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及创新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2:59:31

点击下载

作者:蒋玉华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及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及创新研究试读:

第一章 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无论哪个国家以及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尽管称谓不同,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每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重视人的工作,总是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和影响,力图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政治品德。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总会在不同的时间范畴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当今时代,波涛汹涌的全球化浪潮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不能不去审视、探索、反思。如何研究这种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构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已经成为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统治阶级领导下进行社会主导思想的意识(或称“主流文化”)的灌输和行为规范的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是在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它与思想政治工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但它成为一门具体的科学有其历史过程。早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一一共产主义同盟时,就在同盟的章程中提出了“宣传工作”这一概念。刘少奇同志曾对这一概念进行过解释,他认为宣传工作就是思想工作。1902年前后,当列宁创立布尔什维克党的时候,提出了“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这两个概念。1934年,斯大林在联共(布)十七大总结报告中,又提出“思想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两个概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尚未掌握军队和政权,当时主要工作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动工农起来革命,因此,多使用“宣传工作”和“政治教育”的概念。在革命战争年代,主要使用“政治工作”的概念。建国后,这一概念的使用发生了新的变化。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后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概念。但在整个50年代,这一提法只是诸多提法中的一种,尚未形成统一的提法。除军队始终统一使用“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外,其他各条战线则呈现出交错使用或同时使用“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多种提法的局面。从1960年开始,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政治思想工作”取代了其他提法,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较为统一的标准提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在概念的使用上就是以“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而成为新时期比较统一的标准提法。

从上述概念的演变过程看,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这几个概念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被人们当作同一概念使用。但它们之间的确存在着差别,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应当将它们加以区分。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而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它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阶级社会中一项普遍的实践活动,无论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其实质和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阶级统治服务的,不同的只是名称和形式罢了。同样,在资本主义国家,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却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如美国、法国称“公民教育”,英国、加拿大、德国称“政治教育”,西班牙称“共处之道教育”,日本称“道德教育”,新加坡称“生活教育”等,这些国家在各自的提法之下,作了大量的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长期以来,许多人对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有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过疑问。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一向喜欢标榜自己是民主自由的国家,对外掩盖自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有些人也就以为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什么人或机构来进行思想政治意识的灌输。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上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渗透式的、间接的、隐蔽化的形式,这也就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同时,也因为对这些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了解得很少,又受某些观念的束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专利”,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或者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提法,就否定了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然而,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做些研究,就会发现,这些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谓是“无名有实”,他们在五花八门的名目下,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向本国民众宣传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同时不断向国外输出或强加他们的观念。承认这一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们就可以更深刻的了解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一方面标榜绝对的民主自由,宣扬“趋同论”、“全球化”,攻击社会主义国家搞“极权”、“专制”,批判甚至禁止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观念;一方面又以更加自觉的姿态,以更大的投入,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传和捍卫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毫不放松对本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其中的政治教育。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可以说,压力与动力共存。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领域。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多种利益群体的出现,带来了人们生活观念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变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形成了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的局面,这种格局难免会使人产生种种思想困惑,他们更注重在比较中选择信念,他们越来越走向“务实”、越来越关注自我甚至越来越趋向于用逆反的心态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他们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一切社会现象做出及时而合理的解释和回答,使传统的政治理论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奥多尔?拉维特在他的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他用经济全球化来形容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从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广为流传,经济全球化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关于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全球化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同时,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各个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中也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全球化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使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为社会所共识并被普遍接受,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意识,同时削弱乃至肃清敌对意识形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凝聚人心、引导发展、化解矛盾、稳定社会和巩固政权的作为,同时也起着保证统治阶级的根本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实现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在思想政治领域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国人民,如何坚持、巩固和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其他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在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主流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二)经济全球化对思想信念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中多元文化的冲突随着全球化进程而不断扩展。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突中,人们在思想和信念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出现了信仰危机和思想上的不稳定性和多样化的特征,这种多元文化冲突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为处在知识和文化前沿地带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和民主政治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跨国活动和跨国公司急剧增加,导致世界市场逐渐一体化,使民族国家的疆域被打破。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顺利进行的秩序保障是民族国家主权的部分让渡,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性和渗透性使得经济活动和经济领域都超越了现实中民族国家的疆域范围。资本特别是跨国资本的力量是单一的国家和民族所难以驾驭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对国家主权的渗透性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强有力经济干预的机构;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主权带来的冲击要求国家的功能和形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不仅使国家主权和国家内涵受到影响。而且对国家政治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二、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在互联网席卷全球的今天,网络已超越了其技术的意义,成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之后最具魅力和活力的开放度最高的“第四媒体”。它以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使愈来愈多的大学生趋之若鹜,再封闭的大学围墙也难以抵御信息网络的渗透和冲击,网络在迅速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行为的模式,冲击着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网络的普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环境的挑战

指导思想多元化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历史的事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不同社会的指导思想必然要冲出自己的“领域”,在同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平台上为各自的独立存在和扩张而展开面对面的交锋,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己不仅仅是以前封闭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流的教育,国外落后的、反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将会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二)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挑战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灌输式”方法,这种教育方式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局限于教育者在固定的教室中对教育内容“由上而下”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没有太大的主动性和太多的选择性,缺乏双向讨论。而网络采用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以及通讯技术,用户可通过各种输入设备与多媒体系统进行灵活方便的信息交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多种交互方式主动选择信息。网络的交互式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单向强制性方式。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获取信息变得轻而易举,从而接受学校正面信息、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接触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时间越来越多,且接触后者的兴趣也远远超过前者。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使青年学生养成了强烈的求新意识,同时也易对因循守旧的旧作法、旧思维、旧形式产生逆反和厌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即使被灌输进了大学生的头脑,也会很快被来自各种媒介的反面信息所稀释或抵消,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特殊规律,抓住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为启发引导式教学,真正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对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引导大学生在辨析中思考,在辨析中选择。除此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也应该予以改进,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增加生动性和提供更多的信息量。显然,在多渠道的信息传输面前,那种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灌输式教育向启发引导式教育转变已迫在眉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继续发挥传统的教育方式的优点之外,需要开发新型的,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方式。(三)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由于网络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控制的主动权将转移给学生,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效果等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单向式的教学,教育信息控制的主动权掌握在教育者手中,教什么内容完全由教育者决定。由于传播教育信息的主动权控制在教育者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在目的上明确,在性质上具有健康的保证。作为受教育者,较少有选择教育信息的机会,所接受的信息都是教育者筛选加工过的东西。而现在进入网络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学生对教育信息控制有了主动权。网络无“国界”,网络上的信息是自由的,在网络上没有金字塔尖,信息资源的共享使“选择”成为网络上进行教育和学习的一个首要特色。然而网络上的信息虽然丰富,但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受教育者选择信息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自身的世界观、觉悟水平和“鉴赏能力”有密切关系。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常常使涉世不深的学生变得茫然,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吸收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如何革除陈旧的教育内容,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新要求,进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四)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挑战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适时、适当地向受教育者灌输具有特定内容的信息,而受教育者也不断地向教育者进行信息反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宣讲、个别谈心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来进行。这些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控性,教育者可经过精心筛选,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向教育对象集中地、持续地、高强度地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思想领域中的空白点较多、知识面狭窄、辨别能力不强,所以长时间接受这些经过筛选的、有较高纯度的信息,无疑有助于培养健康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意识的形成。然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了国家、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权威的控制,网络上的信息非常广泛庞杂,其内容与教育者所灌输的信息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不免引起他们思想上的疑惑甚至混乱。另外,以往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通过其言行比较容易被察觉,教育者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端正认识。但是,当学生日益通过网络来表达思想时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由于大多数人都通过各自的数字化代码而非自己的真实姓名上网,教育者无法知道究竟是谁在发表意见,自然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正是由于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趋于复杂化。

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所谓市场经济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国际化的需要,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形式和方法。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基本原则的,可以说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调节器;特别是完全竞争,按照“帕累托最优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即完全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时,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但市场经济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给社会带来了冲击,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经济对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挑战

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生活以及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思想领域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邓小平同志曾特别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人们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显然,在多元体所要求的多元物质利益的实现方向上,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上的、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明显加大。(二)市场经济对教育对象主体意识和心理负荷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竞争和开放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增强。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立能力提高,自主意识增强;自主、自觉、自强精神增强;平等、民主、权利意识提高;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提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要及时回应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恩格斯认为:“最终的结果是从许多单个的思想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终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各个人的意志……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效果与目的差异及相互冲突,正是市场机制强制地贯彻其作用的结果。这种市场机制作用的特点决定了经济主体的活动结果将表现出不确定性,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个人境遇和来自竞争的压力都会给经营者的思想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投机心理的产生。竞争压力过大则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精神失常。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现当代心理学为基础,把做人的思想工作同了解人们的精神状况、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结合起来,这也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四、多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我国的文化结构呈现出色彩缤纷的多元化趋势。形成了世界各地文化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同时它们在变异中仍然保留着各人种、各种族在思想意识深层次中所特有的语言与文化的意志性与完整性。文化的差异所形成的公开冲突影响着世界的安定;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多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信仰的挑战

世界文化在多样性与统一性之间不断地发展变化,直至发生文化的整合。全世界将近190个民族和国家通过互联网,将文化的三个重要维度,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和实用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变成了天涯咫尺的“地球村”。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文化传播方式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娱乐方式甚至语言习惯。信息传播的高速化、无国界约束、匿名等特点便利了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不良的色情、暴力、迷信甚至反动的信息有泛滥之势,多元化对文化信仰的挑战,对思想教育工作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二)多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信仰的挑战

随着宗教世俗化的发展,宗教思想、宗教艺术、宗教语言、宗教节日逐渐成为世俗社会的一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与认识较几年前有了较大的变化,态度更为宽容,思想更为开放。宗教这个吸收了几千年人类文化精华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其发展的上千年的时间里,对人类的文化施加着全面的影响。以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艺术形式和世俗节日中都能找到宗教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主流的信仰体系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仰真空”的出现,.使部分人的思想无所依托,缺乏责任感和进取心,加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三)多元化对思想意识形态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思想艺术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深入,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成为某些人特别是年青一代效仿的榜样;西方的意识形态随着国门的打开,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影响已经发生了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西方的意识形态的侵入正在逐渐促进社会“淡化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暗流的形成,对思想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五、知识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是指以推崇知识、智慧和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受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冲击,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觉悟要求方面的挑战

政治思想觉悟问题是面向知识经济挑战的首要问题。政治思想觉悟一方面是政治立场、态度、信念和行为的根本体现,另一方面它又是思想品质、作风、方法和行为的综合反映。它表明一个人对社会、政治、人生的认识和态度。知识经济时代本身的特征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并始终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始终把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的挑战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在人的诸多素质中,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的全而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二十一世纪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这就进一步决定了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和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以科学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三)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进取精神要求方面的挑战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源泉。1998年2月14日江泽民曾在北京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不仅仅只是给学生传播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和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和进取精神除了要通过专门知识进行教育和训练外,还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使人们加强和提高认识,在自己刻苦学习和积极锻炼中形成。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着更多的任务和面临更大的挑战。(四)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道德观念要求方面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是整个社会被各种信息覆盖和笼罩的时代。这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大量快速传播的信息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如“黄毒”也大量出现在信息流中,甚至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信息资料传播能力优势,通过图文声像等各种现代信息传输手段,大肆向社会主义国家宣传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自由、人权等价值观,毒化和影响青年学生。

