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子讲黄帝内经灵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21:40:57

点击下载

作者:高继平,徐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谷子讲黄帝内经灵枢

金谷子讲黄帝内经灵枢试读:

内容提要

《灵枢》作为一部古老的针灸学著作,一直被看成中医理论和针灸学的重要经典之一。从解剖、生理、病理、发病学,到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的全过程,经文全有涉及。由于时代久远,加上历代注家阐释的文义趋繁,多有难明之处。作者在临床带教学生时,以 《灵枢》作为教材,一字一句地讲解,后根据记录加工,遂成本书。作者以临床实用为目的,以经典原文为依据,将具体的、可操作的技术和现实疾病的认识相结合,对原文进行了结合实际的解读,并针对一些临床中的现实问题,从经文的文本出发,细致地分析了 《灵枢》中的医道观点。从器械标准、生理度量的标准、比之天道的人体生理常数,到基于临床认识的经络、腧穴、脉法、刺法,以至于具体的疾病示例,作者讲解了 《灵枢》所提供的一系列完整而可操作的标准、规范。

作者简介

金谷子,本名高继平。男,1965年生。198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1]药大学(六年制本科),毕业后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对血液病、血管血栓病、结缔组织病、各种微循环障碍相关疾病进行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参与相关的国家科研课题。其间随协和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汉方名家做临床研究生三年,专业方向是针灸学。工作十年后,回山东潍坊乡村做个体中医大夫,进行中医全科的基础诊疗。先后到镇区、县城开办中医诊所,综合应用中医各项技术,独立诊疗各科杂病。

作者从2006年以来,以网名 “金谷子”在网络上发表一些中医见解和对临床病例的讨论,2008、2009年,先后应邀在潍坊、苏州举办过两届中医经方学习班,讲述自己临床应用经方的经验。2011年后到广州注册行医。2012年始受聘为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经典临床兼职导师,拟定了两年的课程,讲解用中医经典治病的临床经验。

作者独立行医以来,在基层从事基础的全科诊疗,接触了大量的各科杂症。十几年来不断学习,向民间老中医、医学经典探求中医的真实技术。曾几次遇到自以为是目前医学很难解决的问题,用民间方法治疗却出现了不可思议效果的事情。也遇到过在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用经典方法出现奇效的事情。每一次 “意外”都促使作者对从前所学的反思,最后作者全心转到了对中医经典的学习和研究中。十六年来,作者潜心研究了 《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并在临床带教中向学生讲解,结合行医二十多年来数十万人次的诊疗经验,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并熟练应用经方和经典的针灸方法治疗疾病。[1]“北京中医药大学”,当时名为“北京中医学院”。

自序

[1]《灵枢》是 《黄帝内经》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中医学的经典。医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疾病的治疗、预防问题。针灸作为中医临床中一个特有的学科和手段,一直把 《灵枢》作为学术源头。从针灸临床的角度看,如果不把这部经典弄明白,总有些找不到学术根源的感觉,医者会在后世诸家的纷纭说法中不知所从。

这部讲稿,是根据我在2010年临床带教学生时的讲述整理成的。我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一日一讲。其间曾以网名“金谷子”陆续在网上发表过一些讲座片段。讲述时着重于从临床实用的角度来看这部经典。一切遵循 “善言理者,必验于实”的原则,从自己的临床实际出发,不做琐细的训诂考据。讲述时还参考了一些前人的说法,将这些与临床的实际相验证,与 《内经》本身的其他篇章相对照。

我从离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独立执业以来,减少了对专题科研和外文文献方面的关注,在专心于对临床中医技术研究的同时,一直放不下我心头的一个结——经典。对 《灵枢》这部书,历代医家从版本校订、文字训诂、释义到白话翻译的著作不少。这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专门的知识结构和耐心、踏实的做学问态度。我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自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这个能力在这些方面做进一步的工作,这也不是临床医生的长处所在。所以在专心学习《伤寒论》 《金匮要略》之后,甚至在专门用了五年时间细读了《素问》后,我对《灵枢》一直略有畏难,迟迟没有决定细致地研读。读 《素问》后,我写出了第一部读书笔记式的手稿,也曾以网名 “金谷子”在各论坛和QQ群中发过一些片断,但自觉还是非常粗糙,还有好多不了了之的认识。曾有一些朋友鼓励我联系出版事宜,思考再三,自觉还太浅薄,就放在了书柜中。

在读书、临证、处方、针灸的同时, 《灵枢》也一直是我手边不离的书本之一。后来有几个学针灸的同学,让我讲针灸学经典,我就以 《灵枢》作为课本,边临床,边讲解讨论,留下了录音资料。曾有葡萄牙的黄俊同学、北京的鞠玉洁同学先后以学习作业的形式,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了录音整理。我给他们批改作业的同时,也就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苏州的徐莉同学,在网上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刘观涛老师联系了出版事宜,对录音进行了最详细的记录,我又对一些口语做了简单的理顺,遂整理成这部讲稿。在此对诸位师友同学,一并感谢。

