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老师带你读《论语》(人大附中名师语文公开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23:07:15

点击下载

作者:王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强老师带你读《论语》(人大附中名师语文公开课)

小强老师带你读《论语》(人大附中名师语文公开课)试读:

总序

人大附中校长 翟小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开启智慧和立德树人方面具有非凡的价值。人大附中始终以“道德心、中国魂、创新力”为育人目标,努力培养兼具传统底蕴、现代精神和世界眼光的文化中国人,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打造了一系列优质课程,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在人大附中,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蔚然成风。

作为教育者,我们总在不断追问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以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德,育德在于立心。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启迪我们学生的仁爱之心,使他们秉持崇高的信仰,涵养美好的德性,学会爱每一个人,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将来走出校园成为传播真善美的使者;我希望我们的课程能够引导学生开启一颗开放之心,在这个强调多元崇尚差异的信息化时代,对世界保持一份热情,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我还希望我们的课程能够为我们的学生培养一颗家国之心,使学生立身持正,心怀祖国,有担当,有使命感,努力争做民族的栋梁。这是我所认识到的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人大附中要培养善良而有智慧的现代君子,这在今天这个时代是意义非凡的。当我们的学生能够在物欲横流之间不忘初心,保持纯良的品性,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准自己的方向,能够融汇古今、学贯中外之时,我想那才意味着我们教育的成功。

近年来,人大附中语文组在推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整合传统教学资源,逐渐形成了“四级立体课程体系”,即基础类底色人文课程、拓展类多元人文课程、荣誉类个性人文课程和实践类活动人文课程,并坚持在四级立体课程中落实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一方面反思与创新传统必修类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逐渐建设了一大批高质量的选修课。此次出版的系列图书,即我校语文组在这方面探索的部分成果。其中王艳老师的《王老师的古诗文课堂》、佟世祥老师的《佟先生的国文课》,是他们自己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必修课教学的总结提炼,而《小强老师带你读〈论语〉》 《走进古典诗词写作》 《千古风流人物》则来源于我们的选修课堂,体现的是语文组的后起之秀少壮派在选修课程中的锐意创新。这些教材、这些课程以及这些老师,深受学生的喜爱,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文化的力量是最持久、最深入、最强大的力量,文化自信则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今天,我们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国人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石,也是我们为世界奉献的精神财富。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本土优秀文化的熏陶,而一个国家要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更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唯有坚定文化自信,光大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我们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所面对的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在中学推动传统文化教学,使命重大,意义深远。

回过头来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也许,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情澎湃,就在某一节课某一句诗某一个字的学习中悄然迸发。这就是教师写好一本教材、上好一堂课的价值所在。“人大附中名师语文公开课”系列教材的编写与出版,也是人大附中作为“海淀区传统文化教研基地校”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是人大附中近年来深入推行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成果。

最后要说明的是,这套教材的编写,以及相关课程的开展,都颇有创新性。教材的编写者在精益求精、奉献智慧的同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难免存在着不足。因此,我希望广大的读者能够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我们将不断完善,不断提升,推出更多的优质教材和优质课程,共同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是为序。

序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谷曙光

王强新近撰成一种按纲目注释《论语》的书,墨楮未干,索序于我。按照请名人作序以增书之身价的风习,我自然不是作序的最佳人选。但王强还是执意要我写,我想,这纯粹是一种纪念,为了纪念我和他的师生缘分。

王强的本科与硕士阶段,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而他的硕士导师恰是我。因此,我对王强是了解的,也算是作序的合适人选。王强在本、硕阶段打下了扎实的文献基础,他的知识面宽广,乐学而精思,博稽而慎断,兼以为人通达,言辞流利,在年龄段相近的学生中,其综合素养是非常突出的。

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具有八十年悠久历史的名校,而与之一墙之隔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则是全国中学中的翘楚。人大附中的教学质量之高,学生素质之佳,每年升学之优,在全国有口皆碑。我的同事曾说,人民大学的教授远不如人大附中的老师“吃香”。这虽是玩笑话,但确也道出了人大附中在社会上的极高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

王强硕士毕业后,经过激烈竞争,进入人大附中任教。据他告知,当日竞争者极夥,基本都是海内外名校的博士、硕士,而他能够脱颖而出,足以证明其雄厚实力。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最初几年的教学生涯,是比较艰苦的,因为初登讲台,需要磨砺,需要站稳脚跟,需要打开局面。今年9月,我见到了王强,详细询问他这几年的发展。我很高兴地得知,王强已经连续多次承担高三语文的教学工作。除了日常的语文课,他还在人大附中开设《论语》研读和古典诗歌创作的选修课,很受学生欢迎。我想,王强这是把教学、兴趣和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博览深思,长期的积累,让他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在一般的中学语文教师中,是不易做到的。年轻如王强,更是难能可贵!人大附中为王强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最佳舞台。

众所周知, 《论语》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具有崇高的地位。历代的《论语》注本层出不穷,其中重要的,如三国时曹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朝梁代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宋代邢昺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民国程树德的《论语集释》等。当代则以杨伯峻和钱穆的注本影响较大。中华书局的朋友告诉我,杨伯峻的《论语》注本,近年以每年十万册的增量在销售。需求量之大,令人震惊!这充分说明社会上对《论语》学习的渴望!

