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12:21:26

点击下载

作者:(明)汤显祖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牡丹亭

牡丹亭试读:

前言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万历十一年(1583)汤显祖考中进士,先后任职南京太常寺博士、南京詹事府主簿、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因不满朝政,辞归故里,全力投入传奇创作。汤显祖先后创作的《紫钗记》(1587)、《牡丹亭》(1598)、《南柯记》(1600)和《邯郸记》(1601),因每一部都与梦相关,合称为“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牡丹亭》是“四梦”中最负盛名的作品,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清人李渔评价《牡丹亭》为有明三百年唯一与元杂剧相比肩的传奇(《闲情偶寄》)。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认为汤显祖堪与莎士比亚并称“东西曲坛伟人”(《中国近世戏曲史》)。四百年来,《牡丹亭》无论在书斋案头,还是在歌舞场上,一直活跃非凡,影响惊人。《牡丹亭》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汤显祖将原本不足四千字的话本小说扩充为五十五出的鸿篇巨制,并对故事做了创造性改编,使“人鬼恋”的传奇话本脱胎换骨,取得了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话本小说写南宋光宗时(1190—1194)广东南雄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游园伤春,感梦而亡,葬于梅花树下。杜丽娘生前自绘小像,被继任柳太守之子柳梦梅所得,杜丽娘鬼魂与柳梦梅幽会。后来开冢发棺,还魂成婚,最终夫贵妻荣。《牡丹亭》全剧基本沿用话本的故事框架,比如剧中《惊梦》《寻梦》《写真》《闹殇》《拾画》《玩真》《幽媾》《冥誓》《回生》等重点情节,都直接沿用了话本游园、寻梦、写真、回生等原始情节。但汤显祖在原本的传奇故事中注入“至情”灵魂,将话本中杜丽娘慕色之情浓墨重彩地展现为生生死死、惊心动魄的爱情,激变出“梦中的幽会”、“梦后的追寻”、“灵魂的出离”、“地狱的判决”、“人鬼的交媾”、“死者的复生”、“战乱中的奇遇”等诸多丰富的情节。《牡丹亭》围绕“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展开情节。第一至六出(《标目》到《怅眺》)为全剧开端,介绍人物,设定戏剧情境。第七至二十出(《闺塾》到《闹殇》)以“梦中情”为中心,着重表现杜丽娘无法排遣的苦闷和无法实现的渴求的爱情、终而殉情的由生到死的过程,主要戏剧冲突是礼教与人情、人性的矛盾。表面上,杜丽娘身为官宦小姐,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实质上父母的“爱”已外化为压抑冷酷的精神环境(第三出《训女》、第五出《延师》、第七出《闺塾》)。第十出《惊梦》是“梦中情”最具亮色的重要场次。盎然春色与古代情歌的启蒙,激发了杜丽娘的情感与欲望,梦中欢媾,花神护佑,在暂时摆脱束缚时杜丽娘获得了极大的身心自由。这些情节是小说中没有的,完全出于作者的创造。但一场好梦被夫人唤醒,回归现实,觉醒了的杜丽娘更为痛苦。“人立小庭深院”(第十出《惊梦》),锦衣玉食与情感的孤独、寂寞,外在严格的生活规范与杜丽娘逐步觉醒的人性和她对自由、爱情的向往,构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温情脉脉的血缘亲情掩盖不住精神压抑的冷酷和残忍,这是杜丽娘由生而死的根本原因,也是作品深刻性之所在。《寻梦》典型地传达了人物寂寥、凄苦的无限哀伤,《写真》更表现了人物只能潜自珍惜体味却无从遂愿的无限悲苦。这部分情节小说中也有,但偏重离奇、幽艳的“因春感情”、一梦而亡,汤显祖则创造了杜丽娘生活的精神环境,挖掘出“一梦而亡”的深刻意义:丽娘之死,揭示了人物的情感、意志惨遭桎梏、戕残的现实悲剧性。

