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沉思——亚非奇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17:27:50

点击下载

作者:闻明,彭萍萍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的沉思——亚非奇迹

历史的沉思——亚非奇迹试读:

亚洲文明奇迹

石窟庵和佛国寺

石窟庵和佛国寺溯源

庆州石窟庵和佛国寺,位于韩国东部庆尚北道的庆州市,距首都汉城280千米。作为一座拥有千年繁荣历史的古都,庆州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7年古新罗建国,国王朴赫居世在徐罗伐(庆州旧称)建都,从那时起庆州便初具都市风貌。公元677年,新罗国在当时中国唐朝的帮助下,消灭了高丽和百济,建立了统一的新罗国,并定都徐罗伐,统一的新罗文化也从此更加灿烂辉煌。公元935年,高丽太祖王建消灭了新罗,建立高丽国,定都于开城,徐罗伐正式改称为庆州。沉淀了前后50代、900多年新罗王朝宗教、文化及艺术的精髓,各种代表新罗时期优秀文化的遗迹和古迹遍布庆州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庆州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佛国寺,位于庆州吐含山西南山麓,创建于公元530年,公元751年由金大城扩建,公元774年竣工。据说,当初寺内有80多座殿阁和楼阁。1592年在战乱中被烧毁,朝鲜王朝时期重修了部分建筑。1970年,韩国政府全面修复佛国寺,原来仅留遗址的观音殿、毗卢殿、回廊等建筑得以复原。佛国寺属典形寺院布局形式,其特点之一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紫霞门、无说殿左右的回廊环绕的院落和以极乐殿为中心,从安养门左右至极乐殿后的回廊环绕的院落东西并列;另一个特点是释迦塔和多宝塔双塔式寺院建筑的形式。这座建筑被誉为韩国最精美的佛寺。

石窟庵原为佛国寺的附属部分,于751年佛国寺扩建同时建造,位于佛国寺后吐含山的峰顶处,是一座用天然巨石凿成的洞窟寺院,由巧夺天工的石雕组合而成。它的布局是“前方后圆”。艺术特点

佛国寺的石造古迹都是用花岗岩建造,无论菩萨和信徒的肖像及环绕在其四周的神仙,还是雕刻成顶部和基座的浮雕,无不逼真、精致,其形态、建筑方法均为当时土木建筑技术之精髓,风格华丽宏伟,是韩国石造艺术的宝库。寺内双塔,石塔阳刚,木塔阴柔,表现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平衡和谐之美。石窟庵雕凿手法奇特,被誉为新罗王朝在宗教、理论、科学及造型艺术全盛时期的空前绝后之作。它的营造计划将建筑、水利、几何学、物理学、宗教和艺术融入统一的整体,它的规模、雕刻之精巧以及空间布局都堪称世界杰作。石窟庵和佛国寺的建筑与雕刻充分展现了新罗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韩国历史文化长廊中的瑰宝。佛国寺

佛国寺是庆州地区最大最富丽堂皇的佛教寺庙,被誉为韩国最精美的佛寺,被韩国政府定为第一号历史遗迹。但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因为其规模庞大或年代久远,而是因为寺内的新罗建筑和许多珍贵的佛教国宝的存在,它才闻名于世。

佛国寺背依青山,碧溪川流,林木茂密,掩映在绿叶之中的山门上书有“吐含山佛国寺”6个金黄色大字。步入山门,并排而建的两座双层石坛迎面高耸,石坛的两边架有四座石桥。紫霞门有青龙、白云二桥,据说走过桥便是渡过彼岸到达佛国乐土;另一门安养门亦有莲华、七宝二桥,据说通过安养门也代表进入了极乐净土。桥下以前曾建有象征着寺院与尘世相隔的九品莲池,后遭毁坏。沿寺院大门内的花岗岩石阶向上,可到达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两侧各有一塔,东塔称多宝塔,高10——4米,是建在双层基座上的三层石塔,为新罗石造美术的代表作品,被列为韩国第二十号国宝。该塔虽为石造但却采用木塔样式而建。西塔称释迦塔,高8——2米,是新罗的典型石塔,外形质朴,匀称美丽,被列为韩国第二十一号国宝。这两座塔均是新罗时期宝塔中最精美的,曾经使当时的佛国寺成为最流行的“双塔”格局的典型。佛国寺内的主殿有大雄殿、极乐殿、毗卢殿和观音殿,殿的规模都不大,里面所供奉的佛像面部上唇部位都长着胡子,类似于中国唐朝以前佛像的造型。石窟庵

按照当年的设计,石窟庵是佛国寺的附属部分。因其是在一个自然巨石凿成的石窟之内建造的佛寺而得名“石窟庵”。

石窟庵自身为一座完整的寺院,庵内由前室和后室两部分组成。前室宽6——8米,长4——8米;后部的圆形主室,直径7——2米,表示天界。两室之间由宽3——6米、长2——9米的通道相连。前室为正方形厅堂,堂内石壁上雕有佛教八部神将和金赐力士。后室为主殿,拱形殿堂直径迟6——85米。吐含山是新罗王国防御外来入侵的天然屏障,石窟庵东面朝海,站在庵前可以眺望苍郁的海面,观赏美丽壮观的东方日出。过去这里一直是人们进香许愿、祈求国泰民安的地方。

法隆寺

法隆寺历史

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县的生驹郡斑鸠町。奈良于公元710年成为日本首都,立都时间远比京都还早,可谓日本第一座历史悠久的都城。都市风格仿中国棋盘式设计规划而成,当时逐渐兴盛的佛教文化,也使奈良充满了各种佛教寺院与文化遗址,包括法隆寺、药师寺、东大寺、唐招提寺等寺院。法隆寺是日本佛教圣德宗总寺院,公元587年为祈祷天皇病愈而许愿兴建,天皇病故后由椎古天皇和圣德太子续建,于公元607年建成。“飞鸟”的代表

在日本文化史或美术史中,常将7~8世纪大和朝廷在奈良的统治时期,划分为“飞鸟”时代、“白凤”时代,以及迁都平城京以后的“奈良”时代。依各寺创建年代先后,沿着时代脉络追溯,是了解奈良古寺的最佳方法。法隆寺在奈良现存诸寺当中建造年代最早,艺术与文化价值在日本均排名第一。公元607年完工时,圣德太子还亲自主持启用典礼。可惜,当时的佛殿塔堂都在六十几年后的大火里付之一炬。如今依旧保存飞鸟时代风格的建筑物,只剩下“西院伽蓝”的金堂、五重塔、中门,以及部分回廊。“伽蓝”是梵语,意思是寺院。飞鸟时代的美学观念,主要沿袭中国魏晋南北朝,讲究的是厚重沉稳,具有一定的严肃色彩。从法隆寺的南大门进入,正前方颜色深厚,层次井然的西院伽蓝建筑群的确给人一种稳重的安定感。纵观西院伽蓝内部,好像各栋建筑各据山头,刻意在彰显自我的感觉。西院伽蓝的中门、金堂与五重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大的木造建筑物,也是见证飞鸟时代文化思想与艺术美学的珍贵宝藏。法隆寺的遗产纪念碑“七堂迦蓝”建制

坐落于奈良斑鸠町一带的法隆寺,都是在崇佛势力掌权之后大力兴建的。寺院命名,也直接表达出要让佛法更加“兴隆”的用心。

奈良时代的正统佛寺,有所谓的“七堂伽蓝”的建制。内容包括存放舍利或宝物的“佛塔”,供奉佛像的“金堂”,宣讲佛法的“讲堂”,敲打梵钟的“钟楼”,存放经典的“经藏”,出家人作息的“僧房”,以及用餐吃饭的“食堂”。七堂伽蓝的构成体系全都被运用在法隆寺的修建中,它也因此成为以后日本佛寺兴建的基本典范。只要是佛教寺院,无论法相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莫不采用此种体系,差别只在于改变寺内建筑的式样、名称,或者用途,例如将佛塔变成“五重塔”,将金堂改成“中堂”,至于七堂伽蓝的基本构成,一直没有改变。

法隆寺号称日本古代的建筑博物馆,寺内可以见到历朝各代的建筑形态,其中最珍贵的便是飞鸟时代的西院伽蓝建筑群,里面的五重塔是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筑物。除了西院、法隆寺还建有东院、宝藏院、仓库、圆堂等建筑群,以及昔门院、实相院等小寺院。今日所见的法隆寺虽然历经沧桑,却是日本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兴建法隆寺的圣德太子不仅是一位崇信佛教的虔诚信徒,还是日本政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由于他的努力,大和朝廷的威望与权势日增,完成了日本的初步统一,并将佛教定为日本国教。法隆寺的殿、堂、塔

法隆寺由西院和东院组成。其中西院是法隆寺的中心伽蓝,它包括南大门、中门、金堂、五重塔、讲堂、经藏、钟楼以及圣灵院、百济观音堂等。东院是在圣德太子的住所——斑鸠宫的旧址上改建的,建有梦殿、讲堂、僧房等伽蓝和绘殿、舍利殿、钟楼、礼堂等。其中金堂上层呈“人”字形,下层是四角伸出的双层房顶的瓦顶建筑。金堂平面近似正方形,具有独特的风格。堂内分为正殿和拜佛堂,拜佛堂内壁上画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等。

姬路城

姬路城史话

姬路城是日本少数几座颇具规模的平山城,位于日本山阳地区的姬山之上、本州平原的中心。它自古以来即为交通要道,因此成为争战时期最佳的据守点。更因战国丰臣秀吉在此筑城,并开通外港,为图谋中国做准备,这里遂成为山阳道上的重要据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姬路城兴起于1333年元弘之乱,因地处播磨地区的交通要冲,当地的豪族赤松则村、贞范父子奉护良亲王之令,将姬山住处建造成四周围有墙垣并开设城门的城寨,成为举兵对抗北条氏仓幕府的根据地。自此开始,这里便成为战争时的兵家必争之地。到了足利室町幕府末期,由于地方大名(即诸侯)相继叛乱,再加上因足利将军继位者问题引发的内斗不断,导致室町幕府的衰亡,而走向长达百年的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姬路城在此时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因此赤松政则担任城主时,筑城更加偏重防御功能。其后丰臣秀吉奉织田信长之命,进驻姬路城作为侵略中国的根据地,他于天正八年消灭长治,平定播磨后,开始修复姬路城,兴建了三层楼的天守阁及壕沟、城墙等防御性建筑。丰臣秀吉逝世后,进入了德川家康执政的江户幕府时期。庆长五年关原之役结束,争战有功的“西国将军”德川家康的爱婿池田辉政接收姬路城。从他接掌后的第二年起,进行了大规模修筑工程,历经九年的岁月,除了重修主要建筑天守阁,并与东、西等方向的小天守阁组成联立式格局外,也加修了附近街道,使原本的旧城变为大城。1617年池田辉政改驻鸟取城,姬路城改由本多忠政的嫡子——忠刻和千姬夫妇驻守,他们建造了西之丸的百间廊下与化妆楼,其中外郭作为护城之用,内郭则是夫妻二人居住之地。现今姬路城的规模正是在那时奠定了基础。

