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2:26:36

点击下载

作者:魏浩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试读:

前言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呈现在您面前的这套“21世纪经济与管理规划教材”是由我国经济与管理领域颇具影响力和潜力的专家学者编写而成,力求结合中国实际,反映当前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21世纪经济与管理规划教材”面向各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不仅涵盖了经济与管理类传统课程的教材,还包括根据学科发展不断开发的新兴课程教材;在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同时,注重与研究生教育接轨、与国际接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掌握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以满足高等院校培养精英人才的需要。针对目前国内本科层次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国外教材适用性不强的问题,本系列教材在保持相对一致的风格和体例的基础上,力求吸收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增加支持先进教学手段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内容,如增加课堂讨论素材以适应启发式教学,增加本土化案例及相关知识链接,在增强教材可读性的同时给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指引。为帮助教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系列教材以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严格要求各教材的编写,努力配备丰富、多元的教辅材料,如电子课件、习题答案、案例分析要点等。为了使本系列教材具有持续的生命力,我们将积极与作者沟通,争取每隔三年对教材进行一次修订。无论您是教师还是学生,您在使用本系列教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问题或者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及时与我们联系(发送邮件至em@pup.cn)。我们会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给作者,以便修订再版时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更好地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最后,感谢所有参与编写和为我们出谋划策提供帮助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使用本系列教材的师生,希望本系列教材能够为我国高等院校经管专业教育贡献绵薄之力。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图书事业部前言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与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密切相关,不同国家之间的依存度日益增强,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人口、资本的流动规模越来越大,不同国家之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日益提升。事实上,一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不但需要考虑到本国政策可能对其他国家经济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必须考虑其他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对本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界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日益重视。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分支,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活跃和重要的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近年来,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多,不仅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学、金融学等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企业管理、会计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公共管理、社会学、高等教育学、外交学等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以及很多高校MBA的学生也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基于此,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的最新态势,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国际经济领域的深入研究,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在借鉴国内外同类优秀教材的基础上,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对国际经济的新理论、新事件、新变化等进行了总结。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1)前沿性。本书对产品内分工、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结构、国际劳动力流动等新问题进行了专门介绍。(2)实用性。本书每章都插入相关的案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与国际经济相关的事件。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魏浩教授担任主编,负责拟定大纲、统稿、修改和定稿。本书初稿编写人员分工如下:第一章由魏浩、连慧君撰写,第二章由魏浩、樊瑛撰写,第三章由樊瑛撰写,第四章由王聪、张瑞撰写,第五章由巫俊、林薛栋撰写,第六章由梁俊伟撰写,第七章由代中强撰写,第八章由张瑞撰写,第九章由袁然撰写,第十章由巫俊、付天、张昊(大)撰写,第十一章由张昊(大)撰写,第十二章由张宇鹏撰写,第十三章由连慧君撰写,第十四章由张昊撰写,第十五章由张昊(大)撰写,第十六章由付天撰写。在全部初稿完成以后,巫俊、陈基平对贸易部分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连慧君对第一至第十章进行了校对,张昊对第十一至第十六章进行了校对,苏航对第十二、十三、十六章进行了案例更新和内容校对,钱谦年对第十四、十五章进行了案例更新和内容校对,张宇鹏对第十一至第十六章进行了案例更新和校对,最后,由魏浩对全书进行了统稿和定稿。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教材、专著、论文以及众多网站的内容,并引用了其中许多观点和资料,我们尽可能地标注了引用资料的来源,但是,每一章稿件都经过了数次修改、调整,可能会遗漏一部分资料来源的标注,敬请谅解,在此一并向原作者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完善。魏浩2018年4月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一章 导论【关键词】国际经国际金融济学国际贸国际分工易导入案例经济全球化与一个中国大学生的一天某个周末,在美国的一个教堂,牧师正在讲道。牧师:“正如你们所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创造(made by God)!”听众中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大声说:“牧师,你错了,现在,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无从考证这个小故事的真假,但是,这说明美国到处都是印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中国制造给美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实,在美国,除了中国制造,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各类商品也比比皆是。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中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国际经济日益紧密。让我们来看看一个中国大学生从早到晚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吧!7:00,手机闹钟响了。你睁开眼,打开了苹果手机(iPhone),滑动的手机触摸屏是由日本东芝(Toshiba)生产的。7:20,走进洗手间。你在佳洁士(Crest)牙刷上挤上了黑人牙膏,开始刷牙。7:30,从宿舍出发去教室。上课快迟到了,你匆匆拿起法国达能(Danone)饼干,背上美国的杰斯伯(JanSport)双肩包,和室友快速走向教室。8:00,上课。老师在讲台上用幻灯片讲课,使用的投影仪是由日本爱普生(Epson)生产的。你手里拿的教材是国外原版的全英文教材。12:30,吃完午饭。你看了看美国股市、日本股市的情况,看了看自己的股票账户,决定今天不进行操作;你在网上银行帮你父母兑换了1万美元的外汇,为去美国游玩做准备。14:00,写作业。午休后,你打开美国戴尔(Dell)电脑做作业,电脑主板是韩国三星(Samsung)公司生产的。17:30,吃晚饭。你和你的同学约好在学校附近的肯德基(KFC)见面。你的同学一个是来自英国的留学生,另一个是来自美国的留学生。21:00,操场运动。上完晚自修,回到宿舍,你换上新百伦(New Balance)运动鞋,穿上耐克(Nike)的运动上衣和短裤。21:30,洗澡。你用的是飘柔(Rejoice)洗发水、多芬(DOVE)沐浴露。22:00,看电视剧。回到宿舍,你的室友正在用苹果电脑看美国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你自己看了一集韩国电视剧《太阳的后裔》。22:30,准备睡觉。你铺好了你父母从意大利帮你购买的芙蕾特(Frette)品牌的被子。毫无疑问,我们的生活与国际经济捆绑在了一起,并且从中获益。那么,国际经济的奥秘是什么呢?资料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补充撰写。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产品、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都非常普遍。当你进入一家商店购买商品时,该商品很可能是由其他国家制造的,这家商店本身可能是外国人所有的,而接待你的[1]售货员也可能是来自另一个国家的移民。在马克思时代,所谓全球经济大约只涉及人类的10%,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只覆盖了25%,如今全球经济把世界各国都卷入其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在全球经济迅速变化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一、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现象和实践的升华与总结,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是随着国际贸易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

