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文化(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1:19:08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如,李穆南,竭宝峰,刘心莲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信仰文化(上)

信仰文化(上)试读:

编写说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中国文化知识大观园》叙述中国从史前到现在的国土开辟、民族形成、社会进化、经济文化发展、政治演变的不平凡的历程。

为了全面展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用了近1200万字、4卷136分册的洋洋篇幅来记述。

一、政治历史卷:分为历代帝王、王朝更替、历代名臣、权臣末路、宫廷政治、后宫政治、政治事件、千古奇案、历史典籍、中外关系、历代律令、历代官制、历代宦官、历代状元、历史掌故、历史之谜等32分册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二、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三、科技军事卷:分为古代生物与医学、古代数学与物理学、古代天文历法、古代地理与农学、古代化学、古代发明与发现、历代科技、科学名家、军事统帅、兵书通览、著名战役、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军事谋略、军事工程、军事间谍等32分册来展示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巨大成就,演绎古代军事文化的发展和军事斗争的残酷。

四、社会民俗卷:分为商业贸易、社会经济、农业制度、古代教育、古代民族史、思想文化、千秋教化、典章制度、传统节日、婚育习俗、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诞辰与丧葬习俗、民居民俗、游艺文化、中华武术、风水与巫术等36分册来解读古代社会生活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表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为了摒弃传统历史教科书条条框框式的说教,增加直观性、可读性、趣味性,本丛书分门别类采用辞条的形式,并辅之以大量丰富、精美的插图,以立体的方式再现中国文化的宏伟历史画卷。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悉心指正。本书编委会

一、万物崇拜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又称自然神崇拜,指人们对某一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的崇拜。自然崇拜的对象不是整个自然,而是大自然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在民间信仰的诸多类型中,自然崇拜不仅是一种最古老的信仰,而且在中国民间广为流行。从崇拜对象上来划分,大概有以下四种形式:

天体崇拜。主要包括

天神崇拜

地神崇拜

日神崇拜

月神崇拜

星神崇拜

天象崇拜

。比如对风神、雨神、雷神、电神、云神、虹神等自然现象的崇拜。

自然物崇拜。包括火神崇拜、水神崇拜、山神崇拜和石神崇拜等。

动植物崇拜。其中动物崇拜的对象包括鸟、兽、虫、鱼等;

植物崇拜

的对象主要有树神、谷神、草神、花神等。天神崇拜

在中国,向苍天祭拜的仪礼源远流长。对天的膜拜源于古代的中国人把天穹看得至高无上的直观感受,由此发展为后来“天帝”的观念。以后,随着道教的发展,天帝又变成了“玉皇大帝”,其地位也越来越高,最终成为诸神之首。

玉帝信仰在山东十分盛行,泰山极顶的玉皇庙香火鼎盛。信奉者认为,玉皇大帝不仅总揽天上、人间和冥界的大权,而且可以左右人们的福、禄、寿、夭,所以,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大事,都常常祈求玉帝保佑。中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故事。尽管玉帝信仰在中国十分普遍,但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并非总是神圣而万能的。事实上,民间庙宇中的玉皇神像不过是人们根据人间帝王的模样用泥胎塑造的,或者说是人间专制帝王在天界的投影。而所谓天界诸神的地位与职能,也不过是现实社会统治集团的权力、等级在宗教世界中的反映。所以,每当以玉帝为首的天界诸神缺少公正或以权势欺压弱者时,就会引起被压迫者的强烈反抗。这种思想倾向在中国民间创作和通俗文学中都有许多具体生动的反映。地神崇拜

与天神崇拜相对应的,是人类对于大地的崇拜。在中国各民族的开天辟地神话中,对于孕育世间万物的“大地母亲”都倍加颂扬。阿昌族的创世神话中说,远古时代没有天,也没有地,只有“混沌”。“混沌”中闪出白光,于是有了天公和地母。天公用雨水拌金沙造太阳,用雨水拌银沙造月亮,又用各色美丽的石头造天;地母拔下脸毛织地,血流成河,使世界有了生机。最后,天公和地母结合创造了人类。类似的神话在世界各民族中是很多的。

