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与中医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5:56:15

点击下载

作者:孟庆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周易文化与中医学

周易文化与中医学试读:

作者简介

孟庆云,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从事中医药理论与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973”计划第二届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专家组咨询专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荣誉教授,中国中医信息学会养生分会会长。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第二版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年鉴》资深编委等。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著有《中医理论渊薮》《孟庆云讲中医经典》《孟庆云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百话》等,主编《中国中医药发展五十年》等。

总主编简介

陈可冀(1930—),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教授,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受聘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1978—2009)。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创新战略顾问,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资深委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为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心血管病医疗研究、老年医学及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系列贡献,先后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立夫中医药学术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总序

中医学与天文学、算学和农学,是中国先人独自创造的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四大核心学科(卢嘉锡,路甬祥《中国古代科学史纲·序》),但作为一门与生命、健康相关的自然学科,又有极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字原指笔画或色彩交杂(《说文解字注·文部》),后指事物之间的错综关系,所谓“物相杂,故曰文”(《周易·系辞上》)。《周易·贲(bì)卦》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论,此处的人文与天文相对,指诗书礼乐等技艺及修养。圣人通过观察天象能了解四季时序的变化,通过礼仪规范教育以感化民众的手段治理天下。可见“文化”在古汉语中曾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作为名词,“文化”二字连用最早见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约前77—前6)的《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时的“文化”,有“文治加教化”之意。现代所谓的“文化”,内容较宽泛,指人类从原始进化到文明所取得的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成就,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丛书所指的中华文化既包括传统概念,也涵盖现代意蕴。

中医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源于历代的医疗实践,也和数千年中华文化血脉相连。古人有“上医医国”(《国语·晋语》)和“不为宰相,则为良医”(《宋史·崔与之传》)之说。在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医药文明成果;在卷帙浩繁的中医药文献中,蕴藏了丰厚的中华文化精髓。如《周易·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周易·既济·象》中的“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等,在中医药学中则体现了生命观——积极主动、防范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中医药学中体现为自然观——天人相应、顺势而为。《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善养吾浩然之气”,在中医药学中体现为正气观——立命修身、调养正气。《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中医药学中体现为治学观——博学审问、慎思笃行。“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陆游《小疾偶书》)及“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辛弃疾《菩萨蛮·赠张医道服为别,且令馈河豚》)的著名诗句,表达了儒医相通的人生观——精忠报国、利济众生。另如贾谊《新书·胎教》之论孕期卫生,《礼记·月令》及《汉书·王莽传》关于尸解之阐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指同族婚配),其生不蕃”之谈优生,《逸周书·王会解》及《汉书·平帝纪》关于医疗设施之草创,《诗经》及《山海经》关于本草药石之认识,均可印证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学问之种种关联。当然,中医学吸取了传统文化中的基因但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所扬弃和发挥,前者如对割股疗亲的批析,后者如医家五行生克理论中的补(肾)火生(脾)土的应用。类似的生动实例还可列举出很多。

1992年,陈可冀教授主编了国内外首套《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对从儒学、道学、佛学、甲骨文、周易、文物考古、兵学、古典文学、民俗学、饮食医养和象数等文化视角来诠释和探讨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之奥秘,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得到汤一介先生等的赞赏,成为在这一方面研究的系列著作。时隔20余年,回首再看这套丛书,感觉仍有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萌生了将本套丛书修订后再版的愿望。几经周折,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此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此次修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已出版的11个分册在内容上加以增订或改写,由于部分原作者已过世、老迈和生病等诸种原因无法承担修订工作,因此增邀了部分作者;二是将原丛书扩充至15个分册,增加了敦煌文化、古典艺术、典籍文化、武术等4个方面的论述,基本囊括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从不同角度探隐溯源中华文化与中医药学之间的联系,力争在整理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内在关系,较全面地认识中华文化对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新修订的《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共分为《儒家文化与中医学》《道家文化与中医学》《佛学与中医学》《甲骨文化与中医学》《周易文化与中医学》《文物考古与中医学》《民俗文化与中医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古典文学与中医学》《象数与中医学》《兵学与中医学》《敦煌文化与中医学》《古典艺术与中医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武术与中医学》等15个分册。本套丛书既独立成册,又相互包容,在各自表达中医药与中华文化的一个方向或主题的基础,通过中华文化这条主线,将各分册中的主题思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易经》虽独具体系,但与儒学、道学和象数的关系也很密切。又如甲骨文、敦煌文化虽独立成书,但也与文物、典籍等有较大的关联性。

当年,为使本丛书臻于完善,特请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著名宗教学家赵朴初教授、著名中国文化学家汤一介教授及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裘沛然、耿鉴庭、邓铁涛和俞长荣教授俯任顾问,赵朴初先生还特为本丛书题写了书名。此次修订和增补过程中,也较广泛征求了多位名家意见,以期不断提升书稿的编写质量。

