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物(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00:01:31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体育人物(1)

体育人物(1)试读:

内容摘要

邓亚萍:我就是要打服别人,请给我一个输的理由;成熟杨影淡泊名利,笑称见秦志戬有痛别情人感觉;迷茫居家男人李洪政回顾假球案:根儿出在足协;实德小将翟彦鹏一路狂奔而来:进球刹那快乐无法挡;许海峰换岗后感悟人生,《汉武大帝》让他着迷;一个家庭支撑起的个人奋斗——丁俊晖及其家庭访谈……关注体育赛事,关注体育人物。

邓亚萍:我就是要打服别人 请给我一个输的理由

我有我个儿矮的好处,你有你个儿高的好处,没关系!

我只要能赢你的,就决不会输给你!

人物简介:邓亚萍,1973年生于河南郑州。曾获4枚奥运会金牌,14次获得世界冠军头衔,连续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的运动员。1997年退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已获硕士学位,并正在攻读剑桥的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执委等职。

2005年初春,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大院。这个小巧玲珑的身影,衣着休闲,脚步轻快,和身边的时髦女孩没什么两样。你甚至无法想象,眼前这个小女子曾经在乒乓的世界里,创造了一个辉煌的“邓亚萍时代”。告别了赛场上南征北战的生活,邓亚萍更漂亮了!待人处事简洁、爽快,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知性的美感,这,就是今天的邓亚萍。“我总能找到自己行的理由”

背景:邓亚萍5岁进入业余体校开始打球,9岁进入省体工大队乒乓球集训队,10岁进入市体委乒乓球队。因为身材矮小,成绩优秀的邓亚萍一直无缘进入河南省乒乓球队。

记者:你好像从小就挺“犟”的,是吗?据说当时教练认为你没发展前途,可你反而更加刻苦训练,挺不服的。你不服输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吗?

邓亚萍:(很可爱地笑)对!我觉得是天生的一种性格吧!我7岁的时候就已经拿河南省(少年组)的冠军了。那时与我同龄的一批队员都进河南省队了,可我还没进省队,人家不要嘛,后来才进入市队。所以很不服气,心里都是憋着一股劲儿的,训练得也更苦。

记者:你好像从小就很明了自己的优缺点。

邓亚萍:是这样!我有局限性,个子矮。这一点我从小就知道。我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也跟我谈得特别清楚。父亲说,要打球,你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球速问题,身材不高,就必须把球打得快,这样才有进攻性;二是步伐问题,你个子矮,别人跑一步,你就要跑两步,所以你一定要跑得快。否则你就别打了,去上学。我那时10岁左右,他跟我谈得都非常直接。

记者:你不但“犟”,好像从小就挺自信?

邓亚萍:对,我从来不认为我不行,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打球的成绩一直不错的缘故吧。我从来没对自己失去过信心或者想放弃。不管你说我怎么样,我总能找到我自己行的理由。我有我个儿矮的好处,你有你个儿高的好处,没关系!“没人认为我是乒乓奇才”

背景:1986年在郑州市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13岁的邓亚萍创造了击败世界女子冠军的奇迹。1987年进入中国青年乒乓球队。一般来说,能拿全国冠军的队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基本上都能顺其自然地进国家队。但到了邓亚萍这儿,又是个例外。她只进了国家二队——中国青年队。一年之中,5次全国尖子选手比拼的队内大循环比赛,邓亚萍取得了4次第一,1次第二的优异成绩。一年后,一波三折地,邓亚萍终于进入国家队。

记者:有人说过你是乒乓奇才吗?说这个小姑娘简直太神了!

邓亚萍:(非常肯定地摇头)没有!也许观众这样觉得,但内行都不看好啊!包括进国家队,就是这样的成绩摆在面前,教练组几次讨论都不同意啊!可是教练有人家自己的道理呀!说以后绝对没有发展前途!打欧洲人怎么打?欧洲人的弧弦球拉得这么高,怎么打?很多的理由啊!我们的教练都是世界级的,他们见的人很多,眼光一般来讲也是不会错的。况且,在这个领域他们可选择的余地太大了,个子高的,手臂长的,心理素质好的,多的是,为什么一定要选你这样一个人?

记者:现在回过头来,你怎么看当年的一波三折?

邓亚萍:我想可能从我身上,会让很多的教练注重从各个方面综合地来评价队员,而不单单从身材上来看。同时,给那些身材不够好,或其他方面不算出色的运动员带来了信心。在我之后,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至少还有梦想。“我就是要打服别人”

记者:看你打球时眼神挺凶的,打出好球你喊“漂亮”时,那个声调也够特别的。为什么在场上会那么“凶狠”?是有意的吗?

邓亚萍:(回味地笑)很多时候都是来自情不自禁,是很自然的一个流露。因为在场上你不可能装什么。那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一种气势上的鼓励。(神情凝重起来)每打一场球,都像是在悬崖边上的感觉。因为即便你赢了球,别人都不一定看重你、看好你,何况你要输球?所以,我就是要打服别人,让别人信服。那种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一上场时,那种杀气呀,那种拼劲呀,你才会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成长过程,都与大家后来认识的邓亚萍有关。没有这段经历的话,我相信我不会是今天的邓亚萍。

记者:为什么你能在一个可以说是顶峰的状态保持那么久?

邓亚萍:因为我不希望让别人有机会。我只要能赢你的,就决不会输给你。无论是什么样的比赛,大的,小的,只要上场,我就要百分之百地付出。我就是要给对手造成一种压力,那就是邓亚萍是不可战胜的。

记者:要给对手造成这样的压力,需要实力。

邓亚萍:对!时间一长,对方就会想,我从来没赢过你,我有什么信心来赢你?对我来讲,我从来没输过你,我有什么道理输给你?就这意思,那么你的“势”就出来了。

记者:我觉得你把运动员身上的品格发挥到了极致。

邓亚萍:(笑)有时候,大家只是没有这种意识。就觉得小比赛嘛,输了也没关系!尤其是队内比赛,就更无所谓了。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小的比赛你很随意地输给他,就会给对方一种信心:哎,我也赢过她嘛!人都会这样,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一个运动员这样要求自己是非常难的。一年到头比赛那么多,你总有累的时候啊!

邓亚萍:没错!我也是人嘛!这就要靠平常一点一滴去做,每一场比赛都要求自己这样做,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意志品格。“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能管住自己”记者:想想你那时还是个十几二十岁的女孩子,一般来说正是被呵护的时期。可听你谈你的成长、挫折、历练,包括辉煌,给我的感受是,有一种提前进入中年的境界。

邓亚萍:其实我们的运动生涯,几乎相当于常人一生的过程。拼搏、磨练、跌打、失败、顶峰的辉煌,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成长过程。这也是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幸福——会有经历两个人生的感觉。

记者:你的运动员生涯给你的最大财富是什么?

邓亚萍:经历。不光是因为我拿了冠军什么的,我觉得它是训练人的一种过程。这种经历对我后面的人生非常重要。

记者:能不能总结一下你成功的经验?

邓亚萍: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能管住自己。我一旦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也许这就是我成功的一个经验吧。

关于冠军:“我只是要求我自己尽力”

记者:你怎么看你拿的那些冠军?

邓亚萍:我一直不是说非要去拿这个冠军,有的时候,真太难了!它会有很多的因素促成。重要的是每一场比赛,你是否把十分力都使了,该发挥的技术都发挥了,我只是要求我自己尽力。

记者:你怎么看待输呢?

邓亚萍:我凭什么输给你呀?我不比你傻,不比你笨,我训练比你刻苦,中国乒乓球队这种训练的条件,科研力量对你的帮助,教练、陪练、医生、后勤所有的一切,任何一个国家都没办法比,你说我为什么输给你?总得让我有个理由吧!

关于转型:“了解自己,不要盲从”

记者:运动员都面临一个“二次择业”的问题,但成功转型的不太多。现在大环境给运动员提供的选择越来越多,你觉得作为运动员在“二次择业”时,该注意些什么?

邓亚萍:从1997年到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任职到现在,其实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竞技运动员的退役问题。在我们将出版的一本《运动员指南》中,有一句大家一致认可的话,“当你进入运动员职业的第一天,你就应该知道,你最后的那一天,以及到那一天你该要去做什么”。了解自己,不要盲从。必须要有这种意识,你准备的时间越长,留给自己的时间就越多。因为学习也好,做其它事也好,都需要积累。

关于魅力:“魅力的根本是做人”

记者:走下球场的这几年,经历了高等学府的培养、国际组织的历练,各项活动的打磨,大家都觉得你更有大家风范,更有魅力了。你怎么看自己的魅力?

邓亚萍:我觉得做事情要有原则,或者说要有性格。什么叫魅力?往往这个人有点性格,可能魅力会更强一些,你要是平不塌的,可能魅力就小些。我也有我很鲜明的性格,我打球的时候给人印象太深了,哎哟,这么狠哪!(笑)球场上不能温柔啊!

其实我是非常随和的人,我对待任何人,无论他地位高低贵贱,都是一视同仁,都是平等的。大家看你很神秘,很高,但其实你就是个普通人。如果我们能够清楚这点,反而会让人感觉到你有更大的一种魅力,所以,魅力的根本是做人。

关于霸气:“该争的一定去争,但不是蛮争”

记者:一些球迷说,最喜欢你的一股子霸气。虽然你离开乒坛好几年了,但感觉你身上那股霸气一直还在。你现在处理事情、或者拍板时,是怎样的情形?

邓亚萍:我认为对的时候,我会非常坚持。特别是在国际组织里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该争的一定去争,但不是蛮争,要有研究,有理有据,据理力争。我在工作中也是善于听取大家意见的,哪怕你不对,我也会跟你讨论,起码要听听你的理吧。

有时候一个人闷头想的时候,觉得挺有道理的,一旦说出来,自己都会觉得不对呀,站不住脚!人都会这样的,包括我自己。所以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喜欢跟几个人先讨论一下。

关于未来:“做好现在”

记者:以你现在的身份,你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或者困惑吗?你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设计吗?

