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0:51:07

点击下载

作者:老子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道德经(第四卷)

道德经(第四卷)试读:

农业是国家命脉

【原文】①②③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④⑤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⑥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注释】

①治人事天莫若啬: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没有什么比农业更遵奉天令时节了。治,发展。事天,从事于天时。

②早服:早准备早安排。服,安排。

③积德:积累宝贵经验。德,合乎客观规律的认识。

④无不克:与客观规律不相冲突。无,客观规律。克,抵触。

⑤其极:走到头,即最后的末日。

⑥有国之母:有国家保障而生活稳定的人民。【译文】

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没有比知道珍惜精力的原则更好的。爱惜精力,就是尽早服从自然事理。尽早服从自然事理,这就叫做不断积蓄“德”;不断地积蓄“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战胜;没有什么不能战胜,就没有人能估计他力量到底有多大;无法估计他的力量,就可以担负保护国家的重任。保护国家用这个大“道”,就可以长久。这就是天地万物能够根深蒂固,长久存在的道理。【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要“俭”才可以进一步扩大生活的范围,否则必死矣。张松如说:“啬者,亦俭也。啬就是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为之备;早为之备,才能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予以解决;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矛以解决,才能广有蓄积;广有蓄积,自然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就具有了无穷的力量。老子认为大而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而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所以说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也’。啬与俭当然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过,如果强调它是一种消极、退守的政治倾向,就未免只从表面形式上看问题,不见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实质。”【解读】

世出世间法,功德是永久的存在。功德与福报不一样,福报有限,功德无限。福报随着时空的转移会消耗殆尽,而功德不会殆尽。功德有形而无形,功德是回归自性的中介物。百世之功就是功德,百世之后依然法源相传,经其时间磨炼而不磨灭。因为经得住时空的检验,所以才可以成为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国家能所以长且久者,是以其以权效国者们重积德,故而成其百世功万代名。功德是世出世间永久之存在。国君重功德则国家大统,众志士重功德则盛世之太平。大统之道,盛世之德,虽百世而可知也;大统之道,盛世之德,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深根固柢长生久治。【故事】刚直清廉的海瑞

海瑞在4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逝,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异常清苦。母亲很刚强,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在她的亲自督导下,海瑞自幼即诵读儒学经典,加上母亲为他所请的良师指点及严格要求,海瑞得到了良好的家教与文化教育,这使海瑞很早就有了报国爱民的思想。

海瑞20多岁考上举人后,先是到南平担任教谕。过了几年,海瑞因为考核成绩优秀,被授予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知县。淳安县经济比较落后,又位于南北交通要道,接待应酬,多如牛毛,百姓不堪其扰。

海瑞上任后,严格按标准接待,对吃拿卡要的官员毫不客气。

在做知县期间,海瑞把淳安县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审判的案子也从来没有出过错,一件件都水落石出。从此,“海青天”的称号就在淳安县传开了。

一天上午,海瑞正在县衙里阅批公文,有一篇公文上说总督胡宗宪的公子不日即来淳安。海瑞刚刚看完公文,就有衙役匆匆忙忙地跑进来说:“大人,胡总督公子带一大批随从已到淳安县。”“将他们安置在官驿,按普通客人招待。”海瑞头也没抬吩咐道。对于胡公子的到来,海瑞不惊不乱。

要是换了另外一个县令,恐怕早就集合全体差役热烈欢迎了。过了一会儿,那个差役又来报信:“大人,大事不好,胡公子在官驿大发脾气,并把驿吏绑起来毒打。”

海瑞听了非常生气,决定要教训这位胡公子,他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

海瑞带着差役把胡公子和他的随从抓回县衙,然后立刻升堂。海瑞端坐在堂上一拍惊堂木,大问:“你是何人竟敢假冒胡总督的公子,速速从实招来。”

胡公子被森严的公堂吓得脸色苍白,连话都讲不出来了,原来的骄横劲再也不见了。海瑞又命人从胡公子的行装里搜出了几千两银子,便更加理直气壮,不仅没收银子充公,而且还将胡公子等人立刻赶出淳安县。

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夸赞海瑞真不愧是个好清官。

与此同时,海瑞所书写的报告已送到了胡宗宪总督衙门,报告称“有一群歹人竟冒充胡公子名号行骗,幸好被抓获,银子没收,并赶出淳安”。

胡宗宪见到哭哭啼啼的儿子回来,知道吃了哑巴亏,也没有办法,他只得告诫儿子以后不要去淳安县惹海瑞。不久,有个叫鄢懋卿的刺史要到浙江巡查,这个刺史是严嵩的干儿子,是个大坏蛋。浙江各郡县忙碌起来,准备金银进献,唯独淳安县没有动静。

其实海瑞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但他十分痛恨靠压榨百姓奉承上级的行为,他告诉差役不要准备,他自有对策。

海瑞很快写了一封信给鄢懋卿,信里说:

我知道大人您是个节俭的人,常说不要铺张浪费。但这次您所到之处都是大鱼大肉盛情款待您,这使卑职我非常为难。不热情款待怕怠慢了您,热情款待又怕违反您命令,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海瑞的信给鄢懋卿出了个大难题,他心里想:海瑞可真难对付!他发作不是,不发作也不是。再加上近来海瑞由于胡公子的事声名很盛,最后他决定还是不要去淳安县碰这块硬骨头的好。于是,他只好绕开淳安县去巡视其他各县了。

通过这件事,海瑞又一次打击了严嵩同党的气焰,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更高了。

后来海瑞做了京官,升为户部主事。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一点儿也没有改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那一颗赤诚的忧国忧民之心时刻在跳动着。当他看到皇帝对国家大事置之不闻,深居内宫,迷信道士,荒废国事时,又痛心又气愤。

于是,他在1566年2月上书给嘉靖皇帝,将他所犯的错误全部数了出来。在此之前,海瑞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并且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一个朋友。可见他根本就没自己留什么后路。

