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02:23:02

点击下载

作者: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试读:

内容提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本书在广泛调研、征集基础上,以不同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案例为重点,展示了各地、各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探索、新实践、新成果。

本书的出版,对进一步凝练基层创新的经验和智慧,形成可示范推广的工作动力系统和实践模式,建设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地、各高校可充分借鉴参考本书汇集的工作思路和经验成果,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方法和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师生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第一章总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重要阐述,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入论述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及历史意义,对青年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成长、建功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教育部党组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对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了全面部署。

近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系统广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各地各部门涌现出一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经验、好做法。2014年6月,中央领导同志对“河北省保定大学生宣讲团”和“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滏阳小学百首童谣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重要批示。

教育部党组明确要求,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重要论述,提炼形成若干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2014年10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牵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相关工作调研和推进。这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就是工作调研和推进进程中的一项成果。

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要求。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只有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德”,以德化人,以德立人,高校的育人工作才能逐步臻至完善,育人质量才能稳步提升,才能培育好国家、民族进步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高校历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战线,青年学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树立,有赖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展开。高校应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中心和重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并现实地转化为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要尊重、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学生大学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主导性精神元素,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表明,没有落实,价值观念再先进,也是抽象的,也是虚的;只有使价值观念成为人们心灵中的坚定不移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地、现实地发挥其应有作用和影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做几项部署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表态性的形式主义做派可以落实得好的,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狠下功夫,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使核心价值观念转化为大学生普遍认同的公序良俗。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可以说,青年学子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学子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那么,对于青年学子来说,如何实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他们的生活呢?这同样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使青年学生在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体验核心价值观、感悟核心价值观,从而既使其成为他们精神追求的动力,又使其成为他们自觉行动的方向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根据这一总的要求,高等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教育引导。在高校,教育引导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学科,特别是渗透于文、史、哲、政、经、法诸学科,使学生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心灵上的关怀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干巴巴的十二个词,而是充满着思想底蕴、人文关怀和理性精神的心灵家园,施教者要以其思想、情感、智慧的魅力去征服学生。这就需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将其贯穿于学科建设、学术活动和课程教研之中,使大学生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要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评价、学科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发掘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是舆论宣传。推进一种观念,往往需要在舆论上造成声势,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比如,有计划地集中开展一些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活动;设立一些专题网页或模块,充分发挥新媒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基层党团组织主题生活会、党团日、班会的重要内容;还可以组织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组织动员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微电影等方式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感悟,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形成一种声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快速扩散,增强其影响力,以实现舆论宣传的目的。

三是文化熏陶。文化熏陶就是要在培育基因上下功夫,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核心价值观之根;继承红色文化传统,传承核心价值观之脉;加强先进精神引领,凝聚核心价值观之魂。高校应特别注重以这三个内在维度来构建校园文化,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因生长发育的环境和氛围。具体而言,可以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抓住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道德实践成果网络巡礼”“道德模范进校园”“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结合学校地缘优势和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四是实践养成。实践活动是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比如,可以建立完善师生志愿服务体系,成立师生志愿服务组织,推进“大学生讲师团”暑期“三下乡”等主题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常态化;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周边社区和群众,长期化开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志愿公益活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培育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的志愿精神、公益精神、雷锋精神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五是制度保障。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建构起科学长效的保障机制,在制度建设上有所作为。高校要大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完善教师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公约等师生行为准则;建立和规范学校礼仪制度,丰富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学仪式等典礼的内涵,强化仪式庄严感和教育意义;探索建设学生诚信档案机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形成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开展的治理环境和制度安排,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生活的基本遵循。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原则,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必须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原则,形成可示范可引领可推广的工作动力系统、激励机制和实践模式;必须坚持落细、落小、落实原则,形成广大师生乐于遵循的日常行为规范,增强其自觉奉行和践行能力;必须坚持传承创新原则,注重总结、凝练、传承、发扬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智慧,增强工作的延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善于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理念创新、方法创新。