中国民间的大地崇拜,更多地表现为土地神崇拜。中国是一个几千年来始终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土地神作为一位重要的保护神在中国民间受到普遍的崇拜。在古代,土地神又被称为“社神”,民间叫做“土地爷”或“土地公公”。社神与五谷之神(又称为“稷神”)合称为“社稷之神”,常常受到古代帝王的隆重祭祀。根据古文献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有敬奉社神的制度。及至清代,土地神崇拜已成为一种全民性活动,无论城乡,到处都设有土地庙,庙中的土地神像或为石雕,或为木刻,或为泥塑。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被认为是土地神的生日。在中国,除汉族以外,一些少数民族也有土地神崇拜,如土家族、仡佬族、壮族等。一些民族还把“神树”或“龙树” (巨树)作为土地神的象征,如哈尼族。这种用巨树来象征土地神的信仰习俗,更直接地表现出人们对于土地所具有的神奇力量的膜拜与崇敬。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土地的信仰总是与农业生产的丰、歉联系在一起,因此,每年到了春播或秋收的时节,人们都要举行祭社仪式。中国古代有“春祈秋报”的祭祀活动,即:在春耕以前向土地神祈求,希望一年里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在秋收之后,用食物和美酒对神表示酬劳与感谢。中国民间的“社日”活动由此而形成。古代的社日既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也是娱乐性很强的民间节日。日神崇拜

日神又叫做“太阳神”。对日神的崇拜在世界各民族中具有普遍的意义。在人类早期的原始文化中,就留下了许多太阳崇拜的痕迹。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彩陶纹中已有了模拟太阳光芒的彩绘。而在青铜时代的器皿上则更多地出现了日轮形象。

中国民间有朝夕拜日的习俗,这种习俗在以游牧或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中保留了较多的痕迹。中国民间流传着各种关于太阳的神话。如汉文典籍中记载的“十日并出”与“羿射九日”。在壮、藏、苗、满等少数民族中也有类似的神话。

在中国,日神崇拜虽自古就有,但在后世民间信仰中,日神却不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封建帝王对于祭天的权利垄断,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文化讲求实用和功利主义的一面。与日神相比,中国民间更重视那些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时神灵,如财神、喜神、子母神、药王神等。月神崇拜

远古时代,人们已有了崇月的观念。由于月亮在晚上出来,并且每月都有盈亏,所以,崇月与崇日的习俗又有所不同。中国古人把新月或满月看作是吉祥的,而月亏则被视为不吉。所以古代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匈奴人和蒙古人在满月时才出兵征战,月亏时则停止。

在中国,农历八月十五是最重要的祭月日,并逐渐形成了中秋节的种种习俗。在山东民间,人们多在八月十五日的夜晚,待玉兔东升时,由年轻妇女来祭拜月亮。山东潍县一带儿童也拜月,祭拜的方法是在一种蒸制的面食上插上一炷香,并高唱:“月明光光,小儿烧香,土地神像月明圆圆,小儿玩玩。”而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和鄂伦春族则有在农历正月十五迎月和拜月的习俗。星神崇拜

对星辰的崇拜也是自古就有的。中国古代著名的“牛郎织女”神话就反映了这种信仰。在中国,星神崇拜还体现在“七夕”和“乞巧”等民俗活动中。古时候人们相信在夜空中看到星辰陨落就是人间有生命死亡的说法。此外,把彗星(俗称“扫帚星”)与各种灾异联系起来的迷信也十分普遍。天象崇拜

这里主要指与气象有关的神灵信仰。中国古代的气象神主要有风神、雨神、雷神和电神。气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在以农立国的中国传统社会,气象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丰歉。由于古代科学技术尚不发达,人们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不能够理解,所以就凭借想像,认为每种气象背后都有一个神在主宰,这样就有了风伯、雨师、雷公和电母。而为了减少自然灾害,保证一年风调雨顺,就要祭祀这些神。

