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胜投机:解决交易中最头痛的问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18:50:22

点击下载

作者:聂垚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长胜投机:解决交易中最头痛的问题

长胜投机:解决交易中最头痛的问题试读:

前言

我希望用最少的文字说清楚最重要的内容。希望读者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多且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花成千上万的培训费,读了几十本书,但面对交易还是一筹莫展。

这几年中收到很多朋友的邮件,我尽量去回答一些问题。发现其中很多问题都是相似的,在交易中大部分人都会遇到。还有一些朋友交易亏损了,失败的原因却大同小异。在市场中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持有着股票,增持也不是,减持也不是的进退两难,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就赢利了也不知怎么就亏损了。

本书总结整理了通过分析手段完全可以解决的、不断困扰投资者的难题,并介绍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分析策略,帮助交易者客观地把握市场。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内容完全出自于实战。书中着重剖析了那些不断被鼓吹,但其实仅适用于培训行业的一些花哨但无法用于实际操作中的大众化理论。

本书为愿意在市场中长久生存并希望能获得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所作。

一、做好成功交易的心理准备

大众的观念不断改变而人性却不曾改变。贪婪,这原始的冲动是人类从事很多活动的源动力。人们对死亡、贫穷、未来的不可预知性的恐惧通过对长生不老、快速发财的幻想表现出来。国外有过南海泡沫与密西西比计划。诗人如此评价南海泡沫:延绵的腐败,如同泛滥的洪水淹没一切,贪欲蔓延如雾般迷障,遮蔽阳光。政治家与爱国者沉迷股票,贵妇与男仆追逐红利。法官投机,主教钻营,公爵只为半克朗宁耍起了心机。大英帝国在污秽的金钱中沉沦。永动机这种荒谬的发明就是在那个年代出现的。虽然并非所有的人都相信他们所认购计划的可行性,但是人们期望通过股票投机赚钱,将溢价后的股票抛售给那些真正不明就里、容易轻信的人。

风靡全球的郁金香狂潮中,不论权贵、农民、工人、仆人都一头扎进郁金香市场。人们贱卖房子用于抵押偿付郁金香,想在这一轮的郁金香投机风潮中牟取暴利。当时欧洲富人云集须德海岸,贫穷在荷兰被消灭了。伴随着这一场狂热,奢侈品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每个人都幻想着郁金香狂潮能永久持续。

不过最终有一些谨慎人士意识到这种愚蠢不会再继续,总有人要全盘皆输,为这场疯狂埋单。富人们不再为他们的花园购置更多的花,纷纷以原价出手。这种趋势一蔓延,价格便快速下跌。信心被摧垮,惊慌席卷了所有的交易商。卖主以当时购入价的四分之一标价也乏人问津,许多一夜暴富的人在几个月内回到了从前,商人沿街乞讨,贵族倾家荡产。

这些群体性的癫狂如果你认为只发生在国外就大错特错了。我记得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国也发生过“君子兰”狂潮。一位远方亲戚,也投身于君子兰的买卖之中。身为农民的他介绍手中的品种每盆价格达几千元。在现在也就值几十元的品种,在那个年代卖到了几千元,确实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1995年人们偏好鹦鹉,几元钱一只的价格最终被炒到了上万。其中以红色鹦鹉为极品。我认识的一位老师辞掉工作,花钱租了学校的两间教室专门养鹦鹉。最近几年炒作普洱茶,被囤积的陈年普洱茶,在大陆媒体连篇累牍地宣传下,功效无比神奇。拍卖会上50克的普洱茶竞拍出25万的高价。之后游资跟进,当时报纸报道:游资炒红普洱,巅峰时,一级普洱茶每斤129800元。这种疯狂最终于2007年4月20日终结。普洱的投资者、企业厂家、茶农无一幸免。曾经两、三百元的普洱茶饼以10元钱贱卖,源头的鲜茶每公斤跌至不到1元。当年600万元一公斤的茶王,身价只值十多万。以云南勐海为例,2007年有两百多家茶厂,而到了2009年只余不足二十家。这种炒作从未停息,之后又有抗癌熊猫茶,而信阳毛尖以口唇茶吸引眼球,称采茶女均为胸围C罩杯的处女。这些炒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牟取暴利。

还有更加疯狂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功那个功的,大师声称病患可以不去医院,“XX功”包治百病,很多人甘愿为之付出生命。这与十六世纪欧洲的长生不老水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很多传销人士依然在用夸张无比的功效牟取暴利,也有无数的骗子通过虚无缥缈的故事欺骗着妄想轻松暴富的人。在商业鼎盛繁荣时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度投机趋势。一个成功的项目,马上会催生其他类似项目。人们总是大量复制成功的例子,而后将整个国家都拖入对利益极度渴望的深渊中,也因此而险象环生。

2007年,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谈论股市。很多人辞了工作炒股,也有人贷款借钱炒股,高利贷如一夜春笋,还有人卖了房子投身股市。那些一直视炒股为赌博行为的保守者也开始积极入市。央视新闻提示股市风险,依然根本不能阻止人们的癫狂。“不怕套,套不怕”,谁都渴望不劳而获,迅速发财。股市内幕消息频传,这时候好像无论谁提供的内部消息都成了真理,吸引着更多心猿意马的人进入市场。人们不再是被说服而相信,而是寻找理由去相信。人们不会透过增值的表现探究原因,只要是出于获利的目的、为卖而买的人数不断增加,足以维持价格上涨的趋势,人们就会不遗余力地买入。而之后的金融危机,用诗人的话来说:那些不幸囤积了大量股票的人只好尽其所能地用哲学的心态来承受这些损失。事实上这是很正常的,人们渴望快速发财,企业无心做实体经营,沉迷投机,而投机的本身是不会创造财富的,这样当然会出问题。

人们在不停预期将要发生的事情,以期先人一步买到便宜货,并高价转手给别人。每个人都渴望从别人手里赚大把的钱,沉溺于《渔夫和金鱼》故事中所描绘的那样的过度乐观中。股市记录的是欲望与恐惧两种情绪结合后的最终表达。当大部分人盲目乐观时,市场先生也会很乐观,同时他会让原本悲观的人也变得乐观。利空消息被忽视,并非利空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人们都在享受狂欢。唾手可得的金钱使人们信心膨胀,逐渐忘却背后的风险,疯狂交易。但市场不会有无尽的需求,最后一批买入者只能赔钱出货时,股票价格转为下跌。由于过高的预期没有实现,人们开始悲观,悲观情绪也使市场先生变得悲观,引发整个市场非理性的抛售恐慌。过度的情绪化会夺走人们的智慧,商业的运转正是由于人类的过度乐观以及随后的过度悲观导致过剩与匮乏交替出现,呈现潮汐般的循环往复。

大众癫狂在历史上一再地重演,说明人类天性中具有某种根深蒂固的特质。正如巴鲁克所言:“这些群体性疯狂行为有令人奇怪的一面,无论受过的教育多么高,无论职位多么高,都不能让人获得不受这种病毒传染的免疫力。”“我本来可以赚更多钱的,只不过前几天没来得及卖。”“我卖早了,否则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我本来想买这一股的,但是前几天听一个蠢蛋说有风险而没买,你看现在它涨得多好啊。”“怎么我的股票一卖就涨,一买就跌呢,庄家总是跟我作对。”这些话你可能觉得挺熟悉。从有股市开始,交易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仍然可以听到这些熟悉的话。这是由希望、恐惧编织的旋律,每一个来到交易所的人都会演奏。是的,股票种类在增多,规则在改变,管理者也在改变,但这一旋律从未改变过,不是吗?