大国之兴,文化先行,国家强则中医药学盛。我们衷心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续编和再版,能够起到推陈致新和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开创中华文化与中医学研究的新局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是以为序。陈可冀 李良松 林 殷2017年3月6日于北京引言从科学和文化的眼光看医易相关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部被称为“有字天书”的典籍,它流传了几千年,涉及诸子百家,它用筮与卦来解说问题,其玄怪气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科学技术理论的滥觞和渊薮,传统的数学、天文、地理、医学乃至建筑营造,无不援用其理;至于它对哲学、文学、民俗的影响,更是人所共知。这部书就是《周易》,它是中国文化的开山之作。《周易》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和科学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凝结了先哲的无穷智慧,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大宝库,是一棵根深荫巨之奇树,也堪称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周易》是从巫史文化延续至今的著作,在流传中,由《经》而《传》,汉代以降,有3000多注家为之注疏,目前可查的有七八百种之多。《周易》在经学盛行的汉代被称为《易经》,是“六经”之首。西汉扬雄说“六经之大莫如《易》”,东汉班固把《周易》誉为“大道之原”。古人一直把它当作中国的一部圣经,它对中国传统文化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的研究在汉、宋及清三代都曾掀起了高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程颢、程颐、朱熹、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皆受它的思想熏陶。《周易》的观念和模式,又是东方文学、艺术、美学、武术、建筑等比拟的原型,以其阳刚阴柔的和谐及壮美、优美的意境见诸于文学、绘画、舞蹈。《诗经》的赋、比、兴法与易象,武术的套路寓太极、八卦之理,中国古代的著名楼阁乃至城市设计(例如黄鹤楼、北京古城的格局),也都与八卦、河图、洛书之数相合。《周易》的符号系统,如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等又称“象数易学”,是中国数学的发端,也是开拓古代科技的方法论。《周易》的卦辞、爻辞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和逻辑学的起点,而且它创造的词汇沿用至今,例如,“观察”“变化”“正法”“谦谦君子”“不速之客”等等。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朝代的命名,也都取自《周易》,如元朝之“元”,取自《周易·乾卦·象》:“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明朝之“明”,也取自《周易·乾卦·象》之“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之句。在中国各朝代的年号中,以第一卦“乾”字为首命名的年号从南北朝北齐的乾明到清代的乾隆竟有15个之多。《周易》在数千年的流传中,发展成为一门浩大的学术体系,被称为易学,其内容之丰富,几乎每一学科都有涉及,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古人甚至把它视为指导万事万物的道理。《周易》与中医学的关系至为密切。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理论的建立、制方用药,以及布气导引、吐纳养生,无不与《周易》密切相关。古代医家大多数都强调《易》肇医之端,医传《易》之秘。唐代孙思邈有“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之论;明代医家张介宾(张景岳),早年曾认为“医有《内经》,何藉于《易》”;中年以后,“学到知羞,方克渐悟”,而于《类经附翼》中作《医易义》一卷,发出了“可以医而不知《易》乎”之慨叹。民国初年名医恽铁樵在其《群经见智录》中说:“《内经》之理论,即《易经》之理论”“《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可见,不论是古代的医家,还是近代的医家,都极其重视中医学与《周易》的关系,且都做了相当有深度的讨论。

近年来易学的神奇光焰惊动了远隔重洋的邻居,许多异国学子也在废寝忘食地向它求索。在此氛围下,笔者从文化学的角度撰写了《周易文化与中医学》一书,奉献给对医学和易学都感兴趣的读者。美国当代物理学家惠勒说过:“历史中含有一切。”如果我们能以科学的精神站在时代的前沿,从现代的立场去重新审视、研究《周易》和中医学,就可以像当年道尔顿改造古希腊原子论那样,运用《周易》和传统医学的概念和思维来发展现代医学,为科学做出新贡献。上篇《周易》与易学《周易》和易学,是既有联系又为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周易》原指六十四卦的《易经》,是周人占筮记录的系统化,古人依据其中的卦象和卦辞、爻辞推断人事吉凶。易学则是对《周易》的种种解释和发挥,并通过其解释和发挥赋予其特定的内涵,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最早解释《周易》的是《周易大传》,即《易传》,该书成于战国末期,是一部哲学著作。《周易》作为卜筮之书经过了“传”的发展之后突破了占筮的外壳,发展为有条理的哲学著作而统冠群经,使之传播更为久远。

历代以来,在认识上,从版本的概念上就有两种观念:一是《经》与《传》分立,《经》不含《传》;另一种是《经》《传》合一,《经》中含《传》。不妨把前者称为狭义的《易经》,后者为广义的《易经》。汉代以后,《周易》成为五经乃至十三经之首,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推崇、宣扬,以致《周易》的注本多达3000余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许多学者常常以注《易》或解《易》的方式出现,通过对《易经》或《易传》一些命题的解释以阐发自己的宇宙观及在各学术领域中的见解,这就形成了易学和易学的诸多流派。《周易》在起源时就“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和医学有着紧密的关系,《易传》对中医学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在讨论《周易》与中医学时,不能不注意易学发展的承袭性,有必要对从《周易》到易学的基本内容做个介绍。第一章 《周易》的名称《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在《左传·襄公九年》《左传·昭公七年》等皆有《周易》的书名。在先秦著作中,如《周礼》《国语》《庄子》等皆有《周易》的记载。这部书为何称《周易》呢?大概有如下解说。

对《周易》中“周”字的解释,最早如《管子》,认为“周”是神秘难测之义,《管子·枢言》说:“故先王贵当,贵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以龙蛇的多变而不露形迹谓之“周”。汉唐之际有两种解释。一是说“周”指的是周朝,如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所说:“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毛诗》云:‘周原’是也。”另一种解说认为,“周”指的是周到、全面、完备,如汉代郑玄在《易赞》中所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对此观点,唐人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进一步确认说:“周代名也,周至也,遍也,备也,今名书,义取周普。”第四种见解,认为“周”指圆周式的循环变化,如贾公彦在《周礼·大卜》疏中说:“《连山》《归藏》皆不言地号,以义名《易》,则‘周’非地号,以《周易》之纯《乾》为首,乾为天,天能周蔽于四时,故名《易》为‘周’也。”说是像一年四季那样圆周循环。

