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18:43:5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篇

第一章  从一般信息传播到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

一、人类无语言时代的信息传播(1)触觉和嗅觉

人从动物进化而来,这种寻求和接受信息的方式,是最为原始,但也是无法超越的。(2)视觉符号

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实际的动作,或利用物体,或描绘简单图形,向别人传递信息。对接受者而言,这些均为原始的视觉符号。(3)听觉符号

通过发出原发性声音、模拟性声音,或通过简单的敲击发出声音,向其他人传递信息。如果这类声音被接受和理解,即为原始性的听觉符号。

以上的非语言传播,即使在当今最为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辅助信息符号,从香水的使用、亲吻,到言语中的声调、轻重、停顿,体语的广泛运用,甚至传播中空间、文化色彩的选择,都能够察觉到潜伏着的原始符号传播的能量。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1)现在和未来的任何高级传播媒介,都必须以语言这个传播媒介为媒介,而词语则是传播的基本单元。(2)当今世界上的六大语系: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班图语系、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其他的语系还有达罗毗图语系(印度半岛南部)、南亚语系(中南半岛南部)、芬兰一乌戈尔语系(主要在芬兰和匈牙利,以及俄罗斯北极圈内少数几个地点)、伊比利亚一高加索语系(高加索山脉一带),分布地区较狭小,对世界交往的影响有限。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1)文字与语言的区别

文字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2)文字体系

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融合、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6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包括:①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②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③阿拉伯文字体系;

④斯拉夫文字体系;⑤梵文字体系;⑥希腊文字体系。

四、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文字虽然保留了语言信息,但是人工手抄无论如何形不成规模传播,手抄的文字一定程度可以变成一种很容易禁锢的信息。于是,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1)能够规模化地复制文字的技术,最早出现于中国,即6世纪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对工艺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发明,可以适应宗教教义的传播,但难以在时效上适应真正的新闻传播。11世纪,中国人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对于规模化的信息传播,其重要意义大于雕版印刷术。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需要,以及原材料无法适用于笔画繁多的汉字等原因,中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将其用于新闻传播。(2)在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古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3)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遍了全世界。(4)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但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出现,还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才可能出现并持续下来。

五、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

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总之,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六、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现代报刊的起源是一个在全球的历史发展过程,表现为以下三个发展的环节:(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18~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起源的全过程。

七、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①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报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例如1665年时的英国、1702年时的俄国),或者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例如1631年时的法国),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

②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的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

②政党活动极为频繁,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即使是商业性的报刊,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中。这种情况的典型国家是美国(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60年),其他西方国家的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有时存在一个较为长久的并存期。(3)“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

①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

②此前的报刊属于党报时期,此后或者很快进入商业报刊时期(例如美国),或者从党报时期的发展顶点走下来,逐渐转向商业报刊时期。

③此前,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事业;此后,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产业;现在,西方国家的大众传媒(包括后来出现的广播和电视)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高回报产业,新闻传播业的跨国性经营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到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西方国家已经完全进入商业报刊时期。

八、电子媒介以几何级数的发展(1)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在较长的距离之间,信息可以瞬间传递。(2)1876年,电话首先在美国出现。仅仅由于英国邮政部门的总工程师认为他们有的是邮差,不需要电话,认识的差距使得英国10年后才开始发展电话。(3)19世纪,真实图像的记录和传播也取得辉煌的成就。(4)1920年11月,美国匹茨堡的KDKA电台的播音,标志着世界上出现一种新的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介——无线广播电台。(5)1936年德国的实验电视部分转播柏林奥运会。现在一般把因果BBC电视台1936年11月播出节目,视为世界电视广播的开端。(6)20世纪60年代起,计算机技术被运用于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先是报刊和通讯社业务(编务和印务)的自动化控制,接着是数字化技术武装卫星广播和电视。(7)21世纪世界新闻传播面临的情形是:无止境的传播技术创新、高度的商业化操作、全面的全球化趋势。

九、发展迅速但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1)互联网被视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具备将各种信息形态相互转换的能力,具有强大的同步交互传播的能力,以及全球性高时效的传播能力。(2)2003年起,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悄然兴起,这是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它对社会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冲击力,来自它的发送数码技术、发送方式这些形式主义要素。(3)博客、播客和各种层出不穷的网上数字化的新型传播方式,以更加短的间隔时间不断涌现。

十、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世界新闻传播的发展历史,至少有以下两点启示:(1)全球性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现代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果没有现代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现代新闻传播业不可想象。(2)新闻自由政策的实行,需要各种综合条件,例如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政治、文化历史中的民主政治传统、公众和领袖人物基本的民主政治素养等等。否则,新闻自由只能成为频繁的政治事变的直接牺牲品。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一、名词解释

1.印刷术

2.商业报刊时期

二、简答题

1.简述互联网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南开大学2007年研;上海交大2004年研]

2.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媒体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厦门大学2006年研]

3.简述1998年的“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事件。[清华大学2007年研]

三、论述题

1.谷登堡活字印刷术在人类传播史上的意义。[四川大学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

2.试论纸质报纸的前景。[北大2010年研]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印刷术

答: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真正使它服务于信息传播活动却不在中国。在公元6世纪,由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11世纪,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这时的印刷术由于比较专业,没有被大量的应用于新闻传播;直到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为规模新闻传播提供了新技术条件。