好了,说到这里我想先区别投机与投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在做投机交易,当然大家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一个小伙子如果告诉他女朋友的父母他在做投资,求婚的成功率会远高过说自己在投机。投资者购买的是企业本身,包括它的管理团队、产品。投资者将自己真正融入公司,长期持有股份,分享企业的成长,从公司净收益中获取股利。作为股东,作为公司的重要一员,他当然要考虑公司的经营情况。而投机者不会去买企业这样的实物,更不会去买下谷物、黄金白银。他们买入的是股票、期货合约与期权。他们关心的是价格,因为他们博弈的就是价格波动,可以说来到市场中的人绝大部分都是企图通过价格的波动获利的投机客,包括那些打着投资旗号而实际上旨在通过价格波动获利的机构与个人。“投机者”一词源自拉丁文,其含义为:暗中查明情况并予以评判的人。

就交易者而言,股票的价值仅是在购买时所支付的价款,或者在变现时所能得到的金额。更确切地说驱动股价涨跌的因素,并非是冰冷刻板的经济事实,而是人类对这些发生的事情做出的种种反应,与所谓的“成长性”没有关系。是成长的预期,而非成长性本身给一只所谓的成长股带来了活跃的交易。

影响股票市场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投资者的心理,人们会在某种环境下认为十元钱的股票很贵,但是当它涨到四十元的时候,大家却因为预期其能够再涨到八十元而觉得它便宜。一些股票的价格能够持续几年被市场高估,因为广大投资者对该股票的估值比理论估值要高出很多;与之相对,还有许多股票估值也会持续多年低于理论价值。可以说任何人都无法断定某只股票的价格究竟是昂贵还是便宜。它们的价格在上涨初期往往看似很高,接下来有可能上涨到更高的价位,但由于人们预期的变化,位于高价位的股票感觉上却十分便宜,这之间的判断很随性,没有规律可言。因此,你既能在下跌行情的前半年听到“已经严重低估”,也可以在牛市中的每一天听到“已经高估”。而实际上股民并不知何为高估,何为低估,也不清楚高估低估的判定准则,只知道身边的人在赚钱,而他们并不比我聪明多少,所以我同样可以赚到钱。只要急于进货者依然愿意出高价成交,价格就能维持上涨之势。直到有一天,就连这些不断警告已经高估的专家们在6000点时也高呼还能涨到10000点时,此时,我们可以做出判断行情到尽头了。“估值”这个词每天你都听得到,专业人士日日发表,认为这个股票被高估那个股票被低估。很多股民认真听取他们的估值意见。宣传低估买入高估卖出的结果是:公众稀里糊涂地抛出看起来价格较高却处于上涨中的股票,买入正在下跌中的股票。

实际情况是股票价格是基于多数人对于该时期行情的评价和预期而形成的,并不由市场基本面来决定。绝大部分人对股市的正常水平一无所知,并没有多少人花时间考虑它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或者今天的股市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每个人都对股市有一个估值,说得通俗些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判断,认为够高了就卖出,认为够低了就买入。当这个市场中有足够多的人认为价格很低可以买入时,市场也就到了底部。可以说心理因素对市场估值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投资者对股票期望越高,这支股票估值就越高,价格的最高点会在绝大多数人预期其价值最高的时候出现,而不是在这只股票的实际收益最高或者实际价值最高的时候出现。简单来说,你的估值是否能够与最终走向一致,这才是关键。专业人士每天都在判断价格的高低,告诉投资者股票的价值是多少,问题是如果投资公众的资金在市场中占据主流,他们对市场的评价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整个市场的走势,这股买卖力量会形成超出想象的威力。而分析师只有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论,用能够左右市场的资金买进他们认为低估的股票,并且用同样的方式卖出其认为高估的股票时,他们的估值才有意义。而通常这些估值者仅仅是一些理论家,只能去影响少数个人投资者。

在所有人都不理智地卖出时,你如果自认为很理智地发现了严重低估的机会去买入,只能证明你是最不理智的一个。因为很可能低估之后还有严重低估,底部只有一个,这与押宝猜低点没什么两样,蚍蜉撼大树的结果谁都明白。顺应市场交易是生存的关键,客观地说,在熊市当中的最佳判断当然就是保持高估,之所以是高估,因为价格还在跌,因为人们依然愿意以更低的价格换手,而不是说跌得太多了就可以低估了,只要市场人气依然低迷,这个市场就是高估的,在大环境糟糕的时候,可以说市场中绝大部分股票也都是高估的,这一点不是由你和我来决定的,是市场先生自身决定的,只要你企图在这个市场中交易获利,就必须以这个市场的客观波动为出发点。

我认为低估的真正意义是:你买入,有其他的多头资金也认可这一价格区间,也在买入。如果你认为一家公司有良好的基本面,不要急于介入,你要考察是否有足够多的资金认可这家公司也在介入。就是说你要顺应于群体偏向,而不是孤军奋战,你的介入点要有足够多的资金在一同买入对抗抛压。也只有足够多的资金介入才能够吸纳诸多供给形成涨势,这是基于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是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生存的关键因素。诸多大型资产管理机构的失败皆源于此,熊市中逆向投资,最终导致介入后被依然处于癫狂状态的空头所吞噬。大量长线资金入市囤积股票后,随着市场企稳并慢慢好转,吸引来后续资金,包括游资和大众追涨者,后续资金的抢进使市场供不应求,推升股价。这就是所谓的“抬轿”。(如果说机构投资者必须进行逆向思维,大多个人投资者完全可以不必冒如此大的风险就能够获利,后文会进行展开讨论)。

通过上面的论述你就会明白股票价格上涨是因为人们认为它是好股票,哪怕它所代表的公司已经连年亏损,依然能挤出可供买入的理由。而股价不断下挫是因为它看起来不太好,或许它并不是真的不好。你也许会说是金子早晚能发光,关键这个早晚二字,在这期间你可能早已经被套的动不了了。

