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8:43:11

点击下载

作者:陈灿,黄璜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试读:

版权信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组编: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编:陈灿 黄璜责任编辑:欧阳建文 李丹ISBN:978-7-5357-9596-0第一章 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第一节 农业文化

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既包括历史上所积累的文化,也包括现代的文化。拉丁文中的cultra,英法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以及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精神活动)的意义,包括人的技能的练习,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蕴含通过人的努力,摆脱蒙昧和纯自然的状态。文化的特征:文化是人类的创造;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文化是一个体系;文化在某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和阶级性;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是可以传递的。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关于农业文化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其特点是对土地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轮种。传统农业——生计农业,其特点是对作物轮作,进行农业生产的人,为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劳作;传统农业的类型包括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现代农业——商业农业,其特点是产品提供给非农业消费、高科技含量、机械化、规模大、生产一体化。

我国农业文化虽然浩瀚丰富,但都有其基本特征。第一,地域性。我国农业地域广阔,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生产水平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文化。第二,多样性。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地生产水平、自然条件和传统习惯不同,地域、民族、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差异和多样性,由此产生的独特景观、价值观念、行为体系等有形和无形的农业文化异彩纷呈。第三,相对稳定性与发展性并存。农业文化是由农业生产和生活衍生出来的,其特征也必定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由于农业生产是不断发展的,农业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农业文化的具体内涵和具体表现形式在不同时期又是有所发展变化的,农业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是相并存的。第四,艺术性。农业文化形象地反映了农业生产和生活,展现了农人们的思想感情世界,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很多农业文化表现技巧极为高超,因而农业文化具有艺术性。(一)乡村农业文化

乡村文化是指某一地域或范围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乡村文化是在村镇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体现在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乡村艺术上,也体现在民居建筑、农耕劳作、乡村饮食等方面。基于文化结构的三分法视角,乡村文化可以分为乡村物质性文化、乡村制度性文化和乡村精神性文化。三类乡村文化既相互独立,又彼此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乡村物质性文化是乡村居民集体或个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创造方式及其表现出来的文化。乡村物质性文化立足于“物”,既包括具体的器物,也包括这些器物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乡村物质性文化具有直接的视觉体验特点,通常是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们享受和体验乡村魅力、感受乡村生活、欣赏农业景观的重要载体。乡村制度性文化是乡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为维护乡村的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而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及礼仪规范,对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规范性作用的文化。乡村制度性文化具有可看、可观、可参与的特点,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其中很多类型都可以独立开发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使创意农业充满文化情趣。乡村精神性文化是乡村作为一个稳定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结构与情感反应模式,属于抽象的文化层,也是乡村文化的精髓。乡村精神性文化通常表现为乡村居民所共有的心理、秉性、观念、信仰等,它通常潜存于物质文化里,是隐性的,只有通过长期体验才能领悟。乡村精神性文化不仅是创意农业开发的重要资源,也是吸引广大消费者到乡村体验创意农业的主要驱动因素。

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并服务于农耕社会,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首先,乡村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容易产生共鸣,使人们形成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其次,乡村文化作为独立的存在,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内在动力;最重要的一点,千姿百态的乡村文化为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将乡村文化当中的物质载体、生活风俗开发为商品和旅游产品,有助于区域形象和品牌的塑造,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它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及水利工程当时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并逐步向现代生态农业方向前进。由于地域不同,不同地区的地形、环境资源、气候特点以及民族生活习惯导致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因此农业生产文化有所不同,其类型繁多。(二)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文化大国,以农为本的思想是一直传承至今。农业生产以生产粮食为主,根据各地地理与气候特点和几千年来积累的生产经验,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形成了几个不同的生产类型。

1.种植业文化民俗

种植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种植业民俗是狭义农业民俗(或农耕民俗),为农业文化的主要内容。从具体民俗事象来看,包括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在内的农作民俗,大致包括生产工具民俗、技术过程习俗与相应的人文仪式民俗两大方面,涉及作物种类、作业方法、农具使用、生产的信仰、禁忌与仪式。

2.渔业文化民俗

渔业民俗是渔文化的主要内容。早在原始渔猎时代,便产生了捕鱼民俗,延续至今;后来,出现了水产养殖业,形成了渔业养殖民俗。在沿海、内河与湖泊地区,捕鱼养鱼是主业,居民被称为渔民;在一些非渔业经济区,往往渔农兼作,捕鱼养鱼被当作副业。无论怎样,在捕鱼养鱼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习俗惯制,人们遵循它们,无疑是因为它们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心理价值。渔业民俗可分为工具民俗、技术过程习俗及其相应的人文仪式,也可分为捕鱼过程习俗、渔民特有习俗、船俗。

3.林业文化民俗

林业民俗当然是林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林木采伐和林木栽培的习俗惯制。有关林木采伐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人类用石刀、石斧砍削树木以造房屋的活动;有关林木栽培风俗开始于对道路、疆界标识的需要。我国商周之际,便出现了人工植树,表现在“列树以表道”(《国语·周语》),“为数封而树之”(《周礼》),即种植护路树、表里程的行道树和表明疆界的疆界树。这样便改变了原始社会只伐不种的局面,真正意义上的林业开始诞生。林业风俗包括采林伐木风俗,植树造林风俗。

4.畜牧业文化民俗

畜牧业民俗是养殖业民俗的一大类别。养殖业包括了水产养殖、桑蚕养殖、畜禽养殖(役畜、肉畜和家禽),积累了丰富的民俗事象。其中畜牧业民俗主要指畜禽养殖民俗,包括生产工具、设备以及技术操作和人文仪式几方面的民俗事象。

