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之美:云漫的风光摄影手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21:28:33

点击下载

作者:云漫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极致之美:云漫的风光摄影手记

极致之美:云漫的风光摄影手记试读:

前言

历时近两年,我总算完成了这部书的写作。在本书里我把我多年积累的和风光摄影有关的知识、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全盘献给读者们。这不能算是一本很浅显的风光摄影入门书籍—我的目标是希望它能帮助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风光摄影爱好者或专业摄影师,让他们在思想、艺术和技术上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不过尽管如此,我依然试图尽可能系统地、完整地从当代风光摄影的角度,详细地把在用光、构图、前期技术和后期处理等各个方面的国际上最前沿和最关键的新思维方式、新想法和新技术带给大家。同时我在文中穿插了大量实例、心得和前后期完整步骤,用以补充理论部分。我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告诉读者去“怎么做”,更要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只有这样,读者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在千变万化的自然风景里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拍摄到理想的作品。

虽然本书介绍了大量现代风光摄影的后期新技术,但我绝不希望读者把它当成一本技法书来读。事实上我一直认为,那种《108个一分钟修出风光摄影大片后期技法》之类的书籍,也许能让你学到一些有趣的、有时也有用的技巧,但对提高风光摄影水平很可能弊大于利,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因为这类书籍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这些技法是本质,掌握了它们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就能出“大片”。我希望读者能把精力集中在更关键的地方:理念、想法和技术(不是技巧或实现手段)。后面会反复谈到,光有技术但没有追求创新的理念和构图上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能拍出“内容清晰但概念模糊”的糖水片。只有想法但没有过硬的技术功力,则很可能没法完美地拍下心中的景色。

请注意,技术不是技巧。技术,比如景深合成、大光比控制、降噪或锐化,是系统性的,是为了解决一大类实际拍摄中常见问题而发明的。我们拍摄的时候就非常明确地知道需要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解决现场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实现心中的想法。而大多数技巧(比如,各种色彩模式调色法、多数所谓“一分钟后期绝招”、各种特殊效果滤镜软件或Lightroom某个模块的修片或调色技巧)是支离破碎的,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而很多书籍只告诉你一步步用什么技巧,却不详细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更会加深初学者的困惑。对本身水平比较高的摄影者来说,这些技巧中的某些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用途;但对大部分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摄影爱好者来说,绝大多数属于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怀特海得(Alfred North Whitehead)所指出的“惰性知识”。学生们可能学到大量零碎的非系统性的知识,但到了实际拍摄或后期制作的时候却不明白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甚至根本想不起来使用它们。

技术也不等同于实现手段。技术是用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但实现同一项技术的具体手段则有多种多样,而且在不断地变化和改进。比如大光比控制是一门技术,但我们可以用各种手段去实现它。多年前,当需要对付大光比场景的时候,我主要依赖渐变灰滤镜。后来我完全抛弃了物理滤镜,改用纯手动选区进行曝光合并。再后来我转为利用更高效的明度蒙版来实现曝光合并。而最近一两年Lightroom中新引入的RAW HDR合成工具的效果相当好,以至于大部分时候可以取代明度蒙版合成(这个方法在本书开始写作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几年以后,随着高宽容度CMOS传感器的不断普及,我相信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用本书提到的单张出片手段来解决大光比的问题,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需要包围曝光和后期合成。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复建议读者不要把重心过多地放在这类“技术”上。事实上,有很多年在后期处理时我只用Photoshop中最简单的曲线和橡皮擦工具,连蒙版都不用,但我用这些可以说是简陋的工具创作了大量广受欢迎的作品。我的朋友,世界著名的风光摄影师马克·爱德姆斯(Marc Adamus)到现在也几乎不用任何蒙版工具。当然这不是说本书介绍的明度蒙版等工具不重要,它们可以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因而应该是多数风光摄影师努力学习和掌握的东西。但我不希望读者认为一定需要某种特定的工具或技法才能得到优秀作品,因为风光摄影的“道”远比“术”重要得多。

那么什么才是风光摄影之道?在我看来,风光摄影之道,是有刻意创新,不重复前人视角的意愿;是有努力把感情融入作品的想法;是会利用绝美或浓厚气氛的光线;是能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并能有效表达主题的构图;是熟练掌握当代摄影手段,在最有挑战性的条件下依然能拍摄到心中画面的本领;是后期处理时知道整体气氛该如何调整,知道局部哪些地方需要亮调或高饱和度,哪些地方需要暗调或低饱和度的美学意识。至于需要用什么样的摄影器材、什么样的后期工具或技巧来实现这些想法,是“术”。这些术必须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而且还需要随着时间不断更新。但它们不是风光摄影的重心,不是本质,只是工具而已。

各位读者可以从我的个人网站(http://majestic-nature.com/books/)的“摄影著作”页面下载Photoshop动作包软件,包括明度蒙版动作、饱和度蒙版动作、锐化动作等,以及和本书相关的补充资料。此外,还可以浏览本书勘误、部分教程样片等其他信息。序

让我说一下云漫(胡亦鸣教授)的片子有多好,大约是完全多余的。云漫与世界上几个屈指可数的杰出的摄影大师有他们自己的级别:Marc Adamus、Max Rive、Chip Philips、段岳衡、阿刘……记得去年在安大略湖畔的一个秋夜,我与好友加拿大摄影艺术协会执行副主席罗德.特莱德尔(Rod Trider)于酒酣耳热之际纵论当代世界风光摄影顶尖高手,说到云漫作品时,他只有一句话的评价,“Simply transcendent”(卓绝,超然)。

在“四光圈”摄影团队中,云漫是最“博”的一个,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学霸博士、美国大学终身教授,更是因为他摄影知识上、技术上的广博和严谨。他的器材测评是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客观性的,他的摄影理论与实际拍摄时技术结合的完整性总是让我惊叹,他的名作《魔界午夜》以十几张片子合成一个单张无法拍摄的场景,运用景深叠加、包围曝光、平均降噪等极为复杂的后期技术制作,在前期拍摄时就有目的地选择不同的焦段与曝光值,十几张片子的拍摄一气呵成;从前期构思、预想到应用的技术、操作结合的前后逻辑性与缜密执行,这一切需要摄影师思维上的创造力、技术上的极度自信和对器材的局限性的充分了解,反映了一个杰出摄影师的超凡的想象力和丰厚的技术底蕴。