嘉靖皇帝读了海瑞奏书十分愤怒,把奏书扔在地上,对左右人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

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书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是不会逃跑的。”

嘉靖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又读海瑞奏书,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总觉得很难容忍海瑞的责备,于是将海瑞逮捕,关进监狱。

两个月后,嘉靖皇帝去世,明穆宗继位,海瑞被释放出狱,官复原职。不久改任兵部,提拔为尚宝丞,调任大理寺。

明穆宗向来器重海瑞名,屡次要召用海瑞。这时的海瑞已到古稀之年,他给明穆宗上书说:“现在对贪官污吏刑罚太轻,应当用严厉的方法惩治贪污。”

明穆宗想重用海瑞,却被大学士入阁主持国事的官员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

海瑞到任时,发现诸司向来苟且怠慢,他就身体力行矫正弊端。有的御史偶尔陈列戏乐,海瑞要按明太祖法规给予杖刑。百官恐惧不安,都怕受其苦。提学御史房寰恐怕被举发就先告状,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再次上书诽谤诬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书请求退休,皇帝下诏安抚挽留。

1587年,海瑞去世于任上。去世时,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顾海瑞,只见用布制成的帷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哭起来,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柩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孝服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杰出谋士范文程

范文程出身名门,自小喜欢读书,才思敏捷,擅长谋略。努尔哈赤,他自愿投效,但未受重用。皇太极继位后,发现他的才智并委以重任,使之成为其主要谋士之一。从此,范文程开始了他辅佐清朝4代皇帝的谋略生涯。

1629年冬,皇太极亲率大军,由龙井关、洪山口越过长城,直通北京,遭到明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的坚决抵抗,双方激战至北京城郊,相持不下。清军久攻不下,伤亡越来越多,粮秣补给日益困难,一筹莫展。

此刻,范文程向皇太极献反间计。当时后金军俘获两个明朝太监,皇太极先密令部将故意议论与袁崇焕有密约,使被关押的太监得以偷听;然后又令后金军放走一个太监,使其返回明廷报告崇祯皇帝。

一向猜忌而多疑的崇祯帝果真误信了袁崇焕与清军有密约,随将袁崇焕从前方召回并将他逮捕下狱,不久即处死。

祖大寿闻之大为惊骇,顾不上当面清军,慌忙带自己手下兵将逃归锦州。

就这样,范文程的一条反间计,不仅为皇太极除掉了一个战场不能战胜的宿敌,反而使明军自己让开了一条通道,使清军得以从容退出关外。由此,明清的军事对抗,骤间产生了不利于明朝的转化。

1632年,皇太极率满洲八旗和蒙古各部兵马穿越兴安岭,远征察哈尔。不料,林丹汗得知情报后,采取坚壁清野,驱富民及牲畜,渡过黄河,丢下一座空城。

待皇太极率数万大军疲惫不堪赶到归化,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时,已是人走城空,无吃无喝,一片狼烟。早已人疲马困、粮秣告罄的清军每日都有士卒饥渴而死。数万人马只得靠猎取黄羊为食。

在这种情况下,清军若从原路返回,因沿途地薄民穷,将士无所得,部队无所食,千里兴师,徒劳而返,必将名利俱失。但是,若兵马深入明境,抢劫一番,却又苦于师出无名,不敢贸然行事,真是计无所出。

于是皇太极让范文程等献计。

范文程认为,唯有深入,方为上策,但必须以“议和”来当幌子。他进而解释道:“可先写信与明朝近边地方官员,要求议和,并限住日期,立候结局,谅南朝皇帝,人多嘴多,近边官员也不敢担当,届时便可借为口实,为所欲为。”

皇太极如茅塞顿开,立即采纳了他的计谋。一方面致书明大同、阳和、宣府等地官员,要求议和,并以10日为限;另一方面挥师直奔宣府、张家口,沿路纵兵掠民,满载而返。

结果,正如范文程所预料的那样,直至清军劫掠而去,“议和”的协定尚未及回复上报。

1642年,明朝大将洪承畴在松山战败被俘。皇太极爱才,欲招降为其效力。派诸多人前去劝降,但洪承畴誓死不降,骂不绝口,令众人无可奈何。

于是,皇太极又派范文程前去试试。

范文程见到洪承畴,一句不提投降之事,只与洪承畴天南海北、谈古道今地闲聊。其间,房梁上有积尘溅落在洪承畴的衣襟上,洪承畴好几次用手轻轻弹掉。

这个下意识的小动作,一般人谁也不会留意的,但范文程敏锐地观察到后,露出了宽慰的自信。他向皇太极献计:“洪承畴根本不想死,他对身上穿的破衣服都能爱惜,何况自己的身家性命!”他鼓励皇太极不要灰心,只要耐心地等待和劝说,洪承畴定会被说降的。

果不其然,经过范文程等人耐心而巧妙的游说,一向信誓旦旦,要以死报国的洪承畴终于投降了。

1644年,清王朝拟再度伐明,但对这次出征要达到什么战略目标并不明确,对是否入关也犹豫不决。

正在举棋不定时,范文程提出:“明朝覆亡,已是无可挽回的趋势,秦朝的灭亡一样。现在机会难得,稍纵即逝,要当机立断,果敢地挥军入关,挺进中原抢夺明朝天下。”

以往清军也曾数度入关,但主要是为了掠夺。上至将帅,下至兵卒,烧杀掳掠,无所不为。但对此次入关,范文程特别强调,要一改昔日掳杀传统,必须申严纪律、秋毫勿犯,以使中原地区百姓,向风归顺。

同年4月底,清军进军北京。当得知崇祯皇帝已缢的消息后,为了迅速稳定政局,安抚民心,范文程建议采取以下政举和措施:

宣布为崇祯帝发丧3日;起草檄文,自称为“义师”,打出为大明臣民“复君父仇”的旗号,把矛头转向李自成等农民军,这不仅为清军入京找到了堂皇的借口,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明军民的抵抗;各衙门官员俱照录用,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官员同满官一体办事等。