第二十一至三十九出(《谒遇》到《如杭》),以柳梦梅、杜丽娘为主角,以《拾画》《玩真》(以上柳梦梅主场)、《冥判》《魂游》(以上杜丽娘主场)、《幽媾》《欢挠》《冥誓》《回生》《婚走》《如杭》(二人合场)为重要场次,主要表现“人鬼情”,表现人情、人性具有不可遏制、不可战胜的力量,能沟通幽冥、超越生死,杜丽娘因此由死而生。第二十三出《冥判》值得重视,这是杜丽娘由死到生的结构性基础。阴间判官虽也不理解慕色而亡的奇异之事,却宽容大度,善解人意,让丽娘之魂自由寻找梦中情人。冥府判官许任杜丽娘自由行走、满足她的愿望追求,与现实不解人情、摧残人性的道德社会构成了一种反比。杜丽娘游魂在《魂游》《幽媾》中充分表现了追求爱情的坚定、执着,柳梦梅在《拾画》《玩真》中充分表现了思慕爱情的志诚、痴迷,《欢挠》《冥誓》表现了两人获得爱情的甜美、忠诚,《回生》《婚走》则表现了两人维护爱情的勇敢、果断。当真情成为主宰,意志成为戏剧的支配性力量,演绎了唤死回生的虚幻性真实,表现出积极浪漫的理想性色彩。作者表现爱情的美好与力量,至情打通幽明、冲决死生的创作主旨因此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牡丹亭》第四十至五十五出(《仆侦》到《圆驾》),以翁婿冲突的形式表现“人间情”,突出人情、人性与“善意的恶行”的斗争。以柳梦梅的《耽试》《淮泊》与杜宝的《移镇》《御淮》《折寇》为过渡,以杜宝是否承认柳梦梅的身份为戏剧冲突,《闹宴》《硬拷》为戏剧冲突的高潮,至终场《圆驾》收束全剧。在《牡丹亭》中,杜宝的形象是好人、好官。《劝农》中是贤明太守,《移镇》《御淮》中是卫国功臣。即便是迂腐可笑的陈最良,在《折寇》《围释》中也不避危险,为国效力。因此,剧中的主要人物都不是反面人物。但政治上的忠正刚毅与道德上的陈腐固执构成了他们性格上的两个主要方面。在对待杜丽娘和柳梦梅爱情的态度上,杜宝不承认理性之外的情感活动,不承认人情、人性的正常性,执于理念,固执不认妻女,不承认柳、杜的事实婚姻,甚至最终置圣旨于不顾。在此时杜宝显得蛮横、专制,成为男女主人公追求幸福生活的最大障碍。而柳梦梅则成长为捍卫理想的斗士,忠诚爱情,为所爱者不惜担荷风险、分忧解难,又意志坚强、不畏显宦,甚至不惧廷辩。《硬拷》《圆驾》充分展示了柳梦梅与杜宝两人之间尖锐、激烈的情理冲突。《牡丹亭》在人与人、人与鬼、人与神之间,形成层层叠叠的戏剧冲突和峰回路转的戏剧情节,呈现出缠绵的情怀与优美的意境。杜丽娘的绝望爱情、彻骨悲伤源于貌似和谐的现世秩序的严重残缺。面对这种残缺,杜丽娘不是妥协,而是以青春生命的毁灭去追求超越生命的真挚爱情。通过凄恻而壮丽的毁灭,由冲突实现对理想人格自由的追求,这些闪耀着“现代”色彩的理念使《牡丹亭》具有了同题材作品未曾达到的高度,揭开了具有启蒙意义的生命美学的新篇章,这在四百年后的今天,仍具有深刻而积极的意义。《牡丹亭》的结构在明清传奇中较为特殊。明清传奇多为情节剧,讲究“一人一事”、“立主脑”(李渔《闲情偶寄》),形成以主要故事结构全剧的线型结构。而《牡丹亭》以三组相对独立的剧情段落为主干,以情与理的观念冲突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全剧围绕情理冲突的思想结构全剧,中心事件不是一个现实性事件,而是一种心灵的情理冲突,是非现实的、想象的、观念形态的,但又是激烈的、起支配性作用的。因此《牡丹亭》必然要突破常见的线型结构,形成一种较为少见的折叠式结构。折叠式结构具有了连台戏的一些特点:人物出入、时空跨越、冲突转换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灵活性,鸿篇巨制的规模也能够充分展开人物的心理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借助于折叠式结构,《牡丹亭》得以跨越时空、沟通幽明,表演了曲折委婉的爱情故事,形成了浓郁浪漫的创作风格。汤显祖在撰写爱情闺怨时,还充分注意到让戏剧场面冷热交替、动静互补。在《牡丹亭》五十五出戏中,涉及喧闹热烈场面的约有十九出。汤显祖处理闹热场面,或者在情节进行中随时插入科诨,如《道觋》一出中石道姑自报家门念诵的“千字文”,异想天开,令人喷饭;或者文戏兼杂武戏,如插入战争场面,《虏谍》《淮警》《御淮》《寇间》《折寇》《围释》等出刀枪并举、锣鼓喧天,令人一振。或者呈现民俗场面,如《劝农》《冥判》,拉近幽情雅韵与世俗的距离。《牡丹亭》继承了中国古典抒情浪漫主义文学的优秀传统,充分吸收《西厢记》等传统戏曲的表达技法,不仅文辞优美,唱词典雅华美,而且情景交融,意境深邃,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读者在阅读欣赏中也被深深吸引,沉浸在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中。《牡丹亭》自问世以来,传本众多。本书原文以徐朔方先生笺校《汤显祖全集》中的《牡丹亭》为底本,徐朔方、杨笑梅校注本为主要参校本,注释和评析参考了明清以来及现当代许多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不一一列举,谨致以衷心的感谢。为方便读者,每一出又按情节发展分为若干段落,分别注释,除《惊梦》一出外,都在出末结合文本与舞台演出略做评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编者囿于学识,疏漏之处,望方家读者不吝斧正。蔺文锐2016年6月

题词

(1)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2)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

(3)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4)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5)(6)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7)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8)(9)(10)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11)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注释:

(1)弥连:即“弥留”,指久病不愈。本剧十八出《诊祟》:“自春游一梦,卧病如今。不痒不疼,如痴如醉。”

(2)手画形容:指亲手为自己画像。本剧十四出《写真》:“二八春容,怎生便是杜丽娘自手生描也呵!”

(3)溟(míng)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指杜丽娘死后免于投胎,一缕游魂任往来,直到柳梦梅破棺而复生。本剧二十三出《冥判》:“一任你魂魄来回。脱了狱省的勾牌,接着活免的投胎……敢守的那破棺星圆梦那人来。”溟莫,即“溟漠”,幽晦广远,指阴间。

(4)“必因荐枕而成亲”三句:一定要等到有肌肤之亲才算成亲,等到辞官后才能成为亲密的朋友,这都是表面肤浅的说法啊。荐枕,进献枕席,借指侍寝,这里指男女欢会。挂冠,辞官。形骸之说,肤浅的说法。形骸,原指外形、容貌,此指表面、肤浅。

(5)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指《牡丹亭》的本事来源。杜太守事,本剧十出《惊梦》、二十八出《幽媾》、三十二出《冥誓》、三十五出《回生》杜丽娘与柳梦梅梦中相会、约期开棺、起死回生、结为夫妇的情节出自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皆见于《搜神后记》。李仲文事讲武都太守李仲文丧女,暂葬郡城之北。其后任张世之之子常,梦女来就,遂共枕席。后发棺视之,女尸已生肉,颜姿如故。但因被发棺,未能复生。冯孝将事讲冯孝将为广州太守时,他的儿子梦见一女子说:“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今已四年,为鬼所枉杀。……应为君妻。”后在本命年的生日,掘棺开视,女子体貌如故,遂为夫妇。

(6)更:改编。演:演出。

(7)汉睢阳王收拷谈生:《太平广记》引《列异传》载:汉谈生,四十无妇,夜半读书,有女子来就生为夫妇,约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后生一子,已二岁,生夜伺其寝,以烛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妇觉,引生至一华堂,以一珠袍与生,并裂取生衣裾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王识女袍,以生为盗墓贼,乃收拷生。生以实对,王犹不信,“乃视女冢,冢完如故。发视之,果棺盖下得衣裾。呼其儿正类王女,王乃信之。即召谈生,复赐遗衣,以为主婿”。

(8)自:假如。通人:学通古今的人。

(9)格:推究。

(10)第:但,且。

(11)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万历四十五年(1617)刊本,卷首有“牡丹亭还魂记题辞”,系汤显祖自题,署“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万历戊戌,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远道人,汤显祖号。点评:“题词”是《牡丹亭》全剧的序言,也是剧作者的创作纲领。汤显祖“一生得意处惟在《牡丹》”,“题词”道出了《牡丹亭》的精神意趣。《牡丹亭》洋洋五十五出,一言以蔽之,曰:“情也。”情为何物?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然而他通过一出《牡丹亭》,惊心动魄地写出了“情”的觉醒,阐释了“情之至”的力量。

