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实用案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6:43:56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班主任工作实用案例

班主任工作实用案例试读:

前言

所谓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班主任工作案例讲述着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发生的一个个有情节、有冲突、有趣味、有启发的故事。

本书所选班主任工作案例题材广泛,涉及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对学生恶作剧冷静处理的分析,也有关于召开班会的创新与探索;既有针对差生的教育转化艺术,也有对优秀生偶犯错误的“惩罚”与“点醒”技巧,既有班干部的培养与选拔,也有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技巧;既有对人生、理想观的探讨,也有对早恋现象的引导;既有对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也有对来自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的教育反思;既有对叛逆心理学生的诊断,也有对自卑心理学生的关注……这一篇篇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中小学生复杂、丰富又亟待浇灌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既让我们看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不易,也为更多的教师深入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提供了一幅广阔的全景图。

在案例编选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注重的是案例的典型性与实用性,希望能对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们提供参考和帮助;另外我们也注重案例的故事性,生动精彩的情节,理性深刻的反思,是我们选取案例的标准,目的在于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班主任教育生涯中的欢笑和泪水,让我们看到班主任在他们这一特殊而艰巨的岗位上留下的生命的痕迹。

第一章 班级建设篇

1.“借机使力”

去年的下半年,我新接手了一个初一班。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和我的学生们第一次见面了。

我走进教室时,已有三四十个学生到了班级。他们各自拉了桌凳坐着,后面还零乱地放着些桌凳,教室还未打扫。因为暑假里我接受了新教育理念的培训,现在想实践一下,于是我便对在场的学生说:“有谁愿意把教室后面的课桌凳排好?”按照以往的经验,我期待着高高举起的一只只手臂。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往往喜欢表现自己,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更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表现。出乎意料,竟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又问了几遍:“有谁愿意把教室后面的课桌凳排好?”还是看不到一只举着的手。这班学生怎么啦,要是强行指定,违了初衷。于是我说:“那让我来排吧。”我走到后面,将一张张桌凳拉好,排正。过了近六分钟时间,居然没有一个学生上来帮助。

排好桌凳,走上讲台,我有种更强烈的试试这班学生的欲望。我又说:“有谁愿意把我们的教室打扫一下?”眼睛扫视两遍教室,还是没有人举手。我又问了一遍:“有谁愿意为我们班把教室打扫一下?没有人愿意还是我来。”终于,有两位同学举起了手。于是我让其他同学先出去,我们三个扫起了教室。教室外有不少学生家长,只听到有人说:“老师在打扫教室啊?”话语中有种吃惊、感叹。是啊,在他们眼里可能未见过这样的现象。弯腰扫地的我也别有一番滋味,做了十几年教师,学生在旁边站着,我在扫地,这还是第一次,看看这些学生究竟有什么感触。我们把教室和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让在外面的同学走进整洁明亮的教室。

打扫完教室,我回办公室休息了一会儿。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件事实在让我吃了一惊,现在的学生怎么啦? 慢慢地我理出了点头绪:这些学生都是在甜水中泡大的,家庭的过分宠爱,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劳动观念、集体观念淡薄。现在到了这个新的班级,还没有对老师的敬畏,更没有为新集体尽力的意识。班级工作就从这里开始吧。

在发放新书之前我上了半堂班会课,面对一双双瞧着我的眼睛,我说:“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妈妈都努力地尽着自己的一分力,使我们家庭的每个成员感到幸福,我们也用自己好的成绩给家人带来欢乐。如果星期天哪位同学为家庭做一些家务,那定会给家人带来惊喜,你自己也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体会?”“有!”大部分同学会心地微笑了,还有几个表现得异常兴奋。我又接着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组成了初一(7)这样一个新班级,我们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你们希不希望也像在自己的小家庭中一样感到温暖快乐呢?”“希望!”这一次声音更整齐响亮,学生的情绪慢慢地高涨起来。“那么,”我说,“一个家庭的幸福要靠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得来,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快乐也需要大家努力付出。比如,刚才我们的教室又脏又乱,我和两位自告奋勇的同学为大家打扫干净了,现在我们坐在整齐干净的教室里心情多舒畅啊。我们在打扫时虽然吃了点灰尘,也有点累,但是我想到,我的劳动使我的学生第一次进班级就很舒心,我心里就很快乐。我们这两位同学一定也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啊?”这两个小家伙用力地点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我希望在这个新的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尽其所能地为它出一分力,大家感到温暖的时候,你会更幸福!”然后我问:“下面有谁愿意跟我去为大家把新书搬到教室来?”“我去!”“我去!”“我去!”下面“哗”地举起一大片手臂。

这天晚自修后,我又问:“有谁愿意把教室打扫一下?”二十多人齐刷刷地举起了手臂。

9月1日这天,我有意没排卫生值日表,而是在班上临时招募:“有谁愿意把教室打扫一下?”“有谁愿意把走廊打扫一下?”“有谁愿意把自行车排一下?”“有谁愿意把包干区打扫一下?”

看到一次比一次多的手臂举起,看到同学们劳动中的快乐劲儿,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欣慰。后来碰到一些偶然的突击性的任务,我还是问:“下午的大扫除需要几块抹布,有谁愿意带?”“有谁愿意……”现在,我们班上“有谁愿意……”已经省略了。比如我说“下午的大扫除需要几块抹布”就行了。案例反思在这件事上,班主任抓住学生起初的对班集体对劳动淡漠的态度,通过身教,通过入情入心的引导,巧妙解决了班级建设中的一个大问题,为后来建设优良的班集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思想教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头上,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让学生在行动中去理解去实践思想教育内容。要利用机会,创造机会,在活动中强化教育,使之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9月1日班主任有意没排卫生值日表,通过临时招募——“有谁愿意……”以后,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也用这一方法,就是为了强化学生为集体为别人服务的意识。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学生不可能都顺着老师的心意。碰到让自己尴尬、恼火的情况时,班主任千万要冷静,要始终站在引导帮助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一案例中,开始遇到那难堪的情形时,如果班主任不冷静,发上一通火,不但失去这次绝佳的教育时机,而且师生第一次见面,就都很不愉快,那会多么遗憾啊。

2.在竞争中架起友谊的桥梁

学生升入初三以后,“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约占全班三分之一的优秀学生,为了考上理想的重点高中,加足马力,只顾自己埋头读书,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学习上困难越来越大,他们苦恼、沉闷,甚至失去信心。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同学和集体不是那么可爱了,有人说,好学生都是自私的,越到关键时刻,越是如此……”

所有这一切,天天都在困扰着我,促使我深思:难道“两极分化”是教育的必然规律吗?难道那些优秀学生到了关键时刻真的都变得自私了吗?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

常言道:手大捂不过天。在学习吃力的学生当中,有的理科差,有的外语不行,也有的文理各科由于基础没打好,成绩每况愈下……这绝不是一个班主任或某一两科任课教师单枪匹马就能解决的。“我们能不能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在竞争中架起友谊的桥梁,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赶上来呢?”

我试着在班会上就这个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

然而,我想得太简单了——绝大多数同学用沉默回答了我,就连我最信任的团支部书记和班长,也用“嘟嘟囔囔”和“低头回避”表示反对。

会后,团支部书记对我说:“老师您也太爱操心了!平时他们不好好学习,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又让人家好学生帮助,时间耽误得起吗?”我愕然了:一个“三好标兵”、团支部的带头人竟然是这样想问题的。看来,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

一连三天,我耐心地同团支部书记谈理想,谈友谊的重要和美好,谈老子的名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辩证道理……她笑了,思想通了。我们又分头做好了13名“三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教育干部,教育骨干,是开展活动、奠定基础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经过引导,团支部作出决定: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两极分化”,人人争做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为了增进友谊,争做心灵美好的共青团员,在初中最后一学年开展“在竞争中架起友谊的桥梁”的经常性活动。

我们立即组织了“在竞争中架起友谊的桥梁”的主题班会。会上,按照团支部的事先分工,优秀共青团员们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结成“对子”,组成“友谊小组”,互相谈心,并且制订了学习计划……

从此,每天放学后或假日里,都会在教室,在凉亭,在假山,在湖畔,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看到我们“友谊小组”的同学们在谈心,在思考,在研讨,在攻关……

随着时光的流逝,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在与日俱增。寒假过后,我收到一位同学的父亲写来的一封信,信里介绍了他的女儿和另一名同学在团支部书记的帮助下,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赞扬了团支书在寒假期间主动热情、风雪无阻、坚持助人的高尚精神,并且在信中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团支书在“友谊小组”里,对同学诚恳帮助,严格要求,而且严于律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带动同学。小组里规定:小组成员每天必须按时完成作业和“补漏练习题”,而且一定要保证质量,违反“规定”者,要“面壁”10分钟。一次,小组里互查作业之后,团支书竟然出人意料地由于没有完成作业,表示要“面壁”10分钟。同伴和在一旁的家长都劝她:“你学习那么出色,一次没写完作业没什么关系……”可她还是坚持“面壁”了。事后,家长和同伴得知她当时患了重感冒正在发着高烧的情况,更为感动。

就这件事,我及时组织同学们进行评论、思考。从此,团支书又得了一个“面壁书记”的雅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共青团员们纷纷以自己的支部书记为榜样,自觉地检查了自己在“在竞争中架起友谊的桥梁”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更加热情地去帮助伙伴,促进友谊了……

我又抓住每一个机会做思想工作,为这一蓬勃开展的活动推波助澜:我和被帮助的同学谈心,启发他们树立高标准,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鼓励并赞美他们点滴的进步,使他们充满必胜的信心;我经常在班上朗读他们的充满赞美和感激之情的作文或日记,促进美好感情的交流;在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们介绍“友谊小组”的动人事迹,争取家长的有力支持……

友谊的种子终于开出了绚烂的花朵。“友谊小组”里的15名被帮助对象,纷纷以“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友谊给了我力量”、“集体的温暖促我上进”为题写作文介绍自己的进步,感谢伙伴的帮助,赞美友谊的力量。

小谢同学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每天放学后,我不愿回家,总想在‘友谊小组’里多讨论几道题,多说几句话。这里比我的家还温暖啊!父母说我进步了,老师说我聪明了,同学说我热情、开朗了,我要对所有的人大声说‘是友谊使我获得了神奇的力量,我要终生珍惜这纯真的美好的友谊’……”另外,这些同学都不同程度地补上了知识的漏洞,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升学考试中,有13人考入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学校——市属重点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而那些热情助人的优秀共青团员们,也都实现了自己的美好愿望,高高兴兴地接到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他们陶醉在“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幸福之中。一位同学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开展的‘在竞争中架起友谊的桥梁’的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我感到凡是给同学讲一遍的问题,比自己看五遍印象还深刻,真是‘教学相长’啊!”

