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河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0:15:27

点击下载

作者:郭洪波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1河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11河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试读:

前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一年。河北省统计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适应党政领导对统计服务的新要求,加大分析研究力度,提升服务层次,不断增强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过去的一年,紧扣“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强化经济运行跟踪分析研判;服务全省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深化重大战略问题和专题分析研究;积极拓展统计服务领域,通过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探索和完善统计监测分析方法,推进重点领域监测评价。在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

一年来,省统计局撰写的分析研究报告超过百篇,许多报告受到省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为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便于经济工作者、社会公众和社会各界了解河北经济发展状况,我们从2011年统计分析研究报告中精选了部分报告,编辑了这本《河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全书共分

经济形势

、专题研究、社情民意调查、监测评价和统计资料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济形势,主要是对2011年河北省经济形势的跟踪监测,突出了经济运行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走势进行了预测预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建议;第二部分是专题研究,主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的专题研究;第三部分是社情民意调查,主要反映社会公众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意愿和诉求;第四部分是监测评价,主要是对重点领域进行监测;第五部分是统计资料,反映2011年各季度全省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今年的《河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经验分析与计量模型相结合,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常规统计方法与社情民意调查相结合。本书收录的文章基本保留了原有风貌,所涉及到的一些数据有的是当时的初步统计数据,与正式数据可能有出入。希望本书能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经济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朋友了解经济发展、探究经济规律提供帮助。书中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分析研究工作,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郭洪波2012年3月经济形势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确保实现良好开局——元月份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元月份,全省经济平稳运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进出口、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应高度关注粮食生产和物价走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强化经济运行调节,努力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初步估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左右,增速保持了去年12月份的水平。大中型企业和主要行业增长平稳。钢铁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同比保持增长,装备制造业依然较高增长,能源、化工行业运行平稳,建材行业呈现“淡季不淡”的良好开局。但由于春节假日因素导致有效工作日减少,对工业生产速度产生一定影响。

进出口快速增长。全省进出口总值48.3亿美元,增长70.9%,增速同比加快35.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22.6亿美元,增长38.1%;进口总值25.7亿美元,增长115.9%,分别加快3.6和78.8个百分点。主要出口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和钢材分别出口8.8亿美元、4.0亿美元、3.0亿美元和2.6亿美元,增长43.1%、73.8%、23.7%和23.3%。

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利用外资延续去年以来的增长态势,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增长4.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7亿美元,增长2.6%。主要特点:一是装备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成倍增长。到位外资0.8亿美元,增长3.0倍,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29.5%,同比提高21.9个百分点。二是大项目支撑作用显著。到位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8个,到位外资1.6亿美元,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59.9%。三是外资来源地主要集中在香港和开曼群岛。来自两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1亿美元和0.7亿美元,合计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66.2%。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55.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8.5亿元,分别增长55.1%和63.8%,增速同比分别加快30.2和31.0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145.5亿元,增长60.9%。

金融新增存贷款同比减少。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149.0亿元,比年初增加74.1亿元,同比少增36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099.7亿元,比年初增加334.5亿元,同比少增147.7亿元。

二、应关注的问题

第一,关注粮食生产。2004年以来,我省粮食生产已连续7年获得丰收,是历史上丰收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这是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作用的结果。但我省农田水利设施相对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特别是去冬今春以来,由于没有有效降水,全省610万亩小麦遭遇干旱。近期虽出现大范围降雪,但仍不足以缓解旱情,冬小麦生产形势严峻,粮食丰收面临一定压力。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稳定对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极为重要,应密切监控旱情变化,做好应对冬春连旱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第二,关注物价走势。1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2%。涨价面扩大。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由上年同期的“四升四降”扩大为“六升两降”。其中食品类和居住类涨幅较高。受“双节”需求增加以及气候等因素影响,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9.2%,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8.3%。另外,烟酒及用品同比上涨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7%。衣着、交通和通信分别下降4.0%和1.0%。

三、调控建议

为实现一季度经济发展良好开局,应狠抓各项既定政策措施的落实,强化经济运行调节,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及时发现和化解存在的问题。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丰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十项措施,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全力打好以抗旱浇麦为主的麦田管理攻坚战。贯彻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发放进度,支持农民春耕生产,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第二,加强运行调节,力促工业平稳较快增长。狠抓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和调度,加强分类指导,搞好煤电油运保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合作,有效化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第三,加强项目谋划,夯实利用外资基础。把握好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和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的产业布局,结合我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有较强带动力的大项目,力争每个设区市都要有特色项目。加强对已投产重点企业的研究,及时了解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动向,实施有效指导,提供专业服务,进一步推进其增资扩股,做大做强。

第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物价稳定。加强重要商品和重点物资的储备,特别要加强粮、油、肉、菜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商品的监管,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流通环节费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保持物价稳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最低保障水平,扩大覆盖面,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撰稿:张志强 靳占恒

整体经济较快增长 存在问题应予关注——前两个月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一季度走势展望

前两个月,全省整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运行态势良好。工业生产效益、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市场、进出口和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利用外资保持增长,金融运行平稳,为实现一季度经济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物价涨幅依然较大、停产企业增加较多和工业投资相对较弱等矛盾和问题应高度关注。下阶段,应继续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加强经济运行调节,针对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工业生产效益平稳较快增长。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1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增速比去年11、12月份加快3.6和3.0个百分点,延续了去年11月份以来的回升势头。工业生产运行特点:一是多数行业保持增长。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增长,有22个行业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七个主要行业呈“三快四稳”。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材等行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79.9亿元、50.2亿元和44.9亿元,增长28.6%、18.5%和29.1%,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0%、4.5%和6.2%,有力支撑了全省工业的平稳较快增长。钢铁、石化、食品、医药等行业分别增长10.9%、12.2%、11.9%和7.4%,与去年11、12月份相比基本保持平稳。二是大中型企业生产运行平稳。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53.5亿元,增长11.0%,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0.8%。三是七成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在统计的334种主要产品中,有250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占74.9%。其中,汽车、动车组、太阳能电池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分别增长21.7%、66.7%和84.8%。四是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2%,与去年基本持平。

企业效益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6.9亿元,增长42.4%,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保持增长。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市、区)和沿海地区11个县(市、区)分别实现利润12.5亿元和15.6亿元,增长53.0%和1.0倍,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6和58.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6.6亿元,同比增长27.8%,延续了上年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市、区)和沿海地区11个县(市、区)分别完成投资24.3亿元和25.9亿元,增长36.7%和36.8%,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增速8.9和9.0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继续调整改善。一是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212.2亿元,增长48.4%,占全省投资的53.5%,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3%。二是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完成303.1亿元,增长43.8%,增速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快16.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76.4%,提高8.5个百分点,是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受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等因素推动,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3.5亿元,增长68.0%,高于全省投资40.2个百分点。四是企业自我升级改造投入力度加大。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完成32.2亿元,增长77.9%,增速比全省投资快50.1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8.1%,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五是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62.8亿元,同比下降19.5%;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15.8%,回落9.3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前两个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34.3亿元,增长26.2%。其中,城镇零售额330.3亿元,增长26.4%;乡村零售额3.9亿元,增长16.1%。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市、区)和沿海地区11个县(市、区)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18.6亿元和24.0亿元,增长22.8%和23.1%。主要支撑因素:一是扩大内需的政策效应持续给力,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消费的增长。二是节日消费带动。元旦和春节形成消费高峰,与节日消费密切相关的商品畅销。粮食、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30.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5%,化妆品类增长28.7%,金银珠宝类增长46.0%,汽车类增长19.6%。三是物价上涨也拉动了零售额的增加。

进出口快速增长。进出口总值78.5亿美元,增长49.2%,增速同比加快16.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37.2亿美元,增长26.8%,回落9.1个百分点;进口总值41.3亿美元,增长77.4%,加快48.5个百分点。主要出口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和钢材分别完成出口14.8亿美元、7.0亿美元、4.2亿美元和5.0亿美元,增长35.3%、66.5%、6.1%和20.1%。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62.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0.6亿元,分别增长48.6%和57.2%,增速同比分别加快26.8和27.3个百分点。分税种观察,税收收入完成268.7亿元,增长48.9%,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增长37.1%、46.7%和58.9%。一般预算支出258.1亿元,增长28.0%。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增速在40%以上。

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7亿美元,增长12.2%,增速同比提高11.9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7亿美元,下降3.4%。新批合同项目17个,合同外资额5.8亿美元,增长2.3倍。外资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一是服务业外资比重提高。服务业到位外资1.2亿美元,增长19.1%,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26.7%,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是吸引外资的亮点。高新技术产业到位外资2.0亿美元,增长2.2倍;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42.9%,同比提高30.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到位外资1.14亿美元,增长1.2倍,占24.3%,同比提高13.8个百分点。三是部分“两高一资”行业外资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到位外资1545万美元和640万美元,下降59.8%和89.4%。

金融运行平稳。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791.3亿元,比年初增加716.4亿元,同比少增278.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322.1亿元,比年初增加556.9亿元,同比少增155.0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物价涨幅依然较大

2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同比上涨5.0%,扩大0.8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3.9%以上。前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涨幅同比扩大1.9个百分点。主要影响因素:一是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受天气寒冷和节日消费影响,前两个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3.2个百分点。二是翘尾因素影响较大。据测算,翘尾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6个百分点。工业品价格涨幅扩大。受钢铁、纺织、农产品及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和1.6%,同比分别上涨11.5%和13.6%,涨幅均有所扩大。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初级产品价格涨幅快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初级产品价格同比上涨24.9%,中间产品价格上涨11.6%,最终产品价格上涨3.8%。前两个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上涨10.8%和13.0%。近期,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和大宗商品、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劳动者工资水平提高,成本推动压力较大。(二)停产企业增加较多

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停产企业1096家,比上年12月份同口径增加500家,据测算,停产企业影响当月全省工业生产增速1.9个百分点。从停产企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矿采选、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农副食品加工等5个行业。导致停产企业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停产企业大多属于能耗高的行业。由于贯彻节能降耗政策力度依然较大,一些企业停产。二是成本上涨导致企业微利,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前两个月,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倒挂”2.2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运行成本加大,盈利水平受到挤压。三是部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缺,影响了生产。四是部分企业用工紧缺状况显现。我省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较多,人员流动性大,企业招工难、培训难、用工短缺现象较为突出。(三)工业投资相对较弱

前两个月,全省工业投资仅增长7.6%,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低20.2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43.5%,同比回落8.1个百分点。在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有13个行业下降。在七个主要工业行业中,除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两个行业增长较快外,其他五个行业投资增速偏低,建材、食品两个行业分别增长13.4%和10.7%,钢铁、石化、医药三个行业分别下降13.9%、29.2%和7.1%。工业投资增速偏慢,对改善工业产业结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不利,应引起高度关注。

三、一季度走势展望及调控建议

从当前经济发展的态势看,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市场消费、出口、利用外资和合同外资、财政收支、发电量等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均保持了较快增长,表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为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但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不利因素,特别是日本发生大地震后,近期经济恢复的步伐将会放慢,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对我省的出口和利用外资也将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西亚和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导致石油价格高企,输入型通胀因素增强,这些也将对我省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综合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一季度全省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有望实现良好开局。

当前,应继续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主攻方向和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加强市场监管,控制物价涨幅。加强对主要市场和重点商品的监测,组织好粮、油、肉、禽、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调运,加强“农超对接”,降低流通成本,确保正常供应。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操纵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持价格稳定。

第二,加强运行调节,确保工业较快增长。加强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和调度,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加大对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帮扶力度,促其尽快恢复生产。发挥好金融支撑作用,强化融资平台服务,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组织好企业用工信息服务,力促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第三,发挥投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发挥好投资导向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积极谋划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争取尽快达产达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撰稿:张志强 靳占恒

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调整结构任务艰巨——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上半年走势展望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开局起步良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下阶段,应继续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确保实现“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439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增速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1.8亿元,增长4.1%,提高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606.0亿元,增长13.3%,回落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68.3亿元,增长9.7%,回落1.7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小麦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全省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588.6万亩,比上年减少35.2万亩,下降0.97%。针对旱情,省政府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组织抗旱促春管,再加上春季两场雪的及时降临,有效缓解了全省小麦旱情。目前,全省小麦主体墒情适宜,一二类苗比例达90%以上,苗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扎实基础。蔬菜实现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长。一季度,全省蔬菜播种面积为340.1万亩,产量为809.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和5.1%。畜牧业生产恢复性增长。生猪存栏达到1575.3万头,同比增长6%。牛奶产量105.4万吨,增长2.1%。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19亿元,增长15.3%,比前两个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主要是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3个行业增速比前两个月分别回落13.1、6.8和0.2个百分点,共影响全省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保持增长。大中型企业生产有所提速。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08.7亿元,增长11.8%,增速比前两个月提高0.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6.3%。(二)内需支撑作用较强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4.7亿元,增长26.7%,增速比前两个月回落1.1个百分点,主要是部分工业行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影响,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88.4亿元,增长17.2%,占全省投资的16.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8.6亿元,增长59.4%。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9.9亿元,增长16.4%,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零售额1392.4亿元,增长16.8%;乡村零售额417.5亿元,增长15.3%。消费品市场增速回落,主要是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零售额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约2.1个百分点。(三)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7%,同比加快6.1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5.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1%,高于全省工业8.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服务业投资占全省投资的54.1%,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投资比重提高4.8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提高1.5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提高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完成1420.3亿元,增长33.5%,增速比国有投资快13.1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80%,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工业节能取得一定成效。前两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03%。高耗能行业生产和投资得到控制,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2.4%,低于全省工业2.9个百分点;投资额下降6.6%。(四)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提高。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77.1亿元,增长36.7%,增速虽比前两个月减缓5.7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保持增长。利润总额超过20亿元的有6个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煤炭采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853.6亿元和494.1亿元,增长38.2%和44.6%,增速同比分别加快17.7和19.1个百分点。(五)对外经贸发展加快