这部讲稿是个人读书临床的心得,力求严格用以经证经、以实验经的方法,尽量不夹杂个人无据的阐释和发挥,期望透过临床实践,和带教学习的同学一起直趋 《内经》的本源,认识医道的本来面目。同时,我也期望我个人有关学习经典的讲述,能对临床针灸医生学习、运用经典的理论和技术、切实提高临床疗效,起到参考作用。2015.9.15于广州[1]后文简称《内经》。序

昔黄帝作 《内经》十八卷, 《灵枢》九卷, 《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 《素问》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谧次而为 《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则谓如 《南阳活人书》称:咳逆者,哕也。谨按 《灵枢经》曰:新谷气入于胃,与故寒气相争,故曰哕。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又如 《难经》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标指 《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谨按 《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气者,正气也。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流注也;井荥输经合者,本输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但恨 《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

仆本庸昧,自髫迄壮,潜心斯道,颇涉其理。辄不自揣,参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 《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了无差别。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今崧专访请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利益无穷,功实有自。时宋绍兴乙亥仲夏望日锦官史崧题

九针十二原第一

第一篇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分十七个小段,每一个小段都讲了一个意思。《灵枢》分九卷,每一卷分九篇,篇章的排列也都有意义。前面讲一些概括的、纲领性的内容,到最后有一个总结,中间对具体的一个个问题进行论述。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这是讲行政的主体收取老百姓的租税,就应该为纳税人的健康负责。当时提出的这个原则,对现在国家重视卫生工作,仍有意义。还要考虑到人民接受的情况,最好不要吃有毒的药物,用安全的方法,通过微针来治疗。这个方法比较普及,和现在提倡、普及一些简、便、廉、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方法是一个道理的。这个方法应该是可以流传的,人人可以用的,明白的,可以操作的。这相当于制定一个基本的医疗操作规范,可以作为法度和纲纪。“易用难忘。”这个方法应该是好用难忘的,没那么复杂。要把这个操作的内容一部分一部分地分列清楚,对医疗器械也要制定一个标准。《灵枢》开篇就提到器械的标准,操作的规范。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这是讲纲纪分为九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九篇。这样就把问题列清楚了。这是一个论述的格式。小针是当时被岐伯作为典型针具来论述的。像现在制定一个标准,也是依据前人的文献、历史的总结、临床的验证的,成熟的东西才能够作为纲领。现在教科书上列的标准一般是要晚于临床实践五年左右。科研报道是比较先进的,但各家说法不一定成熟。而当时岐伯所言的小针之要,就是一篇成熟的文献,第三篇《小针解》的对此就有专门的解释。小针之要,说是好说,但真操作起来得有一个过程。 “粗守形,上守神。”这就是小针的关键。针灸取什么?取形。针灸穴位怎么定?现在国家有针灸穴位的标准,但这都是些粗式,是大概的方面,不是主要方面。 “上守神。”神是什么呢? “神乎神,客在门。”这个“神乎神”在《素问》和《太素》中都有,而在后面的《小针解》中说的是“神乎,神客在门”,后世在解释中多用这个断句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针解》也是众“解”之一,不过是比较早的解释,但仍是“解”,不是“经”本身。我认为“神乎神,客在门”的断句方式更合适一些,三字一句,从韵上来说是比较通的。后面的句类也是这样,三字句、四字句比较通顺一些,并且也比较押韵,不影响意思的理解。还有的人说应该是“神乎,神乎”,后面多了一个“乎”字,也通。粗工是守形的,上工是守神的。神呀神的,到底是说什么呢?“客在门。”非常简洁,按《小针解》的解释是邪气侵入到人体,疾病应该能被看到,看到疾病才能知道它所从来。针刺的精微、细致的地方就在于速和迟。速迟就是快慢。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这一句在一些后世虚幻的针灸解释中,被解释得神乎其神。如什么“手下的感觉”,什么“神机”,什么“意识”,越说越玄了。从《小针解》来看,这个是很直白的,不玄的。粗的还是和守形一样,守在一些可见的地方。这个“机”是什么呢?这里说的是气机。关和机可以是一个部件。比如枪的核心结构是关,结构的功能就是机,里面是有个巧妙的设计思想的。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这是说盛和虚。对一种功能的描述,尽量地将它比附在形象上说,没有过多理论化的、思辨的说法。