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访:我和我的北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17:43:13

点击下载

作者:曲茹,马宪超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化寻访:我和我的北京

文化寻访:我和我的北京试读:

“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系列”编辑委员会

顾  问 冯培张延平

主  编 邱鸣余海波

执行主编 曲茹

编  委

    裴登峰 王政红 张喜华 赵琛新 曲 茹

    舒 虹 孙 庚 李 茵 刘 晖 王春枝

    李星儒 李 琛 罗 强 唐恩思 马宪超

    霍彬涛 刘 园

总序

有人说过,学者的工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好比造楼,一类好比铺路。构建一个宏伟的体系,千门万户,可以藏之名山,这固然是大师的标志;铺一条康庄大道,让后进者振辔驰骋,也是功德无量的伟业。前者受人敬仰,而多做后一种工作,会被人感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二外”)的新闻学专业,从2003年创办到今天刚刚走过了十年的路程。从初创时期的艰难求索到今天的桃李芬芳,其中的甘苦自不必言,值得庆幸的是,在这短暂的十年时间里面,我们打下了基础,为后来者铺就了一条可以继续前行的道路。十年磨一剑,但十年对于二外的新闻专业,还只是一个起步,因此,这套实践教学系列教材,更多的还是记录了新闻学专业的教师们面对未来的思考与批判,探索与努力。时逢二外50周年校庆,这也许算不上是最好的献礼,但至少,应该是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

新闻学专业是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国际传播学院根据这一专业要求,积极拓展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平台,这几年相继与北京青年报社、财经杂志社、腾讯网、北京日报社等多家新闻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借助他们成熟的媒体平台建设二外新闻学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这其中与北京青年报社的合作最为全面,特别是在2012年7月,当二外与北京青年报社联合申报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获得北京市教委批准,成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时,国际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抓住了发展的契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个基地成为我们二外继首都旅游集团、中国外文局之后的第三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北京市“质量工程”中的创新型项目,对于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意义深远,能够获评市级基地,既是对他们曾经取得成绩的认可,也为他们未来的深入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在这里我们要深深地感谢北京青年报社,感谢张延平社长、余海波总编辑的大力支持,他们亲自参与了基地建设策划、培养方案设计、重大问题研讨等全过程中的重要段落;感谢北京青年报社团队对于二外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指导和培养,是这些优秀媒体人的敬业精神与专业态度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在实践中,学生们提升了学习的能力,这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机会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在了解、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真正转化为新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这些活跃在一线的优秀的媒体人,他们的敬业精神与人格魅力、他们对于事业的执着和奉献,他们身上的点点滴滴都转化为对学生最直接的影响,他们用最具体的行动表达了自己对新闻基地的支持,推动了二外新闻学专业的成长。

在二外和北京青年报社的精诚合作下,基地以培养全媒体、复合型、应用性新闻传媒人才为目标,对新闻学的学生进行了系统专业的培训与指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新闻实践活动之中,为学生专业训练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学习实践平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使二外新闻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就凝结在这套系列教材里,国际传播学院院长裴登峰、党总支书记王政红为基地建设和这套教材的编撰投入了很多心血,新闻学专业的老师们在曲茹教授的统筹和带领下,组织开展新闻实训教学系列课程的教材建设。新闻系的老师悉数加入到教材的写作过程中,孙庚、李茵、刘晖、王春枝、李星儒、李琛几位老师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套教材的撰写;二外新闻传播学校内实训基地辅导老师舒虹、罗强、唐恩思、马宪超、霍彬涛、刘园、贾宁旨也成为团队的重要成员。本次教材建设打破以往的传统模式,每一本教材的编写均由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新闻采访实践、进行经典新闻案例的回访寻踪,稿件整理完毕后,再由教师修改确认。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学生们深入接触鲜活的新闻生产过程,在实践中学习新闻采访报道,在实践中完成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二外与北京青年报社共建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不仅为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也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希望双方今后在教学和实践方面开展更加全面深度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学生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面对未来,希望注重积累校企互动经验,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在北京市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能经得起时光考验的东西,毕竟不多,希望我们的共同的努力和理想,可以对抗时光和遗忘,也希望因为这种合作,有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让我们一同成长,共同超越。

是为序!

第一章 墨韵留香

——北京本土文化的沧桑沉淀

在岁月里沉淀的温柔

——访宋庆龄故居文:谢莹 摄影:殷海童 指导教师:马宪超

说起对于国母宋庆龄的印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长久地停留在革命岁月里陪伴在孙中山身边的她,抑或是在开国大典前夕政协会议上的那个她。而在宋庆龄的故居,人们却可凭一景一物遥想这位国母的另一面人生。

这与其说是一个家,不如说是一座花园。坐落在什刹海北侧的宋庆龄故居,在康熙年间曾经是纳兰明珠的府邸,后来又陆续住过几位王爷,其中包括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载沣。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座近乎荒废的园子经过修缮,在1963年迎来了一位优雅的女性——宋庆龄。图1 宋庆龄故居

此时的她,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还在为国家建设不懈奋斗着。园子的北侧,是一座建于1962年的中西合璧的小楼。在小楼一层的会客厅里,她曾经接见过西哈努克亲王等人。墙上还挂着孙先生的画像,画中的他还是那么深情坚毅、气宇轩昂。讲解员告诉我们,夫人在先生去世后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而这幅画像也是她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离别时,她只有32岁,而此后的人生中,她选择了继承先夫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

小楼的二层,是她的卧室。房间一角的书桌,见证了深夜工作时她勤勉的身影。尽管担任副主席的重要职位,又要经常出席各种活动,老人并没有因为年迈而停止脚步。在卧室的北侧,摆放着一架由弟弟宋子文送给她的施特劳斯牌钢琴。晚年独居北京的她,见不到远在美国的兄弟姐妹,这架钢琴大概也寄托了深深的思念吧。想当年赫赫有名的宋家,也免不了寻常人的骨肉亲情,却因为政治原因不能相见,这大概是她心底最深的痛苦。1981年她在这间卧室去世后,人们遵照她的遗嘱,将她埋葬在上海万国公墓,紧挨着父母亲。生前她为了爱情离开了家,父母的反对阻挡不了她的决心,而在百年之后,她选择了长伴父母身边,只愿回归一个女儿的身份。图2 宋庆龄故居起居室

小楼一层走廊的东侧,有一首诗悬挂在墙壁上——“国母故居赏海棠,绿叶无心花自香。后海恬静春光好,碧水温馨润红妆。”正如诗中所言,这园子里不仅住着国母,还有历经五百年岁月的凤凰国槐、上百年的西府海棠。这葱茏茂盛的绿荫下,纳兰明珠的儿子、才子纳兰容若曾经在此吟诗填词。时值盛夏,海棠不在花期,结满了碧绿的果实,倒也十分可爱。

海棠的花语是“单恋”,恰如它那甜蜜中夹杂着酸涩的果实。

宋庆龄的一生与孙中山密不可分,然而两人真正相伴的岁月,也不过十年而已。初识之时,她还是二十出头的少女,留洋归来,青春烂漫;他是中年长者,洗尽铅华,成熟睿智。我想任何年轻的女孩,在面对孙先生那样俊逸的“中年大叔”时,都会忍不住倾慕,更何况,他是革命者,一个忧国忧民的实干家。很多年前的一部电影里,由张曼玉饰演的宋庆龄,为了追随爱人和理想,不顾父母的反对半夜出逃。离开家的时候,她回头眺望,隔着凝重的夜色,使劲地朝望着她的母亲挥了挥手。这不仅仅是作别了父母家人,也是作别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和舒适生活,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而孙中山送给她的结婚礼物也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一把手枪,这或许是革命同志间的一种郑重的盟誓。之后的十年里,无论日子优渥或是艰辛,她都坚定地站在爱人的身边,担任着革命伴侣的角色。

现实中的宋庆龄,一生都在践行着“孙夫人”的历史使命,这种追随超越了生死,甚至已经高于爱情的范畴。她对孙中山,更多的或是一种崇拜。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她的身份不仅是孙中山的遗孀,更是他遗志的践行者。海棠花没有香味,年年春日里兀自娇艳着,静静地见证了这一场穿越时光的爱情。想必先生泉下有知,也会与夫人心心相印。

园子西侧,是《宋庆龄生平展》。这里详尽地展现了宋庆龄的一生,从年少时独自漂洋求学的她,讲到了耄耋之年踽踽独行的她。一走入大厅,迎面一座汉白玉雕成的国母像,栩栩如生地还原了她晚年时慈祥、温和的样子。背后的壁画上,有邓小平书写的题词:“宋庆龄伟大光荣的一生。”图3 宋庆龄故居展厅

展厅里挂着一幅刺绣作品,是夫人的结婚照。22岁的她,神情淡然,而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仿佛下定了决心。这种神情其实贯穿了她的一生。在参观的一个多小时里,我不止一次地在她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里看到这种坚定、沉着的样子。1913年宋庆龄从卫斯理女子学院毕业时,校刊上有一张她的照片,旁边的文字是:“从她的两眼和额头流溢出内心的光彩。”照片上身着学士服的她,严肃且冷静,似乎满怀着对未来事业的期许。

宋氏三姐妹是幸运的,她们拥有宋嘉树这样的父亲,对儿女都一视同仁,将三个女儿都送到美国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说,宋家之所以在近代历史舞台上拥有这么显赫的地位,与宋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尽管对女儿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事很不满意,甚至还在他们婚礼当日赶到日本阻止,宋父最终还是妥协了。作为一位父亲,他无法阻止女儿嫁给她心爱的男人,但是口头上强硬的他内心依然柔软,为女儿补上了丰厚的嫁妆。

与孙中山结婚后,她不仅是妻子,更是一位陪伴他渡过难关的革命战友。1922年,陈炯明叛乱。在逃亡之时,她选择让孙中山先走,对他说:“国家可以没有我,不可能没有你。”之后她只身逃亡,流弹几次就从她鬓边穿过。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她在路上流产,从此终身未再有孕,这对于喜欢孩子的宋庆龄来说是毕生的遗憾。

1925年,孙中山逝世于北京。葬礼上的宋庆龄,身着黑衣,与孙科一起守在灵前。照片中的她,面露哀戚之色,人也消瘦了许多。嫁给年长自己27岁的孙中山时,她或许已料到这一幕,却未曾想来得如此之快。她此后的人生,依然在心底挂念着先生,甚至此后终生在自己的被单下铺着二人结婚时的红色床单。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为了实现丈夫的遗志,宋庆龄选择了继续完成他未实现的革命理想。她远赴欧洲,发表讲演,却因此错过了与母亲见最后一面。在回归奔丧的列车上,当听到一位亲戚向自己描述母亲患病、去世的经过时,她十分哀痛,“几乎哭泣了整整一夜……”