客观事实是:在2006、2007年里就算是濒临破产的公司,股价也在飞涨,所有人都可以赚钱。到了2008年或是2011年,基本面再好的公司股价也会下跌。对于基本面研究投入最大的基金,你会发现其大部分利润都是来自于2006、2007年。2012年有这样一条报道:“2011年对基民来说是不堪回首的一年,六十四家基金公司的九百七十一支基金产品累计亏损超过五千亿元,仅次于2008年,成为历史上第二大亏损年度。今年以来,虽然行情持续回暖,但基金的总体业绩却依然跑输大盘。”被人们追捧的巴菲特投资亏损十七亿美金,安东尼波顿在碧生源、蒙牛、霸王国际上投资失败。私募界同样糟糕,名噪一时的五大私募英雄“梦碎”。金融市场中没有实物销售,只是一纸契约,在某个时间接受交割或者交割一部分。企业一年利润百分之十而股票能够翻倍,正常运转的企业一年里不会大幅缩水而大部分股票在熊市里却可以跌掉百分之六十,投机与投资有着本质性区别。

事实摆在你面前,促使价格涨跌的最直接动力就是买与卖,是金钱,基本面与业绩等只是间接因素。作为交易者你要考察、要关注的不是公司基本面而是人们的观点,你在错误的时间买入了所谓的“好”股票,依然可能破产,而你在正确的时间买入了“坏”股票,依然可以发财。研究基本面的绝大部分不是专家而是看一眼F10或者全凭猜测的大众,还包括得出不同结论的其他方面专家。只要绝大部分人认为这支股票可能会涨,一支有重组预期的股票就可以上涨,多半它最终没能重组。只要有加息预期就会跌,兴许未必真会加息,而到真加息时可能市场又没有什么反应,因为早已提前贴现了这部分利空。

简单地说,有的人觉得可能要跌就卖,觉得可能要涨就买,只要大部分人认为要涨就可以买了,你的工作是探测参与者的“群体偏向”而不是股票背后的公司。客观事实就是一群人来博弈价格,涨了赚钱跌了赔钱,假如标的不是公司而是萝卜白菜,或者是赛马赛犬,只要大家乐意,一样会交易,甚至就像双色球那样,在“一夜暴富”神话的吸引下,一组号码照样能聚集起成百上千亿的资金。正如希勒先生的研究成果:“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波动并不能由该指数成分股的股利调整来解释。”简单而言,对于交易者来说要买的是好股票不是好公司,绝大部分人根本进不了公司董事会,我是在谈事实而不是讲法律,冠冕堂皇的规定都非常健全,而实际情况根本就是两回事,没有哪个公司会重视一个持有一万元股票的股东意见,绝大部分买卖股票者和企业沾不到边。

作为交易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是否可以买入,何时买入,在哪里买入,在哪里卖出。买入后赚钱就是成功,这本书专门讨论这些关键点。

一个向好的大环境会让你轻松获利,投资者把握整体市场趋势要比预测价格容易许多,对于打着投资旗号做投机的人而言,基本面分析所带来的绝大部分利润都来自于牛市当中,彼时一步到位的市场价格分析更为有效。那些所谓的高手们鼓吹的牛熊市都赚钱,牛市赚钱不是能耐,要学会在熊市、震荡市赚大钱的言论,八成是出自培训机构与券商的嘴。培训机构需要造神,让人为了学会不可能掌握的技能而不停地掏钱,当然这种事教授者比谁都清楚,如果真的能牛熊市通吃,把股市当成自家的提款机,那还用得着费力给别人做培训吗?而券商总是编大家爱听的故事,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哪怕是暴风雨中也会给你讲未来最美的故事。他会告诉你交易的是股票,看大盘没用,鼓励你不必关注大势而是盯个股做短线,鼓励你不停地交易,以增加其佣金收入。赌博者可能会破产,但运作良好的预测服务及培训机构则会持续繁荣下去。虽然每天都有人被淘汰,但是又会有不明就里的新人补充进来。

人们在股市中经常混淆兑现的与积累中的收益或亏损。如果账面表现为赢利,没卖出前就认为钱已经进了腰包,有的人甚至提前消费了;而对于亏损,只要没有了结,就认为自己依然没有亏损,哪怕本金已经缩水了一半。我希望人人都正视赢利与亏损。不如反过来看,你需要设置好止损,这就像一个买卖人,库房积压了大批货物销不出去,这显然是很糟糕的,所以聪明的商人往往在可能有不利情况发生时见利就收回资本;同时,在钞票没有真正装入口袋前不要轻言收获,更残酷的是,这次赢了下次未必还会赢,只要你还在交易,都需要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把部分赢利转到另一个账户中。因为就算你成功无数次,只要有一次重仓深套你就会被市场淘汰。

既然我们讨论的是投机,就不妨说说比股市历史更为悠久的赌博。赌博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最常见的麻将,如果不加入金钱的诱惑相信没人能整夜不睡觉玩下去。赌场是一个纯粹的投机场所,赌博就是为了赢钱,一旦在赌博中赢了钱,瞬间迸发的不劳而获的快感会“强化”赌博的作用,就是说赌博行为带来“利好”的结果,导致继续赌博的概率增加,心理学称其为“非固定比率强化”(有一定赢的概率,但出现的时间不固定),这种强化作用最易令人上瘾。因此,只要赌徒持续赌下去,必定会上瘾,不到输光或受到强力干预,就很难自行停止。赌徒不赌手就痒,总希望把把参与、把把赢钱,盲目自信输了这一把下一把就能捞本。有时候一次重注的成功所带来的快感能让人欢呼雀跃。在赌场里博输赢的赌徒,当期许满怀时会走向极端,当受恐惧控制时,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大多数赌徒初期是小注,如果手风很顺,连赢几把,就会野心膨胀,以为要是把赌注抬高就会赢得更多的钱,而多数情况是一次重锤亏损吞噬了前面几次小注的赢利。

我见过一些老手,他们很能控制情绪,不会频繁出手。赌场在大多数时间都占据有利形势而玩家处于劣势,但在某些游戏中形势却会逆转,优势同玩家为伍。比如21点,当前期出现大量小牌时,就意味着后期发出大牌的概率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玩家就掌握了对庄家的暂时优势。所以,老练的玩家们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赌得很小或者干脆深藏不露,等待赌场的优势转到他们那一方。

最有希望成功的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当然,也有例外,我们可能在那些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交易中得到了回报,显然这只是小概率事件。偶尔的一次输赢并不能决定最终的成败,除非你只赌这一次就金盆洗手了。在赌球的人中,输家里多的是对球队和盘口有丰富的知识。他们曾创下各种记录,但缺乏根本的要素:自制。赛马小说家莫里笔下的铁屁股是指那些能坐住不下注的人。大凡成功的运动员、企业家和赌徒都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发现和培植自己的优势上。而赌马的除了要与其他赌徒竞争外,还不能忽略马会的抽头(股票市场同样如此)。因此,只有极大的优势才能保证利润。