“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这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对弓弩也好、枪也好、开关也好,知道机在哪里,一动它就发了;不知道,怎么弄它都不发。又像解密码锁一样,知道方法,一拨就开了。不知道,怎么也弄不开。在针刺的时候,对于气机的调整,知道时,一刺就发生变化了,不知道,无论怎么刺,哪怕刺到几十针,照常不见动静,没有效果。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知道气血的往来,就能够像实现约定一样,达到预期的效果。低水平的医生对这些是不明白的,是看不见的。高明的医生能调整到这一步。后来的迎随补泻法以为:足三阳从上走下,足三阴从足走腹,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顺这个走向进针叫随,逆着这个走向进针叫迎。而在《内经》中看不出迎随是指这个说法。《内经》中是说脉气消了、没有了,叫“往”,来复了是“来”。我们要知道这个逆顺还是要从虚实来看的,从后面对脉的诊断上来看都是这个意思。逆而夺之,就是泻法,泻其实而导致虚。追而济之就是补法。后来的说“顺”“逆”是斜着进针,顺着或逆着经络走向。从《内经》本身来看不是这样进针的,而是正刺,即直着刺。 “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有些人把这当成医生个人的精神意志的调整——成虚玄的说法了。“以意和之”这是看脉的虚实,虚到什么程度,实到什么程度,仔细地、专心致志地来调整,调整到脉气和平。“针道毕矣。”针道就说全了。这一段,结合、对比后面全篇的解释,是实用、可操作的内容。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这在第一篇中提出的大原则:补虚泻实。对结聚的要除掉它,对邪盛的要驱邪。这个《大要》也是一篇古文献,在后面几篇中也被引用到过。针慢慢进去,快速出来:这是补法。快速刺进去,慢慢往回退:这是泻法。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这一句,有的人解释成“虚无缥缈,不可琢磨”。“不可琢磨”的话怎么传于后世,明为之法呢?这是一个实际的内容,说实和虚,就相当于说有和无。这是先虚后实和先实后虚的方法。补虚就让其“若得”,泻实就让其“若失”。用先后的操作来进行补泻。补虚导致实就是若存,泻实致虚就是若亡。察的就是后与先,是徐而疾、疾而徐的先后。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反复重复一句:“虚实之要,九针最妙。”用九针调的就是虚实。所谓的补泻并不是意识的想象,而是用针操作出来的。讲泻法的时候,要慢慢地出针,摇大针孔,让邪气得泻。假如说按针孔出针的话,这叫内温,就是补法,血就散不了,气就不得出。这是从正反两方面的论述,如同前面讲到的若存若亡。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明确提出了什么是随。进针的时候不要有感觉,“若妄之”,轻轻地、慢慢地刺,慢慢地进,好像是往下进的,又好像是按在那儿不动的。像蚊子咬人一样,感觉不出来。又像针留在那儿不动一样,又像针去了一样。去的时候“如弦绝”,就是说快速地去针。《素问》有《针解篇》,其中的解释和这个略微不同,说明也是不同人的不同解释。左右手同时操作,要把针孔赶快闭住。行补法的时候是看不到瘀血的,而有瘀血应该用泻法。“急取诛之。”这是刺络放血的方法。一开篇就提到手法,说得详尽、具体。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这里明确说了直着进针。坚是指把针拿结实了,也有人说是要用坚利的针,都有道理。这和后来说的迎随刺法(斜着进针,逆着经脉的走向或顺着经脉的走向来刺)显然是不同的。“神在秋毫,属意病者。”神是什么?就是血气。“在秋毫”,非常细微。要专心致志地观察病人。“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看神还是要从血脉上来看,从微小血管的血液循环上看。一个微小的出血点,一个微小的络脉扩张,都是病象。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有的版本说“及于营卫”。杨上善说“悬阳”就是鼻子,“两卫”就是两目。卫气从睛明出发。“悬阳”及“两卫”指的就是眉间。这个说法有道理。后面会讲到察其目,观其色。针刺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病人的精神情况。 “神属勿去,知病存亡。”病好了还是没好,是可以通过望诊看得到的。 “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血脉在背腧的地方横着走,在其他的腧穴上是否也横着走?这也能看出来。而纵着走、深部的看不见。(血脉在腧)看的时候能看得见,摸的时候能摸到异常的坚硬。要仔细地观察。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这一篇写的是九针之用。前面讲了要“令各有形,先立针经”。这一篇和后面的《九针论》是一样的,说了各种针的不同制式。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这是在头上刺血用的。“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这像一个按摩的器具。“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针之锋就像不去壳的黄大米。针是按脉用的。 “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三棱针,是治一些顽固的疾病用的。 “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现在做外科手术时用手术刀替代了铍针。