笔者认为,《周易》一名取三义,既讲卜筮,又讲周朝,而且“周”也和“易”一样有变化、神秘的意思。

关于“易”的解释亦有三说。一是清代学者朱骏声,他认为“易”是巫史文化时代的官名,他在《六十四卦经解》中说:“三易之易读如觋。”“三易”指古代的三部筮书,即郑玄在《易赞》中说的:“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在巫史文化时代,部落中除首领外,最大的官就是巫,巫是首领的参谋,以其占筮的才能和多方面的学识成为首领的参谋,有时部落首领本身也兼做巫。古代男巫称作觋,“易”乃是巫的借代之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对“觋”的解释为:“觋,能齐事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从巫从见。近人高亨同意朱骏声的说法,通常称此说为“官名说”。《周礼·春官》说:“太卜……掌三《易》之法。”周朝命此官名为“太卜”。

对“易”的第二种解释是“变化说”,《易传·系辞》说:“生生谓之易。”《说文解字》也曾援用如蜥蜴之变化以喻“易”,孔颖达也支持这种说法,他在《周易正义》中说:“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清代唐宗海在《医易通说》中指出“西人译《易》,译为‘变化’二字”,看来变化说也得到西方翻译家的赞同。

第三种说法为“日月说”,这也是变化说的引申。《说文解字》引秘书说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从“易”的字形看,“易”是上日下月(其下的从月)。《易纬·乾坤凿度》:“易名有四义,本日月相衔。”郑玄注:“易者,日月也。”《周易参同契》(简称《参同契》)也说:“日月为易,刚柔相当。”东汉虞翻注《参同契》也说:“字从日下月。”这种“易”从上日下月的说法和《易传·系辞》说的“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在天成象”等认为“易”成于“象”是一致的,都是言天地变化,与变化说相合。古代巫觋的职能即是测日月、观卦象、推变化,在这一点上,“易”的三种解释有一致之处。

据以上所述,《周易》是用卦爻的形式推占和论述事物变化的一部书。但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一时期的生活民风,也具有社会史料、哲学思想和科学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是古人遗留下来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q第二章 《周易》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周易》是古代巫觋占筮的典籍,其书非一时一人所作,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陆续演化形成的。《周易》的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天人互感、万物化生的观念,历经夏之玉器时代、商之龟卜时代、周之蓍筮时代,从原始筮占的整理,产生了《连山》,又演为《归藏》,又进而成为《周易》,再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整理,编撰成《易传》。

据《周礼》:“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东汉郑玄在其《易赞》中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就是说像《周易》这样占筮的书,在夏朝就有一部称为《连山》的书,又称“连山易”;殷商时有一部称为《归藏》的书,又称“归藏易”;周朝的才称为《周易》。这三部书合称“三易”。《连山》与《归藏》二书皆早亡佚。后人所知道的是,这三部书都有八个“经卦”,即八卦,都以此为基础用以推占和预测,这是相同的。汉代人对《连山》和《归藏》开始考证。如汉代杜子春谓《连山》宓戏,《归藏》黄帝。认为此三书是伏羲、黄帝所作。可郑玄说:“《连山》者,象山之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但唐代孔颖达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周易正义》中说:“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列山氏,亦曰连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也有人考证,《连山》以“艮”卦为六十四卦之首,艮为山,故称《连山》(《周礼·大卜》贾公彦疏)。汉代郑玄认为《礼记·礼运》中孔子所言之“吾得《坤乾》焉”之《坤乾》即是《归藏》的别名,因六十四卦之首是“坤”卦,故称《坤乾》。这种说法与《易传·说卦》所言之“坤以藏之”“终万物,始万物,莫盛于‘艮’”一致。《隋志》明确指出,《连山》《归藏》至汉已亡佚,但宋代以后还有一些研究者称辑佚了二书的“文句”,也有人伪造其书。对两书考证的文章也不少,如清初顾炎武认为《连山》《归藏》根本不属于易学之书。以笔者之见,在上古时代,卜筮是该时代文化的中心,它和天文、历法、哲学、礼仪、习俗、历史等都有密切联系,“三易”之说是可信的。夏朝时,总结了卜筮和有关的文化,形成了《连山》;夏殷之人,又在《连山》的基础上,整理、加入了本时代的见解,编成了《归藏》;而殷周之际,又在前两书的基础上,整理出了《周易》。以上说明《周易》是继承了前数代的卜筮文化,是数代人的集体创作。

