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战胜糖尿病:来自资深糖尿病专家的意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20:00:09

点击下载

作者:谷志文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何战胜糖尿病:来自资深糖尿病专家的意见

如何战胜糖尿病:来自资深糖尿病专家的意见试读:

前言

糖尿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糖尿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几乎每个人的身边或家庭都有数目不等的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并导致患者致残或致死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几乎每个人的身边或家庭都有数目不等的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并导致患者致残或致死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几乎每个人的身边或家庭都有数目不等的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并导致患者致残或致死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几乎每个人的身边或家庭都有数目不等的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并导致患者致残或致死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患病后,有的患者不愿意去医院治疗,采取听之任之、顺其自然的态度;有的患者在自行治疗——自行购买降糖药物、寻找偏方、听从电台或电视广告宣传或朋友介绍邮购药物;有的患者到正规或专科医院检查及治疗。患病后,有的患者不愿意去医院治疗,采取听之任之、顺其自然的态度;有的患者在自行治疗——自行购买降糖药物、寻找偏方、听从电台或电视广告宣传或朋友介绍邮购药物;有的患者患病后,有的患者不愿意去医院治疗,采取听之任之、顺其自然的态度;有的患者在自行治疗——自行购买降糖药物、寻找偏方、听从电台或电视广告宣传或朋友介绍邮购药物;有的患者患病后,有的患者不愿意去医院治疗,采取听之任之、顺其自然的态度;有的患者在自行治疗——自行购买降糖药物、寻找偏方、听从电台或电视广告宣传或朋友介绍邮购药物;有的患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位患者的结果都不相同:有的患者采取中医药方法控制血糖;有的口服多种降糖西药;有的注射胰岛素;有的患者既口服降糖药物又注射胰岛素,血糖得到了较好控制。有的患者仅仅是饮食控制及适当锻炼血糖就控制得非常理想;有的患者采取了各种方法,血糖控制得仍很差;有的患者发病时间较短就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有的患者患病时间很长身体状况仍很好。

为什么同样患的是糖尿病结果却如此不同?

为什么有的患者不使用药物治疗血糖也正常?

为什么有的患者口服了许多药物效果都不好?

为什么有的患者注射胰岛素不起作用?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自己或家人或朋友患了糖尿病,是否得到最佳治疗?

判断得到最佳治疗的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到底目前能不能治愈?

干细胞及手术治疗可以治愈糖尿病吗?自己适合吗?干细胞及手术治疗可以治愈糖尿病吗?自己适合吗?干细胞及手术治疗可以治愈糖尿病吗?自己适合吗?干细胞及手术治疗可以治愈糖尿病吗?自己适合吗?

到底应该如何合理治疗糖尿病?

作者试图用较小的篇幅来说明临床中遇到的许多棘手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作者试图用较小的篇幅来说明临床中遇到的许多棘手的问作者试图用较小的篇幅来说明临床中遇到的许多棘手的问作者试图用较小的篇幅来说明临床中遇到的许多棘手的问

书中的许多观点为作者临床多年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如何合理治疗糖尿病的积极探索,比如关于“中西医结合系统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提法、关于糖尿病治疗“七驾马车”的提法、关于“如何合理治疗糖尿病”的探讨等,这些均为作者多年临床对糖尿病治疗的思考,不妥之处还望同行专家多多指正。书中的许多观点为作者临床多年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如何合理治疗糖尿病的积极探索,比如关于“中西医结合系统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提法、关于糖尿病治疗“七驾马车”的提法、关于“如何合理治疗糖尿病”的探讨等,这些均为作者多年临床对糖尿病治疗的思考,不妥之处还望同行专家多多指正。书中的许多观点为作者临床多年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如何合理治疗糖尿病的积极探索,比如关于“中西医结合系统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提法、关于糖尿病治疗“七驾马车”的提法、关于“如何合理治疗糖尿病”的探讨等,这些均为作者多年临床对糖尿病治疗的思考,不妥之处还望同行专家多多指正。书中的许多观点为作者临床多年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如何合理治疗糖尿病的积极探索,比如关于“中西医结合系统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提法、关于糖尿病治疗“七驾马车”的提法、关于“如何合理治疗糖尿病”的探讨等,这些均为作者多年临床对糖尿病治疗的思考,不妥之处还望同行专家多多指正。

本书的编写,得到家人、朋友及北京京顺医院领导陈建平院长、霍凤林主任、孟祥英主任的大力支持;在稿件校正过程中得到刘瑛、葛晓丽、张秋芳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的编写,得到家人、朋友及北京京顺医院领导陈建平院本书的编写,得到家人、朋友及北京京顺医院领导陈建平院本书的编写,得到家人、朋友及北京京顺医院领导陈建平院

该书得以最终出版,还要感谢出版社韩燕编辑、李占永主任的大力支持!谷志文2015年于北京第一部分重新认识糖尿病一、糖尿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例一,2013年春节将至,10人相约晚餐聚会,到齐后简单判断一下,年龄在40~60岁之间,其中承认自己是糖尿病者达4人,1人确定尚未加入糖尿病行列,另外5人中可能有没发现或不愿承认者。作为糖尿病专科医生不禁感慨:糖尿病患者真的是有些多了。

例二,最近工作变换,到了北京郊区一家医院,仍然从事糖尿病治疗工作。出于专业习惯,我研究了一下一起工作的同事家庭亲属糖尿病发病情况,更深切体会到糖尿病的发病率之高:一起工作的8人中,直系及旁系亲属都有数目不等的糖尿病患者,少则1人,多则5~6人。

