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自我管理一本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2:17:51

点击下载

作者:孟路,杨佳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血压自我管理一本通

高血压自我管理一本通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高血压自我管理一本通作者:孟路,杨佳排版:青杨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7-01ISBN:9787548405450本书由北京四知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揭开高血压的真实面纱

●全面认识高血压,远离认知误区

●明察致病因素,不做高血压偏爱人群

●了解主要症状,做到心中有数

●为什么说高血压是健康的“头号杀手”全面认识高血压,远离认知误区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大约有10%~30%的成年人因血压升高而需要某种程度的治疗或是长期的监测(这个数字会随着年龄、种族和社会状况的不同而变化),高血压已经越来越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杀手。为了有效防治高血压,首先应该认识高血压。

血压,推动血液循环的原动力

要认识高血压,就应该了解什么是血压。我们先来看看血液在人体内是怎么流动的。

在人体内,血液通过两套循环管道进行循环:一是经肺的循环,即肺循环;二是流经身体各个部位的循环,即体循环。运送血液的管道就是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两套循环系统中的血液流动主要依靠左、右心泵血所产生的压力。并且,这两套循环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的血液都处于压力之下,否则就不能形成血液循环。

这个可以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并且对血管壁产生单位面积侧压力的动力,就叫血压。对动脉施加的压力叫动脉压,对静脉施加的压力叫静脉压,对毛细血管施加的压力叫毛细血管压。虽然都是血压,但是每种血管的血压都不相同。比如,同样都是动脉,大动脉和末梢细动脉的血压就不相同。因此,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血压,也会得到不同的测量数值,这是正常的现象。通常,动脉血压比静脉血压高得多,而医生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动脉血压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最高,并且沿着动脉,离心脏渐远而渐低。所以,一般血压测量是在肘关节上方(此处的动脉称为肱动脉),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血压测量标准。

测量中较高的那个数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压,是指心脏收缩射血时,血液对大动脉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因此也被称做收缩压;而当心脏舒张回血的时候,动脉借助于血管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推动血液向前流动,这个血压就被称为舒张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低压。正常情况下,人的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具体情况视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是当收缩压达到130毫米汞柱、舒张压达到90毫米汞柱时,就可以被认定为临界高血压,如果超出,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压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决定血压的主要因素,是流出心脏的血液量和末梢血管对血液流动的阻力。所谓血流量,是指从心脏泵送出来的血液的量,也叫血流的容积速度。如果血流速度过快的话,那么心脏就需要更快的搏动来进行血流供应。我们都有体会:剧烈运动使心率加快。而心率加快,是因为运动使肌肉细胞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和养分,需要更多的血液来补充。这时候,心脏就会增加排血量来满足身体的需要,而这种额外增加的心脏排血量就会导致血压上升。此外,人在紧张、压力过大的时候,心脏也会增加排血量。另外,在高血压的最初期,因为血压波动较大,心脏活动会比较频繁,这也会导致心脏有更多的排血量以供应需要,因此,血压自然就会上升。

另外,引起血压上升的还有血管阻力。细动脉经常会对血流形成阻力,这时候,血液流动就需要更大的压力,血压也就自然升高了。那么,决定血管阻力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血管的弹性和血管管腔的宽窄。如果血管弹性不好,甚至是失去弹性,那么血液被心脏泵送进来时,就会对血管内壁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个冲击力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同样,如果血管壁因为一些沉积物和黏附物而变窄,那么本来可以顺畅通过的血流就会瞬间拥堵,这也会造成血压的急剧上升。

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血压已经升高了,是不是就可以说是患上了高血压呢?

事实上,高血压的诊断是有一套通行标准的。高血压并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简单的血压上升变高。那么到底什么是高血压呢?如果我们在一次血压测量中发现血压高了,是不是就可以据此认为自己患上了高血压呢?

虽然现在各个国家对高血压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国际上对于认定高血压还是有统一标准的。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国际标准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在充分考虑人种、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的。我国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际高血压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基础上制订的我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于2005年进行了修订(目前最新的标准发表于2005年10月)。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这个修订版本的诊断标准。据此,人们就可以在生活中经常性地测量血压,看看自己的血压是否超标。

根据上述标准,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内,三次测量血压,取平均值,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90毫米汞柱,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140毫米汞柱和90毫米汞柱,上述三种情况都可以被认定为高血压。具体来讲,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应该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应该低于90毫米汞柱,其中任何一项高于正常值,都可以被认定有患高血压的风险。

明确了以上诊断标准,就很容易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了。比如:一个人安静时的血压为120/95毫米汞柱,尽管高压正常,但他的低压大于90毫米汞柱,也应算为高血压。另外,曾经患过高血压、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患者,血压即使已经低于140/90毫米汞柱,依然应该被诊断为高血压。

综上所述,“高血压”就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某个或是都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病症。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搞混淆。那么,高血压和高血压病,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

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是不是一回事

虽然,连续非同一天三次测血压均等于或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但是,高血压并不等于高血压病。很多人认为,只要血压升高就是患了高血压病,习惯上就把高血压病简称为高血压,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确切地说,高血压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病。高血压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它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如肾盂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狭窄症等;也可以是服用某种药物后的副作用,如服用避孕药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这种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的高血压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也被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对于这类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有些通过手术治疗可使血压恢复正常。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10%,其中最多见的是肾脏疾病所导致的肾性高血压,其次是与血压有关的激素异常所导致的内分泌疾病。另外,某些药物有时也会导致高血压,这种高血压被称为药物性高血压。如果停止服用这类药物,这种高血压就能够得到改善。

