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间管理辅导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4:26:28

点击下载

作者:勇赫大叔,于千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时间管理辅导手册

儿童时间管理辅导手册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面向小学生家长阅读的家庭教育图书,作者以关注时下热点—恐辅症或陪读焦虑为切入点,用在三所学校的工作经历和十三年家庭教育研究的收获,向家长们展示了最管用、最有趣的家庭教育辅导方案:通过转变观点、科学的亲子教育方法缓解亲子冲突,激发孩子的学习信心与热情,帮助孩子实现从亲子共学到独立学习的转变。勇赫大叔本名刘勇赫,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百万畅销书作家、“让位教育理论”创始人、勇赫童书会创始人、明星育儿顾问。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杂志首席教育专家2016“首都最美家庭”获奖者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主题活动大使央视《智慧树》《小鬼当家》《生活圈》特邀专家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神奇的孩子》《妈妈是超人》教育顾问电影《大圣归来》《银河补习班》《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特邀顾问著有《让孩子快乐的亲子关系》《新手爸妈巧应对育儿难题101问》等于千2016“首都最美家庭”获奖者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海淀区“四有教师”,现为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一级教师。曾在北京市通州区大灰店小学支教,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支教教师”,著有亲子教育畅销书《挠脚怪来了》。序这样辅导不焦虑

记得九年前,也就是我做教育自媒体人的第二年,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博文《家长不要做孩子的家教》,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当时,我已经在丰台区芳古园小学与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担任过心理教师,但还不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面对周围家长们唯分数论、盲目报辅导班,尤其以“过来人”身份主动辅导孩子功课的现象,我提出了一个观点,我说:家长不要做孩子的拐杖,否则孩子会依赖家长,在老师那里听不懂的,反正回家会有人“开小灶”,逐渐会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这个观点,在九年前的家长看来,是十分中肯的。网友们纷纷评论表示要听勇赫大叔的话,不过多干涉孩子的作业,力争孩子可以每次独立高效地完成任务。

这九年间,我又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学校从事过心理教育、课程研究及家长学校相关工作。育英学校是九年一贯、十二年一体的学校,在这个有5 000多位学生的大校里,我接触到了太多宝贵的一手资料。在育英工作的五年里我对教育有了比较系统的思考与实践研究。尤其在家长学校相关工作期间,我收到了很多封家长的求助邮件,有不少是关于辅导功课的。这个时候的我开始正视这个话题,因为我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了留言那头有着不尽的焦虑与无助。就在这个时候,家园合作、家园共育的观点越来越被家长们所接受,所理解。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家长把签字、盯着学生完成作业、帮助孩子听写理解为家园合作、家园共育了。

那个与父亲玩了150种亲子游戏、阅读了上千本绘本的小女孩也终于长大,成为了一名人见人爱的小学生。那位父亲一路伴随着孩子成长,一直坚持实践研究与理论总结相结合,出版了五本家庭教育专著。我相信自己的教育观点,对女儿的学习充满信心。但我发现,女儿在刚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度的不适应。比如,如今非常流行的一种数学题型,一个方空减去一个数字等于另一个数字,让求方空填数字几。这是一种逆向思维训练,对于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的孩子们肯定是有难度的。在门外面,我能够感受到于千老师辅导功课过程中的不容易,她强压着自己的情绪,因为她也知道发火没有用。我曾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生活圈》节目,谈的就是恐辅症这个话题。针对一名家长因辅导孩子功课而发生脑出血的事件,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先处理家长情绪问题,再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最后才是辅导功课的问题。”之后,针对女儿的数学学习,我还是运用了我擅长的方法——游戏来解决。我发明了《算式神器》《元角分神器》等数学游戏,帮助女儿对数学学科产生了信心与兴趣。

因此,我开始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就是辅导功课需要“早介入,早撤出”,而不是家长完全不管。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儿童很难独自轻松面对学习任务、纪律要求、作息规律、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需要由父母协助来完成,这个过程应该在一年级,最多不能超过二年级。

当然,辅导,针对的不只是作业的辅导,还应该延展为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小学阶段,家长从权威角色向协商者角色、协助者角色转变。如果说老师是这个时段的绝对教育权威,父母就是教育的解读者、行为的示范者、关系的协调者。“让孩子适应学校环境的第一步,就是树立老师的权威形象!”这是我后来从事家园共育工作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老师们爱听的一句话,也是使家长们顿悟的一句话。还说到辅导作业这件事来,如果作业成为我们的沟通的话题,那么我希望家长遵循“少教多问”的理念,先问“老师是怎么讲的?”再问“你是怎么想的?”最后才是“我是怎么想的?”这个顺序的背后,体现了真正的教育智慧。其一,通过提问让孩子回顾学校所学,让孩子知道跟谁学。其二,不仅有老师的知识,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其三,作为家长,结合孩子的自身特征,再次解读老师的教育语言与口令,帮助孩子理解。其四,在辅导过程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多去表达。孩子说清楚了,才是真正理解了所学内容。

像这样的思考与方法,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很多。要让孩子学会自律。在孩子实现自律之前,与其着急上火伤身体,不如读一下本书。只希望这些方法能够让家长们找到辅导的窍门儿,不再事倍功半。是为序。勇赫大叔2019年12月1日第一章孩子提分快,方法有好坏

学习进步是我们对中小学生的衷心祝福,也是家长们的殷切期望。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却反映了一个孩子在一定时期的学习状态。稳步提高的学习成绩会让孩子从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信心。学习是一门关于方法的学问,俗语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不当的学习方法事倍功半,科学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

在这一章,为家长提供了一些富有成效的辅导方法,涵盖阅读、写作、英语学习、数学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拓展家长和学生的思维。我们同时也建议家长结合学校老师的讲解或和学霸同学家长交流,互相学习。反向家庭教学法

最近几年,很多校长、教师都在考虑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其中最突出的是“家校合作”。有人认为这是教育的革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家庭和谐;也有人认为这无疑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分配给了家长,徒增了家长的焦虑与负担。

