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19:45:03

点击下载

作者:林俐,陈婷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读:

前言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theory and practic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是一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课程,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全书共12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WTO等相关内容;二是国际贸易实务,主要介绍进出口业务的合同条款(商品品名、品质、数量与包装、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贸易术语与商品价格、国际货款的收付、商品检验等) 、商订与履行等具体内容。通过以上教学体系设计,使本课程的教和学始终保持思路连贯。

本教材建议授课时间为54学时,实验时间6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 。每章后附有习题。

本教材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力求实用性。参与本教材编写的教师均具有多年的进出口业务经验,并在国内核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类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编写过程力求实用性,使本教材能较好地指导实践操作,尽量使教材体现“务实” 。

2.体系更合理。本教材对内容体系作了较大调整,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内容整合为5章内容(第1至5章) ;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内容按照合同条款(第6至10章)、合同的商订(第11章)与合同的履行(第12章)的思路进行编写。该内容体系已运用在我校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突出案例教学。本教材充分利用编写组前期的教改成果,每章节都会适当地配以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本教材共编写及收录了49个案例,为便于查看,特编了案例目录。必要时,对部分篇幅较长、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例配以图解。

4.教材正文形式创新。(1)每章均设计:本章学习目标、本章重点、本章难点、本章小结,根据需要,部分章节还增加了“实验教学”等。全文最后的附录,还提供了丰富的国际惯例、参考文献等。(2)缩小案例的篇幅,加大案例的比重,对案例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图、表) 。

本教材由林俐、陈婷、陈翊、朱雪桢、任宝东、何首超合作完成。具体分工如下:陈婷负责第7和8章,陈翊负责第2和11章,朱雪桢负责第9和12章,任宝东负责第1章,何首超负责第4和5章,林俐负责第3、6和10章,并负责全书的修改与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浙江省教育厅、温州大学、温州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及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还得到外经贸专业教授、实务界专家的指导,谨此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编者2012.2

联系方式:

Email:linli305@yahoo.com.cn 或linli305@126.com

QQ:932282864

第1章 国际贸易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特征,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分类,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加深对中国的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认识与关心。

本章重点

1.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2.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3.国际贸易的分类

本章难点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1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1.1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国家的存在,二是产生了对国际分工的需要,而国际分工只有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这些条件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逐渐形成的。

1.1.2原始社会的贸易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的祖先结伙群居,打鱼捕兽,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人们处于自然分工状态,劳动成果仅能维持群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剩余产品用以交换,因此谈不上有对外贸易。

人类历史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促进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除维持自身需要以外,还有少量的剩余。人们为了获得本群体不生产的产品,便出现了氏族或部落之间用剩余产品进行原始的物物交换。当然,这种交换还是极其原始且只是偶然发生的物物交换。

在漫长的年代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由于手工业的出现,便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当产品是专门为满足别人的需要而生产时,商品交换就逐渐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出现了货币,于是,商品交换就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样就进一步促使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由于商品交换的日益频繁和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又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阶层。

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进一步扩大。商品生产和流通更加频繁和广泛,最后阶级和国家相继形成。于是,到原始社会末期,商品流通开始超越国界,这就产生了对外贸易。

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每次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和奴隶制的形成。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商品交换超出了国界,国家之间的贸易便产生了。可见,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以及国家的形成,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1.1.3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而不是为了交换。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但在一国整个社会生产中显得微不足道,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很少。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道路条件恶劣,严重阻碍了人与人的交流,对外贸易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其规模和内容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奴隶社会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的社会,它的对外贸易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当时,奴隶主拥有财富的重要标志是其占有多少奴隶,因此奴隶社会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是奴隶。据记载,希腊的雅典就曾经是一个贩卖奴隶的中心。此外,粮食、酒及其他专供奴隶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如宝石、香料和各种织物等,也都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奴隶社会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国家主要有腓尼基、希腊、罗马等,这些国家在地中海东部和黑海沿岸地区,主要从事贩运贸易。我国在夏商时代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沿岸各国。

1.1.4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比奴隶社会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早期,封建地租采取劳役和实物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并不多。到了中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的形式,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孕育生产,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有较快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对外贸易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奴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基本消失。参加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除了奢侈品以外,还有日用手工业品和食品,如棉织品、地毯、瓷器、谷物和酒等。这些商品主要是供国王、君主、教堂、封建地主和部分富裕的城市居民享用的。

在封建社会,国际贸易的范围明显扩大。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由近海逐渐扩展到远洋。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开辟了从长安经中亚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陆路商路--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输往西方各国,换回良马、种子、药材和饰品等。到了唐朝,除了陆路贸易外,还开辟了通往波斯湾以及朝鲜和日本等地的海上贸易。在宋、元时期,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海上贸易进一步发展。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曾率领商船队七次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用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等与所到的国家进行贸易,换回各国的香料、珠宝、象牙和药材等。

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国际贸易主要集中在地中海东部。在东罗马帝国时期,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公元7-8世纪,阿拉伯人控制了地中海的贸易,通过贩运非洲的象牙、中国的丝绸、远东的香料和宝石,成为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中间商。11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北部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步扩大到整个地中海以及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沿岸地区。当时,南欧的贸易中心是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北欧的贸易中心是汉撒同盟的一些城市,如汉堡等。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是为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国际贸易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受到生产方式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剥削阶级奢侈生活的需要,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之内和欧亚大陆之间,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经济中都不占有重要的地位,贸易的范围和商品品种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贸易活动也不经常发生。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及由此产生的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则大大发展了各洲之间的贸易,从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才获得了广泛的发展。

1.1.5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瓦斯哥达·加成从欧洲经由好望角到达亚洲,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这些地理大发现对西欧经济发展和全球国际贸易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大批欧洲冒险家前往非洲和美洲进行掠夺性贸易,运回大量金银财富,甚至还开始买卖黑人的罪恶勾当;同时,还将这些地区沦为本国的殖民地,妄图长久地保持其霸权。这些既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又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式确立。随后英国夺得海上霸权,意味着它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为它向外掠夺扩张铺平了道路。18世纪中期的产业革命又为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提供着十分坚实而广阔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蒸汽机的发明使用开创了机器大工业时代,生产力迅速提高,物质产品大为丰富,从而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及通讯联络的技术和工具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距离似乎骤然变短,这就使得世界市场真正得以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才有了惊人的巨大发展,并且从原先局部的、地区性的交易活动转变为全球性的国际贸易。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不仅贸易数量和种类有了长足增长,而且贸易方式和机构职能也有创新发展。显然,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此时的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带有“垄断”的特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被为数不多的垄断组织所控制,由它们决定着一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和商品构成。垄断组织输出巨额资本,用来扩大商品输出的范围和规模。它们又互相勾结,建立起国际联盟组织,共同瓜分势力范围。此时,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完全是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更有效地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正因为这样,从全球范围来看,总的说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战争的破坏和空前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工业生产极为缓慢,在1912-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只增长了83%。同时,这一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显著加强,奖出限入措施交互推进,螺旋上升,给国际贸易的发展设置了层层的人为障碍。因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贸易的扩大过程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13-1938年,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世界贸易值反而减少了32%,而且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地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1.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又一次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贸易再次出现了飞速增长,其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贸易增长。从1950到2000年的50年间,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在各国的GDP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国际贸易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1.7当代国际贸易新趋势

1.知识密集型产品成为重要的交易对象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中技术、服务的比重将大大提高,经济重心将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服务业转变。近年来,主要工业化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均高于全部出口的增长速度,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产业出口贸易的份额越来越大。

在高新技术产品中增长最快的是信息产品与服务贸易。信息产品将成为未来贸易的主角。目前,发达工业化国家的信息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使美国对经济紧缩或经济周期的抵抗力更强,成为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2.网络贸易成为新的贸易方式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上贸易市场,网络贸易将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网络贸易使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售票服务、音像书刊、软件设计、咨询服务、信息传递等;也有实物产品交易,它的交易磋商、签约、货款支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正是由于网络贸易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才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关注,纷纷制订各种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和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

3.跨国公司飞跃发展,国际市场将高度一体化

信息化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企业的跨国经营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飞跃。当前,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其发展战略,进行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技术更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将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在实现全球经济扩张战略的同时,也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最大的益处--技术转让。跨国公司以高新技术与各国开展合作或合资,这无疑将促进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随着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变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将加快自身过剩技术、设备和资本的向外转移,以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寿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发展中国家单纯引进技术的后发优势将减弱,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加快有效吸收国际技术贸易的步伐,积极参与科技领域的国际分工和高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发展技术贸易。

1.2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1.2.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与趋势。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因此,提到对外贸易时要指明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如中国的对外贸易等。对外贸易在某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称海外贸易。

可见,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从国际范围考察,国际贸易是一种世界性的商品与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对外贸易则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出发,考察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一般而言,国际贸易多用于理论研究的场合,对外贸易通常用于有关政策和实务研究的场合。

1.2.2贸易额和贸易量

1.贸易额

贸易额,又称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反映一定时期内世界贸易规模。国际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额一般用美元来表示,这是因为美元是当代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也是国际储备货币。

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和就是该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额或对外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有的国家用本国货币表示,有的用外国货币表示。在计算时,出口额一般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一般以CIF价格计算。根据统计,2009年中国的货物出口总额是12016.6亿美元,进口额是10056.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即对外贸易额为22072.7亿美元。如表1-1所示为我国从2003-2008年进出口额的变化。表1-1 2003-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商务统计资料。

但是,当我们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能简单地将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额相加。这是因为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2.贸易量

由于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额经常受到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国际贸易额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及其变化趋势。如果能以国际贸易的商品数量来表示,则可避免上述矛盾。但是,参加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繁多,计量标准各异,因而无法将它们直接相加。所以,只能选定某一时点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量,以反映国际贸易实际规模的变动。具体来说,就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进出口额,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这样就可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贸易量计算公式如下:

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其中,进出口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案例1-1】贸易量到底说明了什么?

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美元,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000亿美元,设1991年出口价格指数为100,2001年为160,试比较2001年世界出口值和世界出口贸易量与1991年世界出口值的增长变化情况。

2001年出口额÷1991年出口额=30000÷14000=2.14 倍,增加了114%。

2001年出口贸易量÷1991年出口贸易额=30000÷(160÷100)÷14000=1.34,增加了34%。

由此可见,按贸易额(值)计算,2001年世界出口额是1991年世界出口额的2.14倍,增加了114%;按贸易量计算,剔除价格上涨的因素,2001年世界出口贸易量是1991年世界出口贸易量(当1991年为基期时,价格指数为100,贸易量等于贸易值)的1.34倍,仅增加了34%。由于计算贸易量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情况,所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采用这种方法计算贸易量。

1.2.3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我国也称之为出超,表示一定时期内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贸易逆差,我国也称之为入超、赤字,表示一定时期内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贸易平衡,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而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单纯从国际收支角度来看,当然是顺差比逆差好。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好事。首先,长期顺差意味着大量的资源通过出口输往了外国,得到的只是资金积压;其次,巨额顺差往往会使本币升值,不利于扩大出口,还可能造成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紧张。

1.2.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贸易的商品结构就是各类商品在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表示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贸易商品类别首先可以分成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例如,2000-2004年,世界农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均保持在8.8%的水平上,燃料及矿产品的比重由13.9%上升到14.4%;而同期,工业品的比重却从74.8%下降到73.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如发达国家出口机器设备等制成品占最大比重,而发展中国家则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如表1-2所示是2008年10月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表1-2 2008年10月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续表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

1.2.5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或世界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来表示。如表1-3所示为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前十名的国家或地区。表1-3 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前十名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贸易快讯,2008年4月19日。

就一个国家而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该国进口商品原产国和出口商品消费国的分布情况,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如表1-4所示为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伙伴情况。表1-4 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伙伴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商务统计资料。

1.2.6国际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例,又称进口比价或交换比价。它表示出口一单位商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很显然,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越为有利。贸易条件反映了一国宏观上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中,贸易条件常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衡量。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是相对于基期(指数100)而言的报告期价格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说明报告期的贸易条件较基期改善,贸易利益随之增大;若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说明报告期的贸易条件较基期恶化,贸易利益随之缩小;若结果等于100,则说明贸易条件不变。贸易条件不仅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大小的指标,也是反映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重要指标。

1.2.7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外向程度大小的基本指标之一,又称外贸系数、外贸贡献度和经济开放度,它是指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它主要用于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其他国家经贸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该国参与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一般而言,就横向比较,一国外贸依存度越高,则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大,与外部的经贸联系越多,经济开放度也越高;就纵向比较,如一国外贸依存度提高,则不仅表明外贸增长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还意味着其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大,经济开放度提高。如表1-5所示为1999-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与外贸依存度。表1-5 1999-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与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还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反映一国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

1.2.8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又叫贸易争端或贸易纠纷,从微观层面看就是具体贸易活动中的纠纷,如债务纠纷、质量纠纷;从宏观层面看就是参加贸易的两国之间的贸易利益冲突和贸易不平衡,进而使认为受损的国家政府采取应对政策措施或报复手段如提高关税、数量限制、反倾销、反补贴、技术贸易壁垒等。

作为成长中的经贸大国,中国在现阶段遭受了许多贸易摩擦。我国贸易摩擦既受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也受发达国家国内经济政治化倾向的影响。我国产业与外部竞争加剧了利益矛盾,同时产品市场集中和出口激增也给国外制造贸易摩擦以把柄。

据世贸组织统计,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案件占总数的1/7左右。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全世界1/3的反倾销案件针对中国。【案例1-2】世界经济危机下的贸易摩擦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是个基本规律。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严重冲击仍将持续,保护主义伴随着经济危机而来,2009年给我国出口产品遭遇了更多贸易摩擦,且贸易摩擦呈现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等特点,这对政府和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中国出口产品在遭遇越来越多以安全和环保为名的技术壁垒的同时,反补贴、反倾销等新型贸易摩擦在2008年里呈现出更加频密的态势。反补贴已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新领域和热点,中国遭遇反补贴调查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一。

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下的贸易摩擦,专家给出了以下五点建议:①了解WTO规则和贸易救济调查的相关知识。②遭遇贸易摩擦案件时要积极应诉,特别是在应诉时要注意团结作战一致对外。③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在研发、生产、营销、会计等方面要规范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④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良好的外贸经营秩序,遵守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主动抵制低价竞销等扰乱出口经营秩序的行为。⑤逐步增强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及时了解国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在出口市场的选择上,实现“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尽力减少和分散风险。

1.3国际贸易的分类

国际贸易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1.3.1按商品或劳务的移动方向划分

按商品或劳务的移动方向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1.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的贸易活动。

2.出口贸易

出口贸易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的贸易活动。就一笔交易而言,对卖方是出口贸易,对卖方是进口贸易。

3.过境贸易

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其中过境贸易货物不经过境国海关仓库保存,为直接过境贸易;由于种种原因,把货物先存放在过境国的海关仓库,再转运出境,为间接过境贸易。

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称为“复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相应的,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称为“复进口”,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1.3.2按货物进出口统计标准的不同划分

按货物的进出口统计标准的不同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1.总贸易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过境贸易列入总贸易。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苏联、东欧各国等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2.专门贸易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专门出口。过境贸易不列入专门贸易。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数额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经济特区、关税同盟的广泛存在,使得国境和关境往往不一致。对于某些特殊形式的贸易,两者的处理不同,例如,过境贸易会计入总贸易额,但不会计入专门贸易额。因此,联合国在公布各国对外贸易统计数字时,一般都注明该国是总贸易体制还是专门贸易体制。我国采用的是总贸易体制。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反映的问题各不相同。前者包括所有进出该国的商品,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后者只包括那些进口是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出口是由该国生产和制造的商品,反映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

1.3.3按有无第三方参加划分

按有无第三方参加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1.直接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贸易的出口国称为直接出口,进口国称为直接进口。

2.间接贸易

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中的生产国称为间接出口国,消费国称为间接进口国。

3.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在间接贸易中,第三国就是转口贸易国,第三国所从事的就是转口贸易。

从事转口贸易的大多是运输便利的国家(地区)的港口城市,如伦敦、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由于它们的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货物集散,因而转口贸易相当发达。

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转口贸易必须由转口国或地区的商人来完成交易手续,而过境贸易中第三国不直接参与商品交易的过程;第二,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要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而过境贸易通常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或印花税。

1.3.4按商品的形态国际贸易划分

按商品的形态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1.有形贸易

有形贸易是“无形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的进出口贸易。由于商品是可以看得见的有形实物,故商品的进出口被称为有形进出口,即有形贸易。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商品种类繁多,为了便于统计,联合国秘书处于1950年起草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分别在1960年和1974年进行了修订。在1974年的修订本里,把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这10类商品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9)。在国际贸易中,一般把0到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

2.无形贸易

无形贸易是“有形贸易”对称,是指劳务或其他非实物商品的进出口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主要包括:①和商品进出口有关的一切从属费用的收支,如运输费、保险费、商品加工费、装卸费等;②和商品进出口无关的其他收支,如国际旅游费用、外交人员费用、侨民汇款、使用专利特许权的费用、国外投资汇回的股息和红利、公司或个人在国外服务的收支等。以上各项中的收入,称为“无形出口”;以上各项中的支出,称为“无形进口”。

有形贸易因要结关,故其金额显示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上;无形贸易不经过海关办理手续,其金额不反映在海关统计上,但显示在一国国际收支表上。

1.3.5按清偿工具不同划分

按清偿工具不同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1.现汇贸易

现汇贸易又称自由结汇贸易,是指买卖双方以现汇(通常是国际上通用的可兑换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等)来进行结算或收付的贸易。由于现汇贸易具有应用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可自由地兑换成其他货币,所以,该方式是当前国际贸易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银行逐步支付款项以结清债权债务;结算方式以信用证为主,辅以托收、汇付和银行保函等方式。

2.易货贸易

易货贸易是指以货换货,即货物经过计价后进行交换,以补充现汇不足的贸易方式。此种方式比较适合于那些由于外汇不足,或外汇汇率波动剧烈,或其他原因无法以自由结汇方式进行相互交易的国家之间或有关贸易商之间。如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计划。

除了上述的分类之外,国际贸易还可以按照参与贸易活动国家或地区的多少划分为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按贸易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按贸易政策划分为自由贸易、保护贸易和管理贸易等。

小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对外贸易则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财产私有制的形成及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最终超越国家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经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商品经济的不断成熟,国际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要研究和分析国际贸易活动,必须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如贸易值与贸易量、贸易差额、贸易顺差和逆差、贸易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贸易条件与对外贸易依存度等。

国际贸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按商品流向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按商品形态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按国境和关境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按贸易关系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按清偿方式不同分为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习题

1.单选题(1)我国纺织品出口经香港商人之手转卖到非洲,这种国际贸易形式称为()。

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转口贸易D.服务贸易(2)专门贸易体系是指以()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B.国境C.货物进出口D.服务进出口(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表示。

A.对外贸易B.贸易顺差C.有形贸易D.贸易差额(4)通过()可以分析出一国国际贸易实际规模的变化情况和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浮动状况及其贸易条件的好坏。

A.贸易值B.贸易量C.贸易值和贸易量D.贸易额(5)()属于贸易摩擦。

A.贸易依存度过高B.贸易商品结构单一C.实施反倾销措施D.贸易条件恶化

2.判断题(1)商品从甲国经过乙国向丙国运送,对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2)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值,叫做“贸易差额”。()(3)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越集中越好。()(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各大类或各种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5)净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3.简答题(1)简述有形贸易的分类。(2)简述贸易额与贸易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联系?(4)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有哪些特点?(5)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有什么区别?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情况,掌握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发展轨迹,重点理解和掌握绝对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和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了解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本章重点

1.绝对成本理论

2.比较成本理论

3.要素禀赋理论

4.里昂惕夫之谜

5.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本章难点

1.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

2.要素禀赋理论

3.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一般地说,国际贸易理论通常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存在着国际间的贸易?或者说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二是国际贸易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利益?是只对一方有利还是贸易双方都可以从中获利?三是各国进出口商品是按照什么样的相对价格进行交换的?也就是各国的贸易条件是怎样决定的?

