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实践与探索:《东北师大校报》学生记者队伍三十年纪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2:49:34

点击下载

作者:赵立云,闫冬,佟雪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校园新闻实践与探索:《东北师大校报》学生记者队伍三十年纪实

校园新闻实践与探索:《东北师大校报》学生记者队伍三十年纪实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校园新闻实践与探索:《东北师大校报》学生记者队伍三十年纪实作者:赵立云,闫冬,佟雪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ISBN:9787206136344本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代序三十岁正当年

三十年前,源于一个共同追逐的新闻梦想,校报学生记者团成立;

三十年间,一批批学生记者用自己的努力在校报留下了青春的印章。

三十年,我们不曾忘记的是共同的名字——学生记者;

三十年,我们不曾辜负的是肩负的使命——校园报道。

三十年的成长与蜕变,换得岁月的激情流淌于字里行间,实现时光的脚步驻足在相机的眨眼;在校党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校报编辑部老师的指导下,多少学生记者把大学精神熔铸在字里行间,把人文关怀写进妙语华章,多少个志趣相投的个体在这里找到了梦想的归属,与它相伴走过30年。

1985年的一张校刊招聘学生记者的启事,变成了东师校园新闻人的集结令。为了共同的新闻梦想,为了更好地交流信息,怀揣着迅速、及时反映大学生活的朴实初衷,21名学生记者聚合于一颗初心,分散在各个角落,为《东北师大校报》注入了新鲜的力量,擎起了报道校园新闻、展现学子风采的火炬,从通讯员集体一步步发展完善成长为如今这样一支校园学生精英团队。

记者团的成立开启了学生记者在校园新闻里“纵横驰骋”的时代。带上记者证,采访时我们站在新闻事件一线,融进师生工作生活学习,仔细聆听校园里每一处花开的声音;提起笔和纸,写稿时我们共度无数个苦苦求索的深夜,反复斟酌于精准传达的标点,力图展现校园里每一个热点。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首期学生记者就提交了“长春市好新闻奖”这样令人满意的答卷;1998年抗洪救灾,学生记者感人事迹的报道带动了一次次捐款热潮;2003年非典,一篇篇校园生活掠影传递着特殊时期的正能量;建校周年庆典、大学生招聘会、篮球超级联赛……我们愿做对学校前进热情洋溢的记录者,我们愿做勇于表达学生观点与思想的思考者,为了让校报成为东师的一面明镜,学生记者发出灼灼之光。

1990年校报开辟“学生版”,学生记者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天地。为了搭建更多的思想交流平台、技能锻炼舞台,学生记者自己的刊物,东师的“南方周末”——《东师风》在2008年应运而生,而创刊号临时改为地震特刊更是体现了它的责任担当。面对日渐强大的新媒体浪潮,学生记者敏锐地走在了时代的前端,开拓网络阵地,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东师风》为锻炼平台,校报为展示平台,外媒为发展平台”的队伍建设模式,学生记者在各大平台上发声,显示出了在校园强大的影响力。

这里不仅是集聚校园英豪的家园,更是培养新闻人才的摇篮。编辑部老师是领路人,带领每一名稚嫩好奇的学生踏入新闻传播的大门,助力每一个拥有新闻梦的种子生根发芽,一次次促膝交谈有如朋友般亲切温暖;聆听校外媒体人传授经验,实战于社会媒体的机会更是让学生记者触摸到了新闻的脉搏;一批批学生记者在这里成长蜕变,一颗颗年轻的心在这里找到了方向,他们怀着满满的感恩与收获踏入媒体一线,开辟出精彩的人生道路,留下一串响亮的名字。

三十年,我们携手努力,将发生在东师校园里一万多个日夜的故事凝固在铅字间;三十年,与你即将书写的万里华章而言仅仅是一个瞬间,往昔的成绩是为了更好的续航,前行的风帆已经扬起,三十而立,我们正当年!第一部分青葱岁月

几载相知,一生相伴。

时间的故事里,满是青涩的面庞和坚定的心。

一次次探索,见证初阳般的新生。

一步步向前,走过诗画般的年华。

记忆不曾磨灭,反更铭于心间。

初心不忘,回首一片葱茏。《东北师大校报》学生记者团简史

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大学校园中,学生记者的身影越来越多,挑选学生记者承担采访任务的情况也逐渐增多。时任《东北师大校报》编辑室主任的刘丽亚老师与两位编辑李振兴老师和石晓峰老师商量,打算从发挥学生作用、培养新闻爱好者的角度考虑,成立一支学生记者队伍。这个想法成熟后,校报的几位老师向主管领导征求了意见,并获得大力支持。

此后,《东北师大校报》向东师全体学生敞开了怀抱,一个属于东师学生记者的新时代就此开始。

梦想从这里起航(1985-1989)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高校各项工作都呈现出新的气象。我校的新闻宣传部门积极改革创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传播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提高文化素质。校报编辑部作为党委宣传部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适应时代与学校工作发展需要,于1985年吸纳了第一批学生记者,并建立了学生通讯员集体。1989年,学生记者团正式成立,这是我校唯一一个由党委宣传部领导的学生社团组织。

精心选拔的学生记者承担了建设先进文化校园的责任,他们在新闻报道中,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思考分析引导校园各种现象,并影响着周围的同学,如他们发起的“红黄黑——大学生关于前途的思考”系列专题讨论,历时两个多月,先后发表的多篇文章在校园里引发了大家关于个人前途问题的大讨论,师生反响强烈,很好地发挥了思想引领与舆论导向作用。

同时,学生记者积极参与校园新闻报道使我校的新闻宣传形成规模效应,因为贴近师生群体,因而受到广泛欢迎。在东师建校40周年期间,校报学生记者跟随编辑室的老师参与了庆祝活动的报道、绘图、信息搜索等工作。40周年校庆之夜,精彩的文艺表演和老一辈东师人深深的东师情结,也让学生记者无比感动。这些感动,经由他们手中的笔传达给到整个校园,为校庆增添了一丝喜庆。

学生记者虽身在校园,但他们也关心社会,心怀天下。他们善于发现周围的真善美,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种种感人的瞬间,传递身边的正能量。1989年,我校19名同学奋力抢救落水中学生,学生记者配合校报老师对此新闻进行了大篇幅的连续报道,并引发校内外广泛关注,充分彰显了我校学子的思想培养之高、展示了我校育人工作的成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记者团作为一个学生组织,成立之初,就通过其成员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勤勉进取的个人修养、丰富厚重的知识储备,记录校园生活、传播校园文化、做好学校重要舆论宣传,并以优秀的表现得到师生的赞誉。1985年:校报招聘学生记者