关于《周易》成书的具体年代,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书成于殷末周初。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下》:“《易》之兴也,当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近代一些学者也多认为此说可靠。从史书记载来看,很多人持“三圣”说。大致是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易传》。如《史记·周本记》:“帝纣乃囚西伯(文王)于羑里。”文王在被囚期间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更明确地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史记·日者列传》说:“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西汉扬雄说:“《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其益可知也。”(《法言·问神篇》)又说:“文王渊懿也,重易六十四。”(《法言·问明篇》)东汉王充在《论衡·对作篇》也说:“《易》有伏羲作八卦,前是未有八卦,伏羲造之,故曰作也。文王图八,自演为六十四,故曰衍。”对于这些,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总结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卦是汉以前学术界公认的说法,但未必可信,因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物,其作卦也当然是传说。但《易》起源于八卦,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再推衍出三百八十四爻倒是必然结果。《尚书·周书·洪范》:“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从人类进入巫史文化时代以来,卜筮是重要的学术和决策方式,连祭祀也离不开卜筮。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常用鸟兽骨占卜吉凶。方法是用正或反断定可行和不可行。这和《周易》用阴爻(--)和阳爻(—)两个符号意义相似。自阴阳爻画组成八卦,至八卦重为六十四卦,最后到《周易》全书的完成,这是一个较长的历程。商代甲骨文也是用来占卜的,但凿龟,看它灼裂的“兆”,很是麻烦,周人用筮占的方法就比较简便,其所用的卜筮法即是《周易》。

再从《周易》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其中有关古代原始战争、祭祀、婚姻、生产、旅行、贸易等某些情况和甲骨文的卜辞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周易》卦辞、爻辞中引用的一些例子看来,其中提到“箕子之明夷”,康侯“用锡马番庶”,“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丧羊于易”“中行告公”等故事,也可以说明《周易》成书于殷周之际。而且其卦辞、爻辞经过了很多人的采辑、订正和增补。其作者应是当时专为天子掌管卜筮的官吏太卜之流。

至于《周易》的另一部分——《易传》,也叫《周易大传》或《十翼》,历来认为是孔子所作,自宋人欧阳修在《易童子问》中提出质疑后,很多人否认“十翼”为孔子所作的传统说法,近人如钱穆的《论〈十翼〉非孔子作》、蔡介民的《周易》源流考,都认为孔子与《十翼》无关。

但是,近年来考古学上一系列新发现,如近年马王堆出土文献帛书《易经》和数字卦,再加上许多学者在研究中运用当代科学的新视角和思维方法,对孔子作《易传》的说法支持者渐多,如王世舜认为《易传》是孔子所作;吴怡认为《易传》灌注了孔子的天道思想,是孔子的另一部《论语》,是孔子把《易经》的占卜转化为儒家的易理。游焕民认为:孔子从未把《周易》看成卜筮之书。《论语·子路》记载一段话:“不占而已矣。”就是孔子谈到“恒”卦九三爻辞时,对《周易》卜筮的否定。读《周易》韦编三绝的孔子,都是从哲学、政治上看待《周易》,并加以继承发扬的。主要表现在:①吸收《周易》的“中行”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中庸”思想;②吸收《周易》的“无为”思想并加以发挥,形成了“无为而治”的思想;③吸收了《周易》的“以退为进、以后取先”的思想并加以弘扬,形成了“礼让为国”的思想。在孔子的眼中,《周易》只是运用卦名、卦象、卦辞、辞等占的形式,而全书并非占筮内容。

笔者同意上述观点,并认为,在孔子以前的传世典籍不多,对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周易》,孔子不能不接触,不能不去探讨,他早年对占筮不感兴趣,但到五十以后,从哲理的角度深研《周易》,对卦义和卦爻之辞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作了某些注解和说明,也像删《诗》一样,进行过一番整理。一向主张“述而不作”的孔子,对《周易》作注或进行口头阐释,故《史记·孔子世家》说:“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1973年马王堆汉墓(西汉文帝时代)出土的帛书《系辞》中的《要》中说过的“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橐(tuo,口袋)”等,可以与“五十以学《易》”互证,进一步说明孔子和《易》的关系。孔子弟子及其后人把孔子对《易》的见解记录下来,并加以补充,到战国初期至中期,形成了《易》《象》《文言》《系辞》的主要篇章,就产生了像《论语》一样的《易传》。第三章 易学体系

围绕研究《周易》,形成了一类专门的学问,称为易学。包括《周易》的注疏诠释系统、论述考证系统和发挥创新系统。《四库提要·易类小序》说其门庭:“《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一、《易经》《易传》和《易纬》《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上下两篇,两篇合起来为六十四卦。《易经》上篇共三十卦,为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盅、引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下篇共三十四卦,为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央、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良、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上篇又称《上经》,下篇称《下经》。古代注家对上下两篇的总旨有不同说法,《易纬·乾凿度》说:“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阴道不纯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阴也。”韩康伯注《序卦》则曰:“先儒以乾至离为《上经》,天道也。咸至未济为《下经》,人事也。”

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每卦有六爻,各爻皆有爻辞,而乾、坤两卦因系纯阳纯阴,又各多一爻辞,共三百八十六爻辞。《易传》又称《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是最早解释发挥《周易》卦名、卦辞、爻辞的权威著作。

其十篇分七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

1.《彖》分上下两部分,彖传随经,每卦一条,列于卦辞之后,是对卦辞的判断。“彖”是一种有利牙的兽名——茅犀,犀为独角,知几知祥,是彖者,取于几也,是断的意思,彖辞即是说明卦的意义。

2.《象》也分上下两篇,即大象、小象。大象每卦一条,列彖传之后;小象每爻一条,列爻辞之后。《系辞》说:“易者,象也。”“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说明卦辞和爻辞的意义是根据卦象比拟出来的,即《系辞》中两次提到的“圣人有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大象是将六爻还原成三爻的上下两个八卦,据八卦象征的事物和上下两卦的位置关系来说明全卦的卦辞。小象以各爻的位置为主,说明每一爻辞。象辞也是爻辞的依据,故《系辞》说:“彖者,言乎象者也。”