云漫轻易不按快门,他出去拍摄十几天只带一张小的记忆卡。对于他来说,每一个场景的构图、光影、色彩不能达到令他满意的程度(用他说是“让我心跳”)就是“鸡肋”,而他情愿颗粒无收,也绝不降低自己的标准。正是他的永远追求完美与极致的摄影作品的执着才使得他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展现令人难忘的杰作,让我们惊叹大自然的辉煌与壮丽。

云漫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作为海外华人风光摄影的领军人物,他总是奋力走在当代风光摄影的前沿,他如饥似渴地了解与实践世界最新的摄影理念和前后期的技术,试用最新的器材。这本书是对他近十年风光摄影生涯的精华的进一步提炼,通过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导入当代世界上最先进的风光摄影理念与前后期技术,是一本翔实严谨的系统性现代风光摄影教材,我可以断言这本书会成为风光摄影书籍的经典之作。

如果你只是喜欢风光摄影,而不想像风光摄影师那样风雨饥餐,那么请欣赏这几百张杰出的风光摄影作品,让你的思绪与云漫一起走入那些让人心跳、心醉的自然美景。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风光摄影师,那么,在桌前坐好,仔仔细细地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你可以一天看完,或者用几个月看完。总之,你看完它,然后恭喜你自己,因为你会从此不同。

最后要替云漫感谢这部书的责任编辑,因为等待云漫写书是一件苦行,他是我朋友里面的一个另类:智商极高,做事极拖。他会精心挑选每一张图,耐心斟酌每一个字,他的书本应是2014年出版的!

最重要的是,这本呕心沥血之作总算问世了,终于让我们广大摄友有机会去分享学习一位当代摄影大师的理念与技术。

谢天谢地!杰夫2016年9月写于博茨瓦纳乔贝河畔Foreword

In today's age of photography we are constantly immersed in new techniques and the creative possibilities we employ to achieve our final images are practically limitless. To be considered an elite landscape and nature photographer at this time requires dedication and mastery of the art on many levels; and to stay there for many years,as my friend Yiming has done, requires the rare traits of constant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as an artist.As I have marveled at Yiming's work over the past decade I have seen a marvelous talent who's work is both thoughtful and energetic,serene yet powerful,and harmonious yet bold. Yiming's imagery encompasses the full gamut of modern techniques required to fulfill his precise artistic vision of a scene while maintaining an adherence to the integrity of the natural subjects he captures, leaving the viewer in awe.

I am pleased to consider Yiming a good friend and always look forward to seeing how his vision continues to evolve. Having been in the backcountry in the most remote of locations with him while carrying 60-pound packs,fording rivers,crawling through ice caves,up steep mountainsides and more I can testify to his unwavering fortitude to seek out the very best in the natural world wherever it may be,and his love for the adventure of it all. I am certain you will find that the images in this book invoke a sense of the man behind them – a gifted artist with a love for the natural world.You will feel the thrill of his adventures capturing rare and dramatic light and the subtle beauty of intimate landscapes alike. You will feel the power and beauty of the Earth here. I know I do! More importantly, Yiming will show the creative processes behind these powerful images,and share so many important new techniques that are used by the best landscape photographers nowadays.Marc Adamus序

在当今的摄影时代,各种新技术风起云涌,层出不穷。我们有几乎无限的创意手段去创作实现最终影像。要成为一个当代被大家公认的顶尖自然风光摄影师,需要执着奉献的精神,并且还要精通这项艺术的各个层面。而要持续多年地在这个领域保持杰出领先的地位,如同我的好友胡亦鸣先生所做到的那样,则更需要艺术家身上具备那种罕见的不断进取和持续创新的特质。我为亦鸣过去十年的作品赞叹不已,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摄影奇才,他的作品既深刻却又极具活力,既宁静却又充满张力,既和谐却又不失大胆。亦鸣的图像在忠实于大自然的真实性的原则下,全方位地运用了现代摄影技术,最大限度地精准实现了他对自然世界的艺术构想和演绎。他的图像之美经常让观者叹为观止。

我很荣幸能和亦鸣成为挚友。我会一如既往地期待和关注他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断前行和创新。我曾和他一起背着六十磅的背包行走于全世界最偏僻的荒野,穿越激流,匍匐冰洞,攀登陡峰。我见证了他对探险的热爱和他那百折不挠、随时随地追求自然界的极致之美的精神。我相信当读者在欣赏本书里的图片的时候,一定会感受到这些作品背后的作者(一个天才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极端热爱。阅读本书的时候,你可以和他一起去体验那探险之旅的兴奋;去感受他捕捉到的那些难得一见的极具戏剧性的光线;去欣赏那些含蓄精美的自然界的微妙细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大地的力量和美丽,反正我知道我是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更为重要的是,亦鸣会和大家讲述他的那些大作后面的艺术创作思路,并和读者分享许许多多当代最优秀的风光摄影师们手中最重要的新技术。马克·爱德姆斯(翻译:左红)01 思考篇1.1 不一样的风景

一幅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展示的不是客观景物本身,而是摄影师对这个场景的主观个人阐述。“我以后不打算拍风光了。”老杨一边喝着茶,一边对我说。