总之,知识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知识创新和信息技术革命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表现形式,支配着大众文化的传媒,但另一方面,它又极大地影响着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时代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在中国社会改革的大浪潮中,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迫在眉睫。然而,任何一种理论或政策的思考及应用都必须有它的现实根基、内在要求及现实的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探讨也是如此。“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观念滞后、内容僵化、形式单一、效益低下等问题,这极大地阻碍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和创新,因此新时期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很有必要。

一、时代的发展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它必然对作为人才培养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新了人们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一些思想观念,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它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和内容以及工作的思维、前提和环境做出新的调整和改变。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效率问题是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内在要求,教育工作也不例外,这也要求我们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其教育效率。(一)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知识经济是劳动人们实践活动能力特别是精神能力高度发展的结果,因此,我们在为迎接知识经济做准备时,重要的是要做好精神能力方面的准备。在精神能力中,与知识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智力、知识因素的培养要通过提高教育层次、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和加强培训来实现。与知识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而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这一新的发展从信息源方面、从信息传播方式、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与正统观念的冲击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继续坚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手段明显是不适合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己是当务之急。(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必须通过创新来解决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观念封闭化与社会现实相互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工作方式简单化,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本身显得力不从心,只得以“管”代“教”,依靠行政等手段加以解决。

三是工作效率低下,面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只有创新思想教育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出路。

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要求本身呼唤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日益专业化和学科化、主体素质不断提高、专家化趋势明显,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及其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等方面不断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科化提供实践上的支撑。

新的历史时期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新的历史时期以及各种条件的成熟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首先,改革和创新已成为世界潮流,成为推动事物发展的首要动力。

当今世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和创新,这也是任何工作开始的一个原动力。没有改革和创新,也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没有持久和持续。改革可以使原有的事物保持其价值并对其基本环节和层次加以改造,以扬弃其优势与劣势,而创新却在事物已有的发展之上,创造出新的事物以利于事物的发展。

其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大发展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代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描绘了宏大的蓝图,也为现代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思考的范围和层次以及新的思维空间,人们的理论视野及理论深度已达到空前的繁荣,而相应的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引发了先进的方法与创新趋势的出现,这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理论源泉。

最后,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目前,教育领域所进行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教育改革以创新主旋律,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是相同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实践活动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和现实实践经验做出新的理性升华。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认知的创新等多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它需要系统内诸多要素的协调和配合,需要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思维,更需要有适宜宽松的外部环境。具体来说,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坚持以下主要原则:(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学术自由相统一的原则

1.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有学术自由

创新是指人的生命主体在与其生存状态、生命历程和互动中所激发出的人的能动性、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总和。要想激活思想的创新灵感,撞出思维的创新火花,就必须使理论工作者有一个自由的天空任思想之鸟去翱翔。宽容的学术环境最有利于理论的创新。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创新的最好氛围。自由的学术环境要求争鸣自由,它允许多种理论观进行自由的讨论、交流和交锋。全面的、广泛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展开激烈的思想观点的摩擦,才会激活思维,才能使新的理论在其中脱颖而出。只有思想的不一致、理论的对话、思维的交锋,才有创新。有比较才有鉴别,固有理论的僵死、与现实的脱离等在争鸣中让人们去怀疑、思考、诘问;新理论的意义、作用、可行性、科学性等需要在争鸣中通过交锋、碰撞,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同。其得与失、利与弊也在各种角度、多个方面的讨论、辨析中得到完善,同时也会引发进入创新的讨论氛围,从而明辨是非,扩大影响。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参与争鸣时也要注意科学、严谨的学风,注意健康求实的批评态度与共同遵守的学术规范。宽松的环境要求以宽容的态度正确地对待创新成果。理论创新作为一种开拓性的精神活动,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渐进的。因此,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不成熟、不完善相伴而行。对这种研究不能过分地挑剔,要鼓励、倡导、保护这种研究,并着重从它可能产生的学术影响上对它做出前瞻性的理解,理论创新要破除对权威的崇拜。不可否认,权威在科学研究中起过很大作用,但反过来也会成为科研的一种阻碍力,这就像正确的认识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真理,把这种真理加以夸大,成为固化的、不可逾越的思维范式,那就可能阻碍真理的进一步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

首先,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本保证。当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决不等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在研究工作中,决不能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结论,而是要以其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切实研究新情况,努力开辟新境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精神动力。如果说实践的变化发展是创新的客观基础的话,那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则是创新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反复强调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要取得成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不能丢,也丢不得,丢了,就会丧失根本。

3.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学术自由辨证统一起来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因此,只有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偏离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左”的或右的错误倾向的产生,都会将这种创新引入歧途。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具有一致性。从范围上看,学术与政治有交叉、重叠,学术研究有一部分属于意识形态,其观点、见解与政治难分难舍,但有些则不属于意识形态,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主体与客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科学,显然属于意识形态,但是,在学术上也是有较多的相近和相同之处,比如,学术具有求真和求知性,它强调科学性、客观性、真理性,比较多的是一种事实判断;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属于上层建筑,它更强调阶级性、主观性,比较多的是一种价值判断。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一项基本标准,就是实事求是,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因此,即使是发生矛盾,也是非常正常的,其结果或者是坚持某种价值判断来改变不合理的现实,或者遵循客观规律修正、抛弃已落伍的价值标准。看不到这一点,硬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完全意识形态化,把学术问题等同于政治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左”的东西,如用政治标准评价学术见解,把与传统观点不一致的思想视为“异端邪说”等等。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告别意识形态,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科学地坚持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在当代中国,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学术无禁区,宣传教育有纪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其他研究一样,是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思维活动。探索未知是不能预设禁区的,同时也不能强迫所有的人沿着一条指定的路径进入未知领域,必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学术自由的环境氛围。也就是说研究要有学术自由,不干预学术研究,不压制学术自由,不凭借权力或权威评判学术观点和理论。

另一方面,要区分学术行为与政治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术研究范围内进行的活动属于学术行为,应该受到保护,但是,宣传教育活动则属于政治行为,它是利用组织的力量,宣传一种政治理论研究成果,以期统一认识,凝聚人心维护统治,是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纪律的,不能百家争鸣。如果超出学术范围,如到大众传媒、群众集会上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宣传自己与政治要求不符的学术观点,则属于政治行为,就要受到纪律的处罚。(二)坚持眼界宽广与关注中国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1.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有宽广的眼界

所谓宽广的眼界,是指要用历史的深远眼光和世界的全局眼光来关照事物的发展变化,探求其内在的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要加强对时代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看待时代的发展,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客观要求。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有世界性的眼界。

时代性就是全局性,就是总体性,就是世界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整个世界已经连成一体,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缺乏世界的眼光,就无法体现时代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也要对外开放,没有开放的心态是无法与世界对话的,也就是无法与越来越具有世界性眼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话,也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价值依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宽广的眼界去观察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对于关系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做出我们自己的回答。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有多样性的眼光。

经济全球化并不排斥多样性。目前,不仅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就是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应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多样性是事物保持活力的源泉。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这必然会给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必须关注这种多样性,研究这种多样性。从根本上来说,多样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反映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必然要适应这种多样性的要求。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有跨学科的胆量。

坚持与自然科学携手并进,是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知识经济中居于核心的地位。航空与航天技术、纳米技术、基因工程、信息工程等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地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以及各学科内部,一方面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相互渗透和融合也日益深入、广泛。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就是这种融合和渗透的产物。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研究具有登高望远、极目千里的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掌握着当代自然科学基本知识,他们能利用自身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进一步丰富和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手段、新领域、新境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水平,不断推出精品和巨著。

2.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关注中国的现实实践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要开展创新,就必须高度关心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只有这样,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才能常创常新。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的理论就会因为脱离实际而僵化,甚至误入歧途。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坚持群众路线。

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及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得出新的结论,使创新得以实现。群众路线是创新的根本方法,群众路线也是创新的根本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我们只有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理论素质,吸引他们参与到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来,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具有最彻底的实践性和革命性。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社会思潮。

当前,多种思潮激荡并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当前社会思潮主要有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儒学思潮、“西化”及“分化”思潮、封建迷信思潮等等。加入WTO,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也对社会成员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要用积极的、正确的社会思潮,引导、消化、化解消极的社会思潮,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旋律,以此引导社会思潮,推动实践前进,推动理论创新。

3.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把宽广的眼界与对中国现实的关注结合起来

首先,关注世界问题就是关注中国现实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过去遥不可及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很小的地球村。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甚至交织在一起。中国加入WTO,促使中国社会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可以说中国的事情就是世界性的事情,而世界性的问题也就是中国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中国,就是关注世界;同样,关注世界,也就是关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当以世界性的眼光,宏观的视野和战略头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其次,宽广眼界的着力点是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时代性含着实践性,因为时代是在社会实践中向前发展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推动着理论的发展。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实践的呼唤往往是社会科学理论的新的生长点。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实践提出了许多值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问题,又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主权与人权的关系、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等。再如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与文化交流问题,网络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问题,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众多的研究对象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的实践给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密切关注社会实践的发展,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三)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1.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汲取历史成就的营养

列宁指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并对其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中国现实的社会实践,以现实社会实践为根本源泉,但同时也需要从祖国传统文化宝藏和外域文化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

建立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创新才有生命力。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对于民族文化艺术最有效的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对于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就是和母体血肉相连的不断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不断地进行创新,建设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华新文化。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这种新文化紧密结合,使之适应于正在变化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具有适应并及时作出更新的能力,使之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中保持与我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相匹配的地位和作用,使之在世界文化多样化带来文化消费选择多样化的趋势下,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的自主选择。

建立在世界文化遗产之上的创新水平最高。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已经并将继续表明:一个民族不管它的历史有多么的悠久,如果不能利用世界人类文化的总成果,那它就不能迅速进步,就会处于低落的状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在继承、利用和创新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广泛地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文化中的营养,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彻底克服各种保守思想的障碍,大胆引进世界各国的学术思想,进行充分的研究、鉴别、采择、批判、吸收和消化,从而开阔我们的理论思路,拓展我们的研究领域,改进我们的研究方法,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

2.现实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新的社会实践不断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提出问题。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同时,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层出不穷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创造了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理论、新概念、新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层出不穷,不断更新,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和分支学科不断产生,跨学科研究蓬勃兴起。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出现了大量新现象,提出了大批新课题。这些情况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应形势发展,更新知识结构,赶上世界社会科学的发展步伐,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要求要把对历史文化的批判借鉴与发展创新结合起来,批判借鉴是手段,发展创新是目的。坚持“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方针,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今日的中国,是昨日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吐故纳新,发展到新阶段的本质体现。包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和反映,又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是努力反映历史潮流和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人文科学。

华夏文明是一个开放的文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开放的理论知识体系。对外域文化、对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我们也要采取辩证分析的科学态度,注意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理论成果,可以开阔我们的理论视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容

