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经典名著 学生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01:40:35

点击下载

作者:李白 杜甫 等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课标经典名著 学生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新课标经典名著 学生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试读:

新课标经典名著:学生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唐)李白等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唐)李白等著;张知强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新课标经典名著:学生版)ISBN 978-7-305-14302-1Ⅰ.①小… Ⅱ.①李… ②张… Ⅲ.①古典诗歌-中国-小学-教学参考资料 Ⅳ.①G624.20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67388号出版发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  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 编 210093出 版 人 金鑫荣丛书名 新课标经典名著·学生版书  名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著  者 (唐)李白等编  写 张知强责任编辑 肖华裕 蔡冬青照  排 江苏南大印刷厂印  刷 北京北方印刷厂开  本 880×1230 1/32 印张7.375 字数134千版  次 2015年1月第1版 2015年1月第1次印刷ISBN 978-7-305-14302-1网  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号:njupress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目录CONTENTS

江南 (汉乐府诗)

长歌行 (汉乐府诗)

敕勒歌 (南北朝·北朝民歌)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咏鹅 (唐·骆宾王)

风 (唐·李峤)

咏柳 (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凉州词 (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春晓 (唐·孟浩然)

凉州词 (唐·王翰)

出塞 (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鹿柴 (唐·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静夜思 (唐·李白)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赠汪伦 (唐·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劳劳亭 (唐·李白)

客中作 (唐·李白)

别董大 (唐·高适)

绝句 (唐·杜甫)

春夜喜雨 (唐·杜甫)

绝句 (唐·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枫桥夜泊 (唐·张继)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塞下曲 (唐·卢纶)

游子吟 (唐·孟郊)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浪淘沙 (唐·刘禹锡)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悯农(其二) (唐·李绅)

江雪 (唐·柳宗元)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池上 (唐·白居易)

忆江南 (唐·白居易)

金缕衣 (唐·无名氏)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山行 (唐·杜牧)

清明 (唐·杜牧)

江南春 (唐·杜牧)

乐游原 (唐·李商隐)

蜂 (唐·罗隐)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元日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示儿 (宋·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四时田园杂兴(一) (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二) (宋·范成大)

州桥 (宋·范成大)

小池 (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春日 (宋·朱熹)

题临安邸 (宋·林升)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约客 (宋·赵师秀)

墨梅 (元·王冕)

石灰吟 (明·于谦)

葡萄 (明·徐渭)

竹石 (清·郑燮)

所见 (清·袁枚)

村居 (清·高鼎)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名师导读江南(汉)汉乐府诗[1][2]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3]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简介】

这是一首汉代的乐府民歌,出自《乐府诗集》。作者是无名氏。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职能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再配上乐曲,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所搜集和整理的诗歌,就叫乐府诗,简称乐府。【注释】[1]可:可以,此处是“适宜”“正好”的意思。莲:又叫做“荷”。[2]何:此处是“多么”的意思。田田:荷叶茂密的样子。[3]戏:嬉戏。【翻译】

到了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茂盛啊!鱼儿在莲叶间自由地嬉戏。一会儿游到了东边的莲叶下面,一会儿又跟西边的莲叶玩耍,一会儿去跟南边的莲叶打招呼,一会儿又游到了北边的莲叶丛中。【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的民歌,读来就像在观看一幅《采莲图》,有很强的画面感。

夏天的江南,正是采莲的季节。在池塘、湖泊的水面上,到处都能见到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和一朵朵粉红的、白色的荷花,“莲叶何田田”描绘的就是这样的美景。“鱼戏莲叶间”,生活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中,鱼儿也感到很欢乐,在荷叶下面游来游去,自由地嬉戏、玩耍。采莲人也不时地在荷叶丛中出没,虽然劳动很辛苦,但不时会传来他们嘹亮而愉快的歌声。这首歌可能就是采莲人在劳动时所唱的民歌。民歌既表现了鱼儿的欢乐,也表现了采莲人的愉悦。后面四句使用了重复的句式,不仅很好地展现了鱼儿的自由和灵动,而且也体现了民歌的淳朴气息。长歌行(汉)汉乐府诗[1][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3]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4][5]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6][7]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8][9]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简介】

这是一首汉代的乐府民歌,出自《乐府诗集》。作者是无名氏。《长歌行》是汉乐府曲题,“长歌行”为汉乐府曲调名。【注释】[1]葵:葵菜。[2]朝露:早晨的露水。晞(xī):干,干燥。[3]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德泽:恩泽,恩惠。[4]秋节:秋天。[5]焜(kūn)黄:颜色变黄,变枯萎。华:同“花”。衰:衰落,这里是“枯萎”的意思。为了押韵,这里可按古音读作“cuī”。[6]百川:很多河流。[7]复:又。[8]少壮:年轻的时候。[9]老大:年纪很大。徒:白白地。【翻译】