一位青春少女,杜丽娘被父母以“爱”的名义闭锁在小庭深院,“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闺塾》),“女孩儿只合香闺坐”(《慈戒》)。白天打个盹、裙衣绣只蝶,都是失礼之至。她在枯燥、寂寞、苦闷和压抑中默默忍受,成了个“嫩脸娇羞,老成尊重”(《肃苑》)的闺阁小姐。然而在无边的黑暗中,青春的杜丽娘却有着少女的敏锐直觉。《关雎》,一首父亲所说的咏“后妃之德”的经典诗篇,被她看破了玄机:“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肃苑》)她终于走出牢笼般的闺房,游走在从未踏足的后花园,发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惊梦》)。满园春色震撼动人,这春闺中寂寞女子的心中,焕发出对美和自然的无限热爱,涌动出鲜活蓬勃的生命激情,对生命和爱情的憧憬和追求从此觉醒。一个稍纵即逝的梦,让她略略品尝到爱的甜蜜和欢畅。梦中手持柳枝的书生,令她千般回味,万般追寻。那烈火般的感情,竟至燃尽了她年轻的生命。然而丽娘的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即使在幽冥之中,杜丽娘“‘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炭烧失”(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正是情虽“不知所起”,但真正是“一往而深”。“情”迸发出冲天火焰般的超凡力量,它凌驾三界、打通阴阳,可以出入冥府、游魂幽媾、鬼魂成亲,甚至“前日为柳郎而死,今日为柳郎而生”(《冥誓》)。“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才是“至情”。杜丽娘就是“至情”的代言人。“至情”论是汤显祖对毁灭生命的理学的宣战。汤显祖把这种生命的激情和对理想世界的强烈憧憬解释为“情”,把程朱理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解释为“理”,把为粉碎枷锁、冲出牢笼所做的斗争解释为“情与理的斗争”。他写出了青年人用青春和生命来打碎精神枷锁、追求自由幸福的勇气。“至情”赋予杜丽娘这个柔弱的闺中女子强大的力量,让她面对君父权威、礼教尊严,最终获得了事实上的胜利。

汤显祖的构思、创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一点情千场影戏”(《南柯记·情尽》)。情因一梦而起,杜丽娘、柳梦梅二人以梦为真,《牡丹亭》写尽了一对痴情恋人心灵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杜丽娘出入冥府、游魂幽媾、死而复生的爱情历程,超越三界、梦而死、死而生的浪漫情节,贯穿全剧。汤显祖通过这一系列奇幻情节,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超现实的理想境界中实现了,为呻吟于礼教文化铁幕内的青年开辟出全新的人生境界。这正是“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必有”的奇迹,也是汤显祖情必胜理的决心和信心。

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就集中突出了“情”的主线,将原剧五十五出的枝蔓删减,提炼成二十七场,上本梦中情,中本人鬼情,下本人间情,逐渐推进情至、情真、情深的层次。从“梦中情”到“人鬼情”再到“人间情”,“情”启发于生命的冲动,“一往而深”为“情”死,幽冥间一灵咬定“情”,最终因“情”冲破生死。“情”一字,就是汤显祖在“题词”中再三致意的关键词吧。汤显祖同时代的朋友潘之恒说:“余既读汤义仍《牡丹亭还魂记》,尤赏其序。夫结情于梦,犹可回死生,结良缘,而况搆而离,离而合以神者乎。自《牡丹亭》传奇出,而无情者隔世可通。”(潘之恒《亘史》)(1)第一出(2)标目(3)(4)(5)【蝶恋花】(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6)(7)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8)(9)(10)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11)(12)【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13)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14)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15)(16)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17)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杜丽娘梦写丹青记。

陈教授说下梨花枪。

柳秀才偷载回生女。(18)

杜平章刁打状元郎。注释:

(1)出:戏曲传奇剧本体制,类似元杂剧的“折”或现代话剧的“场”。传奇剧本一般分若干出,合演一个故事。剧本篇幅多在31出至50出之间,演出约需9—15个小时,需通宵达旦或连演数天,才能串完全本。为方便演出,万历天启时开始将传奇剧本“缩长为短”。原本55出的《牡丹亭》,臧懋循《玉茗堂四种传奇》本删改为35出,徐日曦《六十种曲》本删改为43出,冯梦龙《墨憨斋定本传奇》本删改为37出。删掉的出目,如《劝农》《肃苑》《虏谍》《道觋》《诇药》等,多为游离于主线之外的枝节关目。经过删并后的剧本较之原作,情节集中,结构紧凑,更便于场上搬演。

(2)标目:也称“家门”、“家门引子”,戏曲传奇剧本的固定格式。传奇第一出开始时,由一个角色(“副末”或“末”,略似后世的报幕人)上场,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本出【蝶恋花】)和剧情梗概(如本出【汉宫春】)。“标目”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

(3)【蝶恋花】:曲牌名。戏曲传奇的音乐采取曲牌联套的形式,所有登场的角色都可以演唱。本剧各出的曲牌均用【】表示。

(4)(末上):舞台提示。戏曲中的舞台提示都用括号括注形式。末,传统戏曲角色名,一般扮演年纪较大的男子。男角除末外,还有生、外、净、丑等。传奇第一出一般由副末开场,本剧用末代替副末。

(5)忙处抛人闲处住:指离开官场回到故里。汤显祖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春从遂昌县令任上离职,归隐故乡临川,同年秋完成《牡丹亭》。忙处抛人,指离开繁忙的官场。闲处,指闲散的地方。

(6)情难诉: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标目》评曰:“情不独儿女也,惟儿女之情最难告人,故千古忘情人,必于此处看破。然看破而至于相负,则又不及情矣。”

(7)玉茗堂:汤显祖辞官归乡后新建用以写作、会客、家宴和演戏的场所,在今临川沙井巷后。玉茗,白山茶。

(8)俊得江山助:江山之美使我的文章生色。俊,指文章秀美。

(9)但是:只要。

(10)牡丹亭上三生路:指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团圆。牡丹亭,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梦中结缘的地方。三生路,源出三生石传说,是前世宿缘的象征。《太平广记》记载,唐代李源与惠林寺僧圆观友谊深厚,圆观临终时对李源说,十二年后在杭州天竺寺再见。十二年后李源如期而至,在天竺寺三生石下,看见一个牧童,他就是圆观的后身。

(11)黄堂: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后借指太守。

(12)爱踏春阳: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标目》评曰:“世境本空,凡事多从爱起。如丽娘因游春而感梦,因梦而写真、而死、而复生,许多公案,皆‘爱踏春阳’之一念误之也。”踏春阳,踏青。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载:“元和初,有一士人失姓字,因醉卧厅中。及醒,见古屏上妇人等,悉于床前踏歌,歌曰:长安女儿踏春阳,无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

(13)写真:画像。

(14)赴高唐:指二十八出《幽媾》柳梦梅与杜丽娘欢会。战国时楚国宋玉《高唐赋》写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和巫山神女交欢。后遂以高唐指男女欢会或欢会之所。