姬路城自从赤松贞范受封为首任城主以来,总共经历13个氏族,48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姬路城曾经因为丰臣秀吉、池田辉政、本多忠政等大人物进驻而闻名遐迩,幕府时代更以姬路城作为统治本州西边的据点,尤其具有历史意义。军事要城

在争战频繁的战国时代,镰仓幕府时的中国式寺院建筑不再受到重视,代之而起的是具有完整防御措施的城堡式建筑,姬路城即是因为其军事战略地位重要而兴建。姬路城经历分崩离析的战国时代到统一的江户幕府时代,逐渐扩大为典型的“平山城”城郭式建筑,它融合了中古时代以领主馆舍扩建防御工事的“平城”以及纯粹为战斗目的而利用天险所建的“山城”特色,成为有坚固防御设施与宏伟殿阁的大城,使得日本城郭式建筑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形成“安土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当时以木材建成的姬路城,为防敌人长驱直入,直接攻进本部而设置了壕沟、城墙等多重如迷魂阵般的路径;其中的天守阁是日本人在锁国时期自己创造的新样式建筑。姬路城除了军事用途外,还是住宅,更因外形的美观与宏伟,成为城主至高权力的象征。城堡最外围环绕有护城河,称作“外壕”;城里有一人工挖掘的深水池作为“内壕”,再配合环城的高墙为整个城堡的第一道防卫线。它利用高叠落差的地基、迂回曲折的石墙、方向不一的大门,混淆入侵者的方向感,争取防卫的时间。城堡中建有易守难攻的圆形迷魂阵墙,因其形状为圆形,故简称丸,如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等,罗列在四周使入侵者不能破门而入。建筑主体里外楼层不尽相同的复杂结构,也使敌人入侵时产生错觉和迷惑。如天守阁外观为地上五层,而内部则是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小天守阁外观为三层,里面是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东小天守阁外观三层,里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西小天守阁外观三层,里面地上三层、地下两层,结构不尽相同。城墙或大小天守阁主体上都凿有三角形或方形的孔眼,这些特殊的御敌装置都是为了防御敌人攻城,用来放置枪炮的地方;两侧较大的开孔则是用来观察城外敌情的。这些用来设置枪炮射击的叫作铣眼,射箭用的叫作弓狭间。另外,凸出于建筑物墙壁外面的小室,称作“石落”,作用是每当遇到敌人企图攀登墙垣攻击时,可以将小室地板放下以投掷石块阻挡敌人。至于位在城堡后部的“天守阁”,不但是城堡要塞、指挥中心以及避难所,同时也具备望楼的功能,一旦发生敌人围城攻击的情况,城主就会进入天守阁避难,并指挥对应策略。屋顶上装饰着动物状、巨大而华丽的雕塑,这是防火的辟邪物。最大的城堡主楼高92米。三座较小的城堡主楼被独特的系列防御墙精巧地联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姬路城的大小天守、堡楼、仓库、围墙等,所有墙壁全都漆上厚层的白漆,除了美观外,也兼具防火、耐火的效用。但若以城郭的安全性来看,似乎应采用隐秘性较高的深色系,然而池田辉政用显眼的白色,表明当时的姬路城已脱离战国时代军事战略上的意义,而在大一统的江户幕府时代中具有强烈展示作用的政治意味。

战国时代,城主曾住在天守阁,但后来则在本丸与城郭之间筑馆而居。属于本丸部分的带郭橹也是据点之一,但因建筑太过密集,造成光线阴暗不明,被误传为审判罪人的刑场,而别称腹切丸。西之丸顾名思义即是城西的防御据点,它是由一连串的围墙、长廊所围成的区域,沿着长廊有小房间相连,昔日是千姬侍女的厢房,称为百间廊下;最后一直延伸到化妆楼,此楼原为存放千姬的化妆品而建,也是千姬日常生活的休憩场所。这间桃山时期的居馆样式,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权势的炫耀

姬路城是日本十几座中世纪城堡中最宏大、最典雅的一座,它象征着昔日的辉煌成就。这座设计精良而坚固的城堡,除了具备防御敌人的功能外,同时也有炫耀统治者权势的意味。日本德川幕府时期,规定每个省份只能建造一座城堡,城堡是各地诸侯,也就是大名与门下家臣及武士的居住地,而城堡的规模壮观与否,则完全取决于居住者的财势。由于日本的传统城堡为木造建筑,为防止敌人袭击,整个城堡的布局呈三层螺旋状的迷魂阵式,以天守阁为中心,外有层层的保卫措施。日本传统城堡如此严密的规划设计,使得敌人攻城的困难性大幅增加,也因此,日本古代才会训练出擅长隐身术的忍者,以突破重围。内部构造

姬路城的大、小天守阁是诸侯及其家臣、武士的居住处,大天守阁南北两面构造几乎完全相同。

天宁阁内部构造十分朴素,地板、圈户、中央梁柱和各小室隔间都是木造的,室内各层包括通道、大厅、房室、仓库,甚至还有古代厕所。窗户的造型多样,有角墙、武者墙、格子墙等不同的形式。天守阁最上层的刑部神社曾于1847年改名长壁神社,这里所供奉的刑部大神是很早以前就镇守姬山的神礻氏,也是当地的主神。丰臣秀吉建姬路城时,曾将此神移至总社,之后的城主池田辉政生病时发生许多灵异之事,所以又迁回到城中的和三门内供奉。后由于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火灾,神社不得不在遗址上重新修建。重修之后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直由诸侯代代继承的姬路城改由陆军省接管,并于明治四十三年开始大肆修缮。到了昭和三十一年,文部省耗费8年的时间,用掉5——5亿日元的经费,才将天守阁修护完成。出于维护古迹的考虑,也为了减轻天守阁的荷重及强化耐久性,改建者用新烧制的7——3万片平瓦、圆瓦取代厚重的古瓦。另外,三小天阁、四栋渡橹除了使用新瓦外,也使用部分大天守拆卸下来的古瓦,加上其他建筑所使用的瓦片,数目之多不可胜数。修复完成的姬路城,由于建筑外观全为优美的白色构造,从远处眺望好似飞翔的白鹭,因此有“白鹭城”的美称,如今它不但是日本中世纪城堡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也是当地许多传统节庆的举行场所。

婆罗浮屠

充满疑问的历史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佛塔,位于中爪哇首府的旧日惹市西北39千米处的克杜峡谷,屹立在一座矩形小山丘上。山环水抱,林秀泉清,整座建筑宏伟瑰丽。“婆罗浮屠”意为“千佛坛”,在梵文中可解释为“丘陵上的佛寺”,它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其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壮观,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吴哥古迹相媲美,被世人共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

婆罗浮屠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了许多风雨,曾几度兴废。当年,萨兰德拉王朝的国王为了收藏释迦牟尼的一小部分骨灰,动用10万奴隶,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建成了这座佛塔,一时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它究竟建于何时则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说是建于公元824年,也有人说是建于公元850年。1006年,麦地拉火山喷发,引起大地震,周围居民纷纷逃奔他乡,佛塔渐渐荒废。14世纪,随着爪哇岛的伊斯兰化,佛塔更是备受冷落,甚至被人遗忘。1814年英国占领时期,驻爪哇岛总督发现了这座佛塔的艺术价值,曾进行小规模的清理工作,婆罗浮屠才重新为世人所知。20世纪初,一位年轻的荷兰工程师曾进行过修复塔基与塔顶的工程,但塔身倾斜未能得到校正,被损坏的石块也未能修复。

真正使佛塔死而复生,重放异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73年8月在联合国文教基金会的援助和国内各界的捐助下,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历时10年,耗资2250万美元,至1983年3月23日完成了重建佛塔大业。整修后的婆罗浮屠,古趣盎然,风貌如初。如今每年都有许多的参观者到此。建造过程

佛塔修建过程分为四期。在公元775年的第一期工程中修建了两层平台,但上层建筑没有完工。然后,在公元790年左右,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平台上修起了栏杆,从下至上的台阶宽度也统一了标准。此后不久,开始了第三期工程。在此期间,在原来的塔基上又铺上了12750立方米的碎石,这样做是为了加固地基并且抵消上层建筑的横向坍落。第三期工程修葺了第一层和第二层回廊的台阶与地面,中央佛塔的残料也被清除平整;同时,又在此处建起了三层细长的平台,每层都有带孔的小佛塔。这样,一座高达10米的新的中央大佛塔巍然耸立起来。在最后一期工程中,新的塔基得到了扩展,每一层平台上的栏杆也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变。建造佛塔所用的石材是普通斜辉安山岩和玄武岩,两者都是火山岩。由于佛塔四周没有大山,人们便利用附近河床水底的卵石。这种石块平均高20厘米、宽30~40厘米、厚不到30厘米,完全可以用手搬运。佛塔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建造中没有用石灰膏。一些石块靠薄薄的石楔与刻在柜邻石块上的双层鸠尾榫接缝契合。后来人们使用了带突出棱角的石块,因此石块能够极紧密地契合在一起。利用凸榫和榫眼连接的方法普遍用于第一、第二层圆形平台上的带格小塔。上层回廊修建时将具有凹凸接台面的石块作为壁阶按一定间隔砌放,于是建筑被牢牢地固定起来。浮屠外观

婆罗浮屠的外观有点像埃及的阶梯式金字塔,以六层圆形台阶和其上的三层圆形台阶组成主体部分,顶端装着大的吊钟形佛塔。佛塔的四周环绕着三圈72座小佛塔,每座小佛塔里都供奉看一尊佛像,塔中并有许多镂空的方格。方形台阶的回廊两侧壁面,有许多经典画卷的浮雕,浮雕上端排列了432座佛龛,每一座佛龛内都安置了一尊坐佛像。

吴哥遗迹

曲折的发现过程

吴哥是公元9~15世纪东南亚高棉王国的都城。9世纪初始,吴哥王朝先后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以及越南和孟加拉湾之间的大片土地,其势力范围远远超出了今天柬埔寨的领土,盛极一时。其间大兴土木,留下了吴哥城、吴哥窟和女王宫等600多座印度教与佛教建筑风格的寺塔。1431年泰族军队攻占并洗劫了吴哥,该城废弃。随后,繁华的吴哥就湮没于方圆45平方千米的丛林榛莽之中,到16世纪已成为一片杂木丛生的废墟,逐渐被人们遗忘。