早在16世纪,西欧重商主义者就开始对国际分工、国际贸易问题进行了探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理论探讨到18-19世纪取得了巨大发展,英国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国际贸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的汉密尔顿和德国的李斯特则提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思想,从而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并与自由贸易理论共同构成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进入20世纪以后,又出现了以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20世纪中期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使国际贸易量、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于是出现了新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2.1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在不同程度上对剩余价值作了论述;同时也对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作了重要论述。100多年来,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直被奉为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和经典。

2.1.1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提出的。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他所处的时期是英国的产业革命时期,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大机器生产使生产力大大提高,客观上要求贸易迅速发展。而当时英国政府在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依然实行严格的对外贸易管制,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因此,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1776)中,提出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并以此作为他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武器,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是: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他还以制造业中手工工场的例子来说明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根据当时的情况,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1个粗工1天连一根针也制造不出来;而在分工的情况下,10个人每天可以制造48000根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千倍。因此,他认为在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分工,劳动生产率可以得到提高。

在斯密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主张,如果外国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本国在有利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生产。他举的例子是,在苏格兰,人们可以利用温室生产出很好的葡萄,并酿造出同国外葡萄酒质量一样的葡萄酒,但要付出30倍的代价。如果真这么做,那就是明显愚蠢的行为。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可利用适宜于其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因此,斯密这个理论也被称为绝对利益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为了说明这个理论,斯密还举例说明。

假定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生产情况如表2-1所示。表2-1 绝对成本学说举例(分工前)

斯密认为,英国毛呢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葡萄牙,而葡萄牙酒的劳动生产率更高。所以,两国应该分别生产毛呢和酒,并进行国际交换。这对两国都有利,如表2-2。表2-2 绝对成本学说举例(分工后)

假定分工后,英国以1单位毛呢交换葡萄牙1单位酒,则两国拥有的产品状况如表2-3。表2-3 绝对成本学说举例(交换结果)

从表2-1至表2-3可以看出,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在分工的情况下,产量比分工前都提高了,通过国际贸易,两国人民可以消费的产品都增加了。

绝对成本理论以生产的绝对成本的差别为出发点,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即“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因此,生产成本绝对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重大意义有:①揭露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与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②指出一个国家只要根据有利生产条件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③提出了自由贸易政策,既然各国都有自己的有利生产条件,既然国际贸易会增加各国的国民财富,那么政府限制国际贸易政策就是错误的。该理论阐述了进行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的观点,不仅为扩大世界贸易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中业已成熟了的要求,成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残余、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工具,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但是,这一理论完全撇开国际生产关系,而只用自然条件来分析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形成,这是错误的。同时,该理论仅仅论述了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国家没有产品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那它是不是就不能参与国际分工和进行国际贸易了呢?或者说它还能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呢?对于这一重要问题,斯密没有涉及,直到大卫·李嘉图才给予了研究和解答。

2.1.2比较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留下的问题,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do,1772-1823)做出了回答。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是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一书中,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入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双方,不一定是每一商品的生产绝对成本都低,只要各自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进行交换,双方都可以获利,即“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李嘉图沿用了英国和葡萄牙的例子,但对条件作了一些修改,如表2-4所示。表2-4 比较成本学说举例说明

从表2-4中可以看出,葡萄牙生产酒和毛呢,所需劳动人数均少于英国,从而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两国之间不能进行分工。而李嘉图认为,葡萄牙生产酒所需劳动人数比英国少40人,毛呢生产只少10人,即分别少1/3和1/10;显然,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优势更大一些,虽然它在毛呢生产上也具有优势;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在毛呢生产上劣势较小一些。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应按“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原则分工生产,即英国专业化生产毛呢,葡萄牙专业化生产酒。分工后虽然两国投入的劳动量都没有增加,但是酒的产量却从2单位增加到2.215单位,毛呢从2单位增加到2.2单位。如果英国以1单位毛呢交换葡萄牙1单位酒,那么两国就都从这种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利了。

综上所述,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国际交换,就能保证双方都得到贸易利益。也就是说,按比较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发挥生产中的比较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因此,生产成本相对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比较成本理论作为反映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学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然而,比较成本学说也是有其局限性的。首先,它未能揭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劳动力、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国际分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和根本的因素。其次,这个理论把世界看做是永恒的、不变的,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再次,这个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提出的假定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坚持劳动价值论等因素,作为论述的前提条件,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为静态的,是不客观的。最后,比较成本学说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案例2-1】为什么他们选择物理专业?

美国的GRE考试是为要进入美国大学研究所的学生所举办的测试,它包括两个部分:语文测试(即英语水平测试)和量化测试(即物理、数学等学科综合测试)。某学院对其1975-1980年入学的学生的GRE水平测试成绩作了统计,发现主修物理的考生在语文测试上的成绩普遍优于主修英语的学生。因此,我们不免要好奇地问:为什么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没有选择英语专业,反而选择了物理专业呢?比较成本原理可以解释这令人困惑的现象。因为他们虽然在语文测试中的成绩平均高于英语专业的学生19%,但是他们在量化测试的成绩上比主修英语的学生平均高出55%。因此,他们在物理上有更多的比较优势,选择物理无疑是正确的。

2.1.3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1806-1873)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回答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如何确定问题。他认为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是国际交换比例的基础,而国际交换比例最终由两国相互对商品的需求关系来决定。穆勒用毛呢和麻布上的例子来阐述其思想。

假设英国和德国在毛呢的生产上成本相同,在麻布的生产上成本不同。在英国,10码毛呢可以交换15码麻布,在德国,10码毛呢可以交换20码麻布。由此,英国在毛呢上和德国在麻布具有相对比较成本优势,英国应生产毛呢,德国应生产麻布,对于英国,只要10码毛呢可以交换15码以上的麻布就有利可图,对于德国,只要以20码以下的麻布交换10码以上的毛呢就有利可图,两者之间只是利大利小的问题。

国际交换比价必须等于两国需求对方产品数量之比。假设国际交换比价为10∶17,进口需求麻布为17码时,英国提供10码毛呢就可以成交。同样,德国出口17码麻布就能换回英国10码毛呢。双方进出口价值平衡。

假如其中一方需求发生变化,英国对麻布需求减少,德国对毛呢的需求大于英国对麻布的需求,毛呢的价格上升。假定交换比价上升到10∶18,德国因毛呢涨价,对毛呢的需求减少,英国因麻布跌价,对麻布的需求上涨。这时双方对产品的需求重新达到均衡,交换比价稳定在10∶18上。

在国际相互需求中,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越大,两国间的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越接近外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有利。反之,本国对外国的商品需求越大,两国间的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对外国越有利。

当然,相互需求理论依然是以商品的交换价值代替商品的价值,背离了劳动价值论,从而不能揭示交换比例的确定是由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来决定的。

2.2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19世纪初,当产业革命在英、法两国深入发展时,北美以及欧洲其他后进国家的资产阶级要求保护其本国的幼稚产业,不允许别国商品自由占领其市场,于是形成了与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相抗衡的保护贸易理论,即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首任财政部部长汉密尔顿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

2.2.1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思想

1776年以前,北美洲完全是大英帝国的农产品及原料的供应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尤以工业为甚。美国独立后,由于战争创伤,加上英国的经济封锁,其经济更加凋敝。如何选择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了美国当务之急。当时摆在美国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以彻底摆脱西欧殖民主义的经济束缚和控制;二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继续充当英、法、荷等国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A. Hamilton,1757-1840)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愿望和要求,于1791年12月向国会递交了题为“关于制造业的报告”(Report on manufacture)的报告,明确提出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的主张。在报告中,他系统地阐述了保护和发展制造业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提出了以加强国家干预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措施。

汉密尔顿指出,美国要维护其经济和政治独立,应当保护美国的幼稚工业。由于美国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根本无法与英、法等西欧国家相抗衡。若就此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将断送美国工业,以及美国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地位。新的工业在其初始阶段,相对来说可能效率不高,即使工业扩大到最优规模,劳动和管理技术有了发展,市场联系已经建立,还是经不住来自更有经验的外国生产者的低费用竞争。如果能有一段时间用关税壁垒来保护一下,把效率提高到可以在免税基础上与外国竞争的水平,那么,“幼稚”产业就成长壮大了,保护壁垒就可以拆除了。

汉密尔顿的幼稚产业保护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与自由贸易理论体系相对立的保护贸易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其理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显然,该理论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是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并通过经济发展与先进国家进行经济抗衡的保护贸易学说。它对当时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事实证明,这些思想对发展美国工业和增强经济实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2.2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李斯特(F. List,1789-1846)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早年在德国提倡自由主义。自1825年出使美国以后,受到汉密尔顿的影响,并亲眼见到美国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成效,转而提倡贸易保护主义。他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的幼稚产业保护学说,这不仅为落后国家工商界保护贸易的需求提供了理论根据,也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了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思想。

1.李斯特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1)“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李斯特认为,向外国购买廉价的商品,表面上看起来是要合算一些,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德国的工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而会长期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位。如果德国采取保护关税政策,一开始会使工业品的价格提高,但经过一段时期,德国工业得到充分发展,生产力将会提高,商品生产费用将会下降,商品价格甚至会低于外国进口的商品价格。(2)古典学派自由贸易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

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下,各国可以按地域条件、按比较成本形成和谐的国际分工。李斯特认为,这种学说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学,它抹煞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历史特点,错误地以“将来才能实现”的世界联盟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李斯特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程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应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处于农业阶段的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利于农产品的自由输出,并自由输入外国的工业产品,以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培育工业化的基础。处于农工业阶段的国家,由于本国已有工业发展,但并未发展到能与外国产品相竞争的地步,故必须实施保护关税制度,使它不受外国产品的打击。而处于农工商业阶段的国家,由于国内工业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国外产品的竞争威胁已不存在,故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享受自由贸易的最大利益,刺激国内产业进一步发展。

李斯特认为英国已达到最后阶段(农工商业时期),法国在第四与第五阶段之间,德国与美国均在第四阶段,葡萄牙与西班牙则在第三阶段。因此,李斯特根据其经济发展阶段说,主张当时德国应实行保护工业政策,促进德国工业化,以对抗英国工业产品的竞争。(3)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自由贸易理论视国家为被动的警察,李斯特则把国家比喻为国民生活中如慈父般的有力指导者。他认为,国家的存在比个人的存在更为重要,国家的存在是个人与人类全体的安全、福利、进步及文化等的第一条件。因此,个人的经济利益应从属于国家的真正财富的增进与维持。他认为,国家在必要时要限制国民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以保持其经济利益。他以风力和人力在森林成长中的作用比喻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说:“经验告诉我们,风力会把种子从这个地方带到那个地方,因此荒芜原野会变成稠密森林,但是要培养森林因此就静等着风力作用,让它在若干世纪的过程中来完成这样的转变,世界上岂有这样愚蠢的办法吗?如果一个植林者选择树秧,主动栽培,在几十年内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这倒不算是一个可取的办法吗?历史告诉我们,有许多国家,就是由于采取了那个植林者的办法,胜利实现了他们的目的。”因此,李斯特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实行贸易保护。

2.贸易保护的条件和手段

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过比较,李斯特认为应用动力与大规模机器的制造工业的生产力远远大于农业。他认为,着重农业的国家,人民精神萎靡,一切习惯与方法偏于守旧,缺乏文化福利与自由;而着重工商业的国家则不然,其人民充满增进身心与才能的精神。工业发展以后,农业自然跟着发展。他提出的保护对象的条件是:①农业不需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期尚远,才应适宜的保护。②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③只有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在此期限内,被保护的工业还扶植不起来,就不再予以保护,任其自行垮台。

在具体的保护手段上,李斯特主张,取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3.对李斯特贸易保护学说的评价

李斯特贸易保护学说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它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势力斗争。它对保护对象要经过选择,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也予以承认,贸易保护系过渡手段,自由贸易为最后目的。其保护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无限度的。李斯特的理论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是有重大参考价值的。

但是,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存在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他对生产力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十分错误的,对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也很混乱。他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是错误的,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案例2-2】日本的汽车工业

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日本都是制造汽车、化学品和打字机的国家,但美国是这些产品的输出国,日本是输入国。虽然当时日本的工资水平要比美国低很多,日本仍然需要规定极高的进口关税,以防止美国产品全部控制日本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日本银行总裁直田一真说:“在日本建立汽车工业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一个国际分工的时代,日本最好是依赖美国来进口汽车。”但日本产业界并没有听从这一劝告,50年代初期,在朝鲜战争的刺激下,日本开始着手重建自己的汽车工业,他们从西欧引进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汽车的产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到60年代,日本超过西德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70年代末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美国的汽车工业生产则不断衰退,每况愈下。80年代起轮到美国对日本的汽车进行限制,保护自己的汽车市场了。

2.3新古典贸易理论

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只用单一要素的生产率差异来说明国与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行为,以及为什么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增加各自的收入和提高各自的福利水平。而新古典贸易理论则是假定各国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即生产函数相同,因而排除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指出国际贸易的内在动因是国与国之间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而国与国之间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又主要来源于各国的不同生产要素存量的相对差异以及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强度的差异,这些不同要素的供给会影响到特定商品的生产成本。然而,进入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用美国的贸易实践数据对H-O模型进行检验后发现结果并不符合该理论,这一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于是各国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对“谜”的解释。

2.3.1要素禀赋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它以耗费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亦即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说明和论证比较成本。该理论是以单一生产要素(劳动)的成本差异,即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说明比较利益的。但是,如果假定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相同,即单位生产要素的效率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那么,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由要素禀赋理论,又称资源赋予理论得到解释的。

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用生产要素的丰缺(即供给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商品流向的理论。该理论最早是由赫克歇尔(E.F.Heckscher,1879-1952)于1919年提出的,在这之后,其弟子俄林(Bel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生产要素比例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要素禀赋理论。但是,因为俄林承袭了赫克歇尔的主要观点,因此,人们一般将该理论称为“赫-俄理论”,或称“H-O定理”。其基本原理可归结为:①各地区和国家资源禀赋的差异,也就是生产要素供给情况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即要素供给比例理论;②国际贸易的结果,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要素供给比例说

要素供给比例理论的主要假设是:

①假设只有两个国家,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商品,每种商品都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两国两商品两要素模型,又称2×2×2模型,这是对古典学派的两国两商品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②假定生产要素在每一个国家内部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则不能流动;

③假定国际贸易中的一切人为限制都不存在,不考虑运输费用;

④假定只有商品贸易,且贸易是平衡的,即出口恰好能够支付进口,同时假设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

⑤假定生产要素可以无限可分,并且两国的生产要素是同质的,两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函数相同,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递减的变化;

⑥两国需求偏好相同,不考虑需求因素对贸易的影响。

在完成上述假定之后,俄林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推导:(1)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价格的国际差异

各国之间为什么会彼此进行贸易呢?俄林认为原因就在于,同样的商品在各国之间的价格是不同的,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每一个国家都会进口比在国内生产更便宜的商品,而将自己价格低廉的商品拿到国际市场上去出售。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把商品从价格低的国家运到价格高的国家去出售就是有利可图的,这样必然就会有人在两国之间从事进口和出口的活动,国际贸易也就不可避免了。

既然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直接基础,那为什么两国之间会存在着价格的绝对差异呢?这种价格差异只是暂时现象还是长期存在的呢?这些问题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2)价格的国际差异来源于成本的国际差异

成本决定价格,各国生产同一商品的成本不同,必然导致其价格的不同。这是H-O模型解释贸易发生原因的第一个条件。(3)各国不同的成本比例

除了第一个条件之外,贸易发生还必须具备第二个条件:各国不同的成本比例,如表2-5所示。表2-5 英国和美国的不同成本比例

从表2-5中可以看到,小麦和布的成本比例,英国是3∶1,美国是1∶2,按照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利益,而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利益,如果两国之间开展贸易,必然是英国出口布、进口小麦,而美国进口布、出口小麦,通过贸易两国都能获得利益。但是,如果两国之间的成本比例是相同的,即一国两种商品的成本都按同一比例低于另一国,则两国只能发生暂时的贸易关系,如表2-6所示。表2-6 暂时发生贸易关系的成本比例

在表2-6中,如果开展贸易的话只能是单方面的,美国向英国同时出口小麦和布两种商品,而英国则没有任何商品出口到美国,结果是美国纯粹的出超和英国纯粹的入超。俄林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两国之间存在贸易,这种贸易也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进行下去。这是由于,如果两国实行纸币制度,英国为了支付进口必然大量买进美元,这样外汇市场上美元的汇价就会上升,英镑的汇价就会下跌。美元汇价上升后用美元表示的英国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英镑汇价下跌后以英镑表示的美国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两国货币汇率的变化会对他们之间的贸易状况进行调整,当两国进出口实现彼此平衡时,汇率也就达到了稳定的状态。但是在表2-6中就不同了,汇率变动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使两国的商品价格变得完全相等。因为当美元对英镑升值一倍时,两国的生产成本就一样了,这样两国之间就不可能再有贸易发生了,所以不同的成本比例是两国贸易的一个重要前提,这是H-O模型的核心内容。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分析实际上还属于比较利益原理的范畴,至于两国之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成本比例存在,即为什么会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不同的比较利益呢?李嘉图并没有就此进行继续探究,而俄林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成本比例差异的原因就在于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比例。(4)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比例

商品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生产出来的,要素报酬之和就构成商品的成本,各国商品生产的成本比例实际上就反映了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关系。如在一国可能劳动要素比较便宜,资本要素比较贵,而在另一国可能劳动要素比较贵,资本要素比较便宜,这样,前一国在那些较多地使用劳动、较少地使用资本的商品的生产上,比需要较多地使用资本、较少地使用劳动的商品的生产上更具有优势,成本会较低,价格也会相对便宜些,而后一个国家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在较多使用资本、较少使用劳动的商品生产上成本较低。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对此进行说明。

假定英国1单位资本的价格是3美元,1单位劳动的价格是1美元;美国1单位资本的价格是1美元,1单位劳动的价格是2美元。再假定每生产1单位小麦在两个国家都是使用2单位劳动和1单位资本,每生产1单位布在两国都需要1单位劳动和3 单位资本。则两国的要素价格与商品成本如表2-7所示。表2-7要素价格不同情况下的商品成本差异

从表2-7中可以看到,小麦和布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在英国是1∶2,在美国是1∶1。可见,英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美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这是由于小麦的生产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英国能够充分地利用它劳动要素比较便宜的优势,把更多的劳动投入到小麦的生产上;而布的生产需要投入较多英国相对比较昂贵的资本要素。对于美国则正好相反。所以每一国家都会在那些大量使用自己价格较低的生产要素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那些大量使用自己价格较高的生产要素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

可见,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是造成各国生产各种商品时成本比例差异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要素价格会不同呢?我们知道,生产要素价格是由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要探讨要素价格的差异就必须从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着手。(5)生产要素不同的供给比例

各国在要素的供给方面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不同的国家所拥有的土地、劳动、资本以及企业家才能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种类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构成了各国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的基础。如果不考虑需求因素,各国生产要素的供给丰裕程度就决定了其要素的价格,一般来说,供给丰富的要素的价格就要低些,而供给稀缺的要素的价格就会较高。

这一点可以用大量的事实来验证。像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国,土地资源丰富而资本、劳动要素较少,这就使得这些国家的地租较低而工资、利息较高,反映在贸易结构上,这些国家出口的多是较多使用土地而较少使用资本、劳动的产品,如小麦、羊毛、肉类等,而进口的多是大量使用资本、劳动的产品。像中国、印度等人口众多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就占较大比重。此外,北欧各国出口森林制品、中东国家出口石油制品等也说明了这一道理。

各国的生产要素的禀赋程度决定了各国要素价格的差异,要素价格不同又产生了不同的商品成本和价格,进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这就是H-O模型的主要内容。由于该理论是从各国要素资源的禀赋程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的,所以被称作要素禀赋理论。(6)生产要素的不同需求比例

除了供给因素外,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还有需求,即使两个国家的要素供给比例是完全一样的,对这些生产要素的不同需求比例也会形成各国不同的要素价格比例,从而为国际贸易创造一个基础。

以上就是H-O模型的简要推导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俄林从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出发,分析了商品成本的国际差异,又从成本的国际差异进而探讨了各国不同的成本比例,由此又推导出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由要素的价格差异最后归结到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的不同。这样他的整个推理过程就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在这一链条中,俄林认为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素的不同供给比例,即各国不同的资源禀赋程度,这是国际贸易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通过上述推导,俄林得出了以下结论: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各国比较利益的地位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充裕程度来决定的。

2.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当各国以自己的资源供给的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开展国际贸易以后,各国要素禀赋的情况亦将随之发生变化,并随着国际间商品流通而出现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

