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14:46:24

点击下载

作者:于天源,孟丽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外治技术

中医外治技术试读:

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教材中医外治技术

主 编 于天源 孟丽华

副主编 刘 军 张林峰 曾耀明 罗会斌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天源 吕桃桃 刘 军 刘瑄慈

    闫金燕 杨 超 吴 凡 张林峰

    周 嫱 孟庆德 孟丽华 耿 楠

    贾文端 曾耀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外治技术/于天源,孟丽华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2(2019.1重印

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教材

ISBN 978-7-5132-3789-5

Ⅰ.①中… Ⅱ.①于…②孟… Ⅲ.①外治法—继续教育—教材 Ⅳ.①R24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66133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市同力彩印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17 字数268千字

2016年12月第1版 2019年1月第4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3789-5

定价 75.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010 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前 言

中医外治技术是一类具有明显中医特色的治疗技术,其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针灸、按摩、熏洗、敷贴、贴膏药、头针、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其治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

外治这一名词的出现由来已久,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便有“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说法,其后历代医家著作中多有涉及,但其研究范围及概念一直不十分明确。至清中叶,《急救广生集》(德生堂外治秘方)、《理瀹骈文》(外治医说)相继刊行,至此外治理论趋向成熟,中医外治的发展也达到一个鼎盛时期。

本书对中医外治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内容分为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上篇主要介绍中医外治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下篇主要介绍在临床各科如何运用中医外治技术。

第一章概论重点讲述中医外治技术的起源、发展简史及相关中医基础理论,介绍了外治技术的起源和特点,并从秦汉、魏晋及隋唐、宋金元明清、新中国成立后四个阶段介绍了中医外治技术的发展史。同时,为了使不具备中医基础知识的读者能够顺利地学习中医外治技术,简要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最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

第二章介绍了常用中医外治技术,为本书内容的主要部分。本章按照外治技术的种类分为十节,详细介绍了推拿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透皮给药疗法、灸疗法、腧穴疗法、针刺疗法、头皮针疗法、耳针疗法、放血疗法等十种治疗方法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每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为了提高本书的实用性,内容中使用了大量实景图片来详细描述操作方法。

第三章介绍了中医外治技术的常用介质。本章主要涉及介质的作用机理,以及介质的分类制作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临床最常用的膏剂、散剂、丹剂等。

第四章至第十一章为各论部分,分别介绍了中医外治技术在内科病证、皮肤科病证、外科病证、伤科病证、妇科病证、男科病证、儿科病证、耳鼻喉科病证的临床运用,各科疾病均选择中医外治效果良好者,分别从概述、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的治疗部分主要介绍中医外治的方法。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能够提出宝贵的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医外治技术》编委会2016年11月上 篇 总 论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中医外治技术的起源

中医外治技术是指一切施于体外或从体外进行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如针灸、刮痧、拔罐等应用医疗器械的治疗方法,推拿等应用手法治疗的方法,以及应用天然物理因素的治疗方法和气功疗法等。

中医外治技术是我们劳动人民和古代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简便易行、独特有效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也是中医学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方法繁多,各具特色,而且适应证广泛,具有简、验、效、捷、廉的特点。这种萌芽于原始社会,经历了数千年曲折发展历程的中医外治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渗透及影响下,目前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展示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一、中医外治技术的萌芽与起源

中医外治技术历史悠久,在远古的原始社会已有多种外治技术的产生,如包扎、止血、外敷、热熨、砭石、按摩、针灸、五禽戏等。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艰苦险恶,劳动工具简陋,经常会在与野兽斗争的过程中或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跌打损伤、碰撞扭挫而致身体疼痛肿胀,古人有意无意地在负伤处用手压迫、抚摩,便起到了散瘀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这就是按摩法产生的源头。当人们被野兽咬伤或在寻找食物及劳动过程中被刺伤体表而引起出血时,用手指压迫或用捣烂的草茎、树叶、唾液等来涂敷伤口,就可以制止出血,促进伤口愈合,于是逐渐发现某些植物有止血作用,有些树脂还能杀菌、防腐、促进血液循环,这样就产生了最早的敷贴疗法。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及与疾病做斗争经验的积累,古人逐渐懂得了用兽角进行“杯吸术”,即拔罐法;用甲壳、兽骨、鱼刺、砭石等除去异物、开放脓肿和施行放血,即放血疗法。在古人发明了火以后,他们在围火取暖的同时,逐渐懂得用烧热的石块和砂石热熨局部可减轻或消除因寒湿引起的病痛;用某些干枯的植物茎叶作燃料,进行局部的温热刺激,能治愈腹痛、腹泻等疾病,这就是现代热熨法和灸法的萌芽。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并介绍了多种中医外治技术。如书中记载了“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的熨法;“导引按”的按摩法以及浴法、膏法、熏法等外治技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鼻内吹药、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浸足、坐药、扑法、洗法、熏法、暖脐法、点药烙法、温覆取汗法、温粉止汗法、头风摩顶法以及救自缢而死的类似现代人工呼吸法等10余种外治技术。二、中医外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特点

