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穷人:你为什么一直是穷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8:42:41

点击下载

作者:晏河

出版社:华阅经典图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为穷人:你为什么一直是穷人

生为穷人:你为什么一直是穷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生为穷人:你为什么一直是穷人作者:晏河排版:汪淼出版社:华阅经典图书出版时间:2017-11-01本书由成都华阅经典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部分什么造就了穷人穷人占据不利地形

中国人吃饭、喝茶、开会,凡是众人聚集的地方,座位都是有讲究的。

尊者坐上首,背靠墙壁,面对大门,有远瞻之利,无后顾之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中军坐帐,局势尽在掌控之中。

卑者当然只能坐下首,形势与上首相反,局势掌控不了,上菜的时候还得小心避让,以免汤油淋头。

穷人总是占据不利地形,危险来了,他首当其冲,利益当前,他却是最后享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都想坐上首,但并不是谁都能坐得上,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硬要去坐,坐是坐上了,但即使不被请下来,最后肯定也会搞得大家都很别扭。

穷人的地位决定了他是个弱者,没有富人的有利条件,所以每一次社会动荡,他都是最大的受害者,每一次机会来临,哪怕是专门为穷人准备的机会,他也只能够分到很小一杯羹。看看历代的变革,除了少数人衣锦还乡,大多数的穷人——作为阶层的穷人——最后还是穷人。

穷人想变富人,想从下首坐到上首,很难靠突发事件取胜,即使成功了,暴富也难以持久。而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漫长努力,真的像大浪淘沙,绝大部分沙子都只能被冲走,留下的极少数才是金子。穷人被支配

从道理上讲,一个人挣再多的钱,一天也只吃得了三顿饭,睡觉也只需要一张床,可是为什么人还是会那样没有止境地追求财富,永不满足呢?这恐怕不仅仅是贪婪的问题。

有个电视片,名叫少壮海狮的什么,最后两个字忘了,我想应该叫“暴动”吧,如果让我来取。这个片子讲的就是在海狮的繁殖季节,众多海狮来到一个小岛,通常每只壮硕的成年雄海狮拥有几只成年雌性及其子女。它们聚在一起,俨然是一群财主,领着各自的妻儿悠闲地晒着太阳,一副安居乐业的样子。

突然,一只雄海狮发现海上有些异动,别的雄海狮也发现了,岛上的财主开始不安,警惕地注视着海面。海面上一片密密麻麻的小黑点,越来越近了,渐渐看清,是另一些海狮的脑袋。

这是些更加年轻的海狮,雄性,他们还没有成家立业,还没有讨到老婆,现在向着这个小岛浩浩荡荡来了。

这时你就会领会到片子的名字取得多么的好!什么叫少壮?就是浑身是胆雄赳赳的那种!他们精力充沛,他们一无所有,他们要讨老婆,他们要找人决斗!老海狮的危机感不言而喻。

那一片密密麻麻的脑袋,在海岛附近涌动着,老海狮们也离开妻儿,来到临海的岸边严阵以待。双方对峙,一方躁动,一方凝重,事情是肯定会发生的,大家都在等待。

突然,也不知是什么信号,海里的少壮一齐向岸上扑来,真个是血雨腥风啊!接下来的一场大战,直咬得天昏地暗,有的财主殉难了,有的少壮牺牲了,后方的妻儿有的被掠走,有的挤在岩石上,等待答案。

片子的结尾,海面复归平静。少壮们离开了,有的交配成功,留下了自己的基因,有的白激动一场,还得再等明年。

旁白:一年一度,同样的事情都在这里发生。

一部动物的片子,可以看作是人类的寓言。

动物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生存,二是繁殖。这两件事都是需要占有资源的,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源,才能保证自身和后代的繁荣。

这是一种本能!没有这种本能的,只有被淘汰。

所以人不可能不贪婪。人毕竟也是动物的一种。

如果说动物对资源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食物和异性上,那么对人来说,资源的外延已经扩展到无限,从有机物到无机物,从有形的物体到无形的意识,包括知识、思想、信息等等,连地球都不能满足人的欲望,人类的触角已经在向太空延伸。同时,因为人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人本身也成了资源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部分,所以企业管理中才有“人力资源”之说。

你是愿意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呢,还是成为支配资源的人?

人不满足于自己的处境,往往不是因为一日三餐吃得不饱,而是不甘心于被人支配,谁都想有更多的地盘,更多的资源,谁都想有更多的支配权。

人类社会中拥有在一定范围内的支配权的人,小到家长,大到老板、官宦,反正都是些“头儿”。他们就像动物的头领,地盘越大,支配权越大,生命就越成功。

为什么有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一只鸡虽渺小,但五脏六腑俱全,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拥有独立的鸡格,鸡头可以决定一只鸡的生活方式。而凤尾不过是高级附庸。虽然一个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往往比小公司的董事长风光,但凤尾只占据配角位置,受制于凤头,服务于全体,固然也有它的作用,却并非举足轻重。

人人都想当“头儿”,不管是鸡头还是凤头,世界才永远充满斗争。这也是自然规律。穷人是永远的弱者

穷人整体处于弱势状态,穷人就是永远的弱者。

股市上,散户们总是竖起了耳朵,东打听西打听的,无非是想听点消息,沾点主力的光,结果却常常被主力牵着鼻子走,成了他口中的羔羊。

股市上的“主力”,说白了,就是有能耐兴风作浪的一小群人,是机构、庄家,或者上市公司本身。主力到股市是干什么来的?绝不是来解放穷人的。来股市的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赚钱。

然而是谁赚谁的钱呢?股市不是印钞厂,它只是一个资金流动的市场,钱不是从你的口袋流到他的口袋,就是从他的口袋流到你的口袋。市场上早就有关于主力的传言,主力赚钱靠的是“养、套、杀”,活生生的一套对付羔羊的办法。在每个人都想赚钱的情况下,被养、被套、被杀的最有可能是谁?结论不言而喻。

有很多人在写书写文章,教散户如何与主力周旋,概括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然而作为一个财富不多且必须准时上班的工薪族来说,他又有什么时间去研读堆积如山的资料,去研判主力的动向,去和一群训练有素的专家周旋,还要决胜于呼吸之间呢?