3.《系辞》也分上下两篇。它是《易》的整体概论,不仅解释卦辞、爻辞,并从哲理的高度解说《易》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命题,还道出了《易》的基本原理,对《易经》的思想有了比较系统的发挥。《系辞》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篇重要论文。

4.《文言》是对六十四卦中的乾、坤两卦的详细说明。“文”,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文者物象之本”“文者章也。”又有修饰之义。故《文言》是用文字记载前人对乾、坤两卦的言论。乾、坤两卦是六十四卦的基础,《文言》就是专论这两卦的义理,分附于二卦之后。

5.《说卦》总说八卦所代表的事物和所体现的原理及其变化,如“易数”“三才六位”,八卦之“卦位”、功能、特性,及“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比拟等,如《周易正义》所说:“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说卦》在《十翼》中成书最早。

6.《序卦》是对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说明。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是有其深层蕴意的,体现了一种阴阳对应变化的观点,唐代孔颖达曾以“二二相耦,非复即变”的话进行过总结,近人尚秉和也说:《上经》始乾、坤,终坎、离,而以否、泰为枢纽;《下经》始咸、恒,终既济、未济,而以损益为枢纽。其间次序,皆有深意。圣人虑后妄人,或有乱其卦序者,故为此以绾绶之,其意义可不深求也?值得提及的是,马王堆出土帛书《易经》中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和今本不同,始于乾而终于益,说明西汉初《周易》有不同的版本。被《序卦》所解说的是今本,而正因为《序卦》的解说和推广,今本才成为正统,流传下来。

7.《杂卦》说明各卦之间的关系和刚柔对立的意义,其内容杂揉各卦,对相反卦之卦义错综对举,如言“否、泰,反其类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新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等等。总不外乎穷变通久之义。《杂卦》是用歌诀的形式记述了上述内容,便于记忆。《周易》在传播中,其《经》和《传》,版本概念不断改变:有时《周易》仅指六十四卦的《经》,有时又包括《十翼》的《传》;有时《易经》仅指六十四卦的《经》,有时《易经》又把《十翼》包括进来,《经》《传》合一。

在先秦,六十四卦的上下两篇只称《周易》,对《十翼》也有《易传》的称谓了,如《战国策》中曾有“是故《易传》不云乎”的记载。

自西汉始,人们将《周易》称为《易经》,同时将《十翼》也列为经文了。又在《汉书》或《史记》中称为《易大传》。如《汉书·艺文志》说:“《易经》十二篇。”颜师古注:“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其《十翼》之名,最早见于《易纬·乾坤凿度》:“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也。”至东汉,经学家郑玄将《经)与《传》合为一书,但各自成篇。到魏晋时期,王弼把《彖》《象》按六十四卦拆开,分别配于每卦的卦辞与爻词后面,又将《文言》拆开,附于乾、坤两卦后面,称“王弼本”。宋代,邵雍、吕祖谦、朱熹等皆恢复汉代古本,朱熹用吕祖谦本,依《汉书·艺文志》“《易经》十二篇”之数,从颜师古“上下经及《十翼》”之者,写成《周易本义》。该书在形式上复汉本之状,但又将“河图”“洛书”及太极图等九图列于卷首,其“河图”“洛书”等语虽先秦史书有零星记载,但系统论述乃是宋人所首举。清代康熙年间,李光地受钦命,撰《周易折中》,又将《经》与《传》分开。

目前,《周易》的版本大致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周易》或称《易经》,仅指六十四卦的上下两篇;《易传》或称《周易大传》也独立成书。第二种形式是《周易》(或称《易经》)一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六十四卦上下两篇,另一部分是称《易传》(或《周易大传》)的《十翼》十篇。第三种形式是按王弼本,以六十四卦为框架,把《文言》《彖》《象》拆开,分别配于每卦的卦辞与爻辞后面,再合《系辞》《说卦》于《杂卦》。

历代研究《周易》的方式和其他经典一样有“经”“传”“注”“疏”“纬”等形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对“经”的解说为“传”,除《周易大传》外,还有许多解《周易》的著作也称“传”,如春秋时曾有《子夏易传》,宋代程颐作《易传》等,也有许多作者之书名不称“传”,但也属于“传”一类著作,如魏·王弼作《周易正义》、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宋·司马光作《温公易说》、宋·朱熹撰《周易本义》、宋·耿南仲作《周易新讲义》、宋·赵善誉作《易说》、清·惠栋作《周易述》、清·李光地作《周易折中》、近代尚秉和著《周易尚氏学》等等。“注”也是解说《周易》的一种形式,对《周易》逐章逐句解释,如东汉郑玄作《周易注》、魏·王弼作《周易注》、唐·陆德明作《周易释文》、近代高亨作《周易古今注》等等。“疏”是对“注”的“注”。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后,以前作的“注”也成了“古文”,当代人理解困难,便给“注”再作“注”,成为“疏”。例如魏·王弼作《周易正义》之后晋·韩康伯作注、唐·孔颖达作疏,清·王夫之也曾作《周易稗疏》。“纬”是侧重于从象数学发挥或横向联系来研究《周易》的著作,如东汉时有《易纬》,郑玄为之作注。此外有不称“纬”而和“纬”是一类的著作,如宋·邵伯温著《易学辨惑》、宋·沈该撰《易小传》,宋·程大昌作《易原》,宋·赵以夫作《易通》等等。