以前述英国与美国的国际贸易为例。英国利用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小麦;而美国则利用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资本,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布。随着两国间贸易的不断扩大,英国就要增加小麦的产量,为此必须有更多的劳动被用来生产小麦。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就会使原来比较丰裕的劳动资源变成比较稀缺的资源,劳动的价格就会逐渐上升;同时,由于英国不断地从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布,减缓了对资本的需求,使资本资源变得比较丰裕,价格就随之下降。而对于美国来说,为了向英国出口布,就会有更多的资本被投入来生产布,对资本的需求增加,就会使原来比较丰裕的资本资源变成比较稀缺的资源,资本的价格就会逐渐上升;同时,由于不断地从英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小麦,减缓了对劳动的需求,使劳动资源变得比较丰裕,价格就随之下降。可见,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参加贸易的各国原先较为丰裕的资源变得相对稀缺,价格逐步上升;而原先比较稀缺的资源变得较为丰裕,价格随之下降。于是,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亦即各国的工资、地租、利息率和利润率等趋于均等化。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论述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国际间商品交换而趋向均等化问题以后,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又对此进行了数学论证,证明生产要素完全均等化是必然的。为此,西方经济学界将他们的理论合称为“H-O-S定理”,或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3.对赫—俄理论的评价

H-O模型从生产要素禀赋程度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这对于古典贸易理论来讲是一大创新,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它将一般均衡方法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当中,将贸易理论向客观现实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角度。其次,从多种生产要素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再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建立在各国生产者在生产同一商品是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的,而俄林排除了这一假设,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各国资源的禀赋程度不同,技术水平或劳动生产率是否相同与国际贸易无关。从这一角度讲,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实际上只是H-O模型的一个特殊情况,H-O模型更具有一般意义。

当然,该理论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它以要素比例学说来反对李嘉图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抹杀了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差别,使比较成本理论庸俗化了。该理论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决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就否认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它建立在一系列复杂的假定之上,而这些假定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影响了它对现实的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力。事实上,很多经济学家对该理论进行验证时,就发现它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矛盾。

2.3.2里昂惕夫之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更显得脱离实际。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或叫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Vassily W. Leontief)由于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投入-产出经济学》、《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等。

里昂惕夫对H-O理论确信无疑,按照这个理论,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比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认识,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H-O理论进行验证。他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力两种,对200种商品进行分析,计算出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从而得出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中所含的资本和劳动的密集程度。其计算结果如表2-8所示。表2-8 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的需求量

从表2-8可以看出,1947年平均每人进口替代商品的资本量与出口商品的资本两相量是18184:13991=1.30,即高出30%,而1951年的比率为1.06,即高出6%。尽管这两年的比率的具体数字不同,但结论基本相同,即这两个比率都说明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商品相比,前者更具劳动密集型特征。据此可以认为,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这个验证结论正好与H-O理论的结论相反。正如里昂惕夫的结论所说:“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

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论后,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因而将这个不解之谜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并掀起了一个验证和探讨里昂惕夫之谜的热潮。一些经济学家仿效里昂惕夫的做法,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进行了验证,发现其他国家也存在着这个“谜”。

2.4国际贸易新理论

20世纪中期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快速上升,并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类型,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中,“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二是公司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大量国际贸易是由公司内贸易构成的,跨国公司成了国际贸易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三是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等)无法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于是出现了新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这些理论包括技术差距理论、需求相似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等。

2.4.1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又称技术间隔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aner)提出的,格鲁伯(W.Gruber)和弗农(R.Vernon)等人进一步论证的。该理论认为,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和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

波斯纳认为,人力资本是过去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因而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而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的结果,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但是,由于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样,因而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为了论证这个理论,格鲁伯和弗农等人根据1962年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做出了统计分析,其中5个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产业(运输、电器、工具、化学、机器制造)的科研和发展经费占19个产业全部科研和发展经费总数的89.4%;5个产业中的技术人员数占19个产业总数的85.3%;5个产业的销售额占19个产业总销售额的39.1%;5个产业的出口量占19个产业总出口量的72%。这种实证研究表明,美国在上述5个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确实处于比较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出口科研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也就是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根据上述统计分析,美国就是这种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差距理论是完全可以与赫-俄理论相衔接的。

2.4.2需求相似理论

需求相似理论,又称偏好相似学说或收入贸易说,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理论。他认为H-O理论只适用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不能适用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这是因为,前者的贸易发展主要由供给方面决定的,而后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需求方面决定的。需求相似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双向贸易的增加,主要是由消费者需求偏好来决定的,而人均收入与贸易收入的趋同性,需求结构的相似性,增大了双方贸易的数量和机会。

1.国内需求是出口贸易的基础

工业制成品生产的初期是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厂商开发新产品,往往是因为国内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提高,国内需求强劲。当别的国家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提高,本国开发的新产品的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一致时,厂商可以国内需求为依据,把代表国内大多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作为出口产品。因为是最先开发的新产品,并已在国内收回了大量先期投资,因此在向国外出口时,价格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可以大量出口。

2.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贸易量越大

由于该产品是为满足国内市场喜好和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故该产品较多地出口到那些喜好相似的国家。两个国家的收入和水平越相似,则两国的需求结构越接近,需求的重合部分越大。若两国需求结构完全相似,则一个国家所有可能进出口的物品,同时也是另一个国家可能进出口的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需求就是外国的进口需求。

3.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决定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

一国的需求结构和人均收入是直接相关的。人均收入越相似的国家,其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近,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就越强,贸易交往也就越密,其贸易量就越大。

林德认为,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品、资本品的需求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其选择的消费品质量也较低,因为他要让有限的收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掌握生产技术,也只能选择通用的技术、简单的资本设备,这又导致了这些国家的消费品结构的低级化。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选择的消费品质量与档次较高,而资本设备需求结构也必须更先进、更高级。因此,人均收入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范围可能是最大的,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却是贸易发展的潜在障碍。这就是说,即使一个国家拥有比较优势产品,但由于其他国家的收入水平与它不同,而对其产品没有需求,这种比较优势的产品就不能成为贸易产品。【案例2-3】广受欢迎的高档车

价格是国际贸易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低价格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尽管如此,有时低价格反而不利于商品销售,而高价格却更能使商品畅销。

1983年,奔驰公司决定进入美国低档豪华轿车市场。公司推出了190型车,价格为2.3万美元。刚开始销售很好,但由于德国马克升值,将车价抬到3万美元一辆,汽车销量急剧下降。此时,奔驰公司更昂贵的车型却异常畅销。于是,公司开始放弃低档豪华车市场,推出了标价为6万~9万美元的S级轿车。

到1985年,售价为7.85万美元和8.9万美元的300SL和500SL型赛车非常抢手,甚至一些新车主转手将其以11万美元转让。新型的S型轿车外形扁平宽阔,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配备了更小、更强有力的发动机。奔驰公司董事长解释说:“世界上总会有愿意为极好的汽车支付极高价钱的顾客。”试问:德国奔驰汽车为何在美国能出现如此反常现象?

分析:

美德两国是汽车消费需求结构极为相似的国家。双方汽车贸易更容易贴近对方市场的需求。美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及市场容量要略高于德国,由于收入水平较高,对更精致的产品需求的偏好较强,因而价格昂贵的车型反而受美国消费者的喜爱。

2.4.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弗农教授受林德的启发,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中提出的,后由威尔斯(L.T. Wells)进一步发展。它是关于产品生命不同阶段决定生产与出口该产品的国家转移理论。

弗农注重强调技术革新的时机及规模经济效益,而不是比较利益。从这一角度出发,弗农把由于新技术生产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生期,是新产品的发明和研制阶段。此时期需要大量开发费用及技术。所以,新产品的发明大多是拥有丰富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发达国家。

第二阶段为成长期。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生产技术逐渐扩散,吸引了大量国外消费者,从而为一些发达国家厂商提供了生产这种产品的前提条件。此时,如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销售技巧成为能否产生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这一时期,尽管国外也有生产,但相对而言规模较小,而由于开发国市场广阔,规模经济致使成本低,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因此,这一阶段应注意用低成本的产品开拓更多市场。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在这一阶段,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生产已达到适当规模。国外也实现了规模经济而使产品成本下降,并彼此展开竞争,逐渐使原新产品厂商失去技术优势。由于此阶段低工资的非熟练劳动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因此,这种新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具有一定工业化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而原发明厂商又开始了另一种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可见,弗农强调的是技术、产品规模的动态变化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1968年威尔斯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个产品生命周期》一文中,以美国为例,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创新国新产品出口垄断时期。创新国一般是最发达的工业国,比如美国。由于有较多的科研与发展费用的投入,又有较高的收入支持的市场,因此能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当这种新产品试制成功并生产出来以后,创新国(美国)享有了出口垄断优势。由于新产品的设计和设计的改进要求靠近市场和供应者,因此新产品必然在创新国本土生产。这时成本问题对于厂商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其他的竞争者。新产品一旦制造出来,创新国厂商就垄断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

第二阶段是外国生产者模仿生产时期。创新国新产品在国外打开销路、扩大市场以后,吸引了其他发达国家或次等发达国家的大量消费者。这些发达国家通过自己的生产节省了国际间的运费和关税,也不需要像创新国那样花费大量的科技研发费用,其成本显然要比创新国厂商要少。因此,它们的产品价格极有可能比创新国进口货的价格便宜。

第三阶段是国外生产者大量增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时期。由于实现了规模经济,成本降低,从而在与创新国(美国)产品的竞争中逐渐占优势,出口大量增加,致使原创新国(美国)的出口不断下降,但创新国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因为关税的保护作用,仍然被创新国(美国)厂商所垄断。

第四阶段是外国生产者的产品开始进入创新国(美国)市场,使创新国(美国)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创新国(美国)的出口减少到几乎没有的程度。至此,这种产品在创新国(美国)的生命周期便告结束。这种产品的周期虽然在创新国(美国)结束了,但在开始生产该产品的其他国家还在进行,并可能处于第二或第三阶段上。正是由于这种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使各国处于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随之变化。

在实践中,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通常首先在美国出现,然后传递到西欧发达国家,再扩散到世界其他国家(如发展中国家)。这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移、扩散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向前传递和推进。如图2-1所示为这种产品结构推进的情形。

图2-1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的推移,纵坐标表示产品净出口状况,横坐标以下或0以下为净进口。创新国革新和生产始于时间t0,t1为贸易开始时,美国出口,较有购买能力的西欧和日本先进口,然后到t2时其他国家也进口。西欧与日本到t3时已经成为净出口国,这时,产品是“成熟”的,美国则于t4成为净进口国,到t5其他国家也终于成为净出口国,产品“标准化”了。至此,该产品在整个世界的生命周期进入了最后阶段。图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案例2-4】计算机与国际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的例子是很常见的。个人计算机(PC)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有多种个人计算机,并且其中某些品种尚处于新产品和成熟中产品阶段。于1984-1987年间上市的早期PC机已于1991年进入标准产品阶段,并主要以基础价格出售;于1988-1991年进入市场的PC机于1991年处于成熟中产品阶段;1991年尚处于新产品阶段的具有高存储能力的PC机快速走向成熟,并已于1995年被更好的机器所取代。在1995-1998年,桌上机逐渐被更轻、更快、更高级和更便宜的笔记本电脑所取代。这种计算机装有先进的奔腾芯片、彩色监视器、高容量电池和大容量硬盘,还装有电话设备,成为一个完全的通信中心。经理们可以通过它在全球各处进行联络。这种机器将首先在国内生产,之后再在外国生产。以这种方式,各种PC机将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通过国际产品生命周期。

2.4.4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方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解释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理论分支。

1.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前者是指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出口自行车、进口计算机等。后者是指一国既出口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其贸易对象是同一产业内具有异质性的产品。所谓相同类型的产品,是指按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统计时,至少前三位数都相同的产品,也就是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其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

2.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一般说来,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特点:(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交换,而不是产业间同类产品的交换。(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也有标准技术。(4)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上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3.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

从实物形态上看,同类产品可以由于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即使实物形态相同,也可以由于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这种同类的异质性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要,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规模经济能够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形成。他们指出,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的国家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和获得贸易利益,主要原因是其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别。一国的企业可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取得规模节约的经济效果,其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使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打破了各生产企业之间原有的比较优势均衡状态,使自己的产品处于相对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扩大了产品出口。这样,产业内部的分工和贸易也就形成了。例如,“二战”后日本的汽车、彩电进入美欧市场就是有力的见证。(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部门内异质性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部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了异质性产品的供给市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也越高,较高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呈现出对异质性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需求市场。当两国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趋于相等时,其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产业内贸易发展倾向就越强。【案例2-5】美国和加拿大的汽车自由贸易区

1965年以前,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税保护使得加拿大成为一个汽车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进口不多,出口也少得可怜,而且加拿大的汽车工业被美国汽车工业的几个大厂商所控制。美国厂商发现,在加拿大大量建立分散的生产体系比支付关税要划算。因此,加拿大的汽车工业实质上是美国汽车工业的缩小版,大约为美国汽车工业规模的1/10。

但是,美国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发现了小规模带来的种种不利。一部分原因是在加拿大的分厂比其在美国的分厂要小,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美国工厂更“专一”--集中精力生产单一车型的汽车或配件。而加拿大的工厂则不得不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以至于工厂不得不经常停产以实现从一个产品项目向另一个产品项目的转换,不得不保持较多的库存,不得不少采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等等。如此一来,加拿大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要低30%左右。

为了消除这些因素,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通过努力于1964年建立了汽车自由贸易区。这一措施使得汽车厂商得以重组生产:美国厂商在加拿大各子公司大力削减其产品种类。例如,通用汽车削减了其在加拿大生产的车型的一半。但是,加拿大的总体生产及就业水平并未改变。加拿大一方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车型,另一方面向美国出口加拿大仍生产的车型。1962年,加拿大向美国出口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从美国进口了5.19亿美元的汽车产品,到1968年,这两个数字已经分别成为24亿美元和29亿美元。换言之,加拿大的进口和出口均大幅度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已经可以与美国同行相媲美了。

小结

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从古典贸易理论开始的。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由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差异的约束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满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卫·李嘉图放松了绝对成本差异的前提条件,以比较成本的差异为前提假设,建立了比较成本理论,从而奠定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

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也是产生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这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的不均衡性,即使在自由竞争时期,弱国同样惧怕竞争。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为工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古典贸易理论承认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而且找到了比较优势得以形成的源泉,那就是贸易双方要素禀赋的差异。但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前提过于苛刻,不能解释一些贸易现象。由于“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许多经济学家试图对此作出解释,丰富和发展了国际贸易理论。“二战”后,伴随着科技革命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国际贸易理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这些理论发展迅速,而且一直处于发展中,且理论众多,结构庞杂。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

习题

1.单项选择题(1)“如果国外制造的产品比我们自己制造的更加便宜,就应当用我们自己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的一部分商品去换他们的产品。”这种观点属于()。

A. 绝对成本理论B. 相对成本理论

C. 相互相似理论D. 产业内贸易理论(2)如果贸易双方有一方的产品并不具备成本优势,但是仍然参与国际交换,那么可以用()理论来解释。

A. 绝对成本理论B. 相对成本理论C. 要素禀赋理论D. 贸易保护理论(3)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解释,在国际贸易中,一国要出口本国()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A. 稀少B. 丰裕C. 低价D. 高价(4)甲国生产一只手表需要5个单位劳动时间,生产一个时钟需要8个单位劳动时间;乙国生产手表需要6个单位劳动时间,生产时钟需要10个单位劳动时间。请问若两国要进行国际贸易,应该()。

A. 甲国同时生产手表和时钟B. 乙国同时生产手表和时钟

C. 甲国生产手表,乙国生产时钟D. 甲国生产时钟,乙国生产手表(5)在第4题中,甲乙两国应该按照()原则进行分工生产并交换?

A. 绝对成本理论B. 相对成本理论C. 要素禀赋理论D. 产业内贸易理论(6)根据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在()时期应当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A. 原始未开化时期B. 畜牧业时期C. 农业时期D. 农工业时期(7)李斯特主张贸易保护要有一定的期限,最长为()年。

A. 10B. 20C. 30D. 40(8)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的方法考察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现美国出口的是()。

A. 劳动密集型产品B. 资本密集型产品

C. 技术密集型产品D.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9)产业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同类产品的异质性B. 贸易两国消费者偏好相似

C. 贸易两国的技术差异D. 产品处于不同生命周期(10)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的贸易量就越大。这属于()。

A.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B. 产业内贸易理论

C. 需求相似理论D. 技术差距理论

2.简答题(1)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的区别是什么?(2)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谈谈你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理解。(5)论述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与结果。(6)何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3章 国际贸易政策

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概念和基本类型,了解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的政策措施;掌握关税的概念、分类、作用以及关税的优缺点,理解关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应用;重点掌握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发展历程、非关税壁垒在当代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中的应用以及各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和出口限制的措施。

本章重点

1.国际贸易政策概论

2.关税壁垒

3.非关税壁垒

4.鼓励出口的措施

本章难点

1.关税壁垒

2.非关税壁垒一国的国际贸易政策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变化,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以及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时期,一个国家往往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也往往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3.1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3.1.1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特征及内容

1.含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政策在各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国际贸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范畴包含四个基本因素,即贸易政策理论、贸易政策措施、贸易政策目标和贸易政策福利效果。其中,国际贸易政策理论是国际贸易政策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础。而各种形式的对外贸易干预措施是贸易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工具,如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汇率措施、利率措施、税收措施等,也包括建立某种贸易制度。至于贸易政策的福利效果,则是以本国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为尺度的评估或成本-效益分析。人们评价一种贸易政策的好坏或福利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这种政策是否达到了政府选定的目标。因此,在研究一种贸易政策时,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说,不同的政策目标是评价一种贸易政策优劣的前提。

2.特征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如下特征:(1)对外贸易政策是国家整体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对外贸易政策服从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在产品短缺的经济阶段,国内有效需求旺盛,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主要在于鼓励紧缺物资的进口和外贸他汇;而当经济发展过渡到产品过剩阶段,国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需要通过鼓励出口推动经济增长,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在于鼓励出口。这样对外贸易政策目标与手段,就要与国家整体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相协调。(2)对外贸易政策与外交政策紧密相联

对外贸易政策与外交政策是相互促进、相互服务的,但从整体上说,由于国家经济利益是最大的和最实际的利益,因此外交政策通常服务于对外贸易政策。(3)对外贸易政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效性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执行,应根据世界贸易活动的大环境,针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不断进行选择和修订。由于世界上国家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同,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常常处于频繁的变动之中,因此国际贸易的操作也处于不断变化中。(4)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贸易措施是既相关又不能混同的一对概念

政府的对外贸易管理是通过各项措施来实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通过对外贸易措施得到贯彻和体现的,两者密不可分。但是,它们又有根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对外贸易措施只是管理手段,或者说是政策工具,它体现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是政策的载体,而不直接等于政策本身。②对外贸易政策在对外贸易管理中处于决定的、主导的地位;对外贸易措施是根据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和内容确定的,处于从属地位。③对外贸易措施作为手段和工具,其本身是中性的,可以对对外贸易进行不同方向的调节;对外贸易政策却是政府的主观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并且是相对稳定的。④对外贸易措施依据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法则起作用,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则渗透着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3.内容(1)对外贸易总政策

对外贸易总政策是各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及发展战略,结合本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而制定的,是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例如,实施保护贸易政策或比较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它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政策,是整个对外贸易政策的立足点。(2)进出口商品政策

进出口商品政策是各国在本国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结构和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制定的政策。其基本原则是对不同的进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待遇,主要体现在关税的税率、计税价格和课税手续等方面的差异。(3)国别政策

国别政策是各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它在不违反国际规范的前提下,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对不同国家规定差别关税率和差别优惠待遇是各国国别政策的基本做法,如对美贸易政策、对日贸易政策等。

3.1.2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国际贸易政策类型是指各种贸易政策组合状态的基本倾向。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若按政策倾向来划分则可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大基本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干预或尽可能不干预,对商品进出口不设置障碍,对进出口商不给予优惠特权,也不对外贸活动进行管制和干涉,从而使商品和服务能自由地进出口和实行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的渊源可追溯到15-17世纪,最早提倡自由经济思想的是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他认为,自然界有自然法则,人类社会的活动也与自然界一样有其自然秩序,实现自然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经济自由。这种思想应用于经济政策上,表现为反对重商主义的干预与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的做法,倡导自由经济政策,鼓励以农产品为中心开展自由贸易。