几年前的一个懒洋洋的上午,在广西阳朔的一个农家客栈里,我们几个刚结识的摄友在聊天。老杨是一个走遍四方的资深影友,拍摄水平相当不错。“因为风光摄影太容易复制,而且你的作品永远比不过当地的摄影师。”“你甚至肯定比不过这里给我们带路的老乡,他们几乎每天都上山。同样,你也拍不过黄山上那些酒店的服务员们。”从北京来的小张,另一个狂热的风光摄影发烧友,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天凌晨,山顶的观景台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摄友的长枪短炮。四周连绵不断的秀峰奇石在晨光中慢慢展现在我们面前。天气情况不是最理想,我旁边的几个本地摄影师开始谈论上次台风过后的云海奇观。那一刻我意识到,在这观景台上,不远万里第一次来到摄影的我,在运气方面的确比不过那些每天带人上山的村民向导,尽管他们中的多数人几乎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虽然多年的严格训练,还有对极致光影的追求,使得我在画面构图细节,以及影调和技术的掌控上通常会远远好于这些向导们和绝大多数业余爱好者,但是这里视角限制太多,构图大局没法变化,我很难发挥我的特长。而我不可能有他们那么多的机会和运气去等到绝佳天气。

英国摄影师戴维·沃德(David Ward)在他的名著《风光的内在》里提到,在所有的摄影门类里,风光摄影一直是最受喜爱的。但是在中国,近年来风光摄影却受到诸多抨击。中国风光摄影界这些年被人诟病的最大问题是记录化、同质化。这么多年来,我们见到的大多数照片不外乎来自禾木、坝上、元阳、霞浦和阳朔等著名景点的明信片式风光,无数爱好者在那里成群结队记录日出日落,拼体力、拼时间、拼金钱、拼运气,带回来的是一张张色彩斑斓、线条美丽,但构图雷同、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日出日落记录片。更糟糕的是很多场景里还加入了群众演员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固定模式的表演。在这样的作品里很少看到摄影师的个人风格,很少看到他们的内心感情,更少看到每个人独特的构图和视野,很难让人记住。其实这个问题又何止于中国风光界。在北美的业余风光爱好者群体的作品里,我们看到的也多是大峡谷、羚羊谷、路易斯湖的场景,很多地方按图索骥拍的人太多,以至于地面几乎留下了三脚架磨出的坑。

那天清晨,我爬上了前人发现的这个摄影点,站在了前人修建好的观景台上,和几十个摄影师肩并肩地去摄取同样的画面。我面前的是世界级的美景,我有精湛技术来最大限度地发掘利用当时不算完美的光线,拍到了一张可以算是非常美轮美奂的照片。我的一个朋友说虽然我是第一次去,可这张作品是她见过的所有的桂林照片里最好的之一。但它和那些我来到这里之前别人拍到的,以及未来将会被拍摄下来的众多照片的构图相似。这些照片之间的主要区别只是运气,只是云、雾和光线的不同,还有后期处理时对影调色彩的把控。对我而言,拍摄时固然有技术上的种种非常复杂和困难的细节需要在光影变化万千的瞬间凭经验决断,但我不需要很深入地构图思考。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扮演了评论家所说的“美景搬运工”的角色,把大自然的美丽搬运到相机的传感器上。那一刻,极少在国内景点拍摄的我,突然真正地明白了,为什么很多理论家要抨击这种“中国式”的风光摄影群体活动。1.2 旅游者视角和摄影师视角

我把照片的拍摄角度分为旅游者视角和摄影师视角。一个游客或摄影师拍摄的“到此一游”一类的照片,记录的可能是现场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寻常角度——绝大多数在观景台上拍摄到的照片都属于此类,因为任何一个人来到这里本能地拍照,得到的构图都类似,区别只是谁更有运气等到更美的霞光。但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一定会不满足于仅从旅游者视角去拍摄,他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寻找那些最能打动他的,前人没有拍摄过的摄影师视角。《日落的韵律》拍摄的是美国苏必利尔湖畔的一座瀑布,景色看起来宏大壮观,非常吸引人。可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图1-3是一幅在美国一个照片网站上出售的,由另一个摄影师拍摄的旅游片。这两张照片拍摄的是同一个地方,可是视觉效果的差别可谓天上地下。图1-3拍摄的是经典的旅游者视角——几乎所有去那个公园的游客都能看到这个场景:一个极其不起眼的,比成年人膝盖稍高的小瀑布;周边是灰暗杂乱的岩石。可是在图1-2所展示的摄影师的视角里,我通过使用风光摄影师常用的摄影语言,把这个大多数人可能不会愿意看第二眼的小景,变成了一个神奇而恢宏大气的场景。这张照片里的摄影语言包括了用低角度的构图突出地面;对画面元素的大幅度精简;把岩石纹理巧妙变为引导线的构思;对色彩和光线的利用;通过快门速度的控制来表达水的不同质感的技法;还有利用岩石和水面反光来强化色彩的技巧。图1-2 《日落的韵律》,美国苏必利尔湖畔;佳能5D Mark III机身,佳能EF 16-35mm f/2.8L镜头;ISO100,f/13,5秒图1-3 另一位摄影师从旅游者视角拍摄的同一场景

如果坚持从每一个摄影师自己独特的视角拍摄,那么哪怕几个人在同一个地点肩并肩拍摄,大多数情况下也能避免雷同的画面。想象一下在一个严寒的冬季清晨,有三个摄影师来到同一个湖畔。第一个摄影师可能是用长焦镜头去抓拍湖面上那些冰霜覆盖的小草(见图1-5《优雅》),因为这些极为优雅的曲线打动了他的内心。第二个摄影师则偏好宏伟的大场景,他可能会蹲下去,选择用中广角镜头贴近湖边的那些挂满雾凇的树枝和草叶,让前景的冰雪,远山,还有日出的彩霞相互辉映(见图1-6《冬晨》);第三个摄影师可能会选择趴在雪地里,用超广角镜头来夸张强调前景里那些充满张力的水草的曲线(见图1-4《冷霜》)。图1-4 《冷霜》,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尼康D810机身,尼康14-24mm f/2.8镜头; ISO64,f/13,1/6秒图1-5 《优雅》,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尼康D810机身,尼康70-200mm f/2.8镜头;ISO64,f/16,1/8秒图1-6 《冬晨》,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宾得645Z机身,宾得HD DA64528-45mm f/4.5镜头;ISO100,f/16,1/15秒;两张拼接