由于范文程采取了恰当的对策,为清政权在北京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越发显出范文程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超乎群雄的显赫地位和作用。

俗话说“树大招风”。随着范文程地位的上升,声望过隆,引起了清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贵族官员的忌妒和不满。一向好独秉大权的多尔衮也在许多政策及用人等问题上与范文程发生分歧。

1645年8月,多尔衮以国家事务各有专属,范文程素有疾病,不宜过劳等借口,开始限制和削弱他的权力。随后,又因甘肃巡抚黄图安呈请终养问题,范文程被多尔衮以擅自辅政为由,下法司勘问。

虽然这次没有罢他的官,但范文程已深知自己的处境和今后该怎样处理与多尔衮的微妙关系了。他处处小心从事,既不使自己冒尖,更不干出风头、授人以柄之事,免遭不测。

1648年3月,独断专行的多尔衮由于贵族内部权力争斗的需要,并毙了肃清王豪格。

在此前后,多尔衮曾多次命其亲信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同范文程一起删改太祖实录。范文程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处理不好将殃及安危,但他又不能违命不从。于是便托词养病,闭门不出,采取软拖的办法,以免遗患未来。

1650年,多尔衮病死。翌年初,多尔衮被指控生前有谋逆行为,依附多尔衮的刚林、祁充格等人,被控犯有“妄改太祖实录”之罪而被杀。范文程虽也参与此事,但因既非多尔衮一党,又未留下把柄,仅被处以革职留任,不久又官复原职。

就这样,范文程不仅机智地避开了一场政治争斗,而且又很快地得到新主福临帝的信任和重用。至1652年,范文程官升至议政大臣,这是此前所有汉人从未得到过的宠遇。

1653年5月,福临为治理好国家,整顿朝纲,特请范文程研究治国安邦之道。范文程坦诚地说:“大凡行善合天者,必君明臣良,交相释回,始克荷天休而济国事。若人主愎谏自用,谁复进言?”

范文程的这番话,实际上是要福临以过去多尔衮独专朝政而引发内部派斗为教训,要善纳群言,能听进不同意见,才能使君主的决策能顺乎民心民意,合乎潮流。

在此之后,范文程又提出了兴屯田,招抚流民;举人才,不论满汉新旧,不拘资格大小,不避亲疏恩怨等重要建议,多被采纳并实行。不仅如此,他还对朝中那些敢于直言不苟、秉公不阿的臣僚给以爱护。

1654年8月,范文程进升少保兼太子太保。但他此时已年老体衰,力不从心,多次上书请求修养。福临不愿失去这样一位杰出谋士和得力助手,命他暂不到任,待病稍愈,立即前来就职。此外,福临还特别加封范文程太傅兼太子太师。

然而,明智而又深谋远虑的范文程,就此谢政隐退,安度晚年。1657年,福临又给范文程加官一级,并将他的画像收藏在皇宫之内。

1666年8月,范文程去世。后来,康熙帝玄烨亲笔书写的祠堂匾额说他有“元辅高风”。近代第一人臣林则徐

林则徐自幼勤奋好学。他14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21岁被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22岁被聘为福建巡抚张师诚的幕僚。林则徐在27时岁考中进士后,从此步入仕途。

林则徐的仕途很顺畅,在鸦片战争之前,先是任翰林院编修,利用这里藏书丰富,人才荟萃的有利条件,刻苦学习,进一步充实自己。后历任两浙盐运使、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在职内,他一心为民,在兴办河工、治理漕运、兴屯垦田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很受当地人民群众爱戴。

在1837年至1838年间,鸦片就像洪水一样涌进我国。鸦片是一种有强烈麻醉性的毒品,被当时的英国商人输入我国后,既毒害了我国人,又给清朝的财政造成了很大损失。

林则徐深知鸦片的危害,他在任湖广总督期间,查获了近5000支烟枪,当众刀劈火烧,收缴了大量鸦片,仅阳县就缴获鸦片一两万千克。

为了帮助吸食者戒烟,林则徐提出了6条禁止鸦片的办法,如配制断瘾丸,强迫吸食者戒绝,大举搜查烟枪、土膏等,使许多吸毒者戒除了烟瘾。

为了禁烟,林则徐还上书道光皇帝主张禁烟。他在奏书中尖锐指出鸦片的危害,无情地揭露了鸦片受贿集团和吸食者的关系。

道光皇帝看了奏章后,他用笔在上面加了圈。他感到问题的严重:军队是坐天下的命根子,军饷是维持统治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靠,那是不堪设想的事。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道光皇帝同意了林则徐禁烟的主张。

1838年,道光皇帝下令召见林则徐进京商议禁烟对策。同年11月15日,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深知这次去广州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但他向自己的师友表示,自己的“祸福死生,早已置之度外”,要尽一切努力,除掉鸦片这一毒患。

林则徐来到广州后,看到街头上,一些骨瘦如柴、脸色黑灰的“大烟鬼”,有气无力地缩身在墙角里,不住地打着哈欠,鼻涕眼泪一齐往外流。那些商贩守着店铺货摊,却无人来买。

身穿便服进行私访的林则徐看到这令人心酸的情形,心里非常激动。他觉得要想彻底禁烟,非得先从内部整顿不可,一定查出并严办那些走私鸦片的汉奸和贪官,让老百姓的精神振奋起来。

于是,林则徐用种种办法,终于查清了走私鸦片的情况,严惩了一些违法官兵和烟贩子。然后,他发出了通告。

其主要内容是:

一切外国商人必须在3天内缴出全部鸦片,并写出永远不再贩运鸦片的保证书。今后如再查出鸦片,按犯罪论处,货物没收,犯人处死。

林则徐宣布的3天期限已到,但目中无人的外国烟贩却拒绝交出鸦片。这时,林则徐下令传讯英国的大烟贩颠地,开始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直接的斗争。

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赶到广州,把颠地藏到商馆保护起来。林则徐闻讯后,立即命令中国军队包围了英国商馆,并下令暂停中英贸易,以示警告。