上述注本虽功力深厚,各有特色,但未必适合中学生阅读。我们也在呼唤适合中学生的《论语》教材。我以为,对于中学生而言,需要一个更简易便捷的注本,供他们入门。待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再找杨伯峻、钱穆乃至于古代注本作深入研读。此之谓循序渐进。

由此言之,王强把他精心准备的《论语》选修课讲义,反复修改,提交出版,不啻中学生学习《论语》的福音。

作为一本献给中学课堂的教材, “小强老师版” 《论语》的体例独创、特色鲜明。王强从《论语》中选取了诸多适合中学生研习的嘉言良语,按照十大专题进行重新编排。每个大专题下又设三五小专题,先原文,次注释,再译文。每一小专题后,又有针对某一问题的学术札记。每一大专题后,则是适合中学生的思考题和高考真题链接。我想,王强的这本《论语》教材,部分实现了我的设想,为中学生学习《论语》提供了一根很好的“拐杖”。

著书匪易,立言更难。 “小强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学者,他的《论语》教材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期待此书面世后,广大中学生乃至成年的读者朋友多提宝贵意见,让他有机会修订完善。

此时,我突然想起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或许, “小强老师版” 《论语》就代表了一个年轻帅气的中学语文教师的“凌云一寸心”吧。祝贺王强的第一部教材出版!期待他培养出越来越多醉心传统文化的中学生!

下面,闲话少叙,就让小强老师带领大家进入《论语》的精妙世界,领略孔圣人的嘉言懿行和智慧、境界吧。

是为序。

序章

《论语》的前世今生《论语》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其内容以记录孔子的言行为主,也记录了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现在一般认为其最终成书年代应该在战国初期,之后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版本分化。

到汉代初年的时候,有两种版本的《论语》传世,分别是《鲁论语》和《齐论语》,《鲁论语》共有二十篇,和今天传世的《论语》篇目相同, 《齐论语》为二十二篇,多《问王》 《知道》两篇。汉武帝时期,鲁恭王刘余为了扩建宫室,侵占孔子旧宅,损毁了一部分孔宅的墙壁,结果在孔宅墙壁中发现了一批上古典籍,其中就有《论语》。这批古籍都用周代的古文字写成,因而断定它们是秦汉之前的文物,这本《论语》就称为《古论语》。因此,在西汉时期, 《论语》是有三种版本的,分别是《齐论语》 《鲁论语》和《古论语》。

到了西汉末年,有一位叫作张禹的学者善于研究《论语》。他是汉成帝的老师,由此而封侯,故世称“张侯”。他将三种《论语》相互校对,整理出一种新的版本,号称《张侯论语》,深受学者们的喜爱,其他三种《论语》都逐渐衰落,乃至丢失在历史中。我们今天阅读的《论语》,基本就是《张侯论语》。 《张侯论语》以《鲁论语》的目录为基础,删掉了《齐论语》的《问王》和《知道》,因此,我们今天看不到这两篇了。但是近日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竹书《知道》篇。如果将来完全释读出来,那么这在整个《论语》学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性成就。

如今《论语》堪称最受国民追捧的国学经典,但最初并不如此。在汉代,地位最高的书称为“经”。 《易经》 《尚书》 《仪礼》《诗经》 《春秋》等五部经典在西汉就被列为经,而《论语》直到东汉才被列为经。直到南宋,朱熹把《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四部经典合称为“四书”,极力推崇,使之成为与“五经”并行的概念。元明之后“四书”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论语》的地位最终得到了决定性的提升。明清以来,有不少读书人“五经”、史书、诗词读得不好,但是一定要熟读“四书”。就像《红楼梦》中贾政说的: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可以说《论语》在中国历史后一千年发展中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论语》和中国其他许多经典一样,章节间是无序的。但这并不是说《论语》的内容或者说孔子的思想没有系统。从整体上来看, 《论语》中的章与章在义理上是相互贯通的,句与句之间也是相互呼应的。所以梁启超先生曾提出,我们应该用“思量组织法”来研究《论语》,即用专题整理的方式,把《论语》打通。

今天我们读《论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论语》以及其他很多古代的经典,其中的字句篇章,都没有定准的解释。你可能会产生困惑:这句话到底怎么翻译啊?实际上,大可不必纠结,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我们对《论语》产生不同的理解,其实是源于每个人的差异性。我们听到的不同,我们看到的不同,我们的心灵也不同。所谓“诗无达诂”,也没有必要求一个“达诂”。我们读《论语》,看到的不仅仅是孔子的话,更是我们自己的心。只要是我们思考得来的,于我们而言,那就是最真实、最可贵的。第一论论为学孔子之道以修身为本,修身之道则以学为本。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境界的提升,莫不由学。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好学的学者。 《论语》一书以“学而时习之”开篇,正是要明确“学”的重要性。 《论语》论学的章节散见各篇,内容涉及学习的目的、学习的价值、学习的方法等等,本论共设六个小专题,对《论语》的为学之道予以讲解。学习本论内容若能抓住“为学三纲”这一核心,就可以纲举目张,融会贯通。为学三纲:实践、亲仁、为己①②③④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⑤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注释】

①学:效法。②习:践习,实践。③说:通“悦”,愉悦。④朋:志同道合的朋友。⑤愠:怨怒。【译文】

孔子说: “学习知识并且常常去实践,不也是一件愉悦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却无所怨,不也算得上君子了吗? ”学以致用①②③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④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注释】