而其余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找不出原因,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故又被称为高血压病(鉴于我们的习惯用法,在本书中如果不特别指出,高血压就是指高血压病),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类型。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血压升高外,还有头痛、头晕、耳鸣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高血压病的后期还会并发脑中风、心脏病和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高血压病患者要终生服药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并防止并发症。由于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完全不同,因此,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尤其是年轻人,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清楚是哪种高血压,以免延误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年轻人血压突然升高也要警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多在40岁前后开始发病,而继发性高血压多出现在20~30岁年龄段的人身上,而且血压上升幅度较大。如果一个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持续处于高血压状态,那么相应的,动脉硬化现象也会较早地出现,发生心肌梗死、脑中风、肾衰竭的危险性也会相应增加。

在年纪较轻时,如果出现高血压或血压突然升高的症状,或是服用降压药物也没有使血压降下来,还伴有其他内分泌疾病的症状,那么就应该高度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继发性高血压。如果对诱因疾病进行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就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血压升高,尽早接受检查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明察致病因素,不做高血压偏爱人群

虽然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多样,但控制高血压、应对高血压并发症的方法却是相同的。不论造成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由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心力衰竭、冠心病及各种各样的器官损害的危险性都会相应增高。并且目前尚没有研究表明,药物不同会对病因不同的原发性高血压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因此,日常治疗高血压,重点是选用一种最适合病人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其血压的药物,使患者长期服用并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年轻人或临界高血压的病人来说,针对病因的治疗也会十分有效,如减肥及减少酒精摄入等。因此,在治疗高血压时,对病因的诊断也不可忽视。

下面我们就针对可能诱发高血压的因素作一个探讨,让大家通过了解高血压的诱病因素,不做高血压偏爱的人群。要尽量避免其中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减少罹患高血压的概率。

年龄因素: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年龄越高,患高血压的比例也就越高,而且以收缩压的增高为显著特征。据统计资料表明,4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约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10%,而40岁以上的患者约占90%左右。在65~69岁人群中,患高血压的人数占到了34.8%,而到了80岁,患高血压的人数在人群中的比例就上升到了65.6%。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血压容易波动。虽然我们每个人的血压在一天中都会波动,但老年人的波动特别显著。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还常伴有脑、心、肾等脏器功能受损的并发症。一般来说,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症状是舒张压正常,但收缩压偏高。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年龄增长造成的动脉硬化,使得大动脉失去弹性,血液在收缩时对血管壁的压力升高。而持续的高血压又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于是,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动脉硬化,陷入恶性的循环中。

此外,50岁以上近80%的人群也饱受血液毒素的侵扰。年龄越大,疾病越多,身体受到的药毒污染就越严重,净化血液的能力也越来越差。于是血液中堆积了越来越多的毒素。这些血液垃圾沉积在血管中,使血管失去弹性,变得又脆又硬。一些脱落的斑块形成血栓,像微型炸弹一样在血管中四处游荡。当血栓游走到心脏血管和大脑血管时,就会发生堵塞,于是,脑溢血、脑血栓、心肌梗死便发生了……

以上绝不是危言耸听。虽然高血压越来越像是一种老年病,但是我们不能把高血压当做老龄化现象,从而放松了警惕。相反,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较大,更加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更容易出现血管堵塞,从而危及生命。因此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严格控制血压。并且,对于老年人所用降压治疗的指标(即判断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的界限)应与中年人相同,或者在血压低于中年人的血压指标的情况下就应该开始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老年人的降压目标设定为收缩压降至l5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在老年人中积极地控制高血压会比控制中年人的高血压收效更好,对预防中风和冠心病的发生会更加有效。在对老年人中的轻、中度的高血压进行治疗后,因各种原因(不只包括心脏病和中风)引起的死亡率都会显著降低;而对中年人的治疗则没有这样的成效。

综上所述,认为老年人的高血压为正常性,表现并不值得治的观点是错误的。经验证明,高血压更青睐那些一年都不体检一次,都不测量一次血压的人。所以,人到了“高血压年龄”后,应该定期体检,经常测量血压值。

近年来人们还发现,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目前我国11个儿童中就有1个是肥胖的。研究发现,许多青少年肥胖者的血管壁已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而且一旦变胖,到老都难以恢复正常。另有研究发现,成人高血压患者其实早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如肥胖、不健康饮食等。尤其是当6~9岁儿童血压≥122/78毫米汞柱、10~12岁儿童血压≥126/82毫米汞柱的时候,其成年后患高血压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因此,防治高血压,应该从儿童做起。

年轻患者居多的继发性高血压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在中、青年人中的增长趋势比老年人更明显,甚至有不少年轻人自己患了高血压却不知道。高血压发病的“年轻化”,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基本上,年轻人的高血压以继发性高血压为主。虽然继发性高血压在所有高血压患病比例中仅为5%~10%,但在35岁以下的年轻高血压患者中却占到将近四分之一。鉴于高血压的发展性,不管年龄大小都应按时到医院体检,及早确诊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性别因素:更年期前后的男性和女性

有时候,男性高血压患者从30岁左右开始逐渐增加。而此时,女性的患病率仅为男性的一半,并且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女性四十几岁,这是因为雌激素会将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是女性在48~53岁时(平均年龄为52岁)开始绝经,雌激素及其他女性激素分泌减少,进入更年期。随着绝经,女性失去雌激素的保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逐渐上升。绝经期高血压指的就是在过去没有高血压的女性,在绝经期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的疾病。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更年期女性都会患有高血压。部分更年期女性在停经前由于神经功能不稳定,血压容易上下波动,但在更年期过后,血压会趋于稳定。对于这类人群,降压治疗同样应被重视。平稳控制血压,对于防治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及血管的损伤很重要。同时由于内分泌改变,女性在这个阶段常伴有迅速发胖、高脂血、高血糖、骨质疏松等异常症状。因此,除进行必要的降压治疗外,还必须注意锻炼身体,调节自己的心态。肥胖或超重者更应调整生活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绝经期妇女表现出明显的出汗、心慌、情绪激动等更年期症状或有反复泌尿系统感染、骨质疏松症状时,可以采取替代疗法(替代疗法不会引起高血压,但目前不主张普遍使用)。

遗传因素: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

我们经常会听别人说谁谁的高血压是遗传的,高血压真的会遗传吗?