与狼共舞,最大的可能性是被狼吃掉。

散户和主力,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岂止是胳膊和大腿的区别。地位不同,能力不同,操作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同。两者获取的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别人知道的你不知道,你知道的别人早就知道,走势说明一切,你只有从已经表现出来的结果去猜测原因,等你明白过来,大势已成定局,你根本没有时间反抗。

不仅是股市,几乎在所有市场上,穷人作为投资者,都或多或少地处于劣势地位。信息的不对称,使你无法判断其中的风险,始终处于被掠夺的境地;自身素质的不足,也使你在投资过程中,无法和那些操纵着巨大财富的职业对手抗衡。

股市上的弱者是散户,社会上的弱者是穷人。穷人容易被欺负,一方面是因为穷人的见识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穷人的弱势地位决定的。穷人是社会的基础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穷人就是泥巴,处在食物链的最末端。

但是穷人却是整个生态的基础。没有泥巴就没有虾米,没有虾米就没有小鱼,没有小鱼大鱼也活不了。

泥巴是最贱的,春天来了,万紫千红,泥巴的身上只是多了些踏青的脚印。冬天来了,寒风呼啸,泥巴又成了生命的庇护所,草根藏在泥土里沉睡,动物躲在土穴里冬眠,泥巴则裸露着,默然承受。

热闹从来与泥巴无关,正如所谓的主流和穷人无关一样。世界上只要发生了灾难,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受害最深的都是穷人,而有利可图的好事,总是被富人们捷足先登。

泥巴是渺小的。花市上,从森林里挖来的熟土——再贫瘠的盆土加了这土就不用上肥的——真正是肥得流油的好土,也不过一两元一斤,而被它滋养着的名贵花木,谁个又只值这点小钱呢?但是离开了泥土,花木能够生长吗?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生长也靠泥土。太阳已经受过了太多的礼赞,泥土却至今默默无闻。

穷人是渺小的,多一个少一个确实无关紧要,但整体的穷人却是社会的基础,没有穷人谁都活不好。穷人只有一个鸡蛋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老婆有一天买回来一个鸡蛋,穷人说,如果用这个鸡蛋孵出一只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再用一群鸡去换一只羊,大羊生小羊;羊再换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买田盖房,再娶一个小老婆…听得入神的老婆勃然大怒,操起鸡蛋往地下一摔,穷人的美梦顿时稀烂。

这是一个经典的穷人寓言。

那穷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耿耿于怀,后悔暴露了活思想,让那点宝贵的资本毁于一旦。然而他实在是忍不住!

当年马丁·路德·金一句“我有一个梦想”,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穷人也是人啊,富人的一切欲望,穷人也是有的。食色,性也,他凭什么不想娶一个小老婆!只是鸡蛋还没有变成鸡,连鸡蛋本身也还在老婆手里攥着,就有了如此辉煌的梦想,合不合适,值得商榷。

不能说穷人的前途没有光明,然而道路的曲折性,也确实需要穷人考虑。

从理论上讲,一旦找到赚钱的模式,资本以几何级数增长,也并非不可能。很多财富神话,如比尔·盖茨之类,最初的原始资本也和一个鸡蛋差不多。但是世界上穷人无数,鸡蛋无数,比尔·盖茨却只有一个。下一个会不会是你呢?难说。

资本越小,风险越大,当你手里只有一个鸡蛋的时候,哪怕轻轻一碰,都可能全部玩完。这就是穷人的软肋。

穷人的起点太低,就算你搭上了快车,快得不能再快,资本的增长也像是滚雪球。当雪球还小的时候,你哪怕滚得发疯,比起那些大雪球来,你的发展壮大也是可怜的。基数太小,增长有限,同样是滚动发展,此增加一倍与彼增加一倍,结果有着天壤之别。何况天气一变,首先融化的必定是你。你的雪球能不能滚大,这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穷人总是从做小生意开始,要把小生意变成大生意,就像把一个鸡蛋变成一群牛,中间有太多的因素,太多的环节,如果你没有把整个过程走完,你就没有摸到财富的脾气,你就成不了真正的富人,就算突然发一笔横财,你也消受不了。

很多时候,财富也是一种压力。潜水员都知道,贸然地下到深海,很可能七窍流血。

这绝不是威胁。穷人是一种资源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富人拯救了穷人,离开了富人地球就不转。恰恰相反,穷人才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穷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文化娱乐,他们的种种活动,造就了社会的庞大需求。穷人并不只是劳动力,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最终的消费者,穷人也是个大市场,也让资本垂涎三尺。如果让所有穷人一夜之间在地球上消失,不仅不可能有经济的繁荣,就连地球也将变得荒芜。

穷人也是一种资源,和石油、和森林、和人民币一样宝贵。虽然资源是被利用,被享受的,主宰不了什么,但是它本身的价值却让人不得不珍惜。

穷人是富人的劳动力和市场,穷国也是富国的产品倾销地和原料提供者。很多时候,产品的加工程序全在穷人的当地完成,利润却都被富人赚走了。用你的原料、劳力和市场,赚了你的钱,他还对你一脸鄙视,还声称是他提供了就业机会,你还对他感激涕零!

穷人是一盘散沙,就像股市上,散户手里的钱全部加起来,肯定超过任何一个庄家,但他们不可能加起来,所以庄家才会成为庄家,兴风作浪,把散户的钱赚走,还让散户佩服不已。

我们的社会老是用崇敬的目光,看着富人把一点点小钱施舍给穷人。而实际上,这不是富人的心灵崇高,而是他们懂得整个社会就是一个生物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通俗点说,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要是世上没有了穷人,富人的日子也没法过。

据说,在咱堂堂的京都,外地人回家过年,牛奶没人送的消息,在北京市的人代会上也成了代表讨论的话题。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某主管说:“北京人择业要求比较高,工作要轻松点,收入要高点,离家要近点,最关键还要体面点。”高,实在是高!北京人只能干大事,不愿做小工。你想想,堂堂京城人,能给你修皮鞋、送外卖,给你掏粪、送奶、当保姆吗?

穷人是资源,很多时候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他们不仅是劳动力,是市场,还是安全保障。不仅是富人居住区里的保安,富人俱乐部的门卫,整个国家,全体人民,都是穷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保卫着的。

我们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安心地生活,就凭这一点,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感谢穷人。

穷人富人相辅相成,实际上国际社会是最能掌握这种法则的,所以才常常有富国减免穷国的债务,或者提供经济援助之类的事。同在一个星球上,必须和平共处,就像人类已经学会了保护自然,知道地球上如果没有了低等动物,高等动物们可不仅仅是寂寞的问题。

穷人也是富人的生存环境,穷人也是一种宝贵资源。所以穷人接受富人的帮助,也不要太感恩戴德,你完全可以不卑不亢,坦然受之,那本来就是你应该得的!穷人不安全

穷人只有一个破碗,富人有一大堆财产,一般人就总以为富人更容易蚀财。殊不知阎王不嫌鬼瘦,要饭的、捡破烂的,手里只有半个烧饼,还有可能被比他更饿的人抢去。

穷人钱少,但防护也差。每个城市都有不少高尚小区,里面有的是富豪。眼红之人固然不少,但人家那里又是铁门固守,又是保安巡逻,又是红外线监控,歹人下得了手吗?

