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道选择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4:45:06

点击下载

作者:杨玉萍,移然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功是道选择题

成功是道选择题试读:

前言

“成功”是一个炫目耀眼而充满诱惑力的的词汇。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对成功的诠释也更加丰富,有些人将财富视为成功,有些人将改变自我视为成功。有些成功很伟大,足以推动社会进步,赢得巨大荣誉;也有些成功很细微,周围的人甚至不易察觉,只能自己独享那份喜悦。

虽然每个人心中成功的概念千差万别,但毫无疑问,它的感觉是美妙的。为了获得它,我们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却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发现成功还是那样遥不可及。其实,成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结果,更是一个过程,一次飞跃,甚至是一种心态。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直走在成功的路上,学会享受奋斗的快乐,保持一颗永不言弃的心。

成功是道选择题,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为自己选择了成功的方向。你所需要的只是构建自己获得成功的基础,磨炼成功所需要的品质。相对于成功来说,变得优秀似乎更加迫切。因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种,它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生存环境、教育和个人条件的限制。优秀却是一种自主选择,你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要变成一个优秀的人。当你按照这个意愿去努力,让优秀成为自己的品质,那么成功就近在咫尺了。

本书讲述了40则古今中外最具代表性、最富传奇色彩的成功励志故事。有比尔·盖茨从问题少年到电脑天才的传奇富豪梦,也有中国90后新贵丁仕源选择的成功创业之路。有乔·吉拉德从一个口吃患者逆袭成“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辉煌人生,也有“牛仔大王”李维·施特劳斯在淘金热潮中缔造的奇迹;有“在一个焦点上看世界”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也有永不服输的时尚女王可可·香奈儿……通过这些令人感慨万千的成功故事,我们不仅能看到成功者取得的傲人成就,更能领悟到他们的成功来源于哪些优秀的品质。

获得成功的优秀品质有许多,有时候你要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不走寻常路;有时候你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无数困难的打击之下依旧屹立不倒;有时候你还要选准时机,从细节之中发现属于你的人生机遇;还有一些时候,你要学会执着追求,因为坚持和选择同样重要。最关键的是,在遭受无数次失败和挫折之后,面临人生的绝境时,你仍然要选择绝地反击,一飞冲天……

成功是道选择题,当你选择坚强、执着,你便选择了成功。它并不遥远,所有的失败都只是成功到来的前奏。成功是道选择题,当你选定了方向和目标,你便选择了它所指引的成功。向着成功一路进发,所有坎坷都是为了促成最终的辉煌。

Part 01 选对方向,与成功渐行渐近

人生是一张充满谜题的问卷,处处都存在选择。不同的选择将揭开不同的谜底,不同的方向会到达不同的风景。你可以选择不走寻常路,成就不一样的精彩;也可以选择在平凡的人生底色上,画出不一样的色彩缤纷。无论选择什么,都是为自己的未来选择一个方向,沿着它一路向前,才能与成功渐行渐近。

送牛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化学家范特霍夫1901年,德国伯林郊区的一个送奶工登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头条,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震惊的人们这才发现,原来这个普通的送奶工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化学家,他的名字叫范特霍夫。范特霍夫是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不仅开创了立体化学,还在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他的成功,在于他把毕生的热情投注在他所热爱的化学上。实验室外“注定终生”的一瞥

1852年,范特霍夫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上中学时,范特霍夫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觉得实验室里老师做的那些化学实验变幻无穷,非常有趣,他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有一天,范特霍夫从实验室外经过,忍不住隔着窗子朝里面看了一眼——就是这一眼,注定他此后的人生之路都与化学紧密相连。

实验室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实验器皿和一瓶瓶化学试剂像对范特霍夫施了魔法一样,让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大概是为了通风,实验室的一扇窗子是开着的。范特霍夫犹豫了一下,便跳上窗台,钻进了实验室。他熟练地支起铁架台,把玻璃器皿架在上面,又从桌子上挑选了几种化学试剂倒进去。然后,他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个器皿,看那些化学试剂混合在一起后所起的惊人反应。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着,范特霍夫的脸上逐渐露出喜悦的笑容。“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在内心默默念道。

不料,范特霍夫弄出的响声惊动了化学老师。老师从窗外看到范特霍夫竟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大吃一惊。他没敢惊动范特霍夫,怕他惊慌中出危险。等他做完实验,化学老师才绕到门口,打开门走进去。范特霍夫从刚才的“实验梦”中惊醒,吓得目瞪口呆。因为他和老师都知道,这样做违反了校规,学校是禁止学生单独做实验的。如果老师将此事报告给校长,他会受处分的。

老师将范特霍夫训了一顿,并和他一起将弄乱的实验室整理好。老师没有将此事通报给校长,只是告诉了范特霍夫的父亲。他从范特霍夫的脸上看到了范特霍夫对化学的热爱,不想因为这件事,扼杀了这份难能可贵的热情。而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份从心底迸发的热情,任谁也无法扼杀。选择坚守心中的梦想

从偷做实验这件事中,范特霍夫的父亲得知儿子喜欢化学。他认为孩子多学习一些东西没什么不好,就专门在家里腾出一间房子,供范特霍夫做实验。从此,范特霍夫有了自己的小实验室,于是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和从亲戚朋友那儿得的赞助都用于购买各种实验器具和药品。一有闲暇时间,他就钻到自己的实验室里做实验,并从中获得许多化学知识。

很快,范特霍夫中学毕业了,他面临的是将来的择业问题。虽然父亲很支持他做化学实验,但不允许他将化学作为毕生的职业。因为在当时化学还没有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研究化学的人,都要从事其他工作来维持生活。范特霍夫当然想以后专门研究化学,但父母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工程师。为此,父子俩也争辩了很久。最终,范特霍夫去了荷兰一所工业专科学校,专门学习工艺技术。虽然暂时屈从了父亲的选择,但范特霍夫心里并没有放弃热爱的化学。他学习非常努力,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一般人三年才能完成的工科课程。在这期间,他还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化学教授奥德曼。他授课精彩独到,能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这位教授的指导下,范特霍夫坚持学习化学,一点儿也没有放松。

两年后,范特霍夫从工业专科学校毕业。此时的他已经具备了谋生的本领,也终于说服父母,可以全力进行化学研究了。他先后前往德国波恩和法国巴黎,向当时世界著名的化学家佛莱德·凯库勒和伍兹学习化学。在名师的指点下,范特霍夫真正步入了化学的大门,也在化学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他的双脚永远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奔走,虽然有时会背离,但最终还会选择回到这条路上。提出新学说,不惧老权威

1874年,范特霍夫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更深入的研究工作。当时,旧的有机结构理论认为,有机分子中的原子都处于一个平面内,这个理论与许多实际现象相矛盾,使很多现象都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范特霍夫研究化学,一向尊重事实。他经过大量的实验,首次提出了碳的四面体结构学说。他认为有机分子的原子是以立体结构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同处于一个平面上。这个新学说否定了旧的有机结构理论,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一些有识之士非常赞同范特霍夫的新假说,认为这个理论的提出具有深刻意义,将引起化学界的全面革命。但一些权威人士对范特霍夫的研究非常排斥,他们认为有机分子立体结构说是无稽之谈。其中反对最激烈的是德国有机化学家哈曼·柯尔。这位老牌化学家对新的理论不屑一顾,他没有研究过范特霍夫的四面体理论,就对范特霍夫的学说横加斥责。并且,他还不远千里,专门从德国赶到荷兰,要和范德霍夫在学术上一决高下。

范特霍夫心平气和地接待了这位来势汹汹的挑战者,他相信自己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可以说服哈曼·柯尔认同自己的理论。待哈曼·柯尔火气渐消时,范特霍夫才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他讲得条理清晰、论证有序,严谨而周密。讲完后,他非常诚恳地请对方用事实来批评自己的理论。这时,哈曼·柯尔这位老权威才觉得眼前这位年轻人不容小觑,范特霍夫讲述的观点他根本无从反驳。至此,哈曼·柯尔火气全消,真心被范特霍夫折服,还力邀范特霍夫到德国科学院工作。

范特霍夫以他实事求是的态度,让老权威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理论。并且以后的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分子立体结构理论使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从送奶工到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成为真正的化学家后,范特霍夫在荷兰大学做过多年的化学教授,也曾当选过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科学院或化学会的外籍成员。此外,他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身份,就是送奶工。在德国居住期间,范特霍夫经营了一个牧场。他一边管理牧场,一边做着自己的化学研究。

和很多牧场经营者一样,范特霍夫把自己牧场产的牛奶出售给附近的居民。每天清晨,他都会赶着一辆马车奔驰在位于郊区的斯提立兹大街上,准时把一瓶瓶牛奶送到每个订牛奶的住户手里。寒来暑往,无论刮风还是下雪,他从不误时。在当地居民眼里,他就是一个地道的送奶工,毫无特别之处。只有一位同样住在这条街上的女画家,知道范特霍夫来历不凡。有好几个早晨,她都期待范特霍夫能多停留一会儿,好为他画一幅素描。但范特霍夫总是拒绝她的要求,因为他要把手里的牛奶送完,并且赶着回去做实验。后来,女画家诚恳地说:“我知道您是个实验迷,一送完奶就会钻进实验室里,再也没有谁能把你拉出来。就请你给我宝贵的几分钟,让我给您画张像吧!”范特霍夫不好再拒绝,只好让女画家为自己画了一张素描。

1901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开始评选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20份候选人提案中,有11份提名是范特霍夫。范特霍夫当之无愧地成为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女画家的素描伴随着范特霍夫的事迹登上了各大新闻报纸的头条。那些每天早上等着范特霍夫送牛奶的居民们,这才知道自己身边隐藏着一位伟大的化学家。

范特霍夫一生对化学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不但开创了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的立体化学,还专门研究了物理化学问题,在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和渗透压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11年,这位化学巨匠因肺结核病倒在实验室中。终其一生,他都热爱着化学,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40岁重新创业的“计算机之父”

——IBM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他在近40岁时遭遇职业上的“滑铁卢”,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华丽转身,从一个不起眼的推销员变身为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他创立了著名的IBM公司,他进军计算机领域,他为IBM成为IT巨人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也引领美国从马车时代进入后工业时代。托马斯·约翰·沃森向我们演绎了一个经典的“美国梦”,他以智慧和魄力打造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不赚“有数的”工资

托马斯·约翰·沃森是个地道的美国人,1874年出生于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靠伐木和种地谋生。虽然家境贫寒,但沃森的父母始终对生活抱着乐观的态度,教导孩子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从父母身上,沃森继承了许多优秀品质,他认真、踏实、乐观、正直,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像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沃森没上过几年学,17岁的时候,他就步入社会讨生活。一开始,他帮一家五金店老板推销缝纫机,每天走街串巷,遭人白眼。沃森常常是碰无数次钉子才能卖出一台缝纫机。正是这种艰辛磨炼了沃森的心志,使他从一个稚嫩的少年渐渐蜕变为一个成熟的推销高手。

沃森工作十分努力,每个星期可以从老板那里领到12美元的工资,他对这样的薪酬相当满意。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另一个推销员那里得知,他们通常拿的是佣金,而不是有数的固定工资。如果按佣金计算,沃森每个星期可以拿到65美元。沃森感觉自己被老板耍了,于是愤而辞职。以后再找工作,他决不再找那些以“固定工资”方式支付薪酬的工作。他知道,依靠自己的能力,他应该能够赚得更多。他发誓一定要找一个既能发挥自己才能,又能得到对等报酬的好工作!

