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最美古诗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6:19:43

点击下载

作者:木栖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邂逅最美古诗词

邂逅最美古诗词试读:

忆旧年

一盏清茶,悠悠茗香,诉不尽多少离愁别绪,道不尽多少喜笑颜开。

流转的温润华光,载着千古的爱恨情仇,自顾自向前走,不问朝夕。多少心事和秘密,尘封在岁月的角落,落满灰尘,等待一个有缘人来触碰那一段段陈年往事。

古人的哀与乐、悲与欢,都刻印在简短明了的诗词歌赋中,或清新婉约,或豪迈洒脱,或激昂澎湃,或淡雅悠扬,随着每一字、一句的排列变换,将内心涌动的情思跃然纸上。

后人有幸从洒落一地的瑰宝中,去寻得一缕精魂,去体味一段人生,总有些许片段与今生今世不谋而合,带着默契,与千百年后的光阴重合,那年明月照在此时,良辰美景,如此相得益彰。

泛黄的纸页上,有来自遥远时代的气息,一双双灵动的眸子,一颗颗跳跃的心脏,于无声之中,向后来人讲述着旁人不曾留意的故事,特定时刻的人,特定时刻的景,特定时刻的挣扎,特定时刻的彷徨,都在此刻展现在眼前。

端起手中的酒杯,与诗人酣畅淋漓地大醉一场,将怀才不遇的愤懑,生不逢时的辛酸,抑郁不得志的无可奈何,一切不甘与执着,都化在酒中吧,知己难求,又何必再去苦苦追寻得不到的种种,既定的命格如此,无需多言。

埋藏在字里行间的凌云壮志,激荡着多少后来者无畏无惧,在看不到尽头的人生旅途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镶嵌在长篇短篇中的坚贞不渝,鼓舞着多少有情人不顾天高地厚,用生命破除封建的枷锁,将两个人变成一个整体,同甘苦,共荣辱。

流传至今的文字里,有太多忧伤,像一场淅淅沥沥的雨,淋湿了心头上的渴求和希望,带着不容人反驳的理由,教会人们欣赏紧蹙着的眉头和点点离人泪,品尝生命前行过程中不可抗拒的转折,唯有遍历周折,才能领略到各式各样的风景,看懂或晴或阴的天气。

每一阵风都有一段往事,谁能得知它刚刚经历过一场离别,秋分时刻,给予了它萧瑟,硬生生教会它远行和分别,留下难以弥合的落寞,孤零零走南闯北,学会了爱,也学会了恨,真正体会到命运的强大。

磅礴的群山有绿水环绕,婉转的流水让巍峨的高山明白,每一次流转,都是她对他轻轻柔柔的想念,不管他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还是卑微无名的尘土,此生此世,就这样与天同荒,与地同老。

文人墨客的笔书写下往昔的繁盛与衰败,用飘然于世外的情怀,做历史的旁观者,看这天地变换,看这更迭起伏,每一个细微的不同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冷静地思索着,沉吟着,揣测着上天的用意,笑对风云变幻。

一首首诗篇是衔接古今的隧道,任由今人穿梭其中,历史的厚重感沉甸甸地堆积在心头,那是不得不铭记于心的过往,值得久久回味,一探再探,一品再品,如酒般醇香。

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堆叠,而是一缕缕鲜活的魂魄,风流倜傥的才子,倾人城的佳人,傲然挺立的英豪……他们活在诗中,活在自己构筑的梦里。

一首诗,一阕词,几十字而已,却承载着千年的月光,以及月光之下的动人故事。静静去听,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看一看过去,再比较一下未来。木栖2014年冬

1.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世上有这样一个人,你为他可悲,为他可叹,又为他可怜。几千年前的垓下,这里到处是人,有一股说不出的压抑,殷红的鲜血映照暗沉的天空。远处的旌旗在风中飘扬,被固定在横杆上,跟着怒吼的风猛烈地挣脱,最后甩落在地,无人理会。

帅旗下的项羽,看着桌案上的地图,再也无能为力,多年的战争,今天就要在此地终结,曾经和伙伴酒醉之后一起畅谈的理想,那些为国、为天下、为黎民苍生立下的壮志,从今不会有人再记得,都说成王败寇,项羽虽然在这场楚汉之争中战败了,但他依然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项羽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留给人的却是漫长的思考,他死在了人生最好的年华。

公元前232年,项羽出生了,他家境优渥,周身自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其威名来源于他的傲气,折败于他自己的英雄主义。

当年,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明明是箭在弦上,只要一声令下,这天下就是他一个人的了,可是他偏偏说不。他不屑别人帮他完成,这人,这么些年的征战戎图,不是傻的,但也不是个奸猾的。如果当时可以保持沉默,甚至不需要他多说一句话,后世的历史对刘邦的评价将不过是寥寥几言的,而项羽必定名传青史,由他来结束这战火纷乱的王朝。

只是,世事没有如果,如果有那么多的如果,选择错了还可以重新来过,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令人悲叹的悲壮故事了,历史也就是一滩死水。波澜不惊,每个人都是英雄,一生风光霁月,不曾错过一回。

很多事,过去就过去了,假设也没有意义,正如千年前的项羽,在乌江前踌躇不知该去何处,而如今的我们,端上一杯温热的咖啡,坐在摇椅中看阳光洒落,映射在《项羽本纪》上,刺眼得让人看不清书面上的字,可是过后再去看,却不记得当时的心情了。

喜欢一个人,很多时候都不是因为完美,天长地久相处后的喜欢,那是习惯不能分割、不能离舍,所以就成了喜欢;喜欢一件小玩意,可能就是那个花色,那个纹络入了眼,其他的残疵,就全都视而不见。

许多人喜欢项羽,其实就是因为一首诗。

项羽在穷途末路所作,他一生最后的一个作品,无法在言辞格律上来评判这首诗有多好,因为这首诗的作者,是真正地走了心,把临死前一刻的心情用这样的诗来表达。不看文采,不看韵律,确实真真正正地打动了心里。

今人的许多作品,不能说不好,但却是一杯无味的茶,拂去了上面的残叶,清淡到不会尝出曾经有茶叶在水里浸泡过。就是淡而无味,鲜嫩清透的淡黄色,给了视觉的艳丽,入口却毫无回味。浮华列于表面,或许有一刹那的惊艳,可是过后却一句一字都不记得,那到底是说了什么。

项羽,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寥寥几语,浓缩了他的一生,如平地惊雷般让人震撼,这样的一首诗,如此得悲壮,如此得无可奈何,又如此得短暂,可是偏偏代表了一个英雄的一生。