英国学者休谟在重农主义的影响下,提出了“物价与金银流通的调整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超时,黄金将流入,国内货币供给量自动增加,国内物价上涨,外国产品将变得更便宜,输入将增加;当一个国家入超时,黄金将流出,国内货币供给量减少,物价下跌,本国产品将更具有国际竞争力,输出将增加。这样,在物价与金银流动的调整下,贸易不平衡情况会自然得到改善,政府采取干预政策毫无意义。休谟的理论使重商主义发生了根本性动摇。

这一时期,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为了解决国内市场狭小、原材料供应不足的矛盾,人们逐渐认识到重商主义的弊端,因此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应运而生。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继而提出了根据各国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的理论,从而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自由贸易政策的具体措施如下:(1)取消外贸经营特权

外贸经营特权是指只有具备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才能直接经营进出口业务。没有进出口权的公司,可以采用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等方式进行。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早期英国废止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将贸易经营权范围扩大到一般涉外公司。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外贸经营属绝对的“特权”,在高度集中的外贸垄断经营体制下,只有十余家外贸部直属的国营外贸总公司。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外贸经营权从集权到放权、分权,单一的垄断经营格局最终为主体多元、全面竞争的经营格局取代。(2)降低关税税率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各发达国家纷纷降低关税;“二战”后贸易自由化时期,各国关税水平更是大幅度降低。目前,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品的平均关税由40%下降到4.7%,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品的加权平均关税也下降到14%。(3)签订自由贸易条约

签订自由贸易条约是指一国或多国之间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条约,如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联盟条约、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东南亚自由贸易宣言等。“二战”后最初建立了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由于关贸总协定的临时地位及其局限性,关贸总协定从1948年1月1日起实施,到1994年12月31日结束其历史使命,被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4)减少非关税壁垒

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都是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和进口押金制等。例如放宽或取消进口数量限制;放宽或解除外汇管制。

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价格暴跌,仅仅通过大幅度提高关税税率,难以有效地限制商品进口,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外汇管制等非关税壁垒措施。此外,复杂的海关手续,繁苛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规章等也被广泛地用来限制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实行严格的限制进口措施,但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了大幅度降低关税外,还放宽和取消了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扩大进口自由化,增加“自由进口”商品,放宽与取消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2.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惠和补贴。

保护贸易政策始于15-16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当时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阶段,为了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西欧各国实行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金银)出口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增加货币的积累。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地位的确立,保护贸易政策的主导地位逐步被自由贸易政策所取代,但是美国和德国还是坚持奉行保护贸易政策,以保护本国的新兴工业即幼稚产业,使之免受与英国商品的竞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国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加剧,为了垄断国内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行超保护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西欧、日本等国的崛起,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导致国内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继而导致美国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具体措施如下:(1)关税壁垒

较高的关税税率,可以大幅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抬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使进口商品失去与当地商品竞争的能力,进而阻止外国商品的进口。因此,税率较高的关税又叫做关税壁垒。重商主义时期,各国使用关税壁垒是为了增加贸易顺差,积累金银货币财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美国、德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扶持本国幼稚工业,主要是使用关税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2)非关税壁垒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滞胀”局面,即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在此情形下,为了增加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西方各国又普遍推行了保护贸易的政策,被称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它们主要采用非关税壁垒限制商品进口。“二战”后由于关税壁垒受到关贸总协定的制约,以提高关税水平来实现贸易保护已不现实。

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在20世纪60年代只有800多种,到90年代则已发展到上千种。在这个过程中,非关税措施的歧视性不断增强。发达国家往往根据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采取不同的非关税措施,甚至将非关税措施作为手段,对某些特定的国家进行“报复”,以达到某种政治经济目的。(3)鼓励出口措施

一国政府为了调动企业及个人的出口创汇积极性,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在经济、立法、组织上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方法。

重商主义时期和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主要采取关税壁垒的限入措施,“新贸易保护主义”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4)区域性贸易壁垒

同区域内的国家组成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化,对外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由此构成区域性贸易壁垒。

自从“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保护贸易壁垒便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多数国家都已不同程度地加入了某个或某几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贸易集团具有排他性,即在对内加强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又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排挤和打击集团以外的竞争者。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性的贸易壁垒正在逐渐取代国家性的贸易壁垒,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潮流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1.3影响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因素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是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还是推行保护贸易政策,一般取决于下列因素的综合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资金较为充裕,产品竞争力较强,就会倾向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以期在国际市场的自由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处于劣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就会倾向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避免在国际市场上遭受更大损失。

2.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在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尚未得到成长的国家,为了保护传统产业免遭国外同类行业先进力量的冲击,促进幼稚工业的发展,往往会推行保护贸易政策;相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已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则一般通过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来获得更多的外部市场。

3.经济发展战略

一般而论,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就会制定较开放和自由式的外贸政策,因为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会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实行竞争和合作;相反,采取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则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竞争和合作缺乏紧迫感。不仅如此,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成长,它们还往往会采取较为强硬的贸易保护政策。

4.国内经济状况

当一国国内经济发展滞缓,尤其出现经济萧条,进而失业增加,国际收支失衡,外贸逆差扩大,产品竞争力下降时,它就会倾向于阻碍和排挤外来商品的输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之,如果一国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兴旺繁荣,国际竞争力上升时,其对外贸易政策中的自由主义成分就会增加。

5.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不同的贸易政策对本国不同的利益集团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影响。如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出口集团、进出口贸易商和消费者,但不利于进口竞争集团。因为在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条件下,这个集团生产的商品面临着进口产品的有效竞争。因此,一般而言,那些同进口商品发生竞争关系的行业及其外围组织,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坚力量;而以出口商品生产部门为中心的参与许多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力量,则是自由贸易的推崇者。

6.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贸易思想

虽然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是由国家立法机构来进行的,但是政府机构尤其是政府领导人往往拥有某些特殊的合法权力,如通常授予美国总统在一定范围内制定某些对外贸易法令、进行对外贸易谈判、签订贸易协定、增减关税和确定进口商品数量等权力。因此,政府领导人的经济贸易思想也是影响贸易政策去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7.本国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一般情况下,一国往往对那些政治外交关系友好、经济上不与自身构成威胁的国家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商品和技术的出口;而对那些政治上或经济上对立的国家,则倾向于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3.1.4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变化、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时期,一个国家往往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也往往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1.重商主义时期(15-17世纪)

在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商业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业态,商业资产阶级占据了经济生活的主流地位。为了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信奉重商主义的学说和政策,积极推行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做法,采取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只有货币才是财富,它们追求的目标是获取对外贸易顺差,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因此,由政府或国王本人直接垄断或管制对外贸易,采取一系列行政法律措施,严禁奢侈品进口和金银出口。重商主义晚期,工场手工业和航海运输业迅速发展,商业资产阶级认识到不应当对货币的运动过分加以限制,于是,由管制金银的进出口变为管制货物的进出口,试图用更多的出口来获取贸易顺差和金银进口。这样,它们除了向原料进口提供优惠外,对其他进口货物实行保护关税和种种限制措施,同时采用各种强有力的政策手段奖励出口。因此,该时期西欧各国普遍推行的是典型的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代表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2.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并行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占据了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各国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了适合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对外贸易政策。但由于各国工业发展水平不同,所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完全相同。

英国首先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一方面,英国在产业革命后,工业迅速发展,“世界工厂”的地位确立并巩固,其产品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英国需要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换取原料和粮食的进口。为此,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国内外政府放松对外贸易活动的管制。经过长期斗争,英国在19世纪初期逐步取得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当时的自由贸易政策是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设置任何障碍,不进行干预,让商品在国内外市场自由竞争,所以是一种开放性的贸易政策。

同时期,与英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和西欧的-些国家(如德国)推行保护贸易政策。基本原因是这些国家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实力和商品竞争能力都无法与英国相抗衡,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主要是保护关税措施)以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避免遭受英国的商品竞争。因而逐步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措施。

3.超保护贸易政策时期(19世纪末-“二战”结束)

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处于垄断时期。在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成为一切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此时,各国普遍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尤其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市场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于是,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垄断国内市场和争夺国外市场,纷纷要求实行超贸易保护政策。超贸易保护政策是一种侵略性的贸易保护政策,与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不是防御性地保护国内幼稚工业,以增强其自由竞争能力,而是为了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以巩固国内外市场的垄断;保护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而是垄断资产阶级;保护的手法也趋于多样化,不仅仅是高关税,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的措施。不过同时期,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的自由贸易成分越来越强,这反映出“金元帝国”在其鼎盛时期的战略态势。

4.贸易自由化时期(“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二战”后,百废待兴,市场需求旺盛,缓解了垄断资产阶级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为“二战”后贸易自由化提供了大前提。同时,美国的实力空前提高,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膨胀的经济,使其既有需要又有能力冲破当时发达国家所流行的高关税政策。日本和西欧为了“二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愿意彼此放松贸易壁垒,扩大出口。此外,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推动了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迅速兴起,因而迫切需要一个自由贸易环境以推动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于是,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出现了自由化倾向。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大幅度削减关税和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其中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方的平均进口最惠国税率下降至5%左右。欧共体(现为欧盟)实行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减让关税,使关税大幅度下降。此外,在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下,发达国家给予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进口以普遍优惠制待遇。在非关税减让方面,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放宽了进口数量限制,扩大了进口自由化,增加了自由进口的商品。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5.新贸易保护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

新贸易保护主义形成于70年代中期。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经济出现衰退,陷入滞胀的困境,就业压力增大,市场问题日趋严重。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业垄断资产阶级和劳工团体纷纷要求政府采取保护贸易措施。此外,由于工业国家发展不平衡,美国的贸易逆差迅速上升,其主要工业产品如钢铁、汽车、电器等,不仅受到日本、西欧等国家的激烈竞争,甚至还面临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其他出口国的竞争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方面迫使拥有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则加强对进口的限制,因此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策源地。美国率先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起了各国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各国纷纷效尤,致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得以蔓延和扩张。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相对于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而言的,它与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相同的是它们都是防御性的政策;不同的是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是弱国保护幼稚产业,防御强国优势产业的进攻。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强国保护衰退产业,防御弱国新兴产业的进攻,这是国内各个利益集团平衡的结果。另外,市场的不完全性越来越强以及规模经济的现实,使得自由贸易不能让一国的总体利益哪怕是短期内的利益最大化。新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走向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结合的结果--管理贸易。

6.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二战”后)(1)进口替代政策(20世纪50年代后)

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有时也称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达到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国外经济依附的目的。“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对外贸易政策。

这种政策的目的是用国内生产的工业品替代进口产品,以减少本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这种政策的出台与“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有关。

在殖民时期,由于殖民政策的影响,殖民地国家严重依赖宗主国的工业产品。“二战”后,初级产品对制成品的比价下降,这就迫使发展中国家必须用更多的出口商品(初级产品)来换取进口商品(制成品),国际收支逆差与年俱增。

因此,发展中国家开始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发展民族工业。进口替代的贸易政策主要采取保护贸易政策措施,例如,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扶持和保护本国替代工业部门等。(2)出口替代政策(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

出口替代(export oriented),有时也称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发展中国家纷纷转向出口替代政策--以发展出口工业为重点,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促进出口产品的发展多样化,以增加外汇收入,并代替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由于各国具体条件不同,实施这一政策的措施和策略也不尽相同。大致来看,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拉美国家的做法(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它们是在原来进口替代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出口替代工业,即把出口替代与进口替代结合起来。第二种是原来出口初级产品的国家日益提高初级产品的加工度,用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替代原来的初级品出口,如马来西亚、泰国等。第三种是亚洲“四小龙”,它们地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就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装配加工工业。

3.2关税壁垒

3.2.1关税概述

关税是最传统的贸易政策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关税在政策工具中的地位下降,但它仍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节对外经济关系的有效手段。

1.关税的概念

关税(customs duty;tariff)是指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由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品的数量,故关税又被称为关税壁垒(tariff barrier)。

关税的历史悠久,早在欧洲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带有关税性质的税收。英国很早有一种“例行人市税”,是商人在进入市场时向当地领主交纳的通行税,后来把这种税称为“关税”,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在封建时期,各国国内诸侯割据,关卡林立,形成了重重征税的内地关税,这不仅限制了对外贸易,也阻碍了国内的商品流通,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近代关税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逐渐形成的,它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国境关税制,即进出口货物统一在一国国境上一次性征收关税,而在同一国境内不再重征。英国最早实行这种统一的国境关税制,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关税的征收是通过海关来执行的。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由国家授权,行使国家权力,对外代表国家行使国家主权,对内代表中央政府行使对地方的权力。海关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职责是根据这些政策、法令和规章对进出口货物、货币、金银、行李、邮件和运输工具等实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走私,临时保管通关货物和统计进出口商品等。

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实行监督和管理,需要规定一个地域界线,货物进入这个地域时作为进口,离开这个地域时作为出口,这个地域称为关境。一般来说,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但在许多国家两者并不一致。例如,有些国家在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等经济特区,这些地区虽然在国境之内,但从征收关税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在该国的关境之外,进出经济特区的货物免征关税,这时关境在范围上小于国境。有些国家相互之间结成关税同盟,参加同盟的国家领土合并成为一个关境,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货物自由进出口,只对来自或运往非成员国的货物进出共同关境时征收关税,这时关境则大于成员国各自的国境。

2.关税的特征

关税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强制性是指关税由海关凭借国家权力依法强制征收,而不是一种自愿性的捐纳,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无条件地履行其义务,否则就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无偿性是指关税由海关代表国家单方面地向纳税人征取,作为国库收入,而国家不需要给予任何补偿。预定性是指关税由海关根据国家预先制定的法令和规章加以征收,海关与纳税人均不得任意更改有关的法规。除此之外,关税还具有以下特征:(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关税的纳税人是进出口货物的当事人,但负税人却最终是消费者。货物被征收关税以后,纳税人会把税款加在商品价格中,通过商品的流转而最终转嫁给消费者。(2)关税的课税主体和客体

关税的课税主体是本国进出口商,课税客体是进出境的货物。当商品进出国境或关境时,进出口商根据海关的规定向当地海关交纳关税,海关根据有关税法及规定,对课税客体即各种进出口商品征税。(3)关税具有涉外性

关税的征收与减免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贸易方国家的经济利益,所以,关税又是国际经济合作与斗争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时还会引起国际争端,目前已成为国际谈判和协定的重要内容。(4)关税是对外经贸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海关是实施其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机构,海关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方式是征收关税。国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类的商品征收不同的关税,从而把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表现出来。

3.关税的作用

一国征收关税既会产生积极作用,又会产生消极作用。一国在制定关税政策时应尽量发挥关税的积极作用,减少消极作用。(1)积极作用

1)增加财政收入

增加财政收入是关税出现之初的基本职能。在资本主义以前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各国工业不发达,税源有限,当时征收关税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财政收入。这种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财政关税是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

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口货物的成本,削弱了它与本国同类产品的竞争能力,因而可以起到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限制进口的作用,达到保护的目的。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各国设置的关税主要是保护关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关税来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以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主要发达国家设置关税则更多地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成熟工业和衰退工业,以维护其既得利益。

3)调节进出口贸易

长期以来,关税一直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一国可以通过制定和调整关税税率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在出口方面,通过低税、免税和退税来鼓励商品出口;在进口方面,通过税率的高低、减免来调节商品的进口。对于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将来可能发展的产品,规定较高的进口关税,以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反之,则制定较低的税率或免税,鼓励进口以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4)调整贸易差额

当贸易逆差过大时,可以调高某些产品的进口税率或征收进口附加税,以减少进口,缩小贸易逆差;当贸易顺差过大时,可以通过调低某些产品的进口税率来增加进口,缩小贸易顺差,以缓和与有关国家的贸易矛盾。

5)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般,各国对高价的生活奢侈品征收高额关税,对日用必需品征收较低关税或免税。这样可以发挥关税的再分配作用,调节社会的贫富不均。(2)消极作用

1)降低了社会福利

关税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并减少其进口数量,使进口国消费者多花了钱或减少了消费。

2)不适当的关税保护阻碍生产力发展

长期用过高的关税保护国内产业会使该产业养成“惰性”,不努力改进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反而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3)会加剧走私活动

过高的关税是走私的客观根源,反而造成财政收入减少和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4)阻碍世界经济自然发展

关税阻碍世界经济的自然发展,不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

3.2.2关税的种类

关税可以按照征税商品的流向、课征的方法、税率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按征税商品的流向分类(1)进口税(import duties)

进口税是指进口国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进口税是关税中最主要的税种,一般是在外国商品(包括从自由港、自由贸易区或海关保税仓库等地提出运往进口国国内市场的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办理海关手续时征收。进口税可以是常规性的,按海关税则征收的关税;也可以是临时加征的,在正税以外额外征收的附加税。进口税税率可以根据征税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性质的差异而不同。

征收进口税的目的就是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在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作用。因为关税的征收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降低其与本国同类产品相竞争的能力,达到保护本国产品的目的。同时进口税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一般而言,税率越高,其保护程度越强。(2)出口税(export duties)

出口税是指出口国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出时,对本国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它通常是在本国出口商品出离关境时征收的。为了鼓励出口,追求贸易顺差和获取最大限度的外汇收入,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已不再征收出口税。征收出口税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多数以燃料、原料或农产品为对象。

出口税的作用是通过增加出口商品负担实现的。一般为保护资源而设的出口税税率较高,这样才能起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具体税率水平视该类商品的重要程度和稀缺状况而定。而以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出口税税率相对较低。【案例3-1】日中两国对有关产品的高关税措施

2001年4月,日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葱、生鲜蘑和蔺草席等产品采取紧急进口限制措施,即在一定的额度内,保持原关税水平不变(葱3%、生鲜蘑4.3%、蔺草席6%),如果超过额度,则将征收高额关税(葱256%、生鲜蘑266%、蔺草席106%)。6月21日,中国政府也决定自6月22日起,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机、空调加征税率为100%的特殊关税,即在原关税的基础上再加征100%的关税。这就意味着,如果每辆征收的关税后售价30万元的汽车,在加征100%的关税后,其价格就变成了33万元,即多出3万元要由消费者来承担,其结果是相关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被削弱了。

由此可见,两国之间所采取的高关税措施,使得相关产品在进口国中的价格竞争优势被削弱,起到阻止进口并影响其经济贸易发展的作用。(3)过境税(transit duties)

过境税也称通过税,即一国对于通过其领土(或关境)运往另一国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过境税最早产生于中世纪并流行于欧洲各国,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则是在重商主义时期确定起来的。征收过境税的条件是征税方拥有特殊的交通地理位置,征税方可以凭借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获取一定的收入。

但是,较高的过境税可能使过境货物锐减甚至消失,使优越的地理位置不能发挥作用,政府也不能从中获利。另外,它也会招致对方报复,对本国出口不利。由于运输业的发展及运输竞争的加剧,货物过境对增加运输收入、促进运输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加上各国财政来源收入增加,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各国相继废止了过境税,代之以签证费、准许费、登记费、统计费和印花税等形式,鼓励货物过境,以增加运费收入、保税仓库内加工费和仓储收入等。

2.按关税征收方法分类

关税按征收方法划分,可分为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和选择税等。(1)从量税

从量税(specific duties)是以商品的重量、数量、长度、容积、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从量税的税额是商品数量与单位从量税的乘积。各国征收从量税大都以商品的重量为单位,但各国应纳税的商品重量计算方法则不同,一般有毛重、净重和公量三种。

1)从量税的优点

①手续简便,无须审查货物的规格、价格和品质,可以节约征收成本费用。

②进口品价格跌落时,仍有适度保护。

③可以防止进口商谎报价格。

2)从量税的缺点

①对等级、品质及价格差异的货物,按同一税率征收,税负不合理。

②税率固定,没有弹性,税额不能随物价涨落而增减,失去了市场的价格机能。当物价下跌时,保护作用增大;当物价上涨时,保护作用减小。从量税有累退税的特征,进口商品价格越高,其相对税负越轻。

③对部分不能以数量计算的商品不能适用,如古董、字画、钟表、钻石等。从量税通常用于国外质量低、次的廉价商品进口。发达国家使用从量税主要针对食品、饮料、动植物油等的进口。美国约有33%的栏目是适用从量税的。由于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从量税就使这类产品的税负相对较重。(2)从价税