由于林则徐采取了坚决措施,200多名英国商人终于被迫交出了20283箱鸦片。当时,美国在广州的商人也被迫交出了1540箱鸦片烟。

面对这么多鸦片,林则徐决定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他叫士兵在海滩上挖了两个方形的大池子,都有15丈见方,叫销烟池。池的前边挖有涵洞,后边连水沟。销烟前,先把水从沟里引进池里,再制成卤水。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各级军政官员,来到虎门海滩边的高岗上,亲自指挥和监督销毁鸦片。这天,天气十分晴朗。成千上万的群众闻讯赶来,海滩周围人山人海。

销烟开始了。

一队队打着赤膊的工人和士兵们把鸦片箱子抬来,用斧头劈开,将鸦片切成碎块投入蓄有卤水的销烟池里。销烟池上搭着木板,站在木板上的工人和士兵,把早已准备好的石灰用铁锨撒入池内,还用力地搅拌着。

不一会儿,池里的卤水和鸦片翻滚起来,烟油上冒,烟渣下沉,一股浓烟冲天而起,直上云霄,霎时间弥漫了海滩的上空。

虎门海滩销烟连续进行了23天,到6月25日止,林则徐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全部销毁。面对这一场面,海滩周围万众欢腾,无不称快。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伟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清除烟毒、反抗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虎门销烟成为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伟大起点,林则徐受到中国人民的敬仰。

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估计到禁烟可能会引发英军侵略我国,便积极备战,筹备海防,准备迎敌。

他一面请求朝廷加强海防,各海口派精兵严守;一面亲自察看海口,修筑工事,添置武器,整顿水陆官兵。他倡导由民间自行团练,以保住村庄,又招募水勇,协助水师抗敌,号召民众参战。

与此同时,林则徐冷静分析了中英双方情况,提出了坚守炮台,以守为战;信任群众,利用民力的战术。在林则徐的鼓舞下,广东人民个个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战斗。

1840年6月,英军果然开始发起进攻。当时的英国政府派出48艘军舰,由懿律和义律率领海陆军4000人到了广州的海面上,此时又增加到海陆军1万人。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还没登陆就遭到中国军民的痛击。

我国军队和渔民趁着潮退,乘着小船搜查到他们,用火箭、火罐和喷筒等武器主动进攻,烧毁了英军不少船只。

从此,英军不敢在海岸附近停留,成天在海面上游弋,得不到淡水,只能用布帆兜接雨水救急,后来连食物来源也发生了困难。

英军在广州附近站不住脚,便沿海岸往北进攻,想寻找一个突破口。

道光皇帝和清朝政府并没有做打仗的准备,当英军攻陷舟山群岛的定海,又北上到达天津的白河口的时候,他们就吓慌了。

本来就反对禁烟的那些大臣趁机向皇帝告林则徐的状,说是他禁烟失当,得罪了洋人,要让英军撤退,一定要惩办林则徐。

道光皇帝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于1840年10月将林则徐等人革职查办。

1841年3月初,林则徐前往浙江镇海听候谕旨。广州各界人士怀着极其惋惜的心情,纷纷赶来为林则徐送行。林则徐无限伤感地离开了广州。不久,道光皇帝下旨将林则徐遣戍新疆伊犁。

1841年8月,林则徐挥泪北上伊犁。

1842年12月,林则徐到达伊犁。除夕之夜,人们都在辞旧迎新,而林则徐却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非常担心祖国的前途。

林则徐在新疆,不忘边防。他行程1.5万多千米,历经8城,倡导开发荒地。兴修水利,实行屯田。

林则徐在新疆推广的坎儿井,当地人称为“林公井”。对开发边疆、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很大作用。

1850年11月,林则徐又被重新起用为钦差大臣,赴广西执行任务。不想在赴广西途中,他病逝于潮州普宁县,终年66岁。中兴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出生于清代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此后,中进士、入翰林,又历礼部等各部侍郎。

1852年,曾国藩前往江西,主持乡试。但当他南下时,其母逝世,遂获准还乡,丁忧守制。

1853年初,太平军从广西迅速向湖南进军,直逼南京。咸丰帝命令吏部左侍郎曾国藩“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从这个时候开始,曾国藩弃文就武。

曾国藩从办团练开始,创立湘军。他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以湖南同乡为主,仿效已经成军的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并整合湖南各地武装,称湘军。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以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是一般绿营的3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1853年8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是枪炮刀锚的模式,帆樯桨橹的位置,他无不亲自演试,殚思竭虑。他还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1854年,曾国藩率师出征,不久在靖港水战中被太平军击败,投水自尽,被部下所救。休整后,重整旗鼓,当年攻占岳州、武昌。咸丰帝大喜过望,令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然而,朝廷中有人谗言,说曾国藩在湖南一呼百应,恐非国家之福。咸丰帝收回成命,仅赏曾国藩兵部侍郎头衔。

1864年7月,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率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即今天的南京。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同年8月,曾国藩为避免朝廷怀疑,上奏请求裁军,朝廷准裁湘军2�5万人。

1865年5月,曾国藩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他驻营徐州,先后采取重点设防、凭河筑墙、查办民圩的方略,准备在黄河、淮河之间,运河以西,沙河、贾鲁河以东的区域歼灭捻军。次年冬,清政府改派李鸿章接替,命曾国藩回两江总督本任。

曾国藩编练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捻军势力,集中显示了他的军事思想的过人之处。其战略战术,很值得今人借鉴。

对曾国藩来说,有一件事不能回避,这就是他曾经在“天津教案”事件中声誉受损。客观地讲,当时曾国藩也只是秉承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行事,接替他处理此事的李鸿章对最后判决比此前并无多大改变。

除了军事功劳和外交上的事务以外,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不可忽略。

在军事工业近代化方面,他率先筹设了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我国的第一家近代军事工厂。虽然一开始只是一个手工作坊,但他们造出了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在民族工业近代化方面,曾国藩与学生李鸿章共同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办起了我国第一家大型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制造出我国的第一艘兵轮和第一台机床,炼制出我国第一磅近代火药和第一炉钢水,造就出我国一大批近代技术工人和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因此,它是我国近代工矿企业的母厂,奠定了我国近代工业的基础。