因1985年1月25日,校报头版右下角出现一则启事:

为了加强信息交流,提高校刊质量,迅速、及时地反映我校学生的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新闻爱好者的采访、写作能力和工作能力,形成一支学生业余新闻爱好者队伍,为此,本室决定从学生中招聘一批学生记者。

这是校报第一次正式招聘学生记者。启事刊登以后,校园里的文字爱好者跃跃欲试,怀着对新闻的好奇和对记者职业的向往,大家学期末,学生记者内部还会进行一次考核。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记者不仅提高了新闻采访能力,也与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因1985年9月,新中国迎来第一个教师节。为了作好教师节宣传工作,校报编辑室的老师很早就开始策划,并最终确定二、三版由学生记者采访优秀教师,形成若干篇人物通讯。此时,经半年的训练,学生记者的写作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记者开始了认真的准备工作——确定采访对象、预约时间、采访、写稿、改稿、与编辑老师一起打磨……终于,6篇成型的大稿子如期出现在9月15日的校报上。6篇稿子占据了整整两个版,其中学生记者王文权采写的《他们不仅仅是人梯——访赵成大教授一家》一文,还获得了1985年长春市好新闻三等奖。这是校报学生记者获得的第一个好新闻奖。1986年:优秀学生记者

因3月15日,校报编辑室召开学生记者会议,对学生记者队伍进行了调整。刘志成、康洪伟、周春来、王文权、杨丽秋、伊天明、阎龙光、邵李宁、周庆山9名1982级学生记者因为即将毕业,正式离队,校报编辑室向他们颁发了“学生记者纪念证”。会上,同时新纳了8名学生记者。

回顾一年的学生记者生活,即将离队的学生记者感慨地说:“我们像一群丑小鸭,梦想变成一只凌空飞翔的白天鹅。由于对新闻报道、文学写作、摄影美术的深厚兴趣,在去年的那个春光明媚的三月里,我们愉快地走进这片希望的田野,开始了学生记者的生活。”“有时候,写出来的东西难免粗糙,这时候,校报的老师会耐心地向我们介绍新闻知识,鼓励我们大胆写作。这使我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我们从这里走向明天”。

因源月,校报评选出1985年优秀学生记者远名,他们分别是:教育系姚俊,政治系于峻涛,中文系康洪伟、周春来,地理系和涛,图书馆学系周庆山。

因9月,东师建校40周年,校报学生记者跟随编辑室的老师参与了庆祝活动的报道、绘图、信息搜索等工作。40周年校庆之夜,精彩的表演和老一辈东师人深深的东师情结,让学生记者无比感动。这些感动,经由他们手中的笔传达给了整个校园,红色的刊头、插画,为校庆增添一丝喜庆。对学生记者来说,40周年校庆,不只是兴奋的联欢,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1987年:学生通讯员

因3月,校报13名学生记者即将毕业离校,为充实记者队伍,编辑室增聘乔梁、高亮等17名学生记者。此外,为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映学生生活,使更多的新闻爱好者得到锻炼提高,编辑室还招聘了牟喜颖、赵国伟等47名学生通讯员。

增设学生通讯员,并从表现良好的通讯员中选拔学生记者,这一制度不仅保证了招收学生记者的高质量和多渠道,也保证了校园新闻的及时报道,这也是日后见习记者制度的开始。

因学生记者潘清(笔名:潘启明)撰写的言论《还是别“找校长去”》(第112期1版)获得1986年度全国教育好新闻评比三等奖、吉林省校报好新闻评比一等奖。1988年:“红黄黑——大学生关于前途的思考”

因1月23日,1987年吉林省高校好新闻评选活动在吉林工学院举行,校报教师和学生记者的5篇作品获奖,其中推荐的版面获得一等奖,言论、消息获二等奖,通讯获三等奖。

因5月12日,编辑部召开学生记者会议,对积极撰写稿件,较好地完成编辑室交付任务,工作成绩突出的陈绍辉、龚辉、朱建童、和涛、滕达生5名学生记者进行了奖励,并授予“优秀学生记者”称号。其中,表现特别突出的是陈绍辉,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陆续采访并发表了员员位博士生导师的事迹。

经编辑室全面考察,并与各系协商,决定增聘穆占一、王晓鸿、白逢浩、郝岩、曲实、陈蓉辉远名同学为学生记者。

因6月11日,编辑室老师与20余名学生记者去南湖公园郊游,泛舟湖上,尽兴而归。

因10月10日,校报刊登面向1986级、1987级、1988级学生招聘学生记者启事。招聘启事指出:本报自招聘学生记者以来,一大批学生记者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学生记者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启事同时明确提出对学生记者的要求:积极为校报供稿,每学期至少要在校报上发表几篇稿件,每月5日、15日来编辑室交流情况,领取任务。学生记者的工作,每学期考核一次,对完成不好的记者,编辑室将其作为自动离队处理。每学年还评选一次优秀学生记者。这则启事标明学生记者招聘、学生记者离队的工作逐渐规范化。

因11月,校报根据择优录取原则,经全面考核决定录取苏均翔、宋雪莲等16人为学生记者,同时考虑到队伍的相互接续,又录取石敬生、马金钟等16人为校报通讯员。

因从校报第662期起,学生记者发起“红黄黑——大学生关于前途的思考”系列专题讨论,历时两个多月,先后发表《选择与被选择》《“黑道”的联想》等讨论文章,在校园里引起强烈反响。1989年:学生记者团

因1月22日,1988年全省校报好新闻评选活动在建筑专科学校举行,学生记者高亮撰写的《不妨大度些》获得言论类二等奖。

因3月4日,由我校爱好新闻写作的学生组成的社团组织——东北师大学生记者团正式成立。学生记者高亮出任第一届校报学生记者团团长。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东北师大学生记者团章程》《记者团组织机构名单》,并议定了今后的工作计划。学生记者团下设新闻通讯部和文学创作部两个职能部门,编有记者团内部刊物《记者团通讯》。