总体来看,高等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不少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做法,抓好这些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可以为各高等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特别是在具体的落实环节的开拓创新上提供良好的启示。以现实案例的生动形式促进高校结合实际,形成符合自身特色、文化传统和师生情况的培育理念、工作思路和践行机制,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工作纲要、计划和举措,用鲜活的实践载体、生动的教育形式、新颖的活动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深入持久、扎实细致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的长效化、常态化和科学化。《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全书共11章,以不同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案例为重点,阐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根脉,总结青年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途径及养成方法。希望我们选编的这些案例能够体现当前高校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面貌与基本经验,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一些有益的方法与示范,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第二章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核心价值观之根一、理论概述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立足于传统文化,就是要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涵养作用。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棵茁壮成长中的树,那么,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促使树木生长的土壤和养料,土壤和养料是树木生长的根本,优秀传统文化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滋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丰厚的理论资源。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概括起来说,中华传统美德具体表现于爱国、明智、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势、求新、勤俭、奉公、务实等德目,并随着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丰厚的理论资源,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适用于今天的优秀部分,也有不合时宜的部分。因此,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将其改造成新的理论,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滋养,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很多内容都来源于对优良传统文化的提取和发展。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弘扬,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提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知只是学的一个方面,通过行,可以将所知所学固化于行,内化于心,将传统文化中的美德运用于生活实践,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青年一代接续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离不开教育,离不开青年一代的接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样离不开教育,离不开青年一代的接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和发展,更是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努力和奋斗。大学生是青年的主力军,要发挥青年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的接力作用,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发挥大学生的接力作用。为此,要明确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他们要了解和掌握二者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集合者,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要在大学生身上实现完美的融合,实现新的发展;最后,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在当代实现融合与发展的推动力,大学生一方面通过他们的努力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的实践和思想活动来传播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总之,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重并发挥青年人的接力作用。

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路径探索和方法创新。在教育引导方面,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头脑。在教学方面,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依据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的社会关系的顺序,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按学段、分层次,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纳入教学。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也可将传统文化的元素结合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的特点予以融入讲授,同时可以利用各种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世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在舆论宣传方面,力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家庭。舆论宣传最重要的是要融入社会,获得社会认可,而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因此,融入社会要从家庭入手。第一,学校在举办各类活动的同时,要力争获得家长的认可,这是获得社会认可和舆论支持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学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协助。当越来越多的家长持认同态度时,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自然将获得舆论支持。第二,发挥学生的作用,用知识服务于社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学校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回到家中实践,比如对于传统孝文化的学习,就应该以家庭为操练场,将所学所知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去;另一方面,成立学生宣讲团,鼓励学生向社会传递关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和精神,反哺社会。导上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对于一些优秀的活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完善制度体系。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浮于形式、流于观念,而是要重导向、重机制、重长效,这就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体系来确保。从国家层面上讲,政府在政策导向上,要大力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对能够切实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引导和带动其他人。要建立和规范相关礼仪制度,完善学生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正能量”。从高校层面讲,一方面设立相关的活动领导小组,从组织领动,要做成品牌,形成惯例,构建长效机制。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思想道德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常抓不懈,长期坚持,避免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只有把制度运行贯穿于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设置相关机构,明确制度规范,构建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司可管,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二、案例解析案例一 西南大学:“三为三化”,深入开展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高校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助推力。当前社会,许多传统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一些传统美德被怀疑甚至抛弃,高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把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传统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一)案例描述

1. 活动规划与设计

西南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建设,坚持秉承“突出针对性、强调系统性、力求操作性、体现继承性”原则,多措并举将其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深入实施“三为三化”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筑梦工程,活动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系统建设。成立国学院,协同联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着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着重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优秀平台机制与有力支撑。(2)强化内涵建设。筑牢“强基工程”,成立传统文化宣讲团,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深入推进传统文化宣传普及。夯实“铸魂工程”,强化理论学习,扎实推进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特色原理和“中国梦”理论携手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积极探索情景体验、探究实验、调查访谈等融为一体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狠抓“拓路工程”,凝练传统文化精华,拓宽传播渠道,借助新媒体打造“活”的宣传阵地新格局。(3)深化品牌建设。开展“一读、一讲、一演、一赛、一秀”的“五个一”重点活动和常规活动,通过经典名著阅读沙龙、传统文化知识名家讲座、经典剧目展演、知识竞赛等方式,推动品牌力量。打造讲堂文化品牌,出版文化读物,同时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团体组织活动开展当中,积极有效地与校院、园区、社团和党团建设相结合,都为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精髓的学习铺就了坚实的道路。

