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大家谈(第2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8:02:31

点击下载

作者: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摄影大家谈(第2季)

中国摄影大家谈(第2季)试读:

前言

继2016年首次出版学术性文集《中国摄影大家谈》之后,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今年又推出了《中国摄影大家谈(第2季)》,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五周年的献礼。

本书是北京国际摄影周在中华世纪坛举办“名家月月谈”系列讲座的学术成果。2017年举办讲座的8位摄影大师分别是:陈长芬、居杨、于云天、唐东平、张桐胜、邓维、刘宇、李少白(按讲座顺序排列),这些数十年潜心于摄影的大师,围绕今年北京国际摄影周的主题“本来与未来”,与现场和网上在线的数万名听众倾情分享一场场摄影的思想盛宴。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和第九次全国作代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文艺家“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

本届摄影周确定主题为“本来与未来”,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响应。在摄影术诞生后近180年的今天,重新审视摄影的本来与未来,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8位摄影大师中,陈长芬、于云天、李少白倾情于风光人文摄影,居杨、张桐胜、邓维、刘宇(按讲座顺序排列)专注于新闻纪实摄影,唐东平主要从事摄影教学和研究。他们的摄影理念有别、风格各异,但对摄影“本来”的理解和阐释相对一致:见证与记录,是摄影的主要功能之一;摄影的本质是表现真实、自然、瞬间与永恒;生活是“本来”的基础和源泉,摄影师要善于发现生活、表现生活;摄影要不忘初心,执着坚守。

谈到“未来”,他们一致认为:摄影的未来将是多元创新的时代,摄影艺术与技术深度融合,将极大地拓展摄影的创作方法和表现领域。因此,摄影师的思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但万变不离其宗,自然,生活,人本,仍将是未来摄影的关键词。

不忘本来,就是不忘源头,葆有初心;面向未来,就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忘本来,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和坚守;面向未来,展示的是一种自信和力量。

5岁的北京国际摄影周,将努力成为让摄影的“本来与未来”得以继承与发扬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有全世界范围的摄影家来这里展示和阐发自己的观看方式和成果;在这个平台之上,有国际摄影专业领域的高端对话和思想碰撞,同时促进国际摄影学术的交流;在这个平台之上,让中国影像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国影像艺术的前进;在这个平台之上,影像作品市场将不断发育和成熟,逐步建立起影像评价的中国标准,推动我国摄影艺术事业步入国际化、专业化、学术化的新阶段。

20世纪初,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国艺术家、摄影师拉斯洛·莫霍伊-纳吉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摄影,那他将在未来成为文盲。”

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艺术家的预言成真,世界进入“读图时代”。认知影像,学习摄影,成为现代人如同“扫盲”般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知识。

希望这本积淀了八位摄影大师智慧与感悟的《中国摄影大家谈(第2季)》,能助您更深刻地领悟摄影的“本来”,走好“未来”的摄影之路。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2017年9月

摄影啊,回来吧

名家月月谈:对话陈长芬主讲人:陈长芬

1941年 出生,湖南人

1965年 开始拍摄长城

1987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陈长芬艺术摄影作品展》

1989年 8月美国《TIME》杂志评为摄影术发明150年来世界十大摄影名人之一,其肖像被刊登在该杂志的特刊封面

1989年 10月荣获首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

1990年 在日本出版《长城》摄影画册

1992年 获中国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 编入美国《世界摄影史》

1999年 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长城诗史》摄影展

2007年 在美国休斯顿美术博物馆举办《长城》摄影展览;同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出版“THE GREAT WALL OF CHINA PHOTOGRAPHS BY CHEN CHANGFEN”

2010年 9月北京香港马会龙迈画廊《长城,遥》摄影展

2011年 12月北京举办《左右贰仟年》陈长芬艺术摄影展

2012年 4月应国家出版署邀请参加伦敦书展,在主会场《出版与影像》现场演讲

2013年 7月T3陈长芬摄影艺术展

2014年 7月美国圣地亚哥《长城》摄影展

在摄影技术发明近180年的历史中,摄影起到最大的社会作用就是见证,见证人类、见证时代、见证社会、见证自然。相比文字和绘画而言,摄影是最完整、最真实、最可以信赖的表达,所有酸甜苦辣都可以在影像作品中呈现。一个有良知的摄影师,应该把镜头对准社会、对准自然、对准人。