这三张作品是在同一个清晨、同一个地点的相差不到几米远的机位拍摄的,但它们是如此不同。每一张都是精心观察、选择和设计的结果。一个没有经过深度构图训练的旅游者哪怕站在旁边,他也极可能对这样的画面视而不见。而两个在同一现场的优秀摄影师,拍摄的结果也很可能大不一样。这些作品展示的绝不是显而易见的所谓客观景物。因为一个普通人站在那里,看见的只可能是一座远山和湖泊;而摄影师趴下看见的,则可能是常人没有体验过的世界,它逼着我们去注意这些平时被人忽略的,被冰雪覆盖的小草的形态,以及它们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机位和角度只要稍有变化,照片内容就会完全不同。

一些人认为风光摄影仅仅能记录摄影师看到的大自然,缺乏创造。朱光潜先生也曾经说过,面对同一个场景,摄影“只能写实”,而画家可以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掺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如果摄影师只是满足于从显而易见的旅游者的视角去拍摄,从观景台上拍摄,那么这样的批评十分正确。可是真正的风光摄影,绝不仅仅是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然后等好光线按快门。深度的风光摄影,和别的摄影流派一样,更包含了摄影师的思考、想象、计划和设计。一幅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展示的不是客观景物本身,而是摄影师在一个特定的瞬间,通过一个特定的视角对这个场景的主观个人阐述。换一句话说,它展示的是摄影师想让你看到的角度。这个时间和空间的截片,不是简单地对真实世界的记录和如明信片的景点介绍,而是情绪的表达,是摄影师心中的风景。它强调的是按下快门那一瞬间最能打动摄影师内心的景物,也是摄影师的创造力和艺术沉淀的综合体现。拍摄显而易见的客观景物本身只是记录和搬运美景,发现摄影师独特的主观视角才是艺术创作。

旅游者的视角不仅仅是局限在人工观景台上,也和镜头是广角还是长焦无关,它泛指任何显而易见的构图。哪怕是那些高山峡谷里极难到达的地方,我们来到后看到的第一眼美景,打开三脚架站在那里拍摄的场景,几乎都可以归类成旅游者的视角。因为如果另外一个旅游者或登山者有机会来到这里,他可能也会立刻看到和拍到同样的景色。造访图1-7和图1-8中的这个位于美国西北的瀑布并不容易。如果近几天下过雨,需要拽住绳子下降,走过一段陡峭危险的泥泞山路才能到达。下到水边后,任何人都能看到或拍到类似图1-7这样的构图。为了能够拍摄到不寻常的画面,我爬到了瀑布旁边的一个陡坡上。我非常艰难地站在这铺满碎石的山坡上,把身体紧紧靠在一个峭壁上,用两张11mm构图拼接拍下了图1-8这张看起来如同从一个山洞里往外拍摄的作品。其实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洞,这张作品只不过是我有意识地利用了这枚镜头难以置信的宽广视角,把峭壁上方的一部分包括进画面而创造出的假象而已。这是另一个典型的摄影师视角,甚至可以说这个绝非显而易见的视角是被摄影师利用镜头表现力创造出来的,它在自然场景里本来是不存在的——至少对人眼而言是如此。图1-7 以旅游者的视角看这个瀑布图1-8 以摄影师的视角看这个瀑布

旅游者的视角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人们在一个地方修观景台的原因,多半是因为从那个角度看风景的角度最佳。还有一些地方太危险,我们只能站在一两个固定位置拍摄,不能随意走动发现更好的机位。一个摄影师的作品集里有一些这样的“经典构图”完全合理,如果画面中有其他特别之处,比如特殊的画面格式,非常罕见的云霞,或漂亮的光线,那同样也可算是上佳作品,比如图1-1《山水如画》那幅。但是有追求的风光摄影人绝不能满足于仅仅拍摄这样的照片,在他们的大部分作品里,一定要有原创的想法。图1-1 《山水如画》,中国阳朔;佳能5DSR机身,佳能TSE-24mm f/3.5 L镜头;十张拼接和曝光合成(总共五组,每组两张手动包围曝光合成为一张,然后五张拼接成宽幅)。拼接的时候利用移轴镜头的技术动作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广角透视变形。说实话,在云雾迅速变幻、光线急剧变化的日出前的瞬间,要在技术和构图上做到这样近乎完美,对大多数业余或专业摄影师来说已经很难,更不用说那些没有受过长时间风光摄影训练的带路老乡们了。但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这张照片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重复被拍摄过多次的视角。

让我们再次回到阳朔。在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候,我登上了另一个山头。我的身边依然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当大家都在忙着用广角镜头拍摄大场景的时候,我却给相机装上了长焦镜头。我拍摄的是被我身边所有的人所忽略的一个场面:在遥远的天边,夕阳染红了地平线上方的一小片天空。一层又一层的黛色的群峰,连绵不断,节奏仿若如歌的行板,映衬在这橘红色的背景上,形成了一幅似乎是由剪纸组成的抽象画。在我们人类的视线所及范围内,这个场景只是极易被忽视的,天际线边的一小部分而已。但在超过200mm焦距的长焦镜头的视野里,它就是整个世界。这,才是摄影师的视角。图1-9 《如歌的晚峰》,中国阳朔;佳能5DSR机身,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镜头,佳能EF 1.4X Ⅲ增距镜;ISO200,f/8,1/50秒;五张拼接1.3 “可惜我们没有机会去这些地方”

几年前,我应邀和“四光圈”摄影团队的阿刘一起,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了大型风光摄影巡回讲座。在途中的一个城市里完成了大型讲座之后,主办方又加办了一个小型活动,他们邀请了当地摄影组织的几十个影友和我们深入座谈。活动开始自然是我和阿刘用投影仪展示一些我们的作品。幻灯片放完之后,会场里出乎意料地一片寂静。

过了一会儿,我才听到下面有人和同伴说了一句话:“太震撼了。可惜我们没有机会去这些地方,否则我们也能拍啊。”