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人的处境,平日里忙于炒股、做投机生意的大姐也与两个妹妹一起参与宣传,并且出资支持抗战,持不同政见的三姐妹再一次站到了一起。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拥护蒋家王朝的大姐蔼龄与蒋夫人美龄显然更为亲密,照片中二人也是紧挨着坐在一起。

这种距离感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加剧,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妹妹宋美龄随蒋介石到台湾,而与国民政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姐一家,还有三个兄弟也先后离开了祖国大陆。而留下来的宋庆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位高权重,却永远地与兄弟姐妹们分别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宋庆龄依然过着朴素的生活。年岁渐长的她身材发福,却坚持买布条拼接在旧衣服上,展厅里还展示了她当年选购布条的样式。从年少时期到晚年,宋庆龄一直喜欢简单大方的衣服,这从她选购的布料花色也可以看得出。值得一提的是,展厅里还有一套华丽的清末服饰,是宋庆龄母亲的陪嫁。后来母亲把它赠与庆龄,而庆龄又把它送给一位落难了的日本友人,用于典卖筹资。所幸这位朋友舍不得变卖,一直完好地保存下来,直到1981年由他的儿子带回中国。

晚年的宋庆龄,生活是繁忙的。由于工作需要,她和周恩来、陈毅一起前往斯里兰卡访问,会见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她在北京、上海会见了许多国家的首脑人物和友好代表团;她出席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并担任执行主席;她还抽出时间为报刊撰写了多篇有关儿童和妇女工作的文章。闲暇之余,爱好和平的她也养了一群鸽子,园子里还保留着鸽子房。偶尔她也与工作人员一起下康乐棋、一起庆祝圣诞节,毕竟她从幼年起就接受西方教育,父亲也是虔诚的基督徒。

1981年5月29日晚8时18分,宋庆龄在家里与世长辞。遵照其遗嘱,人们将她埋葬在父母身边,落叶归根。

伟大的生命离去了,而她的宋庆龄基金会依然泽被后世,为无数人造福。就像这屹立了五百年的国槐,默默地荫蔽着后人。宋庆龄是有大爱的人,所以她的一生都在为了国民的幸福而奔走,直至生命的尽头。

园子里静谧而美好,草坪边,两个孩子在无忧无虑地荡着秋千。短暂的驻足并不能详尽地了解宋庆龄,毕竟她曾经投身到如此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中,隔着时空距离的今人到底难以看得清楚。偶遇一对日本夫妇,通过简单的英文对话得知,他们在此次中国旅行中,特意抽出了半天时间,就是为了来看一看这位曾经影响了中日两国的伟大女性。不要忘记,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在日本开启,二人的婚礼也是在东京举办的。

很难说宋庆龄是因为爱上孙中山而投身革命,还是由于骨子里的忧国忧民而爱上志同道合的孙中山。也许是二者兼有。有人说嫁人是女性的二次投胎,是人生最大的转折点,而对于宋庆龄来说,无疑是其最勇敢的决定。从此千山万水,她以女性的柔弱之躯,一一挺了过来。

海棠花开了又谢,而宋庆龄的灵魂却永驻人间,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采访手记 错过了天光乍破,还有暮雪白头

文:谢莹 摄影:殷海童图4 学生记者采访游人

不止一次地路过宋庆龄故居,而真正走进去参观,却是第一次。

与想象中很不一样,我本以为这里是一个小四合院,谁曾想是一座皇家花园。亭台楼阁、雨榭碧水,处处透露着尊贵,处处又蕴含着一份静谧从容。

参观宋庆龄的卧室,只能透过小小的玻璃窗瞥见里面的布置,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旧式的家具、朴素的沙发,还有很老式的彩色电视。卧室的旁边就是小厨房,很小的一间,桌上摆着铝制的锅子、水壶、小炉子等等。自小接受西式教育的宋庆龄,或许会吩咐她的保姆在这里准备下午茶。

长长的二层走廊,只开放了这几间屋子,其他的都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踩着厚厚的地毯下楼,我特意向上回望了一眼,想到年老的宋庆龄,独居在如此宽敞的住所里,该是多么落寞啊。虽然她有亲如家人的工作人员陪伴着,却依然掩饰不了缺少亲人的孤寂。在“文化大革命”中,远在美国的弟弟宋子安去世,她不顾当时的禁忌,给他的家人发了吊唁电报。一位老人,没有子女,没有老伴,又无法见到兄弟姐妹,她的心里一定很苦,但是又无法对人倾诉。

小楼北边即是鸽子房。养鸽子也是纪念孙中山的一种方式,孙中山很喜欢象征着和平的鸽子。此后在参观生平展时,也可以不止一次地发现,宋庆龄在先生去世以后还是会用各种方式怀念他。爱情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我想宋庆龄勇敢地参加革命,也是因为笃定而浓烈的爱情吧。

花园很大,有水,也有很多花草树木。遮天的树荫抵挡住了盛夏的炎热。碧水波澜不惊,来参观的人们也都下意识地降低了说话的音量,像怕吵到什么似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饱经风霜的环境里,似乎人也变得单纯起来,忘却了外界的嘈杂。《宋庆龄生平展》在园子最西边的一排长长的平房里展出。原本以为只是一个简要的展览,没有想到,这里的展品如此细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件保存完好的晨间家居服。注释上面标出,这是宋庆龄新婚时,孙中山特意让裁缝为她量身定做的。华丽而垂坠的面料,精巧的工艺,连一件上衣都做得如此细致,可见二人情之深。

长久以来我都坚信,革命夫妻是不同于寻常伴侣的,除了心与心相通,灵魂上两个人的境界也须达到一致。比如周恩来与邓颖超、蔡和森与向警予。而孙中山与宋庆龄又多一层不同,两人的年龄上相差了27岁,注定不能携手到白头。然而这似乎并不能阻隔宋庆龄爱他的决心。

有人讲,出嫁从夫。说着一口流利英文、自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宋庆龄,骨子里也是认同这句话的,她是贤惠的妻子。我很诧异她能把孙中山的东西保存得那么完好,仿佛时间并没有带走任何他的痕迹。为了做永远的孙夫人、永远的革命者,她没有再婚,用大半生的时间去履行责任。所以说她是伟大的,牺牲了很多欢愉,成全了亡夫的梦想。

在展厅里,偶遇一对日本夫妇,两人边参观边拍照,先生还在本子上用铅笔记录着。通过交流得知,两人此次中国之旅,特意抽出半天时间,来看看这位影响了中日两国的传奇女性。我有点震惊,短暂的旅行中,大多数人会选择去著名古迹,而鲜有人会想到参观名人故居的。可是看到他们专注的样子,我明白了,真正热爱历史的人是一定会来这里的。没有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结合,就没有日后宋美龄与蒋介石的“中美联姻”,也就没有四大家族的辉煌荣耀,那么中国近现代历史很有可能就要改写了。

漫步在园子里的甬路上,我的心情有些凄然,脑海中总是会把宋庆龄孤独的晚景与眼前的一切交融。她曾经对朋友说:“我住在一座王府里,却依然不快乐,因为还有许多人在为生计而苦恼。”胸怀天下的她,怎么愿意在国家尚在贫困线挣扎的时候,还享受如此优渥的环境?更何况,她没有亲人在身边,一个也没有。政治立场的不同阻隔了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或许这就是高处不胜寒吧。

擅长外语的宋庆龄,晚年还坚持用打字机写英文稿件。她的藏书里,也有不少外文书籍。展览里还有一本英德小字典,是她为孙中山翻译文件时用的。我想她一定是他最得力的助手、最亲密的战友。

宋庆龄是她们姐妹三人中最美的,大概和她的眼睛有关,那眼神里有笃定、有期许,也有对世间万物的爱。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所有人和事,都已经埋葬在了历史烟云中。午后的后海被太阳照得波光粼粼,仿佛还是很多年前的样子。

银杏不古 花开满庭

——记郭沫若先生与他的故居文:张凤霞 李京泽 摄影:殷海童 指导教师:马宪超

1963年11月的某天,坐落于前海西沿、主人几经变迁的一所四合院迎来了它的新主人。砖红色的大门徐徐打开,伴随着门板与地面摩擦的“吱呀”声,带着对新居的新鲜好奇,郭沫若先生和家人缓缓地走进这所四合院,在此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后的15年时光。图1 郭沫若故居图2 郭沫若雕像■青葱世界话安逸

一进纪念馆大门,可见两座小山丘,上面种着榆叶梅、黄刺玫等蔷薇科观赏性植物。往右手方向步行数十米才是郭沫若先生居住的两进的四合院:灰墙青瓦,富有中国传统气息的砖红色大门,绿色的柱子,回环的檐廊。

四合院门前的台阶下,两口铜钟一左一右牢牢地守卫着宅院,这两口铜钟并不是成对的,稍高的一只铸于明末天顺丁丑年,另一只铸于乾隆甲子年;它们都是郭沫若先生的收藏品。在四合院大门的右侧,高高的金属架子整个都被葡萄藤缠绕住,偶尔有一丝阳光透过青翠的葡萄叶子,在地面上投射出或大或小的光斑。微风拂过叶面,“簌簌”的声响就像是在迎接前来拜访的客人。在葡萄架前,郭沫若铜像坐落在草坪上,似乎是在小憩;目光凝视的方向正是院子里最高大的“妈妈树”。

这座宅院完全遵循了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的讲究,院子内的细节无处不透露着北京四合院的痕迹。大门是垂花门,进入大门后是由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的主体院落,院内四处都种着常青的树木。郭沫若先生办公的书房、接待宾客的客厅、卧室等都在正房。穿过主院之后的小月季园,来到四合院的第二进院子,这里是郭沫若夫妇研习书法的房间。整个两进院子都由游廊串联,自成一个世界。■花开依旧灿烂

穿过垂花门,规整的两进四合院被郁郁葱葱的老树和缤纷的花朵装点,透出安静、古朴的气息,红绿相间的中式回廊连通着四合院的陈列室,郭沫若的客厅、办公室、卧室和夫人于立群的写字间都保持着主人在世时的景象。正是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走廊洒进白色系为主的房间里,仿佛每一件物品都可以勾起将近四十年前的回忆,透露出主人的淡然与超远。