事实上,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而多基因遗传病是指遗传信息通过两对以上致病基因的累积效应所致的遗传病,其遗传效应较多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单基因遗传病相比,多基因遗传病不止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与环境因素相比,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叫遗传度,用百分数来表示。高血压就是这样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父母双方都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约为60%;父母中只有一方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约为30%;父母双方都不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为5%。说一个人带有容易引发高血压的遗传基因,更准确点说就是患者的体内带有心脏、血管、肾脏容易反应过度的特质。

综上所述,高血压虽然也是一种遗传病,但是不同于那些典型的遗传病,如血友病、多囊肾等。虽然高血压患者的后代存在发病可能性,但是如果能够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很有可能不发病或者推迟发病。

饮食习惯因素:食盐过量、吸烟、喝酒

食盐过量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钠是维持身体正常机能的重要物质,它能吸引并保持血液中的水分,对于维持机体活性必不可少。人体钠的主要来源是食盐,人体生理所需的钠,最低限量是每升血液200~250毫克,也就是0.25克食盐。如果食用过多的盐,为了稀释盐的浓度,肾会减少排出水分。这样,全身的血液循环总量增加,心排血量也会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再加上钠盐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和对交感神经的刺激作用,就很容易诱发高血压了。

调查显示,我国人群的食盐摄入量普遍高于西方国家,北方为每天12~18克,南方为每天6~8克。而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数据表明,如果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盐量增加1克,那么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将分别增高2.0毫米汞柱和1.7毫米汞柱。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摄入食盐的量不应超过6克。

考虑到熟食和某些调味品中也含有适量的盐分,所以,要想控制好食盐的摄入量,就必须对各种食材进行换算。如果大家对于盐的克数把握不好,可以购买专门舀盐用的带有刻度的小勺子来控制盐的用量。

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更高,这主要是因为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能够兴奋血管运动中枢,造成体内氧气不足,还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引起小动脉血管痉挛、血管壁脂肪沉积,使得动脉收缩,增加血流阻力,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动脉硬化等。而且,如果精神紧张的人吸烟的话,心血管意外事件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要比正常人高2~4倍。

此外,纸烟的烟雾中也含有相当数量的镉,大多被人们吸入体内。在对动物的实验中发现,镉极易与血管结合,并且能够引发诸多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症状。对于某些血压不稳定的人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临界高血压患者来说,吸烟以后其收缩压甚至会上升4千帕,也就是30毫米汞柱。同时,恶性高血压也多见于常吸烟的患者,其危险性大概是不吸烟的人的3倍。而研究已经证明,吸二手烟比直接吸烟的危害更大。因此,防治高血压,不仅要您自己不吸烟,更不要让自己吸二手烟。

适量的饮酒有放松身心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但是一旦超过了适度的界限,长期大量饮酒,就会刺激交感神经,加快心率,导致血压上升,尤其会成为引起“三高”的重要原因(三高主要是指高血压、高脂血和高血糖)。美国学者通过长期研究发现:每天饮酒使得身体里酒精含量超过大约32克的人,其收缩压比不饮酒的人要高0.667千帕(5毫米汞柱),舒张压要高0.267千帕(2毫米汞柱)。

那么,我们所说的长期大量饮酒有没有一个标准呢?基本上每天饮酒两次或者是一次,但每天的酒精含量超过了30毫升,差不多相当于600毫升啤酒,那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是长期大量饮酒了。也许有人会说,我并不是每天都喝,我一星期喝那么一两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如果按每周至少饮酒一次计算,那么在4年内,持续性饮酒的人也同样比不饮酒的人高血压发生的危险率增加大约40%。

精神压力大、体力活动少、肥胖,患高血压可能性会高

现在很多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肥胖有很大关系。在高血压发病率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肥胖的人的发病率是不肥胖的人的4倍。为什么肥胖与高血压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呢?

肥胖可以分为两种,即:腹型肥胖和皮下肥胖。其中会引起高血压的肥胖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也叫苹果型肥胖,是由内脏脂肪堆积造成的)。这种肥胖会导致人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增加,而胰岛素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另外,如果人比较肥胖,躯体比较庞大,要将血液送到身体的每个部位,就免不了要心脏花费更大的动力,这样也会导致血压升高。除此之外,因为肥胖的人要消耗较多的氧气,这也使得血压要升高来增加血液的输氧量。研究显示,肥胖会引起高血压和一系列代谢不正常,并且极易发生心、脑血管的并发症。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腹型肥胖呢?要计算腹型肥胖,要用你的腰围去除以你的臀围,这样得到的值,如果男性在1.0以上,女性在0.8以上,那么就可以确定是腹型肥胖了。此外,中国肥胖问题工作小组建议把超重和肥胖诊断分割点定为:成人正常体重指数(BMI:千克/米)为19~24,体重指数≥24为超重,体重指数≥28为肥胖。这个指数就是用你的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到的结果。

