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孩子讲胜过对孩子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9:53:08

点击下载

作者:华小克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听孩子讲胜过对孩子说

听孩子讲胜过对孩子说试读:

前言 倾听孩子,捕捉心灵空间的奥秘

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愈加繁忙,时间似乎成为了最昂贵的消费品。陪伴孩子对父母来说已经不易做到,若想拿出时间专门认真倾听孩子、理解孩子并及时给其答疑解惑,似乎越来越困难。国外许多心理学家对倾听孩子的重要性做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父母的耐心倾听与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未来成才密切相关。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小时候的心理问题,其累积的负面情绪就会形成痼疾,为其将来的个人发展埋下隐患,因此身为父母者应该重视倾听孩子、了解孩子,否则就会使通过奋斗所取得成就的意义大打折扣。

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由说教转移到倾听上来。这样做有两方面好处:一是孩子有些情绪、心理上的问题可以通过父母的倾听自行解决;二是父母听得懂、听得准,才能给孩子以正确的劝勉和引导。父母做到了解得透彻、施教方法得当,孩子的成长就会少走弯路或者免于摔倒。

心理学意义上的倾听孩子,不是简单的“听”,而是对孩子发出的信息快速接收、储存、辨析、理解,然后给出准确的回答,采用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这里所说的“准确”不仅仅是说得“正确”,还包括适合孩子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心理需要,以化解孩子的心理困惑,规范孩子的行为。“有效”是指采用的办法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最优方法,而不是他人常用的方法。父母能做到这样的“准确”和“高效”,才是真正会倾听孩子的父母。

倾听孩子需要技巧。不仅要用耳朵来听孩子说、笑、哭、叫,还需要全身心地去感受孩子传出的非声音信息。人们常说“耳聪目明”,“耳聪”就是指听觉发达,迅速获取声音信息;“目明”则是指眼光敏锐,能捕捉到细微的变化。孩子的情绪变化是快速的,肢体语言所透露的信息也是复杂多样的,父母要做到“耳聪目明”。

孩子说话受智力的局限,不连续、不准确,这就要求父母在倾听时排除内心情绪和外部环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做到全神贯注、准确无误地捕捉孩子发出的声音信息和肢体语言信息,也就是要保持较强的机智性和敏捷性。

父母倾听孩子不是简单地接收孩子发出的表象信息,而是要从孩子的心理变化、话外音等方面,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揣摩、感受和判断孩子所传达的各种信息,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理解。孩子说话经常搞不懂主次,往往最先说出的却不是事情最重要的部分,所以父母要筛选过滤,排除干扰信息,进行信息价值评估,理清孩子所说的主要意思和主要目的,做到透过现象抓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后再决定自己怎么说、如何做。

父母在倾听孩子时切忌心不在焉,否则不但不会听进去孩子说的话,还会忽视孩子通过表情、眼神、体态所表达出来的意思。这样不负责任的倾听,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你不尊重他、不爱他、不喜欢他的错误认知,不仅达不到倾听的效果,还会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父母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倾听孩子,并辅以关爱的肢体语言,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使其尽量完整地呈现自己的想法,讲出一些被情绪掩盖的真相。

本书详细讲解、阐释父母倾听孩子的心理学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在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相信身为父母者阅读此书后,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心态方面的困扰,在帮助孩子减轻成长烦恼的过程中,同时减轻自身的烦恼。如此一来,亲子关系会更加和谐紧密,在促进孩子学习兴趣、心理素质、交往能力等方面有更好、更快的提升。 第一章父母倾听孩子的心理学要领

倾听是交流的媒介,每个人都有被倾听的需要。出生于奥地利的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当一个人被倾听时,会把表示尊重、欣赏的倾听者当成“自我物”,即倾听者这时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为说话者而存在的人。通俗地讲,也就是倾听者是说话者的一部分,而不是“我”和“你”两个独立的人。基于这一理论,父母倾听孩子时,孩子会把父亲或母亲当成是自己的一部分,因此心灵空间得以放大,思路得以打开,心情获得了极度放松,彼此的关系进入无障碍状态,心灵沟通自然变得通畅自如。父母为什么要倾听孩子

倾听在沟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学者曾做过这样的研究,良好的沟通是,40%的时间用于听,35%的时间用于说,16%的时间用于读,9%的时间用于写。可见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耐心倾听孩子,代表父母对孩子尊敬、在情感和精神上对其关心,是亲子良好沟通的重要环节。父母的倾听具有净化心灵的效果。当孩子遭遇不安、恐惧、困顿、失望的情绪问题时,父母耐心的倾听能够使孩子杂乱的情绪得以缓解,使其心灵变得纯净而透明。

倾听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枢纽,传达出关爱、安慰、寄托等信号。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工作、学习、社交等活动会占据大量时间,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这就减弱了亲子情感的浓度和密度。在父母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可能让孩子由于不理解而产生疏离感和沮丧情绪。当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时,会变得烦躁不安、大发脾气、大哭大闹,甚至会做出让人难以预料的事情。父母倾听孩子,能帮助孩子疗愈因大人未知的原因形成的心灵创伤,激活其美好的情感和纯真的童心,重新开朗乐观起来。

通常情况下,孩子得到父母的有效倾听后,能消除不良情绪。当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恐惧、愤怒的时候,只要父母在他的身旁,做出爱抚的举动,认真倾听,孩子就会通过大笑、转移注意力、宣泄压抑等方式来清理积存的负面情绪。这个过程是孩子自我成长的体现,也是通过自我疗愈重新获得快乐的过程。

孩子通过父母的认真倾听,能够增长热情、领悟力和创造力。孩子通过父母的倾听,感到被关爱、被理解后满怀希望。他们会表现出某些看似微小却很有意义的行为,让父母了解到其行为上的改变。在通过哭闹、大笑、诉说等方式排除情绪负累之后,勇敢地去和他以前害怕的小伙伴一同玩耍,唱起欢快的儿歌,或把他以前很讨厌的作业做完。父母在倾听之后,会捕捉到孩子天性的闪光和灿烂的微笑。做有心的父母,不会错过孩子带有情绪反应的一举一动,看到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增长的迹象。这就是孩子对父母认真倾听的回报,是亲子关系得到发展的结果。