记者团的成立,标志着校报学生记者队伍建设更加正规化,也使学生记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采访活动也变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因1989年11月,东师19名同学奋力抢救落水中学生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长春日报》、长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作为校园传媒,校报连续多期对此新闻进行了大篇幅连续报道。期间,目睹事件过程的学生记者朱建童等和指导老师合写了大通讯、采写了校园师生反应、撰写了后续跟踪报道。经过这次锻炼,学生记者对大型活动、事件的报道能力也有所提高,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三四版的青春音符(1990—1999)

上世纪90年代,大学校园内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校园文化活动轰轰烈烈。学生记者作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主动承担责任,以宣传活动“传承大学精神、引领价值取向,营造舆论环境、创建良好校风,传播好人好事、弘扬优良传统,传递学校政策、促进学风建设”。

学生记者在这一时期采访报道了我校四名学生抗洪抢险的故事,撰文详述了我校开展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大量积极正面的新闻报道,让敢于奉献、乐于奉献精神深入了学生的心灵,使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记者还积极加入到红烛志愿者的队伍中,跟拍红烛志愿者在街道社区等的方方面面活动。他们以新闻稿件为载体,向校园传达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传递无私付出的关怀友爱,呼吁爱的接力,倡导爱的奉献。

在这一时期,围绕着国家强调的“基础教育应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的理念,我校在始终坚持着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针政策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基础教育战线得到一致好评,因此,学生记者重复对我校开设的教师技能大赛、钢笔字粉笔字大赛等系列活动进行了生动活泼的现场报道,并通过介绍学校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而推出的相关制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了此系列活动中,在校园中刮起了一股为“做未来优秀教师”而不断努力的良好风气。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划设计也通过在学生记者一篇篇详实优秀的新闻报道落到了实处,真真正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与此同时,学生记者的撰稿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记者团的整体业务水平在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笔杆子”,学生记者的稿件在各级新闻评比中,多次获奖。作为学校活动的亲历者、报道者,学生记者在“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指导下,学生记者完成了有魅力的校园新闻,记录了东师真实且扎实的发展历程,学生记者团与学校共同努力与成长。1990年:学生版、副刊版

因员月10日,校报第一次将二版、三版、四版重新定为教工版、学生版、副刊版。学生版和副刊版成为学生记者大展身手的“舞台”。这一年第一期校报的学生版上,学生记者郝岩、朱建童、高亮采写的报道与言论,占了四分之三个版面。

因2月,全校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记者团的学生记者在编辑室老师带领下,开始了一次集体采写活动。采访对象包括老师、学生、班集体等。3月10日的校报上,由记者团集体采写,高亮、郝岩、范树俊执笔的《雷锋,从春风中走来》,占了校报学生版“半边天”。

因源月苑日,1989年度吉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学生记者朱建童参与撰写的长篇通讯《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获特别奖,学生记者高亮(笔名:魏岩)撰写的《把“热情”用在何处?》获好言论奖。

因5月10日,长春师范学院院报编辑与院报学生记者一行10人来到我校,与编辑室的老师和学生记者们围绕如何办报育人、总结经验等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

经校报认真考核,征得各系领导同意,校报决定增聘石敬生、于迅来、李宁、丛文、宁咏梅、丁晓红为学生记者。

因5月13日,记者团全体成员一起去江城吉林春游,领略江城美丽的自然风光。

因10月,第十一届亚运会刚刚结束,这个当时的热点话题,引起校园师生的热烈讨论,校报也刊发了一系列消息、通讯等报道,学生记者郝岩、于迅来、苏均翔、吴宪国、宁咏梅等也参与其中,和编辑室老师一同采访、写稿。其中,苏均翔、吴宪国撰写的《亚运精神长存》《让我们来讴歌生活——校<庆亚运·迎新生>文艺晚会侧记》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篇文章。1991年:“大文章”

因3月11日校报学生版上刊登了由石晓峰老师和学生记者郝岩共同完成的《面对着盛开的金达莱——记校友延吉二中教师韩尚石》,这篇文章占了半个版,灵活生动的文笔让这位人民教师的形象跃然纸上。

因5月,经与各系协商、编辑室考核,政治系周磊、刘文军,中文系徐东洲、刘子良、袁镜武、张弘、王勇,外语系栗冰怡,图书情报系钱永胜,体育系周慧,计算机系刘岩,物理系李玉坤,化学系李锐,生物系王百会、程慧颖,电教系何伟,环科系张淑萍17名同学受聘为校报学生记者。

经考核评比,郝岩、石敬生、崔颖、宋雪莲被评为优秀学生记者。

因在1990年度吉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由李振兴与学生记者石敬生编辑的698期副刊版获得副刊版面类二等奖,学生记者郝岩撰写的《圣火,永远燃烧》获得言论类二等奖,在长春市好新闻评选中,由贾春文和学生记者郝岩撰写的通讯《一座爱的金桥》获得长春好新闻三等奖。

因10月29日,校报三版由学生记者张弘独立完成的《青春,在洪涛中闪烁光芒——记我校抗洪抢险优秀大学生》,占了整个版面。文章中,记者采写了四个学生的抗洪抢险故事,真实感人,向读者展现出这场侵袭了18个省市的洪水灾害与我校学生不畏艰险、勇敢向前的抗洪精神。从一系列的文章可以看出,学生记者逐渐完成了跟着老师写稿到独立完稿甚至是大稿件的能力的过渡。1992年:系列跟踪报道

因从10月10日738期起,学生记者何伟、张弘采写的《做一颗火种——东北师范大学勤工助学服务社寻踪》陆续刊发四期,从招聘透视、创业艰辛、沃土育人、燎原星火四个方面,全景式展现了勤工助学服务社创办与运行,这也是学生记者首次独立完成系列跟踪报道,为后来大型新闻报道的策划、采编、撰写等打下了基础。

因从12月员日起,校部机关陆续从地理楼等处集中搬至新竣工的综合楼。校报编辑室搬至112、114室,校报记者团的活动地点也随之迁入。

因11月14日至12月缘日,第五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举行。此次文化艺术节是我校首次与校外企业联合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作品拍卖与签约定货,以及把礼仪竞赛办成大学生综合素质展示的文化活动。学生记者全程跟进了这一活动,从艺术节开幕、各项活动开展一直到闭幕都有报道。学生记者王百会、李波、王勇、李海霞、刘海燕等完成了《我校第五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隆重开幕》《学生文化艺术作品展销会侧记》《“大楼杯”卡拉韵运决赛侧记》《学士风采礼仪大赛侧记》等一系列报道。1993年:毕业洽谈会