风神信仰

古人把风神叫做“飞廉”,并把它想像为有角的神禽。南宋(1127~1279)以后,人们把风神人格化,其形象或者是男性,或者是女性。男性风神被称做“风伯”,庙内的神像常常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右手拿着扇,左手拿着轮。

雨神信仰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对雨神祭祀最勤,在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关求雨、卜雨、止雨及祭祀雨神的记载相当多。秦朝时已有国家级的雨神庙,此后,雨神一直被列为国家祀典的神之一。至于雨神的形象,人们说法不一:有的说雨神是一种神鸟,名叫“商羊”,仅有一只脚,形体会变,能大能小;有的说雨神是龙;也有的说是仙人赤松子。道教把赤松子封为雨神,他的样子十分古怪,像一个野人,全身披着黄毛,头发蓬乱,打着赤脚。自秦汉以来,雨师主要被用于国家祀典。民间祈雨则因地而异,各自祭祀本地的山神、水神或龙神。在历史上,中国民间用各种方法祈求龙王降雨的风俗曾十分盛行,但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中国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对雨神的传统信仰已经走向消亡。

雷神信仰

对雷神的崇拜是世界各民族中共有的现象。在古代北欧诸神中,雷神名叫索尔,据说英语星期四就是以索尔来命名的。传说索尔手持一把锤子,当他用锤子敲击大地时,就会发出震耳的雷鸣与划破长空的闪电。在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宙斯也是雷电之神。

在中国,雷神又被称为“雷师”、“丰隆”,但民间最普遍的称呼是“雷公”。至于雷神的形象,在古籍记载与民间传说中各有不同。比如《山海经·海内东经》中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即认为雷神的形象是人面龙身,而隆隆的雷声就是雷神鼓腹而鸣发出的。而在中国民间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雷神像猴。晋代干宝写的《搜神记》中描写雷神“色如丹,目如镜,毛色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常被人们称为“雷公脸”。此外,也有认为雷神像猪、像鬼的。在古代,雷神还是一位重要的行雨之神,所以,人们在求雨活动中也常常祭祀雷神。

自春秋战国以来,人们给雷公加上了许多社会职能。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职能之一是惩罚恶人恶行。中国民间认为雷神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可以代天行罚,主持正义,惩罚凶恶的人或动物。惩罚有轻有重,根据罪行而定。重者击死焚尸;轻者或予以警告,让他罪行暴露,或者受到击伤的惩罚。中国民间流传的这类故事很多,反映了民众惩恶扬善的是非观念以及对公正无私、秉公执法的清官的期盼。

电神信仰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雷神与电神既是分开的两个神,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电神常被作为雷神的妻子,所以,又被称为“雷妇”、“电母”,其形象是双手各拿一面镜子。人们之所以把雷、电二神分开,可能是由于古人观察到雷声与闪电之间有一个时间差,有时听到雷声却不一定看到闪电。

自然物崇拜

自然崇拜是由于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感到自身的渺小而产生的一种原始意识,它反映了人类祈求将大自然的异己力量转化为顺己力量的强烈愿望。自然宗教的这种意识表现,成为中国后世民间信仰产生的源头。中国民间所崇拜的自然物神灵主要有火神、水神、山神和石神。

火与火神崇拜

对于火的信仰,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原始信仰。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火是神秘的,它既施惠于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火的奇异形状和作用,使原始人对它产生了崇拜观念。自从人类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社会以后,火就不仅在生产劳动而且在家庭生活中占有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对火的崇拜使中国许多民族都把火神作为信奉的对象,并由此产生了祭祀灶神的习俗。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敬奉火塘的习俗,火塘被看作是火神居住的地方,是家庭中的神明,因此不能随意跨越,由此还形成了种种祭祀的礼仪和禁忌。

