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本科《历史地理综合》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08:45:5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本科《历史地理综合》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019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本科《历史地理综合》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2014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本科《历史地理综合》试卷及详解

选择题

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答案】C【解析】A项,山顶洞人是晚期智人的代表,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1.8万年。B项,北京人是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1920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C项,元谋人是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D项,蓝田人是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直立人,1963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距今有100万至60万年。

2.在“战国七雄”中,(  )是源于“三家分晋”形成的。

A.赵国、魏国、燕国

B.魏国、燕国、韩国

C.燕国、韩国、赵国

D.韩国、赵国、魏国【答案】D【解析】三家分晋是指战国初期卿大夫韩氏、赵氏、魏氏三家瓜分晋国的事件。春秋争霸战争以来,晋国一些异姓卿大夫逐渐掌握了兵权;进入春秋中期后,晋国政权逐渐落到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手中,出现卿大夫专政的局面,六卿之间展开了激烈斗争,最后剩下赵、韩、魏三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侯名存实亡。

3.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的战乱是(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答案】D【解析】D项,安史之乱是在唐玄宗统治后期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战乱历时7年多,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唐朝统治自此由盛而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A项,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B项,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导致了西晋亡国,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C项,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4.中国古代医学著作《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其著者被后世称为“药王”的是(  )。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沈括

D.李时珍【答案】B【解析】A项,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著有医学名作《伤寒杂病论》,该书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B项,孙思邈是唐朝最著名的医学家。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书里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在中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所创立的脏病、腑病分类法,对中医医学的发展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世尊称他为“药王”。C项,沈括是北宋科学家,主张革除旧历法,创“十二气历”。比欧洲早400年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在数学上创立了“隙积术”、“会圆术”。著医书《良方》、《灵苑方》。晚年撰写《梦溪笔谈》三十卷。D项,李时珍是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历时27年完成《本草纲目》。

5.两宋期间,在大战之后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

A.北宋与辽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国

D.南宋与元【答案】A【解析】澶渊之盟是指北宋与辽朝(契丹)之间订立的和约。1004年秋,辽统政者大举进攻北宋。辽军直逼澶州城下,威胁东京。面对强敌压境,北宋的一些大臣主张逃跑,宰相寇准主张坚决抵抗,要求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到了澶州。虽然宋军在杨延昭的率领下,击败了辽军,但北宋统治者无心抵抗,遂与辽朝进行议和。条约规定宋送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又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6.“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发生在(  )。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答案】C【解析】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海上航行。为了进一步加强明朝同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至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7次,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扩大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友谊。

7.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

A.北宋

B.永安

C.天京

D.安庆【答案】B【解析】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于咸丰元年(1851年)九月攻克永安。在这里,太平军进行了一系列政权建设,史称“永安建制”。“永安建制”后,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组织初步形成,这对于太平天国加强领导、发展队伍、扩大革命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8.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是(  )。

A.军机处

B.总理衙门

C.理藩院

D.责任内阁【答案】B【解析】总理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特设的中央机构。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门负责与欧美国家交涉,称为“五口通商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要求下,咸丰帝于1861年批准成立总理衙门,其直属机构有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五股,下属机构有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到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遣留学生等,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

9.标志着中国新民族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其导火线是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等要求,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又是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开端。

10.湖北、江西人民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是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1927年2月19北伐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和英国政府签订了《汉口英租界协定》、《九江英租界协定》,中国正式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空前的壮举。

11.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其首都是(  )。

A.瑞金

B.遵义

C.延安

D.北平【答案】A【解析】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将瑞金定为首都。

12.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答案】D【解析】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其关键是实行我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

13.在宗教革命中,马丁•路德提出“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这表明他反对(  )。

A.罗马天主教教廷

B.国家干预宗教

C.人们信仰宗教

D.成立教会组织【答案】A【解析】马丁•路德为突破罗马天主教势力而从事宗教改革。当时天主教规定人若犯罪,可向教堂购买赎罪券,用来抵消其罪行,此事令路德大为不满,遂于1517年10月21日在威登堡教堂门口张贴其《九十五条论纲》,斥责赎罪券,并反对教皇专权。路德据《圣经》主得救乃上帝之恩赐,坚信义人必因信得永生,“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