2.商业报刊时期

答:商业报刊时期一般以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为到来的标志。此前的报刊属于党报时期,此后或者很快进入商业报刊时期(例如美国),或者从党报时期的发展顶点走下来,逐渐转向商业报刊时期。此前,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事业;此后,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产业。

二、简答题

1.简述互联网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南开大学2007年研;上海交大2004年研]

答:作为先进通信和传媒技术的结晶,互联网在新闻传播这一大众传播领域引发的变化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在网络传播时代的变化

应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的在线媒体可以分为两种:

①传统媒介机构在互联网上创立或与通信等其他行业机构合作推出的新闻网站,作为传统媒体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称为“上网媒体”。

②“网上自生媒体”,它们只在互联网上提供新闻服务,形式包括各种新闻组、网络杂志、网站中的新闻频道等。通过这种媒体形式传播新闻信息的有个人和各种非传统新闻机构。

新力量的加入和在新领域的竞争改变了新闻传播主体原有的地位格局。媒体机构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发布新闻、服务或娱乐等信息,还推出聊天室、公告牌、信息搜索、网上购物等服务。新闻媒体内部的人员构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由于媒体商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技术含量高的手段投入使用,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的比例不断上升,而采编人员比例下降。(2)互联网在新闻传播运作流程中的影响

新闻传播的运作过程可以表示为:信息采集—选择—加工—发布—反馈。互联网的影响贯穿了整个过程。

①在线信息采集。整个新闻界在互联网介入下出现了电脑辅助新闻学。无论是网上在线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记者,在互联网上搜寻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采访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②把关权的分散。互联网上轻而易举的链接和无尽的容量空间使内容提供几乎不可能为少数媒体垄断。更多的个人和组织加入新闻传播领域,受众个人化需求愈来愈被抬高,许多人转向原本非媒体的个人和组织寻求更合乎个人口味的信息。

③多媒体和超链接(hyperlinks)的信息产品。互联网上的新闻成品与传统有很大不同。数字化使用传统媒介难以做到的多媒体报道在网上十分普遍,现在,记者编辑在写作和加工稿件时,都将文字、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材料结合起来处理。另外,网上新闻采用了“超链接”技术。链接的使用使新闻不仅只是“新闻”,一些重大的旧闻将在网上永久停留,并成为新的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全天候新闻发布。互联网出现后,由于新闻的发布不需经过太多环节,所以“即时”地发布新闻就成为可能。

⑤多渠道的反馈。在互联网上,反馈的形式一般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受众通过EMAIL向编者反映意见。另一种方式则是开设BBS论坛,由受众进行实时的对话,编辑一般不直接露面。(3)网络广播的“受众”

①受众的构成。网络媒介的受众成员和网络用户的构成有很大关系。能够接触互联网的用户首先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能支付购买个人电脑和上网费用,而且在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全“傻瓜化”的时候,他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懂得英文。

②受众的地位。互联网上的“受众”和新闻传播媒体,两者都是在网络上的某一节点上,并不是明显的“你传我受”关系,实际上,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部分智慧从传播者那端转移到接受者这端。互联网星网传播和交互性的特征,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过程,使受众有可能按自己意愿选择接受信息,也更方便地摇身一变为传播者,现阶段的趋势是,受众对传播的控制力加强了,传受两者日渐一体化。

2.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媒体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厦门大学2006年研]

答:随着网络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它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也日渐激烈。经过近几年的讨论与实践,学界和业界越来越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网络媒体有优势也有不足。(1)从网络传播技术的角度看,网络媒体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闻迅速及时。互联网的触角已几乎延伸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在网上的流通已经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为快捷。而且,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可以随时更新,这就把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

②全球传播。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任何国家的任何用户的观点,只要上了网,就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只要这些信息具有足够的价值或吸引力,就可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③海量信息。由于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数据库,使网上的信息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相对于传统媒体有限的信息量来说,可以说是“海量”的。

④多媒体化。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上,综合多种媒体形式,实现了信息传输的多媒体化。所谓多媒体,就是指数据、文本、声音以及各种图像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体能对包括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在内的各种信息做数字化处理,从而使网络兼具多种媒体优势。

⑤渠道开放。从技术上说,网络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空间,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表达意见。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这或许是网络最具革命性的挑战。正式网络传播的渠道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垄断,让每一个人都可能称为网络上的传播者。

⑥交互性强。在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是截然分开的两种角色,前者主动地传播信息,后者被动地接受信息。即使传者要与受众进行双向交流,也只能极其有限地体现在“编读往来”、听众热线、现场直播等形式中。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用户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拉出信息,还可以通过在线聊天、BBS、网上论坛及时发送反馈意见,并且会引发更多信息反馈,从而形成强烈的网上意见市场。