从价税(advalorem duties)是按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比。

1)从价税的优点

①税负合理。按货物的品质、价值等级比率课税,品质佳、价值高者,纳税较多;反之则较少。

②税负明确,且便于各国关税税率比较。

③税负公平。税额随物价的涨落而增减,纳税人的负担可以按比例增减。

④物价上涨而进口数量不变时,财政收入增加。

2)从价税的缺点

①估价繁难,需有专业人才胜任,因此征收成本高。

②通关不易。在估定货物价格时,海关与业者容易引起争议。

③调节作用弱,保护性不强。税额随物价涨落而增减,对物价不能产生调节作用。对价税的保护作用也略显不足。当国外市场价格上涨时,国内产业所需的保护要求降低,但实际上进口税额是随物价上涨而增加;反之,国外市场价格跌落时,国内生产所需的保护增强,但关税却随之减少。

3)完税价格的核定

从价税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核定完税价格(duty paid value)。完税价格是经海关审定作为计征关税依据的货物价格。由于完税价格标准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对本国的保护程度,各国对此均十分重视。各国所采用的完税价格的依据各不相同,大体有三种:①以运、保费在内价(CIF)作为完税价格的基础;②以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为征税价格标准;③以法定价格或称进口国官定价格为征税价格标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以运、保费在内价为基础计征关税,也有的国家使用进口地市场价格。

完税价格的认定也即海关估价(customs value),是指出口货物的价格经货主(或申报人)向海关申报后,海关按本国关税法令规定的内容审查,估定其完税价格。由于各国海关估价规定的内容不一,有些国家可以利用估价提高进口关税,形成税率以外的一种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3)混合税

混合税(mixed duties)又称复合税,是对同一种商品,同时采用从量、从价两种标准征收关税的一种方法。按从量税和从价税在混合税中的主次关系不同:有的以从价税为主,加征从量税;有的以从量税为主,加征从价税。混合税率应用于耗用原材料较多的工业制成品。美国采用混合税较多,如它对提琴除征收每把21美元的从量税外,加征6.7%的从价税。

1)混合税的优点

混合税兼有从价税和从量税的优点,使税赋适度。当物价高涨时,所征税额比单一从量税多;当物价下跌时,其所征税额又比单一从价税要多,增强了关税的保护程度。

2)混合税的缺点

从价税与从量税之间的比例难以确定,且征收手续复杂,征收成本高,不易实行。(4)选择税

选择税(aIternative duties)是指对同一物品,同时有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税率,征税时由海关选择。通常按税额较高的税率征收的一种关税。

1)选择税的优点

当高价品市价上涨时,选择从价税率;而廉价品物价低落时,选择从量税率。选择税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经济条件的变化、政府关税目的以及国别政策进行选择。若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或加强保护,可以选择税额高的税率;若为了鼓励进口或给予某特定国家进口的优惠,可以选择税额低的征税。

2)选择税的缺点

选择税征税标准经常变化,令出口国难以预知,容易引起争议。

3.进口附加税的分类

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是指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的进口关税以外,根据某种目的再加征的额外进口税。由于这类关税在海关税则中并不载明,并且是为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因此,进口附加税也称特别关税。

进口附加税通常是一种为特定目的而设置的临时措施。其目的主要有: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防止国外商品低价倾销;对某个国家实行歧视或报复等。有些进口附加税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有些只针对某项商品征收,以限制这种特定商品的进口。

1971年上半年美国经历了78年来首次贸易逆差,国际收支恶化。1971年8月15日,为了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商品一律加征10%的进口附加税,以限制进口,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根据不同的目的,进口附加税主要有反贴补税、反倾销税和报复关税等。(1)反贴补税

反贴补税(countervailing duties)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是对于直接或间接接受任何奖金或贴补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附加税。凡进口商品在生产、制造、加工、买卖、输出过程中所接受的直接或间接的奖金或贴补都构成征收反贴补税的条件,不论奖金或贴补来自政府或同业公会等。反贴补税的税额一般按奖金或贴补数额征收。

在国际贸易中,一般认为对出口商品采取补贴方式是不合适、不公平的,它与国际贸易体系的自由竞争原则相违背。为此,反贴补税被视作是进口国抵御不公平贸易的正当措施。征收的目的在于抵消进口商品所享受的补贴金额,降低其竞争能力,保护本国产业。(2)反倾销税

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ies)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和产业。所谓倾销,是指低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正常价格,在其他国家进行商品销售的行为。它会造成国际市场价格的不合理,使进口国厂商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从而对国内市场冲击。进口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就有可能考虑对实施倾销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但是,对于倾销的认定、对所谓“正常价值”的解释、反倾销的实施方式等,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一些发达国家则利用反倾销限制来自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口。反倾销扩大化的趋势明显,成为关税壁垒的手段之一。【案例3-2】温州皮鞋遭遇欧盟反倾销壁垒

2005年7月7日,欧委会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立案公告称,正式决定对从我国和越南进口的皮面皮鞋及合成革面鞋类开始反倾销调查,所调查皮鞋的生产日期为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据悉,在这次反倾销调查中,我国涉案企业有1000多家,涉案金额达到6亿美元,涉及地区主要为广东、浙江、福建,其中温州市出口到欧盟的涉案产品约为4500万美元,涉案企业约130家。

2006年10月5日,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终裁,中国涉案企业中除1家因获得市场经济待遇被征收9.7%的反倾销税外,其余企业均被课以16.5%的反倾销税。反倾销税从10月7日起征收,为期2年。

温州是我国鞋类出口的重要基地,而欧盟的反倾销措施已经对温州皮鞋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据杭州海关统计,2006年第四季度,温州皮鞋共出口欧盟3141.46万双,货值1.465亿美元,两项指标分别比2006年第三季度下降了32.63%和41.55%;出口企业也比第三季度减少了7.89%。

2006年10月9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指出,欧盟对华皮鞋征收反倾销税,是对少数成员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屈从,是“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

这位负责人指出,欧委会在调查、裁决中违背了WTO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公平贸易的原则。首先,中国产品并不存在倾销。中国鞋类产业是一个高度竞争性的产业,仅对欧盟出口的企业就达1000家以上,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这些企业不可能以低于自己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以使自己亏损。这些企业也不存在政府给予的补贴。中国加入世贸后,已严格按照世贸的规定取消了各种出口补贴。2005年以来,中国皮鞋对欧出口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实施10年的配额体制终结后,中国出口潜力得到释放,与倾销毫无关系。欧盟裁决中国企业存在倾销完全是基于否定中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待遇这一前提,这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第二,欧盟鞋类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高、技术投资不足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多年来,欧洲鞋类产业不断向盟外转移,就业减少,这也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正常现象。即使在欧盟对中国鞋实施10年配额期间,这一现象也一直存在,将这一现象归结于中国产品的进口是立不住脚的。

这位负责人强调,WTO成员方有权使用反倾销措施,但反倾销的调查和裁决应符合WTO协议的规定,不能借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资料来源:温州都市报,2005年7月25日;温州日报,2006年10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1月15日)(3)报复关税

报复关税(retaliatory duties)是指对特定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行动,而临时加征的进口附加税。加征报复关税大致有几种情况:对本国输出的物品课以不合理的高关税或差别税率,对本国物品输出设置的障碍,对贸易伙伴违反某种协定等所采取的措施。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曾因日本将高级电子计算机输出苏联,而对日本输美的电子产品加征100%的关税。美国是90年代以来运用“报复性关税”最频繁的国家。1999年3月因“香蕉贸易战”,美国对欧盟的部分产品加征报复关税。

3.2.3关税水平

从总体来讲,关税水平(tariff level)是指一个国家的平均进口税率。它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最基本的有简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关税有如下几种税率。

1.普通税率

普通税率适用于无任何外交关系国家的进口商品,是最高的税率。最惠国税率比普通税率低,两者税率差幅往往很大。例如,美国对玩具的进口征收最惠国税率为6.8%,普通税率为7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国家都加入签订有最惠国待遇条约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现世界贸易组织),或者通过个别谈判签订了双边的最惠国待遇条约(如中美之间)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享受最惠国税率,因此这种关税实际上已成为正常关税。

2.最惠国税率

最惠国税率适用于签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国家的进口商品。最惠国税率是互惠的,且比普通税率低。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签订有多边最惠国待遇条约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或者通过个别谈判签订双边最惠国待遇条约,因而最惠国税率实际上已成为普遍实施的税率。但最惠国税率并非是最低税率。在最惠国待遇中往往规定有例外条款,如在缔结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或有特殊关系的国家之间规定更优惠的关税待遇时,最惠国待遇并不适用。

3.普惠制税率

普惠制税率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优惠税率。它在最惠国税率基础上实行减税或免税,通常按最惠国税率的一定百分比征收,并且不是互惠的,而是单项的。

普遍优惠制度(generali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简称普惠制,是当前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工业发达国家承诺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商品,特别是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的制度。普遍性、非歧视性和非互惠性是普惠制的三项主要原则。普遍性是指所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非歧视性是指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遍优惠待遇;非互惠性是指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4.特惠税率

特惠关税(preferential duties)是一种特别优惠的关税,是对特定的某一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特惠关税最早实行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宗主国在殖民地市场上占据优势。

现在,实行特惠税条约主要是欧盟向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单方提供特惠的“洛美协定”。“洛美协定”在关税方面的优惠主要有三点:①欧盟对来自上述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品全部给予免税优惠;②农产品的96%免税;③不需要这些发展中国家给予反向优惠。

3.2.4关税的经济效应

关税的经济效应是指一国征收关税对其国内价格、贸易条件、生产、消费、贸易、税收、再分配及福利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关税的经济效应可以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单个商品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前者属于一般均衡分析,后者属于局部均衡分析。本书仅从局部均衡的角度分别讨论小国和大国征收关税所产生的静态经济效应。

1.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

小国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份额非常之小,以至于其进出口数量的任何变化对世界市场不具备价格影响力的国家。(1)价格效应

价格效应(price effect)是指征收关税对进口国价格的影响。由于小国对商品的国际价格没有影响力,因此课征关税后,商品的国际价格不变,但国内价格上升。上升幅度相当于关税的单位额度。(2)贸易条件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terms-of-trade effect)是指征收关税对进口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由于小国征收关税不能影响该商品的国际价格,故小国的关税贸易条件效应并不存在。(3)消费效应

消费效应(consumption effect)是指征收关税对进口商品消费的影响。因为征收关税后国内价格上升,国内消费减少。(4)生产效应

生产效应(production effect)是指征收关税对进口国进口替代品生产的影响。因为征收关税后国内价格上升,刺激进口替代品的生产扩张。生产效应使进口替代品产量增加。(5)贸易效应

贸易效应(trade effect)是指征税引起的进口量的变化。征收关税后,由于生产增加、消费减少,所以进口数量也减少。关税的贸易效应为消费效应与生产效应之和。(6)财政效应

财政效应(revenue effect)是指征收关税对国家财政收入发生的影响。征收关税后,使财政收入增加,此乃关税的财政效应。财政收入增加的数量等于关税额乘以进口数量。(7)收入再分配效应(income-redistribution effect)

征税后,国内价格上升,消费减少,替代品生产增加,因此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因为消费者负担增加,社会收入由消费者转移给生产者和政府。(8)福利效应(welfire effect)

如上所述,征税后,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政府关税收入增加。但是生产者剩余增加与政府关税收入增加之和小于消费者剩余减少,因此,整个社会福利减少,这种减少是征税所致的福利净损失或无谓的损失,即关税的社会成本。

2.大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

大国是与小国相对应的经济学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进出口数量的任何变化对世界市场具有价格影响力的国家。

大国与小国征收关税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大国征收关税可以影响贸易条件,小国则不然。大国征收关税与小国征收关税经济效应的不同点如下:(1)贸易条件效应(terms-of-trade effect)

大国征收关税后,使其国内价格提高,并使国际价格下降,表示关税由进出口国共同负担,同时大国的贸易条件改善。(2)福利效应(welfire effect)

国际价格下降,出口国承担一部分关税,有可能弥补生产效应的效率损失和消费效应的效用损失,所以大国征收关税的福利效应有可能使整个国家的福利增加。而可以使这种福利增加达到最大的关税税率叫做最适关税。

大国征收关税很可能遭到关税报复,因为大国征收关税,使其贸易条件改善,福利水平提高,却使贸易伙伴国贸易条件恶化,福利水平下降。

3.3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泛指一国政府为了调节、管理和控制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从而影响贸易格局和利益分配而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各种行政性、法规性措施和手段的总和。

早在重商主义时期,限制和禁止进口的非关税壁垒就开始盛行。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非关税壁垒才成为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手段。

3.3.1非关税壁垒兴起的原因

(1)“二战”后在GATT的努力下,关税大幅减让,且以后只降不升,各国不得不转向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2)各国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这是非关税壁垒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国家相继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调整期间,新兴产业、升级产业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冲击,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各国纷纷采用了非关税措施来限制进口。(4)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相应地提高了进口商品的检验能力。通过检验,可获得各种商品的详细信息,为实施技术壁垒提供了可能。如对含铅量、噪音大小的测定等。(5)非关税措施本身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觉,而且在实施中往往可以找出一系列理由来证明它的合理性,从而使受害国难以进行报复。(6)各国在实施非关税措施时互相效仿,也使这些措施迅速扩大。【案例3-3】日本对中国纺织品的限制进口

2002年2月26日,日本毛巾工业联合会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毛巾发动“紧急进口限制措施”,理由是:大量中国低价毛巾进入日本,对日本毛巾生产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为了日本企业的生存,为了取得企业重整旗鼓的时间,该联合会希望政府按有关规定启动“紧急进口限制措施”。京都的一些领带制造商也表示,他们将要求政府运用WTO限制进口的相关规定,以使他们免遭廉价中国出口领带的冲击。据日本领带业协会表示,日本领带制造商无法与中国竞争。中国产领带的售价大约在1500至2000日元之间,而日本产的领带则一般卖到1万日元左右。其实,这类通过关税以外的措施限制进口的做法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这就是各贸易国出于保护国内市场、产业等目的,而日益加强的非关税壁垒。

3.3.2非关税壁垒的类型

1.按实施手段的特性分类

按实施手段的特性分类,可分为制度性关税壁垒和技巧性关税壁垒。(1)制度性非关税壁垒

如利用进口配额、许可证、反补贴、反倾销、海关估价、原产地规则、政府采购等制度形成制度性壁垒,对进口进行限制。(2)技巧性非关税壁垒

如利用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劳工标准、商品检验、包装、标签等形成技巧性壁垒。技巧性壁垒的隐蔽性极高,看上去似乎并不违背国际贸易的公共规则,但内容却变幻莫测,行之有效,使人防不胜防。它不仅直接阻碍了来自别国商品的进口,出口国为适应其看似合理的要求,还要对生产要求、技术标准、产品规格等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增加了不合理的成本和费用负担。

2.按影响方式及程度分类

按影响方式及程度分类,可分为直接影响性非关税壁垒、间接影响性非关税壁垒和旁及性或溢出性非关税壁垒。(1)直接影响性非关税壁垒

直接影响性非关税壁垒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加强国内产业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而采取的对外国进口的限制和对本国出口进行限制或激励的措施,如配额、许可证、进口押金制等。这类措施对贸易的限制很明显,亦比较直截了当。(2)间接影响性非关税壁垒

从表面上看间接影响性非关税壁垒是出于其他目的而制定的,比较含蓄,不易发现,但仍被怀疑具有隐藏的限制贸易动机,如质量标准、广告数量、海关程序等。(3)旁及性或溢出性非关税壁垒

旁及性或溢出性非关税壁垒是指并非主要针对贸易,却不可避免地导致国际竞争条件失常,从而对贸易产生影响的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这类措施有政府对某种或某类商品在生产、销售和分配方面的垄断,影响贸易的产业结构和地区发展政策,政府制定的国际收支政策措施、关税制度的不同,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不同,折旧期限制度的不同,政府资助的防卫、航天和非军事采购引起的需求变动,国家标准和规定及做法的变动,国外运输费和国家批准的国际运输协定等。

3.按实施目的或作用机制分类

按实施目的或作用机制分类,可分为数量限制型非关税壁垒和成本价格型非关税壁垒。(1)数量限制型非关税壁垒

数量限制型非关税壁垒是指通过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进口金额,从而达到有效限制进口的目的,如配额、许可证、国内采购法规、国内含量规定等。(2)成本价格型非关税壁垒

成本价格型非关税壁垒是指通过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或国内产品的成本,进而削弱外国商品的竞争力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如运费差别待遇、进口押金制、海关估价做法、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等。

3.3.3非关税壁垒的特征

1.有效性

关税措施的实施旨在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它对商品进口的限制是相对的。当面对国际贸易中越来越普遍出现的商品倾销和出口补贴等鼓励出口措施,关税就会显得作用乏力。同时,外国商品凭借生产成本的降低,也能冲破高关税的障碍而进入对方国家。而有些非关税壁垒对进口的限制是绝对的,比如,用进口配额等预先规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禁止进口。这种方法在限制进口方面更直接、更严厉,因而也更有效。

2.隐蔽性

与明显地提高关税不同,非关税措施既能以正常的海关检验要求和进口有关行政规定、法令条例的名义出现,又可以巧妙地隐蔽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而无需做出公开规定,人们往往难以清晰地辨识和有力地反对这类政策措施,增加了反贸易保护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3.歧视性

一些国家往往针对某个国家根据本国与他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采取不同的国别贸易政策,这大大强化了非关税壁垒的差别性和歧视性。比如,1989年欧共体宣布禁止进口含有荷尔蒙的牛肉,这一作法就是针对美国作出的,美国为此采取了相应的报复措施。又比如,英国生产的糖果在法国市场上曾经长期有很好的销路,后来法国在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禁止进口含有红霉素的糖果,而英国糖果正是普遍使用红霉素染色的。这样一来,英国糖果大大失去了其在法国的市场。

4.灵活性

关税是通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延续性的贸易政策,在特殊情况下做灵活性调整比较困难。而制定和实施非关税措施,通常可根据需要,运用行政手段做必要的调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正因为如此,非关税壁垒已逐步取代关税措施,成为各国所热衷采用的政策手段。

3.3.4非关税壁垒的新趋势

1.传统制度化非关税壁垒不断升级

传统制度化非关税壁垒,是指通过进口配额、许可证、反补贴、反倾销、海关估价、原产地规则、政府采购等制度形成的制度性壁垒,对进口进行限制。非关税壁垒是一些发达国家限制商品进口和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最初,非关税壁垒仅作为限制进口的防御性措施,后来往往用来作为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迫使对方让步的手段。这些国家还经常利用非关税壁垒来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歧视。

2.技术标准上升为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由于各国的技术标准难以统一,使技术标准成为最为复杂的贸易壁垒,并常常使人难以区分其合理性。欧盟共有10多万个技术法规和标准,不少都比较苛刻复杂。自1970年以来,欧盟委员会已发布了350多个法令以协调其成员国有关机动车辆的各项指标,并在1987年形成了一系列法规,促进其成员国生产和销售车辆,限制非成员国车辆进入欧盟市场。例如,1987年6月25日,欧盟颁布了87/358/EEC指令,对轮胎统一发放CE标志,如果检测数据不符合该指令的要求,就要禁止该类轮胎在统一市场上销售,并撤销CE标志。

3.绿色壁垒成为新的行之有效的贸易壁垒

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往往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例如,欧盟从2000年7月起,提高了进口茶叶的安全及卫生标准,对其中的农药残留检查极其严格,比原标准高出100~200倍。又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要求进口花生中黄曲霉素含量不得超过20‰;丹麦要求所有进口啤酒、矿泉水、软饮料一律使用可再灌装容器;法国禁止含有红霉素的糖果进口等。

4.政治色彩越来越浓

发达国家甚至利用人权、劳工标准等形成带有歧视色彩的贸易壁垒,大肆推销其国内人权标准,干涉别国内政。劳工标准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公约或核心标准构成的,主要包括劳动者的权利、人格尊严、禁止劳动歧视、下一代成长、工人工作条件等。近几年,欧美等发达国家推行的劳工标准已对我国出口产品构成贸易壁垒。如美国一些组织已提出应抵制中国玩具产品出口到美国,理由是:中国的PVC塑料等玩具残留氯乙烯等有毒物质,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并且中国玩具在生产PVC玩具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损害了中国工人健康,侵犯了人权。