因3月12日、13日,东师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顺利举行,这是我校第一届毕业生洽谈会。学生记者王学军、钱永胜与校报指导老师石晓峰、顾莉和解玲,共同完成了《选择——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纪实》,并占了近两版的版面。从此以后,历届毕业生洽谈会都成为校报学生记者重要的报道内容,洽谈会也成为学生记者历练的重要平台。

因缘月,学校召开了迎接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校园、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评比检查活动的动员会,正式拉开校园文明建设活动的序幕。校报学生记者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寻找新闻线索,发掘先进人物与事迹,配合“校园文明建设”活动。其中,由学生记者谭德明、齐明达完成的《师大永远记住你们——记校园建设突击队》和胡杰华、徐家军完成的《一曲动人的歌——全校教师参加校园文明建设纪实》最具代表性。1994年:大家庭

因2月28日,记者团春季纳新结束,共招聘59名见习学生记者,为建团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届。

因近一个时期以来,徐洪刚同志的英雄事迹传遍了祖国大地,为了响应学校关于开展向见义勇为英雄徐洪刚学习的号召,校报编辑在3月15日的报纸上设置“学习雷锋、学习徐洪刚、做四有新人”的专版,学生记者发表了《是红烛,就要奉献爱心》《素不相识显真情》等文章,他们号召广大青年学生要以实际行动向英雄学习,用英雄的思想教育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因4月11日3版的文章《校园‘CP’政园风采——校园文化驿站系列活动之一暨开幕仪式侧记》格外吸引读者眼球。校园CP(Culture Post)即校园文化驿站,为丰富广大同学的业余生活,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开展的大型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政治系团委和学生会主动请战,承办了首场活动。学生记者剑南将这一盛会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为全校师生再现了活动的盛况。随后再接下来的报纸中,学生记者连续报道了关于校园文化驿站的系列活动,学生记者的报道能力逐渐提升。

因5月26日,学生记者王百会撰写的《拓宽领域讲求时效我校开辟首批校内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一批贫困生将陆续聘用上岗》一文在一版发表,此文详细介绍了我校勤工助学政策的宗旨及具体的实施措施等,为贫困学生带去了福音。随后,在7月5日的三版,学生记者文爽发表了一篇名为《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校首批勤工助学岗位聘用签约会聚焦》,记录了这次签约大会的现场情况,也进一步向全校师生解读了此项政策,颇受大家关注。

因1994年,校红烛志愿者协会成立,学生记者对红烛举办的一系列活动给予关注,发表了多篇文章,如4月11日崔绍怀主笔的《红烛在行动》、9月5日文爽《烛光燃亮的希望——红烛志愿者暑期‘烛光行动’实践纪实》等等。学生记者在对同一个主题进行多次采写并写出了新意,表明学生记者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他们的采写报道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红烛学生组织的发展成长,扩大了其在校园中的影响力。1995年:五四青年节

因1995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76周年、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常楷、朱宝明、崔绍怀、付双、王海燕、徐家军6名学生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为此做了专题报道。五篇风格不同的文章,占满了整个版面,其中《五四魂红烛情》写我校“红烛”志愿者的事迹,《历史有证青春无悔》写纪念演出的盛况,《五月的歌声五月的情》记述为纪念五四运动而召开的“金麦克”卡拉OK大赛,《民族瑰宝情系翰墨》再现“五月情怀”学生书画作品展的情况,《青春光阑五彩色蕴》记叙“青春光阑”文艺晚会的精彩表演,全方位的采访活动体现了学生记者们的默契配合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5月最后一期校报,为配合校团委在全校开展的团员教育评议活动和1994年“创先争优”评选表彰活动,学生记者对标兵团支部、标兵团干部和标兵团员的优秀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完成了总题为《团旗下,迈开跨世纪的步伐》的整版策划,与前一期的报道互相照应,扩展了宣传报道的深度和广度。1996年:暑期新闻实践

因3月,1995年度吉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学生记者袁镜武采写的通讯《播种塔里木的希望》和邹飞宇撰写的言论《高原前的沉思——写给孔繁森》获一等奖。

因东师建校50周年庆典前的暑假,记者团几乎全员出动,参加了暑期校友采访联络团。两个人一组进行实地考察采访,并整理校友的典型事迹。通过校友会提供的城市校友联谊组织的线索,学生记者去当地教育局、档案馆查阅资料、收集报道素材。这是首次以记者团成员为主体组织的大型暑期新闻采访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记者接触到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校友,而且这种奔波中学习的经历,也成为了学生记者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因校庆50周年期间,学生记者团承担了座谈会、文艺演出、摄影展、成立校友会及举行联谊会等动态消息的报道工作,并由专人采写了9场科学报告会和校友事迹报告会以及各院系庆祝活动,并向众多校友、师生进行了约稿,所完成的稿件占整个校庆专刊(三期)的三分之二,全体记者团成员几乎都得到相应锻炼。1997年:《军训风采录》

因1997年7月1日,香港即将回归,校报从5月就开始了对此的系列报道。5月26日校报一版,学生记者徐洪亮和王晓松共同完成的《洗雪民族百年耻,同圆华夏世纪梦——我校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活动丰富多彩》综合报道成为该期报纸的头版头条。6月10日,同样的位置又刊登了学生记者王奎龙完成的《倾此一腔情,共圆百年梦——我校隆重举行迎香港回归教职工合唱比赛》一文。此外,在三、四版上,学生记者连续采访了学生对香港回归的看法和学生组织及学校举办的庆祝活动,并组织了多篇抒发爱国之情的作品,如丁冰的《紫荆花与君子兰》、张益群的《同在国旗下》、徐洪亮的《一个共同的心愿》。

因9月,学生记者王奎龙、张爱国、徐洪亮等参与编写的《军训风采录》出版。该书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收录了10年来反映我校军训工作的部分新闻作品,以及1996级和历届参训学生撰写的206篇反映军训生活的日记体文章、81123部队部分承训教官的军训体会文章。这是记者团第一次多人参与图书采编及出版活动,也是记者团培养学生记者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

因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国人民为之鼓舞与振奋。为配合学校宣传工作,校报学生记者张爱国、徐洪亮、陈鸿瑶、魏东风等奔走于同学之中,倾听他们澎湃的心声,感受他们深刻的思考,撰写了《跨世纪的话题》一文,这是学生记者为数不多的一次参与重大理论宣传报道的实践。1998年:抗洪救灾