在孩子们毕业分手前夕,我们举办了“珍惜集体荣誉、友谊,不负母校培育、期望”为主题的最后一次班会。会上,大家淌着热泪缅怀了幸福的初中时光,赞美了纯真的同窗友情,衷心地感激老师的辛勤培养……大家纷纷表示:要让无比珍贵的、在竞争中培育出来的友谊,始终伴随着我们在成才之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孩子们毕业了,和我分手了,但他们却给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深刻的启迪:任何一项有意义的活动,班主任都不应把它强加于学生的身上。如果你遭到学生的抵制(无论是行动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你必须冷静下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且耐心地寻找并打开“突破口”,努力把自己的教育意图转变为每个同学的自觉行动。 当活动搞起来之后,你还要善于抓住“教机”,积极疏导,呐喊助威,推波助澜,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案例反思班级最初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个学习的组织。那么多经历、学历、年龄相当而气质、性格、天赋、情趣各异的男女混编在一个班级里,既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也是最值得重视和珍惜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故事中的班主任,根据减少或消灭学习上“两极分化现象”的工作需要,成功地组织开展了“在竞争中架起友谊的桥梁”的班级活动,可以说,他是将班级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了最大限度。生活在这个班集体中的学生和参加这个班集体活动的同学,最终收获到的,绝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进步,还有品格的锤炼和精神的提升,而这正是学校班集体建设最孜孜以求的“双重功效”。

3.蓝色的希望

新学期,我接任了初一(1)班班主任。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班集体呢?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试着从激发同学们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入手。围绕这个想法,我精心设计了第一次班会活动。

上课铃响了,像每次和新生见面一样,我总免不了激动。但我尽力保持镇定,微笑着走上讲台,用平缓亲切的语调向同学们问好:“同学们,你们好!从今天起,我们就要朝夕相处在一块儿。在第一次班会上,我将送给大家一件礼物。”“礼物?”“真新鲜!在班会上老师给同学送礼物。”“是什么礼物呢?”

在孩子们的纷纷议论声中,我打开了红绸裹住的小包,拿出一个镶有金边、绘着彩色图案的精致簿子,封面上写着几个鲜红的大字:“初一(1)班荣誉簿”。我双手捧着它,沿着过道绕教室走了一周,孩子们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同学们,我虽然不是诗人,但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请允许我献给你们一首诗,作为这本荣誉簿的题词吧!”“老师,快念吧!”孩子们迫不及待了。

翻开扉页,上面写着一首小诗。望着一张张兴奋的面孔,我深情地朗诵着:

蓝色的希望,

我把它献给你们,

它默默地记下,

那属于你们的:

蓝色的希望,

洁白的心灵,

火红的光点,

翠绿的青春,

金灿灿的硕果,

玫瑰色的人生。

鼓起远航的风帆吧,

向着五彩缤纷的前程飞奔!

孩子们屏住了呼吸,那一双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睛,闪烁着纯洁的光亮。我的心热了。“希望,怎么是蓝色的呢?”有人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万里无云的天空吗?蔚蓝色的天空,象征着我们的理想远大,希望美好。‘洁白’象征着纯净、美好、高尚,就叫‘洁白的心灵’。”

有几个孩子重复念着:“蓝色的希望,洁白的心灵。”“绿色,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你们不正处在这个翠绿色的、旺盛的年龄阶段吗?在人生道路上,往往会有许多值得称赞的人和事,你们每做的一件好事,都将是生命历程中的三个闪光点。在你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之后,生活会给予你们回报,那就是秋天里金灿灿的硕果。到那时,人们会捧着玫瑰花来祝贺,称赞你们为人民做出了贡献。你们说,会有这一天吗?”

回答我的是孩子们跃跃欲试的表情。“同学们,我为大家写下了第一页。后面的第一页由谁来写呢?德、智、体几方面都优秀的同学可以来写‘三好’栏;心灵手巧的同学可以来写‘智慧’栏;为公办事的同学可以写‘品德’栏;乐于助人的同学可以写‘团结栏’;在学雷锋活动中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写‘英雄的脚印栏’……同学们,争取吧!看谁在这个簿子上留下的名字最多。”此时此刻,我和孩子们都沉浸在向往的激情中了。“将来你们长大后,还能从我保留的荣誉簿上看到你们留下的脚印。那时,你们或许是机器旁边的工人,或许是手握钢枪的战士,或许是碧空中银燕的驾驶者,或许是实验室中潜心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或许是贡献卓著的企业家,或许是自学成才的发明家……不管你们在什么岗位上,当你们看到自己在少年时代留下的脚印时,都一定会感到自豪,感到欣慰。”“啪啪啪啪……”掌声经久不息。

在热烈的掌声中,我转身在黑板上奋力写下了几个大字:“荣誉属于你们——初一(1)班的同学们!”“丁当,丁当……”在不知不觉中响起了下课的铃声。

一学年过去了,孩子们已经在荣誉簿上记下了一页又一页闪光的事迹,教室里整整齐齐挂着6张班集体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赢得的奖状。每当我翻阅荣誉簿时,常常有孩子告诉我:“陈老师,第一节班会课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案例反思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既是一班孩子的好朋友,更是一班孩子的“领头羊”。当好组织者,做好“领头羊”,形成和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非常重要。第一次班会课,教师以赠送精美礼物——“荣誉簿”的方式,富有诗意地提出“蓝色的希望”,激励启发学生为班集体荣誉而共同奋斗。既写意又务实,真是太妙、太棒了!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契合新生的心理需要呢?还有什么比这更符合天真烂漫、积极向上的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呢?所以,陈老师的班会,群情激昂,掌声经久不息,是可想而知的。至于效果如何,自有一年后的结果可以印证。“蓝色的希望”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少有的充满情趣与活力的班级教育管理故事。

4.14岁生日班会

铃声响后,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坐好了。这一节是班会课,我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与往常不同的是,我手里拎着一台录音机,还拿着一本包装精美的画册。

我按响了录音机,顿时,教室里回荡起那熟悉的《生日快乐》歌。随着音乐,我带头唱了起来:“祝你生日快乐……”

我缓缓地走向李欣,向她伸出了手。她惊诧了,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做,愣愣地坐在那里抬着头看着我。而其他同学却一下子明白了,有的跟着音乐声一起唱“祝你生日快乐”。“你请大家给你在这张贺卡上留个言吧。”我说。翻开贺卡,第一行是几个醒目的大字:“李欣,祝你14岁生日快乐!愿你拥有最美的青春!”

大家传阅着卡片,并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祝福。我又换上了一盘磁带,然后,对大家说:“今天是李欣的生日,对李欣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而对她的父母来说就更不寻常了。我们都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但是,未必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李欣的父母给她写了一封信,借此机会,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父母的教诲与心声吧。”

我再次按响录音机,传来我的配乐朗诵声:“欣欣,我的好女儿,妈妈由衷地向你道一声生日快乐!……14年前的今天,你带着妈妈的希望、妈妈的寄托来到了这个充满光明、充满爱的人间。你的出世给初为人母的我带来了无比的幸福,同时也带来了烦恼……”

这位母亲用心写着她对女儿的期望,用情写着14年来的每一件小事。无处不在的爱啊,这位母亲用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话语,将自己对女儿的心意倾泻而出!伴着悠扬的音乐声,我仿佛就是那位母亲,动情地朗诵着。每个学生都是那么专注,听到感人处,有好几个学生悄悄地擦着眼泪。教室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被这配乐朗诵声所震动着,而实际上真正产生震撼力的是那份母爱之情!