早在公元前100年左右,世界上就出现了最早的国际贸易,主要有罗马的亚麻布、金银铜锡、玻璃贸易,印度的香料、宝石贸易和中国的丝绸贸易。到14世纪,欧洲形成了以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等城市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以布鲁日等城市为中心的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以基辅等城市为中心的俄罗斯贸易区、德意志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汉萨贸易区以及不列颠贸易区。在亚洲形成了以中国、朝鲜和日本为主的东亚贸易区,占婆(越南南部)和扶南[2](柬埔寨)等国的东南亚贸易区,以印度为主的南亚贸易区。在此期间,整个国际贸易以自然经济为基础,按自愿交换为原则进行交易,由于当时技术、运输和交换媒介的限制,各国和各洲的贸易常处于不连续、不稳定的状态,贸易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仅属于经济生活中的补充部分。

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各个区域性的市场彼此联系起来,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开始萌芽,国际贸易的物品交换规模和区域交换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之后,资本主义机器化大工业逐渐形成,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并开启了以英国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国际分工时代。经济学家在此时已开始了对国际贸易和货币的研究,但由于当时国际贸易分工发展不够,统一的世界市场尚未正式形成,全球性的贸易制度和世界性的货币体系也未成立,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交换的规模依旧很小,因此,经济学家还没有专门对各国间的贸易与货币交换问题加以研究。