郭沫若的卧室内陈列着一些简单的家具,房间里没有过多装饰的痕迹,一双破旧的布鞋整齐地摆在床下。每天太阳刚升起,郭沫若叠好蓝色绸面的被子,抹平白绿相间的格子床单,穿着它去廊下散步,由此开始了新的一天。他的办公室与卧室相通,位于窗前的办公桌上静静地摆放着毛笔、书籍、水杯,它们在时光荏苒中见证了古稀之年的主人带着老花镜完成了《兰亭集序》真伪的论辩,以及《李白与杜甫》、《出土文物二三事》的写作。笔刚放下,水未斟满,书还没翻完,这屋子里的成就也还远远没有说完。桌旁的躺椅陪伴着郭老度过了无数次短暂的休息,也亲历了创作的艰辛和痴狂。客厅就在办公室旁边,被围成半圈的木质沙发填满,就是在这个房间里,郭沫若迎接了无数外宾的来访。屋子里最引人注意的是靠在墙角的钢琴,郭老很喜欢坐在它旁边的沙发上与人交谈。不知聊到兴起时,他可曾弹上一首,让琴声在幽静的四合院里盘旋,又是否有绕梁三日的美感?图3 郭沫若的卧室

正对客厅的是孩子们起名的“妈妈屋”,是他们的母亲于立群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当然这里也留下了与他们的父亲一起欣赏碑帖、挥毫写字,或是打牌闲谈、接待亲朋好友的点点滴滴。故居的珍贵之处不在于一所简单的房子和里面的摆设,而是主人留下的生活轨迹和透过这些轨迹让人感到的浓浓的人情味。在“妈妈屋”里,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家人闲谈时的场景,虽普通却温馨。再看屋前弧形葡萄架下的木椅,虽已物是人非,但也不难勾勒出一家人在夏季夜晚共赏夜色的美好画面。

院子前的两棵古松常青,虽不比花花草草的美艳,却多了些历经岁月的坚定,正如郭沫若本人。他曾说:“我要以松柏的态度来刻画自己的年龄,能成为合抱的大木给天下劳人以一片凊荫,即使中途遭了电击或者枯死,我也希望它的残骸能供给穷苦人一把取暖的柴。”然而历史为证,郭沫若这棵“大木”留下的岂止是一把柴,除了诗词、剧本等著作,他在1949年到1963年14年的时间里带领和平使团出访德国、越南、匈牙利、日本等15个国家,为新中国的外交和和平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72年他更是以80岁高龄陪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参观故宫;同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

院子里的月季花开得正旺,五颜六色的,就像郭老生前最后一张照片里的花朵一样灿烂,照片中他略带笑意,戴着助听器,拄着拐杖,面容是那般慈祥。

1978年6月12日之后,花海中再难寻觅那位慈祥老人的身影,复苏的祖国用春风送他远行。■银杏:故居的守护者

进入院门往左一拐,在垂花门外葡萄架前的草坪上,一株漂亮的银杏树静静地生长着,飒爽英姿,枝丫蔓延,仿佛要遮盖住整所院子。

银杏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寿命极长。它们是古代孑遗生物中仅存的遗迹,或许这正是对历史有特殊癖好的诗人格外喜欢它的一个原因吧。

郭沫若先生极喜爱银杏,称之为“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他觉得银杏的树干端正挺劲、独立不倚,它美,却美得低调。1942年5月23日,他曾在《新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银杏》的散文,文中他赞美银杏“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摺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澄洁,多么的精巧呀”;还直接感叹“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地喜欢你”。因此郭沫若所居住的宅院必然少不了银杏的出现。

不像其他四合院中全都种着常青的松柏,在这座宅院里,种得最多的是银杏,共有10棵,恐怕是北京四合院里银杏树最多的一家了。夏日,繁密的叶片如绿色的羽扇一般为院子里送来片片阴凉;秋日,象征着收获的金黄色的树叶打着旋儿从树上翩然落下,有的成为孩童喜欢的书签,被小心翼翼地夹在故事书中;更多的则一层一层叠在石板路面上,铺成一条黄澄澄的小径。

每当秋风刮过,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随风飞舞,像蝴蝶一样飘过,仿若不经意地讲述着这个院落中曾经发生过的温馨的故事。院子里的10棵银杏树中最受主人喜爱的要属“妈妈树”。那是1954年的春天,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患了重病需要去外地治疗,在她离开北京的第二天,郭沫若先生带着孩子们从西郊大觉寺移回一棵只有手腕粗细的银杏树苗,种在大院胡同5号院里。后来搬家到前海西街18号,“妈妈树”也跟着移栽过来了。郭沫若先生为这棵树起名“妈妈树”,寓有“孩子们离不开妈妈”之意,希望妻子能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早些回到自己和孩子们身边来。让这棵树赋有传奇之意的故事发生在郭沫若先生逝世后的第二年。就在这一年,身体一直虚弱的于立群老人也不幸病故。“妈妈树”仿佛感受到了主人去世的悲伤,树皮整片整片地脱落,濒临枯槁,似要追随主人而去一般。缓了好几年,“妈妈树”才又生出新树皮来,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妈妈树”依然坚强地伫立在四合院门口,如一个孤寂的勇士,默默地守护着这个院子。葱茏的树冠,碧玉一般的树叶,为无人居住的院子平添一番生的气息。

下午16:30,游客已经清空,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小心地清扫地面,关好每一扇门窗。时近傍晚,落日的余晖透过银杏的枝丫勉强抵达地面。一片寂寥中,只听见满园的植物在清风的催促下发出“沙沙”的响声。宅院的大门口,门板在夕阳的照射下投下一块不小的阴影,一只黑色尾巴的白猫慵懒地在地上打滚,仿佛是在期待主人的抚摸。

采访手记 一次没有采访的故居寻访

文:张凤霞 摄影:殷海童

这次名人故居与四合院的寻访实践活动,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没有成功采访到纪念馆工作人员。当然,还有北京三伏天的酷热。

先说说我对“北京文化符号”寻访这个选题的理解吧。2013年暑假这个选题就已经开始运作了,不过当时还是大一学生的我一心想着回家,放假当天就坐上了回家的火车,自然和这个选题无缘了。后来听参与这个选题的同学说,她做的是“荣归——抗战老兵的故事”这个选题,为了了解更多相关事实,大热天,她跑了好几趟国家图书馆。当时我就想着,这也太麻烦了吧。但是后来看见她的文章刊登在《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上,心里还是有一些羡慕的。所以,今年暑期这个选题再次征集记者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不过,当我拿到“名人故居与四合院”这个选题时,我几乎对此一无所知。我脑海中的北京文化符号大概就是故宫、长城这类著名景点,或是胡同、老北京方言这种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文化沉淀。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的住宅,确实是极其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符号,但是怎么和名人联系到一块儿呢?

经过和组员的商量后,我们初步筛选了北京十多个既是名人故居又是四合院的宅子。记得曾经在中学课本上学到过郭沫若先生的历史剧《蔡文姬》,所以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和李京泽就前往位于前海西街18号的郭沫若纪念馆开始寻访。

第一次去郭沫若纪念馆是在某个周五的下午,到那儿的时候就已经3点了,离纪念馆闭馆只剩一个半小时。一进纪念馆大门,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株高大的银杏树——“妈妈树”。正值夏天,这棵被视为郭沫若先生一家特殊家庭成员的树几乎为整个院子遮挡住了所有炽热的阳光。四合院里游客不多,一个展览室大概就四五个人,参观者默默地看着墙上那寥寥几句概括了郭沫若先生一生的文字。四合院正房是郭沫若先生住过的客厅、书房和卧室,还维持着原状,并没有对游客开放,只有指示牌上几句简短的说明。最后一排房间里的陈列标明了郭沫若先生新中国成立后的人生轨迹。这一次寻访让我们大概了解了自己将要执笔描写的对象。

第二次去郭沫若纪念馆是个周日。在四合院后排院子正中间的过道上,一个大约50岁左右的管理员阿姨正闭着眼打盹儿,偶尔也会有游客上前询问些和纪念馆相关的问题。可惜的是,在我们表明来意,想做一个简短的采访时,阿姨拒绝了,说纪念馆不让接受采访。之后,在离开前,我们不死心地询问了纪念馆售票处的阿姨,同样被拒绝了。

离开时,将近闭馆时间。院门里,整座院子都已经安静下来了;走出大门,黄包车师傅们热情的吆喝声迎面而来。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图4 学生记者在展厅寻找新闻资料

采访手记 用普通的话语纪念伟大的文人

文:李京泽 摄影:殷海童

第一次对郭沫若故居的探访除了有了最初步的印象,更在心里存下了诸多疑问。这样一个知名的人物,这么一个出名的景点,怎么写才可以避免文章成为只是普及类的读物。四合院的特点、郭老的作品和事迹应该如何融合到一起?如何让文章既具有趣味性又不失人情味?

在初步设想中,这样的文人,写关于他的文章一定少不了诗情画意,少不了浪漫情节,写他的故居,要有记者的视角,还要有游客的视角。可在第二次探访中,我们不得不改变方案,因为郭沫若先生一生经历极为丰富,绝对不是我们一篇文章可以写全的。前来拜访的游客多数是无意中走进来的,他们的故事更是少之又少。这座院落最吸引我的是夕阳西下时整个四合院的温馨与质朴,看着那一件件极具时代特色的旧家具,仿佛主人生活的场景历历在目,虽未亲眼所见,但晚霞中并不难觅当时的影踪。盛开的月季花,青葱的葡萄架,幽暗的走廊,还有大门口睡眼惺忪的小白猫,这些普通的场景构成了现在我们眼中的故居,为何一定要让文章华丽耀眼?用最普通的文字来描述一个伟大的文人和他的故居未尝不是一个新的角度。

于是我们着眼于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最微小细节:床单的颜色、桌上的摆设、树叶的飘落都是我们写作的重点,以它们为线索还原当时的场景,以此追忆主人在这里的点滴时光。因为两次拜访都是伴着日落,主人也把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留给了这座四合院,我们希望文章带着岁月静好的安逸,在夕阳微光中打开记忆之门,娓娓道来郭沫若先生细腻的岁月印记。

故居坐落于名胜聚集地,在盛夏时节,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可走进这座庭院,仿佛瞬间洗尽了城市的繁华,看看展厅中的黑白照片,翻翻页面泛黄的诗集,时间都静止在这座四合院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郭老在院中的月季花簇拥下的一张照片,老人是那般慈祥,花又开得那般灿烂。再看看眼前月季花依旧盛开,可物是人非,不免令人感慨岁月的了无声息。我也把这样一种感悟放在了文章里。“北京文化符号”寻访的选题是很有趣的,我对选题中的故事和文化精神更感兴趣,而有时最想听的故事往往来源于我们写作者自己的捕捉,在细节中我们想提供给读者百度百科里找不到东西,想说说让人感觉到亲近温暖的往昔。在采访中最大的收获是“事与愿违”,也就是很多时候现实往往与预想相差甚远,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坚持下去,换一种思路,用心去体验,这样的体验是对我们能力的考验。我们迎接挑战,感谢经历。