经过多方考察,沃森看中了“全国现金出纳机公司”,这里的职员月薪平均为400美元,收入相当可观。而且,老板帕特森是个有名的推销天才,在他的指导下,许多质朴勤劳的年轻人成长为一流的推销员。沃森下决心要进入这家公司,于是靠死缠烂打让分公司经理兰奇先生给了他一个机会。但是第一次推销他就惨遭失败,被兰奇骂得狗血淋头。但不管兰奇怎样辱骂他,他都选择了忍耐,他表现了一个推销员的基本素养,就是在绝对服从中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

终于,沃森获得了兰奇的认可。从兰奇那里,他学到了很多,掌握了推销商品、推销自我的技巧。一年之后,沃森便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成为美国东部最成功的推销员。他的才能渐渐超过自己的老师兰奇。后来,帕特森看到了沃森的天赋,让他取代了兰奇的位置。1910年,沃森已成为公司中仅次于帕特森的第二号人物。终于,沃森凭借推销员工作,第一次找到了自己满意的人生位置。年届40闯荡华尔街

人们常说,“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沃森在帕特森手下取得巅峰的成就之后也难逃这个厄运。帕特森为人专横粗暴,而且十分多疑。他能获得雇员的服从,完全依靠高额薪水。沃森做了公司总经理之后,没多久就和他的前任一样遭到帕特森的猜疑。

沃森的人生第一次陷入苦恼与沮丧之中,是继续忍受帕特森的猜疑,还是放弃已打拼来的成就,重新开始?沃森几经思量,毅然选择了后者。

这时的沃森已经快40岁了,按理说已过了创业的最佳年龄。而且他刚刚娶妻生子,在他需要养家糊口的时候,却丢掉了饭碗。这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沃森却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他相信自己还能创造出一番大事业。当他走出帕特森的公司时,曾对一个朋友说:“这里所有的大楼都是我协助筹建的。现在我要去创造另外一个企业,一定要比帕特森的还大!”

两个月后,沃森带着妻儿来到纽约的华尔街。他很幸运地遇到了华尔街著名的金融家弗林特。当时,弗林特有家生产天平、计时钟表和制表机的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已连续三年亏损,正面临破产。弗林特打算让沃森打理这家公司,帮他扭亏为盈。沃森觉得计时钟和制表机都是办公自动化工具,有很好的前景,便答应下来。

一开始,公司里的董事们因为沃森资历浅,都看不起他。但沃森并不气馁,他忍辱负重,在一个部门经理的位置上坚持努力,并且发挥了自己原先做推销员时的精神。他上任后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资金匮乏问题,他准备向银行贷款5万美元用于产品研发。当银行因为公司的负债情况提出质疑时,沃森自信地说:“负债只说明过去,而这笔贷款是为了未来。”这句极具魄力的推销词让他顺利借得款项,也帮他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制表机的需求量大增,沃森适时推出一款打印-制表组合机,大受欢迎,公司业绩蒸蒸日上。1919年,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300万美元,完全实现了当初扭亏为盈的目标。1924年,身为总经理的沃森正式接管了这家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IBM。从此,沃森开始了与IBM融为一体的传奇生涯。他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与聪明睿智再次刷新了自己的人生纪录,为自己找到了更好的位置。

谁说40岁不适合创业?沃森以亲身经历证明,40岁重新创业一样可以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你是否敢迈出选择的第一步。选择主营计算机

20世纪30年代,IBM全面进入打字机行业,生产各类打字机、打孔机、分类机和会计计算机等系列产品。到了30年代末,IBM公司的销售总额已经超过其他4家同类大公司的总和,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商用机器公司。

沃森创造着IBM的辉煌,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自己公司生产出来的计算机是多么重要,又会怎样改变未来的世界。早在1933年,IBM公司就为哥伦比亚大学设计了一种高速运算器。后来,沃森又斥资50万美元,花了6年时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1948年,IBM开始涉足计算机领域,但它并不是这方面的“龙头老大”。当时,业内有名的雷明顿-兰德公司制造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比IBM的产品快了数倍。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IBM是继续经营收入可观的打孔机,还是发展前景莫测的计算机呢?

这个时候,沃森与儿子小沃森产生了分歧。早期的计算机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体积庞大笨重,沃森认为很少会有人愿意出资购买这样一台机器,他曾对儿子断言说:“世界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大约只有5部。”小沃森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计算机有广阔的前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为此,父子俩产生激烈的争论,甚至到了剑拔弩张、近乎决裂的地步。

后来市场传来打孔机出现严重滞销的反馈意见,沃森才意识到自己判断失误。凭着直觉,他知道新的计算机时代到来了,他应该站到儿子的立场上去决定IBM的未来。于是,他任命小沃森为公司副总裁,让他放手去做新兴行业。从此,IBM的主营方向转为计算机领域,它日后在小沃森的带领下成为IT业的蓝色巨人,缔造了新一轮的辉煌。

沃森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做出的最正确选择就是支持儿子发展计算机产业。计算机能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沃森功不可没,他也因此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纵观沃森的一生,可谓是一个不朽的传奇。他的成功,在于总能在适当的时候放弃一些固有的东西,去大胆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他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种本能让他一次次选对方向,也选择了成功!

惊险华丽的人生选择

——著名冒险家马丁·强生他出生于富商大贾之家,却对经商毫无兴趣;他外出游历,从此爱上冒险。对于马丁·强生来说,冒险充满着无限魅力和吸引力,他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燃烧于惊险刺激的冒险之中,而不甘于跟随父亲经商;他愿意在自己的人生中独辟蹊径,而不愿意继承父亲积累的巨额财富。他执着坚持自我信念,并用十足的勇气和探索精神支撑起自己的梦想,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冒险之路。不爱珠宝爱冒险

马丁·强生出生于19世纪末期,他的父亲是美国堪萨斯州一个成功的珠宝商人。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父辈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学习做生意、子承父业就成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强生并没有对此表现出多大的兴趣,他并不热衷于研究珠宝生意,反而在很小的时候就梦想着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十几岁时,强生经常在父亲的店里帮忙。当他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品时,对于货签上所写的巴黎、巴塞罗那、热内亚、布达佩斯等富有异国风情的地名感到无比好奇。他总是憧憬有一天能亲身前往,一睹这些地方的风采。

几年后的一天,他终于说服父母,离开家乡,横跨美国大陆,搭上一艘前往欧洲的家畜船。到达欧洲后,强生一边游历,一边打工养活自己。但是,临时的工作并不十分好找,有时他一连几天都会饿肚子。在这期间,父亲曾多次催促他回家,让他继续学习做生意,甚至以拒绝给他提供资助相威胁,但他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都可能有从自己血液中迸发出来的梦想,这常在一个人十几岁左右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知时逐渐显现出来。而区别在于,有的人愿意保护内心这份梦想,让它持续发光发热,甚至将其定为终生的努力方向;有些人却在遭遇一点挫折的时候就立即放弃,让自己原本可以璀璨、快乐的人生失去很多意义。很显然,强生属于前者,这也正是他成为一名成功冒险家的最基本素质和前提。为冒险学烹饪

虽然坚持梦想让强生无比兴奋,但生计的艰难也让年轻的他产生了浓浓的乡愁。在布鲁塞尔游历时,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连三餐都难以为继,于是他感到无比绝望。后来,他到了伦敦,解决温饱依然是个难题。在一个货箱中度过一夜之后,强生偷偷地溜进一艘开往纽约的轮船,准备回到故乡堪萨斯州。

就在这艘船上,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航行途中,他向别人借了一本杂志来打发时间。突然,一篇名为《野性的呼唤》的文章深深吸引了他。文中提到,著名作家杰克·伦敦正计划搭乘一艘轮船“史那克号”,航行世界一周。

尽管家人的阻挠之声还在耳边,尽管食不果腹的游历日子还历历在目,但冒险的刺激还是一下子点燃了强生的激情。回到家之后,他立刻提笔给杰克·伦敦写了一封长达8页的信,在信中他叙述了自己远赴国外的经验,以及想要随同对方一起航行世界的愿望。信寄出后,强生一直焦急等待。三个星期后,他终于收到了电报,电报上只有一句话:“会不会烹饪?”就是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却改变了马丁·强生的一生。强生不假思索,立刻回复电报说:“我的烹饪技术没有问题!”而实际上,他根本就不会做饭。电报寄出后,他立刻到镇上一个小有名气的餐厅当了学徒工,努力学习烹饪。

几个月后,“史那克号”轮船终于从旧金山湾向太平洋出发了,强生也以主厨的身份成为船员之一。航行中,马丁·强生尽可能地学习各种航海技术,并时刻准备一展身手。有一天,他将当时测得的航船位置画于航海图上,却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当时船是以顺风方向朝着太平洋中央的火奴鲁鲁岛开去的,而他的测定结果却是船在大西洋的中央。

尽管测量实验失败,强生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甚至在日后极为艰苦的环境之中,他也丝毫没有怨言,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积累各种航海经验。

几个月后,他们成功完成了这次环球旅行,这次旅行为强生以后的冒险打下了基础。虽然在航行中他们经历了许多危险,甚至几次面临生死的考验,但这些更坚定了强生要一生选择冒险的决心。越是危险,越是冒险的魅力所在,他注定要把一生的热情都投入到伟大又刺激的冒险事业中。冒险30载的生死瞬间

和杰克·伦敦结束了环球旅行之后不久,强生又独自踏上了探险之路,这一走就是30年。他的足迹越过了七大洲,几乎踏遍了世界各地。他从东南亚的珊瑚岛探索到非洲内陆的密林,从冰川极地跋涉到热带沙漠;他出入虎穴狮群,探险原始部落,遭遇各地土著。这期间,他不但收集了很多宝贵的资料,更经历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死考验。

马丁·强生曾数次深入非洲内地拍摄了数千张狮子生态的照片。据他自己说,他最长一次逗留在那里达20个月之久,期间所目睹的狮子数量是前所未有的;他所了解到的狮子习性也是鲜为人知的。而他几次狮口逃生的经历,也是惊心动魄。有一次,他将车子驶入一群狮子聚集的地方,成年狮子们都躺着不动,而几只小狮子则像小猫一样眨着眼睛,慢慢踱步到车子旁,好奇地啃啃车轮。强生觉得好奇,大着胆子下了车,站在离狮子只有几米远的地方,观察着狮子们的一举一动,并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这宝贵的近距离景象。不料,这时一只雄狮嗅到了强生的味道。它注视了强生几秒钟,就“嗖”地一下扑了过来,那一瞬间的速度好比发射过来一颗炮弹。强生猛地打了一个激灵,迅速钻进车底,这才躲过一劫。好不容易爬回车里,强生的心还狂跳了很久。类似这样的事情,他还经历过好几次。但他乐此不疲,喜欢在这种惊险中收集宝贵的资料,实现人生的价值。

还有一次,强生潜入太平洋的新赫布里底群岛探险。岛上遍布食人族土著。强生刚上岸,就被十几个食人族团团围住,他们一个个舔着舌头,似乎迫不及待想要咬他一口。强生一下子绝望了,认为自己必将死在这里。就在食人族土著一步步逼近的时候,奇迹突然出现了——远处的海湾正好有一艘英国巡逻舰经过。那些食人族土著吓得目瞪口呆,立即放弃强生逃命去了,因为他们都曾尝过这种船的苦头。强生再次死里逃生。生命在惊险中精彩绽放

在强生的冒险生涯中,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打擦边球。他要克服极地的恶劣气候,要与汹涌的大海搏斗,要辨认那些有毒的植物,要与猛兽毒蛇做斗争,要有足够的能力与遭遇的土著建立交情、避免伤害……

有句话叫“富贵险中求”,而强生从这些冒险中得来的却是比财富更加珍贵的东西。他拍下了很多罕见的、珍贵的纪录片,如侏儒般的皮古米族、巨人族及大象、长颈鹿等非洲野兽的影片等。而他拍摄的有关食人族的影片,也使他成为第一个拍摄此类题材的美国人。他所拍得的数百卷胶卷,包括各式各样的珍禽异兽,仿佛打开一幅不为人知的神秘画卷。这些胶片都被送回美国,在各地的电影院放映,并被保存于纽约自然科学博物馆。对于强生来说,他得到的不仅是这些荣誉,更有内心对梦想实现的满足。他一生都从事着自己最喜欢的事业,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他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

