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一种人生态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2:29:55

点击下载

作者:文清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 文清编著. —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7

ISBN 978-7-5080-6884-8

Ⅰ.①禅… Ⅱ.①文… Ⅲ. ①禅宗—人生哲学—通俗读物 Ⅳ. ①B946.5-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71634号

出品策划:

网 址:http://www.huaxiabooks.com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编著 文 清   

责任编辑 曾 羽

封面设计 思想工社

排版制作 思想工社

出版发行 华夏出版社(北京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邮编:100028)

经销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 三河市汇鑫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 720mm×1020mm 1/16

印张 17

字数 245千字

版次 2012年7月第1版 2012年7月第1次印刷

定价 29.80元

书号 ISBN 978-7-5080-6884-8

本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及时向我社发行部调换前言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有个僧人问慧忠禅师:“怎样可以成佛?”南阳慧忠微笑:“放下,忘掉。” 僧人又问:“怎样才能物我两忘?”慧忠禅师依旧笑答:“超越一切,无欲无求!”僧人再问:“佛是什么?” 慧能禅师扬眉大笑:“佛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想一念,你就是佛!”

佛就是你,你就是佛。但是现实中的很多人往往忘记了自己也有佛心,也懂得禅意。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并不是他们不聪明,也不是他们不勤奋,仅仅在于他们缺乏佛的禅意。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禅是一种科学精神,禅是一种思维方式,禅是东方人智慧的结晶;禅是一杯茶,禅是一首诗,禅是一幅画,禅是一本书…… 禅的精髓之处,在于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于追求真理,注重实证,在于促进生活的美满和工作的和谐,直指人生,成就智慧。

禅说,真正珍惜生命的人应当懂得享受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而不是在盲目的占有、比较、竞争中消耗生命。只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轻安自在。

禅说,不要把幸福当成金钱和地位去追求,我们需要用一种极为负责的态度去审视生命,对人生负责。学会把苦难当作资本,慎重沉稳地做好每一件事,在不断付出中收获快乐。请记住绝境中微笑着的脸和奋斗的姿态,那源于一种认真乐观的生活态度。

禅说,如有人骂你,当作流行曲来欣赏;如有人打你,当作走路不小心,撞到门柱上。如是观想,自然化干戈为玉帛。否则,无名火三丈高,大发雷霆,大战一场,不但伤了感情,又失去人格,两败俱伤。所谓“受尽天下百般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禅说,机关算尽赚来广厦千幢,不过眠一席之地;耗心竭智争得钟鸣鼎食,无非食一日三餐。不要忙个不停,每天应该有些闲暇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学会和自己相处,才是人生的大事!无谓的忙碌是对宝贵人生最大的浪费。禅说,爱的另一面不是恨,而是原谅。当你在心里埋下仇恨,纠缠于往事的枝枝叶叶时,只会让自己伤得更深,还赔上时间、健康、情绪和当下的生活。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只有走出灰暗的心境,才能迎来明媚的阳光,开始另一段美好的人生。

禅像一盏明灯,能点亮心灵,开启人生的智慧;禅能助人沉思,使人更理智地面对世界,迈出踏实的脚步,走向充实圆满的幸福人生。

带有禅意的生活,是一种艺术。百丈禅师写过一首诗,讲出家人的生活。他说:“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在乾坤天地之间,是一个清闲自在的人,可见这种生活的艺术性很高。阵阵清风,缕缕白云,多潇洒多自在!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潇洒走一回。我们一般人说潇洒,实际上是硬着头皮说的。哪里有真正的潇洒?真正的潇洒是禅者的生活,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第一章 心态禅:常思自省,清扫本心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清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才能在行动过程中增加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从而在知行合一中获得禅意。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佛陀当初在证悟真理时,第一句宣言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由于因果业报的千差万别, 本体自性却并无二致。因此,任何人都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把神仙看得太虚幻,只要你想,也能修成佛法。

佛同我们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照样光着脚走路,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打坐,就是那么平常。佛的衣服破了,要自己补,弟子的衣服破了,他还要亲自给弟子补。佛觉得自性不够了,就会去思过,弟子犯了错误,佛同样也会反省。可见,佛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什么都不错。所以圣人都是人做的,佛也是众生修成的。

有一个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父:“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

师父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上的文字左右颠倒。“这是什么?”师父问。“这是个字。”小和尚说,“但是写反了!”“什么字呢?”答:“‘我’字!”“写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师父追问。“不算!”“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算!”小和尚立刻改口。“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

小和尚怔住了,不知怎样作答。“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又认得出那是反字,主要是因为你心里认得真正的‘我’字;相反,如果你原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当人告诉你那是个‘我’字之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是写反了。”师父说,“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的是你须识得人的本性。于是,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仍然一眼便能见到他的‘本质’,并唤出他的‘本真’。本真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无论是颠还是倒,一切都因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才不由自主地做了区分。小和尚因为陷入了之前的感觉,所以就无法容忍相悖的东西存在,因此无法悟道,只因心中有“它”的概念。而师父出言点化他,意思再明白不过,在这个世界上,事物都是平等的,而佛与众生同样也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佛也都是最平凡的人。一个人只要体悟到般若的智慧,无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都能立地成佛,与佛无差。只有不能自悟的人,才觉得自己与佛有千里之隔。

世间万物本来一样,无高低贵贱之分。所谓平等,其实就是无差别的,在佛法的世界当中,三千世界任何事物都相同。这不是说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没有区别,而是指生命与生命之间平等,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并没有贵人、穷人、普通人之分,也没有高贵和卑劣之分。认知了这一切,便能从心底找到关爱世人的慈悲。

禅悟人生

佛与人都相同,都是平凡俗世中的一分子,释迦牟尼佛也曾是人,有知和不知。是圣是佛,都无差别;是老是少,也无差别。只要心中有佛,一切都可以是佛。一朵小小的花,也可带来满室芬芳