进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123.1亿美元,增长47.3%,增速同比加快1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60.6亿美元,增长33.5%,回落2.4个百分点;进口总值62.5亿美元,增长63.8%,加快32.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出口规模。主要出口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钢材和服装及衣着附件分别完成出口22.9亿美元、10.8亿美元、9.7亿美元和6.0亿美元,分别增长37.3%、58.4%、43.5%和14.1%。

实际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全省实际利用外资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增速同比加快7.4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2亿美元,增长10.6%。新批合同外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新签合同外资9.3亿美元,同比增长2.1倍。(六)民生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6.8元,增长8.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52元,增长18.6%,增速同比分别加快0.7和5.7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城镇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9.8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53万人,困难对象再就业2.52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9.7%、29.7%、31.5%。3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同比回落0.09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一)物价涨幅较大

1—3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2%、5.0%和5.3%,一季度同比上涨4.8%,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2个百分点。主要是受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和翘尾因素影响,一季度食品类价格上涨(11.1%)影响CPI上涨3.3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影响CPI上涨2.7个百分点。价格涨幅较大对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影响。工业品价格涨幅较高。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7%和13.1%,涨幅同比扩大4.8和4.6个百分点,不仅助推了CPI的上涨,也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生产经营困难。当前,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省偏重的结构更为不利。(二)新开工项目减少

一季度,全省新开工项目1801个,同比减少154个;计划总投资981.8亿元,下降27.1%。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94个,减少159个;计划总投资399.8亿元,下降65.4%。从行业观察,工业新开工项目1064个,同比减少71个,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新开工项目287个,减少26个,占全省新开工项目减少个数的16.9%。从区域观察,有6个设区市减少。新开工项目减少导致工业投资增长缓慢。工业投资增长11.0%,比前两个月提高3.4个百分点,但比全省投资低15.7个百分点。在39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投资下降,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6.6%,影响工业投资增速2.7个百分点。这一方面反映了结构调整的成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高耗能行业比重降低的同时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投资增长不快的问题。

三、经济运行中应密切关注的问题(一)密切关注工业生产的走势变化

对上半年走势分析,随着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的推进,在国家和我省相关政策的鼓励推动下,以及新建投产企业达产增效,工业运行在2010年“前高后低”走势下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影响工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应尽快改变工业投资增势减弱的状况,有效推进结构调整,增强外需拉动力,控制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解决企业资金供应趋紧问题,对实现工业平稳较快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二)密切关注工业能耗出现反复苗头

2010年下半年,我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高耗能行业生产步伐放缓,四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各月平均为负增长,2010年增长10.7%。从今年一季度看,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12.4%,增速比2010年高1.7个百分点,低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幅度由2010年的5.8个百分点缩小为今年一季度的3.9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54.8%,比2010年提高5.6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比2010年缩小4.85个百分点。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耗增速明显回升。全省802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耗增幅由2010年的3.2%回升为9.4%,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达90%以上,其能耗状况决定着全省能耗的走势。工业节能降耗出现的这些迹象和苗头,应予高度关注。

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我省基础产业、重工业占的比重较大,长期以来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偏高,这种偏重的结构容易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在国家加大节能减排、紧缩银根的背景下,我省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制约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

四、上半年走势展望及建议(一)走势展望

当前国内外环境极为复杂,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

从国内外环境分析,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趋于明朗,但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日本发生大地震后,经济恢复的步伐将会放慢,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同时,西亚和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导致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输入型通胀因素增强,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压力仍然很大。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确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析,我省调结构转方式加速推进,“四个一”战略重点加快实施,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将会带动城镇面貌改变和产业升级。当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市场消费、出口、利用外资和合同外资、财政收支、发电量、货运量等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均保持了较快增长,表明我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仍较增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有条件和基础的。

综合分析预测,上半年全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增速可能会低于上年同期。(二)对策建议

为实现“十二五”开局之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平稳较快发展。加强麦田管理,确保夏粮丰收。坚持分类指导,科学管理,做好病虫害的重点防控,力争将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密切跟踪监测工业经济形势变化以及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态势,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确保平稳较快增长。

第二,加快结构调整,巩固扩大成果。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高端产业聚集区,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强化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力促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及早确定设区市和“双三十”节能考核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业节能目标,加大能耗跟踪监测预警分析,做到均衡推进。

第三,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物价水平。保持生产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的稳定,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加强粮、油、肉、菜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商品的监管,保持物价稳定。

第四,着力改善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调动各方面力量促进就业再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低收入家庭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好企业工资指导线,提高职工工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撰稿:张志强 靳占恒 姚立云

强化经济运行调控 力促平稳较快发展——4月份全省经济形势分析

4月份,全省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消费品市场、对外经贸保持较快增长。但工业生产增速回落、新开工项目减少、物价涨幅较大、能耗反弹等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下阶段,应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调控,力促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全省经济运行呈现“五快、两稳、两回落”的特点。“五快”: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前4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1%,增速虽然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调整改善。一是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工业完成投资134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在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投资增长,16个行业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二是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45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4.6%,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服务业完成投资1665.4亿元,增长38.7%,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3.7%,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四是民间投资增长加快。民间投资完成2454.1亿元,同比增长33.7%,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比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快25.8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9.1%,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五是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深入推进,促进了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分别完成投资687.4亿元和542亿元,同比增长59.8%和16.7%。

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4月份,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5.2亿元,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从主要商品看,金银珠宝类、石油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均在40%以上,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4.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7.3%,汽车类增长19.8%。前4个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36.7亿元,增长26.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628.3亿元,增长27.1%;乡村实现零售额8.4亿元,增长19.3%,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4和3.2个百分点。

进出口快速增长。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169.3亿美元,增长48.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86.0亿美元,增长41.9%,加快8.4个百分点;进口总值83.3亿美元,增长54.9%,回落8.9个百分点。主要出口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钢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分别增长46.4%、65.3%、33.2%和39.8%。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4月份,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同比增长3.1倍,比一季度12.8%的增速明显加快,为今年以来单月最高增长率。利用外资呈现“四大亮点”:一是大项目多,支撑作用明显。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到位外资4.0亿美元,同比增长3.9倍,占当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86.7%,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二是重点行业利用外资规模大增长快。冶金、装备制造和石化三大行业到位外资合计增长8.2倍,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69.4%,同比提高38.3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利用外资快速增长。服务业到位外资0.9亿美元,增长36.3倍,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到位外资成倍增长,到位外资1.5亿美元,增长2.2倍,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31.3%。前4个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3.9亿美元,同比增长49.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2.8亿美元,增长50.9%,分别比一季度加快36.7和40.3个百分点。全省新批合同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4个月合同外资额累计为11.9亿美元,增长1.2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4月份,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3.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和28.4%,增速分别比3月份加快1.7和4.0个百分点。前4个月,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97.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30.8亿元,分别增长34.6%和40.7%,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回落3.6和3.9个百分点。“两稳”:

节能降耗平稳开局。一方面,能耗总量增幅降低。一季度,全省全社会能耗7245.5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增幅比去年全年降低0.3个百分点。全省用电量69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与去年各季度相比,增幅逐季缩小。另一方面,单位能耗水平继续下降。一季度,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6%,单位GDP电耗下降0.3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31%,继续保持了2010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一升五降”,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分别下降9.53%、14.63%、7.65%和5.2%,降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金融形势稳定。4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750.0亿元,比年初增加984.8亿元,同比少增275.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735.4亿元,比年初增加1660.5亿元,同比少增90.42亿元。“两回落”:

工业生产稳中有落。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53.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4%,增速比3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我省工业运行态势与全国基本一致,4月份在全国30个省(市)中,有23个省(市)增速回落,我省回落幅度居第13位。主要表现:一是七个主要行业增速“六落一稳”。钢铁工业增加值增长7.2%,增速比上月回落3.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18.9%,回落3.4个百分点;石化工业增长6.9%,回落6.5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业增长14.7%,回落0.8个百分点;建材工业增长27.6%,回落3.8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增长8.3%,回落9.2个百分点;食品工业增长9.9%,与上月基本持平。二是大中型企业生产增速减缓。全省大中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比3月份回落5.1个百分点。三是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回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9.0%,增速比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2.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5个行业增速分别比3月份回落13.7、0.4、0.4、1.0和0.5个百分点。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765.3亿元,同比增长14.4%,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23.5亿元,增长28.8%,回落7.9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有所回落。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涨幅比3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主要是受本地蔬菜大量集中上市的影响,鲜菜价格在3月份环比下降8.7%的基础上4月份再次下降16.9%,拉动CPI下降0.7个百分点,是总水平环比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前4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

工业品价格涨幅回落。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和12.4%,涨幅比3月份回落2.3和1个百分点。前4个月同比分别上涨10%和12.9%,比一季度回落0.7和0.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工业生产增速持续回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自3月份开始连续两个月回落,由前2个月增长16.1%回落到3月份的14.2%,4月份仅增长11.4%,比去年下半年各月平均增速低0.7个百分点。前4个月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为2010年以来累计最低增速。4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多数行业增速回落。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增速比3月份回落,占60.5%。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黑色金属矿采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制品等5个行业回落幅度在1.0—14.1个百分点之间,共影响全省工业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企业盈利水平被大幅压缩,影响生产积极性。三是资金对企业的制约增强。随着国家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以及存贷款利率上调,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在增加,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33%,其中小型企业增长41%,运行成本明显加大。四是工业投资低速增长对工业生产的影响逐步显现。由于近年工业投资相对不足,2010年城镇工业投资仅增长10%,比2009年低14.8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工业经济的后劲。五是同期基数较大。去年4月份工业生产增长22.1%,为去年全年月度最高点,据测算,由于去年4月份基数较大影响今年4月份工业增速比3月份减缓约3.5个百分点。

当前工业对全省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大,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应避免工业增速持续回落,保持工业对整体经济的支撑。(二)新开工项目减少

前4个月,全省新开工项目3423个,比上年同期减少478个,下降12.3%。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68个,减少184个,下降40.7%;完成投资176.1亿元,下降49.3%。其中,10亿元以上新开工的项目20个,减少23个;完成投资46.8亿元,下降42.1%。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减少主要集中在工业,工业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69个,同比减少102个,占全省减少个数的55.4%。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装备制造业减少较多。装备制造业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4个,减少44个,占全省减少个数的23.9%。除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同比增加1个外,其他6个行业均减少,特别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减少17个,是减少最多的行业。二是部分服务业项目减少。公共设施管理业、道路运输业、批发业、商务服务业等4个行业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减少较多,项目个数分别减少18个、12个、9个和8个,合计占全省减少个数的25.5%。三是高耗能项目减少。六大高耗能行业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1个,同比减少34个,占全省减少个数的18.5%。

当前,尽管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投资也出现加快的迹象,在国家控制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的同时,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亿元以上新开工大项目个数减少,不利于结构调整和发展后劲的增强。(三)物价涨幅较高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尽管比上月有所回落,但涨幅连续三个月在5%以上。八大类商品中,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分别上涨11.4%和6.9%。前4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涨幅同比扩大2.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价格倒挂”进一步扩大。4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涨幅比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高4.4个百分点,是2010年以来“价格倒挂”幅度最大的月份,这一幅度比3月份扩大1.3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月购进价格低于出厂价格0.3个百分点。前4个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高于出厂价格2.9个百分点。

当前,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CPI特别是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我省偏重的结构影响较大。(四)能耗反弹压力应予关注

一季度,全省全社会能耗7245.5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比去年季度平均能耗高5.3%。规模以上工业能耗5139.1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3%,比去年季度平均能耗高12.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31%,降幅比2010年缩小4.57个百分点。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长10.3%,比2010年扩大4.2个百分点。能耗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停限产高耗能企业产能恢复。在2010年节能降耗攻坚战中,各地采取了对高耗能企业限电限产和新上项目延期投产等超常规措施,今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水泥、钢铁等基础建设材料的需求强劲,高耗能企业生产和能耗快速增长。一季度,水泥、生铁、粗钢产量和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40.8%、8.8%、11.5%和15.5%,比2010年分别高24、7.8、7和2.6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量排前10位的企业均为钢铁、电力、焦化等高耗能企业,这10家企业能耗增量达257.53万吨标准煤,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5.5个百分点。二是新增高耗能企业能耗增量较大。一季度,新开工企业能耗净增126.24万吨标准煤,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2.7个百分点。三是由于今年年度节能目标还未正式分解下达,个别地方对节能重视程度、工作措施力度有所减弱和松懈。