1860年1月22日,法国博物学家姆奥为了寻找珍奇异兽,来到金边西北2504千米处的洞里沙湖岸。34岁的他,就在这个蛮荒的密林深处,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吴哥遗址。在此之前,没有人相信当地会有什么历史可言,更不用说工艺技术了,但是摆在他眼前的景象,却是一个辉煌灿烂的古文明无可置疑的证据。姆奥花了3个星期的时间在遗迹群中到处察看,从当地建筑宏伟的、传神的浮雕以及秀丽绝伦的雕像,他断定吴哥地方以往曾经出现具有高度文明化的王朝。姆奥将眼前的景观巨细无遗地记录下来,然后赶回法国,把他所看到的一切一五一十通过新闻界发布出来,但是,没有人相信他的话。几个月以后,他回到中南半岛的老挝丛林探险,不幸染患疟疾,客死异乡。

1863年时,姆奥的调查记录在学术杂志刊载出来,西方考古学术界终于开始相信的确有吴哥遗迹的存在。1866年,法国的势力侵入中南半岛,法国人开始对这些神话般的废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且于1885年编了一份历代国王的年表,人们才知道姆奥只不过是一个“再发现者”而已。根据考古学家找到的史料,人们知道高棉(即柬埔寨)在放弃都城吴哥之后,经历了几世纪的内讧和战乱,不过,吴哥都城的建筑却保存得十分完善,丝毫未受战火波及。1546年,高棉王安强一世曾修复吴哥窟,1576年,沙塔王曾经把宫廷的一部分迁至吴哥附近,以便就近维护。1551年,葡萄牙传教士发现了吴哥都城,并且作成记录,这份记录目前还珍藏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中央图书馆。

到了17世纪,吴哥城已人迹罕至,逐渐被四周茂密的热带树林吞噬。法国人在1898年,投入大量资金来维护吴哥遗迹,考古学家和一队又一队雇自当地的工人,逐次把枝桠缠绕的树林砍掉,使废弃了两百多年的石庙群建筑重见天日,恢复了昔日迷人的面貌。建造过程

吴哥窟修建于苏利耶跋摩二世执政期间。他曾是地方军阀,与亲王交往甚密。当时他必须打败两个对手才能在吴哥城称王。于是,他发动了战争,进攻高棉人的两个宿敌占婆人和安那米特人。尽管战争进行了19年,他还是完成了修建吴哥窟的大部分,这部分是吴哥城里15座主要皇家建筑之一。还在公元889年的时候、苏利耶跋摩一世就在一个大湖的北面建立了吴哥城,当时叫作耶达普拉。在以后的500年中,吴哥城一直是高棉的首都。它是一座由护城河环绕的城池,面积有4平方千米。其中心是一座梯级塔,还有一座建在高山上的巴肯寺。显而易见,苏利耶跋摩一世的建筑为后世国王所效仿,他们在城中都建起了自己的塔。而苏利耶跋摩二世的吴哥窟,则代表了高棉寺庙建筑发展的最高成就。

吴哥窟修建时没有使用灰泥,高棉人使用了两种砂岩;粗砂岩用于垒墙,细砂岩则用于刻有精美浮雕回廊壁。两种砂岩都是从东北方45千米的库伦山上采来的,石块可能是从暹粒河上用筏子装载顺流而下,通过运河至工场。在吴哥大多数石块在一边都钻有洞孔,孔径为25厘米,孔深3厘米,石块越大洞孔就越多。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洞孔是用来插上铁凿子以将石板固定在一起用的;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供临时插上销子以便拴绳。吴哥窟

吴哥窟是吴哥遗迹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吴哥王朝的苏利耶跋摩二世在1113年即位后,即着手动工兴建,大约花费了30年的时间才完成。以高棉语来说,吴哥窟是“寺庙城”的意思。它是由长约4——5千米、宽190米的环绕壕沟及长540米的西巷道、三重回廊和以高65米的中央尖塔为中心的五座尖塔共同组成的。不但外观十分壮观宏伟,同时在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上,都具有超越时代高度的成就。中央尖塔供奉着国王与毗湿奴神合而为一的湿奴拉雅神像,具有将国王神格化的意味。长达数千米的回廊,饰满了十分精巧的浮雕,精细绝伦,主题全是印度神话。

吴哥窟可以说是高棉建筑学上最值得夸耀的成就,但当时是如何建成的呢?由于缺乏史料,考古学家只能从回廊壁上的浮雕加以推测,不过有关当时建造过程的浮雕只占了所有回廊浮雕的一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因时日长久,表面已有磨损的现象,要全盘推测出当初施工的情形,显然不是易事。工地中的石材上都凿有小孔,就是为了方便搬运而凿的。重达数吨的石材柱则由大象拉引。建造大佛塔所需的红土和砂岩,由吴哥城东北方40千米处的布农塔丘陵上的采石场运来,搬运石材也是依靠牛或大象的拉引。如果适逢雨季,工人们则会利用河川来搬运。

当泥水工将墙壁砌成之后,便由绘图师描绘图案或图像,再交由雕刻师在上面雕刻。雕完之后,由油漆工在浮雕上涂上石粉或漆。最后贴上金箔并且着上色彩,辉煌灿烂的吴哥窟便诞生了。吴哥城

距吴哥窟约四千米,就是吴哥城了。吴哥城,也叫大吴哥,占地10千方千米,是高棉帝国最后一座都城,始建于公元9世纪,在苏利耶跋摩七世时得以大规模扩建。它是一座正方形城市,城墙周边长约13千米,城墙高约7米,厚38米,全部用赤色石块砌成。共有五座城门,门高约20米,四周屹立着四面湿婆神像,神像头高约3米,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帝着神秘的微笑。城门两侧各有一只石象,象有三个头,牙齿着地,鼻子在莲花中卷动,甚是生动逼真。城外有壕沟环绕,沟上有大桥,桥两旁各置有27尊石刻神像,成跪坐状,城内庙寺、宝塔、皇宫建筑鳞次栉比。

苏利耶跋摩七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皈依观世音菩萨,这也是他在吴哥城建拜扬寺的原因。拜扬寺位于城里的中心,周围有许多林立的四面佛塔,建筑格式十分大胆,而雕刻在四面佛塔上的观世音菩萨像,在佛教艺术上被赞誉为最能捕捉住神韵的杰作。拜扬寺中的回廊壁上有许多刻着人民日常生活情景的浮雕,其构图、描绘手法以及图像的表现,都非常写实而圆熟,使后人能通过它了解以往吴哥的日常生活、社会百态以及国王御驾亲征的情形。

苏利耶跋摩七世去世之后,吴哥王朝没有一个国王的营建成就及得上他。这时由于暹罗人和安南人逐渐摆脱吴哥的控制,使吴哥的势力日渐式微,不过这时的国力依然使邻邦不敢小看了它。

1259年,中国的商务使节周达观来到吴哥都城,他在当地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把吴哥的生活情形作了十分详细的记录。他把这些印象都写在一本名叫《真腊风土记》的书里。从《真腊风土记》中人们可以知道那时吴哥由士兵守着的城门,除了罪犯和狗以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城中坐西朝东,且以瓦覆盖为圆形屋顶的房子,住的都是贵族,一般农民只能住草房。周达观还在书中详细记述了由20多座小塔和几百间石屋环绕的黄金宝塔,另外还提到宝塔东边由两头金狮驻守的金桥,可惜今天已经湮没无存了。周达观也记述了他和其他使节一起觐见吴哥王的情形。周达观对吴哥贫苦人民下过一番观察的工夫,他描写普通人家:“寻常人家房舍之外,别无桌凳盂桶之类,但做饭则用一瓦釜,做羹又一瓦铫,地埋三石为灶,以椰子壳为勺。”他也注意到富贵人家的生活十分奢侈,与贫苦人家的生活简直有天壤之别。或许正因这种贫富悬殊问题无法解决,才使吴哥王朝走向灭亡。女王宫

女王宫不像其他的寺庙较集中于吴哥城一带,它离吴哥城约25千米,其间一段崎岖的土路。远看参天古树簇拥下的女王宫显得格外小,但阳光下的红砂石外墙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暖意。当人们穿过三道围墙站在女王宫前面的时候,会被它那精美娴熟的雕刻完全倾倒。塔前的兽头人身跪像、壁龛里的仙女和神像栩栩如生,宫外墙、假门和门楣上的花纹浮雕巧夺天工。

这座敬奉湿婆的女王宫创建于967年,比吴哥窟的年代还早,1914年法国人就找到了它,但清理工作十年后才开始。宫殿里外绕以围墙,主体建筑为三座建于同一台基上的并列石宫,面朝东一字排开,没有采用神山形式。神秘的消失

1431年,吴哥城在受到暹罗人连续7个月的围城之后,被暹罗人占领。来自今日泰国的暹罗人整箱整筐的带走战利品,打算第2年再来,但是,当他们再度来到吴哥城时,那儿只剩下一座空城,一个人也看不到。城中本来有100多万居民,竟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消失的,也没有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

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吴哥城的建筑尽为丛林吞噬,荒废了500年后,才被姆奥公诸于世。目前吴哥城的维护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只要不受到其他灾难的影响,相信这些壮丽绝伦的庙宇将能永远保存下去,成为世人共同享有的瑰宝。

仰光大金塔

大金塔的历史

仰光位于伊洛瓦底江下游肥沃的三角洲上,是缅甸第一大都市,也是东南亚的著名大港,有300多万人口。金光闪闪的塔顶,殖民地时代留下的建筑,喧闹的集市,美丽平静的莱雅湖,使这个城市别具一种魅力。

仰光大金塔位于仰光北方的辛德达亚山坡上,是一座佛舍利塔,也是仰光的最高建筑,在整个仰光城几乎都可以望见它华贵的身影。它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齐名,同为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大金塔由始建到如今已经被修缮多次。仰光大金塔初建时仅九米高。1450年,勃固王勃尼亚扬重修大金塔,将它增高至92米。1453年登基的缅甸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王信修浮与其婿达摩悉提王对大金塔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葺,把塔基用石块修砌,在塔四周建上佛亭,并铸造了一口200多吨重的铜钟。1492年,信修浮的孙子勃尼亚金道在大塔四周修筑了48座小塔。16世纪,东吁王朝国王曾给大金塔贴金、升伞。1581年,阿瓦王朝的南达勃因王在佛塔基部建了金银伞形花塔,并献上了嵌有2000颗红宝石的顶伞。1777年,信古王在塔基、塔坛四周建佛殿,并铸造了四尊五合金佛像,后来他还在大金塔西北面铸造了一口25——6吨重的铜钟。1871年,敏东王为大金塔重修了宝伞,这顶宝伞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大金塔上的宝伞。第二次英缅战争开始后的80年中大金塔被英国殖民者占领。1929年,在缅甸人民不懈的斗争下,大金塔又回到了缅甸人手中。如今,缅旬有一个专门管理委员会负责募捐修缮金塔。每隔3~5年会为大金塔贴金整修一次。大金塔就像一座不断发展的露天博物馆,记载着缅甸人的历史,包含着缅甸人那份对自身信仰的热情与执着。大金塔的独特魅力