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迫切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断增强的力量之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工夫。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这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开创出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

1.教育观念及其体系

所谓观念,通常是指人对事物一定的认识和看法,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带有某种倾向性的主观反映。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而教育观念则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在这种认识中,有对整个或不同教育的一些共同问题或基本问题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观,我们把这种教育观组成的体系称之为狭义的教育观体系。教育观体系由教育的本质观、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观和教育的质量观而构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过程,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的统一。要发挥教育的这种作用,在教育实践上就要把直接干预与指导服务,把严格管理与宽松和谐的方式统一起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所谓主体性特征的人,是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这种自觉性的人一方面能按社会的要求,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改造社会,创造新的环境以使自身和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也可以把教育观分为宏观的教育观和微观的教育观两个层次。宏观的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发展观、教育历史观、教育社会观、教育结构观、教育功能观。微观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和目的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教育管理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宏观教育观从整个社会系统的角度来回答教育的基本问题。微观教育观则主要是围绕教育活动的目标,过程、评价等层次展开的。教育观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它导引着我们的教育实践。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真正有效地实施创造性教学,必须弄清现代教育观念的概念。

2.现代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所以,现代教育需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本质观和价值观方面,现代教育强调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以育人为本是其根本的尺度,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素质培养。教育的本体价值和功能价值就是其发展价值和育人价值。基础教育的作用在于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而非为社会选拔人才,基础教育的选拔功能只具有从属价值。

从教育本质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现代教育观的精髓在于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可以说,现代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一种“全人”教育,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一种培养和展现人的良好的内在素质的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观念创新

教育观念是教育发展中的前提性的、根本性的问题,要“革面”先“革心”。没有教育观念的创新,面貌就难以呈现出新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难以胜任时代与社会的重托。(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含义

创新包含了前所未有,也包含着对原有的重新组合和两次发现。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重新审视;对现有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去深刻反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增长点和深化改革的突破点,以教育观念的萌动和新突破带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突破。(2)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必要性

教育观作为人们对教育的观察、思考与实践而获得的认识成果,直接支配着教育的运行模式,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与变革过程也就是由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取代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的过程,由新的教育观取代旧的教育观的过程。教育观的创新还在于消除某些陈旧的教育观念。某种教育观念一旦形成,便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的观念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些教育观念在一定时期尽管是正确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固有的观念会变得陈旧而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相对稳定的观念往往会以原有的方式指导着已经变化了的实践,而认识不到固有的观念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有了相当大的差距,因而难免在实践中遭到挫折与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教育观念创新是非常必要的。(3)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艰巨性

影响观念及观念转变的主观因素是人的综合素质,主要在于个人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实践经验;在客观上主要受社会水平(包括教育自身发展水平)和社会变革及国家发展战略的制约,受本民族文化传统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对教师而言,影响其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教师的早期经验有关。教师具有他们工作环境方面的许多早先获得的经验。他们从童年期,就作为受教育者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后来在没有太多或没有任何职业经验的情况下,经受一个强烈的职业社会化过程,而这个过程经常是他们以教师的身份回到学校生活之前,发生在教育学院、师范学院之类只需单一技巧的孤立的环境之中。况且他们所教授的基础学科知识本身就难得有很大的变化。在道德教育方面人们又常常把教师看成是家长心目中的传统的行为规范的维护者。尽管本人未必认可这种行为的规范,他们往往不得不违心地维护这种规范。所有这些,都成为教师的不易变化的主要动因。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在深化教育改革,谋划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最关键、最能动的因素。教师的态度最终决定着革新的成败。“教师因为知识水平高,比其他人更容易求全责备,对待新思想尤其如此。”教育观念创新是艰巨的。我们必须以勇于改革的胆略,不囿于既有的观念,探索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走向,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各种教育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还要善于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以确立现代教育观念。(4)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紧迫性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将进入全球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实施创新教育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首先是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讲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时明确提出: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里讲的分数唯一的质量标准,单向灌输知识的教育模式,呆板僵化的教育教学制度正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典型特征,也是对应试教育,弊端的集中概括。这些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内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教育是难以真正实施的,因此,教育观念创新具有其紧迫性。面向新世纪的现代化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急切地呼唤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创新乃大势所趋。(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体现于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教育对象的说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说服教育对象,它本身就必须彻底,必须抓住事物的根本,贴切、透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及其发展规律。因此,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对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和理论上没有说透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解答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创新,必须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为我们深刻地认识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演变的规律、认识教育对象思想意识领域矛盾的性质,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引导、化解方法提供着方法论的指导。背离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没有理论支撑,就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就不可能有效地说服、教育学生。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

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加强研究。当前,国际政治格局正走向多极化,世界经济正趋于一体化,世界范围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新旧观念碰撞激烈,利益格局变化巨大。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面对来自西方的理论挑战和教育对象认识上的混乱,许多十分尖锐、敏感的理论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做出科学回答,例如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要加强研究。

无可否认,半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与社会主义的较量中居于优势地位,尽管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但是资本主义在国际关系中仍居于强势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客观现实使得论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必然性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最重要的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够彻底解放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邓小平始终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应该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经济搞不上去,优越性自然体现不出来。事实证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就曾坦率地讲,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只有到了下世纪即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可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从发展的角度来论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进行理论创新,还必须密切联系实际,回答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从事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规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有说服力,才能获得教育对象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我们进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根本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例如工人收入提高缓慢甚至没有增长,农民增产不增收,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隐性失业、劳动就业矛盾突出,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等等。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充分占有材料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目前,我们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创新,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气息,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对重大时事的宣传教育

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精神等,这些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对重大时事的宣传教育,做好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三进”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大学生头脑”,因此,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重视是做好“三进”工作的首要条件和因素,各教育单位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此项工作作为高校的大事来抓;另一方面,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增强“三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革的大潮中,在实践中领会重大时事中的伟大思想真谛,在实践中全面成才,最终实现“三进”工作的根本目标。

2.重视人文精神教育“人文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来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人性化教育。”简单地说,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在于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整合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之知情意行。它所涉及的范围应涵盖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不是现行的只关注大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教育),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

人文教育历史悠久,无论西方还是东方,19世纪末以前,人文教育在教育的发展中都居于主导地位。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教育中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人文教育就相对冷清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以及市场经济对人文教育的排斥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人文教育的弱化又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得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产生偏差。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

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首先是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鼓励和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热爱和尊重自然;引导人们珍惜自然资源,节制对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完善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方式;引导人们文明生产、清洁生产,提倡一种与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俭朴的生活方式;倡导人们积极美化自然,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其次是要加强经济道德(伦理)教育。要培养学生勤俭、公正、惜时、效率等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此外,合作精神教育、和平教育、信息道德教育、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人口伦理教育等内容也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3.积极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所要求的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与意志品质的总和,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索真理的意识,具体表现为理性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实证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江泽民同志说:“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根基,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加强科技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科技道德素质,最终将科技道德素质融入人的个性中去,并以此来协调自己与他人、与生活、与自然的关系。(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表现出多面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的载体也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情况下,适应于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必然要多样化:一方面,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说理引导法、典型教育法等;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促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主客体双向互动式教学法和网络教学手段的优势。

1.充分发挥主客体双向互动式教学法的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主客体双向互动式教学法的优势,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关调查也显示,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安排时间对比较敏感或比较令人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让他们参与分析现实问题。

首先,讨论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为此,必须进行批判性的讨论。所谓批判性的讨论是指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反复斟酌有价值的观点,使这些观点经受怀疑、争辩以及反驳等一系列过程,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参与者愿意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参与讨论。这就是说,当听到有说服力的、理由充足的反对意见时能够及时更改自己的意见;当反对意见理由不足时,能够对自己的想法坚信不疑。在讨论中学生必须对假定提出质疑,在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观点,通过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并尽可能做到明白无误。同时,进行批判性的讨论还可以要求学生举出最有力的理由来支持与自己的观点截然相反的立场。这种讨论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预见对方的主张而完善自己的意见,也可以通过转换立场使学生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问题,从而增加讨论的深度。

其次,要欢迎别人对你的思想提出挑战。讨论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他人表现出热情和尊重。不管学生什么时候对你提出批评意见,你都要对这个学生表示感谢。要努力保护学生真诚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权利。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在面对意想不到的意见时要具有开阔的胸怀来听取最大范围内的意见,要具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加以改变的决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畅所欲言,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再次,讨论应当求同存异。对讨论的结果不必强求一致,因为理解性的东西往往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即使讨论结果存在差异,这样的讨论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给各种不同意见都能找到理由时,这样的讨论就更有价值了。在允许存在差异的氛围中,可以激起学生更多的想法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值得注意是,当前不少教育单位因教师、教室等资源的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采取大课的形式,有的授课班级甚至多达几百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而大课教学形式则难以做到。大班上课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单调、枯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充分发挥网络教学方法的优势

网络新颖高超的技术特性,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和手段无法比拟的。它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人,网络中的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源的提供者,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也带来了难得的创新契机。适应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代使命。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建立一批有吸引力的网站,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自1999年清华大学建立“红色网站”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有多个教育教学单位建成了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及理论学习网站,如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江西财经大学的“明德网”、浙江大学的“求是潮”等。这些网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网站共同的问题是影响力还不够大。有限的访问量和点击率表明了网站的应有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应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两方面的规律,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改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吸引力,从而充分发挥网络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在管理上进行创新,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和改善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要重视并搞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始终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

加强和改善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和培养,首先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素质。理论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理论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者认识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问题、分析社会上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正确度和深刻度,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与增强。其次,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一要靠真理的力量,二要靠人格的力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再次,要专兼结合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的合理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由精干的专职人员和较多的兼职人员组成。专职人员要以主要精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但也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最后,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要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劳动,消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偏见,提高其政治地位,否则,他们就难以在学生中树立权威形象,他们所传授的真理就难以被学生接受而获得应的效果。同时,要合理地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经济待遇,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经济待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从而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

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应着重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同时,还应从管理体制、管理方法、评估体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指挥、协调、控制功能,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管理体制,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系统组织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这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教育单位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全员参与、互相渗透的系统管理。教育单位领导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加强领导,合理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确保各项决策规划的全面实施;各级管理部门都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其次,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的科学化,要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增强管理的有效性。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将网络手段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应用。

再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量化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指标,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科学化的重点。运用科学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和督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导向作用。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班三级评估体系,实行多级评估。要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最后,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机制。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整合,整合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环境的力量。高校要对教育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管理体制。要树立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科学观念。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积极进行自我管理。(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作为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旨在把人的动机、目的、理想转化为某种客观存在,这是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之所在。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从总体上看,社会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二是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活动;三是人类自身生产的实践活动。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教育实践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能动地培养和塑造符合一定时代需要的“现实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人类实践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这一社会子系统,若以学校为衡量标准,可首先区分为学校教育系统和非学校系统两部分,其中学校教育系统是教育实践系统中最重要也是最可控的一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并不是脱离实际的纯粹理论学说,它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只有用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才能使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行为规范,改变其精神面貌、思想作风和实际行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实在的意义和价值。否则,无论多么好的理论方法也只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包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改造,也包括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思想品德及行为规范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具体化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创新的必然归宿,只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才能将抽象的理论与方法变为具体的实践;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功能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代化、最优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才能从整体上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滞后于时代的状况。因此,有必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以完成时代交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