总之,在优势显现时要全力出击,否则就该耐心等待。若想持续获利,就请在“成功可能性最大”的交易中下注。2006年和2007年的股市,就连新人也都大赚了,而之后一定有人后悔无视大势、没有节制的过度交易。大部分人认为股市能够快速致富。股市将现实的商业行为大大加速,一波涨势带来的利益远超实体经营,确实可以在正确决策后更快地积累财富,请不要忘记,你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破产。中国先贤早有定论: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

二、如何寻找最小阻力线

投资者、分析师、企业法人、领导人、银行家等每天都在发表对股市的看法,但是交易是否赢利完全在于交易者做了什么而不在于说了什么。客观地说,决定市场价格涨跌的是钱。市场参与者无论身份、资金量、利用哪些方法分析、根据什么判断,最终只能通过买或者卖来表达自己的抉择。市场参与者的真正想法只能通过跟踪他们如何下注,监视他们怎样花自己的钱、花在什么地方来了解他们的最终选择。各种企业收益与指标都不能使价格涨跌,只有钱,只有人们看过诸多现象后作出的抉择才会影响市场。价格图表不偏不倚地的记录着在这一特定环境中,一个有着同一目标的群体相矛盾地选择彼此抵消后的最终偏向。价格图表记录了钱的足迹,换句话说,钱不会说谎,跟踪它的一举一动能帮助我们探测真相。

美国经济学家分析债券和股票十年的波动轨迹,发现有一些区域交易活动十分活跃,价格交点常分布在这些区域,但也有一些区域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有交易活动,价格迅速从交易低频度区向高频度区转移。对于价格波动是否有趋势性,著名经济学家陶西格经过多年的记录研究,留下这样的论述:“在某些区带之间市场有反转的趋势,当跨过这些区带时又呈现出连续和趋势跟踪态势。在不平衡的情况下,会有范围较大的意外发展,交易商和投机客的计算和猜想,乐观和悲观情绪的较量以及信念和情感的冲击,会造成一个很大的波动区域,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区域。”

下面我们就根据陶西格先生提出的“趋势跟踪态势”以及那些“充满不确定性的区带”展开讨论价格波动的规律。

价格的涨跌取决于稀缺性与参与者的情绪。先说稀缺性,“物以稀为贵”,更确切说就是供给匮乏。股市中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参与者普遍看好后市,于是囤积货物,导致供给稀少;另一种情况出现在弱势环境里,由于价格快速下跌,持股者期待着一个相对高一点的价格脱手,这就导致了暂时性稀缺,一旦出现反弹就会诱发新一轮抛售,所以弱势行情中上涨势头都比较短暂。

现在再来解释情绪。在恐慌之中卖家更容易接受较低的价格。在牛市里,多头更担心自己错过赚钱的良机,对于进货成本的要求不再苛刻,甚至会出现不计成本抢购的情形。打个比方,一个清代官窑瓷器,拿到一个战乱的国家里,所谓平安存古董,乱世买黄金,那里武器与食物才是关键,所以即便是稀世珍宝也卖不出高价。不过若放在香港拍卖行,随着疯狂的竞价,最终也许会以天价脱手。

另外,恐慌与癫狂中的个体更易受群体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从众效应。一群孩子来到一幢“鬼屋”探险,只要有一个孩子哭喊着带头逃窜,会带动一群孩子跟着逃跑,虽然跟着跑的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股市中的急跌会促使人们往坏处联想,猜测有人提前掌握了利空消息正在派发,跟风的抛售推动价格跌得更快。总之,交易者对市场波动的反应会被市场中的其他参与者放大。

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如果公众都看好后市,全部买入,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没错,交易市场必定有人想买才卖得出去,有卖的才能买到货。每一个交易者都有两种选择,或者等自己认为合适的价位再出手,或者接受别人提出的价格。大环境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交易者的选择。这就好像做生意时到了谈价的关键时刻,俗称“绷着”,互不让步。此时绷不住的往往是大环境与已经不利的那一方。假如方圆几里只有一家服装店,你看上的衣服感觉贵了,打算去别处看看,卖家并不会留你,因为他知道附近没有同样款式的衣服了,你多半会再回来。相反,如果是在服装城的一个柜台前,卖家很有可能会留客:“回来吧,我给你打折”。熊市当中,你期望在一个比较高的价位出货,但市场毫无走强迹象,继续等待也许会跌得更低,所以只好挂低价卖单。图2-1 下跌中的矛盾与统一

图2-1表示一波下跌走势。下跌中,A处进场者看到帐户不断缩水,会对自己的错误决定感到沮丧,由于心理承受力的不同,会有人分别选择在B、C、D之中的某一处出手,B处的买入者中会有人考虑在C或D离场。注意,市场中从来就不缺乏矛盾观点,有人想买就一定有人想卖,而市场的统一性表现为:买入者不断压低进场价,而卖出者愿意接受低价格主动成交。空头主动做空,多头的低挂单是被动成交,显然空头占据主动。从情绪角度来说,大众普遍看空后市。

有统一就有分歧,因为某些人的疑虑使市场行为表现不再那么统一,又由于市场的摇摆不定导致更多的人开始担心成本与利润的安危,从而使市场筹码更为松动,趋于震荡。价格的波动并不是直线下跌或直线上涨,你经常会看到它方向不明确地来回摆动。涨到某一价位就会出现集中抛售,而跌下来又会有资金抢进,致使价格上不去下不来,呈现出道氏理论中的线性区间整理(当然,对于震荡而言你依然可以把它分解为短暂的上涨与短暂的下跌,换句话说,对于分歧而言,你可以把它看成是短周期的统一看空与统一看多,不过这些细微的波动对指导交易没有太多帮助,我们需要关注大的波动)。可以说每一个价位都表示一买一卖两个矛盾观点的碰撞,每一个价位都是一个分歧点,但随着之后的价格波动这些分歧点会被削弱,就像上图所示,A处的买入者中,会有人随着之后的下跌割肉离场,这就对A构成削弱。一个分歧点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对后市产生的影响很小,所以我们要关注的是较大规模的分歧,一个产生分歧的区间,我们简称为分歧区,需要关注延续时间较长的分歧区。打个简单的比方:就供给数量而言,分歧点是一个个零售商,而分歧区就是大的批发商。图2-2 下跌中的分歧区与分歧点

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将忽略分歧点,只讨论分歧区,见图2-2,图中A、B、C三个大椭圆代表了下跌中的三个重要分歧区,一些小圆代表了价格快速变动中的分歧点,(日线图中的分歧点放到五分钟走势图中依然可成为分歧区,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周线日线等中长期走势)。注意分歧区A会随着之后的下跌被削弱,其中的套牢盘逐渐减少。不过市场里总有一些人见到亏损多了就干脆置之不理,直到解套为止。所以一些分歧点与分歧区都会有沉淀筹码,我们称之为死筹。(图中以虚线表示原分歧区大小,中间的实线圆代表死筹。)