除“传”“注”“疏”“纬”之外还有“图解”“考略”“训诂”,以及专述占筮之书,并有专门论及《周易》与医学的著作,如明·张介宾作《医易义》,清·陈念祖作《易用》,清·唐宗海作《医易通说》等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历代研究《周易》的论著作过统计:《易》类158部,1357卷;附录8部,13卷;存目317部,2371卷。涉及《周易》的古代学术著作3000余种之多,构成了博大的易学研究体系。二、卦与爻——周易的符号象征《周易》作为一部凝结着原始思维的占卜之书,它犹如一座桥梁,一头连接巫文化的彼岸,一头伸入人文文化的核心,将二者联接起来。在巫史文化时代,先民通过卜筮来判断吉凶祸福,解释自然现象,并运用象征方法来阐释宇宙与人生。卜或筮的结果得出“卦”来,再根据卦象和卦爻之辞进行判断。

卜与筮是两种不同的方法。所谓“卜”,又叫“龟卜”。《说文解字》曰:“卜,灼剥龟也,象灸龟之形,一曰象龟兆之纵横也。”系指以烧灸龟甲的方式,根据龟甲烤后的裂纹而得兆,据兆以断问事的吉凶。龟卜之法自唐以后即不见于记载,其法久已亡佚。清末自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了大量殷代甲骨,在甲骨上刻着卜辞,这使我们见到了古人也未必能见到的文物。何以用龟卜?古人认为龟背为圆形,象征天圆:龟四足为方;龟头形如人的阴茎,象征着人。一龟可喻天、地、人三才,于是用龟卜可以通天、地、人之德。“筮”,又叫“占筮”,《说文解字》说:“筮,《易》卦用蓍也。”是以蓍草进行演算的卦,通过分析卦象和卦爻之辞而推断问事的吉凶。占筮法在《系辞》里即有记载,得以保存至今,也是最权威的文献。《周易》用卦和爻的符号象征作为事物和观念的表现形式。远古巫术时代,有许多占卜方式和符号,唯有卦爻的符号流传下来,保存在《周易》中。

卦和爻的概念和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最著名的有七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八卦是原始的文字。说乾卦图像是“天”字,坤卦图像是个“地”字,震卦图像是个“雷”字,艮卦图像是个“山”字,离卦图像是个“火”字,坎卦图像是个“水”字,兑卦图像是个“泽”字,巽卦图像是个“风”字。这种说法首先见于《易纬·乾坤凿度》,宋人王应麟《困学纪闻》引之,而杨诚斋《易传》亦曰:“卦者,其名。画者,非卦,乃伏羲初制字。”直到现在还有观点认为八卦是契形文字。但中国文字有明显的承袭性,八卦如此重要,却不能流传,没有在民间约定俗成得到普及,难以成立。对此,高本汉先生曾作过详细研究,论述精到。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伏羲氏观察天地之象和鸟兽之文的记述或“河出图、洛出书”的产物。此是汉代经学家孔安国在注《论语》中“河不出图”时说“河图,八卦是也”而有此番结论的。《易纬·乾坤凿度》中也有“河图八文”之语,班固、王充都用此义,孙星衍宗之。近人赵国华考察了陕西半坡村原始文化遗迹,认为“洛书”是鱼祭场的格局,和后天八卦相合,乃是由“洛书”变换出后天八卦来。

第三种说法,认为卦是数字符号。《汉书·历律志》说:“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系辞》也说:“阳卦奇,阴卦偶。”“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说法直到目前也有较多的支持者,甚至认为八卦就是二进制。0

太极:2=11

两仪:2=22

四象:2=43

八卦:2=84

六十四卦:2=64

此方面论文甚多,如胡怀琛《八卦为上古数目字说》,叶国庆《八卦所含之数字性》,岑仲勉《易卦爻表现着上古的数学知识》。

类似此种说法,如日本学者三上义夫认为卦就是数学计算的“筹”(《中国算学之特色》)。

第四种说法,认为挂从“圭”,八卦是据土圭之法所画日影,故“卦”字从“圭”、从“卜”。《周礼·大司徒》上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西,多风;日西则影朝;多阴。”既然“卦”“从圭为卜”,那么它显示的是“天垂象”,故《易纬》又训“卦”为“挂”:“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又“圭”字是“土”字重叠,从土圭之法测量,认为“太极”是测量中使用的工具——“表”或“臬”,相当于现在的标杆,两仪是光的阴阳两面;对四象的解说更多,如,①孔颖达以七、八、九、六为四象;②刘牧以一、二、三、四为四象;③以春、夏、秋、冬为四象;④以四营为四象;⑤以实象、假象、义象、用象为四象;⑥王昭素以象两、象三、象四、象闰为四象;⑦胡旦以阴阳刚柔为四象;⑧《汉上易传》以阴、阳、老、少为四象,苏轼宗之;⑨以神物、变化、垂象、图画为四象;⑩刘钰以四分圆周之四个象限为四象。笔者赞同最后这一说法,同时指出,按阴阳推理,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为四象。四象再二分就是八卦了,六十四卦就是“八卦相错”,由八卦重叠而来。古人就注意到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故从测日影可推时间或定方位。