糖尿病确实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2007~2008年我国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7%,相当于我国有糖尿病患者9240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相当于1.482亿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印度位居世界第一。

糖尿病不仅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迅猛发展态势。2010年,全球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估计成年人中达8.3%,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将会增至9.9%,糖尿病将会在世界范围成为一个代价昂贵的公共问题。二、揭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

多数患者患糖尿病后,只知道自己血糖增高了,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治疗,但血糖为何增高,到底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异常变化,没有几人能够讲明白,甚至就连经治的医生也说不清楚。

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血糖增高的患者来说,血糖增高是由于血液中的胰岛素异常所致,但发生何种异常,每个人却不一样。有的患者属于胰岛素分泌能力尚可,但胰岛素作用明显下降;有的患者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有的患者分泌高峰明显后延;有的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抗体增多等等。不同特点一方面说明导致血糖增高的原因不同,另一方面也为选择控制血糖药物及方法提供了依据。

关于胰岛细胞损害与糖尿病发病及病情加重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说法:在诊断2型糖尿病之时,胰岛细胞功能的损伤就超过50%,如果病情控制欠佳,之后每年会以4%~5%的速度递减;发病5年后,胰岛细胞功能可减少至25%;发病10年后,则所剩无几。这便是为什么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发病口服药物起作用,到10年左右,口服药物不起作用而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原因所在。

因此,从医学角度讲,发生糖尿病主要是生产胰岛素的胰岛细胞(确切地讲是β细胞)功能受损了。了解胰岛细胞受损的特点,给予其必要的保护,而非一味地加重其负担(长期大量使用胰岛素促泌剂),不仅可延缓病情进展,甚至可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这为糖尿病治疗新途径的拓展提供了思路。三、糖尿病治疗的常见误区

临床工作中,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控制手段的最大担忧莫过于使用胰岛素后成瘾,不能停下来。有这种担心的患者几乎每天都能遇到。

1.糖尿病治疗常见误区

造成这一堪称糖尿病治疗中最大误区的情形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因病情需要不能停止;二是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心理在作怪;三是医生解释不到位;四是由于治疗方法不合理导致过度治疗等。

2.胰岛素不能停止使用的原因

实际上,临床上注射胰岛素后不能停止常见于两种情况:一是1型糖尿病患者,到目前为止尚无确切和相对简便的方法,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来稳定血糖;二是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发病时间长、胰岛细胞功能损害重、病理特点类似于1型糖尿病,且经过积极治疗未能恢复者。这两种情况在临床中属于少数,占糖尿病总人数的10%左右。多数患者不属于此类。

3.使用胰岛素的原因

临床医生劝患者使用胰岛素多出于以下考虑:一是部分患者病情较重,血糖较高,短期使用胰岛素可尽快控制血糖,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二是口服降糖药物效果差,增加胰岛素来协同控制血糖;三是部分患者有较严重的并发症,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尽管也可控制血糖,但副作用大,不利于病情恢复等。

通常糖尿病专科医生多可处理好这个问题,做到既有利于病情稳定及恢复,又不过度治疗。四、糖尿病患者要寻求“四个改变”

许多糖尿病患者发病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如眼病、脑血管病、心脏病、肾脏病、胃肠道病变、皮肤病变、性功能障碍、烂脚等,这多是由于生活习惯不良、没有很好地执行医嘱、治疗方法不当等所致。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够做到如下“四个改变”,则高血糖的危害将会降至最低,甚至部分患者可因祸得福。

1.改变不正确的思维方式

不正确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明显症状,说明身体就没有问题。(2)只要多吃药或注射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喝。(3)只要注射了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不能停下来。(4)家族中没有人患糖尿病,自己就不容易得。(5)只要患糖尿病,就需要终生吃药或打针,并发症也必然会出现等等。

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很少监测血糖及做相关检查等。(2)抽烟、喝酒不能戒除。(3)很少参加锻炼。(4)很少与专家探讨自己的病情。(5)治疗中随意中断或更改治疗方案。(6)对医生的合理建议不能严格执行等。

3.改变目前身体异常状态

如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高血脂、高尿微量白蛋白、高尿酸血脂、高黏血症、体重过重等。

做到了以上三个改变,便可达到第四个改变。

4.改变预后,使生活质量和寿命不受糖尿病的影响

每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治疗效果差者,都要追求这“四个改变”,改变得越好,距离健康就越近。五、糖尿病可以治愈吗

号称能够治愈糖尿病的宣传比比皆是,宣传的方式包括电台、电视、报纸、杂志等,方法包括中药、保健品、医疗器械、民间偏方验方及祖传秘方等。笔者从事糖尿病的诊疗工作多年,开始也希望能够发现一种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甚至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方法,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但经过多年的观察、鉴别和对比遗憾地发现,这样的方法尚未出现。所谓的治愈方法往往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和专业医生的检验。

那么,是否说糖尿病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呢?