①入则孝,出则悌:互文,即出入家中讲求孝悌。孝,孝敬父母。悌,敬爱兄长。②信:言出必行。③泛:广泛。④文:古代文献。【译文】

孔子说: “子弟出入家中要孝顺父母、礼敬兄长。言行谨慎而讲信用,对众人要有广博的爱心,同时对仁人君子要格外亲近。如此行事还有余力,再去学习古代文献。”①②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

③④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子路》)【注释】

①《诗》三百: 《诗》为上古流传下来的诗集,孔子删定《诗》,保留三百零五首,谓之“ 《诗》三百”。②使:出使。③专对:专,独自。对,应答。④奚:何,代词。 “奚以为”即“以之为奚”。【译文】

孔子说: “记诵了《诗经》三百余首,授予他政务,他不能完成,派他出使四方,不能单独完成外交应对,(如此学习)虽然记诵得多,又有什么用呢? ”尚贤亲仁①②③

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颜渊》)【注释】

①以:凭借,通过… …的方式。②会:交往。③辅:辅助。【译文】

曾子说: “君子通过学问切磋交朋友,通过交朋友互相辅助道德的提升。”①②③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注释】

①贤:贤人。②齐:向… …看齐。③省:反省。【译文】

孔子说: “见到贤人就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问题。”①②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注释】

①师:学习。②从:跟随,这里引申为效法。【译文】

孔子说: “多人相交往,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选择他们的长处去效法,借鉴他们的不足而改正自己。”①②③④

子贡问为仁,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⑤⑥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卫灵公》)【注释】

①为:动词,此处可译为做到、实践。②工:工匠。③善:使… …完善。④利:使… …锋利。⑤其:其中。⑥大夫之贤者:定语后置,即贤能的大夫。“士之仁者”与此表述方式相同。【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到仁,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一件事,必先打磨好他的工具。所以,你居住在这个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跟随贤能的大夫做事,和仁德的君子交朋友。”为己之学

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译文】

孔子说: “古人为提升自身的修养而学习,今人为人前显耀而学习。”①

子曰: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注释】

①病:意动用法,以… …为病,担忧。【译文】

孔子说: “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没有能力,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①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注释】

①己知:宾语前置,即“知己”,了解自己。【译文】

孔子说: “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为学三钢”疏解“学而时习之”一章,是《学而》篇的纲领,朱熹甚至认为它是全书的纲领,熟读这一章,其余篇章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我们可以把这一章三句话看作三个层次。

首先, “学而时习之”,是孔子教导弟子们学习要重视运用,这个“习”字,是实践的意思。因而孔子提倡的学习,并不是一味攻书,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学问品行。实践既是学习的方法,也是学习的目的。学以致用,才能切实地感受到知识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因此孔子才会“不亦说乎”。

比如古人学《诗》 (《诗经》)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在外交场合唱和对答。古代邦交活动是要唱《诗》的,不同的场合要唱不同的篇目,宾主之间还要借此展开问答。如果学习了《诗》而不能在外交场合对答如流,那么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

另外,孔子还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似乎又把“行”的必要性提到了“学文”的前面,也就是说,实践较之于书本,对人的成长具有先决性的影响。

其次, “有朋自远方来”,这个“朋”指的是志同道合之人,否则不能谓之朋。有朋友自远方来与“我”切磋交流,自然可乐。曾子说: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古人尊师敬友,为的是朋友之间互相切磋,相互砥砺,以人为镜,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所以, 《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闭门读书,两耳不闻天下事,此孤陋寡闻之儒。一个人,他的良师益友越多,他就越容易健康迅速地成长起来;反之,则容易走入歧途,学问乃至性格偏狭怪僻。朋友是一个人成长的“利器”,选择好的朋友是提升自我的准备工作。

因此,孔子教导弟子们要“泛爱众,而亲仁”,对待众人要有一种广博的友爱,而对于贤者、仁者,要格外亲近,与对众人的“泛爱”自然不同。孔子甚至说: “无友不如己者。”这遭到很多后学的质疑和非议: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大家都这样做,岂不没有朋友可交?这样理解未免机械迂腐。如己还是不如己,岂能量化?孔子这样说,只是劝后学要亲近贤者,与贤者交朋友,有一颗进取之心,不要交狐朋狗友、酒肉朋友罢了。这一点,和道家“不尚贤”的思想恰恰相反。

最后, “人不知而不愠”说的是一种儒者的从容气度。当你学有所成,但别人还不能了解,把你看低了,不要急躁,这才是君子。为什么呢?因为学习是为自己有所提升,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 《论语》多次讲“不患人之不己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习应该是“为己之学”,即为了完善自我而学习,别人知不知并没有关系。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自己的水平够不够高,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关心的。

能想明白这一点,治学之人就能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了。然而生活中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活在别人的评价中的人却不少。为别人而学,为别人而活,这样的人很难做到宠辱不惊。在春秋战国的纷争之世,追名逐利者比比皆是,儒家的为己之学如同夜空的一轮孤月,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这一章短短三句话,告诉我们儒家之学,是实践之学,是亲仁之学,是为己之学。儒家之学不是停留在书本纸面的学问,要对仁人有亲近敬爱之心,求学的意义在内不在外。好学不厌①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注释】

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名圉。古代的谥法规定,勤学好问者可以“文”为谥号。一般人很难得到这个谥号。【译文】

子贡问孔子: “孔文子为什么能以‘文’为谥号? ”孔子说: “他勤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谥号为‘文’。”①②