男孩松松的左臂上长了一块皮癣,需要每天擦药膏。但是药膏擦上去有灼痛的感觉,妈妈每次给他擦药之前,他都会大哭大闹。有一天妈妈想试试,如果不强行给儿子擦药膏,而是听他哭闹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于是,妈妈举起药瓶在松松的眼前晃了晃,然后俯下身子靠近松松,听着他大哭、坐在地上蹬脚。半个小时以后,松松的哭声由大变小,最后停止下来。妈妈问他要不要打开瓶子看一看瓶子里的小刷子。松松又哭闹起来,持续了约10分钟后停止。妈妈再次问松松,这次他同意了。妈妈打开瓶子,给他做示范让他看怎样用小刷子擦药膏。松松又哭了起来。妈妈说:“我一定要给你擦药膏,不过如果你愿意,可以自己先试试这个小刷子。”这句话引起了松松的兴趣,他伸手碰了一下小刷子,马上又缩回身子哭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起身捏住刷子,母亲让他摆弄了一会儿,然后提醒他现在得把药膏涂在手臂上。松松又哭了,可很快就停止了,问妈妈是否可以让他自己涂,妈妈说可以,他很小心地把里边的药膏擦在长癣的位置。从这后,到了擦药膏的时间松松就不再闹了,而且非常愿意自己擦药膏。

孩子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如果能得到父母的倾听,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惊人的增长。当孩子为了清除某种负面情绪时,需要父母的多次倾听,就像松松怕擦药膏哭了好几次,妈妈就一直听他哭闹。但事实证明,孩子最初的恐惧、软弱、焦灼的状态随着每一次倾听都会获得明显的改善。

伴随着关爱的倾听能给孩子提供成长的动力,促进行为能力的改变。因此,父母的倾听能改变孩子的心智,肩负培育、引导、教育孩子重任的父母不仅要学会倾听,还要善于倾听,洞悉孩子的喜怒哀乐背后的潜在原因,为孩子提供更为广阔的快乐成长的沃土。拿出特定时间,倾听孩子的诉说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以灌输、指导为主,父母忽视了作为倾听者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有个男孩子因父母没有时间听他说话而离家出走,他给父母留了一张字条:“你们想知道我去了哪里?我现在告诉你们,我去找有时间听我说话的人去了。因为我有许多话要说。”由此可见,孩子多么需要父母听他说说心里话。

无论父母多么忙,都要尽可能让自己有时间陪伴孩子,当孩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妈妈可以拿一样活计坐在他的身旁;或者是在孩子做家庭作业时,拿着一本书走进孩子的房间坐在床边……如果在这些时候由妈妈提一些问题与孩子一起探讨,可能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孩子想与妈妈交谈,最好是让孩子先说话。父母也会经常因一些问题感到焦虑,与孩子交流时,很容易讲出自己感到焦虑的问题,比如,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或者在班级活动中是否表现得积极,受到表扬没有,这一类的话题很难说是孩子乐于谈的。因此,与孩子在一起时,父母不要拿自己感到焦虑的问题与孩子谈,只需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去发现孩子的问题,然后找到适当的时机去处理问题就行了。

如果父母必须对孩子进行劝导或者说教,而不是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就要首先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因为父母的焦虑情绪,妨碍与孩子进行以孩子为主导的交流。这就会使陪伴和倾听的意义大打折扣。

孩子想对父母倾诉心中的烦恼,会在他感到安全的时候开始,而不是在父母认为方便的时候。孩子可能需一段时间准备好想对父母所说的内容,尤其是他认为不好接受的内容,会经过认真考虑。但是,这并不能表明,孩子真正明白了他的想法,因为他的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

孩子向父母敞开心扉的最重要因素是安全感,而不是父母为他安排的特定时间。父母必须仔细观察孩子,知道他何时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何时打算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为了建立起彼此的沟通管道,一旦孩子开始说话,父母必须放弃自己原来的计划,比如做家务、给同事或亲朋打电话等,把注意力转移到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上来。

李倩的妈妈注意到,在开车接女儿回家的路上,她会谈起在学校遇到的令她烦恼的事情。有一次,李倩的情绪十分低落,眼泪汪汪地讲起了后座的男同学经常拽她头发的事情。妈妈十分镇定地把车开到附近的山路上,而不是直接回家。妈妈一直听女儿诉说后座男孩子的捣蛋行为,把这次回家的时间延长了一小时,让女儿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继续诉说和哭泣。在汽车里,妈妈对女儿的关注不是直接的,所以不会导致女儿掩饰自己的情绪。这种方式对妈妈和女儿都很合适。妈妈需要专心开车,所以不介入女儿的哭诉。她只是倾听,让女儿释放出积压在心里的负面情绪。直到女儿的心情平静下来,妈妈才告诉女儿,如何找这个男孩谈话,制止他的这种不当行为。

有了这次经历以后,每当女儿在汽车里要开始诉说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时,妈妈就改变回家的路程并延长回家的时间,让女儿有足够的时间说出心里话,排遣负面情绪。

心理学上的威尔德定理来自英国学者L.威尔德一句十分经典的话:“人际沟通始于聆听,终于回答。”意思是,倾听是对讲话者的尊重和理解,倾听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条件。父母只有耐心倾听孩子,表示出对他的关爱、尊重,才能进行顺畅的沟通。

孩子诉说时,父母首先要做个好“听众”,不要急于给出建议。孩子开始诉说时,要尽量让他心情放松。父母不要让自己的不安和焦虑干扰孩子的诉说和情绪宣泄。父母要明确认识到,这段时间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正在理清自己的生活体验,要给他温暖的关爱和处理情绪的信心。孩子在这个时候只允许父母了解他的想法和疑问,并不是想获得答案。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通过父母一些简单的表示,确信父母理解他、尊重他、关爱他,并且相信他自己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孩子而言,他所感受到的父母的这些表示,有时会比任何建议都重要,且更有价值。当孩子希望父母做出回应时,只要充分表达出对他的关切和坚定的信任,就足够了,时机不到时,不要进行一些指点,摆家长的权威发号施令。

父母要知道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孩子和自己在一起有安全感,并有意促成这种环境上和时间上的条件。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在特定的时间段,如果有父母在他身边,而且不是忙于公事或家务,其安全感就会增强。尽管在周末时,孩子不一定需要父母待在家里,但是当孩子得知父母不外出时,孩子整个周末都会感到更加温暖、更加快乐。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对于密切亲子关系、增加交流与沟通非常重要。父母需要耐心倾听年幼的孩子

年幼的孩子会非常直接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高兴时会哈哈大笑,烦躁时会大喊大叫,害怕时会浑身出汗和发抖,伤心时会大声哭喊。父母都知道孩子在幼年时会有这样的情绪表现,但至于孩子为什么要哭闹、发脾气,可能许多父母并不太清楚。其实,这都是孩子为了消除紧张情绪。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耐心倾听才能了解清楚。压抑、恐惧、悲伤是孩子不能承受的情绪负累,因此要靠发脾气、愤怒甚至是打大人的行为来排遣。等孩子甩掉这些负担,就能重新恢复自信心,正常地与父母交流,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父母的耐心倾听就是帮助年幼的孩子进行自我疗愈。