5.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复杂多样

非关税壁垒名目繁多,内容复杂。目前世界各国所实施的非关税壁垒已达2000多种,主要种类有以下11类:进口配额、“自动”出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押金、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国内税、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

3.3.5常见的非关税壁垒

1.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一年)对于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关税后才能进口。因此,进口配额制是限制进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控制的力度和调节手段,进口配额可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类型。(1)绝对配额

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便不准进口。绝对配额按照其实施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全球配额、国别配额和进口商配额三种形式。

1)全球配额

全球配额(global quota unallocated quota)是指对某种商品的进口规定一个总的限额,主管当局通常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或过去某一时期内的进口实际额发放配额,直至总配额发完为止,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对来自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例如,加拿大规定,从1981年12月1日起,对除皮鞋以外的各种鞋类实行为期3年的全球配额。第一年的配额为3560万双,以后每年进口量递增3%。加拿大外贸主管当局根据有关进口商1980年4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期间所进口的实际数量来分配额度,但对进口国家或地区不加限制。

由于全球配额不限定进口国别或地区,因而进口商取得配额后可从任何国家或地区进口。这样,邻近国家或地区因地理位置接近、交通便捷、到货迅速,处于有利地位。这种情况使进口国家在限额的分配和利用上难以贯彻国别政策。为了避免或减少这些不足,故不少国家转而采用国别配额。

2)国别配额

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是在总配额内按国别或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为了区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在进口商品时,进口商必须提供进口商品的原产地证明书。

与全球配额不同的是,实行国别配额可以很方便地贯彻国别政策,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歧视性。进口国往往根据其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分别给予不同的额度。

一般来说,按照配额的分配由单边决定还是多边协商,国别配额可以进一步分为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①自主配额(autonomous quota),又称单方面配额(unilateral quota),是由进口国自主地、单方面强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的配额。这种配额不需征求输出国的同意。自主配额的确定一般参照某国过去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实绩,按一定比例确定新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例如,美国就是采用自主配额来决定每年的纺织品配额。

自主配额由进口国家自行制定,往往带有不公正性和歧视性。由于分配额度差异,易引起某些出口国家或地区的不满或报复,因而更多的国家趋于采用协议配额,以缓和进出口国之间的矛盾。

②协议配额(agreement quota),又称双边配额(bilateral quota),是由进口和出口两国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通过协议来确定配额的。协议配额如果是通过双方政府协议达成,一般需将配额在进口商或出口商中进行分配,如果是双边的民间团体达成的,应事先获得政府许可,方可执行。由于协议配额是双方协商决定的,通常不会引起出口方的反感与报复,并可使出口国对于配额的实施有所谅解与配合,因而较易执行。

目前,双边配额的运用十分广泛。以欧盟的纺织服装业为例,为了保护其日益失去竞争力的纺织服装业,欧盟对80%以上的进口贸易实行双边配额管理。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受双边协议限制的对欧出口额,就约占我国对欧出口总额的1/4。

3)进口商配额

进口商配额(importer quota)是进口国政府把某些商品的配额直接分配给进口商。进口国为了加强垄断资本在对外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和进一步控制某些商品的进口,将某些商品的进口配额在少数进口厂商之间进行分配。比如,日本食用肉的进口配额就是在29家大商社间分配的。(2)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tariff quota)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甚至罚款。例如,在2000年12月16日至2001年12月31日,俄罗斯实行原糖进口配额制。总额为365万吨,第一季度为115万吨,第二季度为150万吨,第三季度为60万吨,第四季度为40万吨,对此征收5%的关税。超过额度部分征收30%的关税,但每公斤关税不低于0.09欧元。

关税配额按征收关税的优惠性质,可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1)优惠性关税配额

优惠性关税配额是指对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给予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甚至免税,而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原来的最惠国税率。欧盟在普惠制实施中所采取的关税配额就属此类。

2)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非优惠性关税配额,是对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征收原来正常的进口税,一般按最惠国税率征收,对超过关税配额的部分征收较高的进口附加税或罚款。例如,1974年12月澳大利亚曾规定对除男衬衫、睡衣以外的各种服装,凡是超过配额的部分加征175%的进口附加税。如此高额的进口附加税,实际上起到了禁止超过配额的商品进口的作用。

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的不同之处在于,绝对配额规定一个最高进口额度,超过就不准进口,而关税配额在商品进口超过规定的最高额度后,仍允许进口,只是超过部分被课以较高关税。可见,关税配额是一种将征收关税同进口配额结合在一起的限制进口的措施。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以配额的形式出现,可以通过提供、扩大或缩小配额向贸易对方施加压力,使之成为贸易歧视的一种手段。例如,1992年12月,欧盟农业部长会议决定,欧盟对拉美国家的“美元香蕉”征收20%的关税,即每吨征收117美元而且年限额为200万吨,如果超过限额还要征收170%的税金。为此,拉美香蕉出口国每年要损失4亿多美元。

进口配额制作为数量限制的一种运用形式,受到了自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旗帜鲜明的反对。总协定曾规定禁止数量限制条款,几乎把它放到与关税减让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不少国家转而采取“灰色区域措施”,如自动出口配额制等。【案例3-4】欧盟挥舞特保大棒,中国调高出口关税,纺织品贸易自由时代结束

对中国的很多纺织企业而言,2007年5月18日是寒意料峭的一天,当天,美国宣布对中国四类纺织品设限,规定出口额年增长率不得超过7.5%。因为,美国认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已占美国市场的1/3以上,已造成美国1.7万名工人失去工作岗位。此次美国对中国四类纺织品设限会导致12.6亿美元损失,据此测算,这将导致我国将近10万纺织工人失去工作。

同一天,欧盟宣布对中国两类纺织品实行紧急特保,认为中国的廉价纺织品扰乱了欧盟市场,欧盟将与中方进行“正式磋商”,即要求中方主动采取限制措施,把相关产品出口额限制在过去一年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增加7.5%(羊毛制品为6%),即年增长率不得超过7.5%。这是因为中国纺织品已占欧盟市场的50%,并且已导致10多万人失业,而且还将导致100万人失去工作。

种种消息表明,中国纺织品享受未满半年的纺织品贸易自由时代结束。

在欧美单边设限时,中国迫于压力,财政部新闻办于5月20日发布,从6月1日起,将有74种纺织品提高出口关税,大多数由0.2美元提高到1美元。

2.“自愿”出口限额“自愿”出口限额(voluntary export quotas)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中很流行的一种形式。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长期贸易项目中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具体是指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出口国“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自愿出口限制通常是两国政府之间谈判的结果。进口国和出口国都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对于出口国来说:①通过自愿出口限制,作为WTO成员国的进口国可以避免违反WTO规则。②进口国可以一次性解决对商品种类、商品来源国、商品数量的限制。③自愿出口限制特别容易实施。直接的进口限制如关税配额,必须通过法律程序(如在美国)或高度透明的管理渠道(如在欧盟),而自愿出口限制可以秘密地进行谈判,不会为公开的政治过程和公众监督所妨碍。

对于进口国来说:①可以避免遭受进口国的关税、进口配额等贸易壁垒。②自愿出口限制可以像出口税那样发挥作用,全部税金被转移到出口国,可以提高出口企业的利润和出口国的福利。

3.进口许可证

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e system),是指商品的进口,事先要由进口商向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审查批准并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方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的制度。它实际上是进口国管理其进口贸易和控制进口的一种重要措施。

进口许可证按照其与进口配额的关系,可分为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和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两种。(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是进口国预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额,然后在配额的限度内,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对每笔进口货物发给一定数量或金额的进口许可证,配额用完即停止发放。可见,这是一种将进口配额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的管理进口的方法,通过进口许可证分配进口配额。若为“自动”出口限制,则通过出口国颁发出口许可证来实施。例如,德国对纺织品的进口便是通过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进行管理的。德国有关当局每年分三期公布配额数量,然后据此配额数量发放进口许可证,直到进口配额用完为止。(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不与进口配额相结合,即预先不公布进口配额,只是在个别考虑的基础上颁发有关商品的进口许可证。由于这种许可证的发放权完全由进口国主管部门掌握,没有公开的标准,因此更具有隐蔽性,给正常的国际贸易带来困难。

进口许可证按照进口商品的许可程度,又可以分为公开一般许可证和特种商品进口许可证两种。(1)公开一般许可证

公开一般许可证(open general license,OGL),又称公开进口许可证、一般许可证,或自动进口许可证。它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限制,凡列明属于公开一般许可证的商品,进口商只要在填写公开一般许可证后,即可获准进口。因此,这一类商品实际上是可“自由进口”的商品。填写许可证的目的不在于限制商品进口,而在于管理进口。比如海关凭许可证可直接对商品进行分类统计。(2)特种商品进口许可证

特种商品进口许可证(specific license,SL),又称非自动进口许可证。对于特种许可证下的商品,如烟、酒、军火武器、麻醉品或某些禁止进口的商品,进口商必须向政府有关当局提出申请,经政府有关当局逐笔审查批准后方能进口。特种进口许可证往往都指定商品的进口国别或地区。

进口许可证的使用已经成为各国管理进口贸易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便于进口国政府直接控制进口,或者方便地实行贸易歧视,因而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被广泛地用作非关税壁垒措施。有的国家为了进一步阻碍商品进口,故意制定繁琐复杂的申领程序和手续,使得进口许可证制度成为一种拖延或限制进口的措施。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稳定进出口贸易的秩序,从1951年起,对进口商品实行了全面的进口许可证管理。1956年以后,实行国营外贸公司专营对外贸易业务,进口许可证实际上已不起作用,故于1959年取消。1979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外经贸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拥有了自营进出口权。为了便于进口管理,我国于1980年10月起重新恢复进口许可证制。1992年,我国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有53类、743个税号。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步取消了部分商品的进口许可证。至2001年5月,我国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只有3种、383个税号。

4.技术性贸易壁垒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以及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利用其科技上的优势,通过商品法规、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商品检验及认证工作,对商品进口实行限制的一种措施。它是一种无形的非关税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之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框架体系主要表现为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包装和标签要求、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环境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案例3-5】温州打火机遭遇欧盟CR法案

1998年,欧盟制定了CR(儿童防护)法案草案,即售价在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安装“安全锁”。草案待欧盟成员国表决。

2001年10月2日,欧盟打火机进口商协会会长克劳斯·邱博致函中国温州打火机协会,欧盟制定的打火机CR草案将在不久进行表决。

2002年3月21日,温州打火机协会会长李坚、副会长黄发静、秘书长林嵘等组成交涉团在国家外经贸部公平交易局有关领导的带领下前往欧洲。

2002年4月30日,欧盟标准化委员会主持就CR法案进行表决,CR法案正式通过。

2003年12月,由于遭到中国企业的集体反对,欧盟有关机构决定暂不将CR标准作为《通用产品安全指导》(GPSD)的参考标准予以公布。2004年3月,欧盟提出将打火机安全标准ISO9994升级为强制执行标准。

2003年,温州的打火机企业数量减少至1000余家,2006年降至600家左右。

2006年10月24日,欧盟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和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等官员一行抵达温州,向浙江打火机厂商宣布欧盟“CR法规”和具体实施细则。CR法案将于2007年3月11日起执行。欧盟的“CR大棒”被拉锯四年之后,还是狠狠地砸了下来。案情发展图解如图3-1所示。图3-1 案例3-5图解

分析:

温州市烟具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发静认为,并非温州打火机企业没有能力在产品上加装防儿童开启装置(即CR装置),而是该项装置必须经过检测机构认证后,才能通过欧盟标准化委员会验收。温州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周大虎说,即使加装了CR装置,还必须面对欧盟打火机厂商的侵权诉讼。CR法案要求的安全锁知识产权,目前大多掌握在欧、美、日等国的生产商手中。

此次温州打火机CR法案事件,是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方面第一次遭遇来自WTO成员方的技术壁垒。从深度上分析,CR法规主要是受欧洲著名的BIC公司、东海公司等欧洲制造商的影响,是为了保护自己在欧洲的市场。温州打火机协会在交涉中还明确指出,CR法规草案所针对的温州制造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在出口前均已通过国际公认的安全标准检测。在一些国家因儿童玩打火机造成伤害的案例中,均与温州产打火机无关。(资料来源:东方早报,2005年4月18日;都市快报2006年10月24日)5.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是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绿色壁垒以其外表的合理性及内在的隐蔽性成为继关税之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国际贸易壁垒。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制定和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和服务设置障碍,以达到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如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及其化学物资含量的环保技术标准、保护臭氧层环保技术标准等。【案例3-6】虾兵蟹将敌不住“绿色壁垒”

瑞安市水产品出口报告显示,受欧盟贸易壁垒影响,该市2005年1至7月份水产品出口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部分水产品出口企业面临困境。

水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缘于“氯霉素事件”。去年5月,我省舟山市出口欧盟的虾仁产品被检测出氨霉素,在进口动物产品中不得检出“氯霉素”,“不得检出”具体要求是氯霉素含量要在1PPB以下,即含量在十亿分之一以下。而我国出口的冻虾仁中含有0.2~5PPB的氯霉素。“氯霉素事件”导致欧盟于今年1月发布了全面针对中国动物源性产品的进口禁令。瑞安的水产品加工和出口量一直位居我市首位、全省前列。去年,该市水产品总量达13.8万吨,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出口产品以虾仁、小黄鱼、梭子蟹为主。瑞安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欧盟是瑞安水产品重要的出口地。欧盟禁令使瑞安水产品出口受到重创,其中该市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今年的损失将达几万元之巨。目前瑞安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出口途径,在欧盟以外的国家寻求市场。但这位负责人认为,这只是权宜之计,要真正冲破壁垒,必须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严格按照国际认可的HACCP质量体系标准生产,这样才能找回失去的市场。

注:氯霉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它对人的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具有毒性反应,同时还会引起视神经炎、皮疹等不良反应。因此,氯霉素只在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或不得不使用的严重病例中选用。(资料来源:温州商报,2005年,wzed.bbwz.com)

3.4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

3.4.1鼓励出口

1.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expon credit)是国家为增加本国商品的出口,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一种优惠贷款。其主要目的在于向国外推销商品时,吸引资金不足的进口商进口其商品。

出口信贷的主要特点是:①所贷款项仅限于购买提供贷款国家的资本货物、技术或劳务;②贷款利率一般低于银行普通贷款利率,其差额由出口国政府补贴;③出口信贷的发放一般与国家提供的信贷保险相结合;④贷款偿还期限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种,其中短期出口信贷偿还期以1年为限,中期为1~5年,长期为5~10年。

按照银行提供贷款的对象不同,出口信贷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形式。(1)卖方信贷

卖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其贷款合同由出口商与银行签订。卖方信贷通常用于那些金额大、期限长的项目。因为这类商品的购进需用很多资金,进口商一般要求延期付款,而出口商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往往需要取得银行的贷款。卖方信贷正是银行直接资助出口商向外国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以促进商品出口的一种方式。卖方信贷的一般做法是,买卖双方在签订买卖合同后,由进口方预先支付买卖合同金额的15%~20%作为定金,其余货款在交货后若干年内分期偿还,并支付延期付款期间的利息。出口商凭出口单据和国外进口商开出的汇票,向本国的专业银行申请取得中长期贷款,作为生产的垫付资金以利中转。待国外进口商归还贷款后,出口商再按贷款合同的规定向银行偿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由此可见,卖方信贷实际上是一种出口商从供款银行取得贷款后向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的商业信用。(2)买方信贷

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外国进口商(即买方)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加条件就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这就是所谓的约束性贷款(tied loan)。买方信贷由于具有约束性而能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

在买方信贷中,当出口方银行将款项直接贷给外国进口商时,进口商先用自身的资金,以即期付款方式向出口商交纳买卖合同金额15%~20%的定金,其余货款以现金付款方式付给出口商,然后再按贷款合同所规定的条件,向供款银行还本付息。当出口方银行将款项付给进口方银行时,进口方银行以即期付款的方式代进口商支付应付的贷款,并按贷款协议规定的条件向供款银行归还贷款和利息等。进口商与本国银行的债务关系按双方商定办法在国内结算清偿。

相比较而言,卖方信贷属于商业信用,风险较大;买方信贷则属于银行信用,风险较小,而且透明度较高,因此这种方式目前较为流行。

由于出口信贷能有力地扩大和促进出口,因此西方国家一般都设立专门银行来办理此项业务,如美国进出口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法国对外贸易银行、加拿大出口开发公司等。这些专门银行除对成套设备、大型交通工具的出口提供出口信贷外,还向本国私人商业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或给予贷款补贴,以资助这些商业银行的出口信贷业务。

我国也于1994年7月1日正式成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这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除国家财政拨付外,主要是中国银行的再贷款、境内发行的金融债券和境外发行的有价证券,以及向外国金融机构筹措的资金等。其任务主要是对国内机电产品及成套设备等资本品货物的进出口给予必要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以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是出口国为了扩大商品出口,设立专门的保险机构,对出口商和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和银行提供的出口信贷进行担保,如果发生收回贷款或不能如期收回贷款的风险时,由担保机构负责偿还贷款,承担外国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风险。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承担的风险主要有政治性风险和经济性风险两类。(1)政治性风险

政治性风险是指如进口国发生政变、革命、暴乱、战争以及政府实行禁运、冻结资金或限制对外支付等,使外国债务人不能清偿其债务,导致供款方的损失。这类风险的承保金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85%~95%。(2)经济性风险

经济性风险是指进口商或供款银行因破产倒闭无力偿付、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等经济原因所造成的损失。此类风险担保金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70%~80%,有的国家为了扩大出口,有时对于某些出口项目的承保金额可以达到100%。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担保对象有对出口商进行担保和对银行进行担保两种。(1)对出口商进行担保

出口商输出商品时所需要的短期或中、长期信贷均可向国家担保机构申请担保。即使有些国家的担保机构本身并不向出口商提供出口信贷,但它也可以为出口商取得商业银行的出口信贷提供便利条件。例如,有的国家采用保险金额的抵押方式,允许出口厂商所获得的承保权利,以“授权书”方式转移给供款银行,而取得出口信贷这种方式使银行提供的贷款得到安全保障,一旦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银行可直接从担保机构得到补偿。(2)对银行进行担保

对银行进行担保是指国家担保机构直接对供款银行承担责任,银行所提供的出口信贷均可申请担保。有些国家为了鼓励出口信贷业务的开展和提供贷款安全保障,往往给银行更为优厚的待遇。根据出口信贷期限的不同,担保期限通常分为短期与中、长期。短期信贷担保一般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承保范围包括出口商所有的短期信贷交易。为了简化手续,有的国家还对短期信贷采用综合担保的方式,即出口商只要一年办理一次投保,就可承保在这期间的一切海外短期信贷交易。至于中、长期信贷担保,由于具有时间长、金额大的特点,因而采取逐步审批的特殊担保方式。中、长期信贷担保的期限通常为2~5年。承保的开始时间既可以是出口合同签订的时间,也可以是货物正式装运出口的时间。

对出口信贷进行担保往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由于该措施旨在为扩大出口提供服务,收费并不高,以免加重出口商和银行的负担,因此,往往会因保险费收入总额不抵偿付总额而发生亏损。目前,世界上有的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设立了国家担保机构,专门办理出口信贷保险业务。我国的中国进出口银行除了办理出口信贷业务外,也办理出口信用保险和信贷担保业务。

3.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ies)又称出口津贴,是指一国政府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以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出口补贴有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方式。(1)直接补贴

直接补贴(direct subsidies)是指出口某种商品时政府直接给出口商现金补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弥补出口商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所带来的损失,或者补偿出口商所获利润率低于国内利润率所造成的损失。有时候补贴金额可能大大超过实际的差价或利润差,因为这里已含有出口奖励的成分,而不属于出口补贴的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对某些农产品的出口实行直接的现金补贴.对保护国内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间接补贴

间接补贴(indirect subsidies)是指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不是给予直接的现金补贴、而是给予财政上的优惠,从而间接地推动本国商品的出口。

政府对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措施通常有:①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销售税、增值税和盈利税等国内税收,以减轻出口商品的纳税负担。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免征或退还相同产品供内销时必须缴纳的国内税,不能视为一种补贴,因为这些出口产品未能在生产国国内销售,并且它们在进口国可能被征收同种或类似的国内税。②对某些商品,如原材料或半成品,如果确定其不是用于国内消费,而是经加工制造后用于出口的,则允许其暂时免税进口,以降低制成品的成本,提高国际竞争能力。③对进口的原料或半成品,如果征收了关税,当其加工制造的成品出口时,政府负责退还其进口时缴纳的关税。④对出口商品一般都予以免征出口税,即使对某些商品仍征收出口税,在世界市场商品价格下跌时,也往往予以取消。

