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23:08:32

点击下载

作者:张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路上

在路上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在路上作者:张霖排版:KingStar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5-01ISBN:9787302434887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谈人生

人的一生,充满了抗争。这种抗争,是对渺小自我的求证与强健,是对短暂生命的抢救与延展,是在身处世界的价值奋争与岁月留痕,是对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的心灵蔑视与行为反击。

人的一生,充满了悲欢。这种悲欢,来自于生命诞生的偶然与肉体消亡的必然,来自于生命过程的时而浓烈与时而清减,来自于不知悲焉知欢的成长体验,来自于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的人道循环。

人的一生,充满了梦想。这种梦想,可以是征伐现实的心灵战歌,可以是超脱物质的精神涂鸦,可以是前进的动力与前行的障碍,可以是放下的包袱与留下的遗憾,可以是为之奋斗的理想甚或南柯一梦的幻想。

人的一生,充满了未知。这种未知,就是我们没有选择的那些路到底通向何方,就是我们努力前行的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就是我们的生命长度是否能够丈量那长长的欲望账单,就是我们直到即将离开世界才浮上脑海的那些遗憾与执念。

人的一生,不可复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无法抄袭别人,即使那条成功之路在自传中写得那么清晰入微,甚至主人公跳到你面前手把手地教与带也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只能走一条路,我们无法选择更多的路,也无法回头再走,生命列车有进无退;我们难以更改自己的路,时间长河一去不回,即使感觉上重新回到起点,但实质上此点已非彼点。

人的一生,遍布诱惑。与人伴生的懒惰、贪婪、自私等这些原生的诱惑,常于不经意间从灵魂深处走上前台敲打我们的道德良知,冲击我们的做人底线,不断诱导我们在放纵中放逐自我,在沉沦中沉淀平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物质的享受越来越多样便捷,精神的拷问也越来越经常直接,不论富裕还是贫穷,富贵还是潦倒,每个人身边都出没着如幽灵一般的诱惑,让我们的人生因此而丰富多彩,让每个人的路因此分出高下优劣。

人的一生,总在变化。随着时间维度的单向位移,身体样貌在变,雄心壮志在变,智慧能力在变,身心修养在变,诸如此类的变,是生命的伴生变化,需要我们去接受这些不可避免的变,改变或延缓那些不好的变。随着生命长度的自然延伸,身份角色在变,环境形势在变,标准方位在变,周围的关系人都在变,诸如此类的变,是外界的客观变化,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需要我们去巧妙运用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变,规避或者摆脱那些困扰行进的变。

人的一生,总在求索。我们所追求的,既是前人所追求的,也是后人所追求的,正如西西弗斯一样,推着石头上山顶,看着石头下山脚,又推着石头上山顶,周而复斯地劳作,却难于创造终极的价值实现,以至于多数的人在生命的终点处,都没有能够满足地说一声,我实现了我一生的梦想,我无愧于我的人生。

人的一生,总在迷离。一个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新的发展起点出现。一段人生的体验,意味着新的生命历程开启。不知不觉中,我们随着成功而偏移,随着拥有而改向,生命的坐标在试错中不断更新。努力努力再努力,也许到了某一节点,一路春风得意的我们,会突然惊觉这也许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会恍然明白原来自己一直迷失在生活的多彩迷雾中,会警醒原来人生还能有如此多样的选择。

人的一生,总在路上。不到生命最后一刻,我们不相信自己会死亡。直到吐出最后一息,我们才放弃生命的留恋。不论是休息还是劳作,不论是胜利还是失败,不论是放弃还是坚持,不论是懒惰还是勤奋,不论是收获还是荒芜,生命都在前进,人生都要延伸。即使我们终将死亡,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所创造的价值仍在路上,不断地发挥作用,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履行每个个体的族群责任。甚至即使我们堕落,即使我们一无是处,即使我们毫无贡献,我们也在承担反面教材的作用,向在路上行走的其他人树起专供指指点点的警示牌。

生于抗金事业大兴,殁于抗金事业再兴,唯独年富力强时未逢征战机遇的志士辛弃疾有《鹧鸪天》词一首:“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行路难,从古至今,人尽同感,人尽此慨。《列子·天瑞篇》中有语:“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墓碑上刻着两个字:“归去”。是的,我们永远行进在路上,直到肉体归于尘土,生命回归精神。

希望通过本书帮助读者朋友更好地强健心灵、修养自我,更快地步入坦路,走好路上的每一步,让生命之光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让人生此行创造更加荣耀的尊严。上篇人生路上,我们扮演的那些角色不论伟大还是渺小,不论远近或者快慢,我们在人生路上都不约而同地扮演着一些相类似的角色。发现并借鉴这些角色的共同表演规律,有助于我们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成功演出。起步者的角色,说的是我们时刻处于新的起点上,每日每事都是新的起点,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实质上的起步者,重视现在、抓住当下,重视过程、抓住细节,把今日此事当作新的开始,让人生从此不一样。学习者的角色,说的是我们永远在学习的过程中,成长就是最漫长的学习,希望就是学习的最强动力,生活就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解决生存之惑,荡涤生命之霾,插学习之羽翅,行万里之人生。领导者的角色,说的是我们在生命之中必然承接领导之重担,这是人类的宿命,是生命的必然,与职务无关,是人生有序发展的管理诉求,是特定时代民族存续的天然要求,是我们创造生命最大价值的恒久追求。攀登者的角色,说的是我们一路向上的人生理想和现实形态,生命就是座山,山上有风也有雨、有坡也有坎,准备再多也会遇到缺这少那的时候,我们的体力和心情,我们的摸索与坚持,直接决定人生的高度和精彩。第一章谈起步者——人生处处是起点

在路上行走,不论我们走到生命的哪个阶段,都需要不停地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往往接受命运而不挑战命运?