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注释】

①邑:小城。②忠信如丘者:指天生品质好的人。孔子认为品质好的人很多,而后天好学才更加可贵。【译文】

孔子说: “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城,一定有像我一样讲求忠信之人,但不像我这样好学啊。”①②

子曰: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注释】

①周公:即周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初制礼作乐,主持朝政。品德高尚,功绩斐然,古人视之为圣人。②才:通“材”,天资。【译文】

孔子说: “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样良好的天资,只要骄横而吝啬,那么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①②③④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述而》)【注释】

①识(zhì):记住。②厌:满足。③诲:教诲。④何有于我:即“于我有何”。【译文】

孔子说: “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呢? ”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译文】

孔子说: “我并不是天生知道这些知识和道理,只是我喜好古代的学问,勤敏地求取它们罢了。”①

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②③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注释】

①困:不通,这里指遇到问题想不通。②民:人。③斯:就。【译文】

孔子说: “天生明理的人是最高一等的;通过学习而明理的人要次一等;遇到问题想不通才去学习的人又要次一等;遇到问题想不通还不学习的人,可以说是最下等了。”①

曾子曰: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②③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泰伯》)【注释】

①犯:被冒犯。②校:通“较”,计较。③吾友:一说指的是颜渊。【译文】

曾子说: “以高才之名向才能低的人请教,以博学之身向学问少的人请教;心中有定见,看上去却茫然无知,腹中学问充实,却虚怀若谷。别人冒犯自己却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遵循着这些德行。”①

子曰: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注释】

①如:好像。【译文】

孔子说: “学习好像来不及一般急迫,学到了又怕失去。”①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注释】

①止:达到。【译文】

孔子说到颜渊时说: “可惜啊!我看到他日益精进,却未能看到他达到最终的境界。”“好学不厌”疏解“学而不厌”的“厌”,本义是吃饱。 “学而不厌”即学而不知满足,对学问始终有一种渴求。孔子劝学比较有意思,他并没有说人人都必须要学,只是列举了四种情况,即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但是世上哪有“生而知之者”呢?又有几个人甘当“下民”呢?所以,顺着孔子的引导,我们自然接受了学的合理性。而学之者又有两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持之以恒,以学习为习惯;有的人则是临时抱佛脚,遇到问题搞突击补习。而孔子提倡的,乃是做“学而知之者”,做一个“好学”的人。春秋百家,各派学问皆有修身的最高目标,在儒家便是成为圣人。达到“道”或者说“中庸”的境界,就是成圣了。但是我们发现孔子从来没说自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只是说自己好学,说自己一直在努力。实际上,“知也无涯”,谁能说清“道”止于何处呢?又有谁能说自己达“道”了呢?在不断的求学、治学、问学中,获得境界的提升与心灵的涵养,这就是学的意义。正如子夏所说: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孔文子得到“文”这个称号,并不是因为他学到了某种技能,或者达到了某种境界,而是因为他学而不厌,永不止步。

所以,孔子说自己“好学” “学而不厌”,并非自夸,而是旨在表明自己既不是生而知之者,更不愿沦落为民之下者,这是一种谦卑虔敬又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孔子与宗教家不同,他给世人指出终极境界,比如仁、中庸、中和、圣人等等,却很少谈及这些话题,只是谈论切近的学问、具体的知识,只是鼓励弟子们不断学习。因为人生真正的成长,不在学习之后,而在学习之中。谦虚绝四①②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注释】

①女:通“汝”,即你。②为:这里表示判断,可译为“是”。【译文】

孔子说: “子路,我教你什么是真知吧!知道自己所知道的,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这就是真知啊! ”①②③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注释】

①适:一定赞同。②莫:一定反对。③比:亲附,跟从。【译文】

孔子说: “君子对天下事,没有一定赞同的,也没有一定反对的,他只以道义为准则来行事。”①

子曰: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②③④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注释】

①鄙夫:无知的人。②叩:反问。③两端:问题的两端,比如终始、本末、上下、大小等等。④竭:使… …竭尽。【译文】

孔子说: “我有智慧吗?我没有智慧啊。有无知的人来问我问题,我心中空空,一无所知。我只是从其问题的两端来反问他,直至穷尽思索,他就得到答案了。”①②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注释】

①毋:无。②意、必、固、我:这四种心态,往往由“意”开始,最终达到“我”。鄙陋的人遇事不能实事求是,而是事先臆测猜度,执着于成见,事后顽固不移,唯我任性。进而又由“我”而生“意”,循环不已。【译文】