(15)平章:官名,为“平章军国重事”的简称。唐宋时相当于丞相,由德高望重的大臣担任。这里指杜宝。

(16)风流况:风流事。况,情况。

(17)施行:用刑。

(18)“杜丽娘梦写丹青记”四句:这四句是下场诗,为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内容多概括剧情大要,给人以启发或引人思考。本剧除《标目》外都用七言绝句。丹青,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颜料,这里指代绘画。陈教授,陈最良,杜丽娘的老师。梨花枪,投靠金人的强盗李全之妻杨婆,善使梨花枪。柳秀才,柳梦梅。回生女,杜丽娘。杜平章,杜宝。点评:“标目”,就是标明纲目,作为全剧第一出,起到铺陈剧情,概括全剧的作用。“玉茗堂前朝复暮”一句浸透了作者创作的甘苦。万历二十六年(1598),四十九岁的汤显祖弃官回乡,以其风云际会之才,爽如哀梨之笔,创作出媲美屈宋、比肩《西厢》的名作《牡丹亭》。十二年的科举蹭蹬,十五年的宦海生涯,年近半百的人生沧桑,使他的情感犹如火山一样喷薄而出,把全剧的梦境燃成一片灿烂的烟霞:“玉茗家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板教小伶。”(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二首》)“世间只有情难诉”,委婉道出全剧“言情”的主旨。剧中不只渲染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爱情,也表现了父女情、母女情、主仆情、夫妻情、侠义情。然而各种情感中,爱情最难以表现。诚如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评语:“情不独儿女也,惟儿女之情最难告人,故千古忘情人,必于此处看破。然看破而至于相负,则又不及情矣。”焦循《剧说》记载:“相传临川作《还魂记》,运思独苦。一日家人求之不可得,遍索,乃卧庭中薪上,掩袂痛哭。惊问之,曰:填词至‘赏春香还是旧罗裙’句也。”正是汤显祖这位性情中人成就了《牡丹亭》这部至情奇剧。“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标目》鲜明地点出了“牡丹亭”这个名字。众所周知,《牡丹亭》故事蓝本来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汤显祖对不足四千字的故事素材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独具慧眼地提炼出“牡丹亭”这个字眼。

杜府后花园,是区别于小庭深院而别样的世界,是杜丽娘脱离了现实束缚的“大观园”、伊甸园。而实写后花园中的“牡丹亭”,虽仅见于《标目》《寻梦》和《魂游》三出,在全剧却具有关键性意义。《惊梦》中隐隐写“牡丹亭”:“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杜丽娘借牡丹自比,觉醒花容月貌而无人欣赏的落寞,是整个故事的起点。“牡丹亭畔”是杜丽娘欲望、情感被唤醒和爆发的所在。正是“牡丹亭”欢梦,促使丽娘第二日重游花园“寻梦”,然而寻梦不得,竟然为未曾谋面的梦中情人香消玉殒、华年烟逝,才有了《冥判》《魂游》《幽媾》《回生》等生而死、死而生的一系列情节。所以“牡丹亭”是整个故事发生的源事件,是故事得以铺展和行进的推力。“牡丹亭”凝聚了杜丽娘全部欲望、爱情和梦想,是她和柳梦梅的三生石,生死情缘从这里拉开序幕,“牡丹亭”三字就成为全剧最警策、注定要唱绝千古的名字。

在青春版《牡丹亭》中,《标目》中的【蝶恋花】曲子,作为上、中、下三本的开场曲,借鉴了歌剧主题曲形式,“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的合唱贯穿全剧。第二出言怀(1)(2)(3)【真珠帘】(生上)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4)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5)?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6)(7)(8)【鹧鸪天】刮尽鲸鳌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凭依造化三(9)(10)分福,绍接诗书一脉香。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必(11)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小生姓柳,名梦梅,表字春(12)卿。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留家岭南。父亲朝散之职,(13)(14)(15)母亲县君之封。(叹介)所恨俺自小孤单,生事微渺。喜的是(16)今日成人长大,二十过头,志慧聪明,三场得手。只恨未遭时(17)势,不免饥寒。赖有始祖柳州公,带下郭橐驼,柳州衙舍,栽接花果。橐驼遗下一个驼孙,也跟随我广州种树,相依过活。虽然如此,不是男儿结果之场。每日情思昏昏,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说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正是: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注释:

(1)生:传统戏曲角色名,一般扮演青年男子。生是明清传奇中的男主角。本剧“生”扮演柳梦梅。

(2)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柳姓是河东郡最有名望的大族。河东,秦汉时有河东郡,唐代以后泛指山西。柳梦梅自报家门,自称是唐代柳宗元(柳河东)的后代。这是作者的虚构,是为了使曲白生色的一种创作手法。

(3)论星宿(xiù),连张带鬼:用星宿说明河东的方位。古代天文学家把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并以星宿对应人间州域。张、鬼,星宿名。张、柳、星三宿主三河(河东、河内、河南),鬼宿主雍州,与河东相邻,故称“连张带鬼”。

(4)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指柳姓家道衰落,沦为贫寒读书人。几叶,几代。雨打风吹,形容家道衰落。又,句中“叶”、“雨打风吹”等词又与柳字相关。

(5)“谩说书中能富贵”三句:宋真宗赵恒《励学篇》:“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谩说,枉说,空说。

(6)【鹧鸪天】:这是本出生角的上场诗。戏曲角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也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这里是剧作家自撰。

(7)刮尽鲸鳌(áo)背上霜:指刻苦力学,仍然没有占鳌头,反而贫寒更甚。鲸鳌,即鳌,宫殿门前台阶上有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在此迎榜,俗称中状元为占鳌头。

(8)炎方:南方。

(9)绍接:继承,接续。

(10)“能凿壁”三句:意谓自己勤学苦读,写得一手好文章。凿壁,凿壁偷光的省称。《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即以“凿壁偷光”为刻苦攻读之典。悬梁,《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后因以“悬梁”指苦学。偷天妙手,极言文才之高。

(11)必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意谓必得科举及第,才不辜负自己的文才。蟾宫桂,传说月宫中有蟾蜍、桂树。玉斧,传说月宫中吴刚伐桂之斧。此是化用“蟾宫折桂”的典故。《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以来牵合两事,遂以“蟾宫折桂”谓科举应试及第。

(12)朝散:朝散大夫,文官职名。隋代始置,唐为从五品下,明代废。

(13)县君:唐代五品官妻子所受的封号。

(14)介:戏曲术语,关于表演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的提示。南戏和传奇剧本常用。

(15)生事微渺:生活困难。生事,谋生之事,生活。

(16)三场得手:乡试的三场考试都顺利通过。古代科举考试分三个阶段,童生经考试及格,进入府、州、县学的称生员(秀才);生员参加乡试取得举人资格;举人参加会试、廷试取为进士。乡试、会试全程都分三场,一场考三天。这里指柳梦梅经乡试取得举人资格。

(17)郭橐(tuó)驼:唐柳宗元有《种树郭橐驼传》,写一郭姓驼背种树人,这里将他改为柳宗元的家仆。(1)【九回肠】【解三酲】虽则俺改名换字,俏魂儿未卜先知?定佳期(2)盼煞蟾宫桂,柳梦梅不卖查梨。还则怕嫦娥妒色花颓气,等的俺梅(3)子酸心柳皱眉,浑如醉。【三学士】无萤凿遍了邻家壁,甚东墙不(4)许人窥!有一日春光暗度黄金柳,雪意冲开了白玉梅。【急三枪】(5)那时节走马在,章台内,丝儿翠,笼定个百花魁。(6)