1937年,强生因飞机失事而去世。他惊险传奇的一生,也像流星一般陨落在璀璨辉煌的光芒之中。他的一生,除了留下大批珍贵的探险资料外,还给了我们一个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的梦想发光,让自己有价值地活着。而实现有价值的一生,首先应该倾听自己的内心,遵从并顺从它。唯有如此,你才能穷尽全身的力量和一生的力气,在成功的道路上努力追逐,以永不衰竭的热情作动力,攀到人生的最高点。

暴力阴影下坚守梦想磐石

——香港著名导演吴宇森他是一个爱看电影的孩子,他是一个会用拳头和砖头“说话”的街头少年。儿时的梦想让他坚定不移地跨入电影行业,而少年成长期的动荡经历让他的电影爱上“暴力”。他以独特的视角诠释着火爆、激烈的枪战场面,他用诗一般的镜头表现着最原始的暴力,他用暴力演绎着最纯粹、最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在他的一部部电影中,他将暴力诗化,上升为美学,而他也被誉为“暴力美学大师”。光影童年,缔结少年之梦

1946年,吴宇森出生于广州,5岁时随父母迁居香港。刚到香港不久,父亲就患上了肺病,一直不能工作,全家靠母亲一人辛勤劳作维持生活。吴宇森自小在贫民区长大,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小时候,他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牵着母亲的手进影院看电影。对他影响最深远的一部电影是美国歌舞片《绿野仙踪》,在那轻松、动听的乐曲中,小小年纪的吴宇森暂时忘记身边的烦恼,进入到那个动人的童话世界。他渴望像电影中的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一样,凭借自己的努力,征服困难,寻找生活中的希望。从那个时候起,吴宇森爱上了看电影。“电影”这两个字,就像哈利·波特的魔咒一样,让他终生不能放弃。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只要有大人带领,小孩看电影是免费的。当母亲不再带他去影院以后,吴宇森便时常自己来到影院门前,拉着陌生人的衣角进去蹭电影看。影院里的带位员最不喜欢他们这些不花钱的捣蛋鬼,每次电影放映前都要搜查一番,揪出几个。有一次,吴宇森带着弟弟进场后就往上等座跑去,结果被带位员发现。带位员一脚将他们踢下楼,并把他们赶出门去。这并没有打消吴宇森看电影的热情,他爬起来,厚着脸皮从侧门挤进去看电影。

出于对电影的痴迷,吴宇森很小便立志做一个电影人,但父母坚决反对。在上一辈人眼里,演话剧还可以,拍电影则绝对是不靠谱的事儿。曾有一段时间,吴宇森每晚都要去看夜场电影,直到午夜才回家。望子成龙的母亲气愤异常,只要发现他晚归就狠狠地责罚他,常常罚跪五六个小时。可是即使如此,也没能动摇吴宇森痴迷电影的决心。最后,父母无可奈何,只好期待他长大后能慢慢改变志向。但吴宇森对电影的痴迷,却终生未变。环境动荡,奠定“暴力”情结

在吴宇森生活的贫民区,治安条件很不好,打架、抢劫时有发生,一些街头少年也常常寻衅滋事。吴宇森喜欢看晚场电影,习惯晚归,所以成了那些街头混混找茬的对象。但吴宇森并不怕他们,他也是个十足的叛逆少年,每次出门,都会带一块砖头或者一根木棍,随时准备一出巷口就和某些人迎头大战。经历过无数次挑衅,吴宇森早已学会了用拳头和砖头说话。他从不主动欺负别人,但如果谁敢欺负他,他一定会自卫。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你不强硬,坏人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欺负你。在年少的吴宇森眼里,暴力的正面作用是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吴宇森在成长阶段经历过两次暴动:一次是1956年的“双十暴动”,那次事件造成约60人死亡,300多人受伤;另一次是1967年的暴动。那一年,香港动荡不安,到处有人安放真假不明的土制炸弹,警方疲于奔命。紧接着,便发生了工潮和暴动。暴动时期,街上到处悬挂着国旗,不少人被炸死或打伤,吴宇森曾亲眼见到有人被打得遍体鳞伤,倒在他家门前流血身亡。这些触目惊心的场面,对他日后拍摄“暴力”影片,也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成长环境的动荡不安,缔造了吴宇森内心一种特殊的“暴力情结”。

中学时期,吴宇森和同伴们筹钱,自己拍实验电影。1969年,他终于踏入电影行业,成为知名导演张彻的助理。后来,他又在张彻的介绍下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并担任张彻的副导演。张彻是一位武侠片导演,在他主导的《独臂刀》《碧血剑》等影片中,常常抒写男性之间的坦荡情谊和刀光剑影的暴力世界,里面充斥着大量赤膊上阵、徒手肉搏的惨烈场面。这种电影风格,正切合了吴宇森的成长经历和对暴力的认知,帮助他奠定了日后拍摄影片的基调。从这里开始,吴宇森似乎与“暴力影片”结下了不解之缘。初显“英雄本色”

在张彻的言传身教之下,吴宇森快速成长,他第一次执导的电影《铁汉柔情》,同样是一部功夫片。之后,他又陆续执导了一些武打“暴力”电影,但都反响平平。真正让吴宇森打出名堂的是一部喜剧电影《发钱寒》。这部影片一上映便获得好评。此后为了迎合市场,吴宇森拍摄的戏路以喜剧片为主。这并不是他的初衷,他一直渴望拍摄一部能抒发内心英雄情怀的武打片。1979年,吴宇森改变以往的喜剧风格,拍了一部充满豪情的古装武侠剧《豪侠》。这部影片倾注了吴宇森的心血,却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第一次尝试失败,吴宇森只好又回到喜剧片中。

在拍了10年的喜剧片后,吴宇森的喜剧片走到了末路。直到1986年,他遇到了导演徐克,在他的帮助下得到执导《英雄本色》的机会。这部电影的主演是周润发。早在10年前,周润发就因一部《上海滩》红透香港,他同样在10年后遭遇了事业瓶颈期。吴宇森与周润发这两个抑郁不得志的男人遇到一起,迸发出精彩的火花。再加上狄龙、张国荣等影星的加盟与徐克的指导,他们共同打造出一部充满男性情谊与豪情壮志的电影《英雄本色》。这部影片将男人之间的兄弟情、朋友情刻画得酣畅淋漓。电影一上映,便好评如潮,周润发扮演的“小马哥”更成为一个时代的偶像。

至此,吴宇森才创作出符合他个人风格的流血式动作影片,显露出他的英雄本色。这部影片不但让吴宇森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他日后电影的“暴力”风格,也改变了香港电影的格局,使英雄片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类型。此后,吴宇森扬眉吐气,游刃有余地用镜头抒写着自己的“暴力”情绪,他以自己独特的手法将那些暴力场面诗化,让人们忽略掉血腥,感受到暴力背后的浓浓情谊。转战好莱坞

继《英雄本色》之后,吴宇森又陆续拍摄了《喋血双雄》《纵横四海》《辣手神探》等知名影片,延续了他的风格。这些影片引起了美国好莱坞导演们的关注,他们有的也开始模仿吴宇森的独特手法。而吴宇森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后,于1993年赴美发展,转战好莱坞。

刚到美国时,吴宇森拍摄了《终极标靶》,这部影片因为要适应美国的市场,并受到各种限制而最终导致吴氏风格全失。三年后,吴宇森的一部《断箭》上映,虽然得到好评,但他仍没能找回原有的电影本味。在这之后,吴宇森不想再拍摄违背自己初衷的电影,他要坚持自己的风格。于是,他开始精心挑选题材,过滤掉那些自己不擅长的题材。

1997年,吴宇森终于遇到适合自己的影片《变脸》。在这部影片中,吴宇森找到了东西方共同崇尚的人道精神和家庭观念,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特拉沃尔塔两大主演变脸后,亦正亦邪,善恶交替,展现了真实而又动人的人类情感。这部影片回归了吴宇森的风格,让他在好莱坞声名大振,成为亚洲导演进军好莱坞圆梦的先驱。

此后,吴宇森又执导了《碟中碟2》等影片,奠定了他在好莱坞的地位。从此,吴宇森这三个字,连同他的手印,一起被镌刻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这位善于用镜头刻画暴力、用暴力抒写情怀的美学大师,终于在世界电影史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的一页。无论成长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影视圈多么复杂,也无论经历多少曲折与坎坷,吴宇森坚守了儿时的梦想,也坚守了自己的风格。他成功谱写了自己的人生。

绿叶更比红花艳

——金牌配角吴孟达从不务正业的老爸,到颓废无能的警察;从插科打诨的混混,到贪财好利的赌徒;从稀里糊涂的猪八戒,到沦落街头的足球名将,吴孟达几乎演遍各类市井人物的悲欢离合。他从影二十多年,从没有在哪部电影中真正做过主演,但他以丝丝入扣、不落痕迹的表演方式将小人物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让人哭,也让人笑,他成为香港无厘头电影中无可替代的最佳配角,是比主角更耀眼的黄金配角。不爱学习爱演戏

吴孟达祖籍福建,1953年出生于厦门市的城郊。小时候,他在水乡里伴随着水田、水牛和水井长大,7岁时跟随父母来到香港。吴家上下有七口人,吴孟达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全家都靠父亲一个人挣钱养活,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吴孟达从小穿的都是补丁连补丁的衣服,一双鞋要穿两三年,才能换新的。

按理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吴孟达是个例外。父亲把他送进学校,指望他能学出个名堂,但他偏偏不爱学习。他晃着大脑壳走进教室,一看到黑板和课本就头昏眼花,一上课就浑身不舒服。老师提问他答不上来,就胡诌一通;完不成家庭作业,他就乱编理由。为了学习的事,父亲不知责罚过他多少次,但根本就不奏效。到最后,吴父不得不仰天长叹:儿子不是学习的料。

吴孟达自幼贪玩,对学习不感兴趣,学戏演戏却很有天赋。还没上学的时候,他就喜欢唱喜欢跳,闽南小调、花鼓唱腔、港台歌曲,还有粤剧,他都能学得有模有样。上学后,吴孟达听得看得多了,体内潜藏的艺术细胞也更加活跃起来。他经常在家人和朋友面前表演节目,不仅台词背得熟练自如,连动作表情、眉眼情态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亲友们见了,都拍手称奇,吴孟达的父母这才意识到儿子有演戏的天赋。他一学表演,整个人就活了起来;而一说到学习,就立刻变成不开窍的呆瓜。

最终,吴父放弃让儿子读书光耀门楣的想法,改送他去香港无线电视台演艺培训班学习表演。这下,吴孟达如鱼得水,遂了心愿,他的表演天赋也从“野路子”转向正规发展。一条星光大道在吴孟达面前展开,他也终将在影视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小有名气,却成扶不上墙的烂泥

1973年,吴孟达在演艺培训班毕业,一开始参加演出,无非是演些小角色。他经常在剧组里干打杂的工作,比如扛道具、递茶水、买盒饭。即使如此,在外人看来,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差事了。最初踏入影视圈,吴孟达干得踏实又认真,为了能在某部剧里露一两回脸而努力着。

1979年,吴孟达才接到一部叫《楚留香》的正戏,他在里面演胡铁花一角。这是他作为男二号的第一部戏,他将这个第一配角演得活灵活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之后,吴孟达成为圈里小有名气的新人,片约不断,各式配角都找到他头上。家人和朋友都很高兴,期盼他能在演艺界混出大名堂。不料他却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起来。

一夜成名让吴孟达忘乎所以,再加上其他小混混的阿谀奉承,他更加不知天高地厚起来。他逐渐把自己当成生活中的老大,吆三喝四,指手画脚,一领到片酬便带领一群“喽啰”去吃喝玩乐,不花光兜里的钱不回家。更要命的是,吴孟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再也无心演戏,更别说琢磨演技了。

