,相对密度为2.76~3.10,解理极完全,透明至半透明,具玻璃光泽,解理面上现珍珠或丝绢光泽。形状为大板块状,六方晶体或细粒的集合体,薄片具显著的弹性。绝缘性和隔热性都特强。

白云母是分布很广的造岩矿物之一,在三大岩类中均有产出。泥质岩石在低级区域变质过程中可以形成绢云母,变质程度稍高时,成为白云母。酸性岩浆结晶晚期以及伟晶作用阶段,均有大量白云母生成。由高温至中低温的蚀变作用过程中,也能生成。云英岩化是高温蚀变作用之一,能形成大量白云母。绢云母化作用是中低温蚀变作用之一,能形成大量绢云母。白云母风化破碎成极细的鳞片,既可以成为碎屑沉积物中的碎屑,也可以是泥质岩的矿物成分之一。

鉴定特征:一组极完全解离。

7.绢云母(Sericite)

绢云母是云母的一种,是一种天然细粒白云母,属白云母的亚种,是层状结构的硅酸盐,是由两层硅氧四面体夹着一层铝氧八面体构成的复式硅氧层。绢云母属于单斜晶体,晶体为鳞片状,晶体集合体呈块状,显灰色、紫玫瑰色、白色等,具丝绢光泽。相对密度为2.6~2.7,莫氏硬度为2~3,富弹性,可弯曲,抗磨性和耐磨性好;耐热绝缘,难溶于酸碱溶液,化学性质稳定。鉴定特征:鳞片状,多彩丝绢光泽。

8.金云母(Phlogopite)

金云母是云母类矿物中的一种,它是含铁、镁和钾的一种铝硅酸盐。金云母有深色金云母(各种色调的棕色或绿色等)和浅色金云母(各种色调的浅黄色)之分。浅色金云母透明且具玻璃光泽;深色金云母半透明,具玻璃光泽至半金属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薄片具弹性。莫氏硬度为2~3。相对密度为2.70~2.85。不导电,金云母可在沸硫酸中分解,同时产生乳状液。

鉴定特征:黄棕色或类似金色的反射色。

9.黑云母(Biotite)

黑云母是云母类矿物中的一种,为硅酸盐矿物。黑云母主要产于变质岩中,在花岗岩等其他一些岩石中也有。黑云母的晶体形态与金云母相同。颜色为黑色、深褐色,有时带浅红、浅绿或其他色调。含钛高的呈浅红褐色,富含高价铁则呈绿色。透明至不透明。具玻璃光泽,黑色则呈半金属光泽。莫氏硬度为2~3,相对密度为3.02~3.12。黑云母受热水溶液的作用可以蚀变为绿泥石、白云母和绢云母等其他矿物。

鉴定特征:玻璃光泽,解理面为珍珠光泽。

10.石榴子石(Garnet)

石榴子石成分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为铁铝石榴子石[FeAl(SiO)]及钙铁石榴子石[CaFe(SiO)]。晶体属32433243等轴晶系的一族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晶体发育良好,呈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或两者的聚形,形如石榴子石,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石榴子石呈自形或半自形晶,集合体为致密粒状或块状。呈深红、红褐、棕、绿、黑等色,具玻璃光泽,断口呈油脂光泽,半透明。莫氏硬度为6.5~7.5,无解理,性脆。相对密度为3.4~4.3。化学性稳定,不易风化。

鉴定特征:晶体良好,颜色较深,硬度很高,相对密度较大。

11.磷灰石(Apatite)

化学成分为Ca(PO)[F,Cl,OH],晶体常呈六方柱状,543或以微小晶粒散布于各种火成岩中,有时呈块状、粒状集合体或结核状。绿、白、灰、褐等色,条痕白色,晶面具玻璃光泽,断口呈油脂光泽,半透明至微透明。莫氏硬度为5,解理不完全。相对密度为3.17~3.23。加热发磷光。此矿物的胶体变种称胶磷灰石,其矿石称胶磷矿,并常与方解石、黏土等形成混合物,称磷块岩,外观变化极大,必须采取化学方法鉴定:用少许矿物粉末与稍多的钼酸铵粉末共研,然后加一滴硝酸,如含磷即呈鲜黄色反应。

鉴定特征:磷灰石晶体以其六方柱状及标准硬度,容易判别。

12.方解石(Calcite)

化学成分为CaCO,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晶体常为3菱面体,集合体常呈块状、粒状、鲕状、钟乳状及晶簇等。无色透明者称冰洲石,具显著的重折射现象。纯净方解石无色透明或白色,含杂质常呈灰、灰黑等色,具玻璃光泽。莫氏硬度为3,三组解理完全。相对密度为2.71。遇稀盐酸产生气泡。

