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作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9:41:25

点击下载

作者:赵一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动作心理学

微动作心理学试读:

前言

没看过《别对我说谎》(Lie to me)?没听说过“微表情”?不懂真正的“小动作”?我敢肯定,你一定不是一位独具慧眼的识谎专家,也不是一个高情商的“万人迷”。因为在日常的沟通中,我们的情感表达只有7%的内容来自语言,其他绝大部分都属于微动作的范畴。只有善于解读并利用微动作,学会“读懂”与“控制”,你才能了解真实的自己,看穿他人的内心,掌控局面,掌控人生!

很多年前,已故著名肢体语言交流专家瑞依·伯德威斯特尔教授与一个年轻人讨论他写的一本书。当教授问年轻人对这本书的意见时,年轻人擦揉着鼻子,说他非常喜欢这本书。伯德威斯特尔教授见此情景,笑着说:“你说谎,其实你一点都不喜欢这本书。”年轻人愣住了,但他并不明白自己是怎么露出马脚的,只好承认自己只读了该书的几页内容,就发现“写的东西真的很乏味”。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怪那个年轻人在肢体语言交流专家面前擦揉鼻子了。因为触摸或轻轻地擦鼻子(通常用食指)是撒谎的典型动作。

几位科学家还深入研究了克林顿就莱温斯基事件向陪审团陈述的证词。他们发现,克林顿在说真话时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但只要一撒谎,他的眉头就会在谎言出口之前不经意地微微一皱,而且每四分钟触摸一次鼻子——在陈述证词期间,他触摸鼻子的总数达到26次之多。

事实上,我们对周围人的观察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消遣行为。在购物中心、谈判桌上、会议、社交聚会等公共场合,我们都会时不时地观察别人。如果你也一样,就会发现自己正在猜测别人的心理:为什么他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或做出这个决定?

比如,某人吐舌头扮鬼脸或歪着脑袋,就表示他有某种特定的想法或情绪。不管他是否开口说话,他的身体动作所传达的信息会充分反映出他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他说话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也应该同时关注他的肢体语言所传达出的信息,这样才能确认他所说的话是否真实。

加拿大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如是说:“当我说我很生气时,我有可能是真生气,也可能是说谎,还有可能是害怕或嫉妒,抑或兼而有之。通过观察身体语言,能更好地判断出人的真实感情。”

意识到微动作背后的情感和意图,会对你的生活很有帮助。按照本书提供的读心技巧多多练习,你就能清楚地知道是什么激发了人们的这些行为。有了这份深入的了解,你就能够非常专业、轻松、高效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在现实世界里,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形势瞬息万变。只要生存,我们就必须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着沟通与交往。而要想在社交场上左右逢源,你就必须会读人——读领导、读同事、读家人、读朋友、读邻居……读与自己有关和无关的周围所有的人。

正如美国著名人际行为学家乔治·沃尔夫所说:“你周围的人是一个复杂的组合群体。他们既是你必不可少的生活伙伴,又是你需要留心的对手。只有靠自己的眼力和心力,才能‘解剖’其所言、其所想、其所行。否则,即使你的防护盾牌再坚固,也会被人射穿。”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学会如何训练自己更细致地观察周围人的非语言信息,你将开始学习用眼睛去“聆听”,并仔细琢磨人们用手势或表情传达出来的意思。同时,你还会掌握如何运用肢体语言来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解读人们的肢体语言能够让你收获很多,但是请切记一点:不要认为经过几次实践,你就掌握了非语言交流的精髓,于是开始骄傲自满,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千万不能根据一些肤浅的解读和几次实践就得出最后的结论。我们应该以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学习人类的行为,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所以,不要想着一步登天。

因为人的行为包含了许多变数,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行为或人的复杂程度,密切关注其每一天或者每一周发生的变化。请时刻牢记,“微动作心理学”是一门观察艺术,而非一门学科。除此之外,你还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相关学科,这样才能创造奇迹。

还等什么,改变人生,修炼从现在开始!第一章捕捉情绪的心理策略——面部表情泄露内心秘密七种全球通用的表情模式

美国著名心理专家保罗·艾克曼研究了不同的精神状态对人们的影响,以及这种精神状态是怎样反映到人的外表上。艾克曼发现,有七种基本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全球通用的。它们分别是:惊讶、悲伤、愤怒、害怕、快乐、厌恶以及轻蔑。◎惊讶

惊讶是一个人持续时间最短的感情。人们在吃惊或有防备的时候,会把眼睛睁得特别大,露出虹膜(俗称“黑眼球”)之上的巩膜(眼白);还会有一些面部表情,例如,眉毛抬起,且向上弯曲,而下颌下垂,双唇分开,年纪大的人的前额还会出现许多皱纹。看到这些面部变化后,你就可以完全肯定,这个人正在震惊中。◎悲伤

和惊讶相反,悲伤是一个人持续时间最长的感情。很多事情都可以让我们感到悲伤。当你因为种种原因要和心爱的人分别的时候,当你因为自己的失误而丢掉了一份宝贵的工作的时候,都会有悲伤的感情产生。当你的面部表情表现出悲伤的时候,你会得到他人的安慰、帮助、鼓励等等。

社会让男人不敢轻易表现自己的悲伤,他们总是强颜欢笑。但是表情不会骗人,强颜欢笑是很难掩盖的。悲伤的一大特点是脸部肌肉松弛;并且,眉头收缩或扬起,眉心产生垂直的皱纹;上眼皮内端抬起,形成三角形;下眼皮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变得紧张;嘴角会向下撇。◎愤怒

我们愤怒常常是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人干扰了我们想做某件事的打算;有时候,我们也会对自己感到生气;别人不赞成我们的想法时,我们也会愤怒。愤怒是一种危险的感情,常常伴随着想要伤害别人的冲动。当然愤怒也有一定的好处,它可以成为我们改变某件事情的动力。

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他的眉毛会收缩或者下垂,眉心有皱纹,但是前额不会有。从嘴巴上来看,双唇紧闭也是愤怒的信号。当某个人因为愤怒而直接盯着另一个人,显示出紧张的眼部状态时,他的上下眼皮也会很紧张,眼睛眯成一条缝。他用眼睛盯着别人,用以宣泄内心的不满,甚至达到吓唬对方,或威胁对方的目的。◎恐惧

对我们的心理或者身体造成伤害的事情都会让我们产生恐惧的情感。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讲,恐惧能让我们迅速逃离危险。我们的眼睛会直愣愣地大睁着,好像要把那预示着危险迫近的最细微的动作都看个一清二楚。这种状态下,感到恐惧的人的面部表情很不一样,他们的眉毛抬起并锁在一起,嘴巴是紧张而且收缩的。◎厌恶

你知道厌恶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吗?不妨开始这样的想象:你需要准备两样东西,一个玻璃杯,一口口水;现在想象你吐一口口水到玻璃杯里面,然后喝下去。这样的想象很可能会让你出现厌恶的表情。厌恶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反映到脸上,也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表情。