父母主动倾听孩子,就是允许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直到他平静下来。这样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通常父母对待孩子的情绪变化,总是想帮助他们恢复平静,因为父母非常担心孩子会变得失去理性,不能不带偏见地观察事物。但是,想帮助孩子恢复平静的做法往往会南辕北辙,父母越劝导孩子越平静不下来。孩子开始哭闹、发脾气时,最需要父母有耐心地留在身边用手抚摸或搂抱他,和蔼、耐心地倾听他,或偶尔讲几句关心的话,例如,妈妈在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很爱你”“发生这样的事妈妈也很难过”。假如妈妈在此时话说得太多,或者斥责孩子,孩子会认为妈妈凌驾于他之上,情绪反而会变得更坏。

如果孩子在哭闹或发脾气时,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而不是企图制止和纠正他,那么孩子会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当他把自己的情绪负累通过发火或哭喊发泄出来后,会重新注意周围的情况,主动与父母交流内心的想法。困惑完全解除了,就会感到轻松并精神焕发。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发泄到高潮时,会有暴风骤雨般的哭闹。这一点正如我们常说的,“风雨过后见彩虹”,大哭大闹过后,父母就可以看到孩子浅笑或很放松地打个哈欠,这就意味着孩子重新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

当年幼的孩子感到紧张或孤独时,会主动制造一些看似讨厌的情况,如摔坏玩具、撕坏读物,以使父母不得不对他的行为给予限制。但是,当父母给出合理的限制时,孩子就会乘机再次哭闹、发脾气,从而消除他的紧张情绪。假如此时父母能说几句使他安心的话,耐心倾听他,他就能摆脱恶劣的心境,变得情绪放松、明白事理,接受父母给出的限制。不过,如果孩子身上已积累了大量的不安、愤怒或不信任感,那么就得经过若干场哭闹才能消除掉积累的负面情绪,然后才能意识到父母是喜欢他、爱他的。

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倾听年幼的孩子哭闹、发脾气,会比要求他停止或想办法转移注意力,更能有效地缓解孩子的情绪压力,使孩子更快地平静下来。在孩子哭泣、发脾气的时候,会感到自己眼中的世界已经崩溃,非常需要父母向他表示关爱。当父母待在孩子身边,不提任何要求时,孩子会慢慢修整好自己眼中的世界,而父母的关爱会成为这个世界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如果在孩子被负面情绪所困时,父母不对他表示关切,他会感到父母不喜欢他、不爱他,情绪会变得更加恶劣。

倾听年幼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的重要性经常被父母忽视,往往孩子一哭就去给他拿吃的,或者是拿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这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年幼孩子的哭闹许多时候并不是因为饿了或者是缺少玩具,而是心里积累了负面情绪,必须以哭闹、发脾气的方式来排除。儿童学家的研究表明,父母每一次认真倾听孩子哭闹、发脾气,与孩子之间的爱和信任感都会得到加强。倾听是解决成长困惑的“金钥匙

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已经步入学校生活的孩子要面对他们的父辈、祖辈不曾面对的各种问题,心理上也会承担更大的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社会及家庭高期望值的压力等。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不完全懂得分辨,没有甄选和决断能力,却被方方面面灌输了零碎的、不系统的正面或负面的信息,因此经常感到迷茫和困惑,更有盲从者因缺少关爱和劝导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孩子在年龄小时,没有真正步入体验人际交往的环境,关于如何交朋友、处理冲突、情绪的宣泄与表达、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等经常显得手足无措,他们需要父母的支持、引导、帮助,并从父母的言行中获得正确的方法处理在他们看来是天大的事情。父母在这样的重任面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孩子的心理困惑和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一切必须从倾听孩子开始。

苏格拉底说:“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为的是让我们多听少讲。”这句话用在培育和引导孩子方面尤其恰当。倾听孩子不仅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父母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的开端。只有耐心倾听,才能准确地把握成长中的孩子流露出的情绪及话语传达出的信息,才能根据孩子的喜怒哀乐了解其心理状态。而且父母的耐心倾听是主动参与的过程,在倾听的时候接收、理解、思考孩子哭、笑、言、行时背后的动因,并要忘却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偏见。

每个孩子都有向别人表达想法的愿望,喜欢父母认真倾听。如果孩子倾诉的欲望如愿以偿,就会感到父母爱他、尊重他,心灵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反之,就会感到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许多父母不知道,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要保持心情愉悦,还要细心关注孩子、协助他宣泄不良情绪,有具体做法上经常让孩子有错位的感觉,因此形成了彼此沟通上的障碍。父母必须要明白,孩子只有在认识到把积在心里的郁闷全部说出去时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放下心里的包袱。而一个孩子能否自在地进行内心想法的表达,与他的安全感紧密相连。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孩子的表达与安全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父母以认真倾听孩子满足他的心理需要,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尊敬他的想法,对他表现得很友善,他就会觉得有安全感,因释放情绪负累而变得快乐。

如果父母不懂得倾听的重要性,或者没有耐性听孩子把话讲完,取而代之的肯定是对孩子的训斥和指责。不仅会让家庭阴云笼罩,还会因孩子面临的问题没有解决,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孩子连续犯错,或者发生因不能容忍父母而离家出走等严重的事情。出现了这种局面是谁的责任?当然是父母的责任。因为父母是沟通的主导者、示范者。父母应思考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或者是你越说他越不听的原因。事实上,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父母没有用倾听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理解和尊重,没有给他安全感,使彼此的沟通陷入了危机。如果这种危机不能化解,孩子的对抗情绪会越来越强烈。

有专家把父母的倾听比作给孩子一个空瓶子,让孩子把情绪负累倾倒出来。但是父母倾听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要接过一个装满情绪负累的瓶子,也不意味着纵容孩子。只是在帮助孩子排遣情绪负累,像倒垃圾一样清除不良情绪。孩子的心灵空间更为广阔,思维才能正常运转。

父母在倾听孩子时要运用“古德曼定律”约束自己。心理学上的“古德曼定律”也叫沉默定律。主要内容是,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倾听的节奏。沉默在沟通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尽管是“零”,却很关键。没有沉默,一切交流就不能顺利进行。因此,父母在倾听孩子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倾听孩子时要注意的细节

倾听孩子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调动听觉、视觉,需要做出表示关爱、理解的动作,还要根据孩子的状况做出快速反应,对孩子的疑问给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父母精力不集中,不能全神贯注,缺乏把倾听进行到底的耐心和决心,就不能发挥倾听的作用与效能。因此,倾听孩子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倾听孩子

很多父母会感到没有足够的时间倾听孩子。每天忙忙碌碌,怎么会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专门坐下来倾听孩子的喜怒哀乐呢?谁去准备晚饭?谁去整理房间?谁去孝敬老人?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时间是个昂贵的消费品,大多数人都会把自己所要做的事安排得满满当当,不会轻易为某件事多耗费时间。但是,如果能抽出时间倾听、陪伴孩子,与孩子及时沟通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那么这不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吗?