园中的葵菜,长着茂盛的叶子。早晨,叶子上还留有露珠,但等到太阳升起来,露珠很快就被阳光蒸发掉了。温暖的春天,是上天赐予万物的恩惠。万物欣欣向荣,一片生机。它们很害怕秋天的到来,那时候,花儿会凋零,叶子会枯萎,大地就像失去了生机一样。你看那无数条河流,都向东流入了大海。但谁又曾见到过东流的河水会倒流回西边的源头处?人在年轻的时候若不好好努力,等到年老时,只能徒劳地哀叹,后悔自己当年没有珍惜光阴。【赏析】

这首乐府民歌,通过描写一些大自然常见的现象:“朝露待日晞”,早晨的露珠,很快会被太阳晒蒸发;“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哪怕是春天里生长得最茂盛的植物,也逃不过秋天凋零枯萎的命运;“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滚滚江河向东流去,永远不会倒流向西。从这些自然现象出发,诗人提醒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光阴易逝,一定要把握当下的时光努力奋斗。要不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悔恨,因为曾经被我们轻易浪费、虚度的时光,是永远也回不来的。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用什么都换不来的。敕勒歌(南北朝)北朝民歌[1][2]

敕勒川,阴山下。[3]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4]

天苍苍,野茫茫,[5]

风吹草低见牛羊。【简介】

这是一首北朝的民歌,选自《乐府诗集》。本诗原来是鲜卑语,后来翻译成汉语,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注释】[1]敕勒(chì lè):少数民族名称,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川:平原。[2]阴山:山名,坐落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中部。[3]似:好像。穹庐(qióng lú):古代游牧民族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又叫蒙古包。笼:笼罩。盖:遮盖。四野:四方的原野,这里指所有的土地。[4]苍苍:青色。[5]见(xiàn):同“现”,出现,显露。【翻译】

敕勒族生活的草原,在阴山脚下。草原上的天空,就像那圆顶的蒙古包,把整个草原都笼罩在它的下面。你看那浩瀚的碧空,你看那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是多么的辽阔啊!当风吹过的时候,牧草都弯下了腰。哟,原来有这么多的牛羊都在草丛中吃草啊。【赏析】

这是一首敕勒族的民歌,生动地描绘了草原人民的生活场景,散发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与北方游牧民族粗犷的性格相符合,这首民歌展现了一幅磅礴大气的画面。“敕勒川,阴山下”,这样的开头,使得整首诗的境界显得非常开阔。“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不仅形象地描写出草原人民每天所见到的场景:天空就像一顶圆圆的帐篷一样,遮盖了草原,盖住了大地;也如实地体现了古代人民“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传神地“画”出了草原上放牧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一阵风吹过,高高的牧草都弯下了腰,我们才发现,在绿色的牧草中间,有一群群的牛羊在草地上吃草啊。我们也可以从整首诗中感受到作者对于草原生活的热爱。[1]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2][3]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简介】

薛道衡(公元540年—公元609年),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虽为北方人,但诗歌风格受南方影响较深。代表作《昔昔盐》《人日思归》。【注释】[1]人日:在古代,人们称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2]人归落雁后:秋冬季节,大雁飞到南方;春天,又飞回北方。大雁回到北方时,诗人还未动身,所以叫“人归落雁后”。[3]思发在花前:人日,春天的花儿尚未开放,而诗人的归乡之意早已萌发,所以叫“思发在花前”。【翻译】

今天是过年后的第七天,但我离开家乡已经有两年之久了。虽然大雁已经从南方飞回了北方,我还没有动身回家;但在我回家的念头萌生的时候,春天的花儿还尚未开放呢。【赏析】

这是作者客居异乡时所写的一首思乡的五言绝句。对于中国人而言,过年与家人团聚是历来的传统,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作者因为寄居在外地,本来就很思念家人;又恰逢春节,看着别的家庭都团聚在一起,形单影只的游子就更显得落寞和孤独了,所以作者思乡的念头变得格外强烈。

全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才七日”与“已二年”对比,未归乡的“人”与飞回北方的“雁”相对比,使得全诗在短短的二十个字之间,形象地传达了诗人盼归乡的强烈愿望。“思发在花前”,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虽然我人还未回到家,但一颗思念的心早已回到了家中,与家人团聚了。诗歌用简单朴素的语言,传达出作者淳朴、真挚的感情,又能够引起广大游子的心理共鸣,所以千百年来能够在民间广为传诵。[1]渡汉江(唐)宋之问[2][3]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4][5]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简介】

宋之问(约公元656年—约公元712年),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唐代诗人。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擅长律体诗,并称“沈宋”。是唐代近体诗的开创者。【注释】[1]汉江:汉水,是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2]岭外:指岭南,大庾岭之外,是诗人被贬谪的地方。书:信。[3]复:又。历:经历。[4]怯:这里是“担心”的意思。[5]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翻译】