安徒生在童话《丑小鸭》中曾说:“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鸡窝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个观点曾经激励了许多人,告诉我们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是天鹅总是会飞上云霄的,出身决定未来,开局决定结局。然而,困惑来了:是先天的遗传重要,还是后天的奋斗重要?如果我是天鹅蛋,我在鸡窝里一定能够成长为天鹅吗?如果我不是天鹅蛋,生在鸡窝里的我该怎么做?类似争论至今不休,难以定论。

还有这么一则和丑小鸭开局一样、结局相反的寓言。讲的是有人发现了一枚鹰蛋,把它放在孵蛋的母鸡身下。雏鹰和小鸡们一起孵出来,长得也像小鸡。它咯咯哒地叫,在地里刨食,扑扇着翅膀,能拼命地在空中飞上几米远。几年过去了,这只日渐衰老的鹰看见空中有只神俊的大鸟,乘着疾风优美地飞翔。鹰看得入了神,问:“那是什么生命?”“那是鸟中之王,老鹰。”同伴羡慕地告诉它:“鹰属于天空,我们属于地面,我们只不过是鸡。”于是,这只鹰继续过着鸡的生活,并像鸡一样地死去,因为,它认为自己就是一只鸡。

把鹰当鸡养,鹰觉得自己是鸡,鹰就真的成了鸡。这则寓言其实陈述了又一种生命现象:金子蒙尘不被人发现,其价值就等于废石一块,鹰放在鸡窝里不把自己当鹰养就不会成为鹰。困惑同样来了:后天的环境和努力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先天的遗传?鹰不去奋斗就不能成为鹰,那么鸡去奋斗能不能成为鹰?

两则看似矛盾的故事,其实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不论天鹅、鹰和鸡的结局如何,它们最终都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天鹅按照遗传的路径成为天鹅,鹰接受环境的熏染成为鸡,鸡依然是鸡。故事中任何一种结果仍然偏离不了命运的既定安排,后天的努力顶多证明了这枚蛋是天鹅蛋的既定事实。

两则故事虽然看似在倡导后天的努力与奋斗,但骨子里其实透露出人类对命运安排的无能为力感和被动接受现象,也因此就故事的意义本身产生了诸多质疑。抛开故事看人生,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生活中的每日每事何尝不是都在这样做呢?贪图小利、放弃高尚,甘于平庸、安于现状,畏惧变化、不敢尝试,逃避挑战、不求超越,等等,说的都是这种接受命运安排、不去自我实现的被动现象,而这种现象就发生在很多人身边。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人生的理想往往随着生命的延伸而淡去?

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看似是矛盾的,上一个问题讲的是我们接受命运的安排,在起点处就听天由命、无欲无求,这一个问题讲的是我们拥有自己的理想,在起点处就有梦想追求,但在出发后逐渐放弃、回归安于现状的心态。看似不同,两个问题其实指向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在道路上为什么终将失去抗争的勇气,淡去激扬的理想,最终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接受了现实的模样?

大才子苏东坡,少年成名,才华横溢,一走进仕途就站上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起点。宋仁宗就曾指着他的进士试卷,兴奋地告诉皇后,为自己的子孙找到了宰相。然而,皇帝的吉言并没有让文豪交上好运,尽人皆知的才子名声也没能扭转命运,苏东坡的人生路不仅没有从此顺风顺水,反而出人意料地更加曲折坎坷。

1082年3月,苏东坡在贬官黄州时作《定风波》一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往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即使在受排挤的时刻,苏东坡仍然畅快淋漓地表达了自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无所惧、“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无所忧心态。

当年9月,仅仅半年后,随着案情的持续发酵,现实的越发狰狞使诗人的心态出现了重大转折,苏东坡在痛苦无助之际作《临江仙》一首:“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此词一出,郡守以为州失罪人,急忙察看,却见东坡鼻鼾如雷,大醉酣睡犹未醒也。

前后半年,判若两人。从这两首诗作中,由“也无风雨也无晴”到“长恨此身非我有”的痛感渐剧,从“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豪情渐去,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少年成名、自信有为的大文豪在持续的挫折打击中,痛苦不断加深、理想不断瓦解、斗志不断动摇的那种心路历程,更能清晰地看到苏东坡真的“怕”了,他的凌云壮志已开始低迷不再,人生态度已经趋于消沉逃避。这种心态一直贯穿了苏东坡的后半生。去世前两个月,对人生已经失望的苏东坡写下绝命诗一首,简单勾勒出自己在临终时对生命整体状态的悲观看法:“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都有很多追求,都有很多期盼。年少时指点江山,笑看寰球,粪土当年万户侯,但这种激情往往在我们踏入社会后逐渐消退、难以长存,在过程中演化成如已灰之木、不系之舟的无为感与挫败感。为什么我们起步时的远大志向、本能般的向上追求总是随着生命的前进而萎缩、下沉?

原因因人而异,林林总总,会有很多,也许有这么一个共性原因:在我们所有人的成长道路上,生存总是第一位要解决的问题,现实总是每一步要踏上的台阶,理想追求也因此总是被生存捆绑,被现实消磨,被环境打压,被琐事切割,被挫折伤害,被庸俗背弃,倘若不能在解决生存问题之时和之后坚持自己的理想,那么生命将最终走向一个我们并不期望和认同的结局。

避免生命的高开低走,避免人生的一路下行,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成就大小、年龄高低,都要时刻保持起点思维,成为生命路上永志向上的起步者。起点思维是指生命中处处时时是起点,我们时刻处于新的起点上,每日每事都是新的起点,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实质上的起步者。对于在路上的每一个人,今天的一次懈怠,就可能影响到明天的生命走向;某事的一次疏忽,就可能在事业上产生消极的连锁反应;现在的一番振作,就可能开启生命新的美好。

为了不让起点处的梦想在终点沉沦,为了不让生命在起点处就放弃超越,需要我们反思自己曾经的纯真梦想和生命追求,评估自己当前的精神状态和自我定位,为的是让自己从今天开始能够踏实认真地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一、生命认知:稀缺与富饶

生命,是我们难以回避的重大问题。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我们拥有了生命。不能准确认识生命的真相,我们的人生将难以准确开局,必将走向终点的懊悔与失落。(一)对时间要有财富心

时间是生命的概念存在和量化显现,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大财富。健康时我们意识不到时间有多么值钱,一天两天似乎周而复始,令人厌烦。只有患上绝症的病人才知道时间有多么值钱,不惜倾家荡产,只为多留恋那么几天。难道只有当生命进入倒计时,时间的财富值才能被我们所认知?