早在开学初写班主任计划时,我就一直在思忖着:每到初二都要召开关于迈好青春第一步(14岁生日)的主题班会,今年怎么个开法?还有,结合“三八”妇女节的到来,搞什么活动才能使学生理解妈妈的爱呢?思考后我认为,初二学生之所以容易发生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到了这个年龄,心理上进入了“断乳期”,自认为已经够成熟了,不愿意听父母的教诲,如果父母多说几句,就认为父母唠叨、烦人,而不去耐心体会父母的想法和意图。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学生愿意接近父母,理解父母,听取父母的意见,接受父母的教育。怎样才能使学生和家长在心理上缩短距离呢?怎样才能使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听一听父母的心声呢?我思索着。

每逢生日,孩子们总是“狮子大张口”,向父母要这要那的,父母也总是一味地满足,高档的用品被拿到学校在同学之间攀比。唉!何不让家长送给孩子精神上的礼物?既节省了钱,又能表达父母对儿女的爱;既避免了不良现象的发生,又可以增进沟通。主意拿定,我开始筹划了。提前一个星期左右,我通知即将过生日的学生的家长,邀请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写生日贺信并寄到学校来。收到信后,我认真修改。因为有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有的家长又对孩子的批评太多,爱的描述太少,不容易让孩子接受。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我再精心选择适合文章内容的背景音乐,一遍又一遍地朗诵着录音。有的家长写得太好了,我在朗诵的时候,多次被感动得落泪。

录音带还在继续。“女儿,你已经长大了,你不再是妈妈翅膀下的小鸟了,你是飞翔在蓝天中的一只勇敢的小鹰。未来的生活中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挫折,妈妈相信你一定能不畏艰难险阻,勇敢自由地飞向前方。到那时,你才算真正长大了!”

听完了李欣妈妈的话,许久,教室中似乎还弥漫着那份情感。母亲与女儿的心似乎在空气中交融着。最后,我又说道:“李欣,希望你能用心去体会妈妈的话,不辜负妈妈的期望。”我举起手中那本精美的画册说:“这是我特地为你挑选的,里面收集的都是美院学生的绘画作品。送给你,祝愿你有一天也能考上美院!”之后,我转向大家:“李欣母亲的话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妈妈的话。家长的良苦用心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去体会,感动之后,还要用心去想一想,家长的每一句唠叨之中,包含着的是对我们的挚爱和无限的期望啊!”

一次特殊的班会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我相信回到家中,李欣一定还会把这盘带子拿出来再听一遍,她一定会再次惊讶地听见我其他的话,因为在朗读完她妈妈的信之后,我又对她说了一段话,对她提出了希望与要求。案例反思教师的职业是需要热情投入的职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心真意、甘为人梯,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人格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如案例中的老师那样,为了开好一个“迈好青春第一步”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过更加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日,反复思忖,精心准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倾注心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专家型教师的一个重要人格心理特征,就是对工作的执著和痴迷。试想,没有这种精神,故事中的这位老师,愿意花那么多工夫去做这样一件看上去美丽而有点“奢侈”的事情吗?没有这种精神,她又怎能创造出如此优雅而让人感动的工作故事呢?

5.那片人生林

刚参加工作时,我带的那个班的学生学习很散漫,半学期过去了,各科成绩一直不太好。带过这个班的老师都说,这个班没多大希望。我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和活泼的身影,总觉得希望还是有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成长总要有一个过程。只要孩子们的思想转变过来了,一切都会好的。所以,我觉得,首要的工作是让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对生命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那年春天,我常利用活动课时间带孩子们去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看山川河流,看草木生长,看日出日落。渐渐地,孩子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

植树节的时候,我带着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河堤上栽了一片小杨树,并为每一棵树起了一个名字,树的名字就是栽树人的名字。我们还为那片小树林竖了一块“人生林”的小木牌。

由于这些小树都是孩子们亲手栽种的,而且每一棵树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所以他们对这些小树特别有感情。学生们自发组成了护林小队,经常利用上学放学的时间来看护,每隔一段时间便来浇一次水,有的学生还特意绕道来看小树长高了没有。夏天到来的时候,这片“人生林”便已郁郁葱葱。

为了让孩子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一次作文课的时候,我没让学生留在教室,而是带领他们去了那片小树林,上了一堂观察作文课。然后,我让学生写了篇《我与小树一起成长》的作文。

作文讲评时,我赞扬了学生的作文后说:“人的成长犹如一棵树的成长,从树苗到成才,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须经历风吹、雨淋、日晒、雷击、霜冻……须经受种种磨难,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才能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生存的家园,才能在炎热的夏天给我们一片清凉。而我们要想茁壮成长,同样也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当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命,现在努力学习,今后努力工作,来回报我们的社会和所有关心过我们的人,从而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更精彩,就像我们栽的那片‘人生林’。”

从此,班里的学生上课更认真了,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初三毕业的时候,我们全班在那片“人生林”留影。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学生整齐地站在那里,绿树也整齐地站在那里,从孩子们那庄重严肃的表情里和绿树的粗壮挺拔中,我看到了一幅人生旅途中美丽的“希望”图画。案例反思“意义”,对于青少年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发育,无异于空气、阳光和水对于生命的意义。毋宁说,“意义”就是青少年精神成长和人格发育的空气、阳光和水;没有这些生命养分,青少年的精神、人格发育,就无法完成,或者根本“长不大”!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切实地感到:青少年价值启蒙多必要,多具体,多实在!一点也不空洞、抽象和遥远!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怎样操作。故事中的老师,堪称育人高手。你看他形象教育的整体设计,形象教育的感染过程,形象教育的提升深化,多么生动有效。尤其是作文评讲,将人生与小树的成长形象地联系在一起;将要想茁壮成长,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与汗水,必须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的道理形象化,变得浅显通俗,入脑入心,十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感性、好奇、梦幻、多思。

6.国外学生怎样学习

引导学生关注国外学生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教育的实质,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我常给学生读外国学生的作文。

法国一位中学生写了自己背井离乡、故意选择艰苦的环境体验生活、磨炼自己的经历。他讲述了自己离别父母和舒适的家庭生活,到非洲南部,和当地居民居住、生活在一起达一年之久的经历。我读完以后,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他能那么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

美国一位中学生写的是自己如何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学生时代便挑起支撑家庭生活的担子。

前苏联的中学生写的是他们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增强自己与别人协作的能力,如何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和遵守社会公德。

我多年以来坚持订阅《外国教育动态》杂志。那上面有了适合学生的内容,我便向学生介绍。

我给学生读《日本山口县的教育》。日本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关注,特别是有的学校想方设法磨炼学生的毅力,如有的让学生光脚参加各项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赤足到鹅卵石地上去跑。这一做法,引起了我班学生的兴趣。

读《加拿大教育一瞥》这篇文章时,学生们感到加拿大有的学校确实是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主人。有的校长介绍说:“我们学校有500名学生,便有500张不同的课程表,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与教师去听课。”这种灵活的组织方式,同样培养出了大批人才。

读《美国教育掠影》一文,我的学生们对美国有的中学选修课竟达到几十门乃至100多门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说:“我们刚刚讲一点课外知识,个别人就认为冲击了考试科目,这样理解学生的学习实在太狭隘了。

介绍最多的还是前苏联教育。我给学生讲凯洛夫主张的“三中心”,也讲参加过凯洛夫教育学编写的赞可夫关于最近发展区的见解,讲巴班斯基课程最优化理论,也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生同我一样,对苏霍姆林斯基最感兴趣,有的学生建议:“老师,我们也像帕夫雷什中学一样,半天半天地搞课外活动,怎么样?”我说:“我们介绍这些的目的,是让大家理解,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刚搞了这么点课外活动,许多人就不理解,如果再照抄照搬国外经验,在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环境中,我们就更难生存了。同学们能用了解到的先进教育经验为我们搞的这点课外活动辩护就不错了。”

学生们通过与同龄人学习生活的比较,通过不同国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比较,能找到既科学又比较适用于自己的方法,能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育。通过比较,学生们也比较乐于接受我所提出来的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管理班级能力的做法,认识到这不是老师独出心裁,而是符合世界教育改革大趋势的做法。案例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这行职业和劳动工艺的精神基础和哲学基础就是这样: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要精通儿童心理,必须精通教育科学;要精通教育科学,必须精通事物的一般法则和原理。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阅读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文化底蕴,才有可能正确理解与应用学校教育科学,包括自己所教的学科。同时只有当教师的知识储备到了一定阶段,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再来教学生时,学生才会感到学问无处不在。教师不仅要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而且还要使学生成为研究型学习者。

第二章 班级管理篇

1.安排座位的艺术

大凡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排座位难!对于排座位,学生敏感、家长在意、老师烦心。

怎样安排座位,才能既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又有利于班级整体的管理?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难题。安排座位看似小事,但如果处理好了会给我们的管理带来方便,如果处理不好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调整座位是我的治班法宝。 在我看来,调整座位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每次在班上大规模调整座位之后,班级的纪律肯定会有所改观。所以我在调整座位上动了很多心思。

有的班主任为了管理方便,往往把自我约束力差的双差生放到班级最后面的角落或放在老师的眼皮底下。结果,那些双差生索性破罐子破摔,或对自己放任自流,或和老师对着干,最后让我们的管理和教育难上加难。

我安排座位的原则:

1.让学习成绩接近的男女生坐同桌。

让异性坐同桌是为了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了解和认识异性的机会,减少青春期异性之间的神秘感,而且异性同桌的课堂纪律肯定好于同性同桌(异性之间的话题毕竟少于同性之间)。学习成绩接近是为了便于讨论学习上的问题和提高竞争意识。

2.前后桌学生的学习成绩成阶梯排列。

让一个好学生来帮助比自己略差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更现实、更省力的办法。我们都明白和比自己略差或略好的对手一起打球进步是最快了,而且会产生你追我赶的紧迫感。

3.座位每周进行前后大循环和左右大循环。

前后循环是为了体现民主和平等,让每个人都体验到在第一位、第二位……最后一位的感受。避免家长和学生在座位的前后问题上找麻烦。学生的个头高矮、视力好坏我是这样解决的:让近视的同学佩戴近视镜,让高个同学把凳子的腿变短,让矮个子同学把凳子腿变长。

左右交换是尽量减少固定不变的左邻右舍,有利于纪律管理,还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

这样的循环让最差的学生和最好的学生也有了前后相邻的机会,给那些差生提供了向最优秀的学生学习的机会,对他们有一定的触动作用。

4.每学期进行一次座位的全新调整。

因为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先后会有所改变,而且同桌、前后桌的同学也都比较熟悉了,这时彼此的话题也多了,感情也深了,容易出现帮派团体,同桌或前后桌之间还容易产生男女之情。这个时候是该拆散他们的时候了,尤其对有上诉倾向的更要在安排新座位时特别注意。尤其是发现有男女之情的,方法是把彼此座位的周围安排上更优秀的异性。这样孩子的兴趣会很快转移,刚萌发的感情很快就淡化了。这种妙法屡试屡成。

这样的座位安排,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方便了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增强了学习中的竞争意识,减少了早恋现象。案例反思安排座位不是一件小事,对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认真负责的班主任不会随便处置,而是细心安排,寻找出“安排座位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就蕴藏在我们平时看似简单的一些工作中。如果我们班主任能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小环节上动动脑筋、下点功夫,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教育无小事,处处见匠心!