厌恶的表情很少会用到眉毛和前额,只是用到脸的下半部分,所以厌恶也是一种很容易假装的表情。判断一个人的厌恶是真是假,可以通过观察他的鼻子。如果鼻梁上出现了皱纹,就表示他真的产生了厌恶之情。◎轻蔑

轻蔑和厌恶密切相关,我们不会对物产生轻蔑之情,只会对人。我们通常想让那些我们轻蔑的人感到我们自身的优越感。当一个人有轻蔑的感情的时候,他的嘴角会拉紧并且上扬,形成一个带点邪气的微笑,鼻子可能还会发出噗的声音,眼睛还会往下看。◎快乐

什么东西会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呢?美丽的鸟儿、孩子的笑声、花朵的芳香都会让快乐之感油然而生。人们似乎把快乐更多地表现在声音之中,比如快乐的大叫、快乐的笑,脸部变化则不那么明显。

真笑和假笑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真笑时,会有两块主要的肌肉被用到:颧骨肌和眼轮匝肌。颧骨肌把嘴巴仰起来;眼轮匝肌让眼睛周围变得紧张。假笑的时候,眼轮匝肌是不会被用到的。因此我们在形容某个人假笑的时候常常说:“他的嘴在笑,但是眼睛没有笑。”怀疑动作:眉毛上扬的教授

眉毛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汗水和雨水滴进眼睛里,除此之外,眉毛的一举一动也代表着一定的含义。可以说,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可从眉毛上表现出来。

毕业论文答辩会上,小吴发现自己在陈述时,一名评分教授的一条眉毛一直在上扬。这一动作让小吴分外紧张,她开始强烈地怀疑自己的论文水平。答辩结束以后,很多同学都说到了一条眉毛上扬的教授。看来这个教授在听每个人的答辩时都眉毛上扬。

如果这位教授只对小吴做出了这个表情,那么表示他是在怀疑,可能他并不认同小吴的论点。但所有的同学都反映这个问题,眉毛上扬的动作很可能就只是他的一种习惯。两条眉毛一条降低,一条上扬,它传达的信息介于扬眉和低眉之间,半边脸激越,半边脸恐惧。一条眉毛上扬通常表示这个人处于怀疑的状态,或者是正在思考问题,扬起的那条眉毛就像是一个问号。

每当我们的心情有所改变时,眉毛的形状也会跟着改变,从而产生许多不同的重要信号。眉飞色舞、眉开眼笑、眉目传情、喜上眉梢等成语都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眉毛在表情达意、思想交流中的奇妙作用。在第一次见面时,观察对方眉毛的一举一动就可以把对方的性格猜个八九不离十。你若是精明的人,就会很容易捕捉到以下的细节:◎低眉

低眉是一个人受到侵害时的表情,防护性的低眉是为了保护眼睛免受外界的伤害。

在遭遇危险时,光是低眉还不够保护眼睛,还得将眼睛下面的面颊往上挤,以尽最大可能提供保护;这时眼睛仍保持睁开并注意外界动静。这种上下压挤的形式,是典型的面临外界袭击时的退避反应,眼睛突然被强光照射时也会有如此的反应。当人们情绪强烈,如大哭、大笑或感到极度恶心时,也会产生这样的反应。◎眉毛打结

指眉毛同时上扬及相互趋近。这种表情通常代表严重的烦恼和忧郁,有些慢性疼痛的患者也会如此——急性的剧痛产生的是低眉而面孔扭曲的反应。◎耸眉

耸眉可见于某些人说话时。人们在热烈谈话时,差不多都会重复做一些小动作以强调所说的话。大多数人讲到要点时,会不断耸起眉毛,那些习惯性的抱怨者絮絮叨叨时就会这样。如果你想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了解一些潜在的信息,眉毛就是上佳的选择。◎轻抬眉毛《老友记》里的主人公之一乔伊,因其丰富、幽默的面部表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善言辞,经常话到嘴边却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但他丰富有趣的面部表情却准确地传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当他遇到自己心仪的美女时,会微笑着,轻抬一下眉毛,不用说话,对方就知道他对自己有好感。

轻抬眉毛的动作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广泛使用了。当你向距离稍远的人打招呼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使用这个动作,迅速地轻轻抬一下眉毛,瞬间又回复原位。这个动作可以把别人的注意力引到你的脸上,让他明白你正在向他问好。

眉毛虽然只是人面部很小的一部分,但作用却很大,它的一动一静,都会在无形中透露你的心境。鄙视动作:目光告诉你的那些秘密

许多电影里都有这样的搞笑镜头:犯错的年轻女孩低眉顺眼地站立着,一个保守、严厉的老学究从眼镜框上方打量着她,久久不说话……如果你遇到目光从眼镜框上方延伸出来的人,这表示他对你所说的话充满了怀疑,他希望可以从你的情绪反应中证实你的话的可信度,这是对你审视的表现。

眼神多种多样。从眼镜框上方透出的眼神往往是冷冷的,带着拒绝交流的味道,是一种不太客气、心怀戒备的注视。一般来说,从眼镜框上方看人往往不是正视,而是用斜上方的目光看人或是余光扫视,有这种习惯的人一般都是刻板、保守、斤斤计较、心存鄙视的人。他们的目光表露出来的是轻视一切、怀疑一切,有一些人甚至带着性格上的缺陷。

这样的人也可能用眼神表达指责。如果你从他的身边走过,他往往先看看你的头,又看看你的脚,可能还会轻轻地撇撇嘴,那么他的眼神就是在指责你,你的动作引起了他的不满。以眼神指责往往不太显眼,比较客气。当然,也有一些戴着老花镜的人,仅仅是为了从眼镜上方看清外面的世界,这样的人不在此列。

米歇尔·阿基利认为,一个人在与他人进行交谈的过程中,视线朝向对方脸部的时间约占据双方谈话时间的30%~60%左右。因此,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对方的目光能让你轻易了解他是个什么类型的人。◎目光左右移动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目光常常左右移动,这说明他们的生活正处于不安的状态,这样的心理会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这些人常常感觉缺乏自信,习惯自欺欺人,严重者甚至有被迫害妄想症。◎目光总是不规则移动是不怀好意的表现

如果有人在和你交谈的时候,目光总是不规则地移动,就会让你觉得这是一个不正经、不可信或心怀歹意的人。实际上,这不只是一种感觉,有上述行为的人也许正准备设下圈套来陷害你。如果他是你的亲友,也许他是在盘算着一场恶作剧来使你上当。◎翻白眼的怪异目光是怀疑和轻视的表现

在和你谈话的过程中,如果对方时不时地翻白眼并且用怪异的目光看你,或者忽然间用锐利的目光盯着你,这表示他对你有所怀疑或轻视。他想通过这样的目光来检测你的情绪反应,从而证实他对你的猜测。还有一些性格有缺陷的人,也习惯用怪异的目光看人。