对于这个问题,来自翠微小学的于千老师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家校合作是件好事情,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完成教师要求的作业,而是创设了一种亲子共学的环境。”我非常赞同于千老师的这个观点,并相信她肯定拥有这种实践经验,于是走访了她。

幸运的是,于千老师刚刚上完了一节二年级的兴趣课——“北京历史文化”。面对这个严肃的课程,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对六七岁的孩子开讲。于千老师说课堂上会利用多媒体,给孩子们放一些影片片断或经典图片,但这只是这堂课很小的一部分,这堂课是立体的、延展的,能延展到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每一对父母。

我感觉有些夸张,忙问她是怎么做到的。于千老师笑道:“我的秘诀其实很简单,首先在我第一天接触学生时,就给了他们一个新鲜的定位——‘我是小家教’——不是家长扮演家教,而是孩子扮演家长的家教。”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里,教师与学生是非常明确的两种职业:教师的天职是教授学生,学生的使命就是学习。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封闭而单向的流程,循环往复。教师一心一意,然而却难以突破自我;学生唯命是从,却无法开阔视野。此后,有人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念,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里,学生要获得进步,教师的知识同样也要有所增长。这个观点其实可以认为是学生地位的提高,因为在这个观点下,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与受益者。实际上,教学相长的最大受益者还是教师。

于千老师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她看到了让学生获得进步的捷径。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是从小学开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学习与游戏不一样,它不能带来成就感与满足感。而学习优异的孩子们也不过拿到成绩单之后获得短暂的快感。于千老师认为“学以致用”就可以解决这个大难题。让孩子做父母的“小家教”,就是这种理念的一种实践。

2019年她在学校开设了“北京历史文化”兴趣课程,很多学生一听是她上课都踊跃报名参加。她在第一堂课就告诉她的学生们:“你们不是单一的角色,或者说你们不仅是学生。”学生一听,感到好奇。于千老师说:“你们既是学生,也是教师。”

这句富含哲理的话听得学生们热血沸腾,因为没有人这么说过。她告诉学生们:我可以教给你们,你们也可以教给父母,因为你们知道的,父母未必会知道。下面有些学生表示怀疑,于千老师说:“不信我们就试一试。”她让孩子们回家去问父母两个问题,如果答出来了,就表扬父母,如果没有答出来,就耐心地把答案告诉他们。这两个问题是:北京的历史有多少年?北京最初的名字是什么?

下次上课时,孩子们非常高兴地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得意,因为绝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这两个答案,事实上只有一名家长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孩子们在做“小家教”的过程中,真正产生了成就感、价值感与满足感,这就是学习的乐趣。

就在刚上完的这堂课上,于千老师让孩子们回家与父母分享一种北京小吃,然后由父母给他们讲讲小吃的来历与配方。如果不知道,下节课讲完了,再向父母“传授”新知识。

可以说,我提出的育儿八字箴言——“少教多问,少做多看”,也是受了于老师的这个“反向家庭教学法”的启发。

在辅导数学作业时,家长们的焦虑是最高级别的。一次,我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生活圈》节目,阿丘老师跟我分享了一位母亲因为辅导数学作业而突发脑溢血的案例。我在分享观点时,先让父母学会平复情绪,但我更加强调了一种思路——不要急着把自己的观点传授给孩子,而要先问孩子:“老师是怎么讲?”然后再追问:“你有没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路?”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倾听,倾听,再倾听。

很多家长不愿意在这里“浪费”时间,他们觉得孩子根本讲不清楚,说不明白。事实上,这恰恰是学习的过程、教育的过程。当孩子可以说明白时,自然也就想清楚了。反向教学法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是家庭辅导的好方法。通过词性阅读法提高阅读效率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能力呢?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家长们一些参考与启发。

我曾在给教师上的一堂公开课上告诉教师朋友们,其实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学习、阅读与写作三件事情,不但是三种行为,更是三种心理疗法。为什么这么说?就学习而言,学习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有的结果激励学生继续学习,使学生获得了自信体验与生存经验;有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会磨炼人的意志品质,当然也有的学生会因为感到气馁最终选择放弃。就阅读而言,阅读本身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也是一种“人内交流”。其与人际交流的区别之处在:阅读没有人际压力。我们赞成或批判作者,对其文字进行指指点点都不会得到驳斥,有种“背后说闲话”的快感——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会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另外,《道德经》里有“静胜躁”之语,读书恰恰是调节情绪的大好方法,写作则更是成本最低的心理治疗方法了。写作与阅读相比高在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创造的过程中自然也是锻炼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能力的过程,这些能力的生成会使人产生一种很强烈的成就感,在这一点上,其与爱迪生发现钨丝、居里夫人发现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一样的。

阅读很难吗?对于有阅读障碍或学习障碍的人来说,是很难的,难点在于他们的意识与行为不能达到和谐一致,简单来说,他们的意识无法支配他们的阅读行为。对于简单的翻书、逐字阅读等动作,正常人会轻易做到,而有阅读障碍的人却不能顺利完成。实际上,真正有阅读障碍的人占少数,大部分人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给学生们讲过我的例子,我说:“我是学社会学的,而后对心理学感兴趣了。但是自己是个门外汉,怎么办?最简单的入门方法就是读《心理学的历史》,这本书我读了4遍,终于觉得自己有点心理学的常识了。第1遍的时候,记住点人名,很多历史上的大人物都能做到‘过目不忘’,但我做不到;第2遍的时候,隐隐约约记住点历史事件;第3遍的时候,有了整体的框架,牢记住了时间轴;第4遍的时候,重点时期对应重点人物,重点人物对应重点观点,重点观点对应重点贡献,齐了!“还一种方法是对比阅读,我在读《心理学的历史》时,我又选择了一本书作为‘对比材料’,我当时选的是申荷永老师的《理解心理学》。一个是西方的大师,一个是东方的大师;一个是历史的结构,一个是流派的结构。我在阅读时互相比照,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有没有说法不一的现象,就像孩子在玩“找不同”的游戏——其实对比阅读,不是在验证,而是在加深记忆。某天我还和申老师聊天,我告诉他他是我的心理学启蒙老师,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另有一种方法叫作“文化阅读”。一个人学习好、阅读好、写作好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经验丰富,而经验丰富的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有文化”。我们举个例子,当中国人在文章中提到蝙蝠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小孩也许会害怕,但是大人们一定会笑逐颜开,因为蝙蝠是“福”之兆;当外国人在文章中提到蝙蝠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呢?人们会很讨厌,因为西方人把蝙蝠当作吸血鬼的化身。换句话说,你想读懂读透一篇文章,你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否则你的阅读效率一定很低。我把这种通过文化而提高阅读或沟通效率的活动叫作“文化联想”。缺乏文化联想的人学习会差,沟通会差,阅读会差,写作会差,这是因为文化是大家的一种共识,简言之,大家都认这个符号。也许你会说这些都是抽象的,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应试阅读成绩呢?这种提法就显得很没有“文化”,因为阅读、写作抑或是学习,没有一项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有突破的,坚持重复阅读、对比阅读和文化阅读一定会有收获。但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我还是想给他们提供一套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学习方法——“词性阅读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读。