即使只是阳光下一粒小小的尘埃,也能够拥有最美丽的飞翔姿态。一个生命、一件事物,无论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与人相处,要友善地接纳,真诚地帮助。即便是本来怀着恶意的人,因着你的态度,就算不对你好,也不会伤害你。去掉差别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于是,一颗心变得平和了,变得开阔了,人在我眼中也变得可爱了,世界成了一片琉璃色,佛心由此而生。

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以外的东西,直接关系到他如何对待生命本身。因此,悯物之心的第一步便是学会去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不管其有无生命。弘一法师是近代中国得道的高僧,1924年,正值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修道于宁波七塔寺。他的挚友夏尊邀他到白马湖小住。他所带的铺盖只是一床破席,衲衣为枕;洗脸的毛巾虽破旧但洁白。夏先生要替他换掉所携之物,但弘一婉言坚拒。

他平淡地说:“还可以用,好好的,不必换了。”

夏先生带来的饭菜咸了些。他又微笑着说:“这样蛮好的,咸有咸的滋味嘛!”

夏先生说:“你在这里安心住好了,每天我会差人送饭来的。”“不必了,出家人化缘是本分。”弘一法师还是婉拒。“那么,下雨天就让人送饭来吧!”夏先生还是请求道。“不用了,我到你家去好了,下雨天也不要紧,我有木屐可走潮地,这可是我的法宝呢!”

后来,夏尊说到弘一法师,总是赞叹不已:“在他心目中,凡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宝。小旅店、大统舱、破席子、旧毛巾;白菜也好,萝卜也好,走路也好,木屐也好,他都觉得好得不得了。人家说,这太苦了,他却说这是一种享受,真正的享乐!”弘一法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懂得并且做到悯物的人,他对任何一件事物都珍惜至极,并且时刻怀抱着一种博大的悲天悯物的情怀。释迦牟尼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万事万物在自然界原本都是应该享有自由的。悯物的本质一方面是珍惜,而另一方面则是对自由、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我们从来都是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它们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因此,常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

三千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死物,自然世界一切的物质都可看作是生灵。在佛家人看来,慈悲的对象不分贵贱,怜悯的对象不分死物活物,珍惜的事物不分有无,人世间的生命再小再卑微,也一样要怜悯和珍惜。有位佛学大师曾说过:“一扇小小的窗户,可以射进阳光;一颗小小的星星,可以照亮夜空;一朵小小的花朵,可以满室芬芳;一件小小的善行,可以扭转命运;一个小小的微笑,可以传达情意;一句小小的慰言,可以安慰苦难。”所以,小不可觑。小,不一定无用,小的威力奇大无比。所以,小人物不要自怨自艾,不要感叹自己的渺小。小小的星火可以燎原,只要发心立愿,成佛都可以,人间事还有什么是不可为的呢?

禅悟人生

佛陀眼中,众生平等,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本着一颗向佛之心。一个微笑可以化解仇恨,并承引善意的因缘。我们与人相处,就要友善地接纳,真诚地帮助。心灵当似高山不动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特色,我们不必去寻求这样那样的心机,应以自我的真心对待万事万物。

佛家说要“以真示人”,即超出一切日常规范束缚的本真状态。一个人身处世间,不可“挟心而与天下游”,否则就可能遭受莫大的痛苦。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不要总希冀自己能够“瞒天过海”,还是以真示人,但求无违我心的好。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到王舍城去托钵。路过一家染布店,佛陀停下脚步,站在店铺的旁边,专心地看着染布师傅染布,直到整个染布的过程结束后,佛陀才继续向前走。

回到精舍,佛陀问随行的弟子:“今天外出,有什么感想和收获吗?”

一个弟子回答:“城里很繁华,很热闹。大家都在忙着出售、购买。”“这么多人都在买卖,你们从中又看出点什么?”佛陀又问。

另一个弟子回道:“买卖的目的都是为了谋生。”“对!”佛陀点点头,说:“除了生活需要滋养之外,我们的心灵也需要滋养。”

弟子们十分好奇,问佛陀:“要用什么来滋养我们的心灵呢?”

佛陀说:“今天,我看到染布店的师傅,他的全身被沾染了很多的颜色,但是最后却染出了一匹洁白的布,整个过程他非常细心,就是为了不让布匹被染脏。”

众人终于明白佛陀白天的时候为什么会在染布店停驻了。

佛陀接着说:“其实修行也一样。我们处在这个浑浊而又复杂的世界,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的纯净,保持原有的本真。就像那块白布,若不小心呵护,即便染布师傅的技艺再好,它的色泽也不会有之前那么好。所以,我们要学染布师傅,仔细呵护我们的心。”布弄脏了,再去漂白就好,可是真的会白吗?那是一种怎样的白,它苍白到让我们无法确认其真实度,那种色泽让人无法联想到纯真,仅仅只是白,一种让人心痛的惨白。我们的心也是这样,贪、痴、嗔等各种有害物质侵入了我们的心,使得它忐忑不安,无法平静。

修养心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一生去琢磨。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有了成就,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坦然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洒脱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还心灵以本色。

禅悟人生

人之所以苍老,是由于受外界环境和自己情绪变化的影响。而保持一颗质朴的心,可以让生命永远保持健康,让生命永远保持青春,让自己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原始本色。养心当养自然之心

人活着要顺其自然,不要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影响。

有时候,过于倚重外物与环境只会让你充满烦恼,得不到快乐的往往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总是听人说,要顺其自然。可是,自然究竟是什么,怎样才算顺应了自然?其实,人本是自然之子,但在社会进程中,人一方面得以升华,以文明区别于动物,同时也在被社会所异化,从而表现出了许多非自然的属性,尤其是在商业社会中,这种异化尤为明显。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有的时候,一个人在修饰打扮上花费的时间有多少,那么需要掩饰的缺点也就有多少。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尤其是人,都应保持自己的本色,因为本色是最有生命力的色泽,失去本色,就失去了特征,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要知道,任何虚伪的掩饰都不会长久。养心首先要养自然之心,要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属性。整日工于心计、追逐名利,如何养生?如何养心?所以,要回到自然去,在心态上首先要回到自然。

高峰妙禅师住在山洞里,每天以自然中的野果为餐。

很多人对他这样的修行方式十分不解,便问他:“野果有什么好吃的呢?”