2.写评语的艺术

一到期末,班主任就忙得快透不过气来,不要说是考试、阅卷、排名、召开家长会……光一个学生评语就得让你绞尽脑汁。

谁叫班主任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呢!有道是:班级无小事,事事都育人。你可别不拿写学生评语当回事,它可是关乎教育的成败。好的评语能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心志,使之早日成才。不恰当的评语能让学生就此一蹶不振。于无声处响惊雷

每当期末来临,我都要花费近一个月的空闲时间潜心做学生的评语工作。首先,确立宗旨:让每一条评语都突出学生的闪光点,具有启迪性、激励性、言辞恳切、感情真挚。然后对每一位学生逐一分析,据其学习成绩、性格爱好、道德品质等分别待之。评语不拘形式,语句有长有短,语气或叹或劝,语意有褒有赞,留给学生的应是会意、愉悦、惊喜和沉思。

那些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又愿助人为乐的,就用“德才兼备,佩服,佩服!”或“德艺双馨,向你致敬!”

那些学习成绩非常突出,但不愿助人的,就用“成绩优秀,令人羡慕,如能更多地帮助他人,我会为你竖起大拇指!”

那些成绩不太突出,而品德优秀的,就用“假如你的学习成绩像你的品德一样的优秀,我将为你而骄傲。来,我们一起加油!”那些成绩一般,甚至很差,但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就用“你的字真漂亮,能不能把你的学习搞得也漂亮些,请给我一个惊喜!”“你的球技好棒,正因为有你,我们的班级生活才丰富多彩。其他方面可不要甘拜下风啊!”那些性格活泼型的,就用“思维敏捷,活泼可爱,你会成为才思敏捷、非常优秀的人,没有不可能,只要肯努力。”

那些好打架斗殴,经常违纪违规的,则劝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你能行!”

经过一番苦心经营,学生跟自己走得更近了,心贴得更紧了,感情更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劲头更大了,目标更远了。我由此深深感触到:于无声处响惊雷,情于切处动人心。自己评价自己

以前都是自己绞尽脑汁给学生写评语,写得很辛苦,有时候还感觉思路枯竭,无从下笔,特别是那些“中等生”,很难写出客观到位的评语,总觉得有些泛泛而谈。今年,我要改变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写评语中来。

在班会课上,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先让他们写下自己的若干条优点和缺点,再在小组内交流并相互补充,最后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仿照老师的口吻,给自己写一则评语。

说实话,我让孩子们参与写评语除了能使学生评语写得更为客观真实外,私下里还有为自己有话可写暗暗做准备。放学后,我让班长把学生们的评语收上来。当我看到学生们的评语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

不少学生自己写的综合评语,俨然是老师在给学生写的评语,他们不仅比较全面地写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且句句透露出一个只有“为人师者”才有的情怀!

有些学生虽然没有写自己的综合评语,但都极认真地列举了自己的许多优点。我想,能找出自己优点的孩子,一定是自信的孩子。一个人的成长路上有自信相伴,他的人生之路一定会充满希望和快乐。同桌互评

这个期末,我打算让同桌互评,老师充当倾听者、建议者、评论者。

我先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学生,然后在某节课上让学生写50字左右的同桌评价——同桌的你。并提出要求:公正、真实、幽默、凝练,在10分钟内完成。我欣喜地看到,就连几个平时写作能力很差的学生也都按时交来了对同桌的评语,且语句通顺,评价准确,不足处是偶有错别字。而绝大多数学生则注意到了写评语的各项要求,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同桌,或从侧面评价入手,以小见大,或从整体进行褒贬,直抒胸臆,颇具才情。“同桌的你”这项评价活动除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有三点思想素养教育的好处:一是从小培养孩子的民主参与意识。班级事务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人的“一言堂”,班级是我们大家的,我不管谁来管;二是使学生真正去体验先贤“直道而行”的人生教诲,在是非面前不随风转舵,坚持原则,学做耿直、刚毅、充满正气之士;三是培养学生具有虚怀若谷的胸襟,让他们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不是一听不顺耳的话就暴跳如雷或耿耿于怀,宽容是自由的人性保障,有了宽容,才有社会的欣欣向荣。案例反思写评语这看似极普通的工作,却蕴藏着无限的教育契机和可贵的教育价值。著名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认为:评语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不是用套话涂抹出的总结,而应该是以心灵为纸、以情感为墨、以爱心为笔而抒写的心灵名片。我们要把撰写评语看作是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的组成部分,是班主任教育生命发出耀眼光辉的一环。如何撰写学生评语,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做法。有的老师自己写评语,但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感动;有的老师以评语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互写评语的活动;有的老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写评语;还有的老师将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者结合,给学生形式多样的评语。

3.半个馒头与千字反思材料

素质教育的班级管理观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民主自律。班主任不是“管家婆”,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班主任工作是个累人、烦人的苦差使,大事小事都要抓。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与策略,让班主任能尽量摆脱琐碎的班级事务,将主要精力用到教学育人上来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我也曾经有过这方面的类似经验。“老师,近来班里有些同学将早餐吃不完的馒头乱丢乱扔,极大地损坏了我们的班级声誉,您看该怎么办?”生活委员向我大倒苦水。“怎么办?把问题交给全班同学研究解决吧。”我决定按照惯例,将这难踢的“皮球”踢给学生们自己。

中午休息时间,我找来班委成员,大家民主商定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自习课上,班长走上讲台,在黑板上板书了如下一副对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看着台下惊讶的同学们,班长打开了话匣子:“‘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近来我们班有些同学却忘记了这些古训,吃不完的馒头随手丢弃,面对这种‘少爷小姐们’的做法,大家说该怎么办?”“处罚是必然的。老规旧例,还是把问题交由专门的‘责任人’负责监管处理比较好。”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的班规中有一项针对此类问题的专门解决办法:确定一位同学具体负责检查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大家管这位同学叫“责任人”。

由谁负责监管执行呢?“权力欲”极强的学生们展开了激烈角逐,一时谁也不肯轻易让步。“谁有这方面的‘优势’就由谁出任‘责任人’。”班长提出的这一解决办法马上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所谓“优势”也就是平时乱丢乱扔馒头表现最突出者。经过大家一致评选审定,最后,这一“美差”由班级“富家子弟”王物担任。摆明了,这是大家变着法子在整人。不过,王物既然接领了这宗差使,他自会想尽办法保全自己的面子的。“感谢大家的信任和厚爱。如果发现有同学乱丢乱扔该怎么处罚呢?”王物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经过班级同学集体商定,处罚方案很快就出来了:抓获乱丢馒头者,责令其从地上捡起来,洗干净,然后一口吞下去,并按半个馒头罚写一千字反思材料进行累加。“好,好,就这么办。”众人群情激奋,好像处罚绝不会轮到自己一般。“都是同班同学,用得着如此落井下石吗?处罚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让人心服口服。”有女生显然对这一处罚决定不满意了,个别男生也有同感。说句实在话,无论是谁,保不准什么时候胃口欠佳,偷偷地将馒头随手丢弃也在所难免。但此刻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关键时刻,我走出幕后。“给大家讲一则小故事吧。”我含笑制止了台下的混乱。“灵佑禅师的弟子石霜楚圆正在筛米,被灵佑看见了,说:‘这是施主的东西,不要抛撒了。’‘我并没有抛撒。’石霜语气坚定地回答。灵佑从地上捡起一粒米,说:‘你说没有抛撒,那这是什么?’石霜无言以对。‘你不要小看了这一粒米,百千粒米都是从这一粒米生长出来的。’灵佑语重心长地说。”“对一粒米的轻忽,可能生出对千百粒米的轻忽。而对一粒米的珍惜,可以开拓出一亩福田。馒头是庄稼人汗水的结晶,轻忽一块小小的馒头,也可能生出对别人劳动果实的轻忽,这无疑是对别人劳动价值的蔑视。‘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我一说完,众人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王物走马上任。为了获取同学们的支持,这家伙果然痛改前非。其他有相似“爱好”者,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一连几天,王物总抓不到“出头鸟”,看来这完全得力于过硬的措施,同学们也慢慢松懈下来。

第五天头上,王物终于抓住了机会。本班女生小芳的馒头吃不完了,出于习惯,她随手将剩余的半块馒头丢弃在地。“哈哈,我还以为我这个‘责任人’是用来吃素的,不想你撞到我的手里。”王物得意洋洋,“捡起来。”是不容拒绝的语气。“哎,我怎么忘了?”小芳后悔不迭。“还记得班规吗?”“这个……”小芳一迟疑,吞吞吐吐地回答,“记不大清了。”“记不清可以找法律顾问(本班负责掌管记录全部班纪班规的同学)。”