14.17世纪发生的英国革命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之一是(  )。

A.自由平等博爱精神

B.天赋人权的主张

C.实行宪政的政治体制

D.三权分立的原则【答案】C【解析】C项,英国革命是以新贵族资产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主张实行宪政,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君主制,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A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首先出现于法国革命,并在1946年和1958年被写进法国宪法中,现在已成为法国精神的代表。B项,天赋人权的主张源于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D项,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这一理论对美国的宪法制定者影响很大,至今仍被美国沿用。

15.美国独立后,存在着两种主要经济形式,南北差异很大,最终导致南北战争爆发,南方与北方的不同之处是(  )。

A.盛行奴隶制

B.工商业发达

C.要求提高关税

D.要求保护国家市场【答案】A【解析】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经济制度,即北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南部种植园主奴隶制经济制度,南部奴隶制经济以黑奴的劳动为基础。这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16.在巴黎和会的四人会议上,主张德国必须承担巨额赔款,“掏尽德国人腰包”的政府首脑是(  )。

A.威尔逊

B.罗斯福

C.克里蒙梭

D.奥兰多【答案】C【解析】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开幕。会议的决策机构为最高委员会,最初由五大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叫“十人会议”,后来缩小为由美、英、法、意四国首脑组成的“四人会议”,而实际起操纵作用的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组成的“三巨头”会议,他们有权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在对德问题上,克里蒙梭极力主张削弱德国,在战争赔款方面,主张德国必须承担巨额赔款,而英、美两国首脑则反对法国的巨额赔款方案,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德国和法国的制衡。

1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次战役中,近卫军的一个战斗小组抵御德国军队的进攻,死守“一月九日”广场上的一座大楼达两个月之久,为赢得反攻做出了贡献。这次战役是(  )。

A.敦刻尔克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诺曼底战役【答案】B【解析】在1942年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近卫军中士雅科夫·巴甫洛夫领导的一个由多民族士兵组成的22人战斗小组,死守市中心“一月九日”广场上的一座6层大楼达2个月之久。德军用炮弹摧毁了这座楼房,但无法把它攻占下来。巴甫洛夫指挥战斗小组击退了德军无数次的冲击,守住了这座大楼,为赢得反攻做出了贡献。

18.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提出的“杜鲁门主义”被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和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杜鲁门在演说中表示(  )。

A.欧洲被铁幕隔开为对立的两部分

B.援助土耳其和希腊

C.援助西欧复兴以抗衡苏联

D.在世界各地抵制“极权政策”的扩张【答案】D【解析】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讲,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策”。“极权政策”和任何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都“危害着美国的安全”。“杜鲁门主义”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

19.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执政,提出在社会主义固有的基础上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取代了赫鲁晓夫的“建设共产主义”的理论。勃列日涅夫的理论(  )。

A.彻底纠正了赫鲁晓夫的冒进

B.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体现了勇于改革的精神

D.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赫鲁晓夫的理论【答案】D【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在经济上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政治上试图限制权力的过分集中和个人崇拜,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基本上延续了他的理论,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二人均未摆脱僵化的管理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

20.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迟缓的“英国病”得到明显改善。撒切尔政府采取的主要政策有(  )。

A.国有企业私有化

B.增加政府公共开支

C.扩大社会福利

D.加入欧洲共同体【答案】A【解析】二战后,英国奉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加大国家干预力度的办法,刺激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但是政府干预政策的结果使英国国民经济陷入了“走走停停”的恶性循环之中。1979年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后,抛弃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采用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政府经济政策导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成为撒切尔政府推行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

图1示意某河流域(地处北纬48°35'~61°55',干流全长约3600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干流总落差256米)内城市分布,读图1,完成21~23题。图1

21.该河是(  )。

A.多瑙河

B.莱茵河

C.伏尔加河

D.乌拉尔河【答案】C【解析】该河是伏尔加河。伏尔加河流域地处北纬48°35'~61°55',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全长3500多千米,流域面积达13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最后注入里海。

22.该河注入(  )。

A.北海

B.黑海

C.咸海

D.里海【答案】D【解析】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全长3500多千米,流域面积达13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最后注入里海。