“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大针是治急病用的。“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毫针是治痛、治痹证用的,针尖就像牛虻的嘴一样。刺的时候要仔细,不能像三棱针那样快刺,猛刺或一挑就行了。这尖特别细,慢慢地进去,并且要留针,“久留之而养”。留多长时间还是要根据病。“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远痹是指病程久远或者是部位深在,离得远,不好刺。像治坐骨神经痛刺环跳的时候用的四寸针,就算比较长的针了。 “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这是一个用于泻水的针,现在用注射针头就可以了。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做不出像注射针头这样空心的东西来,只好用大针。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对这一句,后面的《小针解》上也有解释,说是指深浅层次的上中下部。一般的理解从小针解的说法,认为是深浅的部位。而是否指的是在脉管的上中下?这里明确写着“气之在脉”,那么这个“上”“下”就可以当脉的深浅来理解。 “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陷脉、中脉、太深,这个深浅就包括以脉相对而言所说的“深浅”,也可以叫“上”“中”“下”。 “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这是说疾病发生的不同部位——深浅层次。“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根据不同的病形,用不同的针具。 “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无实无虚,就是无实实,无虚虚。补泻不要弄反了。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一定要补不足,泻有余,而不要损不足而补有余,否则会加重病情。 “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这个在后面提到了。取五脉:取五脏之脉;取三脉:取三阳之脉。一般是这么认为的。“三”“五”指的是阴阳,所以后面有“夺阴者死,夺阳者狂”。取五脉夺阴,取三脉夺阳。要知道针灸的禁忌,不要把补泻弄反了。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针刺取穴位的多少,用针的多少,留针时间的长短,这些都是数。针刺的目的是气至,只要气不至,就不要局限于那些数。不一定疏穴简针才对,也不要一定以为五十九刺(多针多刺)才能有效。“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得气就可以,不要再继续针刺了。这个数还包括一疗程多少天。不一定非得是十五天一个疗程,五天一个疗程,或三次、五次一个疗程的人为规定。“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这和前面一样,是讲根据相应的病选适当的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篇反复提到了气至,那么气至是什么?是后来说的针下沉紧、如鱼吞钩吗?在《灵枢》中见不到这个说法,《灵枢》中气至的“气”是指脉气。“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疗效是应该能看见的,像风吹云一样。看哪里呢?就是前面说的“必在悬阳,及与两卫”。察其目,观其色,这样才能“明乎若见苍天”,阴云能够散开了。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输,五五二十五输,六腑六输,六六三十六输,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这里讲针刺的具体要点,即刺什么地方。五脏六腑在里面,从外面怎么能调呢?先讲到穴位的要点,就是五输穴,六腑要加上原,是六穴,这就是“五五二十五输”“六六三十六输”。再加上十五络穴,把这些掌握了,再结合上后面讲的病证,就能大概把握针灸的关键了。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节之交有三百六十五穴。知道要点,一句话就明白了。不知道要点,三百六十五穴,一个穴一个穴地去找,很麻烦。如果简略一些就如上面说到的二十五穴、三十六穴;十五络,十二经脉、共为二十七之数。这些东西很简单,查查图谱就知道了。这是一个大概的论述,但还不够简要,简要的,用一句话就行了。就是后面这一句: “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所谓的节,就是血液循环经过的一个具体地方,而不是量出来的、具体的那个地方。比如说髌骨下缘三寸那个地方的皮、肉、筋、骨,哪部分是穴?这就涉及经络的实质问题。经络是什么?气血出入之处,出入的是神气。神气是什么?就是血气。血气是什么?就是红色的血液中所带的气。穴并不是指解剖上的皮肉筋骨,而是指血液循环的特定的灌注部位。这也是很实在的一个论点。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实的是否散去了?虚的是否恢复了?看哪里?观色查目,就是前面讲的“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看面色的改变,看眼神的改变。要仔细地看,整体地观察其身形,以便知道邪气去了没有,正气复了没有。具体操作的时候,用右手进针,左手把持着针。一看气复了,马上就去针。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