第二章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1984年起列入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在其他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虽然有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没有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统一的名称和概念,他们经常使用的概念是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民族振兴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历史地理教育、“政治社会化”、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工作等等,其名称五花八门,内容很广泛,涉及的学科亦很多各种形式的成果也很丰富,但基本上还停留在分门别类研究的阶段,从总体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还不多见。本章将在论述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论述这些理论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第一节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只有社会主义的中国才有的特殊事物,而是各国所普遍共有的。在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其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有着灵活且多样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虽然在我国古代和国外的西方国家不曾使用过,但思想政治教育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却都是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遍社会实践活动,它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历史发展阶段,这是由社会意识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使本阶级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无不想尽一切方法采取种种手段达到思想政治上的统治目的。因此,作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政治统治的手段是现实社会和历史上客观存在的现象,只不过是表现形式和内容不同而已。

西方有着悠久的“文明传统”,特别是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作为其文明传统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经过许多世纪的发展,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建构这一体系的思想家、思想派别甚多,包括古希腊、罗马时期(奴隶社会)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派、西塞罗等;西欧中世纪时期(封建社会)的奥古斯丁和阿奎那;文艺复兴及资产革命、资本主义成熟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基雅弗利、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杰弗逊、边沁、密尔等。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一体系建构的时间历程很长,社会形态跨度很大,但思想理论继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据此,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来阐述、分析西方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当时的许多奴隶制国家内,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统治者、政治思想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从治理国家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正义城邦的首要措施;从人才培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方法。

柏拉图是古希腊奴隶主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开山鼻祖,他在许多著作特别是《理想国》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观点。按照柏拉图的观点,奴隶制国家所从事的各项公民教育活动,特别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和巩固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即他所称谓的“理想国”。为了建立和巩固“理想”的社会秩序,奴隶制国家就必须用“正确”的政治道德观念施教于民。因为没有教育,或受了错误教育的人,是世间最难驾驭的东西。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把人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三种人身上存在三种不同的美德,即智慧、勇敢、节制。认为当城邦里的三种自然的人各做各的事时,城邦就是正义的,而且城邦也由于这三种人的其他某些情感和性格而被认为是有节制的、勇敢的和智慧的。柏拉图十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塑造善的心灵的重要途经,是使人获得美德的唯一方法。在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下,对公民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统治者和士兵进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他在对城邦起源的探讨中,为我们展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人类是趋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天生是政治动物,是按本性必须过城邦生活的动物,只有在城邦里人的本性才能得以实现。城邦是最高和最广泛的社会团体,城邦的目的是“至善”,一个城邦一定要使每个公民具有善德,才能成为“善邦”。在共和体中,人人对政治有责,所以每个公民都应成为善人。人的善德有三个来源,即天赋、习惯和理性。天赋和习惯是其他动物也有的,唯有理性为人类所独有。亚里士多德提出,习惯可以改变天赋,理性可以培育习惯,所以理想城邦中的立法者应重视教育,应通过教育启发人们的理性和培育人民的良好习惯,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培育个人的私德,更重要的是在于培育人民的公德,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教导人们使其能适应本邦国的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因此,理想的城邦应当把教育作为公共要务,制定立法并统一实施。

2.提出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

古希腊的斯巴达是一个军事专政的国家,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也为了防御外部入侵及对外战争夺地争霸的需要,必须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为了培养合格的、能献身国家的公民和军人,在统治阶段内实施了一种“战士教育”。他们对全体公民都要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纪律教育,把对军人的要求,诸如团结、服从、吃苦、尚武、禁欲、牺牲精神,贯彻到公民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战士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军事训练,它还包括严格的政治道德灌输。斯巴达的奴隶主贵族认为,未来的战士既要有强壮的体格和坚韧、勇敢的气质,又要有服从领导、忠于国家的品德。斯巴达的军事化教育培养了全心全意为国家的好战士,在很长的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要目标方面是十分成功的。

古希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城市国家雅典,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子弟熟悉民主政治生活,掌握获得公民支持的技巧,因此政治、哲学的辩证和演说术是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被统治阶级中,统治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平民消除对统治者的反抗心理,培养“顺民”。因而,对其进行服从、忍耐、节制等美德教育,养成守纪律、崇尚礼貌的习惯,自制、自尊、善于抑制情绪的精神。雅典的这种内外有别的“民主教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了人们的“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古罗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不同的时期是有所不同的。共和国时期,由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的变化,需要广大选民在共和国的元老院和其他机关中发表议论。因此,培养演说家成为了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罗马帝国时期,为了统治过分广袤的领土和被压迫民族及部落,需要大批效忠帝政的官吏。为了便于统治,就得大批培养忠臣和顺民,所以这一时期罗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忠臣和顺民。经过长期的统治和教育实践,罗马的统治者最终发现:基督教能教给人们服从和忠诚的美德,训练国家的成员恪尽公民职责。基督教所宣传的教义正适合了罗马帝国统治者的要求,它支持世俗政权教给人们服从和忠诚的美德。于是,末代帝国的几个统治者都利用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从这时起基督教思想的传播正式纳入了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3.提出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启发式”教育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在古希腊就已经使用了。苏格拉底倡导一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谓为“助产术”或“对话法”。认为要使人们觉悟到自己的无知,规劝人们寻求真知,就要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迫使人们积极思考,进而逐步得到理性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启发式”教育法,他采用提问题的方法,教学生获得他认为真实的知识。

循循善诱的方法古希腊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种重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做游戏、听音乐、绘画等手段进行,而不能强迫人们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把内容渗透到儿童、青少年的头脑中去。柏拉图认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循循善诱,要采取各种方式,不要强迫他们学习,认为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身体上的被迫劳动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学习却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他主张要让学生骑马到战场看打仗,要对其进行音乐、体育训练,因为这是培养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也十分注重循循善诱的方法,认为雄壮、英雄、胜利的曲调能催人奋进,产生坚韧的意志力和坚强的魄力,这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

此外,这一时期还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比如古罗马时期的著名教育思想家提出了相当于今天的“因材施教”的方法,认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资质进行教学,为此他提出了分班教学的设想和劳逸结合的方法;他认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应交替进行,要合理安排学生的休息和游戏活动,以使学生精力充沛;他还提倡对学生进行鼓励,因为荣誉能激发学生上进。再有“以身作则”的原则,他特别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同时,他对教师的要求比较严格,认为教师应当德才兼备,言行一致,在学生中处处起表率作用,并以慈母式的感情和态度对待学生。(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政治教育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解体和封建社会制度的诞生,西欧历史从此进入中世纪。这个时期,基督教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居于独尊的地位,教会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而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宗教教育的名目下进行的。当时,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君权神授说”、“原罪说”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为封建专制制度的神圣性和合理性做辩护,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起着掩盖阶级压迫和社会不平等,麻醉人民的主体意识和压制反抗精神的特殊作用。因此,西方各国的统治者都积极支持教会势力的扩张并利用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在中世纪,神学不仅渗透在知识教育中,而且充斥在道德教育之中。学校是统治阶级对年轻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在中世纪封建朝代,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掌握在教会手中。僧侣阶级在学校中利用教会的说教和“牧师教化”的方法,向大众宣传无条件的服从、忍耐、勤劳、节制、禁欲。这时期教育的主要意义是塑造青年成为信仰坚定和态度恭顺的人,就是使他们相信教义,服从教会并忠于上帝和人类。在学校中除了宗教道德的学习外,也有世俗课程,不过这些世俗课程中也都渗透着宗教的目的。如文法课是要教人正确地阅读圣经,了解圣经;修辞课是要教人更生动、更巧妙地讲经布道;逻辑课是要教人善于同“异端者”辩论,以打击“异教徒”;就连算术课也要教人从中感到上帝的存在与万能。至于宗教道德的教学方法,则是彻头彻尾的硬性灌输。僧侣在台上“布道”,学生只能机械地聆听,记忆和背诵宗教教条,不许随意提问,更不能怀疑僧侣讲授的教条内容,怀疑上帝和《圣经》。

在西方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的“神权政治论”和“君权神授论”,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必然是以政治上的宗教欺骗为中心内容。他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荒诞的谬论,为封建统治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愚弄和毒化劳动人民的政治意识,以达到其巩固封建政治统治的目的。教父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认为,真理就是上帝;在政治上,他提出“君权神授”论,认为世俗国家是人们为了交往而联合起来的人群,它只能管理人性的低等活动,例如人类的冲动欲望和财产关系等活动,但是没有真理。认为只有神国即教会才有真理,神国才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拯救,进而认为一切权力都来自上帝,教会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表,教权高于王权,王权神授。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最重要的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所建立的神学体系在当时意识形态领域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奴役和欺骗人民的有力思想武器。他指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由神布排的”一层一层统治关系之中,就人而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等级、地位也都是天所使然。阿奎那宣称:才智杰出的人自然有支配权,而智力较差但体力较强的人则看来是天使其充当奴仆;他还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奴隶,是由于“原罪”的结果,是上帝安排的。

西方中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封建专制和基督教神权统治下发展起来的。它集中表现为对社会成员普遍推行宗教神权教育。教会作为文化和教育的垄断者,利用了宗教特有的欺骗性以及它的法律作用,把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这压抑了人的个性和思想,使人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同时,中世纪的神学宗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对后世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宗教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基督教最初孕育了道德的基本范畴,规定了道德的基本准则,确立了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宗教教育也即道德教育。随着资产阶级民主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宗教与民主、科学发生了剧烈冲突,一方面,宗教受到了批判与限制,世俗道德教育大发展。但另一方面,宗教对人们的影响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西方国家允许人们信奉宗教,并利用教会为政府服务;西方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是教徒,人们普遍从宗教那里寻求精神寄托;西方许多国家在学校开设宗教课,系统传授宗教教义和宗教信仰。总之,宗教性成为近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点,利用宗教对全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一大特色。所以,许多西方国家都曾用宗教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行使职能,人们习惯上把宗教教育理解为一种公民教育或道德教育,它是西方国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机构和场所。(三)文艺复兴与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

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在反抗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在反抗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斗争中,提倡对健康、积极、乐天的人的崇拜,形成人文主义的思想倾向。人文主义是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肯定和赞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之后,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西方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西方进入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居于世界主导地位。所以西方主要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其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样本和基础。在西方历史上,资产阶级从居于统治地位的时候起,就面临着封建专制复辟的威胁,对此,资产阶级国家都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巩固其政权。

文艺复兴最大的功绩之一就是发现了人和人的价值,提倡对健康、积极、乐天的人的崇拜。这是一个以“人文主义”得名的特殊的世界观。文艺复兴的时代特征决定了这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主义的性质。随着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西方进入到了近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作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崭新的姿态和发展。

法国1789年爆发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当时为了击退国内外封建势力的疯狂反扑,保卫革命胜利果实,革命领导人意识到必须在全体人民,特别是军人和学生中灌输“共和主义精神”,因而十分重视对军队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英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决定了英国革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带有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互相妥协的色彩,在17世纪后期,统治者主要通过宗教教育实现对下层群众的思想控制。因为宗教教育能使人们勤于劳动和安于卑微的物质生活,能使现有的社会秩序固定化和神圣化。