水与水神崇拜

水是生命之源,从远古时代起,水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火一样,水既能施惠于人,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难以抵御的祸患和灾难。这种双重性使原始人对水产生了崇拜和敬畏的心理。自然界中的水有江、河、湖、海、池、泉等,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水神。中国古代信仰“四渎”,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四渎者,江、河、淮、济也。”其中“江”指长江之神; “河”指黄河之神; “淮”指淮水之神;“济”指济水之神。此外,各地的江、河,也都有自己的江神、河神。水神信仰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也比较普遍。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中国人对于水神的信仰便与祈求丰收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各种祈雨的信仰仪式。在黄河沿岸,人们普遍崇拜河神。除河神外,人们敬奉的水神还有海神等。

山与山神崇拜

崇拜大山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原始信仰。华夏先民把昆仑山看作是神话中诸神居住的地方,古希腊人也认为奥林匹斯山是神话中诸神所在的地方。这种对于大山的崇拜来源于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面对雄伟高大的山峰,原始人产生无限敬畏的感情,由此赋予它们以神性。

在古代,人们对于山的神化大致有两种,一种就是上面谈到的把大山看成是诸神的住所,另外一种则是把雄伟高耸的山峰看作一条通往天界的路。中国自古就有敬奉“五岳”的习俗(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产生与古人对山的崇拜有关。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敬奉神山和信仰山神的习俗也比较普遍。

石与石神崇拜

对石头的崇拜是一种原始信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中国古代神话“女娲补天”就反映了这种古老的信仰,而《山海经》中讲述的“精卫填海”,也显示了石头的威力。至今,在中国的羌族地区,还保留着对白石的崇拜和信仰。传说古时候羌人的祖先和戈基人发生了战争,羌人在梦中得到神人指点,用白石做成武器,终于战胜了戈基人。这样,白石就成为了羌人崇拜和信仰的对象。这种崇拜,也保留在藏族的一些地区。

在古老的石头信仰中,有一种石崇拜在汉族十分流行,这就是“石敢当”,又叫“泰山石敢当”。这种石头常被立在住宅的门前或村寨的要路旁,作为辟除不祥的镇邪之物。而“敢当”是“所当无敌”的意思,正显示了石头的威力。之所以在“石敢当”前又加上“泰山”二字,是因为古时候中国的帝王都要封禅泰山,以此来推崇泰山的至高至尊,所以,泰山的石头也不同一般,更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动植物崇拜

动植物崇拜是自然崇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主要靠采集和狩猎来获取食物。由于远古时代的人认为动物与植物也是有灵魂的物体,因而当他们获得果实和猎物时,就认为是得到了某种动、植物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要用祈禳或供献的方式表示感激。植物崇拜

在原始信仰中,植物崇拜的地位虽逊色于动物崇拜,但是,植物与动物一样,同样被原始人赋予了灵性。在各式各样的植物崇拜中,最有普遍意义的是树神崇拜。古希腊神话中有很多栖息在树上的女神,成为树之精灵。罗马神话中同样也有森林女神和花果女神。中国古代有一种司木之神叫“句芒”,即是树神;而“夸父逐日”、“扶桑浴日”等神话传说中的树木,也都体现了远古时代就已产生的植物信仰。至今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如纳西族、景颇族、傣族、壮族、哈尼族、满族等民族的村寨中还保留着神树,作为植物信仰的原始遗留,它们已经转化为村寨守护神了。