大城市里,没丢过自行车的人很少,但丢过汽车的人倒是不多。丢一辆汽车就是大事,就得惊动很多人,最后没准就破了案,就算找不回来,损失还有保险公司担着,也伤不了他多少筋骨。可丢一辆自行车,谁管!对于穷人来说,一辆自行车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呀!

古时的皇帝在宫里闷久了,也想出去换换空气,享受享受常人的自由,于是扮成平常百姓,美其名曰微服私访。穷人听说了,不免有些自慰,咱穷是穷点,但无牵无挂,让皇帝也羡慕呀。

可是他忘了,他的牵挂其实具体得很,穷人的生存环境远比富人恶劣。皇上就算是换了衣服,他还是皇上,左右围着一大群保镖,后面跟着一个大太监,口袋里永远装着充足的银两。他怀着那份新奇的兴致,无忧无虑去体验所谓民间疾苦,就像现在的城里人,带着瑞士军刀、防毒面具,还有指南针、矿泉水,去离城十公里的乡间感受苦难一样,尽管在农家吃了一顿粗粮,只不过是帮助消化而已。

穷人的难处只有穷人自己知道。在混乱无序的环境中生活久了,穷人也有了自己的处世哲学。

穷人往往不相信法律,“制度是死的,但执行制度的人是活的。”从理论上讲,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持秩序,保护弱者,但实际上,无论立法还是执法,富人得到的好处更多。

过去有段时间,城市里面常常有新闻,农民工讨不到工资就去跳楼,用法治的眼光看,显然这是不合适的。但是作为农民工,他付得起律师费吗?就算有善良的律师愿意无偿帮他,他付得起昂贵的时间成本吗?对一个天天等米下锅的人来说,诉讼程序是太漫长了,还没等官司打赢,人恐怕已经饿死。更何况最后能不能讨到钱还是个未知数。

穷人对法律是缺乏信心的,在穷人心目中,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根深蒂固。“成者为王败者寇”,只看结果,不管手段。所以穷人中的暴力尤其可怕。

财产少顾虑就少,顾虑少胆子就大,胆子大许多罪恶的念头就得以实施。每个城市的贫民窟都是社会秩序最混乱的地方,但穷人只能待在那里。

人为财死,财富往往是灾难之源。但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反而安全了。翻开报纸的社会新闻,你会发现,被谋财害命的,大多是穷人,那被谋掉的区区小财,在富人看来简直可怜,但确实有人为此而丢了命,事实就是如此。

穷人可怜,穷人的自保远比富人更难。穷人容易上当

街头骗子常常把目标对准老人和穷人,很难想像一个富人会被那些阴暗角落里猜扑克的、套圈的、换美元的、卖“祖传”古董的各色人等所诱惑。

人之所以上当,总是因为有所贪,有所图,或者有所惧,被人利用了。真正的富人,都有自己的财富来源,不必对这些飞来横财想入非非。真正的富人,大多也是久经沙场,通达世事,早就炼出了火眼金睛,不然他的财富何以能够聚集,又何以能够留存?

报刊上常常有各种致富发财小广告,告诉你不需要太多的钱,不需要太精的手艺,也不用辛苦跑市场,只要坐在家里捣鼓捣鼓,这财就发了。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这些精心设计的圈套,只有阅历不深又急于发财的穷人,才会心甘情愿往里钻。

这个世界上遍地都是聪明人,如果存在一个收益很高而风险很小的行业,不用谁去号召,大家都会蜂拥而上,其结果是这个行业很快饱和,收益率直线下降。资本是流动的,就像江河湖海,无论底下如何高低错落,水面总是平的。整个社会的财富流动也是如此,无论任何行业,投资收益率终会趋向一个平均数值。

一件事如果能赚很多钱,却一直没有人来竞争,只能说明这里面风险太大,让别的资本人望而生畏。坐享暴利的事是不存在的,风险和收益总是成正比。

其实任何一个骗局都有漏洞,你只要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整个事情当中,总有一些你控制不了的因素存在,而且都是关键环节,一出问题就会致命。这正是别人的精心策划!穷人却被虚幻的美好结果所诱惑,而将其中的风险忽略了。

穷人没有在资本市场上滚打过,不知道资本的特性是惟利是图,他以为人家是发善心,是来解放他的,一激动就忘了自己也是在投资。穷人拿出的钱虽然不是天文数字,却也是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几乎就是全部家当了。

一个亿万富翁,如果也拿出全部家当,也就是上亿的投资,他能不认真考查论证,得出完善的方案再下手吗?穷人却是想当然,脑子一热就投进去,等到发现上当,人家早已人去楼空,你除了呼天喊地还能怎样?!

穷人的原始积累本来就难,这样的当一辈子上一次,可能就再也翻不过身来了。穷人劳动不止

从道理上讲,农民是最伟大的,因为再伟大的人也得吃饭,农民正是粮食的生产者。然而,最伟大的农民,恰恰是最穷的,最贱的。

为什么?

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稀缺程度,而不仅在于它的重要性。阳光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但是因为它可以自然得到,所以阳光一钱不值。

粮食虽然产于大自然,是一种宝贵资源,但要使这种资源被人所用,离不开人的劳动。所以最宝贵的资源不是物,而是人,只有人才可以实现物质资源的利用。

富人大多是管理人的人。既然人的资源比物的资源更有价值,那么利用人的人就容易比利用物的人更富有。

美洲有一种蚂蚁叫蓄奴蚁,它们自己不劳动,而是靠掠夺为生。他们袭击邻近的蚂蚁巢穴,不仅掠走别人的食物,还要带走一大群活口,充当他们的奴隶。这些奴隶命运十分悲惨,然而为了活命,他们什么活都干,直到习惯了奴役,变得像在原来部落里一样勤奋。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蓄奴蚁每次抢掠,并不把对方的巢穴彻底摧毁,而是故意留下相当数量的雌雄蚁,以便它们能继续繁殖,从而保证奴隶的来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动物故事往往就像寓言。