中医内病外治、外病外治的一些治疗方法具有简、验、效、捷、廉等优点,且易学易用,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在临床各科病症治疗中有显著疗效,尤其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证,药物外治技术与内治法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更有内服法所不及的诸多优点。(一)治法多样、简便易行

外治技术来源于医疗实践,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法、器械、药物并用,施治部位较广泛,具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治疗途径。由于外治技术大多作用于人体患部、经穴和特定部位,因而可选用点眼、塞鼻、塞耳、敷脐、敷手心、塞肛门、塞阴道等方法,这些部位均很容易找到且易于施术,故极易推广应用。此外,外治技术所用材料大多较为简单且容易获得,如艾灸、拔罐、挑刺等,药物也可以用葱、蒜等。特别是中药外治一般所需的剂量较小,无须高、精、尖或特殊的仪器和设备,故可以节约大量药材,减少开支,也便于操作,易于掌握和推广。(二)疗效可靠、适应证广

实践证明,外治技术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临床症状,故对内、外、妇、儿、皮肤、五官诸科的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对病情轻浅者以及在疾病的初期阶段,完全可起到治疗作用,尤其是不肯服药的儿童,不能服药或鼻饲的病种,久病体虚或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难受攻补之人,均无过多禁忌,均可使用,每能起到内治所不能及的效果,以补内治之不足,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如高热,用冰块敷前额降温,以防止发生变证;鼻衄可以用冰块敷双侧的迎香穴来止血;癫痫发作时,可急掐人中而使其缓解;中暑昏倒之病人可用卧龙丹取嚏使其苏醒;对尿潴留患者,采用搐鼻、敷脐等手段,亦可使尿液排出;对麦粒肿,可行背部挑刺治疗,等等。这对临床各种疾病的治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外治技术不仅对急性病有迅速控制症状的作用,而且对某些慢性病疗效也十分显著。如治疗支气管哮喘采用外敷消喘膏,冬病夏治而方便易行,可使其症状得以减轻和治愈。其他如用罂粟壳敷脐治疗慢性腹泻,神阙穴贴五倍子膏治疗自汗、盗汗,滴耳治疗耳聋耳鸣等,均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三)安全可靠、副作用少

中药外治所需的药量远远小于内服药量,且往往采用患病局部或病位相邻的部位施药,在局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而血中药物浓度则甚微;有的药物即使通过人体直接吸收而发挥作用,也因其选择适宜的途径直接进入大循环,避免了药物对肝脏及其他器官的毒害。而敷脐、耳压等疗法则几乎无毒害作用。

由于外治技术是施术于体表且在体外进行,通过皮肤、黏膜的渗透作用起到治疗作用,这样就可以随时观察患者的不同反应而决定治疗手段的去留。因此,其方法较内服法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并且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外治技术治而不效,亦不致造成坏症,尤可另易他药而收效,未若内服不当则有贻误病机之弊。”“自来相戒,误人非心毒药,所见不真,桂枝下咽,承气入胃,并可以毙,即一味麻黄、一味黄连、一味白术、一味熟地,用之不当,贻误无穷。”从中可以领悟到,治疗疾病要求辨证准确,治其根本,才能立起沉疴,勿犯虚虚之戒。外治技术亦是如此,只要辨证准确,施治得法,操作细致,一般情况下比内服药安全可靠,且副作用很少。(四)精于辨证、定位用药

辨证论治是中医遣方用药的根本,古今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审证求因,通过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弄清疾病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轻重程度、范围大小及发展趋势,从而选择适宜的外治方法进行治疗。如果虚实不明、寒热不辨、表里相混、阴阳不分地使用外治技术,就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有时亦会使病情恶化,这是在使用外治技术时要特别注意的。《理瀹骈文》的作者吴尚先认为:“外治之法间有不效者,乃看证未的,非药不效也。”“大凡外治用药,皆本内治之理,而其中有巧妙处,则法为之也。”故其强调治病要“明阴阳,识脏腑”,在其著作中也始终应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来指导临床。如小儿发热辨证属风热者,可选用薄荷叶捣烂揉擦迎香穴以疏风散热。只有辨证准确,才能使外治技术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治之无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中药外治技术施于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血药浓度,故发挥作用充分,局部疗效明显优于内治,且取效迅捷。如用气雾剂平喘;用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在病灶局部直接发挥解毒生肌的作用;治疗颈椎病项僵臂麻用活血通络的药物作枕,其疗效不逊色于内服,且免除了长期服药之苦;治疗关节局部寒冷疼痛用温经活血通络药局部外敷加热熨,散寒效果较内服药为优。(五)重视剂型、防治结合

外治技术所用药物的剂型颇多,除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外,目前又开发出气雾剂、灌肠剂、乳剂、熨剂等。各种剂型由于制剂工艺不同,作用特点各异,因而临床辨证施治时要针对性地加以选择,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如虚寒胃痛或妇女痛经则宜选用热熨剂或灸法来温通经络止痛;跌打损伤则宜选用中药外洗或外擦;疮疡溃烂则不宜选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酊剂。所有这些均说明剂型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疗效的高低,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医古籍中有麻油点鼻预防瘟疫的记载,也有用液状石蜡点鼻预防流感的记载,这可能是利用油类在鼻黏膜上形成保护层的作用。又有用食醋熏蒸或滴鼻预防流感,对流脑、腮腺炎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已普遍为群众所接受。