19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传统的农业经济开始被新兴的工业经济所取代,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工业革命对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国际分工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和扩大,国际货币制度也开始形成(如19世纪后期以英国为首的金本位的建立),这一切为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20世纪初至中叶,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范围内蔓延的危机,既严重破坏了国际经济的关系,又在破坏的基础上重新推动了国际经济大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处于白热化阶段时,国际社会就已决定设计一个有助于战后经济繁荣与和平发展的新的国际经济体系。几乎就在战争结束的前一年,国际社会在美国新罕布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两个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以促成战后新的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这两个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分别是旨在处理国际货币问题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前者的目的在于保持国际货币的稳定,后者旨在促进用于重建和发展目的的长期贷款的流动,以取代大萧条年代[3]消失的国际资本市场。在这之后又成立了旨在促进全球自由贸易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自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构成了支撑世界经贸和金融格局的三大[4]支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下,西方国家的经济迅速恢复,国际金融趋于稳定,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迅猛发展。于是,必须有一门单独的经济学科来对日益膨胀的国际经济活动加以研究,国际经济学便由此产生。二、国际分工的演变与发展

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际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国际分工的演变和发展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分工的萌芽时期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最初的社会分工是原始社会部落内部按性别和年龄实行劳动分工,以提高劳动的效率。各个部落用自己多余的产品与其他部落多余的产品进行交换,就形成了最初的交换。这就是国际分工的雏形。一旦不同部落之间的交换发展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换,就形成了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发展萌芽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为近代国际分工提供了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了早期的国际分工。在这个时期,虽然国际交换的种类和数量、参与国际交换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了一定的增加,但是,由于各地区沟通的主要方式是骑骆驼(马/驴)、步行等陆上交通,海上交通虽然有一些,但基本上都属于近海近岸航行,因此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从商品交换来看,[5]旧大陆的家畜、家禽、谷物、苹果进入了美洲和澳洲,美洲的农作物也广泛地移植于旧大陆和澳洲。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甘蔗、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6]要商品。在此期间,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对各洲贸易的垄断以及对亚非拉地区各种形式的殖民掠夺,成为世界最早的殖民帝国。(二)国际分工的产生时期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是伴随产业革命与机器大工业的形成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8世纪70年代,影响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传统的农业经济开始被新兴的工业经济所取代,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工业革命加速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不仅生产出可供世界市场消费的工业品,而且产生了世界市场所需要的交通(海洋轮船、铁路、公路和运河等)和通信工具(电报、海底电缆等),把一切民族和国家统统卷入了世界贸易的漩涡。

工业革命对国际分工的形成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当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制造业之后,自然经济让位于商品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渐加快开拓国外市场。另外,生产扩大引起了对原料需求的急剧增长。因此,生产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逐渐消失,国际市场逐渐形成,国际分工逐渐明显和深化。国际分工逐渐演变成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是少数发达国家变为工业国,广大亚非拉国家成为农业国。例如,印度成了为英国生产棉花、羊毛、亚麻的地方,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羊毛殖民地。可见,“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7]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三)国际分工的形成时期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分工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开始广泛使用,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纷纷建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之前,在整个世界工业体系中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轻工业的主导地位,美、德、英、法等国相继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这一转变确立了资本主义工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为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的扩张、资本主义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提供了更加现实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通过资本输出进一步加深和扩大了国际分工。资本输出则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移植到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趋势逐渐加[8]剧,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得以最终形成。在这一时期国际金本位制、多边支付体系形成了,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参与分工的各个国家都有一些部门为世界其他国家生产,同时每个国家中的日用消费品和原材料、工业制成品等也都由不同的国家生产和提供。

总的来说,由于殖民烙印太深,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分工,发达国家等宗主国主导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出口工业制成品,从发展中国家等殖民地廉价进口或掠夺原材料。也就是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产业间国际分工,表现在亚非拉国家专门生产矿物原料、农业原料及某些食品,欧美国家专门进行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即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9]间、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四)国际分工的转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分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当代国际分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国际分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前形成的传统型国际分工是以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同原料、食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为主导的,是一种工业国与农业矿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此时已经发展到以现代工艺和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进而发展到以制成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