第二步,找名词。一篇文章一定有一个主题,或者说有一个主角,这个主角肯定是一个名词,而且是文章中最多提到的那个名词。这一步很简单,但是却搞明白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文章在说什么或在讨论谁。

第三步,情境联想。名词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情境,你是谁,意味着在你身上只能发生什么事情。比如,消防员应该去救火而不是唱歌,教师应该去教书而不是给人看病。快速把关注点放在这个名词上,并对它进行情境联想,以它为中心,然后辐射出很多条线,每条线对应和这个名词相关的知识或典故。我们以《老人与海》为例,很显然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老人不是海,所以我们以老人为中心进行文化联想,老人象征着衰老、缓慢、势单力薄,同时也具有经验丰富、智慧等特点。海明威的这本书之所以可以打动所有读者,恰恰是因为衰老、缓慢、势单力薄的老人的典型形象被颠覆,他抗击大马林鱼的表现与“老人”这一身份产生了反差,突出了人物勇敢的性格与正面形象,给读者的心灵带来了震撼,让读者认识到了生命在危难时所爆发出来的巨大力量。

第四步,找形容词。形容词就是为了名词而存在的,此外,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价值——它代表了作者的情感。A的N,N是名词,A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同样是写梅花,有的人写“美丽的梅花”,有的人写“耐寒顽强的梅花”,有的人写“瘦骨嶙峋的梅花”,可以说形容词反映了文章的整体基调。你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快速找到“整体基调”,这既是作者的态度,也是行文的方向。这点非常关键!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并没有搞清楚A是什么所以答一道题错一道题。

第五步,找动词V。动词不是角色,也不是情感,而是细节。无论是巴金还是老舍,无论是金庸还是古龙,任何一个大作家都非常擅长使用动词,因为动词才是文章的细节,好文章恰恰要看细节。可以说一个动作就是一个高潮,一个动作就是转折。我们需要关注动词集中的部分,那一定是故事的最高潮,也可以将其称为语文老师所谓的重点段了。

第六步,还原。ANV=形容词+名词+动词。如果要问阅读的第一项能力是什么,我给出的答案是概括能力。因为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观点让别人接受,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一句话是不可能轻易让人接受的,于是才产生了作文。我们就是要把文章还原到最初状态,即作者当初在头脑中酝酿的那句话——ANV。

第七步,通读。

第八步,答题。很显然,中心从名词向形容词转移,也就是说从客观的事物变成主观的感受,阅读要的就是两个主观世界的碰撞(读者与作者),而阅读题则不需要,阅读题不需要你有自己的主观的感受,只需要你来记录作者的感受。从这个角度说,阅读题比阅读的要求是低了一级的。将来考试如果能够加入碰撞,将会带来一场阅读的革命。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立场与背景。由于书是历史的符号,那么书或者文章一定是历史的产物。回到我们最开始提到的文化阅读,就变得非常棘手,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方法是一方面,文化积累是另一方面。最后要记住的是总结与提炼,如读鲁迅,鲁迅的文章出自鲁迅,就一定带有鲁迅的味道,你就要知道鲁迅代表哪个阶层,他擅长写什么题材和文体,他支持什么,他批判什么,他为谁而写,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围绕作者展开的,可以说作者的价值观与性格一生鲜有改变,平常的积累也就成了阅读的线索。中西方儿童英语学习的异同

在英语教育方面,中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个西方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这个差异来自哪里呢?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人的很多生理特征与行为方式不是后天获得的,而是来源于进化的需要,或者说人的心理模块是心理与文化环境相互选择的结果,在创造语言的过程中,母语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当地文化也因受到了母语的涤荡而各具特色。这也使得每一个地方的语言教育千差万别。语言就是一种心理模块,它能形成稳定的模块就是因为它的产生已经与当地文化捆绑在了一起,同样,语言的教育也是一种心理模块,它也已经和当地的文化捆绑在一起,成为了新的文化。从文化的、历史的、遗传的角度看,中西方的语言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想说,我们可能真的不能全盘复制西方的语言教育,但我们可以从中有所借鉴。

濡化与涵化。这两个词都是教育学的术语,概念太复杂,我做个比喻,可能大家就清楚了。濡化就是父母对你的教育与影响,涵化就是邻居对你的教育与影响。父母对于你的教育是基于家庭内部的,类似耳濡目染;邻居对于你的教育是家庭以外的,很多语言你可能没听过,接受起来有些费劲,但也会受到影响——毕竟各家有各家的文化。在英语国家学习英语就是濡化,在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就是涵化,就这么简单。涵化的教育自然很困难,往往带有些强迫性。我们的文化最适合学习汉语,五千年来已成习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同化的概念。同化就是把邻居家的文化认同为自己的,日本人善于同化西方文化,这是他们的一大心理优势。

悟性与理性。西方人喜欢理性思考,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更看重悟性。东方文化受佛家思想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自觉与反省,会总结一些零散的经验,然后代代相传。西方人比较老实,不敢轻易下结论,他们一定要回到实验室,用老鼠、狗、猫等反复做实验,以证明一个很简单的观点。在语言教育方面也是这样,我们讲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给你讲一些范文,背一些范文,然后自己去悟吧。英文本身就是精确的文字,西方人又理性,这是他们在教育方面的一大特长。