许多中药外治技术,如药物兜肚、药枕、药榻、药被、药衣疗法以及佩戴香囊等,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健脑益聪、强身健体,经实践证实具有较高的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价值。(六)强调三因制宜

中医学总结出“天人相应”的自然辩证法,认为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寒暑交替、斗转星移都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与病理,而人体本身又有禀赋、年龄、体质、性别之不同,以及各地区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差异,因而运用外治技术时要注意到自然因素和人为的因素,即所谓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1.因人制宜 外治技术和内治一样均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以及既往病史等具体情况来采取适当的治疗,而不能片面地、孤立地看待疾病,也不能机械地使用外治技术。如小儿患风寒感冒,用葱白、生姜、胡椒加水煮沸,令患儿吸其蒸气,汗出即愈;而成人患风寒感冒则必须用搐鼻取嚏、生姜擦背而收功。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而年长者气血已衰,耐受力差,故不能使用刺激力强的治法。对孕妇则禁止在腹部使用刺激力强的外治技术。凡此种种,说明外治技术要因人施治,正确使用,方能取得效果。

2.因时制宜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吴师机治疗四时伤寒使用伤寒通用膏,在春夏加石膏、枳实,秋冬加细辛、桂枝,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如麻疹欲出不透者,在夏季气候炎热时宜用紫背浮萍、椿根皮、西河柳、生姜煮水擦背,而在冬季气候寒冷则应采用熏气疗法。

3.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四季气候差异悬殊,因而在运用外治技术时,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如采用灌肠治疗小儿外感高热时,在西北严寒地区宜用辛温解表之品,如桂枝、麻黄等;而在东南温热之地,则辛温解表宜少用,以免过汗伤正。如有的地区药源匮乏,则需选择用药,以其他药代之,切不可死板僵化而治之失时。第二节 中医外治技术发展简史一、秦汉时期

中医外治技术从最早无意识的萌芽状态发展到秦汉时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开始应用于医疗实践了。

秦汉是中国医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时期,有以下主要特点:

1.辨证论治思想的确立 辨证论治的思想出现于先秦,秦汉时期经过无数医家的努力,特别是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形成了一套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体系,建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规范,确立了四诊、八纲、脏腑、经络、三因、八法等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

该时期开始出现了医案,西汉淳于意在继承前人学术经验的基础上,记录所诊治病人必详列姓名、身份、籍里、性别、病名、病因、脉证、诊断、治疗(方药、针灸、含漱药等)、预防等,反映了早期医案淳朴可鉴的学术风格,为后世医家书写医案树立了榜样。

2.临床医学进展突出 华佗创用麻沸散施行外科手术,虽然其方药、操作技术失传,但它却在学术思想上启迪了外科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等辨证论治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

3.初步奠定药物方剂学体系 该时期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该著作集东汉以前药物学术经验之大成,对历代本草学和方剂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及方剂学理论被尊为众方之祖。二、魏晋及隋唐时期

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医外治技术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名医华佗应用“麻沸散”给病人内服麻醉做开腹手术,并用“神膏”外敷伤口以促进愈合。晋代葛洪的名著《肘后备急方》着眼于临床急救,书中近半篇幅介绍了中医外治技术,如用竹管导尿,救卒死用半夏末吹鼻,“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以治卒中的方法等。南北朝时期龚庆宣所著《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创伤外科专书,记载了脓肿切开排脓和用水银治疗皮肤病等经验。

晋代以后外治技术趋于细化,开始向专科发展。晋代皇甫谧的著作《针灸甲乙经》问世后,针灸疗法的经络穴位逐渐统一规范,经验日趋丰富。推拿则又分化出正骨推拿、小儿推拿、喉科推拿、养生按摩等。物理治疗出现后,已有泥疗、沙浴、日光浴、温泉浴、蜡疗之分。天然磁石应用于临床,产生了磁疗法。唐代医家孙思邈创造了磁穴疗法、磁水疗法、磁粥疗法、磁酒疗法,他的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全书共30卷,其中23卷均有外治技术的内容;全书共收集医方4500多首,其中有1200余首外治方,运用了50多种外治方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及备急的各种病证;《千金要方》还记载有对尿潴留患者以葱管作导尿器械的记载。唐代医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也收集了大量外治方,如用苦参煎汤淋浴治小儿身热等。宋代的医学著作《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等书中都载有伤科外治技术的内容。如《圣济总录》中有治疗骨折脱位的方法,以及对开放性创伤强调清创缝合,若有感染则要采取外洗疮口的方法以祛秽解毒等。

在这个时期,中医外治技术不论在治疗方法的种类上,还是在治疗疾病的范围上,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进步。魏晋隋唐时期中医的发展成果,为中医外治技术成熟鼎盛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明清时期