其他的财政优惠还有:延期付税,以减轻出口商品的税收负担;运费优惠,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低息贷款,以加快出口商的资金周转;采用复汇率,对不同商品实行不同的汇率,鼓励某些商品的出口等。【案例3-7】波音与空中客车的交锋

2004年10月6日,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传来一个坏消息:美欧双方就航空工业补贴纠纷议案进行的谈判已经失败,美国已把此案提至世贸组织。同日,欧盟委员会也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指控美国政府向波音公司提供大量补贴,违反了世贸组织有关规则。欧盟委员会坚持认为,自1992年以来,美国政府对波音公司的非法补贴高达230亿美元。波音和空中客车曾于1992年达成一项协议,限定了双方接受补贴的数额。空中客车获得的补贴不能超过它研发一个新飞机的33%,而波音获得的政府间接补贴则不可超过它销售额的4%。2003年空客推出的新机型数量和市场占有额超过波音,而2004年波音推出新机型7E7,在同一市场内,空客也将推出A380。因此,波音游说美国政府出面,把争端闹到WTO。显然,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美国与欧盟政府对波音与空客的出口补贴政策是否符合两者的根本利益。本案中由于美欧双方对于各自航空工业的补贴分别损害了对方的经济利益,导致最终起诉至WTO。由此可见,在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如何运用鼓励出口措施,意义重大。1)出口退税

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购销的销售税、增值税和盈利税等国内税收,以减轻出口商品的纳税负担;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免征或退还相同产品供内销时必须缴纳的国内税,不能视为一种补贴。因为这些出口产品未能在生产国国内销售,并且它们在进口国可能被征收同种或类似的国内税。

2)进口免税

对某些商品,如原材料或半成品,如果确定其不是用于国内消费,而是经加工制造后用于出口的,则允许暂时免税进口,以降低制成品的成本,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3)进口退税

对进口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如果征收了关税,当其加工制造的成品出口时,政府负责退还其进口时缴纳的关税。

4)出口免税

对出口商品一般都给以免征出口税,即使对某些商品仍征收出口税,在世界市场这些商品价格下跌时也往往予以取消。

4.商品倾销

商品倾销(dumping)是指一国以低于国内市场的正常价格在国际上销售商品的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打击竞争对手,推销国内的过剩商品,拓展或垄断国外市场以牟取暴利。

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的不同,商品倾销可以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1)偶然性倾销

偶然性倾销通常是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不能售出剩余货物,而以倾销方式在国外市场抛售。由于这种倾销时间较短,对进口国的同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有限,故较少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措施。(2)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

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是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挤垮或摧毁了所有或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了该国市场之后,再提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这种倾销行为严重地损害了进口国的利益,因而常常遭到这些国家反倾销税等措施的抵制。(3)长期性倾销

长期性倾销是长期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出售商品。为了弥补长期低价格倾销可能带来的亏损,倾销企业往往采用规模经济,扩大生产以降低成本。从总体上看,商品倾销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对出口国来说,出口生产企业往往通过提高国内售价,将低价竞销的损失转嫁给了国内消费者,从而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对受到商品倾销的国家来说,其同类商品的生产会受到冲击和损害,从而影响这些产业的正常和健康发展。

5.外汇倾销

外汇倾销(exchange dumping)是指一国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来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而用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上涨,从而起到扩大商品出口和限制商品进口的双重作用。

6.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1)成立专门组织

成立专门组织主要是为了研究出口商品发展战略和具体的贸易政策以及协调政策制定与落实情况及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美国在1960年成立了“扩大出口全国委员会”,1978年成立了“出口委员会”和跨部门的“出口扩张委员会”,1979年5月成立了“总统贸易委员会”,负责领导美国对外贸易工作。日本于1954年设立了“日本贸易振兴会”以及“出口会议和海外商品贸易会议”等。欧洲为了扩大出口也成立了类似组织。(2)建立商业情报网络

商业情报网络能够给出口商提供所需的商业信息和资料。英国的海外贸易委员会设有出口信息服务部,向有关出口商提供信息,以促进商品出口。上面提到的“日本贸易振兴会”,其前身就是1951年设立的“海外市场调查部”,因而也是一个从事海外市场调查并向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3)设立贸易中心,组织贸易博览会

贸易中心是永久性设施,它可提供商品陈列展览的场所、办公地点和咨询服务等。而贸易博览会则是流动性的展出。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外国进口商更好地了解本国商品,起到促销的作用。(4)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

许多国家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间的经贸联系,经常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并由政府支付大部分出访费用。另外,还设立专门机构接待来访团体,建立和协调与外国企业之间的关系。(5)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动

评奖活动主要是对企业出口成绩优秀者给予精神奖励。美国设立总统“优良”勋章和“优良“星字勋章,得奖厂商可以把奖章样式印在它们公司的文件、包装和广告上。英国从1919年起开始实行女王陛下表彰出口有功厂商的制度,并规定受表彰的厂商可在5年之内使用带女王名字的奖状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也组织过评奖活动,例如,给出口业绩优秀的企业授予“出口创汇大户”、“出口明星企业”等,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7.经济特区

为了发展转口贸易或鼓励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加工制造业,达到扩大出口贸易,增加外汇收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一国通常会在其关境境外划出一定的区域,以地区开放的形式发挥作用。这样的区域被称为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是一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鼓励扩大出口的一项重要措施。(1)自由港和自由贸易

自由港(free port),有时又称作自由口岸,是外国船舶和货物可以自由进出的港口。自由港一般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可以很好地发挥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目前,如德国的汉堡、不来梅,意大利的热那亚和里雅斯特,法国的敦刻尔克,丹麦的哥本哈根,葡萄牙的波尔等,都是当今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在东亚,我国香港就是世界最负盛名的自由港。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有时又称对外贸易区或自由区,是自由港的发展和延伸,即它以自由港为依托,并将范围扩大到自由港的邻近地区。自由贸易区侧重于商业贸易活动,以促进转口贸易及为转口贸易服务的商品储存和简单再加工为主要功能。这一点与自由港基本相同。但除此以外,在自由贸易区内还可设立金融中心、证券市场等,因此,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和业务一般要比自由港多。

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特点:一是贸易自由,即没有贸易管制,也不存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没有国籍限制,除了少数国家禁运商品以外,大部分商品都可以自由进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而不必办理报关手续和缴纳义税。二是金融自由,即外汇自由兑换,资金出入、转移及经营自由,没有国民待遇与非国民待遇之分。三是投资自由,即投资不受因国别差异导致的行业限制与经营方式限制。四是运输自由,船舶入港免办海关手续,移民、卫生检查手续从简。五是业务活功自由,对于允许进入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外国商品,可以依据具体需要进行储存、展览、拆散、分类、分组、修理、改装、重新包装、重贴标签、消洗、整理、加工和制造、销毁、与外国的原材料或所在国的原材料混合、再出口或向所在国国内市场出售。(2)保税区

保税区(bonded area)又称保税仓库区,它是海关所设置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并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也不缴纳出口税。运入区内的商品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加工和制造等,因此,对于一些没有专门设立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如日本、荷兰等来说,保税区起到了类似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作用。

在保税区内,其保税业务体系一般都设有现代而完备的各种设施,能够适应不同种类商品装卸、存储和运输的需要。外国厂商或贸易商在保税业务体系内用当地或他国进口的零部件、中间产品等从事装配和加工活动,由于这些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等在通关时免征关税、加工后的制成品在销往其他国家和地区时也免缴关税,因此可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所以,保税业务体系的建立对推动转口贸易和三角贸易以及拓展经贸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本设施以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与发展,对吸引外国投资,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扩大出口加工工业,增加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出口加工区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在-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首先在亚洲地区得到迅速发展。1966年,我国台湾地区建成了亚洲第一个正式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高雄出口加工区并获得成功。随后不久,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建立了自己的出口加工区。

为了发挥和提高出口加工区的作用与经济效益,这些国家或地区一般都对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作了许多优惠的规定。例如,对区内外资企业从国外进口生产设备、原料、燃料、零件、元件及半制成品一律免征进口税;提供减免国内所得税、营业税和贷款利息税等优惠待遇;放宽外国企业投资比率和外汇管制;对于外资企业的报关手续、工地仓库和厂房等租金、外籍职工的职务及其家属的居留权等予以优惠。但与此同时,许多国家或地区也对区内的外资企业作了一定的限制和引导。例如,在投资项目方面,根据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规定外资企业的投资项目和类别;在投资的审批方面,为了保证投资与加工出口的收益,要求外国投资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产品销售方面,规定区内的产品必须全部或大部分出口,即使准许在本国市场上销售,其数量一般也不超过总产量的10%;在招工和工资方面,则限定雇工的最低年龄和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以保护本国公民的利益。(4)自由边境区和过境区

自由边境区(free perimeter)曾被称作自由贸易区,一般设立在一国的一个或几个省的边境地区,对区内使用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和消费品实行减税或免税进口。外国货物可以在区内进行储存、展览、混合、包装、加工制造等业务活动,其目的在于利用外国投资开发边境地区的经济。自由边境区在拉丁美洲的少数国家中实行;与出口加工区不同的是,自由边境区的进口商品加工后大多是在区内使用,只有少数是用于出口。因此,自由边境区享受的优惠待遇是有时间限制的,一旦它们的生产能力得到发展后,政府就会逐渐取消某些商品的优惠待遇,直至废除自由边境区。

过境区(transit zone)是沿海国家为了便利内陆邻国的进出口货物,开辟某些海港、河港或国境城市作为货物的自由中转区。对进入过境区的货物,一般予以简化海关手续,免征关税或只征小额过境费用的优惠待遇。与上述地区开放的形式不同,过境货物在过境区可作短期储存,重新包装,但不能加工。(5)科学工业园区

科学工业园区(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有时又称工业科学园、科研工业区、新产业开发区、高技术园区及科学城等,是一种在“二战”后科技革命背景下出现的新兴工业开发基地。它将智力和资金高度集中起来,专门从事新技术研究、试验和生产,以加速新技术研制及其成果应用,为本国或本地区工业的现代化服务。与侧重于扩大制成品加工出口的出口加工区不同,科学工业园区旨在扩大科技产品的出口和扶持本国技术产业的发展。科学工业园区-般设在靠近信息渠道通畅和交通网络发达的大城市附近,有充足的科技资源和教育设施,并以一系列设施先进、资本雄厚、技术密集度高的专业性企业群体为依托。

3.4.2出口管制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政府在鼓励出口的同时,往往还出于一些政治目的、经济利益的考虑以及为履行贸易协定中应尽的义务,对一些商品实行出口管制,即限制或禁止有关商品的出口,限制或禁止某类商品对某些国家的出口,由此形成了出口管制制度。

1.出口管制的主要原因和目的(1)政治原因

政治原因往往是实行出口管制的主要原因,也是各国实行国别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经常对与自己“敌对”或“不友好”的国家实行出口管制,特别是武器、军事设备、高技术和重要战略物资的出口。如美国将阿富汗、叙利亚、伊朗、黎巴嫩等列入恐怖主义国家而实行禁运。此外,冷战时期结束以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发动战争侵略的国家实行制裁,其中禁运就是迫使发动战争的国家停止侵略行为的主要措施。(2)军事原因

为了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国际社会通过了“核不扩散条约”,各国都有义务对可能用于核武器制造的技术与装置、原料的出口实行出口管制。同时,国际社会也禁止生化武器的研究与使用,有关化学武器及原材料的出口也受到限制。此外,西方国家为了在军事上领先社会主义国家,对武器及相关技术设备和战略物资向这些国家的输出也予以控制。(3)经济原因

许多国家为了避免本国相对稀缺的商品过量流失而造成不利的影响,常常会对该类商品实行出口管制,以保证国内需要。此外,当一国的某些商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时,为了控制、稳定国际市场价格,改善贸易条件,政府也将对此类商品实行出口管制。(4)其他原因

如为了人权目的,禁止劳改产品的出口;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濒危动植物,对一些物资进行全球性的贸易禁运;为了保护历史文物,对一些特殊商品的出口实行管制。

2.出口管制的对象(1)战略物资及其相关的尖端技术和先进技术资料

如武器、军用飞机、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及相关技术资料等。多数国家对这类商品与相关技术资料实行严格控制,只有领取出口许可证后,才能被允许出口。(2)国内的紧缺物资

国内的紧缺物资是指国内生产所紧迫需要的原材料和半制成品以及国内供应明显不足的商品。这些物品,如自由输往国外,势必加剧国内的供给不足和市场失衡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其出口常受到限制。(3)需要“自动”限制出口的商品

迫于对方国家或某一集团的强大压力,某些国家不得不对某些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实行出口管制。如根据纺织品“自限协定”,出口国必须自行管理本国的纺织品出口。(4)本国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商品和出口额大的商品

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发展中国家大多出口商品较为单一,出口市场也较集中,当国际市场价格下跌时,应尽量控制该商品的过多出口,以免加剧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不利形势,给本国经济造成更大的损失。

石油输出国组织对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和出口进行控制,以稳定石油价格,保护国家利益,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5)为保持生态平衡而得到保护的某些动植物

如象牙、犀牛角、虎骨等珍稀动物药材、珍稀动物本身及其制品,均在禁止出口商品的范围之列。(6)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各国出于保护本国文化艺术遗产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一般都要禁止该类商品输出,即使可以输出的,也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如文物、艺术品、黄金、白银等特殊商品。

3.出口管制的形式(1)单方面出口管制

所谓单方面出口管制,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实行管制。早在1917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1917年与敌对国家贸易法案》,禁止任何私人与美国的敌人及其同盟者在战时或国家紧急时期进行财政、金融和商业的往来。“二战”结束后,为了对当时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实行禁运,又于1949年通过了《出口管制法案》,以禁止和削减经由贸易渠道出口的所有商品和技术资料进入社会主义国家。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对技术和设备实施严格的单方面出口管制,例如,美国仍对中国实行高技术控制,迫使英特尔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将它们最好的技术束之高阁。(2)多边出口管制

所谓多边出口管制,是指一些国家为了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通过了达成共同管制出口的协议。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共同制订多边出口管制的具体措施,以期达到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冷战时期存在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就是一个典型的国际性多边出口管制机构。联合国对发动战争侵略的国家实行禁运就是一种多边出口管制措施。如伊拉克发动对科威特的侵略战争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便通过了对伊拉克实行全面禁运的决议。

小结

1.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扩大商品或劳务出口、积累资本和技术而制定的贸易方针、法规及措施。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70年代主要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之后开始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展中国家主要有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2.关税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对外贸易政策工具。常见的关税是进口税。关税的征收首先影响到国内该商品的价格,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

3.非关税壁垒的形成和日益盛行是众多原因造成的,但根本原因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非关税壁垒的形式五花八门,但其目的无非是减少进口数量、提高进口商品价格。

4.“二战”后,各国采取了一些促进商品出口的鼓励措施,使贸易政策的重心从消极防御转向积极拓展。与此同时,由于某些政治原因和经济利益的考虑以及履行贸易协定中应尽的义务考虑,有些国家对一些商品实行出口管制,由此形成了出口管制制度。

习题

1.填空题(1)进口许可证分为和。(2)贸易条件指数=,当指数>1时,表示;当指数<1时,表示。(3)进口配额制主要分为和。(4)对外贸易政策由、和构成。

2.选择题(1)一国在其国境内设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时,其关境()。

A.大于国境B.小于国境C.等于国境D.与国境概念无关(2)许可证制度是一种()。

A.关税措施B.鼓励出口措施

C.管制进出口措施D.为了统计目的而采取的措施(3)海关估价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因为()。

A.估价公证B.估价客观C.估价严格D.估价专断(4)某国对某种商品规定全年进口额在200万美元以内者征税10%,超过200万美元以上部分,除原征关税外,再加征60%的关税,这种措施称为()。

A.混合税B.进口附加税C.关税配额D.罚款(5)从量税的计算公式为()。

A.税额=商品数量×从量税率B.税额=商品价值×从量税率

C.税额=商品数量×每单位从量税D.税额=商品价值×每单位从量税(6)在物价上涨时,征收从量税,其保护作用()。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普惠制中的减税幅度是指()。

A.最高税率与普惠税率的差幅B.普通税率与普惠税率的差幅

C.特惠税率与普惠税率的差幅D.最惠国税率与普惠税率的差幅(8)关税壁垒通常是指()。

A.高额进口税B.高额出口税C.高额过境税D.高额附加税

3.判断题(1)“二战”后,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降低关税,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层出不穷,因此,关税已不再是资本主义国家保护贸易政策的一项基本措施。()(2)“自动”出口配额制也简称“自动”限制出口,它是出口国为了实现出口管制政策而自动采取的一种出口措施。()(3)出口税是在商品出口时由出口商向海关缴纳的一种税。由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因此,一般都对出口的商品征收一定的出口税,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4)以1980年为基期,1990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0,由此可见,该国的贸易条件较之过去明显恶化了。()(5)“自动”出口限制是出口国自愿实行的限制本国某些商品出口的措施。()(6)对于受补贴的倾销商品,进口国可以既征收反倾销税又征收反补贴税。()

4.问答题(1)限制进口的非关税措施有哪几种?(2)鼓励出口的措施有哪些?(3)出口管制的原因有哪些?(4)简述20世纪90年代后非关税壁垒的新趋势。(5)大国关税与小国关税的经济效应有什么区别?