⑦检索方便。网络媒体在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的同时,由于信息量巨大,海量信息能够得到长久的贮存,加上多媒体文本以超链接的方式加以组织,具有检索方便的突出特点。通过超链接,或者通过搜索引擎,人们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方便地从信息海洋中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有关信息,有助于人们更深刻、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现实意义。(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传播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承载过量。虽然互联网络理论上可以容纳无穷无尽的信息,但由于信息是通过互联网上的站点来连接和传输,再加上承载信息的电缆、光缆又总是存在着信息容量的限制,必然使个网站难以承载无法计数的信息流量。即使网络传输畅通无阻,日积月累起来的信息,从四面八方会聚在一起的新闻报道,往往让用户掉进信息的汪洋大海。要从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智。

②新闻公信力低。网络新闻传播的渠道开放,在为人们提供新闻言论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新闻的公信力。

③技术依赖性强。网络传播具有高度的技术依赖性。首先是对电力的依赖,其次是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依赖,再次是对应用技术的依赖。

3.简述1998年的“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事件。[清华大学2007年研]

答:(1)1998年的“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事件是指德拉吉凭借对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丑闻——“拉链门事件”的报道而使《德拉吉报道》一举成名。这一事件的发生过程如下:

1998年1月17日深夜,麦特·德拉吉向世界各地近5万名新闻邮件订户,发送了一条耸动视听的新闻,题头上赫然写着“世界独家新闻”,其中的关键内容是:“星期六(1月17日)晚上6点,《新闻周刊》杂志枪毙了一条重大新闻。这条新闻将注定动摇华盛顿的基地: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德拉吉的故事一上网,便以惊人的速度迅速传播。星期一,《德拉吉报道》又更新了这条新闻,第一次指出莫尼卡·莱温斯基就是那位白宫实习生,并提供了莱温斯基的简历。随后,他不断提供新的信息,引起公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这一所谓“拉链门事件”在德拉吉及其博客网站的煽惑下,最终演化为一场搅动世界的绯闻。1998年8月,克林顿被迫承认自己的过失,向全国道歉。(2)在这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1998年,大众传播学者琼·杰尔曼对德拉吉评价道:德拉吉的历史地位,并不在于他的个人才干,而仅仅在于他较早认识并全力发掘因特网在新闻传播上的巨大潜力。通过革命性的、空前迅捷的网络媒介,德拉吉展示了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样式。在这种样式里,一个小小的礼品店经理,借助一台个人电脑,在好莱坞一间狭小房间,通过互联网单枪匹马地聚集起比《时代》杂志更多的读者,并不断播发耸动天下的独家新闻——这一奇迹使新闻传播史进入网络时代。

三、论述题

1.谷登堡活字印刷术在人类传播史上的意义。[四川大学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

答:1450年前后,德国工匠古登堡改进印刷术,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使信息得以大量迅速复制,为报业的诞生创造了技术条件。(1)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洗礼的1450年前后,约翰·古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这对欧洲印刷新闻纸的出现和流行起到决定作用。这一发明在欧洲得到非常快的普及,1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印刷种类也从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而在古登堡印刷术出现之前,欧洲的大部分书籍是用拉丁文写的,1人1天只能抄写2~4页,书籍极为珍贵,数量也很少。在50年中使用这种新方法印刷了三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2)古登堡西式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在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印刷可以大量而迅速地复制信息,以便向广大受众传播,这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原先为少数人垄断的文化知识扩散开来,新的思想,新的信息随着印刷时代的到来变成了一股无法遏制的时代潮流,现代新闻传播业在印刷媒介中发展波澜壮阔。

随着印刷技术在欧洲的传播,周期短、批量大地印刷成为可能,周期较短的期刊很快出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有固定刊名和定期出版的刊物是1588年由德国印刷商艾青格尔在法兰克福出版的半年刊《书市大事记》。此后,荷兰、英国、法国在17世纪初相继出现了定期刊物。

2.试论纸质报纸的前景。[北大2010年研]

答: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报纸消亡论日渐盛行,但是纸质报纸依然存在,并且有些优质报纸依然有着大量忠实的受众群。因此,报纸质报纸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有较为乐观的发展前景。但是,纸质报纸在新媒体冲击下必须不断创新应变。(1)纸质报纸依然存在的原因

①纸质报纸使读者享有控制阅读时间和地点的主动权。

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携带阅看,而网络报纸阅看场所、姿势固定,不便于随意阅看;不便于携带,即使手提电脑、手机上网新事物也受制于网络技术的完善性和稳定性。

②人们阅读习惯和怀旧情结也会使许多人难以放弃报纸。

阅读的方式已形成了一种文化。“阅窗读画”成了一种雅的生活状态,而网上读报没了那份悠闲的好心情。

③纸质报纸侵害性相对较小。

大部分纸质报纸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在一个相当大的受众群里具有较高的道德威信。报纸看重自己的把关人责任,在选材、采访、写作、编辑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出错或弄虚作假新闻的出现可能性较小。

④纸质报纸给读者提供冷静思考的余地。

短新闻是网上新闻的主体,在网上长篇大论不可能拥有读者。而纸质报纸可以有深度报道、长篇报道、评述性新闻等。从某种角度上说,纸质报纸是解释者、转述者和分析家。它有经得起反复阅读的美文,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