三、调控建议

为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下阶段,应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狠抓各项既定政策措施的落实,强化经济运行调控,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建议着力做好“四抓、四防”。

一是抓调控,谨防工业生产下滑。密切跟踪工业生产态势的变化,狠抓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生产和调度,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高端产业聚集区,培育新的增长点。切实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发展资金、技改专项资金和融资担保机构作用,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二是抓项目,谨防投资支撑减弱。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工业投资结构调整,加大企业技术升级、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建设项目进度;发挥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聚集作用,谋划、储备一批符合产业政策、辐射带动作用大、产业链条长、具有科技含量的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三是抓物价,谨防通胀预期增强。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市场管理和价格监管,打击囤积居奇、操纵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确保价格稳定。搞好粮油、肉蛋奶、蔬菜等重要食品的组织、供应、运输和贮存工作,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确保市场供给。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适时对社会广泛关注的主要商品价格和供给情况进行公布,避免消费者出现恐慌通胀的心理预期。严格控制相关价格上涨政策的出台,减少调价项目对物价带来负面效应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四是抓节能,谨防能耗反弹。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目标,及早确定设区市和“双三十”节能考核目标,加大能耗跟踪监测预警分析,做到均衡推进,谨防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松劲、反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落实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严把市场准入和项目审批关,从源头控制高耗能企业和低效设备的发展,对违规项目强化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撰稿:张志强 靳占恒 杨国军

经济出现积极变化 确保平稳较快发展——5月份全省经济形势分析

针对近两个月经济出现的增速有所放慢、新开工项目减少等问题,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大调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可喜成效,5月份全省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速加快,新开工项目增加,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对外经贸增长较快,整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价格涨幅较大,部分行业生产增速回落、节能降耗压力仍然较大。下阶段,应继续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和扩大积极变化成果,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运行特点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今年3、4月份,全省工业生产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32.5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5%,增速比4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拉动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一是五成以上行业生产增速加快。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速加快,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烟草制品、专用设备制造等5个行业增速回升较大,分别比上月加快3.7、5.4、11.4、28.4和11.4个百分点,共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二是轻工业增长加快。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6.8%,比上月加快3个百分点。三是产销衔接水平提高。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前5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641.0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前4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0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0%,增速比前四个月减缓3.8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33个行业的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占86.8%。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当月新开工项目增加。5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可喜变化,增速加快,新开工项目增加,投资结构继续调整改善。前5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81.4亿元,同比增长27.1%,增速比一季度和前4个月分别加快0.4和1个百分点,同比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主要支撑因素:一是5月份新开工项目增加,全省新开工项目2033个,同比增加208个,扭转了前几个月当月新开工项目同比减少的局面。二是工业投资增速继续加快。前5个月,全省工业投资完成2094.1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比前4个月加快6.2个百分点。在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投资增速比前4个月加快,16个行业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医药、装备制造、食品和建材4个主要行业完成投资分别增长76.1%、34.2%、28.4%和25.9%,分别比前4个月加快31.7、12.1、5.6和4.2个百分点。三是民间投资增长加快。全省民间投资完成3689.9亿元,增长36.3%,增速比前4个月加快2.6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8.8%,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四是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服务业完成投资2442.3亿元,增长34.8%,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2.2%,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五是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推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987.3亿元,增长59.6%,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1.1%,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同时,投资结构继续调整改善。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67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4.4%,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加快,比重提高。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904.2亿元,增长30.0%,增速比一季度和前4个月分别加快21.0和13.4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投资的43.2%,比一季度和前4个月分别提高5.3和3.4个百分点。

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回落,消费市场平稳发展。5月份,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4.5亿元,同比增长23.1%,比4月份回落5个百分点,主要受部分大宗商品零售额增速回落影响。一是在汽车优惠政策退出、汽油价格上调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幅回落。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2.2%,比4月份回落7.6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40.9%,回落2.5个百分点。二是受季节交替等因素影响,服装和家电等消费多集中在4月份,导致5月份零售额增速相对减缓。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6.8%,比4月份回落10.5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增长22.7%,回落17.8个百分点。以上四类主要商品零售额为113.1亿元,占全省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的72.2%,其增速回落影响了全省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回落。同时,高储蓄、高物价也抑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前5个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为801.2亿元,增长26.1%,比前4个月回落0.8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增长加快,金融运行平稳。5月份,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59.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和51.4%,增速分别比4月份加快15.5和23.0个百分点。前5个月,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57.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0.8亿元,分别增长35.4%和42.7%,增速分别比前4个月加快0.8和2.0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132.9亿元,同比增长51.7%,加快22.4个百分点。

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900.9亿元,比年初增加1180.0亿元,同比少增299.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077.0亿元,比年初增加2002.1亿元,同比多增54.1亿元。

进出口总值增速回落,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前5个月,全省进出口总值209.7亿美元,增长38.6%,增速比前4个月回落9.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108.0亿美元,增长31.5%,回落10.4个百分点;进口总值101.7亿美元,增长47.1%,回落7.8个百分点。

5月份,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1亿美元,同比增长43.9%;新批合同外资4.8亿美元,增长1.6倍,实际利用外资和新批合同外资均达到今年以来最大规模。但外商直接投资出现小幅下降,全省外商直接投资3.3亿美元,下降6.0%。主要是第二产业和大项目到位外资下降,第二产业下降9.8%,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到位外资下降24.5%。前5个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9.0亿美元,同比增长47.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6.1亿美元,增长34.2%,增速同比分别加快34.2和25.3个百分点;新批合同外资项目63个,合同外资额16.6亿美元,增长1.3倍。

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扩大,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回落。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6%,涨幅比4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前5个月同比上涨5.0%,比前4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

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2%,比4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6%,回落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前5个月同比分别上涨9.6%和12.7%,比前4个月回落0.4和0.2个百分点。

二、应关注的主要问题(一)价格涨幅较大

今年以来,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呈现波动上涨态势,1-5月各月同比分别上涨4.2%、5.0%、5.3%、5.1%和5.6%,均超过4%左右的宏观调控目标,5月份涨幅为32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是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影响,分别上涨12.7%和7.5%,比4月份扩大1.3和0.6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价格仍在高位,传导作用逐步显现。5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2%和11.6%,这是建立在上年同期较高涨幅基础上的,并且价格上涨面扩大。5月份,在所调查的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涨幅扩大的有35个行业,上涨面为92.1%,比上月扩大2.6个百分点;所调查的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全面上涨。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涨幅呈扩大态势。2月份以来,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各月同比分别上涨12.6%、11.1%、8.2%和8.5%,生活资料价格涨幅同比分别上涨5.3%、5.8%、6.3%和6.2%,总体呈逐月扩大态势,表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正逐步传导到生活资料。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助推了CPI的上涨。当前,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各方面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依然较强,将对整体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二)部分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增速回落

5月份,在整体工业生产增速回升的同时,部分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增速持续回落,对全省工业的下拉作用明显。一是部分行业增速回落。5月份,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增加值增速比4月份回落。其中5个行业增速回落对全省工业影响较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仅增长3.2%,增速在4月份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回落3.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5.4%,在4月份比上月回落14.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回落8.4个百分点,主要受汽车产量减少影响,全省汽车产量由3月份的7.8万辆减少到4月份的6.8万辆、5月份的5.9万辆,平均每月减产1万辆左右;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2%,比4月份回落5.6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增长7.9%,在4月份比上月回落13.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回落7.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7%,比4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上述五个行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6%,共影响5月份全省工业增速1.8个百分点。二是大中型企业增速持续回落。2-5月份,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各月分别增长13.1%、12.4%、7.3%和6.0%。

部分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生产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基数影响。去年5月份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20.7%,是去年月度增速的次高点,其中大中型企业增长22.5%,上述五个行业增幅也在18.2%—41.2%之间,基数较大。二是政策影响。国家货币政策不断收紧,企业资金紧张,特别是中小企业更突出。随着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高能耗行业增速放缓,5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比4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三是价格影响。随着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倒挂”问题仍然突出,前5个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涨幅比出厂价格涨幅高3.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成本明显加大,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32.3%,导致盈利空间缩小,生产经营难度加大。

观察今后几个月,工业生产仍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较重,成本上涨、利润降低给企业带来较大冲击,4、5月份需求旺季过后面临钢材需求减少,钢铁行业下行风险加大。石化行业受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企业生产前景不容乐观。这些因素都将增加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三)能耗反弹压力较大

前5个月,全省各地加大节能降耗措施的落实和实施,取得一定成效。规模以上工业能耗8663.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0%,增幅分别比前4个月回落0.8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47%,降幅比前4个月扩大0.43个百分点。但也应看到,能耗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

一是高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降幅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前5个月,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7%,降幅比前4个月缩小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3个百分点。主要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行业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2.3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42%,降幅比前4个月缩小0.95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能耗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0%和90%以上,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30%和50%以上,对全省节能降耗影响较大。

二是能耗增幅回落的基础不稳。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回落,主要是建立在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基础上的。5月份全省工业生产已经出现回升,六大高耗能行业中有3个出现回升,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18.2%,比4月份回升12.2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3.2%,回升9.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0.6%,回升3.2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增速的进一步回升,节能降耗的压力将随之增大。三、对策建议当前,全省经济虽然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应狠抓国家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巩固和扩大积极变化成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平稳较快增长。加强麦田后期管理,抓紧组织收割,努力扩大机收面积,强化服务保障,提前做好柴油调运,保障道路通畅,加强天气预测预报,确保夏粮丰收。狠抓工业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和调度,加强帮扶和督导,强化煤、电、气等生产要素的供应和调节,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对市场形势好的企业促其提速生产,对生产困难企业,帮其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生产。鼓励银企对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抓住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机遇,以服务业重点项目为抓手,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夜经济,壮大现代服务业。

第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巩固5月份新开工项目增加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质项目在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继续优化投资结构,坚持存量调强、增量调优的原则,实现投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相结合,投资增长和质量效益相结合,切实加强工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力度,培育经济增长新优势。

第三,强化措施严控物价,降低通胀预期。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价格操纵、哄抬物价行为。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保证市场供给,加强粮油、禽蛋奶、蔬菜等主要农业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确保物价水平稳定。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建立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减轻低收入群体的负担,减少物价上涨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第四,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园区建设,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抓住国家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和全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机遇,加快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开发新产品,改造落后工艺,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五,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严格控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耗指标,尽早下达针对企业的单耗节能考核指标,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大力发展低耗能、高效益产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市场准入,限制审批高耗能项目,从增量上严格控制,防止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密切关注新开工高耗能企业和项目,作好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能耗评价考核,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问责制。撰稿:张志强 白洁 杨国军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巩固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展望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物价涨幅较高和节能降耗压力增大等问题需高度关注。应继续围绕主题主线,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四个着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强化经济运行调节,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着力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体经济支撑较强

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开局良好,3、4月份增速有所放慢,5、6月份出现积极变化。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1099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9.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320.6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3562.1亿元,增长10.3%。从季度观察,一、二季度全省经济均保持了11%以上的较快增长,上半年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上年基数较高。总的看,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并且实体经济对整体经济的支撑较强。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面对去冬今春的严重旱情,省委、省政府认真组织开展抗旱促春管工作,对小麦面积30万亩以上的重点县开展督导,加强小麦苗情、墒情的监测和田间调查,广泛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小麦优质品种覆盖率在94%以上,加之小麦生长中后期总体气候条件有利,病虫害相对较轻,防治及时到位,夏粮实现连续8年增产。夏粮播种面积3647.43万亩,比上年减少35.35万亩;亩产353.70公斤,增产4.7%;夏粮总产量达1290.1万吨,增长3.7%。上半年,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6.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蔬菜产量2653.6万吨,增长4.7%,增速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猪牛羊禽肉产量196.7万吨,同比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124.1万吨,减少0.3%,生猪存栏1601.1万头,增长5.1%;牛奶产量227.6万吨,增长1.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732.9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前5个月加快1个百分点。分月观察,2月份增长17.6%,保持较快增长,3、4月份回落到14.2%和11.4%,5月份出现回升,增长12.5%,6月份回升加快,增长17.5%,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速度。拉动6月份增速回升的主要因素:一是五成以上的行业生产增速加快。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速加快,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4个行业增速回升较大,分别比上月加快10.3、11.3、16.5和11.3个百分点,共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4.6个百分点。二是大中型企业生产明显提速。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增速比5月份提高7.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速提高8.5个百分点。三是外需市场增速明显加快。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长31.9%,增速比5月份提高22.4个百分点,在有出口交货值统计的31个行业大类中,15个行业增速比5月份提高。(二)投资、消费和出口较快增长,内需拉动增强