制成品一般分为四大类: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如纺织业、服装业、钟表业等轻纺工业部门;二是资本和能源密集型产业部门,如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石油化工等部门;三是一般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如一般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制品、运输设备等工业部门;四是高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如精密仪器、宇航设备、电子计算机、尖端通信设备、核能工业部门。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不仅在部门之间展开,而且在部门内部展开,出现了部门内部生产国际专业化,即产品专业化,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一般情况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较大等产业或本国夕阳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去,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致力于高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延伸阅读国际分工转变的原因(五)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国际分工由产品层面深入到工序层面,很多产品的生产过程被拆分为不同的阶段,分散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并以跨国界的产品内贸易相连接。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市场日益一体化与生产日益分散化的今天,产品内国际分工快速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学者注意到了国际分工从产业内向产品内转变,并从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使用不同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现象,主要概念有垂直专业化、价值链分解、外包、生产分离、国际化生产网络、生产非一体化、多阶段生产、生产过程的分裂化、要素分工等。虽然概念不同,但是实际观察和表达的内容都是同一个国际化生产现象——国际分工体系的新变化,即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在亚洲、拉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大量加工组装业的投资,建立起“世界工厂”或“制造飞地”,而各加工组装点之间产生大量的零部件或中间品贸易,只是关注的视角和重点不同而已。这种变化表明国际分工已经从产业内分工走向产品内分工。

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国际现象。一般认为,产品内分[10]工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阶段;第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提供价值增值,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一个以上的生产阶段,但不是完成所有的生产阶段;第三,至少超过一次的跨越国界,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国家必须在它所从事的生产阶段使用进口投入品,或出口的产品作为另一个国家生产中的投入品。

产品内分工是产业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其既可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完成。产品内分工既可以通过横向扩展方式来实现,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又可以通过纵向延伸方式来建构,表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如果说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产品的话,产品内分工的边界则在于价值链和生产的环节、工序。

产品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传统的地区间最终制成品之间的贸易逐渐演变为零部件、半制成品之间的贸易,零部件和半制成品贸易量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加。贸易增长主要来源于:①贸易地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融入国际分工,参与国际贸易。②贸易对象越来越细化。贸易对象由以前的最终制成品转变为半成品,再转变为零部件。因此,以往一次贸易完成的交易,现在要很多次交易才能完成。③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其实,目前贸易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贸易是以消费目的为导向的,现在的贸易是以生产目的为导向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商品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为国际生产提供服务的一些国际性活动也迅速发展起来,即国际服务贸易日益兴起。相关案例1-1“微笑曲线”与iPhone的国际分工一个国家在全球分工中地位的提升,是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环节,或者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环节去升级,或者向信息和管理密集型的环节去升级。“微笑曲线”台湾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1992年在《再造宏基》中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以此作为宏基的策略方向。如图1-1所示,横轴左段为研发,即技术或专利,中段为制造,右段为营销,即品牌、服务;纵轴代表的是附加值。曲线代表的是获利价值曲线,曲线在中段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为获利高位,如此整个曲线看起来像微笑的表情符号。图1-1 “微笑曲线”“微笑曲线”说明了不同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微笑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两端——研发和营销,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低成本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中利润最低的环节。

iPhone的国际分工iPhone由美国苹果公司设计和营销。除软件与产品设计外,iPhone的生产主要在美国境外完成。如表1-1所示,iPhone的生产涉及分别位于中国、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的9家公司。iPhone零部件的主要制造商与供应商包括东芝、三星、博通等。这些公司制造的iPhone零部件运至中国深圳富士康公司进行组装,最终产品再从中国出口至世界其他国家。表1-1 2009年iPhone 3G主要零部件制造商与单位生产成本 单位:美元然而,由于中国厂商仅负责组装iPhone成品,它们在iPhone生产的价值增值过程中只有非常小的贡献。对iPhone生产成本的分解显示,每部iPhone的组装成本只有6.5美元,只占总生产成本的3.6%。图1-2画出了iPhone的“微笑曲线”。中国组装iPhone,位于微笑曲线最底端。iPhone单位生产总成本为178.96美元,苹果公司销售一部手机,利润约50%,获利179美元,作为品牌和服务,位于“微笑曲线”右端。值得注意的是,各国的零部件既包含专利技术,也包含制造,但是具体数值无法测算,因此“微笑曲线”底部制造的附加值应该稍高一些。图1-2 iPhone的“微笑曲线”资料来源:洪涛,《现代流通产业与金融制度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版,第27—28页;刑予青、Neal Detert,“国际分工与美中贸易逆差:以iPhone为例”,《国际金融》,2011年第3期,第199—206页。