我被贬到岭南,与家人断了音信。孤独地度过了冬天,又经历了春天。(现在我逃回来了。)可是,我离家的距离越近,就越害怕听到家中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所以我就是看见从家乡过来的人,也不敢问他们我家中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从岭南的贬居之地泷州(今广东罗定市)逃离,途径汉江时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贬居岭南,路途遥远,故而与家人断了书信往来,不知道家中的情况。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又遭遇了贬谪,心情自然不好。“经冬复历春”,写出了在贬所的时间之长,尤其在孤独、绝望的情况下,会感觉到时间过得更加缓慢。现在好不容易逃离了那个蛮荒之地,到了汉江之滨,离家也越来越近了,可为什么感觉不到一丝喜悦,反而有一些担心和害怕呢?原来诗人跟家人很久没有通信了,不知道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变故。所以离家越近,这种恐惧感就越强,以至于诗人都不敢问那些从家乡来的人,自己家中的近况如何。

本诗注重对诗人心理的刻画。“经冬复历春”写出了诗人在绝境中对于时间的感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则把诗人对家人的关心、进而生出的担心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害怕的心情,都形象地传达了出来。咏鹅(唐)骆宾王[1]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2][3]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简介】

骆宾王(约公元640年—约公元684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初唐诗人,擅长七言歌行,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诗歌代表作有《咏鹅》。【注释】[1]项:脖子。曲项:弯着脖子。歌:鸣叫。[2]绿水:水边有树木、小草等,在水中的倒影是绿色的,使得河水看起来像是绿色的,所以叫“绿水”。[3]红掌:红色的脚掌。拨:拨动,划动。【翻译】

快看!鹅!鹅!鹅!你看,它们弯着脖子,朝着天空,快乐地歌唱。它们有着洁白的羽毛,河水因为岸边树木和草丛的倒影显得很绿,它们就遨游在碧绿的河水上。它们用红色的脚掌,努力地在水中划动,使自己向前游动。被脚掌划开的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清澈的波纹。【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七岁时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开头的“鹅,鹅,鹅”三字,使用了反复咏唱的方法,表现了小诗人见到鹅的时候那种惊喜的心情。紧接着,作者从视觉、听觉上对鹅的形态、声音、动作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其中,在视觉上,色彩的对比很强烈:“白毛”“绿水”“红掌”“清波”,色彩虽多,可是并无杂乱之感,反而更好地刻画了鹅的形象,使得整幅画面显得更加和谐。“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对偶上也很讲究,这两句诗不仅上下句对偶,而且两句诗都是当句对,即“一句中自成对偶”,如“白毛”对“绿水”,“红掌”对“清波”。

诗歌风格是清新、明快的,表达出小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风(唐)李峤[1][2]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3]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简介】

李峤(公元645年—公元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石家庄市)人。唐代诗人。在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与苏味道并称“苏李”。代表作有《风》。【注释】[1]解:分解、解散。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2]二月:早春,指农历二月。[3]斜:倾斜。【翻译】

风能够吹落晚秋的树叶,也能够使二月的花朵开放。它过江的时候,能够掀起千尺高的巨浪。也能深入到竹林中,让无数的竹子因它而倾斜。【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诗歌通篇不出现“风”字,却句句在写“风”,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平。诗人形象地描写出了风吹过时的各种情形,让我们感受到了风的力量,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写作此诗时愉快的心情。

全诗通篇对仗,工整流利。“能开二月花”是比较形象的说法,春天花儿开放是因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循环变化,冬天过去,春天到来,大地开始回暖,但在春天到来时,人们感受最深的,是迎面吹来的温暖、和煦的春风,所以作者才说是春风把花儿都“吹”开了。“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富有动态感,风儿吹过,江面上波浪翻滚,竹林中所有的竹竿都摇晃了起来。而且,“三秋”“二月”分别代表了秋、春季节,在古代,“春秋”可以表示一年四季。作者在时间点上的选择看似随意,实则很有代表性,表现出“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的事实。咏柳(唐)贺知章[1][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3][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简介】

贺知章(约公元659年—约公元744年),字季真,唐代诗人、书法家,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唐武后证圣元年中乙未科状元。自号“四明狂客”,与张旭、李白等人被称作“醉中八仙”,又与张旭、张若虚等人结为“吴中四士”。代表作有《咏柳》《回乡偶书》。【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在诗中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2]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在诗中指垂下的柳条就像丝带一样。[3]裁:剪,裁剪。[4]似:好像。【翻译】

春天,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嫩绿的叶子,就像碧绿的玉石一样惹人喜爱。无数细长而又柔软的柳条垂下来,就像绿色的丝带。这些细细的叶子都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吹过,万物都焕发了生机,这春风就是那把可爱、灵巧的剪刀。【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贺知章比较有名的一首咏物诗。