力量,可以把大山拔起,这样的豪气世上无人能比,但时局不利,疲惫的乌骓马已经没有力气奔跑了,乌骓马无法带我离开这个险境,我该如何?虞姬,虞姬,我自身不保,又该把你怎么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历史对项羽的评判,在垓下之战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项羽可以预知到自己的后路,可是生命怎能由别人主宰?称雄一世,怎能让自己的生命成全了那些宵小的功就?所以他拿起了一生征战、染过无数鲜血的武器,选择在乌江自刎。

项羽为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小在军事上受过家传的熏陶,似注定一生戎马征途。在战火硝烟中,一杆长枪遥指前方,那样的一往直前,帅气的面容上全是冷气冰霜。

霸王当时的面容,我们今天无缘得见,但是可以想象得到,因为他是英雄,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自然是冷面银枪才更显霸气,威震敌人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

世人,不能因为垓下的那一次战争,就否定了项羽的军事才能。秦末动乱,秦二世残暴不仁,天下苍生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有些胆量的,爱国的,或者是看到了前路的,都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向昏庸的王朝开战。

项羽是其中一人。最初,随同叔父项梁于公元前209年于吴中——今天的江苏苏州起义,不久,项梁去世,项羽接收了这支起义大军,带领江东子弟继续攻克腐朽的王朝。巨鹿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算是项羽扬名的开始。

项羽的叔父项梁,被当时秦朝上将军章邯杀死后,章邯认为楚地义军首领已殁,剩下的人不足道尔。于是率领大军渡黄河,与王离军的20万大军汇合,一起向赵国进攻。

而赵国的国王和大臣,都逃进了巨鹿城,章邯为了彻底消灭赵国,命部下包抄钜鹿城,自己则在钜鹿城南边扎营,为部下军队供应粮草。赵国将军陈余,带领几万军士驻扎在钜鹿城北侧,在当时被称为河北军。

赵国的军队后无退路,前有敌军,只能在原地死守,可是粮草尽绝之日,也就是不战而败之时。彼时,赵王派遣使者去各诸侯国求援,当时情势危急,可秦军人多粮足,这时有一诸侯派了5000名士兵对秦军进行试探,最后全军覆没,从此也无人再敢去管,各诸侯大多自扫门前雪。

或许,在高喊起义的时候,是为了摆脱这种压迫,也可能是真得想带黎民百姓走出如今水深火热的生活,可一个人在有了权力之后,在自己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最开始被压迫的日子,就被慢慢埋在记忆深处了。

这就是人的劣根性,一旦迈出了拥兵自立的那一步,没有几个能走到最后,其心神似乎迷于那巍峨皇城中,在那九十九步台阶之上金灿灿的宝座上了。这也是为何腐败的王朝覆灭了,当初合作和有共同征战目标的人,却反手攻向曾经合作的伙伴的缘由。天下,只是一家的天下,最后称王成皇的,也仅此一人。

当时,项羽是在楚怀王营下,这是当时最强大的一个诸侯国。面对气势如虹、士兵如潮的秦军,也只有楚怀王的军事力量可与之相比。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派兵,兵分两路,其中一路是项羽一行,而另外一路主帅是刘邦。发兵前,楚怀王就曾说,谁先攻下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破釜沉舟,烧掉了所有粮草和帐篷,大有视死如归之势,如果此战不能胜利,那么也没有任何退路,所以在杀敌之后得以生存,还是自弃于此等死,只有一种可能。

项羽的举动让人不解,战争的结局却出人意料,他的步伐比刘邦慢,但他最后成了关中王。

对于这个关中王,历史上的意见不尽相同,很多人认为,项羽不应该做这个王,不应该被刘邦蛊惑。可是,项羽本身就是骄傲的,在他的世界里,最好的是留给强者的,刘邦的弱小让他不屑一顾。刘邦退让得主动,项羽接受得怡然自得。

有人说,这是项羽的败笔。可正因如此,他才更显英雄,更让人敬佩,正是那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勇,才更让人觉得他英雄。

只是,这样强大的人,自信到刚愎自用了。他是最强的将军,所以他的命令所有人都应执行,不得反抗。他的自以为是,让他输了所有,不知道在自刎的那一刻他想到的是什么——是否在鸿门宴时杀掉这“小人”就好了,那样就不会有如今的狼狈。也许,重来一次,他依然不会那么做。

因为他是骄傲的,为了一生的追求去征战,为了心爱的女人去拼搏,为的是心目中的英雄梦。最后,殷殷的血液流入乌江,一缕一缕,最后颜色淡去,乌江还是那个乌江,只是,曾经项羽死在了这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项羽的悲壮成全了另一个小人,消灭了争夺皇位的最大对手,刘邦黄袍加身,带着一身华贵,回到曾经的故乡,向这里的人炫耀——衣锦还乡是功成名就后的最大荣耀。

只是江东子弟全部覆灭于垓下,曾经一起喝酒吃肉的兄弟,闯荡四方的人都已远去,而项羽也不能独活,可能无法面对战败后内心的羞愧,他说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所以选择不再回去。

远离了江东,没有了皇位,只是在黄泉路上,虞姬一直相随左右,不曾离弃。

曾经的人走远了,曾经的事在记忆之中模糊了,某一时的思想,在某一刻于脑海中擂鼓般轰响,只是一个打岔,什么都过去了,什么都不记得了,那一句“过眼云烟”,是不记得得失输赢,还是退一步就海阔天空?

项羽的一生,哪怕有一次退让,可能就是另一种结局,可是往事当真如云烟,飘忽不可追,只能感叹。

2.北朝民歌/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纵观古今,当得起“巾帼英雄”四字的能有几人?而花木兰,必定是提及这个词时,人们最先想到的名字。

脱下红装,身着戎装,从此便是日日夜夜驰骋边疆,看大漠荒凉。留名史册奇女子每个朝代都有,或以忠贞不渝闻名,或以君临天下闻名,但如花木兰一般,策马扬鞭征战沙场的又能有几人?