这里又提到用针的具体方法。用针的时候是怎样视气的?是通过诊脉来看气的,而不是通过针下的感觉。看五脏之气在内部绝了,就不要从经脉上再给病人补了,补是不管用的。如果用补法,把气补到外面来,里面就更虚,这叫重竭,病人会安安静静地死。治疗的时候不要从四肢的五输穴上来取了。要让气返回去,取腋与膺(从躯体上取)。如果对看着四肢冰凉的人,再从躯体上来补其五脏,反实其内,这叫逆厥,会使病情加重,就会烦躁。这是说病在内和外,取穴时从四肢取还是从躯体取的问题。这个要注意。有人说五输穴对内脏的病能全治了,其实是对主要的内脏病能治。如果是病得严重的时候,还要注意从局部取穴,就近取穴,而不要把气血的虚实扰乱了。内外的虚实对比不要被扰乱,这个很重要,尤其是对危重病人抢救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

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刺中邪气了,如果还不出针,就会导致伤正,精泄。刺中了病,赶快出针,正气就恢复了。这个 “害中而去”是什么意思?《寒热病》中是 “刺之不中而去”。刺害中不去而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所以这里的“害中”有的人改成“不中”。害中而去正好是正气恢复,所以这里说“不中而去”是通的。这句的意思是根本没刺中病,结果导致局部感染,气血壅滞而成痈疡,人正气虚了。下面一段谈到的是内脏病的治疗。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四关是指腕踝关节。内脏有病从十二原治就可以了。通过这十二原穴就可以调整与五脏对应的三百六十五气穴的病。“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到这里是另一小段,即第十二小段。十二原各有不同的部位,要明确十二原的具体部位,然后从这里看异常表现,就可以诊断五脏的病。 “而知五脏之害矣” “睹其应”,一个是对穴位可以望诊,另一个是能进行相应的治疗。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这是说两侧的太渊。阳中之少阴为什么是肺?肺不是太阴吗?这说的是胸膈以上属阳。阳中之阳是心,叫太阳;阳中之阴是肺,叫少阴。阴中的阴是太阴。阴阳太少,只有相对的意义,并无质的规定性。 “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这里的原穴是大陵而不是神门。这里说的经是后来的平厥阴心包经,在《灵枢》中叫心主。心在正中间,所以取大陵。“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肝为什么叫阴中之少阳?肝肾在下属阴,阴中之阴叫太阴,阴中之阳叫少阳。 “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脾为至阴。 “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这里的阴阳太少是按照部位划分的,而不是规定的。阴阳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方便的方法,如果以为它是什么,那就错了。按照不同的方便方法而对事物进行阴阳的分类,用以言其理。有其理而无其质,这才是阴阳。若要拘执于阴阳是什么,到底是哪个化学结构,比如有搞阴阳虚实研究的人,将阴阳归到一种化学物质,归到阴虚、阳虚的模型上,这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糊涂观念,把一个理说成实质的物。所以这样的研究并无意义,只能把一个真实的道理弄得不切实际了。 “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膏肓俞的病,有时候从鸠尾可以治。 “肓之原,出于脖終,脖終一。”脖胦,后世的解释是气海穴。“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这十二原主治五脏六腑的病。脏腑有病,确立一个简单、扼要的方法就可以治了。下面列举几个具体的病和穴位来说治疗。

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胀是往外发散的病,治疗取三阳;飧泄是往里走的病,治疗取三阴。这是讲用足三阳经,足三阴经治疗,用一句话就点出了治病取穴的原则问题。阳病治阳,阴病治阴。下面一段为对理论的论述。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譬犹刺也,犹污也。”五脏有疾,像扎进了刺,像被污染了。这里是指前面的“睹其原,明知其害”。五脏有病,有时候能在原穴上看到像污、像刺。如一个点状的、深入的、瘀血点或色素痣等。又如浅色的斑块,像脏了一样,像洗不干净一样。“犹结也,犹闭也。”“结”好诊断,能摸出来,能看出来。“闭”就是局部的萎缩,所以要仔细地看。不要说就一个理论而已,一马虎忽略过去了。诊断的准确与否,比的就是对一个象的观察。有的人说这病太久了,治不了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后面提到久疾的治疗,有具体的方法。在后面的篇章中专门论述了解结的方法。对一个疾病千万不要轻易断定“这个病无法治了、是死证、绝证”“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疗”等。只能说就我目前所掌握的有限的技术还治不了,可以劝病人另请高明,或请专家会诊,或转上级医院,或者是进一步搜寻资料。不要认为自己治不了,就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治不了。常常听到有些专家在自己有限的专业范围之内会下这个片面的结论《内经》的时代就从理论上提出来,不要这么轻易下论断。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很难治,但有能治的人。我们前几天遇到的那个“再障”病人,就被治好了。我们都知道那些药是治那个病用的,可是用多大量,是用单方还是用复方,是否按照理论用,如果没有方案就治疗不了。一味草药的用量要用麻袋装,用大锅熬。而一般药典上记载的都是论克使的,30克、50克、100克就不少了。药量大些就一定有毒吗?没有毒性的药用量大些是没关系的。所以现在有些人联合呼吁要修改药典,给中医临床医生放开手脚是有道理的。给无毒的药都限定一个用量,而医生用药量超过了规定量,万一这个病人由其他因素导致了死亡,别人会反过来说你不按规矩来用药,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这一篇开篇提到,收了租的人要关注纳税人的健康,即政府要关注民众的健康。对治疗的探索、对药典的规定,这一篇中包含着对这些方面的思考。对不能治的病的探索就是科研的方向。对一般的医生临床操作要有纲纪(要有操作常规)。下面是示范具体病的治疗。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泻热要快刺,补虚、补寒的时候要慢刺。“阴”是肚子里面的,“阳疾”就是呕吐、腹胀。取下陵三里,就是足三里,用直刺法。气往上吐的,胀的,都是阳疾。气下去了,出针就行了。一刺后没有立即好,就再刺。不好就多刺几次。两胁的病在内的,取阴陵泉治疗。两胁的病在外面的,像肋骨炎、肋间神经痛,可以取阳陵泉治疗。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即内脏的病取合穴,后面会详细地提到。这里简单举出三个穴的例子,把治疗的大原则(内外、上下、阴阳)都给说清了。所以开头的这篇像概论的形式,把所有病的总的治疗原则都讲全了。具体的技术会在后面一点一点地论述。