要指出的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仅仅是减少体重,就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降压效果。据说,体重每降低5公斤,收缩压就会下降10毫米汞柱,舒张压就会下降5毫米汞柱。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患高血压的胖人,那么,立即开始减肥吧。

精神紧张的人也容易得高血压。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火气格外大,有些时候我们在工作中会突然觉得自己心动过速,在休息和睡眠的时候又会发现自己的心率明显减缓。事实上,这是由于精神紧张所造成的一些症状。研究发现,精神紧张的人易患高血压。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很容易产生压力。一旦产生压力,就会刺激机体的交感神经分泌可以升高血压的激素,于是就导致了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小动脉收缩,同时对盐的敏感性也会增加,最终导致了血压升高,严重者还会使心血管疾病多发。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年人患高血压的人数增长率明显高于老年人。这是因为人到中年,大多事业有成,家庭稳定,但这也意味着要肩负更多的责任,承担来自工作、家庭和社会的更多的期望和压力。正是这种不可推卸的角色压力,导致中年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极高。同时,资料也显示,长期从事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必须长期忍受环境噪声及不良视觉刺激的人,也极易患高血压。

研究发现,不同的情绪反应会引起的血压反应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愤怒、焦虑、恐惧会使血压升高,并且由焦虑引起的是收缩压的升高,因愤怒导致的是舒张压的上升,而沮丧和失望引起的血压变化较小。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由这样的情绪波动所引起的血压阵发性升高中,那么最终是会形成高血压的。

因此可以说,精神紧张和压力增大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杀手。因此,对于已经感到由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造成身心不适的人群,应该及早进行身体全面检查,同时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自我调节,按照事件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行程,比如在早晨出门前用一小时穿衣吃饭上厕所,不要急匆匆地赶在一起,甚至连饭都不吃。此外,在感到压力的时候要学会自我减压。

打呼噜也是病吗

有些人睡觉的时候会打呼噜,一觉醒来,感觉头晕头痛,就是坐在那里也能睡着。有人以为这是人老了,精力不比从前了,是自然会出现的问题。事实上,这种“呼噜”声,尤其对于偏胖的人来说,只要不是太严重,还算不上一种病。但是打呼噜其实就意味着睡眠呼吸暂停,因此也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为什么会打呼噜呢?追究原因就是肥胖,舌根部脂肪浸润,从而后垂,或者是有的人咽部扁桃体增大或先天性短下巴,使咽部前后径、左右径收缩或狭窄。上述这些都会造成呼吸道阻塞。当我们清醒的时候,因为体位及呼吸肌协调,并不会打呼噜,但当睡着的时候,呼吸肌功能下降,动作不协调,中枢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就会出现呼吸暂停。在呼吸暂停的时候二氧化碳增加,全身血管收缩,同时由于缺氧,心跳加快,于是血压在夜间呈周期性升高趋势。

针对上述状况,应该到医院作一次呼吸睡眠检测,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关疾病对高血压的影响

有些疾病也能引起高血压,这时候,就应该认清发病原因,对症下药。

前列腺增大会引起膀胱的慢性梗阻,这是一个常见的和重要的引起持续高血压的因素。通过导尿管引流膀胱内的尿液,或进行前列腺手术使膀胱梗阻缓解,而膀胱梗阻缓解后,血压会很快降到原来的水平。

此外,痛风与血尿酸也常会引起高血压。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要仔细鉴别,究竟是痛风与高血压同时存在,还是痛风引起了肾脏疾病,从而引发了高血压呢?大约有20%~40%的痛风肾病病人会发生高血压,这种高血压不是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而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严重时会发生肾功能衰竭。有25%的痛风病人最终就是死于肾衰竭。所以,当痛风、肾病伴发高血压时,应及时降压,阻断这一恶性传导。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明确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患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者患高血压病的机会比正常人高30倍。糖尿病与高血压都有的患者,患脑中风及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4倍。另外,高脂血,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也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的人群

一般来说,下列药物的服用会导致血压升高。

非处方药中有一些用于治疗呼吸道症状的药物,其药物成分里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叫“拟交感神经胺”。它与人体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升压物质极为相似,一般存在于鼻喷雾剂或滴鼻药物里。

另外,就是非甾体类抗炎药,通常这类药是用来缓解骨、关节及肌肉的疼痛的,其中大部分是处方药。处方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皮质醇激素类及一些甘草提取物。其中,皮质醇激素类包括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强的松龙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能造成高血压或者与降压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有:甘草、高丽参、铃兰、毛地黄和七叶草。

成瘾性药物或药物的滥用也会引起高血压,并且如果室内温度升高,人的兴奋程度也会增加。像这类药物主要有右旋安非他明(中枢神经刺激剂,兴奋剂之一)及其一种具有危险性的衍生物:爱他死(一种安非他明类毒品)。要指出的是,可卡因也能够使血压持续升高。

此外,有些女性服用避孕药后血压会轻度升高,收缩压上升约14.2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约6.5毫米汞柱,长期服药血压可能会有逐步增高的趋势。一般肥胖、年龄大(如大于35岁)、吸烟、有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女性和怀孕时有过高血压或肾脏疾病的女性,尤其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的女性,服用避孕药后易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因此,对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若口服避孕药,就应经常测量血压,发现是否存在血压升高的趋势。如果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应改用其他避孕措施。停服避孕药3个月后,若血压仍高于140/90毫米汞柱,可以服用降压药进行治疗。总之,服用避孕药并具有肥胖、年龄大等特点的女性,一定要常常自测血压。

