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卮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02:39:51

点击下载

作者:王烈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婴童卮话

婴童卮话试读:

王烈简介

王烈,字子久,堂号保赤,1930年生,辽宁省盖州市人。1947年入伍升学,先后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专业和长春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1961年始,从事中医儿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现为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的中医儿科学家,国家级名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拔尖人才、白求恩式医生,省、市劳动模范,在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结业时荣获卫生部嘉奖。新世纪开始又获吉林英才奖章和世界千年名医勋章,近时还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先进学会干部及吉林省中医学会终身成就奖。先后出任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分会儿科学会的省和市第1~3届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1~2届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1~4届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第1~3届名誉理事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吉林省及长春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顾问;吉林省中医儿科学会第1~9届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顾问;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从医执教68年,曾任儿科主任兼教研室主任为时33年,曾兼《吉林中医药》《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副总编辑、顾问;《中医外治杂志》《中医儿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顾问,此外还是中国发明协会、科普协会、名医协会理事。著有《婴童医论》《婴童肺论》《婴童哮论》《婴童病案》等专著14部;协编、参编《中医儿科学》《实用中医儿科学》等13部;审订儿科专著5部;评审科研成果15项;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治哮灵研究等学术论文130篇、科普作品61篇。所研究的“小儿清热灵”“小儿肺热平”等新药9种均已投产;研究院内制剂70种,其中“小儿哮咳喘”“抗毒灵”“婴儿壮”等13种获准院内投产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长春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誉其为“小儿王”。从医尊崇钱乙学术,擅长清法。有关学术经验被收录于《中国历代名医名方全书》和《中国当代名医名方录》等百余部著作中。临证68年,致力于小儿肺系和呼吸病证的研究,尤以哮喘防治为专。张 序[1]

祖辈同饮冶源水 ,临朐寿光紧相联,

先生大我整五岁,比邻共事三十年,[2]

鸢都筹建儿科会 ,伊为“大内”与“高参”,[3]

龙马精神侠剑胆 ,琴心主编婴童篇,

誉满“关东小儿王”,全国同仁刮目看,

岁满八十不外出,在家一天也未闲,

开门见山写短文,书稿足有二百篇,

字字句句掏心出,篇篇都是经验谈,

业儿科者得此册,世世代代往下传,

不负烈老慈幼志,共创辉煌把梦圆。山东省潍坊慈幼堂主

[1]王烈老祖居山东省临朐县冶源老龙湾,为弥河之上源。弥河历史上几次更名,周秦时期称为具水,南北朝时期称为巨洋水,明清时期至今称为弥河,共由150余条大小河流组成。其主流发源于沂山天齐湾,汇于冶源老龙湾,自南向北贯穿县境,河道蜿蜒曲折,先流向西,折而北,又转东北向,多处曲折。民间传说“弥河九曲十八弯”,又谓“临朐至九山,弥河过九遍”。弥水经临朐、青州、寿光三县(市),流入渤海湾。张奇文祖居寿光市上口镇北半截河村,紧靠弥河东岸,世世代代喝老龙湾水长大。

[2]潍坊市为山东省地级市,辖寿光市、临朐县、青州市、高密市、安丘市、昌邑市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诗、书、画三绝之称的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市区新中国成立前的旧称)县令郑板桥,在此任期7年之久,为政清廉,深受群众称赞,留下了不少墨迹。潍县自古名人辈出,文风鼎盛。“潍县自古文风盛,举人秀才多满城,一条胡同两状元,曹鸿勋和王寿彭。”这是旧潍县在沙滩说书的艺人在开书前,“夸潍县”小段的开场诗。自1983年始,世界风筝联合会在这里成立,32年来,每年4月20日定为国际风筝节,接待五湖四海来此观赏风筝大赛的人们,盛况空前,故被誉为世界风筝都,简称“鸢都”。1983年中华中医儿科学会成立于此,烈老为筹建人之一。

[3]2009年烈老80周岁,全国中医儿科界同仁,赴长春参加烈老学术经验交流会,并祝贺烈老80寿辰。张奇文时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以“龙马精神、琴心剑胆”为题,对烈老为中医儿科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做了大会发言。汪 序

甲午孟冬,有幸拜阅王烈老新作《婴童卮话》一书文稿,先睹为快。通览之余,颇多感触,王烈老耄耋之年,宝刀不老,攻读不减,勤于临证,笔耕不辍,本书为继《婴童医论》《婴童肺论》《婴童哮论》等之后又一学术精品。王烈学术经验婴童系列丛书一共有10种,洋洋180万言,堪与明代医家万全的幼科系列相媲美,成为有个人学术特色的中医儿科传世之医籍。他还将撰写的儿科学术论文130余篇,又在临证集锦和医事笔记中遴选出200篇,分12卷,著就为《婴童卮话》。该书系中医学中的一本特殊著作。所论皆王烈老肺腑之言,是书乃经验与学理冶为一炉的佳品。王烈老不仅在中医儿科学术理论方面有所升华,并成为我们全国中医儿科同行敬重的老前辈,而且又是我们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78年山东潍坊召开的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交流会上,他就和山东张奇文、江苏江育仁、北京刘韵远等一批同道一起,发起筹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此建议报送卫生部中医司获得批准。于1983年9月22日在山东潍坊召开了首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正式成立了中医儿科学会。王烈老作为学会创始人之一,30余年来,一直积极参加学会的各项活动,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为学会工作服务。王烈老作为儿科分会的主要成员,曾担任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一届委员、第二届副主任委员、第三届常务副主任委员,并在1997年珠海全国第12次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前后,在主任委员张奇文教授去澳大利亚工作期间,与江育仁教授一起主持召开了会议,筹备了儿科分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创办了内部期刊《中国中医儿科杂志》。直到2002年咸阳全国第19次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儿科分会换届改选产生第四届理事会,王烈老担任了儿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王烈老以年过古稀之躯,亲自执笔,将儿科分会20年的历史资料,汇编成《中国中医儿科学会》(第一辑、第二辑)。这两册文献成为儿科分会呈报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30周年资料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总会的表扬。王烈老献身中医儿科半个多世纪,作为由西医儿科队伍转入中医儿科队伍的一员,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学术信仰,几十年如一日,在中医儿科学术领域辛勤耕耘,用中医儿科治疗手段为患病儿童解除疾苦。所以,从儿科前辈起,大家都认同他为中医儿科队伍的忠实一员,以至忘却了他的“西学中”身份。王伯岳研究员曾拍着他的肩膀说他是“西变中”,江育仁教授称他是“中医信徒”,王玉润教授将他纳入“中医帮”,吉林省的名老中医马志教授称他是“新中医”,这些亲切的称呼,体现了老一代中医儿科专家对于王烈老的赞誉。王烈老临证60多年,以研究小儿哮喘为专,他提出的“医者精治、病家细防”的举措,体现了医患配合防治哮喘的先进理念;他的“哮喘分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证治,根、苗之治并重”的论点与世界抗哮喘联盟GINA方案中提出的哮喘分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三期的提法不谋而合。他对于各型哮喘辨证论治的详尽阐述,将纳入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的学术宝库,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财产。他还制定协定处方70张,研制成中药新药小儿肺热平等9种,制成哮咳喘胶囊等12种院内制剂,将临证经验形成的中成药制剂留给了中医儿科和社会。王烈老有着博大的胸怀,从不将自己苦苦追索获得的学术真知归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慈幼广济,布施于同道及弟子。多年来,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上,王烈老的学术报告总是最受与会代表欢迎的保留科目之一。王烈老是全国中医儿科界唯一连任第1~5届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培养中医儿科研究生,他的学生、高徒分布于天南海北,继承了王烈老的学术精粹,使他的学术经验为更广大的儿童健康服务。