23.据提供的信息判断,该河(  )。

A.水流较平稳,航运价值高

B.地处低纬,冬季无结冰

C.上流支流少,下流支流多

D.下流落差极大,水能极为丰富【答案】A【解析】A项,伏尔加河在俄罗斯南方,冰冻期短,流域内人口和工农业集中,运输需求量大。B项,伏尔加河流域地处北纬48°35'~61°55',地处中纬和高纬,每年有三到五个月的冰封期。C项,从源头至奥卡河口为伏尔加河上游,此河段支流多。卡马河口以下为伏尔加河下游,此河段支流少。D项,伏尔加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小。

图2为科考人员在我国某地考察时,面向北方拍摄的景观。读图2,完成24~26题。图2

24.考察地区的地理位置最有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答案】B【解析】由图中拍摄的沙漠风光可知,该地最可能为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河,环境封闭严密、干燥。

25.考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地表起伏大,土壤有机制含量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

C.水流作用弱,地表物质移动慢

D.风力侵蚀强,气温日较差大【答案】D【解析】该地为塔里木盆地,地势西高东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力侵蚀强;气候干燥,地面物质比热小,到了夜间,由于大气基本无云,热对流小,热量向空中逸散,夜间热量从地表挥发得快,气温日较差大。A项,塔里木盆地草甸土分布广泛,有机质含量不高;B项,塔里木盆地深处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气温年较差大;C项,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少雨,水流作用弱,风力作用强,地表物质移动快。

26.拍摄此景观时该地的时间可能为(  )。

A.10:40

B.12:10

C.16:15

D.22:05【答案】C【解析】新疆使用北京时间,但由于处于祖国大西北,与内地省份存在两个小时的时差;新疆冬天晚上7点左右天黑,夏天晚上10点左右天黑。该照片为面向北方拍摄的景观,此刻人影朝向东北,说明太阳位于西南方,根据人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较大,说明地方时距离12:00较远。但是仍有阳光,说明并未天黑,最有可能的时间是16:15。

图3显示的是地球表面陆地(I阴影部分)和海洋(Ⅱ空白部分)在不同纬度带的分布面积(图中数字为面积,单位:百万平方千米)读图3,完成27~28题。图3

27.按纬度间隔10°考虑,全球陆地面积最大的区域分布在(  )。

A.40°~50°

B.30°~40°

C.20°~30°

D.50°~60°【答案】A【解析】A项,40°N~50°N的陆地面积是16.5百万平方千米。B项,30°N~40°N的陆地面积是15.6百万平方千米。C项,20°N~30°N的陆地面积是15.1百万平方千米。D项,纬度在50°N~60°N的陆地面积是14.5百万平方千米。

28.I、Ⅱ在全球分布面积比例约为(  )。

A.2:8

B.3:7

C.4:6

D.5:5【答案】B【解析】地球总面积约为5.10072亿平方千米,其中约29.2%是陆地,其余70.8%是海洋,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比列约为3:7。

至2009年,我国在南极地区已建成长城站(62°12′59″S,58°57′52″W)、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昆仑站(80°25′01″S,77°06′58″E)三座科学考察站,据此完成29~30题。

29.三座科学考察站(  )。

A.均为东半球

B.其中的昆仑站距南极点最近

C.均位于南极圈以内

D.其中的中山站最靠近南美大陆【答案】B【解析】A项,东半球是指20°W以东,160°E以西的半个地球。长城站位于58°57′52″W,属于西半球。C项,南极圈即66°34′S纬线圈以南的区域。长城站位于62°12′59″S,不属于南极圈内。D项,长城站位于62°12′59″S,离南美大陆最近。

30.中山站当地时间为2009年1月22日12时,中国南极中山站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建设成功,此时的北京时间为2009年1月22日(  )。

A.6时

B.9时

C.13时

D.15时【答案】D【解析】中山站位于76°22′40″E,属于东五区,北京时间使用的是东八区区时,两地相差3个小时,中山站当地为时间12时,则北京时间为12+3=15时。

表1为我国四个省区常住人口(2000年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为第六次普查数据)和面积资料。完成31~32题。表1

31.四川省常住人口在最近两次人口普查期间约减少281万,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发