高峰妙禅师说:“野果可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美味。”

那人又问:“你看你,住在这个山洞里,乱糟糟的,头发长长了也不梳理。”

禅师说:“我连烦恼都没有,还需要梳理什么?”“你一年到头就这身衣服,为什么不备一套换洗的呢?”“佛法慈悲,道德这身衣服就足矣。”“你总要洗洗澡吧?”“我的心一干二净,不需要洗澡。”“你没有朋友,没有爱人,不觉得孤单吗?”

高妙峰禅师指指外头:“看见花花草草了吗,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那人猛然醒悟,高峰秒禅师的生活才是自在的,洒脱的。

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久居闹市,心系名利,人实际上活得很累。荣华富贵、名声赞誉都是表面的东西,月明风清时,人立于月下,就会突然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可笑、很荒唐。整日费尽心思与人争斗,何必要这样难为自己?

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你的手脚,真正难以摆脱的是困于心中的那个瓶颈。突破心中的瓶颈,清除心中的垃圾,你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禅悟人生

心灵就像一轮秋月挂于高空,清辉弥漫,皎洁晶莹,如果你总是牵绊于世俗的声色名利,你的心就会充满浓厚的乌云,那轮心灵的明月就会越来越暗淡,直至无光。以自省为帚,常扫心中尘埃

心灵如同一间房屋,久不打扫就会沾染尘埃,所以,为了保持它的洁净,需要以自省为帚,经常打扫。

弘一大师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到今年1937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因此,近来我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由此可见弘一大师是一位时刻自省的人。自省,简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自省自悟之道,可以使人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达到水一样的境界,在至柔之中发挥至刚、至净的威力,具有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时刻自省,还有什么痛苦烦恼是不能排遣、摆脱的呢?佛说:“大海不容死尸。”水性是至洁的,表面藏垢纳污,实质却水净沙明,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若能时常自省,使心如水,那么品德便会如川流般不息,普及一切生物,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

古代有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一位禅师的法堂。禅师静静地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禅房之中。禅师见禅房的桌上放着一瓶水,微笑着对官员说:“你看这瓶水,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官员思索了良久,仿佛要将水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地说道:“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禅师点了点头,说道:“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之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官员恍然大悟。

观水学做人,时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尘,愈深邃愈安静;时常自省,便能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时常自省,便能激浊扬清,义无反顾;时常自省,便能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时常自省,便能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时常自省,便能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说的正是自省啊!没有自省的态度,即使铜镜、史镜、人镜摆在面前,也是视而不见,视若无睹,何谈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呢?

禅悟人生

只有杀死过去的自己,才能迎来新生的自己。杀死自己,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省察己身,如此,才能磨砺出生命的大光华,才能创造生命的大格局。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明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没有必要和别人比较。即使我们某方面比别人差,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善于从别人那里找到平衡——也许某方面我们要比别人优秀得多。

很多人都知道境由心造的道理,但很多人常常被外物所困,以至于令自己的心常常被困在围城中。只有明心见性,看清自己的本心,才能找到症结所在,剪掉心中的死结,走出生活的围城,达到心神的通畅。如果人对于外界的事情心有挂碍,并由此生出了懊恼心、欢喜心,那么这颗心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佛经中说:“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中来。要想往生西方,心一定要清净。心清净的一个含义就是“不可测、无障碍”。在佛教的修持里常常都标榜着“修行切莫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即是外道。为了杜绝心外求法,人就要摒弃俗世观念,时刻牢记众生平等,这样就不会盲目地比较,或者自卑,或者自负,而是能够守住一颗自然本真的心,专心于佛道了。

有一个精通卜算的禅师,经常为大家排忧解难,深受人们尊重。

一天,闲来无事,他为自己算了一卦。卦象十分不乐观——在后天的凌晨,当启明星消逝时,自己在人世间的阳寿也就尽了。

禅师对此既惊讶,又哀伤。虽然修禅之人要对生死看得淡,但是自己的身体一直都很好,没有任何的兆头,所以难免带着丁点的情绪。

平复心情之后,禅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弟子。很快,附近的人们都知道了,大家都觉得很惋惜。在人们心中,禅师不仅卦算得准,而且乐于助人,于是人们纷纷来到寺院,想要为他送行。禅师交代完自己的后事后,开始静静地等待启明星的离去,死期的到来。

这一天,东方的天空被朝霞一点一点地染红。禅师站在窗前,看着楼下为自己祈祷的人们,心情有些沉重。他不知道自己会以怎样的方式告别这人世间,也不知道,万一当启明星消失后,自己气数尚存,该如何是好!楼下那么多敬重自己的人,一旦卦出错,多年来的名声就付诸东流了。

启明星开始慢慢地暗淡了,一点一点地变弱,最后消失了。雀跃的欢呼声从人群中涌起,大家都为禅师逃过一劫而高兴不已。但是,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庆幸的喜悦当中时,禅师却从楼上一跃而下。

我们都说,那些为别人算卦的人不会为自己算,为别人医病的人不懂得为自己医。故事中的禅师正是这样。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圆满的,人也是不完美的。佛有不准确、犯错的时候,更何况一个人呢。犯错没有关系,缺陷也不成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自己明明错了,却不敢承认,不去改正,并用更为严重的错误来围困自己,折磨自己。

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错事,而是错心。事情错了,可以改正;心错了,就会继续做错事。只要自己的心没有出错,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真正的摒弃,才是真正的平等,平等不只是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也是一种正确认识自己的观念。只有坚信我和大家都是平等的,才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骄傲自大。