笔者诊治糖尿病多年发现,尽管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但许多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却可达到“临床治愈”,即在不使用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与胰岛素)的前提下,长期维持血糖值在正常水平。

注意,这里说的是“临床治愈”,而非“彻底治愈”。二者的区别是,尽管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达到了“临床治愈”,但仍然属于糖尿病患者,只不过是这些患者可以不使用药物治疗而保持血糖在正常值范围。“彻底治愈”是指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达到了彻底恢复,能够像正常人一样饮食与生活,目前的药物治疗手段尚不能达到。

经笔者亲手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并保持最长纪录的为7年。也就是说,在7年期间,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在正常范围。并且经过系统强化治疗的患者,尽管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病情也可明显减轻,表现为所使用的降糖药物明显减少,且同时存在的并发症明显减轻或病情恢复等。

因此,虽然目前对糖尿病尚无彻底治愈的良策,但对绝大多数患者则有效果较好的办法。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把血糖增高对人体的伤害降至最低,达到不影响人的寿命与生活质量的程度,甚至部分患者可因祸得福。

因此,患糖尿病后,切不可放任自流或自暴自弃,寻找科学、合理的方法最重要。六、影响血糖控制的五个常见因素

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治疗达标率不足1/3,其中80%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不能控制在7%以下。也就是说,我国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未达到国家要求的理想标准。为什么许多患者血糖增高后使用药物治疗,但效果却不理想呢?弄清楚影响血糖的常见原因,就可以对此做出初步判断。一般来说,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短期)有5个方面:(一)进食量多少以及进食何种食物

吃得多则血糖高,吃得少则血糖低,这是影响血糖的最基本因素,毋庸多言。与食物相关的因素还有食物升糖指数的高低。简单理解就是所吃食物吸收的快慢。医生常建议患者进食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就是吸收慢的食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粗粮”。“粗粮”含有一定的未被除去的“杂质”。该类“杂质”多为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其对减慢食物吸收、防止便秘、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血脂及血糖等都有积极作用。(二)进餐后是否运动

运动一方面可直接消耗能量,降低血糖;另外可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的疗效。长期运动还可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从而对整体改善糖尿病病情有较大意义。

运动多建议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进行,方式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血糖值、心肾功能、爱好等确定,最简单的方式为散步。多建议以慢—快—慢的形式进行。运动量是否够,需个体化判定。对年龄大,患有眼、心脏、肾脏、足等并发症者,可量力而行。对年龄较小、没有明显并发症者,运动量可适当增大,以达到身体微微出汗为佳。合理运动对血糖的当时影响可达3~5mmol/L,对控制餐后血糖意义较大。而控制好餐后血糖,又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三)情绪状态

当人体处于情绪波动状态时,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释放过多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该物质有强大的拮抗胰岛素作用,可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血糖增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从而避免对血糖控制的负面影响。(四)治疗药物

无论是口服降糖药物还是注射胰岛素,作用机理都是降低血糖,但药物起效时间不同、作用时间不同、强度不等,则效果不同,从而会影响血糖的高低。关于药物的选择,以听取糖尿病专家意见为佳。(五)其他因素

如果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及同时应用其他药物,有可能影响降糖药物的效果。这些药物包括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及避孕药,普萘洛尔及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利尿剂,氯丙嗪及多虑平等抗焦虑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及左旋多巴等儿茶酚胺类药物,大剂量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药,链佐脲菌素、环磷酰胺等抗癌药等,还有抗癫痫类苯妥英钠、抗结核药异烟肼等。这些药物都会不同程度地使血糖升高,从而影响降糖药物的效果。

了解了影响血糖的常见因素,对于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我们就可大致判断出血糖升高的原因,进而采取对症处理,这样病情往往会减轻。七、影响治疗效果的三大因素

患病后,所有患者都希望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医生更是如此。但实际情况往往不能遂人所愿。有些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时,首先责怪医生的技术水平,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病情所致,或是患者未能很好配合所引起。

总结起来,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至少有三个:

1.病情轻重

糖尿病患者如果多年血糖控制欠佳,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多数并发症初期可防可治,但如果重要脏器受损严重,则往往没有较好的办法。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尚可理解,但临床经常见到许多青壮年也提前步入这个行列,出现严重的心脏、肾脏、眼睛等并发症,例如已经出现大量蛋白尿;血压很高,且对常规剂量的降压药物反应差;心脏增大伴功能下降;视网膜出血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严格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或听取医生的合理建议,这样的患者身体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难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与生活了。依本人经验,多数临床治疗效果差的患者不属于此列,常见原因是治疗方法不尽合理或本人未能较好配合所致。

2.治疗方法是否合理

糖尿病的治疗绝非一般患者所理解的要么吃药、要么注射胰岛素这样简单。合理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如年龄、发病时间长短、胰岛细胞功能状态、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程度、病情轻重、并发症情况、是否超重、身体一般状况如何、对治疗方案的理解与配合情况、经济状况等)综合考虑而制定的,其最能反映医生的专业水平。方法对,是治疗效果好的重要保障。因此,如果您的血糖控制欠佳,建议找糖尿病专科医生就诊,改变一下治疗思路,往往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3.患者是否能够配合

临床上经常遇到许多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最主要的是饮食方面,不能严格执行医生的食疗方案,经常自行加餐。

食疗几乎对所有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之所以血糖增高,患上糖尿病,就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不能按照需要进行分泌,且一定剂量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及注射胰岛素)对应相应数量的食物,一旦超过则血糖会升高。医生常常是根据体重与活动量来计算热量的,而且胰岛细胞功能在短时间内是稳定的,因而在药物剂量固定的情况下,食物增多,则血糖必然会升高。

患者配合欠佳也包括药物治疗方面。许多患者不能按时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从而导致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影响了血糖控制效果。时间久了,将导致病情加重而难以控制。