中医外治技术发展的鼎盛期是在明清时期,此时外治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各科数百种疾病的治疗。明代陈实功的医学著作《外科正宗》堪称此时期的代表作,在治疗脓肿病方面,他强调要“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运用刀、针扩创引流,或采用腐蚀药物清除坏死组织;书中还记载有截肢术、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术、咽喉食道内异物清除术以及竹筒吸脓法、枯痔散治痔法、火针治瘰疬法等,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体现了当时外治技术的兴旺发达。

明代医家李时珍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辑录了大量外治方药。经初步统计,其外治方法有80余种之多,除皮肤科和伤科外,其余各科还有1600余首外治方药。《本草纲目》还记载了很多穴位敷药疗法,使药物外治技术与经络腧穴相结合,提高了临床疗效。

清代程鹏程编撰的第一部外治专书《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专门介绍中医外治技术,总汇了清代以前千余年的外治经验和大法。全书共10卷,收治病症400余种,选方1500余首,涉及杂证、急证、妇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等各科,所载诸方具有简、验、效、捷、廉的特点。如取五倍子末填脐中以及临卧用川郁金末均匀调涂乳上治疗自汗盗汗;用蒜泥贴足心治疗鼻血不止;用绿豆皮、决明子、野菊花等药制成药枕平肝明目;以葱白杵烂填脐中、艾火灸之治疗大小便不通;用硼砂末点眼治疗腰部扭伤等,均属外治佳法。

清代医家赵学敏总结前人经验,汇集整理成医学著作《串雅内编》《串雅外编》。其中《串雅外编》所收的外治技术资料十分丰富,该书分为禁药门、起死门、保生门、奇药门、针法门、灸法门、熏法门、贴法门、蒸法门、洗法门、熨法门、吸法门、取虫门等共28门,包括各种外治方法共600多条,书中记载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一些急慢性疾病均可选择外治技术治疗。

吴师机所著的《理瀹骈文》是清代成就最大、最具影响的一部外治专著,书中收集了近百种外治方法,并重点介绍了膏药治病的经验。书中记载治疗胸部以上部位疾病时,运用涂顶、覆额、点眼、塞鼻、塞耳、揉项及敷手腕、膻中、背心等方法;在治疗脐以上、胸部以下的中部疾病时,运用敷脐、熏脐、蒸脐、填脐等方法;在治疗脐以下部位疾病时,运用坐浴、坐熏、摩腰、暖腰、兜肚、敷膝、熏腿、贴腿肚等方法。吴师机不仅系统整理和总结了千余年来的中医外治技术的经验,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内治与外治在治病祛邪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医理是一致的。他还将众多的外治方法归纳为嚏、填、坐三法,创立了“三焦分治”的外治体系。

明清时期,人们对中医外治技术研究之深,运用之广,整理之系统,远远超过以前的任何时期,标志着中医外治技术达到了一个鼎盛期。四、新中国成立以后

自清代末期以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断受到歧视、排斥和摧残,跌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中医外治技术也一度湮没不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医药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医外治技术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尤其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后,采用了新的仪器和器具,催生了新的外治方法,如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超声雾化吸入法、中药电离子导入法、红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磁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音乐疗法、心理疗法等,借助声、光、电、化学、磁的手段,促进药物由外而内,延伸和发展了传统的中医外治技术,提高了外治技术的疗效。

中医外治技术还不断吸收现代药物研究成果,大胆改革创新外用药物的传统剂型,提高了用药效率。如在膏药的生产制作中使用新型贴膏剂,有助于表皮的水合作用和角质软化,可加速药物的渗透吸收;还有的膏药应用透皮控释剂,可使药物持续72小时缓慢释放。

中医外治技术与保健品的结合是中医外治技术发展的一个亮点,其内涵还在不断丰富之中,如在治疗高血压、颈椎病、鼻炎、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时应用的药枕以及各种药物背心、兜肚、护肩、护膝、腰带、保健衣裤等。这既是对中医外治方法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也是中医外治技术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又一条途径。

中医外治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说明中医外治技术医疗实践应用方面正在全面复兴,同时也展现了中医外治技术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节 中医外治技术相关基础理论一、经络学说(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是经脉,犹如途径,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其特点是纵行分布、位置较深;络是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分支,其特点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沿一定的循行路径分布于身体的较深部,是经络中直行的主干,与各脏腑密切联系。经脉的分支称为络脉,横行于身体较浅表部,没有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上细小的分支为孙络。

经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的督、任二脉合称十四经,每一经脉均有分支的络脉。纵横复杂的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皮肉筋骨,贯通上下,遍布全身,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既是运行气血、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发挥营卫之气防御作用的通道,又是外邪入侵的途径,所以当人体生病时,经络便是疾病进犯机体和把内脏病变表现于体表的途径。经络学说不仅和阴阳、五行理论一样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临床诊治、用药、针灸等均有实际指导意义。《医学入门》中“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的说法,充分体现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浮络、孙络等构成。经络的正经十二脉是构成整体循环的主体,奇经八脉有调节十二经脉之作用。

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原意是指纵行的丝,又有“径”的含义,指大而深的直行主干;络,则有“网”的含义,譬如网络,指小而浅的横行支脉;脉,则主要是指是血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概括来说,经络就是全身运行气和血的大小通路,大的主干为经脉,小的分支为络脉,总称为经络。