B.迁出人口数量大

C.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

D.人口的平均寿命缩短【答案】B【解析】四川省常住人口在最近两次人口普查期间减少,主要由于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川籍农民工到省外务工人数不断增加。

32.2010年四个省中人口密度最低的是(  )。

A.广东

B.山东

C.河南

D.四川【答案】D【解析】A项,广东省2010年的人口密度为579人/平方千米。B项,山东省2010年的人口密度为622人/平方千米。C项,河南省2010年的人口密度为563人/平方千米。D项,四川省2010年人口密度为168人/平方千米。

图4示意非洲北部某国及油田分布。读图4,完成33~35题。图4

33.该国的石油大部分经过海港与管道向境外输出,该国北部濒临的海是(  )。

A.阿拉伯海

B.地中海

C.几内亚海湾

D.红海【答案】B【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20°E与北回归线相交处为利比亚。该国北部濒临的海是地中海,利比亚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相邻,面积约175.95万平方公里。

34.该国首都(甲)一年中的多雨时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D【解析】利比亚的首都(甲)是的黎波里,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黎波里的多雨期发生在冬季。

35.该国地标自然景观主要为(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沼泽【答案】C【解析】利比亚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自然景观主要是沙漠,绿洲零星分布于沙漠中。

图5示意的是咖啡在全球的分布范围与各国产地的咖啡起始种植年代,读图5,完成36~38题。图5

36.据图示信息可知,种植咖啡最早的地区位于(  )。

A.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B.亚洲的印度尼西亚

C.北美洲的墨西哥

D.南美洲的阿根廷【答案】A【解析】据图示信息可知,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在1861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种植咖啡,是种植咖啡最早的地区。

37.影响该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地表形态

C.热量条件

D.水文条件【答案】C【解析】咖啡是热带植物,性喜高温,热量条件是影响咖啡分布的主要因素。咖啡树最理想的种植条件为温度介于15~25℃之间的温暖气候。

38.目前,世界产量最大的咖啡生产国是(  )。

A.美国

B.巴西

C.印度

D.中国【答案】B【解析】自1960年以来,巴西咖啡出口量占到世界咖啡贸易量的30%,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成为“咖啡王国”。

由于全球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加上担心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近年来东南亚等地大米出口国纷纷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以优先满足国内需求。读图6,完成39~40题。图6

39.图6中与东南亚水稻种植区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解析】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为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旱雨两季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mm。丙符合东南亚水稻种植区的气候类型。

40.为了应对世界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粮食供应危机,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B.限制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耕地面积

C.取消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政策

D.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答案】A【解析】为了应对世界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粮食供应危机,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和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41~46小题,共70分。

41.回答问题。(11分)

概述唐朝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主要内容和作用。

答:(1)唐朝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①土地兼并的严重,均田制的瓦解,农民的大量逃亡,使唐政府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②安史之乱后,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新的税收项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为了整顿混乱的赋税制度和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唐德宗于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2)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①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②分主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即算当地人,一律上籍征税。

③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先“定税计钱”,再“折钱纳物”;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

④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

⑤无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征税。(3)两税法的作用

①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方法,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化。

②扩大了纳税面,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多,加强了唐中央的经济力量,但农民的负担依然很重。

③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很显然,《辛丑条约》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奴役性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列强进一步获取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更多权益,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的对中国人民敲诈勒索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他们在华代理人。清政府也彻底投降帝国主义,表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并公开保证永远禁止中国官民成立任何反帝组织和坚决镇压中国的反帝斗争,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近代史》

概述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答:《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有:(1)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进行的空前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2)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3)拆除大沽至北京沿线的所有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规定,使帝国主义侵略者完全控制了京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家安全。(4)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5)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充当他们的在华代理人,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或一途以上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旧有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五条誓文》被称为日本明治政府的施政纲领。指出《五条誓文》的基本精神并说明明治政府为实施《五条誓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答:(1)《五条誓文》的基本精神是革除幕府封建统治的弊端,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2)明治政府为实施《五条誓文》采取的措施:

①消除封建领地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

②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③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④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实行“四民平等”。

⑤改革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44.读图7,回答问题。(7分)图7(1)甲半岛是____(选填一项序号即可)。