花木兰的故事始于北朝,当时北朝正处于战乱之中,民众普遍习武,养成了尚武的民风。在北朝,女性习武并不罕见。曾有诗“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记载。花木兰的形象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兵荒马乱的年代,人民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国家一声号令,就要抛下妻儿,抛下生死,奔赴沙场。

一纸军帖对于一个没有壮丁的家庭,无疑是千斤巨石。木兰年迈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但如今年事已高,平日在田间劳作已气喘吁吁体力不支,何谈上战场与敌人生死搏斗。木兰还有一个弟弟,不过几岁光景,尚未懂事,又如何能参军。

吱吱呀呀的织布声婉转悠长,还未出阁的姑娘的叹息声被这冰冷的机器声敲打得支离破碎,原本只专注于女红的豆蔻姑娘,现在却要考虑如何撑起这个家的脊梁。

年迈的老父亲固然是不能再参军的,而弟弟作为唯一的男丁年纪尚幼,木兰心里暗暗做了决定:男扮女装,替父从军。

在今天看来,这个决定仿佛并不是那么惊天地泣鬼神,但在那个年代,这便是双重的违逆之举。女子要有三从四德,虽然处在女子习武的时代,但女子从军从未被允许;而女扮男装混入军中,就是欺上。

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冒着战死沙场和被加以欺君之罪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奔赴沙场。

家里的老父亲万般不舍、满心自责,竟然要让自己如花似玉正当嫁人的年纪的女儿替自己走上生死未卜的战场。但是又能怎样,老人家作别女儿的手已颤颤巍巍,又如何跨得上战马,拿得起钢枪。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南西北都跑遍了,这是何其匆忙。接下来踏上离乡的路,这一路,风餐露宿,不知吃了多少苦,千里之外,年迈的双亲殷殷呼唤女儿的名字,日日夜夜盼着女儿回家来。每一个日升月落,对于家中等待的人,都是度日如年,时间流逝,离人未归。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几句充斥的全是家中双亲呼唤声,沐浴在同一轮明月下,望穿秋水却不得相见。孤身一人在军中的木兰,耳边时时回响起母亲的叮咛和父亲的教诲,却往往被山中飞鸟的凄厉叫声生生扯断。

呼唤的声音被一遍又一遍地提到,读至此,殷殷切切的呼唤声仿佛在耳边一声声响起。即使已过千百年,今天也能在字里行间看到家中老父母颤抖的手,拄着拐杖,相互搀扶着,站在门口,望向远方。每一个字都是悠长而悲伤的呼唤声,思念、担忧、惆怅,所有的情绪都混在一声声呼唤女儿的名字中,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女儿是否平安,只有等待。

战场即是血比海深的修罗场,难以想象一个弱女子如何提起沉重的剑,在刀光剑影中穿梭杀敌,屡立战功。

无数人战死沙场,而木兰披荆斩棘,毫不退缩。多少次受伤,多少次看着战友阵亡,她一个女儿家,却没有丝毫畏惧,没有慌张,没有逃避。每一次战斗的号角响起的时候,她都毫不犹豫地披上战甲,握起刀枪,飞身上马,同身边精壮的汉子们一起,杀进敌军阵营。

诗中对于木兰离家时的细节做了不厌其烦的描写,对于她征战沙场的英姿却一笔带过。读经此处,每位读者都不禁在脑海中看到一个画面,无尽的疆场,尘土飞扬,每个人都在殊死搏斗,鲜血淋漓,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位战士杀出一条血路,厚重的铠甲之下,是一张清秀的脸,丝丝秀发从鬓角处悄然滑出,好似一朵染血的莲花。

屡立战功的木兰凯旋而归,龙颜大悦,要赏赐木兰高官俸禄,却被这位年轻的战士一一谢绝,只求还乡。

传奇之所以是传奇,不仅因为她以女儿身代父从军,不仅因为她骁勇善战战功赫赫,更因为她不慕容华,金衣霞帔加身也不看一眼,只愿早日还家。她所挂念的,只有家中的父母。

战争伴随了花木兰多少年我们今天不得而知,只知道当年木兰年幼的弟弟已长大,此时已是精壮的小伙子,杀猪宰羊庆祝姐姐归来。双亲多年不见,更加年迈,两人相互搀扶着,步履蹒跚地行至外城,迎接女儿回家。

木兰以女儿身在军中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处处小心谨慎,每日必以纤弱的身躯撑起沉重的盔甲,而如今佳人告别沙场回到故乡,卸下伴随自己多年的冰冷战衣,再着红装。

久违了,轻纱罗裳;久违了,胭脂红妆。

推开掩映的门扉,昔日并肩共生死的兄弟的表情可以作为一幅搞笑的图画了吧。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十二年并不是个确切的数字,或许更多。木兰的故事也不只是诗中这般简洁,一定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关于《木兰诗》产生的确切年代,通常说法是产生于北朝后期,余冠英先生认为,应该在五胡乱华之后,在陈代之前。这首诗最早出现在南朝陈僧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中,后来才被《乐府诗集》收录。

关于花木兰的姓氏以及籍贯,史上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木兰本姓魏,并非姓花,为亳州人。木兰的籍贯说更是百家争鸣。《中华活页文选》中写道:“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后世有多种传说: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一种观点认为木兰故里黄陂,《太平环宇记》中提到:“木兰山,黄陂县北六十里,旧木兰县,取此为名。”明嘉靖《黄陂志》也载:“木兰山,在县北七十里……传尝产木兰,隋曾以此山名为木兰县,故有木兰将军亦因此名。其墓即在此山以后,一邑之名山也。”这两种说法都是基于木兰山的名称判定,并无其他依据。另有一说木兰祖籍山西,出自“木兰姓花,延安有万花山”。这一说法也并无充足依据。

明代徐渭著有《雌木兰替父从军》,其中写道:“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枝,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娶过俺母亲贾氏,生下妾身,今年才一十七岁。虽有一个妹子木难,和小兄弟咬儿,可都不曾成人长大。”自此,木兰姓花籍贯河北的说法便深入人心。

无论史上是否确有其人,无论她姓氏为何祖籍何处,花木兰的形象始终历久弥新。在古代,这个形象无疑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巾帼英雄。之于男子,她的勇气、豪气令须眉也自惭形秽;之于女子,她是冲破封建枷锁、树立女性不倒地位的榜样。

花木兰这个人物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在于她的真实。钟惺曾经评价说:“英雄本色,却字字不离儿女情事。”木兰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但不是冷血英雄,她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她可以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置生死于不顾,也可以温婉地坐在明镜轩窗前,拈花理红妆。木兰的形象不是一个寂寞的英雄,她也会思乡,也会有少女的私密心思。最后对于木兰还乡的描写,更是轻松诙谐,全家人一片欢乐繁忙,我们的战场英雄打理一番,“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多么啼笑皆非的场面。