岁月如梭,白发催老。时光匆匆,令人感触。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这样说过:“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明代沩山大师在《沩山警策释记》中说:“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时下网络语言中把时间比作一把杀猪刀,不解风情,杀人无情。各种各样的说法,其实隐含着一种无奈:时间看似为我们所拥有,却超然于我们之外,无视美好或者丑陋、有用或者无用,冷酷甚至残忍地毁灭一切。

时间是唯一存在的特殊资源。世间万物皆有获取的众多渠道,唯独时间是租不到、借不到,也买不到,更不能以其他手段来获得的。当前网络小说中流行的重生题材,其实反映了当代人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畏惧、对生命从头再来的渴望。每部重生小说的主人公成长史也正符合哲学家的论断:假如能从70岁开始活起,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圣人。然而,“人行犹可复,岁月哪可追?”

时间是一项限制因素,任何人任何事情都会受到时间这种稀有资源的限制。例如康熙大帝在位61年,为政比较勤勉,治国还算有方,晚年深知吏治腐败,但自感年老力不从心,就考虑把问题留给后任来处治,在九王夺嫡的复杂局面中不选百官倾慕推崇的“八贤王”,不用与己风格相似最喜爱的十四子,而是选择了刻板严苛的铁面皇子雍正继位。结果,雍正铁腕治国,打下乾隆盛世的基础。有学者甚至研究认为,如果没有雍正的统治,清朝将提前败亡。康熙有心无力的案例告诉我们,能力也受时间的制约,一旦没有足够的时间,再强大的能力也无法施展。

时间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时间永远是最短缺的。即使你特别需要,即使你争分夺秒,也不会多给你一分钟。即使活到一百岁的高寿,也就拥有36000天。即使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同样的一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

时间也完全没有替代品,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已经失去的时间。世间万物除时间外,任何物品都有可替代品。物质皆有替代,极端缺粮的年代,瓜菜代之大行其道。即使是感情,也有替代,日常生活中的我们,爱情没有了友情补,友情裂缝了亲情在,等等。唯独时间没有任何替代品,从古至今没见过时间不够了拿什么来顶一顶的情况。

做任何事情都少不了时间,都需要支出时间。清代魏源曾说:“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事实上,珍惜时间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时间可以取用不竭,也因此人人都是时间消费者,同时也是时间浪费者。高效率、有成就的人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善用每一分秒。

不同的时间支出会结下相应的果实。恩格斯指出:“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时间抓起来就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今天的不努力,需要明天的加倍努力来还账。人生道路上每个阶段的生存状态,都意味着曾经阶段你的努力状态。现在的张皇失措,其实是在为过去的准备不足买单还账。今天的努力奋斗,其实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

时间创造财富,我们支出的每一笔时间,都存在生命的银行里。每一笔时间的效益多少,清清楚楚,做不得半笔假账。

这些关于时间的特点分析,其实告诉我们这样的生命理念:时间是最珍贵最稀有的财富,一定要珍惜每一刻每一事,尽可能创造这一刻这一事对自我成长的最大效能,这样的人生才能充实、富有、安全。(二)对生命要有敬畏感

不知终点,焉知起点?没有终点观,焉能做好起步者?增强起点意识,也要树立和强化终点意识。对生命要有敬畏的第一个概念是:任何生命都有终点,我们终将死亡。

美国耶鲁大学哲学教授谢利·卡根说,关于死亡,长期以来有两种观点,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潜意识中。

一是我们都承认,我们的肉体最终将停止运转,但我们其实都不相信自己会死掉。在托尔斯泰的经典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中,伊里奇摔伤了,他的伤势每况愈下,他最终死去。但是,当伊里奇发现自己终有一死时大为震惊。托尔斯泰想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阐述:我们大多数人实际上都跟伊里奇一样,口头上承认自己会死去,也在感叹别人的死去,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并不当真相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现象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死亡时都在挣扎,都不能坦然面对,都不相信自己会死,都在想尽办法拖延一些时间。卡根说道:“这确实让人迷惑,一个人怎么会同时相信又不相信自己终有一死?”

二是对“独自死去”的恐惧。没有人能代替我经历我的死亡,但因为害怕独自死去而畏惧死亡的却大有人在。古代帝王害怕独自死去,安排大量臣民殉葬,目的之一也是减少这种恐惧感。中国民间兄弟结义,誓词一般有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死之类的话,其实也隐含着寻找志同道合者共同面对死亡的向往。

死亡的存在,最大的价值是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宝贵,逼迫我们更热烈地拥抱时间,更精明地使用时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维克多·法兰柯说:“如果我们是不死的,我们就可以正当地永远推迟一切活动。现在做不做事没什么差别;明天做,后天做,一年后做还是十年后做都一样。”的确,倘若人可以无限拥有时间,那么谁还会珍惜时间?对死亡正确的情绪反应不是恐惧,也不是愤怒,而应该是感激,感激我们可以拥有生命、活在当下。

禅宗有偈语:“今日脱下鞋和袜,明朝不知穿不穿?”其教育信徒的理念是:生命是无常变化的,没有人知道明天将会如何?如果把每天都当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或许比较容易提起正念,更好地把握当下。佛教僧人常在晚课中唱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经常提醒自己切莫蹉跎光阴,务求每日有所精进。已故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就曾说过自己的一个工作理念:每天都站在镜子前,问今天是最后一天,我该干些什么,警醒自己提高效率、不要浪费。

其实这些思想都吻合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起步者思想:当下就是新起点,今天就是新的开始,抓住今天,明天就将不一样。这也告诉我们这么一个生命真相:生命是短暂的,时间是稀缺的,过一天少一天,所以,要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用好当前,抓住当下,每一刻每一事都力求有所进益。