诗歌运用了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从多个角度表现了春天的柳树、柳枝、柳叶的可爱。分别把柳叶比作碧玉,把柳枝比作丝带,把春风比作剪刀,用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打比方,生动地写出了柳叶颜色之碧绿和柳枝体态之柔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诗尤其为后人所称道。这一问一答,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同时也刻画出了一个可爱调皮的春风的形象。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生动,风格清新明快,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春天和柳树的喜爱之情。回乡偶书(唐)贺知章[1]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3]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简介】

贺知章(约公元659年—约公元744年),字季真,唐代诗人、书法家,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具体介绍,请参看《咏柳》一诗。【注释】[1]乡音:故乡的口音。无改:没有改变。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衰(cuī):疏落,衰败。在中古音中,衰(cuī)与“来”是押韵的。[2]相见:见到我。相识:认识我。[3]客:客人,在这里指诗人。【翻译】

我在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等到我年老时,才再次返回家乡。我的家乡话一直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我的头发日渐稀少了。乡里的儿童见到我,也不认识我。他们笑着问我:“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啊?”【赏析】

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直到八十六岁时才得以告老还乡。这首七言绝句就是他回乡之后所写的。诗歌详细地写出了作者刚刚返回家乡的见闻和感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作者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少小”与“老大”,“乡音无改”与“鬓毛衰”都是相对应的。虽然作者已离乡多年,但因为对故乡的怀念,乡音一直还保持着。可是,他的容颜是无法保持的,脸上慢慢有了皱纹,头发也日渐稀少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很强的画面感,也使得结尾意味深长。天真烂漫的儿童不经意的一问,却使作者陷入了无限的感慨之中。在这里,“儿童”与“老人”既是一种对比,同时也可以代表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现在的老人,也曾经是儿童。他离开家乡的时候,也很年轻,朝气蓬勃。这里的对话,也可以视为现在的“我”与以前的“我”之间的一种对话,更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的无力感。[1]凉州词(唐)王之涣[2][3]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4][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简介】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字季凌,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边塞诗著称。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一起唱和,传说他们三人有“旗亭画壁”的故事。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注释】[1]凉州:唐朝时属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凉州词》:又名《出塞》,是唐朝期间流行的一种曲调名。[2]远上:远远望去。[3]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万仞:这里是虚指,形容很高的样子。[4]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在古代,人们常常在送别时,折杨柳枝送给将要远行的友人。[5]度:吹过。玉门关:汉武帝所置,因从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翻译】

远远望去,黄河的源头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坐落在万山之中,更显得凄凉、孤独。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那里,又何必用羌笛去吹那首哀怨的《折杨柳》来埋怨春光迟迟呢?【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出了边塞凉州既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开头两句诗歌想象奇特,气象开阔,同时也和大西北的地理状况、自然环境、历史事件等有着紧密的关联,写出了征人所处的荒凉的环境。作者紧接着写征人的生活:“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来,杨柳不青。“怨杨柳”语义双关,既指《折杨柳》曲调哀怨,也指杨柳叶尚未变青。因为杨柳有送别的意思,所以杨柳不青,征人便无法回乡与家人团聚,因而羌笛之声才显得更为哀怨。但全诗的格调深沉,以悲壮之笔写哀怨之情,便不至于陷入哀怨之中,使得格局更为深沉、阔大。从这首诗中便可以看出唐人的胸襟,以及盛唐诗中所蕴含的“盛唐气象”。[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简介】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字季凌,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具体介绍,请参看《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诗。【注释】[1]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息其上而得名,故址在今山西永济市。[2]白日:太阳。依:依傍。[3]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指眼界更为宽阔。【翻译】

那轮夕阳,靠着西边的群山,慢慢地沉了下去。滚滚黄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想要穷尽你的视野,看到更加开阔的景象吗?那就登得再高一些,到楼上(更高的地方)去吧。【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诗人在登高远望时所看到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开头两句就写得场面开阔,气象宏大,让人眼前一亮。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哲理之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不显得枯燥,反而与开头两句融为一体,读来让人精神为之振奋。诗歌境界也因此更进一层。诗歌用语简单朴素,但很好地传达出了作者的所见、所思。

全诗四句诗歌两两对仗,气势一贯而下,连贯流畅,所以并不呆板。我们从诗中能很清晰地感受到盛唐人所拥有的那种积极、奋进的精神和盛唐诗中所蕴含的“盛唐气象”。[1]春晓(唐)孟浩然[2][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4]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简介】

孟浩然(公元689年—公元740年),以字行,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世称“孟襄阳”。以水田园诗为主,与王维合称为“王孟”。代表作有《春晓》。【注释】[1]晓:天亮时。春晓:春天的早晨。[2]不觉:感觉不到。[3]啼鸟:即“鸟啼”,鸟的叫声。为了照顾到押韵,所以颠倒了顺序。[4]知多少:不知道有多少。【翻译】