这样的想法可能非常普遍。大概没有人会认为给了足够好的原料和烹饪设备,人人都能烹调出星级餐厅水平的菜肴。可是同样一群人里会有很多人——我自己刚拿起相机的前几年也是这样——认为只要自己有钱有闲去和那些优秀摄影师站一起,他们也能拍到同样精彩的作品。甚至有著名评论家说过,风光摄影只不过是景物的功劳,和摄影师的本领没什么关系;在一个漂亮的地方,给一只猴子一台相机随便按快门都能出大片。按照这个理论,全世界每年去名山大川的亿万游客,每一个人随手拍下的照片都会是大作。

其实光是要做到能和“优秀摄影师站在一起”这一点又谈何容易。摄影师为了能带回旷世美景,常常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到达很多地方。这里面有太多的困难和艰辛常人难以想象。我想不会有几个人说“中国女排也没什么特别,如果我和她们一样努力训练我也能成功”,因为大部分人其实没有毅力和决心做到这样的付出。

而远比到达一个绝美地方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以及展现这些美的技术手段。如果仅仅只是满足于旅游者的视角,那么地点和运气的确很重要。只要有不太差的技术水平,加上幸运地碰到“好天气”,那么几乎每一个摄影爱好者都能在名山大川拍到表面看起来还不错的照片。可是如同前面讨论过的那样,真正有深度的作品不是这样得到的。不管是在遥远的地球两极还是身边的房前屋后,起关键作用的是摄影师的眼光和技术,不是地点,不是器材。

英国著名摄影师戴维·诺顿(David Norton)在他的《等待光线》[1]一书里中有过精彩阐述:“这种广为流传的错误想法是一个很容易掉进去的陷阱——相信如果自己随便到了某个壮丽的地方就足够了,在那里拍摄大片就像从树上摘下成熟的果实那样简单。但事实上,真正独特、引人入胜、令人惊叹、细致入微和惟妙惟肖的照片是“造”出来的,而不是“照”出来的。它们是思维的产物,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熟练的技术将想象变为现实。”

美国风光摄影大师安塞·亚当斯(Ansel Adams)也说过完全一样的意思。“你的作品是造出来的,不是照出来的。”这里的“造”,不是弄虚作假,移花接木,而是说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会利用自己的全部本领——他的感情、热忱、努力,审美、想象、知识和技术,在自然中发现甚至创造出独特的,不为普通大众所知的美丽,并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和情绪。

仅仅只是有机会去了这些地方,是远远不够的。1.4 风光摄影里的独创性图1-10 《光之圣殿》,美国犹他州羚羊谷;佳能5D Mark II机身,佳能EF 16-35mm f/2.8 II 镜头;ISO200,f/13,1/2秒“前排蹲下,后排三脚架拉高!光圈f/11,ISO400,曝光补偿-1EV,镜头对准这一块区域。做好准备!这里我们最多拍三分钟!”

尘土飞扬的美国羚羊谷里热闹如中国春季的庙会。从世界各地来这块“风光摄影一生必到之地”朝圣的摄影爱好者或专业摄影师把谷内挤得水泄不通,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憧憬的神情。进入这里必须跟团,不准自由行动。狭窄的空间里大家必须分为前中后三排,才能放得下众多的三脚架。摄影团的导游,一位印第安部落的大娘,正在威严地对大家高声发号施令。夏天正午,是拍摄羚羊谷的黄金时刻,每天只有在这短暂的几十分钟内,高悬在天空的太阳才能把光线从谷顶狭窄的开口洒入峡谷之内。阳光在谷内红色砂岩石壁之间来回反射,空气中充满了奇妙的温暖辉光。

导游从地下铲起一锹沙土,奋力向空中抛去。空气中神奇地出现了几条光柱,仿佛圣殿里的神光,从高高的峡谷顶部挥洒下来,然后迅速消失。四周一片惊叹之声,快门声此起彼伏。“我没有拍好,能不能再撒一次沙子?”我陪伴去的一个朋友问到。导游笑眯眯地看着他没有动静。我赶紧掏出一张十美元的纸钞递给大娘。“准备好,再来一次!”我身边又是一片快门声如机枪开火一般响起。“好了!现在赶紧往前走,去下一个点!”导游大娘命令大家。“连印第安导游大娘都能天天在这狭小的地方教无数的人如何取景、如何曝光,要拍出独创性的照片可想有多难!”从羚羊谷走出来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我现在才真正知道了,您那张全世界首创的羚羊谷构图是多么的不容易。”图1-11 《永恒曲线》,美国犹他州羚羊谷;佳能5D Mark II机身,佳能EF 16-35mm f/2.8 II镜头;ISO100,f/11;三张曝光合成

在风光摄影的道路上,多数人都会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照片技术上过关,做到曝光准确,对焦清晰。第二阶段就是要拍得比较“漂亮”,开始讲究构图和色彩。再往后的第三阶段,就是要去名山大川风景名胜,起早贪黑等光线,模仿书本、挂历或明信片上的经典构图,拍出一张精致美丽的照片。如果运气好碰到绝佳天气,照片说不定还会比书本上的原版更好看。对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甚至很多专业摄影师来说,这就是最高境界了。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意识和能力进入下面要讨论的更高阶段。

在经典机位(旅游者视角)模仿前人的佳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这本身无可厚非,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另外几乎所有的专业摄影师包括我自己也都会拍一些这样的经典构图照片,以丰富自己的图片库,或者作为商业使用。可是,任何一个严肃的风光摄影师,不管是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都不会只停留和满足于这样的重复前人眼光的摄影。他们追求的是进一步的提高,是在作品里表现出自己个人的视角、情感和艺术风格,是一张属于摄影师“自己”的照片。独特和新颖,是大多数风光摄影师们所追求的最高阶段。一张照片哪怕再美丽,再完美无缺,如果它是模仿前人的创意,那它就不能算是最优秀的作品。一张成功的风光大作,一定能被人记住,以至于多年以后,观众看到它的时候,还能立刻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光之圣殿》和《永恒曲线》是我拍摄的两张美国的羚羊谷。著名的羚羊谷是美国西部的象征,这个地方很小,尤其是下谷,有些地方窄到必须侧身而过。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全世界慕名而来的摄影师和游客摩肩接踵前来参观。那些美丽绝伦的曲线、色彩和光柱,这么多年来被无数人从各个角度拍了个遍。在这样被拍摄了千万次的大众化的景点,还有没有可能找到原创的,属于自己独特的个人视角?