近代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近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以宣扬“人权”为出发点的,这同中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法治理论的开拓者,他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颇有建树,他认为真正合乎理性要求的国家应该是社会契约的产物。社会契约是人们自身之间的一种结合行动,全体个人组合形成公共人格,由此产生国家。卢梭认为劳动对人的生存有重大意义,只有自食其力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不依赖他人为生和不摄取别人劳动果实的自由的人。同时,卢梭还主张要根据人的发展进程分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被称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之父”的赫尔巴特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的成果也是显为人知的,他生活的年代是德国在政治上不统一,经济上比较落后,封建地主阶级居统治地位的年代。赫尔巴特正是在这时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活动,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的,他是明显地以服从统治者的需要作为出发点的,提出要形成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学生的“完美”、“善良”的德行,得用所谓的“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这五种道德观念来武装他们。他认为,只有通过教学过程才能进行品格训练和道德教育,没有教学便没有教育。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产阶级的任务由推翻封建制度变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其意识形态工作也必然为此服务。这样,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曾起过的进步作用便大为降低,其唯心史观的本质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他们虽然宣扬人道主义和人权,然而,私有制的本质决定了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从以上对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奴隶制、封建制时期,还是资本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西方国家的统治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个时期的统治者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巩固其政权,维护其阶级利益的重要工具。一方面靠它来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另一方面,把它作为对人民群众实施思想政治控制的工具和重要条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呈现出日益丰富和发展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对国家的治理和培养适合当时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私有制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代表着剥削阶级,代表着少数人的利益,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掩盖其阶级实质,往往给政治披上道德的外衣,又给道德赋予政治的地位和法律权威。他们不能从现实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从社会经济关系出发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性质,因而概括出的理论无不束缚在历史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二、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形态

在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在理论方面,可以说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流派众多,观点庞杂。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类,这三类理论形态是:(一)社会适应理论

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个体服从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价值、信念和习俗,并使个体行为模式化;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有教育、行为训练;思想道德教育是使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这种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他律,即遵奉和服从社会习俗,它包括的主要理论流派有以下两种:

1.永恒主义理论

永恒主义是现代西方德育理论的一个流派,它的影响遍及西欧和北美。永恒主义对教育的理解,主要集中于德育方向上,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使一切人都成为“国家可信赖的公民”和“民主公民”。永恒主义把教育的目的分为两级:第一位的目的是培养人性和塑造人;第二位的目的是传授特定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使受教育者为将来参加某种社会生活作某些准备,这个目的是为了使青年人适应各个历史时期变化中的状况而提出来的。在学习指导和方法上,永恒主义承认教育惩罚,不仅在品德问题上,而且在学习问题上,都承认教育惩罚的必要性,进而把惩罚看作是对教育和学习的一种刺激。

2.要素主义理论

要素主义兴起于美国,它的主要特点是认为教育的使命就是把社会的遗产传授给青年一代,并促进青年一代的成长。要素主义根据新时代的需要确定了教育目标,那就是传递优秀的文化遗产,训练能力,以有力地指导人的行为,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保证人的未来生活的完美和未来社会的完善。优秀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科学、社会规范、道德范则、纪律和习惯等,它是保证人们成为能够掌握自己与环境秩序的“理性的主人”,并发现自己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从而能够完善自己。在教育方式上,要素主义坚持“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正规课程中心和正规学习中心。

综上所述,社会适应理论是一种强制的、灌输式的教育理论。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容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从可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细则、规范或宗教教条。在方法上,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惩及榜样等方法。(二)人格自律理论

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在于提高人对道德生活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批判思考能力,思想道德行为是理性选择和决断的结果,或者说是运用智慧进行审慎的道德思考的产物。个体做出道德选择和决断,既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的思想道德模式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相反。一般来说,自律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个体心理状态和心理条件,更强调个性,强调个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比较忽视道德教育主体的作用,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这种自律理论普遍倾向强调个体道德选择性和道德决断能力的重要性,他们把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规定为如何增强个人理性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人格自律理论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存在主义道德教育哲学

存在主义是一种个人主义哲学,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存在主义极力主张教育要保证学生的真正自由,个性发展,反对对学生强求一律,搞划一教育。在品格教育方面,存在主义者提出重在发展个人的意识、积极提供道德选择的机会、鼓励发展自我责任感、重视发展自我认识等主张。存在主义者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在书桌旁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当在学生走向自我实现的途径中帮助他们发展自我认识的能力。

2.实用主义和儿童中心主义

实用主义的典型代表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杜威,主张一是要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而不是专门开设道德课程;二是要通过道德训练,而不是直接由教师来进行教育;三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是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

杜威的追随者将杜威的观点进一步发展,达到了极端个人主义、儿童中心主义的地步,这样就出现了“儿童中心主义”,或叫杜威右派。他们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满足儿童的需要,研究儿童的需要,追随儿童的兴趣,认为教育的中心不是教材而是儿童。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内容完全尊重儿童的兴趣,所以无须有计划,课程教育漫无目的,听其自然,任其发展。

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美国教育家科尔伯格吸收了杜威、皮亚杰的研究成果而创立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道德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是有阶段的;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的参与程度。他强调儿童是一个不断思考道德问题的哲学家,儿童有他们自己关于价值问题的思考方式,能主动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形成有组织的道德思维方式。个体道德思维即道德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4.价值澄清理论

价值澄清理论学派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路易斯·拉思斯、梅里尔·哈明和西德尼·西蒙等人。他们着重阐述“教授价值观的方法”,即价值澄清法。所谓“澄清”,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多种价值观和行为形式的选择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发展,而现实社会中根本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所以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价值观体系。

综上所述,人格自律理论与社会适应理论在教育方法上正好相反,反对灌输式教育,特别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倾向,认为用强迫的、说教式的手段来达到教育目的是不道德的教育,所以它极力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个性的发展,从而忽视了教育主体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三)人格完善理论

人格完善理论是集社会适应理论和人格自律理论两者之长处而形成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完善人格,而这种人格的完善既要求个人的人性、动机和行为的综合;又要求有社会文化、教育者的教育作用。人格完善理论的教育方法不主张用单独开课的方法去进行道德教育,但主张利用一定上课时间,为学生提供讨论道德问题的机会;他们提倡在自然科学、地理、文学和健康等各门课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道德暗示,通过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道德问题;还强调教育者和教师的榜样作用,它要求教育者和教师不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榜样。这种理论的具体表现形态如下:

1.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米切尔等人吸收了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从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演变发展而来。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认为学习既是反应过程,也是认知过程,还是自我调节过程,人的复杂行为就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再认识过程而不断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注重强化学习的意义,认为人可以利用外部直接强化,从环境中学习;社会学习理论还创立了自我效能理论,即强调建立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为更好的学习创造条件。

社会学习理论者根据以上的观点,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方法,其中范榜样法和强化手段法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两种方法。

2.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

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美国的里考纳为代表的学派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完善人格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人的完善的人格。

总之,人格完善理论较前两种理论来说更为科学合理些,它集中了前两种理论的优点,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也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动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相对也比较科学。但仍有一些问题不能解决,如这一理论没有为道德教育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它为道德教育提供的课程太杂乱无章,影响也不系统,对教师的品德要求过高等。

第二节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历史上是一个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由于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之不同,而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在今天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之时,有必要回顾西方人文教育思想的历史,总结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人文教育的特点,寻找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发展的规律,以期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借鉴和启迪。

一、古希腊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

早在古希腊的雅典,作为一个具有政治民主气氛和以商业活动为主要经济特征的国家,其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要求培养年轻一代成为“身心既善且美的人”。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提倡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更给予较为系统的论述,他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指出习惯和理性是人们具有“善德”的根基,认为要把城邦治理好,就要“引导公民纳入行善的良轨”,这样他把城邦的安定和公民的善良联系起来,同时又认为生活和行为举止的习惯会使美德日趋完善,这种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个人的修养相联系,从而主张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公民的多方面和谐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其善良和美德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最早的萌芽。总之,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家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给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以伟大的启迪,成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最早渊源。

在古罗马时期,虽然古希腊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进一步得到成长和发展,但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人了封建社会形成与发展的“中世纪”。这期间,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和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在教育思想上占据了统治地位,教会垄断了文化和学校教育,基督教教义成了教育的内容,繁琐主义、信仰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科学是宗教的仆人”,“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性质”。在教学上,奥古斯丁认为:“在人的心灵里有着共性、一般普遍的知识,有着概念学术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文学、雄辩术、数学、法则等等这些知识都不是通过感觉进入人的心灵中的”。而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就是靠着对上帝的信仰去内省和“回忆”。托马斯·阿奎那在批判奥古斯丁的基础上承认了个别理智或理性在人的学习中的作用,但他从维护神学与信仰出发,认为学习是学生依靠理性去获得先验知识的过程,他的思想依旧充满了唯心主义的神学性质。在将近1000年历史的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影响,西欧的文化教育处于停滞和衰落状态。但是,在中世纪无数渐变的推动下历史开始发展,到19世纪末,变化更加加剧。结果是尽管形形色色的中世纪的思想方法和观念以及大多中世纪的制度法规依然残存,但是,一个新世界确立已经实现,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开始了,反叛“中世纪”宗教与神性的文艺复兴运动已吹响号角。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新的文化和世界观即“人文主义”。其拉丁文最初的意义是“人文学科,指能够赋予人以人性的学科,在当时尤指修辞学、逻辑学、伦理学、哲学、历史、宗教等科目,而人文学科的教师当时被称作人文主义者。他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艺术巨人一起,高举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在教育中重新确立人的地位与作用,提倡培养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批判经院主义教育,批判原罪说,批判禁欲主义,在课程设置上恢复了体育、音乐、绘画和诗歌,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反对严酷的纪律和体罚,提倡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或直观的方法教学。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一扫经院主义的旧貌,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开启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各流派教育理论的先河,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此也确立了它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思想内涵。

但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还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反映的是资产阶级贵族的教育思想,而不是民众的教育要求;二是就教育本身而言,它波及最大的是中等教育,而大学教育依旧保留了传统;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大多是艺术界巨人,他们倾向于复兴古希腊的文化和艺术,但却忽略了近代科学。

三、十九世纪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十九世纪初,德意志联邦的普鲁士在战争中失利,失去了它引以为自豪的哈勒大学,一些旧大学也相继被关闭,伴随着民族复兴运动,思想界掀起了新人文主义运动。新人文主义者通过主张学习或利用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希腊文化中珍贵的东西来培养民族文化,通过论证当代德国人与古希腊人在精神生活上的统一性,使古希腊人高尚的情操、追求真理的勇气、反对内外敌人的气概、对真善美的热爱能够培育当代德国青年的心灵和德国人的民族自由主义精神。在教育改革上,各种政治力量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力图影响当时的大学改革,贵族反对派和教会人士主张在大学保留中世纪传统;功利派主张大学朝着技术和工艺方面发展,注重职业“训练”;新人文主义者则主张注重大学的学术性、科学性和教育性功能,号召将大学办成复兴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基地。德国政治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洪堡强调指出:“国家决不能指望大学同政府的眼前利益直接地联系起来,却应相信大学若能完成它们的真正使命,则不仅能为政府眼前的任务服务,还会使大学在学术上不断提高,从而不断地开拓更广阔的事业基地,并且使人力物力得以发挥更大的功用,其成效是远非政府的近前部署所能预料的”。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建,体现了洪堡的教育思想,为洪堡的改革树立了一块丰碑。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鲍尔生这样评价:普鲁士虽于1806年战败于法国,但是普鲁士对其他各邦的影响反而大为增强,居德意志各邦之领袖地位,成为全德意志民族的政治和道德中心,主要应归功于柏林大学的成立。