⑤纸质报纸的经济性也决定了纸质报纸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

纸质报纸的成本相当便宜,在近期经济水平和地域的限制下,还会有相当数量的地区或家庭无法使用网络,纸质报纸依然是他们主要的接受信息方式。

因此,纸质报纸凭借其阅读适应性、随意性、经济性等特点会在大众传媒中占有一席之地。(2)新媒体时代纸质报纸的应对策略

面对新兴媒体的猛烈冲击,报纸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陷,利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创新,在数字时代找到一条新的生存之道,已是所有纸质报纸必须面临的问题,使得纸质报纸不得不去探寻新的做法,创造新的理念。

①兴办报纸的电子网络版,适应不同读者的网络阅读需求。

这是目前各报常见的应对方式,报纸的网络版又有两种:

a.将报纸原封不动的搬上网络,省力省人,但不太招读者喜爱;

b.在报纸基础上,根据网络特性重新加以编辑,形成网络电子版,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同类新闻相对集中,便于观看、阅读;

第二,不受空间的制约,可增大报纸网络版的容量;

第三,不受时间限制,可随时更新内容,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更为及时。

②大办手机报,适应手机读者的快餐阅读需求。

③办门户网站,纸质报与网络并重,走融合新闻之路,适应读者的多味需求。

门户网站相对于报纸的网络版,内容要复杂得多,它需要依托报纸这一母体,对数字技术环境下的新闻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强化各种传播技术的综合运用,生产出能满足各层次受众不同需求的多层面、多形态的新闻产品,实现报纸媒体与网络的新闻融合。

④报纸与广播、影视、杂志、!新媒体合作,共用新闻资源与人力资源,走传媒集团之路,全方位满足读者的信息消费需求。

⑤以报业经济为主,多种经营为辅,多渠道拓展经营思路,变一元经营为多元经营,夯实报业经济基础。

第二篇

第二章  欧洲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

一、四个地区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

1.西欧和部分中欧工业发达国家

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卢森堡等西欧家国,以及中欧的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1)在第一个地区,德语区诸国和荷兰、比利时(当时是一个国家)是最早流传印刷新闻纸的地区,但是由于前者长期处于专制统治下和诸侯多年混战、后者作为商业民族缺乏工业发展的基础,新闻传播业长期形不成规模。(2)而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其稳定发展的基础,现代新闻传播的出现虽然略晚于海峡对岸的荷兰、德国,但是发展迅速,很快就得以领导世界新闻传播新潮流达一个多世纪。(3)法国的工业革命也不晚,由于18~19世纪接连不断的革命、复辟、政变持续了近一个世纪,政治的不稳定造成新闻传播业经常出现“断代”现象,影响了其发展进程,但是其每次革命,都对周边国家输出了不少启蒙思想,包括新闻自由的观念。(4)无论如何,这个区域,特别是英国、法国,作为欧洲工业革命和政治变革的中心地带,其确立的新闻自由体制对于欧洲其他地区,甚至全世界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德国二战后,其新闻传播业的恢复和发展很快。现在除了英、法、德三大国外,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瑞士等都是新闻传播业十分发达的国家。只有爱尔兰的新闻传播业相对弱些。卢森堡弹丸之地,却通过发展广播电视业而成为欧洲的媒介大国,属于该国资本的广播电台、数字化卫星电视台覆盖欧洲,成为欧洲电子媒介业的一个中心。

2.北欧

包括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等国。(1)该地区也受到西欧工业革命和政治变革的影响,由于地理上偏于一隅,除了瑞典、丹麦之间,以及瑞典和芬兰、挪威之间存在一些不大的民族矛盾外,各国内部的矛盾较为缓和,因而基本以和平、渐进的方式接受了现代民主体制和现代人权观念,没有发生激烈的阶级斗争。这些国家的新闻传播业不仅较早地采纳了新闻自由的体制,制定新闻业职业道德守则和新闻评议制度也早于英、法等国。它们以内向发展为主,自成一体,其新闻传播业对世界的影响较小。(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欧各国的主要执政党是社会民主党,长期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因而人民生活水准较高,文化教育程度也高。北欧诸国严寒时间较长,公众也养成在房内阅读的习惯。为防止媒介的过度垄断,各国均以不同的形式对弱小报刊给予补贴。这些国家的报刊大多为节约费用采用送报合作制,使得偏远地区的读者也能及时看到报刊。这些国家每千人拥有报纸的份数平均达500多,成为世界上报业最发达,但对外影响力很小的一个独特的地区。

3.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工业化国家

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1)这个地区曾经在中世纪末期活跃着地中海贸易,并且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地带,因而中世纪的手抄新闻较为发达。但是,意大利随着欧洲贸易从地中海向全球贸易的转移而衰落;希腊古代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随后的1000多年一直是许多强大王朝的附属;西班牙、葡萄牙作为商业民族,借助地理大发现而在16世纪的商业贸易中称霸世界,17世纪败在工业民族英吉利之下而逐渐衰落。这些国家由于长期处在本国或外族的专制统治下,虽然现代新闻传播萌芽较早,但自身的工业革命出现较晚,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相当缓慢。(2)意大利在19世纪中、下叶实现统一,出现较大的商业报刊,再历经法西斯统治,二战后才进入新闻业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现在北部工业区的新闻传播业十分发达,南部较弱。(3)西班牙、葡萄牙经历了国内的无数矛盾冲突,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进入较完善的民主制阶段;希腊19世纪上半叶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后,历经多次战争和军事政变,国内政治动荡了许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文官统治的相对稳定时期。因而,西班牙、葡萄牙的新闻传播业是在70年代以后国家进入民主政治、经济腾飞的同时,在最近三十多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而希腊的新闻传播业仍相对较弱。