历史有着滤沙淘金的作用,能够保存下最经典的文化,《木兰诗》就是其中一例。它是构建于那个时代之上的,体现民心的故事。在乱世之下,朝廷强制征兵,民不聊生,这样的时代,就需要这样一个英雄,冲破封建束缚,顺应时代却又在反抗时代。有诗赞美道:“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花木兰是一个传奇,是在封建社会中顺应时代潮流的华丽转身,忠孝两全,她是当之无愧的典范。

3.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眼前仿佛展开了一个画卷,皎皎明月,云山掩映,月色时而清亮时而斑驳,一人立于天地之间,大须飘飘,衣袂飞扬,恍若仙人。

古往今来仅此一人,独行驰骋于天地间,把酒作乐,与明月为伴。权势为何,金钱为何?一切皆为身外之物,活在自由与自我造像之中,是为谪仙人。

明月对世人,尤其是诗人来说,是神秘的、令人心驰神往的,世人不禁发出了“青天有月来几时”的疑问,浩瀚苍穹,唯有着一轮明月最为耀眼,这该是怎样的奇迹。

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月,带三分醉意,笑问苍天。

如此直指苍天的气势,这便是仙人了吧,所以能当得起诗仙称号的,数千年来仅李白一人而已。

他这一生,得到的很少,留下的却很多。时至今日,有多少人心中的盛唐,是李白的盛唐。他大袖一挥,研磨挥洒,便是一段耀眼的历史。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诸多作品世人皆知。有人称之为狂妄,有人赞之曰洒脱,在唐朝本已如此开放自由的风气下,李白的个性还是如此突兀地展现出来,仿佛每次呼吸都在传达对于传统束缚的反抗,对于高官权贵的藐视。

李阳冰《草堂集序》记之曰:“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李白生于公元701辛丑年,其父李客,为任城尉。《把酒问月》这首诗作年不详,题下注为“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知是应友人邀请而作,通常认为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即公元744年。

纵观李白生平,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初进长安,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却始终不得赏识,此时的李白有些心灰意冷。虽然此时李白极不得志,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李白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对于李白来说是前辈,李白自然前去拜访,并呈上诗赋作品。贺知章看到李白的《蜀道难》后,十分赞赏,讶异地说:“你莫非是太白金星下凡?”自此,贺知章称之为“谪仙”。

此次长安之行,虽甚为失意,却也因得到了贺知章的赏识收获不少。之后,李白离开了长安。

而就在李白离开长安的几年后,李白得到了道士吴筠的引荐,再加上贺知章对其的赞誉,再一次来到长安。这一次,唐玄宗看中了他的才华,予以重用。李阳冰《草堂集序》中提到此事时说“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李白对于社会事务的独到见解令唐玄宗大为赞赏,于是让李白供奉翰林,虽然这个管委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并不能实现什么宏图大志,但在他人眼中,李白已是平步青云、顺风顺水,自然而然地,羡慕和妒忌的眼光聚集到李白身上来。久而久之,不会官场争斗的李白在政治与人心的双重夹击中对官场失望了,政府的黑暗自己无力改变,却要时时承受着同僚的排挤和诋毁。李白何许人也,仗剑把酒天下,谁人能束缚他、诋毁他?于是李白书《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以表请辞之意,而恰巧就在此时,玄宗下令赐金放还李白。

于是在天宝三年,也就是744年,李白行至洛阳。此次出行,意料之外的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诗仙和诗圣再次相遇。此时的李白没能建功立业,但已凭借才华名扬天下;而此时的杜甫,青年才俊,困守洛阳。两人虽有不同的身份地位,但一见面即有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感情。于是在未来的几年间,两人相约,在各地开始了访道求仙的旅程。

而这首《把酒问月》,就是作于这个阶段。这首诗深刻体现了对宇宙积极的探索,对世界有意识的思考。“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一句颇有寻仙问道的气息,把酒言欢中,抬头忽然看到无尽苍穹,被其深邃吸引,不由得看的入了神,放下酒杯,整个心神漫游至宇宙中去。李白到底是浪漫之人,自顾自的开始与苍穹对话,与明月相邀。你从何而来?你的存在始于何时?在问天的同时,何尝又不是在问自己。这个时代是繁荣的,却也是封建而禁锢的。官场始终容不下李白这样不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始终容不下他这种一意孤行、放浪形骸的人,容下他的地方只有江湖,而有他的地方,也就是江湖。“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却与人相随。”

明月始终是古往今来人类的梦想,传说中嫦娥吃了长生不老之药飞升明月成仙,明月变成了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但是无论人类如何追随,月光始终清冷,如明镜高悬,追而不得,好似无情,却又伴随着夜行的人们岁岁年年。“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皓月如同明镜,如水月光飞泻而下,月光中沐浴着朱红的门扉,月光轻盈得如烟一般,相映成趣。世人眼中的月光柔软近乎妩媚,似在游曳,似在飘荡,如烟如雾,沐浴在月光下,仿佛进入了修道成仙的境界。“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不禁感慨月升月落,不知踪迹,一个恍惚间,高悬天空的明月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浮云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万物皆与人相似,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不知不觉间,岁月流逝,还未等看到时间的痕迹,便一去不返。人生在世,时光蹉跎,这是无奈而又无法抗拒的事。“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人生在世悲寂寥,短短几十年也难免孤独,何况身处清冷月宫,长生不老的嫦娥呢?春去秋来,玉兔始终重复着捣药的动作,仅有它与嫦娥相伴。深邃的夜空,放眼望去没有生命的痕迹,嫦娥该有多么的孤寂?神仙如此,人类亦如此。半生郁郁不得志,雄心和抱负未能实现,又厌倦于世人的阿谀奉承,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自己与那月宫中的嫦娥,一定有着相同的孤寂吧,无人理解,无人倾诉衷肠。“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两句诗回环错综,一语道出了深刻的哲学思想。高悬天空的这轮明月照耀着千秋万代,但物是人非,世代更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生命是多么的短暂,稍纵即逝,而明月却存在了一年又一年。“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人的一生一晃而过,如指间流沙、东流江水,然而明月亘古不变。相比之下,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过是一粒细沙。思绪至此,心中涌上一丝无助,自己左右不了时间,左右不了时代,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腐败,世人愚昧,而只能叹息作歌。“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只愿每当我对酒当歌之时,都能有明月相伴。李白的诗句中,与明月共欢共饮的诗句颇为丰富。夜色下对酒当歌,便吟出“举杯邀明月”;与友人作别,便吟出“与人万里长相随”;怀古伤今时,便吟出“欲上青天揽明月”。明月在古人眼中,可以代表离别,可以映衬失意,可以思人思乡,可以抒发壮志。