王烈老的追求和奉献得到了全社会的肯定。他被吉林省定为中医药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拔尖人才、省市劳动模范、白求恩式医生、英才奖章获得者。众多的患儿热爱“王爷爷”,广大的家长感谢“小儿王”,中医儿科教育事业留下了“王烈老”的华章,全国中医儿科同行崇敬“王烈老”。在王烈老的新著《婴童卮话》问世之际,喜哉斯言,诚之为序,乐荐世人,共赏儿科新葩。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长汪受传2014年12月16日于金陵马 序

王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至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白求恩式医生、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王烈先生与我家是世交,家父在世时与先生私交甚好,常有书信往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史》中尚存有两张老人家的合影。1986年我在潍坊的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会年会中有缘结识先生,对先生的印象是温文儒雅、大气谦和、睿智博通。先生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77年先生等中医儿科界前辈就向卫生部提出恢复和建立学术组织的书面建议。至1983年全国中医儿科学会正式成立以及此后学会的发展和壮大,先生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令吾辈更添敬重仰慕之情。为此中华中医药学会特授予先生“大医精诚”牌匾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发展突出贡献奖”。先生从医执教60余载,擅治儿科各种疾病,有“吉林小儿王”之称;尤其对小儿肺系疾病有专长,对小儿哮喘的防治尤其深入,提出“哮作治标,按寒热虚实辨证;缓解痰盛,当补肺脾肾之虚”及“哮喘之苗论”等学术观点,研制了系列治哮方药,其中“治哮灵片”“小儿肺热平”等8种新药获省级成果并被批准投产上市。记忆中先生对白屈菜的使用情有独钟,曾在多次学术年会上介绍该药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有一次在讲座现场赠予吾辈不少白屈菜种子。先生所带教的门生也已桃李满天下,其将医德医术一并传授,真正做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受邀作序,实感受宠若惊。此前,曾拜读先生的《婴童医论》《婴童肺论》《婴童哮论》等著,受益匪浅。此次又有幸先睹新著,《婴童卮话》更是感觉温故而知新,增添了领悟心得。全书介绍王老从医执教之暇的诸多新说,内容丰富翔实,行文流畅豪迈,风格朴实坦诚,从字里行间再次领略了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并反映出其为人为医之道的精髓之所在,实乃儿科界之大家,吾辈效仿之楷模。相信此书的出版,对于继承和发扬王烈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造福儿童健康事业,一定大有裨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马 融2014年12月6日于天津自 序

本著《婴童卮话》由诊暇卮言和保赤医话两部分书稿组合编辑而成,为婴童系列书籍,如《婴童医论》《婴童肺论》《婴童病案》《婴童哮论》《婴童金方》《婴童哮喘防治诠论》《婴童医鉴》《婴童翼集》等之后的又一新作。至于卮话,则要从历史上谈起。我国历史进入周朝,天子的分封制,导致国中有国,因而引发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斗不息。争归争,斗归斗,但医药的发展,任何一方皆不敢怠慢,在经史子集奋起年代,史籍之首,经学兴起似雨后春笋,其中经学领域的医和药亦油然而生并勃然而长。时至秦汉,大统归一,始得《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相继问世。斯时,昔日医药之理之验等分散诸说,众而归真,成为典籍经文。由此而导致后世诸家对深奥的经学理论产生关注,遂之而出现了不同理解和认识,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的“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及“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两句经文的乳子二字,后人认识不一,一是乳子乃吃奶的孩子,指小儿而言,还有说是吃奶儿与童子,即大孩与小孩,另一解释系给孩子吃奶的人,此种一小、一大一小及一大的不同理解,在经文中并非罕见。由于经文的作者,不露其人、其地、其时、其业、其历,所以,后人对原文经义不断进行注、解、释、疏、话、语、说、记、录、言、论、述、谈、讲、白等五花八门的形式体裁来表明经意。综观历史,在众多的阐文中,话的应用极为广泛,是显而易见的一种体裁。话者医话也,是医者所讲的话,所以,其分量是可想而知的。由此有人认为医话是一种特殊的著作。唐代高宗年间的山西王勃善文嗜医,17岁拜名医曹元为师,游学一年尽得其要,遂著《医语纂要》,记曹师秘术成为医话元始。后至宋代张杲的《医说》,明代黄承昊的《折肱漫录》,清代尤怡的《医学读书记》,近代陆以湉的《冷庐医话》以及当代秦伯未的《谦斋医学讲稿》。此外,在《皇汉医学丛书》中也有不少医话的篇章,如《先哲医话集》《滕氏医谈》《古书医言》等,有众多的医话类著述。在诸家医话的作品中以《冷庐医话》受益颇多,感悟为深。撰者陆以湉,1802年生人,1836年为道光进士,非医也,任书院教授,博学多识,凡经史子集及方书、药谱,无不涉猎。寿年虽然只六十有四,但著述是其长项,《冷庐医话》其一也。该著为4卷,后补《冷庐医话补编》,所论备详。在医界属海阔天空,是医话领域典范。书中基础理论有升华,学术见解尤为独特。医人医书评价,见闻掌故,确是随物而言,非执一守,每有感而发,夹述余议,特别是谈方说药,健康杂谈,真乃非医而越医矣。舍下习医之辈,与医门外士的学术之差距,如此之大,岂不羞哉。斯时忆起清代乾嘉诗文大师袁枚的“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的诗句,故而从医伊始则以《冷庐医话》为师,结合个体,立施之于言而随物从变,已无常主之意。60余年过去,留下笔录,有读书体会、临证集锦、医学笔记、施教答疑、病家咨询、随笔放言,但其范围,囿于婴童,所论亦莫及于昔贤,而水准又为素常,医话之冠虽难顶戴,权且如此,仅以《婴童卮话》之称问世。搁笔之年已为耄耋,但凭靠目脑尚明晰之际,校正全文,尽皆如此,然余毕竟暮年,力不从心,文体不当在所难免,幸有诸位弟子,尤其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王烈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主任,嫡传弟子孙丽平教授为本著书稿进行认真纂辑,另有弟子李静、李香玉、庄玲伶、王永吉等,为本书校对、修辞等工作悉心尽力,为此表示谢忱。书卷脱稿,分别呈送我国当代中医儿科大师级专家山东张奇文教授、江苏汪受传教授、天津马融教授,审阅并加以指正,随乞一言为序,以托不朽。为此,深表敬意。