研究表明,许多父母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肯花时间倾听、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会省去不少麻烦。比如,不再需要花时间训斥孩子,也不必为他不快乐、有厌学情绪、与小伙伴发生冲突等事情担心。也就是说,当孩子被负面情绪困扰时,特别需要父母坐下来陪在他的身边,允许他哭出内心的委屈,诉说自己遭遇的麻烦,以给出必要的建议和指导。当父母明确意识到,这是孩子在求助自己帮他处理不良情绪,在为父母减轻因出现更大的麻烦所产生的负担时,这个时间无论如何还真是不能节省。

2.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当孩子在宣泄负面情绪时,父母用手抚摸、搂抱孩子,用关爱的目光注视孩子,是在给出最有力的支持。这时候父母要注意与孩子所处的位置,让他能感受到你是在用温情和关爱鼓励他。如果孩子能注意到你充满爱抚的目光,就可能进入情绪宣泄的高潮,一眼也不看你,但这都没有关系,等到他把负面情绪清理完,就会恢复与你的全面接触。对孩子施以温柔的触摸、轻抚面颊、拉一拉手,都会把关切直接送入他的心田。这时尽管孩子对父母的关爱可能没有对应性的表示,但是很快就可以看到孩子的神情越来越放松,他在接受父母所给予的全部关爱时,完成了自我疗愈。

3.父母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变化

父母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理解身边的事物。如果自己的心里是万里晴空,也不愿意看到孩子一脸沮丧。但是孩子情绪经常被父母注意不到的外界因素所左右,快乐和烦恼不能与父母和上拍子。比如父母心情不好时,看到孩子高兴也觉得心烦;而孩子情绪低落时,父母在独自为好心情沉醉,这样就不利于孩子处理他的情绪问题。因此,父母在倾听孩子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情绪因素做以收敛,以孩子的情绪问题为主导去倾听孩子,比如孩子情绪低落时,要尽量表示理解孩子,使他能倾诉自己之所以不安、焦灼、郁闷的原因,然后给以适当的输导。

4.让孩子把情绪负累宣泄出来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心情郁闷、情绪低落,委屈、难过、悲伤、失落、绝望都是有原因的。孩子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样开口谈,或者对父母说出自己的烦恼也有所顾虑。父母要表现得理解孩子,愿意耐心地听他的倾诉。有时候,当父母表达对他的关爱后,孩子会大哭不止,好久也说不出一个字来。不过,父母要能凭借孩子的表情、哭泣的声调、紧闭双眼等大致推断出他的烦恼所在。因此,父母要在倾听时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不论他能否开口谈自己的烦恼,都要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

5.努力想象而不轻易提出忠告

父母要努力把孩子脸上的表情、所说的话想象成一个画面,这样更容易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女儿放学回家后就向妈妈哭诉,上课时因同桌先与她说话,两人被老师叫到教研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本来不是我的错,我为什么也要受到批评呀?老师就是不公平。”这时如果妈妈能想象出女儿低头挨批评的样子,就会深深地理解她的委屈。如果这时说一句“你一定很委屈,因为你没有错”,孩子就感到妈妈是理解她、尊重她的,心里的委屈可能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既然父母的倾听本身就是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孩子也特别需要这种倾听。若父母这时沉不住气,急于提出忠告就是在妨碍孩子。孩子哭、笑、讲述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感受和父母的关爱上,对身边的事物全不在意,根本听不进去在父母看来是苦口婆心的忠告,父母任何责怪训斥只会加深孩子所受到的伤害而已。孩子宣泄完情绪负累后,会重新感到轻松并恢复自信。这一点父母铭记后,才能对自己该说什么话拿捏得准确到位。孩子处于特定情态下的倾听方式

孩子的心理变化是微妙的,孩子的情绪起伏也是没有确定性的,这就需要父母在倾听孩子时做好心理准备,以自己平和的心态应对孩子的情绪变化,以求收到良好的倾听效果。

1.搂紧孩子,给他强有力的支撑

如果幼小的孩子因惊吓而感到恐惧,父母一定要紧靠着他的身体,让他一睁眼就能看见你的表情。这时的孩子,在回想刚才经受过的可怕情景时,如果能看到你镇定、安之若素的面容,而不是同样非常惊慌、恐惧的样子,他的心情就会放松。父母倾听孩子时镇定、坦然的神态,能对孩子排除恐惧感提供可靠的支撑。孩子在重新体验刚才所发生的一幕时会大声尖叫,弓着后背缩紧身子,双眼紧闭不敢睁开。此时你应轻柔而坚决地把他紧搂在怀里,鼓励他看着你,告诉他你就在他身边,可以随时保护他。渐渐的孩子的恐惧就会消除,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2.孩子处于极端情绪状态时要努力靠近他

当孩子因外界事物的刺激感到恐惧、心生愤怒时,父母想靠近他,他可能会极力推开。这时孩子会把引起恐惧、愤怒的对象与走近他的人联系起来,因为他无法与引发他情绪变化的那个阴影抗争,但可以与身边的这个人抗争。如果父母也在引发孩子恐惧的现场,无论孩子的言行怎样过激,父母都要紧跟在孩子身旁,随时准备帮助他战胜曾经使他恐惧、愤怒的某件东西或事物。

父母心平气和地允许孩子挣扎、哭泣、尖叫甚至摔坏某个无关紧要的物品,如玻璃杯就能加快他摆脱恐惧、愤怒对他的心灵控制。尽管这是父母很难把握的情况,既不能用话语压服孩子,也不能用行为左右孩子,看似无能为力了,但至少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如果父母倚仗自己身材和力量上的优势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就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如果孩子因情绪冲动高声尖叫着跑开,父母也要慢慢地以和蔼的态度靠近孩子,守在他的近旁给以很好的安慰。当孩子从情绪的高峰跨过去时,就会渐渐地回归理智。