孔子断绝了四种问题。他不臆测,不执着,不顽固,不唯我。“谦虚绝四”疏解

孔子讲“绝四”或者说“四毋”,分而言之,虽然各有不同,然而合而言之,则是一个“谦”字,即教后学以谦虚。谦虚之道源出《周易》,《周易》中有“谦卦”,首先揭示了“谦”之哲理。“谦”与“益”相对,本义是损削,就修身而言,指的是不断破除自己的成心。成心,就是未经实践而产生的一种固执的臆想,人有成心就没有办法客观冷静地看待世界,就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地待人接物,就没有办法去接受未知的新鲜事物,自然也就没有办法获得提升与成长。所以,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什么?因为大部分人与智慧擦肩而过,并不是因为资质愚笨,而是因为他心中的成见太满太深:自己知道的不能再接受异己之见,自己不知道的则充耳不闻,躲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眼耳口鼻心,四面屏蔽。而孔子则说自己“无知” “空空如也”,这正是一种“虚怀若谷”啊!心中不空,如何能接受新的学问?所谓“无适也,无莫也”,就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没有什么必须行的,也没有什么必须不行的, “义”者,宜也,只要合适就好。用这种态度来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又如何会有阻碍不通之处?而常人往往是“主义先行”,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事不合于己则彷徨无措,人不合于己则一拍两散。心越来越满,生活越来越窘迫。所以,有时候,不是世界不好,而是我们的心太小。《尚书》里面说:“满招损,谦受益。”杯子唯空,方能盛水,心中空空,方能治学。汉代人说,谦虚之道,上可治国,下可修身。然而可悲的是,今人口不离谦虚,却往往只是热衷于一套虚伪做作的应酬法则罢了,你推我搡,不敢为先。其内心是不是“绝四”了呢?那就没有人关注了。文化传承乖背至此,真是呜呼哀哉。温故知新①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注释】

①温:温习,复习。【译文】

孔子说: “温习从前的学问而得到新的认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①②③

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而》)【注释】

①述:记述旧闻。②作:创制新说。③老彭:商代的贤大夫,传说是一位敬信并传述古代学问的人。【译文】

孔子说: “传述古代的典籍而不创制新说,心怀诚信而喜好古代的学问,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子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①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述而》)【注释】

①识:记住。【译文】

孔子说: “大概有一些不学习就去创制新说的人,我不是这样的人。要增长见闻,选择好的去实践。如果仅仅是见得多、记得多,那么就是次一等的求知。”“温故知新”疏解

所谓“温故而知新”,讲的是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故旧是新知的土壤,人的认知都是由已知拓展到未知,因而知新无有不温故者,而温故的目的又在于知新。从学习的体验层面来看,新知的涌现往往是我们在旧知识中涵泳沉吟而自然发生的。不温故的求新往往没有根基,浮躁而肤浅;不知新的温故,往往在旧闻中盘桓周旋,拘泥僵化。所谓“师”者,既要传授古道,又要启发新思,所以温故知新缺一不可。

孔子的温故知新绝不仅仅是揭示一个普通的学习方法,而是要表达一种治学乃至为人的理念。当我们把温故知新与述而不作结合起来思考,这一点也就明晰了。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中“述”是讲述、传述古代的典籍, “作”则是著书立说,创立新学。在孔子看来, “述”较之于“作”更有益于治学与传道,“述”更加朴实与厚重。孔子虽是一位哲人,却没有独立的著作,一生唯编订上古的“六经”而已。 《礼记》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不离先王之学。然而孔子绝不是一个抱残守缺的腐儒。孔子将自己的思考寄托在“六经”的笔削、编纂、解释与讲述中,在述古之中阐发自己对历史、人世、宇宙的思考。因而, “述而不作”在孔子这里实际上又是一种“以述为作”或者说是“述而作之”,这正是一种由“故”而“新”的治学路径。

相比之下,孔子对“不知而作之者”表示鄙夷。不知古之道而妄作新说,必定肤浅无根,于内使人躁动狂妄,于外只能哗众取宠。古今之世,不学无术、标新立异者层出不穷,常常有懒惰不学之辈,动辄以“创新”自我标榜,无视传统,狂悖无知。因而,温故知新、述而不作又不仅仅是治学思路的问题,更是风气人心的问题。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力倡实学,鼓励学子多读书,少空想,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挽救时弊的考虑。学思之辩①②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注释】

①学而不思则罔:学,这里指学习知识。不思虑辨析,学习就会陷入盲目,故而迷惑。②思而不学则殆:思,思虑辨析。不学习知识,思考就会沦于空洞,故而危殆不实。【译文】

孔子说: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殆。”①

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注释】

①益:增益。【译文】

孔子说: “我曾经终日不吃饭,整晚不睡觉,把时间用来思考,见闻没有增益,不如去学习。”“学思之辩”疏解“学”者,效法也; “思”者,思辨也。学与思相对而出, “学”字侧重指接受知识,而思侧重指反思求索。学与思乃求学修身之两端,缺一不可。只有学而没有思,便会陷入知识的汪洋大海,迷乱而找不到方向;只有思考而没有学习,得来的认识便都是空中楼阁,虚幻缥缈。学、思虽不可废其一,然而人之资质不同,学、思之长短也有不同:学胜思者往往朴实有余而灵动不足,学问未免板滞;思胜学者往往机变有余而踏实不足,为人往往浮躁。理想的君子应该是兼顾学思,游刃有余。然而孔子之时代,学而不思者少,思而不学者多,大概是礼崩乐坏,投机之风盛行,能踏实下来读书的人太少,妄图靠奇谈怪论一鸣惊人者太多,因而孔子才在二者之间格外强调学的重要性。学而优则仕①②

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注释】

①仕:出仕从政。②优:优裕有余。【译文】

子夏说: “从政而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而有余力就去从政。”“学而优则仕”疏解“学而优则仕”, “优”往往被解作杰出之意,那么这半句即被理解为“学习优秀的人应该去做官”。正如在孟子看来,士人出仕,如同工人做工、农民耕种,乃是各司其职,天经地义,出仕乃是士人生涯之正途。如此去理解,放在古代社会,也基本没有大错。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两个半句中分别有一个“优”字,将其理解为杰出、优秀,后半句尚可通,前半句则匪夷所思:为什么做官做得好要去学习?所以,将“优”字理解为“有余力”则更好。做官有余力要多读书,读书有余力要出来做官。很久以来,由于近现代对儒家的过度批判,我们对这句话产生了很多负面的理解,把一些读书人对权势富贵的沉迷都归罪在这句话头上。