李白不仅是诗仙,还是酒仙,又一生与月有缘,其众多诗作中望月有感的作品数不胜数。关于李白的仙逝,有一种传奇的说法,李白醉酒后乘一叶扁舟行至江心,忽见水中明月,月光随着湖水起起伏伏,柔软得如同女子的纤纤细手,见此情形,他把一切世间烦心事都抛之脑后,满目月光的清凉,水中的明月越看越真实,李白伸出手去,想拥抱那一轮明月,却飘飘忽忽跌入水中,追随那皎洁的月光去了。这对一个浪漫一生的世人来说,大概是最好的告别方式了吧,追寻一生,终于在最后触碰到了伴随自己仗剑行天涯的月光。

李白的一生,之于中国历史,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之于绚丽浮华的大唐,是不染尘埃的笔墨丹青。李白生来便是传奇,他虽以诗词留名青史,但是,在剑术、道术方面也是极少有人能与其相比,其剑术在唐朝仅次于裴旻,位居第二。

时间是风沙,历史无数的零星片段都被带走,而李白,是风沙中屹立不倒的雕像。无论过去十年、百年、还是千年,他的形象都如同刚刚完成的工笔画一般鲜明。画中他须髯飞扬,迎风而立,这样的姿态,保留了千年。

这样的一个人,有剑,有酒、有诗,独自行走江湖,路遇三两知心朋友。

这样的一个人,既然无法融于如此厚颜的官场,那就拂袖离去,不被世事沾染。

这样的一个人,时而高傲,时而洒脱,一生都在苦苦追寻理想与自由。

这样的一个人,看透了世事便毅然抽身而出,醉心于山林与江河,四海为家。

这样的一个人,他本身,就是江湖。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提及送别的名篇,多数人会瞬间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吧。挥洒下这样诗句的,是一位风华正茂、雄姿英发的少年。他的道别中,没有杨柳依依,没有水流潺潺,虽然悲切却又豪情万丈,他的心中,无论行至何处、身在何方,天下只不过是一个路途更远的家。

王勃的一生短暂而传奇,在他生命短短的二十六年里,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作,瑰丽篇章,当得起天才的名号。《旧唐书》中曾提及王勃,写道:“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王勃自小就被冠以神童的光环,他的才华初露锋芒。

诗人的一生通常是坎坷的,或许是因为他们一身才华却学不会圆滑和阿谀奉承,又或许是他们刚正不阿不愿与腐朽的当世同流合污,王勃与众多诗人的命运一样,一生起起落落,忽而意气风发,忽而郁郁不得志。

王勃少年得志,年仅14岁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当时,王勃胸怀报国的宏图大志,上书刘右相,在上书中说:“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帝卒。警烽走传,骇秦洛之甿;飞刍挽粟,竭淮海之费。”即告诫朝廷,朝廷征战高丽的政策劳民伤财,给国库和人民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人民反战之心与日俱增,对朝廷产生不满。王勃的这次上书得到了刘右相的赏识,后被举荐为朝散郎。这时的王勃,可谓春风得意,平步青云。

在王勃任沛府修撰时,有次恰逢沛王与英王斗鸡,于是王勃为了给沛王李贤助兴,作《檄英王鸡》,虽此文为玩笑话,但在天子眼中,却是不务正业挑拨离间。于是,王勃被逐。

年少得到重用,一路顺风顺水的王勃,遭遇此打击,心情十分沉重。后王勃离开长安,在蜀中游历三年。这三年使王勃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很大提升,将山川作为精神寄托,借景抒怀。在这三年中,王勃谢绝了所有朝廷的征召,醉心山水,留下了很多壮丽的名篇。

王勃后来的经历实在是戏剧化,他回到长安,又自请参军,在军中因犯下罪行锒铛入狱,本该判为死刑,却因大赦重获自由。此后,王勃拒绝了所有官职,南下探父,此间完成了大量的创作,留下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本诗作与王勃身在长安期间,纵观王勃生平,应该是作于他再次回到长安期间。

这年,王勃已不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与初到长安时的恃才傲物不同,经历了贬黜,经过了自然的洗礼,他更加懂得人情世事,心中也多了一丝豪放与豁达。

在自己经历了一番颠沛流离之后,更能够理解作别都城远行的惆怅。

立于帝都的城墙之上,看着三秦之地拱卫着神圣的长安。曾经在这个城墙之中,意气风发,胸怀改善这个国家、改变这个时代的宏伟梦想,而如今,不得不挥手作别这片寄托了太多理想和希望的土地,远行他乡。

或许是城墙之外万里长路上扬起了风沙,风烟遮了眼,如何也望不到路的尽头那座城;或许是心中尚未实现的理想产生了迷茫,迷茫遮了心,眼中看尽皆长安,不愿去想另一条归程。

立于盛世长安的城墙之上,望尽天下,何处为国,何处为家。

立于盛世长安的城墙之上,过尽千帆,天下皆是国,处处都是家。

古来圣贤视知己为珍宝,王勃与杜少府,同为离家在外为官的人,怀着同样的报国理想。为了仕途离家千里,本就萦绕着思乡的思绪,淡淡的离愁。而今,视若知己的朋友又将远行,远离家乡。背井离乡的人,朋友就如同家人,长安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两人依依惜别的愁苦可想而知。双重的离愁相互交织,心中五味杂陈,不禁悲从中来,涕下沾襟。

虽然作别友人心中悲伤不可自持,但王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霸气。无数的诗人,在别离时留下了无数的离别佳作,但大多数的,都擎一枝杨柳枝,软绵绵的,执手相看泪眼,说一声留下吧;或是独自立于风中,伤怀于一去不返的滔滔江水,涕零于过尽千帆却留不住。

而王勃是何等的豪气,纵然心中万般不舍,但还是大袖一挥,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古代这个文学圈子里多出天才,而王勃,是极其特别的那一个。

骆宾王写离别,是“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孟浩然写离别,是“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王昌龄写离别,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写离别,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古代文人墨客的细腻心思也许今天无人能体会,千年前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各种悲欢离合,如今看来已不足为道。那些不舍的、痛苦的心情,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字里行间都是悲情。

送别的时刻天总是昏暗的,乌云极具压迫感地掠过头顶,风也萧萧,水也潇潇。挚友举杯共饮,看杯中陈酿逐渐见了底,便悲从中来,联想到了即将离去的友人,或许今生再无缘相见,此去便是永诀。