法律顾问刘星打开《班纪班规》,查到生活部分关于乱丢乱扔食物的细目,上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乱丢乱扔馒头的,责令当事人将未完全弄脏的馒头洗净一口吞下,第一次罚写反思材料一千字。”“我真倒霉,下次绝不再成为法律条文的牺牲品。”小芳欲哭无泪。“先反思反思再说吧。”王物得意非凡,其他同学也暗下决心。

自此,有关半个馒头与千字反思材料的笑话在班级流传开来。开始王物还偶有斩获,可时至今日,他基本上成了班级的一个摆设,因为他已经失业很长时间了。案例反思将班主任从琐碎而繁杂的班级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淡化班主任的权威角色,将班级管理变成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平台,实现班级学生的民主自律,是素质教育形式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构建民主自律班级,班主任必须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营造民主氛围,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实现班级的民主自律,要求班主任把原本应该属于学生的那部分权力还给学生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只应准备好建筑材料——砖瓦、钢筋、泥浆等等,而房子得由学生自己去造。”班级日常管理,班主任只需担当幕后指导者与策划者的角色就足够了。班级的民主自律要求班级必须有切合实际而又完善得体的“法律法规”。班规的制定,必须由学生充当“立法者”角色,同时还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样学生自然就能勇于接受班规的约束与监督了。实现班级的民主自律,必须完善班规的执行与监督机制。可采用学生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班主任抽查等形式,保证班规的顺利运行。实现班级的民主自律还要求班主任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对执行过一段时间的班规进行总结、评议,对不合理的进行修改,对不完善的加以补充。

4.“泥金刚”变“铁金刚”

刚接班,就听到同学反映,我们班里有四位“女将”,人称“四大金刚”。这不仅因为她们个个都是班里的“头”,分别是中队主席、语数外三门主课的课代表,而且她们四个人“亲密无间”。我问同学们为什么不向她们提意见,几位同学瞪大了眼睛说,她们手中掌握着“大权”,谁提意见就没好日子过。我简直无法相信这个事实。疑惑,成了强大的动力,促使我对她们的表现进行细心的观察。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时间在不断地流逝,我对她们的情况也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事实证明,同学们的反映基本上是客观的。“四大金刚”确有长处:对班里工作敢管、敢抓,大胆泼辣、做事果断、有点子;但是她们也确实有许多弱点:圈子太小,以身作则不够,听不得不同意见。尤其是语文课代表,外语默写常常不能及时完成,全靠其他三个人在早读课上“帮”她过关。我感到,她们虽然都是班干部,但实际上又是一个有威无信的非正式群体。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全盘否定,不行!因为她们在班级管理中做了不少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盘肯定,当然也不行,因为她们在工作中又确实夹进了许多私心。我思索了许久,感到唯一的办法是对这一特殊的非正式群体加以优化,使之成为班集体的真正核心。

根据这一思考,我针对这一问题连砍了三斧头。

第一斧,抓住默写作弊的事实在班里公开批评了她们。

第二斧,另派一名同学协助语文课代表工作。

第三斧,分别找这四位同学谈话,肯定她们的成绩,说明批评她们的原因,指出搞小圈子的危害。

三斧头在班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大部分同学说,先抓班干部的风气抓得对,这样我们心服口服。也有一部分同学在那里猜测,说“四大金刚”要被撤职了。“四大金刚”的心理压力当然很大,有点威信扫地的感觉。

趁着大家都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机,我对四位同学逐一进行了家访。一进家门,她们的反应都很紧张,以为老师来告状了。然而,我在整个家访过程中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在她们的家长面前称赞她们的能力;二是征求她们对班里工作的意见,请她们谈谈怎样发展同学间的友谊,怎样建设好我们这个班集体。看着老师真诚的目光,她们绷紧的脸松弛了下来,阻塞的思绪像闸门一样被打开。她们不但积极提建议,而且对自身建设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

从此,她们的心胸开阔了许多。自我批评使她们巩固了友谊,增强了带领全班前进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她们还组织了一次关于搞好班级人际关系的主题班会,我也趁这个机会向同学们介绍了处理班级人际关系应当遵循的一些原则和基本方法。班里原有的一些小群体都开始了扩大友谊圈子的活动,与班集体的目标靠得更紧了。

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逐渐形成了,成功的喜讯也不断传来。不少同学在市、区、校的各项竞赛中获奖;10名同学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三十几位同学获得了班级组织的象征成功的“金苹果”奖……“四大金刚”中,一位成了区优秀队干部,两位加入了共青团,4名同学都以她们的优异成绩,获得“金苹果秘密行动”友谊群体特别奖。同学们都高兴地说,现在他们的“四大金刚”不再是泥金刚,而是铁金刚了。案例反思“四大金刚”都是班干部,处理起来似乎更棘手。唯一的办法只有“优化”加“软化”,既给她们“震动”,先来点“硬”的,又要充分保护她们,让她们继续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所以,狠狠的“三斧头”之后,还得好好地安抚一下:一是在家长面前称赞她们的能力,二是征求她们搞好工作和发展友谊的意见。结果不仅“四大金刚”“化害为宝”,而且“班里原有的一些小群体都开始了扩大友谊圈子的活动,与班集体的目标靠得更紧了”。看来效果是明显的。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有机会再次关注另一个班级管理课题,即班干部的培养、管理与使用。故事中的老师,对个个都是班里的“头”的“四大金刚”的态度,也正好符合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管理与使用原则: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严格要求与具体指导。

5.做最轻松的班主任

有人说,在学校里如果想知道哪个老师是做班主任的,就去观察他们的脸色和神情,那些看起来神色疲惫的人就是班主任。是啊!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是学校里最忙的“主任”,又是学生毕业很久后仍旧记得的“主任”。班主任的官虽小,却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你的品德、管理能力、知识储备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你的学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的班主任真是万千重担压于一身啊!

但我对做班主任却乐此不疲,因为我立志做一个天底下最轻松的班主任。

我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我很少再去为他们操心。要打扫卫生了,我只要通知一下卫生委员;要文艺演出了,我只要帮文艺委员解决一下他解决不了的问题;班级的纪律、日常的安排有班长负责……我这个班主任当得实在是省心。

不过,曾几何时,我并非如此轻松。“老师,威和成在教室里打架,把玻璃黑板踢坏了!”“老师,杰不肯擦门窗,喊也喊不动!”“老师,乐在抄作业!”

我这当班主任的,就像消防队员。这边有火往这边冲,那边发现火情又冲向那边。忙得晕头转向不说,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细研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深受启发,我的管理的灵感突然就来了。魏书生老师长达几个月不在学校,可他带的两个班的学生照样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学习成绩也照样优秀。“相信学生,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充分信任班干部,让学生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好习惯”。对!我何不也试试看呢?要做一个轻松的班主任,首先就要管好用好自己的班干部。我班的班干部选拔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任命制

特点:班主任根据学习成绩和初步印象直接指定。

时间:初一开学初的第一个月。

第二个阶段:竞选制

特点:顾名思义,经历报名—参选—投票—任命四个阶段。

时间:初一随后的两个月时间。

第三个阶段:双班委制

特点:通过投票选举产生的两套班干部队伍,分别按照单双周管理班级,一月评比一次。班长是主要负责人。

时间:初一初二的大多数时期。

第四个阶段:班干部虚名制

特点:原来的班干部不再进行选举,只是形式上的任命,并不具有原来的大多数职能。改变了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的情况。班上的事情,人人参与,人人管理,每一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都负责任。

时间:初二第二学期开始到现在。

四种管理方式,第一种是迫不得已而为之。随后进行的竞选制,是在大家都有一定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这样选出的干部,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但并不是所有干部都有能力为班级做好服务工作。双班委制富有开创精神,在班干部群体里引入了竞争的机制,管理效果很好,但是因为有些班干部工作太投入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目前的虚名制,其实质就是废除了班干部队伍。这是在全班学生都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最新的班级管理方式。对于没有良好纪律基础的班级,这样的管理模式只会造就乱班,反而给班主任工作带来被动的局面。因为人人都可以直接管理班级,所以每一个人的管理职责实质性变轻了,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搞好自己的学习。另外,让学生彻底地自己管理自己,也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效果也很好。

现在,我这个班主任可真是轻松而自如。案例反思班级管理的三个境界是:初级,学生听你的号令行事;中级,学生听你的学生干部行事;高级,学生听自己心的召唤行事。李镇西老师在概括新德育的特点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他律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而自律教育正是学生主体地位在德育中最好的体现。”回顾案例中的班干部管理的三个阶段,其实正是逐步从他律教育走向自律教育的具体过程。班主任工作,单单有爱是远远不够的,高尔基说:“爱是连母鸡都会的技能。”班主任工作是教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还需要走科学研究之路、不断反思之路。

第三章 德育工作篇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随着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校园信息技术课的普及,网络邮件、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电影、校园网页、班级网页等新兴事物应运而生,网络走入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网络给孩子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和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危害。很多孩子因不能正确对待网络而耽误了学习、伤害了身体、忽略了亲情,甚至到了不能自拔、堕落犯罪的地步。

今天,如果哪位老师或家长听到孩子上网的消息后,还一味地否定和堵截,那只能拉开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新学期开学不久,就听学生反映班级里有一些学生在暑假期间上网过度,在开学这段时间仍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还沉迷在网络中,有的学生痴迷于网上聊天,有的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有的痴迷于网络电影等。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心里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茶不思饭不想地在想对策。

周四的最后一节晚自习课的最后10分钟,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小纸条上印着下周的班队会将要讨论的题目。

纸条上有8个题目:

1.你上网的目的是什么?