作为奴隶的蚂蚁,之所以比普通蚂蚁更悲惨,因为它不仅不能拥有劳动对象——它脚下的土地,以及它正在运送的食物等等——就连它自身也是别人的。它创造财富的意义,就只剩了活命。穷人恩重如山

煤矿出事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几乎是月月有,天天有。死人的消息看得太多,我们也麻木了,十个八个,几十个几百个,数不同而已,没什么区别。只有当那些具体的细节描写出来,我们才意识到他们也是人,和我们一样的人。

在一次矿难后,一个幸存的矿工说,有两个车煤工跑出来了,其中一个与他相熟,外号叫“一把火”……一个外号,突然就叫人心痛了,那些没有跑出来的,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外号,有着自己的性格,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

那年湖南矿难,一个叫聂清文的矿工写在安全帽上的遗言,让我们感到生命的鲜活和高贵,“骨肉亲情难分舍,欠我娘200元,我欠邓曙华100元,龚泽民欠我50元……”在这顶帽子面前,我们难得地看见领导落泪了,他发誓要把安全工作抓好。

但这似乎不是他一个人,或者是坐在那里的一班人发誓就能解决问题的。安全生产不仅与生产条件和生产制度有关,还和思想、文化、意识有关,和太多太多的因素有关。

煤矿为什么频繁出事?因为煤炭涨价了,煤炭行业有暴利,暴利之下,矿主就会不择手段!那么为什么有暴利呢?还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需求旺盛造成的,经济要发展,大家要享受,都离不开能源,煤就紧缺了,就值钱了,矿主就发大财了。

穷人的命是最不值钱的,虽然穷人创造的价值最高。一切现代人最离不开的资源:水、电、煤、气、石油、金属……所有这些的开发,都是由穷人来亲手实现。

煤矿既然那么危险,为什么还是有人要去当矿工?很简单,用一位死难矿工妻子的话来说,因为每月工资一千多元,觉得不错了。

一千多元,不过是富人的一顿饭,一顿对他们来说根本上不了档次的饭,但却有那么多的穷人,不仅要在没有阳光的地下累死累活,还要为之付出生命代价。

富人住豪宅,开大马力汽车,无情地挥霍资源,穷人却要为他们的挥霍流血流汗。

穷人就是穷人,他们的需求可怜得很,他们亲手开采出来的资源,自己又能享受多少呢?他们所要的,不过就是吃饱而已。孩子能上学,老父母能看病,就很幸福了。穷人是颗螺丝钉

穷人因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从属于什么,能和很多人在一起,变成一个庞大机构中的一员,就像寒冷中的鸟儿,挤在一起彼此取暖。穷人更需要自己的组织,需要自己的单位和团体。

当他成了某个团体的一员后,常常就产生了很深的依赖感,生怕失去这个靠山,自己就会像一片羽毛漂泊不定。于是他们以这个团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掩藏个性,牺牲爱好,让自己的一切言行合乎规范,为团体的利益而工作,而奔波,甚而迁徙。对于穷人来说,在一个著名的企业里稳定地工作几十年,由实习生一直干到高级主管,那简直是美妙得不能再美妙的理想了。

这正中了富人的计!

那些团体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富人,他们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告诉你如果不从属于自己这个团体,你就什么都不是,一文不名。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培养新人,以便随时可以把你替换。

如果你在一个大企业工作,企业就是你的全部了,而你却只是企业的一部分,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人事部是干什么吃的?培训部难道只是摆设?他们的工作就是时刻准备着,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螺丝钉。一旦哪颗螺丝钉生锈,甚至才有生锈的迹象,他们便会立刻拔掉,绝不手软。他们个个心明眼亮,说到底,他自己也是颗螺丝钉,也必须在自己的位置上闪闪发光。

穷人永远是被动的,哪怕你闪亮一时,命运也不过如此。穷人没法不志短

京城有个房地产老板说,中国的建筑师很容易改变立场,一个方案,开发商让他怎么改他就怎么改,生怕老板不满意,就拿不到这单生意了。而外国的建筑师,特别是著名的大建筑师却很固执,他宁肯不做这单生意,也绝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设计,哪怕只是一个细节。

其结果就是外国大建筑师留下的是更加完美、更加个性化的作品,因而也名气更大,要价更高,生意更兴隆。中国建筑师却把自己降到开发商的水平,难免生产出一些平庸粗俗的城市垃圾。作品的层次低了,人的档次也就低了,想要高价更不可能了。结果凡是有大的项目,还是让老外抢去,眼睁睁看着别人挣大钱,自己干瞪眼。

这就是穷人和富人的区别!

不是中国的建筑师没有个性,而是他们的收入过于菲薄。如果建筑师还在为区区一点设计费而呕心沥血——据说外国设计师的要价大约是中国同行的十倍——没有这单生意就有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他是在为生存奋斗,而不是为艺术献身,在老板面前他还能有什么脾气?!

献身是可以的,也是伟大的,但献身的前提是身还在,还是你自己的,你还可以做主。如果肉身的存在都成了问题,献身就只是一句空话。

穷人的理想往往就是空话!

穷人没法不志短,他在等米下锅!人穷就必然受制于人,迫于生计,很多时候只能妥协,这一妥协又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错过了发展的机会,最后只好随波逐流,一直穷下去。

穷人很难有长久的打算,穷人是很难长大的。穷人为富人输血

仅从售价来看,公共汽车贵还是轿车贵?答案是公共汽车。

那么,坐公共汽车的是穷人还是富人呢?显然是穷人。

为什么穷人反而坐贵的车?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恰恰是因为他们没钱,所以必须合伙消费。

按照市场规律,公共汽车是富人出钱买的(假设公共汽车属私营企业所有),但他买来不是自己消费,而是投资。穷人买不起自己的私家轿车,就只有去乘公共汽车,很多人共同乘一辆,分摊费用,以买票的形式交易。这样,你一元我一元,很多人的钱慢慢积累起来,富人不仅将买公共汽车的钱分摊掉了,而且最终还赚了。

富人一定会赚的,不然就没人再愿意买公共汽车了,穷人也就无车可坐了。

富人往往是赚穷人的钱。穷人单个来看钱不多,但穷人的数量多,穷人也要消费,有的消费可以独立承担,比如买一瓶洗发水;有的消费不可能独力达到,就只有像乘公共汽车一样,合伙消费,而有能力提供这种合伙消费的,只能是富人,不管怎么样,钱都被富人赚去了。