目的与手段。为什么开展英语教育?这是关于英语教育的定位。中国教师在走专业化路线,这是可喜可贺的。从一人能教很多学科,到一个学科的专家,这是非常大的进步。怕就怕,走着走着,变成了一个学科的应试专家。我们的英语教师很多不是英语达人,而是英语考试达人,这对于儿童的影响是很坏的。英语国家的人由于没有其他语言负担,反而将英语教育的重心放在了使用上。所以说,我们是应试,人家是应用;我们重语法,人家重交流;我们把英语当作语言,人家把英语当作工具。我们“役于物”,对方则“善假于物”。从教育文化与教育体制的角度我们似乎可以理解它,同时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这一部分。

语言环境的差异。这恐怕不用多说,我的观点依然是先创造环境,再学习语言。我们的英语最缺乏的是学习环境,而不是学习方法。有多少家长会用英语和孩子对话?有多少教师肯用英语和孩子聊天?恐怕少得可怜。我们要建立定点的英语角,甚至网上的英语互动平台,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用英语表达的机会,让英语成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语言”。

教育方法的仿效。我在小学工作过,我敢说:一些学校的英语教育方法已经和国外的不相上下。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外的phonics(自然拼读)教育法、全语言教学、TPR(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等最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这点应该感谢我们辛勤工作的一线小学教师们。

家庭教育的差距。这是我想讲的一个重点。中国家长有两种极端的教育观念:其一,学习第一,回家要多做习题,多上辅导班,否则会落后于其他孩子;其二,知识是从书本中获得的,在学校就应该全身心投入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学生没学好,教师没教好,所以,此类家长在语言学习上多半是“不作为”的。

外国家长这样想:其一,成长第一,各方面的成长对孩子帮助都很大,相对于知识而言,更要看重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其二,学校只是获得知识的一个场所,知识更重要的来源应该是生活。

基于此,我们在英语教育方面确实有太多地方需要改进,以弥补我们先天的不足。换句话说,知识的来源(简称“知源”)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知源的合理性与丰富性是英语学习的关键。以下推荐几个知源供家长们参考。

使用双语绘本。绘本是我跟家长推荐最多的儿童读物,其以精致的大图片,配上哲理性的小文字,激发了孩子无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4~6岁是孩子接触图书的最佳年龄,让孩子爱上阅读要从这一时间段开始,可以从读绘本开始。什么能让孩子在爱上阅读的同时,又爱上英语?读双语绘本!我曾翻译了一套美国圣智学习出版集团的《宝贝熊玩转数学》,受到了家长和小朋友的欢迎。这套书不仅是绘本,还包括了双语、数学知识及情商培养,这套书最大的遗憾是,其双语不是中英文对照的。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应该是《迪士尼英语家庭版》,我们不得不佩服迪士尼的品牌影响力与亲和力,虽然我是一个支持国货品牌的人,但是迪士尼憨厚可爱的形象还是能够抓住孩子的眼球,在孩子观看卡通形象的过程中,进行英语教学是非常轻而易举的事情。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曾说过:英语根本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在很独到。“玩”不仅指有趣的教学方法,还指轻松的学习环境。

进行双语对话。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可以说出地道流利的英语,没关系,我们可以用中文沟通,在过程中插入一些英语的问题。如“明明,这是苹果你答对了,真棒!那英语还记得怎么说么?”这是我曾经提到的一点教育心得——“进两步”法则——当孩子取得小进步的同时,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此时孩子士气高涨,潜能最容易发挥,很容易再进一步,所以我称之为“进两步”法则。中文答对了,他肯定很高兴,这时候顺理成章练习英语,事半功倍。大一些时,就可以用短句了。

一起学唱英文歌曲。中国家长最大的教育缺憾就是不喜欢和孩子一起游戏、活动。与孩子一起听英文歌曲,唱英文歌曲,对于孩子来说帮助很大。其一,家长能够给孩子带来学习的动力,家长都不喜欢,孩子也就不会喜欢,家长若表现积极,对孩子是最好的刺激。其二,英文的很多歌曲旋律欢快,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体验新媒体学习。在学校工作时,我经常和我的同事们说:“现在的孩子不爱听你讲课,为什么?你讲的有电视有意思吗?你讲的有手机有趣吗?你讲的有iPad有新意吗?没有!那你靠什么吸引学生?你在讲的时候,你能保证孩子在下面不说话?你能保证孩子不想别的事情吗?”老师们都哑口无言了。

时代变了,我们非但要取消说教式,还要运用新科技——新媒体教育。我们不在这里做广告,可以让孩子们去尝试,去体验,如外研通点读笔、步步高学习机、电视台的朵拉英语节目、布奇乐乐园等。其实,我还是那句话,最关键的是和孩子一起分享,而不是让孩子一个人摆弄机器。我们只是利用一些新玩具,进行辅助培养。新玩具是我们的教具,而不是教育本身。

其他方式。知识无处不在,教育俯首皆是。画一幅画,可以用英文写个标题;照张照片,可以用英文写个短句;可以录个简单的英文朗诵;可以开个小朋友的英文派对;可以……只要你能用心“教”英语,他们就能专心“学”英语。曹文轩的写作秘诀

耳闻曹文轩老师是小学语文女教师心目中的偶像,很多女教师正是读了语文课本中曹老师的作品,才真正对语文学科产生了热爱与信念。当真正把曹老师邀请到学校时,发现他不仅是教师的偶像,也是学生的偶像。在场的学生无不快速说出曹文轩老师的代表作品,无不认真聆听曹文轩老师传授写作的秘诀。

曹文轩老师在讲堂上小幅度地踱着步,时不时会做出一个手势,暗中提示你这便是故事中的一处亮点。他的描述绘声绘色,令人神往,学生们甚至希望成为他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曹文轩老师首先送给孩子们一句话,“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在脚下!”孩子们对于这样一句高度凝练的话自然很难理解,教师们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其中的玄机。曹文轩于是给大家引出了他的故事:

一个西班牙小男孩重复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他来到了遥远的非洲,发现非洲的一棵大树下有很多宝藏。这个小男孩真的就去了遥远的非洲,并找到了梦中的那棵树。这个小男孩在树下挖宝藏,挖了很久,也没有结果。过了一会儿,一个非洲的小男孩走来,问了他的故事,然后哈哈大笑,并告诉他,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真正的宝藏就在西班牙这个小男孩出发时的地方,但自己不会像他那么傻,因为一个梦不远万里去远方。后来,这个西班牙小男孩回到了西班牙,回到他出发的地方,在他出发时脚踩的地方深挖了一个坑,最后发现了很大很大的宝藏。

这个故事妙就妙在视角。它既没有讽刺西班牙小男孩的天真,也没有嘲笑非洲小男孩的消极。从另外一个视角看,我们总是去追求遥远的目标,或者寻找外在的物质、资源与财富,我们宁愿相信这些都是需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的,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失去了“自我”,我们开始觉得自己并不是特别重要,不是特别有价值,不是特别有存在的意义,当然有的人最终便走向了抑郁。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学习着社会普适文化,遵从着社会规范,从一个“生物人”变成了“社会人”。这当然是好的,但我们确实需要引导孩子们寻找个人的生活目标,探寻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人的价值,因为这与幸福息息相关。

曹文轩老师提到了自己的代表作品《草房子》,现场问孩子们:“主人公是谁?还记不记得!”孩子们纷纷在下面答“桑桑”!曹老师说:“不对,不对,不对……”接下来,有一个孩子说:“是曹文轩!”曹文轩这才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就是他要的答案。他向学生介绍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自己,《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自己。能够如此坦诚地介绍自己的作品与写作秘籍的,恐怕也就只有曹文轩老师了。

苦闷于不知道写什么的人,就像那个西班牙的小孩子,他奔赴远方,寻找答案,实际上答案就在自己的脚下。由此我又想到,如今的孩子们,接受着太多的信息,即使脑袋瓜比我们这一代聪明灵活,但仍然应接不暇。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孩子们做梦,做各种各样的梦,怂恿孩子们去远方寻梦——这样一来,孩子们很难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目标。

自主阅读是一条拯救心灵的路,它可以让人回归自我,认清自我,然后重新出发。三情主题写作法

我国的写作教育始终存在着以下三大问题。

按套路写作文,又称套路作文。老师给学生设定一个写作模板,让孩子们机械地将内容填充进去。这种教育的弊端是,学生觉得写作文是枯燥的事情,以致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与激情。

进行押题写作,也就是“应试写作”。老师平常不注重写作的基本功训练,而是临阵磨枪,进行考前突击。这样的结果是:写作沦为了考试的工具,价值被大大低估,学生并不知道写作的真正意义。

写作教育理念落后。在中国,写作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学校一般不单设作文或阅读教师,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着差异。比如,美国会在每个小学设置读写指导员,这种老师专门针对儿童的阅读与写作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写作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是有科学的方法的。我们一直奉行的写作方法是从字学起,遵循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规律。而事实上,文章是由字组成的,字却组成不了文章。写作不是做科学实验,它是一种社会活动。科学实验讲求实证,也就是可以反复操作得出同一现象。科学实验会将一个物体或事物进行拆解或划分,然后按部分一一去研究。写作不是这样的,它的功能比它的结构更重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写作者的心情不同,就会写出不同的文章。有句话叫“登山三次,观景不同”,就是这个意思。美国专家将写作较差的儿童与美国的大作家进行比较,观察他们之间写作过程的不同。结果发现,前者会在写作之初,纠结于如何取标题,如何把握段落结构,以及自己有哪些字不会写,要尽力避开;大作家根本不理会这些细节,而是一遍一遍梳理自己的思路与情感,一次一次坚定自己的写作信念,然后下笔如流水。

我们存在的问题,不是出自学生,而是出自教师。教师根本没有弄明白:写作是什么?属于什么?写作为了什么?

写作是对历史的梳理,是对如今的剖析,是对未来的描画,属于一种自我的行为,所以也被心理学认为是一种疗法。写作更属于一种艺术行为,它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是个人心灵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写作根本不应该有套路,正如齐白石老人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写作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因为人们离不开写作。考试、工作、谈恋爱还有教育子女,写作会伴随一生,和阅读一样,是人的精神食粮。与阅读不一样的是,阅读是内化的活动,写作是外显的行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只能让个人受益,而写作却可以让所有读者得福,你的真知灼见,你的深邃情感,总有人需要与之共鸣——这就是写作的魅力与价值。

如何进行写作呢?我提出了一种方法——三情主题写作法。三情就是情感、情境、情节。

写作是结果,而不是起点。在勇赫看来,写作与唱歌、舞蹈、绘画一样,是一种艺术行为。它们都是基于人对生活或个别事物的情感而产生的。学生写作的起点,应该是学生的情感,而不是写作本身。

写作是个整体。作为社会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勇赫,摒弃了将作文拆分成各部分进行教学的方法,而是将写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就像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和。情长则文长,情短则文短。

情感训练是三情写作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做游戏、活动进行气氛调动,通过观看影片、收听音乐进行启发,通过戏剧表演、朗诵等方式进行激发,形成学生对于一个主题或事物的情感。就如七情六欲的说法,基本情感每个人都有,却并不清楚。在课程上,我们要用各种方法将儿童的情感进行梳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感、管理自己的情感。介绍其中一种方法给大家。如果要写《我的教师》,就要把你比较感兴趣的教师都列出来,比如有个学生喜欢陈老师、王老师和勇赫老师,那么就要对这三个老师进行排序,比如我们按三颗星来排。勇赫老师是三颗星,陈老师是两颗星,王老师就是一颗星。那么我们就知道该写哪位老师了。同样在平常写随笔或日记时,如果写到悲伤的事情,你也要进行分类,有的事情就是三颗星的,有的就是两颗星的,这样你也就清楚而明确地整理了你的素材,为将来写作考试或工作做好了准备。