尽管本著尽力谋划,精密组织,限于水平,文体不当之处难免,期望阅者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改完善。王烈 时年八六识于长春保赤堂公元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二日凡 例

一、本著是从王烈千余篇笔录中,甄别良莠,遴选200篇而成。

二、所述内容均为王烈之见闻与实践。

三、各篇所述迥异,文字体裁,亦不尽同。

四、成文年代,跨越半个多世纪。所以其历史性和时代性成为必然。

五、200条文,按门类,权且分为12卷。十二之数恰与地支相合,故而为之。

六、各卷伊始,协编以按,仅只言片语,为引人注目而已。

七、入卷诸品,宏观之下,一览无余,居多;莫衷一是,偶见;牵强附会,极少。

八、书稿各节排列,均以成文年代之先后为序。

九、书中的病名、药名、剂量等款,均随临证实践而施。子卷 习 业

按: 王烈教授从医执教68年,在中医药学的学习和临证实践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学时必须系统继承,成熟时则应提高“悟”的能力,后则学成,对中医药学理解至善,进而走创新之路。从本卷论述中,略知王烈教授始于西医,历经10年,以主治医师之基础,迈入杏林,并且在岐黄业内,不仅立足,而且据有一席之地。其经验所在,不妨一览下文,或可捕捉一二。1.习医要信而学,学而创新

不管你是什么人,要想学中医,最基本的条件是一个“信”字。如果不信中医想学好也难。其他学科、专业和中医不同,可能不存在“信”的问题,最多的是喜爱不喜爱的问题。有人愿意将中医和西医对比,这一点我看不公平。人们知道西医是随着现代科学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中医是祖国传统的医学,这门医学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可谓一统天下,人们没有信不信的问题。我是西医出身,有10年的临床经验。后来学中医,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不能说我有资格发言,但谈一下体会总算可以吧。能不能学好中医,关键还是一个“信”字。在西医临床中常有治疗不顺的问题,经常请中医会诊、开方。中医治好了许多疑难病,增强了我对中医的“信”,时间长了,自己也学几个方剂治病,取得疗效后又增加了“信”。根据临床需要,我又自学中药。所有这些积累为后来学习中医建立了一个“信”的基础。学习中医理论不同于学习西医理论。我在学习过程中总结了两个字,一个是“悟”,一个是“辨”。学习中医不会“悟”不行。古人写书特别玄妙,医理又深,因此,阅读古书,既要在有字处会意,也应在无字处领神。明代万全在《片玉心书》中说:哮喘“轻则用五虎汤一帖。重则葶苈丸治之。此皆一时急解之法。若要断根,常服五圣丹,外用灸法。”有字处主要指出,哮喘分轻、重和根三个阶段。无字处有个分期的意思。我的小儿哮喘三期论治研究,不能说不受此影响。提到“辨”,中医辨证是人人皆知的精华。当然“辨”也会在今日临床面临辨证论治之外的一些问题,如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模式;中医辨证与专病专方专药结合模式;疾病分期分阶段论治模式;辨证与病机分析论治模式;无病从证,无证从病等模式。特别是用中医辨证观点来认识现代疾病。所有这些临床常见的模式,都要体现在“辨”字上。辨证如此,辨药也不例外。中医治病应特别注意在解决症状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兼顾改善病理的针对性治疗。临证中理顺了“辨”的多方面关系,即是对传统中医的最好创新,其实质就是提高疗效。2.名医之路,始于足下

名医,顾名思义,乃著名之医。著名之医又是什么样的医生。应山东负责的《名老中医之路》编写组和吉林省有关媒体采访,阐述本人的名医之路。本人从1969年成院级名医,1977年成为市级名医,1985年成为省级名医,1990年成为国家级名医,2000年获世界千年名医勋章。来访编辑一再追问名医成长经验,我连想也未想即脱口而出:“始于足下。”述曰:1967年首先将白屈菜这味野生的草药引到临床,又首先用白屈菜治疗百日咳获得成功,据500例临床病例分析,有效率达94.2%,治愈率为71%,居国内单味药治疗百日咳疗效的第一位。该论文在国家级杂志《新医学》上发表。有关事迹在《长春日报》《吉林日报》《光明日报》及国家、省、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多次进行报道。此项成果被评为省级重大科研成果。治疗咳嗽的效果被广为传颂,就诊者起早排队,从当年的半夜排队挂号发展到需排队挂号2天2夜,甚至有时需要4天4夜排队挂号。1969年前病儿主要来自市区,白屈菜研究成功后,病儿来自省内各地。1980年,哮喘的研究有长足进步,有关药物,如小儿治哮灵、小儿肺热平、小儿止咳灵等7种新药研制成功,其中3项获省级成果奖。此时病儿来自省内外,多达27个省市,还有国外病儿前来诊治。如果讲名医之路始于足下,确实如此,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全凭执著为医,以幼为重,走创新之路的意愿。克服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如上山采药,业余制药,几年中又有8项课题结题。日常有大量的教学、医疗、行政等工作。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没有一蹴而就的事。其中最大的难度是著书立说,50年来,自著和协编著作25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另有科普作品67篇、临床医话73篇,研究新药20种,其中院内投产12种。今届耄耋之年,还抓紧一切时间,将自己的毕生学术经验撰成《王烈学术纪年》《王烈学术思想研讨会纪事》《关于王烈》《王烈科普作品》《白屈菜专论》《婴童病案补遗》《全国儿科学术报告文集》及《王烈医话阐解》共8册,已由内刊成册,共约30余万言。作为一位名医,不仅要有一个坚厚的基础,还要有孜孜以求的开拓创新精神。书海无涯,医无止境,工作到老,学习也必然到老。名医风采说明一时,难过一世。业精于勤,再攀高峰,还是要“始于足下”。3.也谈中医特色