在中国民间崇拜中,信仰范围广而又有专庙祭祀的植物神是花神。中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花神庙,尤其是各地的花乡对花神祭祀更勤。中国民间以农历二月初二(也有说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的)为花王诞辰日,或为百花生日,又叫“百花节”,亦名“花朝节”。在这一天,人们多外出游玩赏花。花朝节的形成与流传和中国人爱花的传统分不开。在四川和云南等地,至今还保留着二月赶花会或插花节的习俗。至于花神,多数由女性来担任,但也有少数是男性。据说北京颐和园内的花神就是一位男性,与土地神、山神一起享受着人间的香火供奉。与汉族略有不同,生活在云南大理一带的白族人民把农历二月二十四作为“朝花节”,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百花的生日。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花木种植,所以家家户户的庭院中都种植了许多花草果木。每年到了“朝花节”这一天,各家都把自己精心培植的花木摆放在门口,请过路的客人观赏。如果客人对花表示赞美,花的主人会因此而感到自豪。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由自然崇拜尤其是动、植物崇拜发展而来的一种古老的信仰形式。作为一种原始信仰,图腾崇拜在世界各民族发展的早期阶段都曾存在过。但图腾信仰与一般的动、植物信仰有所不同,因为图腾是原始氏族的一种标志,英文叫做“totem”。“图腾”这个词原来是北美印第安部落俄吉布瓦(Qjibua)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原始氏族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这种受到崇拜的动物、植物或非生物被认为是本民族(或氏族)的祖先,即“图腾”。图腾崇拜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素:

崇拜的对象大部分是某种动物,也有少数是植物或非生物;

崇拜图腾的氏族都认为本氏族与所崇拜的图腾之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对于图腾物,全氏族的人都加以崇拜,不能随意伤害,如果无意中伤害了图腾物,必须举行赎罪仪式;

图腾既是本氏族的标志,又是本氏族的保护神,对于它的崇拜,有特定的仪式和一些禁忌;

同一图腾的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氏族的名称常常用所崇拜的图腾来命名,后来渐渐发展为同一氏族的人们的姓氏。据学者考证,中国人中的马、牛、梅、李、叶、林、龙、风等姓氏,都是“原始图腾的遗迹”;

崇拜某一图腾的民族都有本民族世代相传的图腾神话。这些神话讲述了本民族的来源,解释了图腾祭祀与禁忌的意义。内容上可以分为开天辟地神话、动植物变为祖先的神话、人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人的神话等。中国古代汉文典籍中保留下来的大量感生神话,实际也反映了这种古老的图腾信仰。除汉族以外,中国其他很多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图腾传说,如怒族的蜜蜂变人传说,拉祜族的虎变人传说等。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直到近现代,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着大量的图腾信仰的痕迹。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不同,所以,他们信奉的图腾也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动物图腾有熊、虎、犬(狗)、鱼、蛇、龟、鹿、鹰、牛、羊、蜂等,植物图腾则有竹、枫等。

图腾信仰是与人类早期氏族社会相伴而生的,了解与研究图腾信仰的基本内容和特性,对认识各类民俗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祖先所怀抱的一种宗教式的虔诚与信奉的情感。祖先崇拜的核心是相信祖先的灵魂始终存在,并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后代的生活产生影响。

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承认神灵或超自然力的存在这一点上,它与自然崇拜有相同之处,但在本质上又与自然崇拜有着差异:其一,它信仰的对象不再是自然物而是人本身;其二,它不再单纯以“万物有灵观”为存在条件,而是以由灵魂观念、鬼魂观念等构成的复杂的灵鬼观念为存在条件。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相通之处是:二者都可以作为生殖信仰的一种形态,但祖先崇拜却代表了人类对于自身繁衍的一种新的认识,受崇拜的祖先不再是某种图腾物,而是人本身(本民族的文化英雄)。

在中国,祖先崇拜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形式完备。在中国民间信仰的诸多神灵中,祖先神灵受重视的程度最高,接受的祭祀也最多。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国的祖先崇拜更强调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和继承性。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与祭祀具有很强的实用目的。一方面,人们通过这种崇拜形式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感谢;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祈求祖先保佑家族经济的繁盛与人口的兴旺,并为家族成员降福免灾。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种传统的心态维系了家族的团结,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从消极的一面看,这种尊祖、敬祖的传统有时也会成为社会进步与变革的阻力。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炎帝和黄帝作为氏族首领和文化英雄,为开创华夏古代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神,至今受到人们的崇拜和景仰。