富人赚穷人的钱,前提是他必须有资本,首先得买了公共汽车,才会有人来坐。有趣的是,富人的钱并不都是自己的,很大部分靠银行贷款。而银行的钱,很多则是穷人存进去的。

我们终于清楚了,富人实际上是利用了无数穷人的小钱,进行自己的投资,生产自己的产品,再提供给穷人消费,把穷人的钱赚走。

穷人喜欢存钱,富人喜欢贷款,一个把钱放进去,一个把钱拿出来,实际上富人的资本很多是穷人给的,穷人始终在给富人输血。

这其间,银行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

银行是干什么的?就是做钱生意的,银行是个企业。生意从来只认利润,不认六亲,生意只能在生意人之间做。从这个意义来说,银行永远是富人的朋友。穷人后富起来

富人很多是从穷人蜕变而来,失败是成功之母,富人也是穷人的儿子。但富人并不轻易履行赡养的义务,而是榨取穷人的劳动,让他们自食其力!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剩下的人以为下一步就该轮到我了——那只是做梦!

在财富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轮流坐庄的,所谓“风水轮流转”“一碗水端平”之类,不过是穷人的希望而已,从来没有富人觉得赚钱赚厌了,该把机会让给穷人试试。

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谁也不会停下来等你,无论是谁,都得撒开腿快跑!

先富起来的人已经掌握了赚钱的技巧和渠道,聚财的模式已经建立,平台已经搭好,没有富起来的人只有随波逐流,跟着富人的指挥棒转。

并且,纵向地比,穷人比先前的确富多了,也可以算是后富起来的人,尽管富人富得更加厉害。但既然无力改变,那就承认现实吧,何况在富人设计的致富模式中,有很多位置是为穷人量身定制的,可以让穷人得到基本满足。

你还想要求什么呢?很多时候,比赛的结果在起跑时就已经定了。穷人不要感恩戴德

当富人光临穷人区,穷人们都以为富人要施舍几个,就连富人装着衬衣袜子的密码箱里,穷人都以为码着成捆的钞票。于是铺红地毯,夹道欢迎,宰鸡杀鱼,吃空运来的海鲜,巴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炒成一盘菜,只要富人高兴。

但富人最需要的是装满钱袋而不是装满肚子。穷人其实搞错了,富人不是来施舍的,而是来赚钱的。穷人拿自己的惯性思维去对付富人,结果是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

只有穷人才是为了填饱肚子到处奔波,富人的需求根本就和穷人不同。

不要因为富人投了资就歌功颂德,富人不投资就只有憋死;投资一旦失败,很可能变得比你还穷。所以大可不必感恩戴德,更不必卑躬屈膝,该投的他总会投,不投的你就是下跪也没用。

富人是按经济的原则思维的,他做一切事情自然有他的考虑,你只有适应他,而不要想去影响他,改变他。穷人幻想现代化

穷人从来就是作为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存在的。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离不开劳动力,所以穷人还有他自身的价值,富人还在某种程度上依赖穷人。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力越来越被机器所替代,穷人的存在就越来越多余。

现代化对穷人来说并不全是好事,现代化使穷人的处境更加危险。

记得刚开始修高速公路时,沿线的人都欢欣鼓舞,等到修好了才知道,就算路从你门前经过,如果不开路口,没有接点,你就只能当个高速公路的守望者,除了多吃些尾气,多听些噪音,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不仅如此,你的经济反而萎缩,因为你不再是交通要道了,也不再是繁荣的驿站,你离人流、物流、信息流反而更远。

越高等级的路越是如此,要提高速度必须沿途封闭,直线沟通的结果便是淘汰直线之间的人。

河南曾经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宋定都于此,东京汴梁成为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大都市,盛况一直持续到清朝。但自从清朝的海运和铁路兴起,大运河的重要性就大打折扣,地处黄河、运河之交的中国中心地带河南,也就免不了边缘化的命运,以至于沦落到近代,河南因为输出大量贫困人口而备受歧视,“河南人”也居然成了一个贬称。铁路的繁荣,很可能意味着河运的衰败,只不过后果不是一夜之间显露出来的。

信息社会人人都在憧憬奇迹,我们听到不少人一夜暴富的神话,都为此而激动,却没有想到,这同时也意味着,不少人可能一夜暴穷。高速公路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有接点的大城市。同样,在网上穿梭的信息快车,也并非每个人都能搭上。占据着信息制高点的人会魔术般壮大,而徘徊在一个个接点之间的人们,却会沦为盲点,以同样的速度衰落。

在这个时代,生存的严峻性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的,没有这样的意识,你就只能被淘汰。

现代化,正是穷人们日夜憧憬着的现代化,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为有了机器,穷人惟一的资源——劳动力,也变得不值钱了,穷人更加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而且,因为富人们占据着信息的主干线,整个社会的财富,也被他们更便利、更快速地夺去。穷人要奋斗

人一旦到了某种规格,就有了某种待遇,待遇和规格是成正比的。即使遇到变故,规格变了,待遇还会惯性延续。

人要取得成就是不易的,一旦出人头地了,就证明他已不是一般的人,他有高于一般人之处,一般人就会从内心里对他有一分敬畏。

有过人之处的人确实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即使是战犯,同样被俘了,一个将军和一个士兵,受到的待遇也是大不相同的。起码,将军不会挨打,不会饿饭,在失去自由的情况下,这就是非常幸福的了,而这种幸福的获得,是因为他自身的分量决定。

一个有分量的人,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会得到最起码的尊重。

侮辱一个将军,会让所有有自尊的人愤怒,哪怕他是敌人的将军。侮辱别人的尊严,其实也在丧失自己的尊严。人们之所以愿意维护上等人的尊严,因为他们已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成功,成功本身就意味着受人尊重,就意味着有尊严。

正因为如此,古人有“刑不上大夫”之说。上等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维持他的面子,维持他的基本尊严。

与此相对的一句话是“礼不下庶人”,这真是有点侮辱劳动人民了。“上等人”和“下等人”自古以来就有天壤之别。

富人哪怕进监狱,也可以住豪华牢房,有彩电、冰箱、卫生间,有的还可以打高尔夫球,定期享受性生活。穷人就是不犯事,也未见得能享有这样的待遇。这倒并不只是个钱多钱少的问题。富人级别在那里了,一般说来不会进下等的监狱,或者和刑事犯关在一起。