大金塔距今已有2580余年的历史,它比仰光城的历史还早两千多年,那时的仰光只是个荒凉的小渔村,在18世纪才兴起并建成仰光城。大金塔占地0——7平方千米,从上至下贴着近万张金箔,镶着钻石、红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生辉;塔上还悬挂着1000多个金铃银铃,风吹铃动,金声玉振,听之如闻仙乐。在主塔的附近,环绕着四座中塔、四座牌坊、四座佛殿和64座小塔,整座塔群错落有致,蔚为壮观,集中着缅甸建筑及手工艺的精粹。大金塔四方各有一个入口,其中南口最为热闹。这里是仰光的心脏,每天从早到晚,善男信女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在此祈祷,诵佛。大金塔东南角有一株菩提树,相传是从印度释迦牟尼金刚宝座旁的圣树苗圃移来,树叶婆娑,透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在塔基四周还有伞形花塔44座,佛亭82座以及各种大小佛殿。这些建筑错落有致,与主塔浑然一体,使得整个建筑群庄严神圣,气势宏伟。在佛廊,佛殿和佛亭上都饰有精美的浮雕和绘画。浮雕和画面上的佛像、神怪、异兽形态各异,或肃穆端庄,或狰狞可怖,展示了缅甸人高超的艺术水准,更显示了宗教艺术独有的魅力。大金塔的传说

仰光大金塔还有一个名字:瑞光大金塔。这座佛教塔的修建原因还有着一段与佛祖释迦牟尼相关的神圣传说。公元前585年,印度发生饥荒,有一对叫科迦达普陀的兄弟载着一船大米去救济灾民。在印度时,他们在一棵菩提树下巧遇了佛祖释迦牟尼。他们向佛祖敬献了蛋糕。佛祖赐给了他们八根头发。佛祖告诉这两兄弟,佛发要与原先埋在丁固达拉山岗的另外三件佛宝一起埋葬。那三件佛宝指的是拘留孙佛的法杖、拘那含佛的滤水器与迦叶佛的袈裟。科迦达普陀两兄弟在神的帮助下找到了三件佛宝,把三件佛宝和佛祖的八根头发葬于一处,并在其上修建了大金塔的前身。

加德满都谷地

三城聚集地

尼泊尔境内有1100多个山峰,是多山之国。加德满都谷地,位于尼泊尔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群山中四季常青的加德满都山谷自古以来便是一块天然宝地,尼泊尔的历史亦以山谷为中心展开。公元1200~1768年尼泊尔处于当拉王朝统治之下,这一时期,加德满都山谷中形成了3个著名城市: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克塔普尔。它们均是贸易与艺术的中心。富庶和平的山谷于1768年被群山中骁勇善战的刚克哈城征服,此后便进入了绵延至今的沙哈王朝的统治。谷地里的文化遗产也多集中在三大城之中。这三地皆是古皇宫所在,都建于马拉王朝时期,约公元12~17世纪间,城市结构相当类似。“寺庙之谷”

身处中国和印度两大古文明的交汇处,加德满都谷地20千米的范围内就有七处宗教古迹群,其中包括三座古皇宫所在地,共有将近130处庙宇、浴池、花园、佛塔等,充分展现了富丽精细的尼泊尔工艺,以及融合印度教和佛教信仰的具体诠释。皇宫前的广场一律叫“杜儿巴广场”,三座广场皆列名文化遗产,由于尼泊尔人将国王视为保护神毗湿奴的转世,所以每个广场上都建有一间御用的印度庙和一座黄金门,由专人驻守。加德满都城

加德满都城始建于公元732年,原名“康提普尔”意思是“光明之城”。公元12世纪,李查维王朝国王用独木建造了一座塔庙,以后以此庙为中心发展成城市。1593年更名为加德满都,意思就是“独木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和印度之间来往的交通要道。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加德满都成为印度教、佛教和西藏喇嘛教共存的城市。城内的寺庙有2700多座,形成了寺庙多于住宅、佛像多于居民的景象,因此有“寺庙之城”的称号。广场是加德满都的精华区,有许多中古世纪的皇宫和寺庙建筑。广场又可分为两区,第一座广场的范围包括:库玛莉寺、纳拉扬神庙、湿婆神庙、湿婆·巴瓦娣庙屋等。第二座广场范围包括有: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柱、库里须那寺、德古塔雷都庙、嘉萨那庙、哈努曼猴神宫、塔雷都庙、那梭宫院等。最外围的御用印度庙德古塔雷都庙有500多年历史,是现存同类型的寺庙中最早、最大、且最漂亮的,因皇室仍在这间庙祭拜,外人不得进入。另有著名的性庙、猴庙等。帕坦

帕坦位于加德满都城以南5000米处,与加德满都隔河相望,是尼泊尔的著名古都,约建于公元298年。帕坦在尼泊尔语中是“商业城”的意思。整座城市按照佛教经轮形状设计,正中的一座覆钵式佛塔,形状与中国北京的白塔相似。城内有两百多年前国王居住的故宫,内有华丽的宫殿和精美的浴室。帕坦位于谷地边陲,当地人民旧时以建庙维持生计,加德满都几乎所有的寺庙都是出自帕坦人之手。帕坦居民以尼瓦族为主,多半从事雕刻、绘画、金、银铜器工艺,帕坦“精致艺术之城”的封号由此而来。

帕坦古广场很美。苍灰色穹顶圆柱形石头庙廊,高大巍峨,造型极富空间感,门首石狮像与柱廊头上的浮雕图案古雅大气,堪与欧洲古广场建筑媲美;而见纹见理的红砖墙与黑褐色木雕门窗、栏柱的绝妙结合,加上四方重檐的造型,则是含蓄的东方美,是最典型的尼泊尔的美。帕坦古城整体结构呈同心圆,以王宫为中心,四条路向四个方向辐射出去。据说古城拥有136座美丽的双层寺庙和55座重檐佛塔。古时帕坦又名“千重金顶之城”,甚或直称“美之城”。巴克塔普尔

巴克塔普尔又名“巴德岗”,“巴克塔普尔”梵文意思为“信仰者之城”,位于加德满都以东约12千米处,建于公元389年。公元13世纪,马拉王朝在这里定都,经过历代王朝的修筑和扩建,城市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巴克塔普尔是3个古都中维护得最好的,市中心广场中央是马拉王朝的故宫。

卡久拉霍寺庙群

卡久拉霍历史回溯

卡久拉霍寺庙群,位于印度中央邦,距首都新德里东南约500千米。在一块东西长约2千米,南北长约3千米,总面积约为6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散布着印度教和耆那教的寺庙院落,总数超过85座,保存到现在的只有22座。公元5世纪之后,外来民族与西印度的土著民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尚武民族——拉其普特。他们宣称自己是古代印度王公的后代,在西印度建立了好几个王国。其中,有一支拉其普特人在印度的班德勒坎德建立了强大的王国,就是在卡久拉霍建造庞大寺庙群的昌德拉王朝。这些寺庙从公元10世纪初开始建造,历经200年的时间,但建筑样式出奇地一致,构成了一个整体。建筑与布局

目前卡久拉霍的寺庙群分成西群、南群和东群3个区域。西群位于村中心,拥有为数最多的寺庙。东群寺庙距离村中心约600米,现在属于耆那教寺庙;而南群的石庙只有两座,与东群寺庙之间相距约500米。卡久拉霍寺庙建筑呈现出典型的北印度风格,从这些寺庙群的形式可归纳出几种基本构筑。首先,每座寺庙都建于高高的基台上,如建于850年的朝萨斯瑜格尼庙,其基台高约15米。其次,每座庙都有一个或多个圆锥形屋顶,有些庙周围环绕着回廊。例如10世纪末建造的戈罕泰庙,样式与德里的奎瓦吐勒清真寺颇为相似,周围环绕着柱廊。而样式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供奉圣牛的南迪庙,供奉公猪的瓦拉哈庙,它们属于以石柱支撑的凉亭式建筑。意味独特的建筑艺术

卡久拉霍寺庙群最惊人的艺术成就,就是装饰在庙壁上的雕刻。这些数量丰富的雕刻作品,内容有印度教神灵英雄,如毗湿奴化身的公猪或侏儒、太阳神驾着七匹马双轮战车,以及许多女神雕像,有的跳舞、有的手持花朵、有的吹奏长笛或挥动武器。还有自然界的太阳、月亮、星星、河流、湖泊、动物、花朵等物像。最特别的则是湿婆和性力女神交欢的各种姿态,还有印度教女神的64种性力表现。尽管世人对于印度教寺庙所装饰的欢爱雕刻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但从纯艺术角度来看,卡久拉霍的石雕堪称早期印度工艺最伟大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卡久拉霍的许多寺庙,早期和后期往往供奉不同的神灵,有的寺庙目前成了耆那教寺庙,但墙壁上的雕刻,仍保留着原本祀奉神灵的形象或化身。而东群的某些寺庙雕刻,同时拥有印度教与耆那教的神灵或图案,充满了宗教轮替与融合的意象。目前卡久拉霍的寺庙都是经过后代重建完成的,其中只有西群的拉希玛纳庙的基台是原始建筑。这些寺庙恢复旧观之后,仍以比例完美的样式和精致无比的雕刻技艺,令世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卡久拉霍群庙的建造,是为了对印度教神灵表达敬畏之情,在欣赏这些寺庙杰作之前,必须先对印度教神灵有一番了解。印度教主神是大梵天、毗湿奴与湿婆三位一体神灵,三者分别代表创造、保护和破坏三种力量。在印度教传说中,创造神大梵天已经返回天界,所以祀奉大梵天的寺庙相当少见。大邯分的庙都是供奉毗湿奴或湿婆。由于湿婆具有毁灭一切的力量,所以受到教徒膜拜最多。除了三位一体神之外,这些神的化身、坐骑,以及代表性力的女神,也都是印度教寺庙供奉的神灵。湿婆虽然主宰破坏,然也具有创生的力量,所以湿婆的“灵甘”被视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代表性力与繁衍。此外,湿婆的天妃帕瓦娣女神代表母性和性力,所以湿婆和帕瓦娣的结合,具有繁衍与多产的意义。