织就的记忆

——瑞蚨祥文:刘 念 刘梦叶 摄影:马宪超 指导教师:马宪超图1 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街5号的瑞蚨祥总店《师说》云:“术业有专攻。”一个半世纪,只专注做一件事情,结局会是怎样?如果你这样问瑞蚨祥的老师傅,他可能会笑而不语,也可能只是拿起已经被磨得光滑的木尺,一来一回继续重复裁量的动作。这就是专注,一百五十年,一块布,一个沉甸甸的招牌,一品瑞蚨祥。

瑞蚨祥很特别,虽然坐落在老字号遍布的大栅栏,依然以其独特的门面,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它是一座西式巴洛克风格的高大建筑,每日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吸引着八方来客。虽然是西式建筑,但门上雕刻的云雾与仙鹤却传承着中国的古老传统。店内的设计更是别有洞天。布店临街的建筑虽为楼房,里面却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布局。房间比传统四合院的间数要多,是平房与楼房相结合的新型四合院,也是早期中国建筑中西合璧的典范。

穿过大堂,抬头可见由清末秀才李林庠书写的“瑞蚨祥”三个大字。虽然对这个招牌已是耳熟能详,但我还是不太明白它的含义。询问后得知,这个名字来自“青蚨还钱”的典故。“蚨”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形似蝉的昆虫,“青蚨”则是一种可以带来金钱的昆虫。古有传说,将青蚨捉来,用母虫的血涂满81枚钱币,再用子虫的血涂满81枚钱币。将涂有子虫血的钱币置于家中,而用涂有母虫血的钱币与人进行交易,过不久就会发现,花出去的钱一个一个都会飞回来,青蚨因而被人看做能带来金钱的昆虫。相传当年“瑞蚨祥”的掌门人反复推敲、多处考证,最终因看中了蚨的“祥瑞”之义,而决定以此典故为立名之本。可见瑞蚨祥这一店名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893年,年轻的孟洛川在北京成立瑞蚨祥绸布店。到如今,这座老店依然巍然屹立。百年期间,瑞蚨祥历经了沉浮与沧桑,它曾经毁于义和团的浩荡洗劫,也曾在国民党统治的夹缝中挣扎求生;曾经行至山穷水尽之处,终是坐看云涌风起。

1949年,历经沧桑的瑞蚨祥和大栅栏的许多老字号一起迎来了新的春天。开国大典中徐徐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用瑞蚨祥提供的红绸制作的,那个时候,和红旗一同升起的,还有这个老字号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的未来。

让瑞蚨祥人骄傲的除了那面永不降下的五星红旗,还有另一个同样为世人所熟知的世界品牌——沃尔玛。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生前曾说:“我创立沃尔玛的最初灵感,来自中国的一家古老的商号。它的名字来源于传说中一种可以带来金钱的昆虫。我想,它大约是世界上最早的连锁经营企业。它做得很好,好极了!”从老店员处得知,沃尔玛从瑞蚨祥学到的,是一种经营方式——联号。所谓“联号”,就是当年中国的连锁店,山姆先生将此种经营方式移植到自己的企业管理当中,发展出了遍布世界各地的沃尔玛连锁店。可见,瑞蚨祥至今仍欣欣向荣并非偶然,它凝聚了岁月沉淀的传统和与时代并肩前行的创新力。

骨子里是传统,血肉是一脉相承,灵魂点着不灭的创新的灯,这就是百年老店——瑞蚨祥。■一丝一缕,尽得风流

常听老人说起:“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前不得深意,而此次探访让我对瑞蚨祥有了新的了解。一走进瑞蚨祥,桌上摆着、柜上架着的都是一匹一匹的布。碧荷红梅,芍药牡丹,各式花色点点绽开在丝绸之上。指尖一触,温软细腻。

瑞蚨祥卖布的员工似乎时刻都停不下来,取布、抖料、卷布,软尺在手与布间蜿蜒。动作极快,挥洒自如,一切皆在谈笑间。抖料和卷布,算是他们的基本功。看似简单地把布摊开又合拢,实则难度较大。熟练的师傅能做到既快又精准,卷得布紧实,而且边缘严丝合缝,就像用刀切的一般。当被问到如何练就这一手本领时,师傅只是说这就是他日常的工作,也许就是熟能生巧。这正如当年卖油翁所说:“无他,但手熟尔”,师傅们精湛的技艺都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度量与裁剪。

听了师傅的介绍,我才知道所谓绫罗绸缎,还真是有各自的讲究。师傅告诉我们,绫多用于书画的装裱;而罗的工艺较为复杂,幅面较窄,透气性较强。缎分多种,图案大多比较吉祥,例如“五福捧寿”,由五个蝙蝠组成,取“福”的谐音,周围是福和寿,中间是万,寓意为长寿万福。中国传统文化大多如此,方寸间也蕴含大乾坤。而绸的一面是光面,一面为暗面,师傅说偏胖一点的身材选择暗面的制衣,可以起到修饰作用。

店里人流如织,大多是奔着中国丝绸第一品牌这个名号来的,其中不乏外国人。也许瑞蚨祥在他们心里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丝绸,这样一种神奇的布料,竟然可以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命名了一条古老的通往神秘西域的道路。

当年毛主席的一句“历史的名字要保存;瑞蚨祥的名字一万年要保存”,让瑞蚨祥的名字同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一起载入了史册,如同绣在上面的星星一般闪亮。我们也在思索,为何百年过去了,瑞蚨祥始终跟着历史的脚步向前,不曾被淘汰。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询问了店员,店员朴实道出“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这十六字箴言。知易行难,只有真正践行才知“至诚”二字有千斤重。

瑞蚨祥创业初期的平纹布历经几十年仍然畅销。店员介绍,这种布选用上好的白坯布染制而成,漂染工艺相当严格。刚出染坊的布匹严禁上市,必须包捆好在布窖里存放半年以上,待染料慢慢浸透每根纱线方可出售。这种工艺叫“闷色”。“闷色”耗费周期长,容易令资金周转不过来,但是由于经过“闷色”的布缩水率小,布面平整,色泽均匀鲜艳,不易褪色,所以瑞蚨祥一直都一丝不苟地坚持进行这一道工艺。为的是不敷衍每一位顾客。

为了保证质量,瑞蚨祥的绸缎都在苏州定织,并在每匹绸缎的机头处织上“瑞蚨祥”的字样。1930年以前,四五千元的一件貂褂、千余元一件的海龙领子,最好的金丝猴、玄狐、白狐等稀有皮货,在北京、天津常常是唯瑞蚨祥独有。

据说在瑞蚨祥老店,一进门就能看到专为顾客设立的茶座,顾客可以在这里一边歇脚、聊天,一边享用免费的茶水。茶的质量绝不含糊,哪怕做的是一笔小买卖,赚不到一壶茶钱,也绝不敷衍。在价格不稳定的年景,如果当天有顾客以8分一尺的价格买回了绸布,第二天又回来买同样的布,但这时的价格已经涨到了8分5厘,那么瑞蚨祥宁肯赔本儿,仍会以每尺8分的价格卖给这位顾客,让老主顾满意。在瑞蚨祥店里的伙计待遇也很高,除了比其他同业绸布店更好的收入以外,逢年过节或者赶上阴雨连绵的时候,掌柜的都会吩咐厨房,做些鱼肉犒劳大家。

上乘的质量,温暖的情怀,瑞蚨祥对顾客的诚意和它对员工的关怀浸润在其百余年的经营之中。寒来暑往,穿在身上,暖在心上。■一针一线,织锦年华

花色繁多的布是时间的沉淀所得,琳琅满目的旗袍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早在百余年前,已有众多显赫的达官贵人和知名的梨园艺人流连于瑞蚨祥。店内的旗袍工艺人说,那时候的瑞蚨祥旗袍是十足的奢侈品,从量体到制出成衣少说也要一两个月,等待已然成为奢侈的代价。尽管要买到一件称心如意的旗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但好的工艺品总能吸引知音纷至沓来。一如当年的梨园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又如后来的美国国务卿、意大利市长、加拿大总理夫人、斯里兰卡外长,古今中外不少名人都是瑞蚨祥的忠实顾客。“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行走在芳菲的流年里,身着旗袍的女子,永远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传统的中国美人都有着“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因此,旗袍对于她们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旗袍立领、开叉和收身的设计可以尽情地展示出窈窕淑女的曼妙身姿,所以一直以来,旗袍都被认为是最能淋漓尽致展现中国女子东方美的服饰。“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就是出于对旗袍的喜爱。”年轻的旗袍女工艺人这样告诉我们,眼里满是真诚。

如果说布匹是瑞蚨祥的源头,那么旗袍就是瑞蚨祥的灵魂。即使一袭普通的旗袍也凝聚了工艺人复杂细密的心思,从花色到扣子,处处细节都有讲究。旗袍工艺人告诉我,一般的旗袍分为三种:长旗袍、短旗袍(包括倡衣)和改良旗袍。长旗袍多及踝,庄重典雅,适合用于参加礼仪庆典或者婚庆活动。短旗袍多及膝,休闲活泼,适合日常穿着。而对于身形较为丰满的女性,能修饰身形的倡衣是值得尝试的选择。倡衣延续了七镶八滚的制作工艺,是当时满族妇女最时髦的衣服,为爱美女士所追求。改良旗袍则在中国特色中加入了西式审美元素,从剪裁到花色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使得旗袍在展现婀娜身姿的同时有了时尚的气息。

第一次有如此多做工精致的旗袍陈列在我眼前,我自是舍不得走马观花的。细细触摸每一件旗袍,真丝、织锦缎、欧根纱,不同面料的特殊质感流连在指尖,让我忍不住想将这些旗袍一一穿上身。旗袍的秘密却不止这一个。满眼尽是不同花色的旗袍。“这个是‘喜鹊登枝’,也叫‘喜上眉梢’。”“这件旗袍上绣有蝴蝶和花丛,色彩斑斓,叫做‘蝶恋花’。”“这个花色叫‘双鱼’,寓意生活富富有余和地位显赫。”“这个图案是大金凤。凤在古代被称为神鸟,而且在鸟当中是最美的,是百鸟之首,在旗袍上绣凤就代表姑娘是漂亮且自信的。”“旗袍的花色不都是印上去的,也有不少是手工刺绣的,还有喷绘的。”旗袍师傅将花色的秘密娓娓道来,让旗袍又多了不少韵味。旗袍陈列区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玻璃展示柜,里面摆满了色彩纷呈的盘扣。从师傅那儿得知,盘扣是旗袍的四大基本元素之一。原始的盘扣是一字扣,后来工匠艺人们在一字扣的基础上用盘条盘出一些简单的花样,就有了葫芦扣、蝴蝶扣、凤尾扣、梅花扣、金鱼扣等各式各样的扣子。合适的盘扣无疑可以与旗袍相得益彰,好的盘扣更可以成为旗袍的点睛之笔。