上半年,消费、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外需拉动减弱。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6%,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投资需求贡献率为52.8%,提高2.6个百分点;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91.7亿元,增长2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各月累计增速平稳,保持在26.1—27.8%之间。投资领域出现积极变化,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一是新开工项目由降转增。上半年新开工项目8050个,同比增长10.4%,增速比前5个月加快了15.1个百分点,扭转了前5个月下降局面。其中,6月份新开工项目2594个,同比增加1027个,比5月份增加561个。上半年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883个,比前5个月增加326个,同比下降15.9%,降幅比前5个月缩小5.9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投资增速呈加快态势。工业投资完成2900.8亿元,同比增长26.6%,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5.6个百分点,近两年工业投资增速缓慢的态势得到扭转。三是服务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完成投资3379亿元,增长28.6%,占全省投资的52.1%,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四是民间投资增长加快。民间投资完成5100亿元,增长35.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78.6%,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五是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推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1432.4亿元,增长44.1%;占全省投资的22.1%,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较快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3.4亿元,同比增长17.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零售额2754.9亿元,增长17.4%;乡村零售额838.5亿元,增长15.8%。在汽车优惠政策退出、汽油价格上调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汽车及与之相关的商品零售额增速放慢。二季度,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4.3%,比一季度回落6.4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9.6%,回落10.5个百分点,这两类商品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零售额的47.9%,对消费市场影响较大。

对外经贸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在去年同期较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减缓。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2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4.0%,比一季度回落13.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134.8亿美元,增长29.7%,回落3.8个百分点;进口总值120.2亿美元,增长39.1%,回落24.7个百分点。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9.6%和41.3%。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41.6%。利用外资增速加快。上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6.3亿美元,增长33%,增速同比加快24.6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和合同外资同比由降转增,外商直接投资23.2亿美元,合同外资21.3亿美元,分别由上年同期下降0.2%、16.5%转为增长31.1%和1.1倍。利用外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增资大量增加,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投资环境改善。(三)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9%,比全省工业快8.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6.6%,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2和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3%,高于全省工业5.2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的10.3%,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分别增长82.8%和68.5%。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重上升。上半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404.6亿元,增长37.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8.1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投资的48.4%,比一季度提高10.5个百分点。

重点区域发展步伐加快。认真落实“四个一”战略部署,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地区加快发展。上半年,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2.3%,沿海11个县(市、区)增长47.7%,均高于全省投资增长27%的水平;分别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1%和7.8%,同比分别提高0.3和1.1个百分点。前5个月,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40.8%,沿海11个县(市、区)增长35.5%,分别高于全省水平15.8和10.5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回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扩大。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增长9.5%,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89%,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58个百分点,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29%。(四)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民生继续得到改善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部财政收入1698.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75.9亿元,分别增长35.2%和43.2%,同比分别加快14和17.9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936.1亿元,同比增长33.7%,这是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的快速增长。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占94.7%。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9.9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7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54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9.6%、62.7%和69.3%。6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同比回落0.07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4.3元,同比增长1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95元,增长19.9%,增速同比分别加快2.3和4.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二、存在问题应予关注(一)物价涨幅较高

1-6月各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2%、5.0%、5.3%、5.1%、5.6%和7.0%,均超过4%左右的宏观调控目标,6月份比5月份扩大1.4个百分点,为33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比前5个月扩大0.3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同比上涨12.2%,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3.6个百分点。同时,翘尾因素影响CPI上涨3.3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和食品价格涨幅较高是推动上半年CPI上涨的关键因素。

工业生产者价格仍在高位,传导作用逐步显现。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3%和12.9%,比上月分别上涨1.1和1.3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5%和12.7%。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涨幅呈扩大态势,2-6月份以来同比分别上涨5.3%、5.8%、6.3%、6.2%和6.2%,上半年上涨5.7%,比一季度扩大0.5个百分点,表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正逐步传导到生活资料。(二)节能降耗压力较大

上半年,全省各地加大节能降耗措施的落实和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应看到,能耗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一是高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降幅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29%,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仍为上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由降转升,其余行业降幅均比前5个月略有回升,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回升较多,回升了2.4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能耗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0%和90%以上,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30%和50%以上,对全省节能降耗影响较大。二是能耗增幅回落的基础不稳。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回落,主要是建立在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基础上的。5、6月份,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出现回升,其中6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中有4个回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3.4%,比5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6.6%,回升2.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4%,回升1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4%,回升2.7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增速的进一步回升,节能降耗的压力将随之增大。

三、全年经济走势展望

展望下半年,支撑经济向好的有利因素较多,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从国际环境观察:世界经济继续复苏,但力度有所减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份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4%,略低于2010年。同时,世界经济也面临挑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走向不确定性增强;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作用已经显现,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本币升值以及资本市场过热的压力上升,大宗商品市场风险增强;为防止经济过热,一些新兴经济体采取偏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增速有可能下滑。这些挑战将影响全球经济走势。

从国内环境观察:一方面,在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等多重因素叠加推动下,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仍很充足。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中央强调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今年先后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3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以稳定物价和消除通胀预期,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企业资金供应趋紧。

从河北观察: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加快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加快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四个一”战略实施,有利于加快发展、加速转型。

从供给支撑分析,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蔬菜示范县带动,随着畜牧业生产价格的持续上行,下半年如不发生气候异常或大规模疫情疫病,农业生产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聚集区建设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将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将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但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钢铁、石化行业生产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去年下半年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基数较低。综合分析,全年工业生产继续平稳增长。以现代物流、文化产业、金融保险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将带动服务业较快增长。

从需求拉动分析,民间投资增势强劲,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推动房地产业较快增长,各地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继续较快增长。物价持续高位运行,将抑制居民即期消费,一些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政策效应逐步减弱,但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农村消费空间较大,下半年消费品市场增速将呈现回升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进入调整期,国外需求不会有太大增长;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加上去年基数较高,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从价格走势分析,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受国际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上粮食、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仍处高位,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和国内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且上涨面扩大,人们对价格上行的预期依然较强。同时,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涨压力趋向长期化。但也存在有利因素,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工业品供需平稳,为稳定物价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效应正在显现,加上下半年翘尾因素影响逐步减弱,全年物价涨幅将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综合分析,下半年经济上升空间较大,供给支撑较强,内需拉动逐步增强,全年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四、宏观调控建议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继续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四个着力”的要求,把促稳定增长、控物价上涨、调结构升级、转发展方式、保民生改善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第一,抓调控,促进平稳较快增长。抓好农业生产。组织好秋粮生产,稳定种植面积,确保生产资料和物资及时供应,为秋粮丰收打好基础。保持工业经济稳定。狠抓工业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生产调度,加强帮扶和督导,强化煤、电、气等生产要素的供应和调节,保证企业正常生产。鼓励银企对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加快服务业发展。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壮大现代服务业。强化项目投资支撑。抓好新开工项目,安排好投资进度,加快技术改造投资和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研究制定新的鼓励消费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旅游、夜经济。推动外贸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外需拉动。

第二,控物价,减轻对居民生活影响。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价格操纵、哄抬物价行为。保证粮油、禽蛋奶、蔬菜等主要农业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确保物价水平稳定。建立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减轻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

第三,调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聚集区建设,在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引导项目向各类产业聚集区集中,实现节约土地、集约发展。抓住国家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和全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机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开发新产品,改造落后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

第四,降能耗,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严格控制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加强能耗评价考核,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问责制。严格市场准入,限制审批高耗能项目,防止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大力发展低耗能、高效益产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第五,惠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收入差距。努力扩大就业,加大劳动力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促进充分就业。加强公共服务,在社保、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撰稿:张志强 白洁 杨国军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注走势强化调控——7月份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7月份,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但物价涨幅较高、企业亏损增加、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部分欧洲国家和美国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应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强化项目建设,控制物价上涨,狠抓节能降耗,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结构继续调整优化。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85.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8.1%,增速比6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工业继续呈现积极变化,主要表现:一是工业生产自5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加快,7月份是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速比上月加快,占五成以上。二是装备制造业增势强劲,完成增加值153.5亿元,增长29.1%,增速比上月提高4.9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6.7%,是7个主要行业中增速最快、贡献最大的行业,在钢铁行业增速回落的情况下,装备制造业对全省工业起到有效支撑作用。三是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425.4亿元,增长11.9%,增速比上月放缓2.4个百分点,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2个百分点。四是工业品产销衔接较好,产品产销率为97.7%,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

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609.9亿元,增长15.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094.0亿元,增长29.6%。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的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占89.5%。

投资在结构优化中平稳较快增长,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增加。前7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72.6亿元,增长26.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今年各月累计增速在26.1%—27.8%之间,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主要支撑因素:一是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由降转增。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246个,同比增长4.4%,扭转了上半年持续下降局面。其中7月份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63个,增长1.5倍。二是装备制造业拉动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投资增长25.9%,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40.2%,占工业投资的33.1%,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6.2%。三是工业技改投资比重继续提高。完成投资1827.9亿元,增长36.2%,占工业投资的49.5%,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技改项目投资增长42%,比上半年加快19.9个百分点。四是投资持续活跃。民间投资6356.9亿元,增长37.1%,比上半年加快1.4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7.8%,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在全省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长36.1%,占全部到位资金的76.8%,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增长1倍。五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沿海地区投资较快增长,分别增长28.5%和49.8%,比全省快1.7和23.0个百分点。六是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推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增长51.2%,比上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乡村首次快于城镇。7月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8.8亿元,增长24.8%,连续5个月保持在20%以上。从城乡观察,乡村零售额增速今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乡村零售额2.5亿元,增长39.2%,快于城镇14.6个百分点;城镇零售额156.3亿元,增长24.6%。从主要商品大类观察,各类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76.7%,汽车类增长22.3%,比6月份加快23.7和8.0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增长46.2%,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5%。前7个月,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123.9亿元,增长26.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进出口增长较快,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前7个月,进出口总值301.1亿美元,增长31.4%。其中出口总值160.2亿美元,增长27.5%;进口总值140.9亿美元,增长36.2%。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出口55.9亿美元,增长25.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1亿美元,增长30.7%,增速高于全省出口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合同外资成倍增长。7月份,全省外商直接投资1.4亿美元,增长32.5%。外商直接投资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大项目支撑作用强劲。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到位外资1.1亿美元,增长30.8%,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79.2%。二是外资向工业主要行业集中。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七大主要工业行业到位外资1.0亿美元,增长2.6倍,占全省的70.3%。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亮点。到位外资3401万美元,增长2.8倍,占全省的25.0%,同比提高16.2个百分点。合同外资成倍增长。全省新批合同外资项目21个,合同外资额4.2亿美元,由去年同期下降46.2%转为增长2.3倍。主要支撑因素:一是开发区载体作用突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合同外资额2.0亿美元,增长1.6倍,占全省合同外资的48.7%。二是第二、三产业合同外资的快速增长。合同外资分别为2.4亿美元和1.7亿美元,增长3.2倍和2.5倍,占全省的58.2%和41.3%。三是世界500强在冀投资力度加大。世界500强合同外资额8865万美元,增长12.3倍,占21.2%。

前7个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7.7亿美元,增长29.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4.6亿美元,增长31.2%,同比分别加快18.1和30.1个百分点。新批合同外资25.5亿美元,增长1.2倍。

主要能耗指标下降,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保持一季度以来的下降态势,同比下降3.26%,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46个百分点(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8%),降幅由高到低排第12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89%,降幅分别比一季度和前5个月扩大0.58和0.42个百分点。单位GDP电耗继续保持下降,同比下降1.39%,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0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当月增速回落。7月份,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27.8亿元,增长10.5%,增速比6月份回落23.9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9.2亿元,增长10.5%,回落34.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仅增长1.3%,回落19.0个百分点。前7个月,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926.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05.2亿元,分别增长31.7%和38.4%,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回落3.5和4.8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平稳,存款余额首现减少。7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344.7亿元,比年初增加1623.8亿元,同比少增161.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422.6亿元,比年初增加2347.7亿元,同比少增84.6亿元;比6月末减少219.1亿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减少。

工业品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涨幅扩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0.6%,比6月份扩大1.3个百分点。调查的38个行业大类有18个行业环比下降,其中纺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下降2.0%、1.5%、0.7%、0.6%和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3.8%,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前7个月,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7%和12.9%,涨幅比上半年均扩大0.2个百分点。

二、应关注的问题及警示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近期欧洲部分国家和美国债务危机造成全球股市动荡、大宗商品波动幅度加大,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也将影响我国的调控政策,对我省未来经济走势产生影响。同时,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一)关注物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指数继上月由降转升之后,比上月上涨0.7%,涨幅较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同比上涨7.4%,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猪肉和鲜菜价格的大幅上涨拉动食品价格上涨。除此之外,水产品和蛋类分别比上月上涨了3.7%和1.0%。从8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看,环比、同比呈现全面上涨态势。其中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7.4%和7.9%,位居前两位。前7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

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不断创新高,对社会预期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加重。同时,虽然后几个月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步消弱或者消失,价格涨幅有逐步走低的趋势,但输入性价格因素仍存在不确定性,控制物价的任务仍很艰巨。(二)关注工业企业亏损对效益的影响

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29.0亿元,由去年全年减亏转为增亏57.5%,比上半年扩大32.9个百分点。从亏损企业看,主要集中在小型企业,在全省1380家亏损企业中有小型企业1051家,占76.2%。从行业看,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亏损企业同比增亏,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非金属矿物制品等4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超过7亿元,分别增亏56.1%、4.1倍、11.5%和80.1%。受亏损企业增加影响,企业效益增速回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7月份各月累计分别增长42.4%、36.7%、28.8%、25.0%、33.7%和29.6%,呈走低态势。全部财政收入由前两个月增长48.6%回落到前7个月的31.7%,特别是7月份当月仅增长10.5%,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我省多数工业行业利润率偏低,在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对企业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产生影响。(三)关注高耗能行业能耗反弹对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影响