只要我的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我就要拍照

我曾经说过,只要我的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我就要拍照。借助今天的这个机会,我先给各位同行、同事拍一张照片,留下这一刻的记忆。

30年前,我用胶片相机在黑河拍摄了一只公鸡。今年是2017年,丁酉年,正好是鸡年。回想过去的摄影经历,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半个世纪以来,我对摄影的一些实践、感悟、体会和经验。

50多年来,我非常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个世界,感恩大自然的美好。回看过去,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摄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想1963年,当时,买彩色胶卷必须要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在座的很多人可能以为是天方夜谭。当然,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胶片时代变为数码时代,甚至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拍摄。在摄影技术发明后近180年的历史中,摄影起到的最大的社会作用就是见证,见证人类、见证时代、见证社会、见证自然。相比文字和绘画而言,摄影是最完整、最真实、最可以信赖的表达,所有酸甜苦辣都可以在影像作品中呈现。

我常说,在这个感恩时代里,一个油田把我引向了大海,因为我参加过很多次油田拍摄工作;一条跑道把我引向了蓝天,因为我坐过很多飞机;一台照相机把我带到世界各地,因为我拍摄过很多国家。在我看来,一个有良知的摄影家,不管艺术水平有多高,观念有多新,都应该将镜头对准社会,对准自然,对准人。《雾》 20世纪80年代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中国人在这里走过了漫长的年代,几千年的历史,风风雨雨,有辉煌有沧桑。我从1965年开始拍摄长城至今,拍摄长城对于我来说,有艰辛、有乐趣、有感悟。

过去的事情永远不会再来,我们不要去嘲笑它,也不要去批评它,作为一名摄影家来讲,更应该看一些现实的东西,可以将这些感悟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作品呈现,将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找到一种释放。

如今,住在长城边上的那些老人们许多已经走了,当年,我给他们拍照的时候,他们已经年过九旬了,这些影像就是时代的见证、历史的见证。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没吃没喝,人们很难去创作,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战地摄影师们,他们留下了许多历史性的影像。2007年,在美国休斯敦历史博物馆,曾经帮我做长城展览的策展人,他们把全世界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摄影作品都收起来,做了一个展览,这个展览非常有意义,这对人类历史也是一个见证,一个梳理。回到摄影的本质来说,摄影在见证历史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在边墙》 2005年

黄河三部曲和长江三部曲——拍摄有情怀的作品

《虎门》 2014年《三峡白帝城》 1985年

我拍摄了《黄河三部曲》,还拍了《长江三部曲》,《黄河三部曲》是以人文为主,《长江三部曲》是以生态、自然为主。《三峡白帝城》表现的是三峡水库还没有封坝之前的白帝城,现在可能已经看不到了,但白帝城的建筑还留了一点点,只是早已不是当年的面貌。这个时候,更能体现出摄影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长江入海口,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中国有着数千公里的海岸线,但是,非常遗憾,包括我在内,我们的摄影师表现大海的作品太少了,整个艺术界都如此。

我认为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只是表现画面如何美,光线如何漂亮,构图如何精彩,色彩如何鲜艳,而是,也要传递出一种内在的精神。这是摄影家的任务,也是责任,我们应该共同去思考。《长江入海口》 1985年

每一条小河,最终都要汇入大海。我无法要求每一位摄影师去做什么,但是我自身总是在反思。我对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对我来说,人生有两种最深刻的感受,第一是坐飞机从空中看大地,第二是到水中看海底。在海底,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天空和大海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隔辈人》 1985年《隔辈人》拍摄于黄河入海口,从背景中可以看出奶奶是个小脚老人,体现出隔辈人的情谊。这幅作品被云南出版集团收藏为支持艾滋病治疗的一张公益作品。现在,这个小男孩也已经长大了,应该已经30多岁了,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还能再见到他。但不知他是谁,他在何方。作为艺术人物的拍摄,常常会碰到无法详细记录的情况,实属遗憾。