他经常整晚整晚地打牌,第二天出现在片场,不是无精打采地打哈欠,就是满嘴酒气地向导演要钱,常常弄得大家都很难堪。没过多久,吴孟达就把自己那点积蓄都输光了,只好厚着脸皮四处借钱,借来的钱很快又输个精光。许多剧组看到他不务正业,只好与他解除了片约。吴孟达没有了经济来源,很快陷入困境。1980年,他因为赌博而欠下30万港币的赌债,彻底从一个小有名气的演员变为扶不上墙的烂泥。

那个时候,圈里人谈起吴孟达不是摇头叹息就是一脸鄙夷,他的星路是否走到了尽头?而他是否在烂泥塘里再也拔不出脚来了呢?洗心革面,打造黄金配角

吴孟达欠下巨资,又无戏可接,一度绝望得想要自杀。最终他痛定思痛,决心从跌倒的地方再爬起来。他用三年的时间把债务还清,接着用四年的时间来重新学习表演,苦心研究各种表演方式。他在家里一个人观看各类影片,揣摩每部戏里各个角色的表情和心理,将他们的台词背得烂熟。吴孟达沉寂了四年,也沉淀了四年。四年后,吴孟达剃了短发、留着胡须走出家门,整个人焕然一新。他不再和那些混混们来往,不再赌博,不再吞云吐雾,而是主动到片场找事情做。曾经不可一世的他变得谦恭勤奋起来,导演们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1985年,吴孟达获得电视剧《新扎师兄》的演出机会。虽然仍是配角,但他的演出再次获得人们的肯定。人们惊讶地发现,他再也不是那坨烂泥了。吴孟达终于浪子回头,重返演艺圈。经过那一段人生低谷,他真正爱上演戏,开始珍惜每一次演出经历。

若说真正让吴孟达大放异彩的,还要数周星驰的电影。1989年,吴孟达遇到刚出道的周星驰,他认定这个青年很有才华,于是向导演力荐他上正戏。一开始,两人合拍了两部电视剧,他们共同研究剧本,讨论如何演出,合作越来越天衣无缝。后来,他们合作的第一部电影《赌圣》一上映就大获成功,周星驰这朵“红花”一夜绽放,吴孟达这片“绿叶”功不可没。从此,二人开始长期搭档的合作关系。他们一主一配,一张一弛,珠联璧合,共同打造了《真假卧底》《月光宝盒》《大圣娶亲》《武状元苏乞儿》等经典电影。周星驰开创了香港无厘头电影的先河,并将这类电影演绎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其中最不可缺少的因素便是吴孟达这片绿叶的陪衬。无论是在剧中插科打诨,还是表演悲喜交加的场面,吴孟达都与周星驰配合得出神入化。绿叶陪衬了红花,红花也使得绿叶更加娇艳。吴孟达与周星驰合作了数十部电影,成为香港影视界独一无二的黄金配角,是影坛最具价值的一片绿叶。人们一提到吴孟达,就会想到他幽默的表演。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绿叶也精彩

经过多年的打拼,吴孟达终于在自己热爱的影视行业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没有演过主角又怎样?他一样演出自己的个性,活出自己的精彩。多年来,他甘当陪衬红花的绿叶,从不介意自己只是一个配角。在表演中,有时候配角比主角更难演,他说:“这好比清蒸一条鱼,鱼同样的新鲜,但如果加葱加姜加火腿,加上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就能做出不同味道的鱼来……”

而要做出不同味道的“鱼”,需要的就是配角的功夫。吴孟达认真地做着自己的配角,去陪衬别人,也演绎出鲜活的自己。他到今天仍能立足于影视圈,人生之路走得精彩而丰满。吴孟达的成功告诉我们:做配角没有关系,一时失足也没有关系,只要坚定地爬起来,坚定地选择自己的方向,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就能活得精彩,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从问题少年到电脑天才

——比尔·盖茨的传奇富豪梦说起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全世界人民都会不由自主地仰视这位天才。比尔·盖茨13岁开始编程,31岁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蝉联这个位置。他是第一个靠智慧和思维致富的人,他是第一个白手起家在20年内就创造上百亿资产的奇才,他是首先开发利用高科技、高智商创造财富的典范……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在他13岁起做编程就开始了,这个传奇在他20岁选择从哈佛大学退学就注定了……问题少年,从父母手里争取独立权

1955年,比尔·盖茨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律师,母亲则是华盛顿大学的董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为比尔和他的两个姐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比尔·盖茨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和天赋,很小就通读了《世界大百科全书》。但是,他绝不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他非常叛逆,经常向父母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在父亲看来,比尔·盖茨的这种行为很有趣,但母亲常为此感到头疼。11岁以后,比尔·盖茨变得更加叛逆,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他经常会和母亲大吵,就连母亲让他保持房间整洁、按时吃饭、不准咬铅笔头这种正常要求也会使他产生抵触情绪。

在比尔·盖茨12岁那年的一天,他和母亲在餐桌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粗鲁地对母亲大喊大叫,言语间充满讥讽和孩子气的自以为是。一向冷静地调解母子矛盾的父亲老盖茨终于被激怒了,他端起一杯凉水泼到了儿子脸上。喊叫马上停止了,回过神来的比尔·盖茨竟突然对父亲说:“谢谢沐浴!”

全家人对这件事都记忆深刻,它让比尔·盖茨一夜之间变得成熟起来,而盖茨夫妇也开始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事后,他们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比尔·盖茨告诉医生,他之所以和母亲争吵,就是想与父母争夺对自己的控制权。于是,医生建议盖茨夫妇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老盖茨接受了医生的建议,送儿子去了一所私立中学读书,以便让他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就是在那所学校,比尔·盖茨结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伙伴”——电脑。

从13岁起,比尔·盖茨获得了独立权,享受了许多同龄人享受不到的自由。他可以晚上独自到华盛顿大学去用电脑,在假期可以四处打工、旅游,在高中时期他还休学一段时间,跑到一座发电厂去做电脑程序设计员。在那段自由成长时期,比尔·盖茨还认识了后来与他一同创办微软公司的保罗·艾伦。他的人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谱写以后的传奇。辍学创办微软

比尔·盖茨进入湖滨私立中学读书后,在那里接触到了电脑,在电脑软件方面迸发出浓厚的兴趣。并且认识了与他有同样兴趣的比他高两年级的保罗·艾伦。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研究软件技术,探讨各种编程数据。为了提高编程技术,他们经常到一些软件公司打工,以获取有用的信息。有一次,艾伦还怂恿比尔·盖茨去翻一家软件公司的垃圾箱,结果他们还真的在垃圾箱里找到一份TOPS-10操作系统源代码的打印文件,这帮助他们解开了许多关于编程的秘密。

1970年,比尔·盖茨15岁,但他的电脑才能已远近闻名了。一家信息公司看上盖茨和艾伦的软件技术,希望用提供使用PDP-10的电脑使用时间来交换他们的技术。因为按美国法律规定,不能给未成年人支付工资,所以该公司决定,以价值一万美元的电脑使用时间作为酬劳,请他们为公司设计工资管理软件。当时电脑的使用费用非常昂贵,二人因此获得了足够使用一学年的电脑时间,不禁高兴万分。

1971年,比尔·盖茨为湖滨中学设计了一款排课用的电脑软件,解决了之前人工排课造成的分配不均、学员拥堵的情况。还有一次,一家承包商公司开发的一套管理水库的电脑监督控制系统出了问题,面临违约的处境。比尔·盖茨和艾伦经过细心钻研,帮他们的系统排除了疑难,也让该公司免受巨额罚款。通过这项工作,比尔·盖茨和艾伦也提高了自己的软件设计水平。

1973年,18岁的比尔·盖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在哈佛读书的时候,他继续研究软件技术,并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但让他的父母亲不能接受的是,比尔·盖茨竟在1975年提出退学,理由是要和艾伦一起创办软件公司。中途退学,这对任何一个学生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惊人的举动,何况那还是哈佛大学。当儿子提出这个想法时,盖茨夫妇震惊不已,按照他们的规划,是希望儿子毕业后再创业。但比尔·盖茨等不到毕业了,他希望马上去做他人生中更重要的大事。

最后,在比尔·盖茨的坚持和盖茨夫妇的妥协下,比尔·盖茨顺利退学了。随后,他和艾伦去了墨西哥,创办了他们的微软公司。属于比尔·盖茨的微软时代到来了。大展拳脚,31岁成亿万富翁

比尔·盖茨在高中时曾对自己的同学说,自己要在30岁时成为百万富翁。这并不是狂妄,而是准确的预言。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后,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微软公司中。他的理想是在不久的将来,让每个家庭、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让电脑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为此,他和他的伙伴们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最初创业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比尔·盖茨为了研发软件,经常熬夜加班。他喜欢通宵工作,在办公室过夜也是家常便饭。一次,一个新来的秘书周一上班时发现比尔·盖茨蜷缩在地板上,吓了一跳,还以为他晕倒了。其实他只是整个周末都在加班,没有睡觉,需要稍加休息而已。

比尔·盖茨将自己编写的BASIC语言卖给个人电脑公司。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BASIC很快成了电脑产业的软件标准,当时几乎每一家个人电脑制造商都会使用微软授权的软件。微软逐步获得成功,比尔·盖茨也将公司从墨西哥搬回西雅图。1980年,“蓝色巨人”IBM进军个人电脑市场,并决定与微软合作,购买他们的电脑操作系统。这对微软公司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契机,随着IBM的个人电脑独霸市场,微软公司的电脑软体也在软件市场占据了不容小觑的地位。1986年,微软公司的总市值已达上百亿美元,31岁的比尔·盖茨已是亿万富翁。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比尔·盖茨准确地掌控了互联网市场,将微软与互联网结合。他亲自主导了产品的研发方向,大幅度革新浏览器功能,最终让微软击溃以Netscape公司为首的竞争力量,成为软件行业的龙头老大。

微软的成功取决于比尔·盖茨的远见卓识和对个人电脑的先见之明,他时刻将开发和改进软件技术作为己任,力图让软件使用起来更方便、更省钱、更富有乐趣。在谈及自己创业的成功经验时,比尔·盖茨也说自己之所以能打败竞争对手,就是因为能够不断创新,不断研发新产品。而其他软件公司常常研发出一个产品就裹足不前,以为能一劳永逸,所以会败在微软之下。

1995年,比尔·盖茨荣登《福布斯》全球富翁榜榜首,他靠自己的智慧和思维创造了巨额财富,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比尔·盖茨旋风。

他的成功告诉人们:高科技和高智商就是财富。财富于比尔·盖茨而言,已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功掌控了自己的人生。卸任CEO,专心打理慈善事业

2007年,比尔·盖茨已连续13年被评为全球最富有的人。2008年,比尔·盖茨正式退休,辞去微软CEO一职,并宣布将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到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不留给子女一分一毫。此后,他每周只花一日时间处理公司事务,其余时间都用来打理他和妻子名下的慈善基金。比尔·盖茨表示,这是他和妻子梅琳达的共同决定,他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比尔·盖茨从事慈善事业并不是偶然的。他的父母一直关注和参与慈善事业,在比尔·盖茨刚有些名气时,盖茨夫妇就力劝儿子把赚来的钱用于慈善事业。1994年,比尔·盖茨的母亲因患癌症去世,他便在父亲的建议下创立了一个正式的慈善机构——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会。起初,这个基金会全由父亲和妻子打理,他们帮助比尔·盖茨把积累的资金善尽其用,为消除贫困、改善公共健康与教育事业提供了巨额资助。比尔·盖茨卸任微软CEO后,便也连“人”带“钱”全部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2010年,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在一个媒体发布会上表示,盖茨基金会将在未来十年为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提供疫苗研究、开发和应用支持。同年,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还共同邀请美国富豪们慷慨解囊,呼吁他们拿出至少一半的财富从事慈善公益事业。

2013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比尔·盖茨又发表“为穷人而投资”的言论。他认为,只要努力,消除贫困并不是全无可能。比尔·盖茨以积极的姿态,从事着许多具体的慈善活动,他从世界首富变身为“世界首善”,开启了他下一段更具意义的旅程。

