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06:56:39

点击下载

作者: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2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2试读:

图书

西方主要国家图书市场将现萎缩趋势

欧洲通信、互联网和媒体研究所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图书的数字化将严重冲击图书的价值,不过出版商仍然有较大的活动余地。根据近几年来图书市场的走势,这份名为《数字图书2015》的报告认为,西方主要国家的图书销售额将从2011年的470亿欧元下降到2015年的400亿欧元,即4年将下降15%。其主要原因是纸质图书的销售额将大幅度下降。虽然数字图书的销售额今后将会有所上升,却无法弥补纸质图书销售额下降的亏空。受影响最大的是日本,未来4年日本的图书销售额将下降18%,美国和英国分别下降6%,法国下降4%,西班牙下降3%,意大利下降2%。

然而,欧洲通信、互联网和媒体研究所所长、互联网服务专家索菲·吕布拉诺认为,与音乐和报刊市场的巨大变化相比,图书数字化对图书市场的冲击还是比较“温和”的。同时,由于数字图书的制作和物流费用相对较低,一旦投资后出版社的活动空间就比较大。这有利于数字作品的创作和数字图书的销售。但是,数字图书市场需要大量的投资。(张林初 编译)

《不列颠百科全书》被互联网颠覆

2012年3月中旬,让人最揪心、最伤感、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百科全书之父”最终向数字时代屈服。总部位于芝加哥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宣布停印《不列颠百科全书》(在中国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大英百科全书》),今后只提供电子版。该消息宣布不久,相关词条便出现在其“对手”——维基百科网站上。西方舆论感叹,作为世界文明“启明星”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已成为数字化浪潮的“牺牲品”。习惯了“握鼠标看世界”的读者似乎也不情愿“点击”这个永远停留在书架的记忆。要知道,这套看上去有着冷冰冰、烫金印字封面的奢侈工具书,当年甚至让不少西方中产阶层通过“按月分期付款方式”竞相拥有,以彰显“身份和地位”。中国的一些学者表示,这套书“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知识象征”。印刷术统治人类文明500年,便捷的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印刷时代面临终结,这是一种文明类型的变化。“互联网时代”不但要终结“印刷”这个“时代”,而且还会终结其他“N个时代”。

结束“书架时代”

这段话再形象不过了——“如果你正计划到南极洲经受寒冬的煎熬,最好赶快改变主意:已经没有可以‘取暖’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了。”阿联酋海湾新闻网感慨道,1908年至1909年,英国探险家萨克顿远征南极时曾焚烧该全书的书页,以抵御南极的酷寒,然而,今后只能从网上浏览这套书了。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宣布,卖掉剩下的4000套后,将停印纸质版《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是进入新时代的仪式,”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主席总裁乔治·科兹对《纽约时报》说,“最重要的信息是印刷版并非《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全部。该书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实用性和活力,因为它为求知若渴者提供学术知识。停印纸质版与维基百科或谷歌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世界的舆论却没科兹那么轻松。德国《世界报》说,《不列颠百科全书》曾经是给世界的礼物,展示了世界学者的力量和智慧,是以智力优势对抗权贵的科学见证。它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现在“脱下昂贵服装”只在网上现身,“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互联网“抹杀”了它的作用和影响力,“陈旧的贵族模式”无法适应这个时代,停止出版就像一张“印刷字的讣告”。它与维基百科直接竞争,属于“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不过,它既是人类遗产,未来也不可或缺。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以《〈不列颠百科全书〉不再是书》为题称,如果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代表着精英阶层的意志,那么维基百科则是“民主化的百科全书”。

韩国《首尔新闻》文章称,虽然从历史上看,《不列颠百科全书》起到“知识民主化里程碑”的作用,但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其销售量迅速下降。报道认为,价格和信息量是《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弱点,购买一套要近1400美元,而免费的维基百科的词条有380万个,几乎是《不列颠百科全书》的38倍。《纽约时报》称,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集中精力打造网络版,表明他们已经屈服于数字时代的现实,尤其是在维基百科的竞争面前“低下了头”。“我经常听到人们谈论电子书将取代纸质图书,我们将失去书写世界的‘厚重的触摸感’。但直到听说《不列颠百科全书》停印的消息时,内心深处才真正体会到这种失落感。”《大西洋月刊》资深编辑罗伯特·赖特撰文表示,自然选择决定人类与物质世界密不可分。触摸与看、闻、听、尝影响着我们的感情,电子书永远不会像纸质图书那样给我们带来全身心的感受。“英国文化的瑰宝又一次被终结,英国人肯定不会好受。”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文化学者毛瑟尔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套工具书的版权从英国到美国,现在终结在美国人手里,这看起来像是代表快餐文化的美国对英国文化的“戏弄”。英国《每日邮报》说,如果用维基百科网站去搜索“甲壳虫”,就会出现一大串乐队组合的名称。但如果打开厚厚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则会看到“甲壳虫,一种可爱的硬壳昆虫,它的别名是……”文章称,想在眼下知道英国人如何看待法国人,打开百科全书,会看到历代哲学家们深邃的解读,但如果只是上网找寻,英国的年轻一代可能浏览一天也理不出个头绪来。“《不列颠百科全书》结束了它的书架时代。”英国《独立报》说,虽然这多少会让英国觉得是国力下降的表现,但如果乐观看待这个问题的话,英国人应该明白,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全球读者走进这套英国人搭建的知识宝库。德国《舒瓦本日报》则认为这是人类知识发展的一个历史性日子。印刷书籍也要适应数字时代。有些人是如此伤感和怀旧,但人类必须适应数字工具。

不再是身份的象征“工具书在电子文本上看与纸质文本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舍不得的其实是纸质图书的质感。”中国有关专家表示,《不列颠百科全书》曾经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知识象征,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影响,在很多国家用不同文字出版,甚至可以说是启蒙时代以来的一个知识象征。后来传到美国去,与大英帝国的衰落有关系。“20世纪50年代,书架上放套《不列颠百科全书》,与车库里停辆旅行车或房间里摆台名牌黑白电视机一样,既实用又能彰显中产阶级身份。”《纽约时报》的文章称,买套《不列颠百科全书》作为“家居装饰”是颇有经济压力的,很多家庭不得不为此分期付款,而2010年版1395美元的标价,让它跟奢侈品一样让人难以负荷。美国《赫芬顿邮报》也称,当时,书架上放置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是一种身份象征:彰显该家庭既有钱又有品位,有假装知识分子之嫌,或至少迫切希望别人这么看。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无论是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重要家产,还是放置在书架顶部的心爱之物,或者你家里根本没有它,你在成长过程中都无疑经常看到它。英国《独立报》称,逐家逐户兜售它的推销商和刚刚被指定担任他人教父或教母的人也会感到沮丧,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洗礼仪式礼物才能具有这样的质感、风范和教育意义。随之而去的将是曾经多么丰富的历史。对于极有抱负的英国和美国中产阶级而言,它们通常是其家庭最早拥有的第一书籍。当孩子们问图特卡蒙(埃及第18位法老王)是谁或巴拉圭的首都是哪个城市时,父母们就会直接去查家里的《不列颠百科全书》。

日本《读卖新闻》评论称,《不列颠百科全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在现有工具书籍当中可以说是“工具书之王”。当然,由于是英美学者在编撰和修订,在某些领域一直是体现“英美人的世界观”。但西方在科学、人文、生物、太空等很多领域大大领先亚洲,不应当因为这个小小的瑕疵,否定《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地位和影响力。

为《不列颠百科全书》撰稿的作者来自世界各地,多达数千人,既有爱因斯坦等诺贝尔奖得主,也有美国总统克林顿、图图大主教等世界要人。18世纪,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成立于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的爱丁堡,1768年出版第一卷。此后200多年的历史中《不列颠百科全书》几次易主,总部也从英国搬到美国。但《不列颠百科全书》始终保留着英国英语拼写传统。

1981年,公司发布了首个电子版,现在“Britannica.com”网站每日更新,与对手维基百科的竞争也愈演愈烈。2005年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在42个抽样调查的条目中,维基百科每篇文章平均4个错误,《不列颠百科全书》3个,所以在准确度上两者“半斤八两”。不过,不列颠百科公司立即反驳称,“这个研究错误百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维基百科之所以已基本取代此类印刷品的首要原因是免费。众多信息来源已取代专家的作用,但这种众多信息源头使一些问题的答案受限于意识形态,与事实相去甚远。没有邮电服务业、日报和经过专家编辑的公众知识,我们的社会难以为继,只要点击6下就能在网上找到所有知识的观念既令人兴奋也未免心有余悸,“期盼未来世界的新气象,不仅仅是摒弃不合时宜的技术”。美国《财富》杂志网站的文章称,《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价值并未消失。学术论文里要找人类首次登月的时间,《不列颠百科全书》肯定能给出准确答案。维基百科或许也能给出准确答案,不过由于维基百科采用任何人都能编辑的模式,可能遭人恶意破坏,所以维基百科列出的事实必须与其他信息源对比印证才能用。

知识重传承不重形式

实际上,被新竞争对手威胁到生存的企业中,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并非唯一一家。英国《金融时报》说,创立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现在将只有十多年历史的谷歌作为最重要的竞争者之一。德国学者毛瑟尔斯认为,所有百科全书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主要因为电子阅读产品的冲击,加上这些工具书编纂时间长,价格不菲,所以销量有限。中国有关专家表示,如今美国宣布停止推出印刷版本,不能简单理解为西方文化的衰落,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纸质印刷时代的终结。

日本女作家铃木美依称,尽管还有很多人拥护纸质《不列颠百科全书》,但鲜有人自始至终全部读过,甚至很少想起它,因此“它在很多时候孤独”。她认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知识信息的传播上,的确赶不上网络和电子书。《不列颠百科全书》从神坛走下来,转向电子版,发挥书籍最基本的功能——传播知识,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在英国思想研究所主任克莱尔·福克斯看来,《不列颠百科全书》停止出版是对全球知识界迈出的积极一步。她认为,今后媒体引述它的几率将同维基百科等网站一样高,且更权威。让百科全书数字化不是对知识或历史的亵渎,“莎士比亚用鹅毛笔写作,而现在的英国作家用电脑也能敲击出传世佳作。知识的价值在于传承,而不在于形式”。(方象磐 编译)

《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前世今生

有人说,2012年不是世界末日,但却是印刷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寿终正寝”之时。历史悠久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在2012年宣布不再发行印刷版,只制作数字版。自1768年在苏格兰爱丁堡首次出版后,这部权威的百科全书一直不间断地出版发行,表面上看风光无限,其实一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在200多年的历史中,它不只一次遭遇生存危机,而且每次都在危机中找到了生机——除了2012年。

诞生于1768年

很久以前,就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外星球的科学家吉塔先生到地球上搜集人类的资料时,遇到一名科学家。这名科学家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带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回去呢?”尽管这是一个科幻故事,但《不列颠百科全书》确实被公认为举世无双的知识大全、权威巨著。《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产物。18世纪中后期,当地的书商和印刷工麦克法卡尔和雕刻家贝尔决定以“绅士协会”的名义发行一套工具书。其实,编纂一部综合人类各方面知识的出版物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很早时期,但欧洲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直到启蒙时代才出现。1751年,法国率先出版了一部百科全书,但因其所谓“亵渎神明”的理念而引发了很大争议。某种程度上,法国人刺激了《不列颠百科全书》这部英语世界参考书的诞生。

麦克法卡尔等人聘请爱丁堡大学28岁的学者斯梅利为主编,以200英镑为报酬让他编辑一部《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卷于1768年12月出版,1771年第3卷完成,销量为3000套。由于销量相当喜人,他们决定出版内容更多的第2版。第2版共10卷,8595页。

事实上,1788年至1797年出版的第3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这一版先后由麦克法卡尔和著名的历史学家格雷戈担任编辑,共18卷。许多知名学者为百科全书奉献了智慧和成果,比如英国作家威廉·黑兹利特、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等。其间,创始人麦克法卡尔在1793年去世,年仅48岁,有出版商形容说,他是因精神上的疲惫和焦虑而“油尽灯枯”。这时,《不列颠百科全书》已是声名赫赫。

1875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出到了第9版。这一版本也被称为学者版,囊括了艺术和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专家的作品,例如,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是科学文章的总顾问,俄国政治理论家彼得·克鲁鲍特金写了关于“无政府主义”的文章。众多学者的参与让第9版达到英语百科全书历史上的顶峰。当时有英国人认为该书的权威性“仅次于上帝”。

欧美易手

从1875年到1898年,《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版在英国仅卖出1万套。英国出版商发现,美国市场更大,在那里,同期销量多达4.5万套。这还不考虑因版权问题盗版销售的成千上万套。鉴于面临的销售困境,此时的版权所有人、英国布莱克家族心灰意冷之下,将销售推广工作完全转让给美国人胡帕和杰克逊。胡帕在美国用邮购和分期付款方式推销《世纪辞典》获得成功,他于1897年访问英国时发现,这种方式同样可以用于《不列颠百科全书》,同时他注意到伦敦《泰晤士报》深陷财务困境,于是便和杰克逊一起同《泰晤士报》讨价还价:由该报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做广告,换之以从最新重印的第9版中收取佣金。

这个方案令很多英国人感到难以置信,毕竟这是英国人的骄傲,但定位比较高端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若想活下来也只能如此。胡帕和杰克逊接手后不到3个月,便卖出1万套,不到5年销量已达5万套。1901年,胡帕和杰克逊进一步买下了《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所有版权——被视为英国在文化领域霸主地位象征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到了美国人手中。

胡帕于1902年出版了第10版(第9版的修订和补充),随后开始筹划新版本。新版卷数减少,文章变短,以便更多读者把《不列颠百科全书》作为工具书。为保证销量,胡帕与剑桥大学出版社达成协议,后者联名帮助编辑。同第9版一样,第11版也吸纳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参与,如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小说家、《金银岛》作者斯蒂文森、数学家怀海德等,这一版本还首次由美国最大的一家印制公司印刷。

尽管有名人名校招牌,这一版本的《不列颠百科全书》销售依然面临严重的危机,它被不期而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拖累。疲于应付的胡帕再度将希望寄托在美国市场。他找到了零售巨头西尔斯百货,该企业老板罗森瓦尔德对《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财富和声誉很感兴趣,同意协助销售第11版,来吸引英语世界中的中产阶级买家,但销售业绩仍不理想。1920年,罗森瓦尔德收购了整个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由于《不列颠百科全书》一直惨淡经营且缺乏现金流,所以这是慈善之举而非商业决定。经过3年运作,西尔斯亏损了180万美元,并于1923年转让给胡帕的遗孀(胡帕于1922年去世)和她的弟弟经营。此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出版经营又多次易手,1996年,一名瑞士亿万富翁买下版权,《不列颠百科全书》又回到了欧洲。

与中国的关系《不列颠百科全书》虽然在欧美经历坎坷,但在中国却受到青睐。早在19世纪60年代,近代化学家、翻译家徐寿在上海江南制造局创建翻译馆时,就有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倡议,但当时国贫民弱一直没有实现。

1973年,中美发表公报,宣布各自在对方首都建立联络处。不久,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代表吉布尼即主动和中国驻美国联络处联系。6年后,中美正式建交。同年11月,吉布尼以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组委会副主席的身份访华,受到邓小平同志接见。在美方提出中美出版机构合作出版中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时,邓小平同志说:“这是个好事情。”当场批准了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出版合作项目。

1980年8月,中美双方出版机构负责人在美国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同年9月,以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董事长斯旺森为首的董事会代表团访华。邓小平同志在百忙之中第二次接见美国客人,并对中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辑方针作了指示:“外国的部分按照你们的就是了,中国部分可能还有许多议论、争论和一些不同的看法。中国的部分我们自己来写。”后来,由中美学者组成的联合编审委员会成立,经过反复协商、讨论,解决了一系列有争议的问题,最终使该书得以出版。(郝新仁 编译)

大英博物馆出书讲述世界历史

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大设想、一个雄心勃勃的大工程,100位博物馆馆长耗时4年才完成,目的是从大英博物馆庞大的馆藏里挑选100件物品来描述世界历史。经过无数次辩论后学者们终于公布了结果。

2010年初,在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的一档节目中,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一件件物品。从收音机里,数百万听众听到了他讲述的丰富多彩的故事。鉴于有这么多人喜欢这些故事,英国广播公司和大英博物馆决定出版一本有关这一系列物品的著作:《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历史》。该书于2011年10月底在美国正式出版发行。

这些物品中有些很平常,有些很辉煌,但它们讲述了有关政治和权力、社会历史和人类行为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尼尔·麦格雷戈说,最古老的物品是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发现的200万年前的石制切割工具,它是“现今工具箱的开始”。

至于在新几内亚发现的约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一个鸟形杵,他写道:“我们现代大多数谷物和蔬菜的历史始于大约1万年前。”

在讨论英国艺术家戴维·霍克尼1966年一幅两个男人并排躺在床上的画作时,尼尔·麦格雷戈指出:“作者提出了关于社会认为什么可接受、什么不可接受、关于容忍的限度和个人自由以及关于数千年人类历史中不断变化的道德体系的复杂问题。”

随着项目的进展,最后一件物品的选择成为公众在饭桌上、收音机里、博客以及报纸上辩论的话题。

一些博主建议选择iPad或肉毒杆菌除皱针。不过最后一件物品最终选定为一个价值45美元、咖啡杯大小、装有充电器的太阳能灯。它可以照亮整个房间,能够完全改变没有电力的家庭的生活。尼尔·麦格雷戈说:“这是一个具有变革性的物品,可以带给人很大的自由。只要人们获得了太阳能,他们就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郝新仁 编译)

志愿读者成就《牛津英语词典》

凡是学英语、会英语的人,可能没有不知道《牛津英语词典》的。《牛津英语词典》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全面、最权威的英语词典,还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为“最全面的单一语言印刷词典”。2012年2月1日可以说是它的生日,因为这本词典的第1分册就是1884年2月1日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但它的诞生和牛津大学一点关系都没有。1857年,英国语言学会的三位成员——理查德·特伦奇、赫伯特·柯勒律治和弗雷德里克·范尼瓦尔在一起商量一件事。他们对当时的英语词典很不满意:要么词汇量太少,要么不够新,要么解释不准确。当年6月,三人发起成立了“未被收录词汇委员会”,准备找出那些未被词典收录和解释的词汇。11月,特伦奇提出一份报告,指出“我们英语词典的缺陷”,并建议编纂一本全新的英语词典,将收录从公元1150年到当时的所有词汇。1858年初,英国语言学会正式采纳这一建议,并决定邀请志愿读者参与词典编撰工作。具体做法就是给这些志愿读者指定图书,请他们为词汇的用法在书中找例句,然后抄录在“引用纸条”上寄给编委会。

在最初几个月里,特伦奇在新词典编撰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他不久就被任命为威斯敏斯特教堂主任牧师,无暇主持这项庞大的工程。柯勒律治接手成为词典的第一任主编。1860年5月12日,柯勒律治公布词典编撰计划,并开始前期准备。他在家里成立办公室,订制了54个格子的木架,将10万张“引用纸条”进行分类。1861年4月,词典的第一批样稿出版,但就在同一个月,年仅30岁的柯勒律治死于肺结核。范尼瓦尔又接过主编职务。他发现许多早期的印刷文本并不容易找到,于是成立“早期英语文本学会”及“乔叟学会”,专门出版老的手稿。这项基础工作持续了21年,为志愿读者们提供大量可以引用的文本。但范尼瓦尔缺乏耐心,认为自己不是主持这项工作的理想人选。1876年,在英国语言学会的一次会议上,詹姆斯·穆雷接过这项重任。范尼瓦尔将2吨重的“引用纸条”和其他材料移交给他。

穆雷出生在苏格兰一个布商家庭,从小好学。但是由于家境贫寒,14岁就辍学了。他凭借顽强的自学成为小学教师、校长,还创办过一个考古学会。他很有语言天赋,掌握十几门外语,并被吸收进英国语言学会。担任词典的主编后,他在任教的学校里用瓦楞铁盖了一座简易房,取名为“藏经阁”,率领他的助手在里面从事编辑工作。随着工作量的增加,穆雷放弃了教师工作,专心编写词典。后来他搬到牛津大学附近的一所大房子里,在后院建了第二座“藏经阁”。由于每天都有大量志愿读者将“引用纸条”寄过来,邮局干脆在他家门口专设了邮筒。

在穆雷主持词典编撰期间,他还与一位特殊的志愿读者结下了深厚友谊。此人名叫威廉·切斯特·米诺,是一位“高产”的“引用纸条”提供者,先后提供了近万条。他的引语不仅量大,而且语境贴切,非常符合编辑们的需要。从邮寄的地址上看,米诺住在离牛津很近的科若索恩,乘马车只需1小时左右。1891年1月穆雷前去拜访他。让穆雷大吃一惊的是,米诺的地址竟然是个精神病院,原来他是一个患有精神病的杀人犯。

经过进一步打听,穆雷了解了米诺的戏剧人生。他是美国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并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在南北战争中他成为北方军的军医,战争中的恐怖场面让他精神崩溃。他来到伦敦想换换环境,却意外杀了人,被英国警方逮捕,最后作为“精神病杀人犯”被判终身监禁。米诺在精神病院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取得被害人遗孀的谅解。由于被判定为“不再对他人构成威胁”,米诺被转到较舒适的病房。他用自己的陆军退休金买了许多书,那位遗孀也经常给他带新书过来。当米诺从报纸上得知穆雷的词典编辑部征集志愿读者的消息后,马上意识到这正是适合自己的工作。穆雷经常去看望米诺,两人在精神病院的花园里散步,引经据典,讨论词汇的起源,成为莫逆之交。1998年,英国作家西蒙·温彻斯特以这两个人的故事出版了一部名为《教授与疯子》的小说,成为当年的畅销书。

为安排词典的出版事宜,范尼瓦尔和穆雷联系了剑桥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但它们最初都不愿意出版这部词典。经过多轮磋商,牛津大学出版社才于1879年勉强同意,并向穆雷支付了版税。1884年2月1日,新词典的第1分册正式出版,当时它的名字是《按历史原则编订的新英语辞典》。第1分册共有352页,收录了从A到Ant开头的所有单词,印数是4000册。从1895年起,这本词典才开始叫《牛津英语词典》,最初预计共有4卷,约为6400页,需要10年完成。实际上最后一个分册——第125分册直到40多年后的1928年4月才出版。至此《牛津英语词典》第一版全部完成,共12卷,收录了414825个单词,有1827306条引文来解释它们的含义。

与多数英语词典只列出现代含义不同,《牛津英语词典》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每个单词和短语的历史,同时还广征博引,引文既包括古典文学,也包括菜谱。这部词典以详尽的交叉引证和词源说明而著称。动词“set”号称拥有最长的词条,用了6万个单词才完整解释了它超过430种的用法。有评论说,与其说《牛津英语词典》是一部英文词典,还不如说它是一部英语史巨著。

相关链接《牛津英语词典》的“2011年度热词”《牛津英语词典》的编纂者凭借自身在语言方面的优势和权威性,年年都要宣布当年的“热词”,并将“热词”收入词典中——“2011年度热词”为“受挤压的中间阶层”。词典编纂者选择了一个短语而非单独的一个词作为2011年的胜出者,暂且抛开令人费解的这一点不谈,让人惊讶的是“受挤压的中间阶层”竟然被视为比“阿拉伯之春”更合适的选择。这个说法最初是埃德·米利班德(英国工党领袖——编译者注)在与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今日》节目的主持人约翰·汉弗莱斯谈话时创造的。《牛津英语词典》给出的完整释义是:“受挤压的中间阶层:被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受通货膨胀、冻结工资和削减公共开支影响尤甚的社会阶层,主要由中低收入阶层组成。”2010年,另外一个由两个词构成的短语——“大社会”击败了像“嗡嗡祖拉”和“二次探底”这样的竞争对手而胜出。米利班德创造的这个词用来形容被认为承受的政府税负最为沉重却又最无力消解的人们,《牛津英语词典》编纂机构的发言人兼第四频道电视台《倒计时》节目的语言专家苏茜·登特在谈到这个词时说:“‘受挤压的中间阶层’这一说法的迅速扎根,及其在焦虑情绪加剧的情况下将长期存在的可能性使之成为‘年度热词’的合适之选。”在2011年的评选中位居“受挤压的中间阶层”之后的词语包括:阿拉伯之春:北非和中东多个国家发生的一系列反政府起义,2010年12月始于突尼斯。(由“布拉格之春”的说法而来,“布拉格之春”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运动。)黑客行动主义:为推进社会或政治目的,未经许可进入计算机文件或网络的行动或做法。(是“黑客”和“行动主义”的缩合词。)占领:对一场国际运动的命名,该运动通过占领建筑物或公共场所并在那里长时间停留来抗议参与者所认为的经济不公。(使用的是“占领”这个动词的祈使式,比如在“占领华尔街”这个短语中。)电话窃听:未经许可获取他人电话中存储的信息,特别是目的在于获取其语音信箱的做法或行为。吵人播放:在公共场合用手机扬声器播放音乐的做法(由播客而来)。入围的其他词语还包括“性爱派对”,用来指意大利前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举办的声名狼藉的聚会;“众筹”意思是通过从数量庞大的人群那里筹集许多小额资金资助某个项目或企业,通常借由互联网的渠道;“掌面”(用手掌遮脸的动作,表达沮丧、恼火、尴尬等);以及“压裂”(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来强行破开地下岩石,主要用来提取石油或天然气)。(郝新仁 编译)

学术书出版难曾差点难倒牛顿

如果把《鱼类历史》比作“鱼”的话,不妨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比作“熊掌”——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当年,为了那条“鱼”,这个“熊掌”差点被抛弃。

承蒙英国皇家学会(英国国家科学院)的慷慨,现在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搜索到数以百计的图片,其中就有一幅精美的飞鱼图片。

这幅引人注目的木刻画最早收录在由约翰雷和弗朗西斯威洛比编写的1686年版教科书《鱼类历史》中。这本书现在几乎已经完全被人遗忘,但在当时却具有开创意义。不幸的是,《鱼类历史》一书几乎妨碍了另一本划时代著作的出版,那便是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鱼类历史》一书中美轮美奂的版画的印制成本十分高昂,以至于险些让当时成立仅26年的皇家学会破产。于是,手头拮据、囊中羞涩的学会不得不收回了出钱出版牛顿著作的诺言。这使牛顿十分沮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竟有“绝望”之感。

然而,对于牛顿乃至科学界来说,值得庆幸的是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被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看到了。哈雷主要是因为计算出了那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彗星的轨道才被今人所记住的,不过当时他是皇家学会一位年轻的职员。哈雷把帮助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做自己的事情,并筹集资金(主要是自掏腰包)在1687年出版了此书。这一著作中包含的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与其万有引力定律一起,提供了有关行星轨道的解释。事实上,牛顿的这部涵盖物理学和数学的著作至今仍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科学著作之一。

皇家学会图书馆委员会主席乔纳森阿什莫尔说,皇家学会为了出版一本关于鱼的书而拒绝牛顿的著作似乎有些奇怪,但当时的确还处在科学革命的初期。他在一份声明中说:“尽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也许会继续获得持久的声望和荣誉,但我们希望,访问我们新的在线图片资源的读者能够理解早期皇家学会会员如此看重威洛比精美的图解版鱼类自然史的原因。”

这个新的在线图片图书馆使得皇家学会的图片收藏首次可以通过网络浏览。该馆藏品还包括罗伯特虎克的17世纪显微生物版画,其中有些是最早借助显微镜直接绘制的图片。此外还有大量描绘詹姆斯库克船长数次塔希提岛之行的图片和皇家学会科学家的肖像,甚至还有历史上讽刺科学人物的政治漫画。(李文清 编译)

英国畅销书《云图》作者如是说

英国出版商把大卫·米切尔归为“主流文学作家”。根据米切尔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片《云图》已经被《黑客帝国》系列电影导演沃卓斯基姐弟与《罗拉快跑》导演汤姆·提克威联合搬上银幕。汤姆·汉克斯、哈莉·贝瑞、苏珊·萨兰登等参与演出,中国影星周迅、韩国女星裴斗娜也在片中出演角色。前不久,米切尔受英国文化协会之邀来到中国。

从30岁便一发而不可收

米切尔1969年出生于英国伍斯特郡,在肯特大学主修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曾在日本任英文教师8年。日本的生活给了米切尔很多属于自己的空间,他学习写作及如何成为一名全职作家。1999年面世的第一部小说《幽灵代笔》,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

2001年米切尔的第二本小说《九号梦》为他赢得英国布克奖小说类奖项的提名。2003年,他被英国老牌文学杂志《格兰塔》评选为20位“最优秀英国青年小说家”之一。他的第三本书《云图》2004年出版,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太平洋岛国居民见证了人类科学与文明的衰落,由此引发的历史疑问由一些看上去没有关联的讲述者来寻找答案。这本小说获得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并再次入围布克奖。两年之后,米切尔又出版了第四本小说《绿野黑天鹅》,这本小说被作家本人看做是探索“新前沿”的尝试。这本书为半自传体,风格传统,与他的前三部新颖、奇怪的风格有很大差异。2007年,米切尔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他最新创作的小说《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于2010年出版,获得了2011年英联邦作家奖。《云图》分析

虽然在欧美文坛已经颇有名气,但米切尔给人的印象却是很谦虚,很友善。他说:“我永远不会对自己满意。我希望每一本书都比上一本书好一些。”他还透露了自己写作的小秘密——以书中人物的名义给自己写信。“亲爱的大卫,我叫鲍伯,今年25岁,住在伦敦。我喜欢猫,但恨我的家庭。因为……我是个公车司机,但我恨那些乘客,因为……我没有女朋友,但有个很好的女网友,叫玛丽。我从没有跟她见过面,但每天晚上我们互发性感邮件。”米切尔说:“信件描绘了一幅图景,我因此深刻了解故事中的这个人物。我了解他的欲望,他想成为怎样的人物,他会干什么。而他做的事情就是我想讲述的故事。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头,那就给自己写一封信吧。”