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是组成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成分。在石灰岩地区,溶解在溶液中的重碳酸钙在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出方解石,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等自然景观。

鉴定特征:锤击成菱形碎块(方解石因此得名),小刀易刻动,遇稀盐酸起泡强烈。

13.白云石(Dolomite)

化学成分为CaMg(CO),白云石的晶体结构与方解石类似,32晶体常为菱面体,但晶面稍弯曲呈弧形,聚片双晶常见;普通多呈块状、粒状集合体。纯净者多为白色,有时微带浅黄、浅褐、浅绿色,具玻璃光泽。三组解理完全,莫氏硬度为3.5~4。相对密度为2.87。在稀盐酸中分解缓慢。

鉴定特征:白云石与方解石十分相似,前者硬度稍大,岩屑遇稀盐酸微微起泡,浸泡于稀盐酸中加热时剧烈起泡。

14.萤石(氟石)(Fluorite)

化学成分为CaF,晶体属等轴晶系的卤化物矿物。晶体主要为2立方体,次为八面体,常见六面体穿插双晶。集合体常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通常为黄、绿、蓝、紫等色,无色者较少;具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莫氏硬度为4,四组(八面体)解理完全。相对密度为3.18。加热或在紫外线照射下发蓝紫色荧光。萤石主要产于热液矿脉中。无色透明的萤石晶体产于花岗伟晶岩或萤石脉的晶洞中。

鉴定特征:绿、紫、白鲜明颜色,标准硬度(4),多向完全解理(相交常呈三角形)。

15.磁铁矿(Magnetite)

化学成分为FeO,晶体常为小八面体,有时为菱形十二面体,34通常呈粒状或块状集合体。磁铁矿晶体具反尖晶石形结构。铁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莫氏硬度为5.5~6。解理不清楚,性脆。相对密度为4.9~5.2。具有强磁性。常产于岩浆岩、变质岩中。

鉴定特征:铁黑色,条痕黑色,强磁性。

16.赤铁矿(Hematite)

化学成分为FeO,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与等轴晶系23的磁铁矿成同质多象。显晶质呈铁黑至钢灰色,隐晶质呈暗红色。赤铁矿包括镜铁矿和沉积型赤铁矿两类。镜铁矿晶体多为板状、叶片状、鳞片状及块状集合体。钢灰色至铁黑色,条痕樱红色,具金属光泽,不透明。莫氏硬度为5.5~6.0,性脆。相对密度为5.26。无磁性。沉积型赤铁矿常呈鲕状、肾状、块状或粉末状。暗红色,条痕樱红色,具半金属或暗淡光泽,硬度较小。

鉴定特征:镜铁矿常以板状、鳞片状集合体、钢灰色和樱红色条痕为特征。沉积型赤铁矿常以鲕状、肾状等形态、暗红颜色和樱红色条痕为特征。

17.黄铁矿(Pyrite)

化学成分为FeS,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氯化钠型晶体结2构。经常发育成良好的晶体,有六面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六面体晶面上有与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互相垂直。有时呈块状、粒状集合体或结核状。浅黄(铜黄)色,条痕黑色(带微绿),具强金属光泽,不透明。莫氏硬度为6~6.5(硫化物中硬度最大的一种),无解理,性脆。相对密度为4.9~5.2。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

鉴定特征:完好晶体,浅铜黄色,条痕绿黑色,较大的硬度(小刀刻不动)。

18.闪锌矿(Sphalerite)

化学成分为ZnS,晶体结构中经常含有铁(Fe)、镉(Cd)、铟(In)、镓(Ga)等元素。一般多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浅黄、黄褐到铁黑色(视含铁多少而定),条痕较矿物色浅,呈浅黄或浅褐色。具金刚光泽(新鲜解理面)、半金属光泽(深色闪锌矿)或稍具松脂光泽(浅色闪锌矿)。半透明(浅色者)到不透明(深色者)。莫氏硬度为3.5~4,六组完全解理,性脆。相对密度为3.9~4.2。闪锌矿完好晶形呈四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较少见,在实际观察中很少能看到6个方向有解理的情况。闪锌矿是最重要的锌矿石,且常与方铅矿共生。

鉴定特征:颜色不太固定,但条痕经常比颜色浅(浅黄褐色),稍具松脂光泽,棱角或碎块透光,多向完全解理。

19.方铅矿(Galena)