投资者只对控制风险的两个方面感兴趣:第一点是本金,第二点就是未实现的利润。图2-3比图2-2情况略复杂了一点。A区的购买者见到价格停滞,为了保护未变现利润,会在B区平仓。另一部分持股者在确定了价格转为下跌后,会选择在C处了结。同时B处进场者发现股票无法以更高的价格出手,出于对本金安全的考虑,也有人会在C区离场。当然,之所以能出货是因为有人买单,一段急跌过后,C处的价格相对B来说便宜了些,同时出现止跌企稳的迹象,这对多头具有吸引力。图2-3 风险意识与筹码转移

注意,在分析中总有一些是未知的,比如后续购买力的强弱或者一轮抛售过后,卖出资金是否愿意在相对低一些的价格重新进场,之前的抛售主流资金是否已经成功派发等。如果单凭猜测早晚会出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已知的客观事实来验证未知情况。比如在图2-3的C区,这里的抛售能否压倒需求呢。如果价格能够突破C区上沿,基本可以断定:供给并不能满足需求,多头开始以更高的价格寻找卖盘。这就满足了稀缺性与多头情绪高涨这两个关键点。相反,C区下沿被打穿,证明有更多的人在不计成本地出货。现在来比较下方两图的不同。图2-4 分歧区的削弱1

图2-4与2-5的不同点关键在C。时间跨度不同。分歧区B对A有削弱作用,C对A、B都有削弱作用,但是削弱效果却大有不同。一个徘徊不定的走势能激化不稳定因素。当偏空者看到价格迟迟不涨,就会担心再创新低,选择主动卖出。相反,看多者会认为价格能够维持在这里不跌,从而认定为安全信号,主动进场。延续时间越长的分歧区越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交易,会有更多的高价筹码到低价圈换手,减小了未来上涨的阻力。正是那句股谚:“底部越宽广越好”。图2-5中,价格反弹后会在B处遇到较强抛压,多数情况会发生回档。因为买家总希望成本越低越好,尤其是供过于求的环境中,有钱人并不担心买不到货。图2-5 分歧区的削弱2

针对价格回档,通过是否创新低,可以确定后续资金对前低点的认可程度。每一波行情的启动都是从不创新低开始的,推动逆势行情的资金能否吸引更多资金进场,是市场由熊转牛的关键。换句话说,率先入市者必定看多后市,但是大多数社会资金是否赞同这一观点,掌握着这批先入者的生死。所以先动者虽然能够抢得运作时间,却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风险。如果孤军深入,没有后援,一小股势力会迅速被空头吞噬。

大部分交易者资金量有限,这类交易并不能改变多空战局,那么最佳策略就是多头主力胜出后,随之掩杀。小胜则掩杀一小段,大捷将享受一大段。就好像古代战争,将领与敌将单挑得胜,敌人无心恋战,此时在我军士气大振之际冲锋,多半会有收获。如果正直久攻不下之际,你贸然上前,很容易就命丧沙场。总之,股票不会凭空消失,它们只是不停地转移,分歧区的削弱就代表了筹码的转移。一轮涨势可能和敌人的数量与底部分歧区对潜在供给的削弱有直接的关系。

现在说一下分歧区对后市波动的作用。如果市场中没有出现重大矛盾,价格就会延续之前的走势。可以说分歧区的出现意味着市场内部的矛盾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它是价格波动中重要的换手区间,真实记录了多空在某一区域的争夺。时间越长对最终失败一方的消耗就越大,新生趋势就更为强劲。见图2-6。图2-6 清理浮筹

现在讨论图2-6中区间C的作用。A代表了一段跌势中的分歧区与分歧点,B与D对A有消耗作用。而A、B、D三处的持股者都担心价格涨至C处行情结束,不坚定分子到了这一段很容易萌生去意,而在C处进场的都是认为价格能够继续上涨的人,比较稳定。这样就清理了浮筹,使市场稀缺性得以保持。

分歧区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对后市波动的支持与阻力。支持与阻力作用来自于获利对交易者心理的强化,亏损给交易者带来的心理抵触。就像孩子,当某些行为被大人赞许和奖励后就会重复,因为知道这么做是能得到好处的。而如果一些行为遭到批评或惩罚,孩子一般就不再尝试了。在股市中,分歧过后出现了下跌,换手入市者利益受损,他们将不再认可这一当初充满期许的价位,盼望反弹以保证自己全身而退。另外一些没有全数清仓的也会利用后市可能出现的高价格进一步出货,这些潜在供给将对后市价格形成压力。如果分歧过后价格上涨,买入者尝到了甜头,那么还会考虑在同一位置押宝,错过一波行情的持币者也会跃跃欲试,打算机会出现时就牢牢抓抓住,这些潜在需求给后市波动以有力的支撑(支持作用还来自于被套的放空者期待打平离场的动机,虽然中国股市无法做空,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会间接干预市场波动)。接下来再比较下面两幅图。图2-7 保持稀缺性图2-8 保持稀缺性

上面两图体现了B给后市波动造成的压力以及A的支撑,B对A有削弱作用。B之后的一次快速下跌就好像走俏商品突然放血甩卖,会吸引一批买家。关键是反弹起来再次面对分歧区B的走势。

上下两图的区别是B区的大小。图2-7中,一次急跌导致多数A区筹码没有来得及在高位换手,由此反弹起来将面对较小的阻力。换句话说,由于在B区换手进场者不多,所以套牢盘也很有限。市场的稀缺性得以保持,当跌势到达A区上沿会有快速的反弹。

这里有一个问题:上涨出现了第一次不创新高,且所有人都看到了急跌,当价格再次到达前期高点,就会有人出货来控制风险,后续购买是否还能对抗这些抛盘是无法确定的。形成头部的原因就在于场内充斥着大量的卖家,当持股者相继出货时,新进资金无力吸纳。一个会创新高的市场可以证明:前面的回调高点并没有得到更多空头的认同,抛盘被择机入市的资金接走。简单概括为一句话:会创新高就还有新高,不创新高就是不妙。

图2-8中,B区的潜在供给较图2-7更多,所以之后的价格走势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分歧区的阻力与支持作用,那么图表中的分歧区很多,哪里的阻力最大呢?