寄离思与杨柳,飞扬的柳絮被心中的惆怅沾湿,风缠缠绵绵,仿佛世间万物都在牵住离人的衣袖,不让他离开。送行中是缠缠绵绵的不舍,依依的留恋。

寄离思于明月,清冷的月光总让人神伤,月光穿过树荫斑驳地洒在地上,总让人不禁联想,那位远走他乡的知音,与我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下,望着同一轮明月,明明在同一片天地间,却又如此遥远,思念爬上心头,绵延悠长。

寄离思于山水,江水奔流东去,不再回来,如同江上一叶扁舟载着的远行的朋友,行至天边,渐渐看不见。想要望尽万水千山,与你对视,却看不到眼前这座山的另一边。思念绵延如山,起起伏伏,永不断绝。

在这些软绵绵的、柔情的送别诗中,王勃大笔一挥,致杜少府的,是泼墨的思念。没有阴雨绵绵,没有杨柳依依,他没有将不舍和万般情谊寄托于任何身外的事物,如江湖侠士一样直来直去。王勃没有挽留,没有情意绵绵、执手相看泪眼,他知道要走的人留不住,少年豪气冲天,丝毫不愿做多余的挽留,说多余的动人的话语。

面对离别,他说的不是“留下吧”,而是“去吧,你的面前,还有天下之大”。

兄弟,你要离开京城,去往蜀州任职。蜀州路途如此遥远,我身处长安,无论如何也看不到那云烟对面的蜀州。甚至都无法想象,如此遥远的地方,要经过多么崎岖的路,翻山越岭,甚至渡河过江,要多久才能到达。山高水远,此去也许无法再见面,路途遥远,任何方式都无法传达对彼此的思念。

王勃的绝妙之处在于将两人放在了同一杆秤上,都是远离家乡,在仕途摸爬滚打的人,深知这种处境的艰难。王勃毕竟才二十几岁,年纪轻轻就离开家乡,对家乡更加怀着深深的思念之情。王勃本也不是在官场顺风顺水的得意之人,更加体会到杜少府此时离开长安的惆怅。

壮志未酬,却远走他乡,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但是王勃风华年少,他的忧愁,仅一句“同是宦游人”立马带过,无需多言。王勃浑身上下充满少年豪气,绝不会在离别之时悲悲戚戚,哭哭啼啼。

在他心中,天下不过是一片辽阔疆土,怎能比得上他心之大?四海之内,五湖之间,有杜少府这位知己在,路途遥远算什么,所谓知己,心是连在一起的,不论身在何方,只要互相思念,心就近在咫尺。

实在是首豪气冲天的离别诗。也许只有王勃,才有这番将离别的悲苦化为无尽力量的手笔吧。毕竟年少轻狂,他眼中所见的世界,雄伟壮阔。未来无限大,何来时间去顾忌悲欢离合?

没有被泪水浸透的离别,更加回味悠长。少年意气风发的挥手作别,更能激起人心中的涟漪。也许是为了掩盖心中柔软的悲伤情绪,想要更有气概的见朋友最后一面;也许心中认定了自己的归宿。

后来,王勃回乡探父途中,路经滕王阁,阎都督新修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不请自到拜访。阎都督本准备在宴会展示女婿的才学,令其女婿事先备好序文,好在宴会上大展才华。席上宾客一一会意,都谦虚地摆手推脱写不出。可王勃一到,这年少轻狂的少年不懂主人用意,毫不犹豫地抢过风头,提笔便写。王勃虽在官场多年,却依然保持着高傲的文人风骨,不会圆滑处事。但也正是他孩子气的举动,成就了不朽名篇《滕王阁序》。

这样性子的一位少年,又怎能让他在送别时执手不放,泪水涟涟?虽然依依不舍,但在王勃眼中,离开长安不足以惆怅,地处遥远不足以惆怅,活在这世上,全天下都是他实现抱负的舞台。

王勃的生平,展示了什么叫做生而为传奇。

以这样的诗篇送别,实在无愧于“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评价。王勃一生,失意过,甚至临近被斩首的死亡过,命运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但他从未为此惆怅过。这短短二十几年,着实没有辜负,让他停留在那个时刻,也好。

5.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朦胧月色,婆娑树影,清冷的明月和山水倒映在伊人眼中,极目所见尽是哀愁。船经汴水,再经泗水,一去不返。月光倾泻,美人凭栏远望,摇曳在脸上的不再是眉弯浅笑,不再是倾世温柔,仅剩下月下斑驳树影,将心中的离愁一丝一丝抽出。

樊素,诗中的女子,冷冷清清的名字。樊素乃白居易的家姬,极有才华,能歌善舞,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在《旧唐书·白居易传》中樊素也被提到:樊素、蛮子者,能歌善舞。能在以严谨著称的《旧唐书》中留下颇具赞赏的一笔,足以证明此女子非同一般。

白居易,自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宗大历七年生人,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郑州新郑东郭宅,家中世代为官。白居易幼年时期河南地区爆发了一场战争,民不聊生,为了让白居易躲避战乱,家人将他送至宿州符离,白居易就是在这里开始了读书生涯。

公元807年,白居易出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又经多次升迁,814年于长安任左赞善大夫。后又贬谪江洲,任职苏杭,最终仙逝于洛阳,可谓一生跌宕坎坷,起起伏伏。而在白居易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樊素的相伴给他的一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樊素初为白居易家姬时,不过十几岁,小女子初出深闺,情窦初开,虽然那时的白居易已约半百,但老爷子对樊素的珍爱樊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直至白居易病卧床榻,催促樊素速速离开快点嫁人,樊素依然依依不舍不肯离去。古代女子的忠贞在樊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虽然只是家妾,没有正当的名分,但是却始终不忘最初的、自己自年少时就服侍的那个人,不论日月轮转,不论生老病死。

白居易对樊素可谓是视为掌中宝,当时刘禹锡曾想将樊素从白居易手中买去,作诗云“终须买去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就是表达了想将樊素变为己有,并将她更名为春草,时时刻刻带在身边的意愿。但是白居易果断回绝,虽然对方是多年好友,但要夺走自己心爱之人,那可不干。于是白居易回诗道“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小蛮是当时白居易身边另一位备受宠爱的家姬,白居易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友刘禹锡,我不能离开樊素,要是非要不可,就把小蛮给你吧。

由此可见,白居易老爷子对樊素姑娘情深意切,无论如何都不忍离开。要知道,古时女子地位之低,男子是可以随意将自家的家妾送予他人的,更何况是刘禹锡这般好友。

直至白居易被岁月带至生命尽头,在病榻上依然念念不忘樊素的相伴,并作诗云:“病共乐天相伴伍,春随樊子一时归。”