在海军近代化方面,曾国藩从轮船的制造,到海军的建制,从水兵的招募与训练,到海军经费的筹集和水师章程的制定等,都作了许多的探索,以后海军的发展,基本是按曾国藩制定的蓝图进行的。

例如,江苏巡抚丁日昌当时提出在吴淞、天津和南澳建立3支外海水师的设想,当即就得到曾国藩的赞同和支持。曾国藩对我国海军建设的筹划与支持,促进了我国近代海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我国海军的近代化。

此外,曾国藩还派幼童到美国留学,揭开了我国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历史。此举推动了我国的对外开放、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我国教育的近代化,以及新式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

曾国藩的人格修炼堪称无与伦比。

第一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曾国藩的人格修炼不仅对他的事业有帮助,也使他身边汇聚了各路才俊,如左宗棠、李鸿章等。他的人格还体现在对家人的关怀和教导上。

众所周知的“曾国藩家书”,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曾国藩的人格魅力也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以至于使他成为深刻影响数代人的精神偶像。

曾国藩还是个文学家。他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

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他所做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赞。

曾国藩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世称“湘乡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

曾国藩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训》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

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因病在南京逝世。朝廷赠与太傅,谥号“文正”。

以自然为本

【原文】①

治大国若烹小鲜。②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③④神不伤人也,其人亦弗伤神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注释】

①若烹小鲜:像烹饪鱼一样(讲究要领)。

②以道莅天下:树立以自然为本的思想。道,自然。

③其人亦弗伤神也:此句原为“圣人亦弗伤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做出了订正。

④德交归:人们自觉地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德,自觉遵从自然的意识。【译文】

治理大国,应好像煎烹小鱼。

用“道”来治理天下,那么鬼也就不灵(不作祟兴灾)了;不是鬼不灵了,而是它起的作用不伤人了;不是它起的作用伤不了人,而是圣人也根本不想伤人。鬼神和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自然的德性都回复到人民身上了。【评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流传极广,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家们。车载说:“这一段话就治国为政说,从‘无为而治’的道理里面,提出无神论倾向的见解。无为而治的思想,是老子书无为的主张在政治上的运用。老子书很看重‘无为’,提出‘为无为’,提出‘无为而无不为’,反复说明这个道理,多方运用这个道理,这是它的‘道法自然’的见解的发挥。它把这个道理运用在治国为政一方面,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就不需要再用宗教来辅助政治而谋之于鬼,于是鬼神无灵了。鬼神不再有任何作为,是为政的人‘无为’的结果,符合于‘道法自然’的无为的规律。

这是它提出无神论倾向的一个方面。”的确如此,这句话喻示着为政的关键所在,在于安静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来临。要保证国家的平安,执政者就必须小心谨慎,认真严肃,不能以主观意志随意左右国家政治,这句话用极其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个极其复杂的治国谋略。如果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社会,朝令夕改、朝三暮四、忽左忽右,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乱不安。相反,如果国家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得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就会收到富国强兵之效。如此,则一切外在的力量,都不至发生祸难的作用。【解读】

黎民百姓向以权效国者们看齐,以权效国者们又向国君看齐。一个人能力绝对强于他人,德行绝对高于他人,则可成国君也。国君者,福兮,从莫敢于天下先;祸兮,勇于敢为天下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道莅天下,天下人犹如川谷汇于江海。

烹饪小鱼加好作料与水,再经过一定的火候煮即可。这是以烹饪的方法来比喻治国的方法。所以治理国家把该尽的义务尽了即可。以道莅天下,鬼怪都不显灵,这并非刻意宣扬鬼神主义,这只是为说明道理的一种说法而已。那鬼神究竟有没有?要说有鬼,哪里有鬼?谁能找个鬼让人们来见证一下?要说没鬼,世上发生离奇见鬼的事还真不少,莫名其妙叫人心惊胆颤的事还确实有一些。那到底有没有鬼?所以只能说是天知道也。有没有鬼那是次要的,以德回归大道那才是重要的。【故事】王昭君以身和亲安邦

如果说李广、卜式、苏武是汉代报国的典型,那么王昭君的报国,则是以她自己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伟大情怀。

那是在西汉元帝时,生于南郡秭归的王昭君被选入汉宫做了宫女。而这个时候,正是汉王朝和匈奴的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王昭君的命运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生了重大改变。

原来,匈奴族自冒顿单于以来,150多年称雄塞北,自誉为“天之骄子”,与西汉王朝分庭抗礼。

从汉高祖至汉文帝、汉景帝时,由于国家初建,百废待举,对匈奴族的侵扰只能采取和亲的羁縻政策。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的侵扰掳掠进行了反击。匈奴贵族的力量大大削弱,而汉王朝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贵族内部因继位问题而分裂,至公元前57年,形成了“五单于争立”的混战局面。呼韩邪单于在混战中基本获胜,但自己的力量也大为减损,部众只剩几万人。不久又被新立的郅支单于打败而陷困境。

此时,呼韩邪单于接受了左伊秩訾王的建议,率部南下附汉。先遣子入侍,后于公元前51年入汉称臣,朝见汉王朝皇帝汉宣帝。

汉朝廷以高于诸侯王的礼节接待呼韩邪单于,入境时派专使迎接,朝见时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绶及锦绣杂帛8000匹、絮6000斤。并接受他的请求,允许他们住在漠南光禄寨一带。当时匈奴正缺粮食,汉朝又调拨边谷粮食34000斛以救济匈奴人民。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朝见,自言愿意当汉家女婿,以进一步亲近汉朝。

即位不久的汉元帝闻知此事,决定从宫女中选人和他成亲。于是传旨众宫女:“愿嫁匈奴单于者报名。”宫女们跪了满地,但听旨却知嫁给远在漠北的匈奴单于,各个噤若寒蝉,都无应声。