[问题思考]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

[案例点评]一方面,要“引进来”,吸纳更多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开拓更多新兴市场。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发生在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世界范围内货物、服务、资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11]活动的学科。它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以及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传导机制及其发展规律。一般来说,国际经济关系是指一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是世界范围内超越国家界限的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形式,主要是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劳务与资金的转移等。

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由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国家之间的这些经济活动有两种形式:①国际贸易形式的经济活动。它主要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易和劳务交换,以及这些商业活动对世界经济及其有关国家的影响,这部分涉及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国际分工、国际商品流通、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外贸易利益、贸易条件、贸易结构、各国生产专业化、关税及限额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与政策。②国际金融形式的经济活动。它主要包括国与国之间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所引起的资本流动,以及与国际贸易和国际融资活动有关的国际结算、国际汇兑、国际收支、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系、外汇管制及金融限制等政策。因此,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由各国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这两种形式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国际经济关系。

正如德尔伯特·斯奈德所说:“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其中包括国际分工、国际商品交换、国际劳工和资本流动的原因研究、数量研究、过程研究以及后果研究,并且还包括制度、结构、[12]不同发展程度的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等问题。”

因此,可以说,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通过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来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并揭示其传导机制及规律的理论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还和许多其他经济学分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之所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看待,并获得人们的普遍重视,是因为国际经济学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对于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国际经济关系也会对其产生一些直接影响。作为消费者,我们会感受到国际货币兑换价值变化带来的影响,倘若美元或者日元相对于欧元升值了,我们就会花更多的欧元去购买美国或者日本的产品。作为投资者,如果英国的利率上升,超过了德国的利率水平,我们可能更愿意购买英国证券。作为劳动力中的一员,我们要知道国家、政府对我们所在企业生产产品的贸易政策,从而对自己工资和就业风险有个基本的预期。

总的来说,国际经济关系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一个复杂的问题,经常会对不同国家以及某国的不同部门产生剧烈而非均衡的影响。企业、劳动力、消费者和投资者都会感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形势变动、金融政策变动、贸易政策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当今的国际经济需要各国在国际层次上进行合作,以应对各种争端、摩擦和冲突。第三节 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旨在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模式以及贸易利益[13]的分配问题。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始于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从其错误的财富观出发,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体现了一国的富裕程度,因此他们主张“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并极力维持一国的国际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的主张建立于世界资源的静态观基础之上,认为一国经济所得是以另一国经济的所失为代价的,因此他们推崇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如果每个国家都采取类似的保护措施,必然导致大规模的保护主义泛滥,国际贸易规模也会随之大量萎缩。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对外贸易、海外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重商主义的贸易与产业政策限制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废除基于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而代之以自由贸易政[14]策。在此背景下,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应运而生。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和贸易观,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有力地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一次将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绝对优势理论的贸易基础建立于贸易双方至少有一个行业的生产处于绝对优势状态,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一国所生产的产品均处于绝对劣势,依然会与他国进行国际贸易的现象,绝对优势理论便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解释。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优势,没有低成本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获得贸易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即使各行业的生产都有优势、成本比国外同行业都低,仍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实行国际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而获益。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自由贸易政策主张被称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生产技术不同是各国在市场成本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0世纪初,不同国家的生产技术已非常接近甚至相同,但为什么成本差异仍然很大?对这一问题的质疑导致了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又称H-O定理或要素禀赋理论)的出现。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因要素禀赋状况存在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比较优势,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经典的代表理论之一,其后不少经济学家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如萨缪尔森对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进行引申和发展,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彼德·林德特提出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雷布津斯基提出了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新古典模型为表达形式的要素禀[15]赋理论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1951年,里昂惕夫首次运用投入产出法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经验检验,发现美国作为世界上资本要素最丰富的国家,出口的竟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显然与要素禀赋理论所预测的贸易模式正好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围绕这个谜,大量的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力图解开这一理论难题,但这个谜始终没有得到解答,因此要素禀赋理论也未受到真正的挑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出现的一次重大突破。新贸易理论认为,除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外,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贸易利益的另一个独立决定因素。新贸易理论打破了比较优势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使得研究的重心由国家间的差异转向了市场结构和厂商的行为方面。[16]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众多的研究者发现,国际贸易其实是一种相对稀少的企业行为,并非一国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对外贸易。即使在同一产业内部,一国的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劳动生产率、资本和技术密集度以及工资水平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无论在规模还是在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因此,以企业异质性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开始兴起。这种以企业异质性为分析前提和研究内容的理论体系被鲍德温等人称为新新贸易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2003年,梅里兹的研究首次将企业生产率差异内生到垄断竞争模型中,构建了一个基于异质企业的贸易模型。该模型运用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动态产业分析方法扩展了克鲁格曼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从而成功地将企业生产率内生到模型中,将贸易理论研究对象扩展到企业层面,形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17]二、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国际金融理论主要研究各国之间货币运动和资本流动的方式、规律及其影响,所涉及的问题和领域较多,流派众多,不像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那样线索清晰。