5.采集与狩猎文化民俗

在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时代,采猎一直是农业生产的辅助方式,采猎民俗仍在人类社会中代代相传,而以少数民族地区与山区为盛。在工业化与现代化的今天,由于都市人们对绿色食品与原始野味的喜爱,促使着采猎民俗的存在和发展,并成为现代人热衷的户外活动之一。

6.副业文化民俗(农产品加工业民俗)

副业是相对主业而言的。就整个农业经济而言,农业副业主要是指相对种植业和养殖业而言的农产品加工业,实际上已经属于传统手工业范围了。但就某个区域和家庭而言的副业,往往又是这个区域和家庭主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如在种植业经济区,渔业可能是副业,而在渔业经济区,种植业可能是副业。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也随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形成了固有的技术操作过程及其相应的人文仪式,另一方面也生产出了各地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产品。例如,我国南方有碾米和舂米习俗,北方有磨面习俗,并逐步由家庭加工业发展为专门的磨坊业,敬奉雷公老爷,认为抛撒粮食是伤天害理的事,雷公会发怒行雷惩罚,或打死人,或使家中天火烧,所以过去每年6月24日从事饮食业的人会一起到雷公庙烧香磕头,祈求雷公宽恕,俗谓“雷公会”。

此外,农业文化按基本类型还可分为耕作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古建筑文化,农产品文化,生活器具文化,遗址文化,农村自然环境文化等。以上农业文化,都可作为乡村旅游的资源和主题要素加以充分利用和发扬光大。二、乡村文化旅游

乡村文化旅游是以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为基础,通过创意理念、文化、合理的开发和技术的提升,创造出具有旅游吸引力、带来农业和旅游业双重收益的一种农业新业态。乡村文化旅游包括“生产文化旅游”“生活文化旅游”以及“娱乐文化旅游”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乡村文化旅游属于文化含量高、体验性强的产品。产品的核心是文化与人民,精髓是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的“绿色度假”。游客在进行某种旅游活动时,不管具体的旅游产品或服务是什么,都是进行一种精神消费,而这种精神消费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农业文化有关。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很多要素都可以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其中,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手工艺文化、家庭文化、艺术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从而构成乡村旅游独具特色的核心吸引物,成为开发重点。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休闲体验、展示和技术途径实现融合,并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文化在旅游业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由不可逆转的两大趋势所决定的。首先,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可享受的田园风光和清新环境将越来越少,而城市居民的增多更加剧了这种矛盾;而另一大趋势就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民风伦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加人农业文化旅游的行列,农村地区那秀丽多姿的山川、江河湖泊以及当地的土特产等,很多都有着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农村保持了无数为城市居民所遗忘的民族文化,同时发展和吸收了其他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的历史产物,其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沉淀发酵过程,因此内涵十分丰富,例如应时、取宜、守时与和谐等,这些内涵体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智慧以及很高的道德境界。湖南农耕文化的起源非常早,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而且因为多民族聚居融合,因此湖湘地区的农耕文化资源相比于国内的很多农业地区,资源种类更加丰富和具有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民族特色。湖南省农业文化旅游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应当因势利导,从而充分发挥湖南农业资源的潜力,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第二节 乡村旅游的文化特点及要素挖掘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各种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作为一个古老的产业,中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其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而其中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精神财富)是农耕文化中的活态文化,它凝聚了我国56个民族的智慧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农业与文化自古以来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一、乡村旅游的文化特点

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包括经典农耕生产活动,朴实的生活习俗,丰富的乡村口头艺术,村落、民居的选址布局艺术等。乡村的这些农业文化资源,是游客了解、学习和感悟丰富的农业文化,理解体验农业文明的重要媒介,也是吸引广大游客到乡村进行旅游休闲的重要动力。

可以说,乡村旅游的重点就是农村文化的展示,归根结底就是农业文化的展示,也即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耕生产经验的展示。这些农业文化是乡村旅游文化的精髓,以农业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文化,其实就是乡村文化的旅游化表现。乡村文化和其他大部分文化一样,也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即乡村生产文化、乡村生活文化和乡村娱乐文化,它们都融合于大的农业文化之中。其中,乡村生产文化包括乡村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和乡村手工艺文化。乡村生活文化是指乡村建筑文化,乡村饮食文化等;而乡村娱乐文化有乡村农耕文化,乡村节日文化,乡村家庭生活文化,乡村艺术文化等。乡村作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结构与情感反应模式,通常表现为乡村居民的性格、价值观、哲学等,它潜存于物质文化里,是无形的,游客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体验才能领悟。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乡村旅游是以体验、求知、休闲、观光、康体为主要内容,以乡村特有的聚落景观、乡村经济景观、乡村文化景观及自然环境景观为基础的一种生态旅游形式。其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具有比较浓厚的地方特色、乡村特色、民族特色。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市场中的一项新产品,它在具有活动区域及活动对象的乡村性、景观构成多样性、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等一些基本特征的同时,还具有旅游过程的参与性。乡村旅游,其农业文化可以在游客的参与互动中得到展示、传承和提升。

乡村旅游最早称为农家乐、农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或休闲农业,其主要形式为采摘水果、钓鱼、种菜、野餐等;消费模式则为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形式较为单一。近年来,乡村旅游向“集观光、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资源的价值,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促进村容村貌改善。乡村农业文化旅游是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文化带动发展。二、乡村旅游如何打造“文化”要素(一)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及组合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方向及类型见表1。乡村旅游产品组合是指对乡村旅游产品中的生产文化旅游、生活文化旅游以及娱乐文化旅游三个方面内容所包含的基本类型和规格进行的选择与结合,以形成最优的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与体系,实现最佳效益。首先,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层次上看,要重视两个方面的产品组合,一是拓展乡村旅游产品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向上扩展产品线。其次,从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组织来看,则需要设计好乡村旅游产品的内部组合和与外部其他旅游产品的组合。表1 乡材旅游产品开发方向及类型(二)打造不同类型“文化”要素

去乡村田野,小孩子是为了摘花、采果、扑蝴蝶,年轻人是为了寻求野趣、刺激,中年人是为了趁机活动四肢以达到短期养生目的,老年人则是为了回忆童年、种种菜田。不管哪个年龄段,从步入乡村田野开始,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舒心。

如果吃一顿饭、拍一张照片就走,很难达到舒心的目的,更别说留恋了。他们要玩,要好玩,要持续的乐趣。那么,体验——乡村旅游的重中之重,舍我其谁?