2.你认为上网有哪些好处?

3.你知道网络有哪些危害吗?

4.你能举出因迷恋网络而受到伤害的事例吗?

5.你知道上网应注意哪些事项吗?你有合理安排上网的方法吗?

6.如果网络已经影响了你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你该怎么办?

7.如果你身边的同学迷恋上了网络,不能自拔,你该怎么帮助他?

8.你怎样处理网络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当每个学生手里都拿到这张小纸条的时候,我说:“同等们,我们班下一次的班队会讨论的题目就是大家手里的小纸条上所写的8个题目。为了方便大家查找资料和互相沟通,这些问题已被老师贴在了我们班的班级论坛中,大家可以先在网络上讨论一下。下一次班队会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我们将按成绩评出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组,表现优秀的个人将获得奖品,获奖的小组将根据名次先后加小组分。”“老师,第一名的小组加多少分呀?”最有责任感的组长刚激动地问道。显然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为本组加分了。“当然是加团体活动的最高分50分,第二名45分,第三名40分……第六名25分。”“哇!”学生们惊叹不已。“那优秀个人有什么奖品呀?”最好事的诚也忍不住了。“当然是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未知世界奥秘探索”系列图书,都是老师多年来收藏的图书,这次为了大家,老师就忍痛割爱了!”

学生们一下沸腾了,在下面议论开了。

我停了几秒钟,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我继续说:“同学们,在下一次的班会课上,希望能看到和听到你们精彩的演说、独特的见解,不要让老师失望呦!”

放学后我又把各组组长留下来做了最后的动员和指导,希望他们都能把本组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接下来的班队会当然开得非常成功。

会后,我让班长和网络管理员把网络的好处、坏处和怎样合理安排上网的方法等归纳整理到班级的网页中,以便时时提醒上网的同学。班级在上学期刚刚开办了自己的班级网页,但由于班级网页刚刚开办,还不太成熟,对学生们的影响力还不够大。我又让宣传委员出了一期“爱网络,更爱自己”的板报,把班队会的一些精华都收录进去。

为了能让孩子们在家庭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相统一,我还特意召开了题为“怎样正确对待孩子上网”的家长会。

自那以后,我几乎没再为孩子们的上网问题烦恼过,最多就是在班级论坛上偶尔提醒一下学生,或在某个学生偶尔的一次过错后,让他把班级网页中的合理安排上网的方法再温习一下。案例反思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就是学生能自己安排任务,主动采取措施,自觉进行意志转化与行为控制,自觉地把客观要求与影响转化成自己的需要。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学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班主任给学生事先布置班队会讨论的题目,并以奖励的形式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就是想引导学生主动判断自己行为是否正确,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教育中,班主任还应留下教育的痕迹,如保留班队会的笔记、班级网页中相关内容的总结、相关内容的班级板报,如果有条件甚至留下录像、照片等,以备以后查找、对比、总结,甚至作为以后教育学生的有力凭证。

2.劳动,可以如此美丽

下午照例又要进行全校性大扫除。中午在校吃完饭后,我踱到班上,看着脏兮兮的走廊和教室,不禁皱起了眉头。得先把走廊擦干净,下午把桌子搬到走廊上,然后才能彻底打扫教室。正寻思着,一抬头看见班上几个在校用餐的男生正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我灵机一动,试探性地问:“和老师一起把走廊擦干净,行吗?”听了我温柔的命令,几个男生尽管不太情愿,还是拿起劳动工具,和我一道干了起来。

在我的带动下,大家先在地面上洒了些水,继而倒了点洗衣粉,便开始拿出板刷、清洁球之类的工具擦起来。虽说是水磨地面,却磨得极为粗糙,因为很难把嵌在凹缝里的污迹擦去。我也半蹲着和孩子们边聊天边吃力地用铁丝球擦拭。这时,小胖子孙浩叫起来:“老师,我家洗浴缸的塑料刷子最管用,轻轻一擦,污迹去无踪。”“真这么神奇?”孩子们纷纷围上来,要拿手里的铁丝球跟他换。我笑着说:“没想到工具也大有讲究,只有擦了才知道哪样工具最好使,这就叫劳动出真知。”孙浩则洋洋得意,带着他的塑料刷子干得更起劲了。不用我指挥,他专拣最脏的地方擦,看来他挺能干的,平时还真没看出来!

中午的太阳还挺猛的,我和孩子们脱去外衣,依旧边擦边拖。这时孙浩给我两个橘子,我轻轻剥开它,塞进孩子们嘴里,多出的两瓣给了翟正,这孩子平时父母极少关心他。孩子们一改往日动嘴不动手的习惯,地面渐渐白了,亮了,露出了浅蓝、淡绿相杂的水磨花纹来。“哦,终于干净了!”我长长吁了一口气。一直跟在我们后面拖地的吕品向我们建议:“擦干净之后再用水冲一冲,就会更加干净了。”“行!”吕品急急打来一盆水,倒在地面上。“呀,真的一尘不染!”“哈哈,干了之后可以在这儿午睡了。”孩子们兴奋地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快来看呀,多奇妙的景观!”教室里的女生惊叫起来,指着天花板让我们看。可不,洁白无瑕的天花板竟成了一方池面,那漾着的一圈圈涟漪,映着阳光发出迷离的光点,明晃晃地耀人眼。“为什么会这样呢?”惊奇的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连声嚷着:“是我们的走廊太干净了,刚才吕品把水倒上去,太阳光透过玻璃把水折射到天花板上。”我微笑着点点头。“哈哈,我们生活在水晶宫里。”“看呀,水面一动一动的,似乎鱼钩触到了水面。”“我们可以来垂钓了。”……案例反思一次偶然的劳动,学生一个不经意的建议,竟使劳动一下子充满乐趣、充满诱惑起来,竟让我们干燥、麻木的心一下子湿润、诗意起来。由此我们想到另外一位中学教师的案例。他发现班上有些同学轻视平凡劳动,他虽然在班会上讲了许多平凡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学生听后却不以为然。于是,这位老师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组织学生到郊外去搞野炊,要求学生清晨四点集合。不少学生以为组织看日出,所以在晨曦来临之前,都冒着初冬的寒气赶到了。集合时,只见天上繁星未隐,地上浓霜雪白,街旁的路灯还亮着,整个城市还在酣睡之中。就在这寒气袭人的黎明之前,几十位清洁工人却已经在认真地打扫街道了,纸屑、果皮、落叶等垃圾被一一清除了,林阴大道上露出了清洁的面容。当东方泛起了鱼肚白,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时候,整个天地宁静而美丽,清洁工人的剪影使学生们陶醉了。活动结束后,一位原先轻视平凡劳动的学生,在日记里深情地写道:“这条大街我不知走过多少次,可是从没有感到它像今天这么美, 它简直美得像首诗,而这诗的作者就是我平时瞧不起的清洁工人。清洁工人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如此美好。”劳动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课程,劳动中可以让德育溶注,让智育充盈,让美育流溢。劳动课程的资源也需要我们去创造与开发。

3.保护一个鸡蛋

有一段时间,我班的学生普遍有点“眼高手低”,办一件事,说得头头是道,但做得却不怎样。为此,我想了一个启发教育他们的方法。一天快放学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今天给你们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明天早晨,每个人都从家里带来一个鸡蛋,这一天里你要保护好它,放学以后再把它带回家去。”大家听了觉得很纳闷,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一个同学说:“这还不容易吗?”大家附和着。“这确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希望你们都做得很好。”我说。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在教室里显示自己的那个鸡蛋,大家正说着自己的鸡蛋如何如何,只见提着一个塑料袋进入教室的男生,塑料袋里的那个鸡蛋已经成了“蛋汤”。他懊恼地叫着:“都快下车了,让一个叔叔的屁股给挤碎了。”听到的人多少有点幸灾乐祸。话音刚落,“啪”的一声,又一个鸡蛋掉到地上。原来,一位女生怕别人碰坏了自己的鸡蛋,下课的时候把鸡蛋放在裤兜里,结果坐下的时候还是不小心弄掉了。上语文课的时候,大家都听到“啊呀”一声,不用问,又有一个鸡蛋破了。

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有一大半人的鸡蛋破了。我询问了情况后说:“能说一说这一天里你们的体会吗?”有的说,我的鸡蛋虽然没有碎,但我的心情很紧张;有的说,那么小心可鸡蛋还是碎了;还有的说,看着简单的事做起来是很难的呀!保护一个鸡蛋多不容易啊!“是啊!”我告诉同学们:“不管你们是否保护好了手里的鸡蛋,你们都有了很深的体会。请记住,一件看起来简单的事,做起来却很不容易。”案例反思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解决学风不良的弊病呢?这是很多老师面临的棘手问题。案例中的老师没有正面地讲一套大道理,而是采用一种亲身体验的自我教育方式,让学生带一个鸡蛋上学上课,并当作一项作业,让学生有兴趣、有压力。在一天的体验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学生,都深刻地体验到:学习像保护一个鸡蛋一样,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从而收到了奇特的学习指导功效。好一个聪明的老师!他使用“捉迷藏”的教育策略启迪学生自觉,并且成功了!这真是一种“天才”的育人智慧。