对如何归类自己的小说,米切尔并不很在意,他说:“我是个作家,我的技艺已经娴熟到可以随心所欲,只要这是个好故事。”另外,米切尔还多次强调要诚实地写作。他说,这就和诚实地讲话、诚实地做事一样。尽你所能接近真实。如果一个简单的词汇可以达到效果,就不要使用“聪明”的“大”词汇,否则就是不诚实。

奠定米切尔文学地位的书应该是小说《云图》。《云图》首先依次讲述了6个故事的前半部分,然后按相反顺序讲完6个故事的后半部分。这种整体叙事顺序呈现“1-2-3-4-5-6-5-4-3-2-1”的奇特结构是米切尔自己设计出来的。米切尔说:“把草稿交给编辑后,我担心了整整三天,害怕没有人看得懂。现在这本书全球销售超过100万册,是我最受欢迎的一本书。”他认为,时间和文明是《云图》的两个主题。一般人的想法和生活是直线的,而时间是循环的。人类文明的轨迹也呈现出时而高,时而低的形态。这些特性恰好与这样奇特的结构很匹配。

时尚变而文学不变

现在,《云图》这本在文学界获得好评的小说就要乘着娱乐业的风,在全球掀起热潮。《云图》的同名电影于2012年9月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10月在美国影院上映。由于这部电影的上映,再次捧热原著小说。在娱乐时代,市场代表的力量和品味对文学作家有怎样的影响呢?面对这个问题,米切尔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他说:“我只是努力写好每一本书,从没有尝试在读者的品位和文学水平之间保持什么平衡。如果我的书能够找到读者,得到共鸣,那说明我写得不错。如果我的书没人看,那就有麻烦了。”米切尔认为,最成功的作家从来不做市场调查。“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不做市场调查,但是那些模仿她的人会做。书不是时尚流行,时尚流行会变,但文学不会变。

在中国作家中,米切尔读过苏童、李洱、徐则臣、史铁生的作品。他认为,中国人已经讲了5000年的故事,当然知道如何讲故事。中国读者对欧美文学的了解比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多,东亚国家能够接受的西方艺术比西方国家能够接受的东方艺术多。对于这种不对称的东西方文化现象,米切尔认为是因为东亚“文化内向”,特别是在出版业,除非讲中国皇帝的故事、侦探的故事等,其他题材都不好卖。“我认为不是中国的故事不好,而是西方市场对东方艺术的接受面太过狭窄。”(尚菲菲 编译)

法国出版市场2011年“背影”

2011年,法国及其他欧元区各国的财政危机、金融危机的新闻成为主流,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在法国国内,尽管没有自然灾害、年轻人上街游行示威以及蓝领大规模罢工的新闻,但由于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在“阿拉伯之春”之后,“欧元区之秋”会不会降临的担忧,笼罩在法国人的心头。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版市场喜忧参半,可以说是发行少亮点,出版有好书——特别是“政治书”。“圣诞购物季”图书卖得少

2011年12月,法国一般商品的销售额,与2010年同期相比虽然增长1%;但书店图书的销售额,与2010年同期相比却减少1%,销售不畅是显而易见的。大型书店的销售额,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1%;中小书店的销售额,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2%;像福纳克等大型文化超级市场的销售额,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3%。这表明,出版市场的形势是严峻的。此外,超级市场内的图书卖场面积,与2011年相比,实际减少了7%。在图书直销方面,2011年9月首次出现了零增长,不过,从全年看还是增长的,与2010年全年相比,增长5%以上。

整个书店行业销售额减少的原因,受行业内的问题比如出版行业专家所说的“读者远离铅字图书”、“互联网全面普及”的影响,并非如想象得那么大。问题出在外部,在于法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恶化。另一方面,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无论是虚构类图书(这里主要指小说)还是非虚构类图书,定价普遍较高,使得囊中羞涩的大众读者难以承受。在法国《书商》杂志上,每期刊登“虚构类畅销书”和“非虚构类畅销书”各50种。其中,虚构类畅销书的平均定价约为20欧元,非虚构类畅销书的平均定价也接近20欧元。在这两类合计共100种的图书中,定价5欧元左右的小开本图书只有4种。

2011年全年,法国年轻人购买图书的状况,在对大学生购买图书实际状况的调查中显示得最为典型。大学生每月用于购买图书的花费,仅占每月生活费的4%。大学生对自己想要的图书,有73%是自费购买;对自己不想要的图书,则有50%是在图书馆借阅。近50%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检索挑选图书,而去实体书店挑选图书的大学生则相对比较少。

2011年12月,希腊的失业率为16%,西班牙的失业率为21%,东欧各国也出现高失业率。法国的失业率接近10%,无论与英国相比,还是与德国相比,均高于2%以上。从2010年底到现在,包括法国在内的欧元区的经济形势,呈现出相当严峻的态势。各国出现财政危机、金融危机,税收不足,消费不景气,这也给书店业及出版业带来消极影响。

按照往年规律,每年从秋天至年底,都会有“圣诞购物季”,出现购销两旺的景象,而书店业及出版业都盼望由此拉动出版物的销售,提升出版物的销售额。然而,截至2011年底,这种景象仍未出现。“政治书”领跑畅销书排行榜

法国新一轮的总统选举,是在2012年4月。社会党的总统候选人是弗朗索瓦·奥朗德。此外,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竞争中的两位重量级女士玛蒂娜·奥布里和罗雅尔,决定在大选投票决战中支持奥朗德。今后,社会党在制定方针政策方面,也离不开这两位女士的协助。在2011年,与奥朗德一样,奥布里和罗雅尔的著作和传记也出版了不少,在2011年10月以前,其中有几种书一直列在50种非虚构类畅销书之中。就是到了2011年12月,描写奥朗德的《F.奥朗德内部秘密通道》(作者S.拉菲)一书,还排在非虚构类畅销书中的第25位。这本书由拉法亚出版社出版,400多页。这本书从一个新闻记者的视角出发,描写了社会党原党首的面貌,列举了大众媒体、奥朗德的政治盟友对奥朗德的评价,预测了奥朗德今后的政治生涯。该书指出,由于奥朗德一直没有公开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施政方针,选民对奥朗德充满着“神秘感”,因而还有极高的关注度。这也等于作者暗示读者,还会继续撰写、出版有关奥朗德的书。

参加2012年法国总统竞选的,除了社会党的几人以外,还有其他党派的领导人物:比如极右的“国民阵线”的马丽娜·勒庞女士、欧洲生态·绿党的埃娃·若丽女士、法国民主运动党的弗朗索瓦·贝鲁,以及共产党、右派激进党、市民运动的负责人等,总计有10位左右。这些人士在2011年里,均发表过具体的政治见解和施政方针,相互之间展开过激烈的辩论。尤其是在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相继发生债务危机以后,这必然会给也被财政危机、金融危机困扰的法国增添额外的负担。这些都成为以上总统竞选人质疑、抨击时任总统萨科齐的理由。从2011年的情况看,围绕以上总统候选人的图书出版了几十种。尽管这些“政治书”进入畅销书排行榜的不多,但实际销售行情还是说得过去的。

纵览2011年全年的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名列榜首的始终是斯特法尔·埃森尔创作的小册子《愤怒吧!》,该书在2010年与2011年之交出版时售价仅3欧元。埃森尔的第二本小册子名为《希望的道路》,与社会学者E.莫奈合著,售价仅5欧元。埃森尔的第三本小册子名为《社会快行动起来!》售价也不过7欧元,在2012年2月出版。埃森尔的三本书都批判现实社会,反映了法国人的悲观心理,是“政治书”的代表之作。截至2011年底,《愤怒吧!》发行超过80万册。《希望的道路》于2011年9月出版,到2011年底发行了9万册。由此推断,《社会快行动起来!》的行情也值得期待。(金襄南 编译)

法国十大出版集团

法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共有6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其中226家出版社年销售额超过100万欧元,2010年销售总额达70.33亿欧元,法国十大出版集团的销售额约占上述226家出版社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三。据法国《图书周刊》2011年的最新排名,法国的十大出版集团是:

1.阿歇特出版集团(Le Groupe Hachette Livre)。它是法国拉加代尔集团下属的图书出版集团,图书出版销售额占集团总营业额的4.8%,是世界第六大出版集团,在全球25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共有员工7459人。2010年共出版各种图书16000多种,销售额达21.65亿欧元,其中68%来自国外。

2.埃迪蒂出版集团(Editis)。它是西班牙第一大出版集团Planeta的法国分公司,主要出版一般性文学、教材、教辅和青少年图书等,2010年的销售额达7.53亿欧元。

3.法国娱乐集团(France Loisir)。它是法国最主要的图书俱乐部,2011年春季被美国Najafi基金收购,其母公司是美国的Actissia/Najafi集团。现有员工2600人,2010年销售额为3.65亿欧元。

4.媒体参与出版集团(Média-Participations)。现有员工1173人,是法国连环画的领军出版集团,由英国蒙塔涅家族控股(60%),2010年销售额为3.27亿欧元,其中发行公司的销售额占总营业额的22%,报刊占18%,视听与数字出版占8%。

5.勒菲费-萨吕出版集团(Lefevre-Sarrut)。其母集团是法国Frojia集团,由勒菲费家族控股(66%),主要出版法律法规图书,现有员工1855人,2010年销售额为3.24亿欧元。

6.玛蒂尼埃出版集团(La Martinière Groupe)。2010年销售额首次超过弗拉玛里翁出版集团,成为法国第六大出版集团,主要出版一般性文学、艺术、实用、青少年图书和连环画等。集团主要由韦尔泰梅家族(46%)和埃尔韦·玛蒂尼埃(29%)控股。现有员工866人,2010年销售额为2.84亿欧元。

7.弗拉玛里翁出版集团(Groupe Flammarion)。它是意大利RCS通信集团的法国分公司,包括弗拉玛里翁出版集团、已读/利布里奥出版社、卡斯特尔曼出版社等。现有员工604人,2010年销售额为2.77亿欧元。

8.伽利玛尔出版集团(Groupe Gallimard)。旗下有近20家出版社,除出版一般性文学图书外,还出版青少年、娱乐图书和旅游指南等。2010年销售额为2.41亿欧元。拥有Sodis、CDE和Fédis等三家图书发行公司,是法国最大的图书发行商。

9.帕尼尼法国出版集团(Panini France)。它是意大利帕尼尼集团的法国分公司,是世界图片出版的领军出版集团,同时还出版漫画、连环画等。现有员工53人,2010年销售额达2.26亿欧元。

10.阿特拉斯出版集团(Atlas)。它是意大利DiAgostini集团的法国分公司,主要从事将图书分销到报刊亭的工作,并对商业性资料进行分销,出版的图书较少。现有员工279人,2010年销售额为1.84亿欧元。(张林初 编译)

法国想方设法为青少年出好书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需要优质的图书。据法国《图书周刊》统计,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法国出版和再版的青少年图书种类逐年增多。2000年出版了3449种,2010年增加到4127种(见表)。法国出版社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做法如下:

多出文学图书

近年来,虽然金融危机波及法国整个图书市场,其中包括青少年图书的出版,但是文学类图书仍然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出版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伽利玛尔出版社青少年部(Gallimard Jeunesse)创建40周年,该部门专门为青少年策划他们喜欢的文学新书。玛蒂尼埃出版社青少年部(Martinière Jeunesse )和塞伊出版社青少年部(Seuil Jeunesse)同样计划在2012年为青少年出版文学图书。

尽快出电子书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浏览电子书已经成为法国青少年一种新的阅读方式。2012年,法国出版社在工作中提倡创新和务实的精神,除了出版纸质书外,争取尽快制作电子书,电子书种类呈上升趋势。阿歇特出版社青少年部(Hachette Jeunesse)计划在2012年出版500种电子书。弗勒吕斯出版社(Fleurus)也同样计划出版500种,主要涉及文学和历史类。伽利玛尔出版社青少年部计划出版60种。口袋书出版社青少年部(Pocket Jeunesse)准备制作有关科幻类的电子书。

博客微博同步

针对青少年喜欢开博客或微博,法国出版社与各网站建立联系,为青少年提供交流平台。2008年7月,阿歇特出版社青少年部率先为青少年建立了一个高科技互动的阅读网站:Lecture academy.com。该网站主要为青少年提供一系列的丛书,网站的不同栏目方便查阅书目、通告和作者访谈等。年轻人在查阅图书时可以同步在博客或微博上与作者和图书馆员进行交流。目前,阿歇特出版社阅读网站的每月点击量达10万次。2012年,伽利玛尔出版社青少年部力争完善本社的网站,加强与年轻读者的联系。当前,凡是喜欢阅读的人士如出版商、书店营业员和学生家长等都热衷于开博客或微博,与他人交流读书体会和心得逐渐在法国蔚然成风。表 2000-2010年法国新版和再版青少年图书种数(于平安 编译)

法国经济管理图书出版稳中求进

众所周知,经济是国家的命脉,管理是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掌握经济管理需要优质的图书。法国相关出版社深知责任重大。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间,法国经济、管理类图书出版稳中求进。根据法国《图书周刊》统计,2002年法国出版了709种经济图书,2008和2009年增加到千余种后又于2010年下滑到782种;而管理类图书则从2002年的875种稳步上升到2010年的1196种(见表1、表2)。法国出版经济管理类图书的主要做法是:

突出院校特色

近年来,尽管金融危机波及法国图书出版业,影响了某些类别图书的出版,但是法国出版社根据对图书市场所做的调查发现,并非所有类别的图书都受到影响,比如经济、管理类教科书的销售好于其他学科的图书。这主要是因为法国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是热门学科,每年都有新学生入校,经济管理教科书受到学生们的青睐。迪诺出版社(Dunod)、纳唐出版社(Nathan)和阿歇特出版社(Hachette)联合出版的《贸易管理学》(Management des unités commerciales)、《经济和社会科学字典》(Dictionnaire d'économie et de sciences sociales )和《所有题材》(Toutes les matières)三种教科书取得了良好的业绩。2011年,富歇出版社(Foucher)、迪诺出版社、纳唐出版社和阿歇特出版社出版的经济管理教科书都取得了喜人的业绩,成为出版该类教科书的领军出版社。

强化答疑解难

金融危机蔓延,出路在何方?为帮助人们答疑解难,迪诺出版社认真听取了专业人士建议后策划出版的经济管理图书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在解释理论问题的同时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该社出版的一套丛书《工具箱》(La boÎte à outil)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1年10月该丛书中再添一本图书,名为《经济智力工具箱》(La boÎte à outil de l'intelligence économique),这本书成为同年秋季的畅销书。根据同样的策划方案,2011年10月迪诺出版社又推出一套新丛书《我开工具箱》(J'ouvre ma boÎte),为年轻的企业家陆续出版了四本有关网站、媒体、企业投资和关注用户的图书。迪诺出版社为满足不同企业的具体需求,2011年8月为已经再版三次的一套丛书《了解和实施孙子兵法》中增加了一本书《策略和管理》(Stratégie et managment)。马克西玛出版社(Maxima)在社里一套《大师课堂》(Master class)的丛书中也加入了一本书,名为《孔子》,中国古人的谋略给当今法国人许多启迪。ESP出版社于2011年8月在其《长期培训》(Formation permanente)丛书中增添了一本《职业策划草案》(Construire son projet professionnel)。满井出版社(Le Puits fleuri)于同年11月出版了两本图书:《互联网上办公司》(Créer une entreprise sur Internet)和《48小时实现计划》(Réaliser son business plan en 48 heures)。

尽早出电子书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经济管理的学生和专业人员习惯于网上阅读。为满足他们的需求,法国出版社在完成纸质经济管理图书后尽早把这些图书制作成电子版。2012年,加利诺出版社(Gualino)计划把社里的部分纸质图书上网。迪诺出版社已经把社里自2009年以来出版的1500种纸质书制作成电子书,其中三分之一是经济管理书。富歇出版社为方便学生温习功课,把社里自2007年以来出版的经济管理教科书的复习题全部上网,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2012年,法国出版社决心继续出版好纸质和电子版本的经济管理图书。表1 2002-2010年法国新版和再版经济图书种数表2 2002-2010年法国新版和再版管理图书种数(于平安 编译)

法国科技图书出版稳步前行

众所周知,科技兴国。普及科技知识需要优质的图书。法国科技类图书出版社深知责任重大。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法国科技图书出版年年稳步增长。根据法国《图书周刊》统计,2002年法国仅出版880种科学图书,到2010年增加到1011种;而技术图书则从2002年的585种增加到2010年的868种(见表1、表2)。法国科技图书出版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出版策略谨慎乐观

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新情势下,法国科技类图书出版社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减少大投资,大胆创新,不断改变出书选题,以便满足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新需求。法国农业出版社(La France Agricole)是法国科技出版的领军大社,决心在2011年至今后3年里重振本社工作,计划每年出版12至40种图书,6年后使全社的营业额翻番。目前,法国农业出版社的两套丛书《农业生产》(Agri production)和《农业决策》(Agri décision)已经出版发行了100多种图书。该社决定充实这两套丛书,确定新的选题,继续出版几种图书,比如《农业管理》(Agrigestion)、《农业法规》(Agri législation)和《农业市场》(Agrimarketing)等。社里还策划了一套新丛书,名为《农村与公司》(Campagne et compagnie)。

全力出版专业图书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图书业也受到了影响。面对如此局面,法国科技出版社对购买科技图书的读者进行了调查,把这些读者大致分为四个群体:科技工作者、科技研究员、科技决策者和科技爱好者。为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出版社确定了少而精的选题,集中力量在出版精品图书上下工夫,出书的针对性更强更准。法国泰科尼珀出版社(Technip)专门出版有关石油和统计方面的图书,同时策划出版地缘政治学图书。为此,该社特邀专业人员策划相关选题,并建立博客。在出版社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图书选题更加新颖,更有卖点,《民主、能源与工艺学》(Démocratie,énergie,technologie)和《世界与能源》(Le monde et l'énergie)等图书倍受读者好评。迪诺出版社(Dunod)认为科技在不断发展,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为此,该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不少主要针对专业人员、教师和学生三类读者的图书。

推陈出新力度大

不同于其他科技出版社,拉瓦锡出版社(Lavoisier)迎难而上,决定更新社里的老书目。2011年,重点出版有关农产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图书。该出版社预测2011年营业额将增加20%。2011年初,该出版社已经出版了《土壤学百科字典》(Dictionnaire encyclopédique des sciences du sol)和《25年后的工艺学》(Tchernobyl,25 ans après )等图书。维贝尔出版社(Vuibert)联合一些新作者策划出版了十余种有关科技教学的图书,比如《植物生态学:环境,食品,身体》(Biotechnologie végétale∶environnement,alimentation, santé)和《生物学:进化与遗传》(Biologie∶évolution et génétique)等。

积极出版电子书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电子版科技书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迪诺出版社2011年继续为已经出版的丛书《职业信息》(Info pro)增添了20多种新书;为工程师们再版了十余种关于电子的图书。埃罗勒出版社(Eyrolles)2011年重新推出关于图表信息的图书,并与美国有关出版社联手出版了一套新丛书《纸板》(Cartonnent)。埃尔曼出版社(Hermann)于2011年9月推出了一套新丛书《数字文化》(Cultures numériques)。

岁月流逝,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历史。法国科技图书在过去的十年里虽然发展缓慢,但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从事科技出版的法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普及科技知识如同普及大众文化一样重要,谨慎出书,乐观向前,读者永远喜欢质优价廉的图书。表1 2002-2010年法国新版和再版科学图书种数表2 2002-2010年法国新版和再版技术图书种数(于平安 编译)

法国出版质优价廉的心理学图书

心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普及心理学知识需要优质的图书。出版心理学图书的法国出版社深感责任重大。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法国心理学图书比起其他学科图书发展缓慢。根据法国《图书周刊》统计,2002年法国出版890种心理学图书,虽然2007-2009年该类图书连续三年有所增长,但2010年从2009年的1107种下降到927种(见表)。为加大出版心理学图书的力度,法国相关出版社采取了以下措施:

出版优质教科书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图书业受到了影响,法国人购买力下降,其中包括买书。由于心理学教科书占全部心理学图书的比重较大,而购买该类教科书的学生数量却日趋减少,销售量的下降直接影响着出版社的业绩。面对如此局面,法国有关出版社主动与大学心理学老师联系,经常改变出书选题,变换版本,降低价格,争取为学生出版质优价廉的心理学教科书。2011年法国德博埃克出版社(De Boeck)推出了一套丛书名为《观点》(Le point sur)。2011年秋季,该出版社出版了6种心理学新书。考虑到每一所大学心理学专业老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授课,德博埃克出版社为此还与作者联系进一步修改心理学教科书的内容。

建立网络交流平台

当前,高新技术飞速发展,读者除阅读纸质图书外还使用各种载体来查阅资料,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同样普遍使用互联网。由于查阅电子书非常方便,纸质书的销售量趋于下降。考虑到学生对电子书的需求,法国出版社商定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把已经出版的心理学图书转为电子版。2010年秋季,迪诺出版社(Dunod)出版了7种心理学教科书,2011年该社把这7种纸质教科书修改为言简意赅的电子版本上传至网络。阿尔芒科兰出版社(Armand Colin)已于2010年将一套名为《校园》(Campus)的心理学书配套出版了便于学生查阅的电子版。阿尔芒科兰出版社计划在2012年继续这种出版方式。

加强国际合作

为拓展心理学图书的销售途径,德博埃克出版社注重加强国际联系,2011年该出版社的心理学教科书已经进入一些欧洲国家的大学,同年秋季成为加拿大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教科书。德博埃克出版社获悉比利时一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一套丛书《心理疗法之路》(Carrefour des psychothérapies)取得很好的业绩后,主动与这家出版社联系,计划合作出版一套名为《理解》(Comprendre)的丛书。法比两国的出版社商定在编写内容时不局限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力图把心理学知识、医学知识和社会现象紧密联系起来。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尽管法国心理学图书出版的业绩并不令人满意,但考虑到心理学是一门与人们心理健康息息相关的科学,法国有关出版社知难而上,拓展思路,确定新选题,不断推出新书。法国一些驰名出版社为此也扩大出版该类图书的业务,比如法国大学出版社在丛书《我知道什么?》中增加出版了两种图书:2010年5月出版了《100个关于精神分析的关键词》(Les 100 mots de la psychanalyse), 2011年2月推出了《100个关于性别的关键词》(Les 100 mots de la sexualité)。这两种图书受到读者的好评。表 法国2002-2010年新版和再版心理学图书种数(于平安 编译)

法国加大力度出版医学图书

医学是一门治病救人、非常严谨的专业学科,学习和普及医学知识需要优质的图书。出版医学图书的法国出版社深知责任重大。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法国医学图书比其他学科图书发展缓慢。根据法国《图书周刊》统计,2002年法国仅出版542种医学图书,到2010年增加到754种(见表1、表2)。为加大医学图书的出版力度,法国有关的出版社采取了以下措施:

出版小开本图书

由于医学专业特殊,出版优质的图书需要由专业人员撰写,因此,出版一本书的周期较长。目前,随着互联网和复制技术的广泛使用,统一版本的纸质书的销售量呈下降趋势。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科学生除使用学校规定的统一教材外更喜欢网上阅读或复印资料。面对这样的情况,法国有关出版社和书店主动与大学医学老师联系,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到学生需要小开本医学复习教科书后,法国德博埃克出版社(De Boeck)改变以往只出版大开本医学图书的做法,同时出版小开本医学图书,为学生提供便于携带、质优价廉的医学复习教科书。2010年法国进行了医改,2011年德博埃克出版社根据医改后的情况,为医科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出版了小开本的复习教科书,这一举措使当年注册医学一年级的学生受益匪浅。为方便学生阅读,埃利波斯出版社(Ellipses)2011年推出了30种医学口袋书。

出版辅助类医学图书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医疗科学与强身健体的密切关系,法国有关出版社抓住契机围绕人们如诊断、治疗和护理等看病的不同环节,不断推出新书:2010年德博埃克出版社推出了《医学讲师的建议》(Conseil du conférencier)一书,之后又出版了《50个病例》(50 dossiers)。爱思唯尔·玛松出版社(Elsevier Masson)出版了《护士备忘录》(Memo infirmier)。拉马尔出版社(Lamarre)推出了《护理情况》(Situations de soin)。

建立网络交流平台

当前,读者除阅读纸质图书外普遍使用互联网查阅电子书。考虑到读者对电子书的需求,法国出版社商定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把已经出版的医学图书增加电子版。爱思唯尔·玛松出版社根据医学工作者的要求,建立了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医务人员把他们遇到的各种病例在网上与同行进行交流磋商。该出版社还把近几年出版的上千种纸质医学图书增加电子版上传至网络。目前全社20%的营业额来自电子书。

为扩大医学图书的销售途径,法国出版社不仅注重加强国际合作,而且还争取私人资本注入。法国拉瓦锡出版社(Lavoisier)成功融资后开发了国外的销售渠道,该社的医学图书已经发行到加拿大、瑞士和摩洛哥,2010年全社的营业额增加了30%。爱思唯尔·玛松出版社则开展国际邮购业务扩大出版社医学图书的销售。表1 法国2002-2010年新版和再版医学图书种数表2 法国2002-2010年新版和再版辅助医学图书种数(于平安 编译)

法国重视出版公众医药保健图书

公众的医疗保健关系到国泰民安。关爱生命、重视健康成为人生头等大事。然而,误导人们过度用药已经成为法国的公害之一。虽然法国人对此早已有所警觉,但根据欧洲援助组织(Europe Assistance)2011年9月3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每个法国人每周仍平均服用一盒药。调查结果表明,出于经济和药品安全等考虑,一些法国人拒绝就诊和服药,且拒绝就诊和服药的比例已经从2009年占法国总人口的11%增加到2010年的23%,2011年则高达29%。为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年来法国出版社想方设法出版优质的保健图书。据法国《图书周刊》统计,21世纪第一个十年,法国新出版和再版的公众医药保健图书的种类逐年增多。2001年出版了622种,2010年增加到846种(见表)。法国出版社的做法是:

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医生开处方,病人拿药,这样的看病方式似乎天经地义。然而,到底如何才能安全合理适度地用药仍然困扰着许多患者。为此,法国波尔多药品与流行病研究所20多年来一直从事该课题的研究。为帮助人们答疑解难,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法国出版社认真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后,策划出版了许多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图书,在解释病理问题的同时突出解决用药的方法。普隆出版社(Plon)2011年11月出版的帕特里克·让-巴蒂斯特医师编写的《药品黑皮书》(Le livre noir des médicaments) 受到读者的好评,销售量逐步提高。2012年初,玛蒂尼埃出版社(Martinière)出版了由药剂师让-保罗·吉鲁撰写的《无处方药,好药与坏药》一书(Médicaments sans ordonnance,les bons et les mauvais),2012年第一季度就售出了5500册。勒迪克出版社(Leduc)出版的达妮埃勒·费斯蒂医生编写的图书《我的香精油宝典》(Ma bible des huiles essentielles)已经出版多年,是法国最佳图书之一,现每年仍销售35000册左右。

医患联手治病防病

医生开药,病人吃药,疗效如何,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希望患者积极配合。对医生来说,治病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预防疾病,让人们少得病,获得更多的医学知识,加强自身保健。法国出版社为此特聘有关医生撰写相关图书。2009年10月,马拉布出版社(Marabout)出版了由博士医生贝尔纳代特·德加斯凯撰写的《腹部停止损伤》(Abdominaux: arrétez le massacre),该书自2009年发行以来已销售30万册。为使法国人了解中国式的强身健体的方法,马拉布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本由伊夫·雷凯纳医生介绍中国气功的附带光盘的图书《发现气功》(A la découverte du qi gong)。为使法国300万糖尿病患者了解和控制病情,2011年法国博士医生瓦莱里·富西耶应邀编写出版了一本附带光盘的专著。阿尔班·米歇尔(Albin Michel)出版社特请让-皮埃尔·巴拉尔医师编写了两本图书《了解关节的预兆》(Comprendre les messages de nos articulations)和《骨科疾病》(L'ostéopapthe)。2012年4月这两本图书出版后,受到人们的好评。

出版医药辅助书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健康,希望了解更多的保健知识,如健康人在平时如何防病于未然,病人在治疗时期如何早日康复。为此,法国出版社想方设法策划新的选题,比如身体与饮食、减肥与健康、绿色食品,等等。2003年法国第一出版社(First)曾围绕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出版了一本名为《康复》(Guérir)的图书,作者是达维德·塞尔旺-施赖伯医生,该书的销售量已经超过100万册。2007年第一出版社再次聘请达维德·塞尔旺-施赖伯医生编写了《抗癌》(Anticancer)一书,该书的销售量已超过200万册,并被翻译为40种外语,畅销世界各地。2012年达维德·塞尔旺-施赖伯医生撰写了他的最后一本书《相互多说几次再见》(On peut se dire au revoir plusieurs fois),该书2012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量就达25万册。

做好网上低价销售

现在,患者除阅读纸质医学图书外,还经常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知识。考虑到患者对电子书的需求,法国许多出版社把已经出版的医学图书增加小开本的电子书版本在网上低价销售。据益普索民调机构(Ipsos)201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的法国人在网上查阅医学图书,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查阅后还向医生核实相关知识。为使患者能够获得正确的医学知识,法国出版社努力出版发行质优价廉的电子书。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法国电子保健图书的网上销售量增加了16%。法国福纳克图书连锁店网上销售的图书也逐年增多。表 2001-2010年法国新版和再版医药保健图书种数(于平安 编译)

法国烹调图书业绩喜人

法国大餐名闻天下,法国烹饪图书业绩喜人。据法国《图书周刊》统计,从2002年至2010年,法国新版和再版的烹饪图书种类逐年增多。2002年出版816种,2010年增加到1756种(见表)。根据益普索民调机构的统计,2010年10月到2011年9月,法国烹饪图书的营业额达1.2亿欧元。法国芒戈出版社(Mango)、拉鲁斯出版社(Larousse)、阿歇特出版社(Hachette)和马拉布出版社(Marabout)出版的烹饪图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业绩。法国出版烹饪图书的主要做法是:

力推质优廉价丛书

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扩大烹饪图书销售量,法国相关出版社出书的策略非常明确:全力推出质优价廉丛书,方方面面介绍烹饪厨艺。拉鲁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烹饪丛书名为《微型》(Mini),每种书定价为3.5欧元。2011年,该社在这套丛书中又增添了4本新书:《减肥汤》(Soupes minceur)、《今夏低预算》(Petits budgets cet été)、《学生菜谱》(Recettes pour étudiants)和《妈妮糕点》(Les bons gâteaux de Mamie)。

2011年初,马拉布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关于多种饮食的丛书,每种书定价为3.5欧元。截至同年底,这套丛书共出版了20余种图书,销售量达45万册。第一出版社(First Editions)出版的一套《小丛书》(Le petit livre de)的单册售价只有2.9欧元。索拉尔出版社(Solar)计划在2012年推出一套定价为3.95欧元的丛书《美食常客》(Instants gourmands),该丛书汇集了50种菜谱。

保留传统努力创新

法国有着悠久的烹饪传统,为发扬光大,法国西部出版社(Ouest-France)于2011年8月出版了3本有关烹饪历史和具有地方特色饮食的图书:《烹饪历史》(Histoire de la cuisine)、《我们祖母的真正饮食》(L'authentique cuisine de nos grands-mères)和《法国各地美食》(Les meilleurs recettes des régions de France)。芒戈出版社出版了《地方传统》(L'institution)一书,书中收集了120种具有地方特色美食的做法。除了希望法国的年轻人了解烹饪历史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外,法国出版社还出版了一些新书,教年轻人做法式大餐,比如拉鲁斯出版社在2011年夏季推出了《初学者小拉鲁斯烹饪词典》(Le petit larousse de la cuisine des débutants)。马拉布出版社出版了《烹饪课》(Mon grand cours de cuisine)和《简单厨艺》(La cuisine facile),这两本书的销售量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业绩。

烹饪关联环保、健康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强身健体意识的不断提高,法国出版社在策划出版烹饪图书时突出天然健康食品的重要性,新颖的内容加上精美的插图吸引了大量读者,增加了图书销售量。充满活力地球出版社(Terre vivante)2010年出版了4种有关健康饮食的图书,2011年又出版了8种同样主题的图书,几个月的销售量达5000册。受到读者欢迎的图书有《健康烹饪技艺》(L'art de cuisiner sain)和《我做香草》(Je cuisine les herbes aromatiques)。充满活力地球出版社计划2012年在已出版的《简易与天然》(Facile et bio)丛书中再添两本新书《我会做主食》(Je sais cuisiner les céréales)和《我做的甜食不含谷蛋白》(Je crée mes desserts sans gluten)。法国出版社出书时不仅注意弘扬本国的烹饪厨艺,而且还重视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与交流,向法国读者介绍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表 2002-2010年法国新版和再版烹调图书种数(于平安 编译)

法国南方行动出版社:诞生于羊圈的出版社

南方行动出版社(Actes Sud)是法国一家大型独立出版社,位于法国南方的阿尔勒市。从1978年建社至今,南方行动出版社已经拥有9600种书目(其中包括国际版),每年出版约500种新书,所有图书统一版式。全社现有员工130人,业务范围覆盖法国9个省,并与7家出版社有合作关系。

艰苦创业不怕难

当读者走进南方行动出版社和其拥有的书店、电影院和饭店时,恐怕难以想到如今如此大规模的出版社最初只是创办在法国南方一个农舍的小羊圈里,只是一个名为“行动”(Actes)的小型手工作坊。创始人、作家于贝尔·尼森(Hubert Nyssen)1925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市。他小时候受祖母的影响很大,祖母培养他的阅读兴趣,给他讲解翻译作品。祖母希望于贝尔·尼森成年后离开比利时去法国开拓事业。按照祖母的教诲,1968年于贝尔·尼森携妻来到法国南方阿尔勒市附近的一个小镇安家立业。经过30多年的不懈奋斗,于贝尔·尼森逐步实现了祖母的三个愿望:在法国南方安家立业,从事写作,开展出版。1976年,于贝尔·尼森加入法国籍。1978年,他以2万法郎为资本,把手工作坊改建为南方行动出版社。

出版社成立初期,于贝尔·尼森感到自己的出版社既小又无名,并且远离巴黎,难以吸引知名作家。于是他决定首先建立自己的书目,重点出版外国文学图书。1980年秋季,于贝尔·尼森如愿以偿,德国作家Stig Dagerman将其作品委托他出版发行。此后,于贝尔·尼森出版了法国作家安娜·玛丽-鲁瓦的优秀作品《记忆中的岩石》(Pierre pour mémoire)。1985年,南方行动出版社成功地出版发行了两本图书:一本是前苏联作家妮娜·贝蓓洛娃(Nina Berberova)的作品,另一本是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的作品。1986年,该出版社出版了瑞典作家托尔尼·林德格林(Torgny Lindgren)的小说,这部小说荣获法国外国妇女文学奖。如此好的业绩激励人心,南方行动出版社继续争取更大的成绩。阿尔勒市也因于贝尔·尼森擅长出版外版翻译图书而闻名四方。此时,许多法国作家也纷纷表示希望由南方行动出版社出书,比如南希·休斯顿(Nancy Huston)、安妮·玛丽·加莱特(Anne-Marie Garat)、彼埃蕾特·弗勒蒂奥(Pierrette Fleutiaux),而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 Kertész Imre 更是于200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洛朗·戈德(Laurent Gaudé)的《斯科尔达的太阳》(Le Soleil des Scorta)曾荣获2004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这是法国于1903年设立的法国最高文学奖项。

写书出书快乐多

于贝尔·尼森在负责出版社工作的同时,还牢记祖母的希望——为快乐而出书。从197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到2011年出版第15部小说,尼森的作品除小说外还有散文和诗歌。1973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树的名称》(Le Nom de l'arbre)由法国老牌出版社格拉塞(Grasset)出版。1978年于贝尔·尼森在自己的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设想中的农村》(La Campagne inventée)。2008年4月11日,法国独立出版商于贝尔·尼森已年满83岁,他的第14部作品《令人心碎》(Les Déchirements)问世。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共300页。小说描述的内容与他的第一部小说《树的名称》相互辉映,使读者激动万分。完成这部作品后,尼森兴奋地说:“出版是一种快乐,如果我能撰写出版百余本著作,那么我将特别幸福。” 于贝尔·尼森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一生笔耕不辍,忙碌并快乐着。

顺利交班早安排

一般情况下,家族出版社的创建和发展颇具传奇色彩,创始人在交班时会有难度。然而,由于贝尔·尼森创办的南方行动出版社却不是这样。从2000年起,他逐步离开编辑工作,只负责一套丛书,每周只到办公室工作半天。为保证出版社在其百年之后仍旧不断发展,于贝尔·尼森早早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女儿弗朗索瓦丝·尼森继承父业,担任出版社领导工作;老朋友让-保罗·卡皮塔尼任发展部经理;贝特朗·皮则任编辑部主编。于贝尔·尼森说:“我不喜欢占有、骗取,我喜欢一切在流动之中。于是,我把我的股份给我的孩子。我把我的文档、手稿、信函、记事本全部交存比利时列日大学。作为一个出版商,困难不可避免,但是我一直在写作,一直在阅读书稿。现在好了,我可以尽情写作和写日记,因为我从年轻时起就每天按自己预定的目标记事。” 于贝尔·尼森在去世前仍不服老,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hubertnyssen.com。尼森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衰老并不是缓慢的暮年,而是一系列的重新起跳,我以我个人的经验,人们可以开创一个新的更长时期。”于贝尔·尼森于2011年11月12日在法国阿尔勒市附近的帕拉杜小镇与世长辞,享年86岁。同年11月16日,法国《世界报》发表了一篇图文并茂的有关于贝尔·尼森的文章,深切缅怀这位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在法国建功立业的著名出版商。(于平安 编译)

法国企盼优秀汉语教科书

2011年初,只有3000人的法国季扬小镇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电影文化节。主办人克利斯朵夫已年近不惑,向笔者讲述了举办该活动的缘由:几年前一个中国杂技团赴法演出,正好经过季扬。精彩的演出之后,克利斯朵夫想对演员表示慰问,可是用手比画了半天也没能如愿,留下了遗憾。自此克利斯朵夫利用业余时间,去160公里外的大学进修汉语并取得学士文凭。如今他已经两次到过中国,不但爱上了汉语和中国文化,更想通过举办电影文化节向法国民众介绍中国。

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并最终学成的人真不算多,克利斯朵夫的经历只反映了少数法国人及少数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然而,外国人越来越离不开汉语却是普遍的现象。2011年,法国启动了“汉语年”,越来越多的法国人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为了学习并学好汉语,他们开始关注汉语教科书和汉语师资了。

汉语老师最抢手

据法国人介绍,法国人以前形容某种事情很深奥时常说“这简直是汉语!”在他们的头脑里,“汉语”和“天书”几乎可以画等号。而凡是学习“天书”的人,多半是想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过去很少有人把学习汉语和获得实用外语技能联系在一起,但如今形势已经发生变化。

从1840年巴黎东方语言学院的第一节汉语课开讲,到2002年《利氏汉法词典》在巴黎出版,再到2006年法国教育部任命第一位全国汉语督学,汉语教学在法国的发展可谓艰难漫长。统计显示,1996年,全法中等教育只有2500个学生选择汉语,而2011年9月开学,不算注册远程教育的学生,学习汉语的中学生超过3万,法国因此成为全欧洲学习汉语的第一大国。不但学生人数年增长已经打破纪录,眼下26个法国本土学区和4个海外学区,都拥有至少一所开设汉语课的学校,汉语教学由此覆盖法兰西全部国土。

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民间组织也把汉语课纳入长远发展规划。往日不起眼的“稀有语种”已然变身“外语黑马”,大有取代意大利语之势,成为紧随英、西、德语之后的第四大外语。

法国2002年起执行的公务员减员改革,使一些传统学科教师地位受到严重威胁。与此同时,汉语老师的招收却逐年扩大,令人羡慕。就连法国以外的一些法语地区,比如加拿大、老挝、毛里求斯等地也开设了汉语课,并从法国高薪聘请汉语老师。

学汉语生活会更加美好

法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很多,却有共性,除了单纯喜爱中国文化而学习汉语外,不少人是看准中国良好而稳定的发展前景。因此,有很多人希望通过学习汉语争取就业机会。而中学生会考若有汉语一栏,也常会为他们升学加分。

面对汉语教学发展的强劲势头,有学者显示出慎重态度。他们把“汉语热”归结为一种人们跟风、赶时髦的暂时现象。对此,法国汉语总督学白乐桑明确指出,学习汉语的热潮在全球而言不可能只是时髦。汉语历经千年不但没有退化淘汰,反而显示出跨时空的巨大活力,这本身就说明汉语不可用“时髦”定义。经济因素之外,汉语在学习过程中要求的能力和方法有其特殊性,这可以帮助习惯学习印欧系语言的学生开拓思维,用全新的方法发现学习的乐趣。

汉语学习在开发智力和训练大脑方面的优势已经得到科学证实。在阅读文章时,读到“死”字(英语为death,法语为mort),由于字母本身没有含义,西方人通过负责逻辑、语言的左脑对death进行解码,分析字母组合生成的意思,然后编码在脑中形成对“死”的概念和理解。可是汉字表意,中国人认读“死”字时,它的概念生成和意义理解则直接由左脑传到负责想象、图形和直觉的右脑,左右脑同时工作,比西方人快几毫秒。几个毫秒看似微不足道,但若是对小孩从小进行汉字读写训练,日后的视觉扫描能力和认读效率就要远高于学习表音字母的孩子。

况且,欧洲学生一般最少要研习两门外语,有人甚至学习三四门外语。差不多在两年前,法国启动了“外语随身听”项目,给学生免费配备一个MP3。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室让学生下载听力练习,内容有外语歌曲、诗歌以及老师根据学习内容而录制的短文。学生在家听录音做作业,把答案录到MP3上让老师改正。

法国学校还经常和国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友好学校通常组织双方定期互访,并通过安排学生在当地家庭住宿,让学生实地体验对方的文化,实践外语能力。即使没有国际合作关系,学生也有机会以游学的方式去国外锻炼外语能力。而国际交流和游学的费用,大部分由国家、地区和企业承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

优秀汉语教科书匮乏

目前,法国有资质的汉语老师数量与教学发展有很大距离。为了开课,有的地方在聘用汉语老师时急于充数。为了开设汉语课,一些学校未经职业能力评估就要求中国留学生、中餐馆老板代课,在他们上岗之后自然就暴露出很多问题。

对教学方法没有研究,对管理学生缺乏经验,自身普通话不过关,遇到教学难点就说“这是中国人的说话习惯”……这些现象使一些学生学了几年汉语之后认为:汉语课不教语法。中国老师对学生心理认识不足,加上文化差异和法语水平较低,组织教学活动和维持纪律时出现问题,结果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师生关系较差。还有一些二流学校期待以开设汉语班改善形象,吸引生源。其中一些却没有从实质上增加投入,汉语课最终成为替学校打广告和保面子的工具。这就导致学生不断流失,有些学校到了毕业班,学习汉语的学生锐减到入学时的三分之一。

优秀教科书的缺乏,也制约着海外汉语教育的发展。法国市面上能够找到的汉语教科书屈指可数——尤其是针对母语为法语的外国学生而编纂的教科书——不得已,很多老师只能采用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外国学生而编纂的汉语教科书。然而,这些教科书往往没有考虑法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和问题。

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和国内普通话教育密切相关。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赵启光教授认为:目前国外的汉语教学要强调拼音和简体字,走一条系统和持续的道路开展“标准”汉语教学。国内只有50%的中国人说普通话,多种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共存,以及简体字、繁体字混用等现象,也给海外汉语教学造成障碍。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可以说依然任重而道远。(王燕 编译)

法国期待中国图书“走进来”“更上一层楼”

在当今中国,“走出去”是各行各业的“主旋律”之一。不言而喻,作为文化的载体,图书是中国出版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在法国,中国图书的翻译、出版和销售近年来已经朝着多样化和深入化方向发展,但中国图书要想真正在法国主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法国人热爱中国书

巴黎大大小小的书店不少,很多书店里都销售中国图书,但是数量非常有限。笔者在法国最大的书店——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的维珍书店,仅仅看到3本中国书: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池莉的小说《生活秀》和王安忆的《寻找上海》。其中,《于丹〈论语〉心得》摆在一进门的畅销书书架上。

巴黎专营中国图书的书店只有4家:巴黎3区的凤凰书店,6区和13区的友丰书店,4区的燕京书局和20区的中华书店。

其中,凤凰书店是法国也是欧洲最早的中文书店。由曾作为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贝热龙先生于1965年创立。经过40多年的风雨,如今的凤凰书店里摆满了有关中国文学、哲学、艺术、旅游、医学等方面的图书。每年凤凰书店从中国引进图书约1500种,其中大约25种翻译成法文出版。

与凤凰书店相比,友丰书店的图书种类不仅丰富,而且内容更加深入中国文化。友丰书店及出版社的创始人是柬埔寨华侨潘立辉先生。友丰不但出版了《二十四孝》、《道德经》这样的古典著作,也出版了中国京剧、美食、节庆、民间思想等系列丛书,还出版了法文版《本草纲目》。

友丰书店每年从中国进口约合人民币100万元的图书,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有80到100种。

目前,从《老子》、《孟子》、《庄子》到《红楼梦》、《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都已经有法文版。中国当代作家莫言、余华、王安忆、池莉等人的作品也出版了法文版,深受法国读者喜爱。

凤凰书店老板菲利普·梅耶先生告诉笔者,由于汉语在法国的推广颇见成效,很多法国学生将汉语作为他们的首选外语,因此越来越多的法国青年走进书店购买中文教科书,这也让他们接触到了其他中国图书,从而大大促进了中国图书的销售。

另外,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开始对中国哲学和思想产生兴趣。法国著名汉学家、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先生通过中国思想反思欧洲现状的著作,引起了很多法国人的关注,促使越来越多的法国人走进书店阅读和购买中国图书。

美中不足之处

目前,中国图书在法国的翻译、出版和销售总体上呈现题材多样化、内容深入化的态势,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图书已经在法国成熟健康发展。中国图书在法国的翻译和出版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翻译人才屈指可数,中国图书“难讲法语”。翻译是中国图书走进法国的一大障碍。友丰书店的潘立辉先生告诉笔者,找到合适的译者非常困难。一方面,需要译者对中国文化有正确、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译者的母语最好是法语,很多中国图书通过中国人翻译成法语,效果往往不好。精通中国文化和法语,又对翻译出版抱有兴趣,这样的人屈指可数。在翻译人才如此匮乏的情形下,法国出版商每年从中国引进的图书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被翻译成法语,就连专攻东方图书出版的菲利普·皮基耶出版社,每年也只能翻译出版5到9种中文图书,让中国图书走进法国显得步履艰辛。

二是推广发行缺乏机制,中国图书难入主流。目前,经营中国图书进口和出版的出版商主要有5家,这5家出版商各具特色,对中国图书的进口、翻译和出版也各有侧重,这种差异一方面来自市场的反馈、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出版商的个人兴趣和喜好,而并不是在与中国方面长期稳定合作下进行的。很多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出版商哪怕是在没有资金支持、市场预期并不看好的情况下,也会坚持出版自己所看好的中国图书。但与此同时,不少出版商也因缺乏支持,对于打开市场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国图书在法国的出版销售往往还只是出版商的个人行为,难成气候,也无法真正打入法国主流图书市场之中。

从汉语到英语再到法语

针对上述状况,中国图书要更好地在法国翻译、出版和推广发行,需要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中国图书的翻译最好要由母语是法语的人来完成。要建立保障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了解中国、对中国感兴趣的法语国家译者翻译中国图书。法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是给国外的译者提供资助基金,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翻译法语图书。此外,法国政府每年还会评选法国图书的最佳外国译者,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更多译者翻译出更高质量的法国图书。但中国并没有类似的机制,译者往往在不确定市场前景的情况下,凭着个人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和喜爱从事翻译工作。

其次,在更好地将中国图书推广至法国方面,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为政府、翻译界、出版界、学界搭建桥梁。要想将中国图书推广至外国,就需要中国官方甄选出希望被国外读者阅读到的图书,然后建立一个机构或组织,将国外出版商、翻译家、中法两国的相关专家和学者集合在一起,共同商讨该书的翻译、出版和发行工作,拿出科学可行的方案。同时,国外出版商也可以根据他们对海外市场的调查和掌握,向中国方面提出建议。

二是加大翻译力度,面向更多读者。中国图书对外出版不仅要对读者的兴趣爱好做广泛的调查,还要主动翻译题材更生动、内容更多样化的图书,给国外读者提供更多样的选择,以达到面向更多读者的目的。

三是加大英文翻译力度,然后从英文翻译成其他语种。中国的英文翻译力量相比较其他语种要强大得多,而欧洲国家翻译英文图书的力量也比较强。譬如法文版《于丹〈论语〉心得》就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而且销售效果很理想,是维珍书店散文类十大畅销书之一。

四是增加儿童读物数量,培养新一代读者。中国图书“走出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增加儿童读物的数量,能够让国外读者从小接触中国文化和思想,激发他们阅读中国图书的兴趣,使中国图书的海外市场能够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也使中国图书的法国之路能够走得更坚实、更长远。(韦锦官 编译)

德国图书市场化危为机

不得不承认,德国出版行业的基础还是牢固的。尽管经历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德国图书市场到底稳住了阵脚,且在保平中还能争胜。与金融危机的第一年2008年相比,2009年,销售增长0.8%;与经济危机的第一年2009年相比,2010年,销售增长1.2%。2009年图书销售总额接近97亿欧元,2010年图书销售总额接近98亿欧元。

德国人圣诞购物季狂买图书

2008年至2009年,德国出版行业经受住了风吹浪打。2010年,如果上半年可以用“不太乐观”来形容,下半年则可以用“令人惊讶”来形容。受德国图书业者协会的委托,科隆大学商业研究所以德国350家大中小规模的书店为对象,对其2010年上半年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与2009年同期相比,2010年1-6月图书销售显著增长的书店占2.3%;图书销售稍微增长的书店占25%;图书销售稍有下降的书店占60%;图书销售明显减少的书店占11%。从现象上看,图书销售额减少不是因为读者(顾客)减少,而是因为每位读者每次购书的总金额减少,还因为各类机构和公共图书馆的购书量大幅度减少。

不过,从2010年8月开始,图书市场呈现明显“回暖”迹象;9-10月,进入“复苏”阶段;11-12月,则进入了“兴旺”时期。

2010年7月,据德国消费调查协会(GfK)预测,下半年德国经济将恢复景气;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会降低,短期雇用的员工人数将减少,正式(长期)雇用的员工人数会增加;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其消费能力和购买能力也会大大增加。11月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将增加5.1个百分点;12月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将增加5.5个百分点;与2009年全年相比,2010年全年的消费水平至少将增加0.5个百分点。

据该协会预测,93%的德国人将在2010年圣诞节前夕购物,人均购物金额为245欧元,购物总金额将达到140亿欧元。

德国人总是把图书作为圣诞节期间的首选礼品。据该协会预测,约有40%的德国人会把图书作为赠送礼品,其购书金额为人均39欧元,其购书总金额将达到10亿欧元。

德国消费调查协会有关购书的预测,只是反映了一个方面。因为这组预测数据只是以一般图书市场为对象,比如购书品种,既不包括学术书、专业书,又不包括教科书;比如购书者,既不包括大中小学校,又不包括公共图书馆和各类机构。有专家认为,如果考虑这些对象,圣诞节前后的购书总金额将超过40亿欧元。而2009年同期的购书总金额也不过39亿欧元。

德国消费调查协会的预测公布后,出版行业半信半疑。事实上,从2010年8月开始,书店的图书销售就活跃起来。德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塔利亚书店,每周的图书销售都在上升,从8月的第一周至9月的最后一周,每周图书销售平均增长5%;从10月的第一周至12月的第三周,每周图书销售平均增长10%。另一家大型书店布干道尔书店,其纸质图书和电子书的销售均呈现出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德国的电子书发展一直不温不火。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电子书在德国却得到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意识到,一本书再厚也只是一本书的内容,一个电子阅读器再薄也能容纳几百上千本图书的内容,而且比较起来,电子书的价格要便宜得多。2010年,德国许多实体书店纷纷建立了自家的网上书店,现实卖场和虚拟卖场同时“叫卖”,既卖纸质图书,也卖电子书。《对爸爸什么也不说》领跑畅销书排行榜

2010年,抬升德国图书销售额的另一个强大动力,是德国本土出版的一大批畅销书。在过去10年里,德国畅销书的“领军人物”几乎都是英国的“哈利·波特”系列书。2010年,德国出版市场进入“后哈利·波特时代”,本土畅销书终于崭露头角,群芳争艳。

2010年,稳坐德国畅销书排行榜精装本文学书头把交椅的是达兰·赫特创作的《对爸爸什么也不说》,这部书由DTV出版社出版。达兰·赫特之前的两部作品分别是《爸爸的休息日》和《印赫祖母要逃跑》。在这两部作品中为“粉丝们”所熟悉的主人公如克里斯蒂莱和妹妹伊莱斯,以及爸爸海因茨等,又都出现在《对爸爸什么也不说》一书中。同《爸爸的休息日》和《印赫祖母要逃跑》博得人气被拍成电影一样,《对爸爸什么也不说》在2011年也进入电影的筹拍阶段。在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第二的,是由巴斯坦出版社出版、肯·沃伦特创作的《大力神族的衰落》;排名第三的,是由圣弗出版社出版、克里斯蒂·卡斯特创作的《一如野生的那样》;排名第四和第五的,是由DTV出版社出版、尤金·阿德勒-奥尔塞的“连环作”《冒犯》和《怜悯》;排名第六的,是由德累斯娜出版社出版、高乃依·罕凯创作的《漠不关心》。

不知什么原因,梅林达·纳吉·阿波纽荣获德国图书奖的《鸠要飞》,连畅销书排行榜的前25位都没有挤进去,未能成为畅销书。日本村上春树的《1Q84》,其德语版由杜蒙出版社出版,面世后虽然得到好评,但也没能进入畅销书排行榜。在德国出版行业报纸推荐的“圣诞赠书一览表”中,《1Q84》位列其中,受到大力推荐。

在非虚构类图书中,由DVA出版社出版、蒂落·萨拉辛撰写的《德国的自我毁灭》,高居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由海涅出版社出版、基斯·里恰兹撰写的《生命》,由霍夫曼·芙特·康柏出版社出版、罗基·施密特撰写的《在红地毯上》等书,也在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2010年,以上畅销书的销售册数从几万册、几十万册到上百万册,为德国图书市场的销售总额做出了贡献。(韦锦官 编译)

负增长阴云或笼罩德国图书业

2004年以来,德国图书出版业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0年图书销售总额接近99亿欧元,距离出版发行界梦想的100亿欧元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2011年却出现意外。在全年图书销售不温不火的情况下,出版发行界企盼凭借圣诞节商战挽回图书销售颓势的希望也落空。据统计,2011年12月,书店、百货店和互联网图书销售总额,与2010年同期相比减少0.3%。从2004年算起,尽管减少不多,却是过去8年中的首次负增长。

其中,精装书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0.2%,口袋书与2010年同期相比减少0.1%,这两种书变化情况不大。不过,音频书与2010年同期相比大减8.3%。

从图书的种类看,旅游图书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7.0%;儿童图书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5.4%;人文科学、艺术、音乐图书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2.5%;社会科学、法律、经济图书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2.0%;文学(文艺)、实用图书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0.2%;而自然科学、医学、情报(信息)学图书与2010年同期相比减少4.0%;非虚构类图书减少11.7%。

在图书市场上占比最大的文学书,从2011年11月的负增长0.7%,变成12月的增长0.2%,从全年来看保持了与2010年相同的水平。但是,非虚构类图书的降幅令人担忧:2011年9月减少35.3%,10月减少18.3%,11月减少12.8%。有专家指出,2010年因为蒂洛·萨拉辛的《德国的自我毁灭》的出版,拉动了非虚构类图书的繁荣;2011年非虚构类图书的萧条,是由于没有这类“龙头书”问世。旅游书销售的增幅很大,但也不能令人兴奋。据专家分析,在2011年夏季比较长的连续休假中,读者的购书预算大都不是出自旅游费用。

即使购买图书,德国读者也主要是在圣诞购物季买得多。读者在平时比圣诞购物季购买图书少,是不是表明“读者正在远离书本”呢?“堤内损失堤外补不上”

在德国,圣诞购物季总是图书销售的黄金时期,这已然成为规律。不过,最近一些年情况发生了微妙变化。与2009年相比,2010年圣诞购物季图书销售出现些许异常,而2011年圣诞购物季竟然连2010年的水平也没有达到,最终2011年全年各种渠道的图书销售总额比2010年全年减少1.8%。2004年以来(包括2004年在内),德国的图书市场连续7年增长,到2011年变成负增长。尤其是书店的图书销售额,与2010年相比减少2.8%,接近3.0%。

关于2011年的图书销售负增长,德国图书业者协会理事长在报刊上撰文指出,德国“2011年的经济波动逐渐影响到图书市场。”“这也是过去多次经验证明的一个真理:只有在整个经济平稳、繁荣的大环境下,图书业才能保持安定、健康、繁荣的局面。”

这篇文章相当于代表德国图书业的“对外新闻发言”,其“经济大环境论”与“图书业小环境论”不无道理。2011年,德国经济在整体上不太景气。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德国零售业2011年的销售额与2010年相比,名义上增长2.6%,实际上仅增长0.9%。此外,另据德国商业联合会(HDE)调查统计,2011年德国零售业的销售总额为4144亿欧元,与2010年相比名义上增长2.4%,实际上仅增长1.2%。即便是以上小小的增长,也是得益于劳动力市场好转、个人所得增长,从而刺激了消费。

对于7年之后出现的首次负增长,图书出版发行界议论纷纷,看法多种多样。其中一个较普遍的看法是:互联网图书销售发展迅速,销售额急剧增长,但这种兴旺景象在2011年戛然而止,甚至还有一去不复返的倾向。过去几年,互联网的图书销售,弥补了实体书店图书销售的不景气,现在,从2011年的情况来看,这种“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期待也开始落空。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图书的价格在2011年下降了1.6%。据德国大型图书批发交易店KNV统计,2011年图书在店堂的销售价格,平均为14.45欧元,与2010年相比下降0.7%。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过去几年图书在店堂的销售价格——2007年图书在店堂的销售价格,平均为15.08欧元;2008年价格平均为1 .79欧元,与2007年相比降低1.9%;2009年价格,平均为14.66欧元,与2008年相比降低0.9%;2010年价格,平均为14.55欧元,与2009年相比降低0.75%。各家出版社都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电子书特别是电子教科书,但销售业绩并不理想,远不能弥补印刷版(纸质)图书销售的不景气。

德国的图书销售不景气也影响到德语圈的国家。2011年,奥地利的图书销售与2010年相比减少3%;瑞士的图书销售与2010年相比减少7.4%;包括德国在内的3个德语国家的图书销售,与2010年相比合计减少2.1%(而2010年增长0.4%)。特别是瑞士,无论是硬皮书(精装书),还是软皮书(平装书),与2010年相比都减少6%;口袋书减少12%;音频书减少13%。从种类上看,瑞士的儿童书虽然减少1.3%,但文学书减少幅度特别大,竟然减少10.7%,其他种类的图书也都是负增长。有专家指出,瑞士图书销售出现如此大的下滑,除了普遍原因之外,也有自身的特殊原因。例如,瑞士法郎对欧元的汇率变动,由于回归出版物定价销售制度迟缓而激化价格竞争等。