4.前苏联在欧洲的各加盟共和国以及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原社会主义国家

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五国、阿尔巴尼亚等国。(1)这个地区的西部诸国,虽然较早就出现了现代新闻传播的萌芽,但由于经济不发达,又长期受到宗主国的压迫,民族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也不够快。(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国家纷纷独立,其政治体制复杂多样,不论是形式上的民主制还是直接的君主制,专制成分相当大,虽然这些国家的新闻传播业大多是民营,受到的政治压迫依然较为直接。东部即沙皇俄国,则一向是以专制统治著称的欧洲最后一个封建堡垒,其新闻传播政策是典型专制性质的。(3)90年代初,苏联瓦解,俄罗斯联邦继承前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此同时,苏联以西诸社会主义国家也放弃原来的政治制度。这些国家的新闻传播业经历了一段转变体制的混乱期,从90年代末起,开始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新的自由主义体制。其中转变相对顺利、新闻传播业发展重新获得稳定的典型国家是波兰。这一地区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其新闻传播业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现在基本趋向稳定。

二、现在欧洲新闻传播业的特点

现在欧洲新闻传播业的几个特点:

1.世界日报发行量最为集中的地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欧洲的报业依然是世界报业发展的重心,其日报发行量是世界日报发行量的大约40%。多数国家每千人拥有报纸份数达到250份。

2.收音机和电视机几乎完全饱和的地区之一

其中收音机每3个人中就有两架(欧洲国家人口7.3亿);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经达到100%。

3.政党报刊基本消失,让位给完全的商业报刊时代

欧洲除第四个地区外,多数国家的报刊业经历了较长时间(一二百年)的政党报刊与商业报刊并行发展的时期。英国19世纪中、下叶基本结束党报时期,进入商业报刊时期。法国、意大利的政党报刊20世纪50~60年代还多少对社会有些影响,但到80年代,其影响已经微乎其微。意大利的几个主要政党一度分别掌握公营广播和电视的几个台,随着政党本身的瓦解,这种现象也消失了。德国二战后,政党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很快变得十分微小。北欧诸国的主要报纸,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起,大多有社会民主党的背景,但在80年代后,这种政党色彩也明显地减弱了。

4.广播电视大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1)自1927年英国对广播(随后包括电视)实行单一公营体制以后,除第四个地区外,欧洲主要国家大多追随其后,也采取了这种单一公营体制,但具体的管理形式各有自身的特点。(2)在欧洲的第四个地区,广播电视业也形成不同程度的公营(俄国是以国家在广电公司中投股的形式,带有相当的国营性质)与民营两个系列竞争的局面。(3)欧洲的广电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较大。日本、韩国、印度(一定程度上)、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实行的也是这种体制。由英国BBC开始的这种体制,造就了一种介于国营和民营之间的媒介体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既不属于国家所有,也不属于个人所有,而属于社会所有。(4)由于历史的原因,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有对外广播。各国广播电视台之间交换节目,则是经常的业务之一。欧洲的电视节目的品位较高,无论公营还是民营的,都不允许在一个完整的节目中穿插广告。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一、简答题

1.简述欧洲新闻传播业发展过程的区域划分状况。

2.简述欧洲新闻传播业第三个地区的历史发展。

3.简述欧洲新闻传播业第四个地区的历史发展。

二、论述题

试述现在欧洲新闻传播业的特点。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简答题

1.简述欧洲新闻传播业发展过程的区域划分状况。

答:因为欧洲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过程形成的差异,可以划分四个地区:西欧和部分中欧工业发达国家、北欧、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工业化国家、前苏联在欧洲的各加盟共和国以及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原社会主义国家。(1)第一个地区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卢森堡等西欧家国,以及中欧的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2)第二个地区包括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等国。(3)第三个地区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4)第四个地区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五国、阿尔巴尼亚等国。

2.简述欧洲新闻传播业第三个地区的历史发展。

答:第三个地区是指前苏联在欧洲的各加盟共和国,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

这一地区曾经在中世纪末期活跃着地中海贸易,并且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地带,因而中世纪的手抄新闻较为发达。但是,这些国家由于长期处在本国或外族的专制统治下,虽然现代新闻传播萌芽较早,但自身的工业革命出现较晚,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相当缓慢。(1)意大利在19世纪中、下叶实现统一,出现较大的商业报刊,再历经法西斯统治,二战后才进入新闻业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现在北部工业区的新闻传播业十分发达,南部较弱;(2)西班牙、葡萄牙经历了国内的无数矛盾冲突,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进入较完善的民主制阶段;(3)希腊19世纪上半叶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后,历经多次战争和军事政变,国内政治动荡了许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文官统治的相对稳定时期。

因而,西班牙、葡萄牙的新闻传播业是在70年代以后国家进入民主政治、经济腾飞的同时,在最近三十多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而希腊的新闻传播业仍相对较弱。