邓亚萍:运动员的转型真的是非常非常难,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大家对你的期待和要求都比较高。正是因为你有名气,有成绩,所以你要付出的东西更多。辉煌,会附加给你很多的东西。所以感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是很多,更加的要去努力。我现在想的最多的是:做好现在。(本报记者董宏君)

美人依旧孙玥十运争进三甲 留洋打球游历欧洲

作为中国女排九十年代最著名的主攻手之一,“小老虎”孙玥一直深受广大球迷的青睐,她精湛的球技、靓丽的外表和在场上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是球迷追逐的焦点,堪称中国女排低谷中的一抹晨光。借孙玥来京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选拔赛之际,笔者有幸采访了这位昔日叱咤排坛的名将。

满意联赛表现 期待十运更进一步

整整三年没有在国内亮相,让很多人对孙玥在04-05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中的复出都持观望态度,认为年过三十的她很难再有出彩表现。然而有孙玥加盟的江苏女排在联赛中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连克辽宁、四川等劲敌跻身四强,创造了江苏近年的最佳战绩;孙玥也凭借其出色的串联技术、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成为江苏女排的核心。

在谈到为什么能够以主力身份亮相联赛的时候,孙玥表示江苏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并没有过高的期望值,尤其是在主攻位置上有较大的空缺,再加上从辽宁队引进的金鑫很难满足球队的需要,一直没有间断训练的孙玥被主教练赵金才重新推上了主力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孙玥的状态开始回升,能够杀入四强,孙玥对自己和年轻队员的表现均感到满意。

作为十运会的东道主,日益走向成熟的江苏队被人们寄予了更高的希望,“保六”成为该队征战全运会的底线,跻身三甲则是最大愿望。“为了更好的备战,我们队的小孩都练得特别苦。虽然他们的身体条件不是特别好,但是我们有信心在主场创造佳绩,相信主场优势会成为我们的动力而不是障碍。”同时孙玥也表示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最担心的就是球队的位置摆得不正,联赛第四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如果背着这个包袱打比赛,我们会在全运会上遇到更多的困难,九运会的失利就和位置摆得过高有一定关系。”

留洋三年更加自立 国内外联赛职业化差距明显

当被问及为什么九运会之后毅然选择出国打球,孙玥表示当时出国的愿望异常强烈也跟此前出国打球连续受阻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孙玥加盟意甲的诺瓦拉俱乐部之后,三年在异国的打拼使得她获益良多,同时也深感到国内外联赛职业化的巨大差距。“意大利联赛的职业化主要表现在球队引援渠道的畅通、赛制的完善、资金的运作、市场开发和俱乐部的管理等方面,说它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排球联赛并不为过。尤其是球队引援渠道的畅通使得各个俱乐部的实力每年都有变化,只要老板肯花钱、经纪人懂得组合球队,一支俱乐部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就能有较大提升。诺瓦拉首次参加A1联赛就能够获得亚军也创造了意大利联赛的一个奇迹。”此外,意大利联赛完善的赛制和联赛的参与广泛程度也让孙玥大为感慨,“意大利这么一个国家,却拥有五个级别的联赛,这样的参与程度确实是国内难以相比的。”

至于三年留洋的生活,孙玥坦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在生活上更加自立了。对于一个常年在国家队过集体生活的队员来说,独自一人在国外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语言和做饭是两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孙玥笑言,“现在意大利语基本都忘了,虽然深入交流做不到,但是球场沟通和基本的日常用语问题不大,再加上俱乐部找了一个台湾人做翻译,后来郎导又来了,语言就更不是问题了。至于厨艺也有很大进步,我觉得做饭不是太难的事情,我还是挺喜欢做饭的。”

伤病有所好转 旅游是一大爱好

关心孙玥的人都知道,99年瑞士精英赛决赛中,意外被古巴女排的17号桑切斯撞伤可以算是孙玥职业生涯的一个分水岭了,正是这次左膝韧带三分之一撕裂的重伤给孙玥后来的运动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谈到自己的伤病情况,孙玥毫不避讳这次受伤给她带来的困扰。“当时左膝受伤之后,急于恢复训练使得右膝负荷过大,右膝的问题更加严重一些,再加上当时肩伤也比较严重,整体感觉不是太好。这些年在国外运动量不大,再加上体能训练安排较为合理、细化,伤病情况有所好转。”同时,孙玥也感慨如今的女排队员能够夺冠也是殊为不易,大运动量的训练带给每个队员严酷的考验。

旅游也是孙玥的一大爱好,在意大利打球期间,孙玥也参观了欧洲很多地方,爱上了瑞士滑雪。如果有机会的话,她希望能够去更多的地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3月31日孙玥刚刚过完32岁生日,对于她来说,十月的第十届全运会肯定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了。如今已是队员兼教练的孙玥无疑将在江苏女排的征程中起到极大的作用,再加上另外两位老将邱爱华和茅菊兰的归队,希望江苏队能够在十运会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闵鹿蕾:为国效力是最高追求 维护北京全运光荣传统

我是队员的教练,也是他们的朋友、兄长。

我追求的是把队伍提高到具有能夺取冠军的水平。

我被激励的动力只有一个:北京队从没有缺席过全运会决赛阶段比赛。我要为维护这个光荣传统而努力。

金隅男篮兵败宁波已经过去了整一周,记者在先农坛运动基地简陋的教练员宿舍中采访了北京队主帅闵鹿蕾。闵指导从队伍建设到家庭生活侃侃而谈,从他脸上的表情和语调中已经看不到任何的沮丧和失望,有累积了一个赛季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对球队未来的憧憬。也许此刻闵鹿蕾最需要的是休息,然而全运会男篮预赛在等待着他和他的队员们。

-北京队的赛季结束了有遗憾也有收获

闵鹿蕾认为球队在进步,但没能打入四强是遗憾,他追求的是把球队带到具有能够争夺冠军的水平,对待队员既是教练,也是朋友、兄长。

记者:金隅队在联赛中没能打进四强,您是否有些遗憾?

闵鹿蕾:遗憾当然有,但没有过多的客观理由,还是自己技不如人。如果巴特尔没有回来我们打到这个位置可以满意,他回来了我们没能闯进半决赛有些不尽如人意。尽管有小云北区决赛关键时刻受伤的原因,但不是决定性的,还要从球队本身找根源。实际上,以北京队目前的实力来讲,与夺冠还有距离,还需要时间。

记者:去年保级时您拥抱每一名队员的场面还历历在目,今年位列北区第二毕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您是否也这样认为?

闵鹿蕾:应该说队伍通过磨合确实取得了进步,特别是几名老队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更加成熟。另外上赛季有些偶然情况,焦健的禁赛,外援选拔得不力等等,而本赛季队员们基本发挥了正常水平。最主要的是,经过了残酷的保级战的磨炼,队伍得到了锻炼,大家从最困难的时候走过来了变得更加团结,增强了信心。

记者:请您点评一下几位主力队员。

闵鹿蕾:小云发挥稳定,去年的国家队经历对他帮助非常大。进步最快的是焦健,经过上赛季的禁赛事件后更加沉稳。而且在“大巴”回来后焦健做出的牺牲也最大,从队中的第二高度改打第三高度,领袖、核心地位的成功转换也显出了焦健在心理上的成熟。巴特尔归来后变化很大,球技、意识、大局观都不同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更加努力了。奥德杰是名出色的外援,也很可爱,非常敬业,他已经融入了队中,很愿意继续为北京队效力,他留队的希望较大。保罗太年轻,防守上稍差,有些毛躁,下赛季续约的可能性很小。

记者:请谈谈现在北京队成型的战术是什么?

闵鹿蕾:在巴特尔回来后,我的战术原则是“内外结合,当内线强于外线的时候,通过内线来解放外线”。不过还是那句话,巴特尔要努力适应队伍,而不是队伍来适应他。

记者:您带队的目标是什么?

闵鹿蕾:我追求的是把队伍提高到具有能夺取冠军的水平,但拿冠军又是另外一回事,太难了,有很多因素。常规赛最后阶段北京队打了几场好球,可并不是说磨合成功了,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北京队还需要时间。

记者:在队内出现问题时您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如何与队员们相处?

闵鹿蕾:个别谈话要多于集体开会,单独面对面的时候人往往会敞开心扉,队员们有意见、牢骚都可以对我发,我鼓励他们,有时甚至是他们来安慰我,我是队员的教练,也是他们的朋友、兄长。

-妻子是贤内助儿子是希望

闵鹿蕾的妻子在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工作,儿子闵伟凡今年13岁,身高1米80,是北京八中男篮初中组的队员。和所有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样,身为北京男篮主帅的闵鹿蕾把大部分的家庭事务交给了太太,而儿子身上则承载了他的希望。

记者:输给八一队的当天恰好是您儿子的生日,而您本人根本不记得了也没能给他买礼物,有这回事儿吗?

闵鹿蕾:有。上周日是同八一队的第三战,我哪儿有心思记得儿子的生日,还是他妈妈打电话提醒我的,我也没时间为他买礼物,第二天匆匆回京全家吃了顿饭算是补过了。

记者:儿子在球队打什么位置?您希望他将来打篮球吗?

闵鹿蕾:他打后卫,在初中组年龄最小但经常能有上场机会。孩子说他的目标是将来能去NBA打球,不过我还是希望他首先把学习搞好,毕竟知识是主要的,光靠打球不行。我和他说考上大学去打CUBA也不错呀。

记者:您带北京队很多年了,平均一年有多少时间能和家人在一起?

闵鹿蕾:大约半年吧,去年由于在国家队工作,大约只有三个月时间能回家。孩子教育、家务都由妻子来做,像什么结婚纪念日啊、生日啊我一概没有意识,都是她提醒后我才知道。

-为北京队光荣的传统而努力

十运会男篮预赛将于6月初打响,北京队分在烟台赛区,同组的还有辽宁、吉林、河北等强队,只能有两支球队直接获得出线权,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组”。闵鹿蕾说,“我被激励的动力只有一个:北京队从没有缺席过全运会决赛阶段比赛。我要为维护这个光荣传统而努力。”

记者:下面男篮的重头戏是全运会预赛,请您谈一下北京队的前景。

闵鹿蕾:分组十分不利,辽宁、吉林自不必说,河北队是以奥神队为班底的队伍,实力也很强,场场是硬仗,北京队只有立足一个“拼”字。

记者:巴特尔、张云松和焦健都能代表北京队参赛吗?

闵鹿蕾:全运会比赛有年龄限制,超龄队员可以报三名,每场允许两人上场参赛。因此他们三个主力队员虽然报了名,但不能同时出场,主要还是依靠和培养年轻球员。

记者:体育局没有给球队规定任务和指标吗?取得好成绩有没有什么奖励措施?

闵鹿蕾:到目前为止这些还都没有。全运会比赛不同于企业参与的职业联赛,没有太多的商业性质,荣誉更为重要。现在支撑我和球员前进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前九届全运会北京男篮从未缺席过决赛阶段比赛,这是北京男篮的光荣传统,不能从我这里中断,就为了捍卫这个传统我和队员们也要全力以赴。

记者:目前球队面临哪些困难?

闵鹿蕾:主要是集训不方便,我们住在先农坛,但每天要到首钢篮球中心去训练,车程就要一个小时左右,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好了。

记者:第五届全运会您曾作为队员为北京队赢得了男篮金牌,希望作为教练您也能赢得这个荣誉。

闵鹿蕾:我现在不想那么多,还是那句话:“要一步一步来,一场一场打。”

-为国效力是每名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追求

作为哈里斯的助理教练,闵鹿蕾去年在国家队训练和比赛中受到了锻炼,关于为国效力的问题,闵鹿蕾坦言是每个教练员的渴望和追求。

记者:去年您曾担当了国家男篮的助理教练,如果有机会您还会继续进入国家队吗?