如今,人们的休闲旅游需求日趋强烈,而且已不满足于单一的农家乐、观光、采摘等休闲农业体验模式,需求日趋多元化。面对这种市场需求,现代休闲农业园区,不论项目规模、主题定位如何,必须以游客的体验为起点进行设计和安排。我们可以以农业文化、农村民俗为纽带,从以下10个基本要素出发,落实到产品设计和游客感知的各个维度,使休闲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丰富休闲农业产品的内容,为消费者提供高品位、多层次、全方位的休闲体验。这样打造出来的乡村农业文化旅游情调,不仅特色鲜明,且“农味”十足。

1.观光

观光是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基本的构成要素。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人体外界有用信息80%以上是经过视觉获取的,因此,观光游览、体验农业美必然是休闲农业基本的构成要素。“赏”比“游”更能体现休闲农业体验给人心灵上带来的愉悦,而且休闲农业中“赏”的内容和方式都很广泛,可以无限地进行挖掘和创新。

2.收割和采摘

收割和采摘可以作为吸引游客和赢利的抓手。采摘作为近年迅速兴起的新型休闲业态,以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强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采摘聚人气,带财气,成本低,收益高,是休闲农业园吸引游客和赢利的抓手。农业采摘不仅类型可以丰富多样,如草莓、葡萄、番茄、柑橘、杨梅、小西瓜、桃、枣、柿子、核桃、柚子、板栗、蘑菇、茶叶等,都可以成为人们采摘体验的对象,而且还可以深度挖掘,进行细分,例如针对儿童、情侣、残疾人士等各类人群打造不同的采摘环境。

3.饮食

为消费者带来味蕾绽放之旅。民以食为天,长久以来,中国各地由于气候、资源及经济条件等原因,形成了差异化的饮食习惯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风味多样且四季有别。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方式的日益推崇,城市居民越来越崇尚乡村美食的生态自然和简单朴实,对于一些出游者而言,品尝特色乡村美食,满足味觉享受,就是到乡村去的原动力。在休闲农业中,“吃”应该超越基本的生活需求,提升为“尝”,为消费者提供具有本地特点的美食,从食材、调料、做法、容器、饮食环境、饮食文化传承等各方面打造不一样的“食”体验,体现鲜明的本地特色和难以复制性。而根据不同的农业主题,又可以延伸出很多内容,例如田园主题餐厅、鲜花主题宴、渔村特色鱼宴等。放眼全球,亦有不少缺乏特色自然资源的乡村,凭借特色美食成了人们追捧的旅游地,例如日本的十胜、北京怀柔虹鳟鱼等。

4.科普

进行农业知识科普宣传,发挥农业的教育功能。缺少科普教育的休闲农业体验是残缺的、不完美的,因为从城市人需求的视角来看,久居城市的人们渴望了解农业的奥秘及农村的生活方式,这种农村和城市的差异性、互补性是发展旅游的基本条件。而在休闲农业中,“学”又无处不在,例如农业科普、农业生产劳动中蕴含的人们的智慧和勤劳、人与自然的和谐、乡野幽静的学习环境……

5.农事

农事是休闲农业的灵魂。农业以耕为本,农耕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休闲类产品最本质的体现,是休闲农业的灵魂。农耕文明作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在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应对其精髓加以继承、弘扬和创新。在现实中,除了农耕博物馆、农耕劳动体验、亲子小菜园等形式,探索更为丰富多彩的体验方式,往往是休闲农业园出彩制胜的关键。

6.娱乐

农业应该也是快乐的,如果我们深人挖掘,还可以营造出更多的快乐元素。在休闲农业环境中,有抓鱼、钓小龙虾、捡鸡蛋、逮鸡、斗蛐蛐、斗羊等乡村野趣项目,民间地方戏、民间演义、篝火晚会等乡村娱乐活动,还有玉米迷宫、真实版愤怒的小鸟、稻草人等创意农业活动。这些轻松有趣的玩耍、嬉戏活动,对青少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也很容易将成年人带回无忧的童年时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7.休憩

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是大多数旅游者出游的主要目的。休闲农业中的“憩”不仅仅指住宿体验,而是从各个方面给消费者带来身体和心灵的放松与享受,契合旅游者出游目的。

对于发展旅游必不可少的住宿,在休闲农业中应淡化住宿设施本身的功能,植入农村文化和农业特色元素,强调乡村特有的住宿体验。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非常注重对项目地原有民居等资源的利用,同时善于融人木屋、房车营地等原生态、环保时尚性休闲产品。

8.养生

这里所说的养生,是发现农业的健康功能。农村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新鲜的空气、轻松的氛围、原生态的食品等,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的丰富性、完整性和前后关联的连续性,给劳动者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和节奏,是完整人性的体现。而当雾霾成为常态天气,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更让很多人都无比向往自然的绿色,逃离城市,寻找天然氧吧,成为人们休闲的热点。养生、养心、养肺、养颜、修身养性等,都可以成为乡村文化旅游中“养”的内容。