这两张照片看上去都美轮美奂,但如果用“羚羊谷”作为关键字搜索,我们会发现许多和《光之圣殿》这张里光柱似曾相识的照片。换一句话说,这幅图片再美,也只是一张明信片式构图。我当时拍摄的时候,也主要是把它作为一张商业片来拍摄的。这张照片虽然在技术上和构图上看起来都很好,但把它和别的类似照片混在一起,我相信大部分读者很难记住它。这样的照片,不管是业余爱好者随手一拍,还是被炒作到几百万美元一幅,只是旅游视角的记录或商业图片,而不是艺术创作。

但《永恒曲线》就完全不一样了。在美国前20年我一直没有去羚羊谷,因为我潜意识里认为这里是一个被拍“滥”地方——我还曾经写过文章反对去这种大众景点拍摄。但是有一年圣诞节我总算因度假而顺道来到了这里。虽然对地形完全不熟悉,但我依然努力想拍出一个不落俗套的,有自己特色的羚羊谷。我在峡谷里来回自由走动,想寻求梦想中新奇的角度,可是不管如何努力,得到的照片都似曾相识。最后我看到峡谷上露出了一片蓝天,忽然灵机一动:这样的带天空的景象从来没有人拍过。我决定把这个通往蓝天的“窗口”放入画框,四周环绕着那些婀娜妩媚的岩石曲线。

这个构图在技术上有很大挑战:峡谷外的光线非常明亮,而峡谷内则十分昏暗。虽然我们人眼这部神奇的光学仪器能同时看清楚天空和峡谷内的细节,但这样光线的对比度远远超过当代大部分相机传感器所能记录的范围。而这样的场景我也没法使用渐变灰滤镜等常用的传统技术手段来控制光比。我最后决定采用包围曝光后期合成技术解[2]决这个难题。

这张照片独特的原创性视角,还有它在构图和技术上的成功,为我带来了很多荣誉。它也多次被苹果公司用作广告,来表现苹果计算机视网膜屏幕的惊人色彩和细节。它证明只要不满足于简单的到此一游和复制前人的想法,哪怕是在已经被拍摄过千百万次的地方,都有可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创意。当然,当这幅作品发表以后,全世界网络上很快开始充斥着模仿这个创意的图像。我也不得不永远不停地挑战自己,去发现下一个新的角度。《冷焰》展示的则是另外一种拍摄完全与众不同的风光作品的方法。它拍摄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个非常偏远的高山上。这里是一个此星球上可能从未有人涉足过的地点,更没有被任何人拍摄过。只有通过预先认真的地图判断,然后利用直升机空中巡回侦查,最后空降到雪山之上,背负沉重的设备跋山涉水,并在雨水和棕熊陪伴的恶劣环境中露营数天,才能有幸拍到这样的美景。这是一个让人见过后就永生难忘的场面。黎明之际,我站在雄踞于多条壮美冰川汇聚地之上的高山之巅,看见鲜花的海洋在我脚下怒放,看见火红燃烧的曙光染红了天边的重峦叠嶂。

在实例篇《破晓》一节,我会进一步讲述那次旅行所经历的挑战和背后的故事。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在这样的无人区,我依然努力去注意构图,去从摄影师的视角去看世界,去认真安排前景的鲜花、中景的冰川和远景的雪山之间的关系。

不论是花费巨大的代价深入无人之境,去寻求前人从来没见过的美景;还是在被无数人拍过的场景力图发现崭新的角度,其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对一个风光摄影师来说,创新才是他的艺术生命。他需要时时刻刻去发现那些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画面。1.5 小景物,大风光

有一次,一个国内风光摄影前辈,听到我说我喜欢用广角镜头拍风光的时候,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可惜还是大风光啊!”

所谓大风光,是指那种画面包含宏大场景的风光摄影风格。我理解他的意思。在千千万万摄影大军都喜欢用旅游者视角拍片的大环境下,大家在同一个地点用广角镜头拍摄到的大场景一定非常雷同。由于这个原因,在摄影界的一些人里,包括少数成名的风光摄影师的群体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用广角镜头拍摄风光没有太多的艺术创造性,需要用中长焦镜头拍摄小景,才能有更多的独创视角。这样的看法不光只是在中国摄影师里流行,英国著名摄影师戴维·沃德也反复提到拍摄“近景”风光。因为要拍好大风光实在太难,拍摄脚下不包含天际线的近景和小景细节则比较容易做到与众不同。

可是,放眼全世界,在当代风光摄影里,主要用来表现自然界壮丽、宏伟、辽阔的大风光,是绝对的主流。随便看看任何一个当今优秀的摄影师的作品集就能发现,认为大风光很难有原创视角是彻底的误解,也与事实不相符。

的确,大风光要拍出新意很难,需要我们去探索全新的拍摄点和角度。但难并不意味着做不到。就算是在国家公园这样的被无数人拍摄过的地方,我们依然能不断创新。不必把近景风光和大风光对立,事实上可以综合近景小品和大风光的技巧和思路,形成一个相对较新的表现手法。这样的拍摄方法,我称为“小景物,大风光”。这样的画面的前景,是现场中通常会被普通人忽略,但却最能打动摄影师心灵,最能反映摄影师艺术创造力的细节小景。而这样的小景物,又在被突出放大后,定格在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之中。整个画面既能小中见大,精美绝伦,又能恢宏壮丽,气势磅礴。图1-12 《冷焰》,美国阿拉斯加州一个非常偏远的高山之上;佳能5DSR机身,佳能EF 11-24mm f/4L 镜头;两张曝光合成图1-13  《冰火冬晨》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尼康D810机身,尼康 14-24mm f/2.8 镜头;ISO64,f/22,1/4s;感谢王云女士提供此图片