对生命要有敬畏的另一个概念是: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时间会冲刷一切。

佛陀行经一个森林,天气炎热,感到口渴,就告诉侍者阿难:我们不久前曾跨过一条小溪,你回去帮我取一些水来。阿难回头找那条小溪,刚好有一些车马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不能喝了。阿难回去告诉佛陀:那小溪的水已经变得很脏不能喝了,我知道有一条河离这里只有几里路,请允许我去那里取水。

佛陀说:不,你回到同一条小溪那里。阿难表面遵从,但心情很不愉快,一直在想着水那么脏,再去一趟也是浪费时间,走了一半路,忍不住跑回去说:那水是脏的,您为什么要坚持?佛陀不加解释,仍然说:你再去。当阿难委屈地走到那条溪流时,竟然发现溪水是那样干净,把水污染的那些脏东西已经被水流冲走了。阿难笑了,提着水回到佛陀面前,信服地说:感谢您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这个故事其实说出了两个意思:

时间的冲刷能够抹去一切,我们发展人生的关键是抓住时间,而非时间外的一切。

拥有一切,不如拥有时间。没有时间,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哪个年少不轻狂?对于我们过去犯的错误,对于我们曾经浪费的生命,对于过去发生的一切不好,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关爱今天,做好手头上的每件事,不要让错误在自己的人生中持续发酵。(三)对人生要有起点观

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般到70岁的人就觉得人生的尽头快到了,于是便开始准备后事,忐忑不安地迎接死亡。美国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人生岁月里一直冒险攀登高山,95岁时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的最高年龄纪录。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尔卡特拉斯岛,1963年以前是联邦监狱。一名囚犯被判终身监禁,身陷囹圄40年,通过悉心照料受伤的小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被称为阿尔卡特拉斯的养鸟人,后来成为鸟类学家。

二战结束后,丘吉尔没能连任首相,家里人动员他去学画画。学画的第一个下午,刚从政治战场上败下来的丘吉尔面对着画布,迟迟不敢下笔,似乎害怕自己在这个新领域再受失败。老师在旁边默默看了很久,最后拿起颜料盒往画布上一甩,瞬间干净的画布变得乱七八糟。丘吉尔一下放松起来,开始拿起笔涂抹起来。从此坚持画画长达十几年,留下了不少优秀的画作,同时也恢复了自己在其他领域的自信。

王家卫拍的电影《东邪西毒》有这么一句台词:“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的每一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这几个事例其实说明了我们作为起步者在路上应当坚守的理念:

影响人生的不是环境,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所持有的信念。

信念的高尚与否,信念的清晰与否,信念的坚定与否,都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走向。

人生中时时处处事事都是起点。只要你做出决定,那么现在并不晚,抓住现在,坚持下去,必定能成就梦想,最起码也能接近梦想,让自己在生命尽头能够少一些怨悔。

起点处不要畏惧青涩,不要忧虑失败。既然是起点,就要准备承认无知、接受批评,就要有从零开始、达者为师的求学精神,以一张白纸的面貌坦然面对一切。

成长是一个旋转楼梯,你走在向上的楼梯上,一切都会慢慢向上。如果台阶向下,一切都会慢慢下行。每一个台阶都很重要,走每一步做每一事都应该思考:是在向上还是向下。

为什么活在当下如此困难?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常常不是在幻想未来,就是在追忆过去,为并不存在的过去与未来而烦恼,因而不能如实地正视身处的当下,采取合适的行动。二、目标定位:物质与精神

目标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概念。如何定位目标,是一个至今没有正解的问题,更是一个没有唯一解的难题。每个人,即使身处同一环境,对于目标的认知和确立也不尽相同。(一)没有目标叫沉沦

雪地行军是很危险的事,容易患上雪盲症,即使按传统经验戴上墨镜,仍然不可避免。来自军队的研究发现,导致雪盲症的,并非雪地的刺眼反光,而是它白茫茫天地一色、天地间空无一物的单调。通过这一研究,人们找到了雪盲症的发病机理:人的眼睛其实总在不知疲倦地搜索世界,从一个落点到另一个落点,要是连续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个落点,它就会因紧张而暂时失明。

军队对付雪盲症的土办法是,派先遣部队摇落常青灌木上的雪,这样,一望无垠的白雪中就会出现了一丛丛、一簇簇的绿色景物,搜索的目光便有了落点,雪盲症就不容易发作了。

这个案例其实说明,人生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如雪盲症患者一样因找不到落点而紧张、而茫然,最终导致生命中问题频出。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生活模式:本真状态。海德格尔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此在”(我们)“沉沦”在各种日常事务中。当我们全然沉沦在日常社会工作中时,我们忘记了我们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应该选择自己的生活。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我们也忘记了我们的忘记:我们忘记了我们沉沦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不拷问我们的行为,不将我们的生活当作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才会机械地去做社会想要我们做的。海德格尔所描述的这种状况就涉及本章开头所说的问题:接受命运的安排,失去自我的理想追求,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改变。

海德格尔认为,要从这种昏睡状态中觉醒,我们需要“畏惧”。在畏惧中,我们看到我们的生活有终点,而这终点是死亡。我们被“抛向死亡”,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在畏惧中,我们看到我们在各种社会角色中的沉沦是对畏惧的逃避。正因为我们不愿意面对死亡,所以我们把自己等同于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在代入社会角色时,我们并不是我们自己,因为社会角色并不是我个人的角色,而是任何人的角色。在畏惧中,我决心面对我个人的生活,并成为其主宰。畏惧使我们警醒,它使我们看到了什么应是我们个人的生活。于是,我们进入了本真状态,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可以定义此生的大计划,这个大计划是我们一生的主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根据这个大计划做出“对选择的选择”:我们要选择执行那些对大计划有帮助的小计划,而避免会阻碍大计划的小计划。

海德格尔层层递进所说的大计划、小计划就是人生的不同目标。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没有这些目标,就难以抗拒日常事务的麻醉,就难以阻止生命的沉沦。理想的生命模式,是保持本真状态,保持目标追求。