四、二十世纪初文化教育学思想

十九世纪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学发展愈来愈快,发明创造越来越多,科学技术知识向教学内容渗透,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科学教育思想和功能主义教育思想应运而生。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斯宾塞,强调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批判传统人文教育是“为了花而忽略了植物,为了美丽而忘记了实质”。十九世纪末,法国以涂尔干为代表,认为教育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教育应首先满足社会的需要,这种思想被称为功能主义的教育思想,与科学教育思想一起,代表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同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论战中取得了胜利,并推动了教育改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强烈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以后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价值观的反映。

强烈的功利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在斯宾塞所歌颂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所谓“黄金时代”,一方面是资产阶级贪婪地榨取工人阶级的血汗,一方面是工人阶级被当作机器使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爆发,才使得人们对于过去的信念开始动摇,重新思索人性、社会及价值观问题,伴随着这种生命哲学的思考,“文化教育学”作为二十世纪初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诞生了。

德国文化教育学思想代表斯普朗格和李特看到了西方文明社会的不文明现象,看到了工业的发展如何使人异化成没有精神和情感的“机器人”,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和文化危机,重新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类的心灵;教育的本质是对人性的陶冶;教育过程是保存文化、传递文化、创造文化的过程;教育与教改革应该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题。与此同时,文化教育学思想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批评,认为传统的教育理论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育对学生人格与精神培育的重要作用。在学校课程设置上,文化教育学思想重视人文课程在人的心灵陶冶中的作用,认为人文学科蕴含着人类文化的精粹,在精神和价值观方面具有巨大的能够震撼人心灵的力量,能使人格和谐发展。

二十世纪初的文化教育学思想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所面临的矛盾与困境: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功利主义倾向与资本主义人文精神振兴的矛盾;二是日益发达的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出现了尖锐的对立和分歧。自此以后,以赫钦斯、阿德勒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教育思想,以布贝尔、尼勒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都有对这种社会现实的体验,思索和批判,其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文化教育学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五、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更注重经济实力竞争、科学技术竞争和教育竞争。同时,资本主义社会诸种弊病日益明显,一方面物质生活充裕,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另一方面,人异化为机械和知识工具的现象日益严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瓦解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教育思想上的功利主义导致了科学教育、专业教育发达而人文教育薄弱。面对旧价值标准的崩溃和人类精神的迷茫,人本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再次举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旗帜,主张通过教育来教育人性,企求通过教育能对功利化、机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

以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奥尔波特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传统教育思想对理性的提倡,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造福于人类,然而,科学知识与技术只是人类生存与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现实证明,过分强调片面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个性的和谐发展已经使人逐渐变成知识的奴隶,而现代社会受教育越多,就越缺乏理性,充其量只不过提高了智力,提高了在社会经济角逐中的竞争能力,但是“透过事物的表面去了解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本质力量的能力,却越来越枯竭”。因而,在教育指导思想上,人本主义者突破了传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理性的拘泥,着眼于人类理智与情感,高级需求与低级需求,本能冲动与理智行为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在教育内容上,主张课程的选择从学科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的需要。马斯洛认为,科学与人文在教育上并不冲突,科学教育具有人文价值,科学植根于人的动机之中,目的是人的目的,而且通过人类被创造,被更新和被保留,但要使人的情感生活与智力生活不被割裂,必须培养人格,必须靠着实现人的整个人格,靠积极表现人的情感与心智潜能,才能实现自我。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与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学、人道主义伦理学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从强调“人的生存状况中的需求”出发来探求人性和人的本质,认为“只有依靠更丰富的理性和对真理的永恒追求,才能真正修正片面的理性主义”。从发展整体的和健康的人格出发,主张把人的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作为人的自然属性予以整治,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在教育观念上,主张把学生当作整体的人,形成过程中的人;对学生自由、情感、理性、道德予以充分尊重;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1973年美国教育改革方案,推动了高等教育中“通才教育”的发展,即要求学生博览群书,以全人类文明之成就涵养人性;在课程安排上实行弹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学生在心理自由气氛中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继承人文主义教育传统,修正了传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中的理性观念,同时又以新的理性观作为提高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格之依托,在人的认识与情感,高级需求与低级需求整体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文明之成就来涵养人性,发挥和实现人的潜能。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的全而自由的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但是,人本主义过分夸大人的自然素质作用,把“自我实现”的立足点放在人性内部力量上,忽略了个人所处的社会现实条件的作用,就把社会对人的“自我实现”的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必然制约关系过于简单化了。

六、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评价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贯穿始终的精神主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与思想内涵有所不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这就是在教育目的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此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反对一切割裂人性、奴役人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并不断地对自身的理论缺陷和实践偏差进行修正,显示出强烈的批判性和鲜明的时代感。在教育目标上,主张培养受教育者多方面和谐发展、整体发展和个性完美;在课程设置上,主张设置能够赋予人以人性的人文学科,使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相协调;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心理自由的气氛中愉快学习。人文教育的历史,既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史,又是人文主义教育实践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每一历史阶段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出现,都有其时代浓厚的哲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因此,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为今天世界各国人文主义教育提供了可资研究并获得启迪的范例。

当今时代,加强人文教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广泛关注的问题。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人文教育的提法和含义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国家或发达国家,其人文教育思想主张在教学内容尤其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要实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使教育不仅赋予学生知识,更要涵养其人性;主张在猛烈抨击极端功利主义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关系的重要性;主张配合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教育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些主张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传统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在我国,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既是对应试教育的抵制和批判,同时也是对于人文教育的反省。面对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不行的;在大学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去设置专业,只注重行业的收入让学生选择专业也是不可取的,学校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尤其在市场经济时代,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时有出现,大量的经济犯罪,道德堕落现象十分严重,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思考,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人文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三节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论的借鉴

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性化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条件下,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崇尚人性和人权等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表现在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就是当代西方国家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日趋人性化;在确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制定有关政策时,都强调要考虑人的发展需要;表现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方面,就是人权和人性成为教育的共同目标和出发点。

一、借鉴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面对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和我国改革的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内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经验、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新观念,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中的一切先进的有益的成分,其中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有益成分,来为我们所吸纳,弥补自己的不足,丰富和发展自己。借鉴的最终目的是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新世纪的开端,我们要打破封闭,走向开放,积极开展对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借鉴,这是大势所趋。通过比较、鉴别和融合,可以加深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规律和共同本质的认识,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这对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一)借鉴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哪个阶级的特殊行为,而是一项全人类的普遍的实践活动。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都要向人们传授或灌输本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本阶级思想体系的人,都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来制造或形成某种社会舆论,以争取民心,稳定社会秩序,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历来统治阶级,不管他们在提法上有多少不同,都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从古到今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到现当代以来,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学科化、专业化的特点。在理论上突飞猛进,流派纷呈,种类繁多,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使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迅速。而我国素有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之国,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和学科的历史还不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很不够,这使得整个学科和专业理论还存在很多不足。要想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和学科来研究,只懂得一个国家的实践和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依据丰富而全面的材料进行高度、全面的概括和升华。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科系统化和理论化。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结合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此外,通过借鉴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把握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提前预防,修正理论,从而找到理论研究的课题。(二)分析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还是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虽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根本不同,但就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领域而言,又有许多共同的东西,许多方法和形式完全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比如,注重熏陶和渗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实践,着力提高教育效果;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面临着新世纪带来的多方面挑战,因而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变化着的环境,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我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说理和灌输为主要手段,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来实现。与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改革潮流相对比,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是:一是过分注重和强调“显性教育”,而对“隐性教育”和实践教育重视得不够;二是学校、家庭的主体地位突出,宗教、社区和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不够充分;三是过分倚重于说理和灌输,缺乏科学分析,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这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再加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内容、目标没有层次性等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这些都要求我们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成分为我所用,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不断发展和创新。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启示

在西方思想道德教育中,法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比较成熟的,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早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以公民义务教育为重点,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提出以人权为核心,突出公民权利,形成了以民主权利与公民义务为特征的公民教育新时期;日本针对长期存在的单一、闭锁的弊端,在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尊重个性”的原则,突出丰富个性的培养及自由、自律、自我负责精神的培养。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各国充分调动主体精神,采用讨论、交流、角色扮演、实践等方式,通过提供丰富的人性的活动去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发展方面,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念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该理论认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应只是知识传授和行为控制,而应是人性的呼唤和人格的塑造。对于西方思想道德教育的成绩,我们有必要对其加以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意识形态化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各国的一个发展趋势。历来的统治者,不管他们在提法上有多少不同,但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者认为:“任何社会,为了能生存下去,必须紧密地围绕保持其制度完整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灌进每个成员的脑子中。”因此,美国历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各国都在旗帜鲜明地宣传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如美、英、法、德等国家都在积极宣传资本主义的优势,宣扬资本主义价值,维护其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进行渗透,特别是通过各种形式对青少年施加其价值标准、社会制度、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影响,国内外大肆进行反共、灭共的宣传教育、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演变、颠覆、西化、分化等活动,这是我们所知道的。

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在新的世纪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反思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早几年我国出现的“法轮功”非法组织事件,就说明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力。因此,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时,面对西方各国对我们的西化、分化图谋,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学术界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意识形态淡化论”,其实质是要淡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二是“意识形态中立论”,其实质是否定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从而否定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子。这些观点是完全错误和有害,必须予以澄清和纠正。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入。(二)注重个性化和个体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性、价值倾向性、能动性、个性化的人,亦即都是具有个体性的人。通过对现代西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方历来十分注重人的个性化,并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性。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设置整齐划一,一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活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个体性明显增强。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的个体性的激发以及个体性发展的要求,忽视个体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注重显性与隐性、灌输与渗透的结合

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特别注重对青少年的正面教育,经过周密的计划、组织和安排,运用传统的灌输方法,向人们灌输社会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这种正面的、显性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但其缺乏灵活性,教育效果不显著。通过对现代西方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我们应吸取其经验教训,借鉴社会适应理论和人格自律理论中的优点,克服这两种理论中的不足。既要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校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避免从前教育方法的强迫性、教育内容的相对主义、教育形式的放任主义。

在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公开的、正面的教育方法当然十分重要,学校教师应当直接明智地传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准则,观点不能模棱两可或取中立态度,要态度坦诚、立场分明,但只有这种直接的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其时间的集中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容易给人一种强迫的感觉,进而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一种意识障碍,从而制约了人们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要求的理解和内化。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当更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把教育融合在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下、利用合理的课程设置中,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接受教育。“隐蔽性”和“渗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其理论。(四)注重增强教育对象的参与性与实践性