3.做孩子情绪复原的守护者

当孩子处于情绪冲动的情况时,父母为了表明自己守护在身旁是为了帮助他,而不是为难他,要一再向他解释你为什么要守在他身旁。父母表明得越真实可信,孩子越能信任父母。父母要轻言细语告诉孩子,在他不安、恐惧和愤怒时,自己一定会守在他身旁。尽管父母知道孩子现在没有任何危险,仍然要让孩子感到你爱他、理解他,所以不愿让他独自经受恐惧、不安及心灵的创伤。父母对孩子情绪复原充满信心,并说出自己靠近他、守护他的理由,当孩子完成了情绪宣泄后冷静下来,就会明白父母关爱他的用心,使他在感到温暖的时候心智恢复常态。

4.孩子狂暴时父母要注意自身防护

孩子在恐惧、愤怒、绝望的情绪中挣扎时,父母不能指望他依然是个文明礼貌的孩子。成年人在情绪冲动时都很难保持优雅的举止,更不用说孩子了。孩子希望父母能明白他正在宣泄情绪负累,并非有意对父母无礼。当孩子处于狂暴状态时,父母仍然坚持对他的关注,他的狂暴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父母要保护自己不被孩子的过激行为弄伤。如果孩子动手打你,就用手挡住他的手臂,或弯下身子躲开,使他不致弄伤你。如果孩子要抓你的脸,你就得柔和而坚定地握住他的手,把他的手拿开,并告诉他说,“只要你还想伤我,我就不会放开你的手”。父母允许孩子猛烈地挣扎,就是允许他宣泄恐惧、愤怒和绝望。父母在孩子陷入狂暴状态时设法保护自己,会使孩子平静时不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感到内疚。父母努力保护自己,是为孩子创造摆脱情绪困境的良好条件,而不会使他平复后因内疚落入另一种坏情绪的泥潭。

5.父母倾听孩子时的情绪控制

只有父母的情绪平稳、态度温和,才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摆脱心理困境。当父母自己感到不安、恐惧、愤怒、绝望时,最好能诚实地对孩子说,“我们到此为止吧,我不能再听你说下去了”。父母让孩子保持很高的信任度十分重要,因此不能在连自己都面临严重的情绪问题时,还假装能够帮助孩子。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一旦开始正视和处理情绪问题,就很难中途停止。如果父母不得不中断对孩子的帮助,孩子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面对这样的现实。他会继续找出理由表现自己的不高兴、愤怒,盼望父母能再度帮他完成对心理负累的处理,因此父母要做出承诺,要在以后某个固定的时间倾听他并与他交流。

如果父母本身的情绪问题很严重就容易与孩子发生愤怒对愤怒、失望遇绝望的状况,那将使亲子关系变得十分糟糕,不仅无法继续倾听孩子,还会因为孩子的不当言辞辱没了父母而动怒,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心理伤害。因此,父母倾听孩子时要避免发生“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也就是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这是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他人的一种认知障碍。父母只有认真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才不会随便发号施令。走出倾听孩子的误区

对倾听孩子的意义和作用知之甚少的父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我倾听孩子哭闹、发脾气,他就能慢慢地自动回归常态吗?这好像不太可能。大多数父母觉得孩子的哭闹实在无法忍受,于是就立刻想办法制止。如果每次都得听下去,既浪费时间,生活也不得安宁,因为孩子的哭闹太频繁了。如果倾听成为一种纵容和放任,孩子还不得哭闹起来没完没了吗?身为父母怎么能让孩子如此任性下去。这样的困惑是大多数父母都有的。

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允许孩子顺其自然地哭闹、发脾气,开始的那几次对于父母来讲确实很难忍受。而且家里的所有人都不得不忍受因孩子哭闹而形成的混乱状态,不得不面对孩子那令人气恼的、毫无节制的情绪爆发。有的父母以为孩子的哭闹、愤怒是冲着父母来的,不把孩子哄好就是不称职。父母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而那些“不称职”父母持有的观点——“不怕孩子哭,哭一会儿就好了”,倒是一种较为正确的态度。但是持这种想法的父母是比较少的。大多数父母会把孩子的哭声当成“号角”,只要一哭马上冲过去哄,把能想到的招都用上。持这种做法的父母应调整自己内心固有的看法以及做法,学会以关爱之心去倾听孩子,学会担当倾听者的角色。还可以与其他父母做这方面的交流,彼此交换倾听哭闹、发脾气的孩子时产生的种种感觉,谈谈孩子磨蚀父母耐心和意志力的种种情景。父母在获得一定的经验后,就更能够以冷静的头脑、聪慧的心智振作精神,耐心倾听孩子。

善于倾听孩子又比较有经验的父母,知道哭闹、发脾气是孩子急于释放紧张情绪,能够静以待之。如果孩子已处于烦躁不安的状态,父母要做好准备在一天内应付孩子好几次激烈的情绪发泄。孩子经过几番折腾,发泄出积累已久的沮丧情绪,就会变得快乐、又有活力了。当然,由于孩子热心学习新的东西、尝试新事物,他还会遇到新的令他沮丧和不安的问题。但是,只要父母能耐心地听他发泄,他就不会因为情绪紧张而每一次都大哭大闹、乱发脾气。

小刚长到5岁时,进入了“讨人嫌”的时期。他经常坐立不安,执拗到对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得按他的要求做,不许别人干涉,如果有人阻止他,他就大哭大闹,甚至愤怒地推搡大人,有时候还会拳打脚踢。小刚的妈妈学来倾听孩子的办法后,在他发脾气时,不是马上去阻止,而是靠近儿子,倾听他发脾气。只要他的行为不是特别过分,也尽量不去阻止他。最初的三四天里,小刚稍不如意就哭闹,但是妈妈坚持在他哭闹时爱抚他,微笑着看他,很快他就不那么“讨人嫌”了。

孩子只要在父母的关爱中,宣泄出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就完成了“个性转变”,让自己和别人都重新快乐轻松起来。如果父母竭力去阻止、压制,反而会使其负面情绪越积越多,心理负累得不到清除,孩子的个性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要知道,孩子天生喜欢友好地与他人相处,喜欢相信自己、不嫌麻烦的父母,所以不会轻易地发脾气。只有当某一事物压倒了他的自信心,需要从挫折中恢复过来时,他们才会哭闹、发脾气,以使心情恢复到正常状态。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还不会去理性地思考问题,当然不知道挑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脾气。父母的倾听也不是万能的良药,几次就会促成一个孩子出现飞越性的转变。倾听孩子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是在长期坚持下取得的。在孩子处于幼儿时期,父母就善于倾听他的喜怒哀乐,进入青春期时不容易因受挫折而信心崩溃,滑出正常成长的轨道。因为在少儿时期他们已得益于情绪宣泄,从中增强了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父母运用倾听的办法培育孩子,可逐渐增长孩子应付挑战的能力。即便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环境的不利因素增加,仍然有坚定的信念,不气馁、不灰心,向着心中的既定目标努力。面对身边发生的不合理现象,也不会变得偏激,会主动坚持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往心灵的道路”,这句话对父母倾听孩子、了解孩子显得尤其重要。父母能够做到满怀爱意地倾听孩子,及时消除他心中积郁的情绪负累,使其行为能力有所改变,父母就可以见到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似的成效——孩子的身心越来越健康,生活越来越快乐。倾听时,父母要限制孩子的不当行为