就算到了最后,判了死刑,有的注射死,有的枪毙,细细想来,状况也是很不同的。哪些人能享受比较舒服、比较有尊严的注射死刑呢?恐怕还是富人居多。

所以人要努力啊,要奋斗,只有到了上层,你的生命、你的尊严才能有保障。至少,为了在极端情况下不挨打,不饿饭,你要尽量往上爬。素养创造财富

不排除有少年得志的人,但一般来说,除非有特殊的背景或才能,财富的积累总是和年龄成正比的,绝大部分超级富翁,在年龄上都是属于中老年,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在人生的后半段,才修成正果。

任何质的飞跃都有赖于量的积累,钢铁不是一天炼成的。

运动场上,一群人不用交手比试,只要在场上跑几步,做几个动作,谁是专业的,谁是业余的,就一目了然。专业运动员的素养,在举手投足间,在形体和气质上,都有着深深的印记。

生意场犹如竞技场,胜败全凭实力,哪怕偶尔有抢跑的,抓扯衣服的,袭人下身的,收买裁判的,即使因此占了点便宜,终究也成不了大气候。富人致富,终究还是凭本事,也就是能力,也就是素养。

所谓素养,就是无数的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180度、360度、720度,无数次的重来,重来,再重来,最后终于可以在空中做出一个完整的高难动作了。运动员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无数次这样的重复中打磨出来的,这就叫素养。

素养就是精雕细刻,就是千锤百炼!正因为获得素养的过程如此不易,所以高品位的素养才让常人望尘莫及,有素养的人和没素养的人,才有着如此显著的区别。

没有当过运动员的人,对世界冠军和业余选手的差别,并不是很容易理解,就像没有做过生意的人,对财富的积累缺乏认识一样。

世界上有很多天才,他们都有灵感闪现的时候,但最终成大师的并不多。就因为缺少量的积累,偶尔的闪光也就倏忽而逝了。

如果我们把做生意看成一种职业,生意人的职业素养,也就像运动员的技能一样,也是在天长日久的训练中打磨出来的,也必须经过很多事,走过很多路,才有了经验的积累,才有了令人信赖的能力。

少年得志的人,我们可能只看到他眼前的辉煌,却没有看到他日后的危机。过早得志,很可能忽略了素养的打磨,就是他有心锤炼,已经启动的快车,也不容他停下来慢慢调整。

其实,素养本身就是一笔财富,要相信,哪怕微软破产了,比尔·盖茨也绝不会失业。相反,一个乞丐,哪怕他中了百万大奖,也很难成为真正的富人,很难富一辈子。

所以,任何事情,只要你好好地去做了,做的过程,就是素养提高的过程,只要你好好地做,不管赚多赚少,你都是赢家,你都在向财富靠近。靠人推是走不远的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

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了,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又艰难了,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他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很快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送种子来,赫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

富人转身走了。穷人当然一直穷着。

靠人推是走不远的。外人的帮助对穷人来说只是一种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改变命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行动,但假如不能够战胜惰性,不能够坚持到底,最终还是一场空。

据一个投资专家说,他的成功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再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积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账单。这是个好习惯。

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成功。穷人要有思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是个什么狗屁逻辑!诸葛亮是无价之宝,臭皮匠遍街都是,两者岂在一个量级!且不说千千万万个臭皮匠顶不了一个诸葛亮,就是世世代代的臭皮匠也是无法和诸葛亮相比的。

思想和智慧,不是能用数量来衡量的。即使在古代,一个秀才如果落难,实在走投无路了,让他担水种地打猪草,尽管腰酸背痛,还是能很快适应。但如果一个粗人突然得到意外提拔,让他到翰林院舞文弄墨,可能一辈子都写不出像样的文章。人的智慧高于一切,知识经济从来就有存在的土壤。

只不过当人们的日常用品更多地是由手来生产时,手的价值被广泛认同,思想和智慧只被当作无形的精神财富,而没有具体的量化形式。

只有当工业文明发展到成熟阶段,机器代替了手,商品的丰富使制造环节以外产生了很多获取利润的空间,头脑的经济价值才被更多人认识。

这正是信息时代产生的前提。信息是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当信息作为一种产业出现在人类社会时,思想和智慧也就找到了物化的途径。

以前我们总说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不仅是精神财富,还是可以物化的有形的财富,很多时候是可以标价出售的。一个思想可能催生出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穷人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点点存款,也不是身强力壮,而是大脑。穷人要有激情

人能不能干成大事,首先要看他有没有激情。

如果一个人很穷,而又成天无精打采,并没有受到重大打击,就是不能进入状态,你难得看到他眉飞色舞的样子,更别指望他能感染旁人。他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不会做到最好。这样的人,你能想像他冒风险,顶压力,克服种种困难,领导一个团队创业成功吗?

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不可能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更不可能有创业的力量和勇气,要成为团队的领袖,更是妄想。

可以说缺乏激情的人,如果他的生活不景气——没有“如果”,是“一定”——那就是命中注定的。

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但是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了,他会兴奋;电视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但是,你能说他有激情吗?他有的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和冲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激情,穷人终将不是穷人!

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

穷人总是渴望发大财,但没有激情的人,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行动,发财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你是穷人你怕什么

穷人也有紧迫感,也很想尽快改变自己的贫穷面貌。他有积极性,但又总是有恐惧感,因为他从来没有独立把握过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商业运作的经验,就像一个从来没用过电脑的人,生怕一用力就把键盘敲坏了,或者一上网就会遭遇病毒。

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对于恐惧电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插上电源,开机!而对于想要创业的穷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干起来再说!

干任何事都是需要条件的,而使这些条件具备往往会耗费许多精力,拖延漫长时间,有时还没等到条件成熟,周边环境已经变化,旧条件没达到,新问题又冒出来,结果还是下不了手,最终不了了之。

穷人一生都在等待,等所谓的机会,等条件成熟,头发等白了,心也等老了,最后即使条件成熟了,你也懒得干了。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不干永远没有机会。

干起来再说,边干边寻找机会,边干边创造条件,边干边修正,边干边完善,你是穷人你怕什么!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也许最初看起来没有希望的事,干到最后就有了好的结果。穷人最有革命性

苦大仇深的人最具有革命性。革命让他失去的是身上的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今天大城市里的重要岗位,许多都被外来移民所占据。

那些来自于艰苦山区、贫穷农村以及闭塞小县城的穷人们,其中任何一个你都千万不要小看。他们并没有什么先天优势,或者通过考学,或者通过打工,就凭着要在大城市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从最底层开始,艰难地往上爬,渐渐占据重要位置,以至于到后来,比土生土长的居民更像城市人了。