随处充斥着恢宏霸气气势的大唐,诗人们大都或吟咏河山,或抒发壮志,而白居易,数首诗中都流淌着有关樊素的点点滴滴,她的美,她的温柔,她的离开。

汴水流,泗水流,流道瓜洲古渡头。

一连的两个“流”字啊,这是多么深切的哀愁,江水流走,樊素乘着一叶小舟,随着江水消失在视线尽头,过去的点点滴滴,两个人相伴时的温存,都随着江水一并流走,留下的人,和离开的人,都是满心缠绵悱恻的无尽哀愁。

樊素祖籍杭州,吴山地处杭州,白居易远望吴山,不由心生离愁。与至亲至爱之人分别,极目所见都能引起无尽相思,江水不再是江水,山川不再是山川,全部都幻化为相思的寄托之物。在这时的白居易的眼中,逝去的江水倒映着离去的你,汹涌的江水载着安静的你,一去不返;远望到吴山就想起了你,与你的距离,同吴山一样远。

白居易在六十多岁光景的时候,罹患风疾,导致半身麻痹,自己思量着无法照顾樊素后半生,要为她寻一个后路,于是将自己最好的马卖掉,为樊素筹了盘缠,要樊素离开自己,找一个好人家嫁了。

白居易当时内心的悲痛与不舍可想而知,曾经无论如何也不愿割舍的至亲之人,需要何等的决心,才能这样放手,让她去寻找别处的幸福。

有灵性的马儿似乎感受到了白居易心中的悲痛,仰天嘶鸣,如泣如诉,徘徊不去。

樊素见此情景,悲从中来,止不住的落下眼泪,满心悲切地对白居易说:“主人乘此骆五年,凡千有八百日。衔撅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隤。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樊素此言,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白居易的深切感情。与白居易相伴数十年,十年之情哪能轻易舍下?这份感情,是马儿都难以舍下的,何况樊素呢?一旦离去,便是永别,樊素苦苦哀求,我和马儿都舍不得离你而去,难道你偏偏要强迫我们离开吗?在旁人看来,这位女子着实有着极高的文采,语言恳切又不失修养,如此女子,如何叫人舍得下!

此时的白居易,虽病卧在床,但并没有寿命将尽,此后又过了十余年,才驾鹤西去。但在此情况之下,白居易义无反顾地决定让樊素离开,想必考虑甚是周全。此时樊素二十几岁,虽在古代已不是女子嫁人的最佳年纪,但也还是年轻貌美,不难嫁个好人家。但若再等待十余年时光过去,三十多岁、年老色衰的樊素又如何能再为自己寻一个安稳人家。

虽然人已老去,疾病缠身,几乎自身难保,但心里确实在为樊素考虑,执意要看到她生活安稳了才肯老去似的。樊素的一片心意没有白费,白居易也对她倾注了几乎毕生的感情。一个人能将另一个人的幸福摆在自己的生死之前,这该是多么深厚的感情。

后来,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之下,樊素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白居易。白居易作《别柳枝》:“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伴君千日终须一别,离别是世间最无法避免的事情。

樊素陪伴白居易多年,直至老爷子半截身子入了黄土。想必当年两人相遇时,白居易虽年事较高,但也是英姿勃发的吧。

然后有这么一个女子,陪伴他到青丝白发,枯骨成沙。

樊素离开的时候,白居易痛彻心扉地作了《不能忘情吟》:“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厩,素返闺。

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姬!

乃目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马儿呀不要再悲鸣,樊素啊不要再流泪。马无论奔驰多远,终究要回到马棚歇息。而樊素你,终将归属一个安稳的家,儿女绕膝,两人共同终老。

这首诗中,白居易引用了霸王别姬的典故,将自己和樊素与项羽和虞姬相对比,对樊素说,虽然今日你我分别,我老病缠身无法再照顾你,但是相比霸王和虞姬的生死离别,我们要好得多,还好我没有像项羽那样直到离开人世前一刻才向爱人告别。《杨柳枝》是樊素最常唱的曲子,白居易在诗中说,再为我歌舞一曲《杨柳枝》吧,我要一醉方休,送你离开。

几年之后,两人分别许久,而白居易对樊素心心念念,始终不能放下。开成五年,即公元836年,白居易作《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思念旧人:“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

此时的白居易已是古稀之年,常年的病痛折磨得他如枯叶般萧索。一次宴请宾客结束后,看着杯盘狼藉、宾客一一离去,在繁花盛开的阳春三月,屋外是万物繁荣,而屋内是人去楼空,顿时伤怀,悲从中来,无法停止地思念樊素。

无法想像白居易是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十几年的,十几年前,送走了樊素,迎来了缠身至生命终结的病痛。然而,身体的疼痛远远无法与内心的苦楚相比,思念太盛,就成了心病。“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思念是没有尽头的,离愁也是没有尽头的,绵绵悠悠。白居易在诗中说,这痛彻心扉的离愁,直到樊素有一天回来,才会结束。但是他心里明白,伊人一去不返,这一别,就是永远。白居易始终幻想着两人再次相聚,登上亭台楼阁,相互依偎,凭栏远望。《长相思》中没有像以往的诗一样直接提及樊素,描写她的曼妙姿态,满篇尽是萧瑟的山水景色,悲悲切切,如泣如诉,倾吐内心如刀绞般的离愁。

我看山,山是你,我看水,水是你,唯有你归来,再看我一眼,才能断了这离愁。此时的白居易,大概是如此的心境吧。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长相思》这首词,仍能感觉到情感的翻腾,仿佛能够看到满眼离恨立于江边久久不肯离去的白居易,和泪眼婆娑心痛地离去的女子樊素。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尽现我们眼前。

唯愿这对离人至死相互惦念,黄泉下相见,再续前缘。

6.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一个人的历史,也是每个人的历史。战争是时间洪流中最耀武扬威的环节,它的可能永远存在,永远不可避免。无论是最繁荣昌盛的时代,还是最腐败昏庸的王朝,或是征战侵略,或是抵御外敌,战争,几乎是每个朝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战争大多始于某方统治者的贪婪,通常结束于触目惊心的大量伤亡。对于每一名驰骋疆场厮杀的将士,战争的残酷不仅在于突然的死亡,还有为国而离家千里,缠绵悱恻的思乡之情。