基本上,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一直是围绕“外部平衡”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展开的。从古典贸易理论起,贸易平衡总是被看作一个先决条件,并不考虑货币因素。然而,现实生活中,国际贸易是以货币作为流通媒介来完成的,因而贸易不平衡现象是显而易见的,而贸易平衡现象事实上只反映了国际经济的长期均衡状态。

早在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之前,历史上就已经产生了外部调节的古典范例。1952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认为可以通过市场力量不断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他指出,可以通过货币-贵金属的进出口来完全解决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基于货币数量学说,建立了一个国际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动态模型。休谟的理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主导着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实际上影响一国商品贸易的因素除了相对价格,还有一个重要的变量——名义汇率,但这个因素在金本位制的固定汇率时期,一直没有被引入[18]理论分析中,直到金本位制度崩溃。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取得外部平衡,许多国家对浮动汇率和直接控制国际收支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也避开了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关注,而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内经济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和发展对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也在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休谟把国际相对价格变动放在国际收支调整问题研究的重心上,其后的一些学者曾对此提出质疑:直接的收入或财富效应是否也可能起作用,在不改变价格的条件下,能否进行外部调整。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凯恩斯等人在关于德国的转移问题讨论中,就提出过这样的看法。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考虑到与固定汇率相联系的物价水平和工资黏性,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研究文献放弃了古典模型核心所在的相对价格调整之说,转向寻求通过收入和就业的变动来调整国际收支,以取得外部均衡的做法。凯恩斯的乘数理论说明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本国或外国居民的支出变动如何影响国内收入的均衡水平,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强调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学说认为,产出与就业的变动与古典学派所主张的价格变动,差不多起着一样大的作用。但强调收入作用的外部调整学说,有着重大的缺陷,它基本上排除了资本流动的可能性,与古典学说一样,仍然只关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调整。这种缺陷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发现。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建立了一个模型,把货币部门放在了首要位置,更新了国际收支调整的传统观点。他指出运用恰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资本的跨国流动,可以有效解决内外平衡问题。完全资本流动不符合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迅速扩大,对一国的内外均衡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理论上许多经济学家开始主张浮动汇率,实践中许多国家也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这些国际经济活动的推动下,国际金融理论研究从片面地关注国际收支平衡,拓展到关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节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的实现。许多重要的国际金融学概念得到重新定义,理论框架得以重新构建,更多的复杂因素被考虑到国际金融研究中,经济相互依存性和国际政策协调越来越得到国际金融学研究的重视。国际经济学[19]的内容体系也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本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部分内容,共计十六章。第二章至第十一章是国际贸易部分的内容,第十二章至第十六章是国际金融部分的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