第五种说法,认为八卦是由上古结绳向画契及后来演变而成各体文字过程的中间状态。陈道生在《重论八卦起源》一文中,指出中国文字分三期:结绳时期;画卦时期(《易》是根据卦的);画契及后来演变成各体文字。从《系辞》记载的“上古结绳而治”,“以类万物之情”表明,八卦原具有文字作用的,有传递思想与传递经验的功能。又依据刘师培、梁启超的论证,证明八卦为文字的痕迹,还遗留在今日可考的文字中;又依据《周易》二元对比的观念,从“形”和“数”的关系,指出八卦与结绳的渊源。认为在那一历史时期,人们采用了“逢二进一”的二进法,直到后来人们还以一斤为十六两。后因殷代采用了十进制而取代了它,此法直至宋初的时候才为陈抟、邵雍所发扬。于是从结绳→数→因数有形→有图,为八卦。

第六种说法,八卦是中国远古万物的本原。庞朴认为八卦是以八种自然物表示的元素说,即八大元素,其来源是占筮的结果,是阴阳3二爻三次重复而成,2便得八。其中阴阳二爻或正反两面是一切简易占卜的基数,重复三次则是“占三从二”,即选择累计中最先多数的简易方法。所以八卦的“八”和“卦”,是起于占也为了占的。这就是《系辞》所谓的“以通神明之德”。由筮占形成八卦的八个图像,为了表达和记忆方便,免不了慢慢给它们起一些专名,于是凑合成天、地、山、泽、雷、风、水、火,这便是《系辞》所谓的“以类万物之情”,或通常认为的物质元素了。

第七种说法,认为八卦是由龟卜兆纹发展到筮数卦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屈万里(《易卦源于龟卜考》)二位先生就在论文中分别论述了龟卜兆纹与八卦的关系。他们根据出土甲骨刻辞和考证,指出内腹甲合计九块为九阳,外盾板花纹六排平列,俨然似坤卦()。又据《逸周书·武顺解》:“人有中曰叁,无中曰两。……男生而成三,女生而成两。”这是说有中的是阳性,无中的是阴性。腹甲有中,而其数为九;盾板无中,而其数为六,与《易》的阴阳九六之数相合。盾板质软、龟甲质硬与阳刚阴柔相合。卜辞的刻辞顺序由下而上,与《易》卦六爻顺序一致。卜辞所用数字只有一、五、六、七、八、九几个,组成形式多数以三个一组,或六个一组,或两组成对,这些卜辞的年代自商、西周直到战国;其地点也不仅限于殷墟,1976、1979年,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的周原宫殿(宗庙)遗址处及其他地方也都发现了甲骨文和竹简。直到战国中期的楚简,还保存有卜辞所用的数字符号,但已简化为一和六两个数字了,后来的卦符(—)(--)就是一和六演化的。通过释读周原甲骨文,比殷墟卜辞更进一步揭示出这些成串数字的奥秘。原来这些数目字是古代“筮”的原始形式,是《易》卦的雏形。古人占卜通常是先占后卜,即先用蓍草、豆子、草筹等筮的数字(这些将在占筮法中介绍),再把数字记在占问同一事项的器物上,凡奇数表示阳爻,偶数表示阴爻,由所筮得的数字即可转化为卦爻。再根据卦辞和爻辞判明吉凶。这就揭开了《周易》卦爻的来源,乃是因袭龟卜之占筮数字演进而来的。

原始《易》卦的这些资料,在易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证明了古代易学所叙的“《易》以象数为本”的准确性,原始的《易》卦是用数字来表示的,后世代表阴阳的卦爻也是由数字六和一演化而成的;其次,由于殷代已存在六个数字的重卦,过去关于重卦始于文王的说法便不足为据了,把六十四卦的产生提前了;最后,关于“互体卦”始于汉代的说法,在小屯南地甲骨文中已有所表现,可见其渊源甚早,不能简单加以否定。近年这些发现,是当代《周易》乃至文字学、考古学的一大成就。

关于阴爻(-—)的含义有四种说法。

一是章太炎、郭沫若两家的男根女阴说。认为阳爻(—)象征男性生殖器,但章氏从阴阳两种性质的观念出发,郭氏认为这表现了古代生殖崇拜的孑遗。

二是释“爻”为“效”。如《系辞》所说:“爻也者,效此者也。”即“效仿”“模拟”之意。持“卦”为土圭测影者们也有此种说法,说爻是窗格的影子的描记。

三是结绳而治者的契画说。认为在结绳记数,进而记事的演变过程中,由无结者演为阴爻,有结者演为阳爻。

四是“杯珓”说。上古卜筮者用的卜具为“杯珓”,《广韵》注曰:“杯珓古者以玉为之。”程大昌《演繁露》曰:“问卜于神,有器名‘盃’珓,以两蚌壳投空掷地,观其俯仰以断休咎。后人以竹木略斫削使如蛤形,而中分为二,改字作‘校’,或作‘’,更误作‘筊’。”今在寺庙或土地庙神前尚有两块以竹根制成的筊牌,掷地以卜休咎之用。“爻”与“筊”“珓”“校”等字近者而得其称谓。可掷筊三次成八卦,再掷三次为六爻的六十四卦之重卦。