这种重视前景微小细节的表现手法,意味着拍摄机位哪怕上下左右相差仅仅几十厘米,视角就会非常不同。两个在同一现场相距咫尺的摄影师,用同样的超广角镜头,拍摄的结果也极可能完全不一样。《冰花之焰》是我在加拿大落基山班夫国家公园的一个冬日清晨拍摄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河边的冰花那些迷人的细节,但同时我也迷恋日出前朝霞的辉煌和河流上流动的浮冰,所以我在用超广角镜头拍下了全景的同时,把镜头几乎贴近了冰面,捕捉并夸大了冰面的花纹和质感——绝大多数旅游者甚至摄影爱好者几乎肯定会对这样的微小细节视而不见。而当时和我在一起的另一位摄影师王云则拍下了《冰火冬晨》这幅优秀作品,吸引她的是这块浮冰和石头形成的引导线。我们俩拍摄时机位相距咫尺,可画面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各自被不同的细节所打动。

当然这样的拍摄方法对摄影师的摄影技术和艺术感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摄影师需要有敏锐过人的观察和创造能力,才能想到这样的创意。其次,这样的大广角包罗万象,必须有很强的经营组织画面元素的功力才能把创意变为构图而不凌乱。最后在技巧上,除非用技术相机拍摄,否则景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传统的超焦距等技巧很难满足要求,一般需要用在后续章节将要讲述的景深合成技术,把心中的构图变成真正的图像。图1-14 《冰花之焰》,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佳能5DSR机身,佳能EF 11-24mm f/4L镜头;多张曝光+景深合成1.6 中式风光和西式风光的风格区别“你的作品像交响乐,和我以前看过的中国摄影师的风格很不一样。”

今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在艺术家云集的北京宋庄的一个餐馆里,东子一边在手机上翻看我的摄影作品一边这样说。东子是一个极有灵气的画家和陶艺家,她也熟悉很多摄影界的朋友。“你的照片像外国人拍的。”瑞贝卡,东子的女儿,一个金发碧眼,讲一口标准京片子的漂亮小姑娘,在旁边补充了一句。我们几个朋友在餐桌上的后续对话,自然聚集到了中西方风光摄影在风格上的差异。图1-15 《巴塔哥尼亚的天空》,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佳能5DSR机身,佳能EF 11-24mm f/4L镜头;多张曝光+景深合成。超广角镜头下的风光,如同交响乐,气势宏大,层次丰富,感情汹涌澎湃。

虽然我们很难给中式或西式风光的风格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显然总体而言,它们的确大不相同,以至于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都能立刻看出区别。很多西方摄影师喜欢使用大广角镜头。画面仿佛交响乐一般宏大澎湃,理性立体,层次丰富,透视感极强。相比之下,虽然善于运用广角镜头的中国摄影师也大有人在,但总体而言,大多数中国摄影师更喜欢用中长焦镜头拍摄画面内容单纯简洁,充满画意和意境的作品,一如国人自古以来音乐上偏好天然、感性和有韵味的单旋律。可能是受中国绘画传统的影响,这些作品一般对透视感没有很强的追求。

但是这样的总结并不全面。西方音乐的形式众多,远远不只是史诗般的交响乐。如泣如诉的独奏,高雅优美的室内乐等也都是西方音乐的重要部分。同样,西式风光也远远不只是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大广角构图。麦克·肯纳(Michael Kenna)和约翰·萨克斯顿(John Sexton)镜头下的风光,意境含蓄,构图简洁,富有禅意。而以使用超广角构图闻名天下的马克·爱德姆斯(Marc Adamus)也亲口对我说,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很多是用长焦镜头拍摄的。

在我看来,西式风光摄影最值得借鉴的,是它的广博,是它的多变的风格、立体的结构、对透视感的强调、对情绪表达的重视、对新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新思想的宽容,还有对个人独特视角的极端重视。这里面最重要的可能是对三维立体空间感的营造。西方摄影师非常注重利用景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画面的影调和色彩,来形成极强的三维透视感。图1-16 《希望之光》,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佳能5DSR机身,佳能EF 11-24mm f/4L镜头;ISO100,f/14;多张景深+曝光合成《希望之光》是说明透视感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幅作品有意识地利用了几乎所有的当代西方风光摄影里在二维平面上塑造三维空间感的前后期手法——其中多数技巧虽然在绘画中常用,但在风光摄影实践中并不一定为世人所熟悉。在构图上,它采用了大广角镜头夸张了前景的元素之间的空间距离,在观众的心里形成了强烈的透视感;它巧妙地利用了广角镜头的变形效果,让前景边缘的石头形成指向画面远方的引导线,避免了画面的凌乱感。在色调上,画面里包括了从前景的冷色调到远景的暖色调的逐渐过渡;包括了从前景的低饱和度到远景的高饱和度的逐渐过渡;包括了从前景的暗色调到远景的亮色调的逐渐过渡。此外,它还包括了从前景的极度清晰到远景的大气透视模糊这样的过渡。如果缺乏了这样的对比,整个画面里都是同样的色系、同样的饱和度、同样的明暗、同样的清晰度,那么这张画面的强烈的三维透视感会大打折扣。1.7 我喜欢的风光摄影方式

几年前新浪网曾经发布过一组很轰动的组照,题目是《中国式摄影》。照片展示了全国各个著名风光摄影胜地——坝上、霞浦、婺源等地每天成千上万摄影大军云集的壮观景象。摄影已经从全民艺术演变为一种全民运动。