一轮上涨可能遇到的阻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在这一水平上待售股票的数量,也就是那些现在想要在不亏损的情况下将股票卖掉的人先前在这个价位上买进股票的数量。同时只有近期亏钱的人才会对亏损感触深刻。而那些很久之前决策失误的人可能早已离场了。所以对分歧区阻力的分析以临近原则为主。图2-9 临近原则1

见图2-9所示。图中价格经一轮上涨过后形成分歧区A,之后出现了最后一小段急涨,紧接着转为下跌。自B点反弹时,如果只考虑快速运动区C,那么价格应该能够涨到d线一带。注意快速下跌打穿分歧区,很可能是分歧区内依然存留有较多的筹码来不及出货,但下跌已引起恐慌,反弹后立刻会诱发新一轮出货。所以反弹浪往往会在至A区下沿处夭折。当价格跌至D重拾升势,A区已经被严重削弱,这个时候只需考虑B点反弹带动的次级运动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图2-10 临近原则2

再看图2-10。从给后市上涨带来的压力角度讲,显然B较A的阻力更大,因为A被更多次地削弱了。可以说每一波行情,开端总是最艰难的,因为大部分人出于惯性思维,认为上涨只是昙花一现,资金不敢轻易进场,多头统一性难以延续。所以反弹浪多会在上面距离最近的一个分歧区附近掉头向下。而大行情也都是从跨越距离最近的分歧区开始的,客观地说,这是资金吸纳集中供给的行为,是真金白银入市的真实写照。图2-11 上证指数(000001)日k线图

图2-11是上证指数2008—2009年的一段日k线图。A段是下跌浪中的一次次级运动(次级运动是相对于主要运动而言,一波跌势中,下跌就是主要运动,而下跌中出现的短暂反弹就是次级运动。次级运动意味着市场分歧。一波牛市当中的回调,暗示了市场内有足够多的人不再看涨而是反手做空,且这股势力足以改变原有的运行轨迹)。它是构筑底部时必然面对的重要压力带。注意其上下沿的阻力作用,重要压力在圆圈B框定处,原因在于这一波反弹速度非常快,大多数交易者来不及在低点换手,所以成交主要来自于B区的追涨。整体来看,最终指数突破了A区高点,这是一轮下跌行情中首次穿越距离最近的一个分歧区,之后形成了一波延续性较强的涨势。

前面我们提过进入市场的人只关注本金与未变现利润的安危,且人的本性没什么差异,所以同样的事件会产生同样的情绪效应,从而催生同样的市场活动,这些活动构筑了图表。见图2-12。图2-12 持币者与持股者

市场当中持币者与持股者永远存在,他们表现出来的看多的方式不同,持币者主动出高价吸引卖方,持股者囤积货物,等待更高的价格,或者挂高卖单。看空的话持股者会主动压价甩卖,持币者挂低买单或观望。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情绪高涨时他们都会主动出击,从而带动市场。但如果双方都很主动,就会出现分歧。市场逐渐产生矛盾,矛盾激化展开拉锯战,直到一方被另一方消灭,矛盾消失,市场重归统一,周而复始。这样的特点表现在价格波动中就是方向明确的快速涨跌,以及方向不明确的震荡走势交替出现。显然分歧得以解决的初期是观点最为统一的一段时间,价格表现为急涨急跌,就好像两人掰腕子,经过僵持后,一个人力量消耗殆尽,倒下去的那一刻速度非常快。

图2-12中价格由A经过B到C。在B段的上涨过程中于A处做多者获利,波动中的短期回档与消息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持股人担心利润回吐,随着利润增加,这种心理压力也在加大。另外,持币者对快速涨起来的高价格望而生畏,他们无法接受头些日子还十元一股的股票现在卖到十二元。买盘的逐渐减少抛盘的逐渐增加使上涨的势头无法延续,直到一批整日惶惶不安的人套现了得到解脱为止。图2-13 情绪变化

图2-13讨论了价格上涨中参与者的情绪变化。由于分歧区B的换手,不稳定分子终于离场,持币者获得了逢低进场的机会,市场趋于稳定。刚刚突破B上沿后的反压(图中C段),由于涨幅不大,新进者几乎无利可获,所以不会有多少筹码跟风出货。总之,突破后的缩量反压点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切入位置,有证据显示率先突破或者创近期新高的个股往往是主流资金的重点运作对象,确定了强势品种后(可以通过各种异动现象发现资金运作品种,留待后文中详细论述),在其回档时于支持附近跟进是风险低收益高的策略。

这里有一个问题,上面的情绪讨论可能听起来挺有道理,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一旦到了大牛市中,多头会忽略风险,持币者的追涨情绪也不会下降,市场陷入狂热,上涨持续性强且回档短促,价格走势与上涨初期有所不同。这就是一些指标到了大行情会出现钝化的原因。有关指标的内容留在第六章论述。这就是市场的两种状态,我们称其为“正常状态”和“反常状态”。可以说市场大多时候都处于比较正常的状态,跌得多了会有买盘,涨得多了会有抛售。就好像人的机体,大多时候都维持正常的状态,体温正常。当受到一些影响使市场过大偏离正常水平后,由于人的本性与思维方式没有太大差别,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停损与基金赎回等行为使偏离得以强化。这时候市场参与者自发成为趋势的跟踪者,由于这些自发行为略有先后,所以过分偏离的情况不会立即出现。

当然总还有一些人苦苦支撑,最终或是崩溃停损缴械投降,或是一直持有,总之后者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这就好像人体温度始终处于正常状态,由于运动或寒冷,人体自身会通过排汗等调节保持生命。但是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破坏力超过修复速度时,就会使自身调控失效,比如持续低温,新陈代谢速度过慢,最终死亡。此时往往需要一些外力干预来维持系统的健康。这也正是索罗斯所说的火上浇油式的正反馈。

有一点可以明确,过度偏离迟早会重新回归平衡,但是没有人知道大众癫狂中平衡应是怎样的状态。很多时候市场并不是由冷冰冰的数据说了算,事实往往都是蒙着一种人类情感的帷幕来到面前。

在过度偏离过程中顺势而为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发现站错了队必须及时纠正。总会有一些事件能刺激所有癫狂者的神经。注意,是刺激所有癫狂者的神经,空喊与只有部分敏感者和理智者可以感知到的刺激往往收效甚微。

回到图2-12中,B区多空双方思想统一,价格快速上涨,我们称之为快速运动区,它是由一连串的分歧点组成,低位的分歧点在上涨中被削弱,之后被C区消耗。所以再次穿越它时,会遇到较小的阻力,就像是D段。倘若大部分交易者认为股票不值那么多钱,它就会回落到当初人们认可它的价位上,到了A区还会有资金再度进场。总之,快速运动区中沉淀筹码有后市波动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重要压力支撑都来自于分歧区。它是场内真实的换手区间,存在大量的潜在供给与需求。在一轮急涨过后,接近分歧区时要谨慎,该区很容易下跌,这里充斥着大量货物,就好像把鱼拿到江边卖的小贩,如果急于脱手,就必须压低价格。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价格上涨需要两点要素:第一是市场稀缺性,抛压轻;第二是多头追涨情绪高。分歧区就是清理浮筹恢复稀缺性的区域,向上突破的动作证明了买方甘愿出高价进场,而不愿坐等低价。根据这两点可以选出高胜算交易点位:对分歧区的突破与反压位置以及对重要支撑的触碰点。图2-14 高胜算交易点