因此,对患者来说,如果疾病可治、治疗方法得当、配合良好,则治疗效果必然好,三者缺少任何一项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也是为何医生不敢保证治疗效果,为何市场鼓吹的“神医”“神药”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等宣传不可信的原因所在。八、何为“代谢记忆效应”

英国一项历时十几年关于不同糖尿病治疗方案对预后影响的研究显示,不同的治疗方法,预后明显不同。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为经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治疗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相近,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似,但经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常规治疗组的一半。这说明,强化治疗组患者不仅短期血糖控制良好,而且还会对以后产生积极的效应。这种现象专家称之为“代谢记忆效应”。“代谢记忆效应”的发现与提出,为糖尿病治疗理念的转变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临床医生治疗糖尿病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于多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欠佳者,定期予以强化治疗,促进其血糖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尽快恢复至正常水平,不仅可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延缓其进行性下降的速度,更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九、控制血糖使用中药还是西药

糖尿病治疗以中医治疗为佳,还是以西医治疗为好,不仅许多患者纠结这个问题,许多医生也存在较大困惑,包括笔者本人。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几千年的历史,并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方法,在改善高血糖所导致的诸多症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治疗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笔者经验,当患者血糖较高时,中药的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且许多中医大夫不太重视血糖的监测,在血糖控制标准方面与西医大夫也有一定差距。

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西药,常用的有五大类: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类;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阿格列汀、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和利格列汀等。

静脉或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包括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以及近期开始临床应用的通过影响肠道激素降低血糖的药物肠促胰岛素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

西药治疗糖尿病效果确切,尤其是胰岛素及作用较强的磺脲类和二甲双胍类等。但西药的使用也存在应用不方便、副作用大等缺点。

有鉴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系统强化治疗糖尿病”新的治疗理念:当病情急、重时,如血糖非常高、出现酮症,或者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时,以西医(主要是胰岛素)治疗为主,根据病情变化,予以中药辨证治疗;当病情逐渐稳定或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时,辅以中药治疗,多数患者可在较短时间内病情稳定,继续治疗则胰岛细胞功能逐渐恢复,并发症得到减轻或逆转。

多年临床证实,该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尤其对于血糖控制差、病情较重的患者,效果明显。十、糖尿病治疗理念的“十大转变”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糖尿病领域的进展更是如此。几年前认为是好的治疗方法及药物,现在却发现对人体危害较大。相反以前认为“不好”的治疗手段或药物,现在却发现对病情的长期稳定具有有益的作用。这种医学中的“拨乱反正”现象,应该归功于循证医学的发展。循证医学简单来讲就是通过长时间、大规模的对比研究,来论证一种方法或药物对病情及健康的长期影响,相较于一个人的个人经验,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王建华主任对近年糖尿病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将其概括为十大转变,很具有代表性。

转变一:起始治疗由“单一生活方式干预”转变为“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干预双管齐下”

就是说,以前治疗糖尿病,先饮食控制与运动干预一下,几个月后效果差,再进行药物治疗。该方法的弊端是有些患者病情较重,单靠饮食与运动难以控制血糖,这样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存在较久,且往往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要食疗、运动与药物治疗三管齐下,以尽早控制病情,减轻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

转变二:由“阶梯式治疗”向“早期强化治疗”转变

所谓“阶梯式治疗”,即开始时首先采取改变生活方式(食疗+运动)的治疗,数月后效果不明显,则采取单一口服降糖药物;如果效果仍不明显,则增加至最大剂量;如果效果仍差,联合第二种药物,直至联合第三种或者采取胰岛素注射来稳定血糖。采用的药物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强,犹如登台阶一般。

该方法的弊端是不利于血糖的尽早控制,也不利于延缓或阻止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研究发现,及早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和修复患者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病情恢复。短期(一般为2~3周)的强化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不使用降糖药物而长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且对患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转变三:由“首选口服药”向“早期应用胰岛素”转变

许多患者对早期应用胰岛素存在偏见,甚至有些医生(多为非内分泌科医生)也对早期应用胰岛素持反对意见。认为使用胰岛素可导致依赖,甚至担心使用胰岛素后,自己本身的胰岛细胞不工作了,病情会加重。

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血糖非常高(说明胰岛细胞受损严重),或者合并存在肝肾功能损害,不适于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患者就是不听取医生的建议,而坚持采用口服降糖药物,其结果不仅治疗效果不好,而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胰岛素相对于口服药物来说,控制血糖效果确切,副作用小,对病情较重、有肝肾功能受损、胃肠功能紊乱、消瘦等的患者,效果较佳。

转变四:由“胰岛素促泌剂”向“胰岛素增敏剂”转变

现认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其不仅是2型糖尿病也是代谢综合征(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尿酸血症、微量白蛋白尿等)的主要发病环节,甚至在控制欠佳、胰岛素使用剂量较大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也广泛存在。

由于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在临床中广泛存在,这样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来减轻胰岛素抵抗就成为必然。

临床上常用的增敏剂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文迪雅)和吡格列酮(安立泽)。因该类药物具有钠水潴留的副作用,可能对心功能不全等患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另外,二甲双胍和α糖苷酶抑制剂也有一定的胰岛素增敏作用。