王昭君接旨后,自然也免不了思绪翻腾。她想起初入宫时自己曾有过美好的幻想,即能侍奉皇上,把民间疾苦讲给皇上听,劝皇上勤政爱民,使国家兴盛,百姓安乐,自己也不枉远离亲人入宫一生。但如今入宫数年,别说侍奉左右,就连皇上的面也没见过,尽忠不能、尽孝不得,这样白白消磨岁月的日子,谁知道过到几时。

王昭君想,与其这样老死在宫中,还不如应诏和单于成亲,出塞侍奉左右,日日好语奉告,使双方长久友好,省了多少刀兵之事。在有生之年,使国泰民安。即使生前远离故土,死后身埋荒漠,也无愧一世为人了。想到这里,王昭君下了自请和亲的决心。

汉元帝听到她应召的禀报,也很赞叹她的勇气。吩咐准备丰富的嫁妆,择日成亲。

成亲那天,呼韩邪单于先朝见汉元帝。汉元帝也命王昭君上殿与呼韩邪见礼。随着“王昭君上殿”一声旨令,阶下一位绝代佳人缓步登殿,大礼拜见。

只见王昭君容貌丰美,服饰漂亮,使汉宫为之生色、增光。又见她镇定从容,不卑不亢;端庄有礼,仪态万方,使人不由得为之注目,为之倾倒,为之肃然起敬。就连汉元帝也为之动容,想不到自己的后宫竟有这样才貌双全的美人,怅然若失之情油然而生。但面对群臣,岂能失信,于是转脸祝贺呼韩邪单于得配佳人。

呼韩邪单于激动万分,他感谢汉元帝给准备的丰厚嫁妆,更感谢把这样美的女子嫁给他。他再次拜伏朝堂,表示决不负汉朝厚恩。

呼韩邪单于回去后,又上书汉朝廷说:

愿保边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大汉君臣相信呼韩邪单于这是真诚的誓言。为此,汉元帝决定把这一年改元为“竟宁”,就是边境从此安宁之意。

王昭君带着汉家的厚望跟随单于到漠北的单于庭,开始了住穹庐、食畜肉、乳酪的生活。呼韩邪单于对她又敬又爱,封她为“宁胡阏氏”,意思是给匈奴族带来安宁的皇后。

王昭君对单于也谦恭有礼,并善待单于周围的人。她经常劝导单于牢记汉朝厚恩,维护两族和好,使天下人安乐。语言不通,她认真学;生活不习惯,她努力适应。呼韩邪单于关心她、体贴她,对她的话言听计从。

不久,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了儿子,取名为伊屠知牙师。从此王昭君的生活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她精心哺育孩子,因为孩子不仅是自己和单于的骨肉至亲,也是汉匈两族友好事业的继承人。

王昭君和呼韩邪的阔氏及婢女们也友好相处,教她们缝衣刺绣技术,向她们学习匈奴话,给她们讲故乡的山水人物,讲勤政爱民的君主,讲深明大义的后妃,讲忠贞节义的臣下。她知书达理、宽厚待人、赢得了上上下下的爱戴和尊敬。

呼韩邪单于病故后,长子雕陶莫皋继位,称为复株累单于。按匈奴习俗:“父死娶其后母”。他一向敬慕王昭君,便要求娶她为妻。汉族人来说,这是乱伦行为。王昭君上书汉成帝,请求归汉,以避免这难堪的事情。

即位的汉成帝和朝臣商量一番,认为既嫁到匈奴,还是服从匈奴习俗为妥。作为一个和亲使者,若不能遵其习俗,那就不仅伤害单于的感情,而且直接影响两族间的友好。于是敕令王昭君从胡俗。

王昭君从敕令中体会到自己与单于婚姻关系的深远意义,于是,她打破汉人传统的伦理观念,再嫁给复株累单于,继续履行其和亲使命,以成全汉匈两族的友好事业。

王昭君与复株累单于生二女,长女称须卜居次,次女称当于居次。她经常教育儿女,一定要继承前辈开创的基业,为汉匈两族的繁荣昌盛而尽力。并身体力行,履行和亲使命到最后一息。

王昭君是一位胆识俱备的巾帼英雄,她的远嫁塞外和亲,在汉匈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产生深远影响,使汉匈60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为汉代边疆稳定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诸葛亮为国鞠躬尽瘁

那是在东汉末年,刘备听闻诸葛亮有治国才能,3次前往其居住之地卧龙岗,拜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于他,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屡献机谋,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219年,蜀主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

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刘备部将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襄阳,达到军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吕蒙以白衣计乘机夺取荆州,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

刘备闻知后以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结果被陆逊击败,兵败退到白帝城。由于兵败,加之痛思关羽,以致忧虑成疾。刘备知道自己病难以治好,便派人日夜兼程赶到成都,请诸葛亮来嘱托后事。

诸葛亮留太子刘禅守住成都,带刘备的另外两个儿子刘永、刘理来到白帝城,进了永安宫,看到刘备病得不成样子,慌忙拜倒在刘备跟前。

刘备叫诸葛亮坐在旁边,用手摸着他的肩背说:“自从得了丞相,我发展了自己的事业,但是现在,我这病是难好了,我儿子能力太弱,不得不将大事托你。”说完,泪流满面。

诸葛亮也哭着说:“望陛下保重身体。”

刘备用眼睛看了看左右的将官,见马谡也在身边,就叫暂时退出,然后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对于他,丞相要慎重考察。”

说完,刘备召集众将官到齐,拿笔写遗嘱,交给诸葛亮感叹地说:“我本想和你们一同消灭曹丕,不幸中途分手。麻烦丞相把我的遗嘱交给太子刘禅,以后一切事情都望丞相指点。”

诸葛亮拜倒在地上说:“望陛下好好安息,臣等一定全力效劳,辅助太子。”