看山是山

中国人的人文气质,是几千年的文明积累起来的。首先是观山。从汉字开始,山的象形字就是一座山,山代表中华民族的骨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脉。《三清山》 2009年

中国有一句话形容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是山中之王,是苍天赐给人类的。法国纪实摄影家马克·吕布,他曾到黄山拍过照片,很有感触。在我看来,黄山是山的“皇帝”。《黄山》 2002年

看山不是山

山有峰有谷有灵气,山是有力量的,文学家贾平凹说过:“华山,是男人的山。”我从20世纪70年代就上过华山,先后去过十几次,最大的感受就是,华山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圣洁,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核心。特别是秋天,满山悬崖上的红叶,是摄影人的天堂。《华山》 2003年

张家界的天子山是漂亮的、美丽的,同时它也是自然的,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好。

当今的社会,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断地在改变。摄影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我不反对任何一种摄影的表现形式,我相信在某一点上可以和大家形成共鸣。如果大家都不喜欢,而我自己喜欢,同样也可以的,这是艺术家的心态,我遇到了、我经历了、我拍摄了下来,我跟它对话了,这就是摄影。所以,摄影有现场感,这个现场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到的,而每一次的碰到,都能拍摄出不同的照片。摄影,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要过多约束自己,没有目的的东西不要盲目拍摄,要按照自己内心所想的进行拍摄。《天子山》 1999年

看山还是山

《看山还是山》都是用8×10来拍摄的黑白作品,各方面表达更丰富,来表现长城本身本质的东西,画册是在美国耶鲁大学展览出版的。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从一幅好的作品应该可以看到作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有情感的人,有知识的人,有灵魂的人。《珠穆朗玛峰》 1996年

我是一个中国摄影师,我几乎对世界上所有的朋友都说,我是一个中国摄影师,我非常喜欢我的祖国。我曾经从上海出发,经过几千公里到达西藏,从海平面零开始,一直到8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中国的大美风光、独特风情,这些中国独有的自然资源、地理资源,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度可以相比。

我拍风光也好,拍纪实也好,拍人物也好,我希望可以和大家更多地交流文化、交流摄影艺术,而不要给我定位仅仅只是一个风光摄影家。《风笛》 2009年《湘东的云海》 2014年《日月》 1985年

作品《日月》拍摄于山东烟台,是在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此前《日月》的构思已达两年,当时烟台正是日落时分,空气中的尘埃将太阳的下部掩去,我按照太阳的亮度曝光。不久,月亮也在东方升起,只不过月亮的角度是倾斜的,我将相机旋转45度,同样按照月亮的亮度曝光,正好将太阳和月亮形成了一个圆。拍摄此片先后等待了3个小时,使用柯达反转片,135相机的250mm镜头加2倍镜再加3倍镜,总焦距1500mm。《东方》 1997年

人类有很多梦,东方就是个梦;人类有很多哲学,东方就是个哲学体系。我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也是因为和摄影的关系,摄影艺术有很多元素,我的基因、语言、思维方式是东方的、中华民族的,这是不能改变的。自觉的“文化自主”是我一贯创作的主张。《东方》是我在景山公园拍摄的故宫,当时,景山下边有很多树,很难拍。我选一个特别的季节,同时在特别的光线下进行拍摄,这张照片从我构思到拍摄长达一年以上。

这幅作品使用8×10相机拍摄,把一个传统的视觉和现代的形式相结合的作品。为了拍摄这张照片,我整整等了一天,到傍晚时雾下去了才拍下来。

摄影家的心态很重要,要能够拍摄出具有我们这个时代气息的作品,而且将民族文化的内容包含其中。长城是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高度融合及物化的产物,而我对于长城的认知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的侧重,并走过了从侧重人文、民族、现实到侧重自然、世界、历史的历程。《雪龙》 1999年《纵横万里》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末。像我这个年代的人,经历了社会发展变革,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如果想当一个艺术家,必须大度,不要计较个人的一点小利。作为一个人,我要回报社会;作为一个摄影家,我要与拍摄对象进行交流,有我的态度。我拍人物,我尊重被拍摄者;我拍风光,我懂得感恩自然并和自然对话。《裂变》曾被编入美国版本的《世界摄影史》。