从少年时代开始,比尔·盖茨就善于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他选择了自己最热爱的事业,便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他坚持做正确的事,并把正确的事做正确,所以,他创造了自己人生的辉煌与无与伦比的精彩华章。

开除自己,先破后立

——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他是著名的“网络三剑客”之一,他是第一个靠做互联网成功的国内创业者,他将一个仅有十几人的私企发展到拥有3000多员工的上市公司,他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丁磊。丁磊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电信局员工成为赫赫有名的网易公司创始人,原因就在于他敢于开除自己,放下“铁饭碗”,循着内心的梦想出发,找到了人生的“金饭碗”。学的是通信,爱的是计算机

丁磊是浙江宁波人,出生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喜欢无线电,也曾梦想成为一个电子或电气工程师。上初一的时候,他还自己组装过一台能接收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的收音机,一时被赞为神童。大家都说,丁磊将来是做科学家的料子。

就这样,丁磊抱着当一名电子工程师的梦想,考入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他选择的是通信专业,但是不久,他却爱上了计算机编程。那个时候,方兴未艾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占据了大学生们的大部分学习时间。丁磊自从接触了计算机,便沉迷其中。他经常到图书馆翻阅外文科技图书,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书籍。他后来能比别人早一步了解最新的世界科技动态,了解互联网,都是从书中得来的。

在同学和老师们眼中,丁磊并不是优秀的学生,他的成绩只在全班第十名和第二十名之间徘徊。但他给人的印象是很有个性和闯劲,不是那种随意被安排的人。他喜爱计算机编程,平时看的都是计算机方面的书,只在考试前两周才苦学通信专业知识。有一次,学校老师想搞一个电磁场CI软件的成果展示,丁磊和几个同学主动找到老师,希望能编写这个软件程序。老师被他们的自信和真诚打动,遂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在编写这个软件的过程中,丁磊表现出较强的程序编写能力。在当时,大学生能用计算机编程,能做一些界面设计,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而自己编写软件程序,则属凤毛麟角。

大学最后一个学期,丁磊认为没有必要再在学校上课了,于是开始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兼任工程师。虽然只是兼职,但他在那家公司第一次接触了Modem、WindowsNT等新设备,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编程技能。

1993年,丁磊大学毕业了,他怀揣对计算机编程的热爱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走上了社会。此时,他的梦想不再是当一名电子工程师,而是希望在计算机行业做出自己的成就。正是理想的转变,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轨迹。三次跳槽,自立门户

丁磊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宁波,在宁波市电信局做了工程师。这是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也圆了他儿时的梦想,但这已经不能让他感到满足。在电信局工作两年,丁磊学会了Unix操作系统和一些电信知识。虽然这个工作待遇不错,可以说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但丁磊感觉难以施展自己的才能,非常苦恼。

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丁磊决定辞职。他的这一举动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当时的“铁饭碗”还是很诱人的,丢掉实在可惜。而且,父母希望他一生安稳,不用到外面吃苦漂泊。但丁磊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放弃,他决心到外面闯一闯。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从电信局辞职以后,丁磊去了广州,迈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步。初到广州时,面对来往如织的人流和车辆,丁磊更加明白财富的重要性。他亲手打破了“铁饭碗”,决不允许自己混到身无分文再回去求助父母的地步。为了找到一份工作,他不知经过多少次面试,也不知费了多少唇舌,终于在1995年5月份进入一家名叫Sebyse的外企工作。

经过自己的努力,丁磊在广州站稳了脚跟。一年之后,他再次选择了离职,因为在Sebyse工作一年,他每天除了安装调试数据库之外,几乎学不到什么新的东西。1996年5月,丁磊又在一家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公司做了总经理技术助理。在这家公司,他架设了Chinanet上第一个“火鸟”BBS,还结识了很多网友。不过好景不长,这家公司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昂贵的电信收费,几乎无法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再一次选择离开。

经历了三次跳槽,丁磊决定创立自己的公司。1997年5月,丁磊和几个伙伴共同创办了网易公司,做了真正的老板。当时,他只有26岁,所有的创业基金都是以前写软件时积攒下来的。他没有成熟的管理经验,资金也存在问题。幸好那时候经营互联网的公司并不多,所以网易运营得还算顺利。这对丁磊来说,是人生的第二次起步。他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在互联网世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下。瞄准Hotmail,成就网络门户

创办网易之后,丁磊就向广州电信局提交了一份“丰富Chinanet服务,吸引上网时间”的方案。这项方案为Chinanet提供BBS服务,能够吸引大批用户上网,并且能够让网民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广州电信局很快同意了他这个方案,允许他们把Internet服务器免费放在电信局里,这样网易就省去了一大笔费用,并借助这台服务器更好地拓展了互联网业务。

因为这台服务器的内存很大,丁磊又开拓个人主页业务,免费向每位网友提供20兆的个人主页空间。虽然这项业务并不赚钱,但它为网易积累了人气和良好的声誉。

丁磊是第一个在Chinanet上安装“火鸟”BBS的人,在他的经营下,网易的BBS和个人主页都很热闹。但仅有这些还不够,丁磊决定搞Hotmail,在中国建立免费邮箱站点。为了节省开支,他和伙伴陈磊华共同研究Hotmail的结构,开发免费邮箱。一个月下来,他们不断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最终研发了163免费邮箱系统。这套系统不亚于美国人研发的邮箱系统,靠出售这套系统,网易赚得了大笔资金。

在1998年6月之前,丁磊还没有网络门户的概念。但在一次与国外一家大网络门户网站的老板交流过程中,丁磊得知他们一个月的广告收入就高达25万美元。他猛然意识到,在网上投放广告将为网站带来十分可观的收入。于是,他马上将网易的首页变为门户网站,改版不到一个月就收获成功,用户访问量激增。从此,网易公司从原来的技术型模式慢慢转为商业性模式。

1998年,网易在评选十佳中文网站活动中获得第一名。这个喜讯给了丁磊和他的同事们更大的信心,之后,他们又推出了网络虚拟社区。虚拟社区一经推出,12天之内就有4.5万人注册,这给网易带来更大的广告效益。在丁磊的带领下,网易迅速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网络门户之一,它也在互联网市场上越走越远,越做越强。困境中崛起

1999年,丁磊将网易公司从广州搬到了北京。2000年,趁着网易的良好发展势头,他又将网易推向了国际市场,在美国的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但是,网易登陆纳斯达克市场时,网络股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它从一上市就不断下跌,甚至上市当日就跌破了发行价。这种局面给网易公司的经营者带来巨大压力,因为这给投资者带来了账面损失,他们会密切关注网易的经营状况。2001年初,丁磊迫切地想把网易卖掉,但当时根本没人敢买。到了9月份,网易想卖也卖不掉了,因为误报2000年的财政收入,涉嫌欺诈而被停牌4个月。

网易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期,股价被定在64美分,在整个股票交易市场狼狈不堪。这个时候,丁磊反而冷静下来,他不想卖掉网易了,打算好好经营它。丁磊将网易的三大业务重点定在在线广告、无线互联和在线娱乐上。并且,他适时推出了《大话西游》等网络游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网易就靠着网络游戏和短信业务的支撑,走过了那段最黑暗的时期。

2002年,是中国短信爆炸的一年,而网易也凭着短信业务的发展而峰回路转。并且,经过申诉成功,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恢复网易的股票交易。这一年,网易实现盈利,股票开始领涨纳斯达克,并成为纳斯达克市场上的一只绩优股。2003年,网易的股价攀升至70多美元,丁磊一夜之间成为中国富豪,也是国内第一个靠互联网致富的创业者。在谈及这段曲折历程,丁磊说:“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你难免会跌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丁磊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选对了方向,就要积极进取,永不放弃努力。只要坚持努力,就有可能登上成功的峰巅。

走适合自己的路

——90后新贵丁仕源丁仕源,一个标准的90后,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既不是什么“海归派”,也非北大、清华高才生。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大专生,但他凭借个人的努力,闯入时尚、传媒、娱乐界,创造出千万价值的财富。他的奇迹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一个标杆,“就业难”不是问题,“难就业”不是借口,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勇于拼搏,就一定能闯出一条非比寻常的人生路。特立独行的老成少年

1990年2月,丁仕源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迁居深圳。丁家家境殷实,父母期望儿子将来过上一种幸福安稳的生活,根本没想过要他去赚大钱。

然而,丁仕源并不是那种乖乖仔,他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很多,而且颇为另类。他喜欢冒险,喜欢挑战,敢于“冲杀闯荡”,班上很多同学都将他奉为“老大”,跟着他一起疯。上小学的时候,他就顶着扫把头、穿着窄脚裤和Nike鞋在学校里招摇过市,俨然一个特立独行的少年。他还会喝酒、打架,闹得无法无天。小学毕业的时候,他带着同学们到舞厅里狂欢,一直玩到凌晨两点多。哥哥找到他后非常生气,狠揍了他一顿。结果,这一打竟然打醒了12岁的丁仕源,他似乎一夜之间顿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并决定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暑假期间,刚刚小学毕业的丁仕源就跑到深圳龙岗区的成人培训中心报名参加新闻、营销、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和培训。一个12岁的孩子就学这些东西,让人不可思议。但更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头,丁仕源选择学这些课程,是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14岁那年,丁仕源看到有一家服饰专业的报纸招聘记者,就跑去报名面试。一开始,人家看他还是个小屁孩,简直是开玩笑,自然不会录用他。可是,他却拿出深圳300多家服装企业的相关资料,大谈各企业的风格特色,并畅谈自己对服饰行业的看法。这个14岁少年的见解让招聘人员惊掉了下巴,公司领导当场决定聘用他。

就这样,丁仕源在14岁时就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他不仅在这家报社做记者,还代理客户广告,并且做得如鱼得水。丁仕源的成熟,不仅在于他有思想,还在于敢行动。他在那次挨打之后,就为自己规划了未来,他要在时尚、传媒领域闯下一片天空。16岁闯荡选美行业

丁仕源在第一家报社做了一年多,又去了另一家服装类报社做兼职工作,担任记者和广告客户主任。工作期间,他结识了一大批模特,积累了他们的资料,还进入电视台实际操作。2006年初,丁仕源入职《服装时报》,这时的他已经小有名气,在多家公司担任艺术总监和营销顾问等职位。他整合了自己之前积累的资源,打造出一些时尚品牌,并策划加入了深圳服装服饰交易会。

2006年,16岁的丁仕源开始介入一些选美比赛,因为他之前在几大服饰专业报纸做过客户外联工作,对模特和各企业的情况都比较熟悉,所以一些选美机构看中他,请他负责选美比赛的策划、统筹和招商等工作。一开始,他就与香港著名设计大师谢百骐合作,共同打造了几届世界模特大赛,旗下招揽了几十名获奖选手和名模艺人,并与一家电视台合作了选美赛事。

同年年底,丁仕源因出色的能力,受邀加入刚成立的深圳新闻网,担任该网站的记者和广告宣传策划经理。2007年,他又到香港和台湾娱乐行业深造,与一些著名导演和艺人交流学习,成功策划了许多大型晚宴和酒会。在工作中,丁仕源非常卖力,与各方加强联络,甚至不惜倒贴交通费和通讯费。在短短的几年间,他就参与策划和组织了200多场模特大赛、选美比赛、酒会和晚宴活动。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年纪轻轻的丁仕源不但为自己赚取了以后的创业基金,还积累了资源,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后来,因为选美比赛越来越多,招商也越来越困难,丁仕源逐渐放弃参与这些活动,改把自己认识的模特介绍给客户拍平面广告或广告片。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丁仕源仍在高中读书,他每天下午一放学就马上换了西服,去和人商谈、签约,参加各种发布会。学校对丁仕源缺课和早退的情况很有意见,但幸好没有让他退学。丁仕源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上大学前创办自己的公司,他一直努力地朝这个方向迈进着。边读书边创业,打造千万身家