情境训练是课程的第二步。情感进行分层之后,你会发现实际上你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是有层次的。我们要选择的情境恰恰是你情感最浓烈的那一个。比如写《你最喜欢的动物》。你酷爱猫,很喜欢狗,比较喜欢鸟,那么,我们就写猫,它是你最好的“情境”,你的故事一定是从猫开始和展开的。

情节训练是课程的第三步。我有一个游戏叫作“闭眼讲故事”,有一堂课是《我最爱的礼物》。起初,我要求孩子们闭上眼睛,设计一个情境:学生带着自己心爱的礼物回家,走在路上时礼物掉到了河里……接下来由学生来续说这个故事。孩子们肯定是希望能很快拿回自己的礼物,有个孩子说正好遇到了船夫,船夫捡到了礼物。这个时候,我打断了,把故事变复杂。我说船夫不想归还,请下一个同学继续说……就这样礼物在故事中“折腾”了很久,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如果说情感是写作的灵魂,情境是写作的骨架,情节则是写作的肉体。很多文章总是在堆砌辞藻,形式略显豪华,实则内容空洞。真正的肉是从灵魂来的,是从骨架来的。真正好的文章不在于你使用多好的辞藻,而在于你有真正的内容,这个内容就是情节,就是故事。在这一环节,借鉴美国最先进的过程写作法,即打草稿、改稿、校对与发表模式。

在我看来,这些环节中“打草稿”的阶段是最关键的。先不要急于成文,而是将“情感、情境、情节”三者罗列一下,情感对应形容词,你会发现每一个形容词都是有感情色彩的。情境对应名词,就是你要写的主题,当然还有围绕它的另外一些名词,这些名词一定和它有着很深的关系。情节对应动词。动词构成了一个故事,你要把关键的动词写下来。完成了“三情草稿法”,就会下笔如流水啦。

每个环节都要参与小组讨论与评价,让孩子能够听取父母或者别人的意见,能够运用多重视角来审视自己的作文,最终写出优秀作品。

总的来说,写作是慢工也是快活。三年级开始正式要求写作,而写作好的孩子是从早期家庭教育中诞生的。一枚硬币与联想写作法

在做老师时,我已经创作了五本书。有四位特别信任我的女同事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我,希望我能在假期教他们写作文。

这四个孩子分别是孙小蹦、唐小玄、朱小猛,沙小郁,他们的个性迥然不同。通常情况下,孙小蹦会主动上讲台表演,把正在静心思考的我吓一大跳。在我还没有开口批评时,班长唐小玄就坐在台下警告孙小蹦,劝他快回座位。唐小玄的命令通常是“玄”而未决的,见没有什么效果,唐小玄也就习惯性地忍了下来。就在我要开口时,一个黑影蹿了过来,又把我吓了一跳,是朱小猛。朱小猛满脸正气,紧咬牙关,生生把孙小蹦从台上拖了下去,仿佛是开封府的行刑人员。这个时候,我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沙小郁,沙小郁虽然不在“江湖”,却受到了“江湖”的影响,他表情很犹豫的样子,似乎害怕将要出什么大乱子。“四小天王”让人生气,也让人喜爱,你别想完全控制他们,但是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完全征服你,你没有这个能力,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感觉挺好。“写作的三门功课是什么?”“情感!情境!情节!”“我国六位写作大师是谁?”“鲁!郭!曹!巴!老!茅!”“郭沫若给我们的写作建议是什么?”“改改改改,改改改!”

“……”

每天上课之前,我都会提问一些问题,并让“四小天王”大声而齐声地喊出来,一方面是为了提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们加深记忆。他们很喜欢齐声大喊,我听起来也非常舒服。

这天,我貌似神秘地从怀里掏出了4枚硬币。还没等我开口,孙小蹦喊道:“钱!钱!老师给钱啦!”唐小玄侧过头,冷冷地盯着他,说:“别说话!”当然,这话根本不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孙小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我手中抢走了4枚硬币,眼瞅着朱小猛已经起身,我明显感受到他的小宇宙即将爆发,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我急中生智,大喊道:“大家都坐好啦!让孙小蹦给大家发硬币,一人一个!”孙小蹦幸福地领命,蹦蹦跳跳地为大家服务。朱小猛喘了口粗气,然后坐下了。而沙小郁则不安地冲我挤眉弄眼,表示深处险境,他用表情告诉我让我多保护保护他。

以往的教师喜欢唐小玄和沙小郁这样内向的孩子,讨厌孙小蹦与朱小猛这样外向的孩子。喜欢的原因不是听话,而是不说话;讨厌的原因不是说话,而是随时说话。我和孙小蹦是同一类人,所以我能包容这样的孩子,也终于体会到当老师的为什么那么讨厌像我这样的孩子了。“今天我们要进行比赛,比赛的奖品是老师翻译的图书《宝贝熊玩转数学》。”

当听到我说这句话时,孩子们感觉既兴奋又刺激。他们喜欢比赛,也非常喜欢得到奖品。我和其他老师不一样的地方是:我发明了一种“限奖理论”——当你得到三分之二,对手就不可能得到一半。我的奖品数量是有限的,别人得到了奖品,就意味着你得不到,所以你必须从开始就保持认真与警惕。这种理论被我运用到教学之后,学生们更加投入,因为他们觉得奖品与荣誉是非常珍贵的。“比赛的第一项是……请认真听题目要求!”我突然严肃起来,“记录1元硬币上面你观察到的所有信息!”“什么叫信息啊?”孙小蹦喊道。“上面有什么内容,你把它一条条地记录下来,我看咱们四小天王谁记录得最多、最准确,限时五分钟,开始!”