禅悟人生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个人有过错,终日沉陷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他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除杂草只需新种子

爱恨生烦恼,其实,一切不良的心态与情绪都是滋生烦恼的温床。要想走出这座心灵的围城,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剪掉心中的死结,才能够获取更广阔的心灵空间。“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心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时,内心却可能愁云密布,甚至没有任何阳光可以照进的缝隙。快乐时,“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失意时,“泪眼问花花不语,落红飞过秋千去”。

这就是境由心生。常常爬山的人,都知道“山不转路转,路不转心转”的道理,禅宗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境由心生,心乃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万般景象。

阳春三月,弟子们坐在禅师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宇宙的奥秘。

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问弟子:“怎么才能除掉旷野的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笑地点头。另一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

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杂草!”禅师脸上依然带着微笑。

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是不能除根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挖出来。”

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从明天起,你们把这块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到这个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早早就来到这里。原来杂草丛生的地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弟子们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能除去杂草,只有在杂草地里种庄稼这种方法取得了成效。他们围着庄稼地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可是禅师已经仙逝了。那是禅师为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弟子无不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除掉心中的杂草,最好的方法不是用蛮力与之对抗,而是在心中播撒下新的种子,用新鲜饱满的生命热情来抗衡杂草的韧性。心中的死结往往就像杂草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外力通常只能改变它们的生长轨迹,不能完全将之从自己的生命中驱逐。

心灵是一座花园,需要我们时时垦殖翻耕。这个花园中有秽土,也有净土,所以不可能永远保持快乐与清净。只要是花园,就会生长杂草,四处蔓延。作为自我心灵的园丁,我们绝不能放任杂草丛生,否则这座花园就会成为荒芜的围城 。

做自己心灵的勤劳园丁,在心中播下真爱和智慧的种子,才能收获充实与快乐。时刻不忘清理自己的心灵后花园,生命必将绽放出无比耀眼的光彩。

禅悟人生

生命如舟,载不动太多的欲望,怎样使之在抵达彼岸时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我们应该选择轻载,丢掉一些不必要的包袱,那样我们的旅程也许会多一份从容与安康。孤独让人变得更坚强

你可能没有别人英俊潇洒,但你可能身强体壮;你可能不会琴棋书画,但你可能思维敏捷、逻辑清晰……上帝不会给人太多,但他也不会亏待你,所以你一定要做自己的知音,发现自己的美好。

生活中,有的人生性好静,懒于在那种灯红酒绿、尔虞我诈的社交场合敷衍应酬,闲暇时更愿意结伴于青灯古卷,品茗读书,抑或独自远行,涉足山川沃野。但是,更多的人却害怕孤独,无论是独自垂钓于碧水湖泊的宁静和淡泊,还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堪承受的折磨。佛家将孤独的形式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主动的孤独”,就是为了修行而主动创造一个与他人隔绝的环境,无论打坐诵经,还是读书写作,都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只留下一颗求知之心;第二种是“被动的孤独”,可以理解为情感上的孤独,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寂寞,即使身在团体之中依然能感觉到的孤独;第三种是“思想的孤独”,当一个人的观点不为他人接受,思想得不到他人认可时,就会感受到精神上的孤立无援;第四种是“权势的孤独”,高处不胜寒的恐慌是大多数位居高阶的人所共有的。孤独的形式或有不同,但孤独的味道几乎每一个人都品尝过。

在一次“禅七”中,一位修行者突然哭了起来。圣严法师问他为何哭泣,他回答:“生活在世界上的孤独感让我害怕。”

圣严法师说:“难道你不知道每个人都是独自来到这个世界,最后也独自离开的吗?”

修行者说他知道,但是仍然害怕。

圣严法师问:“那么在禅七修行中你还害怕吗?”

他说不怕,但是一旦回到日常生活中,对孤独的恐惧与不安就会再度袭来。

这个修行者所体验到的更多是情感上的孤独,情感上的无所寄托与无可信赖让他感到茫然和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因孤独而感到不安的人比比皆是,但圣严法师却认为,孤独是修行与生活都必不可少的状态,尤其是对于真正有心修行的人来说,热闹的场合固然可以参与,但更应该适应孤独的情境,并且要能够出于自愿随时置身于孤独之中,尤其是“主动的孤独”。

孤独固然令人感到痛苦,但也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主动的孤独”更是如此,无论是修行,还是日常的生活,孤独的环境能够让一个人获得安静的心态和静谧的氛围,不容易受到外界杂务琐事的干扰。在孤独的环境中,一个人最好的知音就是自己,透过“主动的孤独”安静地面对自己,调理身心,思考生命。

有位禅宗大师也曾闭关修行多年,在闭关之前,一位年老的居士来拜访他,并问他:“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和尚?”禅师并未做出明确的回答,这就像我们无法预计陶器经过炉火的烧烤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样。孤独地修行与学习就像陶器被烧制的过程一样,痛苦在所难免,但通常都能使人得到新的提升。

禅悟人生

事实上,一个人独处时,最好的知音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对修佛之人而言,虽然闭关时不容易受他人影响,但倘若一个人的功夫不够深,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妄念左右。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在孤独的环境中,若不能踏踏实实地潜心学习,也可能迷失在自己所设的迷障中。别让后悔情绪纠缠你

很多事情,既然已经没有办法挽回,就没有必要再去惋惜悔恨了。与其在痛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

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喜欢抓住自己的错误不放,没能抓住发展的机遇,就一直怨恨自己不具慧眼;因为粗心而算错了数据,就一直抱怨自己没长大脑;做错了事情伤害到别人,就为没有及时道歉而自责很久……圣贤教导我们,不要为月亮哭泣,也不要为过去的事后悔。错过了就别后悔,后悔也不能改变现实,只会消弭未来的美好,给未来的生活增添阴影。人的遗憾与后悔情绪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正像苦难伴随生命的始终一样,遗憾与悔恨也与生命同在。但是,昨日的阳光再美,也移不到今日的画册。也许会有人以为“覆水难收,悔恨无益”是陈词滥调而不屑一顾,虽然这是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却蕴涵了深沉的智慧。

有一学僧对云居禅师说:“弟子每做完一件事就不胜懊悔。这是为什么呢?”