卡久拉霍的寺庙建筑是典型的北印度风格。北印度寺庙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建有锡卡拉式屋顶。这种建于寺庙中央的屋顶呈圆锥状,象征神明居住的山峰。朝拜这种寺庙,就如同已经前往这些神山朝圣。最初的北印度寺庙只有一个圆顶,后来演变成有好几个圆锥的屋顶。此外,寺庙主体建筑大多立在一座方形的基台上。基台前面有石阶,教徒进入寺庙之前,必须在此脱下鞋子,以维持寺庙的圣洁。有些庙建有回廊,有的则没有回廊,回廊的主要功能在于让信徒绕着寺庙进行膜拜与冥想。庙中央供奉神像之处称为“胎房”,不过胎房内不一定供奉神像,如湿婆神庙多半供奉灵甘;性力女神庙里面多供奉象征女性生殖器官的“雅尼”;有些寺庙供奉各种神灵的化身。卡久拉霍庙群中最精彩的部分是繁复精致的雕刻,这些寺庙无论外墙或内壁,都装饰着无数的神灵雕像。其中女神雕像多半体态婀娜、乳房丰满,代表着母性的温柔和生育能力。而充满缠绵温存的男女交媾神像,除了代表创生与繁衍的意义外,还包含惊人的瑜珈动作。以肯达利亚玛哈戴瓦庙为例,这座湿婆神庙建于1025年,是一座比例完美的锡卡拉式建筑。庙中央有圆锥形屋顶,正面是一条长阶梯,门楣上方装饰着鳄鱼头形雕刻。外墙上装饰的神灵雕像,总数超过600座,内墙至少有 200座,这些雕像多年呈现瑜珈和欢爱姿态。卡久拉霍西群寺庙

卡久拉霍规模最大的西群寺庙群总共有14座庙,位于中心的是肯达利亚玛哈戴瓦与戴维迦甘丹巴庙,这两座庙都屹立在同一座基台上。后者约建于公元1000年,原本是毗湿奴神庙,后来变成帕瓦娣女神庙。这座寺庙没有回廊,墙壁上的雕刻包括有三头八臂的湿婆神,以及毗湿奴化身的侏儒或公猪形像。西群中的毗湿瓦纳斯庙建于1002年,属于湿婆神庙,庙壁上的雕刻都不脱交欢与瑜珈姿势。拉希玛纳庙则建造在古代仅存的基台上,这座毗湿奴神庙建于954年,由昌德拉王朝的亚修瓦曼国王所建,样式融合几个世纪的不同风格,由一座主圣坛和四个附属圣坛组成。基台上雕刻看大象与人物,墙面装饰着无数的男女雕像,充满大胆的情欲姿态。此外,西群尚有南迪庙、玛泰吉什沃尔庙、朝萨斯苏格尼庙、契特拉古波塔庙、帕瓦娣庙、拉儿古安玛哈戴瓦庙等。卡久拉霍东群与南群寺庙

卡久拉霍东群的寺庙目前都属于耆那教寺庙,其中规模最大、造型最美的一座,就是帕尔斯瓦那斯庙。该庙建于954年,样式融合印度教和耆那教寺庙风格,墙壁上装饰着许多表现舞蹈姿态的雕像以及格子窗。此外,东群尚有迦瓦利庙、大梵天庙、戈罕泰庙、瓦玛纳庙、襄提那斯庙与阿迪那斯庙六座。卡久拉霍南群总共只有两座庙,其中比较重要的杜拉朵庙。建于1100~1125年间,原本供奉肯达利亚,后来成为湿婆神庙。这座庙虽然建于昌德拉王朝的衰微期,但墙壁上仍布满精细无比的雕像。距杜拉朵庙约1000米处,还有恰图尔伯胡吉庙,建于1100年左右,是昌德拉王朝所建的最后一座庙。卡久拉霍今日

寺庙群所在地卡久拉霍是一个小村,居民主要从事农耕或与观光有关的行业。当地最热闹的区域,位于西群寺庙的对面,在此可以看到该村的现代生活景象,但是一走出闹市区,或前往南群的寺庙途中,便到处都是当地人在田野间劳动的场面。

在卡久拉霍,除了每年举行的舞蹈祭以外,平时也可观赏到印度各地的音乐与舞蹈表演。演出内容包括印度古典音乐和吟唱,以及具有纯熟技巧的各种舞蹈。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印度弦乐器西塔琴的演奏,而在音质特殊的箱型乐器伴奏下,高昂的女声吟唱更显得浪漫悠扬。观赏舞蹈表演时,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舞蹈形式,这些舞蹈的共同特点就是舞者脸上夸张的表情,并搭配纯熟的脚功和快速旋转的动作。

除了欣赏音乐舞蹈表演以外,在东群寺庙处也可以看到耆那教徒举行的宗教仪式。东群寺庙对面有供教徒沐浴净身的房舍,在这里经常可见沐浴完毕、全身赤裸的耆那教僧侣走进寺庙。在印度,耆那教人口比佛教徒多出很多。耆那教的建筑和雕刻,具有非凡的成就。该教主张不可杀生并厉行禁欲,该教僧侣的修行目标,是断绝俗世、征服心欲以及超越肉体,以成为完人。他们经常在嘴巴和鼻子上蒙着白色布块,主要是担心呼吸时伤害空气中的生灵。

胡玛扬陵

胡玛扬陵史话

建于1570年的胡玛扬陵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它是印度次大陆的第一座花园陵墓,是它引起了重要的建筑领域创新,这种创新在后来

泰姬陵

的建筑中达到顶峰。胡玛扬陵也是印度最早的莫卧尔式建筑,为莫卧尔王朝帝王胡玛扬之墓。该陵位于德里东部亚穆纳河畔,1565年由帝后哈米达巴奴·比恭主持修建,墓体状如蹲坐,高大的拱形入口上面是一个球形墓顶,墓的四周环绕着排列整齐的花园。要了解胡玛扬陵,就不得不提到莫卧尔王朝,莫卧尔王朝是从1526~1858年间一直统治着印度的穆斯林政权。巴伯尔是莫卧尔王朝的第一任国王,其父是土耳其人,母亲则具有蒙古血统。他从阿富汗攻入印度,在德里的伊斯兰遗址上建起了莫卧尔帝国。胡玛扬大帝是莫卧尔帝国第二代君王,他的父王巴伯尔在位只有五年的时间。巴伯尔建立莫卧尔帝国之后,以阿格拉为首都。到了胡玛扬大帝登基以后,仍定都阿格拉,不过他也在亚穆纳河畔兴建了汀帕那城,是现代德里的第六个前身。莫卧尔帝国统治印度期间,始终以阿格拉的建设为主,除了胡玛扬大帝曾经在德里附近建立汀帕那城以外,一直到胡玛扬大帝的曾孙沙·贾汗执政,才在德里兴建红堡和迦密清真寺。所以莫卧尔帝国虽统治印度达数百年,却对德里的贡献不多。胡玛扬大帝在位时期为1503年到1556年,他并不是一位能干的君王,由于个性软弱,缺乏果断精神,曾经一度失去江山,后来才又复辟。胡玛扬大帝驾崩之后,他的王后哈米达巴奴下令为他兴建陵墓,费时10年左右,于1570年建造完成。这座陵墓样式融合了中亚和波斯回教风格,堪称莫卧尔建筑的先驱。之后不到100年,沙·贾汗便以此为蓝本,建造了举世闻名的泰姬陵。莫卧尔风格开启者

胡玛扬陵采用红色砂岩建成,早期莫卧尔建筑都是采用相同的石材,但是后来模仿胡玛扬陵所建的泰姬陵,却大量采用白色大理石。胡玛扬陵的整体设计,都与数字“4”有关,如四分法的庭园、四座小圆塔等。因为在回教建筑中,“4”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印度早期的莫卧尔建筑,都是以红砂岩的原色为主,四周所装饰的花纹或雕刻,样式比较简朴粗犷。后期的莫卧尔建筑,大量采用白色大理石以及镶嵌彩色瓷砖、宝石或镜片的技术,所以显得较为耀眼而华丽。虽然在现今印度莫卧尔建筑中,胡玛扬陵并非最大、最美的一座,但是它的样式在当时开启了莫卧尔风格的先例,并成为后期建造帝王陵墓的最佳范本。15~18世纪期间,印度北方省是莫卧尔帝国的根据地,当时融合中亚与波斯风格的建筑样式影响印度甚大。莫卧尔帝国君王除了特别偏爱建筑外,对于绘画、文学、音乐与舞蹈,也大力赞助,所以当时的艺术结晶,至今仍散发出灿烂的光彩。在印度,每个朝代或每种宗教,都有独特的建筑样式和装饰风格,成为供后人瞻仰的史迹。无论这些古迹数量多寡,都足以代表不同时期的文化精华。从这些充满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建筑遗产中,人类可以找到更多的创作灵感,使得遥远的艺术风格绵延不绝。胡玛扬陵

胡玛扬陵是一座伊斯兰式的大型陵墓。陵墓坐落在一个宽阔的大院内,规模宏伟,四周围墙长约2000米,采用四面相同的设计特点,胡玛扬陵的整体格局包括入口门扉、喷泉、四分法前庭花园以及陵墓主体。陵园入口处有一座拱形门扉,这座大门隔着一条长长的通道和前庭花园,与陵墓主体相互对望。花园中央以喷泉和水道,将绿地分隔成四个区域,这种左右对称与四分法的庭园是莫卧尔建筑的特色之一。胡玛扬陵四周环绕着围墙和门扉,其侧门样式十分简单。入内参观时,沿着前庭花园便可以走到陵墓主体的所在。陵墓主体屹立在一座四方形基台上,样式为不规则的八角形,每个角落都有一个小小的尖塔。陵墓中央建有白色大圆顶,圆顶四方各有一座小圆塔。胡玛扬陵的每一面都有对称式的拱形门和窗户,周围装饰着白色边框和图纹。这些拱形门扉和窗户上雕刻着细密的格纹或几何图案。陵墓中央和左右侧室,都安放着白色大理石棺,但棺内空无一物。胡玛扬的真正埋葬地点并不在这里。泰姬陵爱情铭记物

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邦,距首都新德里以南约200千米。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兼清真寺,是莫卧尔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在阿格拉开工建设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泰姬陵建成于1654年,陵墓长576米,宽293米,占地0——17平方千米,周围环绕着红色砂石墙。泰姬陵倒映在庭院中央水池中,充满了幻想般的神奇风貌。泰姬陵表达了一个国王对他亲爱的妻子刻骨铭心的纪念。泰姬陵的名字是由“蒙泰姬·玛哈尔”变化而来的,“蒙泰姬·玛哈尔·的意思是·被宫廷选中的人”。玛哈尔嫁给莫卧尔王朝沙·贾汗皇帝时,先皇贾汉季赐给了她这个名字。玛哈尔出身宫廷名门望族,结婚后是国王遇事相商的伙伴,极受宠爱。泰姬去世时年仅36岁,与国王已结婚18年,对她的丈夫沙·贾汗来说,失去的不但是亲爱的妻子,而且还是一个精明的顾问。当年沙·贾汉听闻爱妃先他而去的消息后,竟一夜白头。他穿了两年丧服,并发誓要建一个配得上他妻子的,无可比拟的陵墓。沙·贾汗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用了22年时间修建了这座晶莹剔透的泰姬陵。沙·贾汗本想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边白色,半边黑色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谁知泰姬陵刚完工不久,其子就弑兄杀弟篡位,沙·贾汗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此后整整8年的时间,沙·贾汉每天只能透过小窗,凄然地遥望着远处河里浮动的泰姬陵倒影,直至病死。建造与磨难