孩子不仅仅用哭闹、发脾气来完成负面情绪宣泄,还可以通过做游戏、大笑驱散积在心里的负面情绪。父母允许孩子随意玩耍,他会觉得被父母、小伙伴所理解,心里高兴就会发出欢笑声。孩子的困扰、恐惧与胆怯也会随着笑声消失。父母与孩子共同进行一场充满欢笑的游戏,会给孩子带来希望,也可以促成彼此间相互亲近与理解的气氛。只要父母愿意,孩子可以连续一小时大笑或集中精力琢磨问题,获得更高级的情绪体验。

当孩子与父母一起做某项游戏,以笑声清除心理负担后,会寻求更深入的情绪宣泄。比如男孩和爸爸边扭打边笑时可能会进入“人来疯”的状态,做出故意伤害爸爸的行为,挥着小拳头打爸爸,或者是拿着玩具枪向爸爸砸去。此刻,孩子已处于精神亢奋状态,会突然伤害爸爸或毁坏玩具。这时就应该给他制定合理的行为限制。爸爸要用认真的语气让孩子知道,不允许他伤害自己或弄坏东西。对孩子说:“宝贝,我不允许你打我”“玩具坏了就不能玩了”。制止孩子的过分行为时,不必提高声调,更不能呵斥。

当孩子在与父母一起做游戏时,孩子做出了不当行为,父母往往指望孩子听话,停止胡闹。但是,孩子几乎永远会令父母失望,因为以他的行为能力的确没法做到父母所要求的。孩子在出现过分行为时,只是随性而为。这种状态中的孩子,非常有可能是在向父母表露烦恼,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所以要不停地挥手打,表示他此刻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如果父母以强硬的态度告诉他你不能这么做,然后采取合理的行动制止,孩子会让深藏在内心的烦恼浮出来,随着笑声、眼泪、汗水等表现而消散,渐渐开始正常思维。

帅帅与爸爸在家里的地板上扭打了好一会儿。突然,帅帅狠狠地踢了爸爸的肚子一下。爸爸用和蔼的口气说:“帅帅,你好过分呀。”于是,他抓住了帅帅的一只脚:“我可不想再挨踢了。”但是,帅帅又用另一只脚踢爸爸,爸爸又及时地握住了他的那只脚。帅帅边挣扎边大笑,爸爸终于放开了帅帅的脚,两人又笑着扭打起来。过了一会儿,帅帅的脸阴沉下来,又要踢爸爸,爸爸只好把他的脚夹在自己腿中间。这时帅帅有些气急败坏,低下头要咬爸爸的手。他的恼怒涌了上来,一点笑意也没有了。这时,爸爸依然与帅帅靠得很近,小心回避着儿子,既让他别咬到自己又保持态度温和。帅帅又几次挣扎着要踢爸爸,可是爸爸没有放开他的小脚。如果放开了,他有可能被儿子踢伤。爸爸说:“宝贝,我要是放开你的脚,你就会使劲踢我的肚子,会把爸爸的肚子踢疼的。”然后又补充说“我不会弄伤你的,儿子。”发怒的帅帅顿时大哭起来,头上冒汗,全身发抖。帅帅通过这样的表现,把内心潜在的烦恼清除掉了,安全感回到了体内,很快心情放松了下来。

如果父母在与孩子做游戏时,孩子做出伤害你的行为,要明确地意识到,孩子是以伤害性的行为寻求父母的帮助。发生这种情况时,父母要限制孩子的行为。但是仍然不要离开孩子,帮助他清理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和焦虑。如果孩子的行为非常过分,要马上停止游戏,做些别的事,如与孩子一起吃些东西或者看看动画片。如果父母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情绪上的准备,也可以暂时不理睬孩子的求助行为。但是孩子不会放弃向父母求助,会一再地寻求机会让父母帮助他丢掉情绪负累,父母不可以总是置之不理,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倾听孩子,帮他宣泄情绪。

父母弄懂“情感宣泄理论”有利于倾听孩子。如果情感得不到宣泄,会产生一系列身心问题。人在压抑、控制情感时,情感会从“意识层面”转移到“潜意识层面”,对身心的影响逐步加重,而这种情感也在一直找机会发泄。父母要明确地认识到,倾听孩子是在给孩子的情感发泄提供重要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孩子的情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对孩子说“不”,也要做好善后倾听

对孩子说“不”时,大多数孩子会非常生气。如果父母边说边斥责,或者是打屁股、掐大腿,孩子就会感到父母不爱他,要遗弃他,平日里让他感到可亲、可信赖的父母变得十分陌生。其实父母在说“不”时,并不是不爱孩子、想伤害孩子。如果父母比较有修养,懂得教育艺术,就会在说“不”时对孩子温和些,并适当地给孩子以心理安慰。

父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会加重孩子心里的不良情绪,从而使孩子丧失良好的自我感知力、判断力以及行为控制能力。当孩子的举止显得不合时宜时,父母首先要倾听孩子、了解情况,观察他的变化,询问他有什么问题要解决。父母要尽量抑制自己的不快,以平和的态度关注孩子的感觉,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失控。如果孩子确实处于不理智状态,需要父母针对他的行为温和而坚决地说“不”,当然还要做好善后倾听。

当孩子不可理喻的时候,父母光动嘴是不行的,需要给出具体的指导和示范。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孩子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重复地做父母不让他做的事,期待父母来帮助自己,从而找到排遣负面情绪的渠道,让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负累一泄而出。这时,父母所说的“不”如同金钩钓鱼的那个钩,把烦恼、愁苦全部从体内引出,使他恢复快乐、合作的天性,以及处理问题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孩子必须向父母展示内心积压的所有不快。父母对孩子说“不”,正好一拍即合,为他开启了一扇大门,使其能通畅地宣泄所有不快,恢复正常思维能力和行为方式。

父母对孩子说“不”之后,倾听孩子的不快可以帮助他愈合心灵创伤,让孩子重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当父母靠近孩子,阻止他的非理性行为时,真心的关切能触动孩子的心灵。孩子开始会大哭大闹、乱发脾气,或者拼命挣脱。此时,父母要坚持靠近孩子并做出关爱的行为,如果孩子摔门而出,父母一定要跟着他,允许孩子继续表达和宣泄内心的情绪负累。父母可以说,“我爱你。我能理解你心中委屈”“我可以和你一起承担你的烦恼”。