为什么避孕药会引起血压轻度升高呢?这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避孕药内含有雌激素及孕激素,可增加水和钠潴留在体内的概率,或使其他一些内分泌调节物质,如肾素、儿茶酚胺等增加,使血容量增加,心脏泵出血量增加,因此血压升高。

如果您服用了上述药物,并且出现了相关高血压症状,那么建议您去医院由医生给你进行相应的检查,从而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了解主要症状,做到心中有数

既然高血压这么危险,那么有没有什么早期症状可以让我们提早发现,进而进行有效治疗呢?遗憾的是,从临床上讲,高血压早期并没有什么典型症状。当然也有人会说,头痛、眩晕、耳鸣、手脚发麻、肩膀僵硬、心悸、气喘等不就是高血压的症状吗?但事实上,低血压也有这些症状,感冒、疲劳、更年期综合征等也有以上症状。所以,不经过检测,是不能够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患了高血压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把这些当做一个参考,提醒我们要经常体检和测量血压。

此外,在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打呼噜需不需要格外关注。在这里,我们也要特别提一下。高血压的一个潜在的重要信号就是打呼噜,也称鼾症。基本上,有鼾症的高血压病例多为轻型及临界高血压,因此鼾症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高血压的前期信号。但是,我们在这里还要再强调一遍:原发性高血压初期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因此,要在早期发现高血压,每年一次的体检绝不能少。

基本上,原发性高血压可以分为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特征和症状。

缓进型高血压

缓进型高血压病基本上病情发展缓慢且病程比较长,血压波动较大,时高时低,但是一经休息,常常可以恢复正常。但过了上述脆性高血压的阶段,病人一般就不会有明显症状了,但血压却在持续升高且趋向稳定。这时期,大概50%的患者都没有什么感觉,甚至有人在有了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病。

通常,脑部的最直接表现是清晨发生前额或后颈部位的头痛。此外,头晕、头涨也是高血压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高血压并发的脑血管病统称为脑血管意外(脑中风,也叫缺血性梗死),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栓塞、腔隙梗死、暂时性脑缺血等各种类型。还有一种表现为脑出血。心脏表现多为血压长期升高致使动脉血流阻力增加,使得心脏因负荷加重而肥厚。肾脏早期症状是微量蛋白尿,有时会有血尿出现,若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则尿液减少,甚至会出现尿毒症致亡。

急进型高血压

急进型高血压又称恶性高血压,是高血压中最严重的一类,属于临床急症。急进型高血压病一般发病较急,在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大概有百分之一的人会发展成为急进型高血压,也有些在发病前有缓进型高血压病史。急进型高血压一般发病严重,病程进展迅速,其症状表现是:当舒张压维持在120毫米汞柱以上时,小动脉壁由于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而出现裂隙,血液从中渗出,从而对相应部位(首先是肾脏)的动脉血液供应造成影响。另外,还会造成视网膜出血,甚至是视力不完全丧失,以及肾功能很快衰竭等。常有持续蛋白尿,很多人会死于尿毒症,也有些人死于脑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

恶性高血压虽然不常见,但是却会发生在一些多年血压控制不好(持续升高很多年)或者是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的患者身上。高血压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恶性高血压,就应立即住院治疗。一般来说,恶性高血压的治疗可能会因为几个小时的延误而完全失去机会。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对高血压的治疗还不十分有效,许多病人死于恶性高血压,以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或是中风为主。此外,还有很多人因此而失明和瘫痪。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于常规身体检查及对高血压的早期发现、治疗越来越重视,恶性高血压已经发生得越来越少。但是,患了高血压的人依旧不能大意,应该始终坚持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规避可能发生的恶性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风险。

顽固性高血压

在改善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持续服用三种以上的降压药物,但血压值仍降不到目标值者,被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一般来说,顽固性高血压多源于错误的服药方法、没有选对药物或隐藏着继发性高血压等。应该再次进行系统的检查,并咨询有高血压治疗经验的专家。为什么说高血压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高血压作为一种人群患病率极高的慢性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几乎世界的各个地区都有人在承受着它带来的生命风险和疾病伤害。鉴于高血压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并且与多种疾病有关联,高血压也被人们描述为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在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约为350万人,有患者接近两亿。

高血压的危险不仅在于各种症状,更重要的是高血压与心、脑、肾的关系密切,因此如果高血压患者长期不注意的话,极有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由高血压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都是极其危险、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我国每年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有260万之多。虽然不能说血压高肯定会引起并发症,但可以肯定地说高血压引发并发症的概率相当大。所以,如果被诊断为高血压,一定不能置之不理,要好好治疗,至少要改善生活习惯。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

患有高血压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会引起或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我们知道,动脉硬化是一种血管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血管壁变厚、血管内腔变窄的现象。由于机体也是有使用年限的,我们的血管由于衰老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硬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吸烟、肥胖、糖尿病等也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

一般来说,动脉硬化根据发生部位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三种类型。小动脉硬化是与高血压关系最密切的动脉硬化,主要发生在心肾等小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股动脉等比细动脉粗的动脉血管,是一种胆固醇等脂质沉积在血管内膜上形成粥样斑块的现象。动脉中层硬化常见于主动脉、下肢动脉或颈动脉,一般是由钙盐在动脉中膜内不断积聚而引起的硬化,是血管的自然老化现象。