积极心理学权威、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指出:“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积极可行的目标是高于现实的方向指引,是走出生活迷宫的理性指南,其对于生命的意义在于让现在过得更有章法、更有奔头,让我们的劳作付出不再沉闷、不付流水。

有目标的人是充实而幸福的人,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牵挂与目标无关的事,也没有太多的情绪和脾气去消耗在那些无谓的琐碎上。只标定目标,不计较其他,心无旁骛的人将因为执着不分心而充实,因为坚定不迷茫而幸福。

在路上的每一个起步者,每一步都应有相应的目标来赋予其一定意义,积累而成生命全程的大意义。这样的人生,才不枉我们红尘中辛苦走的这么一程。(二)终身目标是学习《百喻经》有这么一个故事:过去有人,痴无智慧,饥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旁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机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因为河水饮不尽,干脆就不去饮。这个故事的意思可以往下引申:因为无法全部得到,所以就不作为;因为目标过于宏大,所以就不敢为。这和我们今天全民读书少、学习难的状况何其相似。

身处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知识技术呈开放状态,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方便,但因为自感知识的高深博大,见水不饮、想学而不敢学,贪大求全、想学而不会学的现象不在少数。

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在过去知识很少的情况下,浅尝辄止、掌握一门就足够了,现在的知识开放和爆炸时代,技止一门、停留在表面上的一般性掌握已不够用,必须深入地开展研究,广泛地涉猎多学科知识,由过去需要的一桶水即可应对,发展到今天要拥有一条河才能保证生存,也因此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让人望而生畏。

学习不是青春期的专属,而是生命全程的需要。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学习速度和效果并不高。从6岁到18岁,12年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大多是为学习而学习,并没有学到多少能够受用终生的东西,18岁以后的时光才是更重要的学习时光。这是因为作为即将独立生存的人,联系实践的学习增多了;作为思维相对成熟的人,质疑批判的学习增多了,也因此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最佳,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速度和力度更大,能够最大化地推动我们的社会化进程。

不论身处哪个年龄层,不论我们做什么,学习既是我们要坚持终生的目标,也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工具。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要掌握这样的学习技巧:动机上要渴望学习,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思想上要清除大脑中我不能、学不会、没必要之类的想法,始终保持坚定的学习信心;情感上要享受学习,要将学习视为一种娱乐,而非一件苦力活,一旦感到疲惫与厌恶,要马上停止,始终保持愉快的学习态度;方法上要将自己的学习集中到对目标的渴求与追求之上,始终保持聚焦的学习方向。

学习不是作秀,不能勉强。只有发自内心的真需要,才能产出学习的真效益。《笑林广记》讲过一个笑话:一富家儿不爱读书,父禁之书馆。一日,父潜伺窥其动静,见其子开卷吟哦,忽大声曰:“我知之矣。”父意其有所得,乃喜而问曰:“我儿理会了什么?”子曰:“书不可不看,我一向只道书是写成的,原来是刊板印就的。”不爱学习,把人关在书馆里也学无所获。热爱学习,即使是借书抄书也能修成大师名家。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尽皆说明先圣孔子2000多年前讲过的一个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要有方向,要服务于远大的目标。《百喻经》中讲过一个故事:“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给小孩子玩的玩具)。用功既重,所期甚轻。夫为学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识,宜应履行,远求胜果。方求名誉,骄慢贡高,增长过患。”故事的用意在于:用功多而收获少,得不偿失,要求我们要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但在一块钱买一盒针的今天切不要有磨铁成针的愚笨行为,一定要把学习投放到能产出大效益的目标上来,要着眼终身发展、长远实现。

学习的最重要作用在于修身。五台山碧云寺有对联:“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腹有诗书气自华,广博积极的学习能让我们的心灵更强大,体验更精彩,能力更有余,生存更悠然。

知识的最重要价值在于储备。应对工作急需的知识学习往往能够立即发挥作用,但你在业余时间积累和沉淀的东西,也许当前用不上,但经过日积月累的酝酿,必能结出沉甸甸的智慧果实。

总而言之,学习应当是伴随终生的基本目标,应当是我们发展生命的内在诉求,而不是我们追名逐利、就业升职的手段。学习永远不晚,永远是我们应当在起点处牢牢抓在手中的前进利器。(三)确立目标看高度

唐代柳宗元曾作寓言《蝂传》,用一只贪婪无度的小虫来针砭当时官场贪腐、社会拜金、百姓逐利的低俗丑态:“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如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追求物质的欲望是人类的原罪。人天然向外索取扩张,不如此人不足以维持生命,不如此人类种群不会进步。但贪婪过度就是病,就会毒害人生、毁灭生命,更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根本追求和终极目标。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贪婪的危害,无数哲人把克制欲望作为超越平庸、实现自我的必备信条。

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语警醒众生:知足常乐,贪心惹祸。守住欲望,减少诱惑,其实就是在守护生命、为己减灾。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这样告诫世人:“通过对享乐的节制和对生活的协调,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将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不安宁的。因此应当将自身置于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总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跟着别人跑。倒是应该将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

费恩海姆和阿盖尔在《金钱心理学》一书中谈到金钱和幸福的关系,“许多学者对金钱和幸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出两者的相关性约为0.25。”当人们收入很低的时候,对幸福的满意度确实也很低。身无分文的人对幸福的满意度几乎趋近于零,在0.25前是正比关系。到了0.25之后,就基本上没有太多关系了。

如果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追求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目标,那么,今朝有酒今朝醉,得快乐处且快乐,安逸与享乐似乎是当前这个浮躁时代多数人的追求,它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吗?