总之,了解人类的心灵之窗,你能在他人的视线注视下轻松自如,你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接收到别人眼神传递出来的信息。喜欢动作:瞳孔里的爱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别人的手势、坐姿、表情等身体语言,而对于眼睛的观察只是停留在暗淡无光或是炯炯有神的层面上。其实人的瞳孔里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掘的信息。人的眼睛通过数条神经与大脑连接,它们从外部获取信息,然后通过神经把信息传递给大脑。受到刺激的大脑又反馈信息给瞳孔,于是人的心理就在瞳孔上表露出来。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瞳孔就是窗内的风景。

芝加哥大学研究瞳孔运动的心理学家埃克哈特·赫斯发现,瞳孔的大小是由人们情绪的整体状态决定的。如果有一天,你兴致勃勃地和某人聊天,发现他的瞳孔扩张,这表明他对你的话非常感兴趣,你可以继续发表你的言论。

晓月在电脑城卖电脑,她向顾客推荐新产品时,会一边介绍,一边留意顾客瞳孔的变化。如果她发现顾客在听她讲解的时候瞳孔明显变大,心里就会窃喜,因为她知道推销成功了。顾客对她的谈话和她推荐的商品都很感兴趣,她会把价钱要得高点。

从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你的谈话内容是否感兴趣,会在他的瞳孔上有所反映。当一个人处于兴奋、高兴的情绪状态时,其瞳孔就会明显变大。反之,当一个人处于悲观、失望的情绪状态时,其瞳孔就会明显缩小。据此,细心的你可以通过他人瞳孔的变化发现生活中其他的有趣现象。

例如,一个性取向正常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看到异性明星的海报,瞳孔便会扩张;但若看到同性明星的海报,瞳孔就会收缩。同样,当人们看到令人心情愉快或是痛苦的东西时,瞳孔也会产生类似反应。比如,看到美食和政界要人时瞳孔会扩张;反之,看到残疾儿童和战争场面时瞳孔会收缩。在极度恐慌和极度兴奋时,瞳孔甚至可能比常态扩大四倍以上。

多年以前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瞳孔研究调查显示,当男人们观看色情电影时,瞳孔会扩大到原先尺寸的三倍。而女人们则是在看到妈妈和婴儿嬉戏的图片时,瞳孔扩张最为明显。婴儿和幼童的瞳孔比成年人的大,而且只要有父母在场,他们的瞳孔就会始终保持扩张的状态,流露出无比渴望的神情,从而引来父母的持续关注。

一般来说,当人们看到对情绪有刺激作用的东西时,瞳孔就会发生变化。赫斯还指出,瞳孔的扩张也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例如,某个工程师正在冥思苦想努力解决某个技术难题,当这一难题终于被攻破的那一刹那,这位工程师的瞳孔就会扩张到最大极限尺寸。

很多玩牌的高手之所以能屡战屡胜,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善于通过观察对手看牌时瞳孔的变化来揣摩对方手中牌的好坏。如果看见对方看牌时瞳孔明显扩大,则可基本断定对方拿了一手好牌;反之,当他看见对方看牌时瞳孔明显缩小,又可以断定对方的牌可能不太好。如此一来,自己该跟进还是该扔牌,心里也就有底了。如果对手戴上一副大墨镜,那些玩牌的高手可能会叫苦不迭。因为他们不能通过窥探对方瞳孔的变化来推断牌的好坏。如此一来,他们的胜率肯定会直线下降的。

这一点还体现在青年男女约会上。如果你的约会对象在注视你的时候,眼神温柔,瞳孔扩大,那基本可以断定他是喜欢你的。关于瞳孔扩张的这一发现被研究引入了商业领域。人们发现瞳孔的扩张会令广告模特显得更有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商品。因此,商家通常会将广告照片上模特的瞳孔尺寸修改得更大一些,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销量。

有句老话说,在和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是的,如果他在和你交谈时瞳孔扩张,那真要恭喜你,这表明他对你的谈话很感兴趣。下次,要好好看看对方的瞳孔,因为瞳孔从不说谎。厌恶动作:不是秘密的秘密

视线是一个人心理信息的流露途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视线表达了一种关注感,被视线关注的人会自然地用心聆听凝视者的话。而视线还有其他的魔力,透过视线,你可以了解他人的心态和情感。

当你发现别人竭力避开你的视线或者延长眨眼时间的时候,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不对头。他也许是不喜欢你,或者对你不感兴趣;也许是在自我保护,或者有事隐瞒;也有可能是不知道怎么面对你,或者仅仅是害怕你。

如果对方快要跟你眼神交会时,突然避开你的视线,虽然表面上没有拒绝跟你说话,却已经散发出不想再继续交谈下去的信息了。对方既不想再听你说话,也没有认同你的意思。如果某人避开视线还故意让你看出来,这样的人比较极端,对你抱有敌意与嫌恶,而且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如果在谈话期间视线一直不肯和你有交集,恐怕是因为对方讨厌你,或者不想被你左右。

心理学家达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敢于与对方做眼神接触表现了一种可信和诚实;缺乏或怯于与对方进行眼神接触可以被解释为不感兴趣、无动于衷、粗蛮无礼,或者是欺诈虚伪。”事实也往往如此。一家医院在分析了收到的大约1000封患者的投诉信后归纳出,大约90%的投诉都与医生同患者缺乏眼神接触相关,而这种情况往往被认为是“缺乏人道主义精神或是同情心”。

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令你感到舒服,而有些人说话却会令你感到不自在,还有一些人在说话时甚至会让你怀疑他们的诚信?这是因为眼睛能够透出人们内心的想法。会面的两个人如果彼此较多地注视对方的眼睛,那就代表他们对彼此都很感兴趣,或者对所谈的话题有热情。相反,如果话不投机,彼此之间就会尽量避免注视对方。

当然,如果他不喜欢你,也可以通过延长眨眼时间来传达讨厌你的信号。在正常的条件下,一个人眨眼的频率是1~3次/分钟,每次闭眼的时间也仅仅为1/10秒。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为了特定的目的或是为了表达特殊的情感,一个人可以故意延长眨眼的时间。如果你凑巧遇到某个人对你这样做,就得留意他此举的含义了。

这里所说的拉长时间,并非指他迅速地眨眼,再隔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进行下一次的眨眼动作,而是每一次眨眼动作的时间被拉长。要实现这个目的,人们在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就要远远长于正常情况的1/10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动作,只是潜意识里这样做了。事实上是因为他对你感觉厌倦,觉得与你谈话很无趣。在谈话中如果发现对方对自己做出这样的动作,我们就需要提醒自己是否谈话内容实在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因为这种动作表明,他已经不想再跟你继续讨论下去,所以他每次眨眼时眼睛会闭上1~2秒甚至更长的时间,希望你从他的视线中消失。如果你发现你在讲话时,你的对谈者开始有了拉长眨眼时间的行为,甚至同时伴有呵欠,你就可以结束这次对话了。