虽然这般说,有个朋友韩子才,是韩昌黎之后,寄居赵佗王台(7)(8)(9)。他虽是香火秀才,却有些谈吐,不免随喜一会。(10)

门前梅柳烂春晖,张窈窕(11)

梦见君王觉后疑。王昌龄

心似百花开未得,曹 松(12)

托身须上万年枝。韩 偓注释:

(1)【九回肠】:由下面【解三酲】、【三学士】、【急三枪】三支曲子而组成的“集曲”犯调。“集曲”为南曲体式之一,即集合同一宫调或不同宫调内之声美而腔板可以衔接者各一节,编为一新曲。

(2)卖查梨:空口说大话,欺骗。查梨,与前后句的“桂”、“梅”、“柳”都从柳梦梅的姓名联想而来。《玄雪谱》【解三酲】眉批:“只就梅柳二字淡淡虚描,而一段痴情痴想已露八九,可见文章别有窍脉,不在死死填词。”

(3)“还则怕嫦娥妒色花颓气”三句:只怕嫦娥妒忌花的美色,使它凋谢,使我等待与美人相见心情难熬。花,指梦中梅花树下的美人。颓气,丧气,这里指花枯萎。梅、柳,与下文黄金柳、白玉梅都相关柳梦梅名字。

(4)无萤凿遍了邻家壁,甚东墙不许人窥:像古人那样苦学勤学,却没机会和美人相见相爱。无萤,用汉晋文人匡衡“凿壁偷光”和车胤“囊萤夜读”的典故,比喻勤学苦学的精神。东墙,由上句“邻家壁”引起,有双关意,指男女相爱。《孟子·告子》:“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臣东家之子……此女登墙窥臣三年。”

(5)“那时节走马在”四句:意谓一旦功名得意,跨马游街,和官宦小姐订婚结亲。章台,汉代长安街名。走马章台,《汉书·张敞传》:“(张敞)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丝儿翠,翠丝儿,丝鞭,接受女家丝鞭表示订婚。百花魁,美人。

(6)韩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自称祖籍河北昌黎,世称昌黎先生。

(7)赵佗王台:越王台,相传为西汉南越王赵佗所筑,在今广州越秀山上。

(8)香火秀才:奉祀生。古代凡为“贤圣”之后,不经科举考试,即可赐予秀才功名,以管理先祖祠庙的祭祀,故称。

(9)随喜:游览寺院。原为佛家语,指见人做善事而生欢喜心。

(10)门前梅柳烂春晖:语本张窈窕《春思二首》之一。这里借“梅”、“柳”暗嵌柳梦梅的名字。

(11)梦见君王觉后疑:语本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之四。这里指梦见美人而心中疑惑。

(12)心似百花开未得,托身须上万年枝:上句语本曹松《南海旅次》,下句语本韩偓《鹊》。这里意指柳梦梅渴望取得功名。按,以上四句诗为下场诗。本剧每出结尾的下场诗均为集唐人诗句而成。《牡丹亭》明代版本均标“集唐”二字,无诗家姓名。清初吴吴山三妇合评本始标出集句作者。诗句或与原作有出入,或为作者有意改动,本注释均不加改正或校订。点评:

本出为男主角柳梦梅的出场戏,是他自述身世,言说自我襟怀的独角戏。按照南曲戏文、明清传奇的惯例,主要人物须得安排在前面出场。《标目》之后,先男主角出场,再女主角登场。汤显祖《牡丹亭》遵循传统模式,男主角柳梦梅先于女主角杜丽娘出场。

岭南秀才柳生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二十过头的柳生“半月之前,做下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因不能忘怀梦中梅花树下的美人,柳生改名“梦梅”。因偶尔一梦而改名换字,足见柳生是个痴情男子。因梦改名之时,那女子已铭刻在心。

柳梦梅这一“梦”与第十出《惊梦》杜丽娘游园之“梦”是“异时而同梦”。柳生梦中遇见丽娘,丽娘梦中与柳生幽会,写出了二人素昧平生却心有灵犀的神奇感应。杜丽娘说:“那书生可意呵,咱不是前生爱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则道来生出现,乍便今生梦见。”(《寻梦》)柳梦梅也惊叹:“成惊愕,似曾相识,向俺心头摸。”(《玩真》)对面之前早已魂牵梦绕,睹画之时更是似曾相识。“柳生此梦,丽娘不知也;后丽娘之梦,柳生不知也”,然而“各自有情,各自做梦,各不自以为梦,各遂得真”(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评语)。因一梦而各自生出无数痴情,各自寻找梦中人。柳生这一梦,从情节上与杜丽娘之梦呼应,为柳梦梅与杜丽娘的人鬼相遇埋下伏笔,鬼魂成亲等一系列奇幻情节由此发端,成为柳、杜二人“为情而梦,因梦生情”的生死爱情主线的前奏。这一梦,具有了情节上的延展和结构意义,对全剧剧情的展开和主题的突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汤显祖的独特匠心。这样“梦中之情”、“魂遇之情”、“回生之情”由一“梦”串联在一起,大戏拉开帷幕,陆续上演。

对于柳梦梅而言,这一梦,还有特殊的预示意义。“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暗示柳梦梅只有遇到杜丽娘方能斩获功名、收获爱情。柳梦梅出身“河东旧族、柳氏名门”,虽然智慧聪明,可是“未遭时势,不免饥寒”。杜丽娘以梦传意,极具有精神鼓舞的意义。这一美好的梦境,勾起柳生无穷的欲望和希冀,他迫不及待地“诀谒”、“谒遇”,就是这“梦兆”的催化。《言怀》中柳梦梅作为真实的人物形象登场,《惊梦》中以虚幻的形象出现,由实到虚,符合传统戏剧情节发展的模式。青春版《牡丹亭》则依次是《训女》《闺塾》《惊梦》《言怀》,作为男主角的柳梦梅后于杜丽娘、春香、杜宝夫妇以及陈最良出场,而且先让柳梦梅作为虚幻的人物形象出场,而后才让真实人物登场。这种由虚到实的置换,体现了现代戏剧的悬念意识。实质上讲,柳梦梅并不是杜丽娘认识而爱上的人,而是潜意识中渴望的男子形象,是杜丽娘的意念之物、梦中情人,是一种想象的存在,具有现实的不确定性。就戏剧欣赏而言,就留下了疑问和想象的空间:究竟柳梦梅只是杜丽娘虚想的人物,还是真实的存在?《言怀》就点明原来柳梦梅不只是杜丽娘虚想的人物,而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对于杜丽娘的惊梦,也就有了合理的暗示,说明她的梦有着现实意义,而不是一场空梦。