上半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完成情况虽然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全年目标相比差距较大,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高耗能行业能耗回升明显。高耗能行业能耗9558.5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4%,比前5个月回升0.6个百分点。六个行业能耗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看,六大高耗能行业降幅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仍为上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由降转升,其余行业降幅均比前5个月略有缩小。按国家下达我省“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7%、年均下降3.66%的目标,上半年仍有0.4个百分点的差距;按调整后全省“十二五”下降18%、年均下降3.89%的目标相差0.63个百分点。如果后几个月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继续回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难度也将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调控建议

下阶段,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精神,打好调结构转方式攻坚战,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狠抓既定部署的落实,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加强宏观调控,巩固较快发展势头。积极有为的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加大水利建设和设施农业投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确保秋粮丰收。力促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强化重点工业企业生产调度,增强对全省工业支撑力;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解决好资金紧张问题;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挥政府引导服务机制,促进本省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条上企业的合作。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继续大力发展夜经济,加快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服务外包业等现代服务业。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巩固装备制造业和先进技术产业良好发展态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强化产品研发,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实现存量、增量“双调整”。大力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培育一批附加值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聚集区。

第三,强化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建设项目进度。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投入,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积极协调有关金融部门,主动推介项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

第四,控制物价上涨,增强消费信心。加强重要商品产销衔接和调运储备,组织好生猪、蔬菜等农产品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加强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严厉打击囤积拒售、垄断货源、操纵市场价格等行为,确保物价稳定。

第五,狠抓节能降耗,确保目标任务完成。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加强跟踪督导,抓好重点市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节能项目建设,严控高耗能项目审批,密切关注新开工高耗能企业和项目,加强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控制新增能耗量,有序释放产能。撰稿:张志强 靳占恒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突出矛盾亟需化解——8月份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8月份,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市场、对外经贸和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回落,金融运行平稳,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速有所回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物价涨幅仍然较高、工业企业亏损增加、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应继续加强经济运行调控,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速回落。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90.2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5.1%,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比7月份回落3.0个百分点。主要表现为“四个回落”:一是近七成行业生产增速回落。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增速比上月回落。二是大中型企业增速回落。今年以来大中型企业增速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月份增加值增长9.0%,比7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6.1个百分点。三是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0.2%,增速比7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低于规模以上工业4.9个百分点。四是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速回落。出口交货值增长19.1%,比7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

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506.1亿元,增长15.4%,增速比前7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2-8月各月累计增速在14%以上,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60.5亿元,增长28.5%,增速比前7个月回落1.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前8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46.1亿元,增长26.6%,增速比前7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同比加快4.3个百分点,2-8月各月累计增速在26.1%-27.8%之间,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投资领域变化积极:一是亿元以上在建项目投资由降转增。亿元以上在建项目3757个,同比增长23.1%,完成投资4697.7亿元,由前7个月下降转为增长2.9%。二是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增长25.7%,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37.6%,对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4%。三是工业技改投资比重继续提高。完成投资2278亿元,增长36.4%,占工业投资的51.4%,比前7个月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技改项目投资增长73.6%,比前7个月加快31.6个百分点。四是民间投资持续活跃。民间投资7573亿元,增长36.3%,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6.9%,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增速加快。8月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62.2亿元,增长27.2%,增速比上月加快2.4个百分点。乡村零售额增速快于城镇。城镇零售额159.4亿元,增长26.9%;乡村零售额2.8亿元,增长44.1%,快于城镇17.2个百分点。主要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9.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7%,金银珠宝类增长45.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3%,家具类增长48.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2.1%,汽车类增长21.5%。

前8个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86.1亿元,增长26.1%,增速比前7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2-8月各月累计增速在26%以上,消费品市场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进出口增速加快。前8个月,进出口总值348.0亿美元,增长31.8%,其中出口总值185.1亿美元,增长28.8%,增速比前7个月分别加快0.4和1.3个百分点。主要出口商品较快增长。机电产品出口64.0亿美元,增长23.0%;钢材出口33.0亿美元,增长29.4%,增速高于全省出口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8亿美元,增长23.3%;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2.3亿美元,增长44.0%,增速高于全省15.2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前8个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9.2亿美元,增长22.0%,增速同比加快17.6个百分点,4-8月各月累计增速在20%以上。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6.0亿美元,由上年同期下降6.5%转为增长24.5%。新批合同外资27.2亿美元,由上年同期下降5.5%转为增长85.3%,今年以来各月累计增速均在80%以上。主要支撑动力来自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到位外资19.0亿美元,增长27.0%,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其中冶金工业、装备制造业和建材工业到位外资5.9亿美元、4.7亿美元和1.2亿美元,分别增长46.7%、38.7%和65.8%,高于全省外商直接投资22.2、14.2和4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新批合同外资17.0亿美元,增长93.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和石化工业新批合同外资6.3亿美元和3.4亿美元,分别增长96.7%和3.3倍,高于全省合同外资14.4和244.1个百分点。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扩大。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2.49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92%,降幅比前5个月和上半年分别扩大0.45和0.0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大降幅。

财政收入增速加快。8月份,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09.2亿元,增长27.6%,增速比上月加快17.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0.2亿元,增长34.2%,加快23.7个百分点。

前8个月,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135.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25.4亿元,分别增长31.3%和38.0%,增速比前7个月均回落0.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各月累计增速均在30%以上,保持较快增长。

金融运行平稳。8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688.9亿元,比年初增加2614.0亿元,同比少增8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483.5亿元,比年初增加1762.5亿元,同比少增194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回落。1-7月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2%、5.0%、5.3%、5.1%、5.6%、7.0%和7.4%,8月份上涨6.6%,涨幅比7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价格涨幅持续扩大的态势初步得到遏制。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9%,涨幅比7月份回落3.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5%和12.8%,涨幅比7月份回落1.1和1.0个百分点。

前8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8%。

二、突出矛盾和问题(一)物价涨幅仍然较高

当前,尽管物价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但环比仍上涨,总体处于高位。从居民消费价格观察,前8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8%,涨幅比前7个月扩大0.2个百分点,超出调控目标1.8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涨幅依然较高。前8个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1%,比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为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最高涨幅。

从工业生产者价格观察,多数行业环比、同比价格上涨。8月份,在调查的38个行业大类中,37个行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均上涨,行业上涨面达97.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4%,调查的38个行业大类有28个行业环比上涨,占73.7%。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农副食品加工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5个行业影响较大,环比分别上涨2.0%、1.2%、1.1%、0.7%和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6%,调查的九大类产品中除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纺织原料类环比分别下降0.7%和2.0%外,其余七大类均呈上涨态势,涨幅在0.1%-1.3%之间。调查的九大类产品购进价格同比全部呈上涨态势。

后几个月,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步消弱或者消失,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逐步走低的趋势,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面较大,生产领域价格持续上涨最终将传导到消费领域,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输入性价格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控制物价的任务仍很艰巨。(二)工业企业亏损增加

前8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365家,同比增长5.2%;亏损企业亏损额147.6亿元,由去年同期减亏30.6%转为增亏53.9%,增亏幅度比前7个月缩小3.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小型企业,有1041家亏损,占全省工业亏损企业的76.3%。从增亏幅度看,大型企业最大,大型企业增亏95.9%,远远高于中型(42.0%)和小型(28.2%)企业。在统计的38个行业中,有26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由于亏损企业亏损增加,使企业效益增速呈回落态势。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8.5%,比上半年和前7个月分别回落5.2和1.1个百分点。

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保持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对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运行质量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节能降耗压力较大

一是工业能耗快速增长且呈扩大态势。6月份以来,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开始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增速突破两位数,6、7月分别增长11.83%和12.63%。二是高能耗行业能耗水平下降幅度小。前7个月,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3%,降幅比上半年缩小0.2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低2.79个百分点。主要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分别上升2.08%和3.84%,上升幅度比上半年分别扩大0.6和2.8个百分点。

我省结构偏重,是工业大省、耗能大省,能耗快速增长对完成全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带来较大压力。同时,随着停限产产能逐步释放,新投产项目能耗净增量增大,以及去年下半年能耗同期基数逐步减小等因素影响,后几个月节能降耗形势将更加严峻。

三、调控建议

当前,国际环境仍很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缓慢,欧洲部分国家债务危机仍未有效化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这些都将对我国和我省经济产生影响。四季度,应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狠抓既定部署的落实,打好攻坚战,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第一,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水利建设和设施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组织好秋收工作,合理调配机械,确保秋粮丰收。加大对重点大中型企业的调度和指导,促其提速增效。密切跟踪困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服务外包业等现代服务业。第二,控制物价上涨,增强消费信心。组织好粮、油、肉、禽、蛋、奶、蔬菜等重要商品的产销衔接和调运储备,确保生产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的稳定。加强流通环节监管,严厉打击囤积拒售、垄断货源、操纵市场价格等行为,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及时发布市场价格变动信息,降低居民通涨预期。

第三,强化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战略合作,发挥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聚集作用,谋划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关联度高的大项目,优化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在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强在建重点项目的管理与调度,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促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第四,狠抓节能降耗,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加强对能耗增长过快地区、行业和企业的跟踪、监测与调控,密切关注能耗变动情况。严格把控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新增高耗能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严防已经淘汰的落后产能开工生产,切实控制能耗水平。有计划的分解企业生产任务,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释放产能。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督导检查,避免前松后紧、年底突击,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撰稿:张志强 靳占恒

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力促实现全年目标——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展望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主攻方向和着力点,积极应对世界经济恢复趋缓、欧洲部分国家债务危机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物价涨幅较大等复杂多变的局面,整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物价涨幅仍然较高,工业亏损企业亏损增加,节能降耗压力较大,欧洲债务危机对出口的影响显现。四季度,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狠抓既定部署的落实,打好攻坚战,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在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增速趋缓的大背景下,全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2%,上半年增长11.1%,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17821.9亿元,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91.3亿元、9875.1亿元和5555.5亿元,增长4.0%、13.7%和10.4%。今年以来,我省经济保持了11%以上的较快增速,接近十年来11.5%的年均增长速度,这是在我省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调控,以及上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取得的,表明当前经济处于平稳较快的正常运行轨道,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成绩来之不易。

物价高位回落。今年前7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各月同比涨幅总体呈走高态势,7月份同比涨幅达到7.4%的最高点后出现回落,8月份同比上涨6.6%,9月份又有所上升为6.9%,但低于7月份水平。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2%和11.6%,比8月份回落1.3和1.2个百分点。表明物价涨幅扩大的势头得到初步抑制。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9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9%,同比回落0.09个百分点,控制在4.6%的年度目标之内。

金融运行平稳。9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771.1亿元,同比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17584.2亿元,同比增长15.0%;存贷比为61.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二)供给支撑有力,实体经济运行平稳

农业生产态势良好。在政策扶持、科技推动、“老天帮忙”的共同作用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蔬菜生产加速发展,前三季度全省蔬菜总产量5050.1万吨,增长4.8%。畜牧业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恢复增长。前三季度,全省生猪存栏1714.4万头,增长4.2%;牛奶产量335.1万吨,增长2.2%。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6.1%,其中畜牧业产值恢复到30%以上。农业生产的良好态势,对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的初步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534.9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从行业观察,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加快,占50%。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21.5%,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主要是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建材和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在19%以上,除建材外,其他四个行业增速均比6月份加快。特别是钢铁工业,增长27.2%,比6月份加快10.6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影响较大。

服务业平稳发展。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21.4%,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3.1和0.7个百分点,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旅游经济总体平稳较快运行,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38.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5%和32.93%。(三)需求增长较快,协调性不断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今年各月累计增速在25.4%-27.8%之间,前三季度完成1150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增速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比前8个月减缓1.2个百分点。在建项目增加。全省在建项目20117个,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其中亿元以上在建项目3932个,增长20%;完成投资5474.7亿元,增长1.3%。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工业投资完成5213.1亿元,增长27.4%,增速比前8个月加快1.7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45.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在39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工业投资增长,24个行业增速快于前8个月。民间投资活跃。民间投资完成88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占全省投资的77.2%,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增速加快。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533.4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4%,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2.0和0.8个百分点。主要商品零售额呈现较快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6%,金银珠宝类增长46.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4.3%,家具类增长35.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5.8%,汽车类增长19.9%。

对外经贸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394.4亿美元,增长28.8%。其中,出口总值210.1亿美元,增长27.1%;进口总值184.3亿美元,增长30.9%。主要出口商品增长较快,机电产品出口73.2亿美元,增长2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8.8亿美元,增长17.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5.6亿美元,增长33.2%;钢材出口36.9亿美元,增长31.6%。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6.6亿美元,增长33.4%,比前8个月加快11.4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2.3亿美元,增长34.8%,加快10.3个百分点。新批合同利用外资29.1亿美元,同比增长53.9%。(四)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结构继续调整改善。从存量观察,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6%,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7.1%,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对工业的贡献率为25.7%,接近钢铁工业的贡献率。钢铁工业结构不断提升,钢材板带比为58.5%,比去年全年提高0.8个百分点。部分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单晶硅产量增长64.5%,太阳能电池增长53%。从增量观察,装备制造业和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得到加强,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709.4亿元,增长37.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4.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2760.7亿元,增长40.2%;占工业投资的53%,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456.1亿元,同比增长28.8%;税金总额为948.7亿元,增长26.6%。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4个行业的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占89.5%。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375.7亿元,增长29.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62.1亿元,增长34.2%,同比分别加快9.2和8.8个百分点。(五)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民生进一步改善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6.5元,增长12.3%,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加快3.6和1.0个百分点,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385元,增长21.5%,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加快2.9和1.6个百分点,同比加快8.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28.0%,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9.3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4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91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8.6%、93.0%和98.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物价涨幅仍然较高