文学书依然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2011年德国文学(文艺)书的销售额,与2010年相比仅减少0.1%,而文学书占有图书市场37 .8%的份额。在种类繁多的文学书中,一般小说书与2010年相比减少0.7%,在文学书中所占份额从2010年的49.7%下降到2011年的49.2%。相反,惊险小说的销售额增长2.6%,在文学书中所占份额从2010年的27.0%上升到27.9%。科学幻想小说减少8.8%,在文学书中所占份额从2010年的8.1%下降到7.4%。诗词、戏曲减少0.5%,在文学书中所占份额没有变化。连环画、漫画、幽默和讽刺书增长2.2%,在文学书中所占份额上升到7.2%。双语对译书减少16.4%,在文学书中所占份额减少不过0.6%,影响并不大。总而言之,作为图书市场核心的文学书,其销售在2011年虽然没有受到畅销书的拉动,但总体态势还算平稳,这对德国图书出版行业也是一种安慰吧。(商若男 编译)

2025年的德国出版业

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德国经济基本上还是“独善其身”。在这种大背景下,德国出版业也是稳中有升。据统计,2010年德国图书销售总额接近98亿欧元;而据初步估算,2011年图书销售总额接近99亿欧元,距离100亿欧元只有一步之遥。即便如此,德国出版界依然居安思危,既思考眼前,更展望长远。“未来会议”

2010年6月,德国图书业者协会(也译作“德国书商协会”)在柏林的“书本之日”,举办了主题为“2025年——那是精彩崭新的世界吗?”的研讨会。其中,围绕出版物市场的未来做了50多个方面的预测。由于这次研讨会的时间并不长,以上50多个方面的预测未能展开充分的研讨。之后,引起了德国出版行业的广泛质疑。

在出版行业的大声疾呼下,德国图书业者协会不得已在2010年9月连续几天召开专题研讨会。有趣的是,这次“补开”的研讨会被冠之以“未来会议”,有140多位出版行业相关人士参加。研讨会围绕50多个方面的预测,也就是对未来的社会、经济、技术、媒体使用状况的预测,列出详细的资料与数据。

在“补开”的研讨会上,着重预测了2025年媒体市场的整体状况和销售渠道的变化状况,并从娱乐休闲、儿童及少男少女读物、旅游信息、实用信息、事实信息、人文科学、法律及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方面,展开分门别类的研讨。

研讨会最显著的结果是形成了两大倾向性看法:一是认为通信销售、互联网销售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二是认为付费内容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为出版行业提供了更大的新机遇。

2011年,有关的专题研讨会又举办了几次。与会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出版环节有一般图书出版社、学术图书出版社、专业图书出版社、特殊图书出版社和参考书出版社,发行环节有出版物批发店、综合书店、专业书店和通信销售公司,此外还有作家团体和出版相关协会等。

未来值得期待

据预测,到了2025年,各种媒体市场份额的百分比如下(括号内的百分比为2010年的业绩):

在娱乐休闲方面,图书占23%(2010年为35%);杂志占4%(2010年为5%);报纸占1%(2010年为1%);电视、电影、影像占29%(2010年为58%);广播占0%(2010年为0%);互联网占10%(2010年为0%);付费内容占33%(2010年为1%)。

在面向儿童、少男少女方面,图书占10%(2010年为20%);杂志占10%(2010年为20%);报纸占0%(0%);电视、电影、影像占30%(2010年为35%);广播占5%(2010年为5%);互联网占35%(2010年为20%);付费内容占10%(2010年为1%)。

在旅游信息方面,图书占12%(2010年为20%);杂志占1%(2010年为3%);报纸占0%(2010年为2%);电视、电影、影像占2%(2010年为10%);广播占1%(2010年为0%);互联网占61%(2010年为65%);付费内容占23%(2010年为0%)。

在实用信息方面,图书占20%(2010年为30%);杂志占25%(2010年为35%);报纸占0%(2010年为3%);电视、电影、影像占8%(2010年为5%);广播占0%(2010年为2%);互联网占40%(2010年为25%);付费内容占7%(2010年为0%)。

在事实信息(包括传记、字典、时事、历史等)方面,图书占7%(2010年为10%);杂志占3%(2010年为4%);报纸占4%(2010年为8%);电视、电影、影像占13%(2010年为30%);广播占5%(2010年为8%);互联网占45%(2010年为40%);付费内容占23%(2010年为0%)。

在人文科学方面,图书占15%(2010年为30%);杂志占10%(2010年为40%);报纸占0%(2010年为5%);电视、电影、影像以及广播均占0%(2010年均为0%);互联网占22%(2010年为28%);付费内容占53%(2010年为2%)。

在法律、经济、社会学方面,图书占15%(2010年为25%);杂志占5%(2010年为45%);报纸占0%(2010年为5%);电视、电影、影像以及广播均占0%(2010年均为0%);互联网占30%(2010年为20%);付费内容占50%(2010年为5%)。

在自然科学方面,图书占5%(2010年为15%);杂志占40%(2010年为60%);报纸、电视、电影、影像以及广播均占0%;互联网占30%(2010年为20%);付费内容占25%(2010年为5%)。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图书从占70%降至40%,呈下降趋势;互联网从占30%降至10%。呈下降趋势;付费内容从占0%升至50%,呈上升趋势;其他均占0%,没有什么变化。

在大学教育方面,图书从占50%降至13%,呈下降趋势;杂志从占10%降至1%,呈下降趋势;互联网从占35%升至50%,呈上升趋势;付费内容从占5%升至36%,呈上升趋势。

出版物的发行和销售此消彼长,今后,一般图书在通信销售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争夺实体书店市场份额的趋势不可逆转;学术书、专业书和大学教科书由各种机构(包括研究所、学术团体在内)发行销售的份额越来越大,这种动向值得关注。(古隆中 编译)

金融危机使西班牙出版业“很受伤”

西班牙米拉加诺出版社经理若泽·玛丽娅·佩雷斯说:“2010年是西班牙图书业的大祭之年,2011年也是很差的一年,2012年将是更加糟糕的一年。估计2012年将有许多出版社倒闭。”同米拉加诺出版社一样,2010年西班牙许多出版社非常困难。2010年西班牙国内市场的图书销售额只有28.9亿欧元,比2009年下降了7%。西班牙出版商联合会对西班牙国内图书市场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里,西班牙国内图书市场的销售额已经下降了3.5%。所以,危机还会继续下去。西班牙国内市场图书销售额的下降已经影响到了所有图书,其中文学类图书受影响最大,销售额下降了9.8%,口袋书也下降了2%。

西班牙出版商联合会主席安托尼亚·马里亚·阿维拉说:“西班牙国内图书市场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给予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的预算明显减少。与此同时,2010年也没有受广大读者热捧的畅销书。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西班牙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下降,直接影响到图书的销售。习惯购书的读者还在,依然在购买图书,那么哪些读者消失了呢?那些偶然买图书的人,买畅销书的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不来书店了。”

面对十分困难的国内市场,西班牙图书界人士积极寻找新的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为了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出版社纷纷把目标投向国外。据西班牙图书商会联合会关于西班牙图书出口的一份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2010年西班牙图书出口额增加了3.5%,为4.57亿欧元,达到了金融危机前的出口水平。西班牙出版商联合会主席安托尼亚·马里亚·阿维拉说:在欧洲,法国、英国是西班牙图书的主要进口国,“现在这些国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西班牙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近两年来,西班牙语教科书出口到欧洲邻国的数量明显增加”。

不过,美洲依然是西班牙出版社进军的主要大陆。西班牙一家专门出版童话的中型出版社经理朱昂·卡萨马约尔说:“为应对金融风暴,我们积极向受危机影响相对比较小的国家推销我们的图书。将在西班牙卖不动的图书,到拉丁美洲和美国去寻找市场,结果相当不错。”

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西班牙一些出版社甚至还到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国设立分支机构,抢占这些国家的图书市场。

尽管图书的销售量明显下降,但是书店似乎仍然坚持。西班牙书店联合会主席米歇尔·舍瓦利耶说,独立书店是在坚持,但做出了很大牺牲。虽然2010年西班牙的书店没有减少,但是员工少了许多。“许多企业为了维持生计,只能被迫解雇员工。金融危机给书店造成了很大损失,但书店还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会、展览会等办法来招揽顾客。”(张林初 编译)

经济危机对西班牙出版业影响深重

债务危机不仅给西班牙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也给其图书出版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西班牙文化部最近发布的《关于图书数字化的研究报告》称,西班牙2011年新版和再版的纸质图书首次减少了15%,即从2010年的96238种减少到2011年的82495种。西班牙国家统计研究所近日公布的2011年西班牙出版业的数据显示,2011年西班牙全年共出版74244种新书,比2010年减少2.4%,每种新书的平均印数为1345册,比2010年下降22.4%,新书印刷总数虽然超过了1000万册,但比2010年下降了24.4%。在2011年出版的74244种新书中, 37%的新书的印数为900-1999册,只有1.9%新书的印数超过5000册。以上数据说明,西班牙的图书出版业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正呈现下降趋势。

图书出版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西班牙居民的消费水平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严重下降;二是缺少像《千年》(Millenium)那样的畅销书;三是受图书数字化革命的影响,西班牙ISBN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西班牙总共出版了20119种数字图书,约占所出版图书总量的18%,比2010年增加了55%。这些数据表明,现在图书出版商逐渐将精力集中到出版数字图书上,同时这也符合世界各国少出版纸质图书的趋势。(张林初 编译)

瑞典心理医生与诺贝尔文学奖

欧洲的瑞典多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算上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已经有8人了。但是,像特朗斯特罗姆这样创作“低产”、正式职业为心理医生、“歪打正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还是第一个。

2011年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的80岁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特朗斯特罗姆是瑞典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虽然创作的诗歌只有100多首,但都是精品。作为当代欧洲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他在瑞典家喻户晓,作品被译成60多种文字,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自1993年以来每年都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瑞典文学院称特朗斯特罗姆获奖是因为他“通过简练而朦胧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鲜活的生活现实”。他继承和发扬了20世纪诗坛的现代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技巧,通过精炼、清新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绘,把日常生活和大自然的一切展现出来,由此也揭示了人类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落日像狐狸悄悄走过这片土地”,“风在夏日攥住橡树的船帆,把地球扔向前去”……他脍炙人口的诗句在瑞典广为流传。

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一名记者,母亲是老师。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13岁就开始写作。1954年,23岁的特朗斯特罗姆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成为20世纪50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件大事。此后,他陆续发表了代表作《路上的秘密》、《半死的天堂》和《狂野的市场》等。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作走向国际舞台并引起广泛关注,他曾对媒体说:“我一年就写两三首诗。”他的作品不断获得国际文学大奖,如国际诗坛著名的格里芬诗歌奖、布里德伯特奖等。特朗斯特罗姆来过中国多次,他的诗歌在中国诗坛也很有影响。

1990年,特朗斯特罗姆因脑出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很难开口讲话,但仍坚持写作。文学奖公布前,文学院常务秘书恩格隆德打电话向特朗斯特罗姆道贺。当妻子把这一消息告诉轮椅上的特朗斯特罗姆时,他表示“很激动”。其实,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正式职业是心理医生。1956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心理学获得学士学位后,他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实验研究所工作。1960年至1966年,他在瑞典一所少年犯监狱做心理医生。1980年后,他长期在韦斯特罗斯市的劳工市场研究所从事心理辅导工作。作为心理医生,他深受少年犯、瘾君子们的尊重。同时,他的职业也给其诗歌语言增添了直指人心的深刻魅力。

有采访者专门为特朗斯特罗姆获奖一事采访了瑞典文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他表示,瑞典是个小国,此前已经有7个瑞典人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数量上看确实不少。上一次瑞典作家获奖是在38年前。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作家艾温德·约翰森和哈里·马廷松。由于两人都是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院士,此次授奖在国内外引起极大争议。在巨大压力下,敏感的诗人哈里·马廷松最终选择自杀。此后,瑞典文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作家就格外慎重了。

马悦然教授说,在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中,如果按写作使用的语言分类统计,排名最多的是英语作家,其次是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作家排名第五。在文学奖刚创立的前20多年里,国际文化交流面较窄,瑞典文学院把多数文学奖授予了瑞典、丹麦、挪威等国作家。此后,瑞典文学院逐渐把眼光转向欧洲大陆、美国,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来自南美、亚洲、非洲的作家逐渐引起文学院关注。(郝新仁 编译)

希金斯让爱尔兰总统桂冠充满诗意

虽古稀之年,天亦降大任于斯人。“他的机会到来:诗人当选爱尔兰总统。”2011年10月30日的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这样报道希金斯当选爱尔兰总统的消息。就在1999年,希金斯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什么时候轮到我?》。《悉尼先驱晨报》评论说,“听起来就像这位70岁的和平斗士的一个预言”。

几乎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拿“诗”做文章,《爱尔兰主考者》就把希金斯赢得总统选举称为“诗一般的胜利”。民调显示,另一名候选人企业家、电视真人秀明星盖拉尔的支持率达40%,希金斯的支持率则为25%。但最后关头盖拉尔因为收取非法政治献金而“崩盘”。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之为一场“政治灾难奇观”。

希金斯的职业栏上将他列为“诗人”、“演说家”,爱尔兰人称他为“迈克尔D”。希金斯著有3本诗集,共有168首诗;他长期推广爱尔兰本土艺术、文学、电影和凯尔特语。与其他几名只会说英语的候选人相比,希金斯在竞选活动中经常流利地使用爱尔兰本土语言。

不过,希金斯的人生境遇毫不浪漫。1941年,他出生于爱尔兰南部的利默里克,父母生活拮据,5岁时他被送到亲戚家抚养长大。希金斯最初是一名店员,后来他的潜力得到赏识,被赞助到戈尔韦大学研读,曾短暂加入爱尔兰共和党,后迅速投身工党。1981年,他走上从政道路,还当过爱尔兰艺术和文化部长。德新社说,希金斯是爱尔兰最知名的左派政治家,年轻时是一个热情似火的演说家,个性中带着有时不走寻常路的特色,但在70岁之际,已成熟为被认为是“安全之手”的政治人物。但希金斯的批评者说,希金斯脾气暴躁,竞选后期当他反复被质问70岁做总统是否已经太老,他曾难以忍耐,勃然大怒。《爱尔兰时报》称,希金斯是“一个敢于说出心里话的思想者”,英国广播公司引述希金斯朋友的话说,他是“国家宝藏”。许多媒体都称,希金斯在德行上受人尊重。阿联酋《国民报》说,希金斯反对美国人侵犯伊拉克,认为以色列封锁加沙属于非法,还为智利、柬埔寨等地人权遇难者辩护。

希金斯未来七年的总统之路,可不会像写诗那么浪漫。总统在爱尔兰是个“虚位”,但同样被寄予厚望。《爱尔兰时报》评论说,整个国家眼下都在大声疾呼:就业,就业,就业。“我们的新总统将在这个国家历史上最危险的任期上任,我们的肩膀正扛着天文数字般的主权债务”,新总统在国家复苏上应发挥重要作用,必须提升国家信心。《爱尔兰中央日报》说,新总统将被追问是否愿意主动削减自己的工资,这将证明他是否将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希金斯当选后发表感言,声称自己“受宠若惊”,誓言成为“所有人”的总统,而不只属于工党。他还说,竞选期间,他走遍爱尔兰“目睹、感受了爱尔兰人的痛苦”,他承认全国存在着“正义的愤怒”。对国家当前的危机,他认为,是过去多年的物质主义和自私主义将国家拖向毁灭。“我们现在只留下了狭隘的利己主义,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只根据他的个人财富,忽略了人与人、社会、社区以及国家之间的联系。”希金斯似乎认为找到了治疗国家危机的药方和信心,他说,人们选择了他,意味着抛弃了“狭隘的个人主义”,转而拥抱爱尔兰民族引以为傲的美德——正直、崇尚集体主义的天性。

天生我才必有用。希金斯的“第四本诗集”,大约就是要把他的诗人气质与国家意志、选民愿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吧。(古隆中 编译)

阿桑奇出书“解密”自我

据法新社报道,2011年9月22日,维基解密网创建人朱利安·阿桑奇的自传《朱利安·阿桑奇:未经授权的自传》正式出版。阿桑奇自传的出版商经典之路出版公司表示,这是2011年3月交给他们的自传初稿。

经典之路出版公司在2010年击败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和阿桑奇签订了出版合同。这家苏格兰的出版公司表示:“2011年6月7日,在全球有38家出版社打算发布该书的情况下,朱利安告诉我们他希望解除合同,但是他已经将预付款交给律师打官司,并没有归还这笔款项。所以我们决定继续履行合同,出版这本自传。等挣出预付款后,我们将继续履行合同向朱利安支付版税。”

这本自传是由一名代笔作家对阿桑奇进行了超过50小时采访后写就的,稿件于2011年3月提交经典之路出版公司。

这家出版公司还说:“朱利安对出版自传的想法越来越不安。在看过初稿后,他宣称‘整个自传就是在侮辱自己’。”

该公司说:“我们不同意朱利安对这本书的评价。我们认为该书阐述了这个男人和他的工作,凸显其对于揭露事实真相的执著。朱利安总是说这本书写得很好,我们同意他的这种说法。这也进一步鼓励我们让读者看到这本自传。”

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称,在与出版商发生争执后,阿桑奇曾试图阻止该书的面市。

经典之路出版公司承认阿桑奇曾试图阻止这本自传的出版,但是他们也表示,能够出版这本“充满热情、富有煽动性和很有观点的书”,公司非常自豪。

在自传面市后,阿桑奇发表了一份冗长、愤慨的声明,他谴责经典之路出版公司违背合同,未能信守其之前表示不会出版手稿的承诺。

这名40岁的前电脑黑客说:“这本自传原本旨在描写我个人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为谋求正义而战。现在出版的这本书严重违背了这一初衷。”他说,“经典之路出版公司未经授权出版我的自传,这一事件并非关乎信息自由,而是彻头彻尾的老式机会主义和两面派手法,通过扭曲描写人物来赚钱。”

英国《独立报》刊登了阿桑奇自传的节选内容。在书中,阿桑奇首次谈到2010年夏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逗留期间被控强奸和性骚扰两名妇女的案件。这起案件迫使他耗费巨资就引渡问题打官司。

虽然阿桑奇在2011年决定撤出合作、不再继续出版自传,但他的出版商经典之路出版公司在既得不到阿桑奇对出版自传的首肯,又拿不到返还的预付款的情况下,决定继续推出这本自传。因为维基解密网的关系,阿桑奇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默默无名的前计算机黑客变成全球最令人瞩目的公众人物之一。自传中有整整一章谈到他在瑞典的事情。

他在书中写道:“直到现在,我依然对这件事情保守秘密。看到外界对此事的描述,我很难抑制自己的怒火,因为这种彻彻底底的恶意和投机主义使案件对我很不利。”

自传的其他部分生动描述了一位有紧迫感但脾气多变的理想主义者,执著地想打造一个没有谎言、绝对透明的世界。

该书从阿桑奇小时候在澳大利亚的生活写起,他的父母是波希米亚人,他从小跟随父母辗转于澳大利亚各地。书中还描述了阿桑奇如何成为一名电脑黑客,后来又创建了维基解密网。阿桑奇在书中对他的媒体合作方——特别是《纽约时报》和《卫报》——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商若男 编译)

日本出版业与大地震

2011年,日本发生了牵动全世界神经的“3.11”大地震,客观上使得这一年度的日本出版有了特殊的“看点”。

出版界成立出版对策本部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两万人。与此同时,因为大地震引起的大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地震及核电站事故发生不久,根据日本书籍出版协会、日本杂志协会、日本出版交易协会、日本书店商业组合联合会四个团体的联合提议,第一时间成立了“大震灾出版对策本部”。为了便于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还成立了相关的联络协议会。“大震灾出版对策本部”实际由日本书籍协会、日本杂志协会和日本出版俱乐部三个团体构成。“大震灾出版对策本部”的工作目标是:第一,通过出版活动恢复读书环境;第二,通过出版活动恢复图书销售发行环境;第三,通过恢复读书环境和图书发行销售环境,恢复人们对生活的信心。

在大震灾出版对策本部的号召与主持下,日本各地出版社纷纷向受灾地区的避难所和中小学校寄赠图书。截至2011年6月末,寄赠图书的出版社达到120家,寄赠图书的品种达到2015种,寄赠图书的册数达到184000册。截至2011年7月中旬,以上120家出版社还向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这三个受灾地区教育委员会管辖的500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寄赠了13.5万张每张价值1000日分的图书卡。

2011年4月,据日本出版交易协会的统计,受灾的书店达到787家,损失金额约为50亿日元。其中,完全毁坏和毁坏一半的书店为104家;浸水、漏水的书店为53家;图书遭到污损的书店为630家。可以说,处在受灾地区的书店几乎无一幸免。

2011年6月,日本出版俱乐部设立了大震灾出版复兴基金。这是因为广大出版界人士认识到,对于受灾地区的援助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十分有必要采取适当的财政举措。大震灾出版复兴基金主要用在从大地震发生后的两年时间内。

2011年11月,以日本出版俱乐部为中心,在陆前高田市开设了“虹之图书馆”——坐落在灾民临时居住区里的“板房图书馆”,深受当地灾民的欢迎。

相关图书相继出版

在3月11日至12月31日的不足10个月的时间里,有关图书相继出版。比如,与震灾有关的图书出版约700种,其中关于反应堆、核电站、核爆炸、核事故、核泄漏的图书出版了约200种,有关专家指出,这在日本出版史上也是创了纪录。这些图书无论是形态还是种类,都非常丰富,包括写真集、重版书、增补版书、非虚构类书、启发类书、研究类书和漫画书等。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杂志特刊出版。在不少书店,还设立了震灾相关图书销售专柜。在2011年度东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也特别设立了震灾相关图书展台。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以后,一些在危机时刻反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很强的报社相继推出了记录灾害现场惨状的写真集。其中,宫城县当地的河北新报社出版的写真集《巨大海啸袭来的3.11大震灾》,在岩手、宫城两县销售行情火爆,紧接着销往日本全国各地,争相购买者如云。文春文库出版社早在1970年出版、由吉村昭创作的记录小说《三陆海岸大海啸》,受“3.11”大地震的刺激,大批量重印。这部小说是吉村昭采访那些曾3次体验过袭向三陆海岸海啸的人们的原始记录。在2011年3月11日至5月11日的两个月里,这部小说重印约15万册。重印部分的版税全部寄给受灾地区,其中也有用来作为“义援金”支持灾民从事出版的。以高桥克彦为首的家住岩手县的12位作家创作的自选短篇集《12个赠送的礼物》,由仙台市本地的荒暇夷出版社出版。

与核电站相关的图书,以前的重版书、增补版书引人关注。由堀江邦夫创作、现代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描写核电站工人亲身体验的《核电站吉普赛人:被曝光的工人记录》,以增补改订版形式出版。这让日本读者时时把书中的“工人”与福岛核电站的“50勇士”相对照。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现场报道的深度加工、有关放射性污染、能源问题、对东京电力公司的批判、特别是呼吁取消核电站发电主题的图书抓人眼球。

在福岛出生的年轻社会学者关沼博撰写的《“辐射”论》,由青山社出版,荣获2011年度每日出版文化奖。由河北新报社编辑、文艺春秋社出版的《河北新报最长的一天》,荣获2011年度新闻协会奖。“百万册畅销书”涌现,跨年度畅销书扎堆

2011年度的畅销书排行榜,许多部门都有发布,这里以图书交易批发公司发布的数据为准。据发行码洋已经超过东贩、坐上日本图书交易批发公司头把交椅的日贩统计,位列畅销书排行榜第1位的是小学馆出版、东川笃哉创作的《推理要在晚餐后》,销售260万册。《推理要在晚餐后》还因为荣获2011年度的“本屋大奖”,先后被改编成广播剧,拍成电视连续剧。

位列第2位的是由大和书房出版社出版、塔尼塔公司编撰的《体内脂肪计算·塔尼塔员工食堂》(正编和续编),两种书合计销售430万册,平均每种书销售215万册。《体内脂肪计算·塔尼塔员工食堂》讲的是料理烹饪,应算是食谱书,但由于该书以人体健康为背景,作为全书布局谋篇的结构,在料理书多如牛毛的出版物市场,居然成为排名第2的“百万册畅销书”。塔尼塔公司因为《体内脂肪计算·塔尼塔员工食堂》销售行情火爆,据称正在筹划开办对外营业的“塔尼塔食堂”。

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领季军位置的是由幻冬舍出版社出版、女足球明星长谷部诚创作的《调整心态》。由于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夺取了2011年世界杯女子足球赛冠军,引起了全体日本人对本国女子足球运动的空前关注。而日本女子足球队夺冠,更是对饱受“3.11大地震”重创的日本民众的心理慰藉,所以,《调整心态》被看做是“心灵鸡汤”。在畅销书排行榜排位第17位的也是足球队员写的书,不过作者是一位男足队员。由白杨社出版、长友佑都创作的《日本男儿》,讲述的是全队如何配合、如何激发队员们的精神,但在许多读者看来,从《日本男儿》中似乎可以读到生存之方和处世之术。

在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列第4的是由钻石社出版、岩崎夏海创作的《如果高中女子棒球队经理阅读德鲁克的〈管理学〉……》(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生于奥地利——编译者注)。排第5位的是白杨社出版、斋藤智裕子和水鸟广共同创作的KAGEROU。排第6位的是飞鸟新社出版、柴田丰创作的《不沮丧》,这是一位在2011年迎来100周岁生日的老人的诗集。作为《不沮丧》续集的《百岁》,在2011年底出版,据称销售行情也是一路上涨,极有可能进入2012年畅销书排行榜。排第7位的是KK畅销书出版社出版、曾野绫子创作的《老年的机智》。以上书目均为百万册畅销书。不仅如此,这些书在2010年度畅销书排行榜上就名列前茅,属于名副其实的跨年度畅销书。

跨年度畅销书多,说明新的畅销书少。因为新的畅销书少,反过来促使出版社、图书交易批发公司和书店集中全力销售现有的图书,在广告宣传、市场营销方面下了大力气。

史蒂夫·乔布斯逝世,相关图书在日本热卖

2011年3月,美国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推出iPad 2;6月,乔布斯推出iOS 5,在今天看来,这实际上是他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8月,乔布斯以病为由,宣布辞去苹果公司的CEO;10月,乔布斯病逝。乔布斯在世时推出的各种电子产品、乔布斯对公众的影响力、乔布斯的至理名言以及乔布斯聚集全世界关注目光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成为日本出版业热捧的选题。

由讲谈社出版、伏达·艾萨克索与井口耕二共同创作的《史蒂夫·乔布斯Ⅰ》和《史蒂夫·乔布斯Ⅱ》,在乔布斯逝世前印刷出版。在两种书正式发行当日,赶上乔布斯逝世,讲谈社马上决定加印,这在日本出版界成为一大热门话题:普遍认为讲谈社抓选题很有预见性、超前性。纸质版的《史蒂夫·乔布斯Ⅰ》和《史蒂夫·乔布斯Ⅱ》在面世后的一周时间里,发行合计突破100万册,平均每本书发行50万册。与此同时,以讲谈社的“原创公司”网络平台为主,其他相关网络平台积极配合,使《史蒂夫·乔布斯Ⅰ》和《史蒂夫·乔布斯Ⅱ》的电子书销售也创了纪录。

其他关于乔布斯的畅销作品如下:由麦克国民公司编辑、(日本)美国信息交换·汽车竞赛公司出版的Steve Jobs Keynote History和杂志书《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Mac People 2011年12月号增刊》;由桑原晃弥撰写、软件银行独创公司出版的《1分钟的史蒂夫·乔布斯》;由高木利弘创作、三五馆出版社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传说》;朝日新闻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100个人的证言AERA MOOK》;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改变世界的语言》和《史蒂夫·乔布斯们激励自己的语言》;由乔治·比姆撰写、三笠书房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关于梦想和命运的通信》;由桑原晃弥编辑、PHP研究所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的发言总汇》;由吉姆屈恩撰写、甲书房出版社出版的《学习史蒂夫·乔布斯临场控制技术的书》;由卡迈克尔·卡洛创作、日经BP社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惊人的创新能力》;W.L.西蒙创作、软件银行独创公司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之路》等。

著名的《ぴあ》杂志停刊,其他一些老字号杂志也相继停刊

2011年,对日本杂志业来说,依然是不愉快的年份。尽管没有大型杂志停刊,但不少有个性的杂志、老字号的杂志相继停刊。其中像《ぴあ》杂志的停刊,甚至成为热门话题。主流报纸《朝日新闻》指出,《ぴあ》杂志停刊,“意味着‘ぴあ’时代的终结”。

1972年,当时还是日本中央大学在校大学生的矢内广,在东京创办了一份地域性信息杂志,取名为《ぴあ》。《ぴあ》以刊登电影、戏剧、音乐、展览会等娱乐信息为主,受到年轻读者的青睐。据矢内广介绍,杂志名称“ぴあ”,意味着“理想之国”,来源于“乌托邦”一词。《ぴあ》创办之初为月刊;从1979年开始改为双月刊。《ぴあ》起初只有“首都圈版”,之后诞生了“关西版”和“中部版”。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ぴあ》的“首都圈版”发行超过了50万册,这个时期为《ぴあ》的黄金时期。到了2011年即将停刊的时候,发行册数下降到6万册。不过,《ぴあ》的“最终号”意外增印,发行达到20万册。因为读者特别是那些老读者怀念“ぴあ时代”,纷纷抢购《ぴあ》的“最终号”作为纪念。《ぴあ》杂志的停刊,实实在在地表现了在互联网时代纸质信息杂志所处的困境。

日本相扑比赛弄虚作假的问题,也对相关杂志产生了负面影响。属于双月刊的《NHK大相扑中继》杂志,在2011年被迫停刊。

按年级划分的学习类杂志,也因为“少子化”,刊物内容不合时代需求而纷纷停办。2010年至2011年,小学馆的《小学五年生》、《小学六年生》停刊;学习研究社的《学习》、《科学》停刊。进入2012年,停刊势头丝毫没有减弱。3月份,小学馆的《小学三年生》、《小学四年生》以“3月号”为“最终号”,宣布停刊。《旅》杂志是新潮社于1924年创办的,被日本杂志界誉为“最古老的旅游杂志”。进入2012年,也是以“3月号”为“最终号”,宣布停刊。著名作者松本清张的文章《点与线》在《旅》杂志上连载57年,《旅》杂志虽然停刊,但松本清张的文章却不是句号,而是逗号。专家们指出,《旅》杂志之所以停刊,主要是因为旅游需求的下降。