2. 活动实施与开展(1)以体制建设为根基,确保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学校立足传承,创新体制,为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优秀平台机制与有力支撑。

一是成立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规划教育方案和制度;二是成立国学院,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战略联盟,整合了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力求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立体化、多元化、系统化、层次化;三是组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整合了西南大学及重庆其他高校相关学科带头人约50人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发挥学校人文社科学院优势为主导,调动团队,加大力度,同时加强与校外资源沟通交流,输入传统文化精髓,增强传统文化教育支撑,形成教育合力;四是着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着重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2)以特色活动为重点,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精品化。围绕党的十八大、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社会主义特色与马克思主义精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以传统文化经典为主流,提升大学生全方面素养。

一是成立传统文化宣讲团,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增强校园与社会各层面、多渠道传统文化熏染,以“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从文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等遴选熟稔传统文化的学生10名并组建学生宣讲团赴高校、中小学、社区、农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40余场,深入推进传统文化宣传普及;二是夯实“铸魂工程”,强化理论学习,扎实推进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特色原理和“中国梦”理论携手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积极探索情景体验、探究实验、调查访谈等融为一体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举办川剧、京剧、话剧等传统艺术专场20余场,观众达2万余人,围绕“中国梦”“三爱三节”和传统节日深入开展课外主题活动、园区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打造“雨僧讲堂”“含弘讲堂”“光大讲堂”“学行讲堂”四大讲堂文化品牌,邀请翟时雨、刘明华等国学大师、专家开展国学讲座50余场,编辑出版了《西南大学记忆》《缙云风》《漫游西南大学》等校园文化读物;四是组织开展“国学季风”主题教育活动,包括“一读、一讲、一演、一赛、一秀”的“五个一”重点活动和常规活动,通过经典名著阅读沙龙、传统文化知识名家讲座、经典剧目展演、知识竞赛及家乡传统文化寻访展示等途径,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五是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团体组织活动开展当中,积极有效地与校院、园区、社团和党团建设相结合,整合网络资源建成大学生综合性门户网站“青春缙云网”,充分发挥“微博”网络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心系传统,血脉相连”微博原创、“家乡传统文化以小见大”微视频、“毕业季——我为文化代言”微讨论、“两会代表面对面”微访谈等文化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3)以媒体传播为亮点,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立体化。凝练传统文化精华,拓宽传播渠道,搭建教育阵地,强化校园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建设,学校除了以传统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外,还通过网站、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做到传统文化教育“四进”,力保教育全面立体覆盖。