当前,尽管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但物价涨幅仍然较高。从居民消费价格观察,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9%,涨幅比前8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超出调控目标1.9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6.9%,比8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中有六大类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食品类价格涨幅依然较高。前三季度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2%,为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最高涨幅。从工业生产者价格观察,前三季度,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5%,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7%。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波动,但仍处于高位,输入性通胀和国内成本上升压力依然存在,国际货币流动性充足,控制物价的任务仍很艰巨。(二)亏损企业亏损增幅较高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71.8亿元,由去年同期减亏27.0%转为增亏58.9%,比前8个月提高5.0个百分点。从亏损企业观察,主要集中在小型企业,在全省1317家亏损企业中,小型企业有995家,占75.6%。从亏损行业观察,在统计的38家行业中,有30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农副食品加工等4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成倍增长,同比增亏4.4倍、1.0倍、1.2倍和1.0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两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增长37.1%和97.6%。

亏损额增幅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部分行业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加大了生产成本;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较高,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较多。(三)节能降耗压力较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业能耗总量增长加快,单位能耗水平降低幅度减小。从能耗总量观察,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同比增长10.6%,增速比前7个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6、7、8月分别增长11.83%、12.63%和15.81%,呈加快态势。从单位能耗水平观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18%,降幅比前7个月缩小0.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缩小0.1和0.7个百分点。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8%,降幅比前7个月缩小1.1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低3.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耗能行业生产出现抬头迹象。9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9%,比8月份加快10.3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8月份加快16.2个百分点,比6月份加快10.4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反弹,将增加节能降耗的压力。

今年以来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下降4%左右,对完成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89%的目标支撑力度明显不足,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四)欧洲债务危机对出口的影响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全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呈现回落态势,前4个月增速达到41.9%,5月份后开始放缓,5-9月各月累计分别增长31.5%、29.7%、27.5%、28.8%和27.1%;出口环比连续3个月出现下降。主要是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欧盟是我省第一大出口市场,2010年对欧盟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3.6%。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欧盟市场明显萎缩,一季度我省对欧盟出口增长38.4%,上半年回落到34.6%,1-9月份进一步回落到24.3%,占全省出口比重缩减为24.7%。同时,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挤压,有些企业出口额增长,利润率却在下降,影响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虽然外需对我省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但国际市场变动对经济的间接影响较大。国际需求不足,经济外向度较高的省份逐步转向国内市场,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由于我省多数产品结构层次较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出口形势的变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全年经济走势展望及调控建议(一)走势展望

从经济发展环境观察: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美国经济持续疲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调整,这些都将对我国和我省经济产生影响。据IMF在9月20日《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4.0%,比6月份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国和欧元区分别下调1.0和0.4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增速下滑,全球经济复苏遭遇新挑战。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加快发展的劲头比较足,并把控制物价上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目前物价涨势得到初步控制,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从产业支撑观察:农业方面,全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较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为稳定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工业方面,有利因素是装备制造业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食品和纺织工业出现回暖,新建投产企业达产增效,这些都将对全省工业生产起到拉动作用;不利因素是外部市场复杂多变,企业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等矛盾突出,结构调整加力带来的震痛有可能逐步加大,但考虑到去年四季度基数较小,全年工业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服务业方面,更加注重发展领域的拓展,投入力度加大,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服务外包业等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将保持较快增长。

从需求拉动观察:投资方面,有利因素是各级政府加大抓项目、促投资的力度,将对投资增长起到重要支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大发展。去年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其中大部分项目将在今年进入投资的高峰期。不利因素是建设项目用地依然比较紧张,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土地仍是制约项目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全年投资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方面,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通胀预期减弱,增加了居民即期消费需求;各项保障政策不断完善,有助于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预计全年消费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出口方面,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欧洲债务危机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等因素影响,全年出口增速将呈“前高后低”态势。

综合分析,尽管经济环境仍然复杂,还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我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没有变,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全年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二)对策建议

四季度,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狠抓省委、省政府既定部署的落实,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要求,打好攻坚战,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第一,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水利建设和设施农业投入,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强技术服务,做好秋种秋管工作,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重点大中型企业的调度和分类指导,鼓励有市场,效率好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加大对停产亏损企业帮扶力度,促其恢复生产、扭亏增盈。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服务外包业等现代服务业。

第二,加快调整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积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改扩建项目和农产品种养基地项目。加快装备制造业基地、聚集区加快发展,壮大“优质”存量、培育“优质”增量,帮助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突出“双三十”等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积极淘汰技术落后装备。

第三,控制物价上涨,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价格走势的影响,组织好粮、油、肉、禽、蛋、奶、蔬菜等重要商品的产销衔接和调运储备,加强价格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涨价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确保物价稳定。

第四,强化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谋划一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和金融部门的协调工作,主动推介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争取落实项目资金。强力抓好招商引资,扩大宣传,实现全方位、深层次招商,以强化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提高为重点,引导外商向农业、高技术行业、服务贸易等领域的投资。

第五,狠抓节能降耗,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认真执行“八项措施”,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做到区域全量化、企业全覆盖,对超过限定指标的设区市实行“两高”项目禁(限)批,对超过限定指标的企业启动限产预案。控制能耗增量,有序释放产能,深入实施“双三十”示范工程。有计划地分解企业生产任务,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释放产能。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第六,着力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小型企业支持,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解决好食品质量安全、冬季供暖等关系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撰稿:张志强 靳占恒 姚立云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确保实现良好开局——10月份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10月份,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生产和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经贸、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长较快,物价涨幅回落。但物价涨幅依然较高、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对外经贸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进一步显现等问题值得关注。后两个月,应继续抓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强化经济运行调节,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工业平稳较快增长

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70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0.2%,增速比9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1.2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九成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5个行业增速同比保持增长,占92.1%,15个行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增加值增长30.9%,增速居七个主要行业之首,比上月提高6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8.2%。三是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回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6.9%,比上月回落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工业3.3个百分点。四是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省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2%,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1行业比上月提高,20个行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504.1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1.1和0.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快2.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增速。工业实现利润1653.3亿元,增长30.3%,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4个行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占89.5%。(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前10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99.0亿元,增长25.6%,增速同比加快3.5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支撑投资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完成投资6049.4亿元,增长29.5%,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2.9和2.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在39个行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投资增长,28个行业投资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二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1%,对全省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2.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0.3%,比前三季度加快5.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首次超过全省投资增速。三是工业技改投资比重提高,完成投资3393.1亿元,增长42.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56.1%,比前三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四是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民间投资完成10154.3亿元,增长34.1%,占全省投资的76.9%,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五是在建项目增加。在建项目22261个,增长11.1%。其中亿元以上在建项目4110个,增长18.1%;完成投资6305.7亿元,增长4.2%,比前三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647个,比上年同期下降2.2%;完成投资2412.4亿元,下降10.3%,降幅比前9个月缩小4.1个百分点。(三)消费品市场增速回落

10月份,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91.2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9月份回落6.3个百分点。主要受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影响。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1%和19.8%,比9月份分别回落8.5和7.4个百分点,两者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为44.5%。

前10个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668.5亿元,增长26.8%,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快3.8个百分点。乡村市场继续快于城镇,城镇零售额增长26.7%,乡村零售额增长28.8%,快于城镇2.1个百分点。(四)对外经贸快速增长

前10个月,全省进出口总值441.1亿美元,增长29.8%,比前三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235.8亿美元,增长28.3%,加快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进口总值205.3亿美元,增长31.6%,增速加快0.7个百分点。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1.5亿美元,增长38.4%,同比加快34.2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6.7亿美元,由上年同期下降5.3%转为增长38.8%。全省合同外资33.6亿美元,增长64.0%,同比加快5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支撑利用外资较快增长,第二产业到位外资26.9亿美元,增长41.5%,增速高于全省外商直接投资2.7个百分点;新批合同外资22.1亿美元,增长65.3%,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五)节能降耗取得积极成效

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39%,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13个百分点,保持了今年以来的下降态势。(六)财政收入增速加快

10月份,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16.9亿元,增长16.7%,增速比上月加快6.2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8.4亿元,增长20.0%,加快12.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完成100.1亿元,增长19.8%。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11.2%、26.3%和15.5%。

前10个月,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592.7亿元,增长27.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80.5亿元,增长33.0%,同比分别加快8.7和8.5个百分点。(七)金融新增存贷款同比减少

10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913.5亿元,比年初增加2838.6亿元,同比少增335.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791.9亿元,比年初增加2071.0亿元,同比少增204.4亿元。(八)物价涨幅回落

10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1%,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7%和9.7%,比上月分别回落2.5和1.9个百分点,物价涨幅扩大的势头得到进一步抑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物价涨幅仍然较高

前10个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9%,涨幅与前三季度持平,超出调控目标1.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0%,为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最高涨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1%,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4%。当前,物价涨幅呈现回落态势,但仍然较高,影响物价上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国际货币流动性充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和国内成本上升压力较大,控制物价的任务仍很艰巨。(二)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当前,受资金紧张、成本上升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较多。从生产观察,一是五成行业生产增速回落。10月份,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速比上月回落。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4个行业增速分别比9月份回落4.9、11.8、8.8、7.1个百分点,影响全省工业生产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二是大中型企业生产压力较大。10月份,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7%,比9月份回落3.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增速4.5个百分点。在产值超50亿元的88个企业中,有48个企业增速比上月回落,占54.5%,其中有38个企业属于高耗能行业,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后两个月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增大。

从效益观察,企业亏损增加较多。前10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94.4亿元,同比增亏60.5%,比前三季度扩大1.6个百分点,在统计的38个行业中,有30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小型企业,在全省1289家亏损企业中,小型企业970家,占75.3%。亏损额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工业,大中型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57.0亿元,增亏75.5%,高于全省增亏幅度15.0个百分点,占亏损企业亏损额的80.8%。大中型企业是我省工业的支柱,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以上,其走势对全省工业影响较大,应予高度关注。(三)节能降耗压力较大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79%,降幅比上半年缩小0.1个百分点,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5%,降幅缩小0.5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上升1.53%和1.52%,分别比上半年扩大0.51和0.03个百分点,增加了节能降耗的压力。

前三季度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39%,但按国家下达我省“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7%、年均下降3.66%的目标,仍有0.27个百分点的差距,四季度单位GDP能耗需下降4.47%左右才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四)对外经贸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进一步显现

一方面,来自欧美的合同外资出现下降。前10个月,来自欧洲的合同外资1.1亿美元,下降19.7%,其中欧盟0.9亿美元,下降29.4%;来自北美洲的合同外资0.9亿美元,下降28.0%,其中美国0.7亿美元,下降39.5%。合同外资是到位外资的前瞻性指标,是到位外资的基础,欧美合同外资下降将对今后全省利用外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欧盟出口市场萎缩。欧盟是我省第一大出口市场,我省对欧盟出口增速由一季度的38.4%回落到前三季度的24.3%和前10个月的22.2%。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应密切关注。

三、调控建议

后两个月,应认真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一次全会精神,围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狠抓省委、省政府既定部署落实,全力以赴,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狠抓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生产调度,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好国家信贷政策,完善银地、银企对接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力度,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争取尽快达产达效,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第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巩固价格回落态势。密切关注源头性产品价格变动,根据市场供求变化,适时对粮棉油等重要商品进行调控,确保大宗生产生活资料需求。加强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严厉打击囤积拒售、垄断货源、操纵市场价格等行为,确保农产品和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持价格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强化项目建设,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优化项目结构,加快谋划、储备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大、产业链条长、具有科技含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在资金、土地等方面优先支持,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第四,发挥载体作用,提升对外经贸水平。抓住我省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以强化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提高为重点,引导外资向开发区(园区)聚集。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实,对重点项目进行统一协调,促进合约早落实、资金早到位。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指导帮助,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新兴市场,扩大出口贸易规模。

第五,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确保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八项措施的通知》精神,严格落实目标责任。鼓励支持企业采取加强管理、增加节能设备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水平。加强对钢铁、炼焦和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能耗变动形势的监测,避免无序集中释放对能耗的影响和冲击。撰稿:张红 白洁 靳占恒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增速减缓予以关注——11月份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11月份,全省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涨幅继续回落,控物价取得明显成效。但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物价涨幅依然较高、对外经贸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进一步加深等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工业、投资、出口、财政收入等指标增速减缓应予以关注。