在春天睡觉,天亮了都不知道。醒来时,到处都能听见鸟儿的啼叫声。记得昨天晚上听见外面风雨交加,院子里的花儿不知道落了多少?【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用通俗晓畅的语言,描写了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却别有一番风味。“处处闻啼鸟”,作者首先从听觉入手,写作者醒来时候的状况。紧接着想起了昨天晚上听到的声音:“风雨声”,原来昨天晚上下雨了。“花落知道少?”虽是作者顺口一问,但也体现出他对花儿的关切之情。作者写春天的早晨,只截取了一个侧面,即雨后的早晨,但却包含了春雨、春花、春天的鸟儿等春天必不可少的元素,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诗歌以问句结尾,使得诗歌的韵味更足,这也是本诗最为成功的地方。短短二十个字,能表达的东西是有限的,但优秀的诗人往往能在有限的文字中,蕴含着无尽的意蕴。就像这首诗,作者在描绘的图画之外,还让我们联想到烂漫的春光和无限的生机,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凉州词(唐)王翰[1][2]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3]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简介】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作有《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注释】[1]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西北地区的特产。[2]琵琶马上催: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所以本句重在渲染一种欢快的宴饮场面。[3]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翻译】

用葡萄酿成的美酒,倒满了华贵漂亮的夜光杯。在战士们开怀畅饮的时候,有人在马上开始弹奏琵琶来助兴。如果我醉倒在沙场上了,请你一定不要笑话我。君不见,自古征战在外的战士,有几个能够活着返回故乡?【赏析】

这是一首与边塞生活有关的七言绝句,描写了驻守边塞的将士们的一次宴饮的场面。

诗歌一开始,就排列了很多意象:“葡萄酒”“夜光杯”“琵琶”“马”“沙场”,不仅交代了诗中的事件发生在西北的边塞,也描述了这一次宴饮的场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本诗的名句。既然自古以来征战在外的人没有几个能够活着回去的,那就让我赶紧享受当前这短暂的快乐吧,流露出战士们及时享乐的思想和反战的情绪,有一种悲凉的意味。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最后两句是战士们的劝酒词,为了劝同伴饮酒而故作的豪迈之语。如此一来,诗歌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豪放、兴奋的感觉,展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气概,这种积极的情绪与宴会的热烈气氛也是一致的。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简介】

王昌龄(公元690年—公元756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歌语言简练,韵味深长,与高适、王之涣齐名。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注释】[1]但使:只要。龙城:即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卢龙城就是汉代的名将李广练兵之地。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都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龙城飞将:本诗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2]不教:不叫,不让。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外族骑兵。度:越过。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在古代,阴山是中国北方的屏障,历代王朝常凭借它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翻译】

在秦汉以来,明月就一直照耀着这座城池。远征在外的将士们,还没有回家。如果汉朝出击匈奴的“飞将军”李广还在的话,那些胡人怎么能够越过阴山,侵入到中原内地呢?【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边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使用了互文的手法,因为月亮和城池,是秦汉两代都有的。同时,这种开阔的场面也使得本诗的声调高昂,气势雄浑。唐代诗人经常使用汉代的典故,来指代本朝的事情,本诗也是如此。明月与边塞都是很容易让人思念家乡的意象,再加上“万里长征人未还”,更突显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思念家乡而不得归的怨恨。但因为使用了秦、汉的意象,使得本诗拥有了更深的历史厚度。秦、汉、唐三朝都面临着与游牧民族的战争,所以,此处的“人未还”,不仅指唐朝的将士,也可以指秦、汉两朝的将士。同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理想,也不只是唐朝将士的愿望,也是秦、汉两朝将士的愿望。诗人通过这种巧妙的手法,把三朝的历史进行了一次对接,使得本诗的反思更具历史深度。明代的李攀龙非常推崇这首诗,称它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2][3]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4]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简介】

王昌龄(公元698年—公元756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边塞军旅、闺怨、宫怨、送别等题材。具体信息,请参考《出塞》一诗。【注释】[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辛渐:诗人要送别的一位朋友。[2]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芙蓉楼所处的镇江在三国时隶属吴国。[3]平明:早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孤:独自一人。[4]冰心:比喻作者心灵的纯洁。【翻译】

连绵的秋雨,洒遍了吴国的土地。雨后的早晨,我送你离开,只留下这一座楚山,与我一样孤单。洛阳的亲友们如果问起我的近况,就烦劳你告诉他们,我的心灵,依然像那玉壶里面的冰一样纯洁,不曾受到世俗的沾染。【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送别诗。“寒雨连江夜入吴”中,“雨”和“江”的意象,本身就带有凄寒的意味。在下雨天的江边与友人离别,使诗人产生了更多的离愁别绪。但在同时,这句诗也展现了一幅壮阔的景象,让人眼界为之开阔,冲淡了浓郁的哀伤,使读者不至于陷入深深的离愁之中。“平明送客楚山孤”中,一个“孤”字,不仅指孤零零的楚山,更指友人离去之后作者的孤单。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作者对即将离开的友人辛渐说的,也是对洛阳的亲友说的。“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比一切语言都更能表达作者对洛阳亲友的思念,也更能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诗人用简单朴素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使诗歌包含了丰富的意蕴。[1]鹿柴(唐)王维[2]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3]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简介】