一是传统文化进教材,学校编写《传统文化概论》《杜甫诗评》等专著20余部;二是传统文化进课堂,开办《名著赏析》《传统诗词赏析》等专业选修课10余门;三是传统文化进新媒体,建立传统文化专题网站,开办《西南大学手机报》《西南大学学子手机报》,西南大学移动客户端和官方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四是传统文化进人心,开展“心系传统,血脉相连”微博原创、“家乡传统文化以小见大”微视频、“毕业季——我为文化代言”微讨论、家乡传统文化寻访展示、“两会代表面对面”微访谈等文化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3. 活动收获与体会(1)解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问题。传统文化的历史特征和时代性是文化发展的两个坐标。传统与时代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时代性是民族性的目的和出路,而传统是时代性的基础和前提。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西南大学首先让受教育者认识和掌握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核,了解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特点,使其珍惜自己的文化个性、历史传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同时,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必要性,在传统文化的变革中,彰显文化的个性。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教育青年大学生,只有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传统文化才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做到保持传统的同时体现时代性。(2)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共存问题。传统文化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就必须经历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通过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民族文化创新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基础,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或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必然发展。传统文化创新要尊重民族的历史及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强调,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进行审视、剥离和筛选。在选择和吸收外来文化时,应该对外来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从本民族心理、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出发,包容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积极与自身文化相融合,造就符合现代理念、适合未来发展的方法,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注入经久不衰的生命力。(3)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教可以影响和促进学,但又不能代替学;学可影响教、促进教,但不能否定和代替教。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才是根本目的。教与学完美结合,首先要看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首先在文化导向上要整体设计、逐渐渗透,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学生的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让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以本地人文资源为依托,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有计划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触摸到传统文化。再次,学校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节日庆祝等活动,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民族传统的文化内涵,让他们融入传统文化活动中,培养起热爱故土、热爱传统、热爱祖国的意识,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最后,要依托学校各种社团,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把课堂知识与实际活动互动、互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校还要根据自身优势,以网络、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墙报、展板、各种刊物等校园传媒为平台,宣传讲解传统文化知识,组织传统文化艺术家进入校园,以学校和社会的互动培育新的文化积淀。(二)案例典型特征与推广价值(1)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课堂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西南大学一方面将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积极的人文因素,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训练,打造文化教育特色讲堂,联合校内外师资力量,为学生开设直观的课堂教育和讲堂教育阵地。另一方面,积极开设第二课堂活动,既给大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又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启迪思想。(2)力求丰富教育形式,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紧密结合。以“国学季风”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开创“一读、一讲、一演、一赛、一秀”的“五个一”重点活动和常规活动,通过经典名著阅读沙龙、传统文化知识名家讲座、经典剧目展演、知识竞赛及家乡传统文化寻访展示等途径,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西南大学通过长效机制的确立深入和特色活动的开展实施,提升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使得学生们不仅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国情和自身思想问题,还能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包容传统,在健全人格、改善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与自强精神。(3)立足传承,创新体制。成立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规划教育方案和制度;成立国学院,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战略联盟;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这三项举措,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三)讨论与建议(1)学校层面须更深一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在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活动中,西南大学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特别是出版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教材、著作,开办了一系列深受学生欢迎的传统文化课堂。一方面,西南大学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其他高校应当借鉴西南大学的成果经验。建议:在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过程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兼容并包,合理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西南大学可以成立相应的课题小组,对学校在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过程中的成果经验进行研究,形成可供借鉴的文本材料。(2)教育者层面须与时俱进,注意方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教育者具备良好的教育能力。教育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具备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保证课堂的效果;其二,教育者具备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生活现实结合起来。建议:面对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道德缺失问题,教育者作为思想引领者,应当直指要害,给出正确的坚定的引导和正面的正义的解答。教育者应当努力寻求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在课堂教学、讲堂教学之外,尽可能拓展教育途径,运用教育手段,寓教于乐,使受教者从内心心领神会,主动接触、用心感受、由心感染,从而在时代变迁中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另一种形式的教育者,优秀传统文化也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发挥精神导航的功能和作用。(3)活动组织者层面须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西南大学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但大多数活动中,学生都是作为受众而非主体参与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总体效果。建议:活动组织者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举办各类有意义的活动,自我设计,自我实施,让他们在一系列的实践环节中感知、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案例二 广西师范大学:礼敬传统·融通古今·立德树人

教育贵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文育人。广西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深入挖掘该校王城校区1000多年延续下来的文脉底蕴,积极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实践当中。(一)案例描述