此外,平凡社的公共关系杂志《月刊百科》、属于报纸但又是出版相关团体梓会的信息报纸的《出版摘要》、图书交易批发公司栗田出版销售的信息杂志《栗田周报》等,都是因为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而不得不停刊。

宗教类图书大量出版

由于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日本人的意识结构”发生变化,日本人遭受的心理创伤——“心理灾害”难以抚平,迫切希望找到宣泄的方式。2011年,也是日本两位著名宗教人士的重大纪念日——“亲鸾圣人750回忌”、“法然上人800回忌”。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日本出版行业推出了许多宗教类图书。

亲鸾圣人的人气一直很旺,有关亲鸾圣人的图书每年都会出版数十种。与法然上人以及道元、空海、良宽等宗教名人相比,围绕亲鸾圣人的图书占压倒性的多数。2011年,以ちくま新书出版社出版、阿满利麿撰写的《亲鸾》为代表,共出版发行45种,其中包括由本愿寺出版社出版、上田纪行外撰写的《我与亲鸾》,由新潮社出版、梅原猛与释徹宗合著的《亲鸾之“谜”》,由NHK出版社出版、高史明撰写的《〈叹异抄〉与现代》等。

2011年,有关法然上人的图书出版了10种。比如,由ちくま新书出版社出版、阿满利麿撰写的《法然入门》,新潮社出版、梅原猛与町田宗凤合著的《法然的“宽恕”》,平凡社出版的纪念册《法然》等。在有关法然上人的10种图书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由NHK出版社出版、松冈正刚撰写的《法然的编辑力》,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对法然上人的宗教名人身份轻描淡写,而对法然上人作为读书家、编辑家、理工学者的身份却浓墨重彩,使得法然上人从“神”到“人”,跃然纸上,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富有人性的魅力。

2011年10月20日至12月4日,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名为“法然与亲鸾因缘之名宝”的特别展,这对东京国立博物馆而言,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图书交易批发公司东贩与这个特别展合作,实施了相关宗教类图书促销计划,对参与图书展销的书店,发放了降价打折券(读者购买图书,书店向读者赠送这种降价打折券。读者在下次购买图书时,凭借此券,可以买到打折的图书——编译者注)。

2011年,其他宗教解说类图书的销售也很繁荣。比如,由讲谈社出版、收入《讲谈社新书》、桥爪大三郎与大泽真幸合著的《奇怪的基督教》;由文艺春秋出版社出版、收入《文春新书》、池上彰撰写的《假如弄懂池上彰的宗教,就能观察世界》;由NHK出版社出版、收入《NHK新书》、佐藤优撰写的《最初的宗教论·左卷》;由文艺春秋出版社出版、佐藤优与中村兔合著的《话说圣经》;以及由筑摩书房出版、吴智英撰写的《循序渐进的佛教入门》等。

在以上宗教类图书中,《话说圣经》因为把“宗教可以拯救震灾后的日本吗?”作为副标题而热销;《奇怪的基督教》因为采用两位社会学者一问一答的形式结构全书而热卖,截至2011年12月,销售17万册,打破宗教类图书销售的纪录。

教养类丛书不断出版

2009年以来,日本似乎出现了“教养类图书复兴”的趋势。作为教养类图书的丛书或系列书,2009年,河出书房新社出版了《河出丛书》。2010年,筑摩书房出版了《筑摩选书》。2011年,中央公论新社出版了《中公选书》;技术评论社出版了《生存技术丛书》;星海社以“作为武器的教养”为宗旨,推出了《星海社新书》等。

中央公论新社的《中公选书》,大力倡导“只有掌握知识,才能自由自在;有了知识,要在时代中磨炼,要凭借知识走遍天涯海角”。相对于《中公丛书》的执笔者以学者为中心,《中公选书》则重用评论家和新闻记者,涉及的都是当代最现实的问题。《中公选书》于2011年11月出版了第一套书,共5种:茂木健一郎与竹内薰合著的《3.11 以后》、野村喜和夫撰写的《萩原朔太郎》、筒井清忠撰写的《帝都复兴的时代——关东大震灾以后》、小林恭子撰写的《英国媒体史》、大川润与佐伯英隆合著的《Casino folie文化志》(Casino folie特指1929年日本的石田守卫和夏本健一等创建的剧团,该剧团主要上演大众剧目及低级喜剧之类——编译者注)。《生存技术丛书》的出版商是技术评论社,其丛书紧扣“技术”的主题,自称为“教养2.0版文库”,宣扬“拥有技术才能延续生命,在危机时代传播生存的技术”。该丛书2011年6月推出了第一套书,共3种:内田树撰写的《最终讲义——围绕生命延续之六讲》、释徹宗撰写的《理直气壮地活着!佛教生活》、小川仁志撰写的《再生日本!最贴近的公共哲学》。

2011年,みすず书房建社65周年,该社以“现代古典”为目的进行纪念图书的选题策划,推出了新的系列《开始的书》,受到市场关注。

2011年9月,星海社面向10岁至30岁年轻人推出《星海社新书》,这套丛书的出版序言就极富刺激性和挑战性:“对于选择战斗的下一代朋友,本书给予你们作为武器的教养。”《星海社新书》的第一本书,是泷本哲史撰写的《作为武器的决断思考》,问世后在两个月内发行突破18万册,成为当年教养类图书中最畅销的书。(岳月 古隆中 编译)

韩国图书打“韩流”牌走进日本

在韩国人自己看来,“韩流”似乎即将变成“过去时”;而在近邻的日本人看来,“韩流”依然处在“现在时”,特别是在文学领域。

2012年前后,《日本经济新闻》晚刊连续几期分别以《“韩流”也在文学领域点燃星星之火?》、《翻译的主题:从社会政治走向日常生活》、《日本读者关注“韩流”中的韩国小说》等专题文章,报道了韩国文学中涌动的“韩流”现象,认为“过去被‘韩流’冷落的韩国文学,从2011年前后开始火爆起来,韩国当代小说的创作风格发生巨大变化,被翻译成日文的越来越多,受到日本文学界的关注,在日本赢得了许多读者”。

其实,在《日本经济新闻》之前,《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以及《共同通信》,都率先报道了被“韩流”拥抱的韩国文学的最新动向。比如,韩国《寻找母亲》日文版的出版和作者申京淑访问日本;CUON出版社出版的《新韩国文学系列(1-2卷)》受到日本读者的好评;SMAP的草彅刚从韩语翻译过来的《月之街·山之街》在日本出版,等等。把日本的媒体和大众读者的注意力都引向了韩国文学。

古典小说搭上“韩流”的车

2011年,在日本出版的韩国文学图书总共22种。按种类划分,当代小说书17种、诗词书1种、戏曲书1种、文学评论书1种、古典文学书1种、散文随笔书1种。从2000年至2011年,韩国文学图书在日本每年出版9-34种,合计250种,年均20.8种。其中,小说书每年出版5-26种,合计178种,年均14.8种。2011年的平均值虽然有所上升,但增幅不大。

然而,受到“韩流”拥抱的韩国文学,数量不大却质量奇高,在日本的表现可圈可点。

从小说来看,和往年一样,被拍成电视剧的原作首先受到青睐。比如,新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成均馆儒生们的生活》和《奎章阁之恋》,河出书房新社出版的《景福宫的密码》,电影旬报社出版的《トンイ》,以及CUON出版社出版的《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分别》等。

此外,对以前出版过的作品重新购买版权,然后重新翻译、出版。作为文库版图书出版的,有《在クミョン的灯下之爱》(原译名《当クミョン的灯光消失的时候》)和《好的生活》(原译名《生活如歌》,收在《小学馆文库》中);也有已经公映的电影的原作,比如文艺社出版的《永远的帝国》。“先看影像后看文字”,效果出人意料地好。《永远的帝国》在出版之前,该书的电影和电视剧先在日本播映,聚集了极高的人气,等书出版的时候,读者往往有“迫不及待购买的冲动”。而在这些读者中,有许多人原来对韩国文学还一无所知。

平凡社在以前出版的“东洋文库”中,增加了韩国古老的说话集《新罗殊异传》。视觉信息服务出版社推出了《罗薰锡的作品世界》,这对日本读者来说好像一份珍贵的礼物。这本书收录了罗薰锡在韩国创作的七个短篇小说。在韩国,作者罗薰锡不仅被称为“杰出的女性画家”,又被誉为“冲破性别歧视的先驱者”。

在单独的作品集方面,平凡社出版了《金东仁作品集》。作者金东仁荣获过韩国的文学奖,是韩国近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金东仁作品集》也是第二期《朝鲜近代文学选集》中的一本。金东仁的作品收入该选集,可见该选集是值得读者期待的。

书肆青树社推出了《金素月诗集:杜鹃花》。这本诗集汇集了韩国殖民地时代金素月的全部诗作,作为韩国的“国民诗人”,出版社把这本诗集介绍给日本读者尽管晚了一些,但毕竟还是一大迟到的幸事。和《金素月诗集:杜鹃花》一样,论创社出版的《韩国近现代戏曲集(1930-1960)》,也收录了韩国著名戏曲作家的代表作品。

在散文随笔方面,单车竞赛出版社出版了金洪信的《人生说明书》。在以前,金洪信因《人间市场》的出版而被日本读者熟识。《人生说明书》出版后,日本的文学评论家认为,这本书是“‘韩流’人生复兴书”。

当代小说有“韩流”的范儿

2011年,日本出版业也向日本读者介绍了韩国当代作家的代表作。讲谈社BC出版社出版了朴景利的《土地》。这本书共6卷,在日本已出版5卷,翻译的文字浅显易懂。有专家指出,翻译者的本意是要引导日本的青少年从阅读《土地》转而阅读相关的历史小说。所以,日本读者热切期待日文版《土地》第6卷早日问世。

藤原书店出版社出版了李承雨的《生的背面》,现代企画室出版社出版了姜英淑的《他们的踪迹》。这两位作家,都是当今活跃于韩国文坛上的实力派作家。《生的背面》讲述了一位小说家的生活与作品的故事;《他们的踪迹》则是在追寻22名“脱北者”的行踪。情节曲折生动,文字深入浅出,阅读后可以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

由集英社出版、收入《集英社文库》的申京淑的《寻找母亲》,原书在韩国销售接近200万册,2011-2012年,又逐渐在欧美各国引起反响。日文版《寻找母亲》在日本的销售行情也非常好。《寻找母亲》讲述了一个虽简单但却动人的故事:一直生活在乡间的年迈父母,要去孩子们居住的大都市首尔探望。母亲在旅途中失踪。孩子们四处打听,千方百计寻找母亲。读者在阅读《寻找母亲》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置身其中,最后吐露出为母亲所不知道的心里话,使心灵得到净化。有专家指出,如果想写“读后感”,最好读一读《寻找母亲》这本书。

CUON出版社出版了《新韩国文学系列(1-2卷)》中的两本书:一本是韩江的《菜食主义》,另一本是金重赫的《乐器图书馆》。这套系列书总共24种,从2012年开始,每年将出版3-4种。CUON出版社先行出版以上两本书,显示了选题策划者独到的眼光。过去韩国文学给人的印象是,民族、国家、战争的题材过多,这往往使日本读者敬而远之。与之不同的是,《菜食主义》和《乐器图书馆》非常适合日本读者的口味。这两本书反映了韩国社会的不断变化,描述了身处其中的普通韩国人的家长里短,以及他们的爱恨情仇和喜怒哀乐。其实,平民化也正是“韩流”在国内外长久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岳月 编译)

“韩流”最早是“舞”出去的

在“韩流”汹涌澎湃的时候,韩国的明星为全世界所熟知。而在朝鲜被日本殖民时期,在日本出名的朝鲜明星也有不少,其中一个就是舞蹈家崔承喜(1913年-?)。据《了解朝鲜辞书》记载,崔承喜“在石井漠的指导下研修。之后,从1930年代起,以朝鲜为中心,先后到日本、中国、欧美各国演出1000多场,因为传达了朝鲜民族的传统美而被誉为‘半岛的舞姬’,作为舞蹈家而名扬海内外”。如今的许多韩国人或日本人认为,如果从历史看现实,那么“韩流”的先驱应当是崔承喜。

现在,无论在日本还是在韩国甚至在朝鲜,知道崔承喜的人恐怕不多了。但是,记录这位杰出舞蹈家戏剧性的人生经历和光彩夺目的舞蹈生涯的出版物,时常在日韩两国出版。在日本,有西木正明创作、光文社于2010年出版的《漂泊的舞姬》;金赞汀创作、NHK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太阳照耀黑暗的远方——传说的舞姬崔承喜》;高鸟雄三郎创作、木槿舍于1981年出版的《崔承喜》等。韩国关于崔承喜的图书也有好几种。

在这里,着重介绍高山高正一(“高山”是其雅号)的长篇小说《充满魅力之魂》。这套书共3卷,2011年5月由韩国东西文化社出版。

舞姬之魂归何处

从《充满魅力之魂》的作者简历看,高山高正一的身份是作家兼出版家。高山高正一出生于韩国的首尔,在成均馆大学国文学系(科)毕业以后,又在成均馆大学大学院从事比较文学的研究。之后,高山高正一的小说《清溪川》在《自由文学》杂志上发表,标志其正式步入文坛。

1956年,高山高正一创办了东西文化社,作为该出版社的负责人至今。东西文化社出版的图书主要有《清溪川的人们》、《不屈的灵魂朴正熙》、《追寻韩国出版百年》、《爱国方式新文馆崔南善讲谈社野间清治》、《高山三国志》等,把古典韩语作品翻译成现代韩语的图书有《热河日记》、《圣学辑要》、《自省录》等。东西文化社曾先后荣获韩国出版文化奖、韩国出版学术奖、自由文学奖、儿童文艺奖等。

在韩国,作为出版社的代表者,高山高正一自己创作或编写的图书,多在自家出版社出版,这在韩国也是一种特殊现象。

不过,东西文化社出版的一些图书,也达到了一流的水平。比如,《充满魅力之魂》就是佼佼者。该书分量很重,一套共3卷,总页码为1094页。想要通读全书,必须拿出很多时间,集中注意力。只有认认真真甚至辛辛苦苦地阅读,才能获得充分的满足感。一旦了解了崔承喜的经历,就连阅读过程中的辛劳也会烟消云散。作者凭借高超的艺术手法,让读者如醉如痴。从图书分类来看,《充满魅力之魂》应当归类为“实录型成长小说”。《充满魅力之魂》讲述崔承喜的故事,从她的少女时代到她的戏剧人生。崔承喜出身贫寒,生性忠厚老实但又争强好胜。她在观看了石井漠的舞蹈表演以后,深受感动,从而立志要做石井漠的弟子。之后,赴日本学习舞蹈基础知识,刻苦“修行”三年有余。在这一过程中,崔承喜逐渐显露出舞蹈天才。从日本归国后,崔承喜创办了舞蹈研究所,一边指导弟子的舞蹈练习,一边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先后推出了表达朝鲜舞蹈传统美的《エヘヤノアラ》、《剑之舞》、《僧之舞》等创新舞蹈,由此,崔承喜以“半岛的舞姬”而闻名于世。

之后,崔承喜赴日本、中国、欧美各国巡回演出,其声望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形势、环境所迫,崔承喜不得不配合日本的侵略战争,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日本战败后,崔承喜滞留中国,过后返回韩国的汉城(现在的首尔)。由于崔承喜在战争中的言论和行为存在问题,许多韩国人骂她是“亲日派”。无奈之下,她去了朝鲜。在朝鲜,崔承喜先后担任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朝鲜舞蹈家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一边辅导学生跳舞,一边开展内容丰富的舞蹈活动。这时的崔承喜,作为舞蹈家,进入了人生的巅峰时期。1958年以后,因为有“特务”、“间谍”的嫌疑,崔承喜受到批判,同时也被中止了社会活动。其后崔承喜好像从人间蒸发,朝鲜官方连她逝世的具体日期都不清楚。2003年,朝鲜为崔承喜恢复了名誉。崔承喜的亲哥哥崔承一和丈夫安漠,都是无产阶级文学者,两人过去对崔承喜影响很大。

虚也实也都是情

前面提到,除了《充满魅力之魂》以外,其他一些描写崔承喜的图书,也各有各的艺术价值,对理解“崔承喜是‘韩流’的先驱者”,“是‘韩流’‘走出去’的先驱”,也很有意义。这里主要评价一下《漂泊的舞姬》。

读完《漂泊的舞姬》,给人的感觉是,作者西木正明把一个现实人物当成理想中的“模特儿”在写。虚实结合,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很危险的。《漂泊的舞姬》一方面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人为地添加出场人物的行动或心理活动,而后者少不了主观臆想和妙笔生花。把一个为社会所熟知的公众人物进行“模式化”描绘,与社会各阶层和广大读者心中的形象是否相符,那就只能由实践和时间来回答了。

从《漂泊的舞姬》中不难看出,作为日本人的作者,对朝鲜、韩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不甚了解。然而,由于作者对主人公崔承喜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在书中“情”字为上,以“情”代“理”,处处抒“情”,用饱含“情”的笔墨,表达了对“长袖舞环宇”的崔承喜的崇拜与爱慕。如果说对读者而言崔承喜是“漂泊的舞姬”,那么对作者自身来说崔承喜已是“漂泊的‘情人’”了。《漂泊的舞姬》虚构成分很大,阅读时需鉴别真伪。但是,其各章节末尾的“附录”还是值得关注的。比如,《漂泊的舞姬》作者参考的三本书:川端康成的《朝鲜的舞姬崔承喜》、蒙古舞蹈家苏辛塔巴的《追忆崔承喜先生》和舞蹈研究家金采媛的《崔承喜的艺术》。其中,又以金采媛的《崔承喜的艺术》特别值得关注。在书中,金采媛把崔承喜的舞蹈活动时期加以细分:第一期从1926年至1945年,这一时期又分为“现代舞蹈活动期”(1926年至1933年)和“从朝鲜舞蹈向东洋舞蹈的转换期”(1933年至1945年);第二期从1945年至1967年。《崔承喜的艺术》还详细介绍了崔承喜的舞蹈艺术思想、舞蹈实践活动以及舞蹈教育经验。

2011年,从日语翻译成韩语的《漂泊的舞姬》被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选定为“优秀教养图书”。(雪莲 编译)

“韩流”以文学为先导或再涌向世界

2012年前后,韩国女作家申京淑创作的小说《寻找母亲》在韩国的销量突破了200万册大关。该小说的版权还远销美国、欧洲等31个国家和地区。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称,随着韩国作家进军海外,韩国文学也将成为继大众文化之后掀起的新一波“韩流”。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现在很多国外的出版社都希望能够挖掘到“第二个申京淑”。在“韩流”传播较广的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韩国文学作品也呈现出攀升势头。首尔大学教授金兰都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在中国引起关注。2012年2月出版的该书中文版在很短时间内就登上了中国网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前五名,在中国的销售量累计已经突破了20万册。

20世纪末以来,韩国影视作品、流行娱乐文化曾在周边掀起一阵“韩流”,不仅经济效益可观,也成功地输出了不少韩国文化。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有意抵制,“韩流”风光不再。韩国转而寻找新的文化输出突破口,在策划新一波“韩流”过程中,韩国文学翻译院扮演着核心角色。

韩国文学翻译院是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下属的政府机构,成立于2001年4月,其主要任务就是集中支持韩国文学的翻译和海外出版发行工作,使韩国文化走向世界。韩国《中央日报》称,为打造“文学韩流”,韩国文学翻译院将组建由翻译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构筑翻译作品数据库,利用YouTube等网站推介作家,扩大出版电子版翻译作品等。翻译院还决定,遴选能够在美国出版市场获得成功的15名明星作家,集中支持他们的作品翻译、出版和宣传。不久前上任的韩国文学翻译院院长金圣坤称,文学不同于韩国流行音乐,没有企划系统,而韩国文学翻译院就扮演着将韩国作家推向世界的企划公司的角色。金圣坤在翻译院官方网站的主页上称,“仅凭大众文化媒体电视剧和融合西方文化的韩国流行音乐已经难以传播韩国文化,现在到了用高水平的韩国文学向世界传播韩国文化独特性的时候了。”

韩国文学翻译院有关人士表示,“文学韩流”的意思是希望韩国文学也像韩剧、歌曲一样流行起来。据这位人士介绍,除了韩国文学翻译院之外,还有一些机构也在做资助翻译、出版和推广韩国文学的工作,如大山文化财团等。《朝鲜日报》称,韩国“文学韩流”正在蠢蠢欲动。

不过,韩国文学翻译院有关人士也坦承,向全球推广韩国文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虽然很多人积极申请翻译和出版韩国文学作品,但在当地出版以后很难引起反响,主要还是各国读者不太了解韩国作家的情况。

此外,也有人对韩国文学翻译院遴选作家集中推广的做法持批评态度。《世界日报》援引韩国作家的话评论称,“韩流”、“明星”、“出口”等词汇似乎与文学并不匹配,文学不是用来出口的商品,也不是宣传对象,不过是精神交流的空间而已。《韩国民族新闻》称,韩国文学与世界文学间有一道翻译和出版壁垒,需要优秀的翻译、热爱韩国文学的代理商,以及海外出版社的关注。(周官妹 编译)

谁是漫画丁丁的原型?

传世佳作往往诞生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中。2011年冬季,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3D大片《丁丁历险记:独角兽的秘密》在全球热映,再次引发“谁是漫画丁丁原型”这个老话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多种版本,比较主流的一种说法是:丁丁的作者埃尔热在丹麦少年帕勒·胡尔德只身环游世界经历的启发下,创作了丁丁这个形象。1928年3月,年仅15岁的胡尔德获得一家报社赞助,在44天内完成环球旅行。之后的1929年1月,丁丁这个漫画形象就在埃尔热笔下诞生了。

胡尔德被选中

1912年8月,胡尔德出生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附近的赫勒乌普。他父亲是一位谷物商,母亲是家庭主妇。胡尔德没有完成中学学业,很小就在一家制帽店当起学徒。此后他又到一家汽车行,成为一名库房助理。

1928年2月24日,注定是改变胡尔德命运的一天。一大早一名同事冲进办公室,激动地向他挥舞着一份《政治报》。原来报上登了一则启事:为了纪念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诞辰100周年,该报决定组织一次环球之旅,以重现凡尔纳1873年创作的小说《80天环游地球》中的情景。该报将于当天在全国15岁少年中“海选”,挑选一名身体健康、最好是童子军的少年来重走小说主角费利斯·福格之路。组织方还认为,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环游世界的时间可以减半,具体说就是不超过44天。而且选中者在旅行时没有成年人陪伴,不能乘坐飞机。报名及面试时间是当天下午2点。

胡尔德立刻对这条新闻产生了兴趣。1992年他在自传中写道:“体内似乎有个声音鼓励我尝试一下。”于是他立刻向老板请了假,又匆忙赶回家征得父母同意并取得书面证明,然后拼命跑到位于哥本哈根市政广场的政治报社。这时报社已经挤满闻讯前来参加选拔的少年,连楼梯上都坐满了人,总共约有350人。组织方对每个人单独面试,题目是设想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应征者该怎么解决。据当时的报纸报道,有些应征者的回答挺幼稚。例如考官问:“如果你在中国旅行时将所有随身物品都弄丢了该怎么办?”回答说,“那就想办法在当地找个丹麦人来帮忙。”面试结束后胡尔德没抱什么希望就回家了,他还遭到姐姐们的嘲笑。没想到当天晚上却传来消息,胡尔德已经被《政治报》选中。

44天成就大事

虽然是只身环球旅行这么一件大事,但胡尔德的准备时间还不到一个星期。1928年3月1日,他在哥本哈根登上一辆火车,在挥舞着国旗的同胞的祝福声中出发了。他先乘火车穿过丹麦,接下来乘船横渡到英格兰,再北上到苏格兰,然后乘船横渡大西洋来到加拿大。在驶往加拿大的船上胡尔德遇到一名漂亮的女孩,这段“艳遇”险些使整个环球旅行计划夭折。为了追求这个女孩,他临时更改行程,陪着她到纽芬兰省首府圣约翰游山玩水,并因此错过横跨加拿大全国的火车。所幸他“及时纠正错误”,搭上一趟移民专列,这才来到蒙特利尔。

不乘飞机在44天内环游世界,这意味着胡尔德在哪个国家也待不长。但是在日本停留的48小时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许这是因为他第一次接触到远东文化。日本人对他的一头红发也很好奇。

在莫斯科,胡尔德遇到此行最大的一场虚惊。由于比约定时间提前到达,丹麦领使馆的人还没有到达接头地点。于是他决定自己去找丹麦领馆。由于语言不通,他乘着出租马车在市里转了好几圈,并彻底迷了路。这时他看到一家欧罗巴旅馆,他让前台接待员打电话给丹麦领馆,后者终于派人找到了他。事后他才知道自己真的是很走运。因为按照当时苏联的法律,如果外国人没有本地人陪同独自走在街头,很有可能被警察逮捕。此后的行程就很顺利了。胡尔德穿过波兰和德国,回到“阔别”44天的祖国,受到2万多人的夹道欢迎。由于迎接场面过于热烈,两个身强力壮的警察不得不把他扛在肩上挤过人群,才把他送回家人身旁。“丁丁就是我”

15岁丹麦少年孤身环游世界成功归来的新闻迅速传到世界各地。在胡尔德的祖国丹麦,他一下子享受到英雄般的待遇。这则新闻也鼓舞、启发了其他国家的年轻人,包括比利时年轻的漫画家埃尔热。1929年1月,少年记者丁丁这个形象诞生在比利时的儿童读物《20世纪报》副刊上。人们惊奇地发现,主人公丁丁和胡尔德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张布满雀斑、充满探询精神与童趣的脸,圆圆的鼻头,还有一头乱蓬蓬的红头发。灯笼裤和帽子作为丁丁的标志,其实早就出现在胡尔德环游世界的照片上。胡尔德本人也成为出版商的目标。环球旅行后不久,他出版了一本名为《童子军环游世界》的书,其中很多内容和《丁丁历险记》相似。

胡尔德的人生轨迹也随着这次旅行彻底改变。1934年,他加入丹麦皇家剧院,成了一名专业演员。他一直活跃在丹麦的电影电视舞台上,塑造了不少艺术形象,直到2000年才退休。这期间他出演了40部影片。

胡尔德本人也十分喜欢《丁丁历险记》,他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让他回忆当年的往事。许多人都把他当成丁丁的原型。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埃尔热本人。他生前在许多场合被问到丁丁原型这个问题,但总是用“丁丁就是我”来回答。

2010年11月26日,98岁高龄的胡尔德在丹麦家中去世。一年后,斯皮尔伯格导演的3D版《丁丁历险记》上映了。《哥本哈根邮报》为他惋惜道:“虽然主演了40部影片,但是他最著名的角色却没有得到足够承认。”尽管如此,舆论普遍认为,胡尔德通过自己环球旅行的经历和受他激励产生的丁丁这个形象,已经鼓舞了不只一代的青少年。他鼓励着他们向困难和未知世界挑战,与强权和不平等作斗争。这才是胡尔德的最大遗产,这才是胡尔德“最著名的角色”。

相关链接“喜羊羊”向着迪士尼“走出去”有点忧《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中国国产动画片自2005年推出以来,在中国动漫界产生的影响被称为“前所未有的神话”。2011年11月上旬,有消息称,“喜羊羊”的中国出品方与美国娱乐业巨头迪士尼公司签署了“喜羊羊”衍生产品的全球授权协议:迪士尼消费品部可以用“喜羊羊”形象生产相关产品,包括玩具、电子消费品、文具、食品及出版物等。自从“喜羊羊”“走出去”的消息传出,在国内引发了持续的热议。可以说,好莱坞强势的动画文化近10年来一直压制着中国国产动画的发展,而“喜羊羊”系列则是在逆境中成功的范例。据不完全统计,《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至今已超过700集,而以此为题材的贺岁电影更是在票房上年年攀升:第一部的票房约8000万元人民币,第二部达到1.28亿元人民币,第三部则是超过2亿元人民币。同时,“喜羊羊”的影响力也由国内传至海外。2010年9月,“喜羊羊”登陆迪士尼国际频道,在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迪士尼电视频道使用17种语言进行转播,范围覆盖大洋洲、中东以及东南亚46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据美国专业动漫网站Animation insider报道,迪士尼已获得中文授权,将在全球发行第四部《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这无疑进一步提高了国产动画形象的国际知名度,向全世界呈现了中国式影响力。尽管出口形象取得成功,但迪士尼的购买举措也让中国动漫人感到忧虑:经由好莱坞包装后的蓝眼睛“喜羊羊”,会不会在全球抢了中国“喜羊羊”的风头?事实上,在营销动漫产品方面,迪士尼远比中国人会做生意。在花大力气创造出动漫作品后,中国动漫人期待的往往是让更多观众接受这只羊,而美国人已经想着如何把这只羊打造成一种时尚。“喜羊羊”在国内市场的风光背后,早已透出出品方的无奈。据悉,由于不注重营销,“喜羊羊”制作公司一年仅赢利千万,在市场开拓方面一直进展缓慢。国内动漫人花费精力致力于动漫作品的开发,却忽视了同期衍生产品的培养。即使作品成功了,也不能赢得足够的经济利益支撑长期发展。据统计,目前中国市面上与“喜羊羊”有关的衍生产品,八成都是盗版。盗版经营商的利润是正版经营者的四倍。由此看来,这次“喜羊羊”出品方让出“喜羊羊”的部分版权利益,在成功输出卡通形象的光环背后,多少也透着无奈与忧虑。(韦锦官 古隆中 编译)

自助出版催生无数青少年作家

所谓自助出版(也叫“自出版”),就是自己写书,自己出版(往往是自费)。

小男孩本·黑克曼兴奋地说道:“我第一次拿到自己出版的书时,那种美妙的感觉难以表达!”接着他又说:“只要你肯花心力去做一件事,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他写作的这本有关一支摇滚乐队的小说《黑天鹅绒》,是他的父母花费400美元请某出版社印制的,而这笔花销比他们卖出的700本书所赚的钱还要多。

在过去5年里,自助出版、按需出版的出现,以及自助出版公司的不断涌现激励了各个年龄段的作家,他们不再通过某位火眼金睛的出版商或是决定谁能进行出版的编辑严厉的关卡就能出书——出版自己的书看起来不再那么遥远、困难。

每年有成百上千的青少年出版自己写作的书,这股私人化的风潮正在图书世界里蔓延开来,同时这个现象也反映了一些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那些为孩子出版图书付费的父母们表示,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鼓励孩子写作的积极性,这和传统意义上的把喜爱足球的孩子送到体育班,或者把漂亮的孩子送到演员培训班是一个道理。但是仍然有人认为常规出版和自助出版之间的界限如果继续模糊下去,那么年轻的孩子们就没有机会接受社会的考验和逆境的锻炼。

这些在网络发达时代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他们每天面对着博客、Facebook、Twitter等网络写作平台,对于自助出版已经不以为奇。美国马里兰州11年级的伊丽莎白·海恩斯说:“现在和以前的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人们可以通过努力去完成自己想做的几乎所有事情。”她的第一本自助出版的小说《最后的鸽子》已经开始印制发行。而她正在写作的《黑色美洲豹》则即将出版,这本书大概要花费她的父母2700美元,接下来她计划写一个五部曲系列历史小说。她的母亲杰奎琳表示曾经和丈夫讨论过给孩子自助出版图书的利与弊,究竟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还是会让公众对她出版的书产生一些批评,从而适度锻炼她的承受能力?最后他们达成共识:“对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适度的自满并不是什么坏事。”

15岁的麦克·保尔斯在2012年2月通过一家自助出版公司出版了112页的《惊慌奔逃》,这本精装书在亚马逊网上书店上标价11.63美元,书的内容是关于两个少女在一场国际阴谋中和反派斗智斗勇揭穿阴谋的故事。麦克的爸爸提莫斯是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名教育官员,他认为将女儿辛辛苦苦写了几个月的小说印刷出版,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如果你有一件非常自豪的作品,你会怎么做?当然是希望人们看到它。”他理所当然地说道。

但是另一种观点则表示,让孩子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写作很好,但是自助出版则涉及更多深层次的孩子教育问题。“儿童作家的下一步是什么?难道是儿童建筑师?儿童医生?儿童科学家?”小说家汤姆·罗宾斯疑惑道,“直白地说,如果任何家长认为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优秀小说需要的经历很少,不能和设计房子、医治病人或者探索天空的秘密相媲美的话,那实在是异想天开!在文学领域是没有神童的,因为和数字或音乐领域不同,文学水平的提高需要个人生活阅历的积累。”

对孩子而言,能够出版一本小说是件让他们非常开心的事情,但是写作并不仅仅是脑海中的天马行空,真实的生活、对世界的探寻和互动也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资深人士艾伦·林兹乐建议家长们在为孩子出版小说之前,最好能够请一位专业编辑,与孩子一起对书稿进行分析和修改,让孩子学会接受专业的检验。

文章前面提到的男孩本·黑克曼的父亲说:“他出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幸福感,或者说完成事情的那种满足感,我们不会奢望达到销售排行榜的前列名次,或者很高的销量。”为本·黑克曼出书的出版社从2008年就开始开展自助出版业务,该出版社表示,大部分的儿童自助出版物都是以批发价格被家长买走的。该出版社的创始人也表示,通过自助出版的图书在亚马逊网上书店几乎没有销量超过50本的情况。

自助出版公司一般会事先收取数百美元或数千美元的预付款,再提供编辑、版面设计、印刷等服务。KidPub公司2011年就出版了140本儿童写的书,包括粗略审稿、印刷5本样书以及在亚马逊网上书店发行一系列工作的收费为250美元。“当你看到孩子们拿着一本印有自己名字的书时,那种兴奋的表情就像自己成为了明星一样。”该公司的负责人说道。(李文清 编译)

作者自助出版能赚钱吗?