图2-14中A、B、C是三个重要分歧区,D段是快速运动区。对A、B区的突破与反压,以及突破反压高点的位置都是比较稳妥的切入点(图中标识为1235)。底部面对的抛压主要来自于上面的一个分歧区,比如A就是在对抗C,当然也包括更高位置的分歧区以及诸多分歧点死筹的崩溃离场,还有底部震荡中的短线获利了结。

更稳妥的策略是突破C后再介入,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时间跨度与换手情况提前判断出向上突破的概率。很显然,一个宽广的底部足以将附近的一个分歧区大幅削弱,同时使较多的人感觉跌不下去,从而缓解了恐慌情绪,这是大行情的必经之路。就好像一个伤害过你的人,可能他需要付出很多后才能改变你对他的最初印象。人的感情扭转总需要一个过程,市场由大众组成,所以市场先生也不例外。

图2-14中的点位4,价格跌回至分歧区A上沿。A是发动一波行情的起点,证明它是多头集中买入的囤积线,下跌至此就会有资金再度进场来捡便宜货,多数时候价格会回穿D区形成反弹。图2-15 深证综指(399106)日k线图

图2-15是深证综指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的日k线图。a线是W底颈线位,价格跌下来触及a时就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A区间是快速运动区,价格穿越A形成反弹。

上面是有关图2-14中点位4的实例。注意a线处的潜在需求没有被空头抛压直接消耗过,不过我们也无法知道这里到底会有多少人买进。尤其价格徘徊于支撑附近不能上涨,一旦这里的需求消耗殆尽,空头失去了耐心,支撑就会被打破,快速下跌。为了提防这一点,需要在买入点下方附近设置停损。

恐慌中多头不敢抢反弹,空头没有耐心逢高出货,见买单就出手。所以真正恐慌袭来所有支撑最终都会被打穿。被套者将反弹视为救命稻草,反弹到一个分歧区就会诱发集中抛售,这就是‘跌重压’的由来。虽然跌势中的支撑经常表现得差强人意,但是其支撑力度毕竟有所不同,有的位置还可以短线获利,那么哪些位置的支撑值得关注呢?图2-16 不同的支持力

请看图2-16,我们对比一下B、C两个分歧区的支持作用,C区距离头部非常近,所以部分人还沉浸在牛市氛围中,敢于逢低买入,被套者还幻想打平离场,这就促使市场能够在支持位置出现较大力度的反弹。比如突发性利空事件诱使价格攀至尖顶,暴跌后往往还有爆炸式反弹,因为多数资金无法成功派发,绝大部分人都期待着反弹,那么反弹自然就出现了。

虽然分歧区有支持作用,但是B被之后的上涨和C、D区消耗,大段的涨势早已使空头崩溃,同时D区后的大段下跌会使市场陷入恐慌,买者拿不准是否到了底部。想想看,一个在B处买入并大赚一笔的人当看到价格重新回到B,他也会谨慎考虑形势而不是直接买进,毕竟当初买入时他看到的是从A到B的上涨,而现在他看到的是一段急跌。如果从C处买入,很显然敢在如此高位进场的一定是认为价格还能再涨的人,一小段上涨让他小有收获,当价格再次跌回到C,这批人还会燃起重新进场的意愿,这与看到大段跌势的B区买入者心理压力大为不同。当价格跌至b线时反弹力度与延续时间都会不及a一带。

总之,支撑与压力的选择与人的记忆息息相关,支撑来自于前期做多者的成功记忆,还有放空者的失败记忆。成功者的再次尝试与失败者放弃做空汇成了上涨的契机。值得一提的是历史性的高低点,比如一波大牛市的启动点,证明了该点指数是市场交易者公认的价格区间,所有人都会记住它,甚至过去了好几年。这与一波行情中随意一次次级调整形成的分歧区是大大不同的。图2-17 上证50指数(000016)周k线图

图2-17是上证50指数2008年7月到2012年3月的周k线图。分歧区A是金融危机中主流资金认可的价格区间,2009年的行情从这里展开。你可以发现A一带对后市波动的支撑作用。

总结这一章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股价永远向阻力小的方向运动。更确切地说就是如果上方比下方阻力小,价格就会上涨。当价格距离压力近时易跌,距离支持近时易涨。好比一个叫“多头”一个叫“空头”的两个大汉推小车,小车会向力气小的一方运动。

价格永远沿着最小阻力线运动,关键要知道哪里阻力大,哪里阻力小,上涨的阻力来自于抛压,要想买入后上涨,就要知道哪里抛压大。抛压包括集结在某一区间的集中供给,或者是大量的主动派发。集中供给多集合在分歧区,而主动的派发易发生于恐慌环境中。图2-18 南岭民爆(002096)周k线图

图2-18是南岭民爆(002096)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的一段周k线图。图2-19是三峡新材(600293)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的一段日k线图。拿到个股图表首先划分快速运动区与分歧区,确定最小阻力线,快速运动区是不错的做多区域。南岭民爆在触及前期低点a线后,开始沿最小阻力线运动,穿越快速运动区A,分歧区C的潜在供给很小(见C区换手),对价格没什么影响。b线一带阻力较大,可以预见将发生回档。图2-19 三峡新材(600293)日k线图

注意,面对快速运动区三峡新材同样创新高,但没能加速上涨。除了在个股图表中确定集结供给的分歧区,还要考察压力的另一个来源“主动性派发”。见图2-19最下方的大盘走势,指数遇阻回落。这与南岭民爆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环境对价格波动的影响会在下一章做进一步讨论。)

参与者的情绪被市场环境左右。假设价格冲击一个分歧区,此时大盘上涨,准备出货者会提高自己赢利的预期,改变主意继续持股,价格很可能停滞一段时间后成功向上突破。如果正值指数下跌,准备买入者即刻谨慎起来,他们看到很多股票在下跌,多数人会选择观望或降低买入仓位与买入价格,这引发了持股者对本金安危的担心,多会接受较低的价格离场,分歧区将无法逾越。一个不好的市场氛围会使等待买盘的被动型潜在供给转变为主动的抛售,而一个好的市场氛围可以提高稀缺性,降低空头热情,鼓舞多头。下面再看一例。图2-20 黄金价格日k线图

图2-20为黄金价格日k线图。不要忘记价格永远向阻力小的方向运动。左侧突破分歧区上沿a后创新高,上涨过后形成小M头,下跌回穿上涨构成的快速运动区A。在a线处反弹,穿越B区,于M头颈线位b受阻回落,支持依然在a。图2-21 黄金价格简易图