在舞台表演中,柳梦梅这一人物在昆曲表演中的行当为巾生。巾生具有潇洒俊逸、风流儒雅、温柔多情的人物特点,表演上既有文质彬彬的书卷气,又有端直憨厚的可爱本质。青春版《牡丹亭》中,俞玖林扮演的柳梦梅清俊优雅。原本中,柳梦梅作为杜丽娘的梦中情人,热衷功名。青春版《牡丹亭》则突出其温存体贴、情深义重的“情痴”形象,弱化其热心功名的功利色彩和政治意义;除保留与情节发展具有关联的“高中状元”外,对其他表现其“有才”的内容都进行了删减。同时加重了柳梦梅的戏份,将原著中柳梦梅为杜丽娘陪衬转变为生、旦并重,集中突出“情”的主题。第三出训女(1)【满庭芳】(外杜太守上)西蜀名儒,南安太守,几番廊庙江湖。(2)(3)紫袍金带,功业未全无。华发不堪回首。意抽簪万里桥西,还只(4)怕君恩未许,五马欲踟蹰。

一生名宦守南安,莫作寻常太守看。到来只饮官中水,归去惟看(5)(6)屋外山。自家南安太守杜宝,表字子充,乃唐朝杜子美之后。流落巴蜀,年过五旬。想廿岁登科,三年出守,清名惠政,播在人间。(7)内有夫人甄氏,乃魏朝甄皇后嫡派。此家峨眉山,见世出贤德。夫人单生小女,才貌端妍,唤名丽娘,未议婚配。看起自来淑女,无不知书。今日政有余闲,不免请出夫人,商议此事。正是:中郎学富单(8)传女,伯道官贫更少儿。(9)【绕池游】(老旦上)甄妃洛浦,嫡派来西蜀,封大郡南安杜母(10)。(见介)(外)老拜名邦无甚德,(老旦)妾沾封诰有何功!(11)(外)春来闺阁闲多少?(老旦)也长向花阴课女工。(外)女工一事,女孩儿精巧过人。看来古今贤淑,多晓诗书。他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你意下如何?(老旦)但凭尊意。(12)【前腔】(贴持酒壶随旦上)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13)报得春光一二!(14)(见介)爹娘万福。(外)孩儿,后面捧着酒肴,是何主意?(15)(旦跪介)今日春光明媚,爹娘宽坐后堂,女孩儿敢进三爵之觞,(16)少效千春之祝。(外笑介)生受你。【玉山颓】(旦进酒介)爹娘万福,女孩儿无限欢娱。坐黄堂百岁春(17)光,进美酒一家天禄。祝萱花椿树,虽则是子生迟暮,守得见这蟠桃熟。(合)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外)春香,酌小姐一杯。(18)【前腔】吾家杜甫,为飘零老愧妻孥。(泪介)夫人,我比子美公(19)公更可怜也。他还有念老夫诗句男儿,俺则有学母氏画眉娇女。(老旦)相公休焦,倘若招得好女婿,与儿子一般。(外笑介)可一(20)般呢!(老旦)“做门楣”古语,为甚的这叨叨絮絮,才到的中年(21)路。(合前)注释:

(1)外:传统戏曲角色名,扮演老年男子。本剧扮演杜宝。

(2)“西蜀名儒”五句:杜宝自述从家乡四川到目前江西几次出仕又退隐的仕宦生涯。南安,宋代有南安军,明代设南安府,属江西省,府治在大庾。太守,秦时设郡守,汉代更名太守,一郡最高的长官。宋以后太守已非正式官名,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几番,几次。廊庙,在朝廷做官。江湖,指在野,不做官。紫袍金带,贵官的服装。唐代五品以上官员穿朱红或紫色袍服,宋代四品以上官员腰系金带。

(3)意抽簪万里桥西:想弃官回故乡归隐。抽簪,仕宦之人用簪子束发戴冠,抽簪即不束发戴冠,辞官归隐。万里桥,在四川成都,桥西有杜甫浣花草堂。杜宝自称杜甫后人,故以“万里桥”指代故乡。

(4)五马欲踟蹰(chí chú):去留不定。五马,太守出行以五匹马驾车。汉乐府《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踟蹰,徘徊。

(5)到来只饮官中水,归去惟看屋外山:用晋代邓攸典故形容杜宝做官廉洁。《晋书·邓攸传》记载,邓攸做吴郡太守,不受俸禄,自己运米到任,只饮用当地的水而已。

(6)杜子美: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因安史之乱流落成都,所以下文说“流落巴蜀”。

(7)甄(zhēn)皇后:魏文帝曹丕皇后甄氏。传说她是曹植《洛神赋》中洛水之神宓妃的原型,所以下文称“甄妃洛浦”。

(8)中郎学富单传女,伯道官贫更少儿:杜宝用蔡邕和邓攸的故事表达膝下有女无儿的遗憾。中郎,东汉末名士蔡邕,曾任中郎将,他只有一女蔡琰,字文姬,是有名的才女。伯道,晋代人邓攸,字伯道。他任河东太守时,遭遇石勒之乱,为保全侄子,将自己的儿子丢弃。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9)老旦:传统戏曲角色名,扮演老年女性。女主角由“旦”扮演,“贴旦”扮演侍女。这里老旦扮演杜母,旦扮演杜丽娘,贴旦扮演春香。

(10)封大郡南安杜母:杜宝妻封为南安郡夫人。郡夫人是宋代命妇的一个等级。

(11)女工:指女子所作纺织、刺绣、缝纫等事。也作“女红”。

(12)前腔:南曲某一曲牌连用两次以上,第二次后曲牌名不重出,省称前腔。

(13)寸草心,怎报得春光一二:化用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谓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恩情,犹如小草报答不了春光的化育之恩。

(14)万福:古代妇女的一种礼节。敛衽向人道万福。

(15)三爵之觞(shāng):三杯酒。爵、觞,酒杯类的酒器。

(16)生受:辛苦,难为。

(17)萱花椿树:父母的代称。萱花,即忘忧草,指母。椿树,以长寿著称,指父。

(18)妻孥(nú):妻子和儿女。

(19)他还有念老夫诗句男儿,俺则有学母氏画眉娇女:杜宝化用杜甫诗句,羡慕杜甫还有儿子,遗憾自己只有女儿。杜甫幼子小名骥子,其《遣兴》诗曰:“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又《北征》:“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20)做门楣:女儿嫁一个好女婿,替娘家撑门面。语出唐代民谣。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杨氏一家都得到高官厚禄,当时民谣说:“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门楣,门上的横梁,指代门面。