教师有一个通病,容易低估自己的学生。我一直以坚守“我相信我的学生可以”这个信条而自豪。但尽管如此,他们的表现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孙小蹦写得最多,写了12条,朱小猛写了10条,沙小郁与唐小玄各写了9条。他们在硬币上面发现了年代、银行中文名称、银行拼音、面值、图案、边纹等信息,我感到非常惊喜。

接着,我把硬币抛上了天,孙小蹦与朱小猛同时瞪大了眼睛,张开的嘴巴变成了长方形……沙小郁皱起了眉头,唐小玄则摸起了下巴。“当我把这个硬币抛上去时,会发生什么呢?”我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每一个人。“掉下来砸到了老师的脑袋。”孙小蹦快速反应道,这句话把其他三个学生也逗笑了。“说得好,这是一种可能。但我想说的是,硬币从抛上天空到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呢?”“会碰到老鹰!”孙小蹦的发言总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取“经”路上缺他不可。而他需要的不过是多一些鼓励与肯定。“小蹦,你真棒,你可以得1分。”我真诚地赞扬了他一下。突然,孙小蹦挥舞着双臂,像一只可怕的小鹰冲我“飞”了过来,就在离我不到1米的地方,他停住了脚步,原来左右臂已经被唐小玄与朱小猛拽住,拖回了他自己的座位上。

我接着说:“小蹦说得很好,硬币飞上天,有可能遇到一只鹰,硬币和鹰之间会发生故事……接下来,下面的同学想一想硬币还有可能和什么物体或东西产生关系,发生故事……每一个同学说一样,后面不能重复,轮流说,循环下去不要停下来……谁说不上来要扣一分……”

大家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我把他们宝贵的想象力一一记录在了白板上。唐小玄说被风吹走了,朱小猛说撞到了月亮,沙小郁说被UFO吸走了……后来有人提到飞向了外太空,有人竟然说被正在升空的火箭喷的火给烧化了……他们兴奋地畅想着,眼睛里闪烁着幸福与智慧的光芒。

转了两轮之后,到了沙小郁,沙小郁思维深邃,但反应确实稍慢一些,实在想不出答案。此时的他眉峰突起,满脸用力的样子,我一看差不多了,便对大家说:“好啦,就到沙小郁这里结束,正好两轮……”“老师我还有呢。”孙小蹦嚷道。“好,既然有,你就把它写下来,今天的题目就是《硬币抛上天空后》……”方法是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如何让学生理解这条真理,需要家长与教师,甚至社会各行业的启发与引导。大家合力,相信可以最终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使儿童真正做到自觉自愿。这点暂且不谈,我们来说说儿童生存发展的根本——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是发展的两个硬件,也是历来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在搞明白这些问题之前,我先来谈谈我教书时的一些体会。

在从事科学教师之初,我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凭我多年的读书经历把学生带入预先设定好的情境中,然后再加入一些实验、游戏和表演,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气氛。我经常自己发明一些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空气的组成》一课,我发明了游戏“一个也不能少”:找来十个同学,在讲台前站成一排,从第一个同学开始逐一列举,每人说出一种空气的组成成分,如氮气、氧气、水蒸气……谁反应慢,或者和前面同学说的重复了,就淘汰出局,最后剩下的同学获胜。在这节课中,学生们记住了空气的组成,可以说,我出色地完成了知识传授的目标,而能力目标呢?这一点我不敢回应。

后来,在校内教研中,有些教师给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他说:课堂还是要以书本知识为主,不要流于形式的新颖。我始终认为知错就改的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人,于是我开始像大多数老教师一样,认真备课,总结教学的重难点,并围绕重难点稍作延伸。这样做之后,学生确实提高了考试的成绩,我也得到了相应的首肯。然而在一次复习课上,我问一个学生:“你说说:苹果和开心果有什么不同?”根据科学课所学到的知识,他应该顺利答出是果皮不同,分别属于肉果与干果。学生不假思索,看了一眼手中的美味,答道:“一个是两个字,一个是三个字。”别的教师听后大笑不止,我的心里却不是滋味。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像这水果和开心果一样,顺着消化道,排出体外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我发现设计的课再完美,学生记得再牢固,也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有限的知识,更何况人是会遗忘的。助人自助,教人自学,我突然顿悟。传道授业的目的不是解一时之惑,而是解一生之惑。教书不是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让学生可以在一生的时间里体会学习的快乐。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具备终身受益的能力?我想,那一定是方法。我开始自己探索科学学习的方法,一种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真正产生成就感,真正产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获得可以受益终身的智慧。

我的科学方法称作“345科学学习法”——“3”指的是研究物质的三个步骤:特征—性质—用途;“4”指的是实验的四项描述:实验猜想—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5”指的是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对比法。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方法,他就可以对大自然的物质进行观察与自我探索,并在教师不在身旁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己去学习科学。这样一来,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

另外,我还总结了科学现象的研究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大家会发现,学无止境的是知识,因为知识对于个人来说是琐碎的;方法则将无限的知识加以整合,允许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个世界的概况。

上面我们还提到了一个词——能力。能力是什么呢?能力在词典中是本事、才干的意思。有多少知识才叫本事呢?可以说才干就是知识的累积吗?当然不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不成正比,一个人知识多,并不代表他有很强的能力。在心理学上,能力的含义是做一件事的心理条件。显然,学一些零碎的知识是不可能具备比较良好的心理条件的。那么怎么才能使知识实现到能力的跨越呢?我觉得方法便是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知识A1

知识A2—方法A—能力A

知识A3

知识B1

知识B2—方法B—能力B

知识B3

由此可见,方法是整合纷繁复杂的知识的行为,能力则是方法反复操作后的一种习惯,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条件反射”。

在我看来,方法便是学习的有效行为,其他均可以认为是教育的失误。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方法如果是教师或父母总结的,还会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但终归是迈出了一大步。在家庭生活中,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中国家长常出现的情况是,把与孩子一起生活等同于教育孩子,把教育孩子等同于教训孩子。这让我不由想到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那时,我在少年管教所做心理辅导,辅导对象是一个著名案件中的女主角圈圈。圈圈是个柔弱的女孩儿,梳着短发,眼睛里闪烁着失望的光芒,你很难把她想象成一个故意杀人的罪犯。她将一个所谓的自己的“情敌”伤害至重伤,然后将其拖到火车铁轨之上,扬长而去。那个女孩之后恢复了知觉,获得了救护,保下了性命。圈圈讲到这里,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原来,家住大兴的她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中。父母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也很关心她的学习成绩。圈圈小学时一直不错,初中伊始也能在班中居于中上等。课堂之余,圈圈还参加了学校的长跑队,这是圈圈认为的生命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然而,父母对于孩子参加长跑队持冷漠与排斥的态度,甚至有时公开反对圈圈。在父母的眼中,体育活动不过是学习成绩的累赘,不如尽早放弃。每逢圈圈回到家,父母的第一句话必然是“今天考试了没有?”“最近学习怎么样?”由于沟通单一,话题重复,圈圈渐渐对父母的“教育”失去了兴趣。同时,长跑队的活动毕竟占用了一些学习时间,这似乎影响了圈圈的学习。圈圈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在保证体育训练的同时,不耽误学习成绩。她每天思索着,痛哭着,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安慰与理解。学校里是教师的讽刺,家中是父母的训斥,无助的圈圈只能消极抵抗——离家出走。在出走的日子中,她认识了很多不好的社会青年,并很快和其中之一确立了“恋爱关系”。而后,得知自己有了“情敌”,便发生了之前讲到的那件惨案。