难怪美国哲学家埃默森说:“人的眼睛比嘴巴说的话更多。不需要语句,我们就能从彼此的眼睛了解整个世界。”生气动作:为什么黑猩猩发怒时鼻孔会扩张

有位研究身体语言的学者为了弄清鼻子的“表情”问题,在车站、码头、机场等不同的地方观察各种鼻子,专门进行了一次观察“鼻语”的旅行。据他观察,人的鼻子是会动的。例如,在你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对方鼻孔扩张,这表明他的情绪非常高涨、激动,他正处于非常得意、兴奋或者是气愤的状态。从医学的角度上看,人在兴奋和气愤的情况下,呼吸和心跳会加速,从而引起鼻孔扩张。

不只是人类,动物有时也会用鼻子来表达情绪。在动物的世界里,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一定会发现大多数动物喜欢用龇牙和扩张鼻孔来向对方传递攻击信号。尤其是像黑猩猩这样的灵长类动物,每当它们生气发怒的时候,往往会将鼻孔扩张得很大。从生理学上来说,它们这样做是为了让肺部吸入更多的氧气。但是,从心理学上来说,它们正处于情绪高涨的状态,这是在为战斗或逃跑做准备。

除了鼻孔扩张之外,还有歪鼻子,这表示不信任;鼻子抖动是紧张的表现;哼鼻子则含有排斥的意味。此外,在有异味或香味刺激时,鼻孔也会有明显的动作,严重时,整个鼻子会微微地颤动,接下来往往就会出现打喷嚏现象。

研究还发现,凡有高鼻梁的人,多少都有某种优越感,很容易表现出情绪高涨、饱满的状态。关于这一点,有些影视界的女明星表现得最为突出。与这类“挺着鼻梁”的人打交道,比跟低鼻梁的人打交道要稍难一些。而在思考难题、极度疲劳或情绪低落的时候,人们会用手捏鼻梁。这些鼻孔的变化、触摸鼻子的动作,是了解身体语言的法宝。

让我们通过鼻子微小的变化来看看更多不为人知的身体语言信息吧。◎鼻头冒出汗珠

这表明对方心里焦躁或紧张。他的个性比较强,做事有些急于求成。因为心情焦急紧张,鼻头才会出汗。◎鼻子泛白

这表示他的心里有所恐惧或顾忌。如果他不是你的对手或与你无利害关系,鼻子泛白是由踌躇、犹豫的心情所致。另外,在自尊心受损、心中困惑、有点罪恶感、遭遇尴尬时,也会出现鼻子泛白的情形。◎鼻头红

这种情况多与健康状况有关,比如长期饮酒、食用辛辣食物过量、皮肤过敏等。除了这些,鼻头发红也有可能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或者是肝功能异常;如果鼻子呈现蓝色或棕色,要当心胰腺和脾脏的毛病;如果鼻头发黑又干燥,则有可能是纵欲过度了。

由此可见,鼻子虽然是人体五官中最缺乏动作的部位,但也是有着自己的语言的。当你观察一个人时,不妨从鼻子的语言入手去看透对方。傲慢动作:下巴的角度是态度的分水岭

当你向一群人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如果留心观察一下他们,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你发言的过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会把手放在脸颊上,摆出一副估量的姿势。当你的发言接近尾声,让他们对你刚才的发言发表意见时,有趣的现象便开始出现了,他们会迅速结束自己原先的估量姿势,将手移到下巴处,并轻轻地抚摸下巴。这时,每个人的下巴的角度又都是不同的。

下巴的动作一般分为抬高下巴和收缩下巴。下巴的角度不同,所代表的态度也不同,这可能会暗示他们的决定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你的最佳策略就是冷静地观察他们的下一个动作。

如果他们在抚摸下巴之后,将自己的手臂和腿交叉起来,并将身体后仰在椅子上,将下巴抬高,那么,他们的最终决定可能是否定的。一旦出现此种情况,你大可不必惊慌,因为事情还没有到完全无法挽回的地步。此时你应迅速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请他们说出心中的疑惑、不满,然后一一解答。这样一来,那些原来心存疑惑、感到不满的听众很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决定。

如果他们在轻轻抚摸自己的下巴后,身体后靠,同时手臂张开,下巴的弧线内敛,这就表明他们的决定很可能是肯定的。一旦出现此种情况,你就可以接着在台上尽情地“纵横驰骋”了。

下巴的动作除了与对方态度的认可与否定相关外,下巴的角度还和威严感、傲慢有关。我们观察以动作片闻名的男影星的海报时就可以发现,他们总是以高抬的下巴来显示自己的雄性特征。抬高下巴的姿势大多会呈现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

女总裁出差时与下榻的宾馆服务人员发生了一点争执。她坐在沙发上,对方站在她的对面。女总裁说:“你不用说了,把你们经理找来。”她说话时,高高抬起下巴,但并不是为了把视线落在站着的服务生身上,因为她望向了另一边。

当对方的视线位置比我们高时,我们可能会抬起头来与他讲话。但这个女总裁显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才高抬下巴的。她显示了一种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傲慢态度,高抬的下巴和望向另一边的视线都在向对方表示“对继续谈话没有兴趣”。

用高抬下巴表示高人一等也自有渊源。我们必须承认高度很能影响一个人的气度,虽然这不是绝对的。比如,领导者的身高对他的形象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军事院校指挥专业的学员选拔中,身高就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身高通常都是先天决定的,无法更改。但人们乐于从细节上来提升身高,比如高抬下巴。动作者潜意识里想要比对方高出一些来,于是用伸长脖子并且高抬下巴的姿势来强调。

而相反,下巴收缩的角度则代表一种小心翼翼的畏惧感。爱收缩下巴的人与喜欢高抬下巴的傲慢人士性格截然相反。他们比较谨言慎行,凡事都很小心,所以能够办好手头的工作。但他们只注重自己眼前的工作,相对保守和传统。

下巴的动作虽然轻微,却可以表情达意、反映内心。◎表示愤怒的下巴

愤怒的人往往会向前撅着下巴。撅下巴一般表达威胁和敌意。观察那些不听话的小孩,在回答“不”之前,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战般地撅起下巴。◎表示厌倦的下巴

当你看到对方手平展,轻叩下巴下面数次,这表示他正感到十分厌烦。最初这一动作只表示某人吃饱喝足没事做。现在,它更多是暗示厌倦之感。◎表示全神贯注的下巴

当你看到有人轻轻地、缓慢地抚摸下巴,就像摸着他的胡须一样,最好不要轻易打扰,这表明此人正在精力集中地思索或聆听。

下巴的角度是态度的分水岭,是了解个性的媒介。如果你想了解自己是被接纳还是被拒之千里,那么看看对方的下巴吧!烦躁动作:点头如捣蒜,表示他听烦了

点头是最常见的身体语言之一,它可以表达自己肯定的态度,从而激发对方的肯定态度,还可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点头能够表达顺从、同意和赞赏的含义,但并非所有类型的点头姿势都能准确传达出这一含义。点头的频率不同,所代表的含义就有可能不同。