(21)合前:南曲同一曲牌连用两次以上,结尾相同的数句合唱词,叫合头,简写作“合”或“合前”。这里即重复“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外)女孩儿,把台盏收去。(旦下介)(外)叫春香。俺问你:小姐终日绣房,有何生活?(贴)绣房中则是绣。(外)绣的许多?(贴)绣了打绵。(外)什么绵?(贴)睡眠。(外)好哩,好哩。夫人,你才说“长向花阴课女工”,却纵容女孩儿闲眠,是何家教?叫女孩儿。(旦上)爹爹有何分付?(外)适问春香,你白日眠睡,是何道理?假如刺绣余闲,有架上图书,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这都是你娘亲失教也。【玉抱肚】宦囊清苦,也不曾诗书误儒。你好些时做客为儿,有一日把家当户。是为爹的疏散不儿拘,道的个为娘是女模。(1)【前腔】(老旦)眼前儿女,俺为娘心苏体劬。娇养他掌上明珠,出落的人中美玉。儿呵,爹三分说话你自心模,难道八字梳头做目呼(2)。【前腔】(旦)黄堂父母,倚娇痴惯习如愚。刚打的秋千画图,闲榻(3)着鸳鸯绣谱。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老旦)虽然如此,要个女先生讲解才好。(外)不能勾。(4)(5)【前腔】后堂公所,请先生则是黉门腐儒。(老旦)女儿呵,怎念遍的孔子诗书,但略识周公礼数。(合)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6)砖儿,谢女班姬女校书。(外)请先生不难,则要好生管待。(7)【尾声】说与你夫人爱女休禽犊,馆明师茶饭须清楚。你看我治国齐家也则是数卷书。(8)

往年何事乞西宾,柳宗元(9)

主领春风只在君。王 建(10)

伯道暮年无嗣子,苗 发(11)

女中谁是卫夫人?刘禹锡注释:

(1)心苏体劬(qú):身体很累心里却高兴。劬,辛劳。

(2)八字梳头做目呼:一个小姐连字也不识。八字梳头,一种发式,这里指小姐。做目呼,“四”字认作“目”字,说人不识字。

(3)榻着鸳鸯绣谱:摹画绣谱上的鸳鸯图样。榻,摹写,影摹。

(4)后堂公所:衙门里的官员住宅。

(5)黉(hóng)门:学宫之门。借指学宫,学校。

(6)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谢女班姬女校书:官家小姐只会做点女工,岂不冤枉,应该像谢女、班姬一样做女才子。银娘玉姐,官府小姐的代称。纺砖儿,纺锤。谢女,东晋才女谢道韫,以咏雪诗句“柳絮因风起”而著名。班姬,东汉才女班昭,班固的妹妹,补写《汉书》。校书,官名。女校书,喻指才女。

(7)休禽犊:不要溺爱女儿。禽犊,指鸟兽疼爱幼仔,比喻父母溺爱子女。

(8)往年何事乞西宾:语本柳宗元《重赠二首》之二。这里指杜府准备请老师。西宾,塾师的代称,也叫西席。

(9)主领春风只在君:语本王建《对酒》。这里指希望老师来教管女儿。

(10)伯道暮年无嗣子:语本苗发《送孙德谕罢官往黔州》。这里是杜宝感叹自己没有儿子。

(11)女中谁是卫夫人:语本刘禹锡《答前篇》。这里指杜宝希望女儿成为卫夫人那样的才女。卫夫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泛指有才学的女子。点评:“训女”,教训女儿。本出中南安太守杜宝自叙身世,遗憾自己有女无儿。因女儿杜丽娘白日睡眠,杜宝严加训斥,决定延师授课,拘束女儿的身心,希望女儿能够“知书知礼”,光耀门楣。

杜宝是剧中着墨甚多的人物。全本《牡丹亭》共五十五出,其中杜丽娘出场十九出,杜宝出场十三出,仅逊杜丽娘六出。

在本出中,杜宝的身份是严父。作为“西蜀名儒”,杜宝自觉恪守“理是律令”的规矩和条框。听见女儿“白日眠睡”,就责备夫人“纵容女孩儿闲眠,是何家教”。因为有杜宝这样一个古板严谨的父亲存在,杜丽娘“终日绣房”,生活得枯燥沉闷。长到十六岁还不知道府上有个后花园,以至于偶尔游个园,竟然触景伤情,本能而痛切地感受到美好青春被禁锢、生命活力被扼杀的悲哀。杜宝的存在,也丰富了杜丽娘的形象。幻境中的她,大胆直露,置一切礼法不顾。在现实中,杜丽娘则是父亲眼中端妍恭顺的大家闺秀。作为闺中女子,她严格约束自己和春香的言行,认为“那贤达女,都是些古镜模”,规劝春香“你便略知书,也做好奴仆”。杜丽娘的矜持稳重,杜母说她“每日绕娘身有百十遭,并不见你向人前轻一笑”,春香也说“看他名为国色,实守家声,嫩脸娇羞,老成尊重”。杜丽娘身上既有“情”的痕迹,又有“理”的烙印。

杜宝也不是一个完全不近人情的父亲。本出中,杜宝刚一出场,就自诩独生女儿“才貌端妍”,女儿一杯酒就令他内心充满喜悦。他鼓励女儿读书,“假如刺绣余闲,有架上图书,可以寓目”。他训诫女儿要“知书知礼”,也首先出于“他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的考量。他甚至以自己数卷书修身齐家做榜样,鼓励女儿做有才的卫夫人。

汤显祖在展示杜丽娘家庭状况的时候,首先安排在杜宝、杜母之间,以及他们与杜丽娘之间出现分歧,这是很重要的。尽管这分歧看起来并不显眼,但它说明,杜宝为女儿延师教读,并非像一般官宦人家那样循例施教,而是一种刻意防范的措施。有了这一层铺垫,《延师》《闺塾》的出现,便顺理成章。杜宝责备甄氏“纵容女孩儿闲眠”,是“惊梦”情节的发端。同时,有了这一细节的安排,下文杜丽娘“为诗章讲动情肠”的讽刺意味,也更加明显。

按照明清传奇男女主角须先出场亮相的套路,继第二出《言怀》男主角柳梦梅登场之后,本出是女主角杜丽娘的第一次出场。在结构上,从《训女》开始,《闺塾》《惊梦》《寻梦》《写真》《诘病》《道觋》《诊祟》《闹殇》等出,表现了杜丽娘如何得病,如何病体沉重,如何为情而亡的过程。

在舞台表演中,杜丽娘的角色行当在昆曲中属于“闺门旦”,也称“五旦”。闺门旦多饰演久居深闺、尚未出嫁、相貌秀丽、性格内向的妙龄少女、大家闺秀。闺门旦头面以点翠修饰出“鹅蛋脸”,再配以蝴蝶顶花、凤凰边花、粉面桃花装饰,背后长发过膝,烘托闺门旦雍容华贵的身份。闺门旦通常穿着淡粉、艾青、水绿、鹅黄等颜色清丽的帔和褶子,帔上绣制典雅秀丽的兰花、牡丹、芍药、菊花、梅花等,再搭上飘逸灵动、垂顺丝滑的百褶白裙,表现青春少女清丽脱俗的气质。尤其在青春版《牡丹亭》中,戏服华美精致,以粉嫩、柳绿、娇黄、浅蓝为服饰主色调,戏服上绽放着各式花朵,飞舞着蝴蝶,飘浮着云彩,很好地烘托出柳梦梅、杜丽娘这对如花美眷洁净清新、青春盎然的气质,巧妙地映射出人物心理。