1. 项目规划与实施(1)加强组织领导。在组织保障上,广西师范大学成立了国学堂,统合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全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统一的领导和组织;用《论语》《礼记·学记》等名篇名句为主要校道命名,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2)开展经典诵读。大力倡导大量读国学经典、老实读国学经典、反复读国学经典,这是整个教育设计的基础,因为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经久不变的文化基因,开展方式有军训与文训相融合地读、晨读与爱心相结合地读、朗读与吟唱相交叉地读。(3)注重文化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礼乐典礼文化、书法比赛、吟唱比赛、新生拜师礼等体验学习的形式来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建设孔子广场、用国学经典名句为校园道路命名、重视开学典礼和第一课拜师礼等典礼文化的设计、组织中华传统文化节庆日文化活动等,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4)强调经典学习。充分利用学校专家和出版社的资源组织编写出版了《学庸论语》(拼音注音)和《大学中庸译解》《论语译注》《老子今读》《庄子分解》等书籍,并开设了相关经典文本解读的选修课,开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报告会,课堂与报告会巧妙结合,深化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5)倡导公益服务。组织和支持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精成于行。创建“小黑板计划”“爱心晨读”“国学推广真情10元捐”“孔子诞辰日万人诵读论语”“吟唱比赛”“书画比赛”等活动。(6)巧用大众传媒。做到主要活动项目有官方微博、微信,活动项目推广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到线上线下相呼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7)形成长效机制。经典诵读从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晚上开始,坚持军训和文训相结合,逐步融入到每天的晨读和周日例会中;文化体验从开学典礼和第一课拜师礼开始,逐步融入到日常校园文化活动当中;课程学习从选修课到每月的中华文化系列讲座;公益服务从每天的“爱心晨读”,到每个学期的“国学推广真情10元捐”,到寒暑假的乡村国学体验营,形成了“项目运营社会化、文化体验日常化、公益服务常态化、育人方式隐性化”的长效机制。(8)军训与文训相结合。军训与文训相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在军训期间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具体做法:每年6月学校就从高年级(包括研究生)国学素养和普通话比较好的学生中遴选一批大一新生军训国学经典领读员,并进行国学基本素养和中华吟唱的培训;新生军训期间,国学经典领读员被派送到连队,每天早上军训前10~15分钟在军训现场带领新生朗读《论语》,同时利用其中3分钟讲述一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学校还组织编写出版了《学庸论语》(注音版),作为经典诵读教材,同时组织专家举办《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家的文化安全》《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精气神》等主题报告。最为精彩的是,在孔子诞辰日当天早上,利用军训前40分钟,组织新生到学校孔子广场诵读《论语·学而第一》,校领导出席讲话,向孔子雕像行拱手礼,观赏古琴表演和中华吟唱表演,邀请电台和电视台知名校友主持人领读,活动简朴、典雅、润美、悠扬……在军训中融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把国家军事安全和文化安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育人于无形。(9)“爱心晨读”。“爱心晨读”,顾名思义就是倡导学生每天早晨上课前到校园一指定地点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只要累加达21次者,学校就以该同学的名义向乡村的留守儿童和城区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捐赠国学书籍或国学爱心包。诵读的书籍主要是《论语》《大学》《礼记·学记》《孝经》《中庸》和《道德经》。每21天为一周期,因为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最短需要21天。“爱心晨读”坚持自愿的原则,可以以个人的身份参加,也可以以宿舍、班级、年级和学生社团的集体的形式参与,有时学校也会邀请知名校友、专家学者、社会行业精英来领读。所捐赠的书籍,大学生可以在书上写寄语,书捐赠到位后,大学生会收到孩子的感恩卡;如果是集体所赠,这一集体可以选派代表一起参与捐赠活动。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今,每期“爱心晨读”参与人数都会超过500人。(10)“小黑板计划”。“小黑板计划”,坚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你我心田”的理念,旨在发动和组织在校大学生,尤其是获得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返回家乡所在地,通过“一对一”结对诵读,或举办乡村国学体验营的方式,陪伴孩子,尤其是家乡的留守儿童,一起读国学经典、一起温暖成长的公益项目。之所以强调返乡结伴,一是可以节约交通行程成本;二是同乡的身份,更有利于对孩子的精神鼓励、心灵关怀、榜样带动、成长引领,让孩子得到更加牢靠、更加持久、更贴近心灵的关爱,更有利于国学推广的效果。大学生参与“小黑板计划”有三种方式:一是捐款赠书,并与家乡的孩子结对读国学;二是捐款赠书,不与孩子结对,支持其他大学生与其家乡的孩子结对读国学;三是不捐款赠书,但与家乡的孩子结对读国学。在大学生返乡前,“小黑板计划”相关人员会组织专家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学经典文本解读、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留守儿童学习心理和活动安全的防范等,以确保活动的质量和安全。自2013年3月活动启动以来,截止到2014年9月,全国已有30多所高校近5000名大学生参与了“小黑板计划”,国学推广足迹遍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广西68个县,得到了中新社、新华网、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桂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获得社会各界捐赠近50万元。