闵鹿蕾:当然了,为国家队效力是每名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最高追求,我也同样渴望有机会继续为国家队效力,因为这是一种光荣。但这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自己要有实力,还要有机遇。我的原则还是首先尽力做好基层工作,把北京队带好。在此基础上就是服从组织安排,领导叫干啥就干啥。

玫瑰主帅在家十足好男人 爱妻曾追海鸣到荷兰

不久前结束了阿尔加夫邀请赛征程的中国女足目前已经解散,玫瑰们各自回到了地方队,6月,国家女足将重新集中。而上任不久的主教练王海鸣也终于利用这段难得的休息时间回到了北京的家中,与太太和儿子团聚。日前,记者见到了这个名副其实的体育世家的三口之家。

由于多年与球队一起在外征战,王海鸣谈到自己的家庭和妻子的时候总是欠他们身为前北京女排队员,本来身高就非常出众的王海鸣的妻子彭女士直至现在依然保持着完美的身材。她说,由于自己姓彭,所以在电话中,她自己也分不清王海鸣称呼自己是“老彭”还是“老婆”,不过,在每次通电话的最后,王海鸣总是会说:“老公想你爱你”,这已经能让彭女士感到足够满足了。而彭女士也会在工作之余,去球队的集训地探望自己的老公。彭女士说,王海鸣在香河基地带队集训的时候,她经常会利用周末的两天时间与丈夫团聚,而中国足协的有关领导对此也是非常的支持。最远的一次是在几年前,王海鸣一个人在荷兰学习的时候,彭女士利用春节长假自己追到了阿姆斯特丹。对于王海鸣,彭女士的评价只有三个字:好男人。

彭女士的评价也得到了老王以前的学生们的认可。前北京女足队员马艳玲与王海鸣的年龄相差不大,她在评价这位前北京队的领队时说,“王领”唯一的缺点就是陪嫂子的时间太少了,但王海鸣每时每刻都在牵挂着自己的妻子,每次出国比赛,王海鸣在上街时都会叫上队里最高的队员,为彭女士去试衣服。

由于受家庭运动基因的影响,王海鸣的儿子现在虽然刚刚16岁,但是已经成为了1米87的小伙子,身为北京国安三线队主力门将的他最近更是入选了新一期的国家少年队。对于自己的父亲,小王最大的希望就是“不要让全国人民失望”。

购物狂杜丽爱买漂亮衣服 拍广告差点累得睡着

喜欢买漂亮的衣服 业余时间爱看杂志和电影 用枪方面喜新厌旧家里有只可爱的小狗。

杜丽:拍广告时差点累得睡着了

时尚空间

绰号“购物狂”

和普通女孩子一样,杜丽也喜欢逛街、买漂亮的衣服、买小首饰之类的小玩意儿。“无论走到哪里,我还是最喜欢买漂亮的衣服,凡是我看好的衣服,我一定会买下来。”因此,队友送给杜丽一个绰号——购物狂。

杜丽衣柜里的衣服绝大部分是休闲装,礼服她只穿过一次,是为了出席某次颁奖典礼不得不穿。“我属于大大咧咧的性格,穿裙子不方便。穿衣服一定要舒服,适合自己。我觉得别人的衣服总是能搭配着穿,可是拿着自己的衣服一比,总是不对劲。”因此,杜丽买衣服总是成套买。

拍广告很累“当明星真的太不容易了。”杜丽说拍广告把她折腾得够呛,“那次给某服装品牌拍平面广告,中间一直催着摄影师快点拍,还是从凌晨5点一直拍到晚7点。中午补妆时,我差点累得睡着了。”

拍之前,杜丽还得意地说自己喜欢穿新衣服拍照,实际拍到最后,她都累得笑不出来了,“最后已经没有情绪了,还要使劲笑,还不能笑得太假,脸完全僵化了。”拿到照片以后,大家都说杜丽累得值得,因为拍得很漂亮,但杜丽却说:“化妆以后都不像我了。”

生活空间

最爱看《女友》

看杂志和电影是杜丽打发业余时间的另外两大法宝。时尚杂志是每个女孩子爱不释手的东东,杜丽当然也不例外,杜丽最爱看的杂志是《女友》。

对枪喜新厌旧

杜丽在用枪方面也是有名的喜新厌旧,不管手里的枪曾经立过什么大功,只要她发现新枪一定会换。她换枪的次数自己也说不清,只能用“无数次”来形容。“只要出了新款的枪,正好队里进了,放在那里没人用,我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弄过来。那段时间我会打得一塌糊涂,等适应了新枪,又恢复以前的成绩了。”杜丽说。

情感空间

妈妈功不可没

杜丽走到今天这步,她的妈妈功不可没。得知女儿从雅典归来,杜丽的妈妈亲自到北京接女儿,娘儿俩一见面就分不开了,不管杜丽走到哪,只要能带着妈妈,她都会拉着妈妈一块儿去。自从杜丽进省队训练后,妈妈就不去看她了,现在杜丽早就习惯一个人在外面一待就是一年半载的。因此,她也特别珍惜能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

春节后,杜丽要离开山东队回北京参加集训,临走前她送一个礼物给妈妈,结果妈妈一见就爱不释手。原来杜丽是将自己在山东养了两个月的一只雪纳瑞狗带回家让妈妈代为照顾。“这只小狗特别会讨人喜欢,现在它一有什么好笑的事,我妈马上打电话告诉我,有时一天就打好几个电话给我。”杜丽说。有了小狗,她和妈妈的联系多了起来。

在省队,杜丽喜欢狗是出了名的,连教练都说她和狗特别有缘,她喜欢吃什么,狗也喜欢吃什么。杜丽是属狗的,跟她聊到狗,她能兴致勃勃地说一大堆她家那只小狗的故事。

戒指只为好看

记者发现杜丽的中指上戴着一个戒指,就笑着问她这是否是男朋友送她的。她笑着什么也不说,但是一脸甜蜜。记者又问她,为什么戴在中指上呢,她实在被记者逼得急了,连忙说:“我觉得戒指很漂亮,但是戴在其他手指上都不太合适,于是就戴在中指上了。”

超级对话

经常和队友开玩笑

记者:奥运会前后有什么变化吗?

杜丽:自身的性格和生活基本没变,我还是我,并没有因为奥运会的夺冠而改变。

记者:待人处事方面呢?

杜丽:奥运会之前没什么人注意我,所以说话做事比较随意,现在就不行了,要收敛一点。虽然性格大大咧咧的,但不会出大差错。

记者:比赛时,你从来不笑,平时在队里也这样吗?

杜丽:当然不。我只有比赛时不笑,但是下来后经常和队友开玩笑。在队里,逗人、骗人的事都是我干的,现在我说的话她们都不相信了。

记者:目前,你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杜丽:要克服自己的缺点——性子比较急!

文/徐雪莲

摄影/乐乐

自由视觉摄影工作室出品

策划/法晚体育

鸣谢/北京中意大邦时装有限公司

秀场旁白:

来的都是角儿

靓秀另一面儿

4月初,杜丽就要前往韩国参加世界杯比赛了。在三月底的某一天,我们如约来到了射击队。她对我们的拍摄很配合,也很好奇,经常是拍完几张后,就要求摄影师给她看看刚才拍的照片。

杜丽小档案

籍贯:山东

生日:1982.3.5

身高:1.70米

体重:55公斤

主要成绩:

2002年 世界锦标赛气步枪个人亚军

2002年 世界锦标赛气步枪团体冠军

2003年 克罗地亚世界杯气步枪个人冠军

2003年 世界杯总决赛 气步枪个人亚军

2004年 雅典奥运会10米气步枪冠军

场下疯玩场上疯打 福原爱世乒赛不想碰中国选手

记者王宏沈阳报道 灰蒙蒙了一冬的北国终于披上春光。阳光下,一个轻盈的小姑娘荡起了秋千,随着秋千越荡越高,她清脆的笑声也越传越远。纯净的脸上荡漾着阳光的涟漪,嘴里不时冒出肆意的呼喊:“爽!太爽了!”周围的人们不自禁地被这个小姑娘简单而纯真的开心笑容所感染。

这是3月29日下午出现在沈阳辽宁省体院的一个场景,而那位小姑娘,就是当今日本乒乓球界最炙手可热的球星——福原爱。

她带来了人气和财气

3月31日上午,走进在辽宁省体院乒乓球馆看到福原爱时,并未发现她与周围一同训练的中国球员有什么不同,但当记者看到来自日本的NHK等三家电视台的摄像机全部都对准她时,才意识到16岁、还只有1.55米的她在日本受欢迎的程度有多高。

福原爱在日本是颇具传奇色彩的童星,她从3岁就开始握起乒乓球拍、5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4岁进入世锦赛女单八强,15岁又代表日本参加了雅典奥运会,成为日本有史以来参加奥运会的最年轻选手。为此日本人都会亲昵地称她为“乒乓球天才少女小爱”。

也正因为“小爱”的传奇经历,2000年版的《日本体育用语辞典》甚至收录了“福原爱”的条目。而日本的广告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纷纷与之签约,据称,这位红遍日本的小姑娘目前一年的广告收入高达100多万美元。日本乒协也非常看重福原爱的人气,他们配合日本媒体围绕小爱开展了一轮造星运动,帮助本已饱受冷落的日本乒乓球界重新开始受到日本公众的关注。

随着媒体的热捧,福原爱在中国也开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2004年的奥运会赛前,福原爱曾到沈阳训练,由于已经是世锦赛女单八强的她已经是名声在外,辽乒很怕担上“养虎贻患”的骂名,当时曾经谢绝了许多媒体的采访。而这一次,福原爱带给辽乒不仅是人气,还有现实的经济收益。

福原爱此次来辽宁的目的是与即将参加女乒超级联赛的辽宁本钢俱乐部签约,签约仪式4月1日将在俱乐部大本营本溪举行,辽乒总教练谷振江透露说,福原爱加盟辽乒给球队带来了一个来自日本的冠名赞助商。据悉,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以20万人民币买下辽乒的胸前广告。“我们队里原来的两个第三单打都是左手,在双打配对时有点别扭,右手执拍的福原爱加盟辽乒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从谷振江望着福原爱时那慈祥的笑容看得出,他对双方的这次合作非常满意。

从福原爱的成长过程来看,这颗日本之星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她不仅先后师从韦晴光、吕林、陈龙灿、汤媛媛等中国教练,而且多次到中国训练,并代表辽宁和天津参加过乙级联赛和甲B联赛。她的父亲福原武彦也表示,自己的女儿差不多成“半个中国人”了。也正因为与中国的渊源太深,她在接受采访时对有关中国和中国选手的问题非常谨慎,31日在谈到即将在上海进行的世乒赛时,福原爱表示:“最好别让我碰到中国选手!”“爽,就是心情痛快!”