爱因斯坦是这样说的:“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猪的生活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饱食终日,安全无忧,看似安逸快乐,但生下来进猪圈,死的时候进屠宰场,看似幸福一生的唯一目的就是成为人类的盘中餐,这种安逸的背后是何等的可悲可怜。

即使是强调看破生命真相、注重一己修行的宗教,也并不把安逸和快乐作为人生的目标。佛陀释迦牟尼揭示“人生是苦”的真谛,告诉我们“苦”是人生的实相,其目的并不是要我们耽溺于痛苦中,一蹶不振,或“今朝有酒今朝醉”地及时行乐,而是希望世人从苦出发,找出烦恼的根源,勾勒出生命究竟的清凉境界,并遵循正确的方法实践。

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作为目标,安逸与快乐不应作为目标,那么,我们到底应当在起点处树立什么样的非物质、非享乐目标,才不至于起步就走上歧途呢?

首要原则仍然是目标要高于现实海拔。马基雅维利在《君王论》中做如下论述:“善射者如果想命中很远地方的一个目标,就得知道他们的弓力能达到多么远,然后瞄准一个比他们想命中的标的要高出不少的地点,他们的箭并非要打中这个目标,而是要靠这个较高目标的帮助,以便射中他们所想射中的标的。”目标高于现实,符合人往高处走的发展规律,其中需要把握两个技巧:要清楚自己的实力,知道己之能,不要做力不能及的事情;要清楚真实的目的,知道己之想,不要在操作中把标高误作目标。

次要原则是要确定优先顺序。生命中有太多的选择。在决定哪些应该优先、哪些可以延缓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并不是分析,而是拿出应有的勇气去做出抉择。确定优先的具体技巧可以概括为“四看”:重将来而不重过去,即向前看;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即看机遇;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即看本心;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即看高度。

最后原则是要当下就能开始。《墨子·经说下》:“行,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走路的人必先到近处,然后才能到远处。宏大由细节组成,遥远有尺寸标定。再远大的目标,也必须现在就能着手实践,从今天起一步步走下去,最终走出长长的锦绣人生。三、心智关注:过程与结果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智模式,都有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关注什么、解决什么,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一)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讲过一个亲身经历。1996年,他曾为一批南非的政府官员讲课。当时这些官员正在为解决种族隔离的问题而奋斗,在这场运动中,他们有着极为清晰的使命感,虽然当时的生活很艰难,甚至危险,但生活却因充满挑战而令人兴奋。当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时,南非人民庆祝了好几个月,当狂欢慢慢消退,许多曾为种族隔离制度而奋不顾身的人们,开始感到厌倦、空虚,甚至沮丧。当全心全力所投入的伟大事业告一段落之后,参与者确实感到了无所适从,有一些人即使在许多年以后也没能找到生活的新意义所在。

学者通过对欧洲宗教史的研究发现,一个宗教如果被社会、政治所压制的话,那么它的信徒信仰更坚定,传教更积极。罗马帝国早期压制基督教,教徒反而有昂扬的斗志,认为为传教而被杀掉、被斗兽场的狮子吃掉是光荣的事情,他们渴望这种光荣,追求成为现实的烈士、天堂的圣徒。几百年之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教徒生活安逸、大权在握,宗教精神就不见了,宗教独裁的黑暗时代来临。

两个案例发生在不同年代,却说明了一个共同事实:结果的确重要,因为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美好的结果,结果主导着过程;但对于生命的成长与幸福而言,过程似乎更重要,因为过程中的奋斗、努力和牺牲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甚至产生超越他人的“神圣”感,让懂得“享受过程”的我们体验到更持久的愉悦与满足。一旦结果如愿达成,我们在经历短暂狂欢之后,激情过后往往是寂寥,心灵失去方向的无意义感开始产生,生命又将面对转型的考验与痛苦。从创造生命意义、增强个体幸福这个角度来说,过程的持久性和作用要强于结果。

以形态来比喻,过程仿佛是一条线,由我们每天行进所留下的脚印组成,在人生历程中无限延长;结果仿佛是一个点,在人生历程中发挥着公路界标的作用,提醒我们在何处何时或起或止。从在生命中占据的长度和厚度来说,过程的比值要远大于结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诗句点明了我们如何客观看待过程与结果:人世间最漫长的是求索结果的过程,因此,要珍惜过程,把占用生命最多的过程使用好、体验好。

海明威的著作《老人与海》,写到主人翁圣地亚哥在海中捕获了一条非常巨大的鱼,面对鲨鱼群的掠夺,他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收获,而鲨鱼还在前仆后继地进攻。他筋疲力尽,再也抵挡不住,到了最后,拉回来的是一副空骨架。他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拿结果来衡量,老人是失败者,没有把大鱼完整地拉回来。从过程来看,在那一条汪洋中的小船上,老人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在整个过程中,即使面对末路中的悲壮与无奈,即使面对存在主义所说的那种人生奋斗的终点是注定无法实现梦想的残酷现实,仍然不放弃抗争,这是一种英雄主义的自我实现与超越,是一种悲壮的胜利。

这个悲壮的故事其实在告诉我们另一种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人世间没有完美的结果,更多的是必经的漫长奋斗过程;可以不追求结果的必然获得,但必须重视过程的全力以赴。对于我们每一个在路上的人而言,实现人生、走向成功的秘诀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之上,即“做而不是实现”,愉快地经历过程、体验成长,而非急火火地一路狂奔,眼中心中只有终点,别无他物。(二)整体重要还是细节重要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共同拥有三个十分动人的基本猜想:第一个假设是万物在动荡不已的变化观;第二个猜想是整体观,人最容易深陷到细节和琐事中去,因此在进入人生和世界的森林时不要只看见树木;第三个猜想是理性的经验论,即人都有从动物本能发展过来的通过试错法来学习的常识理性。

整体观的猜想就是我们所要阐述的本段第一个观点:重视过程,并不是要我们沉迷于过程之中随波逐流、不思前行。在烦琐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清醒地保持大局意识,掌控自己的努力方向,不要见木不见林,迷失在细节之中,让理想、追求被琐事、日常淹没。“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先有科学远大的目标设定,只有确定了一流的整体战略,才轮到一流的战术细节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好的全局筹划,没有关键的方向指引,再精致美好的细节执行也只能是瞎忙、白忙,无法赢取最终胜利。