在舞台上,杜丽娘初次登场时,轻移莲步,脚步稳中带飘,水袖的抖动不超过四十五度的斜下角,肘部、腕部到指尖的力度控制得当,只有指尖轻弹出去,从水袖中露出的指尖纤细柔软。眉目疏朗,笑不露齿,喜怒哀乐全不形于色,在表演中体现出知书达理、端庄恬静的淑女风范。杜丽娘的第一次内心出跳是被父亲训斥时。青春版《牡丹亭》中,沈丰英扮演的杜丽娘是这样表演的:眼睛定住,失神中陷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委屈和难以言说,直至母亲唤她的时候,方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慌忙整理内心,恢复到原有的表情。显然,此时的她在控制自己内心涌出的情感,在父母面前并不敢直接表露出对于他们的不满。

本出中杜宝询问小姐丽娘平日生活起居时,春香出场了。在表演上,春香的角色是昆曲行当中的小花旦,又称“六旦”、“贴旦”。昆曲小花旦主要扮演性格活泼开朗、文化素养不高、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可爱小姑娘,往往是小姐、夫人身边的丫鬟。小花旦的表演特色是身段程式繁难,表演生活化,情绪热烈明快。本出中,面对严肃、一本正经的家主,小奴婢春香戏谑着插科打诨,狡黯活泼、伶牙俐齿的性格已经初现端倪。刚打的秋千画图,闲榻着鸳鸯绣谱。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第四出腐叹(1)【双劝酒】(末老儒上)灯窗苦吟,寒酸撒吞。科场苦禁,蹉跎直(2)(3)恁!可怜辜负看书心。吼儿病年来迸侵。

咳嗽病多疏酒盏,村童俸薄减厨烟。争知天上无人住,吊下春愁(4)(5)鹤发仙。自家南安府儒学生员陈最良,表字伯粹。祖父行医,小(6)(7)子自幼习儒。十二岁进学,超增补廪。观场一十五次。不幸前任

(8)(9)宗师,考居劣等停廪。兼且两年失馆,衣食单薄。这些后生都顺(10)口叫我“陈绝粮”。因我医、卜、地理,所事皆知,又改我表字伯粹做“百杂碎”。明年是第六个旬头,也不想甚的了。有个祖父药(11)店,依然开张在此。“儒变医,菜变齑”,这都不在话下。昨日听见本府杜太守,有个小姐,要请先生。好些奔竞的钻去,他可为甚的?(12)(13)乡邦好说话,一也;通关节,二也;撞太岁,三也;穿他门子(14)管家,改窜文卷,四也;别处吹嘘进身,五也;下头官儿怕他,(15)六也;家里骗人,七也。为此七事,没了头要去。他们都不知,官衙可是好踏的!况且女学生一发难教,轻不得,重不得。倘然间礼(16)面有些不臻,啼不得,笑不得。似我老人家罢了。正是有书遮老眼,不妨无药散闲愁。注释:

(1)撒吞:装呆卖傻。

(2)科场苦禁,蹉跎直恁(rèn):难以忍受科举不中的失意,虚度光阴竟到了这个样子!禁,禁受。直惩,竟然这样。

(3)吼儿病:哮喘病。

(4)鹤发仙:白发仙人,这里指老人,陈最良自喻。唐陆龟蒙《自遣》:“争知天上无人住,亦有春愁鹤发翁。”

(5)儒学:旧时各府州县所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生员:经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学习者,通称秀才。

(6)超增补廪:生员有定额,额外增加的叫增广生员。由政府供给膳食的生员叫廪生。增广生成绩考得好,补入廪生的名额内,这就是超增补廪。廪生考试成绩如果很坏,就停止供给,叫做停廪。

(7)观场:参加考试。这里指乡试。乡试三年一次,观场十五次,计四十五年。

(8)宗师:秀才由主持一省举业的学政取中,秀才称学政为宗师。

(9)失馆:失去坐馆教书的机会。馆,学馆。

(10)陈绝粮:后生们用孔子“在陈绝粮”(《论语·卫灵公》)的故事调侃陈最良。

(11)儒变医,菜变齑(jī):比喻境况越来越坏。齑,腌菜,咸菜。按,这里对陈最良开药店的叙述是为后面“还魂汤”伏案。

(12)通关节:受人贿赂,替人在官府里活动。

(13)撞太岁:依托官府,赚人财物。

(14)穿他门子管家:串通长官仆役。门子,官衙里伺候官员的差役。

(15)没了头:拼命。

(16)不臻(zhēn):不周到。(1)(丑府学老门子上)天下秀才穷到底,学中门子老成精。(见(2)介)陈斋长报喜。(末)何喜?(丑)杜太爷要请个先生教小姐,掌(3)教老爹开了十数名去都不中,说要老成的。我去掌教老爹处禀上了你,太爷有请帖在此。(末)“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丑)人之饭有得你吃哩。(末)这等便行。(行介)【洞仙歌】(末)咱头巾破了修,靴头绽了兜。(丑)你坐老斋头,(4)衫襟没了后头。(合)砚水漱净口,去承官饭溲,剔牙杖敢黄齑臭。(5)【前腔】(丑)咱门儿寻事头,你斋长干罢休?(末)要我谢酬,(6)知那里留不留?(合)不论端阳九,但逢出府游,则捻着衫儿袖。(丑)望见府门了。(7)(丑)世间荣乐本逡巡,李商隐(8)(末)谁睬髭须白似银?曹 唐(9)(丑)风流太守容闲坐,朱庆馀(10)(合)便有无边求福人。韩 愈注释:

(1)丑:传统戏曲角色名,扮演滑稽幽默的喜剧人物,或奸诈丑恶的反面人物。府学:由府一级设立的官办教育机构。

(2)斋长:学校职事名。古代学校分斋教学,每斋约三十学生,置斋长一名。这里是对秀才的敬称。

(3)掌教老爹:府学的教官,即教授。

(4)剔牙杖敢黄齑臭:门子嘲讽陈最良,初到官府,饭后剔牙,牙签上怕还沾着咸菜的臭味。剔牙杖,牙签。

(5)咱门儿寻事头,你斋长干罢休:我做门子的找机会替你找到了差使,你难道不酬谢我,就算了不成?

(6)“不论端阳九”三句:门子请陈最良坐馆后逢节日要带东西出来分享。旧时端阳(阴历五月初五)、重阳(九月初九)两节日,要给塾师请酒、送礼。捻,捏。

(7)世间荣乐本逡(qūn)巡:语本李商隐《春日寄怀》。这里指陈最良本来困顿,忽然间被选中做太守家的老师。逡巡,顷刻,极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