虽然福原爱早已星光灿烂,但她毕竟还是个不满17岁的大孩子,顽皮好玩的天性在她身上冷不丁地就冒出来,此时的她就不再是那个在乒乓台上沉静果敢的福原爱了。29日下午她刚刚到大院的时候,谷振江建议她先看一下训练,但她却以旅途劳顿为由,要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尽管在几名中国记者面前她感觉有些拘谨,但当她看到了大院里的秋千后,马上恢复了小女孩的本性,笑逐言开地荡起了秋千。中文讲得很不错的她说,自己最喜欢荡秋千了,现在沈阳的天气很好,所以荡起秋千来特别爽快。随着秋千越荡越高,小爱的鞋也踢飞了一只,不一会儿另一支鞋也荡了出去:“爽,就是心情非常痛快!”

别看她玩的时候这么疯,但到了训练场,她却是瞪圆了双眼,一拍一拍打得一丝不苟。不过,在训练之中她也没有忘记找机会“疯”一下。在31日上午的训练中,记者再次见识了这位小姑娘天真可爱的一面。

训练中,福原爱一直都是在与队里给她安排的陪练刘婷婷对练,教练汤媛媛边指导她训练边安排着4月1日新闻发布会的筹备工作,因此她在安排训练内容时只是简短地说上几句就让福原爱与队友练去了。她显然没有完全听懂教练的意图,而这时教练正在与她的父亲武彦谈着什么,小姑娘促狭地将一个球打向了父亲。看到银球打在父亲身上,福原爱调皮地露出了一口白牙笑了起来。在教练重申了训练要求后,福原爱举起左手作敬礼状,自己却忍不住又笑了。

在训练过程中,记者与她的教练汤媛媛进行了一番交流。曾经是辽宁女乒一员的汤媛媛告诉记者,自从她2003年开始成为福原爱的专职教练以来,差不多一年365天她俩都在一起,因此,她对福原爱的了解非常深。她说,福原爱是一个非常懂事非常纯真的孩子,比如她准备早餐的时候会记得各人的偏爱而令人皆大欢喜,每到大赛结束她都不忘送小礼物给教练表示感谢,但平时她也和同龄小女生一样,喜欢逛街,她老是说“买东西时,最幸福了”。她最喜欢的音乐是滨崎步的歌,最喜欢的卡通片则是《神探柯南》。

训练结束之后,面对中国媒体的采访,福原爱只同意给2分钟的时间。虽然几位中国记者都有些不大甘心,但当福原爱可爱的小嘴里嘟哝着“太累了,中午饭还没吃”的东北味的中国话时,都不忍心再开口提什么问题了。

从媒体包围中获得解放的福原爱马上像小鸟一样扑向了等在门外的双亲,在父母面前福原爱马上又变得活泼起来。她先是从妈妈手中接过一袋饼干,用清澈的目光向周围每一个人发出“请和我一起吃吧”的邀请,然后又笑指一位中国记者说,这位大哥好像日本演艺圈的一个大明星。与此同时,她还不忘和经过的小队友们打招呼开玩笑。到来的第一天就偷懒去荡秋千的她,却一本正经地取笑队友:“你今天是不是偷懒了?”

在中国待过不少时间的福原爱很喜欢中餐。31日晚上在一家火锅店,福原爱与父母以及几位教练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福原爱称:“味道好极了!”

败军之帅试图东山再起 邸安和有望重掌男排大印

背景

上周末,四年一度的全国排球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除了总结雅典奥运会周期内中国排球的成功和失败,同时也标志着新的奥运会周期启动。

在这次会议上,排球管理中心给中国男排下达了08任务:底线第十名,争取进入前八。排管中心主任徐利也公开表示,中国男排新一届教练班子已经明确为“中西结合,中方担任主教练,外教担任顾问”的模式。尽管新主帅和新国家队名单要到4月20日才正式公布,但在很多媒体和圈内人看来,原主帅邸安和再度出山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耐人寻味的是,在本次工作会议上,总局局长助理崔大林直言不讳地指出,男排之所以在奥运落选赛上失利,选拔队员犹豫不决是主要原因。

崔大林所指的“犹豫不决”是老队员在邸家军三进三出的反复。这种反复表现了邸安和在“更新换代”和“要成绩”两者之间的摇摆。

但从目前国内教练员的现状来看,邸安和又是最有实力、最有经验的人选。管理中心确定的新一届国家队教练组的构成也似乎证明,他们在做两手准备。

败军之帅一直在准备

昨天,本报特约记者与邸安和就中国男排未来的发展进行了一番对话。虽然这次对话的目的是希望通过邸安和这位“内情人士”为男排支招,但因为邸安和目前“大热”的身份,对话于是有了很大的虚拟成分。那便是如果邸安和成为新男排的舵手,他会怎么做?

由于排管中心没有下达正式任命,邸安和谈起新男排帅位一事非常谨慎——就像一个月前的男足主教练朱广沪。

邸安和认真地说:“如果中心能重新给我一次机会,我将用十二分的投入来珍惜。”雅典奥运会落选赛上,中国队在连克韩国、日本、伊朗等亚洲三强的情况下,“意外”输给了此前多次负于自己的澳大利亚队,这成为邸安和很长时间挥之不去的阴影。

人才现状

年轻国手已成联赛核心

在今年的全国排球联赛前六名的队伍中,记者发现,这六支队伍基本上是以邸家军的队员为核心,冠军上海男排的主力汤淼、沈琼、崔晓栋、何炯;亚军辽宁男排的隋盛胜、袁志、王海川、初辉;八一队的李春、武晓江、陈方;江苏队的施海荣、张晓东;浙江队的王贺兵、郑亮和山东队的安家杰等队员都曾是邸家军帐下的大将。例外的只有第七名四川男排的张翔和第九名北京男排的胡松,在这两支整体实力稍差的队伍中,他们扮演着核心角色。

邸安和说:“在冲击雅典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男排在老将的使用问题上的确出现过很多反复,总局局长助理崔大林批评得对,出现这样的情况的确不正常。我不想推脱责任,但当时的确有一些现实的困难,国家男排二队这些年没有输送过一个队员给我,目前联赛中开始挑大梁的这批年轻队员,也是我当时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拉进国家队培养起来的。男排没有人,队伍成绩没有保证,而为了成绩,就出现了使用老将的反复。”

展望2008年,邸安和说:“其实不管我能不能担任主教练,王贺兵、郑亮这样的老将肯定是指望不上了,上一届国家队中年轻的国手们必须勇敢地站出来。”邸安和的观念得到了排管中心的认可,中心副主任高沈阳也表示,尽管新一届的国家男排大名单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2008年,老将们肯定不会入选这个阵容了,新的中国男排必须依靠年轻人来打拼,而北京奥运会前八的目标也只有年轻人迅速成长、进步起来后才能完成。

选材

要重视培养“高人”

作为江苏男排的总教练,邸安和每轮联赛都是忠实的“观众”,联赛前八名球队的比赛他基本上全看过。对此,邸安和解释说:“我所以如此关注联赛有三个原因:第一、身为江苏男排的总教练,这是我的工作;第二、如果国家队还需要我的话,我也好有个充分的准备;第三、即使国家队不再需要我,我也可以给别人提供信息,将我的想法提供给别人作参考。”

不过,对于男排联赛的整体水平,邸安和觉得很不满意,他说:“总的感觉是精彩比赛场次不多,特别像决赛上海对阵辽宁前两场这样的经典比赛很少。这也说明了中国男排的现状,要提高国家队的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记者问,如果留任的话,他将如何打造新一届的国家队?邸安和想了一下说:“新的中国男排首先面临的就是选材。在人员组合上,应该尝试选用有特殊身材、有潜力的队员。其中,有一些队员现在还不能完全看出他们的能力,这就需要去重点培养。”

邸安和认为,亚洲男排除了中、日、韩三强外,现在又增加了澳大利亚、伊朗和印度等球队,而且澳大利亚的水平已经超过了中、日、韩。“澳大利亚队中有两个2.08米的高大队员,这成了他们在落选赛中突围的重要砝码。因此,我们需要一些身材高大的队员,然后认真加以培养。其实,我接手中国男排之初,遇到的无人可用的情况比现在还严重,但必须去面对、去培养。还好,现在联赛中国手的表现也算是对我们教练组当初工作的一点回报。”

战术革新

快变必须结合防反

近20年来,中国男排都没有成为亚洲排坛真正的霸主,更别提走向世界了。连续无缘奥运会不仅让男排上下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同时改进技战术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邸安和说:“中国男排有传统的快变优势,但不太重视自身的防反训练。和高手过招光靠强攻硬打根本不现实,因为我们的高度和力量都吃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要学会防反。”邸安和介绍说,他在国家队时,曾经做过很多测试,比如八一队的李春是国内发球最好的队员,但是他发球18米/秒的速度根本无法和欧洲队员平均33米/秒的速度相比;还有在扣球的力量上,欧美球员扣球打到地面的力量相当与150公斤,而中国队员只有100公斤,这也是无法相比的。在先天身体条件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中国男排不仅要在快速多变上下功夫,更要结合防反。

邸安和认为,防反和快变对二传的要求都很高,但国内偏偏最缺优秀的二传手。具体到队员,邸安和说:“从刚刚结束的男排联赛来看,上海队的王烨、浙江队的王贺兵和江苏队的周炜仍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二传,但他们的年龄都已经超过30岁。年轻的二传当中好一些的还是李春和何炯,但他们只能算矮子里面的将军。”对于国内缺少优秀二传的原因,邸安和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主要问题还是地方队不太重视,缺少专门的训练。国内真正精于二传训练的教练又很少,导致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

洋顾问选择

巴西教练更适合我们

中西结合,洋帅担任顾问。排管中心已经明确要请外籍教练,而且明确了外籍教练的使用模式。对此,邸安和始终是持欢迎态度的。

邸安和说:“中国男排这么多年冲不出亚洲,教练在带队的指导思想上已经有些墨守成规了。中国男排要发展,必须要创新。外籍教练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理念和训练方法,这也是中国教练比较欠缺的,我们要好好向外教学习。”

在目前洋教练的热门人选中有美国人塞林格、巴西人雷森德以及塞黑人佐兰·加基奇,但到底谁将最终胜出,排管中心始终守口如瓶。邸安和说:“其实不管是谁,他们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教练,都拥有丰富的执教经验,都能给中国男排带来新的思路。我一直认为,巴西男排的风格和中国男排比较相似,相比之下,巴西教练也许更适合中国男排。”

旁白

起点和终点一样艰难

当中国女排已经在郴州训练得如火如荼时,中国男排的教练班子还没有定论。这样的对比只能说明,中国男排的起步都很艰难。

起点难,不仅体现在排管中心选择教练上,更体现在中国男排的自身实力上。除了邹志华在1984年带领中国男排获得了第23届奥运会的第八名,20年来中国男排先后经历了余有为、沈富麟、汪嘉伟和邸安和四位主教练,但每次冲击奥运会总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为什么在女排风光无限时,男排总是这么尴尬?一句话:底子太薄、重视不够,导致水平欠缺。

其实,运动队成绩的好坏是有其深刻背景的。中国女排获得奥运会冠军,中国青年女排、少年女排也不断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后备人才有保障。而中国男排呢?成年队节节败退,青年队、少年队也呈现出疲软态势。在成绩面前,排管中心对男、女排的重视程度自然也不一样,为了一个赵蕊蕊,排管中心几乎请遍了体育界的医疗专家。出不了成绩的男排在各种支持保障方面根本无法和女排相提并论。

随着女排两登世界冠军宝座,队员们一下子“脱贫致富”,而男排的小伙子们打个电话还在为话费犹豫,干脆改发短消息。当然,女排能有今天是打拼出来的。但这话只能是在女排姑娘“教育”男排小伙子时可以说,作为排管中心不应该有这样的观念。如果仅仅任命一个主教练,选拔一批队员就能让中国男排成为世界强队的话,排管中心恐怕还要继续失望下去。

所以说,男排的问题在起点,起点就不好,怎么去发展?