1.经脉的主体部分

经脉在体内纵向循行,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名称,是运行气血营卫的主要干道,因而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向外联络肢体,内行连属脏腑,将人体连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奇经八脉则对全身经脉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十二经脉各有专属的穴位,而奇经八脉中除任脉、督脉外均无专属的穴位。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行于浅层的支脉,由经脉别行分出的较大络脉主要有十五络,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络脉再别出的细小分支称孙络,其浮现于皮肤表层、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称浮络、血络,它们纵横交错,愈分愈多,愈分愈小,最后弥散网络全身。

十二正经从四肢肘、膝部别行正经深入体腔的支脉称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沟通脏腑、加强表里二经之间的联系,也是经络的主体部分。

2.经络的连属部分

经络的连属部分包括内属和外连两大部分。

经络内属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每一条经脉各连属了一个脏腑,连属于脏的经脉为阴经,连属于腑的经脉为阳经。

经络的外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外周连属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十二皮部则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的分布,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具有保护机体、抵抗病邪入侵、反映相应脏腑经络病变的作用。(三)经络的作用《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1.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灵枢·本脏》论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没有经络系统对全身的维系、协调和平衡,就不可能有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1)运行气血:运行气血的功能首先取决于“宗气”。《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黄帝内经太素》解释“心脉”为“心肺”,可知宗气总括心肺的活动功能。《灵枢·五十营》说:“呼吸定息,气行六寸”,意指一呼一吸脉气可运行六寸,这是说明呼吸与经脉运行的关系,脉气的宗主即称宗气。

其次取决于出自“脐下、肾间”的“原气”。《难经·八难》指出“脐下、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来源于真气,真气来自先天之原气,又依赖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根本的动力。原气与胸内的膻中一上一下,分别称为上、下气海。

此外,产生于中部的营气和卫气依赖于饮食,由水谷之气转化而成。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起濡养全身的作用,并变化为血液;卫气布散到经脉之外,起保卫全身的作用,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温煦肌肉等功能。

由于宗气和原气的参与和推动,“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从而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协调一致。(2)营阴阳:营阴阳除指经络气血营运全身、濡养所有器官组织外,还有协调阴阳的意义。如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不仅由于经脉的联系使之相互联系,而且由于阴阳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气血盛衰、机能动静保持正常节律,从而使机体成为统一协调而稳定,并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这是经络在正常生理上的主要功能。

2.抗御病邪,反映证候

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不仅表现为“行气血、营阴阳”,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在疾病状态下,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表现为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映疾病。(1)抗御病邪、传入疾病: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当人体正气充足时,经脉之气就能首当其充,奋起抵御外邪的入侵;而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经络便会成为疾病的传入通路。邪气(致病因素)侵入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由表向里,由浅入深,传入内脏,并且还会通过经络系统影响人体的其他部分。《素问·气穴论》认为“孙络”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特别是卫气,就是通过孙络散布到全身皮部。当病邪侵犯时,孙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作用。临床上发现的体表反应点,一般均可从孙络的“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来理解。穴位(包括反应点)是孙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所停留和邪气所侵犯的部位,即《素问·五脏生成》所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正邪交争,在体表可出现异常现象。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并出现相应的证候。《素问·缪剌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温病学派运用“卫、气、营、血”的概念来分析热性病发展过程的浅深关系,其理论依据也是以运行营卫血气的生理功能为基础。经络及其所运行的营卫血气是有层次地抗御病邪,同时也有层次地反映证候。(2)反映证候:脏腑病变有时也会通过经络传出体表,在体表某些部位出现压痛、结节、隆起、凹陷、充血等反应,这类反应常可用以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疾病,因此经络又有诊断疾病的作用。

经络反映证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

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属经络的虚证。

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原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这就是《素问·疟论》所说的“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所说的“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可见寒热虚实的多种证候都是以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为根据。

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在反映证候上也是互相联系的。如《伤寒论》一书所总结的热性病的“六经传变”规律,疾病的发展由表入里,可以从太阳经传至阳明经或少阳经,也可以由三阳经传入三阴经;在经络和脏腑之间病邪也可以相传,如太阳病可出现“热结膀胱”和小肠的腑证,阳明病也有“胃家实”证等。

关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等各有所属病症,是各经络所反映的证候,同时又是该经络穴位所能主治的适应证,两者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理解,运用针灸等治法激发了经气和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疏通经脉,通行周身,调节阴阳平衡,促使人体功能活动向正常状态恢复。

3.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正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作用。《灵枢·官能》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就是说运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针刺治疗必须“得气”,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现象的表现。(1)经气与神气:与经络密切相关的气有原气、宗气、营气、卫气,行于经络则概称为“经气”,这是将“经”与“气”紧密结合起来说明经络的多种功能。

经气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又称作“神气”,经络所属的腧穴就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所在(《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庭内景经》说:“泥丸、百节皆有神”,意思是脑及全身百节都有神气活动。针刺中的“得气”“行气”等感觉现象的“气”与“神”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气行则神行,神行则气行”(《灵枢集注·行针》),故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又可以说是“神气”的活动。