动脉硬化的最常见形式是动脉粥样硬化。我们已经知道,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类疾病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就会黏附在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进入内膜,转变为巨噬细胞。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坏胆固醇”)过多时,巨噬细胞就会不断吞噬脂肪,形成粥样斑块。流向心脏的血流会暂时受阻,很可能引发缺血性心脏病(其代表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患了动脉硬化的人的血管弹性很差,比较硬。这时候,血液被心脏泵送出来,进入没有弹性的血管,由于没有足够的缓冲力,导致了血压的升高。当没有血液输入的时候,血压就会急速下降。正是这样,造成了在血压测量时出现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差很大。有人认为只要舒张压还在正常值内,就不应该大惊小怪。事实上,会对脑出血和心脏病造成极大影响的的确是收缩压,但是舒张压与负责供氧的冠状动脉有关。而血压过低的话,心脏就极容易出现缺血的状态,从而极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所以,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很大的时候,要好好治疗。

高血压会危害心脏,导致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是最严重的。调查研究发现,当收缩压达到一个值(120~139毫米汞柱)时,冠心病发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并且血压急剧升高还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危险。

另外,高血压往往会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长期血压居高不下的人,往往会心脏肥大。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提到过的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流阻力加大,这样心脏为了完成日常的供血,心肌细胞单体就会开始变大,于是这种代偿作用就使得患者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在心功能代偿初期,除了偶尔的心悸和心律不齐外,并没有其他明显症状。但是,心肌肥大之后,负责向心肌供应氧气与养分的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却没有随之增长,所以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就出现了缺氧和营养不足的状态(缺血)。这样当代偿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左心衰竭,表现为稍一活动就会气喘、心悸、咳嗽、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严重时还会发生肺水肿。

高血压会危害大脑,引发中风

前面说过,持续高血压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脑内的血管自我调节功能较差。若是血压增高又加上精神紧张的话,很容易引起脑动脉痉挛,从而使得脑血管病发生,如:脑出血、腔隙性梗死等。

脑出血,又叫做脑溢血,是由于高血压等疾病的影响,脑内的小动脉长期承受着很大压力,血管壁变脆,最终发生破裂,溢出的血液形成血块(血肿),压迫脑细胞,造成脑损伤。这种病致死率极高,即使侥幸生存,一般也会有失语、偏瘫等后遗症。

脑梗死是另一类由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根据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腔隙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以及栓塞性脑梗死(脑栓塞)。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统称为中风。一般只要得过一次中风,复发率就很高,通常三分之一的人会在五年内再次中风。而且中风会致残致死,使人蒙受极大痛苦。因此要控制血压,防治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中风。

高血压患者血黏度升高要小心

有些高血压患者有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甚至有患者因为解馋而吃猪蹄,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当然,猪蹄并不是全部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猪蹄引起的血黏度升高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诱因。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血黏度升高的症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血液成分异常,尤其是血小板功能处于激活状态,即使人体没有出血,也极易凝结。此外红细胞弹性变差致使血流速度减慢也是原因这一。基于上述原因,一个人如果长期患有高血压,再加上血管的自然老化,极易加重动脉硬化,如果这时候血黏度升高,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血栓如果出现在脑血管,那么就会造成缺血性中风。

高血压会使肾功能下降

泌尿系统就好像是人体的废水处理站一样,而肾脏则处于这个处理站的运转中枢。当持续高血压造成肾小动脉硬化时,一些肾单位(肾脏是由无数肾单位组成的,而肾单位又是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的,肾小球上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就开始代偿性增大,随后就会出现肾功能下降,这方面高血压肾硬化症是代表性症状。

一般到这个阶段,肾会出现整体供氧不足、肾小管萎缩的现象。但是一般来说发展不会很快,而且不易被察觉。但是,肾小管的萎缩是由高血压引起的,但它反过来又会导致高血压,面对这样的恶性循环,每一个患者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控制血压。如果不对其进行适当治疗而放任不管,则会造成肾衰竭。一般来说,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一个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自己是否有浮肿、夜尿增多等早期肾损伤症状。

高血压与其他疾病:糖尿病、高脂血、老年痴呆

虽然糖尿病不是高血压的直接并发症,但是高血压患者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却远远高出正常人两倍之多。很多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肥胖型患者常常伴有糖尿病,对于这点,医学界尚未有明确结论,但是,推测的原因大概如下:首先,高血压和糖尿病很可能存在潜在的共同的遗传基因;其次,糖尿病病人的血管对于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敏感;再次,高血压容易导致脂质沉淀,形成高脂血,而高脂血极易诱发糖尿病。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仅要经常测量血压,同时也要经常接受血糖值检测。

数据显示,许多高血压患者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症状,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比一般人要高很多,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的理解为“好”胆固醇)含量则较低。另外,高脂血症患者也常常并发高血压,关于两者之间的关联,目前尚无定论。但无疑,高血压和高脂血同样是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且当两者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任何时候都高。

此外,高血压与老年痴呆也有很大关系。老年痴呆可以分为三类: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性痴呆和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前者属于进行性变性疾病,发病和治疗都还在研究中;后两者则多是与长期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由反复发生的脑部小血管病变(腔隙性脑梗死)或中血管、大血管堵塞(脑梗死)导致的。病人的智力衰退呈阶梯状,即一个阶段恶化明显,一个阶段比较平稳,持续时期很长,并且一般都治疗效果不佳。第二章科学检查,正确自测

●知晓高血压的假象,提高自查监测意识

●掌握测压知识,确定自己是否血压升高

●等级划分,依期观察有目标知晓高血压的假象,提高自查监测意识

高血压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建议有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最好准备一个血压计,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血压的变动情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服药时间。

在自己家中特定的时刻测量的血压叫做“自测血压”。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条件下长期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就可以掌握在医院检查中反映不出来的血压状况。例如,可以发现在家时血压低、在医院血压高的“白大衣高血压”,或与之相反的在家里血压高而在医院血压低的“隐性高血压”等。