现在泰姬陵坐落在一个风景区内,庄严雄伟的门道象征着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圆顶的亭阁。泰姬陵继承了左右对称、整体协调的莫卧尔建筑传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让人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和谐对称之美。估计有两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泰姬陵是用从322千米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那种单一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的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看出建造者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从前泰姬陵里面曾有金制栏杆和一大块盖在皇后的衣冠冢上用珍珠穿成的布,窃贼们偷去了这些珍贵的东西。原先这儿还有一扇纯银的门,上面镶嵌着几百个银钉,这些东西都已被劫走,现在的门是铜制的。在1900年当了印度总督的柯曾重新修复了泰姬陵。泰姬陵

陵园占地0——17千方千米,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砂岩筑墙,进口大门也用红砂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71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进入泰姬陵园内,从红砂岩大门到白色大理石陵墓,是一条用红石铺成的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中间有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水池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泰姬陵通体用雪白的大理石砌成,墙壁、门扉、窗棂雕满了精美的花纹。泰姬陵中央圆顶高62米,四周有四座高约41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35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这座建筑中的印度风格,主要体现在耸立于中央穹顶的四周,靠细细的柱子来支撑穹顶的小塔。这些塔在梵语中的意思为“伞”,是印度伊斯兰建筑的特色之一。泰姬陵清真寺尖塔的顶部装饰有这种塔,南门上也并排装饰着这种塔。陵墓受波斯建筑的影响非常明显,无论是四分式庭院、拱形尖顶塔,还是圆形穹顶,甚至墙壁的镶嵌技法,都是来自于波斯建筑艺术。

泰姬陵有所创新的地方在于:过去的陵墓一般都是建在四分式庭院的中央部位,而泰姬陵则建在四分庭院的里侧一角,背靠亚穆纳河,陵墓前视野开阔,没有任何遮拦。陵墓两边是同样形状的红砂岩建筑,面向陵墓而立。每座建筑物都有三个白色大理石穹顶,西侧是清真寺,东侧为迎宾馆,呈几何状对称外形,陵墓被恰到好处地烘托出来。泰姬陵墓室的天花板是莲花形的,泰姬·玛哈尔的灵柩就安放在墓室中。沙·贾汗皇帝死后,棺柩也被放置在旁边,相爱的人最终相守在一起。

摩亨佐·达罗古城

古城的发现

摩亨佐·达罗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拉尔卡纳县城南20千米处,距卡拉奇约500千米,这座规模宏大的城市全部由毛坯砖建成,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

被发掘前这里只有一座半圆形的佛塔废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代修建的。1922年,几名印度勘察队员偶然来到这里,在佛塔的废墟里,找到了几块刻着动物图形和令人费解的文字的石制印章。后来,几个考古工作队相继来到这里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终于发现这里是一座重要的古代城市的废墟。这一考古发现,向世人证明了印度河文明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一样古老而灿烂。这座标志着“印度河文明”的古城,就是举世闻名的摩亨佐·达罗。摩亨佐·达罗与旁遮普省的哈拉巴一起,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哈拉巴文化”。摩亨佐·达罗城的居民叫“达罗毗荼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的民族之一。他们创造了结构独特的文字,还发明了相当精密的度量衡方法,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而且广泛地和其他各文明民族进行着贸易往来。古城真貌

世界各国的许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人种学家和古文学家一直试图通过发掘出来的古城遗址和大批石制印章、陶器、青铜制品等文物,揭开古城的秘密。几十年过去了,古城的真实面貌已经渐渐显露出来。这座古城最早是一些小小的村庄。后来,各个村庄逐渐扩大,渐渐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城市。摩亨佐·达罗城有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街道,居民大约有数万人。城里的街道十分的整齐,房屋排列得井井有条。惊人的文明

摩亨佐·达罗城里街道大部分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直路,成平行排列,或直角相交。主要街道宽达10米,下面有排水道,用拱形砖砌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排水系统。古城里的建筑物都用火砖砌成。在这里,人们能看到5000年前留下来的高达7——5米的断垣残墙。住宅大小不等。小住宅只有两间房,大住宅里有大厅和许多间房屋。凡是多房间的住宅,都有几间面向中央庭院,另有一扇侧门通向小巷。在这些住房中间,最突出的是一幢包括许多间大厅和一个储存库的建筑物。它可能就是当时摩亨佐·达罗城的国王或首领居住的地方。另外,还有不少两层楼房屋,下层是厨房、洗澡间,上层是卧室。这些显然是属于有钱有势人家的住宅。不过,迄今还没有发现宫殿或神庙。古城里的大多数住宅都有水井和整洁的浴室,而且有一条修得很好的排水沟,把废水引入公共排水渠中。大小住宅多年都在外墙里面装有垃圾滑道。居民们可以把废物倒进滑道,滑到屋外街边小沟。小沟又连接下水道系统。这样复杂的污物和污水处理系统,不仅在上古时代是无与伦比的,就是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城镇也无法与之相比。城里另一突出的建筑物是一个公共澡堂。澡堂里的大浴池呈长方形,长约40米,宽约20米。浴池南北两端各有阶梯,有一条一人高的排水沟可以随时把废水排出浴池。澡堂旁有一口水井,大概是给浴池供水的。浴池底部和四周的砖块都用石膏灰浆砌合,外面还涂有沥青,然后再砌一层砖块,这样可以防止漏水。浴池北面有一连串小浴室。每个浴室里有一个放置水罐的高平台,看来是供热水浴的时候用的。

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里发现的大量石制印章不仅是一种雕刻技艺精湛的工艺品,更是人类古文明最珍贵的文献资料。因为,在这些印章上刻有牛、鱼和树木的图形文字,很像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有研究表明摩亨佐·达罗文字已由图画文字演进到了带有表音性质摩亨佐·达罗城的排水设备遗址的文字。古城还出土了数百件奇异的人形陶俑,其中一组作品,描绘当时的“圣母”祭祀仪式。这些人俑体现了古摩亨佐·达罗人的艺术创作特点,表现了他们对“神力”的敬畏和虔诚。出土文物中有一尊是教王一类首领人物的塑像,他头系发带,面蓄胡须,左肩上斜搭一件饰有三瓣花图案的大氅,双目微睁,显出沉思的模样。另一件精巧的文物珍品是一个舞女的塑像,她全身赤裸,叉腰翘首,栩栩如生,一幅高傲尊严的神态。古城摩亨佐·达罗遗址的发现证明:包括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内的古印度也和埃及、古巴比伦、中国一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文明的消失之谜

史学家认为,昔日摩亨佐·达罗郊外,也是郁郁葱葱,长满着茂盛的草木。和尼罗河一样宽阔古老的印度河,不仅灌溉着这里的千里沃野,也孕育了人间的文明。只是到了后来,由于过度的放牧和种植破坏7生态平衡,使得植被稀疏,表土裸露,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其水分迅速蒸发,然后随风吹蚀,最后终于使这里沦为一片沙洲。但是,摩亨佐·达罗人后来完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摩亨佐·达罗古城和“印度河文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呢?谜底可能还深藏在神秘的废墟底下。可是,由于岁月的消磨,洪水的冲刷和盐碱的腐蚀,解开这些历史悬案的希望就像眼前的摩亨佐·达罗遗址日见颓败一样,变得越来越渺茫了。

波斯波利斯古城

波斯波利斯历史

波斯波利斯位于伊朗南部的法尔斯省。伊朗古名“波斯”,曾经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帝国。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开创了波斯帝国最辉煌、最强盛的时代,他亲自率军征战,建立了一个西起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这时候,大流士一世决定要建造一座与自己的帝国实力相称的新都城。这个规模庞大的工程,从大流士本人在位时开始,经过他和儿子薛西斯、孙子阿尔塔三代的努力,才最终完成。建成后的波斯波利斯包括平台、门楼、觐见厅、议事厅、国王宫殿、王后寝宫、珠宝库、储藏室等。波斯波利斯全观

波斯波利斯坐落在一座长460米,宽275米的平台上,平台外边整齐地砌着巨大的石板,石板间用铁钩固定,紧密相连。平台高15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三四层楼高,整个建筑群建在这样高的平台上,显示出威严庄重的宏伟气势。平台西北入口处的一条石阶路,宽阔平缓,即使骑马也可以进入王宫内。平台后边是山,前边是肥沃的土地。山势陡峭削直,附近有一座石砌的火神庙。原先,这座平台只是作为一系列修建于六七十年前的建筑群基座,虽然后来又在它上面修建了新的建筑,但是下层部分的结构,如排水管道,表明这些所有的建筑,都是按照它的建立者大流士一世所设计的方案修建起来的。这里主要的建筑物,是一些立有圆柱的大厅,原先这些大厅外部,还修有土砖墙,现在已经看不到了。部分大厅还有自己的平台、柱子门廊和楼梯。王宫外的大门高达18米,是薛西斯所建。门道的两壁有对称的巨型神像,神像人面牛身,长有双翅,是当时西亚地区流行的保护神。宫殿大厅

大流士一世宫殿大厅是最早也是最壮观的一座建筑物,它每边长110米,柱子高20米。因为它只有一个巨大的房间、几个角楼和食堂,所以只能用于正式庆典或接见。皇室成员一年之中只在波斯波利斯城居住很短的时间,就是这段时间,皇帝也可能只住在平台下边的一个宫殿里。另外,在波斯波利斯平台上还建有宝库、仓库和卫队的住所。其他的一些圆柱大厅,可能也是用于特殊的正式场合。大流士的觐见大殿,正方形,每边长61米,有六行高18米的支柱,大殿估计可容纳10000人。有四个长形门廊,前廊和左右门廊各有12根圆柱,加上大殿本身的36根圆柱,共有72根圆柱支撑屋顶,现存13根。从留存下来的几根柱头看,可以证明工匠们的雕刻工艺水准。他们在与横梁对接的支拱上雕刻了一对对公牛的形象,公牛为一身两头。这种装饰风格是继承赫梯人与亚述人的传统,石工之精细与考究,颇令人赞叹。有的柱子上带有埃及常用的莲花形柱头,显得典雅庄重,另一些柱头则是长方形,显得结实稳健。

大流士的继承者薛西斯的觐见大厅位于中央大殿的东侧,有“百柱厅”之称,每边长73米,比大流士所用的觐见厅还要大。100根圆柱分成十排,每根高13米,根基至今尚存。大厅四周有八个大门,36扇窗户。在百柱大厅后面,还有宽大的储藏室及寝宫等建筑。试想一下,国王端坐在百柱环绕的华丽大厅上接见四方来客的场面会是多么气派。别具特色的浮雕