炎帝神农氏

炎帝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中国农业文明的确立,是与神农的贡献分不开的。传说炎帝不仅发明了斧头和锄头等生产工具,而且教人耕作,让人们栽种桑麻,用蚕丝和麻线织成布匹,做成衣裳。神农还发明了制作陶器的方法,并制作了五弦琴,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炎帝神农的另一伟大贡献是他“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史记·补三皇本纪》)。传说他用中草药救活了很多人并且开创了中医药学,因而被尊为医药神和中国医药学的始祖。

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和文化英雄,炎帝的身世被蒙上了许多神奇的色彩。据史书记载,炎帝是神龙的后代,炎帝的母亲女登去华阳游玩时,与神龙相交配而生下了炎帝。传说炎帝是“人身牛首”,在原始农业时代,牛作为最重要的畜力,为人类的耕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因此,把牛作为炎帝所代表的农业氏族的形象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传说炎帝晚年巡游南方时,因劳累过度而去世,也有的说神农是为民治病,尝百草中毒而死的。炎帝死后,“葬于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今酃县康乐乡)。公元967年,宋太祖在哪里按照皇宫的式样建立了炎帝陵庙用于祭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传说中的神农出生地——陕西宝鸡市渭河南岸峪泉村,另有炎帝神农祠,那里风景优美,每年有无数的海内外中国人到炎帝陵和神农祠瞻仰朝拜,以抒发寻根谒祖之情。

黄帝轩辕氏

黄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另一始祖神,他和炎帝都是有熊氏首领少典之子,炎帝长于姜水之滨,黄帝长于姬水之滨,所以,炎帝姓姜,黄帝姓姬。又因黄帝部落原来生活在西北高原,崇尚土德,土呈黄色,所以称“黄帝”。传说黄帝的丰功伟绩之一是在部落战争中统一了中国,他率众打败了南方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又战胜了炎帝。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合并后,黄帝被推选为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黄帝在文化方面的功绩也很大,比如制定天文历法,他的史臣仓颉创造了文字,他的妻子嫘祖教人们养蚕制丝。此外,他还发明了造车、宫室、算数、音律等。其实,这些并非黄帝一人的创造,而是远古时代劳动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传说黄帝享年110岁。仙逝后葬于陕西桥山。黄帝的陵墓在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各有一座,但以陕西桥山的黄陵最为有名。桥山东南山麓有著名的黄帝庙,又称“轩辕庙”,建于汉代。

二、神仙信仰

神医华佗

华佗是东汉时期的人,家住在谯郡的华家庄。很小的时候,华佗的父亲就死了,他的哥哥又被拉去当兵,而且一去就没有音信,家里就留下他和娘俩过日子。

因为家里穷,华佗就靠打柴和挖药来养活他娘。华家庄所在的亳县是个出产药材的好地方,很稀有的药材在亳县都能找到。华佗因为整天跟药打交道,也就懂得很多药材的药性,他自己也试着开过几个偏方,倒也十分灵验。

那时候,天下大乱,战争频繁,再加上年景不好,瘟疫流行,人们闹病的很多。当时,这一带能治病的先生很少,人们就都来找华佗。华佗开始时,虽然本事不大,但是他却十分热心,自己也精心钻研,什么伤风、头痛等各类病症被他治好了不少。

一年,华佗的母亲突然得了一个奇怪的病,全身忽冷忽热,周身疼痛不止,饭也吃不下,茶也喝不下,浑身肿得像个大钟。可是,凭华佗现在的这点本事,他一点也看不透,试了各种药方都不管用。华佗也请过几个医生,可是也都不知道这病的根源。就这样,不到半年,他母亲就病死了。

母亲的死,给华佗很大的打击。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华佗伤心欲绝,发愤要投师学医,救世济人。他听说,西山琼林寺有位名叫治化的道人,治病如神,是个精通医术的神医。于是,华佗决定要去西山学医。

第二天一早,华佗就背起行装带了些干粮上路了。他一连走了半个月,腿都走肿了,脚也打泡了,终于看见一座大山,在半山坡的密林当中有一座寺院。华佗走近一看,只见门框上有一块金匾,上面写着:“琼林寺”三个斗大的金字。他惊喜若狂,又往山上走了一程,来到了一座大殿前,见一位老道长端坐在那里闭目养神。这个人就是治化道人。华佗连忙跪在地上,请求治化道人收他为徒。

治化道人没有即刻答应他,停了片刻后说:“你来投师学医,是不是出于真心呢?”