因9月,抗洪救灾成为这一年的关键词。记者团的学生记者虽然没有亲自到最前线,却也履行着记者的职责:引导校园舆论。他们把时事新闻与校园活动相结合,注意挖掘校园中有关抗洪的感动事迹,既有《我校赴抗洪前线慰问解放军》、也有《学校师生踊跃捐款捐物》,还有《“抗洪精神”的召唤》等多篇言论。

因11月10日,校报通讯员招聘工作结束,来自10个院系的18名1998级学生正式被录用。1999年:建团十年

因10月,校报编辑室面向全体1999级同学进行学生记者招聘,并录取15名实习记者。记者团正式建立十年来,在一次次采访、编写中,逐渐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笔杆子”。从写小消息、小通讯,到跟着老师写一版的稿件,再到独立完成占据整版篇幅的大稿,还有吉林新闻奖、中国教育好新闻、长春新闻奖等荣誉都证明了学生记者们的实力。自1985年组建学生记者队伍起,校报编辑部共培养了学生记者200余人。

因12月,由学生处组织、校报学生记者多人参与完成的书籍《春华秋实——新时期优秀校友成功之路》出版。由校报记者和优秀学生组成的6支“学访校友”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宋桂瑛、栾国华、邹云龙、薛利锋、严蔚刚等指导老师带队,分赴北京、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赤峰等城市,在炎热的骄阳下,采访改革开放以后毕业的优秀校友。

敏锐的新闻眼(2000—2008)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校净月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加强净月校区的新闻采写,记者团决定在净月校区建立学生记者站,负责新校区的新闻报道。这一时期,学生记者在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理念推广、密切两校区联系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日常新闻采写中,学生记者更加注重从学生本体出发,密切关注广大学生所关注的校园新闻事件,第一时间捕捉校园的最新动态,准确地判断学生感兴趣的新闻素材,这种自下而上采写的新闻更接地气、更贴近广大学生的校园新闻需求。如2001年,东师获得第三届CUBA男子总冠军,学生记者的及时报道扩大了学校体育方面的影响力,使体育——东师的一张名片深入人心;2001年开始,学校连续举办东北高师院校毕业生联合供需洽谈会,学生记者历年的跟踪采访为我校毕业生就职提供了连续、及时、深入的资讯。

在传递校园信息的基础上,学生记者更加注重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承担着“解读大学精神”、“传递正能量”的任务。2003年,在“非典”肆虐的时期,学生记者在活动范围内力所能及地进行了一系列的采写报道,他们“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意识感越来越强。在建校60周年庆典之际,学生记者全程参与,记录下校庆活动的片段,新颖的构思将东师温情的一面展现给了读者,深化了东师学子对于母校的归属感。

在“提高新闻素养,发扬学校精神;立足时代主流,积极宣传学校;贴近校园生活,反映同学心声;培养综合素质,发展完善自我”工作要求下,学生记者深入校园、走近师生、关注社会,他们以高度的热忱、积极的心态、专业的新闻素养投入到校园学生活动中。2000年:净月记者站

因从3月15日的校报起,三版开辟的“热点”专栏由学生记者主持讨论大学生关心的各种话题。宁静的氛围适合理性的思索,自由的空气适合平等地探讨,在各抒己见的天地里,大学生通过关注共同的“热点”来碰撞思想。第一期由学生记者闫姝行、王岩、宋强、邵坤主持,讨论的内容为“明天成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做什么”。

因2000年,随着净月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加强净月校区的新闻采写,记者团决定在净月校区建立记者站,来自净月校区的张明明被任命为净月记者站第一任站长,与净月校区的学生记者一起负责新校区的新闻报道。

因暑期,校报编辑部老师带领学生记者推出了《东北师大报》电子版,从此在东北师大校报的网站上可以看到2000年之后的所有报纸。校报电子版有查询、投稿、意见反馈等多种功能,为师生朋友开辟了一条新的阅读校报和关心校报的途径。借助校报电子版,学生记者的习作也拥有了一个内部性质的网络平台进行发表。

因11月,校报学生记者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下走访了净月校区。11月10日校报三版刊发了林一戎、安玉霞、闫姝行三名学生记者采写的《精彩de周末净月行》,学生记者张明明、刘世轩合写的《我们心中的净月校区花园·校园·家园》,为本部校区的学生揭开了净月校区学习生活的神秘面纱。

因11月10日,校报创刊900期,学生记者用整整一个版面通过图文形式抒发了对校报的祝福之情。2001年:CUBA

因1月4日至9日,第三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东师举行。在比赛现场,除了篮球队员和啦啦队挥洒的汗水,还有校报学生记者忙碌的身影:采访篮球队员、啦啦队队员,记录整场比赛……即使是没打过篮球的女生,也在采访前做足了有关篮球的功课,以求写出高质量的报道。

因1月10日的校报三版成了第三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专版,一篇由几名学生记者合作完成的大消息居中,在大消息的周围,一篇篇采访稿向读者还原了比赛的全过程。但这只是开始,对第三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赛的跟踪报道持续到了六月。最终以东师获得第三届CUBA男子总冠军,在6月5日的校报头版上,《CUBA师大夺冠》的字眼格外醒目。在报纸的三版上,学生记者用一张图片新闻告诉了全校师生《CUBA男子总决赛:师大独尊》,他们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赛后随感。学生记者也在这次篮球比赛报道中,对体育新闻的报道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超联赛报道成为了校报学生记者重要的实践平台。

因9月1日,校报出版了迎新专刊,四版成为校报学生记者展示自我心路历程与成长收获的天地,同时也成为别开生面的招聘“广告”。

因从11月5日起,校报在一版推出言论栏目《新闻观察》,本着“以小见大、热中求冷”的宗旨,学生记者对校园的时事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第一期由严蔚刚老师带学生记者张磊、崔岩完成了《你会不会做心理咨询》一文,而后学生记者成为这一栏目的主力,如张页维、王颖、海明威、缪影、陈姝佳、海栗等。2002年:责任编辑

因3月25日校报二、三、四版责任编辑的位置上出现的名字是苑举刚,他在编辑老师的指导下,不仅能将采访和稿件做好,还能将策划、组织约稿、排版校对等安排得井井有条。聘任学生记者担任责任编辑这是校报对学生记者团培养的一次重大改革。2002年全年,多期报纸的责任编辑一职由学生承担,除了苑举刚外,做责编最多的是汤成慧,他们也是这一年校报上名字出现次数最多的人。