旗袍定制处的客人熙熙攘攘,除了形形色色的女子,来光顾的男士也不少。狭义的旗袍是女性的专属品,而广义的旗袍则包括了男士旗袍。正在给一位男士量身的老师傅告诉我们,男式旗袍包括了龙袍、官服和长衫,而今天说的男士旗袍指的就是长衫了。长衫分为长衫马褂和长衫马甲两种,带袖的为马褂,无袖的则为马甲。长衫马甲又分为大襟长衫、捻襟长衫、对襟长衫和一字襟长衫。在古代,长衫是富裕的上层人士或有文化的人的身份象征,而时至今日,长衫依然有着福田、百纳的象征意义。图2 瑞蚨祥的成衣

带领我于旗袍的世界徜徉一番之后,热心的工艺人坐回了自己的位置,开始与我攀谈。聊到客户群的问题时,师傅说现在的顾客多是将要结婚的情侣。也许是因为做工的精致,也许是因为百年历史积淀下了独有的幸福感,许多爱侣都选择来瑞蚨祥定制婚服。而瑞蚨祥的婚服也在中式传统礼服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元素,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师傅还说,有不少外国人也喜欢来瑞蚨祥定做旗袍,并且都偏爱最传统的中式旗袍。我想对于外国人来说,旗袍、瑞蚨祥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穿上瑞蚨祥的旗袍就意味着体验一次中国文化。

藏在瑞蚨祥旗袍里的除了工艺人的技艺和心思,还有百年老字号的独特文化底蕴。“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袭旗袍,一世佳人。■一砖一瓦,薪尽火传

从人山人海的店内退出来,我走进了起初被忽视的大堂。细细端详着堂内的布局,恍惚间觉得这个百年老字号的一丝一缕、一针一线都藏在大大小小的雕塑里。养蚕、纺线、织绸、染色,四座吹影镂尘的人物雕塑生动地反映出了老瑞蚨祥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隔着石板铺就的走廊,有一个小巧的展台。台上有一个不大的玻璃罩,罩着一组小雕塑。昏黄的射灯下,精致的人像、入微的物件,还原着瑞蚨祥老店熙来攘往的盛况。最值得瑞蚨祥人自豪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就静静躺在不远处的另一个展台上,隔着玻璃罩,诉说着60余年前的那场盛典。“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句老北京人家喻户晓的谚语,道出了百年前京城最负盛名的商业品牌。作为“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在商海中浮沉了百余年,至今仍巍然屹立在皇城最繁华的前门大街上,这不仅是品牌的传承、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文化的百世流芳。

采访手记 后会有期

文:刘 念

这就像一次漫长的旅途,中间简直百草丛生。

从一开始决定要留下来做社会实践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设想了每天都要出去在外面跑,顶着烈日或是冒着大雨;设想被拒绝、被批评、被否定;设想片子做出来时自己可能流下泪水。设想种种,都不及现实来得真实可触。

一开始并没有我想象得那样忙碌。任务一下来,就去踩点,找合适的地方。说实话,“北京文化符号”寻访这种题目在我看来有一点陈旧,而且比较难做出新意,有点太空了。毕竟北京这种世人皆知的文化中心,好多文化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大众文化。作为一个外地人,更难在这儿找出什么小众的文化符号。

寻访的第一天,到处联系北京的同学,让他们给点意见。虽然生在京城长在京城,他们似乎也没有对这座城市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可能北京本就是一个让人难以深刻触摸的城市,被赋予了太多光芒、太多修饰。

后来一个中文系的女孩子告诉我,北京的文化在老人的口中。她说,你清晨四五点的时候去老胡同里跟那些老爷爷老奶奶讲话,就知道什么是北京文化。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幕温暖的场景:晨光微露,陈旧的胡同两边,一个个老人拿着矮凳子坐在老院子门口,拿着蒲扇,喝着大碗茶,跟对门儿的邻居扯着嗓子聊天。

最后,我选择了去了宣南文化博物馆,连宣南都不知为何物的我开始查各种资料。在后来的几天,我每天下午顶着烈日去琉璃厂、大栅栏、前门。琉璃厂街口的一棵老槐树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迷人,槐花碎了满地。踩在落花上,穿梭于各种老字号之间,我了解了好多以前不了解的东西。戴月轩的湖笔,荣宝斋的刻印,一一呈现在我眼前。

一开始想到纪录片,就自然想到了《舌尖上的中国》,于是我去扒了《舌尖上的中国》八分钟的字幕,按照字数写了自己的文稿,本本分分地按照文稿写了脚本。后来我才明白什么叫做“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从一开始就错误地理解了自己要做的东西,微纪录片其实是不用这样做的,它只是想讲一个故事,而不是什么鸿篇巨制。所以文稿被打回来重写,不过这一次我倒是有了方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写了好几十个采访问题,一大早扛着机子到了瑞蚨祥,我才发现最难的是沟通。瑞蚨祥并不接受我们的采访,也不允许我们拍摄,经过软磨硬泡才给了我们一点时间,我们抓住难得的机会拍了一些镜头。

这时候我深感作记者的无力,只是单纯地想要记录一些东西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阻碍呢?《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在60℃的沙漠里取景,《爸爸去哪儿》拍几百个小时的素材剪出来就只有两个小时,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简直微不足道。

然而我还是愿意记录下来,说不定日后想起都会为自己感动。我曾披着日光行走在大街小巷,记录这个城市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的人来人往;我曾踏着星辰穿梭在人海,感知一座天桥、一棵古树的温度。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哀伤。

京城,我们后会有期。

采访手记 体验宣南

文:刘梦叶 摄影:盛天力图3 学生记者采访顾客

宣南文化是北京文化的源头之一,极具代表性,而宣南文化博物馆正是该文化的缩影。简单讨论之后,我和同伴都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探访地点,于是决定前往一探究竟。初到馆时,我和同伴都觉得有些失望,因为这又是一个处在犄角旮旯的小博物馆,而且游人甚少,我们担心馆内陈列物老旧,无物可看。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第一个展馆——百年兴商展馆,先前的担忧烟消云散。展馆内陈列着各大京城老字号的牌匾、简介和雕塑,墙上还挂有各大商业街的旧像,真实直观地反映出了百年前京城商业区的繁华景象,文化气息浓郁。我们接着走进了中国科举匾额实物和拓片展馆、梨园胜景展馆、城南乐园展馆和老天桥情景模拟展馆,一番探索下来,觉得收获颇多,也对这个选题颇为满意,于是便决定以“宣南文化”为主题进行下一步的策划。

为了能对“宣南文化”的介绍更为具体,不至于空洞,我和同伴决定缩小选题,着重介绍宣南的商业文化。我们决定以百年兴商展馆为基础,加上对其中的商业街大栅栏和琉璃厂,老字号荣宝斋、戴月轩、张一元、内联升和瑞蚨祥的实地考察,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述宣南的商业文化。于是我们开启了第三次行程——商业街和老字号的探访。

古色古香的牌匾、人来人往的街道,这是我对大栅栏地区的第一印象。街两边的店铺都是统一的复古风格,从实景中不难看出旧照片中盛况的影子。浓郁的商业气息中也夹杂着强烈的艺术气息,每一家老字号商铺都是一个建筑艺术品,尤其是美轮美奂、雕梁画栋的瑞蚨祥。除了大栅栏和瑞蚨祥,琉璃厂的书卷气息和其他几家老字号店铺的精致装潢,也给我和同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番考虑之下,我们最终决定探访瑞蚨祥的前世今生,这也终于成为我们本次暑期实践的最终选题。

确定了选题,接着就是列采访提纲了。我们上网搜索了关于瑞蚨祥的纪录片和介绍文稿,在对该店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列举有针对性的问题,最终确定了采访的大致框架,也列出了具体的采访问题。

写好提纲的第二天,我们提着单反,扛着三脚架,又一次前往瑞蚨祥。为了避开人流高峰,我们8点就从学校出发,想赶在9:30开门时尽快完成采访和空镜的拍摄。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们一进门就直奔二楼,找到旗袍制作工艺人,想麻烦她接受采访,但却得知工作人员不能单独接受采访。于是我们找到经理,怎料刚开口说清我们的来意就遭到了拒绝,经理说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我和同伴都觉得有些尴尬,想放弃却又觉得骑虎难下,于是硬着头皮跟经理软磨硬泡。一番纠缠之下,经理终于答应我们进行简短的采访,但说不能拍摄。经过第一次的软磨硬泡,我和同伴在采访中也发挥了厚脸皮的特质,经理一转身我们就拿出了设备,架好相机就开始拍摄。采访过程中我们都心惊胆战,生怕经理什么时候出现就会终止采访。我们突然觉得自己能略微体会记者这个行业的辛酸了。以前一直觉得接受记者采访的人都是和蔼可亲、非常配合的,现在才知道这些看起来轻松的采访背后,也许是记者的一次次的软磨硬泡。以前一遇到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就果断放弃,拉不下脸哀求别人,更别说冒着被人赶出店的风险偷偷进行拍摄。

一次次地更改选题,一次次地实地探访,这实在是一次不平坦的文化寻访之旅。作为非专业记者的我,能最终完成这一次实践,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在心理层面,都是对自我的极大提升。不过这并不是我最大的收获。这次我第一次走出校园,第一次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面对社会,第一次遇到困难不能退缩也没有人可以求助,却成功完成了从最初的胆怯到最后的勇敢的蜕变,这才是我此次采访最大的收获。

三代工艺师 串联戏曲情

文:谷佳琪 摄影:韩冠文 指导教师:王丽文 王 永

在前门大街、珠市口一带游客穿梭,喧嚣嘈杂。而绿荫掩映的前草胡同分外清凉和宁静。在胡同的尽头有一家规模并不大但却是全国唯一家制作戏曲服装道具的国营单位,它就是北京剧装厂。简单的装潢,很难让人联想到就是这个不大的场院,提供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者的服装,提供了张艺谋导演的《图兰朵》中华丽的饰品,还有北京人艺舞台上每一个鲜活人物的造型和京剧舞台上那多彩的行头。但就是在这里,集中了全国优秀的设计师、工艺美术师,是他们把中国传统美术的风采带到大众的视线中,带到世界的舞台。到今天,北京剧装厂已经走过了57年的风风雨雨。这57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57年,而它始终没有改变。三代美术师把时光留于此地,创造了戏台上精美绝伦的一件件艺术品。图1 北京剧装厂■繁琐和辛苦的设计师生涯