①巴尔干半岛

②伊比利亚半岛

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答案】③【解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也是世界第五大半岛。整个半岛大概处于北纬56°~71°、东经5°~25°之间,长约1850公里。它北起巴伦支海,东濒波罗的海,南临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湾,西傍挪威海和北海。(2)甲半岛西海岸曲折,多峡湾,形成该地区景观的主要外来作用是____(选填一项序号即可)。

①海水作用

②冰川作用

③流水作用【答案】②【解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于纬度较高,在气候寒冷期,拥有众多的冰川,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因此形成众多的峡湾。(3)甲半岛的西海岸一月平均气温比东海岸____(高、低),主要原因是西海岸____(选填一项序号即可)。

①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而增温

②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增温

③受东格陵兰寒流影响而降温【答案】高;②【解析】北大西洋暖流又称北大西洋西风漂流,是大西洋北部势力最强的暖流,是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与北欧气候有明显的增温增湿作用,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4)指出乙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并简述影响该植被类型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答:(1)乙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亚寒带针叶林。(2)影响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有:纬度位置(纬度高,气温较低)、大气环流(地处副极地低气压带,降水较多)。

4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纺织和服装制造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向我国大规模转移。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数千个从事外贸纺织品和服装生产的专业镇。图8  我国从事外贸纺织品和服装生产的专业镇分布(1)由图8可知,我国从事外贸纺织品和服装生产的专业镇集中分布在____和____地区。【答案】长江下游;珠三角(2)简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条件。

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1)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2)地处沿海地区,交通便利。(3)近年来,纺织和服装制造企业逐渐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试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

答:产业转移的原因有:(1)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应趋紧,产品竞争力减弱,经济效率下滑的问题。(2)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给东部地区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矛盾。(3)从国际上看,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又面临新一轮高峰,这为加快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4)中西部地区已具备了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西移的必要条件。中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能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另外,中西部的交通、通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明显改善。

4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

核能是20世纪初人类的一项伟大发现,其成果被逐步应用到生产和生活领域、随着各国的核能计划增加和一些核事故的发生,公众日益关注核安全问题,“安全与创新利用核能”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图9  北半球核能站分布(1)图示甲区域位于美国东部,乙区域位于____,丙区域位于____(国家)。

答:欧洲西部;日本(2)概述图示甲、乙区域核电站密集的原因。

答:甲、乙区域核电站密集的原因是:

①(美国东部与欧洲西部)工业化进程早,经济高度发达;

②核能利用技术水平高;城市众多,人口集中;

③电力能源消费大。(3)简要说明丙、丁区域兴建核电站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

答: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多断层)。

2013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本科《历史地理综合》试卷及详解

选择题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武王伐纣”推翻的王朝是(  )。

A.夏

B.商

C.周

D.秦【答案】B【解析】商朝末期,国王商纣王治国“无道”,遭到周武王的讨伐,武王联合周边多种军事力量,打败了商纣王,推翻了商朝。这里武王是周武王,所伐之“纣”是商纣王。

2.南朝思想家范缜在所著《神灭论》中(  )。

A.反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说

B.主张“人死不为鬼”,反对有鬼论

C.抨击“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观念

D.批驳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答案】D【解析】南北朝时期佛教非常盛行,而佛教主张人死可以再生、主张六世轮回。范缜坚决反对、批判佛教,因此著《神灭论》,有力地斥责了魏晋时期盛行的宗教佛学思想。他主张人死后形体不存在了,人的精神也就自然消失了,因此他提出“形神不可分离,形在神存、形亡神灭”的观点。

3.科举制始创于隋代,而在科举考试中实行八股取士始于(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答案】C【解析】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明清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科举考试变得更加严格。明朝开始创立了八股文,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清朝时期继续沿袭明朝的科举制度,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4.元世祖忽必烈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外,另设宣政院管理(  )。

A.行政事务

B.军事事务

C.监察事务

D.宗教事务【答案】D【解析】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众多,信仰各异,因此,对于民族和宗教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忽必烈设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专门负责管理民族和宗教事务。

5.16世纪中叶,明朝将领俞大猷、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倭寇源起于元末明初的(  )。