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跳过”传统的零售商、批发商和出版商,直接与作者签约,作者利用亚马逊提供的平台,先出版电子书;按照市场需求,再出版纸质图书,销售收入两家分成。从作者角度看,这可看做是“自助出版”。

这种直接将自己撰写的图书在网上以电子书的形式出版发行的运作手段,在当下看来,利弊两分,方兴未艾。对于那些已然声名在外的作家们来说,这个方式简单快捷且利润丰厚。然而,对于文坛新手来说,这却未必是一条通往声名和财富的捷径。尽管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加入“出自己的书,走自己的路”的大军中来,或是希望通过耐心坚守收获经济上的回报,或是通过这一手段让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知晓和认可。

由作家自出经费出版作品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类似这样的运营方式和出版机构已存在了几十个年头。然而,借着如今网络数字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子书的普及,自助出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地发展壮大。据美国专业统计出版信息的鲍克公司估计,2006-2010年,自助出版的图书从约5.1万种猛增至约13.3万种,整整增加了160个百分点。

当今,亚马逊可以说是自助出版的“集大成者”。根据不同的零售价格,亚马逊网站上的自助出版作者最高可以分得销售收入的70%。相比之下,传统运作模式中的作者一般只能拿到数字出版物净收入的25%,而从纸质出版物销售收入中获得的收益百分比甚至会更低。

对于成名已久的作家们来说,自助出版这一方式的确可以让他们赚个盆满钵满。如美国资深作家尼瑞·贝勒维,自2010年4月以来,贝勒维出版的10部电子书总共为她带来了50万美元的净收入。而据贝勒维本人所说,在加入自助出版的大军之前,每出版一本图书,她最多只能收益3.3万美元。

同样在自助出书的女性小说作者达西·陈也有着相似的故事:她的新书截至2011年10月下旬在美国《华尔街日报》的电子书销量榜上位居第五,并已在数家电子书的推荐网站上被重点介绍。有趣的是,在达西·陈开始自助出书之前,她曾经联系过某家著名的出版机构希望能够出版这部作品,却遭到了拒绝。“据那家出版社所说,我的作品会被拒绝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是无名之辈’。所以最初使我走自助出版这条路的主要动力,其实是想要证明自己作为一名‘作家’的实力”,达西·陈说,“但我真没想到竟然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无论是尼瑞·贝勒维,还是达西·陈,在她们的电子书卖得火爆时,她们电子书的纸质版也陆续出现读者需求。

可以认为,在自助出书大行其道的今天,作者们已经不用再担心这种运作模式会给作品的价值定位打折扣。他们更想要了解的问题是,具体怎样进行操作,怎样能使自己出版的图书获得公众的注意,以及从中到底能够获益几何。艾娃·约哈勒姆就是从自助出版起家的新人作家之一,她对这个行业信心满满:“传统图书和电子书的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它们的销售周期。一般来讲,实体图书在实体书店店铺里都只有6个月的销售时限。然而自助出版的电子书上市之后,通常需要大概6-9个月的时间来让图书逐渐得到公众的关注,并真正开始大卖。而一旦图书‘上架’,它便可以一直留在那里供读者购买,永远不会‘下架’。”

根据约哈勒姆的经验,自助出版的实际操作过程也并不复杂。出版达人在网上公布的博客,以及KindleBoards.com这类电子书读者和出版者聚集交流的论坛,都是获取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而来自朋友们的帮助则是节省出版成本的有效手段:在她自助出版目前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她的姐姐和朋友免费帮她编校了稿件,这大概为她节省了一两千美元的费用。然而,封面设计以及手稿的编排成书还是让她投入了数千美元。

电子书上架之后,约哈勒姆进行了各种网络推广。她坦言,她的作品已经在各大电子书网站销售了1个多月,大概只获得了100美元左右的收入。不过,她仍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陈星子 编译)

日本、英国、南非三国如何调控图书价格?

2011年前后,网上书店图书价格战此起彼伏,给国内图书市场带来了“不和谐之音”。让出版社和实体书店头疼的是,当当网、卓越网、京东网少儿图书都纷纷打出5折优惠的旗号。但笔者调查发现,一本图书的最低成本,算上作者稿酬、纸张、印刷、物流、营销、管理等费用,大致不低于图书定价的45%。如果算上退货、残破书等,显然非常不利于出版社的长期经营。况且,国内图书的定价远远没跟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增长,依然处于低位。按照中国出版协会常务理事、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的说法,“无论是纵向和国内生活消费品的价格提升幅度相比,还是横向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图书定价相比,我们的图书定价都不高”。本来并不算高的定价,遭遇网络市场残酷的价格战,不仅实体书店一再面临经营窘境,而且出版业也屡遭冲击。相比之下,中国的读者不禁要问:国外的书价有多高,其实体书店是否面临网络书店的挑战,该如何应对网络图书价格战呢?

三国图书价格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

在“哈利·波特”的诞生地英国,目前有200多家出版商,3300多家图书销售商,年出版图书十几万种,图书出口额每年在12亿英镑左右。虽然每年有大量新书出版,但英国的图书卖得不算便宜。一般新上架的畅销小说在10英镑左右,比如“哈利·波特”之类的小说。但在英国买一份汉堡套餐得花上6-7英镑,这样说来,10英镑买一本书也不算太贵。

较贵的书一般来自名人作者,像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自传《抉择时刻》,国内售价48元人民币,而在英国书店里售价25英镑,相当于250多元人民币。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论中国》售价达30英镑。更贵的则是各种专业类图书,通常定价50-80英镑。

同样,日本图书的价位从日本人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上来看,也不算贵。比如小布什传记,在日本的售价是2100日元,约合人民币160元。要知道,在日本吃一顿好点的午餐,轻轻松松就会超过2000日元。而日本30岁以下普通上班族月收入一般在25万-30万日元,因此图书价格并不是很高。

南非的情况又有很大不同。笔者常开玩笑说,在南非买书绝对是高消费,南非的精神食粮绝对比物质食粮昂贵得多。比如南非肯德基,每个鸡腿汉堡售价为18兰特,而南非却很少有定价在100兰特(约合14.8美元)以下的书,2010年出版的关于曼德拉的书《与自己对话》,刚上市时每本290兰特,即使是打折时也在每本200兰特以上,而《与自己对话》的中文版只售68元。

这可能与南非书市并不是太繁荣有关。当地出版社不是很多,许多市面上的英文图书都是进口的。以2010年出版的《青年曼德拉》一书为例,在英国只卖12英镑,在南非则高达190兰特,比在英国的价格贵了三分之一多。南非图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当地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并不标注价格,而是由书店在出售时贴上价格标签,因此同一本书在不同书店的价格也不同,但这种差别并不是很大。

在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读者买书感觉都不错

虽然英国的书店在街头随处可见,但还是有很多人选择通过互联网买书,为的就是图个便宜。在伦敦几个比较大的图书在线销售网站,一般新书的折扣在8折左右。如果赶上促销,网站往往会推出买一赠一或是买二赠一的活动,很多英国人都是趁这个时候,一口气买下自己钟爱的图书。此外,这些网上书店常常提供会员制服务,通过积累积分,顾客有可能免费获得自己喜欢的图书。但通常这样的积分是50便士积一分。对于一本10英镑的图书来说,要攒够免费拿书的积分,还是需要有点耐心的。

虽然网上书店生意红火,但英国街头的书店生意也不算差,因为这里的图书往往不完全走市场化,不只卖畅销书,而是极大地满足了很多书虫们淘书的个人爱好。伦敦市中心的查令十字路是英国有名的书店街,100多家大小书店一家挨着一家。此外,虽然英国人使用智能手机或是手持平板电脑的人越来越多,但愿意看纸质图书的还是占大多数,很多英国人都有每周读一本小说的习惯。

南非的实体书店并不太多,这大概与大部分民众收入不高、识字不多有关。CAN书店是笔者在南非看到的最大的书店之一,该书店已有115年历史,目前在南非全国有195家书店。该书店在官方网站上也售书,但其网上价格与实体书店价格一样。不管生意如何,也不管是否节假日,笔者基本没有看到过实体书店打折促销。与实体书店一样,南非的网上书店也少有促销。因此,除了图书品种较全外,南非的网上书店在价格上与实体书店相比并无优势。

随意打折伤害的不仅仅是出版社和实体书店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到,不管是英国还是南非,网上书店都难以对实体书店造成冲击,但它们还多是通过市场自行调控实现如今的均衡局面。与之相比,日本强势干预图书零售价格的方式,更值得中国借鉴。

在日本,网上书店非常多,日本人既从网上书店购书,也从实体书店中买书,没有特别的“一边倒”趋势。看上去,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是一种“和平相处”的状态。

日本知识产权、著作权等的保护工作完善,有专门的图书零售制度:图书价格由出版社制定,出版社通过图书交易批发公司监督书店执行;书店既无权涨价,也无权降价。网上书店也必须遵守这一制度。因此,不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上书店在售价上都不能随意打折。只有在经出版社同意的促销活动、纪念活动中,适当进行一点让利销售,但总体上让利幅度不大,9.8折或9.5折。另外,手机下载阅读、网上阅读等也都是收费的,所以不会冲击纸质图书的销售。由于这种限价制度,使得在日本无论是在网上购书,还是在实体书店中购书,最后价格都一样,所以各种售书渠道一直并存。

不过,这种限价制度让很多网上书店不能接受,因为网上书店销售的图书价格和实体书店完全一样的话,再加上邮费,网上书店售书价格反而比实体书店价格高了,那怎能卖得动?虽然遭遇很多网上书店经销商的激烈反对,但这一制度依然没有被“推翻”。日本亚马逊网上书店就采取了另一种促销活动:赠送顾客“百分点卡”。顾客每买100日元的图书,就有5%的打折额度。不过打折额度只能用来购买一些限定的图书和音像、电子制品等。此外,日本亚马逊网上书店销售二手图书,比如小布什总统的《抉择时刻》的“中古书”(比较新的二手书),售价在1184日元,但数量有限,不会对新书造成威胁。

当然,是不是要对图书市场祭出“政府之手”尚需要仔细论证。但通过对英国、日本和南非图书市场的考察,我们看到,它们都拥有相对健康稳定的图书出版市场。反观中国,逐利之风日盛,试图以图书为载体,带动网站人气的做法,看似惠及了读者、普及了阅读,实则是饮鸩止渴。有关专家指出:“大家希望看到的是中国图书市场图书销售增量的提升,而不是销售存量从实体书店到网上书店的简单转移。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如果恶性竞争,势必影响很多读者购书的兴趣和便利。”

论及此,不得不提到美国第二大传统图书零售商鲍德斯书店的全面歇业。鲍德斯书店的总裁爱德华兹对此解释说,这是受到迅速变化的图书业形势、电子阅读器掀起的革命以及动荡经济的影响。国内实体书店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北京大学南门的风入松书店传出停业检修的消息,是在选址抑或就此关闭尚不得而知。而北京第三极书局实实在在是关门了,上海季风书店的美罗城店、复兴路店、静安寺店难以为继,广州学而优书店也倒闭了。国内实体书店的凋零已让一些文人发出“救救书店”的呼吁。

书店并不仅是一处卖书的场所,还是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想象没有书店的城市,何以为继?更何况国内城市中的书店原本就不多。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伦敦拥有书店2904家,纽约拥有书店7298家,东京拥有书店4715家,巴黎拥有书店6662家,而北京仅有1800家。国内图书价格战,真的只是伤了出版社和实体书店吗?恐怕不仅仅是。(李文清 编译)

中国出版与文化“走出去”在美国

美国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副院长杜克雷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曾在中国留学并工作了三年,多次到中国讲学和研究。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人是从看中国书、吃中餐、学中国功夫和观看有关中国的电影开始了解中国的。

随着中国移民不断增加,中餐馆在美国遍地开花,无论是美国大城市,还是边远小镇,都能找到地道的中餐馆。通过中餐,美国人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而使美国民众更加深入地接触中国文化的是电影和图书。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餐馆、电影和图书在美国日渐形成规模。

亚马逊“中国书店”高调开业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去很少认真阅读其他国家图书的美国读者开始迫切希望了解中国。2004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与美国《读者文摘》出版公司合作出版《文化中国》系列丛书,包括画册《美丽的湘西》、《神奇的新疆》、《中国珍宝》等,在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书店和一些独立书店出售,同时进入亚马逊网上书店进行销售。这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英文版图书首次较具规模地进入美国主流图书市场。

2011年9月,全球最大网络图书零售商美国亚马逊公司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亚马逊“中国书店”(China Books)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开设中文图书销售频道,这标志着中国图书在“走出去”战略上迈出重要一步。亚马逊“中国书店”的运营,为热爱中国出版物和中国文化的海外读者提供了便捷、直接的体验及服务,也为中国出版物的全球传播探索出一种新模式,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据了解,在亚马逊图书频道目前开设的几大特色书店中,只有“中国书店”是以国家命名的主题书店,而且是亚马逊网站上有史以来唯一的国家主题书店。截至2011年12月底,已有1000多种中国图书上线至美国亚马逊网站,供国外主要是北美读者选购。中国图书上线亚马逊“中国书店”的规模半年后将达到5万种,一年后达到10万种,并将不断扩大中国图书在线展示和销售的规模。

中国轻工年鉴社副社长王晓静2010年4月在洛杉矶介绍说,其在费城召开的2010年度美国亚洲图书馆年会上发现,美国对于中文图书的需求空间还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在美华人不断增多,中美出版合作的余地很大。同时,年鉴之类的图书,对于美国的研究机构、大学图书馆还是有相当的市场。

不过,中国图书要想打入美国市场并不容易。大型连锁书店里尽管摆放着与中国有关的图书,但大多集中在汉语学习、旅游指南和中国菜谱等方面。美国读者尽管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但对基于古老的中国社会和哲学体系的读物难以理解和接受。中国图书很少涉猎美国人所关注的金融危机、反恐怖主义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现实问题,加上意识形态的差异和优秀译著稀缺,很少有书店会大量引进关于中国的图书。因此,有识之士认为,中国图书要想在美国打开市场,还需要下大气力。

孔子学院“遍地开花”

与中国图书出版走向美国密切相关的,是汉语学习在美国蔚然成风。目前开设汉语课的美国学校越来越多,其中仅中小学就达到4000多所。中国国家汉办还在美国开设了许多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截至2010年7月,在全世界317所孔子学院中,美国占近四分之一,地点遍及44个州。美国南加州圣迭戈巴纳德中文特色小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该校四年前濒临倒闭,但在中国国家汉办和当地孔子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新任校长朴东斌以开设中文教育为突破口,使学校起死回生。

由于中国的影响日渐扩大,加上学习中文蔚然成风,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在2007年首次把中文列为大学入学考试科目。当年,共有3000多名美国高中学生参加了中文考试。

美国著名投资家、《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和《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两部专著的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高度评价这些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取得的成就。他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渐重要,不仅由于文化产业能够拉动内需,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世界传媒和娱乐市场上增强中国的话语权,促使悠久的中华文明发挥重要作用。

功夫片征服美国观众

多年来专注于研究中国电影的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骆思典在接受采访时说,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香港电影为代表的中国功夫片打入美国市场,凭借强烈的中国文化印记征服了大批美国观众。进入21世纪以来,在美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是2000年由李安导演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和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武侠片《英雄》,后者连续两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被美国媒体评价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

这几年,一些以中国元素为素材的影片也受到美国观众的热捧,如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和功夫片《功夫梦》等。这些影片或者以中国为主题,或者起用中国大牌明星,或者在制作上采用中美合拍的形式。为了提高中国电影进军好莱坞的成功率,张艺谋的新片《金陵十三钗》就起用了好莱坞一线影星、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克里斯蒂安·贝尔。

总体来看,武侠片仍是海外市场上表现最出彩的中国电影。迄今为止除《卧虎藏龙》等少数大片能够在美国各大院线上映外,大部分中国电影还是只能在少数艺术剧场里放映。诞生已经六年之久的洛杉矶“中美电影节”,目前是展映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生产的优秀华语电影的主要场所。自2005年起,每年都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等美国西海岸主要城市放映数十部甚至上百部国产影片,历时一个月,为包括华裔在内的美国观众了解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情况提供了极大帮助。来自中国的著名电影导演、演员和编剧还在活动现场与好莱坞电影人以及大学师生进行互动,增进双方了解,并就如何开展合作献计献策。

此外,其他形式的中国电影交流活动也在美国展开。如每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举办的国际儿童电影节中国电影周以及不定期在加州大学长滩分校举办的中国电影文化周,等等。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在美国主流社会产生反响,已经是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的问题。

骆思典表示,中国电影目前已经拥有一些在国际上颇具知名度的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李安、陈凯歌、成龙、李连杰等,中国电影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用属于中国的品牌带动电影对外贸易的规模化发展。

创办南加州知名的“中美电影节”的华人沈群以运作该电影节的经历表明,文化应该是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化要走向国际社会,首先要了解国外社会的文化需求。因此,中国电影需要开拓更加宽广的领域,寻找更加多元的表达方式。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缺乏国际知名影星和与西方不同的叙事风格,是导致中国电影无法吸引美国主流人士的首要因素。一些人担心,中国可能不会成为一个电影强国,却可能成为另一个印度宝莱坞式的电影生产大国,缺乏在国际电影市场竞争的能力。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前主席西德·甘尼斯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影人充满活力,很有希望。甘尼斯曾经观看过旅美导演姚树华执导的华语电影《白银帝国》,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中国电影人正在拍摄越来越多的商业电影,他为此感到高兴,但也指出,好莱坞既有好的经验,也有坏的东西,中国电影人应区分良莠,才能获得真正的好莱坞经验。(龙舟路 编译)

报纸

美联社走进平壤前后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美联社终于如愿以偿进驻平壤。“世界对于朝鲜知之甚少,美联社朝鲜分社的成立给了我们独特的机会,让世界了解朝鲜的新闻,了解朝鲜的文化。”2012年伊始,走进平壤朝中社总部的美联社社长托马斯·柯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美国最大的通讯社将自己的分支机构设在了朝鲜国家通讯社的院内,这一事件本身就足以引发世界新闻同行的极大兴趣。美联社的进入也使得常驻朝鲜的外国媒体成为各方关注的对象。包括美联社在内的5家外国媒体、6名中俄常驻记者向世界传达着朝鲜的声音。他们在朝鲜的工作与生活对外界来讲,同样是十分神秘的,因而外界对此也充满着好奇心。

幸运地得到“常驻”待遇

无论哪个国家的人,只要到了平壤,都会去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普通门转转。在这个相对繁华的地带,坐落着朝鲜国家通讯社——朝鲜中央通讯社(朝中社)的总部,它与万寿台议事堂离得很近。2012年1月16日,美联社驻平壤代理分社成立仪式在朝中社总部举行,以社长托马斯·柯利为团长的美联社代表团成员和朝中社社长金炳浩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了成立仪式。这是西方媒体首次正式在平壤设立代理分社。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当天还在万寿台议事堂会见了柯利一行。在很短时间内,美联社已从平壤发出多篇报道,其中有两篇报道还描述了朝鲜人在寒冬中过春节的场景。

柯利希望平壤代理分社的记者们提供的有关平壤的优秀报道和照片,可以让人们准确地了解朝鲜。根据美联社和朝中社2011年6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美联社平壤代理分社将聘请朝中社记者进行采访报道,而美联社将派出两名经验丰富的记者定期对朝方记者进行培训。

对于美联社进入平壤,中国记者曾询问一些平壤市民的看法。在平壤的一家汽车修理厂和一家加油站,有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还不知道这样的消息”,有的则表示,希望他们能够真实报道朝鲜的情况。

相比朝鲜普通民众,外界对此次美联社在平壤设立代理分社非常关注,将其解读为朝鲜正在“释放积极信号”。外国媒体尤其是没有与朝鲜正式建交国家的媒体想要真正进入朝鲜比较困难。几年来,美国纽约时报社社长、日本共同社社长也都曾访问朝鲜。2006年9月曾有消息说,日本共同社要在平壤建立分社,同样是聘请当地职员进行采访报道。据了解,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曾派人赴朝鲜短期访问,就英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在朝鲜高丽饭店落地问题提供技术协助,但一直没能达成具体协议。

外国媒体以个位数增加

据了解,朝鲜对海外媒体入朝报道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审批手续。首先,目前在平壤开设正式分支机构并在平壤有正式常驻人员的外国媒体只有中国和俄罗斯。而西方国家媒体一般只能获得朝鲜的短期邀请,得不到常驻记者证。此次美联社虽然在平壤开设代理分社,但并没有美方正式工作人员获得常驻记者证,在平壤也没有独立的办公地点。第二,外国媒体进入朝鲜后,必须严格按照与朝鲜签订的协定采访报道。

目前,仅中国的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及俄罗斯的俄塔社4家外国媒体在平壤设有分社并正式派驻本国的常驻记者。在6名常驻平壤的外国记者中,有5名中国记者,俄塔社的老记者尤里是唯一的“少数派”。每当朝鲜外务省通知外国记者参加朝方组织的正式活动时,只有这6名外国记者参加。从开设平壤分社的时间来看,新华通讯社开设时间最早,据了解,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时,新华通讯社就开始派记者前往朝鲜并在平壤设立分社。中央电视台则是在2010年12月正式派出记者常驻平壤。

2007年前后,俄塔社常驻的是一名年轻记者,这位记者很少报道朝鲜国内的一般情况,只有在朝鲜发生重大情况时才会进行报道。2009年,这名记者回国,接替他的尤里年纪较大,非常关注朝鲜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朝鲜最高领导人每次视察的情况他都会翻译报道,朝鲜媒体报道的一些国内社会性新闻,比如朝鲜举行国内运动会、展览会,他也会根据情况翻译报道。

俄塔社的办公地点在平壤市使馆区内的外交公寓,是外国使馆和外国常驻平壤人员的聚集区,有士兵站岗。据朝鲜知情人士透露,俄塔社是因为历史原因才保留下来的,其前身是苏联时代的官方通讯社,现在俄罗斯虽然也重视和朝鲜的关系,但是对该常驻新闻机构的重视程度和苏联时期相比有天壤之别。

由于常驻外国记者只有6名,所以在平壤并没有正式的外国记者俱乐部,平时中国记者和俄罗斯记者很少见面,只有在参加朝方组织的统一活动时才主要围绕近期的生活情况谈论几句。尤里说,他对朝鲜的网速和手机通信等硬件服务较为满意。此前,朝鲜只提供拨号上网服务,网速较慢,现在朝鲜已开通宽带服务,还提供3G手机服务。

据了解,尤里很少提出采访要求。一般来说,外国记者有感兴趣的题材希望采访时,需向朝鲜对口单位提交书面采访申请,申请要写明需要采访的对象、采访内容和时间,然后耐心等待对方答复。比如,在美联社进驻朝鲜以后,中国媒体提出采访美联社同行的要求,得到的答复是,因没有美联社正式员工在朝鲜,故不方便接受采访。

朝鲜政府对常驻平壤外国记者的生活管理比较松,平时记者可以在平壤市内随便走动。但如果出平壤市或需要进行正式采访,就必须得到朝鲜方面的同意并有朝方随同人员陪伴。没有朝方随同人员同行,当地单位和市民是不会接受外国记者采访的。

目前,平壤常驻记者由朝鲜外务省报道局统一负责组织管理,该局向外国记者发放常驻记者证并且每半年延长一次有效期限,记者在参加朝方组织的所有重大活动时都必须携带并出示该证件。

朝方渴望得到如实报道

最近几年,朝鲜政府特别重视外国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多次邀请国外新闻媒体到平壤或其他地区采访。比如,2008年6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日本TBS电视台、俄罗斯国家电视及电台广播公司(RTR)、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应邀各派出3名记者,报道朝鲜炸毁宁边核设施冷却塔的举动。2010年10月10日,朝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约有80多名外国记者受邀来朝鲜。虽然朝鲜没有公开到访外国媒体的名单,这些临时记者和常驻记者不在同一个采访区,但据了解,美联社从首尔派遣了文字和摄影记者。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也派记者报道朝鲜领导人观看《阿里郎团体操》的新闻。另外,朝鲜还对外国媒体提供了现场直播的互联网专线和可供发送新闻的新闻中心。

2011年9月,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俄塔社、美国纽约时报、日本朝日新闻等大批国际媒体的记者受邀采访罗先到金刚山旅游线路的首航活动。据当时受邀采访的一位中国记者讲,朝鲜允许外国记者携带专业摄像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甚至卫星电话等装备出入朝鲜元汀口岸。而且在采访过程中,多数外国记者都没有特别在意朝鲜导游的提醒,拍摄了大量照片和视频,朝方对此也没有采取什么强制行动。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朝鲜渴望吸引国际游客和投资者进入金刚山旅游特区的迫切心情。

由于朝鲜与西方接触不多,西方国家很少能了解到朝鲜的国内情况,主要消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媒体报道。在朝鲜方面看来,有些日韩媒体经常对朝鲜的情况进行虚假报道,甚至是捏造新闻,极大损害了朝鲜在国际上的形象。因此朝鲜允许美联社在平壤开设代理分社,一方面可以让西方国家更好地了解朝鲜国内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外界展示朝鲜对外国媒体逐渐开放的态度。

美联社正式成立平壤代理分社时,朝中社社长金炳浩说:“正如人们知道的,现在朝鲜和美国的关系并不太正常。我希望美联社在平壤的分社可以在改善两国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一位中国记者曾就一些关于朝鲜的不实报道采访平壤市民,一些人非常气愤地说,有些媒体只知道污蔑朝鲜。不少朝鲜单位和民众在接受采访后,都说希望中国记者能如实报道朝鲜。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后,传出朝鲜球员回国被严厉惩罚的消息,当记者就这种传闻采访平壤市民时,一些市民表示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这种事,西方媒体根本就不了解朝鲜的实际情况。

有分析认为,朝鲜终于同意美联社在平壤设立代理分社也有出于报道方面的考虑,设立分社后,美联社出于和朝方搞好关系的考虑,会更加慎重报道朝鲜国内的有关情况,而西方国家也可以通过美联社的报道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朝鲜。(王小燕 编译)

华盛顿有座新闻博物馆

稍微细心的参观者不难发现,在美国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大街,有一座别具特色的博物馆——新闻博物馆。在这座六层楼高的建筑里,各种展品在高科技的辅助下为人们展开了新闻事业自16世纪以来的发展画卷。