中医特色,是讲中医的与众不同之处,简单说即是特殊性。中医的特色是历史形成的。早在周朝的春秋时代,中医从理论和临床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经过战国、秦汉时期的不断完善,中医特色基本铸就,后来又经晋唐、宋元、明清诸代的实践,显示了中医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特色作用。到了近代,西医传入中国,对中医的特色地位进行了一番挑战,中医的国医地位受到冲击,中医的特色也随之减弱。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中医的特色、发展等开展了一系列讨论,特别是中医要振兴、应继承、求发展等措施不断推出,随之而来的中医自身建设、医学竞争等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对中医特色的讨论不断,不少名家提出见解,以期弘扬国粹。下面也谈一下中医特色问题。中医药为人类服务数千年不衰,关键是中医有特色,如讲特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特色,与一般医学不同的是中医有自己的一系列理论,如天人合一、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审证求因、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治疗法则、方药配伍、治未病等纲领,进而演绎一系列措施,指导临床治病、防病;二是临床特色,中医治疗疾病以德为先,历来群众满意的是中医对病人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运用高超的技艺为病人治疗。依据理论指导,具体运用,尤其结合病人实际,实施理法方药,治疗疾病。从本人而言,临床疗效大为可观,但对某些疑难病,辨证施治到位其疗效每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医特色主要体现在防治疾病方面,若离开这个实际,特色则不能发挥、运用和创新,即失去特色的生命力。强调中医特色,关键是认可、运用、创新,从而保障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治病规律,永葆青春活力,使其传承、发展和光大。4.谨谓大师

谨者慎重,谓者称谓,大师者,《辞海》释曰“指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景仰的学者或艺术家”。在医学界,尤其中医药学界,历史上确有为后世公认的大师,如汉代张仲景、唐代孙思邈、宋代钱仲阳、明代李时珍等,历史上的国医大师层出不穷,为后人所敬仰,乃学习之楷模。人在世的时候被命为大师,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2009年,首届选出30名国医大师。一般年龄在80岁左右,因为评选条件之一,是必从事中医药工作55年。可想而知80岁的人,已经进入老年了,当上大师皆已告老林下。时隔五年,2013年11月,又启动国医大师第二届评选活动。根据行文规定,第二届国医大师,从医年限为50年,各省推选3~4名,但总数不过130名,中央组拟从130名中选出30名,其中必保民族医2名,西学中1名(首届)。

我有幸被选中为推荐候选人。思考再三,声称弃权。一条理由是没有巨大成就,必不为人景仰。在我国的大师们,为世人公认的,如文学大师鲁迅、国画大师齐白石、戏曲大师梅兰芳、西医儿科大师诸福棠、中医大师施今墨等,都是后人称颂的大师。凡为大师者,当思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所云:“凡欲为大医者,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乃为大医。”由上可知,凡为医者,所学所用是不言而喻的。仅此而言,谙练诸多经典者为大师必备条件,今人能者几人?经不熟,典不精,难云大师乎。中医药学典籍,皆古汉语,不懂四书、五经、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论,难明医药深邃。凡医药之理不精,疗疾病之效难求,所以然,大师之任而道远,可见大师者,生者难任,逝者可为。人贵有自知之明,从医向学,勇攀高峰,此乃中医人的大作为。我敬重历代中医界的大家,在我心目中的国医大师,不仅理论精通,而且医术必须高超,治病救人,国内一流。相比之下,能为者几人,凡我辈医者,当为大师水平而努力奋斗。5.以悟解玄,谈中医药发展

讲到玄,自然而然想到经,可见经学与玄学相当有关。历史从周代起到秦汉一统,历经八百年,包括春秋和战国的分段。经学时期经典甚多,如《诗经》《山海经》《易经》《茶经》等,都出于我国文化鼎盛的诸子百家争鸣时期,《神农本草经》等医经与其他经一样破土而出,形成了中医药学的宏伟体系。经学之后的玄学同样影响着各个学科,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最为明显。

中医药的创始者,也是在阴阳、五行等学说影响下,将我国自有人类以来形成的自然医药,上升为系统理论体系,从当今见到的《神农本草经》和《内经》等经典文献来看,其中所建立的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及辨证施治,药物气味归经等系列理论来看,不仅文字深奥,而且理论亦难目测。如经络学说、五脏六腑等,作为中医人是必备的基础,但从另一方面研究,经络走行、穴位分布,医者熟知,但从不持疑,因为按经络学说辨证施治,尤其针灸,功效如神,施者何疑,但探究者众,全方位研讨一无所获,何也?经络学说的建立是实践经验总结,经线走行,穴位应用,查而无据,用而灵验。按中医规则讲得清、用得明。

经不少医家探讨其神经乎、血管乎、淋巴乎,至今无法解释,其玄乎,其神乎。中医对此运用几千年,传承不息,其影响力遍及全球。中医药理论体系大多与经络学说相似,历史如此悠久,何人敢动其规则,几乎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诚然,经络学说的发现、建立、应用、成效非一般人能为,必圣贤之辈成此正果,如识其质,也必待圣贤裁定。

做为中医药人,本人想以悟解之势成大业,经络学说,勿为西医所缚,沿自身规律发展而已。但其提高,如中医配伍、穴位选用等,是继承者的所为,适者提高,优者效验。规则难越,疗效在人,高效应验,此发展之必然,只要效验超群,何惧其理不见,谚云:“水到渠成。”6.从痘疹说起,看中医走向

痘疹病是一组病,其中包括天花、麻疹等以痘和疹为主证的疾病。痘,除天花(痘疮)外,尚有水痘。疹,包括麻疹、风疹、猩红热在内的疾病。痘疹病的特点为疫,疫者时行传染。痘疹病在古代称法不同,但在汉代时就有其流行的记录,在明清时期的流行十分猖獗。