9.土特产

快乐“淘宝”。在休闲农业中,“淘”实现了农产品的直销,使乡村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销售环节,生产者的利润大幅度提高。而且,出游者大多都有购买体验的需求。因此,如何打造类型丰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商品,让游客快乐地把商品带回家,也应该是园区经营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商品的开发应跟乡村旅游主题相结合,例如台湾以葱闻名的三星村,仅与葱相关的美食就多达四十余种,除了常见的葱油饼、青葱饺子外,还有葱根茶、葱蒜酱、香酥葱、葱蛋卷、青葱牛轧糖、青葱冰淇淋等。让游客快乐淘宝的方法也有很多,就销售方式来讲,休闲农业应强调消费引导和购买体验的过程,以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精神需求的体验式消费为主。

10.回归

回归是休闲农业高层次的体验。都市生活的紧张繁杂,使人们对于返璞归真的纯手工农业生产及生活越来越喜爱,休闲农业应本着“生态乡野,回归本真”的原则,让消费者情不自禁地产生回归大自然的情愫,产生心灵的归属感。

以上10个要素,可以从农业生产文化、农业生活文化和农业娱乐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开发。乡村农业文化旅游,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让你的农庄更具性格,更加诱人,让你的民宿更加任性,让你的农家乐更有品位。第二章 农业生产文化的开发第一节 种植业生产文化的开发

乡村农业生产文化旅游是指农业生产资源的运用,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农具体验方式和家禽、家畜饲养体验方式。其中,农作体验方式中的农作物,不管是特用作物、粮食作物或园艺作物,从播种到收获,从生长时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都有多种体验方式。例如农作物观赏:根据不同的时令,安排有关农作物的枝、叶、花等形态的观赏,如春季赏油菜花,夏季赏荷花,并可制作成标本。园艺习作:体验选种、育苗、施肥、灌溉、修剪、除草、收获、加工处理等劳作乐趣,并学习相关知识。以及对农作物习性的了解,茶叶的采摘、储存、加工技巧和工艺等。农耕活动:如用犁翻土、用耙碎土、插秧比赛等。可将花田、果园、茶场的土地按块租赁给旅游者,游客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带领家人前来养花种树,既可锻炼身体又能增进全家人的感情。特色农艺:体验纺线织布、剪纸、手工酿酒、土菜烹饪等,还可以开展艺术插花、干花书签、花卉风景彩照等制作,以土特产的形式出售给游客当作旅游纪念品。农具体验方式:农具能加深游客对农业发展的认知,传统农具更是先民智慧和经验累积的精华,其在农业体验中的利用不仅能让游客了解过去,还能唤起游客对以往岁月的追忆和怀念。例如农具展示:展示耕田机,传统织布机,风车,水磨器具等。并通过影视记录、图片展示等加以解说,使游客对历史和现代农业技术水平都有所了解。农具操作:如牛车、水车、耕耘机等。家禽、家畜体验方式:如菜肴烹任,根据当地菜肴特色,运用特殊烹调工艺进行加工和制作。亲近动物:组织游客认识、观赏、喂养或骑乘家畜类动物。一、农田作物景观设计与开发

乡村景观具有很高的美感度,那里的田园农舍、风土人情、乡风民俗,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神韵和意境,可以成为紧张繁忙的都市人休闲放松、消除疲劳、恢复身心的场所;居民还可亲手种植、维护和采摘,客串一把农民,体验一下施肥剪枝的滋味。此外,这样的活动还具有教育功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活动,可以让青少年认识了解农耕文化、生物知识,并通过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一)乡村景观的要素和农田景观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千变万化,差异很大。中国很早就懂得根据不同土壤、地貌、季节与作物“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创造了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国传统农业非常注重多种作物的搭配与布局,创造了间作、混作、套作等多层次的种植方式,提高农田、果园、菜园生物多样性,使农业生态系统复合化,提高稳定性。并利用相生相克原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种群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利用相生组合使种间互利共生,使用相克达到生物防治的作用。农耕文化实际上就是带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文化。乡村植物景观除了生产功能之外,还有生态和美化的功能,此外,传统种植习俗也不容忽视;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在作物景观设计技术上必须科学、可行。

乡村景观包含因地域环境形成的地域自然风貌、乡村聚落形态、后天农田景观等内容,是村民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原真文化的体现,也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节点之一,在旅游开发时就应该以恢复和保护为原则。根据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可以将乡村植物景观划分为村落植物景观(农户外环境植物景观)、农田植物景观、道路植物景观和水域河道植物景观;生态植物景观营造可以从自然群落中得到借鉴,乡村不同植物景观类型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功能要求。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要讲究经济性、乡土性、功能性、适地适树性原则。景观农业就是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通过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可持续性与审美性结合起来,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其突出的特征是用美学价值表现来自农作物的观赏价值和农作物的特征结构,包括农作物收获的喜悦、农耕与田园、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生活,以及现代高科技农业带来的惊奇与对未来的展望。这种新型的农业景观,除了满足生产功能之外,同时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大幅增加。例如,植物迷宫是景观农业模式的一种。农田景观(farmland landscape)是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树篱、道路等的镶嵌体集合,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碎化栖地的空间网格。或者说农田景观通常情况下是以林地、草地、水域、居民点和工矿企业等为镶嵌体,以农田防护林、道路、沟渠、田坎等为廊道,以耕地为基质的网格化景观体系。农田景观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等)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与其他景观相比,生产是农业景观独有的特征,因此,对主题文化进行表达,乡村农田以及休闲农业园区内的生产性景观是应该考虑的首要要素。(二)基于乡村旅游下的农田作物景观设计

乡村农业旅游作物景观的设计,应从开发农田景观、建设休闲农业、完善农田林网三个方面规划建设农业生产景观,并合理地对主题文化进行表达。不同的地区有着复杂的地理状况,各地地理状况的差异,形成了多样的农田景观;《淮南子·齐俗训》曰:“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此句说明一定的地理条件对应一定的农田耕作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农田景观格局,例如山地的梯田景观、湿地的稻田景观。因此,应保持并营造适宜本地的田园自然景观。