实际上,这句话强调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学,一个是仕。所谓“仕而优则学”,强调的是学而不辍,这与我们现代社会强调的终身学习是一致的。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几乎是同期世界各国中文化修养最高的官员群体,他们往往在为官之余治学、读书、吟诗、作画,他们研习各类学问文艺,充实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修养。很多古代的官员都是大学问家、大艺术家、大思想家,这一点,正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独擅世界的地方。所谓“学而优则仕”,则是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将知识回馈给社会。那么为什么不是做别的,而非要做官呢?这就与当时社会的技术条件和社会结构比较落后致使读书人的发展空间相对狭隘有关了。而儒家的人生理想,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出将入相,最能施展抱负,有所作为,有益于民生。我们不能把这句话理解为一种官本位思想。

立志为官,以学济世,本是好事,可惜历史上有辱斯文的贪官污吏时常有之,以权势凌驾于礼法者有之,正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嘲讽当时的读书人多是“禄蠹”。这导致人们对“学而优则仕”这样的志向,常常冷眼观之,这就与先贤的本意有所不同了。

高考真题链接

2013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解题点拨】

本材料中的“学”是狭义的学,它是“知”的手段,而获得智慧的手段又不限于学。在本书第一论“论为学”中,求知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习而知之” “思而知之” “谦而知之” “友而知之”等。从本论寻找灵感,打开思路,作文立意必然不俗。

2014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字数不少于700字。【解题点拨】

本题的要点在于“探究”二字,探究即“思”,我们可以结合“学思之辨”一节来谈对探究的理解。可以谈谈探究的意义,也可以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探究,以及在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015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第365卷第4117页… …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解题点拨】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智慧的理解。真正的智慧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体悟培养,绝不是用一块芯片就能加载的。我们可以结合“好学不厌” “为己之学”等小节,思考学习之于人成长的意义,据此发表对智慧芯片的看法。

2017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 (1)题目自拟; (2)不得少于800字; (3)不得抄袭、套作。【解题点拨】

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三本书”的概念。本题可以结合“为学三纲”一节的内容,对三个概念加以理解,并思考“三本书”对人的意义。比如可以将“无字之书”理解为实践,将“心灵之书”理解为德行等等。第九论中的“子以四教”一节对该题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本论思考题

1.读完本论,你认为学习对人有什么意义?

2.苏格拉底曾说: “我并不是最聪明的人,因为我不是智者,我只是一个哲学家。如果说我聪明的话,那就是我明白自己是一个无知的人。因为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一无所知。”这番话与孔子的思想有什么相通之处?

3.今天是一个提倡创新的时代,孔子的“述而不作”与创新精神是否矛盾?第二论论修身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序列中,修身被置于首位,具有先决性的意义。由“修”而“齐、治、平”,既是一个由小到大的量变过程,也是一个由德行到事功的质变过程。修身之道,一方面强调淡泊物欲,另一方面强调坚守道义;一方面强调严于律己,另一方面讲求宽以待人。要而言之,是刚柔并济的。修身在《论语》中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话题。本论共设置六个小专题,对《论语》的修身之道予以阐释。操持①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注释】

①后凋:最后凋零,意思是松柏能够在寒冷中坚守到最后。【译文】

孔子说: “只有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①②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注释】

①三军:上古军制,前军、中军、后军。②夺:夺取,此处引申为动摇。【译文】

孔子说: “三军之中可擒拿其将帅,但是一个人若能笃守志向,则不会被动摇。”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①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②③④⑤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注释】

①恶:厌恶。②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去,离开。恶,怎么。成,成全。③造次:情形紧急。④颠沛:危难困顿。⑤必于是:必,一定。于,在。是,代词“这”,指仁。【译文】

孔子说: “富和贵,是人所想得到的,但是不通过合乎道义的手段,即使得到了君子也不会安然处之的;贫和贱,是人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合乎道义的手段,即使遭受了君子也不会摆脱的。君子离开了仁,还怎么配得上君子之名?君子不会在哪怕一顿饭那么短的时间内违背仁道,急迫之时也必定坚守于仁,困顿之时也必定坚守于仁。”①②

曾子曰: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

③④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泰伯》)【注释】

①六尺之孤:古代一般以七尺指成年人,六尺是儿童身高。孤,指早年丧父的孩子。②大节:国家安危、个人生死的重要关头。③夺:改变、动摇。④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译文】

曾子说: “可以把六尺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把百里外的政令交给他,临到事关生死的重要时刻,无法动摇他。这样的人是君子了吧?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君子了。”“操持”疏解

人有所坚守,谓之“操持”。君子所坚守的,一言以蔽之,谓之“道”,即儒家修身的基本原则,比如仁爱、信义、刚直等等。因为这些东西是君子所终身追求的,所以也是君子之“志”。三军的将帅可以被擒获,但是君子一旦抱定志向,就是任何外力都不能动摇的。所谓“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就是说,君子之所以被称为君子,就在于他对“仁”的坚守,如果这个坚守被改变了,这个人就不能被称为君子了,这就是操持对于君子的重要性。这里面涉及一个春秋战国时期“名实之辨”的思想背景。凡一物,有其名号,亦必有其实体。孔子认为,名必须符合实,凡事要正一正名,名不副实,就不能以此为名。就君子而言, “君子”为名,德行为实,所以君子要守住自己的德行操守。