当孩子发泄的高峰过去,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抬头看着自己,或一边温柔地抚住孩子的肩膀一边用温柔的目光看着他。如果孩子还有一些情绪未宣泄出去,这种目光接触会提醒他,可以尽情地宣泄,只要你心里感到舒服就可以哭泣、发怒,甚至莫名其妙地大笑。

孩子通过宣泄清除掉情绪负累后,会恢复正常思维、重获信心,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一个不小的提升。有时这种转变会让父母感到突然,并获得意外的惊喜。这时孩子能充分理解父母的关爱,尽量帮助父母做点事情,并细心地观察身边的事物,有时还会找个理由和父母一起嬉笑,但孩子不会提起刚刚过去的情绪风暴。孩子的心情会变得越发活泼可爱。父母不要试探地问孩子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也不要对刚才他之所以大发雷霆做任何猜测,如果孩子主动说出原因,父母需耐心倾听。否则,会增加孩子的顾虑,妨碍他以后自由自在地宣泄负面情绪。 第二章倾听孩子的情绪变化,细心“把脉问诊”

孩子的情绪变化是复杂的,有着较强的不确定性。正面情绪,如快乐、高兴,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等,相互间的转换非常快,由喜转忧、由阴转晴都是一瞬间的事。有的时候,一种情绪还掩盖着另一种情绪。父母倾听孩子,除了感受孩子表现出的情绪状况,还要了解其情绪变化的动因,适时帮助孩子完成情绪调节。儿童问题研究专家认为,孩子的情绪调节水平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孩子的情绪能够及时得到调节,问题行为出现的概率就较小。孩子若能经常具有快乐、高兴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从笑声里听出孩子对负面情绪的排解

孩子的笑声从哪里来?当一个母亲板着面孔对孩子大声呵斥时,孩子绝对不会发出笑声。当一个父亲愁眉苦脸地从外面迈进家门时,孩子也不敢发出笑声。孩子的心灵是敏感又脆弱的,他们会从父母的表情、行为的判断中决定自己做何种应对。但是有两种方式,能很容易地使孩子感到快乐,使他们开怀大笑,那就是父母扮演生活中的弱者,或饰演某种动物。比如父亲趴在地上,让孩子当成大马骑。“马背”上的孩子,会一边喊着“大马快跑”“快点跑”,一边乐得前仰后翻。笑,从来都是重要的,不仅会让成年人在笑声中完成心灵的释放和内心不良情绪的排解,对孩子来说也有相同的效果。

在小区的草坪上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可可扔皮球。可可每扔出一个球,妈妈就夸赞一句:“宝贝真棒”。女儿就越扔越起劲。一个球扔在妈妈的膝盖上,她腿一软就倒在了草地上,并做出惊讶和恐惧的样子。女儿开心地大笑不止。于是,可可每次球扔到妈妈的身上,她都假装摔倒,而女儿每次都开心地笑着,故意把球扔到妈妈的怀里、头上,让妈妈感到“害怕”和“迷惑不解”,她就笑得特别开心。

在女儿的笑声里,原先那个严肃的、经常要求她学这学那的妈妈,给她内心造成的紧张情绪逐渐消失了。当可可主导了这场扔球游戏,就不由自主地让游戏朝着有利于自己宣泄紧张情绪的方向发展。忽然妈妈听到了可可的命令:“你要把球捡回来,擦干净了再给我。要不,我就把你锁在门外,不让你回家”。妈妈听了这句话愣了一下,但是马上说:“我不能让你把我关在门外,我会把球擦干净了给你。”女儿听妈妈这么说又一次开心地大笑了起来。

妈妈认真分析了女儿这句看似无厘头的话。原来可可的哥哥经常对妹妹发号施令,而最后一句经常是“要不,我就把你锁在门外,不让你回家”。哥哥的这句话不仅让可可铭记在心,也成了她小小心灵中的“魔咒”,可可向妈妈说出这句话,正是负面情绪的宣泄,将哥哥在她心中形成的焦虑和恐惧排遣出去了。

可可的妈妈用示弱的行为让女儿开心大笑,让她把不快的情绪排解出去,但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妈妈对可可的哥哥进行了说服劝导,告诉他不要欺负妹妹:“作为哥哥,不能总说把妹妹关在门外的话,要与妹妹好好相处,做更多快乐又美好的事,如果你总是太强势,会使妹妹变得怯懦,没有主见。如果她长大了处处依赖你,那是很糟糕的事。”可可的哥哥比她大4岁,已经比较能听懂妈妈的话,从此再也不说要把妹妹关在门外的话了。

美国洛玛连达大学教授李·伯克认为,笑是缓解心理压力的一剂良药,有利于身心健康。为了评估笑对身体带来的益处,他曾让14位志愿者观看一段20分钟讲笑话的录像,检测他们在观看之前和观看之后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结果发现,这些志愿者在一阵大笑之后,血压和胆固醇都有所降低。相比之下,观看悲伤的影片并不能达到这种效果。这个实验提示父母,不仅自己在生活中要笑口常开,也要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笑点”,像可可的妈妈在玩球时假摔,或者像趴在地上让孩子骑大马的父亲那样,让孩子开心大笑,这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极为有利的。

父母如果能从笑声中听出孩子的隐忧,使他们走出心中的困境,那么笑就有了双重意义。比如心高气傲的孩子,看见伙伴们玩技出色或者是同学的学习成绩超过了自己,经常会发出有讽刺意味的微笑,随口抛出一句:“他呀,也就是这点本事。”如果父母捕捉到自己的孩子经常以这种微笑对别人的成绩表示不屑一顾,就要及时给予纠正,让孩子以正确而客观的心态对待别人的长处。

孩子的笑里有玄机,笑里藏着需要父母认真解读的秘密,做到会识笑、能解笑,家庭中才会有更多的欢声笑语。引发孩子大笑,实现行为习惯的改变

孩子笑口常开是积极快乐的心理状态的具体表现。让孩子在快乐中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快乐,是父母的最重要责任之一。如果父母让孩子感到家的天空上总有阴云,说明父母不懂得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是给孩子成长设下绊脚石的“坏父母”。

笑口常开的孩子,总有股蓬勃向上的劲头,对待学习和各种活动的态度也更加积极,即便是在做游戏的时候,也会让自己和伙伴都得到快乐。父母要充分认识到,为了让孩子高兴、笑口常开,需要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带孩子经常做些简单的娱乐活动,如扮马让孩子骑、追人、捉迷藏等。孩子笑得忘记了一切的时候,困窘、畏惧与胆怯会随着笑声消失。事实上,看起来奇怪离谱的笑,还会给孩子带来许多改变。