五是影像说。说爻指日光,或指月光(“爻,皎也”),或日月交辉投射(“爻,交会也”)。

从以上关于卦和爻的概念而知,《周易》中的卦和爻是进行占筮的单位,其来源和演变与占筮法有关,有其特定的涵义。但在巫史文化时代,学术处于混元状态,占筮也要推算天文数字,其卦也未尝不与数字、圭测有联系。随着《周易》的哲学化,在象数和义理发展的同时,卦和爻的概念可衍伸,成为一种思维模型,表现的形式为象数,其内容为易理,主要体现为哲学,其形式和内容相结合又体现于科学和技术,用为观象制器之本。对中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三、八卦

八卦就是八种符号象征,指乾()、坤()、震()、兑()、坎()、离()、艮()、巽()。学《周易》的人,为了便于记忆卦象,就编了《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

坤三断

震仰盂

艮覆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

八卦又称八经卦,每个经卦包括卦名、卦符、卦象、卦位、卦序五个要素构成。乾、坤、震、兑、坎、离、艮、巽是为卦名,、、、、、、、是为卦符,即卦的符号。“卦象”指的是每卦象征着某些事物。如乾代表天等其他事物,坤代表地等其他事物。其他六卦也是这样,每一卦名有一个基本的代表物,如震基本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等。“卦位”是每一卦居于一定的方位,但这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所谓先天八卦方位,一种则是后天八卦方位。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方位是:乾南,坤北,震东北,巽西南,离东,坎西,艮西北,兑东南。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方位是:乾西北,坤西南,震东,巽东南,离南,坎北,艮东北,兑西。卦位何以如此?一般认为,原始先民生活居住多取朝南面、朝阳的方位,作为先天卦的乾卦由三个阳爻组成,于是把乾卦定位为南,坤卦定位为北。而周人居住区在西北方,他们取代殷商以后,自认为奉天承运,便把西北定为乾卦的卦位。如果从确立卦位的原则分析,先天八卦体现了自然之象,是按阴阳学说的格局构建的;而后天八卦则是在五行学说参与下形成的,因为按五行学说,离为火而主南,坎为水而主北,震在东方和木一致,兑在西方属金。

在《说卦传》上有明确的文字说明八卦与五行的关系。其原文是:“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这一大段文字有三点应予注意:一是叙述了易家称为文王后天八卦的原始。二是将时序与八卦作了联系。有的直说八卦与节令的对应,如“兑为正秋”;有的用物候气候节令表明八卦与时序的联系,如“齐乎巽,……言万物之洁齐也”等等。三是这段文字贯穿了五行相生说。五行相生之次序是木、火、土、金、水。震为万物之所出,表示春令,五行为木,方位为东。木生火,由春而夏,方位为南。火生土,但正秋为兑,兑属金。故将坤卦置于离兑二卦之间,而有“致役乎坤”,位于西南方位。这样一配就多了一个夏秋之间的季节,后来称为“长夏”,即古代之“土王季夏”说。然后循五行相生之序,土生金而为兑为秋,方位在西。再为金生水,故为坎卦为冬,方位在北,而后又是水生木,而夏为震卦为春,方位在东。

五行说渗入八卦系统而产生的后天卦位是象数易的重要论点,必须作尽可能详尽的解释,所以说卦传上这一大段也同时将八卦的方位作了安排。将乾纳入西北、巽为东南都是按五行学说而定。因巽为风为木,紧接于震以代表春。乾为金,紧接于兑代表秋。只有东北的艮卦在象为山,五行应为土,这在水生木之次序之间插入一个土甚为不妥。但在《易经》坤卦经文中有“利西南,不利东北”之言,这也反映在殷周时代的一段历史事实,当时在周原的东北是异族的鬼方经常侵扰周民,而周在西南,如外出经商,到西南可能获利,到东北可能遭到抢劫。

八卦还有第五要素,就是八卦自身的次序,这种内在的次序是以八卦具有性别为基础划分的。原来八卦分男女,一般称为阴阳。例如乾代表天,为父为男为阳;坤代表地,为母为女为阴。其余六卦中震、坎、艮为男为阳,兑、离、巽为女为阴。但仅仅这样就只有男女次序,为了区分出八个卦的次序,将乾坤代表父母外,其他六卦为这对父母的子女,三男卦为子,三女卦为女,这就又加了一种次序,将乾坤二卦与其他六卦区分开来。再进一步将震巽二卦列为长男长女,坎离列为中男中女,艮兑列为少男少女,这样就列出了全体八个卦的次序,将八个卦自身排列成一种顺序,这是称为“卦序”的要素。“卦序”就是以八卦象征家庭组成的体现。

现将八卦的五个要素列表如下(表1)。表1 八卦五要素

伏羲八卦、文王八卦次序如图1、图2。图1 伏羲八卦次序

对于两种八卦,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是:先天八卦是上下竖立的方位,乾南坤北为天地,离为火为日在东,坎为水为月在西;后天八卦则是与之垂直的平面图,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和黄河中下游的地域一致。图2 文王八卦次序

此外,关于八卦,从比较易学角度还有汉族的《周易》八卦与彝族八卦之别。彝族八卦即《人文论》八卦:“哎、哺、且、舍、鲁、朵、哼、哈”,在彝族中流传。但《周易》也非仅汉族专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财富了。

伏羲八卦、文王八卦方位如图3、图4。图3 伏羲八卦方位图4 文王八卦方位四、六十四卦

取八卦中任意两卦相重叠即为六十四卦。八卦之各卦称“经卦”,而六十四卦之各卦称“重卦”或“别卦”。八卦之各经卦由三爻组成,而六十四卦之各重卦由六爻组成。六十四卦之重卦如表2。表2 六十四重卦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