2. 活动收获与体会(1)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养成的文化自觉得到进一步提升。新生经过一年的教育和学习,基本上每人能把《论语》读10遍以上,《大学》《中庸》《孝经》《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也能通读2~3遍,加上系列的文化体验和系列主题讲座活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的领悟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秉承的文化基因有了更到位的把握,而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所带来的不仅是大学生本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已在通过“小黑板计划”“国学推广真情10元捐”等公益活动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家乡的孩子。10年后,这种自觉形成所带来的能量将是不可估量的。(2)创建了“爱心晨读”和“小黑板计划”教育活动品牌。“活动不仅要有意义,还要好玩,且要给人自由”,根据当下青年大学生这一认识特点,本案例精心设计了系列教育活动,其中以“爱心晨读”和“小黑板计划”品牌效果最突出。“爱心晨读”把读书和爱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入到日常学风建设当中,每日行一善,让大学生活更富爱心和意义,献爱心不再是一句空话,从此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小黑板计划”很好地把传统文化学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知行合一”地统合了起来,而关心家乡孩子的成长,更是触动了大学生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感情,家国天下的情怀由心而生。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尽在参与中。不到两年,“小黑板计划”就吸引了30多所高校近5000名大学生的参与,获得近50万元的捐赠,足见其品牌的效应。(3)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长效机制。经过积极的探索,已基本形成了经典诵读、文化体验、课程学习、公益服务四大内容模块,并依托课程、文化、活动、大众传媒四大载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晚上开始,贯穿大学四年始终;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坚持军训和文训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主动承担相结合、价值观培育和学风建设相结合,形成了“项目运营社会化、文化体验日常化、公益服务常态化、育人方式隐性化”的长效机制。(二)案例典型特征与推广价值(1)充分认识到文化传统在思想形成中的“元作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传统在思想形成中的“元作用”。传统文化的基因其实是与生俱来的,不管你对它持何种心态它都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广西师范大学深刻敏锐地察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用中华民族特有的相通的文化语言和文化形式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更容易唤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的道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从文化根源上接受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明礼仪、良好习惯养成的同时,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学习进入了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多个层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进了大学校园生活、学习的主要环节。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载体变得更加丰富,教育活动形式更有层次、更加多样,更加有效地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参与,改变了以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单一乏味的认识。(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强调知行合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教育规律的把握,从感性认识的吸引,到理性认知的理解,再到实践的融会贯通,价值观的引导和植入尤其需要知行合一的教育渠道。经典国学的研习和诵读活动,以及“爱心晨读”和“小黑板计划”完整地形成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活动渠道,有效满足了修身成长的需要,有效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4)重视以文化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案例直接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切入,从固本强基着手,从秉承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出发,先引导青年大学生立中国心、明中国志、做中国人,在文化的滋养和渗透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5)重视隐性教育。意识形态的教育,贵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本案例在整个设计中重视教育于无形,看似零散的活动,其实却存在内在逻辑的关联,尤其在“文化体验”和“公益服务”模块的设计,如“小黑板计划”“爱心晨读”和“国学推广真情10元捐”公益服务活动的策划,以及各项国学素养比赛和展示活动,无不体现了隐性教育无意识性、渗透性和隐秘性的特点。(6)重视学习意义的自我构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案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不是由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文化体验、课程学习、公益服务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和实践体会主动地建构学习和成长的意义。