1979年拍摄的渤海湾,画面中包含了海平线,还有石油平台和日出。照片对我来说也是表现拍摄时的一种时代心态,并不是从完全意义上的艺术出发的。中国摄影能人太多了,很多思维是相通的,不是孤立的,但是,怎么传递,怎么梳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纵横万里》 1978年《裂变》 1992年《渤海》 1979年《互动》 2013年

当日,在晋北的高速公路上行车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景象,我被这种天象,地缘的关系,自然的伟力感动了。我赶快把车停在路边,并爬到小山上拍摄。

2012年,我作为中国新闻出版署派出的艺术家,去英国进行交流,对话题目是《影像与出版》,对话的对象要自己来找,我找来找去,找到了拉达夫。他三年五次来中国拍万里长江。我拍长城,他拍长江,这是棋逢对手,找到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有了共同的话题。长江是中国的一条大动脉,长城是中国的一条大静脉,有动有静,很有意思。

把思想情感和灵魂埋藏在作品里

这幅作品在希腊无意当中抓拍的,背景中是涂鸦和撕裂的海报,正好有一位妇女走过,我对照片的解读就是一种虚拟的爱。我认为,这幅照片很当代,很有思考。希腊(2008年)

广西的小朋友在水边洗衣服,画面很自然,孩子们很可爱,很开心,也很真实。作为一个摄影师来讲,对世界、对社会、对自然、对人应该都有一份爱,一份真诚,至于选择拍什么,那是自己的选择,但是整个心态需要有爱。文化就是一种沉淀,一种思考。作为一名摄影家或者艺术家,就需要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灵魂埋藏在作品里。《爱劳动》 2009年《圣火》 2008年

我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火种采集仪式,在希腊的奥林匹亚。在那个激动人心的特殊时刻,我拍摄下一些照片,具有纪念意义。对于一幅作品来说,构图经典,光线、色彩等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情感是第一位的,现场感比什么都重要。

半个世纪的长城情结

小时候,就常听人说起中国的万里长城,但是当时并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长城是人修出来的。我是带着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来看待长城的,所以,我所有的故事都是寄托于人类的双手,创造奇迹的双手。2008年《TGW66C 01-001》 1998年

1989年,我拍摄长城的第一本画册《长城——文明的回廊》在日本出版。这本书的出发点很简单,还原了一种真实的、原本的长城,这都是胶片时代的产物。“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是佛家描述人生的三重境界。以禅意来看待我的摄影,我以为在日本出版的那本画册偏重于第一层境界,即“见山是山”。中华民族有个“薪火相传”的成语,长城矗立在那里2000多年了,但是它代表的中华民族的灵魂一直得以传承。在雾里的一个朦胧的、含蓄的、抽象的长城。《秦长城》 2013年《TGW 810b-04-029》 2003年

摄影的本身有着记录的基本功能。“是真是实为摄影,有情有景才风光。”这是我半个多世纪的摄影实践最基本论点。

1997年1月美国重新修订出版的《世界摄影史》这样评价:“陈长芬对摄影美学潜力的领会,在他的航拍的大地、日月等照片中,把现代美学观念和古老的哲学思想融合起来。”《长城史诗》是我的第二本画册,用宣纸做的手工画册,它的出炉历时八年,最后这本书决定用古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四句话作为设计理念,并与自己的摄影理念相结合:“古人的造物观,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其中装订用的纸捻工艺好多人都不知道了。用糨子不用胶水。最精彩的是四面都是毛边,这与薪火相传、传递信息的材料——芦苇和泥沙的混合从视觉上是相一致的。”在扉页上,我写下“仅以本书献给用双手创作奇伟的人们”。我们全家人为这本书的创作都付出心血。这正是我设计画册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对古人和现代人包括对自己的尊重。

下面这张照片使用8×10传统胶片相机拍摄,我设计不要把人拍清楚,我喊一声一齐跳下,快门由陈鹏按下的。今天数码时代,就恨不得拍得太清楚了,一根汗毛都要拍清楚,但是,我认为一幅好的作品,重要的还是照片本身的内容和情感的表达。1997年用大画幅在中国金山岭长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