王维(公元701年—公元761年,一说公元699年—公元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市)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宋代的大诗人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鹿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注释】[1]鹿柴(zhài):辋川的一处地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王维在辋川建有别墅。柴:通“寨”,用树木围成的栅栏。[2]人语:人说话的声音。[3]景(yǐng):同“影”,指太阳光。返景:夕阳返照的光。【翻译】

在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的踪影。但就在这片静寂中,突然传来了人说话的声音。夕阳快要落下山了,光线射入幽暗的树林中,照在那潮湿的青苔之上,使这里的环境更显得幽暗了。【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空山不见人”,空山,不是指山上光秃秃的,而是说山里面没有人。紧接着迎来了一个转折:“但闻人语响”。在山里面完全看不见人的影子,突然间传来了人说话的声音,山中原本寂静的瞬间被打破了。但就像“蝉噪林愈静”的意境一样,寂静的山林因为这突然的声音,更显得宁静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夕阳的光线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到了地面的青苔上。原本幽暗的环境,因为光线的射入显得有些光亮。但也正是因为这几缕光线,使得周围的环境显得更加幽暗、潮湿了。

诗人通过对比手法的使用,将一幅幽静的山林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果然不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4]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简介】

王维(公元701年—公元761年,一说公元699年—公元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市)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具体情况,请参考《鹿柴》一诗。【注释】[1]元二:姓元,在家族中排行第二,是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在今天新疆库车附近。[2]渭城:秦朝的古都咸阳城,汉代改名为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3]客舍:旅馆。[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翻译】

渭城的早上下了点雨,雨水打湿了路面的尘土,也洗净了客舍边上的柳树叶子上的尘土,使叶子看起来更加鲜绿了。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因为你再往西走,直到走出阳关,就再也碰不到一个故人了。【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送别诗。

首句“渭城朝雨浥轻尘”点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早上,送别的地点是在渭城,同时也描写了当时所处的环境是下雨天。在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中,“客舍”和“柳色”这两个与送行有关的意象,呼应了题目中的“送”。同时,因为雨水洗净了柳叶上的尘土,使柳叶更加鲜绿,诗歌的风格变得清新、明快,使诗歌免于单纯地弥漫着离愁别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分手在即,诗人并没有留下哀伤的泪水,而是在鼓励友人。在对朋友的劝慰中,我们读出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之深,也读出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所有的感情都是通过看似平常的字句表达出来,显得更有韵味。[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简介】

王维(公元701年—公元761年,一说公元699年—公元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市)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具体情况,请参考《鹿柴》一诗。【注释】[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代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回忆,想念。山东:指函谷关与华山以东的广大地方,不是特指今天的山东省。王维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市)人,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属于广义上的山东。[2]独:独自一人。异乡:他乡。[3]登高:在古代的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4]茱萸(zhū yú):即草决明,一种香草。古时人们认为重阳登高时佩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翻译】

我独自一人漂泊他乡,每逢佳节到来,看到别人家庭团聚,我就更加思念故乡的亲人。今天又到了重阳节,我知道,在兄弟们都佩戴着茱萸登高的时候,就只少我一个人。【赏析】

这是诗人在十七岁时所写的一首思乡的七言绝句。

诗歌开头“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和两个“异”字连续地使用,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异乡强烈的孤独感,也使诗人更加地思念故乡的亲人。被这种孤独感和思乡情所笼罩的年轻的诗人,看到别的家庭在佳节时刻欢聚一堂,在这种乐景的衬托下,更显得落寞、孤寂。“每逢佳节倍思亲”,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到三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笔锋一转,从故乡兄弟的角度来写,看起来似乎超出常理,但所思所想又都在情理之中。重阳节,佩戴茱萸登高是历来的传统,但是在这些登高的兄弟们当中,怎么少了一个人?缺席的诗人与登高的众兄弟之间形成了“一与多”的对比,使诗人再次感觉到孤单。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写出了真挚的情感,使这首诗千百年来被广为传诵。[1]静夜思(唐)李白[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3][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贺知章称他是“谪仙人”。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富有浪漫主义气息。他的诗歌和人格魅力,对后代文人有很大的影响。【注释】[1]静夜思:在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2]疑:怀疑,好像。[3]举头:抬头。[4]思:想念。【翻译】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了我的窗前。乍一看,还以为是天气转凉,地上开始结霜了。我抬起头,凝望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因为我想起了远方的故乡。【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的小诗。全诗短短二十个字,都是很朴素的语言,也没有使用太多的艺术手法,为何千百年来能打动无数的读者?因为作者的感情真挚。诗人旅居他乡,在夜晚,尤其是有月亮的晚上,更容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人为什么会对月光产生错觉,以为那是“霜”呢?因为诗人思念故乡,忧愁盘踞在胸中,久久不能入睡,故而产生了错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开始的“疑”,到“举头”,再到“低头”,这一系列的肢体动作反映了诗人的心理变化,清晰地展现出远方游子对故乡的怀念。诗人没有具体写自己的感触,只是一笔带过:“低头思故乡”,但读者却能从中读出很多东西来。韵味深长、感情丰富,也是诗歌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1][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3]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4][5]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6]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具体情况,请参考《静夜思》一诗。【注释】[1]识:认识。[2]呼作:称为。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3]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4]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5]团团:圆圆的样子。[6]言: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问言:问。与:给。【翻译】