刘备叫左右的人扶起诸葛亮,一手掩盖眼泪,一手握住诸葛亮的手说:“我现在快要死了,有心腹的话要说。”刘备说:“先生才干高于曹丕十倍,一定能办成大事,如果刘禅可以帮助就帮助,实在不行,你就做两川之主。”

诸葛亮听到这话,立即哭拜在地说:“臣一定尽力辅助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完,叩头在地。

刘备听到这里,双眼一闭,撒手人寰。终年63岁。

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治理蜀汉。为了蜀汉基业,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出师“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贰的品格。

228年春,诸葛亮令赵云等做疑兵,摆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

就在这时,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张郃所败,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3郡又叛蜀附魏。

同年冬,诸葛亮趁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再次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20多天未破。此时,魏的援军赶到,诸葛亮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蜀军进攻武都阴平,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231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

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

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3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在斜谷口再率10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

司马懿知蜀军再次出兵,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便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做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不想吴军10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

这年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

诸葛亮神机妙算、忠君报国、忠心耿耿的品质,1000多年来,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成为中华民族历代相传的优秀品质。杜甫以诗抒发爱国情

大唐盛世,让时人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是一种可贵的爱国情感。盛世爱国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如果衰世也能爱国,就更加值得歌颂,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杜甫就是一个坚守节操,经得起考验的爱国诗人,在中华民族爱国思想史上树立了一座永放光芒的人格丰碑。

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他一生的创作,紧密联系时代,抒发了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杜甫祖籍今湖北省襄阳,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也许是良好的遗传因子起了作用,7岁的杜甫竟能写咏凤凰的小诗了。在度过了一段书斋生活后,为了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交结友朋,增长才识,杜甫于20岁时开始漫游吴越。

杜甫从洛阳出发,来到长江边,过金陵下姑苏,渡浙江,泛剡溪,寻禹穴,赏鉴湖,登天姥,遍览了长江流域的秀丽山川,名胜古迹。

抱有盛唐时期青年诗人所共有的浪漫情怀,读过了千卷书,行了万里路后,24岁的杜甫心气高昂地来到洛阳考进士。孰料,竟落选了,这无异于给了他当头一棒,但是,具有坚强性格的杜甫,经受住了这次挫折。

第二年,杜甫又东游齐赵,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并在漫游中结识了李白、高适等大诗人。三人情趣契合,一起登高怀古,访道寻幽,赋诗论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杜甫在历时10年的漫游中,接触到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河山,扩大了视野和心胸。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等豪壮诗句。

杜甫在35岁的时候,再次来到长安,满怀希望而参加“制举”考试,却又落选了。不过这次是权相李林甫怕应考者揭露自己的劣迹,玩弄各种手法,使应试人全部落第,还以此标榜“野无遗贤”,遂使考试成为一场骗局,杜甫是这次骗局受害者之一。

这时,杜甫的生活日益穷困潦倒,急于在政治上寻求一条出路,以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于是,他一再直接向皇帝献赋、上表,希望引起最高层的注意。然而,杜甫在当权者的冷遇下,困守长安长达10年。

生活磨砺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10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逐渐打破了对盛世的幻想,“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预见到盛世下隐伏的危机。

就在这时,“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流亡颠沛,欲投奔唐肃宗皇帝,竟被叛军俘获,后机智地逃离长安,来到唐肃宗所在地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杜甫的忠诚感动了皇上,因此被授予左拾遗之职。然而,杜甫在权力中心仅仅待了不到两年,便因言事触怒皇上,被放还探亲。

此后,杜甫的诗作更贴近时代。作于“安史之乱”中的诗作《春望》,真切地抒写了动乱给唐王朝造成的巨大破坏,表达了诗人爱国思家的深沉感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安史之乱”前后,杜甫像屈原那样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继承屈原“发愤以抒情”的创作精神,写出诸如抨击腐败的裙带政治的《丽人行》,描述百姓受兵役之苦的《兵车行》、《三吏》、《三别》,及反映民生疾苦的《哀江头》、《北征》、《羌村》等。

杜甫的这些诗,几乎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全貌,体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这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使之达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高峰。

759年,已经48岁的杜甫,到达长江上游的成都,开始他人生最后10年漂泊西南的生活。到达成都的第二年春天,杜甫在朋友资助下营建了草堂,生活总算暂时安定下来。在环境幽美静谧的新居,他经营药圃,栽种芋栗,与农民朋友为邻,互相往来。

杜甫在锦城定居之后,便拜谒武侯祠,写下一首《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满怀对诸葛亮的崇敬,向武侯伺堂寻来。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钦敬。想到此,诗人不禁老泪纵横了,诗人的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

杜甫在成都留住了5年,由于生活安定和环境优美,写了许多动人,情致高远,吟咏巴蜀山水的诗。诗人围绕着草堂风光,写了一些精妙的绝句。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表现了诗人对巴蜀大好河山的热爱。

这一时期,杜甫也并没有完全陶醉于山水吟咏之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祸害,特别是精神上的痛苦,使他仍将笔触伸向了社会现实。

杜甫因自己的那间茅草房被秋风吹破,想到天下所有的处在饥寒交迫中的人们,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作最后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宁愿“冻死”来换取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忧民之心!读之令人震撼不已,感喟不已。这正是杜甫伟大之所在,崇高之所在。

杜甫还有一首《登楼》诗,更能表达他爱国伤时的情怀:“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诗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将锦江、玉垒的蜀川江山同古往今来的变迁、忧国忧民的心事熔为一炉,借史发感,充分体现了当时杜诗境界壮阔而又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

763年正月,延续7年多的“安史之乱”,至此基本结束。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悲歌了一生的诗人写出了情绪欢快而感人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一气贯注,奔流直下。它的每一个音符里,都跳动着喜悦的感情。他欣喜若狂,正准备携全家离开蜀州时,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便打消了出蜀念头。后来严武病故,诗人便带着全家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漂泊。沿途都有吟咏长江的诗作。

在渝州至忠州的途中,杜甫写下了寓情于景的名作《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大地一沙鸥。”