第二个观点是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道德经》有语:“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提醒我们:从容易做的事做起,才能干成难事;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做起,才能逐渐做成大事业。在现实当中,几乎所有的经验、技巧和模式,都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点滴中提炼出来的,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就是在浴盆中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也因苹果砸到牛顿头上而产生的。尽管脚踏实地做好细节,并不一定会带来事业上的真正成功,但如果缺乏这一环节,成功就会离你十万八千里。

第三个观点是在过程中要处理好整体和细节的关系。有整体的大局观,才能找准细节,才能抓好细节,坚定不移地实现既定目标。思想层面上,先有大局意识,才能有细节能力,基本的整体认知决定我们对细节的掌控能力。实践层面上,先有细节认知,才有大局规划,只有深入掌握每一个细节,才能聚合形成科学完整的大局观。培养层面上,先从细节做起,做细节时保持大局视野,注意联系大局抓细节,整合细节成体系,慢慢锻炼形成既见木又见林的整体、系统思维,使之成为生命中做事做人的能力与习惯。(三)思维重要还是行动重要

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试错,在摸索中前进,渐进延展自己的人生。在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中,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的层次决定实践的高度。心智模式作为深植于我们心中的思维定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理解世界,而且决定我们如何采取行动。从用途来看,心智模式好比地图,没有先进的心智模式,好比我们拿到错误的行军地图,即使我们体力超人、步履飞快,也会在按图行进中南辕北辙、去非所是。拥有正确的心智模式,就拥有了对这个喧嚣纷杂、光怪陆离世界的科学的解码器,才能让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让生命尽快走上正确的轨道,用有限的时间创造尽可能大的价值,使自己不至于碌碌无为、虚度此生。

如何改变心智模式,研究很多,众说纷纭,可以从史蒂夫·安德列斯和查尔斯·福克纳合著的《神经语言程序学:获得成功的新技术》一书中找到精彩答案:“我们没有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做出反应,我们是按照自己对世界的心理地图来行动的。如果我们的地图按照领土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改,那么我们就能拥有更好的机会去得到我们所渴望的东西。这么做,比试图改变世界来符合你的地图,要好得多。”

心智模式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仅仅在想而不去行动,或者坐而论道不去身体力行,这是畸形的空想模式。努力去做而不去思考,或者接连碰壁而不思变通,这是僵化的封闭模式。心智模式植于心,首要的改变点仍然是自我心态的改变。要有哥伦布做出地理大发现的那种谨慎与勇敢,永远用身为起步者的新人眼光来打量脚下、勘探外界,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完善,警惕可能腐蚀影响我们的过来人无所谓思想、过去如此现在也理应如此的习惯思维和他人如此自己也应当如此的盲从心态。

思维与行动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存在于心灵之中,只有我知,别人不知;行动外显于外面的世界之中,不仅我知,尽人皆知。外界只见行动不知思维,旁人很难看出思与行的背离与差异,只有自我既知行动又知思维。因此,在思维与行动孰轻孰重这个问题上,思维指导行动,行动承载思维,行动的质量就是思想的力量,两者其实共存于自我这一主体,就仿佛鸡和蛋的关系一样,不应人为地对立,也不应有先后轻重之别。既动脑、又动手,有思想、在行动,注重不断提高思维层次来指导行动,能够不断汲取行动反馈来升华丰富思维,就能达成知行合一、能知善行的和谐。

哲学家歌德说过:“无论你能做什么,或是你想做什么,行动吧。勇气本身就包含了智慧、魔力和力量。”心智模式来自于实践,丰富于实践,作用于实践,必须以实践作为练兵和实战的平台。不要等待羽毛长齐了再翱翔天空,不要等待自己长大了再挑起担子,不要等待前方有路了再举步前行,不要等待风停雨住了再整装进发,莫要闲着,莫怕走错,行动起来,不要辜负自己所拥有的今天,这才是我们应当拥有的心智模式之要义。四、发展立足:个人与集体

一个人无法生存,我们在路上行走,离不开外界力量的支持。一个人无法长大,生命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社会化的影响改造。不论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即使看似单打独斗的自由职业者,仍然离不了相应的圈子。因此,人与集体的关系非常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为什么我们都需要集体《做人的佛法》一书中讲过这么一段话:“不依靠任何人而独自生存的人是没有的,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大,看得多么有能耐、了不起。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渺小的,都必须在群体当中才能生存。没有群体,没有社会,没有人类,我们绝对不能生存。”鲁滨逊之所以能一个人在孤岛生存,依靠的正是人类文明传承下来的经验和工具。离开了人类社会这座大靠山,没有社会给他的智慧、能力和装备,他将不可能孤岛生存。

学者菲尔·麦格劳在《生活策略:做有效之事,做重要之事》一书中,列出了人们应当思考和行动的10个最重要的特点,前两个特点分别是“所有人最害怕的事物就是被拒绝”和“所有人最需要的就是被接受”。这两个特点其实说的就是人对融入集体的需要和渴望。

中国人讲面子、爱面子由来已久,但“面子”一词引入学术界并不是中国人的创举。欧文·戈夫曼在1959年第一次提出了面子工作(face work)概念,即社会交往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义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社会角色。人们要支持,而不是诋毁他人的公众身份。尊重是互相的,侮辱别人,就不要指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不尊重上级,你的下级也不会尊重你。此类行为的一个主要动机就是为了避免社会冲突并降低人际关系的紧张度。面子工作对我们的启示是:不要非议任何角色,要互相维护各自在集体中的身份尊严。尊重集体中的每一员每一事,是维护集体荣誉的最关键做法。

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最负盛名的著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则》,其中提出了两条至今仍在使用的管理法则:(1)群体活动必须协调,而不是各行其是;(2)人与人之间应该合作,而不是惟吾独尊,强调个人主义。

各种学术研究的结论指向很清楚:每个人都需要集体,都应该维护集体,都必须强化合作精神,以单位为家,以集体为荣。只有建设好集体,才能享受到集体的福利,让自己在集体的助力下发展得更好。(二)怎么做集体能接纳我们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成人跟儿童一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容易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处于组织里的人会被慢慢淹没、会有强烈的挫败感,或者被忽视,有时候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时会受到侮辱,有时别人对他的诺言会突然变成空头支票。”