小时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我就称它是一个挂在天上的白玉盘。有时候又怀疑它是王母娘娘在瑶台使用的镜子,不知怎么就跑到了云的上面去了。我听说月亮里面有仙人和桂树,月亮刚升起来的时候,我能看到仙人的两只脚垂在那里。紧接着,就能看见月亮里面那棵圆圆的桂树了。月亮里面还住着一只捣药的兔子。我真想问问它,药捣好之后给谁吃呢?【赏析】《古朗月行》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本诗节选了前面的四句。诗歌以清新的笔触,写出了少年时候的作者对月亮的认识和想象。

这四句诗,都是从小孩子的视角来写的,在诗句中也使用了很多小孩子能看到、听到、想象到的事物来打比方,比如把月亮比喻为白玉盘和瑶台镜,这两个比喻很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形状,以及月光的皎洁、明亮,很有代表性。而且,“呼”“疑”这两个动词的使用,能让我们感受到孩子的稚气和可爱,以及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后面两句使用了一些神话中的典故,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传说,月亮中住着一个仙人,一只捣药的兔子,还有一棵桂花树,诗人就用这样的传说,细致地描写了月亮渐渐升起来的整个过程。刚开始升起来的时候,只能看见仙人的两只脚,等到完全升起来,才看清楚月亮里面的情况,那棵桂花树也看得清清楚楚了,很细致地写出了月亮升空时逐渐明朗、宛若仙境一般的景致。[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3]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具体情况,请参考《静夜思》一诗。【注释】[1]庐山:地处江西省九江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2]香炉:香炉峰,在庐山的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有云烟笼罩而得名。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3]遥看:远看。川:在这里指瀑布。[4]疑:怀疑。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翻译】

香炉峰在太阳的照耀下,好像腾起了紫色的云雾。我远远地望着瀑布,像一条白练垂挂在高高的山峰上。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好像有几千尺那么长。让我错以为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世间。【赏析】

诗人共写了两首《望庐山瀑布》,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在这首七言绝句中,诗人依靠奇特的想象描写了庐山瀑布雄伟壮阔的景象,也反映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香炉”是双关的手法,既可以指香炉峰;也可以指庐山在太阳的照耀之下,像个香炉一般,冉冉升起团团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点明了作者对庐山的“望”是远望,这样才能体验到庐山瀑布的壮丽。“挂”字的使用,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把流动的瀑布变成了静态的白练,就那么挂在庐山上面,这种动、静之间的转换非常自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本诗最精彩的地方,也最能体现李白神奇的想象和浪漫的气质。“飞流直下三千尺”,以夸张的笔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紧接着又来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疑”字,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而且不会让读者有突兀之感,用得自然传神。[1]赠汪伦(唐)李白[2]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3][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具体情况,请参考《静夜思》一诗。【注释】[1]汪伦:李白的一个朋友。[2]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4]不及:不如,比不上。【翻译】

李白坐上船,刚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岸边传来了歌声,原来是友人汪伦为我送行来了。这桃花潭的水纵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为我送行的这一番情意深啊!【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李白在外地游历时写给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歌用真诚、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二人友情的深厚,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李白乘舟将欲行”,以自己的名字入诗,使诗歌由第一人称叙述转入第三人称的描述,更显得客观,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诗中的感情。“忽闻岸上踏歌声”,一个“忽”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惊奇,是谁在这时候唱歌呢?只写作者自己的听觉,而不使用视觉描述,也吸引了读者的好奇心:原来是好友汪伦亲自为我送行来了。此处的叙述,张弛有度,节奏掌握得很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果感情能够物化,可以用来衡量的话,那么即使这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不如汪伦与我的感情深啊。朴素的语言,道尽了两人真挚而又深沉的友情,读来回味无穷。[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4][5]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具体情况,请参考《静夜思》一诗。【注释】[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之:往、到达。广陵:扬州。[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辞:辞别,告别。[3]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这里指迷人的春色。下:顺流向下而行。[4]尽:消失。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5]唯见:只看见。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翻译】