缓慢的点头动作表示聆听者对谈话内容很感兴趣。当你表达观点时,你的听众偶尔慢慢地点两下头,这样的动作表达了对谈话内容的重视。同时因为每次点头间隔时间较长,还表现出一种若有所思的情态。如果你在发言时发现你的听众很频繁地快速点头,不要得意,因为对方并非赞同你的观点。他很可能是已经听得不耐烦了,只是想为自己争取发言权,继而结束谈话。

刚刚大学毕业的明宇去一家单位面试,负责面试的是一个年轻女孩。问了几个常规问题后,她话锋一转问起明宇的兴趣爱好。明宇随便聊了几句法国小说,张口雨果闭口巴尔扎克地和她聊了起来。年轻考官好像很感兴趣,对他不住地点头。明宇受到了鼓舞。话题轻松,聊的又是明宇的“强项”,他有些有恃无恐。刚进大学那阵子猛啃过一阵欧洲小说,还真帮上大忙。见考官大人这么有兴致,明宇当然奉陪。

眼看临近中午,年轻的面试官不住地点头,不停地看表,明宇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原定半小时的面试,他们谈了一个多钟头。面试结束,考官乐呵呵地说:“回去等消息吧。”明宇也乐呵呵地说:“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聊。”明宇回去笃悠悠地等,最终也没有等到复试的通知。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听众在你发言的时候不停地点头,往往不是对你十分赞同,而是觉得你说话太啰唆,只是想借助这个动作让你不要再多说。明宇在表达的时候不顾及他人的肢体语言传达出的感受,一厢情愿地侃侃而谈,如此会错意又怎么会有好的谈话效果?

同时,经过心理学家的实验证实,当对方做“点头如小鸡啄米”这个动作时,他其实很难听清你在说什么。在小孩子身上也能经常见到这样的动作。当父母唠叨“你不能……”的时候,孩子会频频点头,嘴里念叨着“知道了,知道了”。这样的动作暗示的恐怕是答应得快,忘记得更快。

如果对方是真正赞同地点头,他会在你说完话后,缓慢地点头一下到两下,表示他是在用心听你说话。如果他希望你继续提供信息,会在你谈话停顿时,缓慢而连续地点头,鼓励你继续说下去。点头的动作具有相当的感染力,能对人的心理形成积极的暗示。因为身体语言是人们的内在情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外在反应,所以,如果他怀有积极或者肯定的态度,那么在你说话的时候就会适度点头。愤怒动作:很生气,握紧拳头想揍人

著名的人际关系大师亚伦·皮斯在幼年时已经学会了一套察言观色的本领。他曾经上门推销橡胶海绵,并且知道当对方的手心展开时,就可以继续推销活动;而如果对方虽然表面上和气,却攥紧了拳头,自己就要马上离开,免得浪费时间。

握紧拳头是指在交谈的过程中,对方两手握拳的时间较长。最常见的是两手握拳于身后呈叉腰状;或者双手紧握抱胸,而不是像平时那样手掌张开;或者是两手握拳,撑在下颌处。

握紧拳头是心理学上的武装姿势。美国心理学家布莱德曼经过研究证实,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做出此种手势其实并不代表他非常自信;与之相反,它代表此人正处于一种焦虑、紧张,或者是失望、悲观的情绪之中。例如,当一个人将双臂环抱于胸前时,还加上了双拳紧握这个细节动作,往往代表强烈的敌意。

如果有人在和你交谈的过程中握紧拳头,可以推断出,他心里很讨厌你。这样的人有着明显的防御意识,紧握的双拳暗示他在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你也可以从他的其他身体语言上看出这一点,比如眉头紧皱,甚至脖子上青筋暴突。如果此时你激怒他,他会由这种显示敌意的状态真正转变为敌意爆发的状态。

王明和小张是大学室友。4月1号那天,王明偷拿了小张的论文。在小张焦急地寻找论文时,王明拿出论文,说:“你也太笨了,就放在你的枕头下面啊。”小张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手上的青筋暴突。王明并不在意,继续和其他室友一起起哄,嘲笑小张。结果,小张对王明大打出手。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王明没有及时理解小张传递出来的手势信号,所以才激怒了焦急、羞愤的小张。其实,只要懂得观察,你的确可以从对方手掌的姿势,看出他的看法和状态。◎手掌向上自然平展的人,对你有好感

你和朋友聊天时,经常可以看到对方靠在桌子上,掌心向上,一只手可能还夹着烟。这表示对方对你颇具好感,想和你更亲近。手掌向上自然平展是身心放松的表现,只有对你没有戒备,才会展现这类手势。◎手掌向下自然平展的人,对你还有戒备

平展的双手通常会放在椅子扶手上、大腿上,有时候还会放在面颊上。这表明对方极力想对你示好,但心理上还有戒备。◎双手合十的人,对你很抗拒

这是我们熟悉的祈祷手势,有人用这来表示拜托、请求。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人,基本可以断定,这人对你是抗拒的。这种动作往往用在有求于人的时候,对方虽然嘴上要求,但心里往往是抗拒的。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些人做出了握拳的动作,其实并不是讨厌你。有些人在内心焦虑或紧张不安的时候,也会做出握拳的动作。这是一种对自己负面情绪的安慰,是一种心态的特殊反映,所以我们应该区分看待。自信动作:“万事皆知”之人的反应密码

一般来说,在身体语言中,对一个姿势的理解需要结合其他姿势和具体的环境,才能解读其真正的含义。因为某一具体手势在特定场合中可能有特定含义,而在另外一个特定场合中可能并没有含义。比如,在一个寒冷的房间里,某人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可能仅仅是为了防寒取暖,而与防御自卫或者孤独离群没有丝毫关系。但体语中有一个姿势却是例外,它不需要结合其他姿势和具体的环境,就能表达明确而具体的含义。这就是“尖塔式手势”。那究竟什么是尖塔式手势?它表达的具体意义又是什么呢?