波斯波利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是作为整个建筑支撑体平台上的那些石刻浅浮雕。这些石雕描绘了进献贡品的过程。来自波斯帝国和远方的艺术家,都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有限的文件记载:这些艺术家包括埃及人、爱奥尼亚的希腊人、现在称为西土耳其的加勒比人、巴比伦人和赫梯人。平台上总共雕刻了3000多个人物,其中大多为官员、士兵和进贡者。令人吃惊和赞叹的是,这些雕刻人物,居然全都一模一样,而不是迥然各异。虽然雕刻过程很长,但是在最早雕刻的人像和最晚雕刻的人像之间,几乎找不到任何差异。这种别具匠心的统一风格和当时希腊的其他雕刻时尚恰恰背道而驰。他们的目的可能在于强调波斯帝国的完美和不朽,与此同样风格的雕刻手法,也被应用在其他建筑的雕刻中。雕刻过程是这样的:石块被安装到指定的位置后,雕刻师先浅浅地雕出人物的轮廓,然后用有齿和刃的锤子、凿子和钢棒来进一步加工。弯凿用于小而深的切割,完成后再用研磨胶和水来打磨雕像的表面,用石头、铅或鲨鱼皮磨去表面的刮痕。最后的一项工作是在雕像上涂上亮漆。为了使一些大型的雕刻,如柱头的雕刻也能达到一模一样的效果,雕刻师用双脚规来标定不同的位置,然后用这些标准来指导工匠雕刻。在整个雕刻工作的初期,先在一块石料上确定雕好后要达到的最深位置,并用双脚规做上标记。然后,工匠们就可以依据这些已经量好的尺度而不是单凭自己的判断来切割石料。可以断定,这些人物雕像的形状和位置,是在动工以前就由整个建筑的总工程师设计好了的。也许设计里没有明确的大小和比例,只有一些草图或模板,但是熟练的工匠能够借助这些东西,完整地雕刻好这些人物雕像。在雕刻的同时,有两组以上的工匠负责连接不同区段的墙壁,其中的一些人还在墙上做上标记,以区分他们所负责的部分。虽然一组里的人物(如一列士兵)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每一组的工头还是设法使他们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说,他们在对人物的装备或对头发的处理等细节上会有轻微的不同。有时一个图案,比如一匹马或一辆战车,正好位于两个工匠小,组的分界线中间,那么两个组会保留他们的分界线直到把他们负责的那部分图案雕好,然后巧妙地掩盖住图案连接的地方。波斯波利斯的毁灭“波斯波利斯要比其他城市繁荣富足,但它遭受的厄运也超乎一般!”古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在评述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这一圣城被毁于公元前330年,即在大流士一世为其奠基200年之后这一史实时,曾作如是说。波斯波利斯的毁灭,象征看由大流士大帝及其后继者们所创建的这一起自尼罗河,迄于印度河的庞大的波斯帝国的终结。大流士三世,阿契梅尼德王朝的末代皇帝,在古尼尼微遗址附近的高加梅拉战役中惨败于亚历山大之手,之后逃往埃克巴塔那避难。波斯波利斯之后便落入了亚历山大大帝的骑兵部队手中。他们在城里发现了惊人的宝藏:40000塔楞特的银子以及同样巨额的财宝,按照希腊历史学家普卢塔克的估计,至少需要20000匹骡子加5000匹骆驼才能将它们运走。

亚历山大军队在进入波斯时,波斯阿里奥巴尔赞省长指挥下有40000人把守关隘,亚历山大军队苦战良久才勉强获胜。后来,在部队穿越平原的行进过程中,他们又目睹了一批800余人的希腊老年战俘,这些人衣衫褴褛,断肢残体惨不忍睹。希腊军队被波斯人的这种反抗形式深深地激怒了,他们决定狠狠地报复波斯人。主力部队在波斯波利斯与亚历山大会合之后,举行了一次军事会议,会上,亚历山大这位征服者宣称要把该城洗劫一空,夷为平地。他的副帅之一的帕尔梅尼奥试图予以劝阻,说为什么要把眼下已属于他的东西毁于一旦?而且又何苦冒险,用这种过分的残暴行径去重新点燃当地民众的对抗烈焰?亚历山大否决了他的意见,但允许留下王室建筑。希腊士兵在城市居民区放肆行凶。许多波斯首脑们穿上他们最漂亮的礼服,宁可从城墙顶端跳下或在各自家里自焚,也不愿落入敌人手中。一群群士兵四处抢掠,割断战俘的喉咙,或因分脏不均而自相残杀。大屠杀延续了好几天。

波斯波利斯的厄运并非仅止于此。亚历山大在讨伐了马尔迪山民班师回城之后,决定去扫荡波斯军队残部。在派遣部队去西北之前,亚历山大举行了盛大宴会,招待随行人员。宴会就在早先波斯国王招待客人的地方,也就是多亏了帕尔梅尼奥的央求才得以保全的殿宇和花园所在的那一大片石台上举行。酒如河水般流淌,人们眼看就要醉倒。突然来自雅典的交际花泰依斯,开始慷慨陈词,怂恿他们去焚烧当初曾毁了她家乡的波斯人的宫殿,为希腊报仇雪恨。她的话博得满堂喝彩,于是,亚历山大在一片狂热的叫喊声中拿起火把,带领将士冲了进去,他们的足迹踏遍了这座王城的所有殿宇,在管乐声的伴奏下,放火烧毁了一切可以烧毁的东西。到第二天时,亚历山大下令灭火,又过了些天,死于叛徒之手的大流士三世的遗体被发现。一夜的大火并没有毁掉波斯波利斯整个王城。烧掉的仅是建筑物的上层结构,因为其主要材料是雪松。然而,波斯波利斯经受了这场大火之后,接着便是年久失修。波斯波利斯的城墙均由土砖砌就,一世纪又一世纪,最后也坍塌了,渐渐的波斯皮利斯被人遗忘了。

伊斯法罕古城

“伊斯法罕半天下”

伊斯法罕是一座古城,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公元11~12世纪,它曾经是波斯塞尔柱王朝的首都。16世纪,这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当时南来北往的客人云集在这里,城市十分繁荣,民间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说。1597年,波斯萨非王朝的君主阿拔斯一世决定迁都伊斯法罕。他下令重修此城,以宽阔的广场为中心,建造一系列雄伟华丽的建筑群,将伊斯法罕变成一座富丽堂皇、精美绝伦的名城,显示了帝国的强盛与威严。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伊斯法罕不但是一座美丽而富足的城市,还拥有公元11~19世纪的各种伊斯兰风格建筑。风格众多的伊斯兰建筑围绕阿拔斯一世建于17世纪的皇家广场四散分布。皇家广场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盖塞尔伊耶希华丽的门廊和15世纪的提姆瑞德宫而闻名。广场四边是纪念碑建筑,它们与一组两层拱廊相连。许多建筑采用陶瓷装饰,装饰手法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即充满了回纹、镂饰和密集繁杂而有规律的立体形状。所有这些反映了萨非王朝时期波斯的社会文化生活。伊斯法罕皇家广场

伊斯法罕皇家广场约500米长、150米宽,左侧是重建过的草坪和大池塘,最初的纪念碑依然耸立,在广场公园的门口就有两块古纪念碑。在阿拔斯一世大帝重建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之前,在广场旧址周围分布着一些小广场。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中保存了从公元11~19世纪的各式各样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站在广场上可以看到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小巧玲珑的伊斯兰式的圆屋顶,更远处是皇家集市的入口。据说,该集市是当时最大的集市,它的南入口处位于伊斯法罕皇家广场最北边,往南一直延伸到皇家清真寺。现在沿着广场,可以看到尚存的古代皇家集市的一部分店铺。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上的铁铺,在离广场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得见铁匠艺人们嘹亮的吆喝声。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

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是阿拔斯二世时建成的,根据皇家集市门廊上石刻记载的准确时间为公元1656~1662年。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最初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灰泥。经过漫长的风雨剥蚀后,这些建筑很少能够被保留下来,而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造型优雅别致的象牙塔却保存了下来。通往清真寺入口处的建筑,可能是伊斯法罕皇家广场最古老的建筑。从该建筑的风格上可以看出当时工匠建筑艺术表现手法的发展过程,工匠们越来越倾向于用更为华丽的建筑手法,原来流行的朴素的突角拱已逐渐被较为复杂的尖斗拱所代替,再往后就是半圆形屋顶的普及。这种带有半圆形屋顶的建筑,其屋顶造型的优雅美观程度并不亚于600年后的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这些建筑群在1956年被伊朗考古部门发掘出来以前一直被黄土所覆盖,所以能够保存至今。伊玛目·阿罕默德墓葬群

伊玛目·阿罕默德墓葬群包括两座神殿,一座是建于1167年的伊玛目·阿罕默德神殿,另一座是阿亚图拉神殿。该墓葬群有着非常有趣的建筑风格。在伊玛目·阿罕默德神殿的窗户上有一块高高在上的巨石,俯瞰着整个街道。在墓葬群的庭院中有一座很可能是18世纪较为流行的叫作“巴赫迪阿里雄狮”的雕像,当时这种雕塑是为纪念逝去的伟人而立的。石狮上雕刻着一些描述死者生前事迹的文字及标志死者身份的徽章。死者的头像被放置在石狮的嘴里。相对于庭院中的其他建筑来说,石狮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两座神殿的内部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如伊玛目·阿罕默德神殿的内部建筑采用的是当时非常传统的圆顶加天窗式,护墙板的瓷砖上稀稀疏疏地装饰着一些大徽标的绘图。皇家清真寺和阿里·加普宫

皇家清真寺也称“伊马姆霍梅尼清真寺”,坐落在伊斯法罕广场的南侧,是一座雄伟壮观的穹隆形波斯风格建筑。它的拱顶和宣礼塔上装饰着土耳其蓝瓷砖,镶嵌出精美的阿拉伯图案和各种几何图形。由于蓝瓷砖的装饰,这座清真寺也被称作“蓝色清真寺”,其清新的蓝色与以黄色为基调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清真寺大门和两旁的宣礼塔朝向正北,清真寺的正殿和另外两座宣礼塔朝向西南麦加圣地,大门与正殿恰好形成了一个45°角。更奇妙的是,在正殿中心的一块方砖上对准穹顶拍手或讲话,会听到七声回音,所以正殿又叫“七音殿”。正殿西面的墙壁下有一块三角形的浅绿色大理石,每到正午时,倒影就会消失,起着计时的作用。广场东侧是圣·路得富拉清真寺,表面用天蓝色、深红色和浅柠檬黄色的瓷瓦装饰,十分精美华丽。

阿里·加普宫在广场西侧,建于公元16世纪,是阿巴斯大帝和后妃们的居住地。二楼的游廊是阅兵和观看马球的地方。站在六楼,可以俯看全城风光。阿里·加普宫的大门被称为“巨门”,后人十分巧妙地将宫殿大门改造成一座独立的礼仪宫,作为王宫的入口。礼仪宫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国王经过这里也必须步行。