白大衣高血压是什么,需要治疗吗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高血压的确诊并不是一次血压测量就可以确定的,但是有很多人,即使到医院测量过多次血压,依然不能够简单地认定为高血压,只能将他们当做极易患高血压的人群来对待。“白大衣高血压”就属于此种情况。

所谓白大衣高血压就是指有些人只要一进医院,看到医生或是病房就会变得紧张和忐忑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测量血压,他们的血压值就会偏高。医生和护士大多是身着白大褂,因此也将这种由医务人员导致的血压反射性升高叫做白大衣高血压。如果能给这部分血压升高的人一段时间让他们平复心情和情绪,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血压都会恢复正常水平。因此在确诊高血压时,除了在医院进行的测量以外,医生通常也会要求了解家中自测血压值的状况以作参考。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不让白大衣高血压被误诊为高血压,同时也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高血压患者。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白大衣高血压这种症状呢?事实上,有些人虽然知道医生很友好,也觉得自己不会无端恐惧,但还是会在医院量血压时血压升高。其实,这与医院的环境以及个人有关。一般来说,医院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尤其是当今国内的一些大型医院。病人多、杂乱,经过一通排队、挂号、等待、就诊的程序下来之后,心里难免烦躁,这时候要是量血压,难免会上升。

虽然白大衣高血压并不就是高血压,但是白大衣高血压也应该进行综合的治疗,比如:限盐、减肥、适当运动、工作注意劳逸结合以及心理调节等。这是因为,白大衣高血压是病人对某些外来刺激适应力弱、反应强烈的症状。近来的临床实验也表明,有白大衣高血压症状的人往往交感神经比较亢奋。这极易成为引发心脑血管病变的诱因。因此,也有人把白大衣高血压看做是早期高血压的症状,建议进行适当的治疗。

什么是隐性高血压

与白大衣高血压相对的一种症状是“逆白大衣高血压”,也叫隐性高血压。它是指在医院检查时血压值正常,但是回到家却会血压升高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基本上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人的血压是波动的,因此在不同时间测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一般清晨和夜晚都会比较高,而在医院测量时碰巧是血压值低的时间段。

其次,也有人在医院内等待检查时可以静下心来,并且到医院就产生了安全感,以至于血压下降。

再次,就是患者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在医院测量血压的时候正好是药效显著的阶段,因此血压值较低。但是当回家后,血压就会回复到一个较高的值了。

所以,有时候在医院测量的血压值也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准”的状况。像此类状况,就需要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可以在24小时保持缠绕压迫带的状态下,每隔30分钟(夜间每隔1小时)自动测量并记录血压。这样测量的血压叫做“动态血压”,可以把握一天中血压的变化和节奏。这种测量方法不仅可以判断“白大衣高血压”和“隐性高血压”,还可以记录睡眠中和工作中的血压值。但是比较昂贵,因此不经常使用。

什么是假性高血压

基本上假性高血压是专门针对老年人来说的。近年来已得到证实,某些老年患者间接测量血压很高,如用直接法测量却都正常,这样的高血压称为假性高血压。

这是因为老年人因为动脉硬化比较严重,不易用一般正常压力来阻断血流,只有用很高的压力才能压扁血管,阻断血流。假性高血压的测量可适宜在血管内插管直接测定。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有增高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一个人没有发现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表现,且肱动脉周围硬化严重的话,也许就是假性高血压。

此外如果是肥胖的人手臂粗却没有选用较大号的测压袖带,也会导致假性高血压。一般来说,肥胖的人如果选用电子血压计测压的话,手腕式会比上臂式测量的准确性更高。

基本上,假性高血压患者在未确诊之前不宜进行降压治疗,因为通常他们的脏器血管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并伴有供血不足,因此贸然服用降压药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自测血压,发现早期高血压

高血压患病概率跟一个人的年龄是有关系的。基本上,年龄越高,患高血压的比例也就越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老年人极易患高血压,就是中青年人也是高血压的发病人群。而男性和女性的高血压年龄也存在着差别。平常,我们经常会感到头疼脑热,胸闷心慌,对这些身体的信号,我们有时候并不会特别在意。但是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往往就混在这些小毛病中,等到发现是高血压的时候,已经出现脏器损害了。因此,要防治高血压,就需要经常自测血压。通过这样的长期测量和记录测量得来的结果,能够准确地掌握血压的真实状况。这样,一旦在医院就诊,需要确诊是否是高血压或者仅仅是假性高血压或是白大衣高血压的时候,自测血压的记录就用得上了。通过自测血压,可以把握血压的细微变化,从而及早发现异常,进行全面检查,一旦发现早期高血压,及早治疗。掌握测压知识,确定自己是否血压升高

高血压是一种病程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并发症严重的慢性疾病,大多数人并不重视血压的测量。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相当多的人从未想到要测量血压,因此高血压不能做到早发现。而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患者,也只是习惯于在医院测量血压,甚至有患者感觉自己血压降了,就停止服用降压药。而世界各国防治高血压的经验已经表明,要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防治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科学的测压知识,家庭自测血压。

下面我们就针对家庭自测血压的几个方面来说一下,帮助大家正确自测血压。

家庭如何选用血压计

血压计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水银柱式、气压式和电子式。

★水银柱式血压计

这是目前最普遍的血压计。它的压力测量设备主要是一根细长而中空的玻璃管,底部有一个水银的储存槽。血压会将玻璃管中的水银向上推,水银柱所达到的高度就是血压的数值。

水银柱式血压计的准确性较好、稳定性较高。但是这种血压计是在医院使用的。因为它需要配合听诊器来监听声音测血压,所以,如果技术不到位、操作不当的话,很容易使测得的血压产生误差。一般家庭自测血压不推荐使用。