战争是梦魇,也是壮丽的画卷。一片荒凉的边疆之上,军营突起,旌旗飞扬,号角声,操练声,此起彼伏。犹如上苍摆了一盘棋,原本荒无人烟的边疆瞬间变为井然有序的军营,爆发出震慑人心的气势。

军营中的每位将士,雄赳赳气昂昂,充满着无尽的战斗力量。每个人都为拼杀战场不断操练,似乎不知疲倦,不知悲伤。但是,阵势之下,每位将士都遥望着远方,日夜思念着家乡。没有人是泥土做的心,都是血肉之躯,都有着柔软的感情,感知着人情冷暖。

驻守的日子里,将士们在山坡上采集野菜,这本该出现在农家小院的温馨场景,再现在边关,以无边的荒原和清冷的苍穹为背景,令人不禁苦笑。

采薇采薇,这样的字眼,看在他人眼里,便是一幅妇人嬉笑劳作的温暖画面。然而采薇的主角摇身一变,成为一身戎装、满面风霜的戍卒,眉宇间写满了凄凉和愁苦。

此时约为周宣王时期,北方蛮族猃狁逐渐发展壮大,凶猛彪悍的民族向来有着征战的欲望,屡次入侵中原,北方人民民不聊生,日日生活于战乱和灾难之中。周天子派遣将士驻守边疆,抗击猃狁入侵。我们故事里采薇思乡的戍卒,同样也是献身祖国的英雄。

也许英雄都是寂寞的吧,无论是世人传颂的帝王将相,还是默默无闻的边关将士,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走上这一条保家卫国的道路,就注定今生诸多思念与孤苦无人诉说。男人,尤其是军人,怎可能眼泪轻弹,思及故乡,父母、妻儿,满心牵挂却不得不继续驻守满目苍凉,唯有借以歌谣,述说予天地听。

边关的环境中,时光的流逝是难以察觉的,只看着每天日升月落,却不知今夕何月何日。初到边关,漫山豆苗刚冒出嫩芽,绿油油的,生机盎然。时间流逝,将士们眼见着山坡的野菜由嫩绿到肥美,再到干枯泛黄。在没有工具可以参考时间的条件下,这边是看得见的时间,初春入夏,再由夏进入深秋,漫坡的野菜无声地诉说着时光,不知不觉中,一年将尽。

参差的野菜诉说着的不仅是季节的轮换,还有万物的生死轮回。在战场上,看了太多的生死离别,再放眼去看世界,万物都在上演着生老病死、相遇离别。对于每个将士,战争最为残酷之处在于,谁都无法预料明天是胜利还是死亡,几年之后是荣归故乡还是枯骨疆场,就好似山坡上的野菜,今日还在被戍卒采摘,也许明日就开始枯黄变老。

倘若留心,生命的轨迹是看得到的,戍卒们采薇的画面,仿佛刻上了时间的印迹,身处如此荒凉的环境下,自然而然的,思想自己开始成长。戍卒们本都是一身蛮力的粗人,哪会去思考什么生命和苍老,而在豆蔓一岁一枯荣的伴随下,也许曾经目不识丁的将士,眼神中也多了柔软和思想的光芒,吟出“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歌谣。

或许这位将士家中没有妻儿,为了参军驻守边疆,无暇考虑终身大事,告别家中父母,开始了居无定所,日夜征战的日子。今天驻扎在这里,也许明天就到了百里之外,总是想写信回家报个平安,却因为居无定所无法实现。在军中,想家的时候,大家总是互相安慰说:就要回家了,就要回家了……但是眼看年关将近,却没能回家与家人度过一个春节;又说就要回家了,就要回家了,眼看又过去了一年半载,行军却越来越远,没有丝毫收军返乡之意。

作出这首诗的将士,该是有多么深厚的情怀。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群人,共同在边疆唱出了这首诗。对于这些将士来说,战争带来的痛苦、困顿数不胜数,然而,他们没有在诗中无尽地抱怨战争,没有将心中的愁苦怪罪于战争,而是升华了自己的思想,由思乡思考到了时间和生命。这样的精神,便是民族发展的脊梁。所谓经典,不问出身,不问地位,它源于真挚感情的流露,从一个人的思想中剥离孵化出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和传唱。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人流动着的生命,他的故事不是静止的,同时间一起流淌,经过岁月的洗礼,无比得饱满而富有魅力。这就是永恒的经典。

思念至此,情绪急转,变得十分矛盾。思想情绪已溢于言表,恨不能立即返回故乡,然而,使命感告诉将士们,自己的生命就等于国家的存亡,岂能因自己的思绪就放松了警惕。

如果仅仅是诉说思乡之苦,这首诗也许无法成为璀璨的诗歌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一位无名将士的思乡之情,也许不足为道。然而经典就诞生于这位将士的崇高思想。也许在这行军的路上,有些人当了逃兵,但这位士兵,在这漫漫长路上,没有被思乡的心绪动摇了意志,他坚定地奔赴疆场。这就是平民英雄,他有着小人物的细腻情感,不会说什么为国捐躯的豪言壮语,没有舍小家为大家的豪迈气概,他时刻挂念着自己的小家,没有想过战死沙场,他时刻想着要回到自己那个温暖的小家。但他也有责任心,荣誉感,国家有难,身为一名将士,理应为国赴难。

这就是《诗经》“雅”的魅力所在,艺术不一定要辞藻华丽、气势恢宏,艺术也可以是平凡人的纯粹歌谣,心系祖国却不说什么宏图大志,表达的是人心中最真切的思想,能够真正感染人、感动人。

如果至此还不足以体现第一口吻叙述诗歌的将士的丰满形象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场景必定可以使这个形象瞬间高大起来。经过了思乡离愁、矛盾纠结之后,场景一转,变换为真实的战场。

透过他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隆隆的战车拖着笔直的车辙,猎猎作响的旌旗飞扬在尘沙之上,将军一声呼喝,所有战士整装列队,号角声、振奋士气的呼喝声,响成一片,整个气氛昂扬起来。

高大的马匹,雄壮的战车,伴随着声声车轮巨响开拓出前路,士兵们在战车的掩护下整齐地列队前进。每位士兵都骁勇善战、装备精良。每位将士都沉浸在振奋的情绪中,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的装备如此先进、我们的将领运筹帷幄、我们的军队如此强大,在将士们心中,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役。

此时都不再沉浸在思乡的情绪中,不再凝视着漫山野菜满目惆怅,野菜太不适合衬托将士的英姿了,披上战甲回首发现,这个季节,已是春末,棠棣之花盛开,迎风招展,恭迎将士们归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