本输第二

这篇具体讲前面提到的五五二十五穴,六六三十六穴。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先得明知经络起始和终结的地方,知道经脉和穴位。经脉的循行有范围,如横的范围,宽的范围,深浅的范围以及具体循行到什么部位。

岐伯曰:请言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从这里开始就是诸经穴位的详细论述。这仅仅是选了十二经脉中有代表性的几个穴位来论述的,这些穴位也是最常用的穴位。把这些掌握了,对常见病基本就可以治疗了。其他的躯体部位没有详细的论述,有的人说就是按其部位治,比如后面说的“刺其胸膺”,就说大概部位,“刺其背腧”,是说有具体穴位。但还要具体地看。“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这个“内侧”不是现代标准解剖学部位的内侧,而是指大拇指朝里时候的内侧,与标准的解剖学姿势的内侧正好是反的。 “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鱼际,现在说的是在骨头正中的那一个点,而这里就说是手鱼,是很大一块。如果在这一块中找一个代表的话,当然就是正中的那个点了。那这个鱼际穴是否就在一个点上?这就值得考虑了。前面说了个“阔数之度”,具体治疗时应该以鱼际这一块肌肉上看得见的一个点为准,不一定是标准的正中的位置。但如果不会看,摸不出来,只能选正中。 “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太渊现在说的是在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的地方。 “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现在有穴位标准定位图,参考着看看就行了。一个穴位具体定位,历代的论述多少有所出入。现代的标准应该是综合了历代比较可靠的文献资料。实际操作的时候依照这个标准的穴位图,结合上具体的视见才算是。就是“循之上下”,在这个标准位置的周围找。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俞;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这里明确说是心,后面有的篇章说是心主。从《难经》以后说的是心包经。“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所指处。这个“内间”应该就是指中间和食指之间。靠拇指的一侧为内。“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俞;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这是大陵、间使的定位。“则至”“则止”,是说有病的话能够看到脉,没病的时候看不到。“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这里明确提出是手少阴,而不是说手厥阴。后面的篇章中提到一个手少阴,就是小指之后的神门,是治外经病的。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两篇不是同一个时代、同一个人的手笔,因为观点有区别。所以用心包经代替心治疗是可以的。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趾间也,为荥;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俞;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足大趾之端,是内侧还是外侧?这里没提。光说了是大指之端,很模糊的一块地方。而现在的定位是大指的外侧,平甲根旁开一分处。太冲,在一个凹陷之中。中封,即屈脚的时候能看到的一个凹陷,取的时候脚动一动,摇一摇就能看得见。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取穴的方法:一个是摇足取,另一个是屈膝取。要动态地取穴——注意这个问题。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趾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核骨之下也,为俞;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趾之端内侧也,为井木。”这里明确地说了是趾端内侧。手大指的“内侧”,也相当于这个“内侧”,不是手心朝前的现代解剖学标准姿势。 “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核骨之下也,为俞;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这些定位的表述和现在一样,比较清楚。“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足太阴脾经的合穴阴陵泉应伸着取,而曲泉是屈着取。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荥;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这是肾经的腧穴定位。在复溜外也能摸到动脉。肾经的穴位按照现代标准定位就行了,没什么可疑问的。以上是五脏的经,下面说的是六腑的经。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小趾之端”这个描述方式和肝经的描述方式一样,只是说了“端”,没讲内外侧。阳经都有一个原穴。“委而取之”,马莳的解释是趴着(俯卧着)取。实际上这个穴就是俯取取比较方便。但也有特别的情况,如治腰痛的时候,面冲着墙站着取很好。要是不冲着墙刺,病人能趴倒。让病人冲着墙,站立着取,能同时活动腰部。