A.荷兰殖民者

B.日本海盗

C.葡萄牙殖民者

D.蒙古瓦刺部【答案】B【解析】元末明初,明代的边疆并不稳定,主要是北面的蒙古和东南的倭寇,当时的西方列强还未对明朝边疆构成威胁。自元末至明万历年间,一部分日本武人、浪人(流亡海上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不断侵扰中国、朝鲜沿海地区,前后历时达三百年之久。东南的倭寇即起源于日本海盗。

6.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的著作是(  )。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答案】D【解析】A项,《神农本草经》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B项,《伤寒杂病论》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C项,《千金方》是唐代药王孙思邈的著作;D项,《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7.曾国藩在评论一重大历史事件时说:“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制,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这一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秀全利用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创立“拜上帝教”,宣传独一真神上帝,反对一切偶像崇拜,包括对孔子的崇拜,以此作为发动民众的一种思想工具。正因为这样,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遭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反对。曾国藩正是利用拜上帝教教义违背孔孟之道这一点,来鼓动知识分子起来保护“名教”,反对太平天国。

8.《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思想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被誉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发”。其作者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郑观应【答案】A【解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以孔子为旗号,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思想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冲击了顽固守旧思想,在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著作,是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梁启超把《新学伪经考》比作“思想界之大飓风”,把《孔子改制考》比作“火山大喷发”和“大地震”。

9.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  )。

A.民主和科学

B.民主和法制

C.科学和技术

D.法制和科学【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根据读音,民主(Democracy),又译为“德先生”,科学(Science),又译为“赛先生”。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使青年人受到一次科学与民主的洗礼,在思想上得到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10.1926年,为推翻军阀政治,统一中国,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对象中盘踞湖南、湖北的军阀是(  )。

A.吴佩孚

B.段祺瑞

C.孙传芳

D.张作霖【答案】A【解析】北伐战争面临的敌人主要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其中,北洋军阀奉系张作霖占据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和山东等地;从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盘踞赣、闽、浙、皖、苏五省;直系吴佩孚盘踞两湖,对广东革命根据地威胁最大,是北伐首要的打击对象。

1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的会议是(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C【解析】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被迫长征的过程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2.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一幅宣传漫画,画上有一首诗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首诗应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大跃进运动,大跃进时期的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致使党内“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这首诗体现的正是其浮夸风和共产风的特点。

13.20世纪有一首歌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反映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

D.经济特区的设立【答案】D【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对外开放方面连续迈出了几大步。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经济活动的特殊优惠政策。1980年,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试办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4.据统计,1500年世界总人口为4.25亿,1600年达到5.45亿,1750年更达到7.2亿。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新航路开辟后(  )。

A.传染病的传播得到抑制

B.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迁移

C.商业贸易网络覆盖全球

D.农作物品种的广泛传播【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很多农作物品种如玉米,先是传到欧洲,之后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其他地区,从而使人们获得了适应力更强、产量更高的粮食来源,推动了世界各地的人口的迅速增加。在1500年~1750年间,世界人口总数增长将近3亿人,净增约70%,其背后的强大动力即是充足的食物供给。

15.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规定了法官任免权属于议会而不属于国王等内容。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

A.限制君主权力

B.实行三权分立

C.提高司法的地位

D.建立共和政体【答案】A【解析】《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份重要文件。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性质,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议会逐渐摆脱国王的控制,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所以《权利法案》的目的在于限制君主的权力。

16.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彻底废除一切封建权利、全面限制物价等激进的法令,实行恐怖政策是在(  )。

A.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D.拿破仑统治时期【答案】C【解析】C项,雅各宾派是在吉伦特派统治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内外交困,革命出现严重危机时,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情况下,被人民推上革命的领导位置,其专政的出现是当时历史环境的产物,它推行的恐怖政策,更是被历史学界作为这一派别的代表性标志写入史册。B项,吉伦特派主要代表信奉自由主义的法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会提出全面限制物价的主张。AD两项,都与封建权利有联系,所以不会主张废除一切封建权利。

17.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

A.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B.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经验

C.新兴产业集中在工业领域

D.依靠政府力量的推动【答案】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它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③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的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A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区别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B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CD两项,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共同主要特点。