华佗说:“是的。为了不再让天下的老百姓再受到我母亲那样的遭遇,我是真心来拜师学医的!”

治化道人说:“既然你是出于真心,就请暂时留下来,做几年杂活再说吧!”

华佗磕头拜了师,就跟随治化道人,拐弯抹角来到了一个内院里。华佗进到里边一看,大吃了一惊!只见到处睡的都是病人:长疮的,跌伤的,出血的,流脓的,什么样的病症都有,什么样的病人都有。治化道人对呆在一边的华佗说:“你就在这里专管打柴、烧水、研药、敷药等侍候病人的杂事吧。

华佗点头答应道:“一定听从师傅的吩咐!”

就这样,华佗就留下来跟治化道人一起救死扶伤。打第一天起,华佗对这些小事都很耐心,不论是三更半夜,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从没离开过病房。平时他处处留心,凡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他都记在心里,并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甚至连病人每天的食量大小,喝水多少,他都记录下。师兄们见了都笑他太笨,说他是没事找事干。然而,华佗就当没听见一样,依旧照自己的想法一点一滴的坚持做到底。这样,他一下子就呆了三年,在这三年里,他懂得了不少的病因和结果,知道了不少用药的方法。

这一天,华佗正在侍候病人,治化道人来到他的跟前,对他说:“三年的时间不算短,也不太长,但是我看出了你的好学和勤奋。孩子,你熬过来了,将来你一定会有很大出息的。”

华佗听了师傅的夸奖,很受感动,连忙跪在地上,连声谢谢师傅。

治化道人说:“华佗,你在这里已经磨炼了三年。认识了不少的药物,也知道了不少的病症,增长了不少的见识。但是,要治好病还得学些医书药典,所以我想再让你学习三年。你随我来吧。”说罢,治化道人引着华佗来到了一个内殿。华佗抬头一看,只见整个大殿里摆满了书架,书架上全是药书,满墙都是挂图。不远处的地上放着炼丹炉,还摆着很多药柜橱。

治化道人笑着说:“学医好比走路,路只能一步一步地走,不能急躁。这里,有你看不完的书,有千百种让你作药的药材,你就潜心好好学吧。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再来问我吧。”说完就关上门走了。

华佗自从到了内殿之后,他白天炼制药,夜晚就攻读药书,从不偷一点懒。

日出日落,冬去春来,眨眼之间三年时间又过去了。一天夜里,华佗看书累了,就到外头走了走。可是当他回来后,发现他放在桌上的几本药书被烛火引着了。华佗非常着急,就不顾一切地跑上去救火。可是等到他把火扑灭时,书已经全烧毁了。华佗很着急,心想,烧了别的还可,这药书可是师傅的心爱之物,如今被火烧了,得怎么向师傅交待呢?

俗话说,急中生智。华佗转念一想:反正这几相药典我早背熟了,何不抄写一份补上呢?想到这里,他随即研墨提笔,立刻抄写起来。不到一个月,就把这几本药书抄好了。

这天华佗正要提笔写书皮,治化道人走了进来。华佗忙起身让坐。治化道人要他把那几本他已经烧了的药书拿出看看。这下华佗急了,只得连忙跪下,把自己刚刚抄好的那几本药书递了过去,说:“弟子不慎,原书被烛火烧掉了。恐怕师傅怪罪,就凭自己的记忆抄了复本,请师傅详查。”

治化道人听了哈哈大笑说:“不瞒你说,那次烧的不是药书,而是几摞废纸。真的药书在我这里。那是我特意来试试你的本领的。”治化道人又详细地看了看华佗记下来的药书,很满意地说:“华佗,你已经来了六年了,本领也学得着不多了。今天是你下山为百姓去治病的时候了。”

华佗忙跪下道:“弟子的本领还没到,请师傅还让我在这里呆一年吧!”