排管中心这次打算请外籍教练当顾问,总算提升了中国男排的发展起点,但中国男排的问题还很多,通往北京奥运会前八“终点”的路上仍然困难重重。作为管理机构,排管中心更需要在政策扶持上下工夫,使男排的根基坚实一些。否则,一味地定目标要成绩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麦克格雷迪大多数时间只是普通人 一岁女儿是最爱

麦迪说他想与球迷们沟通。他也知道他必须这样。他的生活方式——宝马车、大钻戒、私人飞机、金表、房产——这一切都不全是由他的工资支付的,光是阿迪达斯和百事使用他的冠名权和肖像权,每年都会付给他大约700万美元。

这700万美元可不是白给的,麦迪得让广大球迷不仅仅是看他比赛,还得喜欢他,这样球迷才会掏出大把钱去买他的鞋。阿迪达斯的T-Mac4(零售价125美元)成为今年最畅销的篮球运动鞋。如果与球迷太疏远,麦迪知道,他的帝国将会有坍塌之险。“我明白我得保持我的形象,”麦迪站在豪宅的一个厨房里,拿出一块三明治,说道,“你得明白你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去年我在一支烂队里,如果我没有一个好的技术统计,我的形象就完了。所以我得当上得分王。我必须在联盟领先。”

将汉堡放在盘里,麦迪想了想,好像在思考营养方面的问题。然后,他将三明治放在汉堡里,一口就吃了下去。麦迪房子的墙上挂着许多他一岁女儿的照片,照片上女儿棕色的大眼睛,红红的小嘴唇特别逗人喜欢。“我好想我的女儿快点长大,我喜欢送她去上学,陪她看电影。我真高兴当了父亲。”麦迪边想边笑。这时的麦迪,与常人没有两样。尽管他住着豪宅,厨房都比有些人的家还大;尽管他家里有一个室内篮球场,还有一个小电影院;尽管他的私人飞机就停在离家十几英里远的地方,但在这一刻,他也只是一个女孩的父亲,一个正吃着汉堡说着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如何才能与球迷心连心的普通人罢了。

大多数时间,麦迪就是普通人。本报特派记者王继飞发自休斯敦

麦蒂:生活比上篮更优雅 只要能取胜甘当姚明手下

他是NBA中最富有的超级球星之一,上个赛季年薪达到1327.9万美元;他还是第一个拥有私人飞机的NBA球员,要知道,就连乔丹在鼎盛时期也不曾拥有过这种交通工具。尽管如此,特雷西·麦克格雷迪仍然有他自己的烦恼——如何重振火箭的雄风,以及如何恢复他的声誉。

有时麦迪会陷入沉思状态,过几分钟后才会会心一笑。当你问他在想什么时,他轻轻地说:“我在想有一份真正的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躺在豪宅里那如法国葡萄酒般颜色的沙发上,麦迪斜着头,将腿很放松地直放于沙发的另一端,姿势里透着一股自信。

想和普通人一样打卡上班“我有时真想知道,上班打卡和平衡个人收支是一种什么感觉。”说这话时,麦迪正看着电视里放着的他拍的阿迪达斯广告:无数士兵、直升飞机从天而降,试图阻止想要灌篮的麦迪……麦迪轻轻咬了一下右手食指的指甲,这位才25岁的亿万富翁渐渐意识到,他的生活中其实缺少了一些现实的东西。在麦迪如皇宫般的家里,你看不见一个超市的袋子。“我不知道生活是怎么一回事,我不知道普通人怎么生活,”麦迪老实地说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心中,只有一份工作——NBA。”转过头来,麦迪咧嘴一笑,“我的生活,你们又有几个人知道?”

想想也是,这位火箭队小前锋的生活,与我们实在大不一样。我们几乎从未在电视上露过脸,他总是在抛头露面;我们一开始做兼职挣零花钱,而他工作的第一个薪水日就领到了24.5万美元;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家里有几个卫生间,但麦迪不知道。“多少?”他回忆着,“7个?8个?还是10个?”

麦迪总是在想,他怎么样才能缩小与普通人的距离,如何与看球和买球鞋的球迷们打成一片。“我只是一个人,”麦迪认真地说,“我不能把整个联盟与球迷的距离拉得更近,但我焦虑的是,普通人不太理解我的感受,特别是当球队输球时所有批评迎面而来的感受。我拿着很高的薪水,所以被骂得最惨,但换个角度,如果你的公司不景气,而你被别人指责负有最大责任,难道你会说:我?这怎么会是我的问题?这是整个公司的问题。”

买下喷气飞机的“普通人”

坐在自己的宝马7系豪华轿车里,在V12发动机那强大的动力下,麦迪在从丰田中心到自己位于糖岛的新家路上飞驰着——那是他不久前才从职业棒球联盟休斯敦太空人队投手雷诺兹手中买下的。房子足有2500平方米,他们一家人都对这个新家很满意。麦迪正在打着电话,安排自己的未婚妻克莱恩达·哈里斯和1岁女儿蕾拉的度假计划。这时,另一个电话进来了,麦迪摁了一下,“它到了?好,在哪个出口?”麦迪将电话放下,轻轻地自言自语道:“这真是个大动作。”

5分钟后,麦迪从他的宝马车里走出来,迎着耀眼的太阳,轻快地走在机场大厅里。转进商务通道,麦迪的出现让很多商人都感到吃惊。在停机坪上,一架白色的猎鹰2000系列的喷气式飞机出现在眼前。机身印着“T1MAC”字样,在阳光下非常显眼。不用说了,这就是麦迪新买的飞机。这也是麦迪第一次见到自己的飞机,他在跑道上走了一会,欣赏着自己的大玩具。接着,他从舷梯上去,进入机舱。机舱是金黄色的,他的商业经理巴斯早在里面恭候着他。引着麦迪在VIP座位上坐下后,巴斯给麦迪介绍环绕声音响、DVD机和空调的控制器。

2.02米的麦迪坐在舒服的皮椅上,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扭头看着窗外。“买这架飞机,其实我们省了不少钱,”巴斯对麦迪说,“由于飞机的价格下降和我们可以将它出租的因素,所以我们没有吃亏。”

麦迪根本没有仔细听介绍,而是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下飞机,在飞机周围转了转,然后绝尘而去。“我是第一个,还没有哪个NBA球员拥有私人飞机。”回到车内,他开口了。但这会不会引发超级球星买飞机的竞赛?“哈哈,让他们买吧。”麦迪笑道。

看来球员和球迷之间的距离,是永远无法逾越的。

得分王往事竟然不堪回首

开着车,麦迪思绪又回到了NBA上。“这其实就是一桩生意。我经常想起我的第一个赛季。当时我在猛龙队,那地方可真冷。我在事业上也是冬季,基本上没有上场的机会。”那一年,猛龙队仅胜了16场比赛。

再往前一年,麦迪还是北卡一所高中的篮球明星。有一天他在街上走着,路过一家凌志专卖店时,他忍不住对着那位很漂亮的售车小姐挥了挥手,并且暗地里对自己发誓,总有一天,他要买一辆银色的凌志陆地巡洋舰,并且娶那位小姐为妻。事实是,银色的凌志陆地巡洋舰早已是麦迪众多名车中的一辆,而那位售车小姐也成了麦迪的未婚妻了。

尽管有着一双瞌睡虫一样的眼睛,但麦迪在场上的表现却是那么抢眼。第三个赛季,麦迪平均得分15.4分并有6.3个篮板,这样的成绩让魔术队动了心,于是他们用7年9300万美元的合同将麦迪招至麾下。能够在离家乡奥本戴尔只有40分钟车程的地方打球,麦迪乐得合不拢嘴。加上格兰特·希尔,夺NBA总冠军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但希尔接二连三的脚踝伤势改变了这一切。麦迪独自苦撑着,渐渐的,魔术队变成了麦迪一人表演的球队。2003年和2004年,麦迪两度荣膺得分王的称号,但那一次次的60分并没有拯救球队,魔术队反而越来越差。于是对麦迪的批评也从天而降,什么自私啊,拿球队的利益作自己的筹码啊,等等。“超级巨星是由胜利来判断的,他得有能力让球队变得更好,让队友更加出色。麦迪的能力我表示怀疑。”当魔术队决心把麦迪交换走时,魔术的总经理这样说道。“等一等。”当麦迪听到这样的批评时,他回击道,“听着。你可以坐在这里,开口说着我挣着千万美元,我应该努力去打球,但哪晚我不是这样做的?当然我也不会说每晚我都是玩了命在打,但这是团队的比赛,在你不相信你的队友时,你如何去打球?我决心打不一样的篮球,无论怎么样我都得挺起胸口向前冲。2004年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年,相信我,我改变了不少,我很高兴能在火箭队打球。”

甘心给姚明当手下

将麦迪吸引到火箭的一个著名的公式:NBA总冠军=巨人+好投手。“这需要三个条件,姚明要好,我要好,我们两人合作得好。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我相信,最后这样的结果会产生的。”

为了不再让火箭队重蹈魔术的覆辙,麦迪自觉地进行了自己的篮球哲学调整,他每场比赛与去年相当,投篮次数减少了4次,助攻却名列火箭队第一。截至28日,麦迪平均每场贡献25.4分,排在NBA得分榜第六位;助攻5.9次,比一些组织后卫的助攻次数还要多。

在许多时候,姚明都不在状态,整晚陷入犯规麻烦中,或是受困于卡位,这些麦迪都看在眼里。姚明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位具有统治力的中锋?麦迪笑了,“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每个人都希望姚变得具有超级侵略性,但那不是姚明的风格。现在还不是姚明的比赛,他很巨大,他有很好的技术,但他还没有找到成为统治力的方法。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找到这种方法的,然后每场比赛我就只需要看他去表演就行了。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来休斯敦的原因。”“如果这支球队是姚明的球队,如果这样我们可以取胜,我甘心当他的手下。这不是自私不自私的问题,我现在的助攻次数比我们的组织后卫还要多。”对于球队的老大问题,麦迪如此回答。本报特派记者王继飞发自休斯敦