“神”与脑有关,后人所称“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在《灵枢·本神》里主要把它说成与“心”和“脉”有关,如“心藏神,脉舍神”以及“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等。从“脉舍神”的意义来理解,可见经络与神气活动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2)调整虚实:经络的调整虚实功能是以正常情况下的协调阴阳作为基础,针灸等治法就是通过选取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调节机体失常的机能而使之趋向平衡,“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当疾病表现为“实”时,选取适当腧穴,采用不同针刺或艾灸方“泻”其有余,反之则“补”其不足,从而达到体内平衡。

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还体现在经络在针刺或艾灸的刺激下,可使不同的病理变化都向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方向转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经络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都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多途径的调整作用。例如针刺足三里时,对胃弛缓者可使收缩波加强,而对胃紧张者可使之弛缓,这种影响对病人更为明显;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对亢进者有抑制作用,对抑制者有兴奋作用。

临床研究还证明,不同的经络穴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针刺心经和心包经的神门、曲泽、内关等穴治疗心律失常获得较好的疗效,心电图检查常常显示心率得到调整,心肌劳损也有好转;而针刺脾经的三阴交、胃经的足三里和膀胱经的昆仑等穴,则效果较差。通过X线钡餐检查以及胃计波摄影,发现正常人胃蠕动较少者针刺足三里后胃蠕动增多、波幅增大,针刺非穴位则变化不明显。(四)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主要有诊断和治疗两方面。

各条经脉的循行有一定的部位,根据病变的部位可以分析其所属经络脏腑,根据经络来诊察体表和辨别证候,这种方法称为“分经论证”(“经络诊法”);而根据各条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临床证候的,则称作“分经辨证”;根据经络联系全身以及经气的传导作用以及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在相应经脉循经取穴施术,运用不同的治法,称为“循经治疗”(循经取穴和分经用药)。根据经络协调平衡全身阴阳的作用,便可通过各种刺灸方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灵枢·经水》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这些都是对经络部位进行诊察的方法,如审查、指切、推循、扪摸、按压,以及观察该部寒温和气血盛衰现象。《素问·三部九候论》说的“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也是同一意思。“切循而得之”,本身就是检查经络的基本方法。经络外诊多用直接的检查,近代又采用一些客观的检测方法,如从皮肤电现象入手进行观察等,使检查方法趋于多样化。

分经切脉原属经络诊法的主要内容,《灵枢》以寸口脉诊候阴经病证的虚实,人迎脉诊候阳经病证的虚实。又以阳明脉最盛,其下部可诊候冲阳(趺阳)脉,肾之盛衰则可诊候太溪脉。

分部诊络则是指分皮部诊察血络的色泽,以辨痛、痹、寒、热等。近人又有从皮疹辨证,也属于诊络法。

压痛的检查对临床取穴尤为重要,“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懈)”(《灵枢·背俞》),这既是取穴法,也是经络诊法之一。

1.分经辨证

全身外至皮肉筋骨,内至五脏六腑,都以经络为纲,按经络来分析病证即称分经辨证。《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指出皮肤的分部,筋肉的有起有结,骨骼连属和长短,都是以经脉为纲纪,从而分析其所发生的不同病证。

十二经脉各有“是动则病”和“是主某所生病”的记载,意指此经脉变动就出现有关的病证,此经脉腧穴能主治其所发生的病证,这就是经脉的主病。各经脉既有其循行所过部位的疾病,即所称的经病(证),又有其有关的脏腑病(证)。此外,络脉、经筋也各有主病;皮部之病实即经络之病的综合反映。奇经八脉与各经相交会,其所主病证又有其特殊性质。

分经辨证主要就是分十二经(合为六经)和奇经八脉,一般以十二经正经主疾病之常;奇经为十二经的错综组合,主疾病之变。

2.循经取穴

经络各有所属腧穴,腧穴于分经之外还有不同的类别,腧穴以经络为纲,经络以腧穴为目,经络的分布既有纵向的分线(分行)关系,还有横向的分部(分段)关系,这种纵横关系结合有关腧穴其意义更为明显。循经取穴的意义应当从这种关系去全面理解,因而按经络远道取穴是循经,按经络邻近取穴也是循经。

3.药物归经

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简称药物归经,此说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病症可以分经,主治某些病症的药物也就成为某经和某几经之药。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如柴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盖其止寒热、己畏寒、除大热,此乃柴胡、桂枝、葛根专长之事。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近代药物书中多有归经的记载。

4.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闭阻、气血瘀滞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二、藏象学说(一)藏象学说的内容和特点

藏象,指藏于躯壳里的内脏;象,即征象、现象。藏象是人体内在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体表的征象。正如张介宾(景岳)在《类经》中所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和阐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以及精、气、血、津液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贯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体现了中医学生理病理有机联系的观点,对于临床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1.藏象学说的内容

藏象学说的形成原因有三方面:①古代解剖知识的积累丰富,为藏象学说的形成在形态学方面奠定了基础;②中医学者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③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三方面知识的有机结合,促使藏象学说逐渐形成。