1.农田景观开发

农田作为乡村生态系统的基质,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平衡,并对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村庄、工业设施等建设对基本农田的占用和破坏,农药化肥污染农田以及农田基础设施视觉效果不佳等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发:①保护基本农田。通过政策手段,减少对农田的不合理占用,如在建设各类项目时,能够优先利用荒地和劣质土地的就不占用耕地,能够调整其他用地的就不新增建设用地;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工业企业、中心村、农田林网、水利设施,避免工业项目、居住用房、水利设施建设的不合理布局造成农田的支离破碎;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拓展农田的保护内涵;最终建设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土肥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②增加农田多样性。在景观生态系统里,小型斑块可以增加景观多样性。但是,乡村农田多为大面积连片,缺少小型斑块。例如湘北乡村一些地方连片的黄色油菜花,虽然视觉壮观,但是缺乏吸引力。如果在大片的油菜周围点缀一定规模的蚕豆,则可以丰富视觉效果,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在进行农田景观开发时,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破坏整体景观格局的情况下,可以因地制宜地镶嵌色彩区别于主要农田斑块的小型农业斑块,从而增加农田的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如研究表明,棉花与不同邻作作物组合对棉田棉铃虫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棉花邻作大豆或花生的复合景观可较好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只有坚持发展和保护农田景观,才能维护农田景观安全格局,保持乡村景观特色,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也可在适当季节改变域内传统粮食作物种植,改为观赏性较高的作物大面积种植。例如江西婺源的油菜花种植,不仅提高了农田的观赏性,还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观赏性与生产性的统一。③提升农业生产设施美学价值。一些乡村农田水利设施类型丰富,但其美学价值不足,需要利用艺术化手段进行处理。可以巧妙地设置地形,改变沟渠平缓的水流,形成跌水景观;对水工建筑的形式加以考究,例如将水井保护用房建设成为井亭,既起到保护作用,又提升了观赏价值;也可以在沟渠的两侧设置木架,种植攀援蔬果植物,形成绿色长廊。总之就是需要因地制宜,利用科学的、艺术的处理手法,营造视觉优美的农田风貌。另外,应注重农田轮廓的处理,在农田与居住区、农田与道路之间的田缘线合理种植植物,避免它们之间生硬地交接在一起,而应合理过渡、有效衔接。通过综合处理地形、植被的种植,增加农田田冠线的韵律和视觉效果上的层次感。

2.建设休闲农业

休闲旅游是创意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乡村旅游获得高附加值的主要途径。利用创新理念设计出各种蕴含乡村文化的休闲旅游项目,将创意农业从观光向观光+度假+体验的多元功能转变,从而实现创意农业价值体系由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的转变。例如,可以开发各类参与性旅游项目;将乡村农田景观文化资源开发成展示、体验、表演型休闲体验项目,让消费者在欣赏与参与中感知乡村文化的魅力,满足消费者“游”与“娱”的需求。通过对休闲旅游项目开发,可以增加创意农业的产品类型,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创意农业的收益水平。在实践中,可以围绕“游戏”“学习”“耕作”和“休憩”,融人相应类型的乡村文化资源,设计和创造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应用耕种、稼穑体验来创新休闲农业,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亦可单独设立稼穑园来满足游客体验休闲的需求。用体验来创新休闲农业,在作物生产中设计和开发适当的体验项目,能体现休闲农业的本质特点,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休闲消费需求。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高层次的乡村度假和乡村生活阶段,重在过程的体验,体验活动包括农作夏令营、播种、移栽、灌溉、施肥、采收、农机操作、加工等。

3.完善农田林网

不同地域都有其特殊的景观和文化,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田景观。以集约化经营为目的的土地整理,很难突破模式化,景观千篇一律,不利于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农田建设的本质之一也是创造在获得、应用和保护基础上的美学价值。因此,可以借助土地整理,保留当地传统乡村景观,突出地域景观的特殊性,体现本土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吸引力,增加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推动新农村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①提高农田斑块舒适度。田块是农作物的载体,与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要求不同,需要在满足农田生产的同时,增强景观美学,提高景观多样性,减少化肥与杀虫剂等污染物的投人,其布局的形式力求紧凑、形状规则、地势平坦、没有险峻及奇特等特色,但可达到视野开阔与景观多层化等功效。②提高农田廊道舒适度。农田廊道可以隔离不同农田地块之间虫害传播与污染物扩散,以防其他干扰,促进水分与养分在农田景观中的迁移。盲目减少廊道对农田的持续利用不一定都有益,而且农田廊道又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因此,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廊道布局。其中,田间道路是感知农田景观的重要廊道,是视觉敏感度较高的景观空间。田缘线是农田廊道舒适度的关键,应加强其空间的多样性,使人既可以感受到闭锁的近景,又有透视的远景。③保护有价值和有特色的农村居民点,将农田与村庄相互融合。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进一步促进农田的集约利用,农田中小的或零星的斑块(如林地、防护林、沟渠或草地等)大量地从现代农业景观中消失。集约化生产为了增加农田产量,不断扩大农田规模,消除了许多农田廊道,农田景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农田的田块规模越大,廊道越少,需要投入的物质和资金越多,相应粮食产量也高,但其景观多样性差,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物扩散也较快。景观结构复杂的农田产量低、生物多样性高,投入也少。持续利用下的农田景观不仅要满足生产需要,还要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对村民喜闻乐见和已经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传统植物应当进行合理应用,如农作物、果树、药材、蔬菜、花卉等都是乡村农田植物景观营造的重要材料。