孔子讲操持,格外强调在关键时刻的坚守。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春风和煦,艳阳高照,百花盛开,我们看不出什么树木花草耐寒,只有在隆冬时节,我们才会发现,唯有松柏能抵抗风雪,坚持到最后。也就是说,只有在恶劣的条件下,甚至是生死关头,才能检验一个人的根本操守。小人平时与君子言行或无大异,但一遇利害关节则操守全无。真正的君子,真正的仁人志士,并不是终日忠义不离口,做表面功夫,而是能够在家邦危难之际,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道义,宁折不弯。危难识忠义,烈火炼真金,这也就是孟子说的“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颜之乐①②③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雍也》)【注释】

①箪:盛物器皿,竹编。②食:饭。③饮:水。④堪:经得起,忍受。【译文】

孔子说: “颜回有贤德啊!一箪饭,一瓢水,居住在简陋的巷子,别人不堪忍受那种愁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有贤德啊! ”①②③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注释】

①疏:简陋。②水:指白水。③肱:胳膊。【译文】

孔子说: “吃着简单的饭,喝白水,弯曲手臂来枕着睡觉,快乐就在其中。不合道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①②③④

子曰: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⑤‘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 “是道也,何足以臧? ” (《子罕》)【注释】

①衣:穿着。②缊袍:粗麻制作的衣服,是粗劣的服装。③狐貉:这里指狐貉之皮制作的衣服,是高级服装。④耻:羞愧。⑤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出自《诗经·邶风·雄雉》。忮,妒害。求,贪。臧,善。这句话意思是不妒害不贪婪的人,做什么不是美好的呢?孔子引用此诗,以赞美子路。【译文】

孔子说: “穿着破旧粗劣的衣服,和穿着华美皮袍的人站在一起,却不感到惭愧的,恐怕就是子路了吧!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听了,从此常诵此诗。孔子说: “这样做,还哪里算得上好啊? ”①②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③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注释】

①安:安逸,舒适。②就:接近。③正:使动用法,使… …端正。【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而不必求饱,居住而不必求安逸,勤敏地做事,谨慎地说话,亲近有道德的人以端正自己,这样就可以算得上是好学了。”①②

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注释】

①游:沉浸其中,游刃有余的状态。②艺:指的是“六艺”等学问。【译文】

孔子说: “君子以道义为志向,以德性为根本,以仁爱为依据,在‘六艺’之中涵养德性。”

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译文】

孔子说: “如果早晨能够闻知大道,那么晚上就死去也不遗憾了。”①②③

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注释】

①耻:意动用法,以… …为耻。②恶:粗劣的。③议:议论,交谈。【译文】

孔子说: “一个有志于道义却以衣食简陋为耻的人,是不足以与之交谈的。”①②

子曰: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注释】

①修:修养。②徙:迁移,运用。【译文】

孔子说: “德行不修明,学问不讲求,听到了道义却不能运用,有不足却不能改正,这些是我所担忧的。”①②

子欲居九夷。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③之,何陋之有? ” (《子罕》)【注释】

①九夷:古代东方夷人居住的地区。②如之何:如… …何,对… …怎么办。之,指九夷简陋这件事。③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译文】

孔子想要去九夷居住。有人说: “那里简陋,怎么办? ”孔子说: “君子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 ”①②

子曰: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宪问》)【注释】

①怀:怀恋,挂怀。②居:居所。【译文】

孔子说: “士人如果挂怀自己的居所条件,就不足以为士人了。”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①②

子贡曰: “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③与?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注释】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切、磋是制作骨器的工艺流程,琢、磨是打磨玉器的工艺流程。这句诗比喻君子的修身养德。②斯之谓:宾语前置,即“谓之斯”,意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③诸:代词,相当于“之于”。【译文】

子贡说: “贫穷但不谄媚,富贵但不骄横,怎么样? ”孔子说: “不错。但是不如贫贱却快乐,富贵并喜好礼仪。”子贡说: “ 《诗经》有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是这个道理吗? ”孔子说: “赐啊,可以与你谈《诗经》了。教给你旧知识,你就有新感悟。”①②③④

子曰: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注释】

①而:表示假设,如果。②虽:即使。③执鞭之士:驾车的人。④如不可求:如,如果。孔子的意思是,富贵在天,不可一味强求。【译文】

孔子说: “富贵如果可以求得,即使是执鞭驾车这样的事,我也可以做。如果不可以求得,那么还是跟从我心中的志向好了。”“孔颜之乐”疏解

孔子、颜回吃着粗糙的饭菜,居住在简陋的街巷中,别人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都不堪其苦,然而孔子和颜回却自得其乐。孔子和颜回为什么生活快乐?这是很多古代学者都深思过的一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什么。

在孔子看来,玉盘珍馐、锦帽貂裘、高堂广厦,都不是君子应该汲汲追求的东西。君子真正的人生志向应该在“求道”,也就是修身,达到一种人格的崇高境界。 “道”才是君子所“志”。所以孔子才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能够闻知大道的人生,已经圆满,无需其他。功名富贵,可遇不可求,所以人不应该执着于此。