一般说到如何让集体接纳个人的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要谦虚谨慎,多学习多请教,接受组织特色文化,尽快被集体所认可。这样做是正确的,但仅仅开了个头,并不完全,因为融入集体只能避免自己被集体排斥,无法避免出现马斯洛所说的被组织淹没的困境。要想让自己融入而不被淹没,接纳而不被冷藏,就必须让组织发现个体的价值,看到我们的存在。在方法上没有捷径,就是让我们在能力上拥有比其他人更为鲜明的特长,成为组织上遇事能想到、有事能用上的人,最理想的是成为集体在某一领域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能人。关于如何发展特长,发展什么特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 要立足业务发展特长

沈从文是湘西画家黄永玉的表叔,到现在黄永玉还经常回忆沈从文对他的教导:一是摔倒了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二是充满了爱去对待一切;三是死死抱住你自己的业务,不要放松。第三条尤其值得我们重视。业务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干好业务是组织对我们的基本要求。能够在业务领域发展特长,将直接创造组织对我们的强劲需求。

● 要立足兴趣发展特长

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初中毕业,到一个小镇做镇政府的门卫。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空闲时间他把打磨镜片作为爱好,老老实实把每一个镜片磨好,一磨就是60年,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专业技师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世界——微生物世界,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英国女王都专程到小镇拜访过他。兴趣所在,就是我们的天赋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发展特长的最佳突破点。

● 要立足专长发展特长

写作《明朝那些事儿》的网络作家当年明月(石悦),大学毕业之后成为广东顺德海关的一名公务员,业务能力被领导评价为“很一般”。如果照常规下去,估计终其一生,在机关里都将难有作为。可石悦硬是把业余专长发挥到了极致,成为网络时代的文化名人,被调到海关总署担任杂志编辑,2014年还去代职副县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下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人人皆有优长。充分发展自己已有的长处,将能更高效地形成特长。

个体有用,才能让集体离不开。个体强大,才能在组织中立住脚。做有用之人,组织才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有用的支撑。在集体中立足的关键,仍然是自身的强大。

民间关于个人如何融入集体,有“先做人,后做事,做人高于做事”的老话,其实此话深品起来值得推敲。做人与做事并不对立,两者在先后关系上也存在逻辑错误,应当是做事在先,因为见事才能见人,遇事才能知人,做人是通过做事反映出来的,没有只做人不去做事的情况。生活中判断一个人是否两面人、假面人,听其言、观其行是要同步开展的方法。空口说做人,永远无法取信于人。只能做好人,不能做对事,任何一个组织都不需要这样的人。也因此那句老话应当摆脱先后关系的串联,不妨改为:能做事,会做人,做事更要做人。有做事的特长,有做人的品行,这样的人才能让集体迅速认可、愉快接纳。(三)如何在集体中不失自我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当若干人形成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感染的“心理群体”之后,这个心理群体会具有这样一些明显的特征:“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这个群体容易“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当今网络舆论生态中存在的极端化、非理性现象可以证明这一观点。在网络社会当中,众多网民在相互感染、相互理解、相互激发、相互支持、相互壮胆的基础之上,进而容易形成一种亢奋激动的非理性合力,可能导致舆论声音的失真失态失控。

集体比个体有力量,也因此集体对个体有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倘若个体不能正确鉴别和辩证接收来自集体的信息,不能在多元的集体中保持相对独立的自我,将不利于生命的健康成长。如何在集体中不失自我,可以参考以下三种方法。

● 要善用他人智慧

阿拉伯国家流传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过去有一位长者,叫他的仆人拿钱到别人的果园里去买庵婆罗果吃,并对仆人说:他的庵婆罗果很好吃,个个甜美,你去买些来。仆人拿钱到果园,果园主说:我这树上结的果子,质量一流,都是好果子,你尝一个就知道了。这个仆人说:谁知道你的果子到底好不好,我要一个个品尝,再决定取舍。只品尝一个,怎么会知道呢?于是他就一个个尝过去,好的留,不好的丢掉,终于凑足了一筐,拿回来给长者。长者一瞧,每一个都被他的仆人咬了一口,心里恶心得不行,全都扔掉了。

这个故事其实警醒我们:所有事情难道非得自己体验才行?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为什么不用?积极地向身边人学习他们的长处,这是让自己迅速融入集体、提升能力的法宝。另外,在每个组织里都有一些前人做过的成熟案例,新人接手这些工作后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另起炉灶、剩饭新炒,不重视借鉴以往的经验,急于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样做需要个人的大量精力投入,不仅不能保证必然出彩,还容易引发上级和同事的反感。

● 要善听外界声音

我们都知道应该为自己活着,但又大都在为别人活着,似乎眼睛耳朵总在忙于接受外界的声音而顾不上倾听自己心灵的诉求,这是我们在集体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其实,不要总是想方设法地博取周围人的赞赏,这毫无意义。有掌声的确能让我们增加信心,没有掌声我们难道就不要过日子了?须知生命中没有掌声的时间要更漫长,一旦执着于热烈,我们如何耐得住走下舞台后的冷清?掌声只是对现有成绩的肯定,并不意味向掌声处行进就必然走向美好未来。渴望被他人接纳和喜欢的愿望,可能会导向危险的行为,让我们为此而忘记做事做人的根本。因此,认真走好自己的路即可,不要期待他人的褒奖和喝彩。实际上,如果你在周围人眼中的形象非常不错,那你就必须对自己做出深刻的反省,谨防被赞美所迷惑,被掌声冲乱了心智。

对于外界的批评与议论,最好的办法是用行动来说话,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对于他人的负面评价,我们无能为力,辩解只是自降身份,同时,还会让人觉得我们心虚。一定要牢记,掌声只能一时,批评终将逝去,莫被外界声音所捆绑,我们要认真地做一回自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