丁仕源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尽管许多商业活动影响了他的学习,但他还是顺利读完了高中。高中二年级的时候,18岁的丁仕源就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人生目标,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深圳互动文化传播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万,都是丁仕源自己辛苦赚来的,没有从家里拿一分钱。不久,他又成立了一个娱乐公司,成为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做了老板之后,丁仕源感觉有了压力,因为之前他是要求别人配合他工作,现在他要统筹整个公司的工作。当时,他将公司的主营方向转为企业活动策划,这类活动简单易做,项目周期也短,能保证公司高效运转。2009年,丁仕源参加了高考,他的成绩很一般,没有上本科线,只好选择了深圳一家大专院校就读。在学校里,他一边读书,一边经营着自己的两个公司,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知道他有着双重身份,也不知道他少年创业的经历。2010年11月,第2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在丁仕源就读的学校举行,大家才知道原来这次大赛的助理导演和赛务统筹竟是本校的新生。丁仕源的身份被揭开,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专门为他提供了一个平台,并鼓励他去参加职业规划大赛。在校方的支持下,丁仕源积极参加了那次大赛,还获得了奖项。在大学读书三年,丁仕源常常开着车往返于学校和公司之间,成为同学们艳羡的对象。

大学毕业之后,丁仕源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中。他调整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力图打造一个专业团队,以专业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公司。目前,丁仕源的两家公司的资产已达千万元以上,且发展势头良好。当他的同学们还在为就业发愁的时候,他已成为90后中的千万富翁。对于这份成功,丁仕源很淡定,他认为自己是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他期待自己在30岁时能步入亿万富翁的行列,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就能实现这个目标。

Part 02 选择挑战,无限风光在险峰

从未有人可以轻松采摘成功的鲜果,更没有人能随意几步就登顶人生的巅峰。只有汗水滴落在脚印上,你才能看到一步步前行带来的风景;只有付出不懈努力之后,你才会品尝到最终的甘甜如饴。有时,命运会把成功的喜悦层层包裹,用各种艰辛苦难来掩盖它的芬芳,只有那些勇敢挑战的人,才能迎风站在成功的峰巅。

有语言障碍的幽默大师

——乔治·萧伯纳他的童年在贫苦中度过,15岁就外出打工,承担了赡养整个家庭的重任;他只接受了5年的学校教育,但书写的文字流传全球,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高荣誉。他内向、害羞,在陌生人面前甚至语不成句,但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却成了全世界最幽默的演讲大师和一流的雄辩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处处都有命运的逆转,时时都在创造生活的奇迹,而这一切皆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对困难的无所畏惧。名门之后的窘迫生活

如果只论家庭出身,乔治·萧伯纳可以被归纳进赢在起跑点的人群。他的父母均出自于爱尔兰名门,可是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父亲因酗酒导致家道中落,母亲因嫁给了这个毫无进取心的没落贵族而失去了家族财产的继承权。因此,当乔治·萧伯纳在1856年7月26日降生于爱尔兰首都都伯林的时候,这个家庭早已家徒四壁。

童年时代的乔治·萧伯纳身负贵族的名号,却过着极其窘迫的生活,仅仅读了5年书,他就不得不退学开始工作。萧伯纳最初的工作是担任事务员,每个月可以拿到40元5角的薪水。这份微薄的薪资对于这个捉襟见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因此萧伯纳分外珍视这份工作。但是,这份工作并不是萧伯纳兴趣所在,他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和音乐,7岁的时候已经阅读了莎士比亚的作品,12岁的时候便开始拜读拜伦的诗歌。在萧伯纳18岁的时候,他开始热衷于狄更斯的小说,约翰·但德的冒险游记以及斯图亚特·米尔的哲学、经济学作品。这些伟人的巨著为乔治·萧伯纳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户,让他看到了更加精彩的世界,也令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在萧伯纳20岁生日的时候,他决定再也不能继续这种平淡的生活了,他在心中暗自发誓:“人生如此短暂,我不能在事务员的生活里虚度光阴。”于是,他决定离开家乡,前往伦敦去寻找在那里做音乐老师的母亲。

在抵达伦敦的最初九年里,乔治·萧伯纳的生活窘迫到了极点。他原本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写作能力混一口饭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个计划不可能实现。万般无奈之下,萧伯纳只好在一个电话公司外务部找到了一份差事,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自己的写作理想。好景不长,这家电话公司不久之后就倒闭了,萧伯纳的生活又一次陷入窘境。

如何让生活继续?是否真的要放弃理想?年轻的乔治·萧伯纳陷入了两难之中。他热爱写作,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之下,都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写满五张稿纸。可是残酷的现实却让他沮丧,因为他连将稿子寄往出版社的邮费都掏不出来,更何谈出版这些作品呢。

在萧伯纳立志要用手中的笔为生的9年时间里,他的文稿收入一共不超过30元,这其中还包括他给一些卖药广告写文案赚得的报酬。与此同时,他投向出版社的书稿一次又一次被退回,有60家不同的出版社都向他寄出了退稿信。向怯懦宣战

写作事业频频受阻让萧伯纳备受打击,虽然在母亲的帮助下他不至于食不果腹,但经常穿着满是破洞的衣服。为了改善生活,萧伯纳不得不接受一些报刊评论的写作工作。他曾经为《大黄蜂报》撰写过音乐评论,也为《明星报》《星期六评论》撰写音乐和戏剧的评论文章。在剧作家易卜生的影响下,萧伯纳开始对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旨的“新戏剧”产生了兴趣,他反对王尔德“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大力倡导和创作了反映社会问题的各类戏剧,并因此获得了一些人的赞誉。

随着萧伯纳在评论和戏剧方面的突破,他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束缚他继续前进的一道羁绊。虽然萧伯纳曾经多次在众人面前用大胆的言辞批判现代婚姻制度、教会组织和民主主义,但他深知自己性格中隐藏着内向、自卑和胆小的因子,如果不突破,他将无法获得事业的上升。有一次,萧伯纳去拜访居住在泰晤士河畔的一个朋友,他在河边徘徊了20多分钟,也无法鼓起勇气敲门,脑海中甚至一度浮现出干脆回家的念头。这一次的经历让萧伯纳认识到:如果继续这样害羞下去,自己将被所有人关在门外。

为了克服怯懦的毛病,乔治·萧伯纳想出了各种方法,并在大英博物馆图书室里翻阅了各类书籍,但最后他发现真正有用并且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当众演讲。因此,萧伯纳参加了一个名为“考求者学会”的辩论组织,并积极地参与了这个组织每周的辩论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萧伯纳逐渐开始敢于在人前说话,也变得沉稳大方了。有一次,活动的组织者邀请他担任辩论会的主讲人,萧伯纳非常紧张,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可当他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大脑之中一片空白,只能即兴发挥。原本以为自己搞糟了,但当萧伯纳走下讲台的时候,台下居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众人对于他机智而又精彩的演讲非常钦佩。直到此时,萧伯纳才慢慢意识到到怯懦和胆小并不可怕,它们已经逐渐离他远去了。

走出怯懦阴影的萧伯纳比原先更加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特别留了一个讽刺家式样的发型,每天都要对着镜子练习用潇洒的手势来增强演说的效果,并不断以爱尔兰式的机智幽默赢得听众的掌声。此后长达12年的时间里,萧伯纳专注于演讲,不断被邀请出席各种讨论会,所到之处都有他的拥趸为他的精彩演讲欢呼喝彩。可是谁又会想到,讲台上舌灿莲花的演讲家、雄辩家曾经是那么害羞的一个人。幽默大师和剧作家

通过演讲收获了大家的掌声,萧伯纳并没有满足于此。在他的心目中,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才是真正可以彪炳史册的成绩。在伦敦的一次讨论会上,有一位剧评家为大家朗读了易卜生的作品《培尔·金特》,剧本强大的感染力深深打动了萧伯纳,他感觉到“在那一刹那,这位伟大诗人的魔力打开了我的眼睛”,从那一刻开始,萧伯纳决定投身剧本创作。

对易卜生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萧伯纳先后出版了《易卜生主义的精华》和自己的第一部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集》。在这个剧作集中,萧伯纳发表了《鳏夫的财产》《华伦夫人的职业》《荡子》三个剧本,并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此后,萧伯纳又接连出版了几部剧本集,其中《武器与人》《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巴巴拉少校》等作品都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作品。因其在剧本创作中突出的贡献,1925年,萧伯纳以“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获得8000英镑的奖金。不过这笔奖金却仅在萧伯纳手上停留了几分钟,因为他深知那些为了文学理想拼搏的年轻人们是多么需要钱,所以他将奖金全部捐给了瑞典和英国的穷作家们。这位曾经穷困潦倒的剧作家希望年轻人可以像自己一样不放弃对理想的追逐。

成名之后的萧伯纳依旧保持着自己幽默的风格。有一次,美国舞蹈家邓肯慕名写信给他说:“如果我们结婚,孩子的头脑像你,而面孔像我,那该有多好。”萧伯纳接到信后一本正经地回复道:“可是如果孩子的头脑像你而面孔像我,那岂不是糟透了!”

还有一次,有一个鞋油厂老板请求将萧伯纳的名字用于一款新品种的皮鞋油,并对他说:“如此一来,全世界所有人都可以知道您的大名了。”萧伯纳立刻笑着回答道:“但是没有皮鞋穿的人却是例外啊!”

也许幽默的个性总能让人身心愉悦,萧伯纳的身体一直非常好,而他也成为作家之中的长寿者。他曾经说:“只要活着,我就能感受到人生实在很愉快,莎士比亚认为人生是一根很短的蜡烛,而我却觉得人生就像是一支大的火炬,我要让它越烧越旺,再交给下一代人。”

1950年11月2日,萧伯纳在赫特福德郡埃奥特圣劳伦斯寓所因病逝世,终年94岁。这位传奇的语言大师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奋进者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如何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写生命的剧本。在人类文明史上,乔治·萧伯纳的名字不仅因他的成就而闪耀,他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也永远感召着后人。

征服天险,建造“铁龙”

——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幼年便留学海外,他不曾忘却家国祖训;作为耶鲁大学最早的华人毕业生,他回到祖国之后却长期报国无门。他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首创竖井开凿法和人形线路,震惊中外。在拥有先进技术的多国设计师束手无策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不断攻克难关,成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这一切,皆源自于他对这个国家的爱,对这个民族的爱。耶鲁毕业的留洋幼童

清朝末期,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之痛后,掌握着统治大权的清政府中有一部分人开始思考,他们认识到中国的科技水平太落后、枪炮也太弱,这是导致中国不断挨打的根本原因。统治者担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威胁到自己的江山安稳,于是便搞起了洋务运动,不断从国外购买机器,希望振兴中国的工业。曾经留学美国的爱国革新思想家容闳在此时提出了一项建议:选派一些学生去科技发达的美国,让他们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学成回国后便可以报效国家。正处于洋务运动热潮中的清政府接受了这项建议,从各省甄选留学生。

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降生于广东省南海区一个世代为商的家庭,曾祖詹万榜、祖父詹世銮、父亲詹兴藩都是贩卖茶叶的商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当清政府在广东挑选留洋幼童的时候,詹天佑刚好11岁,正符合条件。当时,由于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并不了解,所以充满了畏惧,加上许多前往美国的华工都病死他乡,因此很多符合留洋条件的幼童家庭都不愿意将孩子送往遥远的美国。而且清政府还要求幼童家长签署出洋志愿书,上面写着倘有疾病生死必须各安天命,这更令大家不肯放心将孩子交出去。但詹天佑的父亲是一个走南闯北的茶商,见多识广,他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便痛下决心将孩子交给了容闳,让他带着年幼的詹天佑前往上海。经过一段时间语言学习之后,詹天佑等首批赴美留学的30个孩子从上海出发,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1873年,初到美国的詹天佑进入康涅狄格州威士哈芬小学开始学习,后来又进入纽哈芬希尔豪斯中学。1878年,以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詹天佑在容闳的建议下考入了耶鲁大学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专门学习铁路工程。