广西师范大学围绕经典学习的主题,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活动形式值得借鉴。经典诵读、研读原典等活动是对中华经典的直接学习,学习经典是了解传统文化的金钥匙,对经典文献有所研习,才能更好地去理解传统文化,并且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书法比赛、吟唱比赛、新生拜师礼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益活动则是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生活中、实践中的生动案例。广西师范大学成立了国学堂,统合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成立领导小组的做法值得推广。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组织,一方面可见学校对弘扬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重视;另一方面,这一做法也体现了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组织和载体。此外,广西师范大学的许多活动都做成了校内知名品牌,形成了“项目运营社会化、文化体验日常化、公益服务常态化、育人方式隐性化”的长效机制。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讨论与建议(1)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化主体自觉。学生是活动参与的主体,主体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广西师范大学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有些活动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则是活动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说到底就是没有切合学生的需要。建议:调动、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在活动策划之初,校方可做相应的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所在;第二,健全活动的奖励、激励机制,在了解学生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设置切合学生需求的奖励,使活动具备吸引力;第三,加强活动宣传,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介,大力宣传活动信息。(2)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长效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的事业,因此,需要相应的机制来保证,建立机制可以通过制度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课堂等载体来实现。广西师范大学需要在强化长效机制上做更深入的文章。建议:通过课程强化长效机制。课程体系包含两个方面,即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文化课程进入课堂的方式,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和感知;通过日常实践活动课程融入生活的方式,巩固提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进一步完善教育载体方法,强化操作性。广西师范大学的“小黑板计划”“爱心晨读”等项目获得很大的成果,说明这些活动在学生中颇受欢迎,具备很大的活力,好的活动需要做推广,打造成为品牌活动。建议:加快传统文化吟诵的推广,进一步强化“小黑板计划”公益项目的品牌打造,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和易班网络社区在学校试点的平台,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合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快乐、科学和有效。案例三 大连民族学院:再读家训·重拾家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也在影响着年轻人对于家庭的看法。在新时期的今天,大学生需要获得一种历史文化身份的认同,因为它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家庭、从心底认同自己的家庭,并生发出在家庭问题上的高度的责任感。年轻人只有先学会对家庭负责,才能学会对社会负责。什么是孝顺?怎样能让家庭和睦?这些都是大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他们只有用心去观察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细节,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真正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并明确自己的家庭角色,才能很好地理解并且回答这些问题。

以家庭问题为中心,以家训、家史作为切入点,大连民族学院成功开办了“再读家训·重拾家史”的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再读家训·重拾家史”是一项社会调查活动,它以本科一年级学生为主要参与对象,该活动于每年寒假前一周启动。

在寒假期间,学生以了解自己的家史和家训为调查目的,以家庭近三代的变迁为主要调查内容,以家庭直系亲属、关系密切的旁系亲属、同事、朋友为调查对象,以访谈为主要调查手段,去实践他们的调研计划。(一)案例描述

一是访谈家长。通过访谈家庭重要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历史;通过访谈父母的同学或朋友、工作单位的同事、邻居等重要关联人了解家庭变迁的社会背景。

二是搜集资料。如家庭信件、照片、家庭重要成员的证件、物件等。

三是阅读资料。阅读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培养家庭人的教材,如《弟子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

四是撰写家史、家训。以家庭变迁的历史脉络、家庭成员的奋斗历程、家庭和睦的故事、家庭成员的爱情与婚姻、家谱等为线索撰写不少于一万字的《我的家史》,并以此为历史资料,传承家庭观念,撰写《我的家训》。

五是汇报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资料进行整合并完成不少于一万字的《我的家训》《我的家史》的调查报告,报告于开学前两周内提交。开学后,学生们就家史家训调查过程及完成情况在《个人发展与规划》课上进行汇报。学校对学生在调查活动中形成的《我的家史》和《我的家训》调查报告进行汇编,并在设计学院教育教学展的展示厅内展览。

六是成果延伸。家史调查结束后,通过课堂讨论,将孝顺、家庭和谐等概念用具体行为表现进行总结,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从思想上去理解;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实际行动提供指南。以下是一些非常有意义的收获。

例1:孝顺的40条行为表现(学生调查、讨论、总结)

例2:家庭和谐的40条行为表现(学生调查、讨论、总结)