★气压式血压计

气压表式血压计(又叫无液测压计)除了无液,其余部分和水银柱式血压计基本相同。其工作原理是金属帽中的空气压力与血液压力相平衡。它的样子就像是一个钟表,血压读数通过圆盘上的指针位置来表示,但是其测压准确性不如水银柱式血压计。

★电子式血压计

这种血压计的袖带里有一个传感器(可以是一个麦克风,能识别脉搏出现和消失的规律;也可以是一个换能器,能够识别脉搏的波形),相比之下,换能器更加有效,因为它能筛去无关的干扰信号,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微处理器把它从血压中接受的信息转换为血压的数字信号,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一般来说,袖带可以用电子泵充气,并能自动放气。

家庭自测血压最好选用电子血压计。因为携带方便,操作简便,显示清晰,不需要太多保养,因此适合一般家庭的自测血压要求。根据测量部位来分,电子血压计可以分为手臂式和手腕式。在选择电子血压计时,尤其是血液黏度较高、微循环不畅的中老年人,最好选择手臂式电子血压计,减少腕式血压计可能出现的误差。但是在使用电子血压计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因为其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很容易受病人体位、袖带缠绕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每次测定结果变化较大。但是,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其准确性还是有保障的。

测量血压的方法

如何准确地测量血压?一般来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听诊法,就是通过将袖带缠在手臂上压迫肱动脉使血流暂时停止流动,然后松缓袖带的压力,通过听诊器听血液再次流动时血管发出的声音。这种方法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一般为医疗机构所采用。另一种是测诊法,是用袖带压迫肱动脉,用传感器来感知松缓袖带压力后血液流动时血管壁所产生的震动来测量血压。家庭用的血压测量仪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两种测压方法,下面我们把整个测压过程分为测量前、测量、测量后三个部分来具体讲一下如何应用血压计(水银柱式和电子式)测量血压。

★测量前:稳定情绪

测量前要静坐休息15分钟,安定情绪。不要紧张、过分地考虑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否则会影响血压。天气寒冷时,不要因为怕冷,而不愿意脱衣服,卷起过多的衣袖,会造成袖带的下缘低于肘横纹,使血压偏低。一般测右臂肱动脉,以坐位血压为佳,手掌向上,不要捏拳,手臂的高度应相当于心脏的高度。

★测量: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在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时,被测人应该坐下,背靠在椅子上,在测量的过程中尽量不讲话,不乱动,以免影响测量的精确性。一般成人用的气袖宽度是12.7厘米,使用时应该均匀缠绕,不要折叠起来捆缚,感觉不松不紧,服帖最好。袖带内的气囊最少应包裹80%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距离肘窝大约2厘米处,将听诊器放在肘窝动脉搏动的地方。快速充气,当桡动脉(即通常中医号脉处)搏动消失后,再加压30毫米汞柱左右,然后缓慢放气(放气速度是每秒2~6毫米汞柱)。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声音的变化,并观察水银柱的读数,当听到第一次有规律的搏动声时的血压计读数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当搏动声音消失时的血压计读数为舒张压。

家庭常用电子血压计则是利用传感器捕捉动脉壁搏动来测量血压。因为可以自动输入和释放空气,显示数值,所以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需要注意手腕和指尖电子血压计因为末端血压容易变动的关系所可能导致的不准确性。

★测量后:做好记录

经过这样反复测量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就是本次测量的血压值了。然后,将测得的血压值记录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所有三次测量数值,并且记下你的测量日期和具体时间。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自测血压。在多数情况下,第一次测量的数值会稍微高些,其他几次的数值会逐渐下降,因此要取三次测量值的平均数。

家庭自测血压的时间和频率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每天清晨起床坐位休息2分钟后进行自测血压,连续测压4周,平均25次(至少14次,隔日测一次),得到的自测血压值明显低于每月一次医院或是诊所测量的血压值,经常在家中自测血压的人,只有极少部分发生了中风。分析认为,在家自测血压比常规诊所测压更能预测一个人是否会发生中风和脑供血不足等脑血管事件。但这并不是说自测血压次数越多越好,专家认为,最好是每周平均测压6~7次,至少3~4次,然后取平均值。

家庭测量血压根据每个人的状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如果是为预防高血压而每天自测血压,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连续测量7天,然后排除第1天的血压值,计算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这个时期每天测量的时间段为早上六点到九点(在起床1小时内,上完厕所后,吃饭和吃降压药前),晚上6点到9点(在睡觉前2小时内,吃完晚饭、洗澡1小时以后)。每次都是测量三次,取三次血压值的平均值进行记录。要注意的是,每次测量血压都应该是在固定的时间和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样才可以最大可能地真实反映你的血压状况。

如果是已经进入治疗阶段的患者,则可以继续自测血压,然后将这个自测记录(不得少于2周)交与医生,用以评估用药疗效。

对于随访阶段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未控制或血压波动较大,应该坚持每天自测血压。

对于需要鉴别的隐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通过连续2~4周的测量,基本上也就可以确诊是否是高血压了。

对于需要长期观察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平稳后,不建议太过频繁地测量血压。

测血压的注意事项

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

·将听诊器放在肱动脉搏动点上,不能用力很大地压在上面,尤其注意不要压在袖带底下测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袖带的选择应该因人而异,注意型号,不能肥胖的人和儿童都用一样的袖带,这样容易造成血压过高或过低的假象。另外,袖带放气时不能过快,否则会造成6~8毫米汞柱的误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