在耶鲁大学学习的时候,詹天佑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喜爱运动。他与美国同学相处得极为融洽,经常和他们一起滑冰、钓鱼、打棒球。可是清政府只希望留学生掌握各种技术,非常忌惮他们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所以严格限制留学生和美国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监不仅不准许他们打球,更会经常干涉他们的服装样式,不许留学生去教堂。年轻的留学生们在先进的现代文明感染下,逐渐无法忍受这种种束缚,他们不想穿着活动不便的长袍,有人甚至想剪掉难看的辫子。眼看学生们越来越难管理,清光绪七年(1881),清政府决定立刻召留学生回国,以免他们都成为异端。而此时,这些留学生之中只有詹天佑和另一个叫欧阳赓的同学获得了学位,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从报国无门到崭露头角

光绪七年,在清政府的严令之下,离开祖国近十年的詹天佑回到了家乡。他满腔抱负,一心想着用自己在美国的所学报效国家。但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对这批留学生并不重视。同年10月,詹天佑被派到了福建水师学堂学习驾船,清政府认为这批留学生大多数未能完成学业,因此要求他们重新学习。眼看自己的专长无处施展,詹天佑并没有气馁。他认真掌握军舰驾驶技术,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中法战争爆发后,詹天佑还曾经走上战场,在闽江口和法国军舰激战六个小时。虽然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的英勇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清光绪十四年(1888),经开平矿务局留美同学邝孙谋的介绍,詹天佑来到位于天津的中国铁路公司,从事塘沽到天津铁路段的铺轨工程。虽然时任铁路公司总办的伍廷芳只让他给外国工程师做助手,但詹天佑依旧感到分外激动,因为他终于可以从事自己热爱又擅长的铁路工作了。

在铺设唐津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总是冲到一线,在工地指挥工程。他起早贪黑,带着工人努力工作,仅用了8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交给他的铺轨工作。这项工程有一个关键性难题,它途径泥水很深的滦河,这给工程打桩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政府首先请来当时技术最先进的英国人,但因为施工时水流湍急,英国人败下阵来。于是又请来日本人,他们的技术并不比英国人高明,也以失败告终。最后,清政府只好无奈地请来德国人,虽然德国工程师带来空气打柱法的新技术,最后还是铩羽而归。

眼看工程告急,遍访高手却没有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清政府无奈之下只好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詹天佑。虽然大家都不看好,但詹天佑非常有信心。他仔细研究滦河的河床地质构造,进行多次调查和测量,最后找到了合适的筑桥地点,并决定采用压气沉箱法进行桥墩的施工。这种技术此前从未在中国使用,詹天佑谨慎尝试,终于让桥墩工程顺利完成,而整个滦河大铁桥工程也如期完工。经此一役,那些经验丰富的外国工程师们也不禁对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子刮目相看,向他竖起了大拇指。随着唐津铁路建成,詹天佑的名字逐渐传遍了大江南北。献身筑路的铁路之父

在滦河铁桥修建中成名之后,詹天佑又承担了津芦铁路、关外铁路、女儿河桥梁、锦州铁路、萍醴铁路等工程,并全部交出了圆满的成绩单。

1905年5月,清政府交给詹天佑一个新的任务,由他担任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在此之前,中国的铁路都是承包给外国人来修建,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重要干线。这条全长200千米的铁路要经过燕山山脉,穿过许多险峻的山岭,其工程难度连英国工程师都望而却步,而清政府还对詹天佑提出三个要求:花钱要少,质量要好,工期要快。

要想顺利完成这项工程,首要一点便是选择合理的工程线路。为了调研线路,詹天佑冒着塞外的寒风,骑着一头毛驴,翻山越岭地测绘地形。为了取得全部的资料和数据,他几乎走遍了京张工程地区,最后才从三个方案里选择了最理想的一条线路。

在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八达岭就像是盘踞在铁路线上的一头巨兽。詹天佑经过仔细考虑,决定采取分段施工和中距离凿井的方法。当隧道从两端分别开凿,虽然时间加快,却对精准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詹天佑亲自定线定位,检查每一个炮眼的距离和位置,确保了隧道顺利开凿。但铁路线不可能全部用隧道,还要设法让火车爬山,这又面临八达岭坡度过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让火车沿着斜坡上山,经过一段距离后再折返,然后朝着另一方向继续爬山。这样不仅降低了坡度,还省去了隧道开挖的成本,只需要两台机车一推一拉,就可以让火车安全通过。

1900年8月,京张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时间竣工。这条铁路共有4条隧道,125座桥和200多个涵洞,挖出2亿立方土石,工程浩大。以至于有人说:就算秦始皇看到这么高难度的工程也要被吓倒了!

京张铁路圆满完工让许多外国工程师目瞪口呆,中国人不借助外国人一丝一毫的力量便建成了此项工程,所有国人都觉得扬眉吐气。詹天佑为国争光,令清政府非常满意。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上万名工人的力量所建成,并不是我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

辛亥革命之后,詹天佑为了振兴中国的铁路事业,和同行们成立了中华工程师协会并被推举为会长。他积极培养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勉励年轻人要“精研学术”,更要“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但是,由于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侵袭中华大地,让这位爱国的天才工程师无法继续施展自己的才华。1919年4月24日下午,这位伟大的工程师在汉口去世,享年58岁。

虽然生逢乱世,但詹天佑的一生却充满不断挑战、从不屈服的战斗精神。他希望将欧洲的先进技术带来中国,更希望振兴国家,让中国人自立自强。

在登上长城的时候,他曾经感叹:“生命有长有短,命运有沉有浮,虽然生逢乱世无法,但所幸我的生命可以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条铁轨,为后来人铺设通往国家自强之道路。”这是一名铁路工程师的理想,更是近百年来所有中国人的理想,这个理想在今天化为逐步实现的中国梦,若詹天佑在天有知,也会感到欣慰。

实现人类飞天的梦想

——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父亲是牧羊人,母亲是音乐教师,他们只是一对普通家庭出生长大的兄弟;没有读完高中,更没有上过大学,这对兄弟的人生似乎应该和所有俄亥俄州的牧民一样平淡无奇。但是他们创造了奇迹,实现了人类上千年来的梦想,神话传说中的“飞毯”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现实,人类也可以在空中翱翔了,从此整个世界都变小了。热爱劳动的牧羊人之子

俄亥俄州位于美国中东部地区,这里水运、陆运交通发达,耕地面积广大,农产品产量居美国各州首位。在这片物产丰富的土地上,有很多农民和牧民,其中有一个叫作莱特的牧民,他的妻子是一个音乐教师,还有四个可爱的儿子,老大叫路易,老二叫洛林,老三和老四则分别叫作威尔伯和奥威尔。

威尔伯·莱特出生于1867年4月16日,奥威尔·莱特出生于1871年8月19日,两兄弟还在幼年时便经常跟随父亲一起劳动,并且对机械装配有着浓厚的兴趣。老莱特看着四兄弟一天天长大,发现威尔伯和奥威尔尤其热爱劳动,而且好奇心也最强,不管什么东西都想要尝试一番,便一直教导他们进行“创造性劳动”,这也让莱特兄弟从小就学会了通过思考制造出和别人不同的玩具和劳动工具。

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件作品应该是他们庞大的双人爬犁。每年冬天,俄亥俄州都会普降大雪,小朋友们会乘坐父亲为他们制作的爬犁在雪地滑行玩耍。可是莱特兄弟的父亲总是不在家,所以他们没有爬犁可玩。眼看别人玩得那么开心,哥哥威尔伯便说:“我们自己来做一个爬犁,比他们的更大,可以两个人一起玩!”兄弟两人一起动手,仔细钻研、尝试,没过几天的时间,他们就制造出了一个可以承载两个人的大型爬犁。当他们将这个庞然大物推到雪地上的时候,所有的小伙伴都投来艳羡的目光,这也让莱特兄弟第一次尝到了创造性劳动的快乐。

1878年,在威尔伯11岁、奥威尔7岁的时候,他们的父亲被选为基督教教会的主教,全家从俄亥俄州搬到了爱荷华州。两个哥哥路易和洛林留在俄亥俄州读高中,威尔伯和奥威尔则跟随父亲一起搬了过来。这里的生活远比做牧民要轻松自在很多,父亲也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们。

1878年的圣诞节那天,莱特兄弟的父亲为他们带来一个礼物,这个东西有一条橡皮筋,只要将它扭好,它就可以凭借着两个竹片呼啸着飞到天上去。兄弟二人被这个小玩具深深吸引了,以前,他们只知道鸟儿可以在天上飞,原来人制作的东西也可以飞到空中去。父亲告诉他们这个东西叫作“飞螺旋”,从此,在莱特兄弟幼小的心灵里便有了飞行的愿望,他们多么希望自己也可以像飞螺旋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那一定非常刺激好玩。勤于动手,更爱思考

1884年6月,莱特主教的工作出现了变动,一家人又从爱荷华州搬回了老家俄亥俄州代顿市,这也导致莱特兄弟未能完成他们的高中学业,哥哥威尔伯的中学毕业证书也没能拿到。回到代顿市之后不久,莱特兄弟的母亲便因肺结核离世,这一不幸让全家人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整个家庭都笼罩在一片阴郁的气氛里。

母亲离世之后,哥哥路易和洛林也分别从大学毕业,各自成家,原来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开始显得冷清。威尔伯和奥威尔为了改善家庭状况一直在努力着,他们努力工作,并且不断学习,阅读了大量的机械著作。此外,他们两个人都很喜欢亲自动手去做一些事情。老莱特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兄弟俩没有请人来修,他们自己动手绘制图纸,四处寻找修缮房屋需要的材料,不仅修建了舒适的前廊,还用各种花卉点缀着房前屋后,让这个家再一次显现出勃勃生机。他们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和与生俱来的智慧与激情,都决定了兄弟二人将来必然会创造更大的成就。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那些一直细心观察、思考的人更易抓到这些机遇。莱特兄弟观察到代顿市虽然有很多居民,却没有一份本地的报纸,他们便商议开办一个报社。不久之后《代顿周报》面世了,它报道了本地的一些奇闻趣事,内容贴近大家的生活,很快就吸引了代顿市民的关注。虽然莱特兄弟还很年轻,但这份报纸在他们的共同操持之下办得红红火火。

不管做任何事,莱特兄弟对于机械的热爱都没有停止过。在开办报社期间,他们不仅负责报纸的采编,还自主研发了一台高速印刷机,这台机器以巧妙的方式运行,让当时的出版商都很惊诧。大家都认为这玩意儿很好用,但没有人能看出来它是怎么工作的。结束报社工作后,莱特兄弟又开设了一个脚踏车行,在代顿市开设了一个修理店,甚至有一段时间弟弟奥威尔还非常迷恋汽车,他想要建一个生产汽车的工厂,只是因为哥哥威尔伯并不喜欢汽车,这个主意才被搁浅。让人类飞到天空去

1896年,德国的航空先驱奥托·李林达尔在一次滑翔飞行中不幸遇难。这个消息登上了全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对于所有热爱飞行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噩耗。莱特兄弟虽然也是机械爱好者,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受到打击,他们认为李林达尔的失败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机械装置的诀窍,儿时“飞螺旋”种下的梦想也因为这条消息而再一次被唤醒。经过一番总结和分析之后,莱特兄弟认为自己可以避免李林达尔的错误,找到操控飞机的正确方法,于是他们决定投身飞行动力的研究中。

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莱特兄弟开始对飞行器进行深入的探索。没有人资助他们的研究,莱特兄弟就靠脚踏车生意赚来的钱来研制。两个人不仅吸取了李林达尔等前辈的经验,更向鸟类等飞行物进行学习。他们时常躺在草地上观察鸟儿的飞行姿态,研究它们是如何起飞、升降和盘旋的原理,有时在草地上一躺便是好几个小时。