转变五:由“普通胰岛素促泌剂”向“早时相胰岛素促泌剂”转变

β胰岛细胞对血糖增高的反应可分为快时相(第一时相)和慢时相(第二时相)。前者是指在血糖升高后5分钟胰岛素水平就可达到基础水平的10倍以上,但随后迅速下降。该时相反映胰岛β细胞储存颗粒对胰岛素的分泌能力。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肝糖输出和脂肪分解,分泌缺陷可导致餐后肝糖输出不被抑制,脂肪分解加速,糖异生增加,从而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长期餐后血糖增高对大血管(脑血管、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前使用的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达美康、优降糖、糖适平、格列吡嗪等对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没有作用。近几年临床使用的快速作用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属于早时相胰岛素促泌剂,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可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产生类似于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模式,可较好地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同时可避免对胰岛细胞的过度刺激,低血糖风险较小。

转变六:由“单一药物治疗”向“早期联合用药”转变

以前使用降糖药物,早期只用一种,且从小剂量开始。如果效果差,则逐渐增加至该药的最大剂量。如血糖仍不能满意控制,则联合使用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

现在推荐,如果血糖控制欠佳,则尽可能早期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不再一味增加单药剂量,目的是充分发挥不同药物之间的互补作用,增强疗效,减少各自的副作用,从而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功能,防止药物继发性失效的发生。但在联合使用药物时需注意,同类药物不宜联合使用。

转变七:由“只重视空腹血糖控制”向“空腹、餐后血糖并重”转变

许多就诊患者,糖尿病已经多年甚至十多年了,但却很少监测餐后血糖,有的甚至对餐后血糖没有概念。现代研究证实,餐后血糖的高低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更容易导致血管损害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因此,所有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面都要空腹、餐后并重,不可偏失。

转变八:由“重点控制血糖”向“控制血糖波动”转变

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血糖控制越差,越容易出现慢性并发症,这已经成为临床医生的共识。但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近的两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却相距甚远。进一步研究发现,血糖平稳的患者,并发症少;血糖波动幅度大者,慢性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血糖波动幅度大可对人体产生伤害。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不仅要强调血糖数值尽可能接近正常,也要注意尽可能减小血糖波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的重要器官及功能。

转变九:由“单纯降糖”向“控制多种危险因素”转变

研究发现,虽然许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甚至许多患者是以并发症就诊而发现糖尿病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血糖增高与机体其他异常状态如高血压等合并存在,其对机体的伤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同时放大。比如高血糖对人体损害是1,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也是1,但二者同时存在时对人体的损害却变为3,而不是2。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存在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对此,不仅应该同时处理,还应注意控制血糖时,以免对其他脏器或器官产生大的负面影响;治疗其他疾患时,也应避免加重糖尿病。这样,患者才能从整体治疗中得到最大益处。

转变十:由“重治轻放”向“防治并重”转变

统计发现,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并发症者占50%,更不要说发病多年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了,其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临床发现,多数并发症进展到一定程度,目前的医学水平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比如严重眼底出血甚至失明者、严重肾功能损伤到了尿毒症阶段、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导致重度糖尿病足需要截肢者等等。俗话说,“上工治未病”。让我们尽可能多的医生成为“上工”吧,对糖尿病前期者及早进行干预,防止其成为典型糖尿病患者;对已经步入糖尿病行列的患者,积极进行科学治疗,防止其出现并发症;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积极进行合理治疗,尽可能逆转或延缓并发症的进展;对已经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这需要糖尿病专科及其他专业的医务人员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并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十一、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数十年前,美国著名的糖尿病专家把控制糖尿病形容为一名战士在驾驭三匹马拉的车。这三匹马分别代表食疗、胰岛素治疗和运动疗法。并认为,要驾驭好一匹马需要技巧,驾驭好两匹马需要智慧,同时驾驭好三匹马则必须是一位杰出的驯马师。其强调综合治疗糖尿病,既有一定困难,也需要有一定技巧。

我国糖尿病专家经过长期实践,提出了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理论。五匹马分别代表食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车”则代表糖尿病治疗希望达到的效果——良好的血糖控制、健康的身体状况、充沛的精力、高质量的生活、正常的工作能力以及与正常同龄人相等的寿命等。“五驾马车”理论的提出和实施,对糖尿病患者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也规范了临床医生的行为,对目前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十二、糖尿病治疗的“七驾马车”“五驾马车”理论的提出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对规范糖尿病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中,第一驾马车——“食疗”是基础。任何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要重视食疗的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多吃,也不是样样不能吃,而是要吃得“合适”,食量大小要与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病情相匹配,能够保证自己体力充沛且重要指标正常的饮食是合适的饮食。简单的判定方法是体重与血糖。体重在理想范围内、血糖正常或基本接近正常、同时体力充沛,则食疗方案是合适的。

第二驾马车——“运动”是保证血糖良好控制的重要手段。餐后适量运动,既可保持血糖的稳定,也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一定量的运动,可使血糖降低4~5mmol/L,对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驾马车——“药物治疗”是多数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的必要方法,需专科医生根据病情特点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发病时间、病情轻重、体重、并发症以及经济状况等)进行科学制定。

第四驾马车——“监测”是了解病情变化及控制好血糖的重要保障。掌握病情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可为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第五驾马车——“教育”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民众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提高治疗达标率以及最终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笔者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多年,感到尽管“五驾马车”提法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糖尿病治疗、监测及教育等各个方面,但尚有不足之处。首先表现为对恢复胰岛细胞功能方面存在欠缺,只是当糖尿病发生后,被动地予以处理,没有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促使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因此,应该增加第六驾马车——“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病情减轻;另一方面也可为患者带来战胜糖尿病的希望。