所谓尖塔式手势,是对一种手势的形象称呼,指双手手指一对一地在指尖处互相触碰,但两个手掌并没有接触,看上去就像教堂的尖塔一样。它表达的意义就是对自己非常自信。一般来说,采用这个姿势的主要是这样一些人:非常自信、有优越感、较少使用身体语言的人。

尖塔式手势常见于上下级之间的互动中,被上级用来表示自信和无所不能。经理或部长给下属传达通知、布置任务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这个姿势。这在律师、IT人员之类的人群中尤为常见。他们之所以喜欢做出这个姿势,就是想通过此种姿势,向别人表明自己对所说的话或者是所做的决定,具有十足的信心。

研究表明,职场中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那些自信的佼佼者经常使用尖塔式手势。在上下级之间,这种手势主要用来表示“万事皆知”的心理状态。如某些大公司的总经理在给下级传达指示时经常使用这一手势;某些做报告的领导,常常坐在讲桌旁,双臂支放在桌子上,双手不由自主地形成尖塔式手势。

具体来说,根据尖塔的朝向,尖塔式手势可以分为向上和向下两种。当一个人向别人发号施令,或是阐述自己的观点、意见时,塔尖常常朝向上方;当一个人在聆听别人说话时,塔尖可能会朝下。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女性不论是在对别人发号施令,还是在聆听别人说话,都喜欢用倒置的尖塔手势来含蓄表达自己的自信。

如果对方在做出尖塔式手势的同时,还昂起脑袋,这就表示他是一个自以为是,并且很自大的家伙。如果对方在看你时,先做出尖塔式手势,再将双手置于与双眼平行的位置,然后透过两掌间的缝隙盯着你,一言不发,那么,他大概在告诉你:“你心里在想什么我都一清二楚,不要在我面前耍花样,不然后果很严重!”

总的来说,尖塔式手势是一种积极、明确的姿势语言,但除了可以用于积极的方面以外,它还可以用于消极的方面。

比如,经理在下属汇报完毕后,可能会做出尖塔式手势。要想判断这个手势的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关键就在于经理做出这个动作是在一些积极姿势之后,还是在一些消极姿势之后。如果是在一些积极姿势——比如摊开双掌、身体前倾——之后做出的,则表示他肯定了这位员工的工作;如果是在一些消极姿势之后做出的,则表示他不太满意这位员工的工作。警觉动作:当人们处于弱势地位

冷气充足的办公室里,新上任的王经理坐在办公桌前翻阅文件。他的腰挺得笔直,后背绷得紧紧的。这样的坐姿坚持一天,下班时他觉得浑身酸软。回到家里,他往沙发上一坐,整个身体就陷进柔软的沙发中,腰背臀都彻底地放松了下来。

这样的姿势转换,上班族们都不会陌生。在工作场合的全身紧绷与回到家里后的全身松弛有着天差地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腰臀与人的警觉度存在着联系。

在工作场合中,人们为了应付繁重的工作,会把精神调整到高警觉状态,以便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精神语言很自然地传达到身体,于是身体保持了一个“预备”姿势,挺直的后背与紧绷的腰臀都处在“蓄势待发”的状态。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在野外狩猎的情形,他们紧盯着猎物,全身紧绷,随时准备发动攻击。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也是如此——双手撑地,脚尖蹬地,只等着发令枪响,他们就能即刻冲出去。这些状态都与我们在工作中的状态类似。

而当我们把一天的工作完成,回到相当熟悉的家中时,情形就完全改变了。家是每一个人心灵的港湾,你在这个地方拥有最大的安全感。所以你的大脑暗示你,一切都是安全的。既然不需要应对外界危险或者突发状况,你的身体也就无法进入待命状态了,所以彻彻底底地放松下来。

然而,这种放松并非弱势的表现。一般的想法是,当你全神贯注、充满警觉时,应对外界的能力也会增加。也就是说,挺直的后背和腰臀代表了强势,放松的状态自然代表着弱势。可是实际上,研究表明,在两方的会面中,处于弱势的却是保持高警觉状态的人,有些时候甚至是有求于人的一方,而优势地位常常在放松腰臀的人这一方。

这些例子会让你更清楚地了解这一点。比如员工向老板汇报工作,通常是老板潇洒地坐在他的“老板椅”上,双手搭在扶手上,一副很舒服的姿态;而员工则直直地站在一边,随时等待着老板的盘问。在上门的推销员和他的客户之间,也能看到这种姿势对比。

会面的双方应该都很清楚双方的地位,处于优势者的放松可以说是一种显摆。他清楚地知道对方对他没有威胁,故意做出舒适的模样,仿佛是在对对方说:“即便不是最佳状态,我也能应对自如。”而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用紧绷的身体来表达一种重视会谈的意思,他刻意地让现场显得正式点,希望引起对方的重视。愉悦动作:脚尖向上翘起的人,听到了好消息

当人们感到高兴或幸福的时候,会飘飘然,整个人会有一种向上提升的感觉。如果让你画笑脸,你是不是首先会画上向上翘的嘴角?其实,当一个人感到高兴或幸福的时候,上翘的不只嘴角,还有他的脚尖。对于兴奋的人来说,重力好像不起作用了。

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这种背离重力作用的行为每天都会走进我们的视线。例如,观察一下你身边悠闲打电话的人,如果他把本来平放在地上的一只脚换了一种姿势——脚跟还处于着地的状态,脚掌和脚尖却向上翘了起来,脚尖指向天空——不要以为这样的动作稀松平常,其实,这表示他情绪不错,正听到或者讲到什么令自己非常高兴的事。他的动作分明散布着这样的信息:棒极了,简直太好了!这种动作代表的心理状态和向上跳跃、欢呼是相似的。

某音乐选秀节目的选拔赛上,2号男生被宣布直接过关。他的表情很淡定,上半身也表现得很镇定,但是他的脚却乐疯了,脚尖上翘指向天空。事后过关采访验证了他的快乐——他兴奋得变了声音,不住地说:“太好了,感谢大家!”

在解读身体语言的时候,很多人都习惯从表情开始。其实,表情通过训练可以人为控制,但脚的细节动作却很少有人去刻意控制。

大部分人对脚的动作不太关注,不会考虑伪装或掩饰。因此有人说双脚才是身体上最真实的部位之一,它们真实地反映人的感觉、思想和感情。让我们看看其他传达快乐情绪的双脚吧!◎颤动的双脚

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的双脚在颤动或摆动,甚至他的衬衫和肩膀也随着颤动,这是他心情大好的标志。这些细微的动作正向你表明,他很轻松、愉悦、满足。很多人在听着美妙的音乐时会抖动双脚,也是这个道理。◎玩鞋子的脚趾

做这个动作的以女性居多。当感到愉快的时候,女性常常会玩鞋子。她们会用脚趾将鞋子挑起再放下,如此反复;或者将鞋子挑起来摇晃。◎恋爱的幸福双脚

如果你细心观察情侣桌下的双脚,你会发现,他们会用脚部的接触来表达彼此的好感,搓擦对方的双脚或用脚趾轻触对方。做这样的动作表明他们很舒适,心情愉悦。◎交叉的双脚

当你和朋友轻松愉快地交谈时,你会发现,他改为双腿交叉的姿势站立了。这是他感到轻松愉快的标志。你们的关系很好,他可以卸下防备,完全放松下来。

总之,脚部传达的信号是诚实的,是很难作假的。你不是萨满教的先知,也不是吉卜赛的巫师,但你可以抓住对方一个不经意的脚部动作,从而明察秋毫,看穿他的情绪状态和真实意图。紧张动作:脚踝相扣的求职者