创造性劳动需要相互配合,而莱特兄弟正好是一个互补的组合。哥哥威尔伯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他踏实、勤恳,拥有一个工程师所需要的谨慎思维;弟弟奥威尔则富有超凡的想象力,敢于不断创新,尝试那些从未有过的方法。两颗智慧的大脑依靠默契相互结合,正如奥威尔所说:“我们一起生活,共同工作,就像是一个人一样。”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莱特兄弟借鉴了李林达尔、匹谢尔、查鲁特等滑翔机前辈的经验,又通过大量的风筝、滑翔机以及风洞试验进行验证,最后设计出了最佳的飞行器机翼剖面形状和角度,让它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上升力。他们扩大了机翼面积,让它达到前所未有的308平方英尺,并设计了通过直接控制机翼来操控飞行姿态的结构。连续四年的夏天,莱特兄弟都来到北卡罗来纳州与世隔绝的山上进行飞行练习。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制造出第一架无人驾驶双翼滑翔机,并将它像风筝一样放上了天。

1900-1903年,莱特兄弟共制作了3架滑翔机,进行了1000多次滑翔飞行,制造了200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的风洞试验。从1903年夏天开始,莱特兄弟开始着手制造著名的“飞行者1号”双翼机,但没有一家公司愿意为他们制造航空发动机,他们只好请来机械师自己制作了一台12马力的活塞式发动机。1903年12月17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进行了首次飞行,虽然只飞了12秒,飞出去36.5米的距离,但它标志着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帷幕。

在“飞行者1号”之后,莱特兄弟不断努力,又制造出了“飞行者2号”和“飞行者3号”,这两架飞机解决了飞行时的平衡和操控问题,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远超“飞行者1号”,而莱特兄弟也在1906年申请到了飞机专利。

1908年,当莱特兄弟的飞机制造到第六架时,飞行时间已超过了一个小时。美国陆军部注意到了飞机的军事价值,他们热情邀请莱特兄弟进行飞行表演。从此之后,飞机在整个欧洲掀起了研究热潮,莱特兄弟也在巴黎、伦敦和华盛顿赢得了许多荣誉。美国总统塔夫脱盛赞他们:“这对杰出的美国兄弟全身心地投入到飞机制造事业中,他们是美国青年靠自己的双手改变世界的代表。”从此,莱特兄弟名声大振。

从1909年3月美国陆军部向莱特兄弟订货开始,飞机正式应用于军事,许多国家和政府也开始了飞机的研制,在各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之下,人类逐步走进了航空时代。

不管在莱特兄弟成功之前有多少人进行过滑翔机的试验,在人们的心目中莱特兄弟永远都是对飞机发明贡献最大的人。飞机虽然没有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但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管是应用于军事还是民生,它都是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发明,让人类真的飞上了天空,而这正是莱特兄弟努力创造、发明的最终梦想。

苦难生活滋养出的美妙歌声

——世界首席男高音安利可·卡罗素有时候,生活是一把刻刀,能够在最美丽的容颜上刻下可怕的皱纹。有时候,生活又像是一把雕刻刀,能够把最粗粝平凡的石头雕刻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对于卡罗素来说,生活就像是一根琴弦,也许最初奏出的音符并不美妙,但经过坚持不懈地磨炼,终于演奏出让整个世界为之沉醉的旋律。买不起鞋的农夫之子

1873年2月25日出生于意大利拿波里的安利可·卡罗素,从小便生活在贫困之中,他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母亲是一个农妇。这个家庭虽然经济拮据,却生育了21个孩子,其中只有3个孩子活了下来,而排行18的卡罗素是第一个活过童年的孩子。卡罗素童年时代经常食不果腹,有时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经常赤着脚在街头流浪。

生活的贫苦并没有磨灭卡罗素对艺术的向往,他从小便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分,非常喜爱唱歌。母亲也认定这个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孩子不一般,他的头顶上有天才的光轮,将来肯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家。卡罗素一直记得母亲对自己的成长倾注了许多心力,他曾眼含热泪回忆说:“为了让我学习唱歌,母亲甚至连鞋子也不舍得给自己买,常年打着赤脚生活。”10岁的时候,由于父亲无力支付学费,卡罗素只好退学进入工厂,开始童工生涯。白天,卡罗素要在工厂里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可是晚上回到家里,他会为母亲吟唱歌曲,用稚嫩的童音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幸的是,当卡罗素15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因病与世长辞,只给他留下一张小小的照片。卡罗素一直将母亲的这张照片带在身边,在他最困难和在成功巅峰的时刻都不曾将它遗弃。

工厂的生活简单而且枯燥,安利可·卡罗素很快就厌倦了,他想要学习唱歌,想要成为一名歌唱家。18岁的时候,卡罗素找到了著名的声乐老师威尔金,并虔诚地希望拜他为师学习歌唱技巧。威尔金听了卡罗素的演唱,毫不留情地说:“你的声音就像是风吹着百叶窗一样细弱,完全没有办法唱歌,你还是放弃吧!”

被老师否定的卡罗素内心沮丧,可是心中的梦想却像是一团浇不灭的火焰,让他无法放弃。21岁的时候,卡罗素决定从工厂辞职,用歌唱的技能来谋生。新星冉冉升起

1895年3月15日,22岁的卡罗素第一次登上了舞台。在这之前,卡罗素的表演仅限于酒店餐厅的演唱。当他真正登上歌剧舞台,站在绚丽灯光下的时候,居然紧张得无法发出声音,几番努力之下的歌声也只能用惨不忍闻来形容了。

初次登台的失败在卡罗素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他不敢敞开喉咙演唱,生怕别人会嘲笑自己,所以只能做一个候补歌手。“难道我追寻了数十年的歌唱生涯要从此终止吗?”卡罗素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他是多么不甘心啊!

为了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卡罗素跑到了米兰,拜著名的指挥家隆巴尔迪为师。这一次拜师学艺让卡罗素真正敲开了歌剧艺术的大门,他利用自己抒情的声线,寻找自己的特色,演唱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1897年,著名作曲家普契尼为自己的新作《艺术家的生涯》面试演员。卡罗素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激动,他认定自己便是剧中男主角鲁道夫的不二人选。果然,卡罗素深情的演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连普契尼都惊讶地说:“难道是上帝派你来的吗?”因为他的歌声实在太适合这个角色了。《艺术家的生涯》正式公演之后,安利可·卡罗素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变得妇孺皆知。人们都在打听这个美妙的声音从何而来,什么人才可以拥有天使一般的嗓音。当他们得知卡罗素的经历后,纷纷为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越来越多的人涌到剧院观看他的演出。而卡罗素也在此时爱上了一起演唱的女高音歌唱家阿达·贾凯迪,在事业和爱情上获得了双丰收。世界首席男高音

在别人看来,卡罗素是在普契尼的歌剧中一夜成名,只有他自己知道成功是多么来之不易。卡罗素不能忘记自己贫困的童年,不能忘记买不起鞋的母亲赤脚劳作,更不能忘记自己学艺时遭到的嘲笑。这些回忆虽然苦涩,但它丰富了卡罗素的内心,让他的声音更加饱含深情。

1900年12月,卡罗素深情的演唱引起了著名的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的关注,他应邀登上了这座歌剧院的舞台。这一次,卡罗素表演了自己的成名之作《艺术家的生涯》,依旧饰演男主角鲁道夫。次年3月,他又一次登上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的舞台,和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三巨头联袂出演博依托的歌剧《梅菲斯特菲勒》。在这部剧里,卡罗素演唱浮士德,夏里亚宾演唱梅菲斯特菲勒,托斯卡卡尼担任了本次演出的指挥。这场演出被誉为歌剧历史上最完美的表演,艺术家们倾情奉献了自己最饱满的热情,而卡罗素也自此被誉为“世界首席男高音”。

1902年,卡罗素在摩纳哥蒙特卡洛首次和世界级女高音梅尔芭合作演出《艺术家的生涯》《弄臣》等剧目。随后,他们又一起登上了伦敦皇家歌剧院的舞台,轰动了整个英国歌剧界,卡罗素也被英国媒体称为“不朽的男高音歌唱家”。

也许是命运之神想要补偿安利可·卡罗素曾经承受的苦难,变得格外眷顾他,不断将他送上更高的演出舞台。荣誉接踵而至,但卡罗素并不快乐。他的妻子阿达·贾凯迪在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之后,由于夫妻矛盾而离家出走。这件事成为卡罗素一生的遗憾,在演唱歌剧《丑角》中的卡尼奥时,他将这种悲伤的情绪带进了角色之中,表达了自己被遗弃的伤感。当他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与其说是在表演,还不如说他在歌唱自己人生的悲剧。也正是因为他感情饱满的演唱,卡尼奥这个角色获得了艺术界极高的评价,成为卡罗素一生之中最著名的角色。巨星陨落

1903年11月,卡罗素受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邀请,在那里上演了著名歌剧《弄臣》。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频繁登上世界各地的歌剧舞台,共演出了627场,成就了他歌唱生涯中最鼎盛的一段时光。

安利可·卡罗素成名之后,依旧保持着少年时代的习惯,生活简单、节俭。虽然唱片和表演的收入让他的财产早就超越了百万富翁的级别,但他没有忘记贫困时的生活,对于每一项支出都详细地写在记事本上。他喜欢收集昂贵的象牙雕刻品,也喜欢给侍者小费,这些账目都留下了详细的记录。

固执的个性让卡罗素很少接受别人的建议,当医生告诉他吸烟会给他的声带和健康都带来危害的时候,他也只是一笑置之,不加理会。这也给他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1920年12月8日,卡罗素又一次登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演唱《丑角》。紧接着12月11日,他又在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演出《爱的甘醇》。连续演出让卡罗素格外疲劳,当表演刚刚进行到第一幕的时候,他的喉咙血管忽然爆裂,鲜血不断从嘴角流出来,雪白的手帕一条条被染红。但是卡罗素不肯下台,他要坚持完成演唱。这是一次动人的表演,也是卡罗素的告别演出。当大幕终于落下,一代歌王倒在了舞台上。1921年8月2日,安利可·卡罗素在意大利拿波里去世,结束了他48年的短暂人生。卡罗素被誉为歌剧历史上最高水平的演唱者,他的声音优美抒情,音域宽阔,音色丰富,富有表现力。他可以演唱男高音领域中所有类型的曲目,气息和声带的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程度,显示出音质无可比拟的力和美。在卡罗素的一生中,出演了64部歌剧,饰演了67个角色,演出场次达976场,保留了521首经典的歌剧唱段。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歌剧录制成唱片的歌唱家,共录制了489张唱片,这也让他缠绵深情的歌声一直保存到今天,让现代人也可以聆听到世界首席男高音那不朽的天籁之音。

我相信我可以做到

——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9岁的时候,他是一名报童。16岁的时候,他是一名锅炉工。在35岁之前,他做过建筑工,也做过小偷。他貌不惊人,而且有严重的口吃。后来,他成为一名汽车推销员,所有人都觉得这一次他也会以失败告终。但是,幸运的大门却从此为他敞开。他结结巴巴,却以真诚的微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他年岁已高,却以旺盛的精力连续12年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只是一个在门店服务顾客的普通推销员,同时他也是一个位列“汽车名人堂”的伟大的推销员。汽车名人堂的推销员

2001年,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汽车名人堂”迎来了一位新的名人。以往可以获选进入汽车名人堂的都是一些对汽车行业贡献卓越的大企业家,譬如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本田汽车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还有法拉利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但是这一次入选汽车名人堂的却是这个行业里最普通不过的一员。说他普通,是因为他是最基层的小小的销售人员;但他又非常不普通,因为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销售员”,他就是乔·吉拉德。

当乔·吉拉德的照片和汽车名人堂209位名人摆在一起的时候,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是一连串的数据却向人们宣告了他的成绩,证明他绝对值得拥有这样的荣耀。从业以来,他平均每天销售6辆汽车,最多的时候一天销售18辆汽车,一个月最多销售174辆汽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