图2-21中用简单直线图描绘了图2-20的k线走势,每看到一幅图表你心里都应该出现这样一幅图,它会帮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你把预示未来的确凿事实从带有热烈情感的k线图中找出来。图中箭头所指处都是价格面临的压力最小的时刻,上涨概率最高的点位,都是比较稳妥的做多点位,在这些位置做多,回撤时遭遇的震荡更小风险也更小,容易持股。由于价格穿越E时会发生较大的震荡,所以下行过程中对d一带的消耗也就更大,最终出现急跌。这就像用力踩一个有裂痕的冰面,在其还能抵抗压力时,你依然觉得是安全的,但冰层破裂的一刹那,落水会非常迅速。我用虚线描绘了价格之后可能的走势,在a处做多是不错的策略,获利空间基本就在F区。

值得注意的是,A、B、C三个快速运动区逐渐萎缩,这是分歧区逐渐走向统一的表现,多头愿意出更高的价格逢低进场,空头没耐心等待价格到原来的高度就开始主动出击,导致两股力量短兵相接,突破方向如何判断?图2-20中三角形(虚线)终点更接近线b,离a较远,从整体看下方对应着快速运动区A。所以向下的概率比较大。在把握短期波动的同时,可以用周k线图确定长线走势,或者缩小图表比例考察整体情况。

总之,当市场环境向好,价格向上突破一个分歧区形成快速运动区或者创新高时就会上涨。弱势反弹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大盘指数跌至一个分歧区上沿,同时个股面对支撑,股价就会回穿下跌构成的快速运动区,形成反弹。另外要注意的是,预期上涨区间所对应的快速运动区中震荡分歧越少越好,下跌中次级运动越多,证明弱势中抢反弹的人越多,套牢盘也就越多,导致上涨过程中面对的阻力也就越多,涨速会变得缓慢,波动增加,持股困难。尤其是底部区间狭小,换手不充分,对套牢盘消耗较少的反弹浪,更需要注意这一点。在通过快速运动区或者一些阻力线确定预期的价格波动范围之后,当价格真正到达了你预期的平仓点,这个时候不是马上收手而是等待明确的信号,因为有的时候价格还会延续原有的趋势继续运动,此时你可以把止盈抬得高一些,在保证大部分利润安全的基础上等待明确的转向信号。更详细的交易策略会在后面章节做深入讨论。

附一 概括成交量变化

对于放量缩量没有一定之规。有的人认为两倍量是放量,而有的人认为只要换手增加就叫放量,有的人认为这一波上涨的整体换手要高过前面一波才算放量,而有的人认为只要比前一日量能有所增加即可。在这里我们删繁就简对常见情况做一个概括。

总体上说牛市成交量多于熊市,排除虚假交易不谈,牛市本身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交易,人们也愿意投入更多的钱。到了熊市,多数人离场,剩下的被套牢,自然换手量较小。根据价格波动,成交量中有放量跌、缩量跌,放量涨和缩量涨。放量跌,空头主动抛售,随着价格走低挂买单越来越多,但是依然不能满足抛盘。从情绪上说,多头对下跌并不感到恐惧而是作为逢低买进的机会。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波上行浪末期、下跌的初期,价格不创新高,逐渐形成头部,有资金集中派发,而公众依然沉浸在牛市氛围中,导致出现放量跌。

放量涨,随着价格上涨空头挂卖单增多但是依然不能压制上涨。显然这是有资金集中进场,同时公众依然心存忧虑,担心上涨之后随时下跌。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波行情初期、跌市末期。还有一种情况是涨至重要阻力位,抛单涌现,买方延续热情,展开贴身肉搏,这个时候也会放量上涨。在阻力附近一旦放量滞涨就要小心。

缩量涨,证明少量的买盘就能够推动上涨,说明挂卖单很少,这是市场统一的标志,持股者坚定看多,同时还有人不顾及成本的追高。这个时候大资金买货会感觉比较困难。

缩量涨任何市场中都可能发生,只要挂卖盘较少,又有人愿意追涨就会呈现缩量涨。比如处于牛市的癫狂期,或者是在大幅下跌后的反弹中。挂卖单少绝对不是说潜在供给少,你要注意这中间的区别,涨势喜人下却被突如其来的抛售狂潮击溃,如果你没有思想准备就会措手不及。缩量涨一般涨速比较快,延续时间不会太久,市场不可能永保统一,就好像郁金香狂潮。牛市里面对缩量涨,不见阴线不出货,利用均线或趋势线持股即可。弱势中,上涨的空间多是下跌构成的快速运动区中,当触及到上方供给带,统一就会被打破。

缩量跌,只要买盘稀少,少量的卖出就导致了下跌。熊市里市场少人问津,多头不敢轻易入市,大部分人早已离场,剩下的等待解套,少数崩溃者的卖单足以使价格下跌。注意挂买单稀少绝对不是说潜在需求就一定不存在,他们可能正在等待着一个低点准备抢进。在浮筹稀少的时候,大部分筹码被囤积,少量的不稳定分子离场后,市场随时就会转跌为涨了。注意浮筹稀少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囤积过程,所以你一定可以在缩量跌之前找到一个较为宽广的底部区间。这是与熊市阴跌的最大不同。

有一句股谚:地量后见地价,当然地量与地价都是相对的,什么样算地量地价呢?过后看都会感觉是这样的,而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量后还有地量或者是保持一个地量状态价格却不断创新低,地价后还有地价,阴跌不止。这句股谚只能用在多头站稳脚跟后的缩量跌,而不能随便用在熊市中。

附二 临近原则的应用

图2-22 临近原则的应用

如图2-22所示,当价格跌破分歧区A到达c点反弹至b时会产生困惑,这是很多技术分析派避而不谈的细节。可以说价格面对下跌构成的快速运动区应该上涨,你能够看多不少股票会直接上涨,但是也有很多时候价格于b处拐头向下,这个时候分析师会在A区下沿a线处画一条直线,表达遇阻回落。在价格走出来之后再看这幅图表会感觉一切都很正常,而在实战中,b点会令你左右为难。

至于在b点处是否需要考虑A的阻力作用,一般是遵守临近原则,按照快速运动区来考虑。这中间考量的是对A的消耗是否充分。需要注意几点。第一,价格快速下跌。就是说B区的下跌足以使A区的诸多持筹者来不及反应就被套,大资金难以顺利派发,同时使部分人感觉短期跌幅过大,期待反弹而不愿割肉。这个时候A区死筹就会比较多,在经历了急跌后持筹心态已经不再坚定,见到反弹就会引发抛售,所以这种情况需要考虑分歧区阻力。第二,换手率。如果自C反弹出现大量换手足以对抗A,则可以应用临近原则。第三,c点大小。如果c处同样是一个分歧区,从时间角度看也起到了对A的足够削弱,也可以应用临近原则。第四,只要指数环境依然向好,b点处还可持股。从大的格局而言指数上涨足以吸引场外资金关注股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