一无所有是一种财富,它让穷人产生改变命运的冲动,产生干一番事业的激情。同时,一无所有就无所牵挂,能量就发挥得更彻底。

农民要进城打工,丢掉的无非就是一把锄头,而对城里许多养尊处优的人来说,要离开原来的环境,去开创新的事业,需要放弃的东西就太多。结果大多数人割舍不了,创业也就成了幻想。

所以无论穷人富人,当你原有的优势受到威胁时,你其实正面临着一次机会,当环境把你逼到一无所有的境地,实际上是给了你一把挖掘宝藏的锄头。不要扭住已有的东西不放,只有把自己置于一无所有的境地,你才能轻装上阵,到时候你会发现,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笔宝贵财富。把幻想变成理想

把富人说成是一群好逸恶劳、醉生梦死的败类,简单地归入腐朽阶级,这不是嫉妒就是无知,再不就是别有用心。富人只要不是靠捡钱包、买彩票之类的运气致的富——这样的富人为数甚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记——其他靠任何方式挣钱,都不简单。富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富人,本身就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富人绝不是平庸之人,我们看到很多写赌王、大盗、名妓、毒枭等等的影视剧,主角或者玩世不恭,或者杀人如麻,都不是良善的主,观众却只觉得刺激,不觉得可恶,似乎那些血腥和罪恶都与己无关,只有其中的英雄气概和浪漫氛围,让他们深深陶醉。

撇开道德的标准,撇开这些恶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单从他们本人的精神状态来说,确实有一种枭雄的霸气。人生当如斯,手起刀落,何等畅快!

每个人其实都有过这样的幻想,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出人头地、呼风唤雨的人,自己就是英雄,就是王者!

但是毕竟,王者只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人的幻想是脆弱的,如果不把幻想变成理想,把理想付诸行动,再美的幻想也只是昙花一现。从这种意义说,任何一个富人都是有理想的人,他们的财富都是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换来的。富人就是那种把对财富和权力的幻想,变成了目标和行动,并且最终获得成功的人。

很多人都时常念叨:不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但也就是嘴上念叨而已,当一个匪兵甲、匪兵乙容易,要当一个土匪头子就难多了。

所以富人毕竟是可敬的。始终保持斗志

如果跳出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暴力夺取政权的框框,把“革命”理解为一种根本变革,一种创新和解放。那么,通常认为,穷人是革命者,因为他要翻身求解放,而富人只是革命的对象,这是对革命的误解。

富人比穷人更需要革命,这是一种以攻为守的策略。因为他如果自己不革自己的命,别人就要革他的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不请自来的。富人是成功者,但那只意味着过去,时代始终是向前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不革命,终将被淘汰。

著名的案例,如大名鼎鼎的牟其中,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当年他可是以变革者著称的。倒不是因为他在“文革”中以激进言行被打入死牢,而是因为改革开放初,以革命性的方式做成了与前苏联的飞机贸易。那时的牟其中,何等的意气风发,不仅名列大陆首富,而且以商界的精神领袖自居。在那份名为《南德视界》的内部报纸上,每期都可以看到牟总的革命性思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99度加1度理论”,大意是说,国企有它自身的优势,但也有必然的局限,结果就像水烧到了99度,始终只差那1度的火候。他牟其中,就是来加这1度的人。好个四两拨千斤!说实话,他当时确实启迪了不少人,这个理论本身,在当时国企改革的背景下,还是很有创意的。

不过,加1度容易,要想保持住这1度就难了。温度加上去,只需要添几把柴,而要保持它,却要长久的工夫。对企业来说,这个工夫就是经营管理,说到底,经济也是门科学,科学的事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

那时咱就纳闷儿,说了那么多,牟其中到底靠什么生意赚钱?没有利润来源,企业如何能够长久?在当时的背景下,玩概念是行得通的,而且见效快,但是如果始终只是这几板斧,潮流变化了,市场成熟了,管理规范了,可钻的漏洞越来越少了,你还在那里打擦边球,玩空手道,岂不玄乎!

果然,牟其中终于翻船。

潮流变了,自己不变,也就是抱残守缺,怀里的宝贝不管曾经多么风光,在新时代的宠儿面前,终究是人老珠黄,不能看。

在中国内地,很少有人是靠世袭继承致富的,中国的富人大都是创业成功的。能从穷人堆里跳出来,本身就是他具有革命性的证明,没有革命就没有飞跃,也就没有本质的提升。

但是革命成功以后怎么办?只能继续革命!不然也就沦为腐朽,成了新一轮革命的对象。发财是件苦差事

穷人常常把自己的穷归结为没有资本,以为一旦有了钱,就可以投资,坐收回报,就可以当老板,而且是跷脚老板,潇潇洒洒进入富人圈子。

要说穷人没钱,那是真的,一个月就那么点收入,上有老下有小,要吃要喝要玩,怎么算他也剩不下多少。但是要说他有钱,那也是真的,一旦哪个地方集资,说是年息30%,这些人的钱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出来了,一摞一摞地抱去,生怕去晚了别人不收。

前些年,一场席卷全民的集资热,不知套牢了多少人的钱,最后大多血本无归。经济学家这才站出来说:你怎么那么傻?也不算算什么生意能轻而易举赚到30%,纯利润,还要返本给你!除非是拿你的骨头熬你的油!

其实集资者哪里是要吃你100%的钱哦,他没有那么贪,他只要70%就行了,剩下30%他大大方方当场作为第一年的利息发放。你很感动,千恩万谢,至少往后365天是放心的。这么长的日子,完全够他从从容容地卷铺盖走人了。

可是穷人并不这么想,他的逻辑很简单:我是投资,投了资就要有回报,天经地义,你该给我!

世界上应该的事情多了,可是能不能兑现,还得要你亲自去把握。生意上的大忌讳是隔袋买猫、隔山买牛,这一个“隔”字就是问题的关键,凡是你不能亲自控制的事,最终都会出乱子。

有人叫你去入股,当个小股东,百事不操心,只等着年底分红,你相信吗?有人要代你炒股,不用你再去盯着K线图,每天搞得头晕眼花,只要交出股东代码本,偶尔看看资金账户,看存款后面是涨了一个零还是两个零,你动心吗?世界上这样的好事太多了,只要你有钱,总会有人找上门来,劝说你以钱生钱,实现一个滚雪球发大财轻轻松松赚大钱的梦想。

可是世界上哪有那么轻松的好事,即使有也落不到你的头上!