张国政:缘分老天注定 十几年感情依旧新鲜

前几天,美国加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亲自邀请张国政去美国为自己的健身大会捧场,就因为2004年8月的雅典,奥运赛场上的他像个史诗般的英雄。2005年春天的某一天,在北体大家属区一套普通公寓中,妻子高文娟面前的国政,像个不想长大的孩子,抱着个枕头,幸福地讲述着他和她的爱情童话。

恋爱时想出各种高招,一千只纸鹤和九百九十九颗幸运星见证爱情,饿着肚子买钻戒。

情感空间:十年缘分天注定“1997年6月26日,我永远记住的日子”,张国政用极为自信而快速的语调说出了那串数字,表现出对这个“历史时刻”的珍惜——那是张国政和高文娟相识的日子。“当时我在北体大读大三,离开老家的南平体校已经十年了”,张国政自己都没想到,其实高文娟也出自南平体校,“听一个在校园内开书屋的师兄弟说,有个大一的女生是南平的。其实开始也没有什么想法,就是想去看看老乡,能不能多照顾一下她。”

可当张国政真的看见从女生宿舍款款走出来的高文娟时,他立刻被爱情的闪电击中,这一天就是1997年6月26日。后来,张国政才知道,十年前,自己在南平体校小有名气的时候,高文娟就已经知道他了,可命运并没有安排他们在那时相识,而是让他们在十年后的北体大相识。在张国政毕业之前,高文娟终于决定将终身托付给这个憨憨的痴情汉子。

千纸鹤与幸运星

很快,张国政就为了继续自己的举重事业远赴云南。虽然高文娟也能利用假期探望,但毕竟远隔千山万水。打电话,写信,两人想尽一切办法表达相思之情。但这些都似乎太过平凡,于是他们就通过一千只纸鹤和九百九十九颗幸运星来寄托热切的爱恋。不知道高文娟折叠幸运星耗费了多少长夜,张国政折千纸鹤确是惊动了整个训练基地。“从学会折,到开始朝一千只的目标迈进,并不在一朝一夕”,张国政细数着折鹤寄情的岁月,“时间一长,整个云南基地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开始学,渐渐地,甚至成为了流行。”这些纸鹤和幸运星最终支撑了这对情侣分离的日子,现在,一罐鹤和一罐星都静静地躺在张国政奖杯陈列柜里,它们同样支撑起了那些“勋章”。

生活空间:老婆牌温暖毛衣

平时穿惯了运动服的张国政,婚礼用的西装穿过一次就不想再试了,可他衣橱里有一件并不合身的红毛衣,他喜欢没事就拿出来试试,为的不是嘲笑老婆的手艺,而是时常感受那份温暖。“哈哈,你看,还是不合身,当时织好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可不是我撑大的啊”,穿上毛衣的张国政是有些滑稽的,还一个劲地朝老婆坏笑。高文娟倒不介意,她知道这毛衣款式一般,花式也简单,跟时尚也不搭界,但张国政绝不会嫌弃,因为那是她亲手织起来的爱。

时尚空间:牺牲吃饭为钻戒

去港澳访问的时候,当地市民的热情让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每天的日程被安排得满满的,签名签到凌晨,手酸痛得都拿不起东西。可张国政硬是在一天牺牲了自己吃午饭的半小时时间,打上车去为老婆买钻戒。时间紧迫,容不得讨价还价,最终呈现在高文娟眼前的是一枚价值2万元,72分的钻石戒指。

超级对话:感情依旧新鲜

记者:高文娟,刚才张国政交代了很多追求你的时候使的“手段”,不知是真是假?

高:呵呵,还说这个呢,他活该!我记得在南平的时候,他可是名人,跟他打招呼都爱理不理的,根本就不记得我。后来又来追我,必须考验考验他。

张:那不是得到应有的惩罚了吗,费尽心思讨好啊。夏天天热,我买了水果、饮料到商店冰柜里冰镇好,给她送过去,还装作上自习恰巧碰上的样子,提醒她要好好学习,不要受干扰。等卡好点,下课了,再碰巧和她一块儿回去。

记者:你们认识都已经十多年了,但我看你们还是时常打打闹闹,像刚认识一样。

高:是吗,我倒没太注意,两个人在一起这么多年,的确开心、愉快的时光占绝大多数。主要是因为国政吧,这人就是活泼,好开玩笑,没正形。说好听叫可爱,不好听吧,调皮。

张:可能是我们都有些像长不大的小孩子,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十几年的感情也没有厌倦,依旧新鲜、充满活力。

张国政小档案

生日:1974.9.14

籍贯:福建仙游

身高:163厘米

体重:72公斤

最好成绩:2004年雅典奥运会69公斤级金牌

小资夏煊泽:睡前喜欢品点红酒 衣服只穿阿玛尼

在日前结束的全英公开赛上,夏煊泽表现一般。但对于这位26岁的老将(队友们都愿意称他为大嘴)来说,随国羽大军南征北战早已是家常便饭。2003年,这位铁骨铮铮的浙江小伙子一举夺得了世锦赛男子单打的冠军,迎来了事业的巅峰。然而,走出赛场的夏煊泽却是个“小资”气质颇为浓厚的人。他的生活就像他钟爱的红酒一样,靓丽、醇香。

秀场旁白:来的都是角儿 靓秀另一面儿

时尚空间:对红酒颇有研究

在大嘴夏煊泽看来,生活中不能缺少情调,“尤其像运动员这样程式化的生活,很辛苦也很枯燥,必须学会调节情绪。”于是,骨子里就很小资的他爱上了小资一族标志之一的红酒文化。“训练回来很累,睡前品一点酒,很享受的感觉,而且对身体也有好处。”说着,大嘴便端起面前的酒杯,目光凝结在杯中诱人的红色琼浆上,很是专注。

大嘴对红酒颇有研究,平日里也收集各种各样的红酒。“前不久我还拜托黄综翰(马来西亚男单名将)从丹麦带了两瓶好酒。”夏煊泽和黄综翰在场上是对手,在场下却因都对酒文化情有独钟而成为很要好的朋友。“他(黄综翰)比我对红酒有研究,而且还在业余时间开授相关的课程,我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品味红酒对于夏煊泽来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甚至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衣服只穿阿玛尼“你的衣服怎么全是阿玛尼的?”记者不解地看着大嘴,想不到他居然对一个品牌如此专一。“喜欢啊,感觉特别适合自己。”

大嘴穿衣服的风格自然不失考究,“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能表现出自己特点的。”“撞衫”在他身上几乎不可能发生,自信的他相信自己对时尚的敏感和驾驭能力。细看他的衣服,还是以暗色调为主,大嘴开玩笑地说,暗色系的衣服能衬托出成熟的气质,比较有魅力。其实平常训练结束后也常常能看到他穿着一些色彩极为艳丽的衣服。“我这个人走极端啊,哈哈……”大嘴打趣道。

生活空间:常去论坛转转

夏煊泽人缘极好,拥趸众多,几位广东的球迷还特意在网上为他建立了论坛。他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制作这个网站的球迷,并和她们保持着长期的联系。“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自己的论坛看看,面对球迷的喜爱,除了感谢之外很难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大嘴希望用好成绩来回报球迷们的爱戴,“不管是现在打球还是以后做教练我都要争取做到最好,不让他们失望!”

情感空间:爱在远方

夏煊泽对个人的情感问题很是低调,面对记者的“逼问”,他总是微笑着说:“最好还是不谈这个了吧。”其实,大嘴的“严防死守”也在情理之中,他希望自己能够充分享受私人空间。“她不在我身边,我们主要靠电话联系。”虽然大嘴说这话时缺少几分热恋中人的兴奋,却自然得令人感动。或许,他早已把对女友的思念化为了一种动力,支撑着他在球场上挥动激情的球拍。

超级对话:球迷见面会开创先河

记者:去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结束后你在广州开了球迷见面会,在中国羽坛开了先河。

大嘴:(笑)还好吧,我在广州还算有点人缘,去开见面会主要是为了回报球迷的厚爱。

记者:大家见到你都很激动吧?

大嘴:他们很热情,我和球迷们一起做游戏,回答他们的问题,很开心。

记者:听说你还为自己网站的管理员准备了礼物?

大嘴:对,我送给两位网管一人一个18K金的项链坠,算是感谢她们吧,那么支持我,而且把一个网站管理好也是很辛苦的。

记者:见面会上你把自己拿世锦赛冠军时用的球衣和球拍都拍卖了,不心疼么?

大嘴:那些东西的确很有纪念意义,但我把拍卖来的钱捐给了希望工程,我想这也是价值的一种体现吧,希望能为孩子们尽一点绵薄之力。

拍摄手记:极好的表现力

约夏煊泽拍照片没费半点周折,“没问题”三个字说得干脆利落。然而,让记者惊喜的不仅在于他的爽快。当他真正置身镜头前时,那种极好的表现力和镜头感很容易让人将他的真实身份遗忘掉。

尽管两个小时的拍照过程令大嘴稍感疲惫,但他却始终兴致盎然。收工后,他居然反过来“慰问”起记者:“辛苦啦,辛苦啦!”质朴的笑意在清澈的眸子中闪动。那份真诚与亲和力也为他增添了不少迷人的色彩。(刘紫园)

★夏煊泽小档案

生日:1979.1.5

籍贯:浙江温州

星座:摩羯

身高:1.78米

体重:70公斤

主要成绩:

2000年 悉尼奥运会男单第三

2003年 世锦赛男单冠军

2004年 汤姆斯杯冠军成员

中国体育评出2004“最佳阵容”11位知名人物新鲜出炉

让中国体育更接近于真实——2004年度中国体育最具影响力人物的评选活动在“3·15消费者日”之前一天揭晓,主办单位负责人称这有利于中国体育的去伪存真。

篮球运动员姚明、田径运动员刘翔、主办“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冯建平、北京国安俱乐部总经理杨祖武、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操办“亚洲杯”以及NBA中国季前赛的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张衡、力主“北京奥运工程瘦身”的两院院士周干峙、中国唯一一家奥运会赞助商的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参与奥运会转播的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马国力、揭开“宝马彩票”序幕的西安市民刘亮、引领F1大奖赛中国站的郁知非等11位人物新鲜出炉。

作为中国足球界的当选代表,评委会对北京国安俱乐部总经理杨祖武做出评价:2004年10月中旬以来,中国足球陷入一场空前的混乱和动荡状态中。中超赛场久已存在的各种矛盾年底终于爆发,而点燃这个爆破点的,是一个叫杨祖武的人,尽管他的初衷仅仅是对于裁判的强烈不满。

中超俱乐部部分投资人多次商议,强烈要求通过改制,调整现行职业联赛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关系,扩大市场机制对足球活动的影响,限制中国足协的随意性行为和大权独揽的习惯。这是个被广泛形容为“资本挑战权力”的冲突,这种冲突最为核心的诉求是,资本的实际操盘手与他们的“投资人”团队,在与中国足协重构中超的博弈里,如何讨价还价重新分配利益。但是,看起来这一重构很难在短期内有明朗的结果。所以,这一人物与个案,现在能够给予判断的仍然只是投资人那13份文件所彰显的价值——向中国足协索回属于自己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与监督权——但这也仅仅是提出了问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体育体制是以改革求得发展,还是以稳定延缓改革步伐?职业体育如何保持公益性,体育行政机构是否继续直接行使管理与经营的双重权力?足球面临着许多绕不过去的问题,深化改革到了必须认真思考和拿出行动的时候了。