例3:精彩情节摘录“我家的历史,讲述了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的真人真事。以前,我对家的历史知道得少之又少,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我家的过去和现在,它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我将铭记我家的过去,用自己的双手打造我家的美好未来。”——韩书凯“通过调查我家的情况和搜集资料,我发现从爷爷那一辈到今天,种田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农村的基本变革——生产力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带来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变革。”——轲秀龙“看着墙上那已泛黄的家庭照,蓦然回首,家中曾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沧桑的历史使我明白了自己这一代的责任和重担。”——常慧“家庭和睦是家庭生活的最基本保证。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间的和睦在家庭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间的互帮互助、互相关心是最为真挚的。这一点在我的家庭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奶奶生病全家人的悉心照料,父母事业起步时家人的大力支持,我求学时家人对我的关心与照顾,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爱。”——高翔“亲力亲为完成了家史,突然觉得自己对家族的了解不再那么陌生,原来父辈人的奋斗史是这样的,原来家族经历了这么多风雨的历练。在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很多,想必这次学到的东西会让我一生受用。在爷爷身上我学会了吃苦坚强,仁义善良;在妈妈身上我学会了敢作敢为,勇敢刚强;在爸爸身上我学会了包容奉献,隐忍宽厚……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感恩,感谢我的家人为我付出的一切,没有他们当初的奋斗与拼搏,就不会有现在枝繁叶茂的鲍氏家族。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家人,为鲍氏家族锦上添花。”——鲍航宇“每个人都是一部故事,组合在一起,便是一部历史。家族能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访谈中,外公眼里总是有泪水在打转,真的不忍心问下去。我想说的是,我们很幸运,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家族‘往回走’,要让它通过我们的手,继续壮大,继续辉煌,不辜负长辈们为我们铺的路。”——耿梓桐“我要谢谢师长布置了一次这样的作业,真正去做的时候,我才明白了它的意义。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这份家史我会一直保留着,也算是史记啦,家史的记载还要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作为一种精神的记载,让子孙后代铭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凌微“通过写家史,我了解到老一辈人的身世和人生经历,也了解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懂得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明白了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而领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同时,我收获了一份更真的亲情,我和家长、和长辈的沟通变得更密切了。一部家史,蕴含着前人的努力和奋斗,渗透着长辈们的汗水与心血,其中有成功的快乐,也难免有失败的苦涩。”——刘佳帆“写家史让我了解了家里很多的事情,也让我有很多感悟和心得,或许有些东西我现在不太懂,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随着年纪长大、阅历变深,我慢慢地体会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力,还有家庭观念对一个人一生的塑造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梁耀尹“我想每个人的家史其实都是一段传奇,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一直经历着。写到这里我也有些感伤,倒不是别的原因。想起祖祖辈辈在村里的生活,突然觉得自己过得太安逸了。这种环境中的我们也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拿来讲讲。我想,写到这里我也开始懂得了我以后的路究竟该如何走下去。在年老的时候也不为自己平淡的一生而懊恼不已,而是给自己的孩子讲讲那些我的家族的故事,讲讲他们的传奇。”——胡浩“由于家庭里对教育的重视,子女都相对有文化,成绩都很好。这个风气非常好,一代带动一代,为其下一代做榜样。知书明理也使家庭的气氛一直和睦,家庭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亲人之间没有过纠纷与矛盾,尊重孝顺老人,爱护孩子,这就是家庭生活最为可贵的精神。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睦也成为家庭成员能更好发展的最为坚实的保证。”——于羚(二)案例典型特征与推广价值

该项目2009年启动至今,在实施过程中导向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所面对的事件进行价值判断,主动关注学生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主动去承担自身所拥有的不同社会角色。增进了学生对自己家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通过对社会发展变化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构建我国传统的“孝悌”“谨信”“和睦”“宽容”的家庭观。(1)活动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展开。活动以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质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人才为目标,着眼于大学生个人发展,致力于大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与提升,力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该活动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以该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2)培养学生对家庭、家族、社会多样性及相互间的联系的认识和理解,对社会、家庭和家族多样性相互作用的理解,对个体、家庭与社会及文化之间联系和交流的理解。在调查资料整理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社会互动关系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又如何影响历史的发展。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自己在其活动的世界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家史调查是一次让学生走进现实、走进社会,通过调查来了解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有益尝试,通过对家庭历史的感知,增进对家庭、对家乡、对祖国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家庭、对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心灵体验,知晓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历史根源,通过对家庭与社会、时代互动关系的认识,增强对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认同,以期形成健全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从了解家庭到了解社会、了解传统。通过访谈家长,了解家庭变迁的历史过程,了解祖父辈们的奋斗历程和成长经历;指导学生通过撰写《我的家史》和《我的家训》深入了解我国近代史,体悟我国传统的“孝梯”“谨信”“和睦”“宽容”的家庭观,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有效沟通,懂得感恩父母;同时,通过阅读每位学生撰写的家史,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从爱家庭到爱国家、爱社会。所谓国家,国就是由无数个小家组成,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一个爱家的人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