巴比伦古城

巴比伦历史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88千米处,幼发拉底河下游右岸。巴比伦古城约建于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600年左右,是古巴比伦文化的结晶和象征。古巴比伦王国的领域主要在伊拉克境内.古巴比伦和新巴比伦两个强盛王国先后在此建都,亚历山大大帝也曾一度在此定都。此地成为当时两河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巴比伦原是一个小村,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日益繁荣兴旺。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是一位智慧英明、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汉谟拉比登上王位后,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外交政策,先与拉尔撒结盟,灭亡伊新;接着又与马里联合,征服拉尔撒,随即挥兵直逼马里,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在巴比伦帝国建立了君权神授的中央集权制度。他独揽军权,振兴经济,重视农业,开发水利,使巴比伦帝国日益兴盛。在巴比伦城,他兴建了宏伟的神庙,架建了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大桥,还制造了能够跨海运输的大商船。这一切使巴比伦城成为一个极具实力的世界性都市。汉谟拉比最大的贡献是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刻在一根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法典共3500行,用阿卡德语写成,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前言主要宣扬王权神授、炫耀汉谟拉比的丰功伟绩;结语则说明汉谟拉比遵从神意创立了公正法典以垂久远,并警告后世,若有敢不遵法典之王,必遭神罚。法典的正文共282项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是世界上现存的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法典。据说公元前12世纪,西亚的埃兰人入侵巴比伦时将这根石柱作为战利品掳回苏萨,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苏萨遗址发现了这根石柱。巴比伦不但创立了世界第一部法典,而且第一个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实行七日一周的制度。后来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都深受巴比伦的影响。

新巴比伦王国以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国势最为强盛,在鼎盛时期建有宏伟的宫殿、辉煌的庙宇、高耸的楼台以及用釉砖装饰的墙壁。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占领巴比伦城,巴比伦城开始失去往日的辉煌。在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18岁的亚历山大曾指挥马其顿军队的左翼取得辉煌的战果。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之后,着手仿效希腊人的制度,实行政治、商业和军事改革。他进行的军事改革最为成功,他创立了包括步兵、骑兵和海军在内的马其顿常备军,将步兵组成密集、纵深的作战队形,号称“马其顿方阵”。每个方阵还配有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重装骑兵,作为方阵的前锋和护冀。亚历山大通过这些改革,使马其顿迅速成为军事强国。他在平定国内叛乱和希腊反马其顿起义后,便开始了对东方的远征。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沿地中海东岸征服了叙利亚和埃及,被埃及祭司宣布为“阿蒙神之子”,他还自封为法老。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又率军回师亚洲,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进,10月初在底格里斯河东岸的高加米拉以西与波斯军主力对阵。尽管大流士人多兵强但还是遭遇惨败。随后亚历山大联军乘胜南下一举夺取巴比伦,占领波斯都城苏萨和波斯波利斯等地,摧毁了大流士政权,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亚历山大还把城市里的大部分居民流放出去。从这时起,古巴比伦开始丧失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公元前330年春,亚历山大引兵北上追击大流士,人流士被其部将谋杀。亚历山大由此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然而,夺得大片土地的亚历山大并不满足于现状。公元前327年,他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在公元前325年,侵入印度,并占领印度河流域。由于多年远征,军队气力消耗巨大,加之印度人民的反抗和自然条件的不适应,亚历山大放弃了东进的计划,于公元前325年7月从印度撤兵。不久,亚历山大因发热生病而死。从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伦到塞琉西王朝时期,巴比伦开始沙漠化,城市居民也逐渐离去。再后来,滚滚黄沙完全掩埋了昔日辉煌无比的巴比伦城。直到20世纪初这颗被掩埋了将近2600年的两河明珠才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重见天日。古巴比伦的建筑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曾详记巴比伦城之盛况。当时的巴比伦城面积广阔。幼发拉底河自北而南贯穿全城,河东为老城,宫殿神庙大多在这里。位于城中的国王宫殿极为华丽。著名的南宫包括五所豪华的庭院和用彩绘装饰起来的金殿,其规模之宏大实属惊人。巴比伦的城墙高大厚实,墙为三重,外墙周长16千米,中内墙8千米,墙下有深壕围护,在墙外之东,筑有一道防护土墙,由此形成三重墙垣。巴比伦的街道均用砖铺设,主要大街仪仗大道北通什特门,南连塔庙。街北是主宫,街东有宁马克神庙,街西为南宫。在南宫东北角的幼发拉底河上架有石墩桥梁。离城不远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的神庙。据说,这就是《圣经》所载的通天塔。巴比伦城还有一处重要古迹——巴比伦之狮。这是用巨大岩块雕琢而成的塑像,象征着古代阿拉伯人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英雄气概。由于天长日久、日晒雨淋,狮身的后腰已有裂缝,狮嘴也断落了。狮身上有放置鞍子的凹痕,传说是阿什塔尔神站立之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巴比伦城饱经沧桑,但许多珍贵的文物还是幸运地被保存下来了。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位于古巴比伦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建造的名园。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期是新巴比伦王国鼎盛时期,以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而驰名。相传,空中花园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他的妃子修建的。妃子是米提王齐亚库萨雷的女儿,名叫阿米蒂斯。她来自山区,适应不了气候炎热、缺树少花的巴比伦生活环境,因此经常怀念绿水青山、草木繁茂的家乡。国王为了给她消愁解闷,便模仿她的故乡风光和当时盛行的宗教建筑大神坛造起了这座别具风格的花园建筑。有记载说,尼布甲尼撒国王在15天内就修建起了一座新宫殿,宫殿内有石头喷泉和梯形高地,树木种在高地上,就形成了所谓的空中花园。国王本人的日记描述了他的新宫殿:像山一样高,部分用石头砌成,在15日的期限内完工。日记中没有特别提到花园,不过宫殿里通常都有花园。后来一些希腊文献中更加详细地记述了空中花园:花园面积是120千方米,25米高,也就是城墙的高度。花园里建有一层一层的台阶,每层台阶就成了一个个小花园。花园与花园之间还建有可以纳凉的小屋。花园的底部由许多道高墙组成,每道高墙大约有7米宽,墙与墙之间相距3米。高墙上面架有石板横梁。花园用的泥土置于顶部铅包外套之中,石柱支撑着由椰枣树干制成的木梁,这些木梁非但没有腐烂,反而为上面花园里生长的树根提供了养分。整个花园用巧夺天工的喷泉和水渠网来灌溉。

由于不少描写自相矛盾,许多人怀疑花园是否真的存在。几千年来,由于人们为了重新利用宫中上等的好砖,所以把巴比伦宫殿的高墙挖得不成样子。早期的探险家们在高处的夏宫里寻找花园。夏宫大约180千方米,内有几眼精致的水井,但没有足够的空间修建台阶和种树。一位考古学家认为花园仅于南宫砖砌的拱顶上,而且还在这儿发现了水井。但拱顶实际上可能是国王大臣们办公的地方,也可能是牢房。然而,任何见过宫殿平面图的人都会发现:幼发拉底河在南宫和北宫的北面和西面流过,河与宫殿之间有着密集的建筑。这些密集建筑中的任何一座的上面都可能是阶梯形花园的所在地,也许其中一处真的就是空中花园的遗址。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西边那块地方。它长190米,宽80米,外墙有20厘米厚,用涂了沥青的砖头砌成。它的北头建有房间,南头则有一块空地。而在空地的一角似有某种类似阶梯的东西。在这特殊的建筑上,很有可能建有一个方形的花园,因为它与设想的空中花园的规模大小相近。同时,它的上面还建有纳凉的房子和人造的梯形小山。

空中花园建筑虽然比不上巴比伦城墙那样雄伟高大,更不如金字塔那样气势壮观,但是作为一种精巧华丽的古代建筑则是出类拔萃的,仅凭它成功地采用了防止高层建筑渗水的方法也足以使它闻名遐迩了。所以史书中人们总是用“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之类的美妙字眼来形容这块凝聚着古代伊拉克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瑰宝。巴比伦古城墙

巴比伦城修筑得如同堡垒一般,有内外两道城墙,外城墙长达16千米。它又由外、中、内三道围墙组成;外墙用砖砌成,厚约3米;中墙和内墙各厚约7米,可以容一辆四匹马拉的战车转身。城墙端面建有各秆塔楼和较小的战垛和箭孔。内城墙由内外两道砖砌的城墙构成。城墙顶上那条足以让一辆驷马战车自由转向的宽道对于危险逼近时迅速调动兵力至关重要。整个城墙实际上由一条焙砖外墙和一条带碎石填充物的土砖内墙组成。内墙可能高于外墙,这样入侵者得攻克两道关卡才能进入。城内巴比伦老城区周围的城墙,也采用了类似的安排。老城区呈长方形,城墙长达84米。希罗多德认为,它几个和外墙一样坚固。通过老城区城墙的主要入口是伊什特大门,可能超过25米高,还有15米深的地基,以及用于缓解下沉问题的内部接合点。门的两侧墙上,饰有巨大的神牛雕像和神龙雕像。门楼和街道两旁的墙的地面部分和地下部分,都采用了模砖装饰,描绘了更多的牛和龙的图案。地面部分的模砖,还釉上了亮蓝色和其他顾色。

整个巴比伦城固若金汤。虽然如此,它终究还是没能挡住波斯人和希腊人入侵的铁骑。对城墙最大的威胁,恰恰就是幼发拉底河本身。巴比伦曾有一个湖泊或沼泽上游用于防洪,沿着河岸建有附墙,门闸控制着护城河和城内水道的进水口。然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防止自满的心理。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利用河水的涨落,等到河水平面降到可以渡过的时候,他的军队冲过河床攻入巴比伦,出其不意地攻克了这座城市。巴比伦帝国终于灭亡。虽然这些城墙曾经被使用过,但显然经不起真正的考验。巴比伦通天塔《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了城池。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取名巴别塔。他们用砖和河泥作为建筑的材料。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冲入云霄。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上帝一看到此塔,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在作祟。上帝决定让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相互间言语不通,于是通天塔也无法建造了。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古老神秘的巴比伦城也确实存在着一座“巴别塔”,这就是著名的巴比伦通天塔。

巴比伦城里最早的通天塔,在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赫那里布攻占巴比伦时就被破坏了。新巴比伦王国建立后,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重建通天塔,他命令全国不分民族,不分地区都要派人来参加修塔。通天塔用从黎巴嫩运来的雪松木作为建筑材料,用鎏金装饰塔顶神庙,据说建筑这项浩大的工程用砖就达5800万块,从中不难想像通天塔的雄伟壮丽。通天塔建在一块洼地上,共有七层,塔基的长度和宽度与塔高相近,各为91米左右。阶梯环塔而上直至塔顶神庙。在高耸入云的塔顶上,还建有供奉马尔都克神的神殿,塔的上周是仓库和祭司们的住房。通天塔是祭祀神灵的场所,修建塔的目的主要是连通神人,通过各种祭拜活动来获得神灵的护佑。公元前539年,波斯王攻下巴比伦,他被通天塔的雄伟折服,一反征服者的破坏习惯,保留下了这座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