第4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历史演变与发展情况,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一体化层次,重点理解和掌握效应与影响,了解现代区域化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新发展。

本章重点

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层次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与影响

4.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本章难点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与影响

2.关税同盟理论

3.自由贸易理论

4.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经济一体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世界经济处于战后的恢复,急需一些新的经济政策与改革血液为萎靡的世界经济打入一针强心剂。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出现了大批的经贸集团,70至80年代初期处于停滞的状态,80年代后期又掀起了世界范围的经贸集团化的高潮。而如今,各种各样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与组织遍布世界各地,它影响着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集团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之一。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经济一体化既可以描述一种状态,也可以描述一种过程。作为一种状态,它是指以前各自独立的各国经济最终达到相互间的融合。而作为一种过程,它是指国家之间经济边界的逐渐消失。这里的“经济边界”,是指任何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的界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它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网络而拓宽,是在各国政府机构的支持以及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在本章中,经济一体化被局限于由政府主导,在特定的一体化方案下,通过消除国家之间的经济边界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国家经济的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毗邻的国家与地区或同属一个区域的国家和地区间,为实现共同的经济与政治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逐步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行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有的甚至通过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超国家”机构,其表现形式是各种形式的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1)优惠贸易安排

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也可能包含小部分商品完全免税的情况。1932年英国与英联邦成员国建立的英联邦特惠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建的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木材组织”等就属于此种形式的一体化组织。(2)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各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商品交易的关税壁垒与消除全部贸易壁垒,使商品在区域内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都保留各自对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对外关税税率的不同,必然会导致贸易的偏转,即非成员国将商品出口至低税率的成员国,然后再转出口至高税率的成员国,从而使那些实行高税率的成员国的关税政策失效。因此,成员国政府一般采用原产地规则来阻止非成员国为了逃避高税率而进行的区内转运活动。1994年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缔约国间完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并对非成员国设定统一的贸易政策的一种地区经济一体化形式。它与自由贸易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关税同盟以统一的贸易政策对待非成员国。关税同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境以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排除非成员国商品的竞争。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关税同盟是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组成的关税同盟。(4)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指取消成员国间所有商品、劳动力和资本流通的壁垒,制定统一的贸易政策对待非成员国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共同市场是在综合了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增加了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重要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而形成的。但是,因为它至少要求经济和劳动力政策的合作,这种一体化形式很难实现,而且由于熟练的劳动力会向高收入国家转移以及投资会向高回报国家流动,结果就会使各成员国间出现利益不均问题。欧盟在1992年末由关税同盟过渡到共同市场,使各成员国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5)经济同盟

所谓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就是成员国之间不但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移动,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如货币、财政等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经济同盟要求成员国让出一定的国家主权,但它仍然赋予各成员国一定的自治权或独立权。目前的欧盟就属于此类经济同盟。(6)完全的一体化

完全的一体化(complete integration)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各成员国内完全消除商品、资金、劳动力等自由流通的各种障碍,实行单一的货币和统一的经济政策,存在超国家的机构来管理组织区域内的经济事务。在除经济之外的其他政策上也比较一致,达到高度统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如表4-1所示。表4-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形式

3.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类型

按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一体化组织可分为水平经济一体化和垂直经济一体化两类。(1)水平经济一体化

水平经济一体化组织(horizont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近的国家所组成,例如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联盟等。(2)垂直经济一体化

垂直经济一体化(vertic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差异较大的国家与地区所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其经济发展水平、实力、阶段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4.2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现在,世界上有几十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下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4.2.1欧盟经济一体化

欧盟的建立并非一夜之举,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和曲折的经历,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1952年开始的西欧煤钢联营。就欧盟的发展过程而言,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1968):建立关税同盟阶段。1957年3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六国签订了《罗马条约》,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取消相互间的进出口关税和数量限制,撤销相互间的贸易壁垒,对外实行一致的贸易政策,建立共同的对外贸易壁垒。《罗马条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关税同盟。这一目标虽然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但真正实现是在1968年以后。

第二阶段(1968-1992):实现关税同盟和建立统一市场。在关税同盟建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内部贸易的自由化推动了欧共体各国经济的发展。从1961到1970年,作为一个集团,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高于美国同期的2.5%。这无疑给了各成员国极大的鼓舞,因此,欧共体决定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1985年6月,欧洲议会发表了一份白皮书,提出进一步消除内部障碍,建立包括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完全流动的统一市场的具体建议,并于1987年7月1日通过生效《单一欧洲法》,目标是在1992年底建立欧洲统一市场。具体内容包括取消所有有形障碍、技术障碍、税收差别和法律差别,建立允许劳动力、资本流动的统一机制。

这一时期,欧共体不断扩大,新增6个成员国。

第三阶段(1993至今):实行统一市场和建立经济政治共同体。为了继续推动欧洲的联合,12个成员国于1991年12月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了会议,提出了实现真正的、全面的欧洲统一的新目标。会议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旨在将欧洲共同体缔造成一个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欧盟。

1993年1月1日,拥有12个成员国的欧共体拆除内部边界,取消海关,进入了单一市场,实现了《单一欧洲法》提出的目标。

1993年9月,《马约》生效。

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至此,除英国等三国外,欧洲货币实现了货币统一。历次欧盟(欧共体)成员扩张情况如表4-2所示。表4-2 历次欧盟(欧共体)成员国扩张情况【案例4-1】欧盟的新难题

经过60年的努力,欧洲一体化建设在经济金融、外交安全、内政司法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目前,欧盟经济总量和国际贸易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元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货币。此外,欧盟在独立防务和共同外交上取得重要进展;在制定共同移民和难民政策、打击跨国犯罪上取得一致,并决定建立统一司法区,推动成员国的法律趋同。欧盟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联合体。

近年来,随着欧盟成员国数量的加大,成员国内部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显现。按人均GDP和就业率划分,欧盟可以分为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中心区域是从英国北约克郡和伦敦,经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德国汉堡等地,是欧盟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形状像个香蕉,俗称“蓝香蕉带”。这一地带只占欧盟土地面积的1/7,欧盟人口的1/3,但将近一半的欧盟总收入产生于此。围绕这一中心地带的边缘区域则相对贫困,多数地区农业人口比例较大,竞争地位较弱。据统计,欧盟生活在最繁荣区域10%的人口,与生活在最贫困区域10%的人口比较,前者的人均GDP是后者的2.6倍。

就各成员国而言,欧盟27个成员国之间发展差距更大。卢森堡是欧盟中最富的国家,其人均GDP是欧盟平均水平的20多倍,法国、德国、英国和丹麦等国也比欧盟平均水平高20%~60%。相对而言,新近入盟的东欧国家,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欧国家。据统计,10个原社会主义国家目前经济总量只相当于荷兰一国,占欧盟原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

经济贫富差距如此悬殊的国家入盟后,必然会成为相当沉重的负担,使得欧盟内部本已存在的利益分配矛盾更加尖锐。以农业补贴为例,成员国扩大使欧盟农业人口从700 万增加到1000 多万人,分配农业补贴就成了大问题。新成员国的农民在现阶段只能获得老成员国农民所获补贴的1/4。经济差距悬殊也导致移民压力增大,在老成员国的强烈要求下,新成员国不得不接受限制其向老成员国移民的几年“过渡期”。再加之这些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制而来的成员国,在各个方面还留有不少旧体制的烙印,在新老成员之间长期形成的隔阂绝非短期内能够化解。随着成员国多样性的增加,协调不同利益要求就显得更加困难、棘手。

事实上,自2004年5月一口气接纳10个新成员国开始,欧盟就面临着“消化不良”的难题。2005年,法国、荷兰否决了旨在确保扩大后的欧盟更好运转的《欧盟宪法条约》,使欧盟在当时陷入制宪危机。2008年,被视为“简版”宪法条约的《里斯本条约》又遭爱尔兰否决,“快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出现了新问题。

在经济社会层面,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功推进曾使很多成员国对欧盟整体发展有着较为乐观的预期。但是,《欧盟宪法条约》遭否决而引发的有关发展模式的讨论,以及此后发生的金融危机,给这种乐观蒙上了一层阴影,2009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更是不容乐观。在挑战中找到一条推动欧盟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道路,成为欧盟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2.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历程

关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最早出现在1979年美国国会关于贸易协定的法案提议中,1980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总统竞选的有关纲领中再次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设想一直未受到重视,直到1985年才开始起步。

1985年3月,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在与美国总统里根会晤时,首次正式提出美加两国加强经济合作、实行自由贸易的主张。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生活习俗相近,交通运输便利,经济上的互相依赖程度很高,所以自1986年5月开始经过一年多的协商与谈判于1987年10月达成了协议,次年1月2日,双方正式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经美国国会和加拿大联邦议会批准,该协定于1989年1月生效。《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规定在10年内逐步取消商品进口(包括农产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对服务业的关税限制和汽车进出口的管制,开展公平、自由的能源贸易。在投资方面两国将提供国民待遇,并建立一套共同监督的有效程序和解决相互间贸易纠纷的机制。另外,为防止转口逃税,还确定了原产地原则。美加自由贸易区是一种类似于共同市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萌芽产生。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墨西哥开始把与美国开展自由贸易区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1986年8月两国领导人提出双边的框架协定计划,并于1987年11月签订了一项有关磋商两国间贸易和投资的框架原则和程序的协议。在此基础上,两国进行多次谈判,于1990年7月正式达成美墨贸易与投资协定(也称“谅解”协议)。同年9月,加拿大宣布将参与谈判,三国于1991年6月12日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首轮谈判,经过14个月的磋商,终于于1992年8月12日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案例4-2】全球的自由贸易区浪潮

近年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一起,共同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发展自由贸易区的步伐,从而在全球的范围内形成了一股自由贸易区的热潮,这种自由贸易区热的特点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从世界范围看,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在激增。截至2007年9月为止,已经向WTO通报并且仍然有效地按照区域贸易安排一共有194个(注:即各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数量总计194个),其中90%以上是自由贸易区。这其中80%以上是在过去的十年里面才出现的。绝大多数的世贸组织成员都参与一个或者多个区域贸易安排,其中每个非洲国家参加了4个,每个拉美国家参加了7个。另外是世界上的大国正在起着引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作用。美国正在推动建立包括南美洲、北美洲在内的大美洲自由贸易区。美国和韩国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欧盟除了加快自身的经济一体化以外,也在和欧洲以外的很多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1)南北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区内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差距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各成员国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推动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大国主导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美国的经济运行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加拿大虽是发达国家,但其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与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愿。(3)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由于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自《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品进口关税平均下降了84%,而墨西哥对美国的产品进口关税只下降了43%;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也有10-15年的缓冲期。

3.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就

首先,促进了地区贸易增长。《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自生效以来,由于关税的减免,有力地促进了地区贸易的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NAFTA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贸易额增长迅速,三边贸易额翻了一番,从1993年的3060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6210亿美元。2006年,三国的GDP总额达到了15.1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总额的1/3。

其次,发达国家继续保持经济强势地位。自由贸易区内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交往和产业合作,其中美国向墨西哥的出口增加了3倍,从511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1512亿美元。自由贸易区还强化了各国的产业分工和合作,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协议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提高了各国产业的竞争力。如墨西哥、加拿大的能源资源与美国互补,加强了墨西哥、加拿大能源生产能力。特别在制造业领域,墨西哥的人力资源与美国的技术资本互补,大大提高了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使美国将一些缺乏竞争性部门的工作转移到更有竞争性的部门,把低技术和低工资的工作转变为高技术和高工资的工作。

最后,发展中国家受益明显。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墨西哥与伙伴国的贸易一直增长迅速,墨西哥出口的全球排名从1996年的第21位很快跃升到2005年的第13位,取代了日本成为对美国第二大出口国,取代了中国成为对美国纺织品第一大出口国。2008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215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1512亿美国,是美国的第三大进口国、第二大出口国。两国贸易总额达3671亿美元,而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前,1993年两国的贸易总额仅为896亿美元。

4.2.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亚太经合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逐渐成为主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出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

1989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首都汉城(现称“首尔”)举行,会议通过的《汉城宣言》正式确立了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即“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等。其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其首次会议于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会议形成的领导人宣言是指导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亚太经合组织的正式工作语言是英语。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截至2007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分别为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

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89-2006年,APEC成员的经济总量增长了一倍多。1989年,各成员的人均GDP为4794美元,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但到2006年,各成员的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几乎是非成员平均水平的两倍。

4.2.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0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东盟有关国家的赞同。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期间,中国和10个东盟成员国宣布了将在未来十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11月4日,第六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宣布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而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注:2009年6月6日数据)、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利益。2008年中国自东盟进口受惠货物61亿美元,为企业优惠税款32亿元人民币。同时,中国企业申领了18.4万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向东盟出口受惠货物51亿美元。2009-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迎来一个关键时期。按照自由贸易区规定的降税模式,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已降到5.8%;2009年1月1日,又进一步降到2.4%;到2010年,中国自东盟进口的产品中,将有93%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同样,东盟国家也将做出类似安排。在服务贸易方面,我国和东盟国家在60多个服务部门相互作出了高于WTO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投资合作方面,自贸区投资协议即将签署,将为双方相互投资带来更多的便利。表4-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表4-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部分关税削减时间表【案例4-3】中国参与FTA的现状

截至2007年4月,中国在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商谈11个区域贸易安排。具体来看,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补充协议,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已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与海湾6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冰岛等进行自贸谈判;与印度、韩国、秘鲁开展了自由贸易研究。

从中国目前建立的FTA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广泛参与。如上所述,中国的FTA涉及5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还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和中日韩(10+3)、东亚峰会等多个区域经济组织及论坛,推动了包括很多周边邻国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图们江合作开发等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建设。②内容丰富。中国的FTA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其内容远远超出传统的货物贸易范围,其还包括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多领域。形式上采取首先启动“早期收获”方式,使双方提前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除了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等内容外,还包括经济贸易政策对话、贸易投资便利化、技术合作等。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给中国和东盟成员都带来了益处。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6月,中国享受“早期收获”计划,从东盟国家进口的产品货值达11.53 亿美元,税收优惠总额达到10.16亿元人民币。中国品种繁多的蔬菜、肉类和其他农产品,以优惠税率进入东盟市场,也为东盟国家人民带来了实惠。③时间短、经验有限。与其他大的经济体相比,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时间短,经验有限,目前还没有谈成涉及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先例。(资料来源:2008年5月30日“中国的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

4.2.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越来越多,它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平稳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利用和配置人力、物力资源

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各国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一国的各类物质资源和各层次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各生产要素的你多我少、我多你少的现象存在是普遍的。因此,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要合理利用和配置其人力和物力资源,以提高其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就需要进行多国合作来互通有无与多寡。相邻相近的或特定的地理范围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2.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

在技术和资金日益密集的现代化生产中,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就需要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可以自由流动,自然有利于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稳定物价的需要

相邻相近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间降低或取消关税,与邻近国家的贸易比重提高,使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成品的运输费用减少,自然使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费用降低,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增加,则有利于物价的稳定和通货膨胀的控制。

4.扩大商品贸易和要素市场的需要

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订政府条约或协定,规定相互取消或降低关税和贸易限额等非关税壁垒,允许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实际上就是把各成员国以往一国统一的市场范围,扩大为多国统一的市场范围,使商品的要素市场范围绝对地扩大了。各成员国在区内减免关税、提供贸易和投资等便利的同时,对区外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依旧,那么,各成员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就相对扩大了。

5.稳定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的需要

任何国家,要稳定其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或减少其损害,当然主要是靠自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金融和资本日益国际化,伺机出击、无孔不入的国际投机资本高达成千上万亿美元(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今天,单靠一国特别是实力弱小的国家力量,是难以与强大到足可倾城倾国的国际投机者抗衡的。发生于1997至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就是证明。因此,相邻相近而又在经济上利害与共,生死攸关的国家联合起来,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共同稳定汇率,防范金融危机,是非常有必要的。

6.协调一致,增强对外竞争实力的需要

经济实力弱小或相对弱小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面对实力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激烈竞争,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些国家要摆脱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困境,就有必要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多国联合来增强竞争实力。欧洲共同体当年成立的主要意图,就是为了增强成员国与美国和苏联的整体竞争抗衡实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则是美国等面对日益紧密联合起来的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挑战而成立的。

7.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需要

在完全自愿平等的原则下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就共上了一辆战车,经济利益就捆绑在了一起,彼此就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各成员国间有了矛盾和摩擦,就应该也能够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各成员国跨国公司的相互投资、市场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关系的形成,彼此生存空间的共享或趋向共享,使彼此诉诸武力解决争端成为不可能。政治关系决定于经济关系。经济上的一体化,会使极端的政治即战争失去生存的土壤。当年欧洲实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欧洲永远消除战争,实现欧洲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4.3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些理论。

4.3.1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模式,很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把关税同盟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用来描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贸易、投资、社会福利等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可以分成静态经济效应和动态经济效应两类。

1.静态经济效应(1)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on effect)是指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后,关税同盟内某成员国国内成本高的产品被同盟内其他成员国成本低的产品所替代,从成员国进口产品,创造了过去不发生的那部分新的贸易。如图4-1所示,设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纵轴P表示价格;横轴Q表示数量;S和D分别表示A国国内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PT表示A国的价格;PC表示A国进口C国产品的价格;PB表示A国进口B国产品的价格。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从C国进口商品,进口价格是PC,加上关税PCPT,因而A国的国内价格是PT。A国在PT价格条件下,国内生产供应量S0,国内需求量D0,供需缺口为S0D0。A国通过向C国进口S0D0数量的商品来达到国内的供求平衡。现在,我们来看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所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意味着两国间取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并实施共同的对外关税。虽然C国的成本和价格比B国低,但是,如果共同对外关税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即从C国进口的价格加上共同对外关税后的实际价格比从B国进口的价格高,显然,A国的贸易商会从B国进口商品,而不会从C国进口。A、B两国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A国从B国进口的价格PB比同盟前的进口价格PT要低,导致国内价格下降至PB水平。在PB价格水平上,A国国内生产供应量缩减至S1,国内需求增加至D1,A国进口S1D1量的商品来满足国内需求。把A国参加关税同盟前的进口量与参加同盟后的进口量相比,可以看到A国增加进口量S1S0和D1D0。这部分增加的进口量就是贸易创造效应。其中S1S0为生产效应,D1D0为消费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通常被视为一种正效应。因为,A国国内商品生产成本高于A国从B国进口的商品生产成本。关税同盟使A国放弃了一部分商品的国内生产,改为由B国来生产。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生产转换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图4-1 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2)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sion effect)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成员国把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低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转为从同盟内成员国高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从而使贸易方向发生了转变。我们仍以图4-1来加以说明。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PB低于PC与共同对外关税之和,A国就不再从C国进口,而转向从B国进口。S0D0的商品数量原由关税同盟前从C国进口转移到关税同盟后从B国进口。这就是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通常被视为一种负效应。因为,A国从C国进口的商品生产成本低于A国从B国进口的商品生产成本,贸易转移导致低成本的商品生产不得不放弃,而高成本的商品生产得以扩大。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生产转换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3)贸易扩大效应

贸易扩大效应是指在关税同盟后,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综合影响下,产生贸易总量增加的结果。在图4-1中,A国和B国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的贸易创立S1S0和D1D0,加上贸易转移S0D0,大于关税同盟前A国的贸易量S0D0,这就说明A国的贸易由于参加关税同盟而扩大了。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是从生产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影响的,而贸易扩大效应则是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的。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的情况下,由于都存在使需求扩大的效应,因而都能产生贸易扩大的结果。(4)社会福利效应(social welfare effect)

关税同盟不仅会对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影响,而且对成员国的社会福利变化也会产生影响。如图4-2所示,关税同盟建立后,A国的价格从PT下降至PB,消费需求增加了D0D1,获得消费者剩余PTCFPB。但A国的价格下降导致国内生产供应缩减S1S0,生产者剩余减少PTGHPB。同盟建立后,A国不能对B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因而关税收入减少GCXW。A国的社会福利净增加或净减少并不确定。因为福利所得的消费者剩余PTCFPB与福利所失的生产者剩余PTGHPB以及关税收入中的一部分GCVU相抵后还剩下消费者剩余GUH和CFV。然后,把GUH和CFV之和的福利所得与关税收入中UVXW福利所失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果GUH+CFV大于UVXW,A国的福利得到净增加;反之,则A国的福利净减少。图4-2 关税同盟的社会福利效应

那么,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后的福利在什么情况下是净增加,在什么情况下是净减少呢?一国福利变化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①加入同盟后国内价格下降的幅度。如果价格下降幅度足够地大,加入同盟后就能获得净增加。②国内价格供给和需求弹性。一国国内价格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该国加入关税同盟后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就越多,失去的生产者剩余就越少;从而就越有可能获得社会福利的净增加。③加入关税同盟前的关税水平。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前的关税水平越高,加入关税同盟后国内价格下降的幅度就越大,因而就越有可能获得福利的净增加。

2.动态经济效应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就业、产出、国民收入、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动态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投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1)规模经济效应

关税同盟建立以后,突破了单个国内市场的限制,原来分散的国内小市场结成了统一的大市场,使得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各成员国的生产者可以通过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组织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递增效益。尽管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也可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但是世界市场存在激烈竞争和许多不确定性,而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建立则可以使企业获得据以实现规模经济的稳定市场。但有学者认为,如果成员国的企业规模已经达到最优,则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后再扩大规模反而会使平均成本上升。【案例4-4】温州经济的转变

温州人牢固树立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地方经济发展的集群战略。坚持做大不是不要小,放小不是不管小。温州95%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它们是就业的主渠道,税收的主要来源,活力的根本所在。“家家叮当响,处处是市场”就是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动写照。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是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小商品、大市场”物美价廉,是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温州依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中小企业集群战略,如打火机,联手打败了日本和韩国的同类产品,几乎垄断了欧盟和日本市场。温州的皮鞋、服装和低压电器等产品也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温州创造了正泰、德力西、夏蒙、报喜鸟、奥康和红蜻蜓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形成了“中国鞋都”、“中国皮都”、“中国低压电器之都”等一批全国知名商品集散地。中小企业在温州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目前,温州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正在逐步从“市场型”规模经济,向“集团型”规模经济,进而向“网络型”信息化规模经济发展,这是温州这几年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料来源:赵倩.运筹帷幄:温州人的经营智慧与赚钱魔方.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2)竞争效应

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但却也使成员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化。参加关税同盟后,由于各国的市场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中,必然有一些企业被淘汰,从而形成在关税同盟内部的垄断企业,这有助于抵御外部企业的竞争,甚至有助于关税同盟的企业在第三国市场上与别国企业竞争。(3)投资效应

关税同盟的建立会促使投资的增加。一方面,市场容量的扩大会促使同盟内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增加投资;另一方面,同盟外的企业为了绕开关税同盟贸易壁垒的限制,纷纷到同盟内进行投资,在同盟内部设立“关税工厂”(tariff factory)。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来自关税同盟以外的投资。(4)技术进步效应

关税同盟后,市场扩大了,竞争加强了。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厂商务必要努力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而投资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后,厂商更愿意投资于研究和开发活动,这样就推动了了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