6岁男孩希希曾经极不愿意学习汉语拼音,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回到家中,让他读写拼音,他就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他觉得自己因为拼音写得比别人差而被老师罚写五遍真是倒霉极了。但是,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学校组织的游戏活动,这一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这个游戏是,三个父亲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做摔跤游戏。希希和伙伴们一边追着大人,一边随意地大喊大叫,他们有的拉,有的扯,有的跳到大人的身上,一起把大人摔倒。当几位父亲试图把孩子们摔倒时,他们就使劲地大笑。这种摔跤游戏要求孩子们有一定的奔跑速度和摔倒他人的力量,并做出一些出其不意的袭击,并且还要准备大胆地脱逃。希希在摔跤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扭打和大笑,心情完全放松了下来。他喘口气,喝口水,然后让爸爸跟着他走到黑板前,看他精神集中地写拼音。做过几次摔跤游戏后,希希精力集中的时间明显加长,也更有耐心听老师的讲解。希希的这种改变,让老师和家长感到非常吃惊,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希希在大笑、喊叫中克服了焦虑感和恐惧,能够运用重新获得的自信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生物学家研究表明,笑能促使大脑产生一种名叫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它可起到轻度的麻醉和镇静作用,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得更加明朗。

孩子在大笑的生理活动过程中,精神处于高度放松状态,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得到加强,转而又会带动情绪进入新的稳定状态,使孩子感觉舒适愉快,更容易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父母为孩子创造出相互亲近与理解的气氛,孩子经过连续一小时或时间更久的大笑后,在特定环境中积郁的紧张情绪都会通过笑声散发掉,然后开始认真琢磨问题。父母不必清楚地知道孩子在笑声中清理了哪些情绪,孩子发生了积极变化,这个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美国华盛顿大学专家,在系统地研究了年龄与智慧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结论:爱笑的孩子长大后多数比较聪明。他们还发现,聪明的孩子对外界事物发笑的年龄比一般儿童早,笑的次数也更多。爱笑的孩子性格开朗,情绪乐观稳定,这非常有利于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又因为好奇心比较强,他们通常会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乐于探索新的未知领域,从而有利于促进智力的快速发展。事实证明,笑不仅是开启孩子智力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一种极佳的体育锻炼方式,对促进孩子全身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均衡发展大有裨益。

父母要想孩子在笑声中有所改变,一是本身就要做乐观向上的人,时时处处都给孩子带来正能量;二是父母要懂得培育孩子的艺术,主动采取有趣的游戏方式,让孩子发出爽透心扉的大笑。父母让孩子在笑声中改变心智,远远好于呵斥、训导给孩子带来的效果。正所谓“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业”,让孩子在笑声中变得聪明可爱,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不仅不能放弃,还要做得好上加好。

有一项心理学法则,可以帮助父母懂得如何顺应孩子的心理需求。这项法则叫“南风法则”,来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凛冽,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而南风却轻柔温暖,使行人自动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心需要,使人的行为变得自觉。快乐是每个孩子的内心需要,用快乐使孩子发生改变,比用使其痛苦的方法更奏效。用“示弱”让孩子大笑,驱除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指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会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惧,如怕黑暗、怕水、怕陌生人,甚至对某些简单的事物也会产生恐惧。恐惧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轻度的恐惧心理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中度的恐惧会成为孩子的生活障碍,尤其在幼儿时期会留下心理阴影。重度的恐惧则会导致孩子做噩梦、失眠、发烧,甚至休克,影响到其正常的身体发育。

如果孩子的恐惧心理很严重,父母可以用逗他发笑来帮助他消除恐惧。在孩子大笑时可以释放出因恐惧所引发的紧张情绪。如果在孩子感到安全时,父母能装出自己也害怕他所怕的事物的样子,孩子就会大笑起来。当父母用笨拙可笑的动作表现恐惧时,孩子会开心地大笑不止,甚至可能会以强者的姿态进入到活动之中,对大人说:“我能告诉你怎么办,你得听我的。”这种时候大人假装因恐惧束手无策,孩子反而变得胆大有为了。随着孩子发出欢快的笑声,其紧张情绪渐渐消除,内心获得了应对恐惧的力量。

女孩咪咪很害怕电话铃声,只要家中的电话铃一响,她就会紧张地哆嗦起来。对电话胆怯的咪咪更不敢拿起话筒给小伙伴打电话,每当她要约小伙伴出去玩时,都睁着可怜巴巴的大眼睛央求妈妈替她打电话。妈妈想,总得找个办法让咪咪不害怕电话,想找小伙伴时能自己打电话。

这天妈妈忙完了家务,见咪咪正在抱着娃娃玩,她把听筒拿起来,用夸张的、犹豫不决的语气说:“我要给你李阿姨打电话,可是电话怎么有些不好用了呢。”她开始拨电话号码,可又惊慌地扔下了话筒,说“这个电话,我不打了”。这时,咪咪开始感到好奇和有趣,但是没有笑,于是妈妈又拿起话筒说:“哎,我该怎么办呢?电话总是拨不通。”她又开始拨号码,然后大叫一声甩掉话筒,好像它是个烫手的水杯似的。

咪咪见妈妈这副样子,终于开心地大笑起来,笑得停不下来。过了好一会儿,咪咪终于停止了笑,她拿起话筒说:“妈妈,我帮你拨号。快过来。”最后,母女两个拨通了李阿姨的电话号码,妈妈与她交谈了几句,等她挂断电话时,咪咪非常开心地笑了。

后来咪咪的妈妈又与她重复了两次打电话的过程,还尽量多做一些引她发笑的动作,设法逗她发笑。重复了三次之后,咪咪就不再害怕电话铃声,而且还能自己打电话了。

大笑可以帮助年幼的孩子驱除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在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父母表现得愚笨、胆小、糊里糊涂的时候,他们就会大笑不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机会去体验做强者的滋味,并能宣泄出以成人为主导的世界带给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父母示弱或让孩子发泄一下,就是给孩子机会展示并处理藏在心灵深处的恐惧。比如父亲抱着孩子做荡悠悠的游戏。当父亲轻缓地荡了几下把他丢在地上,并做出想逃开的样子时,孩子会开心地大笑。刚刚在孩子落地时,他的膝盖在有地毯的地板上磕了一下,但磕得并不重。孩子却会用痛苦和埋怨的眼神盯着父亲,然后躺在地板上一动不动。当父亲过去轻轻地扶起他,哄着他让他望着自己时,他就开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