4.主题文化的表达

与其他景观要素相比,植物生产是农业景观独有的特征,因此,对主题文化进行表达,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区内的生产性景观是应该考虑的首要要素。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园区要体现“以农为本”的本质,就必须要使休闲农业园区的主题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不同的主题农作物本身在不同时节、不同种植方式下会具有不同的形态,形成不同的景观。在进行造景时首先运用主题作物进行景观创造,发挥其生产功能,更能凸显主题文化的本质属性。对于种植业来说,能够发展成为农业主题旅游资源的农作物本身,在不同时节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姿态。对于后天农田景观的开发,首先,在耕作制度上,无论空间的利用还是时间的利用,都既要保证农庄生产的正常运行,又要满足一定的休闲需要。如在种养品种选择上,既要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或设施条件,又不能带来或造成新的病害、虫害和生态灾害,因此,对于人身体有害的植物必须谨慎引种。又如,技术与必要的设施要配套。对于体验尤其是农耕的设计,其全程配套技术和指定所需的设施、设备要求,必须有可应用性,并指明技术要点、技术关键。其次,生产性植物景观除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当地当季的种类外,还应对植物的形状、颜色、生长状态提出新的要求,以达到作物植株造型美、花朵美、果实美、文化美等。另外,生产性植物生长周期短,以轮作的形式进行更替,因此不同地块对植物的选择,要注意植物周期的更替,使不同地块种植生长周期不同的植物,避免植物更替时出现大片土地裸露的现象。不同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生产性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在于其色块的景观效果,设计时应该使暖色靠近主观赏点,冷色远离主观赏点,这样可以增大景观的视觉面积,给人更强烈的震撼。同时,根据人的视线,色块面积的安排由近及远依次变小,通过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增大面积,产生放大景观的效果。利用植物不同色彩的搭配,形成一个大自然的色彩盘,不同时期演绎不一样的色彩景观,在把握植株美的同时,还要把握生产性植物景观的整体色彩,不同色彩的排列顺序要符合色相环色彩排列的规律,使色彩整体调和。第三,生产和游赏的可契合性。休闲农业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设置体验,通常会面临农业的生产性和游赏性并不统一的情况。因此,在休闲农业的体验设计中,就必须寻求生产需要与旅游需要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实现生产与游赏价值的互补和统一。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品种选择(新、奇、特、稀、珍等品种)、技术处理(套作、嫁接、修剪、造型等)等来实现,通过季节反差、品种反差或塑造景观氛围等方法加以调整、搭配,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设施作衬托(如田间观览游道、艺术支架、通道花镜)或作为景点背景等方面形成美化的形象,从而使游客获得悦目感。由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目的是休闲,本质是体验,因此,主题型休闲农业项目设计应集中凸显某一核心特色元素,进行放大,融入各项目与活动当中;休闲农业项目要留住人,不仅要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的休闲项目,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休闲农业体验的设计中,要尽可能地把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一般性操作转化为可参与性的操作,给游客提供尽量多的直接感受的机会,如参与耕作、播种、采收,或是学习移栽、修剪、嫁接等。当然,为保证农庄生产的正常运行,有的可单辟专区,专项提供农事参与的内容。不同的主题农作物本身在不同时节、不同种植方式之下,会具有不同的形态,形成不同景观。在进行造景时,运用主题作物进行景观创造,发挥其生产功能,能凸显主题文化的本质属性。对于种植业来说,能够发展成为农业主题旅游资源的农作物,在不同时节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姿态。如葡萄园的春绿夏花,秋叶冬果,形成璀璨的四季主题景观。根据主题农作物的品种、季相和色相的变化特点,在保证农田正常生产的同时,对生产用地在规划时进行合理的集中,利用田地的外在表现形式如重复、叠加、色彩渐变、阵列、连接等,进行景观表现,可以构造农业旅游新景观。如日本农民将黄色、黑色、绿色水稻混合种植,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叶子的水稻形成不同的色块,以黄色和黑色作为画笔在绿色的画布中绘出想要表现的图形。例如,花田景观的设计将作物完美组合,展现出极致的画面,满足了游客观赏的需要,成为吸引游客的抓手。现代科技采用先进的栽培种植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方式。设计者可以在设计时进行巧妙构思,大胆地设想,通过对生产设施进行提炼、拆解、变形、重组,打造神奇的主题作物景观。技术上,可以采用如滴灌、无土栽培、容器栽培、立体种植、轮作等技术。如北京草莓博览园利用可升降悬吊种植方式,草莓的高度可以百变调整,让人欣赏到不同造型的天瀑,打造一个百转千回、游意无限、浪漫而神秘的草莓隧道,使游客产生在画中游的诗意。又如,江苏泗阳农业大观园里对蔬菜进行树式栽培,打造树阵立体景观。农田景观要素的设计,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做到满足游客观赏、休闲、娱乐的要求。

总之,结合美景度评价,对农田植物景观的优化应从协调安排作物种植、选用新颖的农作物品种、增加观赏植物种类三方面来提升景观的色彩与季相变化。农田景观的优化,则应从景观整体规划设计、功能区设计、活动设计来提升景观的文化意境美及多样性,并从科学规划设计、观赏性与生产性的统一、活动设计、经营管理四个方面总结生产性植物景观的营造策略。二、种植业中水稻生产文化的开发

稻谷作为主要的粮食,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稻米及其副产品中摄取60%~70%的能量。稻谷生产系统及相关的收获后经营,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近10亿人提供了就业,世界稻米的4/5是由低收人国家的小规模农业生产者种植的。对我国南方大部分人口来说,稻米就是生命,并深深植根于许多社会的文化遗产之中。长江流域孕育中华文明的各种文化(渔盐、水利、丝绸、稻作、陶瓷、园艺、茶、船运文化等),其中的稻作文化,便是各种文化中的杰出代表。民以食为天,大米是南方人口的主食,在我国南方,稻作生产是重头戏,因此,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中应重点在稻作文化上做文章,突出对稻作文化的开发。(一)建立稻作农耕文化博物馆