据载清代的乾嘉年间,痘疹猖行,尸横遍野,可见痘疹类疾病对人民健康造成的伤害相当大。在清代以前的医疗主力是中医,中医在防治痘疹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儿童尚有痘疹病流行,当时的治疗,西法仅对症防感染治疗,中医治法占优势,许多病得以救治。自从接种疫苗开始,痘疹病大幅下降,几乎绝迹,此乃医学一大进步,也使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梦想成真。问题在于痘疹病少了,中医治病优势何从,此心何须担忧,中医治疗痘疹用的是中医方法,此法公式化乃辨证施治。辨证施治,说是治病,实际治人,此乃中医治疗任何疾病的根本法则。由此可知,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疗疾的根本,此法适于痘疹,也适于其他诸疾。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某些疾病消亡,某些疾病新生,此皆为常。中医面对任何疾病的消长,均以辨证施治为法宝,均可应对而解。

从事实来看,痘疹疾病减少和消亡之后的中医学同样以辨证施治之法,救治各种病证。

在治疗各种疾病的实践中,中医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空间。事实和实践证明,历史上某些疾病的改变,仅是量的增减,其质不变,辨证施治仍然是解决疾病的法宝。中医走向一路顺畅,辨证施治的法则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将疗效推向新高。7.狂谈医学未来

下面根据《易经》变化之理,对我国医学未来走向谈谈想法,不敢说是大胆,也不能认为遐想,权作狂谈。我国的宪法规定中西医学并重,说明我国医学有中医和西医两个体系,其实在中医领域内尚有许多民族医,如朝鲜医、蒙古医、藏医、维吾尔医、壮医、苗医等。

中医学在我国历史悠久,从有人类活动起,原始医事活动随之而生,形成体系至今也有三千年左右。中医作为古老的医学,能传承到今天,说明其生命力之强,与人民大众的生命息息相关,毛泽东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医药学在人民卫生事业中功不可没。

国家出台了中西医并重政策,中医学的自身发展也有长足进步,中医药事业蒸蒸日上。

西医学是在科学发展的条件下,迅速建立起来的现代医学,大约在明清时期进入我国,清末以后加快步伐,很快在我国形成西医的体系,从而加快了我国人民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救死扶伤的伟大事业上,无与伦比地做出了伟大贡献。根据我国存在两种医学的实际,国家倡导中西医结合,采取西医学习中医及中医学习西医的措施,促进结合进而创立新的医学学派。我是国家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学员,对我国现有中西医结合、西学中和中学西等几种医学生培养形式,在今后或未来的走向方面,颇有感慨。西医学的发展不用担忧,其发展与国际接轨,前进之势不可阻挡。中医方面令人担心的事情很多。因为中医的历史久远,更新难度大,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难与西医结合,更谈不到从结合到化合。令人担心的是自身发展不快,不快则慢,慢必落后,终可自缚。识此大局,必将奋力增辉,在发展中创奇迹。此路与西医相比堪称艰难。西学中这一派人数不算多,但国家初衷是好的,半个世纪的实践,西学中的人要过中医的文字、文词、文理等关,学成之后,从事西医、从事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者大有人在。缘于西医先入,学中医之心易三心二意。后来为之大减,其理自明。最后谈中学西,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进修教育和试办年轻中医入西医大学等,特别是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的中医师,已经按三七开的模式培养学生,多年来证明是成功的,适应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说是中医保守就不实际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仍然姓“中”,不过中医知识已经与时俱进了。当然,在西医院校也设中医学课程,但其效果则明显不同。中医学西医,一是时代需要,二是自身发展需要,所以学起来大多是一心一意,某中医院曾放言:“中医能治的病要治,西医能治的病中医也能治,西医不能治的病中医亦能治,如脑出血中医内治外治全程不在话下。”

如此成真,西医纳中医药不易,中医兼用西医药顺理成章,中医兼西医的作为必然要高于各方,至于理论学说必然在实践中形成,此想是梦不是梦,仅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已。至于“中医学了西医,自身不纯,是忘本,等于自灭”,此出于中医自强之虑,话语无错,岂不知医学之争,就地自缚对己之害,还不如奋起夺标,虎身添翼,耀祖扬宗,何不为之。历史在前进,医学的发展必当紧跟,落后自灭,此,不是走向,吾辈当慎。8.中医的当务之急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其产生与人类息息相关,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达到了相当水平,从而完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至今数千年传承不止,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无比。但是到了近代,西医学传入我国,随着科学的不断进展,西医学的生命火花愈来愈盛,对古老的传统医学发起了冲击,在急诊、外科等许多领域,无与伦比地发挥作用。相比之下,中医在以慢性病为主的阵地中大展宏图。在新的形势下,中医界有识之士,疾呼发展中医、壮大队伍、学习古典、全力继承等,心急者大多为老一辈中医人,国内名家道出“灭我中医者,中医也,非西医也”,此言有理。

当务之急,不在疾呼之言。疾呼之言全部落实,也难解当务之急。当务者急,急于何,不在量而在质,作为医生,其质若何。且知下文:在我国现有中、西两医,二者虽然各有所别,但是任务、目的是十分地一致,即治病救人。从现实来看,病人就诊,何病选西医,何病选中医,不仅病人有数,医者也有底数。所谓名院、名医病人聚众,其因不言而喻。归根结底还是治好病,可见疗效决定一切,有了疗效,尤其是高效,作为病人任何话语都无所谓,注重的就是求诊愈疾。不妨举外科为例,在古代中医外科为历史立下汗马功劳。三国时的名医华佗用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为伍)为外科手术者麻醉,救治外伤无数。今时西医之外科麻醉先进无比,其手术疗效亦为领先,中医如用则属西化,故而多虑。怪哉,中医外科凡用现代麻药者同样救人,但西化之疑接踵而至。从历史发展来看,华佗如果活到现在,他用的麻药是否也会更新换代?由此可见,中医外科手术用西医用的麻药治愈的病人,能说是西医治的吗,换句话救人之术无国界,何况一国西医呢?将话题拓宽,在中医临床的各个领域,不讲疾呼之词,专讲治病救人本领,在急证、慢证、大病小伤、所有疾病领域疗效的水平多高,竞争力多大,不要和同行争,要与同业赛。从当前来审视,中医治疗许多大证取得了殊奇疗效,关键是方药,中药万千,精选组合效力惊世,历代有奇人。综上所言,当务之急,开动脑筋,下大力气,研究新方,攻坚破难,解决难题,将疑难杂证,所有病魔,齐同雷殛。在业内刻苦钻研,创新经传,以最新而有效之法,打拼一片天地,其立足何虑。切记,依政策生存则时日短,以艺高而立,立而远,中医人当奋起,改革创新是硬道理,将大喊大叫,空谈至爱,变为实干、实验、大爱至亲则足矣。9.以中容西为尚