2004年的中国足球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句号。(来源:中国足球报)

南非雄鹰振翅翱翔高尔夫球坛 古森被遗忘的时光

Retief Goosen:The Time Of Being Forgotten“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渐渐地回升出我心坎记忆中;那欢乐的情景,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蔡琴《被遗忘的时光》让人听来有一种隔世的恍惚和梦游般的飘忽。没有愉快或兴奋,也没有凄凉抑或痛苦。只是那缕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会触痛了你的记忆,在你不知该怎么办时,她又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进入旁若无人的境地。歌声中,让人想起了雷蒂夫·古森(Retief Goosen),还有他那些似乎被遗忘的时光。

就像南非好莱坞影后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打拼多年才凭借《女魔头》让她在奥斯卡之夜绽放灿烂的笑容。这位沉稳、内敛、果敢的南非人也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像他那出色的球技一样征服世界。他的性格让他蛰伏在被遗忘的角落。当他在球场散发彩虹般的光芒后,人们开始追逐他那些被遗忘的时光。

南非雄鹰 振翅翱翔

古森的全名是雷蒂·瓦尔特曼·古森(Retief Waltman Goosen),1969年2月3日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这里曾是南非传奇高球手加里·皮亚(Gary Player)的故乡,同年,南非名将恩尼·艾斯(Ernie Els)也诞生在这座城市。童年时期,他俩就成为了好友,并历经几十年,情谊不变,被传为高坛的一段佳话。

古森的父亲叫塞欧·古森(Theo Goosen),曾经是约翰内斯堡业余橄榄球队的四分位,当他年纪大得不适合在橄榄球场上狂奔时,老古森开始把所有的热情和执着投入到高尔夫球场上。他经过数以百万次的练习终于成为单差点高手。从小,老古森就用严厉的方法教古森打高尔夫,让他在农场空旷的场地练习击球;

直到雷蒂夫4号铁杆的击球距离达到80英尺,父亲才允许他回家。在古森11岁时,热衷高尔夫的父亲送给了他半套PINSEEKER铁杆,并将电视上播放的高尔夫教学录下来后,要求古森照着它练习;古森年仅13岁就击破100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儿子雷蒂夫成了老古森最杰出、最值得骄傲的成果。

古森年少时曾被雷击中,生命垂危,与死神擦肩而过。谈起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古森显得异常平静:“那次被雷击,我的心脏受到影响,因此,从那时起一直做常规性的康复治疗。不过,这使我变得更强壮,与几年前相比,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这次意外并没有改变我,相反,我比以前更加喜欢与人亲近。”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历经劫难的古森开始展现他在高尔夫运动上的才华。15岁,古森已经爬上父亲那辆古董汽车,去布隆方丹参加地区性比赛。在这次比赛中,古森进入前5名,一年后,他凭此优异成绩被邀请参加南非声望极高的跳羚运动(Springbok)俱乐部,开始了他的高尔夫旅程。自1990年转入职业球员后,他的事业不仅在美巡赛、欧巡赛、南非巡回赛,甚至是远在亚洲的日本巡回赛也能见到古森挥杆的身影。他将自己和对高尔夫的热情带到世界各地,并留下了他的烙印。

拒绝遗忘 渴望飞越

自1990年转入职业球员后,古森开始了他在五大洲的征服。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战绩被很多人忽视,但古森仍一如既往地朝前迈进。从南非公开赛、欧洲公开赛到美国公开赛,古森满怀激情,一次又一次超越自我,飞越巅峰。此外,他跟童年好友世界名球星恩尼·艾斯搭档为南非赢得2001年高尔夫世界杯赛。

2001年,古森不仅在塔尔萨的南山球场(South hill)通过延长赛打败马克·布鲁克斯(Mark Brooks),还在欧巡赛上获得两项冠军,同一年,在大西洋两岸的北美洲和欧洲同时折桂成功,凭借出众的实力和沉稳的表现,这张冷静不张狂的面孔逐渐被全世界熟悉并接纳。此后古森连续两年拿下了欧巡赛的奖金王,2002年在美巡赛参加了十五场比赛,而且握有一场冠军,奖金也挤进了前十名,获得两百六十万美元。

2004年,在纽约长岛辛尼克山球场(Shinnecock Hill Golf Links),古森在长草和大风中征服了苛刻的球场,并粉碎了菲尔·米克森一年内连夺名人赛和美国公开赛的美梦,第二次站在美国公开赛领奖台上。稳健、冷静的球风,精妙的推杆,让米克森心服口服:“他打得很好,应该夺得冠军。”

在进入美巡赛短短的4年时间里,古森每年都拿到美巡赛冠军,进入梅塞德斯锦标赛并将两座大满贯赛事冠军揽入怀中,成为高坛史上第16位两夺美国公开赛的球员。今时今日的雷蒂夫·古森是世界高尔夫的绝对巨星。他在2004赛季世界排名积分稍微领先米克森,已经上升到第四位。“我想我们看雷蒂夫这样的选手就像陌生人看曼哈顿一样——只有当你到了曼哈顿,你才会意识到那些高楼有多高。”乔伊·辛德拉(Joey Sindelar)说,“雷蒂夫的开球距离非常远,但是他的挥杆线路却非常美,然而却没有人认真谈论过这一点。”古森对于这些事情并不介意。在美国公开赛上,他听到许多球迷为米克森叫好,可古森却最终打败了“左手怪杰”。在巡回锦标赛,他同样听到许多球迷为“老虎”伍兹叫好,而他同样也打败了老虎伍兹。“我不让这类事情烦心。”古森说,“人们有自己的观点,这就是生活。”

古森在赢得众多比赛后依然承认,自己还不属于维杰辛(Vijay Singh)、老虎伍兹(Tiger Woods)及恩尼·艾斯的行列。还需要几年,他赢了一系列大比赛之后,情况才会改变。古森说:“他们在美巡赛的时间比我长,人们对他们更熟悉。因此我想再有几年比赛,情况才会转变。”古森虽然不受观众重视,但是他的对手却不肯放松警惕。老虎伍兹说:“他被低估了很多。”但奇怪的是,在新赛季天王级的球星排位中,人们又把他从视线中刷掉。

冷面杀手 风雅绅士

很多人说,古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球场上,古森像个不苟言笑、严肃内敛的“冷面杀手”;而生活中,古森性格随和、谦逊毫不做作、做事低调,是位永远的绅士。球场上的杀手本色成了他无法抗拒的魅力,生活中的安静低调让他成了女人心仪的男人。

像尼克劳斯(Jack Nicklaus)、尼克·佛度(Nick Faldo)、达文·克拉克(Darren Clarke)等高尔夫球明星一样,古森也是一位家庭至上的男人。他拥有三个常住的地方:一个在英国伦敦,一个在美国佛罗里达(Florida),另一个就是南非的老家。他有一位非常善良漂亮的妻子,名叫萃西(Tracy),他们的儿子叫李奥(Leo),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他的父母塞欧和安妮蒂杰(Annetjie)还是生活南非,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感情。

当然,褪去世界巨星的光环后,古森像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在南非的家中曾经放着BMW、保时捷、奔驰等四款名车,常驻伦敦后,由于当地极差的交通环境,古森很久没有享受风驰电掣的感觉;他还热衷家里的装修,手艺还不错。“如果我觉得家里需要粉刷,我会自己来。”

2001年,古森赢得美国公开赛冠军后,在激动之余,他想把这一切告诉父亲,“但是我太激动了,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回忆往事,古森无不感慨。不过2004年,当他再次问鼎美国公开赛时,他将所有的感谢都献给了他背后的女人:“感谢我的妻子萃西,是她建议我找一位心理教练,是她在背后默默支持我,是她带着孩子在球场给我动力。”当他把奖杯放到妻子的手中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幸福女人甜蜜的微笑。

诉说完这样一位女人心仪的男人之后,耳际又回荡起蔡琴那首《被遗忘的时光》:“那缓缓飘落的小雨,不停地打我窗,只有那沉默无语的我,不时地回想过去……”

双面马琳英雄胆玻璃心 雅典奥运选择保守酿苦果

“老了!”捋了捋略微有些稀疏的鬓角,24岁的马林悠悠地吐出两个字。“看面相,我是不是特像30多岁?其实,我也知道,大家都这么说。但真是没办法,经历了那么多,能不显老吗?我觉得自己的心理年龄最少要比实际年龄大四五岁。”

世界上什么最复杂?世界上什么最简单?古今中外,不知多少人有过这样的疑问。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答案。但,也许只有这一个——人,才会获得最广泛的认同。矛是矛,盾是盾,两者之间界限分明,可一个人却往往会自相矛盾——坚强的心灵也有脆弱的角落;苦涩的泪水也能释放喜悦的翅膀。矛盾塑造着多样的性格、迥异的人生。或许,生命的精彩并不在成功与否,而是你有没有经历过一个战胜种种矛盾的过程。

年轻的沧桑

在中国乒乓球队,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几年前,一位解说员在电视里“夸奖”道:“小将冯哲敢打敢拼,但最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马林技高一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实际上,马林当时还不到20,比冯哲更是足足小了5岁。

如果说马林当年只是在外表上略显成熟,那么在经历过太多风雨洗礼的今天,他更多了一种和年龄并不相称的沧桑。也许,在几年间他对老瓦的不同心态也正说明了这种变化。

刚进国家队时,马林总是觉得老瓦很神秘。看他打球时镇定自如的大将风度、变化多端的技术风格,年轻的马林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时候,老瓦也是马林心中最崇拜的偶像。

后来,随着在国家队中逐渐成为主力,小马的态度有了新的变化——老瓦虽然不错,但有些地方恐怕还不如刘国梁、孔令辉。既然在队里我能赢刘与孔,那么打败老瓦也不算什么太难的事。1999年的第45届世乒赛单项赛上,马林与老瓦狭路相逢。比赛前一天,他对主管教练吴敬平说:“您放心,明天拿下老瓦没问题。”年少气盛的他果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虽然其间几度面临极端困难的局面,但马林没有放弃,因为他始终相信自己。而那一战,也成就了马林在世界乒坛的地位。从此之后,他站稳了在国家队的主力位置。

随着技术上的日益成熟,马林逐渐成为了中国队新的核心。几年间,他对老瓦几乎鲜有败绩,瓦尔德内尔也几度公开表示马林是自己最难对付的苦手。于是,在内心深处,马林对走了下坡路的老瓦不免多少有些轻视。也许正是这不自觉之中的轻敌情绪造成了雅典奥运会上的悲剧。没有倒在全盛时期的老瓦刀下,却被牙齿快要掉光的老虎狠狠咬了一口,这球马林输得不服。同时,他对老对手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老瓦实在不容易,虽然他的技术已不再先进,但老瓦对于胜利的渴望、对于乒乓球的热爱却值得自己学习。在新的层面上,瓦尔德内尔再一次成为了马林的偶像。