4.赏识是心灵沟通的桥梁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是班主任心底流淌的温情,它如春风般和煦,如夏阴般宜人,它能巧妙实现师生的情感对接。

那天,要不是杨妈妈来校打探实情,我做梦都不会想到,一个老师眼中的优等生,父母心中的乖乖崽,竟然也有如此见不得阳光的“劣迹”。“刘老师吗?我是杨过的母亲,想向你打探一件事情。”杨妈妈说出了心中的疑问:“本学期你们班收费是不是很频繁,隔三差五收个十元八元的?”收费是义务教育学校最为敏感的一根神经,上面三令五申不准教师向学生及学生家长伸手,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我还是懂的,不要说我们班级,就是我们学校本学期来还从未向学生家长伸过手,我如实说明了情况。“不是说这个星期一要收十元钱的报纸杂志费吗?”杨妈妈说得有板有眼。

原来,杨妈妈夫妻俩在镇上开了一家裁缝店,平日生意繁忙,鲜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过小家伙还算听话,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不错,孩子要个零花钱什么的,夫妻俩从不含糊,更不用说学校收点费了。可本学期以来,孩子要钱要得格外勤。问他,他总说学校又要收某种杂费。时间长了,夫妻俩心底嘀咕开了:“就是收费吧,也不可能收得这么勤呀。”这才跑到学校来问个究竟。

这孩子,拿这么多的钱到底干什么去了呢?带着疑问,我细细向班级学生了解情况,并与杨过进行了交谈,问题马上水落石出了。原来,在杨过上学的路上有几家网吧,网吧里总挤满了人。尤其是节假日,一堆堆的中小学生总爱到网吧冲浪。起初,老实憨厚的杨过只是站在一旁看别人玩,时间长了,也不免手痒,手一痒要收手可就难了,自然是越陷越深,一发不可收拾了。

教育者的责任与良心提醒我,我不能眼看着一朵灿烂的迎春花因为痴迷于上网而变成一枝让人厌恶的罂粟。

我深入分析了一个品学皆优的学生渐渐沦为“网虫”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是网络本身的原因。精彩新奇的网络世界原本对孩子就极有吸引力。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网络游戏、虚拟空间网友的真情对白与交流……远比课堂上老师枯燥单调的说教有趣得多。其次是杨过自身的原因。杨过性格内向,难得跟同学交流,而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好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童话世界,满足了孩子内心的需求,使他在虚拟的世界里寻到了几丝心灵的慰藉,一旦沉迷其中,便难以自拔。再次是青春发育期易形成叛逆心理的原因。老师、父母视网络为洪水猛兽,深恐孩子沾染了这一不良习气。越是约束、压抑,孩子越觉得新奇有趣。于是假借学校收费之名行欺骗家长与老师之实也就不足为怪了。

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教育需要耐心与机智。刚发现杨过的小秘密的那两天,我故意没有找他谈心,因为那样做会让他从心底里排斥我,极易形成与我的对立情绪。第三天,我认为时机已成熟,把他叫进了办公室。也许他自知行迹败露,怯怯地站在我对面,半晌抬不起头来。摆明了他这是做好了迎接狂风暴雨的准备,单等我的训斥。“今天我是叫你帮忙来了。”他抬起头,不太相信似的看了我一眼。我发觉他原本紧张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些许。“说明白一点,我是让你给老师当一回‘老师’。你知道,我虽然也玩电脑,但顶多是个‘三脚猫’,至今连QQ号都不知如何申请。闲来无事,老师也想上网聊聊天,结交新朋友,你该不会笑老师愚笨吧?说句实在话,我还挺不好意思向别的老师请教的,我这个人虚荣心挺重的,只好向自己的学生求助了。”他很惊诧,眉宇间露出些许得意的神情。他做梦都想不到,堂堂的班主任老师不仅没有批评他前些日子的放纵,反而要向他求助,于是热情地为我在网络上申请了个QQ号。

我极真诚地对他说:“你是老师教过的为数不多的极聪明的学生之一,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只要不分心,用心学习,将来定会有个美好的前途。”拍马屁本不是我的强项,但为了教育好学生,我豁出去了。我一个马屁拍过去,他果然心花怒放,全不见刚进来时畏畏缩缩的模样。“我知道网络对你挺有吸引力的,这不见得一定是坏事。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能帮助我们走出狭窄的小天地,更便捷地接受时代最进步的思潮。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一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又会毁灭一个人,尤其是缺乏自制力与鉴别力的孩子,因此,如何走进网络可是大有学问的。你认为呢?”

我的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终于赢得了杨过内心的认同。“我误解您了,老师。我保证听从您的教诲,不再偷偷摸摸去上网了。”两行悔悟的泪水尽情地滴落在办公室的水泥地上。这一拍一激效果果然良好。我于是趁热打铁:“有一件事老师不好意思向你开口,但在我们班,就数你是电脑方面的行家。喜欢上网的同学在我们班也有那么一群,我知道堵是堵不住的,只能疏。我想在班里成立计算机课外兴趣小组,让无所不能的互联网真正为我们班级服务,我想让你担任小组长,你应该不会让老师失望吧?”他很爽快地接受了我的任命。

往后的日子,杨过果然不负重托,不时为班级的电脑迷们讲解有关的电脑知识,还主动为班级建立了网站,并不时充实新的内容,网站的开通更拉近了我与班级同学的距离,学生们有了疑难与困惑也乐于在班级网站上倾诉,我也能通过网站更便捷地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一段时间下来,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这都得益于我那招赏识激励法。如今,不但杨过本人不再沉迷其中,还带动班级其他“网虫们”也从畸形的“恋网”情结中走了出来。案例反思

赏识激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像在骨头上挑肉一样,戴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可供赏识之处,对学生的缺点、失误尽可能地给以宽容、谅解。赏识激励更要求班主任老师及时给学生创造一个改正缺点错误的机会,并进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体验。因为班主任的赏识激励并不能改变与扭转一切,只有当学生用实践把老师的赏识激励转化为自己真切的体验与感悟,才能清晰地发现自我、正视自我,有效地调控自我,才能使内驱力稳定发展。

5.70元钱风波

初一刚入学不久,学校里要统一采购校服,我班的生活委员将班级里的校服费拿过来交给我,可我一数却发现原本47人的班级却只交了46人的钱,还少一人。而负责收钱的生活委员由于刚接手工作,经验不足,没有将已经上交校服费的同学的名单记录下来,生活委员去教室里询问还有谁没交钱,又没有一个人回应。

我首先想到了两个方法:一是发动全班同学投票揭发或利用其他办法找出这个没交钱的人;二是想办法触动那个没交钱同学的内心世界,让他勇敢地承认错误。我又考虑到:就算有学生知道是谁没交,他们也不一定会大胆揭发,到时万一查不出结果,反而会弄得自己下不了台,对今后的管理会非常不利。所以我果断地选择了后者。在班上,面对着同学们要查线索的吵闹声,以及一些准备看热闹的同学。我说:“少70元钱的责任主要在老师,是老师当初没有吩咐生活委员做好登记,是老师没有尽到责任,这钱应该我赔,就从我的第一个月的班主任工资中扣除70元吧。”同学们都不解地看着我,表情非常复杂。第二天,生活委员拿来了一大袋硬币和纸币,说自己粗心,没有把钱收好,这70元应该她赔。并反复强调已经征求过家长的意见,而且钱不是向家长要的,是她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我心里一阵感动,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像这个学生该有多好呀!而我又要怎样才能触动那个没交钱孩子的良知呢?当天下午的班会课,我拿着生活委员拿过来的那一袋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生活委员平时为大家做事,已经比较辛苦了,不能让她既受累又赔钱,老师第一个月的班主任工资虽然还没有发下来,但是这70元钱我先赔了,快把钱送到总务处去吧,迟了我们的校服就没得穿了!”说完我把一张100元的纸币和那一袋钱拿给了生活委员,还不忘幽默一句:记得找我30块呀。这时同学们的表情有些激动,我听到有同学在小声讨论:要不我们每个人捐15元钱,不要让老师赔钱了。还听到有同学在嘀咕:是谁这么缺德呀,连这70块钱也赖!当天晚上晚自修结束后,我发现我的书中夹着三张20元和一张10元的人民币,原来是那个学生悄悄地把校服费交到我这里来了。至今一个学年也要过去了,但我还不知道这个学生是谁,而且我也觉得再也没有必要追究下去了,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但我相信这个学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件事。

也有学生曾问过我:如果这个同学不站出来,你不是亏了70元吗?我想当初如果通过各种手段把这个同学找出来,令这个同学难堪,造成他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做人,那我亏的就更大了。而且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中看清自己的行为,从而重新找回自己的。案例反思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我教育。因为学生的发展要受各种干扰,特别是来自消极因素的阻力,不克服这些阻力就谈不上成长。现代教师的作用,或者说班主任的作用,就是把外在的教育转化成学生对自我的教育。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寓教育于无形,教育无痕化,才会起到真正的效果。否则学生会产生本能的抗拒。作为教师,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要过分指责,更不要一棍子打死,给学生一个机会,就会让自己拥有一片更灿烂的天空。

第四章 师生关系篇

1.老师的笑是最美的花朵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甜甜的微笑把心的门推开了。”教育教学中,老师的微笑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三个“泥巴鬼”的故事

想起这件事,至今我还暗暗发笑。

今天的上课气氛不太对头,上课铃声都已经敲过两分钟了,学生们还在低低地窃笑。带着疑问,我扫视了一眼全体学生,发现我们班无端添了三个“泥巴鬼”,全身都是泥巴,连眉眼都叫人无法分辨。唉,这群毛头孩子,短短的课间十分钟竟玩得如此人模鬼样,真叫人哭笑不得。