因在校红烛志愿者开展的“走进吉林生态”科考宣传活动中,学生记者海明威随队进行了跟踪采访,并以日记和图片的形式,不断发回科考最新情况。随后,他与曹鹏宇共同完成了《“走进吉林生态”科考宣传队西行漫记》,当时随团采访的还有新华社、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吉林日报》《长春日报》《新文化报》等多家媒体,这次活动是学生记者团参与的为数不多的一次大型活动采访报道。

因暑假期间,李微微、姜甜甜、侯婧姝等15名校报学生记者与吉林大学、长春大学、长春税务学院等高校学生记者一起,参加了由长春市报业协会组织的“走长春访企业看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学生记者与报业集团主管采编的领导、专家及《长春日报》《长春晚报》的资深记者进行了座谈,他们在如何抓住新闻热点、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如何提高采编技巧、党和国家对新闻行业的管理及记者的职业道德等方面得到了指导。随后,报业协会组织学生记者们赴卡伦湖镇考察当地的君子兰种植基地、农家酱生产企业等,实地考察让大家感到新鲜而有趣,收获很多。

此次活动是学生记者第一次大规模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开展实践,也为日后校报记者暑期到各大报社实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当时通讯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能走出校园实践是很难得的。与社会媒体的“亲密接触”对学生记者的影响很大,一些学生记者成为报社的实习记者,分组参加了报社的日常采编工作,在报社的帮助下我校学生记者共完成高质量的采访稿件20余篇。

经历了这次社会实践,校报学生记者的写稿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他们开阔了眼界、拥有了一双更加擅于捕捉新闻的眼睛。这些可以从2002年9月以后的新闻采写中反映出来,很多占据整版的大稿件都由学生记者独立完成,如秦国昕的《红烛无悔——记净月校区红烛协会掠影》等,该文还获得了2002年度吉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通讯类二等奖。

因在我校承办的“非洲国家司局级教育官员研讨班”活动中,学生记者参与了相关采访报道,完成了《非洲教育扫描》《手拉手肩并肩》等多篇稿件,学生记者姜甜甜、李微微与侯婧姝还与非洲官员合影留念。

因时值新生入学,校报950期特别策划了“走进学生记者团”专版,对学生记者团进行了全面介绍,当时的学生记者还纷纷写下自己作学生记者时的经历,如汤成慧的《有些轨迹在人的记忆中是无法磨灭的——献给我们的记者团生活》,这是众多从记者团走出的学生记者情感的集中表达。

因在2002年度吉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比中,候婧姝与张磊的文章《给我们一片天——我校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竞标”侧记》获通讯类一等奖。2003年:“非典”时期的责任

因2003年,“非典”突然来袭,校园曾一度陷入恐慌。校园内,校报学生记者在“非典”肆虐的时期,勇敢担起了传递正能量的责任。5月上旬,学生记者开始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进行力所能及的报道,主要的稿件有《静湖、学林刮起吉他风》《运动潮席卷校园》《感言“封闭式管理”》等,这些报道在当时校门封闭、学生之间交流变少、大家对“非典”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的情况下,对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与面对“非典”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抗击“非典”的深入,学生记者更是写出了《青春,绽放在SARS肆虐的季节——非常时期东北师大学生生活纪实》《非常时期我们的生活……》等大篇幅通讯。从“非典”初期的校园生活掠影展示、采访校领导和校医院医护人员,到学生在“非典”时期的反思和思考,所有的报道都体现了四个字——“人文关怀”。学生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铁肩担道义”的光荣与不易。

因学生记者赵雷雨和商芳芳跟随我校“扶蕾”小组一起经历和感受帮学助教活动。他们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记录了下来,形成了一篇通讯稿。在2003年吉林省高校好新闻评比中,此文章获得了通讯类二等奖。

因12月3日,《东北师大校报》出版1000期暨创刊55周年。这是校报人和学生记者团自己的节日,为此,学生记者配合校刊指导老师设计并完成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最让学生记者记忆犹新的是采访黄云鹤与赵培光学长,向高亮、宋雪莲、赵培光、徐家军等记者团学长约稿的经历。在之后的回忆中,学生记者赵嫣嫣说:“由于校报记者的身份,我有机会去釆访和结识优秀的师长和学者,他们的人格和魅力对我的成长有莫大的影响;也是由于校报记者的身份,让我有机会接受石老师、严老师、王老师和白老师的指导,让我的

写作水平不断提升;同样是由于校报记者的身份,让我结识了东师各个院系钟情于笔墨文字的精英,并和很多人成为终生挚友。”此外,记者团还进行了东师校园新闻明星、优秀学生记者、学生记者优秀作品的评选活动,组织了广大师生参加了为校报千期出版签名、寄语活动,以及千期联欢晚会等。学生记者从活动中不仅了解了校报的发展历程,知晓了记者团前辈们取得的成绩,还细细梳理了自己在记者团的经历,《不只是一种经历》(侯婧姝)、《在校报的日子》(李微微)、《一路走来》(秦国昕)、《安居乐业的鱼》(赵嫣嫣)等文章反映出大家在学生记者团的锻炼与成长。

因在吉林省高校记协2003年度好新闻评比中,学生记者张磊的文章《非常时期,我们的生活》获通讯类一等奖。

因东师师大校报出版1000期、创刊55周年之际,校报几位朝气蓬勃的编辑们,以满腔的热忱把1998年以来校报刊登的优秀作品汇集到一起,合成了《春风的记忆——纪念东北师大校报出版1000期优秀作品选》这本书籍,作为献给校报的礼物,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学生记者李微微、崔利立等参与了校对工作。2004年:摄影小组

因2004年,为了提高新闻图片稿件质量,记者团开始细化分工学生记者的职能,设立了摄影小组,这为后来成立记者团摄影部打下了基础。摄影小组的学生记者通过学习掌握了新闻摄影的技巧,于是从这一年开始,校报反映校园生活的报道中多了学生记者的镜头。

6月23日,校报三版刊发的《本报记者陈显玲摄影习作展受到关注》一文,引起大家的关注,为陈显玲举办个人影展的是长春市摄影家协会、长春新闻摄影学会、我校传媒科学学院和文学院。校报上一次报道自己学生记者,是1999年11月28日的一篇消息《第六届学生专业学习十佳评选揭晓,本报学生记者玄玥榜上有名》。两篇报道侧面反映了学生记者较强的综合素质。