建馆8年

参观者走进展馆,宽阔的展览大厅内一辆白色的卫星转播车十分醒目,一下子就让参观者进入了新闻的世界。新闻博物馆再现了许多新闻大事,馆内陈列着八块柏林墙体,配合着旁边电视中播放的拆毁柏林墙时的新闻纪录影片,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当时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一大块世贸双子塔残骸在馆中赫然矗立,旁边是关于“9.11”的各种报道,11年过去了,那扭曲斑驳的残骸仍无声地提醒着人们当时的惨烈。此外,还有根据几十年前一位女记者乔装到疯人院调查报道而拍摄的电影,有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如何抓捕逃犯的报道,还有当天世界各大知名报纸的头版电子展览等。

这座新闻博物馆以高科技闻名,据悉,建造该馆历时8年,花费4.5亿美元。馆中各种高新技术使参观者能够丰富立体地感知新闻世界。在一处虚拟演播厅,参观者能够通过实时的视频传导技术看到自己在旁边电视屏幕上的影像。在记者身边,有几位美国青少年在体验这项技术。一个三面封闭的隔断空间里,架着一架摄像机,体验者只需站在摄像机前,就能看到自己出现在旁边的电视屏幕上。虽然真实的隔断空间里体验者身后的整个墙面背景都是单调的灰色,但在电视屏幕上显示的却是体验者站在白宫前。

博物馆还为体验者准备了字幕提示器,体验者在面对摄像机时可以按照提示器的文字内容进行“现场播报”:“欢迎收看新闻节目,我是迈克,我现在就在华盛顿特区白宫草坪上为您做现场报道……”过了一把记者瘾后,体验者还可以到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下载自己的视频,作为永久纪念。

只有三种颜色的地图

在新闻博物馆的一处展区,整面墙挂着一幅世界地图。这不是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它既没有明确标出地形地貌,也没有展现海洋湖泊,只是列出了世界各国的国名。与众不同的是,这张地图仅用红、绿、黄三种颜色来标示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地图的注释栏用英文写着:“绿色代表新闻报道完全自由地区,黄色代表新闻报道半自由地区,红色代表新闻报道不自由地区。”

在这张地图上,几乎整个北美洲、欧洲、大洋洲都被绿色覆盖;而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中东、南亚地区及印度、非洲部分地区等由黄色表示;而亚洲大部分地区及东欧、拉丁美洲及非洲大部分地区都被红色覆盖。在参观者中,有来自世界各大洲十多个国家的媒体工作者。大家在这张地图前驻足良久,抒发着各自对这张地图的不同意见,有人对未实现新闻自由的情况不满,有人对美国人用其价值观理解的“新闻自由”为全世界贴标签气愤,也有人向世界各国同行解释自己国家的媒体形势……

一排记者纪念墙

最让笔者震撼的是一排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记者纪念墙,这让来自世界各国的所有记者心情无比沉重。纪念墙一侧是密密麻麻的照片,在一些照片旁边注明了殉职记者的姓名、生前供职的媒体、何时因何报道献出了生命。沿着这些照片往上是更多没有注释的照片,只有一张张或轻松或严肃的脸。笔者凝视着那一张张脸,个个是那样生动,张张背后是那样鲜活的生命!而这些生命就在他们所热爱的新闻岗位上消失了……

刚才还在激烈辩论中的各国记者这时变得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知道,此时每个人心中都早已跨越了种族、文化、意识形态等种种障碍,升腾出一种对纪念墙上记者的由衷敬意。这种敬意来源于他们对其所热爱事业的忠诚,来源于全世界所有记者心中所感知的那份新闻的持久魅力。(金点子 编译)

墨西哥报纸记者如履薄冰

整个“二战”期间共有68名记者丧生;巴尔干战争时有35名记者丧生;在墨西哥——这个表面上看非常和平的国家——过去10年就有70多名记者遇害。2012年4月下旬,在韦拉克鲁斯州又有4名记者遇害,成为了在墨西哥缉毒战争中又一批惨遭杀害的记者。《华雷斯日报》女记者卢斯索莎认为,这是一场漫长的、代价高昂的战争。墨西哥一家记者组织的创始人玛塞拉图拉蒂说:“战地记者只在战争现场待几个月,但我们不是,我们要长期生活在冲突地区。”

索莎从2008年开始报道墨西哥的有组织犯罪。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采写的第一条新闻稿件就是关于她的同事阿曼多罗德里格斯在华雷斯市的遇害案件。华雷斯市两大犯罪组织之间的火并,已经把这座城市变成了墨西哥乃至全世界最暴力的城市。2008年11月一个周四的清晨,罗德里格斯在自己的住所旁边遭到一伙歹徒袭击,身中10枪身亡。

2007年以来,墨西哥的暴力浪潮已经导致5万多人丧生,这也改变了新闻的采写方式,许多消息来源都不敢提供线索。索莎说:“我们不再采写高风险的新闻,出去采访一般都是结伴而行,为了安全,媒体之间也互通有无。”从2011年8月以来,索莎不再负责跑警方新闻,“我受到了恐吓,所以我必须转移方向”。

图拉蒂说:“我尽量不单独去现场,如果不得不去,我会经常报告我的位置,或者找人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确定我的方位。我不和出租车司机或陌生人交谈,也从来不说我是记者,从不通过手机传输新闻稿件。”

但是索莎说她并不惧怕:“当一个人选择了将毕生奉献给新闻事业时,就应该忠实于所从事的工作。奋战在维拉克鲁斯、新拉雷多、托雷翁和塔毛利帕斯等暴力事件频发地区的记者们并没有屈服。恐惧不会阻止我们完成报道任务。”(梅雅俗 编译)

《卫报》称《华尔街日报》发行量虚高

《世界新闻报》一波未平,《华尔街日报》一波又起。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窃听丑闻让这个传媒帝国丢尽颜面。如今,其旗下知名的《华尔街日报》又爆出“买发行量”丑闻,令舆论欷歔不已。有气愤的读者说,“这个丧失道德的媒体,已不值得相信。”

2011年10月,英国《卫报》披露,新闻集团旗下的美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报纸《华尔街日报》长期通过欧洲公司低价大量购入自己发行的报纸,虚抬发行量,以误导读者和广告商。这件事情曝光后,因身陷“自买自卖”丑闻,新闻集团欧洲发行部门高级主管安德鲁·兰多夫宣布辞职。

据了解,《华尔街日报》员工对这一方案早就心怀反感,抨击这种做法有违新闻道德,败坏报社声誉。

据悉,《华尔街日报》“自买自卖”的方案最初制定于2008年,主要在欧盟诸国施行,还包括俄罗斯和非洲部分地区。同《华尔街日报》有这种“交易”的欧洲各公司巧借助学项目同《华尔街日报》合作,《华尔街日报》则将学生赞助单位的名单公布在特定版面加以宣传,为其获取知名度。而赞助单位作为“回报”,每天以低廉的价格大量购入《华尔街日报》,并将这些报纸运至受到赞助的各学府,分发给学生。《卫报》认为,尽管从表面上看,双方都得到了好处,但事实是,这些单位成天像处理废纸一样购入、发出报纸,没有人会真正阅读,报纸的自身价值根本无法体现。

美国报刊发行统计局称,《华尔街日报》之前在欧洲地区的日发行量为7.5万份,其中至少有3.1万份是被“虚抬”的。然而,统计局也指出,《华尔街日报》同欧洲公司的这种合作方式至少到2010年还算合法。就在2010年,新闻集团某工作人员发现该方案的弊端日趋明显,并将相关情况如实汇报给纽约总部的高级执行官莱斯·辛顿。但是,意见不但没有得到采纳,这名“多嘴”的工作人员还遭到了解雇。

2010年,《华尔街日报》在欧洲最大的一家合作公司扬言要终止合同,这家简称ELP的荷兰公司之前每天在欧洲市场以每份1欧分的价格购入1.2万份《华尔街日报》,即每年向《华尔街日报》“捐赠”3万欧元。然而,这笔费用并没有帮助该公司获取相应的知名度。同年4月,兰多夫向ELP公司发邮件示好,称赞该公司为《华尔街日报》做出“突出贡献”,并表示将为该公司量身定做新的版面创意。4月底,ELP方面回复称,将继续以之前的价格每日购入《华尔街日报》。10月,《华尔街日报》在某日发行的报纸上运用整版空间对该公司大加宣传。但之后双方的合作越来越不顺利,兰多夫索性将报社的资金直接注入该公司,用自己的钱收购自己的报纸。《华尔街日报》员工对于这种行为微词渐多,认为已经打破道德底线。《华尔街日报》某伦敦主管在邮件中曾表示,“协议中存在的诸多条款有违公司政策和品牌形象,无法得以实施。”另有一些员工控诉ELP的宣传内容粗制滥造,根本无法刊登。此后,兰多夫同ELP等公司的信件以及发票被曝光,这也成为他辞职的直接原因之一。《卫报》认为买发行量的做法是不符合常规的“流氓运作方式”,此举将进一步动摇新闻集团众股东的信心。事实上,一些股东现在已经着手对新闻集团的领导者默多克提起诉讼,将这件事同默多克涉及的《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相提并论。之前,《纽约时报》曾发表评论文章,称自从默多克接手《华尔街日报》后,该报“日渐平庸”、缺乏深度,早已失去特色。

相关链接《华尔街日报》在美销量第一据美国报刊发行量统计所的数据,《华尔街日报》是美国销量最大的报纸,工作日的平均发行量达到210万份。甘尼特公司的《今日美国报》排名第二,发行量为180万份,《纽约时报》位居第三,其周一到周五的平均日发行量为120万份。最新统计数据来自这些报纸在截至2011年9月30日的6个月中的发行量。在开始收取在线阅读费或要求订阅纸质报纸才能阅读数字版的全部文章之后,《纽约时报》的发行量增加。新规定刚好在发行量统计时段开始之前实施。对发行量的统计也包括数字报纸订阅的数量。《纽约时报》周日的发行量最大,达到160万份。《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报》都不在周日出版。对大多数报纸而言,数字订阅还没有被普遍接受,但一些在美国全国有影响力的报纸例外。在2011年4月至9月期间,《纽约时报》数字版工作日的平均发行量略超38万份,周日的发行量为37.2万份。新闻公司的《华尔街日报》数字版工作日的平均发行量为53.7万份。许多报纸数字版的广告收入都有所增长。(龙舟路 编译)

英国广播公司制造假新闻“不脸红”

众所周知,英国广播公司(BBC)是西方知名媒体之一,但其在报道2012年叙利亚发生的胡拉镇“大屠杀”惨案时,竟被发现配图是2003年拍摄于伊拉克的照片。但事发后英国广播公司未就此进行道歉,也未及时撤换照片。舆论认为,作为英国数一数二的新闻媒体已不是第一次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尽管后来英国广播公司不得不撤换图片,但造成的恶劣影响无法挽回,其出事后一再强调免责条款,不得不让人质疑媒体公信力何在?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称,英国广播公司早前刊登的“叙利亚儿童惨遭杀戮”的照片其实是意大利摄影师马可·迪拉罗2003年3月拍摄的,照片上一名不知情的伊拉克小女孩在数排白色尸袋间戏嬉。但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网站上,这张照片被解读成“众怒声中,叙利亚胡拉镇屠杀事件升级”。

对于错用照片,英国广播公司回应称,照片是一名人权活动者提供的,之前无法对其真伪进行核实,公司工作人员误认为照片上的尸体是叙利亚胡拉镇“屠杀”受害者在等待下葬。《星期日电讯报》援引摄影师迪拉罗的话说,他无意间打开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竟看到自己的旧作,英国广播公司不核实照片来源着实令人吃惊。这名摄影师还调侃说:“英国广播公司可能愿意公布任何人发来的任何照片。”

法新社称,英国广播公司发现出错后并没有立即撤换照片。公司发言人说:“我们已经意识到网络上流传的照片有问题,但使用时已明确表示无法证实其真实性。我们正努力追查照片来源,现在立即将其删除也不合适。”

作为英国乃至全球有影响的媒体之一,英国广播公司犯过数次令人咋舌的错误。2010年5月,英国广播公司一名电台DJ丹尼·凯利在广播时先放国歌,后对公众宣布“伊丽莎白女王已经去世”,不少英国百姓一度信以为真,心碎不已。丹尼后来澄清这条假新闻时称,“看到一个朋友的个人网页上写着‘伊丽莎白二世已死’。”但这种解释无法让人信服。英国广播公司事后出面澄清:“丹尼在节目中关于女王的言论非常不恰当,我们无意冒犯并为此道歉。”

英国广播公司此前还爆出包括《蓝彼得》、《危急中的儿童》和《喜剧娱乐》等多个王牌节目涉嫌造假,导致大批员工被解雇。英国媒体业者协会主席托尼·诺布森称,在英国传媒界,出现假新闻不一定只是疏忽和巧合,新闻竞争日益激烈,假新闻成了一些媒体记者谋生甚至是赢得社会认可的手段,“英国广播公司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

英国广播公司图片造假也不是第一次,令中国人印象最深的是它关于中国网络威胁和网络监控的一张配图,不但使用多年且每次都用不同的图说。实际上那张图片是20世纪末拍摄的,被错误地用到了近几年的时事新闻中。2008年西藏“3.14”事件后,英国广播公司在网站上刊登题为《藏人描述持续骚乱》的报道,所用配图是西藏当地公安武警协助医护人员将骚乱受伤人员送进救护车的场景。然而英国广播公司给出的图片说明却写着“拉萨有很多军队”,似乎完全没有看到救护车上大大的“急救”二字。除了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纽约时报》也出现过造假问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将伊朗总统内贾德关于核能的讲话错误地翻译成关于核武器的讲话,遭到伊朗的强烈抗议。

有关专家表示,西方在报道世界的过程中都有意无意地进行着“移花接木”,一方面是他们的制度造成,新闻媒体是商业化的媒体,利益至上,并且偏执地追求轰动效应,导致不择手段。同时,这也和西方在新闻方面的强势和垄断地位有关,有人甚至表示,美国的15个“人”决定世界怎么思想,即美国的15家传媒集团的新闻报道决定了世界可以看到什么,以及应该怎么看。即使被发现造假,也可以像英国广播公司负责人那样强调免责条款推卸责任,这无法用新闻客观性解释。“主导世界新闻报道的西方媒体没有对其产生威胁的竞争对手,这使他们在新闻造假上有恃无恐。”(郝新仁 编译)

小报是英国人的“免费午餐”

只要是在英国伦敦生活过的人,都会对伦敦地铁站口的免费小报记忆深刻。这些小报有自取的,也有些是被硬塞到人们手上的。刊登有星闻、秘史、热点追踪、求职、租赁、演出、展览和各类都市信息的小报,在地铁里被阅读、流传。英国人对小报的复杂感情有其历史渊源,也从侧面反映英国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和难以言表的价值取向。

小报随着地铁走进寻常百姓

历史上的英国,能否看到报纸往往和等级相关。在英国,报纸曾经是供人们早餐时阅读的。在贵族家中,每天的报纸需用熨斗熨好,由佣人将其与早餐一起送到主人的卧室或餐桌上。1863年,英国伦敦开通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报纸随之成为人们通勤路上的伴侣。1903年《每日镜报》创刊,采用四开的版面形式,只有传统报纸的一半大小,阅读更方便。它进入了地铁车厢,一举成功,这种报纸被称为小报。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报纸也经历了大规模的产业化,带有政治性质的政党报刊被日益边缘化,小报越来越受欢迎。

小报是英国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小报的报道内容和报道风格,常被扣上“品味低俗”的标签,其内容偏好犯罪、丑闻、名人八卦、体育新闻、社会奇闻,写法极尽夸张、渲染,耸人听闻。虽然小报的读者数量巨大,不过有趣的是,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太阳报》等小报的购买者。在英国的地铁等公共场合,人们看的都是免费派送的“地铁报”,像《太阳报》、《每日星报》等煽情小报,大家都是拿回家里“偷着”看。笔者在英国的中产阶层朋友十个有九个说从来不看小报,只看大报,原因是小报的新闻信息肤浅、过于简单,而他们需要阅读的话题文章,只有大报才有。

法国和日本也都有小报,但哪个国家的小报都没有英国的那样有声有色。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强调“绅士淑女”风范的社会中,人们不敢乱开玩笑,诸多的约束和“文化教养”要求把英国人“板”得保守而压抑,压抑越久,越需要发泄。透过严肃、端庄、美丽和善良的伪装,人们需要释放人性深处的另一面,包括放荡、丑恶的真实存在。标榜通俗化路线、迎合大众喜闻乐见的趣事的八卦小报的出现,填补了人们卸掉面具后的空虚,满足了读“大报”不能获得的放松需求。读小报让人们暂时忘记“国计民生”,不用深度思考,尽享阅读和视觉的快感。

排遣郁闷看小报

英国朋友们常开玩笑说,英国人的古板和压抑个性是因天气造成的。英国是岛国,偏居世界一隅,漂在大洋之上,一年中有半年是阴雨季节。阴郁的天气让人也情绪郁闷,于是人们都躲在家里阅读、思考,以此打发时间。长此以往,形成这个民族的内向基因。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缺少日照,人容易缺钙,缺钙也能让人烦躁郁闷。总之,诸多原因导致英国人对小报情有独钟。《看英国》是一本剖析总结英国民族性格、窥视英国人古板行为背后原因的书。人类学家、作者凯特·福克斯用“古怪”形容英国文化,用“怪异”形容英国人的信仰和“谜”一样的社会习俗,他盘点了几大隐藏在英国人行为背后的潜规则。例如,谈论天气规则、不要表现出热切情绪的规则、幽默规则、餐桌规则等,这些已经成为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

英国人非常内向,在英国外交部工作多年,并多次到过中国香港、北京的英国朋友告诉笔者,英国人远不如中国人外向,英国人一生最多不超过五个朋友。他说,中国人可以在初次见面交谈后的第三句话,就打听对方收入多少,而即使两个英国人认识交往了很多年,可能都不会谈到这个话题,他们大多会回避这类“隐私”话题。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对“隐私”类的话题有兴趣,既然日常社会生活中不方便提,就在小报里尽情地找吧!(郝新仁 编译)

英国小报的“偷窥功能”与读者的“偷窥情结”

英国小报能够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拥有巨大的阅读群体,是其自身特色决定的,即内容超越一般的花边新闻,涉及政治、国际问题等严肃问题,形式上创造性地使用小报体去演绎硬新闻,通俗有趣,吸引受众。最后一点是将“偷窥功能”发挥到极致,利用政界的支持壮大自己。

英国是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即便是底层民众也相对更关注政坛秘史、国家大事,而不仅仅是明星们的“花边”。他们和上层精英一样需要了解政治,关注海外热点,但不喜欢阅读大篇幅、专业性的深度报道,更喜欢故事性、花絮性、揭秘性的“八卦式写法”,而小报恰在这方面投其所好。“英国小报”的“小”,实际上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版面小,通常为四开、八开的报纸,方便在电车、地铁等狭窄空间阅读。其次是使用“小报体”,即用“软手法”演绎“硬新闻”,并辅以大字体标题和大量图片、斑斓的色彩,便于市井读者在公交车上快速阅读。正如一些著名报人所言,将深刻的问题写得深刻是本分,将深刻的问题写得通俗有趣是本事。不说那些“花边”新闻,就说国内政治或国际热点,小报嬉笑怒骂,夹叙夹议,许多评论立场鲜明,观点也能自成一体。

英国是个传统积淀深厚、等级观念森严的社会,对底层民众来说,“上等人”的一切都非常神秘,底层民众在骨子里有“偷窥情结”,喜欢看到这些“大人物”生活化、平民化的一面,喜欢看“大人物”的“小侧面”。

1969年,默多克收购当时零售价最低的小报《太阳报》,使英国小报进入崭新的时代。默多克财大气粗,将英国小报传统的“偷窥功能”发挥到极致,吸引了大量读者。

默多克利用小报在民众中的影响力积极拉近和政界的距离,希望利用政治人物的影响力,为自己的新闻帝国“添砖加瓦”。英国的政党、政客看到小报在人数多、选票也多的英国市井阶层有强大影响力,因此对默多克的主动示好报以热烈迎合。

当然,由于小报格调不高,手段偏颇,对它的非议一直不绝。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抨击小报是“舰队街的污泥浊水”,而英国小报狗仔队穷追戴安娜,导致她在巴黎因车祸殒命,更一度让小报成为“过街老鼠”。然而时过境迁,小报仍然一切照旧,因为小报所提供的,正是许多读者所想看到的。

但此次窃听事件却似突破了社会忍耐的底线。《世界新闻报》窃听的对象不但有名人、权威,也有普通人,甚至社会弱势群体,对他们不择手段地窃听,这不但涉及侵犯隐私,更有乘人之危的嫌疑,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

如今《世界新闻报》已经停刊,另一份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小报《太阳报》也前途未卜,英国小报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方象磐 编译)

《太阳报》也有“阳光下的罪恶”?

2011年前后,随着英国小报《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不断发酵,人们不禁好奇小报是如何打造出来的。笔者曾因工作机会走访过《世界新闻报》的姊妹报《太阳报》,得以一窥小报出炉内幕。《太阳报》坐落在伦敦东区的媒体中心小镇沃平,这里是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的分支“新闻国际”所在地。和《太阳报》一起办公的还有《世界新闻报》、《泰晤士报》以及《星期日泰晤士报》。《太阳报》每天的销量至今仍高达280万份,据说每天看《太阳报》的人超过千万,是仅次于德国《图片报》的世界第二有影响力的小报。自从1969年默多克买下《太阳报》后,这份小报就一直左右着英国社会的舆论。一些英国公务员私下调侃说,《太阳报》都快成了政府的“第二外交部”。不过《太阳报》报社可比不上伦敦市中心外交部那样气派。这里和笔者参观过的《每日电讯报》、《卫报》等英国报社相比,要寒酸不少:记者编辑们的桌子一张连着一张,而且每个人的办公桌也不到两平方米。很多记者的电脑还是老式的台式机,而不是像一些英国同行那样,清一色摆放的都是苹果电脑。但是偌大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电话,有些记者的桌上甚至摆着三四部座机。参观时,笔者甚至看到一些记者手里同时拿着两个听筒窃窃私语,让笔者错以为是走进了伦敦股票交易所。

窃听事件也是围绕着“电话”不断发展。现在想起来,笔者当时看到的《太阳报》的记者们打电话的确“令人生疑”。因为笔者几乎没有看到有人对着电话大喊大叫,或是嗓门略略放大一些,每个人都是压低嗓门。笔者当时将这种情景理解为是英国人的绅士作风。但窃听事件让英国小报记者的“能耐”公之于众,这也让笔者想起那段经历时不免猜测,也许曾和笔者擦肩而过的某位记者,当时在电话里说的就是一个刚挖到的爆炸性新闻。

人们一说起《太阳报》就会想起“三版女郎”。《太阳报》的记者沃利当时对笔者说,每个美艳的女郎登在报纸上其实都是“大有玄机”的,因为她们常常是一些球星的绯闻女友。“究竟谁是她的绯闻男友?”打听这样的消息就是《太阳报》记者的本事了。

在报社的工作大厅,最显眼的就是墙上随处可见的标语,其中张贴最多的就是那句“我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报纸”。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报社都感到经营困难,但在《太阳报》,很多编辑记者都在自己的电脑屏幕边框写着各种各样打气的话:“谁说报纸末日来临了?报社对面的报亭里卖得最快的依旧是我们的报纸”,“除了畏惧本身,我们无所畏惧”。

虽然英国的天气阴多晴少,但在创刊时该报还是被取名“太阳报”,据说是希望这份报纸能够像太阳一样,在高空照耀整个行业。(何大壮 编译)

新闻集团默多克为何辞去英国职务?

新闻集团的新闻不断,“当家人”默多克的新闻更是不断。欧美媒体报道称,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辞去新闻集团在英国的分支机构新闻国际的董事会职务。一时间,关于全球庞大传媒帝国创始人的辞职内幕,引起多方猜测。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默多克的离开并不令世界感到意外,这意味着默多克所代表的传统媒体与权势利益集团结合的旧时代已经结束。美国与英国现在更看重新兴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在政治经济活动中的推动作用与传播功能。与一些利益集团纠结太深,甚至动用非法手段进行新闻与宣传竞争的默多克,已不再是新生力量的代表。

据路透社报道,新闻集团在其内部备忘录中表示,创始人默多克已辞去《太阳报》、《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等许多英国报纸董事会的董事职务。除此之外,默多克还辞去另外一些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分支机构的董事会职务。针对流传的各种猜测,新闻集团只做低调回应,称默多克辞职是“公司在分家之前所进行的企业内部清理行动”,是为“即将开始的分家重组”做准备。

新闻集团在2012年6月下旬宣布,计划将报纸出版事业以及电视电影事业分成两家公司。英国《星期日独立报》分析说,“分家”是为了保护新闻集团旗下创造利润的影视产业,使其免受该集团旗下英国报纸出版产业的影响。

默多克辞职意味着新闻集团加快“分家”步伐。英国《观察家报》说,新闻集团在欧洲电视娱乐市场将有进一步的扩张,完成原先没有实现的商业目标,这将给欧美同行带来压力。

但一名华尔街的投行人士表示,英国政坛此次下重手处理默多克相关事宜,默多克离开后的英国报纸,将会有新气象,这对整个英国媒体的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

欧美媒体认为,默多克辞职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事情其实“另有隐情”。一方面,在新闻集团内部,这位集团掌门人已经遭遇到新一轮“逼宫”危机。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新闻集团18个颇具影响力的股东早前发出联名信,向默多克施压,要求他辞去集团董事长一职,并要求引入独立管理层。这些股东表示,在2012年晚些时候的新闻集团股东大会上,他们将集体支持要求默多克辞职的动议。默多克此时的举动,被认为是“以退为进”,借此平息大股东的愤怒。

另一方面,默多克卸去一部分公司职务,是想让英国公众感觉到他与英国媒体产业的利益保持着一定距离。英国《金融时报》说,默多克的决定从象征意义的角度,表明他从1969年自己带着《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走进的英国报业舰队街离开了。美国《华盛顿邮报》分析称,不仅默多克需要走下新闻的国际舞台,连他的儿子小默多克以及爱将、英国新闻界“红发女王”布鲁克斯也都要远离这里,才能保证新闻集团在英国的生存。

但英国工党议员,同时也是参与调查英国小报窃听事件的汤姆·沃特森接受访问时说,即便默多克从行政管理层面淡出英国媒体市场,也不能就此平息早前外界对英国媒体行业操守的质疑,因为还有很多疑点至今都没解释清楚。

英国伦敦大学传媒学教授詹姆斯·凯润表示,从媒体窃听事件到新闻集团一分为二,都是默多克自20世纪闯进欧洲媒体市场以来,面对的最凶险的事业危机。能不能闯过去,决定权掌握在英国7000万民众的手中。

凯润称,从老默多克在20世纪带着他的小报来到英国安家算起,很多英国人的舆论生活就“被安排了”。需要有人站出来对这个不在英国生活、不在英国交税的美国人说:“你该走了。”(龙舟路 编译)

默多克得力助手喊冤

树欲静而风不止。英国小报《世界新闻报》引发的“窃听风暴”一直没有平息。2012年以来,媒体巨头默多克手下最得力的一名主编,有“英国小报女王”之称的丽贝卡·布鲁克斯以妨碍司法公正、隐藏证物等多项罪名被起诉。

英国广播公司称,《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布鲁克斯面临三项指控。其一,2011年7月6日至19日,她串通丈夫、两名私人助理、新闻国际公司的保安队长及一名保安人员,在《世界新闻报》窃听案件的调查过程中向警方“刻意隐瞒”物证。其二,2011年7月6日至9日,她和一名私人助理串通,从新闻国际公司的档案柜中取走七箱涉案材料。其三,她串通助手及保安人员向警方隐瞒部分涉案文档和电子材料。

因上述指控,布鲁克斯和丈夫查理等六名涉案人员以妨碍司法公正等罪名被提起诉讼。面对指控,布鲁克斯情绪激动,她称该案是一场“政治迫害”:“总有一天事实真相会浮出水面,届时人们将了解今天无非是在上演一出昂贵的穿插秀,这出闹剧是由一个不公正且缺乏证据的决议引起的,它浪费了公众的巨额资源。”同时,她称遭到起诉是有人想拉她下水:“我无法表达愤怒,我身边最亲近的一些人竟毫无正义感把我牵涉其中。”布鲁克斯的丈夫查理也发表意见称,他们实际上是“替罪羊”,并担心妻子将受到不公正的审判。查理同时表示,目前负责调查案件的警员人数达到172人,相当于8个谋杀案专案组的人数,这种兴师动众的做法容易为本案施加更多压力。

英国广播公司称,《世界新闻报》制造的“窃听风暴”牵涉4000名受害者,涉案范围之广十分罕见,目前约有40名涉案人员取保候审,而布鲁克斯是该案调查以来首位受到指控的嫌疑人。她和查理将在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庭受审。

在英国,妨碍司法公正属于刑事重罪,一旦被定罪,犯案人员最高可被判终身监禁。但对这一罪名的实际量刑范围较大,之前英国一名嫌犯因隐瞒一起致命事故的证据遭到起诉,最终被判3年。

44岁的布鲁克斯是英国报业的一名“风云人物”,她完美演绎了从“小人物”扶摇直上成为知名媒体主编的蜕变。布鲁克斯在英国媒体界享有“红发女王”之称,1989年进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周末版小报做文秘,几经跳槽后,她在短短11年间做到了《世界新闻报》主编的位置。在当时的英国国家级报纸主编中,她是最年轻的一位。

2003年,布鲁克斯接掌《太阳报》主编一职,2009年6月离开该报,9月出任新闻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可谓权倾一时。布鲁克斯不仅深得默多克赏识,她的交际面也很广,在英国政界有很多朋友,甚至和英国首相卡梅伦私交很深,据称卡梅伦以及前首相布朗均出席了布鲁克斯当年的婚礼。英国广播公司称,布鲁克斯的官司势必让卡梅伦脸上无光。

英国广播公司披露,布鲁克斯的作风是“虽追求权力,却在公众面前尽量低调”,英媒体评论其为“英国最有权力的人物之一”,在媒体看来,她就是默多克的代理人,她也一直有着“默多克女儿”的绰号。除了她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媒体对她本人知之甚少,这更为“红发女王”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英国广播公司联系了她童年时的玩伴路易斯·维尔,维尔形容她是“典型的双子座性格,有时温柔似水,有时暴跳如雷”。他说:“她的人格魅力使她总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尽管不是人人都很喜欢她。”维尔还表示,布鲁克斯的情商远高于智商。

在布鲁克斯辉煌的职业生涯中,也曾遭到质疑和谴责。在她2000年升任《世界新闻报》主编后,8岁女孩萨拉·佩恩被娈童癖者杀害。布鲁克斯因此在社区发起一场揭发娈童癖犯罪分子的运动。起初,这场运动受到热烈响应。但因民间做法缺乏尺度、不受约束,一些无辜者也被牵涉其中,被扣上“娈童癖”的帽子。这场运动最终被警方禁止,警方称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在鼓励百姓不经法律私自定罪、治罪,布鲁克斯也因此被指“缺乏职业道德、完全没有责任感”。(李文清 编译)

默多克推出《星期日太阳报》“救场”

鼎鼎大名的媒体大亨亲自出马“救场”——鲁珀特·默多克第一次“坐镇”旗下小报《星期日太阳报》的首次印刷,并希望这份取代《世界新闻报》的报纸能够热销超过200万份。第一期出版的《星期日太阳报》第三天即宣布售出了325万份。

这位80岁的媒体大亨亲自来到印刷厂,表示希望这份报纸成为英国读者数量最多的周报。

默多克此前在推特上说:“出色的员工创造了精彩的成就。非常感谢!”