另外一个缺陷是没有关注整体治疗。仔细研究一下病情就会发现,多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仅仅只是血糖增高,患者往往合并许多其他异常情况,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变、肾脏病变等。如果只是治疗血糖增高,没有对其他异常情况同时予以处理,或者没有关注治疗糖尿病措施存在的副作用,则患者仍然不算得到最合理的治疗。临床上表现为有些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得比较好,但仍然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整体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即还需要增加第七驾马车——“关注整体治疗”。

只有“七驾马车”齐头并进,糖尿病患者才能得到最合理的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当然,要做到这些,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扎实而深厚的糖尿病专科知识,还要有全科医生知识广度。这对糖尿病专科医生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挑战。十三、糖尿病患者如何判断是否得到最合理的治疗

许多糖尿病患者虽然发病多年,但对自己餐后血糖的高低并不清楚,对糖化血红蛋白没有任何概念。许多患者尽管经常监测血糖及重要指标的变化,但对自己是否得到了最合理的治疗则心中没数。

笔者据多年经验认为,作为一位糖尿病患者,如果您的身体状况符合以下标准,就说明得到了最合理的治疗:

1.血糖重要指标长期稳定在理想水平:①空腹血糖<6mmol/L;②餐后2小时血糖<8mmol/L;③糖化血红蛋白<6%(年龄大者<6.5%)。

2.其他重要指标,如血压、血脂、血尿酸、心功能、肾功能、血黏度、尿微量白蛋白等稳定在正常或理想范围内。

3.稳定血糖、血压以及其他重要指标的方法最简单,副作用最小,没有明显相互不良影响,或各自副作用相互抵消。

4.自我感觉良好,身体整体状况接近于同年龄人的平均水平。

否则就需要找专家协助您解决。十四、患糖尿病后必须长期药物治疗吗

血糖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参数(如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保证,药物是维持这些重要指标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必要措施。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包括胰岛素。从理论上讲,如果不使用药物也能够保证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则是最佳方法,不仅成本更低,而且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临床上,哪些人可以不使用药物而长期保持血糖正常呢?

1.多数血糖开始增高,但尚未被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者,即临床上的糖调节受损者。这些人的胰岛细胞功能开始低下,但受损尚不严重,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往往能使症状得以改善。干预措施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比如限制饮食及热量的摄入、增加活动量等。如果坚持,多数人可使病情逆转,恢复至正常状态,从而避免成为典型糖尿病患者而长期服药治疗。

2.部分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无论其发病时血糖高或低,予以积极强化治疗,病情多可在较短时间内(2~3周)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在不使用降糖药物情况下血糖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笔者治疗过的这样的患者很多,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6月就诊的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31岁,当时空腹血糖达20mmol/L,餐后在30mmol/L以上,并出现酮症酸中毒表现,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乏力、尿酮体强阳性等。经过积极强化治疗,住院第14天停止所有降糖药物,观察3天血糖正常出院。出院2个月后复查胰岛细胞功能基本正常(入院时胰岛素分泌很少,且没有峰值,怀疑是1型糖尿病),之后给予10多天巩固性治疗。随访至2012年8月,血糖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基本在正常范围。

3.部分发病多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进行药物治疗”是许多内分泌科医生与患者的长期共识。但笔者诊疗糖尿病多年发现,许多发病多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口服降糖药物还是注射胰岛素治疗,经短期积极强化治疗(如住院治疗2~3周),多数病情明显减轻,部分可达到临床治愈(在不使用任何降糖药物情况下血糖正常)。即使未达临床治愈,病情也明显减轻(表现为治疗结束后治疗措施明显减少)。

因此,不一定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必须长期药物治疗。如果不使用药物能够长期维持血糖正常,不仅患者在感觉上可接近“正常人”,而且血糖正常后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会明显降低,甚至不发生。要维持血糖正常,就需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其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并可明显减少监测血糖及长期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可谓一举多得。十五、患糖尿病后一定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吗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后,不仅高血糖本身的“糖毒性”会对血管、神经及几乎所有重要脏器产生损害,而且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可降低携带氧气及营养物质的能力,可导致所有组织及器官缺乏能量供应,进而伤害血管及神经组织。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能较好地控制,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如眼部疾患、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肾脏病等。具体到每位患者,不过是并发症出现的早晚及严重程度不同罢了。

在临床及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许多发病多年,如发病30多年或40多年、年龄很大的患者,基本没有出现并发症。从医学角度看,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并且稳定血糖的措施副作用很小或没有副作用,理论上讲,其生活质量和寿命与正常人相同。甚至部分患者可因患糖尿病而“因祸得福”(其中道理后面介绍)。因此,患糖尿病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十六、战胜糖尿病,方法与信心最重要

既然许多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或积极强化治疗达到了临床治愈,我们姑且妄言之“战胜了糖尿病”。那么,哪些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且如何达到临床治愈呢?