因在2004年度吉林省好新闻评比中,学生记者袁世奇、王龙旺合写的文章的《“红烛课堂”正式启动博士生导师亲自授课》获消息类二等奖,李微微撰写的文章的《感受车木峡》获通讯类一等奖。程琳的《由“一等奖空缺”引发的思考》与陈显玲的文章《关爱心灵》分别获言论类二等奖和三等奖。2005年:校报改版

因源月,校报由源开源版改为对开源版,出版周期由周报改为旬报,二版改名为学思苑、三版改名为东师风、四版改名为静湖石。改版后,学生记者的分工更加明确:主要阵地是三、四版,新闻报道与图片摄影同样重要。在改版后第一期报纸上,学生记者完成了“观点聚焦”之《四、六级改革:英语学习能否“柳暗花明”》(陈显玲、肖鸿杰、牛雅娴、陈权),“文化映象”之《诗意的青春——我校大学生诗歌朗诵大赛印象”》(宋图南、刘志伟、荣丽敏),“雏凤清音”之《学生参与迎评之我见”》(贺宝庆)等系列栏目策划与新闻采访等。2005年,校园活动也格外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改革、四六级改革、“挑战杯”中我校学生获得特等奖、“三农学社”获全国优秀社团称号、东北高师2006届毕业生联合洽谈会举行等令人振奋的事件层出不穷。学生记者四处奔走,用手中的笔和相机把这些荣耀呈现在刚刚改版的校报上,让校报的校园报道特别是学生活动报道更加鲜活、更贴近生活。

因2005年秋季,记者团招聘了新记者41名,7名见习记者也随之转正。除了正规学生记者队伍之外,记者团在本部校区建立了一支通讯员队伍,有通讯员14名,涵盖本部校区12个学院,以此拓宽了学生记者团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

因7月,由迟海波、石晓峰、王丹彤、吕春宇、白立新、赵立云等编辑部老师指挥,校报学生记者作为主力的师德师风建设丛书——《百名博士生导师话师表》《百名优秀学子话学风》和《百名优秀校友话母校》出版。

因11月8日,为庆祝第六个记者节的到来,记者团召开了记者节联谊会,增进学生记者之间的情谊。11月19日,记者团邀请了宣传部副部长石晓峰老师对全体学生记者进行新闻基本理论知识、新闻采访要求、方法及技巧等方面的理论指导,这次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生记者以后的稿件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升。

因12月,记者团派代表参加了长春税务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校报记者团联谊活动,与兄弟院校记者团进行了业务和管理经验交流。此外,记者团还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体育学院等学校记者团建立了联系。

因本学年,学生记者采访稿件中,由韩冬、田秋平撰写的《“感恩教育”教会学生感恩》和由袁世奇主笔的《走进“名校”体验“求职”——“大学生就业节”拉开序幕》分别获得2005年吉林省高校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二等奖。程琳的《浅谈本科生科研立项的意义》获得好新闻奖评论类二等奖。2006年:60周年校庆

因2006年,学校迎来建校60周年庆典,学生记者全程参与了这一盛会。他们被分为校园文化活动、各学院主要活动、摄影组和文艺汇演四个采访组。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学生记者圆满完成了校报安排的采访任务:“双百论坛——优秀校友访谈录”、“共绘东师”活动、第二届激情年华诗歌朗诵大赛、“张灯结彩”庆校庆游园会、“流金岁月东师情”庆祝我校创建六十周年文艺演出……最终形成了《“东师魂”魂牵赤子,“赤子情”情系东师——校庆系列活动走笔》;《母校华诞,学院采风》收集了每个学院为迎接校庆而举办的特色活动;在《浓浓的爱,深深的情》一文中,学生记者从细节入手,记录了校庆活动的片段:老校友的回忆、校史馆的旧物、老校友相聚过程中的趣事等,新颖的构思将校庆温情的一面展现给了读者。此外,学生记者田秋平还单独采写了《芬芳桃李共贺东师盛事——“流金岁月东师情”庆祝我校创建六十周年文艺演出侧记》、王文婧采写了《流淌着,归港——观美术学院郭晓光老师“塞纳河之恋”画展小感》。除了采访和报道,记者团为校庆的准备工作也做了不少贡献:发调查问卷,联系采访老校友……在举校欢庆的日子里,学生记者们辛苦并快乐着。

因学生记者贺宝庆、李燕楠、张鸽、李宁等的文章《与科研的“亲密接触”——我校2005年度本科学生科研立项活动透视》与张星东、丘逸的文章《演绎校园版“绝对挑战”——我校首届真实岗位竞聘大赛“职场论剑”活动侧记》同获2006年吉林省高校好新闻通讯类一等奖。

因学生记者陈显玲入选学校第四届理想与成才报告团,这是校报学生记者第一次入选理想与成才报告团,她的大部分报告内容讲述了她在校报的成长,这也是校报学生记者第一次获得该荣誉。

因冯志远老师的事迹传播开来后,由我校宣传部牵头,白立新老师具体负责,学生记者袁世奇、王龙旺配合老师工作,为冯老师整理诗稿。他们每周去冯老师家,亲自为冯老师一首首校对诗作。2007年:新闻采访小组

因4月,校友郭力华教授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校报为此专门做了两期专版,并开设专题栏目进行连续报道。学生记者刘志伟、易溪、刘琨、张鸽、于秋影负责采访、整理完成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郭力华”专版:《她是个乐观进取的人》《平凡却不平庸》《绿地春晖》《祝福力华》《忙碌而热心的特殊学生》五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郭力华的光辉事迹和奉献精神。

因4月,为加强学生记者团与外部的联系,扩大团队影响力,记者团在本部校区召开了各学院学生干部座谈会,共同探讨提供新闻线索和加强联系等问题。通过座谈会,加强了记者团与各学院特别是各学院分团委的联系,拓宽了校报新闻来源的渠道。此外,记者团也通过多元途径与校学生会和各学生社团建立了良好联系。