构建农耕文化展览室。为了方便旅游者对农耕文化的直观认识,在乡村构建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室,现在,湖南省的一些地方政府、组织或私人,已经建立了农耕文化展馆、农耕文化园,如耒阳、衡山、郴州、新化等地的农耕文化博物馆。还有一些地方正在筹建、启动和即将建成农耕文化园或相关博物馆。

注重搞好以水稻为主题的农耕文化展馆设计和布展。稻作文化博物馆主要包括实物模型、图片文字、纪念商品等。展馆布展的核心内容由稻作农耕文化实物区和民俗文化演绎区组成,设计理念古老而新鲜,基本能体现本地厚重的历史积淀与灿烂的农耕文化原生态特征。这里可以陈列破损的犁头、木楔、筐篮、泥坛、陶罐、风车、石磨,各种各样粗拙凹损的锨耙农具,蓑衣、牛犁、牛缰绳,灶台、独轮车,用纸筋废帛扎好,再用糨糊粘成大小不一带盖子的盛物器具,以及不同形状的多用泥皮与树条、草秆编织而成的粮筐、粮柜、粮仓。

农耕文化博物馆特色,应以稻作农业文化为主题,以乡村自然风光、田园作物、耕作场景为背景,以劳动工具、作物标本、生活器具为特色,以实物展示和文字介绍为主要方式,让人充分感受农业情怀和情趣,获得更多的科普知识和农业知识;营造人与农业关系。农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乡村旅游应使参观者领略回归田园雅趣、回归自然的乐趣。

1.经典实物工具收集配套

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是人们在农业生产、农村日常生活中发明创造的各类实用工具,其发展历程代表着一个地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作为农业文明的主体,蕴含着厚重而又丰富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已渐行渐远;农耕时代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式各样的农具和生活用具,有的为新式用具所替代,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有的则毁损消逝,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有的手工工艺技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况。因此,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与自然遗产资源,收集整理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实物及其技艺资料,建设存放、保护、展览博物馆,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需要,是启迪教育后人的需要,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对建设美好家园、激发爱国热情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图2.1 20世纪50年代的风车用途:风谷去秕图2.2 民国时期的舂杵、舂白用途:脱(碎)粒、打糍把图2.3 20世纪70年代的大谷仓用途:盛谷物等图2.4 清末膊春臼用途:踏米(板)图2.5 20世纪50年代的打谷机用途:谷物脱粒图2.6 20世纪50年代的小磨石用途:磨米(豆)图2.7 20世纪50年代的大木桶用途:盛谷图2.8 20世纪50年代的拌桶用途:水稻脱粒图2.9 20世纪80年代的牛轭用途:驶牛图2.10 20世纪50年代的犁用途:翻整田地图2.11 20世纪50年代的耙用途:平整水田图2.12 20世纪60年代的衰衣用途:防雨

炎帝始作耒耜,教民农耕,种五谷,奠定了农耕基础,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作为炎帝神农氏南巡及陵寝福地的湘楚大地,其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手工艺门类齐全,农耕器具和手工艺器具及其制品种类繁多,匠人辈出,充分展现了湖湘地区人民群众的勤劳和智慧。广泛征集或收购湖湘地区农村历代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及其制品,抢救性地挖掘收集闲置、破败和濒临消失的传统农耕民俗文化遗物,诸如农村中传统的犁耙绳索、扁担锄头、蓑衣斗笠、风车水车、拌桶谷仓、推子碾子、畚箕簸团、筛子篮子、篾箩皮箩、石碓石磨、独轮小车、柴刀斧头、镰刀撮箕、织布纺车、草鞋耙头,等等,不求全面,但是求真、求实,要具有代表性,宁缺毋仿,宁旧毋新,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民俗用品用具的风貌。在投人成本上要加以控制,避免铺张浪费,体现节约意识。因为农具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四处搜集农耕农具而有时看到中意的农具,老农不愿出售时,可承诺把产权留给老农们,将作者的名字刻于器具上,用于展示用途,绝不私自售卖。这样能有效地搜集更多的农具,存放于展示馆内。农耕文化展馆四周墙上可用黄麻草、竹子装饰,或配以相关的背景图片;里面摆放着蓑衣、秧盆、镰刀、晒谷席等不同农具,每件农具上都详细标注用途。图2.13 农耕文化展览馆