据笔者多年临床治疗经验,在影响治疗效果的三个因素(病情轻重程度、治疗方法是否正确、患者是否配合)中,治疗方法是否正确或者说医生的治疗手段是否有效、患者是否积极配合或者说患者是否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毅力,对治疗效果影响最大。试想,如果医生都认为糖尿病不可治,必须终身药物治疗,那么就不会去探讨如何治愈糖尿病。而绝大多数患者会遵从医生的意见,会认为治好糖尿病的可能性太小了。反过来说,如果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不能理解医生的治疗理念,我行我素,那么,医生即使有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长期的努力往往会毁在患者的一顿大餐上。

因此,只有医生的治疗理念先进、方法正确,患者配合得当,才能最终“战胜糖尿病”。相比起来,病情轻重、发病时间长短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了。当然,这不包括少数病情严重、基本失去恢复可能性的患者。依笔者个人经验,临床治疗效果极差或对治疗反应不敏感者只占极少数。多数治疗效果差的患者或者是由于方法不当,或者是由于不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而非“没有办法”了。

所以说,战胜糖尿病,方法与信心最重要。

临床中,三个影响因素的轻重关系,有的患者是方法—信心—病情;有的是信心—方法—病情。只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患者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战胜糖尿病的目的。十七、了解糖尿病是战胜它的法宝

临床中遇到许多患者,无论是近期发病还是发病多年,对糖尿病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因为不了解,又担心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故许多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或害怕的心理,对于如何战胜糖尿病更是无从下手。

实际上,了解了糖尿病、有了正确的解决办法,就掌握了战胜糖尿病的法宝。

糖尿病之所以发病,绝大多数是由于血液中的胰岛素出了问题,是胰岛素不能正常工作所引起的。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准确地说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如果把胰岛素比作产品,那么胰岛细胞就好比是生产产品的工厂,工厂(胰岛β细胞)出问题后不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产品(胰岛素),或者生产的产品(胰岛素)不合格,就会导致血糖升高和糖尿病的发生。

关于胰岛细胞损害到什么程度就会发生糖尿病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当确诊为糖尿病时,正常工作的胰岛细胞数量就低于15%了。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85%的胰岛细胞或者死亡,或者受损伤后功能低下,不能分泌足够数量与质量的胰岛素,无法满足葡萄糖代谢的需要从而导致血糖增高,进而诱发糖尿病。

明白了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如果通过治疗胰岛细胞能够恢复,则糖尿病必然会减轻;如果胰岛细胞能恢复到足够数量,达到或超过总量的15%,就说明糖尿病“战胜”了(至少从表面上看达到目的了)。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使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达到了临床治愈(不需要降糖药物长期维持血糖正常)也仍然属于糖尿病患者,还需要饮食控制与锻炼来维持,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也还是低下的(已经坏死的胰岛细胞不能恢复,只是受损伤的胰岛细胞部分恢复了)。目前的治疗手段,尚不能达到对糖尿病的彻底治愈,即恢复到与正常人完全一样,可以像正常人一样饮食与生活。

但尽管如此,患糖尿病后,也不必太过担心和害怕,对于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可控、可治,正确认识糖尿病,再加上科学、合理的方法,这就是战胜糖尿病的法宝。十八、为何说部分糖尿病患者可“因祸得福”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如果说患糖尿病是“祸”的话,那么就必定有“福”所依赖。这里的“福”就是指健康与长寿。

患糖尿病还能更加健康、长寿,是否有些危言耸听?

不是的,确实有些患者可以“因祸得福”,道理如下。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没有血糖增高及糖尿病也往往会罹患其他疾病。比如说许多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会患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肾脏病等。只是血糖增高患糖尿病后,病情会更加复杂与危险。一个人身上聚集的危险因素越多,可能出现的疾病就越多,病情可能就会越重,并且有些危险因素同时出现时,其危害程度会增加。研究发现,当高血糖与高血压同时出现时,其对人体的伤害呈放大效应。就是说,二者同时出现要比单一出现对人体的伤害大许多。好比一加一不等于二,而等于三或者四的道理一样。

糖尿病专家中有这样的说法:糖尿病如果得到合理控制,可以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与寿命。这与前面所讲的糖尿病是可控与可战胜的具有同样的积极意义。糖尿病采取科学的方法被控制或被“战胜”后,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将会降至最低,或者变得没有明显危害。患者在稳定血糖的过程中,必然要改变生活方式,就是合理膳食与加强锻炼,并尽可能保持理想体重。这样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会得到遏制,从而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长此以往,这类患者反而身体更加健康,不会出现明显重要器官受损情况,因而“因祸得福”。

从以上也可看出,“因祸得福”是患者积极争取来的,而非自动出现的。十九、如何合理治疗糖尿病(一)1型糖尿病的治疗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自发病之初始就应该给予胰岛素替代治疗,否则这些患者的自然寿命仅为2~3年。同时根据其生长发育、营养、活动量等情况,协调饮食、运动、情绪及胰岛素间的关系,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或理想水平,从而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就是说,对于诊断为1型糖尿病者采取胰岛素治疗是必需的。(二)2型糖尿病的治疗

2型糖尿病的治疗比较复杂。

一是由于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比较大,占85%~90%,患者的发病人数比较多。二是由于该病发病隐匿,潜伏期比较长,平均为4~7年,其中大部分患者合并肥胖或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微量蛋白尿、高黏血症、痛风等。另外,就诊患者病程长短不一,既往治疗措施多样,更使病情复杂化。如果多重危险因素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则会导致受损器官广泛,心脑血管、眼睛、肾脏、皮肤神经、性功能及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增高,治疗中涉及的疾病间相互制约的因素比较多,这便加大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