道德与富贵,本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一在于内,一在于外。君子治学为己,功在完善自我,不应把外在的富贵看得太重,而应该把道当作人生信仰。如此,人之忧乐,也就不会为富贵得失所绑定,就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所以,孔子所乐在于闻道、得道,因而也就能“贫而乐”;孔子所忧,则在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我们看到,他的喜和忧,完全都是道德层面的东西。

同时我们看到,孔子一方面强调“贫而乐”,另一方面也强调“富而好礼”,可见儒家学说并不是苦修之学,它不排斥世俗的功名富贵,不排斥享受物质生活,只是不把物质财富看作人生唯一的追求,贫能志于道,富亦能志于道,都能安乐好礼,才是孔子追求的理想状态。

所以,我们看到子路穿着破旧的衣服,与那些锦帽貂裘的富贵子弟站在一起,从不觉得惭愧。因为君子立身处世,靠的是自己的德行学问,不能因为贫穷而折损人格。孔子说: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物质财富不能令君子窘迫,君子的德行反而会令他的居所焕发光辉。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的: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生在世,只要心中光明,德行无缺,就能在顺境和逆境中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坦坦荡荡。不患无位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①②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

③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学而》)【注释】

①抑与之与:抑,或者。与之,给予他。②温良恭俭让:温,温厚。良,直率。恭,恭敬。俭,节制。让,谦逊。③其诸:语气词,表示揣测。【译文】

子禽问子贡: “孔子到一个国家,一定要参与其政事,是夫子主动求取的呢,还是他人给予的呢? ”子贡说: “夫子通过温良恭俭让的德行来得到与闻政事的机会。夫子对政事的求取,可能与别人的求取是不一样的吧。”①②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注释】

①患:担忧,害怕。②其:指自己。【译文】

孔子说: “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忧自己没有能力。”①②③

子张学干禄。子曰: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④⑤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注释】

①阙:通“缺”,空缺,这里引申为保存。②其余:剩下的,指自己明了的那一部分。③尤:过失。④殆:不安。⑤悔:后悔,悔恨。【译文】

子张学习如何求取仕途。孔子说: “多听别人说并保留心生疑惑的地方,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就会减少过错。多看别人行事并保留你感觉不安的地方,其余的也要谨慎地做,就会减少后悔。说话少过错,行为少后悔,仕途俸禄就在其中了。”“不患无位”疏解

儒家之学,一方面是经世致用之学,另一方面则是为己之学;一方面要求学者要积极入世,经邦治国,建立功业,另一方面又不能汲汲于功名富贵,而要把修身当作人生的根本。所以,周游列国寻求治国良机的孔子,与一般的游宦士人如纵横家不同。孔子固然要干禄求官,然而他的求却不是求人,而是求己。孔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也就是说,孔子干禄,是立足于自身的德行,奉行自己的志向,求贤君,待明时,绝非阿谀求宦、毫无底线的人可比。所以,即使一生无人用其学说,孔子也不改变志向。

子张向孔子学习干禄之道,孔子却以修身之道教之,看似迂阔,却是正道,也是大道。人生在世,有多大的能力和德行就居多高的位置,能力和德行是一个人的根本,地位与名声则是随之而来的末节。所以,一个人即使把追求事功作为理想,提升自身的水平仍然是根本的途径。否则你所得到的一切就都是空中楼阁,人能予之,亦能夺之。追求功名富贵而又不在自身修养上下功夫的人,焉能常保其位?

所以,孔子之学,一方面不消极避世,务求有为于天下苍生;另一方面不汲汲于富贵爵位。君子求宦立业,应立足于提升自身修养,自身修养提升了,则禄在其中。因此子贡说,孔子也追求功名,只是孔子的追求和别人不一样啊。讷言敏行①②

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注释】

①行:践行。②其:自己。【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算是君子,孔子说: “先践行自己说的,然后再依照做的说。”①②③④

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里仁》)【注释】

①言之不出:宾语前置,即不出言,不轻易地说话。②耻:意动用法,以… …为耻。③躬:自己。④逮:及,达到。【译文】

孔子说: “古代的人不轻易地说话,因为他们以做不到自己说的为耻。”①

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注释】

①讷:迟缓。【译文】

孔子说: “君子倾向于言辞迟缓,但做事勤敏。”“讷言敏行”疏解

道家和儒家对语言都持以谨慎甚至是警惕的态度。老子和庄子都认为语言本身是一种表象,认识世界要透过这层表象,直接把握本质,正所谓“得意忘言”。而儒家则是从德行的角度对巧言令色、玩弄辞藻之辈予以批判。儒家是重视实践的学派,因而言要和实践相符合,才是有意义的“言”。所谓“讷于言” “敏于行”,也就是语言迟缓,行动勤敏。所谓“轻诺必寡信”,即事情还没有做到,就不要提前说。君子之所以不轻易说话,言辞迟缓,并不是因为君子思维迟缓,而是因为他们谨慎小心,生怕自己言出而力不能行,所以孔子跟子贡说,君子都是先做后说的人。忠恕之道①

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②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注释】

①贯:贯通。②忠恕:忠,是尽心尽力,这里指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恕,是体谅理解,这里指推己及人,以同理心待人。【译文】

孔子说: “曾参啊,我所传授的道义都是贯通为一体的。”曾参说: “是啊。”孔子出去后,弟子们问曾参: “这是什么意思呢? ”曾参说: “夫子之道,贯通来看,只是忠和恕罢了。”①②③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④⑤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学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