云居禅师道:“你且先听我的十后悔:一、逢师不学去后悔;二、遇贤不交别后悔;三、事亲不孝丧后悔;四、对主不忠退后悔;五、见义不为过后悔;六、见危不救陷后悔;七、有财不施失后悔;八、爱国不贞亡后悔;九、因果不信报后悔;十、佛道不修死后悔。以上十种后悔,你是哪种后悔?”

学僧想了想说道:“看起来这些后悔,都是我的毛病!”

云居禅师道:“你知道既是毛病,就要火速治疗呀!”

学僧问道:“我就是因为不懂得治疗,所以恳请老师慈悲开示!”云居禅师开示道:“你只要把十后悔中的‘不’字改为‘要’字就可以了,例如:‘逢师要学,遇贤要交,事亲要孝,对主要忠,见义要为,见危要救,有财要施,爱国要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这一字的药,你好好服用!”

佛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有句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用佛家的话说,即是众生总是见了果报后才会后悔,如能够事先予以肯定,就不后悔了。谁都想让此生了无遗憾,谁都想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远正确,可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有后悔情绪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的前奏曲。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后悔,我们才会在以后的路上走得更好、更稳。覆水难收,悔恨无益,我们为什么不好好把握现在,珍惜此时此刻的拥有呢?为什么要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对过去的悔恨之中呢?放下过去的错误,向前看,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我们一生当中会犯很多错误,如果每一次都抓住错误不放,那么我们的人生恐怕只能在懊悔中度过。

禅悟人生

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尽情享受现在。过去的再美好抑或再悲伤,毕竟已经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沉淀。如果你总是因为昨天错过今天,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你又会回忆着今天的错过。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你永远是一个迟到的人。自省,给自己一面清晰的镜子

自省像一面莹澈而光亮的镜子,它可以照见一个人心灵上的污浊。所以,一个明智的人,自然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性。

反省可使人保持清醒,可使人弥补短处,可使人纠正过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自我反省是极为重要的。真正懂得反省的人,经过时光的荡涤,便能冲洗掉俗世中纷纷扰扰的尘埃,给自己一个美好单纯的人生。日本日光东照神宫的雕梁上有三只猴子:一只捂着嘴,一只捂着耳朵,一只捂着眼睛。这三只猴子代表着:不当说的不说,不当听的不听,不当看的不看。远离是非,不听不传不讲,我们的心就不会为嗔痴所困,行为也就不会出差错,烦恼自然也会少许多。佛陀曾说世人有二十难,其中:“不说是非难”便是其中一种。佛家讲求对是非不听,不传,不讲。不管是非,自然可以远离是非。

在佛家看来,作为出家人应该做到静察己过,勿论人非。宋代流传下来的一首禅诗这样写道:“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这是古人修身的名言,告诫人们要常怀自省之心,检讨自己的过失,闲谈之时,不要谈论他人是非。提高品德修养,常怀宽阔胸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弥多爱说人闲话,因此大家看见他来了就总是避开,或者赶他走。没有人想与弥多在一起,大家都讨厌他。有一天,弥多又看见大家绕着他走,心里觉得很难过。

于是,弥多找到佛陀,想问个明白。

佛陀借着这个故事劝诫:“说人家闲话既使别人受害,又使自己难过。这是一种十分愚笨的行为。”

弥多反省数日,从此改变乱说人闲话的习惯。

的确,所谓的是非本身就是极其无聊的谈资,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往往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也明白老老实实认错是最明智的做法,而不是想方设法找理由为自己辩护。借口不过是一个人做错事的挡箭牌,是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护身符,是掩饰弱点、逃避责任的百验灵丹。而这些只会让一个人越来越糊涂,从而将所有的缺点自我屏蔽,以至于不知不觉间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圣严法师曾经以照镜子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一般人对自己的缺点大都采取隐瞒、掩盖或不愿检讨和承认,这种人往往是一脸的灰尘、油垢,但不愿自我反省和检查。他也许曾照过镜子,但看到又脏又丑的自己,就没有勇气再面对镜子。这种人拒绝看清自己的缺点,也往往是自我膨胀的。所以我们要随时保持自省,不断地从自我反思中深入地认识自己。

一个明智的人,应该把自省当作观照自身的镜子,衣冠不整时要在镜子前整理仪容,愁眉紧锁时要在镜前调整心情。接受别人的指正,改正自己的过失,便能够获得高尚的人格。我们应该时刻谨记:“静察己过,勿责人非。”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禅悟人生

每个人都生活在内外两个世界中,也具有向外发现和向内发现两种能力。向外是一个无比辽阔、精彩绝伦的世界,向内则是一个无比深邃、亟待挖掘的内心。观察外部世界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探究内心则需要清醒的头脑和善于反省的意识。点燃一瓣心香,做个宽心的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能够在岁月的枯荣中体会生命的短促、人世的无常。自然界一草一木的凋零与成长都是对我们最直接的提醒。它教育我们,怀平常心看淡尘世喧嚣;也敦促我们,怀感恩之心珍惜生命的一切馈赠。

禅师们在讲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时,常会引用到这两句话“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可是照到地上的千万条江河,每条河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影子;万里晴空,如果没有一点云的话,整个天空处处都是无际的晴天,这是很好的境界,许多学禅者都是因此而悟道的。

唐代朗州太守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严禅师的德行,一天,他特地亲身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知太守来,但禅师仍无起迎之意,侍者在旁提示,禅师仍然专注于经卷上。

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理睬的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见面不如闻名!”