作为身体语言的一部分,腿脚的动作细节也在诉说着无声的语言。如果你和别人交谈时发现他的脚踝相扣,这表示他对你持有否定或防御的态度,做这样的动作是为了抑制紧张的情绪。

更有趣的是,谈话对象在脚踝相扣时,往往会下意识地紧闭双唇。由于他内心缺乏把握或者是恐慌害怕,彼此相扣的脚通常会被悄悄地挪到椅子底下,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沉默寡言的态度。因此,脚踝相扣体现的是一种消极、否定、紧张、恐惧,或是不安的内心情绪。

如果一个人做出脚踝相扣的动作,则表明他在心里极力克制、压抑着自己的某种情绪。比如在法庭上,开庭之前,涉案人员就座,他们通常会双腿交叉,呈现出不是很紧张的状态。而在审判的过程中,被审人员为了减轻心中的压力和消除自己心头的恐惧、恐慌情绪,却会将脚踝紧紧地靠在一起。

再如,面试时,如果你留心一下参加面试的求职者的脚部情况,你就会发现,他们几乎会做同样的姿势——把踝骨紧紧锁在一起。这个姿势就泄露了面试者的心理状态,即他们在努力克制自己心头的紧张、压抑、恐慌等情绪。此种情况下,为了帮助面试者控制好情绪,面试官会暂时岔开主要话题,或者直接走到面试者旁边坐下,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从而让其消除心头的压抑和紧张。如此一来,双方就能在一个相对轻松、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交流了。

在公共场合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夹紧双腿、脚踝相扣的人,尤其是那些身着短裙的女性。虽然我们可以从避免走光的角度出发去推测女性紧夹双腿姿势的含义,但实际上,短裙并不是关键的原因。从一些并没有穿短裙的女性身上,你还是可以看见这些动作。比如,她们会忽然把脚踝扣在一起,双膝并拢,两只脚置于身体同一侧,双手并排或是交叠着轻轻放在位于上方的那条腿上。

做这些动作其实说明她们感觉紧张或不安全。当她们感到舒适时,会自然地打开自己的脚踝。当然,由于性别的不同,男女在做这一动作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男性在脚踝相扣时,通常还会双手握拳,并将其放在膝盖上。有时,一些男性会用双手紧紧抓住椅子或沙发两边的扶手。但是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这样的动作无疑表明他们正在努力克制自己内心的紧张。

脚踝相扣除了表示一个人在心里进行自我克制以外,有时也是一种踌躇不决的信号。比如,在谈判的过程中,如果你是个经验丰富的谈判专家,在看见对方做出踝部交叉的姿势后,你应该感到窃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姿势表明,对方心里可能隐藏着一个重大的让步决定,只是他现在心里摇摆不定,不知道究竟要做多大的让步才合时宜。此种情况下,如果你立即向对方提出一系列试探性问题,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对方会很快改变这种犹豫不决的状态,最终做出较大的让步。

总之,无论是紧夹双腿还是脚踝相扣,如果有人对你做这样的动作,都表示他很紧张、焦虑、不安。这些姿势是封闭性的,他没有准备好和你好好交流。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和他的对立局势可能会延长。第二章看透意图的心理策略——小动作背后隐藏的意愿拒绝动作:有关“笑”的心理学

笑是人类与他人交流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而在所有的文化语境里,人们都用微笑来表示高兴与快乐。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家把“微笑”视为一种人际交往中的“通用货币”。

一项针对人类近亲黑猩猩所展开的研究显示,其实微笑的功能并不仅止于此,它还有更深层次的作用。我们利用微笑告诉其他人,自己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伤害,希望他们能够接受自己。但是,真正了解微笑、掌握微笑内涵的人并不多。

晓芳是一位儿童用品销售高手。一天她见到的第五个客户是林女士。这位女士气色红润,看起来平和温婉。晓芳简单说明意图,向她阐明产品的功效。林女士并没有打断晓芳的滔滔不绝,只是微笑地耐心听完。可是,任凭晓芳怎么下定决心说服,林女士就是不为所动,只是牵动嘴角一丝微笑。无奈,晓芳只好放弃。

古代讲究女孩要笑不露齿,是出于礼貌的要求。实际上,不露齿的微笑属于隐藏式微笑,也是一种防卫姿态。如果某人只是对你微笑,什么都不说,这表示他不想和你分享感觉和想法,是一种内敛的拒绝。一有机会,他也许就会找借口离去。这种人性格内向、保守、传统,遇事会以礼貌的微笑婉拒。

不同的笑容代表不同的含义,这和笑容的展现方式有关。让我们来看看各种不同笑容所代表的含义。◎常见而普通的笑

这类笑在日常生活最为常见,通常是表示谢意、歉意或友好的。如坐车时你给老人让了座位,他会对你报以浅浅的微笑,以示感谢;别人不小心碰撞了你,会面带微笑地看着你,以示自己的歉意;当朋友为你介绍某一个人时,你会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以示自己的友好。◎冷冷的鼻笑

所谓鼻笑,即笑声从鼻子里发出来。一些人在严肃、正式的场合看到了可笑的人或事,但又不能哈哈大笑,而只能强行忍住,通过鼻子发出来。此外,一些性格内向的人也喜欢使用此种笑的方式。他们之所以偏爱此种笑的方式,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担心自己笑得过于夸张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这会让他们感到非常不舒服或不自在。◎暗自偷笑

所谓偷笑,顾名思义,是指私底下窃笑,笑声较低也不长,多见于某人看到一件事情有趣而可笑的一面,而其他人却浑然不觉时。不过,有时候,有些人在看见别人遭到批评、遭遇失败,或是处于某种尴尬情景之中时,也会发出此种笑。所以,偷笑有时又有幸灾乐祸的味道。◎轻蔑的笑

此种笑多为人们所鄙视,但在生活中却很常见。笑时鼻子朝天,一副“自以为天下第一”的表情,并轻蔑地看着被笑的一方。那些有权有势、高傲或自视清高的人在看见权势低下或地位卑微的人时,往往会发出此种笑。此外,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正义的一方在面对邪恶力量的威胁、恐吓时也会露出此种笑,以示对他们的鄙视、轻蔑之意和自己的勇敢大无畏精神。◎哈哈大笑

这是一种非常爽朗、豪放的笑,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当你遇到非常高兴的事,或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某个愿望,通常会发出此种笑声。不过,有些时候,此种笑声带有一种威压感,会震慑他人,从而使人心生戒备。

人类的笑多种多样,笑是一道闸口,宣泄着人类几乎所有的情感。有时,笑是一种境界、一种感悟、一种智慧。读懂一个人的笑,你真的可以知道他在想什么!顺从动作:歪着脑袋仔细听你说

很多身体语言学家认为颈部是支撑头部的,所以颈部的身体语言,可以由头部来代表。也有人主张把脖子单独看待,因为有时脖子要表达的信息是头部所代表不了的,比如向上伸长脖子。