以中容西,讲的中西医关系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倡中西医要结合,多年的结合实践,中西医结合的结局,似乎必定要灭一方。受害的一方人所共知在中医。因为中医形成于阴阳五行盛行的古代,属于玄学领域,其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系统理论及辨证施治等体系,一旦确定,则成为治病法则,尤其经过几千年验证行之有效,再如同西医那样不断更新,经常改变是不易的。从西医东进以来,西医学术日新月异,不断地更新,因此在许多领域居先,在中西医存在又各有特点的情况下,谈结合比较难。如顺其自然,凭自身努力,凭水平争夺生存空间,条件只有一个,谁解决好问题谁存在。在中西医并重的时代,以中容西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中医药学从发展的本身特点出发,容西是可行的。西医高明,中医也高明,中医容纳西医之长,可以说更高明。此更高明不能认为是中西医的结合。中医容西从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来看,在教学上从培养中医之始,将西医的生理、解剖、诊断、手术等方面,作为中医的基础设课授业,让中医学子虎身添翼。有人担心西化,实践证明一代新中医,不仅有集成又有创新之力。从临床范围看,中医诊病、辨证、检验、用药及现代诊疗措施等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中医诊病视野及治疗范围。此种远功近利之举,对中医来说顺理成章。以儿科为例,哮喘病中医治疗有优势,一旦出现危象,用西法救治一时有何不可,中医不做,病人自求西医作为。又如麻药,西医麻药比中医麻药方便,用之又何妨。西药有针剂,中药制成针剂较晚,不在中医,而是古代没有制针剂的科学设备。中医取用自己不足的措施,不能减中医之特色,而是增加中医之光。相反西医用中药只注意什么消炎、止咳,不会辨证,用起来药不达证,岂能效哉。实践证实,中医要继承,也要创新,还要学习有用有利之术,不断提高自己。最实际的措施是以中容西,相反故步自封、立地自缚必然误己又误民,最终误了中医药学术前程。10.儒能通医谜在悟

曾经有谓儒能通医,在古代儒者通读中医药经典,进而从医是很自然的。儒者是读书有学问的人,在古时读书内容主要是古文经史子集之类,有了古文水准,读起中医药的古文经典,显而易见,是有利而顺畅的。如汉代张仲景则是先儒而仕,再通医成为医圣的人物。中医药学必儒而通,在《备急千金要方》的首题便有明言“为医必儒”的要求。古人十年寒窗、苦读万卷书皆古汉语,今时寒窗十年,语文及现代学科不下十种,语文所占无几,如此通医之难无须言表。古代儒家之学之始,中医药学始生,因此,中医药学的攻坚,尚须医古文开路,尽管如此,也难解燃眉之急。近代有思想大家梁漱溟,他不仅是中华文化大师,而且对中医药学和西医学也十分爱好。他在中西医比较观方面,做了十分客观地评论,特别对中医药的认识不但深刻,而且客观。他特别强调儒能通医方面的理论认识。中医药学产生并形成的年代恰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儒家学说、玄学、道学等的鼎盛时期,因此,其理论同样受其思潮影响。形成的理论深奥,没有相适应的古文水平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中医的学理并不是单纯思考出来的,需要直觉灵敏,要有内在的修为和修炼才能证知,若深而悟透则更加为难。对此也只有高明的中医方可懂得。此种深悟高明传承不易,而易者多是方法,治病之法代代相传,其中要点是悟、难传,只能心悟。因为中医理论难悟,关键是其学理的逻辑性特殊。比如经络理论,人体的经络线走行有始有终,各线之间有不同名称的穴位,各穴又有自己的主病,用起来有效。对此理论用了几千年不衰,对其存在投入大量资财进行研究,至今找不到实质。信否,只有临床疗效做证。但是历代均有高明中医悟透此理,此外的脏腑理论、营卫气血、辨证施治等诸多医理,均与经络理论相似。论者评,对中医理论悟透程度,决定高低,高者神医,低者普通一员。对中医理论的感悟,条件有二,一是儒,必有相当古汉语水平,方可学懂条文。二是悟,则是内功修炼,理解能力,吃透精神,自我消化,只有悟透才能成为真知。真知在握,治病疗疾,可迎刃而解。余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只有继承前人的方法不行,如果行也只能是医病而已。也只有炼就内功,悟透医理才可治人疗病,此天人合一,人病相系,此治病救人之本,凡为医者必当攀登。此,中医永在,传承不息之所以然。

诚然,先为儒后为医、有深彻感悟方能为良医,从理论上可以理解,但在实践中并非人人可为。现实中可以见到,多人同窗共读中医,但临床中治病疗疾的效果却迥然不同,其医技水平有异。若从对中医的感悟而言,或是对中医理论了解不深,或是运用不当之故。人们经常说,“姜是老的辣,中医是老的好”,意即老中医看病水平比较高,但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获知,并非只老医生看病才好,年轻有为的良医也不在少数,归根结底,还要看个人“悟”性如何。

本人从1978年开始带徒,至今已数十余名,带教方式均以侍诊为主。其中有几位徒弟熟知老师的辨证方法和思路,跟师后很快即可掌握老师的遣方规律,甚至方药运用起来也如出一辙,每获良效,出徒之后在各地也慢慢成为一方名医,说明其继承得很好,悟性亦佳。那么如何培养更多的有悟性的学生呢?笔者有些许体会,作为老师,不仅应该将自己掌握的技能无私传授给学生,还应该把自己学习、临证的感悟介绍给学生,缩短培养时间;对学生而言,需熟谙各家学说,在了解老师感悟的基础之上,悉心加以体会,之后方能悬壶,这样诊治水平的提高自不待言。由此可见,学习、体悟缺一不可,相得益彰,何忧日后名医匮乏焉?丑卷 仁 德

按: 仁者仁心,德者德行。中医历来以仁德为重。王烈教授以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为座右铭。特别强调精诚为医者之魂,所谓精则要求治病技术要精良,诚是诚心。提倡为医之人德要高尚,为病人真诚服务,而且应以优良的技术治好病。1.医德,医之魂也

医者仁心,无可非议!但医者不仁,病安何去。医德者,医者的道德所在。今人讲之、求之。但古人早有明示,试解诸例。(1)《医医病书》谓:“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成。”

此,比如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方称此德。(2)《留香馆医话》谓:“医师操活人之柄者也,当以道德为重、博爱为怀。”

此,示医者之权,不可不为病人尽心。(3)《友渔斋医话》谓:“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此,要求医者达到德才兼备之地。(4)《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谓:“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求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

此,医者对自己要严要求,医技高,才能治病用药恰到好处,即正术又正药良医之形象也。(5)《王氏医存》谓:“医人临症,全仗精神健旺,用志不分;若精神疲惫,乱听乱谈,粗心浮气,先自病矣,奚以诊病?”