化学成分为PbS,组成中常含有银(Ag)、铋(Bi)、锑(Sb)、砷(As)、铜(Cu)、锌(Zn)、硒(Se)等元素。晶体外形常呈立方体,有时为立方体和八面体的聚形,集合体常呈粒状和致密块状。铅灰色。条痕灰黑色,不透明,具金属光泽;莫氏硬度为2~3,较软,可被小刀划动,可裂成互为直角的三组平滑的解理面(完全解理),很重(相对密度为7.4~7.6)。方铅矿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含铅矿物,经常在热液矿脉及接触交代矿床中产出,伴生矿物有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方解石、石英、重晶石、萤石等,是炼铅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含银的方铅矿是炼银的重要原料。

鉴定特征:相对密度大,发育三组相互垂直的完全解理,容易裂成立方体小块。

20.透辉石(Diopside)

化学成分为CaMgSiO,透辉石是辉石中常见的一种,属单斜晶26系,它属于硅酸盐矿物,是钙和镁的硅酸盐。晶体常呈短柱状、柱状,集合体呈粒状或放射状。莫氏硬度为5.5~6.0,相对密度为3.27~3.38。解理中等至完全,断口不整齐。无色至浅绿色,白色、灰色或略绿色条痕,半透明至不透明,具玻璃光泽。透辉石是一种常见的接触交代矿物,广泛分布于基性与超基性岩中。

鉴定特征:两组近垂直解理,SW紫外光下发出蓝色或乳白色和橙黄色荧光;LW紫外光下有时发出浅紫色光。

21.硅灰石(Wollastonite)

化学成分为CaSiO,三斜晶系的单链硅酸盐矿物。通常呈片339状、放射状或纤维状集合体。白色微带灰色。具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莫氏硬度为4.5~5.0。解理中等至完全,两组解理面交角为74°。相对密度为2.78~2.91。主要产于酸性侵入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变质带,为构成矽卡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鉴定特征:形态常呈纤维状、放射状,颜色为白色,带有丝绢光泽等。

22.石盐(Rock Salt)

化学成分为NaCl,晶体呈立方体,集合体常呈块状、粒状或疏松状盐华。纯净石盐无色透明,含杂质或为白、浅灰等色,晶面具玻璃光泽,风化面呈现油脂光泽,莫氏硬度为2,性脆,平行于立方体晶面的解理完全。相对密度为2.1~2.2。易溶于水,有咸味。石盐是典型的化学成因矿物,常与石膏、硬石膏共生,偶见于火山附近的凝华物中。

鉴定特征:具咸味,易溶于水,晶体呈立方体,在立方体晶面上常有阶梯状凹陷。

23.钾石盐(Sylvinite)

化学成分为KCl,晶体属等轴晶系的卤化物。常呈立方体与八面体的聚形,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纯净的钾石盐无色透明,含杂质时呈浅灰、浅蓝、红色等,具玻璃光泽。平行立方体解理完全。莫氏硬度为2,相对密度为1.97~1.99。易溶于水,味咸涩。极易潮解。

鉴定特征:钾石盐和石盐性质极相似,但钾盐味苦咸且涩,火焰为紫色,而石盐味咸,火焰为黄色。

24.滑石(Talcum)

化学成分为Mg(SiO)(OH),晶体呈六方片状,一般为34102致密块状或叶片状集合体。白、浅绿、粉红等色,条痕白色,具玻璃光泽,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半透明。莫氏硬度为1,单向最完全解理,薄片有挠性。相对密度为2.7~2.8,有滑腻感,绝热及绝缘性强。化学性质稳定。

鉴定特征:浅色,性软(指甲可刻划),具滑腻感。

25.高岭石(Kaolinite)

化学成分为Al(SiO)(OH)或AlO·2SiO·2HO。441082322

一般呈隐晶质、粉末状、土状。结晶良好者在电镜下呈假六方鳞片状或板状。白或浅灰、浅绿、浅红等色,条痕白色,具土状光泽。莫氏硬度为1。相对密度为2.58~2.63。在多数情况下具有粗糙感,干燥时有吸水性。潮湿后有可塑性,但不膨胀。高岭石主要是由长石、云母蚀化而成。

鉴定特征:性软,具有黏土状的性质,黏舌,遇水具可塑性。

26.蒙脱石(Montmorillonite)

化学成分为(Na,Ca)(Al,Mg) (SiO)(OH)·0.3324102nHO。蒙脱石是由颗粒极细的含水铝硅酸盐构成的矿物,一般为块2状或土状。白色,有时为浅灰、粉红、浅绿色。鳞片状者解理完全。莫氏硬度为1.5~2.5,相对密度为2.2~2.9。甚柔软,有滑感。加水膨胀,体积可增加几倍,并变成糊状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