今年是孙颖到北京剧装厂工作的第37年。37年前,孙颖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的毕业生,被分配到剧装厂工作,专职做设计师的工作。开始建厂时,国家对此极为重视。著名的工艺大师尹元稹先生亲自来厂指导工作,珠市口一带的大面积厂房都是北京剧装厂的。现在,孙颖已经是北京剧装厂的副厂长了,是工厂里的老前辈、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社会的整个政治环境还不允许传统戏上演,舞台上都是革命现代戏。“说起八大样板戏你可能知道,还有很多其他的现代戏,我都参与了服装设计的工作。”京剧大体上可以分为传统戏和现代戏,传统戏的服装是规定好了的,不能变动。而新编的剧目就要设计新颖的服装。孙颖一边介绍,一边打开身后的保险柜。柜子有一人多高,里面满满堆积着资料,孙颖顺手拿出一本,是现代戏《杜鹃山》的服装设计资料。里边详细注解着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次应该用到的服装道具,上衣、裤子、帽子的样式画得清清楚楚,就连补丁也要单独画出,在一旁标注好颜色和布料。在样板戏的辉煌时期过了几十年以后,首演《杜鹃山》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女士仍念念不忘在此处定制的服装,每当有机会演出时,她都会亲自来到北京剧装厂定制行头。这样的资料,不知在北京剧装厂有多少本,这都是像孙颖一样的工艺师们辛勤工作的见证。不仅如此,由于全国上下都在排演样板戏,外界对戏装的需求量可想而知。“李铁梅用到的服装,一天之内就堆成山,”孙颖回忆道。北京剧装厂的定位就是面向国家级专业演出团体的,所以业务量很大,当然产品规格很高。■京绣的传承

孙颖是“京绣”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谈到京绣,孙颖有着非同一般的热情。“京绣”是“燕京八绝”之一,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而且戏曲服装就是京绣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不同于苏州绣品,京绣的特点是用色夸张、对比强烈,尤其是用料方面,更是集中所有珍贵材质于一体。制作上的方法也有很多独到的地方。由于在过去,京绣制品专供皇家御用,所以丝线、布料用得都是最好的。“在古代供故宫使用的绣品价值连城,现在很难复制。”2000年以后,故宫经历多次大修,有专家专程找到孙颖,要求复制一件皇宫绣品,是明清皇帝大婚时用的幔帐,对用料、设计和刺绣工艺要求极高。孙颖经过研究学习,终于成功制作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绣品,今天游客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还能看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

现在北京剧装厂的工作人员只有60人左右,和顶峰时期的300多人比显得太少了。“原来我们要求应聘的人至少是美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但是能招的人越来越少,现在一点基础没有的人也可以来工作。”孙颖谈到了现在的人员短缺问题。许多工人没有工作经验,甚至连缝纫机都从来没操作过,需要老一辈的师傅悉心教导。在厂房中,每一个车间都有一个年岁不小的老师傅,常常是手托着一杯茶巡视每个工作台的工作进度,偶尔停下来指导一下年轻工人的工作。像这种手工艺几乎都是靠言传身教。从这里出来的每一件精品服装都少不了这些老一辈师傅们的教导。图2 生产车间■忙碌的身影

1997年,北京剧装厂在忙碌着香港回归文艺演出各项工作的同时,接到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张艺谋导演的《图兰朵》设计服装。“在意大利首演的时候就是我们亲自制作的服装,”孙颖回忆起当时的故事,“张艺谋好几次来到北京剧装厂看了工作进展。”由于歌剧在意大利米兰首演,演员都是外国人,不能来到中国测量尺寸,孙颖特意留心了服装的尺寸问题,还考虑了歌剧演员演出时可能有气息的变化,把服装的胸部、腹部加肥加大,结果所制服装得到了导演和观众的肯定。后来歌剧又到太庙演出,精美的服装震撼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北京剧装厂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也有长久的合作关系。刚刚落下帷幕、巨星云集的大戏《风雨夜归人》,用的就是北京剧装厂制作的服装。“像这种较高级别的演出,他们有自己的设计师,但是只是设计出一系列的草图,真正的布料、纹饰都是由我们亲自选定的。”■难以复制的传统精品

在车间深处的库房中,堆积着大量的布料,颜色极为丰富,鲍春莺正在和戏曲界一位很有名的设计师彭丁煌商议服装设计的细节,为北方昆曲剧院即将排演的一部大戏做准备。她们面前摆放着满满一桌子的设计草图。鲍春莺要根据这些图样选择布料、颜色、纹饰等等,还要做详细的记录。“我从学校毕业就到工厂工作了,一开始就做设计的工作。”鲍春莺指着厂房中一个小小的工作台说,如今在这里工作的是一个小姑娘。通过几年的积累,掌握了所有技术后,她接受了更重要的工作,参与新编历史剧的服装设计工作。这项工作复杂、辛苦,常常要在外奔波联系业务。“不像以前在车间工作,现在时间很随机,不好确定,也要经常往外边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大量的服装都是鲍春莺经手设计的,当时工作量极大,“我记得最忙时常常是后半夜才回家,家人都睡了,第二天还要继续工作。”最近,国家京剧院新编历史剧、著名京剧演员李海燕主演的《洛水伊人》的服装就是由鲍春莺参与设计的,设计期间她经常抱着厚厚一沓资料穿梭于厂房中,还要跑前跑后忙业务的事。由于需要和演员接触,商讨试装、尺寸的问题,她常常会在时间安排上有协调不开的时候。“现在的技术虽然很高级,但是古时候的染料我们很难再复制出来了。”鲍春莺在一个工作台上拿起一件精美的行头,介绍道,“这种剧装年份相当久远了,你看它上面盖了很多的章,京剧院清点一次库房就会盖一次章,这件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旧衣服了,但是你看它的颜色还是很鲜亮,现在的材料已经做不出来这种效果了。”果然,在一旁的师傅手中就拿着复制的新品,颜色虽然华丽,但是少了一种时间积累的味道,显得浮华。而这件老旧的服装,格外大气、内敛。可见现代科技的东西能不能完全替代纯天然的技术,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像这样的衣服就会作为文物珍藏起来,在舞台上不能再用了,要用的话就用我们制作的新品。不过,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地复原了。”

最后,鲍老师向记者展示了北京剧装厂珍藏的“精品绣”,找到专门负责的同事打开保险柜就颇费一番周折。当柜门打开,犹如打开了百宝箱,一件件珍品剧装展现在记者面前。有贵妃穿的蟒袍、包公穿的官服,一件件好像宝石般光华灿烂。这种服装几乎不作为商品出售,每逢重大的活动时作为展览品供游客欣赏。“我们还承接国家级的旅游项目,当外国人来的时候,我们就准备一些简单的刺绣工作教会他们,最后送他们一些小礼物。”■从打工妹到优秀的青年职工

今年是徐亚宁到北京剧装厂工作的第七年,时间不算长,但是在这里工作的几年中,她从一个只会用缝纫机的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厂里的优秀模范,经常被评为骨干职工。目前她已经熟练掌握了制作剧装的所有技术,而且还在自学服装设计,也许未来就会又有一个工艺美术师诞生在北京剧装厂。

最早经人引荐,徐亚宁停下了农村服装厂的工作,跟随妹妹告别河北保定老家,到北京剧装厂作为学徒工上班。而工作的基础,还是靠在农村服装厂里蹬了几个月的缝纫机。谈到一开始的工作,亚宁觉得任何事情都很困难。“最困难的是对手中的活儿一点都不了解,任何细节都需要师傅一点一点地教。”亚宁的师傅已经退休了,但是对亚宁的影响极为深远。“我师傅算是比较严的,要是我的活儿有一丁点儿不对,就会突然把我从车间叫出来,当着这么多人也挺没面子的。所以我就努力争取不让师傅骂。”亚宁回忆起一开始进厂时的辛苦生活,“由于不熟悉嘛,出错是难免的。有时候就是因为一小点问题,整个衣服都要拆了重新做。还有时候不小心把绣活铰坏了。”

虽然如此,最初的打击还是很快就过去了。亚宁认为是她的踏实让自己坚持了下来,“打击最大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干这个啊!但还好师傅暗中鼓励,自己不知不觉也就坚持下来了。和我同时来的有20多个人呢,各种原因吧,结婚了、生小孩了就不工作了。我特别不赞成他们的想法,结婚或者有孩子都不应该影响工作。”亚宁终于出徒了,日后的事情就是不断学习制作技艺。■成长之路依然艰辛,废寝忘食被称“小强”

北京剧装厂的工作极为繁重,而且时间要求很紧,专业院团赶排的剧目要求服装制作也是赶制,北京剧装厂的职工经常要加班,而且只要加班就是到晚上10点,周末也要加班。亚宁在学徒期间,一直是自愿加班,她觉得能通过工作提高自己的技艺。碰到制作上的困难,马上向师傅请教,也是提高自己的一个方式。加班的夜晚,亚宁总是最后一个走,把车间里的卫生打扫一下,把电闸拉上,才返回在珠市口附近的职工宿舍,或者远在燕郊的家。每年只有很少的几个周末才能和妹妹一起坐上开往河北保定的长途汽车,看望一下父母。

北京剧装厂的同事给亚宁起了一个外号——“小强”,就是因为亚宁工作起来废寝忘食,而且只要在工作台前,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有许多次亚宁发高烧,但都没有请假,因为她总觉得把手中的活完成是最重要的。谈到她为什么这么投入,她觉得很简单:“做这些活从来不觉得烦,总觉得干利落了才算行,有成就感。若是有一点小的瑕疵自己都不允许。”渐渐地,亚宁的作品得到了师傅以及观众的认可。北京天坛公园中有一个珍宝馆,其中周期性地展出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珍品。每当北京剧装厂应邀到此参展时,亚宁的作品常常被选中,拿到天坛展览。亚宁由此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参加如此重要的活动。她觉得这是莫大的荣誉,高兴地到展柜前仔细端详自己的工艺品,还让妹妹给自己和“孩子”照相。