2.图片、文献等农业文化遗产利用与配套(1)与农耕文化展馆配套的图片展示必不可少

发展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窗口”建设十分重要。必要的农耕文明展示,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生产文化的开发,强调精神思想理论的推崇和实践技能展示。精神食粮的开发,可在水稻生产的发展整体中寻找文化素材。对于难以搜集的农具,如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作工具,则以图片为主。对主要农具的图片及介绍说明,采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诠释和说明。从稻作文化的工具发展演变人手,以图片的形式,宣传稻作生产工具的发展、演变过程。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农民回味过去,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又可让对农耕文化陌生的城市居民、青少年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唤醒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图2.14 耒耜、锄头和旋耕机图2.15 木犁、铁犁和耕田机图2.16 耧车和播种机图2.17 秧马和插秧机图2.18 翻车和抽水机图2.19 农用运输车图2.20 收割工具图2.21 谷物运送工具图2.22 谷物干燥工具图2.23 谷物处理设备图2.24 谷物清选设备图2.25 整田工具(2)传统经典农业文化展示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中国的农耕史实际上也就是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自从中国人在1万多年前学会了种植水稻以后,中华文明就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人的水稻不但养活了全人类20%以上的人口,而且还将先进的中华文明传播到西方。中国稻作历史悠久,在古黔中地区的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发现了15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尽管它还只具备了人工驯化的一些痕迹,但它却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人类自己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第一个农作物品种,是全世界耕作农业的萌芽。早在7000年前我国就栽培水稻,并有籼稻、粳稻之分,且稻种资源繁多,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关于五谷,早在战国时成书的《论语·微子》就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记载,五谷即黍、稷、麦、菽和稻。《管子》常常将五谷和六畜、“桑麻”并提。当时粮食、园艺、畜牧收入之比为60:20:20,这还未包括桑麻渔采,可见是多种经营。我国不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而且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产生了丰富的农学思想和农学典籍;2000年前的《诗经》《周礼》《吕氏春秋》和以后的《齐民要术》《农桑要诀》《农桑辑要》《理生玉镜——稻品》《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历史名著中,都有种稻经验的精辟论述;此外还有《氾胜之书》《四民月令》《耒耜经》《补农书》等。这些卷帙浩繁、体系完整的历代农书,记载了传统农业技术与农学思想,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农学思想,以整体、辩证、发展为特点,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成就了中华农业的长盛不衰。古代重要的农学理论有:人、地、天三者协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业生产原则;总结和推广轮作复种制,以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保持土壤肥力;农耕与水利并重,注重兴修水利和水土平衡;注重农具的改良和农具动力的改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等。我国四大农业文化遗产:浙江省青田县“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云南省红河的“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省万年县的“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的“侗乡稻鱼鸭系统”,其农业生产的经典文明更是延续至今并得到大力推广,其生产方式均与稻作有关。我国古代留下的宝贵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中值得宣扬、传播和继承。以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为媒介,通过农业文化公园或农耕文化展示馆的形式加以布展,使广大游客从中获得知识和精神养料。

稻作文化奠定了湖湘文化的基础。经典例证:自古以来,洞庭湖平原就是我国的主要产粮地区,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湖广两省作为产粮大省,维系着国家的粮食命脉。现代考古发现表明,湖南和洞庭湖水系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文化发源地。在湖南省的湘南道县玉蟾岩和湘北澧县的彭头山的新石器遗址中,均发现有1万年前的人类最早期种稻的遗迹及古栽培稻碳化的实物种子……马王堆汉墓发现2000多年前的碳化的稻谷;在株洲的茶陵县严塘镇艾里村的“湖里湿地”内,目前还有我国已知的唯一保存完整的野生水稻资源。同样,在茶陵独岭堆遗址也出土了距今7000多年的古栽培稻遗存;考古研究揭示了我国湖湘地区原始先民从野生稻,经驯化转为人工栽培稻的稻作文化历史发展历程。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国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有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文化系统稻作梯田系统生态景观。为何海拔1000米以上的陡坡山区会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的景观?紫鹊界梯田的生态系统、农业价值、文物价值和文化景观以及高山梯田系统独特的水循环系统,都具有无与伦比的科研价值,值得宣传和了解。水稻生产方面,我国科学家在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的杂交水稻、超级稻育种、水稻生物技术研究等方面,均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这一领域,湖南农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代科学家袁隆平更是把人类种稻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湖南是我国水稻生产第一大省,水稻产量一直在全国居第一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上案例说明,稻文化情结已深深植根于湖南农业当中。湖湘文化与稻作文化深厚的渊源关系,可作为湖南省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的经典案例,以图片展示或文字介绍的方式展示提供给游人。

稻作文化博物馆的精神遗产还可以从稻作文化的外延入手。自从稻谷被古代中国人发现并栽培种植以来,就孕育了多种文化成果,从物质上的生产工具,到精神上的神话传说、宗教、生产习俗、生活方式、生产技术乃至饮食文化等,无所不包。用一句与稻谷(米)有关的经典的话来讲,就是“无米不成炊!”中国人最常打招呼的语句是“你吃饭了吗?”这可能就是稻米文明的最佳代表。中国自古便有开门七件事之说,即“柴,米,油,盐,酱,醋,茶”,足见中国人视米为主食之重视程度。稻米文化是一种精深融和的民众文化,例如文化语言的开发:在汉语里,“精”和“粹”的词义是精选的米,经过演变就产生了诸如精心、精英、精彩、精妙、精练、精髓、精研、精神、精深等词汇,弓丨申为成语有精打细算、精兵简政、精明强干等。由米组成的词和成语也有很多,例如“米盐博辩”,比喻议论广博细微。又如,与水稻相关的成语,带“谷”字的成语:五谷丰登、积谷防饥、谷贱伤农、五谷不分、陈谷子烂芝麻;带“米”字的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米粒之珠,十米九糠,柴米夫妻,画沙聚米,米盐博辩,舐糠及米,无米之炊,柴米油盐,简丝数米,米已成炊,数米而炊,唱沙作米,聚米为谷,米珠薪桂,数米量柴,鱼米之乡,吹糠见米,聚米为山,巧妇难为等米下锅,粒米狼戾,山川米聚,水米无交,斗米尺布,粒米束薪,生米煮成熟饭,偷鸡不着蚀把米等。此外,相关的古诗对稻作生产均有描述,如:《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忆昔》(唐朝诗人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稻米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稻文化是南方地区最基本和最深厚的农业文化。稻米塑造文化和饮食习惯。稻米传统上和鱼、肉或豆类、蔬菜同食,具体习惯依地区而定。在饮食等方面,稻米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如长江流域的居民大多以稻米为主食,他们用稻米为原料,发明了粽子、元宵、米粉、年糕、清明团子、发糕、糍粑等大量的食物品种,并给它们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