蒙脱石主要由基性火成岩在碱性环境中风化而成,也有的是海底沉积的火山灰分解后的产物。蒙脱石为膨润土的主要成分。

鉴定特征:加水膨胀。

27.蛇纹石(Serpentine)

化学成分为Mg(SiO)(OH)。按内部结构不同分为纤蛇64108纹石、叶蛇纹石和利蛇纹石三种。完整晶体少见,一般呈致密块状、层片状或纤维状集合体。浅黄至深绿色,常有斑状色纹,有时浅黄色或近于白色,条痕白色,具丝绢光泽、油脂光泽,半透明。莫氏硬度为2.5~3.5。相对密度为2.5~2.65。稍具滑感。

蛇纹石主要是超基性岩或镁质碳酸岩中的富镁矿物经热液交代变质而成。蛇纹石的纤维状变种称温石棉,为石棉的一种,具典型的丝绢光泽,富挠性。

鉴定特征:黄、绿等色,中等硬度,油脂光泽。

28.伊利石(Illite)

(K,HO)Al(Al,Si)(SiO)(OH),晶体主要属单斜晶323102系的含水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常呈极细小的鳞片状晶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不规则的或带棱角的薄片状,纯的伊利石黏土呈白色,但常因杂质而染成黄、绿、褐等色。不具膨胀性和可塑性。伊利石是火成岩、云母片岩、片麻岩等岩石中云母的风化产物。底面解理完全。莫氏硬度为1~2。相对密度为2.5~2.8。

鉴定特征:与蒙脱石外形相似,单遇水不膨胀。

29.绿泥石(Chlorite)

化学通式为Y(ZO)(OH)·Y(OH),晶体属单斜、三3410236斜或正交(斜方)晶系,是一族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化学2+2+3+3+式中Y主要代表Mg、Fe、Al和Fe等阳离子,Z主要是Si和Al,3+3+少量的Fe和B。通常所称的绿泥石是富含镁铁质的绿泥石。晶体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薄片具挠性。集合体呈鳞片状、土状。浅绿至深绿色。具玻璃光泽或珍珠光泽,透明至不透明。一向最完全解理。莫氏硬度为2~2.5,相对密度为2.68~3.40。

绿泥石是一些变质岩的造岩矿物。火成岩中的镁铁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在低温热水作用下易形成绿泥石。

鉴定特征:绿泥石与云母极为相似,但前者具有特征的绿色,有挠性而无弹性。

30.普通角闪石(Hornblende)

化学成分CaNa(Mg,Fe)(Al,Fe)[(Si,Al)O]24411(OH),类质同象置换关系复杂,组成成分相对不固定。复杂性223+主要表现在Ca/Na、Mg/Fe、Al/Fe、Al/St、OH/F等值的变化上;

晶体多为长柱状,六边菱形;在岩石中常呈分散柱状、粒状及其集合体。暗绿、暗褐至黑色,具玻璃光泽(风化面暗淡),近不透明。莫氏硬度为5.5~6,两组解理完全相交呈56°。相对密度为3.1~3.3。普通角闪石是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鉴定特征:绿黑色,长柱状(横剖面菱形)晶体,小刀不易刻划。

31.普通辉石(Augite)

化学成分为Ca(Mg,Fe,Al)[(Si,Al)O],晶体短柱状,26横剖面近八边形;在岩石中常为分散粒状或粒状集合体。绿黑至黑色,条痕浅灰绿色,具玻璃光泽(风化面暗淡),近不透明。莫氏硬度为5~6,两组解理完全,交角呈87°。相对密度为3.2~3.6。普通辉石是火成岩,尤其是基性岩、超基性岩中很常见的一种造岩矿物,在月岩中也很丰富,变质岩中偶有出现。

鉴定特征:绿黑或黑色,近八边形短柱状,解理近直交。

32.玉髓(Chalcedony)

化学成分为SiO,极细小的鳞片状晶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晶体2不规则。

鉴定特征:晕彩效应,猫眼效应。

33.金红石(Rutile)

化学成分为TiO。有两个同质多象变体,即板钛矿和锐钛矿。金2红石是较纯的二氧化钛,复四方双锥晶类,常具完好的四方柱状或针状晶形。常见单形为四方柱,莫氏硬度为6,相对密度为4.2~4.3。解理平行中等,断口不平坦。红棕色、红色、黄色或黑色,浅棕色至浅黄色条痕。透明到不透明,具半金属光泽至金属光泽。金红石通常作为副矿物产于花岗岩、伟晶岩、片麻岩、云母片岩和榴辉岩等岩石中,也以碎屑或砂矿形式分布于沉积岩或沉积物中。

鉴定特征:晶体柱面常有纵纹,膝状双晶常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