藏象学说的基础是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和形态结构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之“奇”字作“异”解,“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态类腑,功能类脏,非脏非腑,异于寻常,故称为“奇恒之腑”。《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脏与腑的这种不同生理特点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如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2.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具体体现于四个方面:(1)脏腑系统:脏腑相合构成表里关系,形成五个系统,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其理论依据是相为表里的一对脏腑在生理功能上密切配合,在经脉循行上相互络属。(2)五脏与五官九窍联成一个整体:五脏与其他形体组织结构及五官九窍联成一个整体。如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及二阴。(3)五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心、脑的功能,与五脏存在密切关系。如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悲忧,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惊恐。精、气、血、津液等五脏功能的产物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五脏生理功能正常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常的前提;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对五脏功能有调节作用。在病理上,五脏有病可以引起精神情志的异常;精神情志的异常亦可导致五脏发病。(4)五脏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维系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五脏通过与体表组织器官的联系,沟通体内外环境之间,维系着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

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然与西医学所指的内脏器官的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概念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含西医学几个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如中医脾的功能与西医学的造血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许多脏器有关;西医学所指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分散在中医学的几个脏腑生理功能之中,如肾生成尿液的功能分散在中医脏腑的肺、脾、肾三脏生理功能之中。说明中医的脏腑除有解剖学的概念外,更重要的是具有生理学、病理学概念。(二)五脏六腑

1.五脏(1)心

①主血脉:“主”是主持、管理、主宰的意思;“血”指的是血液;“脉”指的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主血脉”指的是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全身、营养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心主血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脉道通利;血液充盈;心气(心脏搏动的原动力)充沛。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人体表现为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如果心气不足,血液亏虚,则见面色苍白无华,脉象细弱无力;若心脉瘀阻,则可出现面唇舌紫、心前区憋闷刺痛、脉涩或结代等。

②主神志:又称为心藏神。心主神志是心脏具有管理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活动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即所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脏腑百骸,听所是命”(《类经·藏象类》),“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说明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脏腑组织器官所有的生理功能活动都是在心的管理协调下进行。

神又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故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楚、反应敏捷、精神振奋;失常则表现为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神昏谵语、癫狂,或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

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紧密相连。血液是神的物质基础,神乃血液所化,故心主血脉是心主神志的前提条件。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就会出现精神恍惚、健忘、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症状。另一方面,血液的正常运行受神的调节支配,如人站在起跑线上,发令枪响之前心率已明显加快,这就是心神支配心主血脉的表现,所以说“心藏脉,脉舍神”。(2)肺

①主气、司呼吸:肺主气是指肺具有管理全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主呼吸之气:肺具有呼吸运动的功能,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交换,促进气的生成,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主全身之气:人体全身之气都归于肺,由肺所主。首先,全身之气的生成,尤其是宗气的生成依靠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在肺脏相结合而成。其次,肺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肺呼吸功能正常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如果呼吸功能失常,不仅使肺主气功能障碍,而且会进一步导致全身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失常等病症。

②主宣发肃降:“宣发”是指肺脏通过呼气运动向上、向外宣布、发散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排出体内浊气;发散由脾所转输的津液、水谷精微和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排出汗液。如果宣发失常可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喘及鼻塞、喷嚏、无汗等病症。

“肃降”即清肃下降,是肺具有通过吸气运动向下、向内布散物质并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通畅的作用。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吸入自然界清气;清除呼吸道异物,以保持其洁净通畅;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所转输的津液、水谷精微以及卫气向下、向内布散,并将代谢以后的水液通过三焦向下输送于肾。若肃降失常,就可以出现呼吸短促、表浅、咳嗽、咯痰、水肿等病症。

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相反相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肺的生理功能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宣发有利于肃降,肃降促进宣发。如两者失调,就会发生“肺气不宣”“肺失肃降”“宣降失司”的病理变化,出现胸闷、咳喘等病症。

③通调水道:“通调水道”是指肺具有疏通水液运行的道路、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肺通过宣发功能,将水液向外、向上布散于体表和人体上部,并促使代谢后的水液以汗的形式、呼出之气的形式排出体外;通过肃降功能,将水液向内、向下布散于体内和人体下部,并促使代谢后的水液借三焦通路汇聚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故肺在水液代谢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④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经经脉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又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运行至全身。“治节”,既治理和调节,即肺通过呼吸运动和调节全身的呼吸和气机的功能,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并通过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调节全身津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3)脾

①主运化:“运”是指转运、输送;“化”是指消化吸收。脾脏具有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运输传送至全身的功能。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包括三个阶段,即:帮助小肠将饮食水谷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帮助胃、小肠吸收水谷精微;把水谷精微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输布全身,营养全身,或通过“脾居中州,灌溉四旁”的途径直接输布精微于全身。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运化功能减退(脾失健运),就可产生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病症。