18.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施行新经济政策,其内容包括(  )。

A.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B.实行余粮收集制度

C.向农民征收粮食税

D.禁止土地租佃和雇工【答案】C【解析】C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实行的重要政策,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A项,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是十月革命刚刚成功之时苏维埃政权颁布的《土地法令》的内容。B项,实行余粮收集制度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政策,正是这个政策引发了广大农民的不满。D项,禁止土地租佃和雇工与新经济政策无关。

19.面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宣称:“繁荣就在面前,转过街角就是。”这反映出(  )。

A.经济危机即将结束

B.政府不愿意承担反危机责任

B.经济危机程度较轻

D.政府未看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答案】D【解析】危机爆发时,美国的胡佛政府由于奉行自由放任的理念,对危机的认识并不到位,表现出盲目乐观,没有认识到危机的严重性,并继续为坚持其执政方针寻找理由,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经济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

20.1946年,前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等多次演讲,称“我力求完成好我的任务,使你们满意”,“我很可能无意中吐露了一大堆人们心中认为是对的,但有点羞怯不敢当众说出的话”。这反映出(  )。

A.美国尚未确立全球战略

B.“铁幕演说”符合美国的需要

C.冷战在欧洲已全面展开

D.英美已结成反苏同盟【答案】B【解析】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被视为开启冷战的一份“宣言”。“铁幕演说”是发表于美国杜鲁门政府感到来自苏联的“威胁”,正在酝酿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之际。丘吉尔发表演说强调了欧洲分裂的现状,矛头公开指向苏联及其盟友,这也正是美国政府为推行遏制政策所需要的舆论宣传,因此很符合美国的需要。

图1示意某城市的本初子午线(H)标志。读图1,完成21~23题。

21.该城市是(  )。

A.法国的巴黎

B.希腊的雅典

C.意大利的罗马

D.英国的伦敦【答案】D【解析】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东经和西经的起点。根据国际约定,以通过英国伦敦古老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为经度划分的起点,称本初子午线。图中即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22.北京与该地经度相差约120°,当北京在秋分日的正午时,该地可能(  )。

A.天色微明

B.旭日东升

C.夕阳西下

D.烈日当头【答案】A【解析】北京时区在东八区,与伦敦相差8小时,秋分日(9月23日),太阳正直射赤道,北京正午时,伦敦为清晨4时,正是天色微明。

23.本初子午线经过的大陆有(  )。

①亚欧大陆  ②非洲大陆  ③澳大利亚大陆  ④南极大陆  ⑤美洲大陆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答案】B【解析】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通过欧洲(亚欧大陆),向南经过地中海通过非洲大陆,再向南经过大西洋通过南极大陆。

图2示意沿北纬38°地形剖面(局部)。读图2,完成24~26题。

2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与其对应的自然景观相符的是(  )。

A.甲——荒漠、草原

B.乙——草原、森林

C.丙——草原

D.丁——荒漠【答案】A【解析】图中剖面图所示位置为中国西起柴达木盆地、东到黄河河口附近区域。根据地形可判断,甲地为青藏高原北部高原、山地、盆地地区,乙地为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丙地为陕西、山西黄土高原,丁地为河北、山东的华北平原。

25.图中丁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  )。

A.水稻、小麦、甜菜

B.水稻、玉米、大豆

C.小麦、玉米、棉花

D.玉米、高粱、甘蔗【答案】C【解析】图中丁地为华北平原,主要是河北、山东的一部分,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冬季有寒潮,春季有风沙春旱,是冬小麦、玉米、棉花的重要产区。

26.图中戊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答案】A【解析】结合前面对图中区域位置的判断,再根据图中戊海域附近有黄河入海口,可判断该海域为渤海。

图3示意某学生绘制的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的树木日影状况。读图3,完成27~28题。

27.同一时刻,树影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所述信息“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可推断出,树木日影应是方向相同、影子长短与树木高低一致的,因此答案选A。

28.一年中,该地树影最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1日前后

D.12月21日前后【答案】D【解析】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年中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子呈有规律地变化。3月21日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然后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影子渐短;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影子最短,随后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影子渐长;9月23日秋分日,又直射赤道,北半球影子继续增长;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影子最长。