我们认为头部动作可以分解为脸的各部分如眼眉、嘴巴、鼻子的动作,以及面部整体表情等。除此之外的头部整体动作,都应归功于脖子。比如常见的摆头姿势,其实是先摆动了脖子,然后带动了头部的动作;仰头是先伸脖子,而低头则是由脖子的前缩后伸来完成的。因此,应当把头部整体动作归为脖子的身体语言来看待。◎露出脖颈

脾气暴躁的丈夫因为一些小事向妻子发脾气,妻子默默地坐在一边。在丈夫不断的咆哮声中,妻子把脑袋歪向一边,露出脖子。她显然无意跟丈夫争吵,吵吵嚷嚷的丈夫最终无奈地放弃了激怒妻子的行为。

妻子偏向一边的脖子表明她不想加入争吵中来,性格温顺、不喜争执的女性经常会有这种倾斜脖颈的动作。它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就是“我服从你”。吵闹的丈夫也感知了妻子动作的含义,所以最后便偃旗息鼓了。

把头部向一侧倾斜露出脖颈这个姿势是顺从的表示,它不仅暴露出喉咙和脖子,还会让人显得更加弱小和缺乏攻击性。

至于它为什么会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们依然可以从婴幼儿时期来找到证据。婴儿似乎总是难以支撑起自己的头,所以当他们想要休息时,会把头歪斜着靠在父母的肩膀和胸脯上休息,这样的动作就很能引起父母的怜爱。

另外,倾斜头部就会露出脖子。而脖子是人的要害部位,所以这样的姿势就表明我相当坦诚,而且对你无害。动物也有相似的动作,比如狗遇到强大的对手,就会躺在地上,露出柔软的肚皮,表示“我不想跟你斗,我很软弱”。◎歪着脑袋仔细听你说

歪着脑袋、倾斜脖子的动作除了表达恭顺,在不同情况下也可能有其他含义。比如在谈话中,如果你发现对方微微倾斜头部,用一种仰视的视线看你,那么对方很可能是对你的观点发生了兴趣,于是用这个方式仔细地听你继续谈话。

知道了歪着头的这个意思,演讲者可以在发表演说时用心在观众当中搜寻这一头部倾斜的姿势。如果看到有观众歪着头,甚至还做出了用手接触脸颊的思考手势,那么就证明你的演讲对他产生了影响,他认为这些内容很有说服力。这个动作的这层含义很可能是由它的恭顺本义所引发出的。潜意识里,观众因为想听到更多的内容而对演说者表达了恭顺之意。◎性感的颈部曲线

看看明星海报,很多女明星都歪着脖子,露出光滑的脖颈。女性的这个姿势凸显了她们温顺、性感的女性特征。对于男性来说,一个毫无威胁感并且看起来非常温顺的女人是极具吸引力的。玛丽莲·梦露就有很多这样的造型照,看来她是深谙此道的。

女性喜欢做出这个姿势,但是对于需要模糊性别的职场女性,这样的姿势无异于增添自己的弱势。当你在谈判桌上对对方做出歪斜脑袋,或者露出脖子的动作,无论是出于哪一种考虑,都把自己置于一种弱势的境地。男性合作者或者对手也会更加注意你的女性身份而非你的工作能力。基于此,我们给女性的建议是,在职场中请尽量伸直脖子。挑衅动作:握手时一直盯着你的人,心里在想什么

西班牙斗牛节目中,那些被激怒的公牛会在进行角斗之前,把眼睛瞪圆了一直盯着对方。在这点上,人类也是一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都不会对不熟悉的人进行直视,一直盯着对方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甚至被看成一种故意挑衅的行为。某人和你握手时如果一直直视你,甚至盯住你不放,这其实是对你的挑衅,他想要战胜你。

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渠道,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人们对目光的感觉是非常敏感、深刻的。通过目光的接触来洞察对方心理活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睛探”。目光接触可以促进双方谈话同步化。在对方和你交谈时,如果他用眼睛正视你,你可以更有效地理解他的思想感情、性格、态度。同时,通过“睛探”,可以更好地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对你的谈话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这样的审时度势,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随机应变,采取应急措施。

如果对方和你握手时一直盯着你,并且注视时间超过五秒,这人除了想战胜你之外,往往还对你具有威胁性。这种盯视还会被用到其他场合,例如,警察在审讯犯人的时候通常对他怒目而视,这种长时间的注视对于拒不交代罪行的犯罪者来说,有着无声的压力和威胁。有经验的警察常常用目光战胜罪犯。

可见,即使是罪犯也不喜欢别人用眼睛紧紧盯住自己。因为被人紧盯住之后,心里就会产生不安全感。事实上,在你和对方握手、交谈时,如果对方长时间盯着你,由于他的眼神传递出来的信息产生了副作用,你从他的视线中是感受不到真诚、友善、信任和尊重的。

在生活中,人的角色是多样的,眼神可以传递不同含义的讯息,而影响一个人注视你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有三点:◎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注视对方的时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西方,当人们谈话的时候,彼此注视对方的平均时间约为双方交流总时间的55%。其中,发言者注视对方的时间约为他说话总时间的40%,而倾听者注视发言者的时间约为对方发言总时间的75%;他们对视的时间约占35%。所以,在西方国家中,当一个人说话时,对方若能较长时间看着对方的眼睛,会让说话的人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认为这说明对方很在意他的讲话,或者是很尊重他。

但是,在一些亚洲和拉美国家中,如果一个人说话时,对方长时间盯着他看,会让他感到不舒服,并认为对方很不尊重他。比如,在日本,当一个人说话时,如果你想表示对他的尊敬之情,那么你就应该在他发言时尽量减少和他的眼神交流,最好能保持适度的鞠躬姿势。◎情感状态

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状态(比如喜爱或是厌恶),也会影响到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比如,当甲喜欢乙时,通常情况下,甲就会一直看着乙,这会让乙意识到甲可能喜欢自己。如此一来,双方眼神接触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换言之,若想和别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话,你应有60%~70%的时间注视对方,这就可能使对方也逐渐喜欢上你。

由此,你就不难理解那些紧张、胆怯的人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对方信任了。因为他们和对方对视的时间不到双方交流总时间的1/3。与这样的人交流,对方当然会产生戒备心理。这也是在谈判时应该尽量避免戴深色眼镜的原因。因为一旦戴上深色眼镜,就会让对方觉得你在一直盯着他,或是试图避开他的眼神。◎社会地位和彼此熟悉程度

很多情况下,社会地位和彼此熟悉程度也会影响一个人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比如,当一个普通员工和董事长谈话时,就不应该在董事长发言时长时间盯着他。如果那样的话,他就会认为你在挑战他的权威,或是你对他说的某些话持有异议。

所以,和领导谈话时,最好不要长时间盯着对方。你可以采取微微低头的姿势,同时每隔10秒左右和他进行一次视线接触。不太熟悉的两人初次见面时,彼此间眼神交流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如果一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