治化道人说:“眼下世道正乱,瘟疫流行,我不能再留你了,难道你忘了当时你来学医的真心了吗?”

华佗又说:“师傅,只是弟子这样下山,一没有药,二没有方子,我如何才能给人看病呢?

治化道人微笑着说:“这个不难,药草到处有,就靠两只手,人人都是师傅,处处把心留。你能把我这几句话记住,就什么都有了。”

就这样,华佗记下师傅的话,叩头谢过之后,就背着药袋下山去了。

华佗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到处行医治病,真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不久,他的名声就传得很开很开了。

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很好。后来,曹操知道华佗医术最后,就把华佗抓去,让他专为自己一人治病。可是华佗不肯服侍权贵,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就把他给杀了。

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对臣说: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

仙伯郭璞

东晋时期,有个未卜先知的仙伯,名叫郭璞。他虽然不善言辞,但是非常博学,他特别精于阴阳妙术。当时,有一位叫郭公的老者在河东寄居。郭璞知道他是个不平常的人,于是就去向他请教。郭公见他很虔诚,就给了他《青囊书》九卷。这样,郭璞通过精心研读这九卷书,就能通晓阴阳五行和卜筮的各技能了,并且他还能凭借自己未卜先知能力,消除各种灾祸。因为这《青囊书》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很多人都想得到它。郭璞有一位门人叫赵载,他趁郭璞不注意,就把《青囊书》偷了去,可是他刚想打开来看,这书就自行烧毁了。

有一年,郭璞预感到河东会发生兵乱,就偷偷地告诉那边的亲朋好友,叫他们到东南方去避乱,去投奔那里的赵固将军。恰巧赵固将军的马在战斗中死去了。赵固爱马如爱子,因此十分伤心。马死的这些天里,他什么人也不见。郭璞刚走到门口,也被门卫挡在外面。可是当郭璞说我能让将军的马复活时。门卫便马上回去禀报。赵固一听说有人能医治好他的马,就亲自出来迎接。

郭璞要赵固找来二三十位壮士,各自拿一根竹竿往东走三十里,在那里,他们将碰到一座庙。这时,他们就要用竹竿用力拍打这座庙四面的墙,这样他们就会看到一样东西从庙宇上掉下了。他们只要能抓住这个东西,就能把马医活。赵固听说如此,立即叫人按照郭璞所说的去做。果然他们在庙宇上得到了一只像猴子一样的动物,就把它带了回来。郭璞把这只动物放在马的旁边,只见这动物一见死马,就走过去对马嘴进行“猴马呼吸”。不一会儿,马就能嘶鸣不已,活崩乱跳,那动物也就不知去向了。就这样,赵固对郭璞大加赞赏,并赠予他很多财物。

后来,郭璞到了庐江。他去看庐江的太守胡孟康,在太守的府上,风流倜傥的郭璞看上了胡府的一个丫头。于是很想得到她,可是他又不便直说。于是,他就施起了法术:他绕着胡府撒了一圈赤豆,一会儿,胡孟康就发现有数千个赤衣人围着自己的住宅,好像要推倒他家的墙似的。他很着急,可是一走出一看,却什么也看不见。胡太守怕自己冒犯了何方神圣,就请郭璞来给他占卜。郭璞便假惺惺地说:“你家不宜蓄养某个丫环,你可到二十里外的市场上把她卖了,也千万不要跟买主争论价钱,这样你们家的祸害就可以消除了。”就这样,胡太守于是马上叫人把这个丫环卖掉了。郭璞呢,画了一张符书,投入进中,那些赤衣小人就都不见了。郭璞就这样很轻松地得到了那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