一、经济运行特点

物价涨幅明显回落。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翘尾因素减弱,11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7%,涨幅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为近10个月以来最低涨幅。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7.8%,回落3.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和4.7%,比上月分别回落4.1和5.0个百分点,物价涨幅扩大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前11个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8%,涨幅比前10个月回落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4%和11.7%,比前10个月均回落0.7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增速快中趋缓。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64.8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7.5%,增速比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同比加快5.0个百分点。增速回落的主要表现:一是六成以上行业增速回落。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速比上月趋缓,幅度在0.4-30.1个百分点之间。二是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2.7%,比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工业4.8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5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0%、19.9%、12.8%、3.0%和8.6%,分别回落1.9、2.3、10.9、22.0和6.4个百分点,影响全省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三是大中型工业增速回落。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3%,比上月回落4.4个百分点。

前11个月,工业生产效益稳中有快。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49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增速与前10个月持平,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各月增速均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增加值1692.5亿元,增长25.2%,高于全省工业9个百分点,增速居七个主要行业之首,对全省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6.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55.2亿元,增长32.6%,增速比前10个月加快2.3个百分点。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利润增长加快,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纺织、通用设备制造、黑色金属矿采选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57.9%、60.1%、46.9%、50.0%和77.8%,加快18.9、18.5、11.5、4.6和4.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前11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29.4亿元,增长24.8%,增速比前10个月减缓0.8个百分点,同比加快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影响投资增速减缓的主要因素: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减缓。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2876.4亿元,增长36.8%,比前10个月减缓2.3个百分点。二是第三产业投资减缓。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比前10个月减缓1.7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改善。一是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完成投资6809.4亿元,增长29.8%,增速比前10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46.2%,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重提高。完成投资3902.8亿元,增长43%,增速比前10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57.3%,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三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2263.2亿元,增长43.7%;占全省投资的15.4%,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4%。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1412.2亿元,增长30.7%;占全省投资的9.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四是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完成投资11330.5亿元,增长33.4%;占全省投资的76.9%,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五是大项目增速加快。亿元以上在建项目431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689个;完成投资7103亿元,增长7.1%,增速比前10个月加快2.9个百分点。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由降转增。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833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7个,由前10个月下降2.2%转为增长0.9%;完成投资2868.5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前10个月缩小4.4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增长加快。11月份,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91.2亿元,增长27.7%,增速比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乡村零售额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城镇零售额187.8亿元,增长27.5%;乡村零售额3.5亿元,增长39.6%,增速快于城镇12.1个百分点。主要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0.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0%,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5.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5.0%。

前11个月,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859.7亿元,增长26.9%,增速比前10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

出口增速回落。前11个月,全省进出口总值490.8亿美元,增长30.0%,增速比前10个月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260.9亿美元,增长28.0%,回落0.3个百分点;进口总值229.9亿美元,增长32.3%,加快0.7个百分点。主要出口商品较快增长。机电产品出口90.9亿美元,增长21.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5.3亿美元,增长10.9%;钢材出口46.8亿美元,增长46.2%;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1.7亿美元,增长24.7%。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前11个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6.5亿美元,增长25.6%,增速同比加快15.3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0.9亿美元,由上年同期下降2.5%转为增长28.6%。外商直接投资呈现三个亮点:一是发达国家外资流入加速。来源于欧洲的外商直接投资2.8亿美元,增长69.2%,增速同比加快69.1个百分点;来源于北美洲2.3亿美元,由上年同期下降63.9%转为增长23.6%。二是第二产业是支撑外资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到位外资30.7亿美元,增长33.2%,增速高于全省外商直接投资4.6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9.5亿美元,增长63.0%;食品工业2.9亿美元,增长47.3%;建材工业2.5亿美元,增长82.0%。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吸引外资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10.5亿美元,由上年同期下降2.5%转为增长55.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5个百分点;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25.6%,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合同外资持续高速增长。全省新批合同外资37.1亿美元,增长38.9%,同比加快24.9个百分点,增速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合同外资31.2亿美元,增长44.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7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积极成效。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增长9.9%,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首次超过5%,同比下降5.46%,为今年以来最大降幅。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28%,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5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速回落。11月份,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82.8亿元,增长4.0%,增速比上月回落12.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1.9亿元,增长6.1%,增速回落13.9个百分点。

前11个月,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775.5亿元,增长26.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82.4亿元,增长30.8%,增速同比分别加快6.3和5.6个百分点。

金融存贷款增加额同比减少。1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279.4亿元,比年初增加3204.5亿元,同比少增135.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979.5亿元,比年初增加2258.6亿元,同比少增129.6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同时,部分指标增速呈现减缓态势,这既有国际环境不宽松的影响,也有国内政策因素的影响,还有我省经济自身结构性矛盾的制约。虽然全年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已成定局,但主要指标增速减缓应引起高度重视。(一)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和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从生产观察,一是部分传统产业压力较大。前11个月,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业等4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4%、13.1%、11.7%和14.4%,分别低于全省工业5.8、3.1、4.5和1.8个百分点,这四个行业增加值占全省的33.6%,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大。二是大中型企业支撑力度不足。大中型企业生产增速一直低于全省工业增速,完成增加值5781.1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低于全省工业4.9个百分点。

从效益观察,企业亏损增加较多。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14.1亿元,同比增亏66.2%,比前10个月扩大5.7个百分点,在统计的38个行业中,有29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对全省影响大的主要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三个行业,亏损合计占全省的60.9%。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小型企业,在全省1211家亏损企业中,小型企业913家,占75.4%。亏损额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工业,大中型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74.4亿元,增亏80.7%,高于全省工业增亏幅度14.5个百分点,占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的81.4%。(二)物价涨幅仍然较高

前11个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8%,超出调控目标1.8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由上年同期的“五升三降”扩大为“全面上涨”。主要影响因素:一是食品类价格高位运行。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2.6%,拉动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升高3.7个百分点,影响度为64.0%,是拉动CPI上扬的首要因素。二是成本上涨推动。原油、农业用工费用、农资等价格的普遍上涨,导致农产品价格全面攀升。各地工资标准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持续走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进口原材料成本增加,推动消费领域价格上涨。三是政策性调价推动。国家提高小麦、稻谷、汽油、柴油等价格,相应提升市场价格上涨预期。四是翘尾因素影响。在5.8%的CPI涨幅中,上年翘尾影响3.15个百分点,占54.3%,是价格上涨的关键力量。(三)对外经贸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进一步加深

对欧盟出口增速持续回落。我省对欧盟出口增速从5月份开始连续7个月回落,前11个月增长18.6%,比前4个月回落28.5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比重持续下降,占全省出口的23.5%,比前2个月降低4.9个百分点。由于对欧盟出口下滑影响全省出口增速7.2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扩大1.5个百分点。

来自欧美的合同外资持续下降。从9月份开始,来自欧美的合同外资已连续3个月下降。前11个月,来自欧洲的合同外资1.4亿美元,下降6.3%,其中欧盟1.2亿美元,下降14%;来自北美洲的合同外资1.1亿美元,下降24.3%,其中美国0.7亿美元,下降40.6%。欧美合同外资持续下降将对明年乃至今后全省利用外资产生不利影响。

三、对策建议

当前,应狠抓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第一,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确保整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调度和分类指导,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加大对停产亏损企业帮扶力度,引导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工艺水平,促其恢复生产、扭亏增盈。加强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力度,改善发展环境,培育新的增长点。

第二,巩固物价涨幅回落势头,确保物价稳定。落实好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组织监管力度,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商品供应和调运储备,加大农超对接组织力度,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第三,有效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规模。加大对出口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开拓招商引资新领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引导外资向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投资,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实,对重点项目应促进合约早落实、资金早到位。撰稿:张志强 靳占恒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2011年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与2012年一季度走势展望

2011年,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成效明显,质量效益继续提高,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展望今年一季度,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认真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经济工作会和省“两会”精神,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好势头。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在欧债危机进一步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减缓,我国经济存在下行风险的复杂环境下,我省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42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5.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309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8224.4亿元,增长10.5%。从季度观察,上半年全省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下半年回升趋稳,一季度增长11.2%,上半年增长11.1%,前三季度增长11.3%,全年增长11.3%;从金融危机以来各年度观察,2008年、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省经济分别增长10.1%和10.0%,2010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增速回升到12.2%,这也是在上年低基数基础上的恢复性增长,2011年,我省认真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全年各季保持了11%以上的平稳较快增长,接近十年来11.5%的年均增长速度,基本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正常水平,表明我省经济发展正在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这一方面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成绩来之不易。(二)控制物价取得明显成效,运行环境逐步改善

物价涨幅扩大态势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前7个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总体呈现走高的态势,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7.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3.8%,均为年初以来的最高点,为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严峻形势,我省认真落实国家调控政策,采取多项控制物价的措施,随着国家和省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翘尾因素减弱,物价总水平自8月份开始出现回落,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7%,比7月份回落2.7个百分点,为近11个月以来最低涨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1%和3.3%,比7月份均回落10.5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9%。表明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控物价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金融运行平稳。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563.8亿元,比年初增加3488.9亿元,同比少增201.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144.0亿元,比年初增加2423.0亿元,同比少增190.0亿元。(三)供给支撑有力,粮食生产和工业规模跃上新台阶

粮食总产量突破600亿斤,实现“八连增”。全年粮食总产量634.5亿斤(3172.6万吨),比上年增长6.6%。蔬菜生产加速发展,总产量7384.3万吨,增长4.4%。畜牧业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恢复增长。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404.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46.6万吨,增长0.6%;生猪存栏1885.2万头,增长2.1%;牛奶产量458.9万吨,增长4.4%。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农产品供应充足,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平抑物价起到了重要作用。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一万亿元,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5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增速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月度累计增速在14.1%-16.2%之间,呈现平稳较快运行态势。在38个行业大类中,有20个行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行业在20%以上,17个行业增速比上年加快。主要支撑因素:一是钢铁和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增长的主动力,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和26.8%。二是新增企业拉动,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2家,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约0.5个百分点。三是保障房等建设工程拉动钢材和建材等行业需求,钢铁、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长13.4%和22.2%,比上年分别提高1.3和5.3个百分点。四是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服务业平稳发展。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4.6%,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1.1%,为服务业各行业之首;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发展加快,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8.2%,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9.1%,提高2.4个百分点。在传统服务业平稳增长的同时,金融、物流、旅游和文化服务业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114.1万人次,创汇4.5亿美元,增长27.6%;国内旅游者人数1.9亿人次,创收1192.2亿元,增长33.8%。(四)需求拉动协调性增强,对外经贸快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增速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95.2亿元,增长24.1%,加快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在建项目增加,在建项目23975个,增长11.4%。其中亿元以上在建项目4523个,增长20.6%;完成投资7718.2亿元,增长7.8%。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投资对全省投资支撑较强,工业投资完成7408.9亿元,增长29.2%,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6.9%,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完成2459.4亿元,增长41.1%,对全省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2.8%。房地产开发投资快中有落,完成投资3069.6亿元,增长35.5%,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8.2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3.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增长35.2%,占全省投资的73.2%,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0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增速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加快0.8和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热点商品销售快速增长。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3.6%,金银珠宝类增长46.7%,家具类增长42.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4.1%,建筑及装饰材料类增长41.9%,汽车类增长18.3%。

进出口规模突破500亿美元。2011年,进出口总值达到53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出口总值285.8亿美元,增长26.7%;进口总值250.2亿美元,增长28.3%,增速分别高于全国4.9、6.4和3.4个百分点。主要出口商品增长较快。机电产品出口99.8亿美元,增长19.7%;钢材出口50.8亿美元,增长48.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4.2亿美元,增长19.3%。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亿美元,为5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增速同比加快2.3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6.8亿美元,增长22.2%,加快1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到位外资35.2亿美元,增长23.9%,增速快于全省1.7个百分点,是支撑外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省新批合同外资42.2亿美元,增长28.3%,同比加快2.0个百分点。(五)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2011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906.3亿元,增长24.9%,增速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和0.3个百分点,居七个主要行业之首;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8.1%,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比重明显回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4958.1亿元,增长12.1%,增速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4.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7.2%,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重提高,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加大。全省工业技术改造项目878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8.1亿元,增长42.9%;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1531.8亿元,增长35.2%,高于全省投资11.1个百分点。省级工业聚集区投资步伐加快。全省71个省级工业聚集区在建项目2074个,占全省建设项目的8.7%;完成投资1662亿元,占全省投资的13.1%,比前三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环首都、沿海、冀中南地区经济均呈现较快增长势头。无论是总量、还是效益,以及投资和消费等主要指标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节能降耗取得成效。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增长8.9%,比前三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为年初以来最低增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26%,降幅比前10个月扩大0.8个百分点,为年初以来最大降幅,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15%,扩大0.9个百分点。(六)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改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

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2011年,全部财政收入达到30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37.4亿元,增长30.4%,增速同比分别加快6.2和5.6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2.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509.6亿元,增长24.4%。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9.9%。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55.5亿元,增长34.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6.0个百分点,这是在上年基数较高基础上的较快增长。在统计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占84.2%。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等7个行业实现利润均超过100亿元,合计占全省的57.7%,对全省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73.7%。(七)保障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9591.9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2.2元,增长12.5%,增速同比加快2.0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0.6%,转移性收入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增速快于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120元,比上年增加额超过千元,为1162元,增长19.5%,增速同比加快3.8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7.0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29.0%,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10.1%,财产性收入增长13.1%,转移性收入增长23.2%。