课后,三人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原来,课间休息时,他们几人经常在校园一角玩游戏。今天,不知是谁心血来潮,提议打泥仗,结果是谁也讨不了好,都变成了“泥巴鬼”。上课铃敲响后,他们急着往教室里赶,自然让大家一饱眼福了。虽然我事先做好了严肃处理这一问题的思想准备,但看着眼前孩子们战战兢兢的模样,教育家马卡连柯对此类问题的处理建议浮上了我的心头:“要更多地要求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学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的尊重爱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没有以爱为基石的严厉,是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优良品质的。教师以关爱与尊重为底色的温和的微笑,何尝不是一种无声而亲切的语言,何尝不是一曲动人的音乐?不经意间,一抹淡淡的微笑从我的眼角荡漾开去。几个“泥巴鬼”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态度自然了许多。我不失时机地启发他们:“适当地做做游戏,是开启人类右脑半球的方便窍门,关键是‘玩’应该进入更高层次。比如把玩泥巴换成制作各种科技成果模型,把捉迷藏换成做智力迷宫游戏……天真无邪的童心并没有什么错,相反,它却是一个人成才必备的一种重要素质。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因把一只打屁虫咬在嘴里而烧伤了舌头,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认真地与一只蜥蜴谈过心,俄国短篇小说家契诃夫曾想把日光和帽子一起戴在头上……”在我的引导之下,不久之后,“泥巴鬼们”在班级成立了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在全县的科模制作比赛上还夺得了一等奖呢!屁股后的“刘麻子”

谁希望自己的诨号被粘在自己的屁股上,然后带着它招摇过市呢?我就曾被自己的学生如此捉弄过。

语文课上,我正在给学生们讲《水浒传》中《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一节。说到激动处,我不由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背对学生,做出拔树的姿势来。课堂上爆发出一阵狂笑,我自认为是自己精彩的讲述与表演的缘故,因而拔得更加起劲。笑声更像逐浪的小舟,节节攀升。我猛然醒悟,这笑声似乎变了味,其中隐含了某种嘲笑的成分。我转过身,用疑惑的目光打量这些“不怀好意”的学生。这时,班长冲上了讲台,从我的身后,确切地说是从我的屁股上撕下了一张纸条,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刘麻子”(本人小时得过麻疹,故得此诨号)。一定是哪个调皮的学生事先把涂了胶水的纸条放在椅子上,被我准确无误地坐上去粘住了。我又好气又好笑,想不到我这不雅的诨号这么快就已成为学生们的笑谈。可即便如此,也犯不着当着班级这么多同学的面让我下不了台呀。想把老师当猴耍?“刘麻子”也是你们能叫的?我恨不得马上揪出肇事的学生给他点颜色瞧瞧。

就在我怒火难平之际,一个优秀教师面对此类课堂小插曲的处理建议陡然在我的心底闪现。我自然能够揪出肇事的学生以泄心中之愤,但那样做只能在学生面前彻底暴露自己的狭隘、睚眦必报。不就是一个友好的玩笑吗,作为班主任值得这样较真?与其在学生心目中栽种阴郁沉闷,还不如栽种一抹爽朗的微笑?想到此处,微笑重又回到我的脸上:“谢谢本班哪位同学为本人所做的免费广告宣传,使我‘刘麻子’三个字在同学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长得丑,不是我们的过错,一个人更应该注重自己后天的道德修养。只有高尚的情操才能震撼人心。我更希望我们班的这位广告天才'把心思用到学习上去,长大后成为一位真正的广告人。”同学们对我的潇洒态度及话语报以热烈的掌声。友好的气氛中,我继续讲下一节《花和尚大闹野猪林》……

课后,肇事的小A对我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与悔悟之情。一切尽在我的意料之中。学生是很容易被感化的,只要我们用对了方式与方法。案例反思心灵若是堆满垃圾,心胸容易狭隘。心灵若是一尘不染,心胸则无限宽广。甜甜的微笑是宽广而善良的心中流露出的最祥和的语言,甜甜的微笑是激越的人生河流中最摄人心魄的那一朵朵浪花。用微笑化解人世间的纷争,滋润愚昧的灵魂,人间将不再有眼泪与仇恨;用微笑去面对别人的愚弄,你将收获理解与真诚。老师的笑是人间最美的花朵。微笑着看学生,是一种理智的宽容;微笑着看学生,是师生情感沟通的不二法门。两则案例中,《屁股后的“刘麻子”》一“案”更富于戏剧性。班主任老师兴致勃勃地给学生说书,即兴表演的拔杨柳动作却引起学生喝倒彩。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班长给他揭开了谜底:完全是因为飘扬在班主任屁股后写有“刘麻子”字样的小纸条的缘故。面对这种羞辱,任何人都难免发作。可贵的是班主任老师不仅能忍,更能巧妙地以微笑的态度、幽默的语言引起肇事学生深深的反思,赢得全班学生热烈的掌声,确实不简单。教育者宽广的心胸、高尚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也深深震撼了读者的心。这样的教师正是我们教育界的脊梁。老师们,请千万别忘了,在你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不妨也将你的微笑带给学生吧。这样,你的一个微笑将变成千万个微笑!

2.蹲下来看学生

蹲下来看学生,就是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心理上给学生平等。蹲下来看学生就是不胡乱地给学生扣上“死不悔改”、“不可救药”、“调皮捣蛋”的帽子。蹲下来看学生,就是绝不封杀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绝不干扰学生刨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蹲下来,就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法。钥匙的魔力

最近班上人心惶惶,不是这个同学丢了笔记本,就是那个同学丢了圆珠笔、橡皮头。有同学偷偷地向我“告密”:这一切可能都是班上的金同学所为,有人曾看见他鬼鬼祟祟地在别人盒子里翻东西。听说他在小学读书时就有这一不良嗜好,如今是变本加厉了。听了学生的反映,我如梦初醒,难怪我常常见他在别人位置上磨蹭,但凡他磨蹭过的位置,总会有学生向我举报丢了东西。问题明摆着,不把这匹“害群之马”揪出来,班上人人自危,永无宁日;但对一个才十三四岁的孩子采取“赶尽杀绝”的手段,使他变成“过街老鼠”,作为教育者良心何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一个误入歧途的孩子,我又怎忍心落井下石呢?教育又何尝不是一项“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良心工程呢?

时机在等待中悄然来临。

县教委要举行一场冬运会,金同学修长的两腿在学校选秀活动中大出风头。他被选为校运动队成员,每天清晨都得到学校参加晨练。星期一的班会课上,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拿出了教室大门的钥匙,宣布了一条重要决定:将教室大门的钥匙交给金同学来保管。这一决定似乎来得太突然,许多同学都向他投去不信任的目光。我拿着这把钥匙,极为认真地说:“金同学是校运动队成员,清晨就要赶到学校,由他来保管这把钥匙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不仅是一把钥匙,这更是五十二颗沉甸甸的心,上面系着全班同学对金同学的支持和信任。我相信,他一定会出色地完成同学们交给的任务,一定会给大家当好这个‘家’的。”金同学激动地接过这把钥匙,哽咽着说:“我决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和同学们的信任。”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果真没有让老师和同学失望,此后,班上再没有同学丢过东西,期末,他还被评为班上的“模范小管家”呢。她读得真好

孩子毕竟是孩子,哪怕存在某些先天不足,同样拥有极强的表现欲。

班级诗歌朗诵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学们一个个自告奋勇地冲上讲台,拿出自己精心准备了多时的朗读材料登台表演,精彩的朗读不时赢得阵阵掌声。我也不自觉地被学生们的朗读声带入了一幅幅神奇瑰丽的画面中,经历了一次次灵魂深处的洗礼。他们读得太好了,我不由从心底发出真诚的赞叹。

这时,坐在教室前排的王洁(女,因舌头打转,说话结巴,被学生戏称为“王结巴”)也从座位上站起来,冲到讲台上,朗读起她准备了多时的“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撑、撑、撑着油纸伞,独、独、独自彷徨在悠、悠、悠长、长的雨、雨、雨巷……”听着这结巴的朗读声,有同学露出了鄙夷的笑,有同学学着她在底下低声地念起了“雨、雨、雨巷……”眼看一场哄堂大笑即将爆发,这不仅将严重地挫伤王洁同学的自尊心,使她以后自认为低人一等,不敢表现自己,更会使这次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关键时刻,我带着身边的同学鼓起掌来,掌声停下后,我用无比兴奋而激动的语调说道:“王洁同学是个真正的勇士,敢于向自己的缺陷挑战,有了这种精神,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样的挫折能让我们萎靡不振?一个人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缺陷,从此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没有什么能击倒你,除了你自己。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也曾是一个结巴,但他并不因此灰心丧气,为了让舌头不打卷,他每天嘴里含着石子,对着大海练习演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他终于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演说家,很多人以听过他的演说为荣。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王洁同学的勇敢表示敬佩。”掌声中,王洁眼含泪花,她没有想到,这天的演讲比赛她竟是最大的赢家!

此后,她真的慢慢纠正了自己结巴的毛病,课文朗读水平大有提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儿童都有他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有他自己的先天素质和倾向,必须发展这些东西,必须把学生安排在这样的条件下使他们的长处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每个学生都有向他输送优良道德品质的根源,必须爱护这个根源。”教师们,让我们走下“神坛”,蹲下身来,把自己也看作学生中的一员,把你的心交给学生,你将拥有所有学生真心的爱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