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趾次趾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小趾次趾之端。”这指的是小趾一侧的次趾之端。这段是足少阳胆经的井、荥、俞、原、经、合穴的定位,表述明确,不用多讲。个别穴位在历史文献记载中有出入,有在骨头前的,有在骨头后的,有上一寸的,有下一寸的,还有一个穴名称不同的,如果将这些作为对错来论述,是没有必要的。现在有一套标准的定位,但还要知道这并不是唯一的。推之上下,循之前后,反复在周围找最恰当的、和疾病相应的反应点,才是正确的定位,即以视之为真。所以我们对穴位定位的学习,具体参照标准就行了。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趾内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趾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俞;过于冲阳,冲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大趾内次趾之端也,为井金。”大趾那一边的次趾的端头上是厉兑。内庭、陷谷定位明确,前面肝经的中封穴是摇足而得之,冲阳,胃之原,也是摇足而得之。摇足时,那个筋一晃就出来了。 “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后来对解溪的定位就是脚踝前面系鞋带的地方。过去的鞋在后跟有个带子,往前面一系正好系在解溪那个地方。下陵穴就是足三里穴。“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巨虚上廉就是上巨虚穴。 “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巨虚下廉就是下巨虚穴。“大肠属上,小肠属下。”大肠的下合穴是上巨虚,小肠的下合穴是下巨虚。“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这里讲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和胃连着),理解为连属于胃也行。所以看了这一句,再看《伤寒论》“阳明病”中说的“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就明白了“胃家”是指和胃连属的这一系列。所以“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的燥屎不是在胃里,而是在“胃家”里,即在大肠里。《内经》的这句话,在经穴上、合穴上是连着论述的,里面实际的解剖也是连着的,“胃家实”也是胃与大小肠连着说的。有人说胃中有燥屎五六枚是个形象的比喻,但这是实说,胃和大小肠统为“胃家”。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趾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关冲,在次指之端,小指那一侧。液门、中渚分别在骨节的前后为荥、为俞。这里讲了原、经、合的定位。注意天井是屈肘而取的。三焦的下腧(下合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一个络,委阳穴。手少阳经和足太阳经的委阳是合在一起的。 “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三焦经从哪儿行走?其下焦是和太阳经络到一起的,不仅仅是手少阳在上面外侧的那一部分。这里对三焦经的论述直接讲到了对病的治疗,因为三焦经约下焦、膀胱的病,如果三焦经病了,具体可引起闭癃、遗尿,这是可以通过补泻三焦来调的。如小便的利与不利可以通过这补泻委阳来调。讲穴位的时候讲到的治疗,简单明确,一个病与一个穴,是有明确对应关系的。这些零珠碎玉的东西直接拿来用就行了。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俞;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这是少泽、前谷、后溪(井、荥、俞)的定位。后溪,握拳的时候掌纹端的就是。腕骨、阳谷、小海(原、经、合)的定位和现在无区别。注意取法:小海伸臂取。对五输穴和原穴,平时要常常翻一翻,时时复习着。用的时候,因为见的病种有限,可能并不是每个穴都能用得到,有时候长时间不用可能就生疏了。所以过一段时间,一天看一两经,复习复习,勤学才能不忘。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大指次指之端也。”这是指大指那一侧次指的端。 “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只说在这两个骨头之间,和鱼际一样,在一个区域之中取哪儿算穴?一般就是取中间作为骨头的“之间”。“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在讲到合谷在大指之间为原的时候,我想到了流行在台湾的,现在大陆也在传着的“董氏针灸”认为在这个地方有两个穴,叫“灵骨”“大白”,就是在大指歧骨之间。我看到有个以一个日本人名字命名的(穴位)叫“泽田合谷”,也是说在合谷周围发现了一个穴,可以治好多病。实际上究竟哪儿是合谷呢?是否有另外的奇穴或命名呢?在这里,并没有明确说“中间那一点”就是合谷,只是说大指歧骨之间这一片是。我们刺的时候是遵循着某一派的奇穴或者某一个人命名的那个穴,还是以标准穴位的中间为准呢?实际操作不应该局限于任何一派,任何一个说法,按照经典本来所说的,找具体气血输注处才是穴位。山东大学生物系有位张颖清教授,搞生物全息治疗法,把第二歧骨作为全息的一段,这也可以说是在合谷上找。所以我们对穴位的定位不要受局限,但是也要不离不弃。知道标准的穴位在哪里,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