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特别是人格完善理论不仅重视“认知”和“情感'”,而且十分注重“行为养成”。注重行为养成,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政治修养方面的认识判断和推理能力方面的发展。一般按照“设置场景——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的教育模式来进行,这样就达到了帮助受教育者学会思考和选择的目的,使得以前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终身受益。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人,不仅会掌握学到的知识和规范,而且具有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石是认知理论,片面强调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的灌输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活动。由于缺乏实践,教育内容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信念,由于缺乏实践,道德信念又不能外化、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因此,我们有必要联系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重视道德实践知行转化的研究。(五)注重社会的广泛参与

西方各国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非常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注重形成一个辐射全社会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除学校、家庭外,还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有宗教教育、社区和社会工作体系等,特别是志愿者服务的开展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和社团,这是联系社会个体和社会成员的桥梁;政党活动、大众传媒以及科研机构、企业文化,还有在美、法、德等国家的“国家服务体系”中的民事服务部门等,国外非常重视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承担,即使是学生教育中有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也往往缺乏协调性而难以形成合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班主任和政治课老师的事,并且政治课老师不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而是知识的灌输者,学校也没有注意环境的熏陶,没有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甚至在学校校长、任课教师、班主任也各行其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并不好,这就要求我们内外开放,齐抓共管,建立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网络系统。我们必须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传媒;注重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原有的理论灌输优势的同时,使之与环境熏陶相结合,注重寓教于乐,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标的层次性

西方许多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标都是分层次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这样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注重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始终把做一个好公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十分重视社会规范和社会责任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理想的升华具有牢固的基点。道德教育则主要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大学阶段则主要以知识性教育为载体,通过大量开设各种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他们所提倡的价值观。另外,即使是同一教育主题,根据人的认识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其内容和形式也是既相衔接又相区别的,如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阶段以讲故事和做游戏为主;中学阶段以讲历史和参观博物馆为主或以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大学阶段则以讲理论为主。这样逐渐使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人生观由浅入深地渗透到人们的脑子中,并不断加以强化,最终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向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用共产主义理想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在内容上没有层次性,不论什么年龄段,什么文化水平的人,一律以此来要求他们,甚至出现了内容序列上的“倒金字塔”现象,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信念,而在大学阶段却还在评选文明寝室。这样就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对象内在要求错位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想高尚,行为失范”等道德悖论的出现。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要有层次性,要确定适当的自由度,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形成大众化的核心和基础层面,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的层次。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同时,也要把理想落回到现实人的生活中,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人们树立爱国心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为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理想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总之,我们在强调以法治国的同时要加强以德治国,这是保证中国长治久安的两个方略,以德治国的关键是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民族的道德水平,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研究研究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它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状况,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奥秘,有助于了解当今的国际形势,资本主义在二十世纪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自我改革和调整,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在保证其改革和调整的顺利进行和成功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从资本主义国家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得出有益的启示,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知识和规律的认识。这一规律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共通的,因为每个世界的青年虽然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地域和国家而存在着不同的社会观、政治观和价值观,但他们也有着共同的心理及行为,如大多数青年在向成年过渡时处于平稳状态,各国青年仍是相对稳定和忠实的公民,他们在生活中都力求较多的独立性;同时,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他们反对在地球上不负责任地扩散核武器和破坏自然环境,希望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这类全球性的公害。这些共同特征足以说明研究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有着借鉴意义,有助于我国以德治国的方略的实施。

第三章 共产主义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论

共产主义者在其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共产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等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及其之后的共产主义者,无不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共产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论,这些理论和探索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 国外共产主义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论

马克思、恩格斯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特别是深入广泛的理论研究,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这种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奠基人。

而列宁也非常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他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列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理论,在列宁的领导下,军队成立了工农红军总政治部,苏维埃政府成立了政治教育总委员会,创办了旨在培养各类政治工作干部和管理干部的俄共(布)中央党校和地方各级党校。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论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随共产党的诞生而产生的。为了使共产党成为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核心,为了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育人们认识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因此,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并要求高度重视对工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共产党一分钟也不能忽略教育工人”。他们还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里明确规定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要“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为了更好地宣传教育工人群众,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以争取自己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部分——宣传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了许多原则性的、基础性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恩格斯为宣传思想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新的科学世界观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在批判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了这个科学世界观,共产党就能认清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定正确的纲领和路线;共产党就能以坚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行动来教育党员、宣传群众去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一句话,这个科学的世界观,是党的团结战斗的思想武器,是党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武器。(二)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宣传思想工作在党内的地位和作用

早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就明确了参加同盟的每个成员都要“具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1864年,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又指出:“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这里的“宣传工作”和用“知识”把“群众组织起来”,主要指的是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对工人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真正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做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懂得人们的需要。众所周知,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其中最根本的需要就是物质生活和物质利益的需要,其次是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劳动还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还不能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因此,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注意和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这是宣传思想工作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四)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思想行为活动与物质利益追求相统一的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时,总是和无产阶级的物质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首先,恩格斯揭示了人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认为人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这就是人们思想支配行为活动的规律。而人的思想行为并不是某种高挂于历史和社会之上的超本源性的东西,而是要由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利益所决定和反映。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认为,阶级间的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我们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同群众经济利益相结合,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原理为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五)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根本的目的是要改变人的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觉悟的新人,去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强调:“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里的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实质就是德、智、体相结合,这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党必须进行彻底的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在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说服教育工人群众,提高人们思想觉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运用革命理论说服教育工人群众的工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为了完成变革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必须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为了顺利开展无产阶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重视在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教育群众,掌握群众。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在这里讲的“抓住事物的根本”,就是要揭示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就是要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建立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并用这个理想和信念去教育和帮助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这也正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之所在。(七)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坚定的原则和灵活的策略

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标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在无产阶级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形势的复杂多变,必须加强对无产阶级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无产阶级。为此,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正确的革命纲领和路线,而且要有正确的斗争策略。马克思、恩格斯要求共产党人一方面要立足于现实,积极参加当前的斗争;另一方面又不要忘记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要注意把当前斗争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把完成当前任务当作实现最终目的的手段。他们在提出党一分钟也不能忘记对广大工人进行教育的同时,要求工人们要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条件,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服务。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要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同时又强调共产党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强调党不能放弃对同盟者的错误进行批评的权力。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始人,他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20世纪列宁创立的布尔什维克党和毛泽东等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理论渊源。

二、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论

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创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体系。(一)列宁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

列宁反复指出,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同实际教育相结合,他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可能有被压迫阶级的,历史上最革命的阶级的世界上最伟大的解放运动;认为只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共产党是对工人阶级及其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共产党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并担负起教育广大群众的责任。为此,他明确提出了“政治教育”这一科学概念。他说:“我们应当积极从事在政治上教育工人阶级的工作,从事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的工作。”十月革命后,列宁还高度重视政治教育工作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帮助人们克服旧的习惯势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他明确提出要对来自非无产阶级阵营的人加以改造。也就是要“重新教育千百万农民和小业主、数十万职员、官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使他们大家都服从无产阶级的国家和无产阶级的领导,战胜他们中间的资产阶级的习惯和传统。”并认为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们有文化为前提,他认为只要还存在文盲现象,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这并不是政治任务,这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谈不上政治。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列宁亲自抓全俄政治教育局的工作,他在发展理论的同时不忘与实践相结合。他强调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他认为,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党和人民才能真正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觉悟。(二)列宁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列宁认为:“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很明显,这个目标不是短期能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实现。为达到此目的,列宁又为党的政治教育工作者规定了基本任务,即培养人、教育人、提高人的政治觉悟。在夺取政权以前,主要是提高人们参加推翻沙皇统治和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觉悟;在夺取政权后,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使他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旧习惯、旧风气,那些在群众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者的习惯和风气;就是帮助提高人们从事经济建设的觉悟和发展商品生产的觉悟。

列宁关于党的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要对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列宁提出永远要宣传科学的世界观,认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根本的内容;二是要对群众进行无产阶级专政和经济建设的教育。列宁认为,执政党首先应该很好地宣传无产阶级专政,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同时,还应对群众进行经济建设教育,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到并且确实做到把全部国民经济的管理集中在自己手中,使群众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建设联系起来;三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相结合,列宁认为,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是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指出只要还存在文盲现象,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三)列宁论述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这一原理,提出政治鼓动与经济鼓动的密切关系,他认为无论经济鼓动或政治鼓动,都是为发展无产阶级的阶级自觉所必需的,无论前一种鼓动或后一种鼓动,都能唤起工人觉悟,组织他们,使他们遵守纪律,教育他们进行一致活动并为社会民主主义理想而斗争。他在强调经济和政治鼓动在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教育人们实现理想中的作用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的原理,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并指出“任何民主,和一般的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这些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总方针,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四)列宁创立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原则

列宁认为,工人阶级虽然自发地倾向于社会主义,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不会在工人运动中自发地产生。针对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自发地而又最厉害地迫使工人接受它”,针对有些人只注意经济斗争而忘记运动的社会主义目标和政治任务,针对工人运动中出现的自发性、轻视革命理论和政治教育的错误倾向,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反复论证了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还指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应该“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歧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这些论述,为确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为提高“灌输”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列宁还提出要从工人群众的觉悟程度出发,讲究教育方式,提倡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并且要借助于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知道的事实来进行,而不能采取“生搬硬灌”,脱离实际的简单化方法。(五)列宁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列宁认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破除旧观念,培养一代新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他说:“资产阶级社会的尸体,正如我有一次说过的,又不能装进棺材埋到地下。被打死的资本主义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污染空气,毒化我们的生活,用陈旧的、腐败的、死亡的东西死死缠住新鲜的、年轻的、生气勃勃的东西。”在社会主义刚建立的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这种斗争将更加激烈,因为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身上还保留着许多资本主义的东西和传统心理。他还说:“工人在建设新社会,但他还没有变成新人,没有清除掉旧世界的污泥,他还站在这种没膝的污泥里面。”列宁反复强调,千百万人的旧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要帮助人们战胜它,党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并把它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六)列宁提出了要重视党的思想建设问题

列宁在总结第二国际破产的教训时指出,为了追求合法斗争的成就,曾一味地扩大党的队伍,用降低党员标准的办法吸收了大批不够条件的人入党,而又没有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没有对那些钻进来的工人贵族、小资产阶级分子和资产阶级分子进行有效的思想改造,其结果是造成党的成分严重不纯、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为机会主义的广泛传播并逐步掌握领导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他强调一是党必须注意提高党员质量,努力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防止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在党内渗透和蔓延;二是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内政治生活和党的建设中不可动摇的原则,不允许党内派别的存在,党必须坚决地同要求派别活动和集团自由的机会主义思潮作斗争;三是党员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四是对党内不坚定分子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参加艰苦的斗争来考验他们。(七)列宁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和宣传管理工作体系