发财是一件苦差事,任何一个成功者的第一桶金,都浸透着他的血汗。有了第一桶金,第二桶、第三桶就容易一些了,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了资本,而是因为你找到了赚钱的方法,有了赚钱的素质。这时候的你,哪怕这一桶金全部失去,不复存在了,你也可以重新找回来。

已经创业成功的人,他的经历和素质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了。他可能会有失败的时候,负债累累,比一个穷人还穷,但只要心不死,可以肯定,他还会富的。

而穷人没有经过这个过程,想一步登天,直接进入富人阶层,首先在观念上就不能适应。

不要想当跷脚老板,不劳而获的事是不存在的,资本家也得动脑筋,想剥削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想发财,先做好吃苦的打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穷人混在穷人圈

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环境,环境和命运之间互为因果。

穷人大多生活在穷人中间,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就是穷人的模式。穷人身边都是穷人,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

穷人既羡慕富人,又对富人有种天然的抵触,他们在谈论富人时就难免用一种讥讽的语气,并且在内心藏起一把手术刀,随时准备着解剖富人的丑陋,以便让自己的优秀凸现出来。生活在穷人中间,很难对富人有一种理性的认识,更难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富人的绝招。

富人,不管他有多蠢,他能够成为富人,就是不简单的。

穷人也有自己的智慧,但那更多是在生存的层面上。一个生活在穷人堆中的穷人,要想跃上富人的台阶,必须先和自己这个阶层说拜拜。

这绝不是背叛,而是一种自我改造。

穷人必须认识圈子的重要性,始终在穷人圈子里混,最终又能混出多大名堂呢?

仔细研究刑警是怎样破案的:案发之后,首先是确定被害人身份,然后去调查他的社会关系,从中找出嫌疑人,逐个排查,最后锁定。很多情况下,等目标锁定的时候,罪犯已经跑掉。但不要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的社会关系还在,父母兄弟,亲朋好友,老婆情人,熟人的熟人……总之,他不可能凭空出世,葫芦总是从藤上长出来的,顺藤摸下去,总会把它拎出来。

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就是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中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这个圈子的共性。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用一个人所处的圈子来判断这个人。

一个大老板如果曾经与比尔·盖茨握过手,他一定会把握手的照片放在显著位置,恰到好处地让人看见。因为能和高山仰止的人物在一起,他自己的形象也大大提升。

和什么人在一起,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富人总是千方百计打进更富的人的圈子,同时千方百计不要让穷人混进来,要保持圈子的价值,就必须保持圈子的纯洁性。

武林中人,都要拜师,一是为了学艺,二来也是为了有所皈依。拜了这个师,也就等于入了这个门,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是孤魂野鬼了。

媒体上经常有个词,叫“圈内人”,也就相当于“自己人”的意思。不是自己人,当然什么也不好办,打不进圈子内部,你就是浑身是胆,也只不过算个散兵游勇,很难大红大紫。

为什么有的女演员样子挺清纯,却不惜制造绯闻,也一定要与名导挂上钩?那是因为要占领制高点呀,名导是圈子的核心,是圈子中的圈子!慈禧如果没被选进皇宫,就永远不可能当上老佛爷。所有的交流、提携,甚至争斗,都是在圈内发生的,进不了圈,一切就与你无关;与圈的核心越近,你就越有可能成为核心。

富人是不太热衷于大范围的同学聚会的,因为同学间的层次已经相差太大,难有共同语言。得意的人总是喜欢往前看,憧憬着更大的辉煌,所以富人不太怀旧。

从行业峰会到高尔夫俱乐部,从玩家到事业伙伴,富人精心打造着他的圈子。因为圈子的来之不易,他会格外珍惜口碑。

圈内也有不守规矩的,喜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结果哪个圈子都待不长。人总是要在圈子里混的,得罪一个就等于得罪全体,坏了规矩,坏了口碑,就等于自绝于圈子。所以有的人始终都是另类,始终都是非主流,这倒是与才能无关。穷人靠单位

单位上的人,大部分靠工资吃饭。既然是靠死工资,你自己就不可能有多大的主动权,很多时候,你所在的单位效益如何,就是你能否过上好日子的决定因素。

中国历来有平均主义传统,“不患寡,患不均”,习惯了在大锅里舀饭,谁碗里多了一勺,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靠工资吃饭的人,要想靠在单位里和别人拉开档次来提高收入是不现实的。据专家研究,现在一般企业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标准相比,相差仅为3倍左右;机关单位最高工资仅是最低工资的4.28倍(不含工龄工资);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标准相比只有2.81倍(不含工龄工资)。

比起国外大企业的CEO动辄就高达数亿美元的年收入,中国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收入都是小儿科,年薪上亿美元,这在中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在西方,CEO们被戏称为“文明世界的掠夺者”。在美国,管理者和一般工人的收入差别可以达到上千万倍,而在中国,无论你怎么奋斗,如果是靠工资,只能是比同事略高一筹。

如果单位是个好单位,这种比同事略高的收入也算不错了。如果单位不景气,这种略好就只够活命。最好的单位是那种具有垄断权的单位,既不担心下岗,又不担心过劳,日子一到就只管上财务室领钱,逢年过节还可以拿个红包。

没有办法挤进这种好单位的人,就只能在工资外收入上下工夫了。比如炒股、兼职、当顾问等等。不过干这些得有知识资本才行,不是人人都干得了。

当然如果身处一个好单位,最好还要有把好交椅,除了工资以外,不愁没有油水。不过这种被经济学家称为灰色收入或者黑色收入的收入,虽不属于暴利,但风险也不亚于股市。股市一步走错,最多就是套牢,只要你不出局,总还有解套的希望。但这种拿权换钱的生意,一旦失手,你不出局也是不行的哦!穷人向往年薪《古古经济学》中有一幅很有趣的漫画:老公和老婆坐在花园里,老婆说:“口口声声说爱我,你为我都付出了什么?”老公想:“至少我付出了不能追小芳的代价。”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比如恋爱,你在收获淑女的同时,也就不会再拥有辣妹了,这其间的损失,也就是机会成本。

如果你是一个素质优异的人,你正准备开自己的公司,这时有一份年薪十万的工作在向你招手,你会怎样选择呢?在中国,这样一份工作是足以让大多数人心动的。然而你在获得这份高薪的同时,也付出了很高代价。如果你的理想是创业,是挣一百万,一千万,甚至一亿,那么你损失的就是这个未来的企业,是那些还没有挣到的钱,是你为这份工作而失去的时间和机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