第二章介绍国际货物贸易。本章主要介绍了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的统计分类标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历史、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本章的目的在于加深读者对国际货物贸易现实的了解。

第三章介绍国际服务贸易。本章主要介绍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服务贸易壁垒与自由化谈判的情况,最后介绍了《服务贸易总协定》。本章的目的在于加深读者对国际服务贸易现实的了解。

第四章介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本章首先介绍了古典贸易理论中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然后介绍了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及其扩展以及里昂惕夫之谜。

第五章介绍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本章主要介绍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增加值贸易等内容。

第六章介绍保护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重商主义阶段、幼稚产业保护阶段、凯恩斯主义阶段和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阶段。这些阶段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也是由各国经济利益驱动的。

第七章介绍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表现在,经济增长通过生产的变动对贸易产生影响;经济增长使人们的收入提高从而引起需求变动,需求反过来也会影响贸易。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带来的效率提高,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动态作用。

第八章介绍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的影响。其代表性理论是麦克杜格尔模型,后经过肯普的发展,成为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罗伯特·蒙代尔提出了著名的投资替代贸易的模型;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互补关系的理论。

第九章介绍劳动力国际流动和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促使劳动力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劳动力国际流动可以改变劳动力要素在全球的资源配置,会深刻影响劳动力输出国、输入国以及全球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格局。劳动力国际流动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是,有助于对外贸易中的交易成本降低;有助于对外贸易中的交易信息获取;有助于对外贸易中的交易契约履行;有助于对外贸易中消费偏好的扩散。

第十章介绍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以及出口鼓励措施与出口管制。关税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工具,但并不是保护国内企业避免外国企业冲击的唯一手段,在现实社会中,非关税壁垒因具有隐蔽性和灵活性等优势而广受各国政策制定者的青睐。此外,出口鼓励措施和出口管制措施也是较为常见的贸易政策措施。本章将介绍关税的特征、各国征收关税的原因以及征收关税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影响,非关税壁垒的特征、类型以及出口鼓励措施和出口管制措施。

第十一章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引起许多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经济一体化一般是从商品贸易开始的,因而经济一体化理论中首先出现的是有关贸易的一体化理论。

第十二章介绍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均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收支均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论国际收支赤字还是盈余,它们的持续存在都会通过各种传递机制对国内经济产生或大或小的不利影响,妨碍内部经济均衡目标的实现。本章首先介绍了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和国际收支平衡表,之后介绍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类型、差额口径和影响,最后介绍了国际收支调节的机制和理论。

第十三章介绍外汇与外汇市场。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进出口商为了结清货款、投机者为了获利、银行为了轧平头寸,或者都为了避免外汇风险,总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外汇交易。本章首先介绍了外汇和外汇市场的基本概念及作用,其次进一步介绍了传统外汇市场交易和衍生外汇市场交易中的各种外汇交易,最后对外汇风险和外汇管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第十四章介绍汇率与汇率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是西方外汇理论的核心,也一直是国际经济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它研究汇率由哪些因素决定以及汇率变动受哪些因素影响。在现实世界中,汇率变动反复无常,影响其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心理因素等,有时它还受突发事件及新闻报道的强烈影响。从理论发展来看,有关汇率决定理论较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货币体制的变迁,汇率决定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本章首先介绍了汇率的概念、标价方式和种类,并分析了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以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不同的汇率制度,最后重点介绍了汇率决定理论。