亚宁原来对京剧不是特别了解,每当看戏的时候,都是作为戏迷的亚宁的父亲给她讲解戏曲里面的知识。但是通过这些年的学习,现在都是反过来,亚宁会给父亲讲解戏曲舞台上的服装知识。亚宁也觉得这里面的知识太多了。她随手指着手中的一件服装,说:“比如这上面的神兽,几个爪子的是龙,几个爪子的是麒麟,什么官要穿什么龙,全都有讲究。”同时,她在这几年的工作中,虽然了解了许多戏曲知识,但是自己感觉还不够。“这里面的水可深了,可以说学无止境,只是现在手上的活儿比较多,没什么时间研究。以后吧,如果有机会还是要继续学习。”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大批服装在北京剧装厂定制,亚宁就参与了工作。“开幕式的第6场活字印刷的服装是我们做的。衣服上的扣子外包单位不会做,必须是中式的,全都是我们手工缝制的。由于时间紧嘛,全厂所有人都上阵了,连财务都到车间一起缝。”

2013年北方昆曲剧院的大戏《红楼梦》上演,亚宁第一次跟随著名的设计师彭丁煌一同工作,为该戏做服装。在与几位设计师接触的过程中,亚宁对自己的未来又有了更深刻的考虑。“看到鲍老师、彭老师的工作自己也很羡慕,也想逐渐地学习服装设计,可是真的是没有时间。现在唯一做的就是在网上自己下载了扎样的图纸,想自己看一下。”如今亚宁对自己手中服装制作的每一道工艺,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了,所以经常跟随几位设计师到剧院工作,随时量尺寸、改尺寸,在这过程中亚宁收获了不少,也受到了鼓励。一次亚宁跟随彭丁煌老师到甘肃出差,彭老师就鼓励亚宁要继续深造,不能只停留在制作上。■工作就是亚宁的爱好,不觉得累

像亚宁这样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她能有如此大的耐心,站在工作台前,一整天面对一块块布料,一般人觉得甚是枯燥。但是亚宁不这么认为,她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下班之后也没什么业余活动。“由于没时间看电视,也就不爱看了,现在外边讨论的流行的东西我全都不知道。有时候就躺在床上听听广播还算轻松一点,听听《男左女右》,就这个都连不上听。”北京剧装厂的工人来了一批又一批,也走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亚宁坚持下来了,她对工作有一份特殊的热忱,加上性格又有一点倔。由于她出色的工作,厂里党支部已经在2012年吸收亚宁为共产党员。亚宁说,她能坚持下来原因很简单,就是努力。当记者问她对工厂的印象如何时,亚宁指了指身后的标语——“和谐”。

有的人以为国有企业一般都很安逸享乐,其实不然。每一个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奉献汗水的人都会得到应得的回报。愿亚宁能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就像她的心愿一样,能有机会到专业学院进修深造,他日成为戏曲界的又一个艺术大师。

北京剧装厂走过的这57年,与国家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而它永远偏安于珠市口西草胡同32号,依旧是57年前的老样子,保持了国有企业的特点。在门市部,几乎绝迹了的老柜台静默地站在那里,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服装道具。这里没有世俗的牵绊和竞争,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到了中午,厂长一声令下,老职工们就拿出午饭,坐在办公桌前,一边谈论着身边的工作,一边吃着午饭,显得恬淡祥和。这种场面恐怕在外面的公司是很难见到的。

即便如此安静的工作,招工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本来原则上工人的基础至少是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现在只能招到没有任何剪裁经验的临时工,到工厂后,需要工艺美术师们一点一点地教导,几乎一年之后才能独立完成工作。如今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概都梦想着巴黎、米兰一类的时尚之都,没有人注意到在这安静的角落里,还隐藏着如此珍贵惊艳的传统艺术。

如此珍贵的传统艺术应该有人继承发展,人们都希望,在将来不仅能看到像孙老师、鲍老师这样经验丰富的大师,还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样的工作中。希望有一天这个喧闹的社会能够有更多的人静下心来欣赏我们的古典艺术之美。

采访手记 无尝试,不娴熟

文:谷佳琪 摄影:韩冠文

我们探访的是“北京文化符号”,我对这个题目极为感兴趣。北京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当我们叹服于地铁、高楼等等现代化设施所带来的冲击时,许许多多儿时的记忆已经逐渐褪去。其实北京的历史复杂、多变。上溯到几百年前,北京四九城,“大圈圈里面有一个小圈圈,小圈圈里面有个黄圈圈”说明了北京只不过是明清皇家“家天下”的一个傀儡,权力在这里交替,国家的兴衰在这里变幻。后来,北京是老舍笔下的旧都风情,是胡同和京剧,是鼓楼和鸽子。再后来,北京成了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人怀念的是自行车、电影院、酸奶,以至于黑豹乐队、迪斯科……北京文化符号真的太复杂了,当我听到了这样的一个题目,我觉得很值得我去思考。

而后就是确定选题,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特别希望能把我喜欢的京剧带到大众的视野中。一直磨蹭了一个星期以后我才联系我以前去过的北京剧装厂的老师,他们那边工作很忙,我也要等他们空闲了才能过去。我在去之前认真地想了想要怎样采访、要拍什么样的照片,在纸上写了不少问题。其他的我就真不知道要做什么了。之前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工作。我被介绍到厂长的办公室,准备的问题不到半个小时就问完了。我有一点慌乱,嘴里不停地说“额”、“那个”,而且到这时我才发现准备的问题完全是多余的,根本不能写出什么有特点的东西。之后我就完全变成了跟老师在聊天,她还问了我不少问题。第一次采访就这么慌乱地过去了。

回到家之后,我一直拖拖拉拉地没着急动笔。简单构思了一下后,我决定把北京剧装厂的大体历史介绍一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开始写起,重点介绍几位优秀的工艺美术师。后来我把稿件交给了《北京青年报》的王永老师。王永老师的答复给了我很大启发,他说一个单位的历史很长,报纸的版面很难承载,不能把重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而是应以人为出发点,详细记述人的工作历程。王永老师又把他之前的两篇作品给了我。我认真品读之后明白了一些。报纸版面有限,要把读者感兴趣的东西尽量拓展、写详细,而且写人物稿件要突出人物的历程和感受。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真是需要费些心思的。图3 学生记者在与北京剧装厂员工交谈

我还要感谢另一位老师,那就是《北京青年报》的于静老师。于静老师特意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她说我的文章的两位主人公年龄跨度要大,一个老艺术家,应该在70岁上下;而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大概在30岁左右。这样文章看起来才有一种薪火相传的感觉。而且报道北京剧装厂,一定要从技术出发,他们的工艺哪一步是最难的?哪一步是最重要的?他们的作品又有哪些是优秀的?这样的文章读者才有兴趣。带着这几个问题,我又一次去采访了。

这一次我找到了北京剧装厂一位年轻的工艺师,这样文章就呈现出“老、中、青”三代的架构。但是还是有一点很可惜,由于年纪大的师傅大都已经退休,我没办法找到他们,否则一定能找到一个资历最老的艺术家。带着几位老师的建议,我的稿件最终完成了。

最后,在文章发表之际,王永老师又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询问稿件的细节。比如三位被采访者的职称,要区分出他们的工作重点。我考虑之后给出了很准确的答复。还有地名是“西草市街”还是“西草市胡同”,王永老师也特意问了我,结果果真是我在稿子中写错了。

当京味老“百货”遇到全球“中国风”

——永安路百货商店专访文:许金晖 摄影:马宪超 指导教师:马宪超

符号就是力量,怀旧心理的触发往往缘于某些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符号。这些符号可以是物化的历史特征和人物,也可以是一个虚化的文化象征。

北京,宣武区,永安路百货商店,在这里,时间的钟摆仿佛停了下来。这家成立于1958年1月1日的百货商店,像活化石时一样低调沉稳地矗立在那条窄街上。图1 永安路百货商场

夏日炎炎,阳光透过街旁的柳树洒下来,树影婆娑,抬头望去,便是红底白字的大招牌了——永安路百货商场。沿街走去,若不留意,根本不会注意到这家老店的存在。昔日的光彩也不再重现,店面年年缩小,就像一个六旬老人默默地伫立在那里,饱经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一进门,便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息,不是开放式百货商场的繁华与耀眼,不是便民百货商店的嘈杂与摩肩接踵,而是一种祥和宁静的气氛,至今仍保持着56年前的风貌:传统的玻璃柜台,老式货架、珠算盘,布局中规中矩。一百多平方米的空间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货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商品,有老年人的服饰、化妆品、生活用品等等。这家老店的商品包装纸也十分与众不同,上面印了一些老北京话,比如:背旮旯儿、糊弄局、家长里短儿、抹不开、骂秧子、搬杠、不矫情、仨瓜俩枣儿、酸不溜丢、么蛾子、转腰子、坏醋了、膈应、不介、颠儿、就和、砸锅了、套磁、念秧儿、人模狗样儿、眼力见儿、嘎杂子、掉腰子、撒丫子、逗咳嗽、瞎咧咧、聚齐儿,老北京味儿十足。总之,但凡是上世纪50年代后老北京家中有的物件,在这里你基本上都能找到。■巅峰时期的老百货“百货商店”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沿用下来的一个代名词。新中国成立后,国营百货商店一直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商品流通主要渠道,承担了短缺经济下生活物资配给机关的职能,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物价”、“保障供给”。由于没有竞争,也没有新的业态出现,这种百货商店变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市场中唯一的零售业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营百货商店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店里的一位售货阿姨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流行的服饰就是海魂衫了。那时候的年轻人、小孩都十分热衷于海魂衫,这就是当年的潮服饰,他们可不像你们现在怕撞衫,阿姨笑道,那时候人们还很穷,能来这里买上一件海魂衫那是莫大的荣耀与骄傲。海魂衫自那个时代后就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但那蓝白相间的条纹衫永远属于那个年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当年流行的化妆品就是蛤蜊油和友谊护肤脂了,那时的蛤蜊油几分钱就能买一个,大盒的“友谊”才一毛钱一盒。那个当年放在妈妈化妆台上的小铁盒是多少八零后的青春记忆啊。■老百货的没落

时代走得太快,人们往往还没来得及回味,有些东西就已经离我们远去了。随着大型商场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传统百图2 店内的老国货货商店经营状况明显下降,大型商场渐渐取代了它们,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无限渴望让这些经典国货被束之高阁。百货商场经理回忆说:“超市的货物新鲜时髦,地摊儿上的东西便宜,谁还爱来这老百货店啊。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百货公司经营业绩惨淡,员工每个月只有370元的基本工资,没有业绩、没有奖金。就连红极一时的大方百货商店也没有了原来的兴旺。股份制改革后特别困难,但做了20多年了,我们所有人都不忍心放弃。29位员工自己出钱把剩下的商品买了。成了股东的售货员出摊儿推销,不论男女都骑着自行车、拖着货四处推销劳保产品,大家心里都急,城管还没收过我们的摊儿。”■国货回潮挽救老百货