此,要求医者以饱满精神为病人治病,自己带病,岂能治好病人。(6)《知医必辨》谓:“善治病者,只须一药,即可得效。”

此,强调医者要善于辨证,医者才学出众,当辨必善,所以,用药恰当而收效。(7)《言医》谓:“药有偶中而病愈者,有误中而病愈者,未可居功于不疑,当猛然省,翻然悔,惶悚无地,则学日长而识日高。”

此,治病注意科学性,凡治好之病,当思病之何愈。不可太自量,应多学才能多识。(8)《言医》谓:“医家误人有六。有学无识一也;有识无胆二也;知常不变三也;意有他属四也;心烦冗沓五也;偶值精神疲倦六也。为医者,不可不深加自省也。”

此,言医之德,终以治病救人为心,此六误皆不得从医所习,力避方可为人之医。2.也谈活虎之心话和谐

近读李乃庚教授主编的《幼科医录》书中提到孙思邈给老虎治病而愈,老虎知恩而报的故事。我曾到过陕西的黄帝陵,路过孙思邈的故乡,听到孙思邈给老虎治病的故事。李乃庚教授记得全,下面节录原文:孙真人在当地行医几十年,有一天夜里听到有人推门,孙真人问而没有人答,但仍然有人推门。他是一个医生,知道夜里上门多是重病、急病,他赶忙掌灯开门,门一开,吓得孙真人一身冷汗,哪里是病人,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趴在他门口,孙真人认为这下着实在劫难逃了。他愣了一会,见老虎没有吃他的样子,再看老虎张着嘴,摇着头,喉咙内发出低沉的哀鸣声,好像很痛苦,再看老虎的两只前爪不是伏在地上,而是跪在地上,孙真人定了定神,就问老虎,你是找我看病吗?老虎张着嘴,点点头,孙真人便大着胆端着灯,向前看看老虎为什么老张着嘴。一看原来老虎喉咙内卡着一块骨头,他又问老虎,你是骨头卡在嗓子来找我看?老虎点点头,孙真人想老虎是够痛苦的,我如贸然伸手进去取那块骨头,他毕竟是野兽,假如咬断了我的膀子怎么办呢。他就安慰老虎,你别急,我帮你想办法治疗。老虎仍跪在门口,孙真人到屋里想办法,他突然看到挂在墙上的一只铁环,是他平时扣在绳子上,上山采药用的,他就取下铁环,来对老虎说,你张大嘴,这个铁环放到你嘴里,你咬着,我帮你取骨头,孙真人把手从撑在虎嘴内的铁环中伸进去,取出了卡在老虎嗓子里的骨头,还帮他涂上止血药,对老虎说:“你可以回去了。”可是老虎还是跪在那里不走,嘴不张了,颈子转来转去,还很难受,孙真人明白了,它是嗓子痛,希望能继续治好,孙真人想了想,对老虎说:“你不要着急,明天我叫人把药递到后山的三岔路口,你到那里去吃药,疼痛就会好的,不要到这里来了。”这时老虎才点头起身,缓缓离去。第二天孙真人看病时,把服用有利于治老虎伤痛的方药,都嘱咐病人将药渣子倒到后山的三岔路口去,病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做,病好得快。孙真人的意思是这样做老虎病好得快,病人听了认为是自己病好得快,这就是至今病人还把药渣子倒到三岔路口的由来。在孙真人的治疗下,老虎的病很快痊愈,老虎为了感谢孙真人的治病之恩,主动到药王山为孙真人看护山林,保护孙真人的安全,孙真人年老体弱,要出诊的时候,老虎主动当起了孙真人的坐骑。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人民群众之所以创造这一神话,流传千年,反映了广大群众对孙真人的高超医术与活虎之心的一种赞许。故事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孙真人治好老虎的病,根本未想图报,但老虎却知恩图报。作为医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以救人为心,不怕困苦与艰险,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医者仁心”,不图回报真君子。说起医患和谐,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如果讲医患关系,主要矛盾应在医的方面,要像孙真人那样具有活人之心,对病人一视同仁,以高超的技术,认真负责地为病人服务,治好了病不图回报。孙真人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术经验,同时也成为从医之人的伟大楷模。吾侪医辈当奋起,高举医者仁心的旗牌,为医患和谐而尽力。3.施恩图报非君子

在医疗领域,见有“施恩图报”的不良现象,这是一种视治病救人为施恩,从而想图报的思想。例如,医生治好了病,抢救成功等令病人欣喜的事例,在医院里比比皆是,病人多有感激之情,往往通过表扬、送礼等不同方式表达出来。有的时候形成了一种风气,此风不可漫延,应自觉刹住。岂不知,医院、医生从事的是一种特殊行业。在计划经济年代要无私地为病人服务。今天,处在市场经济时期,正如人们到商场买东西,必须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质量差的还可以换一样。医院、医生的服务也不是无偿的。比如,诊病挂号、检查、取药均要缴费。病人花了钱,换来的是治好病。如此说,医院、医生应理所当然地为病人服好务,仅此而言,谈不上什么医者施恩于病人了,治好病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事实上有的也事与愿违,花了不少钱,病未治好,甚至抢救无效弄得人财两空。这些事例就与商场购物不同了。为了弘扬医者正气,端正医德、医风便成迫在眉睫的大事了。在中医史上从汉代张仲景、唐代孙思邈、宋代钱乙到后代的名医,在自己的著述中,十分强调为医者讲德为首,次为术精。对病人要视为亲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切勿施恩图报,败坏医者名誉。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端正医德,树立正气。专门拍摄电视剧《医者仁心》以弘扬医疗正气。明确要求医生为病人治病是自己分内工作,应该无条件而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好务。病人已经为医院做了付出,仅此而言,病人也应获得相应服务,这本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再认为给病人治好病是一种施恩就于理不容了,至少说是一种非君子之为也。长此以往,必影响医患之间的和谐,为医者理当深思。4.亲不知医,犹为不慈