因5月2日,东北师大暨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开馆,参与报道此项活动的学生记者撰写出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新闻稿件,其风格与形式模仿了当时长春几家晚报。5月15日出版的校报3版,是学生记者完成的博物馆专版,王国浩、张星东、吴惠娟、胡超逸、王子伊完成了《让我们一起“逛”自然博物馆》,王文婧主笔写了《瞬间,永恒》,龚南贵和刘志伟共同采访的《揭开标本“生动的奥秘”》以及记者团集体采访的大量开馆期间花絮等,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其中龚南贵、刘志伟的文章《揭开标本“生动的奥秘”》获得2007年度吉林省教育好新闻通讯类二等奖。

因6月,记者团派代表参加了吉林大学主办的在长高校记者团经验交流会,与兄弟院校记者团进行了业务和管理经验交流。至此,记者团已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外联体系,在校内外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因秋季纳新后,学生记者团总人数达到了92人。为进一步优化团内结构组织、提高采编效率,记者团将本部校区记者进行了分组,52名学生记者被编为6组,每组八九人,设立组长一名,组长直接对记者团秘书长负责,秘书长负责将各小组采访信息汇总并通知相关版面的负责指导老师,并据此开展校园新闻的采访。这种采访小组的形式,提升了记者团和校报了解、掌握校园新闻的能力,相关报道也越来越全面。

因9月,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高校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我校迎来了首批免费师范生,记者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策划了“今日接受师范生免费教育,明朝托起基础教育的希望”专题报道,从政策解读、课程解读、生活帮助以及思想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采访报道。免费师范生是后来几年内记者团一直密切关注的群体,所完成的新闻报道也自成系列。

因在2007年好新闻评比中,王国浩、陈亮、张佳怡的文章《用GIS的魅力为亚冬会增色》获通讯类一等奖。

作与时俱进的校园媒体人(2008—2015)

在推进高校信息化的进程中,学生记者团借助这一契机,开创了东师校报微信、人人网、新闻网等多个网络平台,依托校报策划、出版、发行了《东北师大校报》子刊《东师风》,创办子刊与网络阵地的开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记者的发稿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记者的自主采写意识,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校报也获得了更多的新闻线索。

锻炼方式的丰富,也带动了记者团内部机构组织的不断完善,学生记者团的管理也越来越正规和成体系,设立培训部,提升了学生记者自我学习与管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记者团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新闻报道效率。学生记者团不定期邀请包括众多央视著名新闻人、省内优秀媒体人、高校专业教授等,进行大型专题讲座,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学生记者的稿件质量不断提升。开办新闻讲座培训,提高了记者团的声誉,也将学生记者团的培养与学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传递校园信息,解读大学精神”,新形势下,学生记者还走出校园,把新闻实践的探索触及到社会中。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记者作为一线记者亲身经历了吉林洪水抢险;在专业实践中,学生记者被选拔到“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奔赴胜利油田进行为期五天的新闻采访;在新媒体实践中,学生记者在网络平台上支援“地瓜爷爷”的报道,引起众多媒体的注意。此外,学生记者团在“第三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文化艺术周”首次独立承担社会新闻报道……新闻基础扎实、思维新颖活跃、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记者当地各种媒体纷纷在学生记者团设立了记者站,这是对学生记者团建设发展的一种专业认可。

不断追踪新闻热点、传递校园时讯、引导校园舆论、服务东师师生的记者团,在未来的道路上,会走得越来越扎实。2008年:《东师风》

因3月,学生记者被召集到校报编辑部研讨创办子报《东师风》。创办子报的目的是为全校师生搭建起一个思想交流的新平台,同时也为学生记者提供一个锻炼业务能力的舞台。为此,学生记者在全校师生中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在近一个月紧张的发问卷、做统计、写调研报告、研讨版面内容后,形成了出版方案。

新推出的《东师风》将依托校报策划、出版、发行,坚持“传递校园信息,解读大学精神”的办报理念,按照“体现贴近性、深刻性、学术性,彰显纸质媒体思想力和文化力”的思路办报,贴近师生,反映师生心声,丰富校园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按规则,《东师风》对开4版,每月一期,一版为“深度视野”,以深度报道为主;二版为“学习话题”,是校园与青年热点话题争鸣的版面;三版是“心灵生活”,以心灵世界关怀和生活服务为主;四版为“文化感悟”,侧重发现、挖掘东师文化、大学文化等。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即将出版的《东师风》撤掉原来的稿件,25日以“抗击地震”为主题作了创刊号。校报和《东师风》的配合报道,全面展现了师生支持抗震救灾的丰富活动和大爱情怀。《东师风》创办以后,校报学生记者团的体制也发生了变化,管理上有主席团和《东师风》编委会两大部分,新一届主席团在内部管理和净月记者团建设上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因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学生记者配合校报指导教师开设了相关专栏,在校内开展了约稿、访谈等采访活动。此外,记者团还配合指导教师进行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图片展的收集、设计、制作及展出工作,共收集相关资料图片近千张,图片展在校内展出后反响巨大。

因暑期,学生记者陈代强、陈彬霞等以红烛志愿者和校报学生记者的双重身份,深入地震灾区服务、采访,他们发表在校报上的相关报道,对师生产生很好的教育和引导效果。

因12月,校报庆祝创刊60周年暨复刊30周年,策划、出版了8个版的专刊内容。活动期间,记者团主要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了1至4版的约稿与校对工作,独立完成了5至8版的策划、约稿、编校、排版、清样等工作。5至8版的内容不仅有不同时期记者团成员的回忆文章,还有记者发展历程的简单梳理及目前发展情况的介绍。

因11月,记者团听取了《吉林日报》文艺副刊《东北风》主编赵培光的报告;记者团代表应邀参加了长春理工大学和长春税务学院学生记者团新年联欢晚会;月末又与长春农业大学学生记者团成员进行了业务和管理经验交流。这些活动,增强了校报和学生记者团在我校及长春各高校记者团之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因2008年,记者团成立外联部,联系各学院各社团、塑造记者团对外形象、展现记者优秀风貌。第一任部长由江坤担任,外联部设立后,记者团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多。2009年:分级管理

因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发挥其在校园新闻采写与宣传中的重要作用,记者团成员经讨论决定实行学生记者分级管理:将学生记者按其业务能力评定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记者,同时将各级学生记者有机组合,进行业务分组。每小组由高级学生记者带队,中级学生记者为骨干,带领初级学生记者和见习记者进行采访、撰写稿件。

在校区管理上,记者团在实践上采取了条块结合的运作模式,在大型活动中,两校区学生记者接受老师统一领导、统一行动。平时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