就这样,百货商场艰难地走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从2005年开始,全国各地就有国货回潮的迹象,2008年,国货无人问津的现象终于被打破了。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中国风大热,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人们开始怀旧,回忆起了过去的好东西,由此引发的振兴国货之火越烧越旺,曾在上世纪80年代叱咤风云的国货球衣、球鞋、海魂衫、小玩意等,再次成为风口浪尖上的潮货。

在国营百货商店工作了20多个年头的地道老北京张师傅说:“现在生意的好坏也说不好,有时候一天也不来几个人,有时候乌央乌央一堆人来这里疯抢。”这么多年来,百货商店一直与厂家保持合作,直接从厂家拿货,毛利控制在20%到30%,几十年不变。店里的东西很少涨价。宝贝润肤霜一块五一袋,大盒友谊雪花膏7块钱一盒,绝对是物美价廉。现在80、90后的小姑娘们也经常来这里逛,一买就能买走好几百块钱的护肤品。张师傅是国货的拥护者,他说:“大商场里那些欧美的品牌贵得不得了,关键是那洋玩意不一定适合咱们中国人。论安全质量还真比不上咱们这老物件,配料表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品牌有的是中国上百年历史的护肤品鼻祖,有的将中药医学科学融入,让你用得踏实舒心。”张师傅话糙理不糙,再奢华名贵的化妆品也不能阻挡自然衰老的规律,用咱最简单便宜的东西就足够了。

如今,老百货店越来越有名气。人们逐渐意识到,原来旧时的老百货店还在,那些老物件还有的卖。网店和南锣鼓巷等地的一些时尚小商店也开始“跟风”售卖老国货,没有进货渠道的他们大多是从这几家老百货进货,一些剧组甚至干脆直接把这里当成了道具店。凭着独有的进货渠道搞“批发”,原本勉强维持的几家店终于能够翻身。永安路附近的虎坊路百货商场也扭转了靠联营维持效益的局面,2013年5月份,虎坊路百货商场还进行了重新装修,铺了地砖,粉刷了墙壁,柜台摆放得整整齐齐。虎坊路百货商场的经理说,2013年盈利和往年比翻了一番。最近几个月,几家老百货的月销售额都能超过20万,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一位来买友谊雪花膏的阿姨说道:“现在社会发展得太快了,原来书包里放一盒友谊牌的小铁盒油,就能让同事、同学颇为羡慕,现在商场、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逛一天都挑不完。不过现在看到这些老国货还是感到非常亲切,不但价格实惠,品质也是非常好的。几十年的品质保证,从小用到大,心里很踏实,希望咱们的老国货质量永远都那么过硬,越卖越好。”的确,高端包装大力宣传的外国货让很多中国人一下子乱了手脚,然而国货的回潮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这些快要入土的老物件,经典国货成了新鲜时尚的载体。让繁华迷眼的时尚界,多了一份怀旧的乡土气息。■老外热捧老国货

除了我国本土的国货回潮,外国人对中国货的热衷让这股复古风来得更加猛烈。许多外国游客也会来到这里来体味几十年前老北京用过的物件,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新奇有趣的东西。说到外国人来逛永安路百货商场,李阿姨笑了笑,我们给一位外国朋友展示了咱们的痰盂,让他猜猜这是什么,小伙子挠挠头说是花瓶吧,引得大爷大妈们阵阵笑声。李阿姨给他介绍了什么是痰盂:大八仙桌旁边有两个太师椅,中间放一个物件就叫痰盂,这就是中国人的老习惯。李阿姨说她很喜欢给外国朋友们讲讲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干什么用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走近北京,了解老北京的文化,她感到非常自豪。

伴随着开放、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传统的民族品牌经历了一个轮回后,又重新走上了时尚先锋的舞台,传统国货竞相成为世界名牌抄袭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传统国货被重新定义和包装后,又成为新新人类和明星名人追求的对象。“中国制造”的品牌逐渐成为来自中国的全球时尚、奢侈品和新生活方式的制造者。2008年4月,当著名影星奥兰多·布鲁姆这位主演过《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等多部影片的偶像级人物穿着一双“飞跃鞋”出现在曼哈顿广场的时候,惊呼的不单只有他的外国粉丝,更多中国人的目光瞄准了他的那双鞋,真没想到,早已淡出国人视线的老品牌“飞跃”能出现在这个老外的脚上。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将视线转向国货,重新品鉴这些“老古董”的美好。走出国门的“中国经典”并不仅仅是“飞跃”,像“回力”、“解放”等老品牌均已成为国外消费者喜欢的品牌。一双“解放”鞋在日本也可以卖到70元人民币,改良的“解放”鞋有的在美国可以卖到450元人民币,而在其他国家还可以卖到更高的价格。其他风靡一时的化妆品老牌“片仔癀”、“大宝”、“华姿”等也早已远销国外。不仅仅是这些经典的国货,许多经典的中国元素也不断出现在外国的高端品牌、T台秀中。比如我们以前用的蛇皮编织袋如今经过改良融入了LV这种奢侈品品牌的设计中。

这种现象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中国人在不断追求迪奥、雅诗兰黛、耐克这些国外名牌时,外国人却钟情于我们的老国货。盲目地跟风欧美货绝不是最正确的选择,人们会慢慢发现,外国货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棒的,接受老国货其实也是当代人对于传统美的认识和尊重,简单淳朴的老国货才是我们中国人最踏实的依靠。面对国货回潮现象,张师傅并不担心这只是一阵风,吹完就走,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国货才是今后的主旋律,看来看去还是自己家的东西用得惯、用得好。■老百货将何去何从

扫视一下店内的售货员,年龄基本都在50岁上下。如果赶上有厂家送来十几箱化妆品,老售货员都搬不动,送货小伙子只能一个人搬。而其他几家店的售货员也都如此,最年轻的也已工作了20多年。老员工都忍不住感叹,都这模样了,还能坚持多久?售货员李阿姨说道:“这个店还能立多久我们谁都不知道,我们这帮老头老太撑死再干个10年,可是以后呢,我们没有接班人啊,”李阿姨叹了口气,“无人接替的最主要原因是工资太低,售货员的平均工资也就2000多元。外地人来也是为了挣钱。这么低的工资没人愿意干,地位也不高,年轻人宁愿在大商场工作,也不愿意来小百货商场。如果提高平均工资,那么产品的价格就要顺势提高,国货的优势也就不在了。”谈到改变经营策略这个问题,张阿姨说可以接受网络销售,也可以用年轻人爱玩的微博来宣传,只要能改善现有的状况,我们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而李师傅似乎有些不同意,说道:“我本身就不太喜欢网购,尽管不出家门看着电脑屏幕就能买到东西,可是不如你眼看得清,手摸得真,要是东西不好,再退来退去也很麻烦。如果用网店来经营这些国货,那么就失去了国货商店的意义。”的确,墙壁上挂着的“大跃进”时期的海报、老式的布局、古色古香的货物架子、用算盘算账等等,这些都是百货商店的一部分,这里不仅仅是个销售场所,也是一个年代的回忆。李师傅叹了口气说道:“以后这儿要是拆了,那这永安路商场就彻底没了。”图3 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

闲聊中,李师傅拿着搪瓷杯子喝着热茶,哼着小曲,好不自在。售货员都是北京人,热情、爱聊天,熟客来了嘘长问短,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聊着天就把东西给卖了。这种祥和静谧的氛围,同事之间的和睦,卖家与顾客的真诚在如今的大商场可不多见了。在这里,也没有大商场的收银台、计算器,每个柜台上都摆放着一个算盘。张师傅说,用来用去,还是算盘得劲儿。有时候外国朋友看见我们拿算盘来算账都非常好奇,他们觉得这几个小珠子拨来拨去就能知道一共多少钱这件事特神奇,总要自己算上几遍,发现和算盘算的结果一样,他们就会竖起大拇指,用蹩脚的中文说着:中国人真厉害。张师傅说那时候觉得自己特别自豪,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好东西。

像永安路百货商场这样的国货商场,北京已不剩下几个,屈指可数,它们承载着北京城几十年空间上的变化。现在,国货百货商场正站在时代的岔口上,不管它何去何从,老北京百货商场永远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里。

采访手记 生活亦是历史的浓缩

文:许金晖

夏日炎炎,顶着烈日,终于来到了永安路百货商场。抬头望去,便是红底白字的一块大招牌——永安路百货商场。

刚一走进去,我就被狭小的空间震慑住了。在我的理解中,百货商场应该是非常大的,然而它只占地100多平方米。屋内的陈列摆设让我仿佛置身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的玻璃柜台、老式货架、珠算盘,布局中规中矩。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我看到了许多小时候见过甚至是只在老电影中见过的物件。两块三毛钱的小铁盒友谊护手脂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妈妈的化妆桌上总摆着一个这样的小铁盒,年少的我经常偷一些拿来臭美,记忆中熟悉的味道让我不禁想起了美好的童年。印着喜字大牡丹花的搪瓷盆,我家现在还有一个,妈妈说那是她和爸爸结婚时为新家置办的物件,用了20多年,妈妈还是不舍得扔。铁皮青蛙,那个花花绿绿的儿时小玩具还是1980年出生的姐姐传下来给我的,还有曾在姥姥家见过的痰盂。当然,还看到了那红极一时的回力鞋。售货阿姨对我说,回力鞋是80年代最流行的,那是球鞋中真正的“大哥大”,回力鞋大概十多块钱一双,一旦蹬在脚上,穿什么衣服都无所谓,单凭这双鞋,就能“拔”起“份儿”来。“回力”也分蓝白两种颜色。白“回力”尤其扎眼。据说还有一种黑色“回力”,但很罕见。那时候不少中学生刻苦练篮球,因为只要能打进校队,“回力”就有盼头了,这是央求家长给买回力鞋的最佳借口。紧接着,热情的阿姨又给我介绍了海魂衫,她说这是上山下乡那代人的青春回忆。那时候有部电影叫《海魂》,当时的年轻人看完后都很感动,那件蓝白条相间的衣服就变成了当年最潮的服饰。

我在狭小的过道里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摆放的老物件,又看了一遍自己写好的采访提纲,就是不知道如何打开话匣子,终于,我鼓起勇气,走向了卖国货化妆品的一位老师傅。通过了解,张师傅今年已经52岁了,他在国货商场已经干了20多年了。他身上有着地道老北京的特点——健谈,拿了个搪瓷杯子,喝口香茶哼两句小曲儿,那种自由自在让我看到了老北京人身上必有的生活态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