友人孟浩然踏上了东去的船,离开了黄鹤楼。在这繁花盛开、柳絮如烟的阳春三月,要到扬州去了。他的船慢慢地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与远处的蓝天融为一体。只看见,滚滚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流去。【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李白写给孟浩然的一首赠别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出了送别的时间(烟花三月)、地点(黄鹤楼)和友人的目的地(扬州)。黄鹤楼和江水,都蕴含着离别的意味在其中,但是“烟花三月”的使用,却让人看不到一点离别的哀伤,也没有劝慰友人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浓浓的诗情画意,这也与李白浪漫的性格相符。“孤帆远影碧空尽”,诗人一直站在江边,眼看着友人乘坐的船只慢慢变小,直到消失在天边,写出了诗人目送友人离开的时间之长,也表明了二人的友谊之深厚。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虽是在写景,其实是在抒情:就让我的怀念,化作东流的江水,随你一起到扬州去吧。不仅写出了对友人的不舍,也使全诗的场面变得更为开阔。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有一种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1]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4][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具体情况,请参考《静夜思》一诗。【注释】[1]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2]朝:早晨。辞:告别,离开。彩云间:因白帝城在山上,地势较高,从江中仰望山上,仿佛高耸入云。[3]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还:返回。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4]猿:猿猴。啼:啼叫,鸣叫。住:停息。[5]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山多。【翻译】

早上我坐船离开彩云环绕的白帝城。从白帝城到江陵有一千里的距离,但我用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在行舟途中,两岸的猿猴叫个不停。在不知不觉间,我的小船已经穿过了万重山峦。【赏析】

公元759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走到白帝城的时候,收到赦免的消息,在喜悦、激动的情况下,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城被彩云所环绕,写出了地势之高。因为白帝城与江陵之间巨大的地势落差,才使得兴奋的诗人能够实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壮举,也使读者感觉不到丝毫的夸张。“还”字的使用,不仅表达了舟行的速度之快,也含有因遇赦放还而归的意思,体现了作者此时溢于言表的欢快之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出了速度之快,两岸的猿声此起彼伏,尚未停歇,岸边的山影一重重地闪过,与诗人的心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轻”字不仅形象地体现了舟行的速度之快,也恰当地表现了作者欢快的心情。整首诗歌浑然天成,到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1]望天门山(唐)李白[2][3]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4][5]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具体情况,请参考《静夜思》一诗。【注释】[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如同天然的门户,因此叫“天门山”。[2]中断:指两山之间被水隔开。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断开。[3]回:回转。[4]出:出现。[5]孤帆一片:一叶轻舟,一条小船。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就像来自日边。【翻译】

天门山好像被从中间一劈为二,给楚江让开了道路。东流的江水到了这里,也会打转、徘徊。我坐在从日边而来的一叶轻舟上,看着两岸的青山慢慢地揭开神秘的面纱,出现在我的眼前。【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李白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发之作。

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就展现了作者神奇瑰伟的想象力,天门山由西梁山和东梁山组成,两山隔江对峙,犹如天然的门户一般。作者觉得,这是造物主为了让长江顺利地通过,就把天门山一分为二了。“碧水东流至此回”,继续对天门山进行描写。东流的江水到了天门山下,也不得不停下前进的步伐,从侧面烘托出了天门山的雄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点明作者“望天门山”所处的视角,原来是在“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上。因为作者在船上,所以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不是自己向天门山走去,而是天门山向自己走来,读来更觉奇特。而且,青山碧水,再加上天边的红日,还有滚滚的江水,这本身就构成了一副壮阔的《江山胜揽图》,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1]劳劳亭(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2][3]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具体情况,请参考《静夜思》一诗。【注释】[1]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在古代是送别的地方。[2]知:知道,理解。苦:苦楚,忧愁。[3]遣:让,教。【翻译】

要说天下最令人伤心的地方,就是这与友人分别的劳劳亭了。如果春风知道人们离别的忧愁的话,就不要让柳条变青了吧。【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送别的诗,但并没有具体说是为谁送行,只是借景抒情,泛论离别的苦痛。“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天下伤心的地方,就是这与人分别的劳劳亭了。但真正令人伤心的,不是这个亭子,而是离别。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医疗也不发达,对很多人来说,一次别离,很可能就是永别。所以古人的送别诗读来很感人,还有这更深一层意思在其中。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如此一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句诗的立意就非常独特。春风不来,柳条不青,人们分别时也就无柳可折了。诗人不直接说希望人间没有别离,而是从侧面进行暗示:如果没有柳条可供送别者折取,那人间不就没有离别了吗?这正是诗人的一颗赤子之心,也是诗人用情最深的地方。“知”和“不遣”这两个动词的使用,使春风拟人化了,整首诗读来趣味性也更充足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