图4示意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的变化。读图4,完成29~30题。

29.据图可知,我国煤炭生产量低于消费量的年份分别是(  )。

A.2011年和2007年

B.2005年和2008年

C.2002年和2007年

D.2003年和2006年【答案】C【解析】比较各年份煤炭生产量与消费量的柱状图的高低,可知2002年与2007年生产量低于消费量。

30.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的总体趋势是(  )。

A.生产量和消费量基本稳定

B.生产量和消费量持续上升

C.产量增速明显快于消费增速

D.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答案】B【解析】从图中信息显示,生产量和消费量二者都呈持续上升趋势。

读表1,完成31~32题。表1  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流动人  人口年龄结构口年性别0~14岁15~59岁≥60岁(亿人)份比(%)(%)(%)200106.22.8966.7810.331.44074201105.16.6070.1413.262.61020

注:人口性别比是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31.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变化特点是(  )。

A.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B.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

C.青壮年人口比重减少

D.人口迁移量基本稳定【答案】B【解析】从表中可知,人口性别比变化不大,青壮年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迁移量增大,最突出的是60岁以上人口增加明显,说明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

32.解决表中所反映的人口问题的措施主要是(   )。

A.提高人口性别比

B.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C.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D.扩大国际劳务输出【答案】B【解析】当前人口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应采取的措施是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图5示意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读图5,完成33~35题。

33.形成图中⑤洋流的动力主要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极地东风

D.中纬度西风【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示意图。北半球顺时针方向,南半球逆时针方向,大洋西部为暖流,大洋东部为寒流。图中⑤洋流为环球西风漂流,其动力是中纬度西风。

34.图示①、②、③、④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④

D.②和③【答案】D【解析】判断洋流性质的依据:无论北半球或南半球,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者为暖流,自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者为寒流。根据图示信息,①和④为暖流,②和③为寒流。再根据图中纬度信息可知该海域为太平洋,则①为日本暖流,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③为秘鲁寒流,④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35.①、④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B.阻碍港口交通运输

C.降水增加,气温升高

D.气压降低,风速减小【答案】C【解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暖流经过的海域和地区增温加湿,即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寒流经过的海域和地区,降温减湿,即气温降低,降水减少。图中①、④洋流为暖流性质(日本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故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降水增加,气温升高。

图6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读图6,完成36~37题。

36.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相符的是(  )。

A.①——外力作用

B.②——变质作用

C.③——冷却凝固

D.④——重熔再生【答案】D【解析】图中示意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①为岩浆冷却凝固为岩浆岩(侵入或喷出);②为岩浆岩经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成沉积物,最后固结成沉积岩;③为已形成的沉积岩或岩浆岩经过高温、高压等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④为各类岩石重熔再生,成为岩浆。

37.形成日本富士山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富士山是日本的活火山,是岩浆喷发活动而形成,根据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属于从岩浆喷发出地表而形成。图中①代表岩浆冷却凝固为岩浆岩。

我国某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资源较为贫乏。当地大力发展以小商品生产为主的民营经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如今这里“山村翠竹绕,庭园桂花香”、“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据此完成38~40题。

38.该地区位于(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文字信息可知,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植被有翠竹、桂花,只有南方低山丘陵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才可能出现该景观。

39.该地区的聚落(  )。

A.以大城市为主

B.以中等城市为主

C.以小城镇为主

D.集中连片分布【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该地区多山地、丘陵,生产以小商品为主的民营经济,村村像城镇,镇镇像乡村,可分析该地区的聚落以小城镇为主。

40.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是(  )。

A.旅游业发达

B.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C.服务业发达

D.发展高科技园区【答案】B【解析】该地山地丘陵为主,耕地资源贫乏,因此可发展来料加工的小商品生产。这类民营经济科技含量不高,主要依靠劳动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原料与产品便于运输,投入低,产出快,所以该地区经过30多年的建设,便形成特色,创造了自己的品牌。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41~46小题,共70分。

41.回答问题。(12分)

概述汉武帝维护封建大一统的经济、文化措施及其政治影响。

答:(1)汉武帝维护封建大一统的经济、文化措施:

①经济方面:统一币制,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征收工商税。

②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官学;创立乐府官署。(2)汉武帝维护封建大一统的政治影响:推动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42.回答问题。(12分)《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概述《马关条约》的影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