说完便拂袖欲去,惟严禅师至此才冷冷说道:“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短短一句话,李太守为之所动,乃转身拱手致歉,并问道:“如何是道?”

惟严禅师以手指上下说:“会吗?”

太守摇了摇头说:“不会。”

惟严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听了,欣然作礼,随述偈曰:“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顿悟,下山后随即解甲归田,去寻找闲云野鹤的生活,从此足不出户隐居山林。

惟严禅师形象地给太守点出了修道见道的境界,“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很自然的,天上的云在飘,水在瓶子里,摆在桌上,一个那么高远,一个那么浅近,这就是境界。青天上的白云,瓶颈里的绿水,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拥有纯净的颜色。

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我们,很多时候都丢失掉了云朵本来的颜色,清水本来的纯净。世界虽然是有瑕疵的,但是纯洁的云漂在天空中依旧很美丽,水在瓶子里仍然是它的味道。人也应该如此,无论童颜之时,还是鹤发之龄,都应保持一颗开阔的心。

智慧生活着的人们与非智慧生活着的人们的生活形态存在天壤之别。反映最突出的就是过日子的态度与情形不同。所谓“行云流水般的日子”,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种自然、真实和纯属自我的生活状态。

智慧生活着的人显然不是那种无所用心、无所事事地活着的人,他们会去时时点燃那一瓣心香。 这盏灯如太阳,可以照破黑暗;如良田,可以滋长善根;如明镜,可以洞悉万象;如大海,可以容纳百川。灯光点亮人心,灯光照亮远方的道路,做一个宽心的人,在行云流水般的日子里时时点燃那一瓣心香。

禅悟人生

心灵的智慧种子既在高僧大德的手中,也在红尘闹市里每个怀有智慧的人身边。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走进庙宇之中烧香拜佛,但只要点燃那一瓣心香,开悟就在身边,心灯自会照亮前程。第二章 性格禅:凡是给出去的,就不可能失去

我们的付出,就像雪山脚下的淙淙细流,每一滴都是圣洁纯净的雪水的聚合体。最小的奉献,可以融化坚固的冰川;最大的奉献,可以穿透任何顽固的岩石。乐于付出的人,就是最伟大的人

灵魂最美的品格是善良与付出,爱心总能够为生命增添新的色彩。用一颗虔诚而炽热的心去包容世间一切,并付出自己的一切的时候,心灵也能得到超脱。

古人一向强调:“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不付出,只会一无所得。我们的付出有时像天使背部一片洁白轻柔的羽毛,让人感受到温暖,让人感觉到希望;有时又像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宽阔而结实的胸膛,让人感到无比的振奋,让人感到无比的力量。

正所谓“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人的事情之所以做得顺利,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是因为这个人以前做过很多好事,也帮助过别人。因此,若想事情有好的结果,就应该先付出,这样才会有相应的收获。

商人遇到难处,他的生意越做越小,于是,他去请教智尚禅师。

禅师说:“后面禅院有一个压水井,你去给我打一桶水来!”

半晌,商人汗流浃背地跑来,说:“压水井是枯井。”

禅师说:“那你就到山下给我买一桶水来吧!”

商人去了,回来后仅仅拎了半桶水。禅师说:“我不是让你买一桶水吗,怎么才半桶水呢?”商人红了脸,连忙解释:“不是我怕花钱,山高路远,实在不容易。”“可是我需要的是一桶水,你再跑一趟吧!”禅师坚持说。

商人又到山下买了半桶水回来。禅师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解决的办法了。”他带商人来到压水井旁边,说:“你把半桶水统统倒进去。”商人非常疑惑,犹豫着。“倒进去!”禅师命令。

于是商人将那半桶水倒进压水井里,禅师让他压水看看。商人压水,可是只听到那喷口呼呼作响,还是没有一滴水出来,那半桶水全部让压水井吞进去了。商人恍然大悟,他又拎起另外的半桶水全部倒进去,再压,清澈的水果然喷涌而出。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乐于索取,一种乐于付出。吝于付出的人,他的生活也将死气沉沉,被幸福疏远。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学会分享、给予和付出,你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

世事就是这样,当我们左手付出爱时,便能从右手收获爱。如果我们能够在旅途所经之处播撒下各种鲜花的种子,即使我们不会再从同样的路上经过,但是这种美的传播让原野变得美丽,让道路两侧鲜花缤纷、生机盎然,照样会让我们的心灵无比富足。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当一个人将付出的意识贯注自身并向周围传播时,身边的人就能够感受到你带来的浓浓暖意和旺盛的生命活力。人的天性是感恩的,他们会有所回馈,也许只是一句感谢,或者一句赞美,却足以将爱的温暖延长。当彼此的爱汇聚在一起时,这个小小的气场足以令人感动。

在生活中,懂得从一个表情、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件小事开始学会付出,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快乐会时时与我们相伴。说到底,拥有快乐其实很简单。所以,主动去爱世人吧,你所得到的将会远远超过你的付出。

禅悟人生

一位哲人曾说过:“任何人出于他善良的心,说一句话有益的话,发出一次愉快的笑,或者为别人铲平粗糙不平的路,就会感到欢欣是他自身极其亲密的一部分,以致使他终身去追求这种欢欣。”善于赞美别人也是一种智慧

善于欣赏和赞美别人是一种智慧。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鼓励,没有一件事可以比得上别人的赞美更让人愉悦和幸福的了。赞美别人能够满足一个人的自尊心,也容易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

对别人的赞美就是最好的表达喜欢的方式,也是让别人喜欢自己的灵丹妙药。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赞美的地方。你的赞美至少会给别人带去一天的好心情,也许还会带去一冬的温暖,一夏的清凉;同时,你会有一本万利的收获,你将获得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佛心佛性都在人的心头,只要一念觉悟,烦恼即菩提。且经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凡修自利利他菩萨行的行者,必须本着慈悲喜舍之心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其中,“爱语摄”即是先认同对方,给予适时的赞美与鼓励,建立良好的关系后,对方才容易接受劝导,认同佛法的道理,进而信受奉行,如此才能成就普度众生的目的。