圈圈的罪是谁犯的呢?圈圈自己?社会环境?学校?还是父母?我想,如果我们从客观和理性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圈圈是“主犯”,却不是“主谋”,未成年的她受到了多重不利的成长环境的影响,才变成了一个“罪犯”。犯罪的成因当然逃不了个人的干系,但我敢说大多数罪犯是受到了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的不良影响。一个原本学习和体育兼优的好孩子,在她最需要指引时,没有获得父母的关心与引导,最终失去了方向。社会工作理论中强调,弱势群体的产生是因为他们具备正常的发展需要,却缺少实现自己愿望的方法与途径。

缺少方法,是孩子走上迷途的原因,缺少方法同样是父母教育的失败。当圈圈产生学习效率与特长培养的精力分配矛盾时,父母应该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支持与理解。因为圈圈的两个要求都是合理而健康的,只是她由于年龄与能力的原因,不具备合理驾驭的能力。也可以说,不是孩子不希望考取高分,成为优等生,而是他们缺少提高这种能力的桥梁——方法。

所以我说,只要和孩子谈教育,就是谈学习;只要谈学习,就是谈方法;只要谈方法,就是给建议。这样的亲子教育或是学校教育才是高效的教育,也是儿童欢迎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把儿童的自身发展作为中心,关注儿童成长的教育。教育可以是亲子之间的话题,但不能成为永恒或随时的话题,教育之外应该找到更多与孩子沟通的美好事物。好的话题决定好的沟通,好的沟通决定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决定儿童的未来。想要掌握培养一个正常的孩子的方法,就先从寻找与孩子共同的话题开始吧。

方法一方面从经验获得,但更多时候是从图书或有经验的前辈那里获得的。在4~6岁,依靠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培养一种日后与人和谐相处的强大能力。我们对孩子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孩子提供了真正的做人与做事的模板或方法:要么主动向别人求助,要么主动帮助别人,要么远离别人的帮助也从不帮助别人。这三种最基本的做事“方法”,从父母那里吸收借鉴而来,影响了孩子自身的发展与成功。让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与向往

学生喜不喜欢一门学科,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看这位老师的课吸引不吸引他,这位老师是不是合他的胃口。和老师一直在“抢镜头”的有昨天的动画片,手中的漫画书、零食和玩具,浮现在脑海中的午饭、篮球场、娱乐明星……我在想,这是一份多么难的职业,需要用自身的实力与魅力打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同时也不能失去教师的尊严,这比起所谓的明星可是难多了。

与一位班主任聊起了一位“特殊”的学生,这个学生对于数学充满了恐惧,已经不敢去上学了。用这个孩子的话说:上了数学课就觉得很厌恶,其他的课都不爱听了。这位班主任老师希望得到我的帮助,他不希望这个七年级的孩子过早就结束自己的学业生涯。

深入交流后,我的判断得到了验证。这个孩子在小学阶段接触到了一位数学老师,这位老师非常粗暴,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数学很枯燥,甚至是可怕的。数学学科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被打了一个大大的“×”,不知道何人才能将它抹去。

我并不觉得奇怪,因为这样的老师很多。老师们压力很大,有社会的高标准,有教委的高引领,有校方的高要求,有家长的高期待,有学生的高追求。在五高之下,很多老师不是处于急功近利的状态,而是处于全力应付的状态。所以我想对所有老师说,大家真的很辛苦,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而不仅仅只是教师节的祝贺。

尽管如此,我依然认为教师的第一要务不是迎合各方的诉求,而是单纯地让孩子们爱上学习,爱上他学习的每一科目。

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呢?我给大家讲两位我的老师的例子。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位数学老师,可以说是让我爱上数学的贵人。记得那天,他准备给我们讲尺子与测量。他背着手,告诉我们他有一件神奇的宝贝,可以测量所有的长度。我们其实都猜出来了,但他还是那么坚定地神秘着……他掏出了他的尺子,给我们讲了刻度与使用方法。就在我们觉得自己很懂的时候,他突然大声说:“有一天,屋子里着火了,把尺子烧坏了,还可以用吗?”我们在下面哄堂大笑,觉得老师在开玩笑。这时,他将兜里的打火机掏了出来,将尺子点燃了……你能想到的,我们的眼睛都瞪圆了,当然我们也吓呆了。透过火光,我看到老师自信而迷人的微笑——尺子被烧成了一小截。他接着问我们:“还能再使用吗,孩子们?”

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我敢断定,所有的学生都在快速思考着结果。等了一会儿,他富有哲理地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动脑子,尺子虽然烧坏了但还是可以使用,重新选个刻度做开始,又可以测量了,人生也是这样,什么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

上了中学,又遇到了一位物理老师,这位老师让我爱上了物理。在讲压强、压力、面积的关系时,我们觉得非常晦涩难懂。这位老师突然举起墩布,将墩布把朝向第一排的一个男生。男生很慌,却故作镇定地笑了笑。物理老师貌似用力地捅了捅男生,问他疼不疼,男生说不疼。大家一笑。物理老师突然阴森地坏笑了一下,说道:“如果我把这个墩布头削尖了,用同样的力量捅一捅呢?”大家都笑弯了腰……过了一会儿,老师说:“看!压力没有变,受力面积小了,压强就大了,所以它们是反比的关系啊!”大家给老师报以雷鸣般的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