3.简述欧洲新闻传播业第四个地区的历史发展。

答:第四个地区是指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五国、阿尔巴尼亚等国。

这一地区的西部诸国,虽然较早就出现了现代新闻传播的萌芽,但由于经济不发达,又长期受到宗主国的压迫,民族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也不够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国家纷纷独立,其政治体制复杂多样,不论是形式上的民主制还是直接的君主制,专制成分相当大,虽然这些国家的新闻传播业大多是民营,受到的政治压迫依然较为直接。东部即沙皇俄国,则一向是以专制统治著称的欧洲最后一个封建堡垒,其新闻传播政策是典型专制性质的。

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制度,沙皇俄国变成了苏联。1925年以后,苏联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主义新闻体制,消灭新闻传播的私有制,实行执政党和国家行政高度统一的政体,除了中央级的媒介外,再按横向的社会构成和纵向的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系列媒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以西诸国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也很快效仿实行苏联式的新闻传播体制。90年代初,苏联瓦解,俄罗斯联邦继承前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此同时,苏联以西诸社会主义国家也放弃原来的政治制度。这些国家的新闻传播业经历了一段转变体制的混乱期,从90年代末起,开始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新的自由主义体制。其中转变相对顺利、新闻传播业发展重新获得稳定的典型国家是波兰。这一地区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其新闻传播业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现在基本趋向稳定。

二、论述题

试述现在欧洲新闻传播业的特点。

答:现在欧洲新闻传播业的特点是:(1)世界日报发行量最为集中的地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欧洲的报业依然是世界报业发展的重心,其日报发行量是世界日报发行量的大约40%。多数国家每千人拥有报纸份数达到250份。根据一些传播学者的假设,每4人拥有1份报纸的国家即可算达到报纸发行的“饱和”。欧洲属于这样的地区之一。(2)收音机和电视机几乎完全饱和的地区之一

其中收音机每3个人中就有两架;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经达到100%。(3)政党报刊基本消失,让位给完全的商业报刊时代

欧洲除第四个地区外,多数国家的报刊业经历了较长时间(一二百年)的政党报刊与商业报刊并行发展的时期。英国19世纪中、下叶基本结束党报时期,进入商业报刊时期。

法国、意大利的政党报刊20世纪50~60年代还多少对社会有些影响,但到80年代,其影响已经微乎其微。意大利的几个主要政党一度分别掌握公营广播和电视的几个台,随着政党本身的瓦解,这种现象也消失了。德国二战后,政党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很快变得十分微小。北欧诸国的主要报纸,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起,大多有社会民主党的背景,但在80年代后,这种政党色彩也明显地减弱了。(4)广播电视大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自1927年英国对广播(随后包括电视)实行单一公营体制以后,除第四个地区外,欧洲主要国家大多追随其后,也采取了这种单一公营体制,但具体的管理形式各有自身的特点。

例如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北欧国家的公营广播公司,曾经在较长的时期内,政府对其的业务干预程度要比英国大些。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逐步开放民营广电业,政府的这种干预才基本消失。德国没有全国性公营广播公司,而是州或跨州的数家公营广播公司联合经营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台。50~60年代英国先后开放民营电视、广播之后,欧洲大陆各国在70~80年代也陆续开放民营广电,于是形成现在欧洲广电公营和民营并行的局面。公营广电面临着民营广电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覆盖欧洲的卫星数字电视已经由若干民营与公营资本联合投资。

第三章  英国新闻传播史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

英国的新闻传播业史,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以前的历史,代表着当时世界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方向和主流。它的当代史,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具有典型意义。在西方新闻传播业发展史中,英国创造了典型的渐进式商业性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比较研究世界新闻传播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一、英国早期的现代新闻刊物

英国早期刊物的发展(1)1476年,英国有了第一架欧式印刷机,所印内容主要是宗教、文学性质的,社会对新闻的需求尚没有达到需要利用印刷媒介的地步。为了引起印刷业的竞争,国王理查三世(1483—1485年)1484年发布了一项鼓励外国人在英国经营印刷业的诏令。

从1528年起,历任国王对出版业实行了一系列管制措施,主要包括两项:

①建立皇家出版特许制,最早起于1530年;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于1557年建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这是最早的官方控制的出版同业公会,出版成为一种特权行业。

②建立皇家出版法庭(即皇室法庭),最早起于1570年,严厉惩罚各种印刷品对政府的批评。当英国出现现代新闻媒介的雏形时,便处于这种严格的出版管制之下。(2)1605年,出版商伯特作为特许的皇家出版公司成员,出版了可能是英国最早的印刷新闻书《约克郡谋杀案》,他同时亦是荷兰新闻书刊的贩卖人。(3)1621年8月13日,英国出版商鲍尔尼和阿切尔经国王特许,首次将荷兰或德国的新闻刊物翻译成英文,出版定期的《来自意大利、德国、匈牙利、波希米亚宫廷、法国和低地各国的新闻的周刊》,历史上一般简称《新闻周刊》,英文“News”一词首次出现在刊名上。