清晨,佛陀率领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地往摩竭国迈进,准备去化导迦师那国的人民。

首先是目犍连尊者出发。目犍连尊者来到了迦师那国,却看到这里的人喜好逞凶斗狠,处处都如人间地狱。目犍连尊者被当地人打骂了一通,深感遭受耻辱,于是回到佛陀那里。舍利弗尊者接替了目犍连尊者,去度化迦师那国,没想到也被赶了出来。此后,佛陀的几个弟子都没有度化成功。

佛陀的侍者阿难得知此事,很是担心迦师那国的状况,便问佛陀该如何是好。佛陀安详一笑,令阿难不要担心,遂派遣诸大菩萨中智能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前往迦师那国度化当地的人民。

与五百罗汉所不同的是,文殊师利菩萨没有一入迦师那国便急着宣扬圣教、传布正法,反而以赞叹法门为先,称誉迦师那国的每一个人。文殊师利菩萨这样说:“贤者,你们的作为真令人感到欢欣喜悦。”接着,文殊菩萨来到王宫晋见国王,并在国王的面前赞叹每一个子民:“大王,住在东海渔村的若嘉工作勤奋,恭敬父母;在西城守门的连尼伽尽忠职守,不辞辛劳;国境北方的打铁匠颇具胆慧,总能为人们平息争执,消弭烦恼……大王呀!必定是您的德政彰显,使得人民如此淳朴善良。”

由于文殊菩萨的话语令人欢喜,因此不到几天,这些软言慰语便传遍了迦师那国的大街小巷,举国人民皆欢腾不已。 文殊师利菩萨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佛所,向佛陀恭敬顶礼供养。世尊便为他们阐演经法,迦师那国人应时得不退转。

诸罗汉看到这样的情景,惭愧不能自已:“世尊,菩萨的威德神力已如此广大难测,更何况是佛陀您呢?自今以后,我们誓以最虔敬之心向十方诸佛菩萨学习!”

曾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欣赏别人的人,也会赢得别人的欣赏。”可见,欣赏是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有时候,你无意间的一句欣赏和赞美,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信心和希望,甚至会挽救一个人的灵魂,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禅悟人生

因一句赞美而改变别人一生的历程,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可胜数。是的,被别人赞美不易,你必须拥有被人赞美的长处;赞美别人同样不易,你必须具备识人的慧眼与容人的气度。一颗好心,满手好事

竹的奉献精神正如佛的慈悲一般,受纳一切,滋养一切,爱护一切,奉献一切。其所作所为,正是慈善之事业。

春雨过后,春笋会从湿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鲜嫩的绿色瞬间充溢了人们的视野;初夏时节,竹林绿荫成片,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秋风拂过,竹林一片金黄,竹叶在微风的轻抚下翩翩起舞;隆冬来临,积雪覆盖之下,有无数生命正等待春暖花开,蓄势待发。

可以这样说,竹子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美好植物,得到世人的普遍喜爱。竹子的自在,竹子的柔美,竹子的宁静,竹子的节操,所谓“青青翠竹无非般若”,正是修身养性之妙用。

佛陀曾言:“做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应努力做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一颗好心,满手好事,竹是如此,佛也是如此。佛陀在世间行走,本着一颗慈悲之心,将爱洒满人间。

佛陀降生于古印度,成道后,四处游化,阐释着人生的真理,广说佛法之要,教化了无数的弟子。

这一天,佛陀亲自巡视弟子的房间,看见一位比丘躺在床上,于是问道:“你的身体是否安好,心中是否有烦恼?”这位比丘很想向佛陀恭敬地礼拜,于是努力地想撑起身子,但是因为疲惫不堪,根本无法起身。

佛陀见状,慈悯地来到比丘身旁慰问:“你怎么病得这么重,却无人照顾呢?”比丘说:“出家至今,我生性懒散,看见病人也不曾细心照料、关怀他人,所以自己生病了,也就没有人愿意前来关心,我真是感到惭愧啊!”

佛陀听完后,便亲自清理比丘的排泄秽物,把比丘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时帝释天看到佛陀的慈心,也前来用水洗浴比丘的身体,而佛陀也以手轻轻地抚摸比丘。顿时,比丘身心安稳、全身舒畅,一切苦痛顿时化为清凉。佛陀这时对比丘说:“你出家至今甚为放逸,不知勤求出离生死、解脱烦恼,所以才会身染疾苦,希望你从今天起,要精进用功。”

比丘听后,便至诚地向佛陀顶礼忏悔:“佛啊,承蒙您的探望与庇佑,如果不是佛光普耀、慈悲摄受,恐怕弟子早已身亡,轮回六道了。弟子从今日起,一定会发大心,上求佛道、普度群迷。”比丘真心忏悔并且精勤办道,后来即得证阿罗汉果。

佛陀不畏劳苦、不避污秽的行为感化了比丘,使他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向佛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敦促他修成正果。

佛法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就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有所作为,处处牺牲自我,成就他人,应如是布施,应万缘放下,利益他人的身心。这是生命的最高道德,也是宗教最闪耀的情怀,是世间最美丽的心灵。

在佛的眼里,人与世间其他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去珍惜和热爱的,更是需要我们去善待的。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他会把万事万物都放到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因此,他更容易感万物之所感,悲万物之所悲,也就越懂得去善待他人。