就业基本稳定。截止12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8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5%,同比回落0.11个百分点,控制在4.6%的年度目标之内。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一)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主要表现在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企业盈利空间缩小。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29.5亿元,同比增亏66.5%,而上年减亏16.5%。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五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在10亿元以上,合计占全省的78.6%。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1.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超出主营业务收入增幅0.5个百分点。影响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一是部分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进出价格”倒挂明显。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购进价格低3.2个百分点,比上年扩大1.3个百分点,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二是银根紧缩,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成本上升。规模以上工业利息支出比上年增长37.9%,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5.0和4.1个百分点。三是随着居民消费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劳动力成本持续提高,抬升了工业生产成本。(二)物价涨幅仍然较高

2011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7%,涨幅比上年扩大2.6个百分点,超出调控目标1.7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环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由上年的“五升三降”扩大为“全面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食品类价格高位运行和翘尾因素影响。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2.2%,涨幅比上年扩大4.4个百分点,是拉动CPI上扬的首要因素。翘尾因素助推比重大。据测算,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7%中,来自上年翘尾因素2.9个百分点,影响程度占50.9%。(三)对外经贸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进一步加深

对欧盟出口增速持续回落。全省对欧盟出口增速从5月份开始连续8个月回落,全年增长16.4%,比前4个月回落30.7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8.6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比重持续下降,对欧盟出口66.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23.2%,比前2个月降低5.2个百分点,同比降低2.1个百分点。来自欧盟的合同外资持续下降。从9月份开始,合同外资已连续4个月下降,全年来自欧洲的合同外资1.2亿美元,下降30.4%,其中欧盟0.9亿美元,下降39.7%。欧盟合同外资持续下降对今年利用外资将产生不利影响。

三、2012年一季度走势展望及对策建议(一)走势展望

展望2012年一季度,机遇与挑战并存。我省正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百家央企走进河北签署一批投资合作协议,将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国把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增长在整个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将为经济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省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也存在制约因素:农业方面,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加快推进,蔬菜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启动政府冻肉储备的收储措施,猪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工业方面,装备制造业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食品和纺织工业出现回暖,新建投产企业达产增效,这些都将对全省工业生产起到有力支撑;但外部市场复杂多变,企业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等矛盾突出,结构调整加力带来的震痛有可能逐步加大。投资方面,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大发展,各级政府加大抓项目、促投资的力度,将对投资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但建设项目用地依然紧张,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土地仍是主要制约因素。消费方面,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通胀预期减弱,增加了居民即期消费需求;随着保障房建设力度的加大,将减轻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生活负担,释放、增加居民的部分消费需求,带动建材、装饰、家居、家电等相关领域商品消费的增长。出口方面,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欧洲债务危机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等因素都将制约出口的增长。

总的看,有利于我省经济发展的因素较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但也应看到,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在增加,综合分析,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二)调控建议

2012年是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实现一季度良好起步对全年至关重要,应认真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经济工作会和省“两会”精神,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第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挥粮食核心区建设和蔬菜示范县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和跟踪监测,完善煤电油运气保障工作机制,加大对重点大中型企业的调度和分类指导,鼓励有市场、效率好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加大对中小型企业帮扶力度,解决好资金、用工等问题,促其恢复生产、扭亏增盈,确保工业生产较快发展。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放宽领域市场准入条件,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第二,强化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谋划一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加强和金融部门的协调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好与百家央企签署的一批投资合作协议,优化投资环境,精简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力促协议早落实,项目早开工。强力抓好招商引资,扩大宣传,实现全方位、深层次招商,以强化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提高为重点,引导外资投向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节能产业等领域。

第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大力提升工业,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和工业聚集区建设,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继续发展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拓展服务业,加快现代物流、文化、金融保险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四,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抓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机遇,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央企战略合作,加快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技术创新机制,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程”,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发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提升竞争力。

第五,加快城镇化进程,构筑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环京津、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渤海城市带,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建设一批特色重点镇,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实力。加强农村公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加强与京津及周边省份合作,立足县域资源和产业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向集群型经济转型。

第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把“两高”项目审批,防止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控制能耗增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调整优化能耗存量。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抓好“双三十”等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和推广,鼓励支持企业采取改造落后工艺、增加节能设备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大力发展低耗能、高效益产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第七,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组织好重要商品的产销衔接和调运储备,确保物价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解决低收入群体困难。坚持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开展就业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联动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城乡、行业、区域收入差距。撰稿:张志强 靳占恒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制约因素亟需解决——2011年全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及2012年展望

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全局,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深入贯彻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发展,切实加强蔬菜产业建设和发展,不断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各部门科学调度,快速反映,有效应对异常气候影响,积极防控和平抑农产品价格,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取得全面发展。

一、2011年发展状况及特点

201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提高。(一)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扩大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95.9亿元,比2010年增加5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9%;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05.7亿元,比2010年增加34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2%,增速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二)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与2010年相比,全省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总体呈现“一升两降两平”态势。其中,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2%,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农业产值比重为56.7%,下降0.6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为4.6%,下降0.1个百分点;林业和渔业产值比重分别为1.2%和3.3%,均与上年持平。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比重达到68.4%,提高0.3个百分点。(三)粮食生产连续八年丰收

2011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对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加大农业科技措施和奖励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政府抓粮、科技兴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夏粮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秋粮实现大幅度增产,全省粮食总产量一举跨越3000万吨大关,达到3172.6万吨,比2010年增长6.6%,增速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四)蔬菜产业不断壮大

各地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按照“扩规模上设施、壮龙头活机制、创品牌拓市场、提质量增效益、抓示范强带动”的要求,狠抓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广先进种植、栽培和管理技术,提升蔬菜生产水平,鼓励农超对接,优化流通环境,努力开拓国内外蔬菜销售市场,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蔬菜播种面积增加,总产量增长。2011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157.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9.3千公顷,增长1.7%;蔬菜总产量7384.3万吨,增加310.7万吨,增长4.4%。(五)棉花生产得到恢复

受棉花价格增长拉动影响,2011年全省棉花生产止跌回升,呈现恢复性上升态势,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恢复到2009年水平。棉花播种面积632.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1.0千公顷,增长8.8%;棉花产量达到65.3万吨,增加8.39万吨,增长14.7%。(六)林果业继续调整优化

全省林果业加快发展红枣、板栗等名特优果,调整苹果、鸭梨等大路品种,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205.1万吨,增加93.4万吨,增长8.4%。造林面积286.4千公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七)畜牧业生产恢复性增长

2011年,受畜禽产品价格的拉动作用,全省畜牧业生产扭转滑坡局面,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418.2万吨,增长0.3%;禽蛋产量339.8万吨,增长0.2%;奶类总产量466.9万吨,增长4.0%。

生猪生产企稳回升。作为主要畜牧业生产品种,全省生猪生产在市场拉动下,养殖效益提高,生产规模稳定回升。年末生猪存栏1885.2万头,比上年增长2.1%;其中母猪存栏190.7万头,增长3.5%。全年共出栏生猪3235.8万头,比2010年增长0.4%;猪肉产量246.6万吨,增长0.6%。

家禽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在正大、大成、三融、华都等大型禽类生产龙头加工企业的有效带动和市场价格的影响下,2011年全省家禽生产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畜牧业品种,实现了较快增长。家禽出栏5.1亿只,增长5.7%;禽肉产量74.5万吨,增长6.6%。年末家禽存栏3.6亿只,增长7.7%。

牛奶产量继续增长。全省继续加大奶牛养殖小区管理力度,加强疫病防控和安全生产,提高养殖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全省牛奶生产继续保持增长。2011年,牛奶产量458.9万吨,增长4.4%;年末奶牛存栏195.3万头,增长8.0%。(八)渔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1年,全省水产品生产总体保持平稳,主要生产类别发展趋势存在差异。其中,淡水产品实现较快发展。由于沿海水质污染等因素,海水养殖业受到影响,海水产品产量下降。全省水产品总产量106.7万吨,增长0.4%。其中,淡水产品产量达到50.4万吨,增长4.8%;海水产品产量56.3万吨,下降3.3%。(九)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继续扩大

全省各地继续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不断强化政策扶持,积极推进产业发展,着力培育龙头成长,稳步推进基地建设,农户参与度有所提高,经营收入不断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水平得到提升。2011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47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二、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纵观2011年,仍然存在着一些困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气象自然灾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明显,农业生产效益尚不稳定,市场制约因素依然突出,仍需有效加以解决。

一是农业生产要素支撑力不足。尽管近几年来全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但支农资金仍显不足,农田水利设施亟待完善,农业物质装备偏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乡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重务工、轻农耕的现象较为普遍,文化程度低的老、少、妇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土地撂荒现象有所发展。

二是农产品价格干扰因素较多。农户分散经营的现状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应变能力匮乏,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农产品生产信息获取手段落后、渠道不畅、虚假信息泛滥,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干扰了正常的市场和农民的正常生产计划。

三是农业科技标准水平较低。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不足,新技术、新品种的使用滞后。农业的总体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由于缺乏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带动,使农产品深度开发较慢,市场竞争力弱,产品优势不明显,农产品附加值低,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对农户的带动链接机制薄弱,对农业生产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依然有限,对整个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建设仍缺乏动力。

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艰巨。省、市、县三级监管体系尚不完善,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仍很严峻,畜牧业生产受疫情影响的波动性仍难以有效化解。

三、2012年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201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为今年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省关于加强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为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但农村经济面临的环境仍很复杂,市场风险增多,综合分析预计,2012年全省农业经济平稳发展的格局不会改变,农业农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主要基于以下分析:(一)发展战略明确,调控手段增强,为全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宏观政策环境十分有力。“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省委第八次党代会议提出了“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十二五”末县域经济总量倍增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对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今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是政策调控手段更加有效。我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狠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抓好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出力争至2015年末实现3个吨粮市和50个吨粮县,为实现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的目标提供支撑。在确立了宏伟目标的同时,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改进补贴方式,严格补贴程序,加强资金管理,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落实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充分发挥了强农惠农政策的放大效应。我省还单独制定了奖励政策,在下半年对夏粮亩产达到1000斤的县、10个总产增幅较大的县和10个单产增幅较大的县分别给予100万—300万元的奖励;2012年初,又对全年粮食生产先进县进行了更大力度和更大范围的表彰和奖励。同时,先进适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在粮食增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生产先进技术通过各种媒介渠道传播到千家万户,为全年粮食丰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有力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为农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三是市场调控措施逐步增强。在综合考虑农产品价格变动、农民增收的基础上,省政府合理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启动政府冻肉储备的收储措施,有效抑制了猪价过快上涨的势头。针对蔬菜生产和供应工作,强力推进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加快转变蔬菜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国内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升,农业生产效益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二)市场化风险因素复杂多变,机制建设和完善工作任重道远

一是农业生产风险因素增多。农业生产的市场化风险加剧,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依然明显,畜牧业生产疫情、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自然环境变化产生的极端气象现象以及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难以控制。

二是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质量监测控制、疫病防治防疫、信息分析预测预警等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制约有待突破。受资金和土地瓶颈制约及个别地方重视不够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的规模小、实力弱,内部扩张投资能力不足,寻求合作伙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龙头带动机制松散,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不明显,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突出,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坚持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任务,继续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好农村民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继续完善各项农业补贴,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和畜牧业补贴支持力度。

二是防范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密切关注农产品市场供需变化和价格波动情况,做好应急预案。强化源头治理,狠抓市场整顿,充分运用市场杠杆,确保农产品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抓好农资供应,大力发展农资连锁配送经营,切实抓好农资“放心店”建设,降低生产成本;做好收购预案,稳定农产品生产预期;支持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规范和加快农产品流通,合理降低流通成本,保护农产品生产效益和农民收益的稳定。

三是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改扩建项目和农产品种养基地项目。以重点建设项目为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帮助龙头企业克服资金及土地制约的影响,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吸纳股份、转身加盟等形式,带动企业自筹和其他融资,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发展实力,支持它们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联系,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做好疫情和灾害防控工作。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统筹抓好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的防控工作。全面实施畜禽场(区)动物疫病科学防控与依法监管工程,组织好集中免疫,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建立健全疫病防控责任体系,狠抓综合防控措施落实。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力度,防止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及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防控预案,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和综合服务站建设,强化气象监测预警能力,突出抓好连阴雨、干旱、冻害、大风等灾害防御。及早针对病虫草害情况,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撰稿:刘海涛

强调控较快增长 重提升稳中求进——2011年全省工业形势分析及2012年一季度走势展望

2011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加大了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力度,加强对工业企业的分类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资金趋紧、经营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工业运行呈现出生产增长较快、效益同步改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万亿、增长13%的调控目标圆满完成,实现了“十二五”工业经济良好开局。但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较大、大中型企业支撑乏力、部分传统优势产业上行压力加大等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应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八次党代会议精神,毫不松懈地抓好经济运行调节,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运行特点(一)生产增速稳中有快

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5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年累计增速稳定在14.1%-16.2%之间,工业运行在经历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增长下滑、2010年快速恢复后,2011年基本回归到了2008年9月前的正常状态。从当月运行轨迹看,增速呈现小幅波动,5月份基本扭转了3、4月份放缓态势,6、7月份持续走高,8月又稍有回落,9-12月份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9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5.3%,上半年增长15.1%,下半年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工业生产增速稳中趋快,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