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成立时,列宁和俄共(布)就在全党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十月革命后,成立了旨在加强对军队的政治领导的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总政治部通过各级政治部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为加强对政府部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俄共(布)于1920年建议在政府系统成立了“政治教育总委员会”,全俄各省、县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列宁还亲自抓政治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他强调指出“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另外,为了有计划地培训人才,成立了俄共中央党校和各级党校以及其他干部学校,提出要培养出一支新的教育大军,它应该紧密同党和党的思想保持紧密联系,贯彻党的精神,它应该把工人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他们,使他们关心共产党员所做的事情。

概括起来,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主要在于:反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共产党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才能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并担任起教育广大群众的责任;先后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科学概念,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的和意义,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与经济工作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灌输”理论,反复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民;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并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创立了党、政、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机构,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宣传管理工作体系。列宁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陈出新”,这里的“陈”是指彼时彼地的工作经验与方法,“新”则是指创新后的工作方法与思路。列宁指出“如果有人异想天开,要替工人们打一张包票,能包治百病,或者能保证在革命无产阶级的政治活动中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和任何错综复杂的情况,那他简直就是一个江湖骗子”。“要运用别国的经验,简单了解这种经验或简单抄袭别国最近的决议是不够的,为此必须善于用批判的态度来看待这种经验,并且独立地加以检验。

综上所论,列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则到党的思想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初步形成列宁主义关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斯大林的思想政治教育论(一)斯大林对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

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一步阐述和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反复强调要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不久,为了加强对列宁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政治宣传,就科学地给列宁主义的历史地位定了位。他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地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接着,他强调用列宁主义把党员干部武装起来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基本条件。他认为:“巩固党及其领导机关的另一件很紧要很重大的工作,就是党的口头上和刊物上的宣传鼓动工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教育党员和党的干部的教育,提高党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和理论水平的工作。”他还提出了党政干部的政治水平与马列主义觉悟关系的一个定律,即:在国家工作和党工作的任何一个部门中,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程度愈高,工作本身的效率也愈高,工作也就愈有成效;反过来说,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程度愈低,就愈可能在工作中遭受挫折和失败,就愈可能使工作人员本身庸俗化和堕落成为鼠目寸光的事务主义者,就愈可能使他们蜕化变质。

2.提出了“政治思想教育”的概念,阐述了其根本任务及与经济工作的关系

斯大林在1934年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首次公开使用了“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概念,并重点阐述了加强党的政治思想教育中几个严重而迫切的问题。他认为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任务一是把党的理论水平提到应有的高度;二是在党的一切环节中加强思想教育;三是在党的队伍中不倦地宣传列宁主义;四是以列宁的国际主义精神教育党组织及其周围的非党积极分子;五是不要掩饰而要大胆地批评某些同志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倾向;六是不断地揭露敌视列宁主义的派别的思想和思想残余。斯大林认为,党的政治思想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一大批既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又掌握马列主义理论的党员干部,即培养又红又专的党员干部。他说,经济部门的布尔什维克除了掌握自己的专业外,还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社会发展规律一、无产阶级革命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以及共产主义胜利的科学。”否则,他们就不是真正的列宁主义者,“列宁主义者不能仅仅是他自己所喜爱的那门科学的专家,他同时还应当是个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应当密切关心本国命运,才懂得社会发展规律,善于运用这些规律,并力求积极参加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斯大林在强调政治思想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同时,针对党内外出现的只顾经济教育而忽视政治教育和只顾政治教育而忽视经济理论学习的两种错误倾向,精辟地阐述政治思想教育与经济教育的辩证关系。他说:“不能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不能把政治和经济分开。我们不能离开经济,正如我们不能离开政治一样。为了便于研究起见,人们通常在方法上把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分开。但是,这是为了便于研究,才仅仅在方法上了、人为地加以分开。相反的,在生活中,实践中,政治和经济是分不开的。两者共同存在,共同起作用。谁想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把经济和政治分开,以削弱政治教育为代价来加强经济教育,或者相反,以削弱经济教育为代价来加强政治教育,那他一定要碰钉子。”苏联经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十年时间,经济上取得了许多成功,经济上的成绩冲昏了一些党员干部的头脑,使他们陶醉在经济喜悦之中,忽视甚至贬低党的政治思想教育,忘记了苏联仍然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包围中。针对这个现象,斯大林指出,经济胜利不能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事业,它的巩固和持久,取决于党的政治思想教育的胜利,否则,经济胜利就会是建筑在沙滩上的东西。“只有把经济胜利同党的建设和我们党开展的政治教育的胜利结合起来,才能消灭这个阴暗面。”

3.提出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农民、共青团员和知识分子

斯大林认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习气、习惯、传统和偏见是社会主义最危险的敌人,因为这些传统和习气影响着千百万劳动群众,它们有时笼罩着无产阶级各阶层,有时给无产阶级专政的存在造成极大的危险。因此,同这些传统和习气作斗争,在我们各方面的工作中必须克服这些传统和习气,并且以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精神教育新的一代,这就是我们党的当前任务,不执行这些任务,就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他尤其重视对共青团员和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教育,指出“列宁共产主义共青团过去是现在还是我国革命的年轻后备军,强调共青团员要耐心地和顽强地学习列宁主义……,如果他们真想用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教育千百万青年群众的话。”他认为,苏联目前一要加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二要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去教育、改造旧的知识分子。他说:“改变对旧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态度,多多关心和照顾他们,更大胆地吸收他们参加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斯大林早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斗的胜利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二)斯大林对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失误

斯大林在发展和丰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严重失误。

1.教条地对待马列主义,有损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但斯大林长期对马列主义采取教条主义,以至出现思想僵化现象。从30年代中期开始,斯大林机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别结论,不顾苏联社会的实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断定苏联已建成了社会主义,应该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犯了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斯大林还把由自己主编的含有严重教条主义错误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当作全党必修的理论教材。这样就大大地窒息了马列主义的正常发展,从而也就抑制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全党乃至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和党的思想建设,不利于党群关系的改善。

2.没有正确地区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各类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国内国际的原因,在苏联社会,存在着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但大量存在的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是斯大林没有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好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他片面地强调路线斗争,完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在党内斗争中要采取所谓“连根拔除和粉碎的方法”,以至动用专政机关和镇压手段来对付党内那些对其方针政策持有异议的同志,在他执政时期,先后进行过五次全国性的清党运动。对于人民内部存在的一般性思想问题,认识问题,没有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民主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解决矛盾,达成共识,教育和团结群众。这给苏联人民的思想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3.没有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教育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处理好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育人民群众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具有独立性,如果加入世界经济会使苏联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属品,为此他提出了“两个平行市场”和“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在不断加深”的理论,把苏联排除在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最新科技进步成就之外。斯大林为了从政治上确保上述思想的贯彻,在其“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指导下,动辄就给党内外持不同意见者戴上“资产阶级分子”或“帝国主义代理人”的帽子。而且,苏联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新科学“控制论”看成是“伪科学”,把苏联学者瓦尔加在1948年提出的战后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指责为反革命的改良主义等。

4.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脱离实际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估计过高,没有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机。在1936年全苏第八次苏维埃非常代表大会上他就宣布了“苏联已建成了社会主义”,并于1938年又提出了苏联的下阶段任务是“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错误的认识,一方面掩盖了苏联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又成为了当时不可触动的理论信条。谁要是触动它,就会被视为持不同政见者予以镇压。基于这种压力,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围绕着中心指挥棒转,以至造成现实与理想在人民心中反差太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政府的诸多允诺长期不能兑现,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任和热情大为降低。

斯大林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这些失误不仅没有得到彻底纠正,而且给后来的历届苏共领导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上其他原因,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从而引发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危机,动摇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阵地,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失误是苏联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创新,才有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论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是历史的产物,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经历了哪些历史时期?是怎样形成的?笔者在学习、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一些轨迹,现浅述之。(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五四”前夕,马克思主义已经风靡全球,这时,我国仍受封建军阀的轮番统治。

主义的渗透侵略,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剖豆分之下,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在此形势下,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了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开展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企图从中学习救国之道。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树起了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的伦理道德和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进攻;李大钊、吴虞等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以民主与科学为武器,猛烈抨击封建宗法制度;鲁迅则以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地揭露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的控诉。

与此同时,在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正在觉醒中的中国人民以巨大鼓舞,同时也为中国的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的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第一个向中国人民正确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真理、介绍十月革命及其伟大意义的是李大钊,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之后,陈独秀撰文赞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反对中国再走欧美、日本式的资本主义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广大进步知识分子的努力下,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经过“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无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日益朝着结合的道路迈进。(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前,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为我党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沟通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在无产阶级由“自在”转变为“自为”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是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五四运动”后,宣传社会主义思潮的刊物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就连当时反马克思主义者也为之惊叹:“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各种报刊杂志上面,到处都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讨论布尔什维主义的内容;到处是阐明社会主义理论和叙述劳工运动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进步刊物达到400多种,马克思主义凭借这些阵地,不断宣传它的革命性和科学性。

二是开展对错误思想理论的批判斗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不仅遭到军阀政府的查禁与咒骂,而且遭到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阻挠和反对。当时,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李达、周恩来等,对这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坚决有力的反击,也批判了无政府主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使马克思主义在人们的头脑中真正扎下了根,同时也为创立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经验。

三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邓中夏在北京大学主持组建了贫民教育团,到工人中去演讲,宣传革命的思想。1920年5月,北京、上海、广州、九江等地的工人在我国第一次举行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开展了宣传“劳工神圣”,介绍了“五一”节的历史,在工人中演讲和散发传单等活动。标志着我国工人运动已从自发的斗争转变为自觉的斗争。

四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扩大马克思主义研究。“五四运动”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进步社团,属于民主主义性质。“五四运动”后,进步社团日益增多,如新民学会、马克思学说研究室、觉悟社、劳动补习学校等,这些社团发挥了研究、宣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最终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决议规定:一切出版物“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都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还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组织产业工会,党在工会里要向工人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

党的“一大”通过党纲和决议,确定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原则、方针、任务。从此,中国出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为主要任务,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的全新式的思想政治教育。1921年9月,党在上海成立了人民出版社,这是我们党组建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仅一年时间,出版马克思主义书籍就达三万六千余册。同年11月,由陈独秀签署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要求中央宣传部门组织出版有关共产主义书籍二十种以上。这一通告推动了全党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

1927年的南昌起义,实现了党对部队的独立领导,由此开始了我党我军真正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上井冈山途中,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经过改编,创造性地解决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在部队中建立各级党组织,规定团营以上的部门设党委,连以上设党支部,班排设党小组等;二是在部队实行民主制度,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规定长官不打士兵,废除肉刑和繁琐礼节,官兵待遇平等,军官要接受士兵委员会的监督等,这就为创立红军时期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1929年12月,毛泽东根据中央9月来信的精神和红军建军的经验,亲自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这个决议系统总结了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倾向,阐明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一部纲领性文献,为我党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标志。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阶段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是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认真研究与分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完整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分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阶段问题时,我们既不能完全遵照党史,又不能仅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属性、自身发展的规律为规律,而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属性、自身发展的规律为主体,结合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来划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据此,我们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分为以下阶段:(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创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1921年7月到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党的领导机关和全体党员的热情很高,在工人中开办夜校,成立工人俱乐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主张,提高工人的革命觉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运高潮,使工人的阶级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以毛泽东、澎湃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在农民中广泛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他们利用国共合作的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