禅悟人生

播下慈悲的种子,世人都可享用丰硕的果实;留下仁爱的语言,世间都将充满温暖的和风。种子探头笑,和风拂柳枝,此中风情,此间美丽,令人心中漾满欢喜。把自私从心中赶走

在这个崇尚合作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担当全部,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往往就维系在与别人互助的基础之上。许多时候,与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也才能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自私是人的本性,这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在社会中,就是社会性动物,没有谁能够独立生活。人与人之间少不了交往,我们也总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如果我们因为自私而抛弃别人,那别人也一定会抛弃我们!所以,不要吝啬分享你的东西,有时仅仅一杯小小的可乐,都可以让你拥有一个朋友。

只有心底无私的人,才有可能受到他人的尊敬,并且取得众人的信任与拥戴。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然后,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来不及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也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后来,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渔竿和一篓鱼。但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约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只为自己活着的人,他们不肯为别人的生活提供便利,更不肯为别人放弃自己的一点点利益,像这样的人,别人也一定不愿意为他们提供便利。我们生活在一个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世界,当我们摒弃自私的行为,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帮助了自己。

凡自私的人,都有这样的病态心理,即“他人即地狱”、“各人只扫自家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人者是傻子,利己者是聪明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心态逐渐变成了一种流行的畸形心态。

自私自利是个人主义的道德境界,是私有制的产物,是被人们唾弃的人生观。一个自私的人注定会伤害到自己,而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反而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把自私从你的心里赶走,你的心中就会充满光明。

禅悟人生

自私并不是自己在当下最多地受益,相反的,它可能会折磨我们的当下。不要吝啬分享你的东西,有时一个小小的善举,都可以让你拥有一个朋友。爱别人也就是爱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你对别人不好的时候,谁会将自己的爱倾注在你身上呢?拥有一颗爱人之心,爱别人也是爱自己。

一个人如果只关心自己,他很难成为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要成为令人敬重的人,必须将你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转到别人身上去。要真正地去尊重别人、爱别人,激励他们展现最好的一面。如同不求报酬做善事终会有所回报一样,别人也会加倍地关心你、爱护你,因为每一种善行都有回声。这也就是“福在积善”的道理所在。

任何一种真诚而博大的爱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当你用善良的心给别人带去关怀和温暖时,你也一定能体会到人间的真情,所以,当我们总是抱怨人间的爱太少的时候,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付出了爱心。有一天,佛陀与阿难、迦叶两位侍者行脚。到了中午,三人口渴,正好附近有处瓜田,佛陀便请阿难前去化缘西瓜。

阿难来到瓜田化缘。不料看守瓜田的年轻女子却恼怒地拒绝了阿难的要求,并将阿难赶出她的瓜田。阿难失望地回到佛陀处,向他诉说了刚才的经历。佛陀听后,便让迦叶前去。

迦叶到了瓜田,那年轻女子一见他便向他顶礼,殷勤地问候他,还主动挑了一个最好的西瓜给迦叶。

迦叶抱着西瓜回到佛陀处,向佛陀请教为何阿难与自己的境遇会如此不同。于是佛陀便向他们讲述了两人过去生的因缘。

数万劫前,迦叶与阿难同为出家人,二人经常结伴行脚。某盛夏的一天,二人在路上碰到一具已然腐臭的猫尸。走在前头的阿难看见了掩鼻走过,而走在后面的迦叶却慈悲地将死猫掩埋,为它三皈依。佛陀说:“那死猫转世后便是那瓜田中的女子。她之所以能得人身,便是因为当年迦叶为她皈依祝愿。所以她才能对迦叶心生欢喜。而阿难之所以受到辱骂就是因为当年一念嫌恶的心。”

佛经有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故事中,迦叶在守瓜女处得到了比阿难更好的待遇,正是因为他具足善因善缘,积累了福报。拥有悯物之心,生命才会安然适意。在佛家看来,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所以,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外的事物,关系到他如何对待自己。因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成了人们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的力量让我们懂得爱的力量是相互的,要获得他人的喜爱,首先必须要真诚地喜欢他人。这就好比自己是一块方糖,自己是甜的,世界才会是甜的。生活中,爱不只是一个得到或者给予的问题,其实在爱别人,尊重别人的时候,你也得到了别人的爱和尊重;相反,如果你总是对他们恶语相向、欺骗蔑视,那也只能收获祸端。

自古以来,爱人者人恒爱之。唯有你对他人施予仁和爱,他人才会以德报德。不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官显贵,唯有仁爱之心才能让你从容淡定、广结善缘,才更能显现你的情深义重。人生来便受父母之爱恋、兄姊之悌怜,情义仁爱是最早具备的情感和德行,它最能体现人情味,乃人性中的无价之宝,我们自当珍惜。

禅悟人生

爱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在爱中,人们不知不觉地使别人身上的某些东西得到新生,这种新生的东西又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希望。在真诚的爱中,人们无意识地得到了别人给他的报答和恩惠。为他人点灯,亦照亮自己

茫茫尘世,人与人如果能够互尽心力,互相照顾,世间将充满无数快乐。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修成正果,但每个人都有能力慈悲,都有能力布施,都能具备一颗菩提之心。

在佛家看来,一个修行佛法的人,第一位就是施行布施。真正证道悟得般若的人,没有自私的,会把布施放在第一。布施是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一切的布施。它源于内心,布施得不着痕迹。

有这样一则禅宗故事: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撞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到我了。”

僧人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僧人的感悟其实正说明佛的境界,一个将布施放在第一位的人,就无愧于佛的称号了。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布施为何物,甚至明知布施的好处而不去实施,一定不会有所成就。

布施不但是成佛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一个总是保全自己、不知布施的人,行走于世,做好人很难,更谈不上成佛。

人在困难的时候仍能布施,这才是真正的有布施心,越难越能做,这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只要心中有佛祖,身外物都可以送给别人。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布施。佛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经济学家,他教导众生,却不控制众生。只要心中有爱,即便物质匮乏,也能给人、助人。这正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禅悟人生

只要心中没有恶念,抛开自私的个性,帮助别人,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快乐,那么,布施就已经成为了这个人的行为准则,也就不用在意布施的形式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