二、从英国大革命到“光荣革命”时期的报刊和新闻理论

这是英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治激荡时期,新闻政策变化很快。(1)1641年11月,托马斯创办的《国会活动纪要》是首家专门报道国内政治新闻的报刊。(2)大革命中形成国会派和保皇派,在英国新闻传播史上,从1643年开始出现党派报刊。(3)在英国新闻传播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诞生了具有理性主义色彩的出版自由理论。

1643年11月英国政论家弥尔顿(J.Milton)发表了他的著名演说辞《论出版自由》,这篇演说辞1644年底以小册子的形式正式出版。这篇文献有以下三个要点:

①揭示书报检查制度中存在的无法解开的矛盾,从而说明人在接受智慧方面应有的“知”的权利。

②强调革命者绝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王朝钳制出版的政策。

③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4)1649年5月,英国被宣布为共和国、实行一院制,但实际上实行的是专制性质的新闻政策,只有两家政治性周刊被特许出版。(5)1660年国王查理二世复辟,重新宣布不经许可不得报道国内政治新闻的禁令,另外两家周刊被特许替代了克伦威尔时期的两家刊物,他还于1663年任命了王室新闻检查官。复辟以后《牛津公报》的诞生,在英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英国第一家真正的报纸。该报出版至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之一。

三、1688—1855年:英国新闻政策的渐变与报刊业缓慢而持续的发展

1.新闻政策的渐进变化(1)知识税的建立和废除

①从1712年起,英国政府开始对报刊征收“知识税”。

②反抗知识税的斗争在英国持续了百年。

③随着新闻传播产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出于商业利益,报业主们的反抗呼声愈烈。

a.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下,各种对报刊征收的税金开始逐步减少。

b.1853年广告税被废除,1855年印花税被废除,1861年最后一项知识税——纸张税被废除。

c.由于英国的法律属于海洋法系,所有限制新闻出版的法律被废除即意味着英国新闻出版自由的最后确立。(2)禁止报道和评论政治新闻的惯例被废除

①冲破禁止报道和评论国内政治新闻的禁区,是“光荣革命”后英国报刊争取新闻自由的重要斗争目标。

②1771年以后,国会对报刊报道和评论政治新闻采取了默认的态度。1803年,国会允许记者在后排旁听。1831年,增设记者席,因此出现了记者是国会“第四等级”之说。1868年通过法案,承认记者报道和评论国会新闻不属诽谤罪。1907年,英国国会自设新闻处,专门负责国会新闻发布的事务。(3)使用煽动诽谤罪压制新闻媒介的传统削弱

1972年,国会通过了妥协性的诽谤法案,明确给予陪审团以判决权,并使得诽谤罪开始有法可依,不能完全凭国王和大臣的好恶定罪。

2.政党报刊时期的形成和逐渐消失(1)英国大革命时期的国会派和保皇派尚属于政党的雏形。为了影响选举,争取公众的支持,两党都创办了自己的报刊。

①1710年8月,《观察家》成为托利党的党刊;同年,辉格党创办《辉格观察家》。

②1720年,托利党于创办日报《每日新闻》,这是最早的政党日报;辉格党则津贴英国的首家日报《每日新闻》,使其成为实际上的党报。

③1735年,辉格党将它的三家报刊合并为一家新的日报《每日公报》。(2)英国政党津贴报刊的传统到托利党人皮特任首相(1783—1801年)时期基本结束,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报刊的广告急遽增多,发行量比以往大增,已经不需要津贴而自足了。此后,明确隶属关系的政党机关报基本消失。

3.新闻传播业稳步、全面的发展,《泰晤士报》的崛起(1)报纸

①《每日新闻》

1702年英国首家日报的出现,是英国新闻传播史的又一个里程碑。这家名叫《每日新闻》的日报由马利特于3月11日在伦敦创办。每日出版意味着新闻的连续发布,编辑部的组织和工作效率都必须发生较大变化,这标志着英国新闻传播业的业务发展,走到一个新的阶段。

②《广告人日报》

1730年2月由詹诺创办的《广告人日报》可视为英国现代商业性日报的开端。该报以广告为主,广告养报,商业方面的消息很全面。

③《英国公报暨星期日箴言报》

1779年,约翰逊夫人大胆出版一份《英国公报暨星期日箴言报》,是为英国第一家星期日报。

④《观察家报》

持续出版至今最老的星期日报,则是1791年创刊的《观察家报》。英国的星期日报大多数是独立出版的报纸。

⑤《晚邮报》

英国的第一家晚报《晚邮报》出现于1706年,不过它仅是每周出版三次。

⑥《明星和广告人晚报》

每天出版的正式的晚报,第一家是1788年由斯图亚特创办的《明星和广告人晚报》。

⑦《泰晤士报》

a.1785年元旦约翰·沃尔特创办了《每日环球记事报》。1788年3月《每日环球记事报》改名为《泰晤士报》,并逐渐在当时伦敦的9家日报中高人一筹。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英国对这方面的新闻需求急剧上升,数年内《泰晤士报》派出的记者及时报道了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从而在英国形成良好的声望。

b.1803年,《泰晤士报》成为独立报纸。1805年,该报首次出版号外,报道奥地利军队向拿破仑投降的消息。1817年确立总编辑制,首次实行所有者主管经营、另聘专业人员担任总编辑的制度,这是报业发展的一个新标志,对于报纸编务质量的提高和报业经营的扩大都具有重大意义。

c.《泰晤士报》的成功还有赖于英国对世界的扩张造成的强大的政治、经济影响。由于英国从17世纪起,200年内持续在全球扩张领土,因而英国最大的报纸《泰晤士报》的文化影响,也就到达了世界各地。在这个意义上,世界新闻传播史上的19世纪,一定程度上是《泰晤士报》的世纪,其他报纸的影响力远没有该报大。