如果只是当作一个业余爱好而消磨时光,参加这样的群众运动也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有更高的追求,那么不管是专业摄影师还是业余爱好者,我们不妨远离这样的热闹。在我看来,风光摄影应该是一种孤独的体验,是摄影师在荒野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的对话。我喜欢的一种摄影方式就是一个人去探索。就算是和几个亲朋好友一起去拍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都会各自去寻找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拍摄想法。过去这些年,我曾经多次独自或和若干亲友一起,背负数十磅的器材和露营设备,翻山越岭,在靠近北极圈的极地鹅毛大雪中露营;在靠近南极圈的高山狂风暴雪里扎寨;在加拿大北部漫天北极光的照耀下入眠;在美国西南最偏僻的茫茫沙漠的星空下促膝长谈。为了拍摄到心中理想的风景,我常常独自午夜在雪山之巅拍摄星空,在茫茫干湖上寻找怪石;我会在美国西北的海滩上和密林里度过两周时间一无所获而毫无怨言;会在铺满冰雪的山路上和小溪边跋山涉水八小时,就为了拍摄到一张挂满冰棱的峡谷;我还会乘直升机空降到有棕熊出没,从未有人类涉足的高山上,去拍摄冰川上绚烂的鲜花。虽然很多时候这些行程在体力上和意志上对我是巨大挑战,但我从来没有觉得它们是痛苦的过程。相反,我享受在野外的每一分钟。这些难忘的经历和体验,让我得以目睹太多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美景,让我收获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风景。图1-17 我喜欢在遥远的地方孤独地探寻

当然,不是每一个摄影人都有能力在暴风雪中负重登山露营;大部分人可能也没有机会、意愿或勇气去无人区冒险,去发现全新的景点。事实上在我自己的作品里,过半数量的照片也是在很常规的大众景点比如国家公园拍摄的。我喜欢的另外一种拍摄方式,就是努力地在这些寻常地方,避开热闹的人群,发掘不寻常的风景。我绝不满足于只在观景台或几个著名的机位拍摄。我会花费大量时间探索我自己独特的拍摄点。我也极少把三脚架全部打开站在那里拍摄。多数时候,我会蹲下去,趴到地面上,或攀登到高高的石头上,来获得不同的视觉效果。我还会仔细研究别人在此地拍过的佳作,但目的不是如很多初学者那样去模仿它们。恰恰相反,这么做的原因是这样我可以避免重复它们的构图,要努力超越它们。

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每年四百万游客把它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拍了无数遍。这里有全世界最集中的间歇热喷泉资源。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地热资源不只是几乎每一角度都被人反反复复拍过,它们中的绝大部分本身也并不上相,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十分丑陋,虽然它们从旅游和科教的角度看起来非常吸引人。除了一两个航拍角度外,我极少看到能让我动心的黄石公园的照片。图1-18 黄石公园里典型的旅游者视角照片。这些喷泉十分有趣,但从摄影角度来说外形并不上相

有一次度假的时候,我在那里住了四天。除了旅游之外,我反复思考应该如何拍好这个地方。最后我决定另辟蹊径。既然这里白天的风光不上相,既然白天的景物早就被拥挤的人群反复拍摄了千万遍,那我为什么不拍摄一张极少有人看到的璀璨星空下的喷泉,来表达一种神秘的气氛?有了这个创意之后,我做了大量研究,包括公园里各个喷泉的喷发时刻和方位,并实地考察了多个地点后,选择了一个最理想的位置。感谢小女愿意深夜陪我去荒郊看星空。半夜我们来到公园里一个偏远的角落。荒寂的原野上,万籁俱静,只能听到温泉突突的声音。午夜时分,在满天震撼人心的繁星之下,喷泉突然喷发,奔腾的水汽怒吼地直冲云霄,恍如一面旗帜,在璀璨的银河下飞舞。短短一分钟后,又回归平静,仿佛一切从没有发生。但在我的镜头下,这个神秘而独特的时刻被定格成了永恒。《午夜邂逅》这张不同寻常的作品的成功,不是靠偶然、天气或运气,它得益于远离人群,得益于认真的思考、出色的创意、周密的计划、勤奋的努力,以及娴熟的技术手段。图1-19 《午夜邂逅》,美国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午夜时分,黄石国家公园里的一个美丽喷泉在满天繁星下突然喷发;佳能5D Mark III转接尼康14-24mm f/2.8镜头,强光手电筒扫描地面补光;三张曝光合成

不一样的作品不一定需要如地热喷泉那样独特的地点,但一定需要想象和创意。一个秋日的黄昏,天色已晚。我把镜头对准了一片夕阳下的树林。这片树林普通的不能更普通。它杂乱无章,唯一吸引我的地方是金黄的色彩。我使用了2.5秒钟的长曝光来拍摄。在曝光近一半的时候,我松开了球头旋钮,快速把镜头往下压,在镜头运动过程中完成了曝光。《秋日印象》这幅作品模糊中带清晰,仿佛透过轻盈的窗纱去看绚烂的秋色,如梦如幻。《奥林匹克的光辉》这幅作品拍摄的也只是一个极为常见的,阳光穿过树林和迷雾的场景。可是当我在镜头的左上角哈了一口气后,奇迹出现了。阳光打到镜头表面左上角的雾气上,形成了一道佛光般的圆形彩虹——要知道这样的情景在自然界不可能出现,因为出现彩虹的条件是阳光在观察者身后。图1-20 《奥林匹克的光辉》,美国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佳能5D Mark III机身,佳能16-35mm f/2.8 L II镜头;ISO100,f/22,1/4秒。这里用f/22小光圈的原因是为了得到更细更长的太阳星芒。

拍摄到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也不一定要去远方。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上午,我来到了离家数步之遥的一个小区池塘边。四周大雾弥漫,满地的积雪尚未消融,皑皑白雪和迷雾把尘世里的一切繁杂都隐去。我选择了湖边的两棵小树,把太阳放在画面中间,形成了一个稳定安静的三角形构图。这个极简的画面,完美地传达了当时我感受到的那种寂静神秘的气氛。《静谧》这张在家门口拍摄的照片,没有名山大川,没有色彩,没有超强冲击力的构图,却成为了我非常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那么我最喜欢的摄影方式到底是什么?是在遥远的天边静静独享从没有任何人见过的雪山花开?是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跋涉并记录难忘的体验?是在每年有数百万游客访问的公园里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去捕捉独特的瞬间?是利用创意和想象去化腐朽为神奇?还是在平凡到极致的房前屋后寻觅让我心动的画面?答案应该是“都是”。我们拍摄的是客观风景,但反映出的其实是摄影师自己的主观内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经历都不同。只要我们坚持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而不是随波逐流,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拍摄到不一样的风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