运化水液:脾具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人体所摄入的水液经过脾的吸收,通过“上输于肺”的功能和“脾居中州,灌溉四旁”的途径布散全身,发挥滋养、濡润作用。脾同时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转输于肺、肾,经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就可产生痰、饮、水湿、水肿等病理改变。故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②主升清:“升”是指上升;“清”是指水谷精微和对人体有用的津液。脾主升清是脾脏将水谷精微、津液等营养物质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化生为血,营养全身,并维持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若脾气不升,就可出现神疲乏力、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病症,称为“中气下陷”。

③主统血:“统”是指统摄、控制之意。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络中运行,不使其溢于脉外的作用,称脾统血。脾统血是通过气的固摄作用来实现的。若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就可产生便血、尿血、崩漏、衄血等多种出血的病理现象。(4)肝

①主疏泄:“疏泄”是疏通、畅达之意。肝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作用。通过疏畅气机,促使人体精、气、血、津液、水谷精微、食物及其糟粕运行道路通畅,升降出入协调,并促进物质的上升运动。这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其疏泄功能主要表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调畅气机:肝的生理特性是升、动、散,肝的疏泄保证了气的运行道路通畅,升降出入协调,促进气的上升运动,同时促进津血的正常运行。如果肝疏泄不及、气机不畅,就会出现胸胁、乳房、少腹胀痛不适,称为“肝气郁结”。气机郁滞、阻碍血行可见胸胁刺痛、癥积等病理表现。气机郁滞,气不行津,津液内停,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临床上可见梅核气、臌胀等病症。疏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致头目胀痛、面目红赤、头晕目眩,甚则咯血、呕血、昏不识人等病症。

促进消化:肝主疏泄保障了脾、胃、胆升降道路的通畅,脾胃升降关系的协调,胆汁的正常分泌、贮存、排泄,从而保障脾运化功能的正常进行。若肝失疏泄,木不疏土,既可产生肝脾不和的腹痛、腹胀、飧泄、痛泻之病症,又可产生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胃脘胀痛之肝胃不和病症,还可见到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甚至黄疸等肝胆不和病症。

调畅情志:情志活动属于狭义神的范畴,总统于心。气血为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脏通过调节气机、气血,进而调畅人的情志。也就是说,肝疏泄正常,人的情志就会处于舒适、安逸、惬意的状态。疏泄不及导致肝气郁结,则见情志抑郁、胸胁胀闷、善太息等病症。疏泄太过,肝火上炎,常见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目红赤等病症。

调理男子排精、女子月经:肝主疏泄与男子排精、女子月经关系密切。疏泄正常,道路通畅,气机调畅,男子排精、女子月经就正常;疏泄失常,则会出现男性排精异常,女子月经紊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等病症。

②肝主藏血:肝脏具有贮存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其贮血、调血的基本方式是:“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素问·五脏生成·王冰释语》)

肝脏具有收摄血液于血脉之中,不使之溢于脉外的作用,也就是具有防止出血的功能,是肝藏血功能的延伸,与疏泄作用相反相成。若收摄不及,疏泄太过,就会出现肝火旺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见吐血、衄血、咯血、月经量多、崩漏等出血病症;若收摄太过,疏泄不及,就可导致瘀血病症的发生。(5)肾

①主藏精:“藏”是指闭藏、贮藏;“精”是指肾精。肾精所化之气叫肾气,肾精、肾气统称精气,两者可以互相转化。肾贮藏、封藏精气的功能叫肾藏精。肾精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促进生殖功能的作用。人在少年七岁时,肾中精气逐渐旺盛,故有齿更、发长的生理变化;到青春期在肾中精气旺盛的情况下,人体产生一种具有促进性腺成熟功能的物质——天癸。在天癸的作用下,男子有精液排泄,女子有月经来潮,男女开始有生殖能力。以后肾中精气继续旺盛,人体发育更成熟,体力、智力、生殖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入老年以后,肾中精气逐渐衰少,天癸逐渐衰弱,以至丧失,所以身体逐渐衰老,智力逐渐减退,性功能逐渐衰弱,以至丧失。如果肾精不足,就会出现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生殖功能障碍等病症。

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其生理功能可概括为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精对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滋润营养作用,称为“肾阴”“真阴”“元阴”;肾精对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温煦、生化、推动作用,称为“肾阳”“真阳”“元阳”。肾阴、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肾及全身阴阳的相对平衡。如果肾的阴阳平衡失调,既可出现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肾阴虚证候,也可发生疲惫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清长或不利、遗尿、尿失禁、性功能减退、水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肾阳虚证候,还可以产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等病症。

②主水:肾具有管理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在生理情况下,人体津液是通过胃、小肠的吸收,脾的运化,肺的宣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路,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转为汗液、尿液排出体外。其中肺、脾等脏腑对津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当水液通过肾脏时,在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下,有用的水液借三焦水道重新回到全身;无用的水液形成尿液,下注膀胱,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常既可引起少尿、水肿等病理现象,又可引起气化功能失常而发生小便清长、尿量增多等病理改变。

③主纳气:“纳”指受纳、固摄。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障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也就是说肺吸入之清气必须下达于肾,才能保证呼吸的深度,这是肾的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肾不纳气,就可出现呼吸表浅、动则气喘、呼多吸少等病理现象。

2.六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