在《太阳报》多名高级职员因被控贿赂公共部门官员而遭逮捕后,默多克很快飞到英国处理这一危机。第二天,他在参观伦敦《太阳报》办公室时突然宣布将发行《星期日太阳报》,此时距离《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停刊仅过去7个月。这项大胆举动显然意在令批评者和一些员工措手不及。

此举也被看做是默多克试图向新闻集团的股东们表明:自《世界新闻报》丑闻之后,公司已经开始继续前进。

如果《星期日太阳报》的销量一直保持在200万份以上,就可以超过《星期日邮报》190万份的销量,成为英国最畅销的周报。

此前,默多克还宣布,《星期日太阳报》的“广告已全部售罄”,并表示其50便士(约合0.8美元)的售价“对于读者和经济来说都是好消息”。

默多克此举可能引发一场与对手报纸如《星期日镜报》、《人民报》和《星期日明星日报》等的价格战,这些报纸都因为《世界新闻报》的停刊赢得了读者。

行业数据显示,《世界新闻报》2011年6月的平均销量是267万份。该报停刊后,这些读者中的半数转看其他报纸,还有130万人不再购买报纸。

此前,《太阳报》曾为《星期日太阳报》大力宣传:“将充斥你们热爱的所有消息、特写和体育新闻——此外还有一系列精彩绝伦的专栏。”

英国军队高层也订购了数千份《星期日太阳报》运往阿富汗和南太平洋的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供在那里服役的英军官兵阅读。(戈壁沙 编译)

澳大利亚两大报突变两小报

不久前,澳大利亚报纸《时代报》和《悉尼先驱晨报》的主编相继递交辞呈。此前两家报纸的母公司费尔法克斯媒体集团宣布,将进行全面整改,迎接数字时代。

两家报纸网站公布,拥有180年历史的《悉尼先驱晨报》出版人兼总编辑彼得·弗雷,以及该报首名女性主管阿曼达·威尔逊表示准备离职,《时代报》总编辑保罗·拉梅奇也已提出辞职。

此次高层离职前,费尔法克斯媒体集团突然宣布,将削减约1900个岗位,并将《悉尼先驱晨报》和《时代报》从大开本改为小开本,且为两家日报的网站设置收费门槛。

费尔法克斯媒体集团编辑部主任加里·林内尔在谈及彼得·弗雷与阿曼达·威尔逊辞职事件时说:“我们正在与两名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告别,他们离开的决定使他们在费尔法克斯集团极为杰出的职业生涯画上句号。”

保罗·拉梅奇说,经过为期数周的谈判,离开墨尔本这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他的心情“五味杂陈”。但他补充说,他支持集团新的发展方向。

他对编辑部说:“我感觉现在是离开的正确时机,离开母舰去追寻其他目标。”

他还说:“这绝不是标志着我不同意宣布的战略。战略是正确的。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我将成为在场边为此欢呼人群中的一员。”

澳大利亚传媒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动荡的时期,不仅费尔法克斯媒体集团在裁员,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金点子 编译)

普利策奖开始青睐网络报道

普利策奖诞生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由该大学组织评选,每年颁发一次,被称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2012年值得庆贺的是,法新社以及赫芬顿邮报网站和政客新闻网两家网络媒体获得了各自的第一个普利策奖。全球问题和网络报道成为本届普利策新闻奖的亮点。《纽约时报》获得了两项普利策奖。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新闻业取得进一步扩张的背景下,2012年普利策奖评委会没有颁发社论奖和小说奖。

普利策奖评委会宣布,法新社记者马苏德侯赛尼因为他拍摄的“令人心碎的女孩形象”而获得突发新闻摄影奖。他的照片记录的是喀布尔一处拥挤的宗教场所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后,一个小女孩在恐惧中哭泣的情景。法新社2011年12月7日播发的这张照片记录了一起自杀炸弹爆炸事件发生后,名叫塔拉纳阿克巴里的小女孩在喀布尔的阿布法泽勒清真寺内放声大哭的景象。

这名小女孩说:“当我可以站起来的时候,我看到周围的人都倒在地上,到处都是血。我真的很害怕。”

31岁的马苏德侯赛尼说,作为一个“卑微的阿富汗人”,获得普利策奖让他“非常开心和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觉”。不过,他又表示:“我知道无论是谁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想到摄影师,但我希望他们不要忘记的是阿富汗人民生活中的痛苦。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阿富汗人,但代言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痛苦生活和痛苦时刻。”

这张照片还生动地表现了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高度危险性和挑战性。侯赛尼回忆说,由于爆炸地点很近,猛烈的气浪把他推倒在地,他的手受伤后不停地流血,但职业使命感仍让他逆着逃命的人群奔跑,从而得以在爆炸中心抢拍到这幅照片。

一家外国媒体的作品获奖,这在普利策奖96年的历史上并不多见。普利策奖的网站编辑克劳迪娅对此回应说:“不论来自于哪个新闻机构,只要是刊登在美国国内的报纸或网站上的照片,都符合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奖条件。”笔者发现,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奖规定上注明,对获奖者的国籍并没有限制,但是获奖作品必须曾在美国的日报或周报上发表过。

最早设立于1917年的普利策奖在三年前才允许纯网络出版物参与评奖。

普利策奖评委会说,赫芬顿邮报网站记者戴维伍德获得国内新闻报道奖,他获奖的原因是,对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受伤的美军士兵“所面临的生理和情感挑战进行了引人入胜的调查报道”。

政治网站的马特维克尔因创作讽刺2011年笼罩华盛顿的两党冲突而获得了社会漫画奖。

2012年,赫芬顿邮报网站和政客新闻网双双获奖,让外界对网络媒体刮目相看。舆论认为,自称“首张网络报纸”的赫芬顿邮报网站获普利策奖,表明新媒体日益受到评奖委员会的瞩目,在网络媒体之后,不排除手机等其他新媒体的新闻也会登上普利策奖的获奖名单。《纽约时报》评论说,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显示了当今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是2012年普利策奖带给人们的一大惊喜。

据普利策奖评委会称,公共服务奖颁发给了《费城问询报》,原因是“该报对当地学校普遍存在的暴力问题进行了调查报道”。

突发新闻奖颁发给了《塔斯卡卢萨新闻报》的全体职员,原因是亚拉巴马州的这家报纸利用网站实时更新帮助寻找致命龙卷风袭击后的失踪者。

调查性报道奖则由美联社四名记者马特阿普佐、亚当戈德曼、艾琳沙利文和克里斯霍利以及《西雅图时报》的两名记者迈克尔贝伦斯和肯阿姆斯特朗共享。

美联社记者的获奖原因是他们对纽约市警察局的秘密监视计划(监控穆斯林社区的日常生活)进行的报道。《西雅图时报》记者的获奖是因为对华盛顿州一个不知名的政府部门进行的报道,该政府部门把患者的用药从较安全的止痛药改成了较便宜但却更为危险的美沙酮。《纽约时报》记者戴维科切涅夫斯基因其有关税收漏洞的报道而获得解释性报道奖,该报另一名记者杰弗里格特尔曼因报道东非的饥荒和冲突而获得国际报道奖。

地方报道奖颁发给了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爱国新闻》的记者萨拉加尼姆和她的同事们。现年24岁的加尼姆是普利策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华盛顿州的《陌生人》周报记者伊莱桑德斯获得特写新闻奖,《芝加哥论坛报》的玛丽施米希获得评论奖,《波士顿环球报》记者韦斯利莫里斯获得批评奖,《丹佛邮报》记者克雷格沃克获得特定摄影奖。

除了新闻类的奖项外,普利策奖评委会还公布了文学、戏剧和音乐等类别的奖项。每一名普利策获奖者可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李文清 编译)

普利策奖不再对小说感兴趣?

有趣又耐人寻味的是,按照以往的规律,谁获得普利策奖是重大新闻。2012年的情况却是,谁没有获奖才是重大新闻。

普利策评委会宣布,2012年的小说奖和社论奖空缺,虽然评审团为这两个奖项各挑出了三名最终入围者。这是什么原因?

所有奖项都曾名花“无”主

备受关注的小说奖的空缺引起了广泛关注。评审团选出三名某个奖项的最终入围者,然后将其呈送给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评委会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选出获奖者。如果没有作品能够获得评委会的多数票,奖项就将空缺。2012年的情况正是如此。

2012年,由三人组成的小说奖评审团在决定最终入围者前阅读了314本书。最终入围作品是丹尼斯约翰逊的中篇小说《火车梦》、卡伦拉塞尔的《沼泽地》和戴维福斯特华莱士的遗作《苍白的国王》。人们猜测,与往年相比,这些书是较不寻常的选择。

在华莱士逝世时,《苍白的国王》尚未完成。此书的很多章节都是编辑们在他逝世后根据手稿整理而成的。纽约市麦克纳利-杰克逊书店的书商山姆麦克劳克林说:“有些部分显然已经完成,但就整体而言,感觉未完。但其中一两个片段是我全年读过的最好文字之一。”

麦克劳克林说,将小说奖颁给此书“原本是对戴维福斯特华莱士的事业作出的一种值得的、可以理解的姿态”。

约翰逊的《火车梦》最初刊登在《巴黎评论》季刊上,后来成书出版。《沼泽地》虽然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小说,但缺少以往获奖作品具有的某种史诗般的磅礴气势。

普利策奖的管理人西格吉斯勒说,2012年“没有评出获奖者有多重因素”。他拒绝透露具体原因。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对没有从最终入围者中选出获奖者感到失望。

评审团成员、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新鲜空气》节目的书评员、乔治敦大学的驻校书评员莫琳科里根对乔治敦大学英文系博客的记者说:“我们提名了三部我们认为获得普利策奖绰绰有余的小说。评委会拒绝将此奖颁给这三部一流小说中的任何一部令人费解。”

奖项空缺现象并不罕见。在普利策奖95年的历史中,这种现象共出现过62次,所有奖项都曾出现过空缺。

自1917年普利策奖设立以来,有11次无法选出小说奖得主。在2012年前,社论奖曾9次没有获奖者,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社论奖是空缺次数最多的新闻类奖项。

2011年,在普利策奖的历史上,突发新闻奖首次空缺。2006年,戏剧奖空缺,2004年,特写奖空缺。

普利策小说奖通常而言对获奖图书的销量大有帮助,这对正在苦苦挣扎的图书业而言尤为重要。

评奖人是评选委员会的“木偶”

小说家安帕切特在《纽约时报》中抱怨道,大多数读者会“认为今年是小说的歉收年”,但他们错了。相反,小说家道格马吉说自己“欣喜若狂”。他认为,评委反对选出小说奖似乎是标准的胜利。但情况或许比帕切特和马吉认识到的更可怕。

普利策小说奖的获奖作品一直饱受争议。三名被称为“评奖人”的评论家实际上是提名者,他们将三部小说列入最后候选名单。但作出最终选择的是评选委员会。因此,1960年,评奖人推崇索尔贝洛的《雨王亨德森》,但委员会却选择了艾伦德鲁里的《华府千秋》。1974年,委员会没有同意评奖人一致的选择——托马斯平琼的《万有引力之虹》,而是让小说奖空缺。

2012年的评奖人是小说家迈克尔坎宁安、莫琳科里根教授以及曾在新奥尔良《时代花絮报》担任书评编辑的苏珊拉森。

科里根最为恼火,她在《华盛顿邮报》中写道:“我们应邀担任评奖人,因为我们得到了认可,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文学专家。可是,为什么将最终决定权交给主要由非文学人士组成的委员会呢?”

科里根认为,这会使普利策奖成为为自命不凡的读者设立的学术奖。在两部水平相当的小说之间作抉择时,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往往会选择更符合大多在杂货店买书的读者品位的作品。例如,1984年,委员会在威廉肯尼迪的《离离原上草》和托马斯伯杰的《世仇》之间选择了前者。这是普利策奖的荣耀。获奖作品符合美国文化的特点。在鼎盛时期,美国文化产生了一批受中产阶级喜爱的高雅艺术作品:马克吐温、欧内斯特海明威、罗伯特弗罗斯特可以称得上有代表性的文学人物。

小说奖空缺的深层次原因

普利策奖过去曾是务实民主的美国中产阶级与有艺术家气质的精英相似之处的完美象征。但构成这种相似的资源正在流失。

考虑一下拉森女士以前的工作:一家日报的书评编辑。过去,即使在中等城市,每家报纸都拥有由编辑和评论家组成的文学专家团队。他们是美国文学艺术的中坚力量。以前有数百名这样的专家,但现在只有几十名。通过历年的普利策奖,可以看出文化资源的这种下滑趋势。1984年,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授予了地区性报纸《丹佛邮报》的一名摄影记者,他的获奖作品是在埃塞俄比亚拍摄的一组照片。如今,就连主要的全国性日报可能都不会购买通讯社播发的此类照片。

小说奖空缺不是2012年普利策奖的唯一奇怪之处。实际上,历史著作奖也空缺。网络杂志《赫芬顿邮报》首次获得普利策奖。亚拉巴马的《塔斯卡卢萨新闻报》“因使用社交媒体以及传统报道手段有开创性地报道了一场致人死亡的龙卷风”而获奖。报道中的龙卷风摧毁了该报的印刷厂,他们因此利用谷歌文件发布失踪人员的信息。这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塔斯卡卢萨新闻报》因找到了在不出版报纸的情况下进行新闻报道的方式而获奖。

在美国全国的几乎每个编辑部,相同的刺激因素都在发挥作用。人们怀疑,让新闻编辑室空无一人的力量与让普利策奖评委对小说不感兴趣的因素有关,不论这个因素是什么。10年前还十分健康的新闻业态环境正在衰亡——而它或许正是众多美国艺术和文化群落能够茁壮成长的唯一栖息地。(郝三景 编译)

期刊

美国康泰纳仕在中国稳步发展

作为老牌的出版公司,美国康泰纳仕国际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已经是时尚类期刊市场中的重要一员,旗下的《VOGUE服饰与美容》、《GQ智族》以及《SELF悦己》等刊物,在激烈的竞争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依托于其长期经营期刊的经验和实力。然而,从竞争格局来讲,这三份刊物都还处于第二阵营,距离诸如《瑞丽》和《男人装》这样的强势刊物,还有其薄弱的地方;其数字化过程,也还处在摸索阶段。总体来说,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在中国的基本发展态势可以用谨慎拓展、稳中有升、略有摇摆来概括。《VOGUE服饰与美容》总体看好,稳中有升《VOGUE服饰与美容》于2005年创刊,甫一上市便打破了《瑞丽》、《ELLE世界时装之苑》和《COSMOPOLITAN时尚》三分天下的局面,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虽然,随着更多时尚类杂志的创刊,竞争显得更加激烈,但是《VOGUE服饰与美容》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状态。这一点,从其在2008年至2010年的广告市场中的表现便可得到印证。根据《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08年,《VOGUE服饰与美容》的广告投放价值在全国期刊中排第五位,前四位分别是《COSMOPOLITAN时尚》、《瑞丽服饰美容》、《瑞丽伊人风尚》和《ELLE世界时装之苑》。同时,在2009年杂志广告收入总排名中,《VOGUE服饰与美容》以1736次的工商广告数量和45326.18万元的广告投放金额位列第六,排在《COSMOPOLITAN时尚》、《ELLE世界时装之苑》、《瑞丽伊人风尚》、《时尚芭莎》和《瑞丽服饰美容》之后。2010年女性时尚类高码洋期刊的整体销量较2009年呈现大幅增长,特别是2010年上半年比2009年下半年增长了9.8%。《VOGUE服饰与美容》作为其中的重要力量,自然也取得了好成绩。2010年下半年占据了女性高码洋时尚类期刊7.87%的市场份额。2011年,该杂志无意外地继续保持了这种优势。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其在2012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尚没有数据说明,但是,从其自创刊以来总体良好、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可以推测,《VOGUE服饰与美容》在该季度应该已经有了不错的表现。

男刊市场表现良好,略有摇摆

随着女性时尚类期刊市场的逐渐饱和,包括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在内的出版集团纷纷将视野拓展到了男性时尚类期刊。2009年对于男性时尚期刊市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这一年,该类期刊品种出现了突破性的增长,比如康泰纳仕国际集团的《服饰(男士版)》、《GQ智族》,瑞丽集团的《男人风尚》,时尚集团的《时尚芭莎(男士版)》,以及桦榭集团的《摩登绅士》等都纷纷创刊。其中,对康泰纳仕国际集团而言,两份刊物意义不同。《服饰(男士版)》虽然在销量和市场上表现平平,但其创刊标志着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开始进军男刊市场。而《GQ智族》的运作则显得更为成功。根据《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该刊的创刊号单摊平均消费突破4份,使得男刊市场销量再起高峰。

大型出版集团的介入,不仅仅是增加了品种,凭借其经营期刊的丰富经验,它们将会很快把男性时尚期刊开辟成一块和女性时尚期刊并举的新的战场。在经历了2009年的极度扩张之后, 2010年没有出现新的面孔。根据世纪华文对10份男性期刊的数据监测显示,2010年下半年男刊的销量比上半年略有下降,但整体趋于稳定。

以这10份期刊为一个整体,《GQ智族》在2010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位于《男人装》和《时尚先生》之后,在《男人风尚》之前。而2010年下半年退到了《男人风尚》之后,占据12.60%的市场份额,略低于《男人风尚》的12.92%,距离《男人装》的20.94%尚有很大差距,处在竞争的第二阵营。这种局面在2011年和2012年的第一季度没有太大变化。

总体来说,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在男刊市场表现良好,一开始便依托其运作期刊的丰富经验,在男刊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GQ智族》,一创刊便改变了国内原有男刊的竞争格局。然而,表现良好的似乎不只有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时尚集团、瑞丽集团等也都在使尽浑身解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想在这个领域保住自己的那一杯羹,似乎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在中国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处于摸索中(一)尝试转变商业模式,从卖广告转向卖内容

中国版《VOGUE服饰与美容》的创刊时间和最早的欧美版本相比,相差几十年。那么,在其数字化进程中,中国市场是否也会滞后于欧美市场呢?事实证明并没有。英国版《VOGUE服饰与美容》的iPad版本的出现晚于中国。正如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总裁乔纳森江纽浩曾明确表示的那样,他已经把中国市场看做其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五大市场之一。因此,要转型岂能落下中国?《VOGUE服饰与美容》iPad精华版自2010年11月8日华丽登场至今,其内容坚持了纸质杂志的一贯理念,即注重质量和品位。众多专题广受好评,如2010年的五周年特刊呈现了创刊五年来的精华图片,2011年的“时装DNA”为读者奉上对十几位设计师的采访及16个品牌的T台精选等。很快,该版本便成为“App Store”中最受欢迎的中文杂志,并被誉为中国“制作最精美、内容最丰富的iPad杂志产品”。

在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2010年7月升任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数字杂志发展执行总监的Scott Dadich。在其任职不久后,该出版集团就宣布,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即要借助新兴技术与读者建立“数字联系”,吸引读者为内容付费,而不是主要依赖广告。美国著名杂志Observer曾这样评价Scott Dadich:“多年以后,在讲述数字媒体如何拯救了康泰纳仕国际集团的时候,人们将会首先说起2009年5月的某一天,《连线》杂志创意总监Scott Dadich在Caffé Centro用餐巾纸做画布,为主编Chris Anderson描绘那个新型数字平板设备雏形。”

然而,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必须要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需要,得以成熟。《VOGUE服饰与美容》的数字化转型尚处在尝试中,在投入和产出中如何实现平衡,并进一步赢利是康泰纳仕国际集团需要摆平心态、好好思考的问题。但是,从其对《纽约客》杂志几十年的苦心培育中,可以推测,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是有实力和耐心“放长线钓大鱼”的。(二)同步印刷,实现数字内容分发新模式

2011年下半年,康泰纳仕国际集团首先在美国以试行的方式推出了数字内容分发的新模式,即出版商按用户预先安排的时间,将用户已订阅杂志的数字内容直接发送到用户的个人打印机上,打印机将这些内容自动打印出来。当然,用户的打印机必须与网络相连接。与传统出版相比,这可以使读者更及时、更便捷地获取内容;与电子版本的杂志比较,打印出来的杂志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实在的感受。(刘良伟 撰写)

康泰纳仕的品牌经营之道

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是世界知名的媒体公司,在全球25个市场出版128种杂志,拥有100多个网站,旗下的这些杂志品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多为杂志业的明星品牌,如《VOGUE服饰与美容》、《魅力》(Glamour)、《GQ智族》等等,都在全球杂志市场享有盛誉。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包括康泰纳仕美国出版公司、康泰纳仕国际出版公司两部分。康泰纳仕美国出版公司出版18种消费类杂志、5种B2B出版物,拥有27个网站,并发布了50多个手机与平板电脑设备的应用程序;康泰纳仕国际出版公司管理全球24个市场,拥有4200名员工、123种杂志,每期刊物的平均发行量高达1420万本,这些刊物拥有4900万读者,每年的广告页面数达12.6万页,编辑页面数为19.4万页,旗下有85个网站与70多个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由于康泰纳仕国际集团采取的是非集中制管理模式,因此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并不干预各国子公司的管理决策。也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国际市场与众多知名品牌,康泰纳仕国际集团面临着横向交流与沟通的问题,他们设法利用各种途径与方式加强着各国子公司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保证杂志品牌在不同市场的价值达到最优。

加强横向沟通会议

2012年6月,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上下都在忙着筹备即将在当月中旬召开的2012年的各国分公司高层讨论会。届时,各国子公司的要人将齐聚伦敦。2012年同时要召开的年度讨论会共有四个——市场总监讨论会(Marketing Directors' conference)、出版商讨论会(Publishers' conference)、数字部总监讨论会(Digital Directors' conference),以及GQ杂志的讨论会。每个会议都有20-30人参加。这几个讨论会从2011年10月份就开始筹备,并有专人一直在负责整个会议的联络沟通与会议内容的确定工作。讨论会的参加者都是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在各个国家负责相关业务的高层。

每天的讨论会通常分为6至8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讨论持续30分钟至1个小时,并都有不同的主持人——来自各个国家的与会者。每个阶段有2至3个主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所有的与会者都被要求就某一主题进行两分钟左右的发言,时间严格控制,旁边还有专门负责计时的人提醒。在讨论会结束的时候,与会者还要投票选出当年会议的最佳发言人,当选者甚至还会得到来自于康泰纳仕国际集团的一个小奖励——比如2012年的奖品就是与伦敦奥运会相关的一个纪念奖牌。

至于讨论会议的内容怎么确定,其程序更是繁琐。康泰纳仕国际集团的工作人员先要给各国讨论会参加人员发邮件征求意见,征集各国市场现在所关注的问题、想要讨论的话题,然后将其中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挑选出来,再次发给与会者,同时要求与会者就这些问题进行准备,简要提出观点等反馈信息并重新发回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之后,康泰纳仕国际集团的工作人员对与会者的这些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并再次把这些反馈信息发给与会者,让与会者在到会之前就可以简要了解各国情况,以便在会议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提问。同时,康泰纳仕国际集团的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各国所提供的一些重要数据信息,如发行量、广告页数等数据,与该杂志的上一年度进行比较,得出其发展趋势。然后把同一杂志在不同市场近两年来的发展情况制作成表格,作为背景资料在会前提供给与会者,以方便与会者了解各国情况,在会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沟通。至于那些与会者在会议主题征集阶段提出来但没有在会议上讨论的问题,会后,康泰纳仕国际集团的工作人员会继续提供该方面的相关信息。比如,如果一个子公司提出了发行问题,但这次市场总监讨论会最后没有讨论这个问题,那么会议结束后,工作人员一方面会收集相关信息提供给该子公司,另一方面,也会通知该子公司参加有关发行的专题讨论会。类似的会议还有财务会议、贸易会议等。

康泰纳仕国际集团认为这种方式是加强品牌之间沟通、打造品牌整体影响力、解决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分散式管理的有效方式。另外,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力求雇佣最优秀的人才为其工作,这些优秀的人才在不同的市场为同一类型甚至同一本杂志进行工作,大多时候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他们非常需要与同行进行交流。因此,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一年一度的各国分公司高层讨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讨论会的与会者多数情况下都是各国市场上的亲历者,很少邀请公司以外的专家参加——康泰纳仕国际集团认为这种交流的机会时间有限,因此要更充分地讨论怎么做、做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这些操作层面的事情,以便推动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整体品牌的价值提升。

打造纵向品牌影响力

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举办了很多活动加强同读者与客户的联系,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让各个品牌深入人心,成为时尚业的品牌先锋。最让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人士津津乐道的就是“VOGUE摩登不夜城”(Fashion's Night Out)。“VOGUE摩登不夜城”全球盛会由拥有众多国际版本的《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发起,在《VOGUE服饰与美容》美国版主编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 的倡导下,联合国际知名设计师、顶尖奢侈品牌、大型百货公司和时尚精品店共同打造。2009年,即该活动举办的第一年,“VOGUE摩登不夜城”不仅令全纽约上、中、下城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大开全城聚会,而且当时从北京至米兰,从伦敦至巴黎,从纽约至孟买,全球13个国家的《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也同时举办了这一活动。2010年,参加“VOGUE摩登不夜城”的《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有16家;而在2011年,全球18家《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悉数参加。“VOGUE摩登不夜城”活动让万千消费者走上夜晚的街头,享受以“购物”为主题的庆典,同时,它也使得无数店铺推迟了打烊时间,提高了商家的销售热情。从而彰显出时尚所带来的创意、愉悦与欢乐。更重要的是,活动提升了《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在时尚界的影响力。

其实,早在《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发起“VOGUE摩登不夜城”活动之前,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旗下的《GQ智族》就于1996年发起了“GQ年度人物”这一活动,活动意在发现每个年份里,推动时代演进的代表性人物,并用杂志记录。现在,这一活动已经成为GQ的标志性活动,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等多个国家的GQ杂志也纷纷推出了这一活动。

其他类似的活动还包括《魅力》(Glamour)杂志的“年度优秀女性人物”活动,《诱惑》(Allure)杂志的“美妆大赏”与《康泰纳仕旅行者》(Condé Nast Traveler)的“奢侈旅游展”等活动。这些活动备受时尚界关注,它们都是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举办,但最终又加强了品牌的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成功典范。

除了这些时尚类活动以外,康泰纳仕国际集团还在俄罗斯建立了酒吧、咖啡馆,在中国台湾推出了电视节目,在英国建立了康泰纳仕英国时尚与设计学院,在英美设立了时尚资金,资助时尚界有天赋的新人。这些活动无疑都具有长远意义,将康泰纳仕国际集团的品牌深深扎根于时尚界人群的心中。

建立品牌整体展示平台

在伦敦St George大街20号,有一家杂志销售店面,这里空间不大,但却是伦敦最知名的设计师Ab Roger亲自操刀设计的一个“现代时尚空间”——光亮的黄色地板、洁净的白色墙壁与镜面、简洁的桌椅摆放、明亮的落地大窗,充分展现出了一个纯净的时尚阅读氛围。更难得的是,这里展示了全球25个国家的120多种杂志。这就是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于2012年2月21日开设的自营杂志销售店——Condé Nast Worldwide News。在这里,不仅销售《GQ智族》、《VOGUE服饰与美容》、《建筑文摘》(Architoctural)、《连线》等知名时尚杂志,而且读者还可以操作iPad里由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旗下各家杂志推出的iPad应用程序,一次性享受到阅读世界各国时尚精品的“饕餮大餐”。

对于建立这样一个时尚空间的初衷,康泰纳仕国际集团的总裁乔纳森·纽豪斯(Jonathan Newhouse)先生认为,康泰纳仕国际集团旗下众多知名品牌期刊都是由世界顶级摄影师拍摄的精品力作,观赏这些刊物本身就是视觉的享受,但很少有书报亭能够整体展示。现在,康泰纳仕国际集团设立这样一个亮丽、现代的展示销售平台,不仅能够向读者提供便捷的杂志内容服务,而且更是加强杂志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方式。

因为Conde Nast Worldwide News地点就在康泰纳仕国际集团大楼的旁边,因此,可能在这里碰到的从我们身边取起架上杂志的人,会是前来开会的巴宝莉的设计师Christopher Bailey,也可能是引领其他媒体前来参观的VOGUE英国版的特约编辑Alexa Chung……笔者在店门口就遇到了前来英国VOGUE大楼商谈拍摄时尚大片事宜的知名摄影师……(香江波 撰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