作为中国队的核心球员,马林的成绩也许算不上辉煌,但一次次挫折与失败的经历,却让马林不得不变得更加坚强。第45届世乒赛团体赛和悉尼奥运会两度遗憾落选,世乒赛单打金牌触手可及却几度意外失手。2003年,巴黎世乒赛之后,马林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绝望。晚上是不断惊扰的噩梦,白天是无处不在的凄凉。人虽然每天还在做着和以前一样的事,可脑子却根本不知道在想什么。那时候,马林曾觉得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

关键时刻,是新上任的主教练刘国梁解开了马林的心结,让他有了留在球场的信心。命运也因此导演了马林在雅典奥运会上那悲喜交加的一幕。

痛并快乐

在许多人看来,雅典也许是马林夺得奥运会单打冠军最好的时机。24岁的年龄、如日中天的气势、成熟细腻的技术,使得马林成为雅典男单夺金的最大热门。赛前,经验丰富的老瓦便特别看好小马:“只要马林能保持现在的状态,那么在雅典他肯定能笑到最后。”

2004年8月18日,被看好的马林与不被看好的老瓦在奥运会中撞出了火花。最终的结局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几年间从未输给过对手的马林这一次几乎还没来得及做出有效的抵抗便败下阵来。输球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无论是相持还是变化,马林都并不输于老瓦。造成悲剧的原因,其实还是心态。马林回忆说:“从前和老瓦打球总是选择最凶悍的打法,这一次所有可凶可稳的地方,我都选择了最保守的,而他却相反。”

单打比赛输掉了,还有和陈玘的双打。从8月18日输球到21日的男双决赛,马林度过了一生中最痛苦的几天。他也想尽量忘记,可输球的一幕却不时从记忆的深处钻出来,狠狠地在他的心上扎一下。白天还好,一是要打比赛,二是空闲的时候总有搭档陈玘和陪练王建军相伴。三个人说说笑笑的,倒也能转移注意力。教练们也知道马林心里不好受。所有人见了他就当是没有输球的事,只是一个劲地为他的双打出谋划策。虽然明知道教练现在不会说什么,但马林还是不由自主地躲着人走。他觉得输了球和他们见面时心里还真有点儿虚。最难熬的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同屋的陈玘早已响起了轻微的鼾声,马林却在床上翻来覆去。输球后的三个夜晚,每一个都是那么漫长。马林说:“何止是度日如年啊,简直是度秒如年!”

他不由想起了国梁几年前说的话:“到了奥运会,每天能睡上两个小时就不错了。”几年前,马林对国梁的说法不免半信半疑:睡两个小时白天还想打球?可如今国梁的话应验了。奇怪的是,平常特别贪睡的马林竟然一点儿也不觉得困,就像一支绷紧了弦的弓,不到比赛最后一天根本就松不下来。

搭档陈玘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的比赛。尽管心里难受,但马林更怕自己的情绪给同伴造成不好的影响。他对陈玘说:“你放心,虽然单打输了,但肯定不会影响到咱俩的双打。你就尽力发挥吧。万一输了,责任由我负。”

2004年8月21日,当男双金牌挂在胸前的时候,马林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觉得,对大家,对自己,也算多少是有个交代吧。输给老瓦,曾让他欲哭无泪,而今站在领奖台上的一刻,泪水禁不住潸然而下。

束缚的激情

没有孔令辉的阳光,也少了王皓的帅气,在中国乒乓球队,马林并不能算是帅哥。尽管如此,喜欢马林的球迷却不在少数。在“林迷”们为小马哥建立的网站“高手如琳”上,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林迷’们到底喜欢马林什么?”球迷们给出的答案很多,但几乎每个人都认同一点:爱马林,是因为他的激情。

看马林打球,很多时候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气势如虹的进攻、永不低头的顽强。对于马林,蔡振华有着特别的偏爱。几年前,他就曾说过:“如果其他队员都能有马林那样的拼劲,我就放心多了。”

胆大心细,造就了马林三夺世界杯的战功。然而,激情四溢的他也会因患得患失而束手束脚。对于马林在奥运会和世乒赛单打比赛中的失利,刘国梁曾有一个经典的说法:“一到世乒赛或者奥运会赛场,马林的身高就从1.74米缩成了1.1米(重心越低,稳定性越高,同时杀伤力也越小),整场比赛他几乎都是蹲在地上打球。”雅典奥运会后,马林第三次在世界杯中称王。赛后,刘国梁针对马林的问题开出了药方:以马林目前的水平,即使只发挥出八成实力,也可以战胜超一流选手。只有大胆进攻,直板反胶冲击力大的特点才能显示出来。一旦想得太多,就会束缚他打球的灵感。

胆大还是胆小,成了马林身上的一个问号。也许会有人疑惑,当初那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马林到底还能不能回来?马林是真的越打胆子越小吗?恐怕也不尽然。其实,放不开手脚的原因很简单:对自己太高的期望变成了沉重的包袱。

马林从不讳言,作为一名球员,最大的追求就是成为中国男单第三位大满贯选手。几年前,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场景:某次比赛期间,《乒乓世界》杂志为孔令辉、刘国梁和马林拍照时,恰好老瓦也走了过来。摄影记者请老瓦入座,马林主动让出了自己的位子。站在三位大满贯得主的身边,他眼中流露出来的并不只是羡慕。

对于大满贯的渴望也让马林几次在机会面前失去了平常心。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个眼里只有肩章的士兵却未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大满贯就像一柄双刃剑,既能成为披荆斩棘的利器,也可能一不留心就伤了自己。

对马林来说,大满贯就是一个矛盾:“没有这样一个目标,就觉得训练时少了点儿动力。可目标太大了,比赛时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几年的挫折让马林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奥运会之后,他终于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过去,是大满贯‘害’了我。其实,就算比赛全输了,生活还得继续。现在,我希望忘掉大满贯,只要自己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真实的水平,即使输了球,也不会有太多遗憾。”

平和的霸气

但忘记又何尝容易?一个人或许可以改变言谈举止,却很难改变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结。尽管登顶的机会已越来越少,但马林又何曾真正放弃过?记得在雅典奥运会之前,马林曾经对陈玘说过:“这届我带着你打,等2008年的时候,就该你带我了。那时,你可别嫌弃我啊。”

难道马林真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吗?马林笑着解释:“大家恐怕都误会了。其实这只是我鼓励陈玘的一种策略。他毕竟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这么说,他的心气可能一下就提上来不少。到2008年时,我才刚刚28岁,应该还不能算太大吧。我希望在北京奥运会上,达到自己运动生涯真正的顶峰。”

现实中,也许沉稳和激情真的很难相互兼容。对于这一点,马林也很清楚。回家探亲时,父母都对他说:“你现在打球不像小时候气势那么冲了,好像有点儿保守。”马林争论道:“是打法和从前不一样了。”可他也承认,现在的自己确实更趋于平淡。不过,他还是相信,等到下一次大赛来临的时候,霸气就会重新回到自己身上。

不久之前,马林再一次回到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但他身后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越来越多年轻的身影。不知道马林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危机,他说:“对所谓新人的冲击,我还真没有什么感觉。不是我水平有多高,而是说我也同样处在一个冲击的过程中。只觉得是大家一块在冲顶,又怎么能说是别人冲击我呢?根本不存在人家抢我位置的问题,因为我现在同样也没有‘工作’,还想抢别人的位置呢。”

不再幻想最高处的风光多么美好,马林说:“我现在只想做一只蚂蚁,一点儿一点儿地搬掉眼前的障碍。虽然看起来有点儿慢,却不会停下来。时间让我有了很多改变,但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永不服输的精神。我觉得一个男子汉应该做到这一点,就像歌里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

乒乓球给马林带来了快乐,但与之相伴而来的,还有更多的痛苦。然而,这并不能改变马林对乒乓球的热爱。对于往日的成败,他已释然:“每个人在一生之中,痛苦总会多于快乐。作为运动员就更是如此。老瓦打了10届世乒赛,也不过拿了两次冠军。多伟大的球员也还是输球的时候多。所以,我现在只想多打几场能给自己和球迷带来快乐的比赛,年龄,让我越来越多地体会到胜负之外的快乐。”

坚强的脆弱

球场上的马林大起大落,球场外的马林也难得平静。客观地说,喜欢马林的球迷确实很多,可对他有微词的也并非少数。除了经常被人诟病的球场比赛小动作多,几年来,关于马林的负面新闻也颇有几件。

最近的一次就是奥运会之后发生的合肥“骂人事件”。对此,马林解释道:“过去,我确实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好。假如自己能做得更出色些,可能也不会招来那些误会。经历了这么多,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名球员,如果只会打球,恐怕也很难打好。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过,合肥那件事我太冤枉了。我要是真骂了班车司机,人家本人能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吗?何况,就算我真是大腕,也没有权利骂人呀。”

对马林的采访是在运动员公寓附近的一家小餐馆里进行的。马林依然像以前一样豪气干云。风卷残云过后,马林发现忙于记录的笔者一直没动筷子,便停了下来。看得出来,他的胃口并没有尽兴,可无论怎么劝,也不肯再吃了。

尽管坐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还是有球迷发现了马林。其中一位端着两杯啤酒走了过来,执意要和马林碰上一杯。见推脱不过,马林爽快地一口气喝了。接着,又按那位球迷的要求,耐心地在同一张纸上两次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抛开是是非非,眼前的马林和从前那个年少气盛的他有着完全不同的气质。曾经的咄咄逼人,变成了如今的从容平静。他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平和。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的马林越来越注重感情。13岁便离开沈阳的他,似乎比当年离家时还更要恋家。放假的时候,他总是尽量选择与家人呆在一起。在沈阳,他为父母购置了一套将近200平米的新房,就连里面的家用电器也配置得一应俱全。他开玩笑说:“以前,家里的房子小,我打电话回家,铃声响一两次,电话就接通了。可现在,有几次都要挂电话了,爸爸妈妈才接起电话。看着父母过上快乐的晚年,我特别高兴,觉得虽然很少有时间陪他们,但也算尽到了孝心。”

对于曾被吵得沸沸扬扬的恋爱问题,马林并不愿意多谈:“恋爱谈得好,对事业应该也是一种促进。但如果老是吵架,影响肯定就是反面的了。现在队里有规定,作为一名队员,我必须遵守。对我来说,恋爱应该是28岁以后的事了。”

毫无疑问,为了乒乓球,马林已经付出了很多。今后,他还将做出更多的牺牲。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改变马林眼神中的坚定。对于未来,硬汉马林没有太多的期望,他只是淡淡地说:“但愿自己能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我最大的缺点就是脆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