亲者双亲,父母也。做好子女知医为孝双亲。古人有言:“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可见古时将学医视为忠孝的标准之一。复元道人邵辅为《儒门事亲·重刊儒门事亲》作序时讲:“书名之义,盖以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药品酒食,非孝不能备也。”故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这是讲子女学些医药知识,对父母的健康大有益处,被认为是一种孝顺行为。岂不知当今社会,一家一个孩子,不仅父母视为宝贝,父母的父母更视为掌上明珠。几乎所有父母惜儿之心慈,但惜儿之术又多匮乏。缘于不知医,调护不到位,衣着增减无数,饮食多少不匀,睡眠卫生不讲究,疾病用药难合理,诸此等等,皆因不知医所致。可见子女不知医是为不孝,而双亲不知医,对子女同样不慈。临床所见,亲不知医,犹为不慈之例多多,列举一二。例一,断乳不当,导致营养失调,脾胃失和。例二,乳食无度,不知谨节,吐泻不断。例三,哮喘病儿,家中5人有3人吸烟,久病难愈,不知烟作怪。例四,关心孩子成长,乱用营养品,导致体胖性早熟。例五,杂药妄投,不加禁忌。例六,精神保护不慎等,不胜枚举。一旦出现问题则悔之不及。每闻孩子父母叹说,不知医反误时机,虽心向儿而愿违,反而不慈。可见为人子者知医孝亲,而为人亲者知医慈子,均可为中华美德。医者为业谓大医,大医医人。民者知医谓小医,小医防护。凡大医之人善读经典,小医之人科普常识足够。诸如,孕期卫生、育儿卫生,尤其乳食卫生。年长儿的精神卫生及疾病防护等均应通晓而用慈于儿女。父母关爱子女无可厚非,但学会关爱是至关重要,亦迫在眉睫之要务。为适应需要,国家提倡加大宣传,卫生部门又要求普及,图书资料琳琅满目,医者广为宣讲,其旨皆为一个慈字而贯今古。为人亲者必躬身而为。事隔多年一例,某家长为给儿补钙,每日喝骨头汤,久者儿服之生腻,腻而成积,脾胃失和,反而厌食,继之治疗用药。后来其自学医中常识,书曰,日喝骨头汤400碗方可补钙,汤中脂肪超标久而成积为病。可见惜儿健康,不知医反而不慈,知医而解是为慈。5.大医精诚,为医所宗

1958年步入中医殿堂,读《备急千金要方》一书,始知为医者必宗精诚二款,但对书中所述规则,一时莫测,经过几年的医疗实践,尤其与老一代医者相处共事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大医精诚对医者来说是必修之课。50年后,又重温《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第二》,孙思邈不愧为一代宗师,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真是古今一大才槃槃的圣贤之辈。孙氏真人为医精诚,正如其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仅此一隅,足可说明一位在封建社会,不应召而为民医之人,竟有如此崇高情操,体现一个诚字,难能可贵,为后世医人树立了伟大丰碑。如今医界讲究医德并强调为病人服务,其内涵仍未超出大医精诚的“诚”,诚者诚心诚意,说到具体处即真心为诚。

史上每讲医者仁心仁术,其实亦大医精诚之所演绎,不过本文重讲一个诚字,落在医德上。

关于精,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第一》专题论述大医精诚之精。精者,精益求精,其论术也,指医术而言,大医之业多技术,同样是高要求,医者无良知难为医,有良知无良术,同样与大医无缘。可见大医者医德高尚,技术优良,二者兼备方可称意。多年临床锐意进取,以心向医,大医精诚为宗。1988年同业,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学家、孙思邈式医学专家江育仁老,寄赠“德才并茂”字幅;2006年版《基石》一书载“大医小儿王王烈”;2009年,适值八十华诞,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大医精诚”牌匾;2011年,《大医精诚》出版,其语“医术医德彪炳天下,百位大师望闻问切”,王烈位居139页。至此,以大医精诚之魂铸就今体,其中妙处在修在炼,重内功而不浮。如按《备急千金要方》的“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效,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仅此要求,又有几人相称,作为大医对病人必须负全责,不考虑个人得失,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备急千金要方》在唐代要求医者以精诚规范自己,实是珍贵之举。在当代社会,条件今昔有别,但对病人要集中于一个“爱”字,对病人有了爱,爱心出方,方可疗疾。因此,诚心深意,为医者应从内境炼就,并不断深化提神,造福病人。6.良医谦和有道

良医者优秀之辈,谦和者仁心在位,有道者修养为先。忆想当年,行医初始,有幸随学院领导视察学院在长春和吉林两地毕业实习的1958年级。行前备有两本记事小册,一册记临床经验,另一册为实习见闻。临床经验记的不多,见闻反而不少。

在吉林市第一站是吉林市郊区医院。儿科有位金老大夫,听说老大夫病人多,有个性。在诊室待了一个小时,病儿多无法交谈,行家看门道,以看为主。老大夫看病必须按号排。突然间诊室外一个孩子哭得厉害。金老开言让哭的孩子进来,用手摩孩子腹部,边查边揉,不一会孩子不哭了。其态度和蔼地说,孩子肚子痛,其因受凉,气不畅通。病家同意并说系夜间受凉,孩子哭闹多次了。金老随即开了温中散。后来听病家说,金老讲原则,但对待病人态度可亲。到了船营区医院儿科,一位刘姓良医,病儿不少,正赶上给一位15岁学生诊病,就诊系因患有头痛病。刘老时年近80岁,和气地问诊,孩子多大了,家住哪,念几年书,谁陪看病,学习累不累,最后病多长时间,哪不舒服。刘老的一系列问话,体现了关怀之心,此时病儿脸上愁颜换笑颜。孩子拿处方出了诊室,我随后跟了出来,问其感觉如何,孩子答病好了一半。随意看了一下处方,上写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等似像血府逐瘀汤。

离开吉林的次日,来到长春。第一站来到长春市中医院,首先到了我老师朱志龙老先生诊室,说明来意站在老师旁边。恰好一位病儿,8个月,在诊床大便了,病儿家长忙之收拾。老师未加躲避,反而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