第十五章介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本章首先介绍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并分析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然后利用开发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讨论了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最后介绍了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国际储备管理以及开放经济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十六章介绍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为满足国际间各类交易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的职能作用及其他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制定的协议、规则和建立的相关组织机构的总称。本章首先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和演变,然后分别介绍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欧洲货币体系,最后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以及中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策略和角色定位。本章小结1.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发生在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由各国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这两种形式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国际经济关系。因此,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通过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来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并揭示其传导机制及规律的理论经济学。2.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分界线,可分为传统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两个阶段。其中,传统贸易理论可进一步分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两个阶段,古典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以要素禀赋理论作为代表性理论。现代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3.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论涉及的领域较多,包括国际收支及其调整理论、外汇汇率决定理论、国际货币体系理论等。不过,总的来看,国际金融理论主要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的问题,或者说,国际金融理论是基于开放的宏观经济视角,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在内部均衡约束条件下的外部均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外部均衡的方案。因此,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是外部均衡问题,即国际收支及其调整理论。推荐阅读1. 〔澳〕理查德·庞弗雷特著,殷德生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讲义》,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2.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等译:《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3.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复习思考题1. 简述国际经济学的发展脉络。2. 简述国际分工的演变与发展。3. 简述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 简述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美〕罗伯特·C. 芬斯特拉、艾伦·M. 泰勒著,张友仁、杨森林等译:《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2]海闻、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3]华民:《国际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4]张国林、王勇:《国际经济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5]指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欧洲认识的世界,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

[6]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7页。

[8]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9]《世界经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214页。

[10]田文:“产品内贸易的定义、计量及比较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5期,第77页。

[11]〔美〕W. 查尔斯·索耶、理查德·L. 斯普林克著,刘春生译:《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12]德尔伯特·斯奈德:《国际经济学》,台湾华东书局1967年版,第9页。

[13]胡静寅:《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

[14]高敬峰:《国际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15]国彦兵:《国际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16]胡静寅:《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17]高敬峰:《国际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18]胡静寅:《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

[19]原毅军:《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第二章 国际货物贸易【关键词】国际货物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结构贸易SITC商品技术复杂度HS编码国际货物贸易格局BEC导入案例中国2015年仍为欧盟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欧盟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欧盟对外货物贸易数据显示,美国和中国2015年继续稳居欧盟前两大货物贸易伙伴地位。中国2015年继续成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总量占从非欧盟国家进口总额的20%。2015年,美国在欧盟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为18%。2015年,瑞士和俄罗斯是欧盟的第三和第四大货物贸易伙伴,欧瑞、欧俄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为2 530亿欧元和2 100亿欧元,瑞士和俄罗斯在欧盟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和6%。欧盟统计局发表的统计报告指出,欧中货物贸易增长最快。2015年,中国在欧盟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已经由2012年的7%上升到15%。自2011年以来,美国在欧盟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自2013年以来,俄罗斯在欧盟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相比之下,瑞士在欧盟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保持稳定。数据还显示,美国、中国和瑞士为欧盟三大出口目的地,分别占欧盟向非欧盟国家出口总额的21%、10%和8%。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则为欧盟三大进口来源国,分别占欧盟从非欧盟国家进口总额的20%、14%和8%。据统计,中国在2006年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当年进口额上升21%,达到1 915亿欧元。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自2011年起扭转颓势,此后欧美贸易额占欧盟全球贸易额的比重逐年增加;欧中贸易额占欧盟全球贸易额的比重从2002年的7%增加至2015年的15%;欧俄贸易比重从2013年开始急剧下降;欧盟与瑞士之间的贸易比重则多年来几乎保持不变。资料来源:“中国2015年仍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中央政府网,2016年4月1日;“欧盟统计局:中国继续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新华网,2016年4月5日。第一节 国际货物贸易商品的统计分类标准一、国际货物贸易的定义与特点(一)货物贸易的定义

根据贸易的不同标的,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国际货物贸[1]易、国际服务贸易以及国际技术贸易。其中,国际货物贸易(货物进出口)是最早、最基本的国际贸易形式。在国际贸易领域,国际货物贸易作为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其贸易额远远超过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蓬勃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的贸易额。

国际货物贸易(World Merchandise Trade)是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以实物形态表现的各种实物性商品的交换。由于物质商品是有形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货物贸易通常又被称为有形贸易(Tangible Trade)。(二)货物贸易的统计对象

国际货物贸易统计数据是深入研究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特点、趋势、贸易结构、贸易地理方向、各国贸易条件、贸易依存度等的基本依据。为消除各国在贸易统计编制上的差异,提高贸易统计的国际可比性,联合国制定了国际贸易统计的记录制度与贸易统计的国际标准,以供各国参考执行。目前共有两种贸易统计记录制度被不同的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