尽管如此,2型糖尿病的治疗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作为医生,必须树立整体治疗观念,要明确控制血糖是整体治疗的一部分。当患者罹患糖尿病后,她(他)的心血管并发症便提前了10年左右,脑血管并发症提前了10~20年。每一位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对糖尿病本身进行合理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胰岛细胞的功能,促进其功能的恢复;而且对并发症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注意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不要对其他器官或组织造成损害。比如临床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患者已经合并肝肾功能损害了,但还在继续服用对肝肾影响较大的药物等。有研究发现,当患者血糖升高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后,患者有正常功能的胰岛细胞数量多低于15%,因此采取积极的保护胰岛细胞的措施,尽可能地促进其恢复,可使患者胰岛细胞功能明显恢复。对于中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促使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使有功能的胰岛细胞数量增加,对减缓病情的进展、减轻症状、减少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延缓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进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说来,合理治疗包括四个部分:合理饮食;科学锻炼;生活规律,情绪稳定;治疗准确。这也是影响血糖的四个基本因素。如何做到这四点,对于不同的患者方法是不同的。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点,即弄清楚患者的两方面问题,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出符合其特点的、个体化方案。

第一,患者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胰岛素分泌水平处于绝对缺乏的状态,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是唯一可行和合理的选择。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特点是发病初期,属于“胰岛素抵抗为主合并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尽管这个时期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受损,但不十分严重,予以积极强化治疗是有可能使部分受损伤的胰岛细胞恢复的。

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和锻炼(宜在餐后半小时开始,每次不少于半小时为宜),使体重达到理想水平[身高(厘米)-105=千克],其可以增加肌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受体数量和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同时,也可根据情况应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吡格列酮。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激活核受体PPARγ而有效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同时降低空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抑制肝糖异生,具有保护心血管、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和动脉中层厚度等作用,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提高91%,使β细胞功能改善60%,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5%,微量白蛋白降低54%,而且可长期稳定地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减少大血管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其钠水潴留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其他可能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有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医生可根据并发症情况适当选用,但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避免其副作用对脏器、组织产生损害。

第二,了解患者的并发症有哪些。

高糖毒性和升高的糖化血红蛋白对患者必然产生危害,其中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其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可增加百分之十几甚至几十。最新研究资料表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基础。同时由于该类患者多合并诸多心血管疾病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微量蛋白尿等,使得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提早及加重。

有资料显示,80%第1次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已经有1个并发症,50%的患者有2个以上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对初次就诊的患者做尽可能详细的检查,比如胰岛细胞功能(提示免疫系统是否参与发病的GAD、IAA、ICA)、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C-反应蛋白以及眼睛、心脑血管、腹腔脏器器官、皮肤、神经系统等,以便早期发现重要脏器的急、慢性并发症情况,进而判定其严重程度,从而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措施及采取什么措施。在治疗中还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影响。

总的原则是,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不要对其他器官产生不利的影响;治疗其他器官疾病时不要加重血糖代谢紊乱。比如,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及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时,早期宜首选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达到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保护肾脏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排出的目的(因为该类药物对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扩张作用大于入球小动脉的作用,可以减低肾小球内的压力);而对于肾功能损伤严重、血肌酐明显升高的患者以及并发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则禁用。对于并发肝肾功能损害、性功能障碍及明显消瘦的患者则二甲双胍类药物应慎重使用。对于通过利尿作用降低血压的患者,一方面要注意该类药物对血糖升高的副作用;另一方面需注意该类药物对电解质、血脂、血尿酸等的干扰,尤其对血钾的影响,防止其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对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瑞格列奈不仅可以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而且可以降低增厚的动脉中层厚度,因而较安全。许多有关格列本脲的报道称,该药物不仅无此作用,而且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这类药物关闭ATP敏感的钾通道、削弱了心肌缺血预适应保护机制有关),须引起注意(2007年4月报道的ADOPT研究显示,格列本脲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副作用并不比噻唑烷二酮和二甲双胍类药物更大)。

β受体阻滞剂以其优异的心脏保护作用使无论是否患糖尿病的心脏病患者受益匪浅,但其可能加重周围血管病变及掩盖低血糖症状的副作用值得重视。

并发症的存在使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它可能与糖尿病本身和并发症情况没有太大关系。但由于并发症影响健康,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对血糖代谢和并发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也需要予以重视。比如,可能对血糖产生不利影响的降压药物有短效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必须注意;对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需要限制豆制品、肉类和海产品的摄入;在需要治疗的患者中,注意抑制血尿酸产生(如别嘌呤醇)和促进其排泄的药物对已经存在的肝肾功能造成损害等等。

总之,如果这两个问题明确了,就可以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即胰岛细胞功能状态,决定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种类和长、短期治疗方案;根据并发症的情况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以及决定除了控制血糖之外还需要同时采取哪些措施,从而使患者得到最科学和合理的治疗。实际上,这对糖尿病专科医生的整体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十、以患者为中心组成治疗团队的重要性

当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的时候,想到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友、家庭等问题,考虑到以后将不得不与医院及医生长期打交道,长期甚至终身需要吃药或注射胰岛素,许多患者都会有焦虑、紧张、迷惘或无所适从的感觉。患病之后首先需要干什么,这是许多患者面临的问题。如果能从成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糖尿病团队开始,情况也许会变得简单和容易一些。

团队成员有哪些,主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该团队成员需要由以下一些专业人员组成:

1.核心成员是自己,注意其他成员都是为自己服务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