⑧《政治纪事报》

1802—1835年由科贝特创办,该报揭露了新闻界在津贴制度下丧失表达自由的各种情形。科贝特被称为“最伟大的英国人民的新闻工作者”。

⑨《北极星报》《北极星报》周报,1837年由工人领袖奥康瑙尔在利兹创办。这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大的工人报纸。(2)杂志

①《雅典娜信使》和《绅士杂志》

埃斯特拉格爵士创办的《雅典娜信使》和《绅士杂志》都以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为主要内容,因而被视为英国最早的杂志。

②《评论》

在18世纪的英国杂志中,第一家首推笛福的《评论》。1719年,笛福在当年创刊的《每日邮报》上连载他的小说《鲁滨孙飘游记》,从此开了报纸连载小说的先河。

③《旁观者》

由斯蒂尔和艾迪生于1711—1714年出版的《旁观者》杂志(日刊),是英国最早的有代表性的文学杂志。

④《绅士杂志》

1731年凯弗创办的《绅士杂志》是份月刊,内容五花八门,初期因打破禁区报道国会新闻而出名。在英国新闻史上,它首次使用了“Magazine”(杂志)这个英文词作为刊名。该刊出版至19世纪。

⑤《爱丁堡评论》

19世纪上半叶创办的杂志,呈现专业化趋势。1802年,由霞飞等4人共同创办《爱丁堡评论》,这是一份档次很高的哲学、文学和政治学学术杂志。

⑥《观察家》和《旁观者》

创办于1808年的《观察家》和创办于1828年的《旁观者》,属于具有一定学术性的综合性周刊。

四、英国的新闻理论与报刊大众化的趋势,通讯社的诞生

1.新闻传播业的实践推动新闻理论发展(1)穆勒(又译为“密尔”)1859年的《论自由》(on Liberty)

①穆勒于1859年出版的这部著作总结了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提醒人们注意防止“多数人的暴虐”。他担心,对自由的威胁现在并不来自政府,而是社会上多数人不能容忍非传统的见解,他们对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投以怀疑的目光,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和整肃少数人。

②穆勒还谈到,一个时代被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常常被后来人证明是舛误的和荒谬的。有时恰恰相反,在某一个时期提出世人公认为荒谬意见的那些人,历史却无情地证明他们是真正的伟人。既然如此,每个社会都应允许人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对意见的不宽容,给人带来的是精神迫害,使人不敢讲出自己的真实意见。精神奴役的最大危害莫过于使人民和民族的思想消沉、智力下降、精神怯懦。(2)马克思

马克思1862年提出“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思想。由于报刊价格居高不下、工人大众的识字率低下,在很长的时期内报刊属于中高层知识界独享的精神特权,尚不是真正的大众传播媒介。1861年,最后一项知识税——纸张税被废除。第二年,马克思开始在他的《资本论》手稿中多次论证了这个观点。

2.英国大众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1)初创阶段(1855年至19世纪末)

①便士报是英国报刊全面大众化的起点。

a.1855年创办的《每日电讯报》是便士报成功的代表。

b.1890年创办《评论的评论》杂志,这是早期大众化文摘杂志的一次尝试,第二年便行销美国和澳大利亚。

c.1881年在曼彻斯特出现的《点滴》杂志可以视为英国大众化杂志的开端。

②便士报风潮之后便是晚报的兴起,这也是英国报刊大众化过程中的一景。

在众多新创办的晚报中,1888年由T·奥康瑙尔创办、与100年前英国第一家晚报同名的《明星和广告人晚报》(简称“明星晚报”)是成功者的代表。(2)形成英国特色的大众化报刊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1896年5月4日,哈姆斯沃思创办了《每日邮报》。

②1900年,皮尔逊创办《每日快报》。

③1903年,哈姆斯沃思再创办《每日镜报》。

④晚报作为大众报刊的一种,进入20世纪后而变得成熟起来,1928年几经合并,伦敦的晚报剩下3家,即《明星晚报》、《新闻晚报》和《旗帜晚报》。(3)当代英国的新型大众化报刊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

在更新一代的英国读者面前,20世纪初形成传统的大众报纸,已经显得老气横秋了。于是,从60年代开始,富于视觉冲击和内容更加煽情的大众化报纸取得了成功,其代表便是星期日报纸《世界新闻报》和日报《太阳报》。

3.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自然划分的形成

大约在20世纪初,经过报纸大众化的风潮的洗礼,各报刊逐渐确定了自己的读者对象和风格,形成在便士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大众报纸”、沿袭传统的严肃风格的所谓“高级报纸”两大类型。(1)高级报纸

发行量一般保持在每日几十万份,但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通常被视为国家的代表性报纸。代表:《泰晤士报》,《曼彻斯特卫报》。(2)大众报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