是谓五脏六腑之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这句要注意。大肠、小肠、三焦也是出足的三阳,上合到手上去了。现在说有手三阳的下合穴,要看出经典本来是怎么说的。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这一段是讲诸脉在颈部的次序。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先取在正中间的。缺盆之中是任脉。这个缺盆不是现在解剖学上说的那个缺盆(锁骨上窝),而是指的胸骨上窝。任脉在正中,是天突穴所在的位置。 “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一次,即向旁的第二个,是喉结旁开动脉搏动的地方。人迎,是足阳明的脉。 “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再往后是扶突穴。“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再往后是手太阳天窗穴。“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这是从前面到后面逐次排列的。“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这些部位都是动脉搏动的地方。但是在任脉和督脉的地方摸不到脉动。人迎脉是最典型的搏动的地方。这里是说颈部各经脉的排列次序。下面说到针灸治疗取穴的体位问题。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刺上关者,稪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稪。”这两句话结合临床实际,意思是明白的。至于字义解说,诸家各有不同,考证无据,以现代临床为准。刺上关的时候张开口,不能合着,因为一张口能露出一个骨缝来。刺下关的时候,牙一咬,下面的肌肉就鼓起来了。 “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犊鼻的时候要弯起腿来。“刺两关者,伸不能屈。”“两关”,从杨上善到张介宾都说是内关和外关。这说是刺后的危害,即刺两关伤了骨以后,能伸不能屈。这跟犊鼻没啥关系。在《素问》第六十篇《骨空论》中,讲到腘上为关,膝解为骸关。应着犊鼻来说,上关和下关是邻近的两个穴位。说了取犊鼻,再说取手的外关、内关就远了去了。所以这两关更像是指膝关节的内外侧的腘上的关:阴陵泉和阳陵泉。因为在这一篇的前半部分明确提到这个取法:“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两关可能是阴陵泉、阳陵泉,也可能是膝关节两侧的其他穴位。这和刺犊鼻是有关系的。《素问》的《骨空论》对膝关节的病进行了详细论说,有多种刺法,包括从后背上来治膝关节痛。“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我看到“董氏针灸”从背上治膝痛(金斗、金吉、金林),这和《内经》上的说法是一致的。但不是一个方法能治所有的骨痛,如刺犊鼻,刺阴陵泉、阳陵泉,刺腘中,放血,刺太阳经和少阴经的井、荥穴,有多种方法。对这一个膝关节的痛证,《素问》论述得非常仔细,这不是某一家的单独一个方法。至于对这个“关”的解释,我们看注解的时候不要局限于一家之说。

足阳明,夹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夹项大筋之中,发际。“足阳明,夹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夹喉之动脉就是颈动脉。足阳明下来是在胸部的,往下走。 “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一寸。”手阳明大肠经的脉是扶突脉。 “手太阳当曲颊。”这是手太阳小肠经的部位。“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颊车的后面是足少阳胆经的脉。“在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这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脉。“足太阳夹项大筋之中,发际。”在发际上面,这说的是天柱穴。本段就部位反复论述,讲头面部几个经的分布。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反复论述五里穴,说刺之死。这是五脏禁刺的地方,是动脉的搏动处。这个说法在《灵枢·玉版》和《素问·气穴论》中都提到过。“夺阴者死”就是指这个地方。不要刺五脏的动脉。下面说的是脏腑的相合。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后世将三焦配给心包络时弄出一个厥阴来,而这里是说三焦是孤之腑,不和哪个相合,没有心包说法,心包就是指心,心在正中,属五脏。《难经》以后出现了心包络的说法,少阴属心编列了出来。所以由此可见,这些脉都是人为划分的方便之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献中有十一经的说法。这里讲到十二经,后面讲到有手少阴经,而少阴属肾也有道理,是脾为太阴,肝为厥阴,肾为少阴的分类法。手少阳三焦,下面连到肾,上面属到肺,三焦贯通着,这样理解就行了。这里讲的就是脏腑相合,下面最后的一小段讲的是针刺大法。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之所宜。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春天取络、荥穴、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这就提到了一个深浅的问题。深浅根据病取,病重的深取,病轻的浅取。所以取几分深,留多长时间也是可以变化的。这里列出来的说法也只是一个标准的比照,是相对而言的。 “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夏天阳气浅,取的是浅表的地方。“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其他方面,仿照在讲春天时提到的病重深刺,病轻浅刺。“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针在井和俞能留多深呢?在井穴上一刺,刺到骨头,这就叫深。 “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之所宜。”按照四时的深浅、气之所在的部位,又根据病之所舍,还得有这个病,才能这么取。所以单从一方面来说是不全面的,要综合起来看。有的人说按照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干支来取穴,如子午流注的针法。但一定要知道还应依据病之所舍。不能说这一天无论有没有这个病都加上这个穴,并认为这样加上后效果更好(有这样的研究报道)。这是不对的。不能只是依据一个道理,还得合于这个病,才能有疗效,所以要在适合的脏上、经上取穴。“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治转筋的病,可以站着取。我治腰痛的时候,让病人面朝着墙,立着取,这是跟老师学的一个方法。 “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什么叫张?是皮肤开张,还是提起皮肤来取?都是有可能的。后面提到的取穴方法是按各个经脉来取的,而这里是按部位来取的。除了知道按照一条经纵着来取外,还要知道按照部位横向地、逐个层次地来取穴。条分缕析地取。对头面部穴、手部穴、背部穴有这个取法。左右、前后各个层次上找所用的穴位比较方便些。

这一篇讲起来很简单,学习起来时要具体地、一点点地记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