风吹岸草,江中孤舟,星垂旷野,月涌江流,如同一幅浓郁的水墨画卷。“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正是诗人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途经四川云阳时,杜甫作有五律《长江》二首,其一写道:“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其二写道:“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色借潇湘阔,声驱滟滪深。未辞添雾雨,接上过衣襟。”

这两首诗极力描写了长江瞿塘峡之险峻和波浪掀天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以及江流浩荡、百川归海的气势。触景生情,诗人那种爱国忧民和盼望国家统一的情感,也从诗里行间流露出来。

766年,杜甫到达夔州。白帝城和夔门就在这里。此地依山临江,气势雄伟。诗人在夔州朋友的帮助下,安居下来。“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

他倾力作诗,将长江天府之国的壮丽山川、名胜古迹同自己蹉跎岁月的感慨结合起来,诗笔悠悠,诗作甚丰。

768年,杜甫漂泊至长江、汉水之间的湖北公安,作有《江汉》一诗:“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此诗表现出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

770年,杜甫滞留潭州,以舟为家,于衰病愁苦、孤寂辛酸之中,写下了生平最后一首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他仍不忘于时局,其中写道: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杜甫就是这样一个人,为国家,为人民忧虑了一生,歌唱了一生,直至病倒在湘江中与他数载相依为命的破船上,才永远停止了歌唱,时年59岁。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范仲淹出生于北宋重镇真定府。他不满周岁即遭丧父,少时在山东长山醴泉寺苦读,年轻时赴河南商丘应天书院苦读5年。1015年,27岁的范仲淹考取进士,踏上仕途生涯,开始了他爱国爱民的一生。

1021年,范仲淹任江苏泰州西溪盐仓监官。在西溪,他目睹民不聊生的局面,为解救当地万民不再继续遭受海潮之苦,范仲淹实地勘察调研后制订了修堤治水方案。这事原本同他这个管理盐仓的盐税官不搭界,可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揽事上身,把提案呈报顶头上司张纶。

此事立即招来众多非议。可张纶却是个明智有头脑的人,看了范仲淹的上书和方案,很欣赏这位敢言敢为的下属,力排众议,立即将范仲淹方案立项奏请朝廷,任命范仲淹为灾区中心兴化县令主持整个修堰工程。此项目得到朝廷批准。

1024年秋,范仲淹奉旨率领通、楚、泰、海四州兵夫民工4万余众,打响了浩大的筑堤战役。范仲淹的好友滕宗谅当时也在泰州任官,奉命调任全力协助范仲淹工作。

工程进行至冬季,不幸之事降临,大雨大雪惊涛骇浪,堤垮人散,百余修堤者不幸遇难。

朝廷闻报,派转运使胡令仪实地调查。好在这个调查大员胡令仪也曾在海陵任过职,对海潮之患,百姓之苦深有了解,实地调查后全力支持范仲淹继续修堤,工程终于复工。

海堤工程正有序地行进,不幸之事再次降临,范仲淹母亲不幸病逝。范仲淹不得不按制离任守丧,修堤工程改由张纶继任。

范仲淹离任不离心,特致书张纶再表述修堤利害,念念不忘鼓气,关心工程工作。在张纶的全力支持下,海堤工程于1028年终于告成。

新的防海潮大堤阻止了潮水泛滥,使荒地重变良田。海陵兴化等地2600余户逃荒居民纷纷返回,耕种生产,重整家园。灾区老百姓感恩戴德,为范仲淹立了生祠“范仲淹祠”,为张纶立“张候祠”,还把这条重修的防海潮大堤取名为“范仲淹堤”。

老百姓最为本质直白,爱憎分明,谁最关心爱护他们,他们就为谁树碑立祠,更有兴化之民多有随从范姓,以明感念之心。“范仲淹堤”至今仍惠于民。

1033年7月,范仲淹任国子监。其时江淮、京东遭灾,范仲淹奏请宋仁宗帝派员前往巡行救灾,宋仁宗无复。范仲淹又奏说“宫中半日不食当如何?今数路艰食,安可置而不恤?”

宋仁宗感到惭愧,遂命范仲淹出使安抚江淮。

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赈济,免其赋税。他看到灾民在吃一种带苦味的乌味草充饥,就回京时带给宋仁宗,以乌味草请示六宫贵戚,以戒奢侈。又陈言“天之生物有时,而国家用之无度,天下安得不困。”其爱民慈民言之凿凿,心之切切。

1038年11月,范仲淹知越州,到任后不久,越州户曹孙居中病故任上。孙居中位卑禄薄,任职清廉,家贫子幼,家人无力丧事。范仲淹以己俸百缗周济他,又为他雇一艘船,派一名可靠老吏护送孙妻幼子一家老小及灵柩回原籍。

在出发前,范仲淹考虑到一路关卡恐有纠缠盘剥,特地写了一首诗,署了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吏,以告沿途关照。范仲淹诗意充满了对下级清廉官员的深切关爱和同情。

范仲淹出守陕西边事期间,一天与同僚宴饮楼上,闻有哀哭声,派人探问,方知贫苦之家为安葬死者无力购置棺木收敛之物而号哭,范仲淹即刻罢宴捐出自己俸钱为死者购买安葬之物。廉官吴遵路在西线战事有贡献,病逝在任上,范仲淹为其治丧并周济家人,对其幼子给予关爱。

范仲淹在抗敌西夏期间,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反对盲目出击,大战杀伐。朝廷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这三大战役中,每战必损兵折将。面对如此生灵涂炭,范仲淹团结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军民共同抗战,采取守战、小战、持久战,并瓦解敌人之策,最终迫使西夏请和,使无数生灵免于战争。

他还曾冒着杀头之罪,致书西夏李元昊申明大义,信中恩威并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事实证明,范仲淹以爱国爱民之心审时度势所实施的一系列具体作战方略,最终不得不为朝廷及边陲将帅们所钦服。他的保家卫国精神,终使敌国的人民为之倾倒,罢息干戈,促进了民族团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